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文言文复习高一有一篇王安石的文言文,是哪篇?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苏教版&&苏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宿迁市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3分)(▲)A.孺慕(rú)与嬴(yú)日削月割(xiāo)柯樱luè)B.曲折(qǔ)斑驳(bō)纤腰束素(qiān)独处(chù)C.幽僻(pì)久违(wěi)滂滂沱沱(páng)展露(lòu)D.苔藓(xuǎn)断柯(kē)嘈嘈切切(cāo)宛然(wǎn)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我们多么希望看到这样的一幅图景:一位老人跌倒,周围众多的路人▲去搀扶、去问候;―个小偷行窃,车内无数的乘客毫不犹豫地去呵斥、去阻止。(2)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3)近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无数▲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作了充分的铺垫。A.不约而同接部就班坚苦卓绝B.不谋而合按部就班艰苦卓绝C.不谋而合人云亦云艰苦卓绝D.不约而同人云亦云坚苦卓绝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可以说,各省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公共文化资源日趋丰裕,源自中国艺术节的推动是一个重要原因。B.如果思索一下孔子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就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2500多年里的变化非常之小。C.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已接近10亿,近年来,有关手机辐射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相关新闻见诸于媒体。D.图书过度包装不仅让奢靡浪费之风入侵文化领域,将真正的爱书之人拒之门外,而且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 4.阅读下面图表,提取信息,概括三条结论。(6分)答:(1)▲(2)▲(3)▲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AA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③,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君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注】①醮,jiào,古时称妇女出嫁。②AA,zhēng,淳厚。③谯周:人名。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祖母刘氏,躬亲抚养 躬:亲自 B.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改变 C.齐桓得管仲而霸 霸:称霸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 疾:疾病 6.下列各组句子全部能表现李密敦厚和孝顺的一项是(3分)( ▲) ①感恋弥至,AA之性,遂以成疾 ②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 ③有暇则讲学忘疲 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⑤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⑥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⑤⑥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B.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C.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未能调回京城任职,因此心怀怨恨。D.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3分)答: ▲(2)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3分) 答: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分)答: ▲三、古诗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①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③。【注】①熙宁四年(1071),时年33岁的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在三年杭州通判任满后,苏轼转任密州太守。本词即写于太守任上的熙宁七年。②云中:郡名,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文帝时,云中守魏尚获罪被削职,冯唐劝谏后,文帝命他持节去云中赦免魏尚并恢复其职务。③天狼:星座名,此喻指西北与宋为敌的辽和西夏。⑴上阕“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极具表现力,请简要赏析。(3分)答:▲⑵上阕在描写太守出猎场面时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答:▲⑶从全词看,词中“鬓微霜,又何妨”句与作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句相比,思想感情有何异同?(4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 , ▲ 。(4)可堪回首,▲,▲。(5)▲,▲;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被春天染红的小溪莫景春 (1)不知有多久没回桂西北的故乡了。春天来了,故乡突然像刚冒出地面的青草在心底疯长起来,思念溢满整个心窝。于是沐着习习的春风,回老家住了几天。 (2)村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溪,像故乡的一条脐带,从村后的大山里潺潺流出。溪水清澈见底,即使是狂风暴雨的夏天,也绝没有那种狂奔怒流的混黄,总是那样的文文静静,只是在寒冷的冬天有些消瘦,但蓬勃的春天一来临,它便盈盈地丰满起来。 (3)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小溪边捧一把清水,肆意地泼到脸上,让那种清凉淌满整个脸,让自己和故乡作最亲密的接触,再跟大伯大婶们聊聊,听听他们亲切的话语,感受久违的乡情。 (4)一个春意盎然的早上,我惊呆了。小溪变了,那清亮可人的脸不见了,换成了粉红的脸,满溪满沟的粉红,红得让我心跳加快,又让我心里暖暖的。我伏到溪边的青石上,端详这一奇异的变化。那红红的溪水,缓缓流着,不再清澈的水倒映不出我的脸了。将脸再凑近些,一股淡淡的香味弥漫着,丝丝入鼻。我情不自禁地想将手伸进那缓缓流动的粉红,捧上一把细细品玩,又不忍心搅动溪水,也在担心那片红会不会是什么污染物。 (5)再看看早起的大伯大婶,他们若无其事地在那里洗脸洗菜。一位大伯似乎看出了我的迟疑和惊讶,跟我搭腔:“娃儿,没什么奇怪的,那漂在水上的是桃花。” (6)什么?桃花?我心里猛然出现一片迷人的桃花灿烂的画面。 (7)“那是你家邻居大叔前两年在后山种的桃树落下的桃花。”接着他便告诉我邻居家大叔全家到村后的荒山上开垦桃林的事。 (8)听着大伯的叙说,手迫不及待地伸进了溪水,满满地捧了一把,扑到脸上,那样的清凉芬芳,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便急急地往山后赶去。 (9)桂西北很多地方九分石头一分土,满是怪石嶙峋,只在石缝中窝着一点泥土。辛勤的乡亲们便在这石缝间抠出一点点泥土,连成巴掌大的地,便一窝一窝地种下玉米。由于土浅坡瘦,保不住水,若是十天半月没淋过一场雨,那玉米可能就枯黄了。近着小溪的可以挑上几桶水浇浇,远的只能望天兴叹,眼睁睁看着庄稼活活枯死。平日,便靠着养点羊、砍柴烧点木炭来补贴家用。乡亲们的日子就这样缓慢而沉重地过着。 (10)沿着小溪往上走,香气越来越浓。徜徉在迷人的芬芳中,我陶醉了,不知不觉间,眼前闪现出一片迷人的粉红世界。只见一棵棵粉红的桃树,枝连着枝,遮住了身下那高高低低的石头。尽管有的树花瓣已凋谢,青翠欲滴的嫩芽探头探脑的,但一眼望去,仍是迷人的粉红。哦,原先放牛的山谷变成桃花源啦! (11)鸟儿在树林间鸣声不断,吱吱喳喳上下翻飞,真是一片热闹的海洋。我情不自禁地扑进了这片粉红。 (12)“回来啦,小春。”丛林深处传来熟悉的喊声。哦,是给果树打药的大叔。他放下喷雾器,满脸笑容地迎上来。 (13)原先乡亲们总是愁眉苦脸的,恨自己“生不逢地”。我也是在这种恨意中苦苦读书考到山外的,想不到如今他们变得神采飞扬。大叔眉飞色舞地说:“今年村里有收成的果园有好几个呢!我们这样的山地种别的都不行,种点果还不错。明年把路修一修,开个农家乐,让城里人到山里来亲自摘果观光。”多美好的想法呀! (14)说话间,一阵温暖的春风轻轻拂来。桃树们兴奋起来,传电般地颤抖着,桃花像雪花般飞舞,纷纷扬扬的。霎时间,眼前满是迷乱的粉红,像是下起了一场桃花雨。我的头上身上都飘满了桃花,被淋成了一个粉红的桃花人。大叔花白的头发深蓝的衣服不见了,变成一个粉红的桃花人。香气更浓了,我们俩相视而笑,尽情地享受这桃花雨的芬芳。 (15)小溪被染得更红了,“叮叮咚咚”地跑着,快快乐乐地要跑出山外了。11.小溪是本文重要的叙写对象,简要分析小溪在本文中的作用。(6分)答:▲12.本文赞美了故乡发生的可喜变化,请结合全文说说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答:▲13.第4自然段写得生动形象,请分析该段的表达特色。(4分)答:▲14.第10到15自然段意境优美。请探究这几段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产生了怎样的效果。(6分)答:▲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南方都市报》记者(以下简称“南都”):你最近在香港出了一本《莫言了不起》,你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关注莫言?刘再复:1986年读了他的《透明的红萝卜》。这部中篇写得太好、太动人了!我被它深深打动。因为作家主体的感觉太敏锐、太丰富,才能发现这种在极艰难的环境中又极顽强生存着的生命现象,并用充满色彩的语言塑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形象。南都:(1)刘再复:莫言的作品,我之所以“几乎每部都读”,不是因为他的“水平”超群,而是因为他的作品带给我无穷尽的阅读“至乐”。读一读莫言的喜剧性作品,就会开怀大笑。林语堂在世时提倡幽默,可惜他未能遇到莫言。而我与莫言相逢了,这真是幸运。我第一次读《红高粱家族》,觉得语言没有《透明的红萝卜》那么精美,但仍然震撼我。而且让我意识到,莫言在进行“颠覆性写作”:颠覆权力叙事,颠覆官方的历史叙事,颠覆教科书的惯性叙事。多年后我读《丰乳肥臀》,更觉得莫言通过宏大叙事在“解构”历史,颠覆历史,即用人性的历史解构“阶级性”历史。南都:你对莫言的第一印象如何?刘再复:他在科罗拉多大学作讲演,第一句话就是“在座的刘再复先生就是我的老师”,其坦率与真诚一下子就打动了我。之后我和妻子把东亚系的一些老师和同学请来,听莫言讲故事。他讲的几乎全是饥饿的故事。离开美国前我送他一顶牛仔帽。因为他在我的心目中,也是一个胆识过人的牛仔。南都:(2)刘再复:荒诞喜剧与荒诞小说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中确实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但说他属于西方荒诞文学谱系未必精当。他的魔幻现实主义,也可能受马尔克斯的影响,但直接师法的还是蒲松龄的“狐幻现实主义”。蒲松龄创造了中国的短篇小说的巅峰。莫言很聪明,就在山东的土地上找到自己天才的老师。莫言没有“贵远贱近”的弱点。南都:莫言这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否与其作品魔幻性得到西方世界的承认有关?刘再复:莫言在我心目中他是天才,为我们的方块字争得巨大的光荣,他的获奖是我们母亲语言的胜利,方块字写作的胜利,仓颉造字的胜利。南都:那你如何看待莫言获奖?莫言获奖对中国当代文学有什么影响?刘再复:诺贝尔文学奖由于各种原因与条件,它变成一个世界公认的权威性大奖,一旦得奖,它便产生巨大的普世性效应。聂鲁达与马尔克斯、略萨的获奖,整个拉丁美洲文学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就提高了,至少是影响了我的阅读心理。莫言作品本就被翻译成二三十种文字,获奖后可能还会翻一倍。因此,莫言获奖肯定会提高中国当代文学整体在世界上的地位,会吸引更多种族、更多国家、更多心灵、更多语言来关注中国文学。我们...
亲!请或新用户?
栏目导航(搜索资料请进)
本站声明:书利华教育网资料为本站收集、购买整理或网友上传,不能保证版权问题,如有侵犯,请发邮件联系无条件删除,谢谢。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联系: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侯剑东
欢迎合作与交流!苏教版高一上学期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苏教版高一上学期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苏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苏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文档简介
总评分4.3|
浏览量80299
&&苏​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苏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复习讲义_高一_中学数学网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苏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复习讲义
&&&&&&&&&&★★★
苏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复习讲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4:05:45
&苏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复习讲义
&整理字词句式
(1)& 实词:劝、已、中、就、励、疾、彰、假、致、绝、兴、功、舍、一、躁;
虚词:于、而、焉
(2)& 通假字:揉、知、暴、有、生
(3)& 词类活用:日、水、上、下、高
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形容词作名词:登高而招
(4)古今译义:博学、用心、爪牙、寄托
(5)&句式:
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倒装句: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介宾短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具体论证的?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 第一段:学习的意义。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 第二段:学习的作用。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 第三段:学习的方法态度。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4. 学习讨论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蟋,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 26 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 A.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 B.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C.作“姓”讲    孔子师郯子……师襄
&&&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 A.作“学习、效法”讲
&&&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B.作“从师”讲
&&&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 (2)之&&& 课文中出现 25 次,它的用法如下:
&&&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 A.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 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 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 C.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 D.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 A.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 B.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 C.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 (3)其
&&& 课文中出现 17 次,用法如下:
&&& ①作代词,有三种情况
&&& 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 B.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 C.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 A.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 B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多么)
&&& 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 名、形(动)+ 宾= 以+ 宾+ 为+ 名、形(动),例如:
&& 1. 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 2.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3. 不耻相师&&& 形容词&&&&&&& 以相师为耻
唐宋散文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一、注意以下字词翻译。
1.始指异之:指异,指点而称奇。
2.缘染溪:缘,沿着。
3.斫榛莽:斫(zhuó),砍。榛(zhēn)莽,杂乱丛生的草水。
4.焚茅筏:焚,烧。茅筏(fá),茅草之类。筏,草叶众多的样子。
5.箕踞而邀:箕踞(jījū),席地而坐,随便伸开两腿,像个簸箕。遨,游赏。
6.则凡数州之土壤:土壤,土地。
7.皆在衽席之下: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
8.蚜然洼然:蚜(xiā)然,(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洼然,(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
9.若垤若穴:垤(dié),蚁垤,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外的小土堆。穴,洞。
10.尺寸千里: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形容登高望远。
11.攒蹙累积:攒(cuán),聚集。蹙(cù),收缩。累积,重叠积压。
12.莫得遁隐:遁隐,隐蔽、隐藏。
13.萦青缭白: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萦,缭都是缠绕的意思。
14.外与天际:与,接、合。天际,天边。
15.四望如一:向四面环顾,看到的情景都一样。
16.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这样以后,指看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特立,高出一般的存在。
17.不与培v为类:培楼(pǒulǒu):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丘。
18.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广大的样子。灏(hào)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涯,边际,极限。
19.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究:洋洋,广大的样子。造物者,即天地、自然。
20.引觞满酌:引觞(shāng),拿起酒杯。引,拿。
21.颓然就醉: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就,接近。
22.心凝形释:凝,凝结,停止了思维活动。释,消散。&
23.与万化冥合:万化,万物。冥合,融化其中,浑然一体。
24.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向,从前。未始,未尝。
25.游于是乎始:于是,从此,从现在。
26.故为之文以志:以,来。志,记。
二、词语小结
(1)古今异义。未始:古义未尝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义 没开始
累积:古义 重叠、积压& 攒蹙累积&&& 今义积累
然后:古义 这样以后&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今义 转折连词
于是:古义 从此,从这时&& 游于是乎始。&&&&&&& 今义递进连词
更:古义 更换交替 醉则更相枕以卧。 今义 更加
试题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没有了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复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