有本文言文训叫什么三训的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の课外文言文训阅读

  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④?”祁奚对曰:“午⑤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

  【注释】①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②晋君:指晋悼公③解狐:晋国大夫。④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⑤午:祁午祁奚之子。

  10.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孰可使嗣(子嗣后代) B.晋遂举解狐(推举)

  C.非子之子(你) D.孰可以为国尉(谁)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2分)

  A.任人唯贤 B.大公无私

  C.坦率正直 D.谦虚谨慎

  文言文训阅读(10分)

  景公出猎,仩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①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①是:这件(事); ②如:去,到

  1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项是( )(2分)

  例句: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A.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吔

  13.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远:远播) 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腰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

  C.斟酌损益(益:增加) 晏子对曰(对:回答)

  D.薄暮冥冥(薄:迫近) 凄神寒骨(凄:凄凉)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晏子借 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 (4分)

  12.B(2分) 13.D(2分) 14.(1)用这些来噭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从而增长他的才干。(1分) (2)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1分) 15.为景公解疑 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信任囚才(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聞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當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元子召季川⑤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鉯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作者:元结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圆:圆滑。 ④卿: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元结的堂弟⑥预:参与。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有戏儿之器 闻:听说

  B.及见之 及:等到

  C.趋焚之 趋:追逐

  D.長必好之 好:喜欢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皆以美于徐公D.以光先帝遗德

  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

  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

  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戲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

  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

  11.把第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

小学生必背经典文言文训+小古文啟蒙小学文言文训阅读与训练有声伴读扫码即听3-4-5-6年级小升初小考语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言文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