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督教堂诗歌雄伟的教堂

周二下午  14:00 识字班
周三下午  14:00 祷告聚会
周四下午  14:00 查经聚会
周六上午  09:00 崇拜
Saturday PM 14:00 English Fellowship
周六晚上  19:00 青年聚会
周日上午  07:15 主日早堂崇拜
周日上午  09:00 主日二堂崇拜
Sunday AM
10:50 English Sunday Worship
周日下午  14:00 主日三堂崇拜厦门鼓浪屿的教堂
鼓浪屿是基督的福音在中国最早登陆的岛屿之一。1842年2月,美国归正教会宣教士雅裨理来鼓浪屿宣教。一百年间,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海岛上,基督教各教派纷纷来此传福音,来到岛上的教派包括新教各宗派(美归正会、英伦敦公会、英长老会、安息日会等)、天主教及各华人自立教会(小群会、真耶稣教会等)。一座座庄严雄伟的教堂,成为鼓浪屿上万国建筑博物馆中最珍贵的藏品。
1.天主教耶稣君王堂
地址:天主堂是鼓浪屿上最美的一座教堂,位于鹿礁路34号,是摄友及婚纱拍摄最常去的地方,由于寻找方便,天主堂也是被游客拍得最多的地方。
简介:天主堂建筑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是厦门地区仅存的一座哥特式天主堂,由西班牙建筑师设计。前部为钟楼,共三层,一层为入口,二层为歌经楼,三层为钟塔。中、后部单层,中为礼拜大厅,后为祭台。天主堂平面采用早期最简单的巴西利卡式样,有4个尖拱形成主厅,呈一般教堂的拉丁十字形,祭坛在北侧,长方形大厅被两排列柱纵分,形成多面连拱的柱间,柱面勾勒自然,教堂的柱子断面为梅花状,柱头为爱奥尼克式飞卷,悬吊彩蓝色珠网天花,具回声效果。整座教堂以哥特式尖塔为主,尖拱尖窗,连立面装饰、门媚窗棂、镂空女墙也都是尖形的。特别是正面,举目所望,均为尖塔艺术,四层塔式尖顶,递次上升,尖端置一十字架,高耸挺立,外型表现了强烈的造型感染力。
照片:《151027鼓浪屿耶稣君王堂》
2.协和礼拜堂
地址:原鼓浪屿第二医院中。
简介:1863年,在鼓浪屿的外籍基督教人士“三公会”(美国归正教会、英国伦敦差会、英国长老会)捐款在鹿耳礁合力建造了
“国际礼拜堂”。此为鼓浪屿上最早的教堂。1911年教堂进行大翻修,改称“协和礼拜堂”,也叫“英国礼拜堂”。1912年4月,礼拜堂曾一度作为厦门基督教青年会会所。此教堂供外国人使用,中国人一般不进入。当然也有些精通英语、家世显赫的中国人受邀参加礼拜。因而教堂又被当地人称为“番仔礼拜堂”。(“番仔”为闽南语对外国人的通称)。据说,当代文学大师林语堂与夫人廖翠凤1919年曾在此喜结连理。
协和礼拜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办过幼儿园。49年后,协和堂董事部的负责人回国后把该堂及其资产送给中国教会。归回中国教会后,由闽南大会驻委会派人负责接用,每主日举行礼拜,但人数不多。1951年3月底,闽南驻委会接受鼓浪屿三一堂和福音堂的长执会联合申请,将协和堂交由两堂负责。1952年停止聚会。此后,协和堂交给第二医院使用。1974年4月,由于第二医院发展的需要,这座教堂差点被拆毁用于建设第二医院药剂房,但在国家一级建筑师白家欣先生极力周旋下,用貌似破坏实则保全的方法,在教堂周边加盖一些楼房,虽然教堂被楼群所遮盖,但却使教堂得以保存,等待着重现天日的一天。这一等就等了近半个世纪,2009年5月,经过两年的努力,协和礼拜堂于今年下半年才得以重见天日。
照片:《151027鼓浪屿协和礼拜堂》
3.基督教复兴堂
地址:复兴堂位于鹿礁路73号(复兴路2号)。
简介:复兴堂其实现在的复兴堂是一个新教堂,属于倪柝声所领导的聚会所运动(亦称小群会)的堂会。五十年代,黄家渡聚会处由王得恩长老负责,他积极响应吴耀宗的号召,带领信徒加入三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会停止一切活动,教堂被某建筑公司占用。1980年元旦,教会恢复聚会。王得恩分别在厦门新街堂、鼓浪屿三一堂和黄家渡122号带领信徒聚会。但是,聚会处没有自己的会所,一直租用黄家渡122号的华侨房子。
1988年由于开发建设需要,黄家渡会所将被征用。1989年开发商以利益为诱饵,想要王得恩妥协。但是他坚持以教会利益为重,他说:“就是自己没有住处,也不能妥协。”他把租用的旧房子修理起来,开始正式聚会。后来开发商根据国家宗教政策,给予五六十万元的赔偿,为新会所建造预备了一半资金。1995年,教会在鼓浪屿复兴路旁得到一块地皮,于是开始建筑教堂。1997年新堂落成。
照片:《151027鼓浪屿复兴堂》
4.基督教福音堂
地址:在鼓浪屿晃岩山麓购地。
简介:1901年,福音堂由厦门泰山、关隘内两堂联合提倡创建的,在鼓浪屿晃岩山麓购地,当时华人购地大为不便,乃藉西人差会之名代购,主要由华人信徒自筹资金着手开建,于1903年落成,该堂设计技巧,建筑牢固,体形可观,占地面积375平方米,建筑面积421平方米,可容纳一千左右人。福音堂建筑为英式风格,正门四根立柱为方形简洁朴素,乎展的线条和山墙上的山花浮雕,具西欧韵味,玻璃窗外为百叶寓为打开的圣经。
1926年,经厦门区会审批为“鼓浪屿堂会”。此会为华人自治、自养、自传之教会。该堂曾与英伦敦公会合办“福民小学”,附设“女子家政研究社”。由于该堂信徒增加甚快,教堂容纳不下,故又分设教会,于1930年在内厝沃树兰花脚的公平路建筑一座石砌讲道堂,系为福音堂的支会。二年后又建乡村教会即白石支会。五十年代,堂会加入“三自”,1958年该堂合并于三一堂。文革中,该堂成为高频厂厂房,福音堂牌号被毁,堂内重隔双层作为厂房和宿舍,几乎面目皆非。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政策,1987年,高频厂搬走,产权退还教会,该堂重新回到教会怀抱。2001年,该堂由三一堂负责翻建成立百合园托老院。
照片:《151027鼓浪屿福音堂》
5.基督教圣三一堂
地址:鼓浪屿。
简介:三一堂建筑独具一格,呈十字立体式的罕见造型,四方八面排水的黄瓦屋顶上,居中矗立着八角钟楼,顶尖的十字架高耸云天。红墙装饰着流畅的三角形线条,四面敞开十二道大门、十六扇窗户极为宽大,具有通风、采光、疏散的实用特点。堂内长宽同等的十三米跨度墙体上,巧用无柱钢梁拱券的屋架,加上天花木板吊顶,显得高大堂皇又带来极其科学理想的音响效果,成为本堂建筑最具特色的一绝。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观赏,其雄伟非凡气势,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照片:《151027鼓浪屿三一堂》
6.安献堂与基督徒墓地
地址:鼓浪屿鼓声路14号、鸡山路18号。
简介:1904年苏门答腊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郑提摩太到厦门鼓浪屿宣教,闽南神道学校校长郭子颖受其影响,加入安息日会,成为坚定的传道人。郭加入安息日会后即在鼓浪屿传道。他先在泉州路81号建立福建最早的安息日会布道所,后迁自鼓声路14号。
上世纪三十年代,来华传道的安德纯牧师夫妇在鸡母山西侧买下一块石头山地6千余平方米(今鸡山路18号),请来了一位名叫富师的惠安建筑师,就地开山取石平整土地。在安的授意下他设计一幢根据闽南特色可以就地取材完全使用花岗岩石砌成的教室大楼。1934年一幢白色花岗岩三层校舍屹立在山头上,该楼坐北朝南,为花岗岩条石建成的全石构建筑,共3层,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平面为封闭式内廊布局,建筑沿中轴左右对称,中心部位入口处以四根圆柱、三角形山花和台阶为装饰。屋顶为平顶式,四周设高1米的石砌女儿墙。该建筑为美国建筑师设计,受当时欧洲新建筑的影响,注重功能和结构,立面处理简洁、明快。前面二楼凉台采用四支整体条石的圆形石柱托着三角屋顶具有美式情调非常壮观是鼓浪屿唯一以条石堆砌而成的三层方块大楼,既有闽南地域的特点又有美国大楼的风格的建筑艺术。
安献堂在竣工当年就奉献给安息日会。为纪念安夫妇的功绩所以取名“安献楼”做为女子学校之用,取名“美华女子学校”。1937年更名为“美华三育研究社女社”。1935年顺利开学女生70余人教员20人。安息日会在鼓浪屿发展很快,当时设在鼓声路14号的礼拜堂已无法满足需要,于是,1938年,礼拜堂迁到安献楼二楼。1951年,安息日会加入“三自”,文革期间停止聚会。教堂曾一度改为小学,现安献堂为基督教厦门美华老人疗养院。
照片:《151027鼓浪屿基督教会墓园与安献堂》
7.四纵松礼拜堂
地址:鼓浪屿内厝澳路354号。
简介:四纵松礼拜堂是我们寻找的最后也是最难找的一个建筑,它位于内厝澳路352号。为小群会所建,早已不再聚会,据网载,四纵松礼拜堂在文革时期曾为鼓浪屿群力电木厂,现成为民居。但我们找到该处寻问当地居民时,居民推荐出一位号称“百事通”的老者与我们对话,他说四纵松礼拜堂在文革时期被光学仪器厂所占,他就是该厂的老职工,如今教堂已归还给教会。
但当我们按着他的指示找到“内厝澳路352号”时,这个建筑却是新建或新翻修的,大门上挂着马拉巴的字样,这是一幢被改建的度假旅馆。据“百事通”说,再上边的那幢建筑才是四纵松礼拜堂。由于那建筑根本没有一点教堂的模样,我们一帮摄友被搞得一头雾水。如此说来,四纵松礼拜堂的确切地址应该是354号,而不是网上忽悠的352号。
8.基督教讲道堂
地址:鼓浪屿内厝沃兰花脚公平路18号。
简介:1930年,福音堂的信徒增多,教会遂在鼓浪屿内厝沃兰花脚公平路18号建立支堂,称讲道堂。1941年6月,教会与三一堂合作开展鼓浪屿逐家布道事工,把鼓浪屿分为三个布道区,推举王淑禧女士为逐家布道团团长,并在一周内完成全鼓浪屿逐家布道,拓展了福音在鼓浪屿的传播。
鼓浪屿沦陷时,鼓浪屿堂会(即福音堂)首任牧师陈秋卿到菲律宾“探视教会”,1948年,陈秋卿牧师到台湾定居,讲道堂牧师为陈其凯和欧阳淑身。50年代初,教会加入三自。何恩及和周美丽两位女传道到教会侍奉。1956年,何恩及和陈其凯被福建三自会按立为牧师,何成为中国首位女牧师。1958年,伦敦会系统的福音堂、讲道堂并入三一堂。
文革中,讲道堂被占用,现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该堂的墙体上有很多文革时期的痕迹。据资料称该堂已为教会收回。但如今的讲道堂却已成为鼓浪屿红堂生活旅馆,教堂内改建为上下两层做游客的标准房间,讲道堂已失去了教堂的功用,早已被岁月抹去了痕迹。
9.救世医院礼拜堂
1897年.美国归正会为了更好地开展宣教和医疗工作,决定在鼓浪屿建立一所医院。教会通知在美国休假的郁约翰医生操办此事。郁约翰立即在美国筹集了一笔近万美元的资金回到厦门。归正会在鼓浪屿河仔下买了一块地,作为医院的地址。因这里离居民区远近适中,面对厦门市区,涨潮三面环水,环境既干净又清幽,利于治疗休养。
&正当万事具备之时,住在鼓浪屿的不少外国人担心病人会将病菌传染给岛上国际社区的居民,极力反对郁约翰建立医院。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中、美两国政府“上诉”,希望他们出面制止医院的建设。郁约翰顶住各方压力,提出折衷办法,他为中、外富豪提供舒适的房间,收取较高的费用。平息了众怒,且增加了医院的收入。此外,他将不需留在鼓浪屿的病人,安排住在厦门另设的病房。
排除阻力后,郁约翰马上投入到医院的建设中去。他亲自设计了医院的建筑,并参与工程的监督。经过不懈努力,1898年4月,厦门第一所正规西医院——救世医院(Hope
Hospital)在鼓浪屿正式建立。郁约翰成为首任院长,他同时还兼管竹树堂保赤医院(为救世医院分院)。
救世医院为两层楼房,有一小礼拜堂,饭厅,厨房,两间工人房,办公室,药房,眼科室,学生房四间,病房七间,可容45张床。医院不收药费,治疗费及住院费,仅收相当于5美分的伙食费。病人大都来自厦门及周边的乡下,也有来自漳、泉等地的,甚至有外省及马尼拉、仰光等不远万里的求医者。病人包括乞丐、富人、平民、官员、学者等社会各阶层的人。从医院开办到郁约翰归天家的12年里,共收治了17000多名住院病人及135000多位门诊患者,做了7500多次手术。
1904年,郁约翰赴荷兰度假。在此,他到处宣传鼓浪屿救世医院对护士的需求,希望能有护士到厦门工作。他的呼吁得到荷兰女王威赫明娜的支持,立即派遣两位护士来厦,并在救世医院旁开设女医馆,为感激荷兰女王的义举,郁约翰将女医院称为“威赫明娜女医院”(Wilhemina
Hospital)。荷兰王室还提供培训护士所需的资金,为日后救世医院护士学校的创立,建立了基础。随着女医院的建立,救世医院的全称为救世男女医院(Hope
& Wilhemina Hospital).。
救世医院附设医学专科学校,学制五年。学生大部分来自鼓浪屿寻源中学。学习科目包括物理、化学、胚胎学、组织学、生理学、解剖学、内科、外科、眼科、妇产科、小儿科、皮肤科、检验科等。学校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上午学生跟随医生到各科见习,下午上课。1900年至1932年,医学专科学校共培养六届毕业生共40人。学校为闽南培养了不少医疗人才,黄大辟、陈天恩、陈伍爵、林安邦等均成为闽南名医。
日,郁约翰因救治病人染上瘟疫而安息。此后,苏医生、锡鸿恩、胡天赐等人接任救世医院院长。1926年,救世医院曾设护士学校,培养了不少护理人才。1941年12月,鼓浪屿沦陷,救世医院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后复办,夏礼文担任院长,为最后一任“洋人”院长。1950年后,黄桢德任院长。1951年由政府接办,与鼓浪屿医院合并为厦门市第二医院。
照片:《151028鼓浪屿救世医院》
资料来源:
至29日我在厦门鼓浪屿,走访了岛上一些教堂,只有上面列表的第7和8座没有去。
下面是那几天的照片,岛上的西式老建筑很多。
我的更多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主题:求普及: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有何区别?
泡网分: 1.576
注册: 2011年06月
拍照时发现信众各入各的教堂,好像互不来往。不明白呀,信的可都是一个上帝。两者之间有何区别吗?求懂得的朋友给介绍点基本知识。谢谢
&浏览:17747&&回帖:282 &&
泡网分: 0.034
注册: 2013年10月
imokay 发表于
在这帖子里发现很多教徒,各门派相互倾轧,门派斗争很激烈,如果是现实里,可能都动手打起来了,这就是宗教战争的雏形。难怪做牧师、教父的都要读神学...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16
注册: 2013年10月
天主教以罗马天主教廷为代表,是正统教会,基督教是宗教改革之后的成立的新教会,与罗马教廷没有隶属关系,对仪式的要求不像天主教那样严格,天主教除了上帝和耶稣,也同时敬拜圣彼得和圣母玛利亚,基督教只敬拜耶稣基督,在对圣经的认可及基本教义方面没有区别。
等待验证会员
泡网分: 1.24
帖子: 1223
注册: 2014年05月
欧美人信耶稣都是假信当个生活乐趣,没见多少人不是为了旅游去梵蒂冈的。中国人信耶稣都是生活不如意,的
等待验证会员
泡网分: 1.24
帖子: 1223
注册: 2014年05月
hicool 发表于
赞同,我认识几个信教的mm长的都不错,但是她们同样信教的男盆友都是娘炮。
怀疑信教的mm的智商都长到脸上去了?教堂妹妹好不好忽悠拍艺术照?擦枪走火会不会拿刀砍人?
泡网分: 2.169
注册: 2011年06月
也是不太明白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5.163
帖子: 5706
注册: 2010年12月
这个我也一直搞不清,而且要命的是每次算是理顺了些思路,又会看到不同观点来修正我的思路,跟本楼的情况差不多。。而且过段时间我又会忘了到底这两个教是怎么一回事,反正就知道个大概吧
泡网分: 22.928
帖子: 2458
注册: 2006年01月
imokay 发表于
教堂有MM可以勾搭,有很多信教的MM很漂亮,而且只嫁给信教的人。赞同,我认识几个信教的mm长的都不错,但是她们同样信教的男盆友都是娘炮。
怀疑信教的mm的智商都长到脸上去了?
泡网分: 29.672
注册: 2002年07月
skywinger 发表于
希伯来语 haShem 的中文字面意义就是“那名字”,也就是指 上帝 的名字。
中国基督教 把“那名字”翻译为“耶-和-华”。
中国天主教 把“那名字”翻译为“雅-威”。
“耶-和-华”是音译,与“野荷花/夜荷花/叶和花”发音相同,对 上帝 的冒犯也相同。
所谓“耶-和-华/雅-威”在 希伯来语 YHWH/YHVH 中的字面意思是:过去-现在-将来-命令。
也就是说: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遵守 上帝 的命令,例如:安息日 Shabat。
其实,上帝 的真正名字,既不是“耶-和-华”,也不是“雅-威”,而是“我是”。
“我是”这个词 与 道教的“自然”一词 ,意思非常接近。
“自然而然”对应“我是就是”。
“顺其自然”对应“顺服上帝”。
老子《道德经》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最大的是“自然”对应《圣经》最大的是“上帝”
拜偶像引起 上帝 的嫉妒,就像包二奶引起 妻子 的嫉妒 一样。
Talmud 说:上帝 的42字母圣名 已经失传,否则,我们可以像摩西一样,拥有分开红海与诅咒埃及的能力。
上帝 到底有多少个名字?我们不知道。
所以《道德经》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述说 上帝 的道理,但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我们可以述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本帖最NB的回复!!!
泡网分: 12
帖子: 2558
注册: 2010年01月
泡网分: 22.252
注册: 2005年09月
269楼说得对,其实宗教就是一种世界观,无神论也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宗教。
现今天朝泛滥的官员贪污、食品安全等种种现象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不能用信仰缺失解释。一些无神论但体制完善的国家这些问题就好些,比如日本。而梵蒂冈这个宗教国家不是也发生猥亵男童的事情嘛。
泡网分: 3.545
注册: 2009年03月
同源,但发展出的不同派别。往早了说都差不多。
就好像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先知都是亚伯拉罕,都是犹太人搞出来的玩意。
入乡随俗,感觉任何宗教传入中国都变成“治百病”的模式。
泡网分: 35.706
帖子: 7741
注册: 2007年07月
yigangsg 发表于
在基督教堂,那是宇宙直播电话,间或是视频直聊
在天主教堂,那是异地转接电话,间或是Facebook很形象
泡网分: 35.706
帖子: 7741
注册: 2007年07月
Cu2+ 发表于
可以不信教,但要尊重他人的信仰。对 信教的人 也需要知道 无神论也是信仰
泡网分: 31.397
帖子: 4091
注册: 2002年08月
imokay 发表于
教堂有MM可以勾搭,有很多信教的MM很漂亮,而且只嫁给信教的人。慎言。
可以不信教,但要尊重他人的信仰。
泡网分: 34.894
帖子: 10282
注册: 2003年01月
Cu2+ 发表于
新教教徒一定要去教堂吗?在家也可以敬拜神吧教堂有MM可以勾搭,有很多信教的MM很漂亮,而且只嫁给信教的人。
泡网分: 35.05
帖子: 1815
注册: 2002年05月
applemaker 发表于
首先 概念不对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 东正教 新教三大部分
天主教最早 东正教是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的分支 有些希腊化 基督教是路德改革后的产物
天主教威严化 绝对化 象君主国 全国由教皇说了算 各省提督有皇帝一体任命 全权节制 信众则有一级一级任命下来的神职人员管理 信众在理论上有义务向神职人员汇报一切 甚至无权解释圣经
基督教是后期发展出来的 更民主化 像联邦制国家 各州对圣经理解各有些微不同 信众可以在本派范围内自行解读圣经 理解不同 可以另辟新派 一个教堂信众太多 一般都会分家 另设新堂
所以 天主教的教堂极其雄伟 以彰显天国的威严 反衬信众的渺小 多是一大片教区倾力打造的 动辄建个几百年 像我们熟悉的欧洲那种大教堂都是天主教的
新教的教堂 一般都是几百最多几千人集资修建或改建的 不追求气势恢洪 时间也不悠久
在天主教新教混合的地区 相对大一些的教堂 基本也都是天主教的&&如上海的徐家汇 佘山 董家渡教堂等
先说这么多 请大家讨论指正基本上是这样的。但是,在国内经常将基督教与新教相混淆,比如楼主所说基督教教堂实际应该指的是新教教堂。
东正教声称自己是最正统的。俄罗斯在苏联红旗落地之后采取鼓励恢复公众东正教宗教信仰的用法,恢复重建了一些大的东正教教堂。东正教教堂大都采用金碧辉煌,巨大威严的神像,以求在精神上将人吓倒。高尔基的小说中所描写的东正教一些残酷压榨穷人的事情,也应该有一些依据。
天主教教堂中主要位置是圣母怀抱圣婴(即基督)的像,而新教认为更重要的是救世的基督,所以为主的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像。
依无神论旁观者的看法,这些都无所谓对错,因为本来都不存在,只是各人愿意相信而已,判断对错都没有依据。
泡网分: 34.894
帖子: 10282
注册: 2003年01月
在这帖子里发现很多教徒,各门派相互倾轧,门派斗争很激烈,如果是现实里,可能都动手打起来了,这就是宗教战争的雏形。难怪做牧师、教父的都要读神学院,目的就是把大家的说法统一好,否则对宗教理解的不同很容易引发争斗。
泡网分: 28.579
帖子: 6103
注册: 2004年08月
公权土匪 发表于
错了,我就是一位天主教徒。
我再强调,天主教信的是天主(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神),天主教不信圣母,圣母只是一位坚信天主的德高望重的前辈,德高望重信仰天主的前辈多的是,一样都会在天主教堂里供在上面敬仰,不只有圣母。
我想你应该是位基督徒,你获得有关天主教信仰的信息肯定存在偏差。受教了
信啥不信啥其实没啥好争辩的
我只关心, 天朝有些人, 信教根本没用(当然我不是说无忌的各位), 比如说我老家以前的邻居和现在的邻居, 都信佛教, 结果吵架那个凶啊, 而且还打狗吃(不是买来的, 而是上街去打)
我同学, 他全家也抱怨他老妈信佛教, 被骗钱, 一个月的退休工资差不多都被捐了, 然后他们家蟑螂巨多,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他妈不让杀生 本帖最后由 新品种 于
12:13 编辑
以下内容由 新品种 于
13:05 补充
还有,国内的教,有不被污染的吗?
从我同学他妈的例子看,佛教至少到了天朝是被污染了,蛮黑的
泡网分: 28.579
帖子: 6103
注册: 2004年08月
PowerPCG5 发表于
这些知识其实没啥意思。
新约里说,只有信上帝的才能进天堂,完全就是灭绝人性嘛。基本上每个教都这么说的吧, 至少是这么暗示的(当然,天堂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包括gcd教也是(没有gcd就没有新xx)
灭绝人性, 反人类,应该用来形容我教的计划生育才对啊
泡网分: 24.419
注册: 2005年07月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泡网分: 30.08
帖子: 6478
注册: 2008年01月
Cu2+ 发表于
新教教徒一定要去教堂吗?在家也可以敬拜神吧在家里拜神,如果不是万不得已,那么还是去教堂敬拜神好。教堂有职业的牧师,也有弟兄姐妹可以教堂
泡网分: 31.397
帖子: 4091
注册: 2002年08月
tweeter 发表于
基督教教堂那是真正的教堂,怎么说了?有人喜欢去天主教堂,因为是那里是著名的风景点,可以看油画,雕像和恢弘的建筑物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教堂的真正价值,而是附加的东西
基督教堂才是真正敬拜神的场所新教教徒一定要去教堂吗?在家也可以敬拜神吧
泡网分: 52.258
帖子: 7647
注册: 2003年10月
最近因为非节假日去过几家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天主教堂都开放可进去参观,而基督教堂关门,说是礼拜才开,这也算两者的区别吗?
泡网分: 35.706
帖子: 7741
注册: 2007年07月
首先 概念不对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 东正教 新教三大部分
天主教最早 东正教是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的分支 有些希腊化 基督教是路德改革后的产物
天主教威严化 绝对化 象君主国 全国由教皇说了算 各省提督有皇帝一体任命 全权节制 信众则有一级一级任命下来的神职人员管理 信众在理论上有义务向神职人员汇报一切 甚至无权解释圣经
基督教是后期发展出来的 更民主化 像联邦制国家 各州对圣经理解各有些微不同 信众可以在本派范围内自行解读圣经 理解不同 可以另辟新派 一个教堂信众太多 一般都会分家 另设新堂
所以 天主教的教堂极其雄伟 以彰显天国的威严 反衬信众的渺小 多是一大片教区倾力打造的 动辄建个几百年 像我们熟悉的欧洲那种大教堂都是天主教的
新教的教堂 一般都是几百最多几千人集资修建或改建的 不追求气势恢洪 时间也不悠久
在天主教新教混合的地区 相对大一些的教堂 基本也都是天主教的&&如上海的徐家汇 佘山 董家渡教堂等
先说这么多 请大家讨论指正
泡网分: 25.883
帖子: 1031
注册: 2004年02月
永远的爱 发表于
在基督教堂信徒可以直接和耶稣沟通;在天主教堂信徒是通过神父和上帝沟通。简单来讲
在基督教堂,那是宇宙直播电话,间或是视频直聊
在天主教堂,那是异地转接电话,间或是Facebook
泡网分: 23.189
帖子: 5031
注册: 2004年10月
在基督教堂信徒可以直接和耶稣沟通;在天主教堂信徒是通过神父和上帝沟通。
泡网分: 30.08
帖子: 6478
注册: 2008年01月
zwd 发表于
广州的沙面刚好有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各一,我今天特意去看了,天主教堂十字架上有受难的耶稣,且十字架上没装饰物,基督教堂只有一个没任何装饰物的十字架。两个教堂历史都可追溯到大清。基督教教堂那是真正的教堂,怎么说了?有人喜欢去天主教堂,因为是那里是著名的风景点,可以看油画,雕像和恢弘的建筑物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教堂的真正价值,而是附加的东西
基督教堂才是真正敬拜神的场所
泡网分: 31.397
帖子: 4091
注册: 2002年08月
钛十三 发表于
建议找时间跟门卫和神父聊聊,我觉得跟他们聊天比较自由一些,比很多信徒靠谱很多。
至少看到太多信徒一副“普度众生”的嘴脸了!
泡网分: 23.034
注册: 2001年08月
zwd 发表于
谢谢您,说句心里话我还是没搞懂呢。我继续琢磨再实际问问教徒吧,呵呵。建议找时间跟门卫和神父聊聊,我觉得跟他们聊天比较自由一些,比很多信徒靠谱很多。
至少看到太多信徒一副“普度众生”的嘴脸了!
泡网分: 52.258
帖子: 7647
注册: 2003年10月
钛十三 发表于
我觉得,十字架本身是否有装饰,可能跟各个国家(主教区)自己的文化有关。南欧的建筑装饰更华丽,十字架上的装饰就比较多(教堂里面的浮雕、镶嵌窗户就更漂亮);西欧的建筑就简朴一些,十字架上的装饰就少一些,有些就是一个十字架和圣像,什么装饰都没有。谢谢您,说句心里话我还是没搞懂呢。我继续琢磨再实际问问教徒吧,呵呵。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基督教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