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倒台同时期联会发生在什么时期了什么

> 【答案带解析】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为此,美国方面...
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这一 “突发消息”是(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B.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C.欧洲共同体宣告成立
D.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依据材料中“赫鲁晓夫下台”可知是1964年,这一年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故本题选择A项;B是1962年,C是1967年,D是1961年,均不符合题干中时间.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教育·现代中国科技·两弹一星
考点分析:
考点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选项哪个是错误的(
)A.50年代末人口迁移数量的突增与大跃进有关B.60年代初人口迁移数量的突减与三年经济困难有关C.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人口迁移数量的稳定主要是因为计划经济的限制D.1984年以后人口迁移数量持续迅速增长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A.“一边倒”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 
“来自星星”的都敏俊教授1609年来到地球。如果他在当时的北京和伦敦之间瞬间移动,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中国商人叫卖粉彩瓷,英国农民收获马铃薯B.中国女人穿着旗袍,英国男人正去工厂做工C.中国文人参加科举考试,英国绅士争睹莎翁戏剧D.中国小孩放着鞭炮,英国市民乘坐火车机车 
据统计:中国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l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l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l902年至l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风气已经出现
②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 ③甲午战争后国人更为关注曰本社会
④民主共和思想在知识阶层广泛传播A.①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诗人徐志摩之父徐申如,1897年与他人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1913年与沈佐宸、沈叔英等集资创办硖石电灯公司,为浙江省最早兴建的火力发电厂之一;1917年创办捷利电话公司;1924年与李伯禄等合资兴建硖石双山丝厂,振兴和发展了海宁的丝绸工业。他的经商之路暗合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裕通钱庄的创办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电灯公司的创办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关 C.电话公司的创办说明当时中国电话已经普及D.硖石双山丝厂的创办说明北洋军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仍有发展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热点:&&&&
赫鲁晓夫下台后多年遭软禁 葬礼消息被封锁(图)
来源:中国广播网
  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中)在莫斯科索科尔尼基公园为美国国家展览会揭幕,赫鲁晓夫(左)到场表示祝贺并品尝了百事可乐。当天,两人还就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些问题进行辩论,因辩论是在厨房用具展台前时行的,故称“厨房辩论”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22期  呼拉圈曾一度流行,赫鲁晓夫也跃跃欲试,请人家给他讲怎么玩儿法,谁知出师不利:他拿起呼拉圈,刚套到腰上转了一下,呼拉圈就掉到地板上。他一步跨出来,说道:“这个我玩儿不了。”  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似乎总不按常规出牌:上台伊始便做秘密报告,全面否定斯大林;为了与美国争霸,直接把导弹部署在古巴,差点引爆核战争;在联合国开会时,脱下皮鞋敲打桌子以示抗议&&尽管去世已40年,赫鲁晓夫的功过是非至今仍然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其贴身卫士阿列克谢·萨利尼科夫最新披露的内幕,世人或可窥见赫鲁晓夫贵为“国君”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有事没事找百姓拉家常  赫鲁晓夫不喜欢卫兵限制自己的行动。在克里米亚休养时,他吩咐撤掉别墅周边的岗哨,只留下住处附近的卫兵。每当卫士出于安全对其行动进行干预时,赫鲁晓夫总感到不爽。有一次在中亚,女服务员想把一封信递给他,让卫兵给截住了,这是照章办事。赫鲁晓夫却说:“给我吧!”一把将信夺了过去。  找百姓拉家常是赫鲁晓夫一大喜好。执政晚期,赫鲁晓夫在休假途中常常顺道回到家乡卡利诺夫卡村。他已是七十开外的人了,每次回村,他都在农庄主席家中用餐,与聚餐的农庄庄员交谈,甚至记住了每个人的相貌和出身。有一回,他走到两个约摸25岁的年轻女人面前,对其中一位说:“你是某某家的闺女吧?”一问果然准。  赫鲁晓夫也有朴实和民主的一面。在索契休假期间,有一次到山中狩猎场参加活动,不想天公不作美,突然大雨倾盆而下。赫鲁晓夫说:“咱们把餐具桌子都搬到屋里去吧!”赫鲁晓夫以身作则,于是,来宾、全体主席团委员甚至连已80多岁的伏罗希洛夫都动手搬桌椅,简直就是“共产主义义务星期六”,没有一个拿架子的。  喜爱狩猎,为战利品与属下争功  体育运动不是赫鲁晓夫的长项,但他经常游泳,休假期间,他每天的日程便从游泳池开始。呼拉圈曾一度流行,赫鲁晓夫也跃跃欲试,请人家给他讲怎么玩儿法,谁知出师不利:他拿起呼拉圈,刚套到腰上转了一下,呼拉圈就掉到地板上。他一步跨出来,说道:“这个我玩儿不了。”  1956年10月,赫鲁晓夫得知苏联体育代表团打算前往澳大利亚参加奥运会,勃然大怒:“什么比赛?埃及正在打仗(指第一次中东战争),澳大利亚是英国的盟国,他们到那儿去不是自投罗网吗?”他拿起电话向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大呼小叫。但第二天早上,苏联体育代表团仍启程前往澳大利亚。或许赫鲁晓夫自己想通了:如果苏联代表团不参加奥运会,可能给人造成苏方神经过敏、缺乏自信的印象。  赫鲁晓夫还是个狩猎迷。1959年冬的某一天,赫鲁晓夫和其他中央主席团委员一起前往扎维多沃狩猎场。狩猎开始后,赫鲁晓夫与基里琴科手持猎枪并排站着,两声枪响几乎同时发出。  众人迅速向击毙的大野猪旁边围成一圈。基里琴科说道:“瞧瞧,我的枪法多好,一枪致命,给它来了个嘴啃雪。”“你在胡扯些什么?是我最先把它撂倒的,你是在我后面开的枪,”赫鲁晓夫反驳说。“不对,这是我的战利品,我的猎物,我比你先把它撂倒,”基里琴科寸步不让。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饭桌上几杯酒下肚,两人又争论究竟是谁打死了野猪。基里琴科始终坚持己见。这时围猎人和助手一起来了,报告说野猪身上的确是两颗扎坎枪弹。第一颗打中耳朵飞入眼睛,野猪就倒毙了。这颗枪弹属于赫鲁晓夫。第二颗枪弹穿过肋骨,未触及心脏,受伤的野猪还可以跑动。  “让你的那些结论见鬼去吧,马屁精!”基里琴科喊开了。“别大声嚷嚷了!”赫鲁晓夫喊道。“谢谢两位伙计,分析很到位。过来,一人一杯白兰地,我也陪你们喝。至于基里琴科同志嘛,我是不会跟你去搞侦察的咯。”赫鲁晓夫站起身来,穿上衣服,钻进汽车,跟谁都没有告别,径直返回莫斯科了。这次倒霉的狩猎之后不久,基里琴科便不在苏共中央供职。他的职务由弗·罗·科兹洛夫担任。  1964年1月的一天,赫鲁晓夫同来访的菲德尔·卡斯特罗一起打猎。第一次狩猎在扎维多沃狩猎场,参加者还有勃列日涅夫、柯西金、马林诺夫斯基、米高扬等苏联政要及卡斯特罗的弟弟劳尔。  在狩猎场,他们竟然“打”起了群架。起初,中央委员波德戈尔内和勃列日涅夫把赫鲁晓夫撂倒在雪地里,然后放倒米高扬,并在卡斯特身上撒了一层雪。赫鲁晓夫甘拜下风,他摘下皮帽,装满了雪,戴到自己的头上。狩猎开始后,卡斯特罗用美国的M14步枪打野猪。赫鲁晓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军用水壶,先给卡斯特罗和劳尔哥儿俩斟酒,然后再给自己斟上。这一次,赫鲁晓夫狩猎快活多了。  一度听信谣言不吃西红柿  赫鲁晓夫身材敦实,个子不高,鉴于年龄已经六十开外,他必须在饮食上有所节制。根据卫士的回忆,赫鲁晓夫的食谱大致是:早餐,两片烤黑面包,小罐酸奶,有时则是酸奶生菜加奶渣。卫士让他养成每天喝两次新榨果汁、每次一杯的习惯。没有榨汁机,卫士就亲自制作。任何情况下,哪怕正在会见,果汁是必上的。如果有客人,就上两杯。果汁五花八门,有葡萄汁、橙子汁、黑茶藨子汁、樱桃汁等等。午餐时,赫鲁晓夫愿用偏素的菜肴,油腻食物基本不用。  如果去打猎,烤羊肉串也是必备的。赫鲁晓夫有段时间很喜欢西红柿,后来不知是谁散布流言,说吃西红柿有害:因为会使盐沉积在体内。赫鲁晓夫正好存在盐沉积的问题,从此他西红柿一口不吃。后来主管农业的波利亚科夫劝他说:“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别相信盐沉积是吃西红柿引起的!”他才又开始吃西红柿了。  赫鲁晓夫喜欢喝酒。有个与众不同的酒杯,外形与正式宴会上使用的酒杯毫无区别,容量却只有30毫升,普通酒杯为60毫升。这支专用酒杯是克格勃第九局特制的,之所以容量较小,因为杯子底部和杯壁都加厚了,且外侧有雕出的花纹,几乎以假乱真。这个酒杯专门用于较为丰盛、酒精饮料较多的宴会。卫士将这个酒杯作为必需物品随身携带,不敢马虎。  拒绝进口服装,常穿长衬裤  衣着方面,赫鲁晓夫相当保守。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穿普通衬衫,改穿乌克兰的绣花衬衫。赫鲁晓夫只穿苏联的衣服,甚至衣服面料也是国产的。后来工厂开始生产礼帽了,他就老说:“终于把外国玩意儿扔掉了!”每到一地,赫鲁晓夫都要夸夸孔策沃生产的衣料、花呢、厚呢子。他最不想穿燕尾服,以他的身材穿这样的衣服未免太滑稽。  赫鲁晓夫的西服、衬衫和领带倒还多少合乎时代潮流,至于内衣,别说时髦了,简直就是有失体面。据卫士透露,这些衣服都不好意思往洗衣店里送。赫鲁晓夫出国时,他的卫士什么都得干,甚至还负责洗内衣,而且不让旁人插手,一是为了安全起见,再是为了不给国家丢脸。要是送洗衣店,让人家看见带钮扣和细绳子的长衬裤,别提有多丢人了。直到赫鲁晓夫当上了国家首脑,妻子有时还给他补袜子。游泳时,赫鲁晓夫不换泳裤泳衣,穿着黑色或者深蓝色的缎纹内裤就下水了。  上世纪50年代末,国家领导人的衣服都在库图佐夫大街专设服装店缝制。苏联最高苏维埃和克格勃都有自己的服装店。克格勃的制鞋店名声在外,因为赫鲁晓夫和柯西金穿的鞋都在那儿定做。这里有皮鞋、便鞋、优质皮革鞋。赫鲁晓夫最喜欢那种微孔橡胶底鞋。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微孔橡胶这种材料了。  下台后遭软禁,葬礼消息被封锁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他的战友们搞下台。赫鲁晓夫下台后,米高扬代表当局向他宣布退休后的待遇:退休金每月500卢布,配专车;目前的别墅和列宁山上的宅邸均归他终生使用(实际上三周之后即让他迁出宅邸,三个月之后又让他迁出别墅);警卫和侍者不变,但人员全部换掉。  据卫士讲,赫鲁晓夫住在后来的彼得罗沃—达利涅耶别墅,实际上处于软禁状态。确实必要时方可获准外出,例如去格拉诺夫斯基大街医院或者中央临床医院。每当他表示想去某个地方,卫士当即向领导转达,通常都遭到拒绝。赫鲁晓夫也没有多少可去的地方。当局给他配了一辆吉姆车,另有一辆伏尔加备用。  直到去世前几年,赫鲁晓夫才被允许“远足”,例如参观花展之类。实际上没有人来拜访赫鲁晓夫,家庭成员的客人均需经过仔细的检查。勃列日涅夫很害怕赫鲁晓夫,没有人相信他会善罢甘休,无所作为。当局把每一个来访者都当成潜在的通讯员。  赫鲁晓夫临终前两三年,很少去剧院或者去马涅日看展览,时不时地有客人登门拜访。1970年,孙女尤丽娅把歌唱家维索茨基带来,在别墅呆了一整天。来拜访前国家首脑,如南斯拉夫大使米丘诺维奇、匈牙利共产党领导人亚诺什·卡达尔和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则均被当局拒之门外。尼克松甚至已经到达赫鲁晓夫在市内旧马厩胡同的住宅,却有人对他说赫鲁晓夫此时“突然”不在莫斯科。  1968年,当局把赫鲁晓夫叫到苏共中央去,逼迫他把正在写的回忆录交给中央,赫鲁晓夫对他们说:“你们可以把我抓进监狱,也可以没收我的笔记。这些你们今天都可以干,可是我坚决抗议。我受到软禁。你们的卫队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不是卫队,是看守。你们还违反宪法,整个别墅都安上了窃听器。连茅房也不放过。把人民的钱花在偷听放屁上头。”  日,赫鲁晓夫去世。苏联领导人想尽一切办法,让葬礼无声无息地悄悄举行。计划上午报纸登去世的消息,10点钟在中央临床医院举行告别仪式,12点在新圣母公墓安葬。公墓平常都对外开放,这天却以“打扫卫生”为名关门大吉。公墓附近地铁入口处的大厅也已关闭。整个地区都由民警和内卫部队包围起来。卫士阿列克谢·萨利尼科夫尽管供职于精锐的克格勃第九局,却无法靠近公墓,去向那个同他一起度过8年时光的人告别:“他们连已经过世的赫鲁晓夫也害怕&&” (来源:环球网)
(责任编辑:UN603)
11-09-29·
11-09-11·
11-08-20·
11-07-31·
11-07-31·
11-07-24·
11-03-04·
10-10-18·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竟然是孩子的妈……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苏联又有几个领导人?_百度知道
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苏联又有几个领导人?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穿憨扁窖壮忌憋媳铂颅日 - 日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日 - 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日 - 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日 - 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日至日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日 - 日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 日 - 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日 - 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赫鲁晓夫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2个,博涅日列夫和戈尔巴乔夫。
最后叶利钦,然后变俄罗斯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揭秘赫鲁晓夫下台的真实原因
  过去有人说,赫鲁晓夫下台是中共的“九评”批倒的,实际并非如此。以下史实从一个侧面也可说明这一点。在赫鲁晓夫下台后,中共中央对此立即进行研究,并作出决定,派周恩来率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了解一下情况,试探改善中苏关系的可能性。日,周恩来和苏共新领导会谈时,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米高扬说:过去苏共是集体领导的,在同中共中央分歧问题上,苏共中央内部甚至在细节上也是没有分歧的。后来,周恩来询问赫鲁晓夫下台政治原因,苏共新领导没有立即答复,只是到了第三次,即最后一次会谈时,苏共新领导用了20分钟时间泛泛答复周恩来说: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和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路线和苏共纲领是正确的,不可动摇的。赫鲁晓夫主要是在国内工作的某些方面,以及在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方面犯了一些错误。这说明,苏共方面认为,赫鲁晓夫在中苏关系方面并没有错,当然,大论战也不是影响赫鲁晓夫领导地位的原因。  赫鲁晓夫下台的真正原因,苏斯洛夫在1964年召开的苏共中央十月全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中作了说明。他列举了赫鲁晓夫一系列的严重错误。而在苏共中央全会召开前,苏共中央主席团曾委托主席团委员波利扬斯基起草苏共中央主席团向苏共中央全会的报告。之所以没有采用波利扬斯基起草的报告而采用苏斯洛夫的报告,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波利扬斯基起草的报告虽较全面、深刻和尖锐,但有些错误的责任很难说完全应由赫鲁晓夫一人承担,中央主席团其他成员也难脱干系,出于策略考虑,未加采用。而苏斯洛夫的报告方案较温和,只是概括地、粗略地列举了赫鲁晓夫的主要错误;二是苏斯洛夫的报告方案回避了对外政策方面,特别是在处理与各国共产党关系方面的错误。而波利扬斯基起草的报告,涉及到对外(包括对各国共产党国家)关系,还在总体上肯定苏共反华政策的前提下,也承认对华政策中的某些错误。两份报告虽有差别,但基本内容和观点是一致的;并且这两份报告的一开头,都强调苏共二十大的各项决议和党的纲领所确定的路线是正确的。这里,我们着重从体制、经济等苏联国内方面,分析赫鲁晓夫下台的真正原因。  一、从政治体制角度看,赫鲁晓夫所犯的严重错误是背离了列宁主义集体领导原则,把无限的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但又不善于正确运用这一权力  这样就造成以下的状况:对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内外政策问题,中央集体无法进行自由的、切实的讨论。赫鲁晓夫公然无视党与政府领导集体的意见,不再考虑其他领导人的主张,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力图建立他的个人专政;赫鲁晓夫自以为绝对正确,骄傲自满,毫无根据地企图充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理论的实践家;他把一切成就不是归功于党,而是全部归功于他个人;他到执政后期,尽量摆脱苏共中央及其主席团的监督;在工作中,不尊重别人,只要别人谈自己的看法,立即就被打断,经常怒气冲冲地吼叫,极端粗暴,为所欲为,任性,心胸狭窄和热衷于发号施令;赫鲁晓夫的个人迷信虽未最后形成,但正处在形成过程中,处于复发阶段……一句话,在苏共中央“形成了一种令人不能容忍的局面,使得中央主席团不能正常地进行工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苏共中央主席团不得不下决心让赫鲁晓夫离开领导岗位。  写到这里人们可能要问,赫鲁晓夫上台后就把很大精力花在反对斯大林个人迷信,揭露其极权政治产生的严重弊端问题上,后来他为什么在不少方面又走斯大林的老路呢?斯大林的一些不良品质为什么又在赫鲁晓夫身上得到反映呢?在波利扬斯基起草的报告中,对此作了一些分析。事情的发生亦是有个过程的。斯大林去世后,苏共“一面揭露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一面遵循列宁的警告,并没有立即委托给赫鲁晓夫同志无限的权力。初期他仅仅领导苏共中央,担任中央第一书记。在这一时期,尽管他犯过一些错误和失误,总的说来还是相当谨慎地使用权力,尊重领导人集体的意见。因此,当1957年推举部长会议主席人选时,党中央委员会提名赫鲁晓夫,认为他在这方面也会正确地使用权力。他当时的行为没有引起人们的担心。此外,当时允许这种权力集中还出于一些国内和国外形势的考虑。”“我们党及其中央委员会,在推举赫鲁晓夫同志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之后,不断地对他表示关注,使他能够出色地履行这些崇高的职责,少犯错误,少出差错,使他的威望不断提高和巩固。的确,由于苏共中央委员会和全党的努力,为他树立了不小的威望。”“应当承认,赫鲁晓夫同志在初期似乎还能理解这些事实真相,对自己的威信所以不断提高似乎还有自知之明”。“大概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警惕在某种程度上放松了。”“当时的形势也助长了这个问题的发展。我指的是派别活动分子——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拥护者向党发动进攻的那个时期。当然,他们也向赫鲁晓夫同志发动了进攻。我们在反击的过程中,按照斗争的逻辑,不得不说许多赞扬赫鲁晓夫的话,而且那时又不能批评他。看来,他由此得出关于他本人的、完全不正确的结论。”这里可以看到,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没有触动的情况下,在党内没有民主、对最高领导缺乏监督机制的条件下,起初沿着正确路线前进的赫鲁晓夫,之所以会背离这条路线,“这首先是权力过分集中在一个人手中的结果。”“权力集中在一个手中,势必潜伏着产生严重危险的可能性。”亚·尼·雅科夫列夫对此说道:“人是脆弱的: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腐败。”  二、从经济体制改革角度看,由于改革未取得成功,使得经济状况呈现恶化的趋势并出现混乱局面  下面根据波利扬斯基的报告材料作些分析。  1.一些国民经济综合指标下降。根据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提供的材料,苏联社会总产值从1956年到1963年八年间,增长速度降低了一半。  国民收入指标也出现了下降,直到1964年初,在年中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降低了三分之二。  2.一些重要的质量指标不断恶化。以固定资产的利用指标为例,在七年计划的四年当中,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上述指标降低了9%,而在农业当中甚至降低了21%。劳动生产率也不断下降。年,工业中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8%,而在七年计划的年份里,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实际下降到5.6%,1962年为5.5%,1963年为5.2%。而按中央统计局的汇总材料来看,劳动生产率增长计划已经超额完成了。  工业中的“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之间的比例更加失调。到1963年,这种比例失调已经达到创记录的水平。当年,“第一部类”的增长速度为10%,比“第二部类”的5%高出1倍。  3.农业生产形势严峻。按七年计划规定,年农产品的年均增长速度应为8%,而实际上,前四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7%,1963年则为负增长,按价值计算的总产量低于1958年的水平。五年中,国营农场的农产品成本理应降低2.1%,实际上却提高了24%。严重缺粮和缺饲料,导致大量牲畜被屠宰,结果使肉、油、蛋及其他产品严重缺乏。到1964年,肉类产品在各地普遍出现长时间脱销。1963年,苏联国内甚至连面包供应也发生了严重困难。为此,赫鲁晓夫甚至建议实行粮食凭卡供应制度。后来动用了860吨黄金,从加拿大和美国进口粮食,另外还动用了国家的国防储备粮,才未实行凭卡供应粮食制度。  通过农业改革提高农业工作人员对物质利益的关心问题,也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1958年,集体农庄一个人日劳动报酬所得的货币与实物报酬合计为1.56卢布,而到五年后的1963年,仅增加到1.89卢布,五年期间一共增加36戈比,即一个人日劳动报酬每年才增加7戈比。
  从赫鲁晓夫执政后期来看,苏联经济的发展状况表明,改革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赫鲁晓夫迈着笨拙的步子急急忙忙地去追赶美国,结果以出丑告终。”  以上我们仅从体制角度分析了赫鲁晓夫下台的真实原因,应该说这也是主要原因。但赫鲁晓夫对外政策的一些失误,对他下台也不是没有影响。赫鲁晓夫喜欢出国访问,在对外活动中竭力让外交部、外交官靠边站,力图通过他本人去解决很多国际问题。还有一个特点,他出国喜欢携带家眷及大量随行人员。1959年赴美访问,随行人员为150人,还带上了夫人、儿子、女儿、女婿,并带去一大批礼物。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后七年当中,“苏维埃国家在无任何重大理由和根据的情况下,已经三次陷入战争的边缘。”
(本文来源: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8998条
评论8045条
评论6953条
评论6891条
评论6178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赫鲁晓夫下台时间_百度知道
赫鲁晓夫下台时间
我有更好的答案
苏斯洛夫作了关于撤销赫鲁晓夫的职务及其原因的报告,指责赫鲁晓夫搞个人迷信、赫的女婿阿朱别依,着重批评了赫鲁晓夫国内政策的错误,米高扬主持会议,任用亲朋当顾问。随后未经中央全会开展讨论,指责他任用《消息报》总编辑。在外交政策方面。苏斯洛夫的报告,一致通过了撤销赫鲁晓夫的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在有关组织问题方面,许多外交政策的制订都未征求外长葛罗米柯的意见,主要是有关农业政策、经济政策的错误日下午就转入举行经过充分准备的中央全会,让阿以类似非正式外交部长身份行使职权。中央全会由勃列日涅夫宣布开会,以听取亲朋顾问的意见来代替征询主席团的意见
1964年 赫鲁晓夫 被迫下台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赫鲁晓夫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赫鲁晓夫时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