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一天,西方国家有哪些四个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历年真题与详解.考试过关法宝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历年真题与详解.考试过关法宝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6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问题已关闭
包含主观个人判断
请保持提问的客观立场,对观点给出充分的依据和说明,先求证再进行推演提问。个人观点可以在回答中发布。
为什么有些西方发达国家不能接受中国的崛起?
至少从舆论层面,或者说“情感”上 请着重从媒体舆论方面谈谈
多谢==========================非常聪明的知乎管理员建议我修改问题,听说包含主观判断,蛤蛤那请打开The Diplomat网站直接搜索关键词China,链接都给您备好了:觉得不具体还有这个:看看能不能得出相反的结论:“这些西方发达国家能接受中国的崛起”
按投票排序
362 个回答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崛起很可能会极大地损害这些西方国家的利益,而政治家必须防患于未然,阻止中国的崛起。  要理解这一点之前,首先要知道中国崛起意味着什么?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如果生活生活水平没有达到发达国家,那就中国就不算崛起,对于中国也一样,崛起归根到底是为了每个国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那什么才算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呢?现在各个国家最主要的衡量方式是人均。  举个例子,2014年美国的人均购买力平价是53992美元,中国是12926美元,美国是中国的四倍,也就是美国平均每个人能够购买的东西是中国的四倍,生活水平比中国高得不是一星半点。  那么美国人民凭什么生活水平比中国高这么多?这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资源消耗的基础之上的。  2014年,中国人均居民用电量是508千瓦时,而美国是4973千瓦时,是中国的近十倍,在美国,冬天、夏天都是开足暖气或者空调。  2014年,中国人均消耗石油0.38吨,而美国是2.59吨,是中国的近七倍。同样是这一年,中国人均天然气消耗136立方米,美国是2353立方米,是中国的十七倍。  而如下图所示,所有的生活水平比中国高的国家居民都比中国人消耗更多资源。注:这里的“人均资源消耗量”是包括石油、天然气、煤、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所有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吨油当量”是把所有能源的能量换算成石油的质量,相当于中国常用的“吨标准煤”。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生活水平与资源消耗量是息息相关的,那么中国如果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消耗更多的资源,但是中国自身的资源不足以支撑全体国民现有的生活水平。  2014年,中国石油共消耗5.20亿吨,进口3.09亿吨,进口占比60%;天然气消耗1855亿立方米,进口510亿立方米,进口占 比28%;即使是中国最丰富的煤炭也进口了2.91亿吨。而且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储量分别占世界的1.1%、1.8%、12.8%,储产比分别为 11.9年、25.7年、30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用量会越来越大,靠中国自身的资源也就会越发捉襟见肘。  那么为了足够的资源消费量,我们就必须向其他国家买资源。  既然要买资源,就必须要有钱,而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交易的时候愿意收人民币,所以必须要有外汇(特别是美元)。既然想要美元,那就要拿东西来换,所以出口成了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没有出口就换不来资源,换不来资源人民生活水平就不能提高。就这样,中国成了一个加工厂,买来资源,生产出产品,卖出去挣到钱之后,再买一些资源支撑起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为中国是加工型经济,是把买来的资源加工成产品来赚到钱的,那么这就需要一个比较低的加工成本,只有这样,产品的价格才低,才卖得出去。在加工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工人工资的增长落后于GDP的增长(根本原因是生产率太低)。但是工资毕竟在增长,劳动力成本还是提高了,这样产品的成本优势就被其他发展中国家超过,那么中国就不能从出口中挣到钱,经济发展就会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这时,我们就看到了“出口退税”、“出口补贴”这样的东西,因为出口挣的是能换资源的美元,退税、补贴的是人民币,所以中国还是获益的。 毕竟我们换到了我们需要的资源,人均资源消耗量也提高了,这就意味着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有些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外的商场里反而比在中国内地还便宜。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崛起首先影响到的是跟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但是,像衣服、玩具之类的低技术产品利润实在太低,换取的资源量不足以支撑中国人民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需求,那么中国就需要制造高利润的高技术产品。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日本和德国,他们就靠着汽车、车床、精密仪器等等高技术产品,从全球市场上换取足够的资源,使得本身没有多少资源的他们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发达国家,国民的生活水平(购买力平价)也甩了中国三条街,只比土豪沙特少一点点。  然而这些技术不可能天上掉下来,我们必须一步一步追赶,而且日本、德国这些领先的国家也都在不断开发新技术,使自己的领先优势扩大。因为 一旦在技术上被中国追上,那么以中国的规模优势,同样的产品一定比自己便宜,那么自己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了,也就没有了外汇(美元),没有外汇就买不到资源,那么像日本这样的几乎完全依靠资源进口的国家就得退回到“江户时代”了(德国由于背靠欧盟,情况要好不少)。  所以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了严密的技术封锁,对中国发展大飞机、推销高铁密切关注,日本还在出口高铁方面对中国进行了阻击。但是这 些都不能阻挠中国技术发展的步伐,“江户时代”的阴影仍然笼罩在日本心头。所以他决定兵行险招,希望借助美国,乘中国还没真正崛起时用战争来拖住中国前进的步伐,这时候我们就看到日本在钓鱼岛、南海不断挑衅中国,修改安保法案使他能够发动战争。  到这里,中国的崛起无疑会损害到这些靠出口支撑起来的发达国家的利益。  但是,这种通过出口高技术产品使人民过上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策略对于向日本、德国这样的小国来说是足够的。而中国人口是他们的十倍,如果 要达到日本、德国的生活水平那么就需要卖出十倍于他们的产品,全球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市场,即使市场有这么大,那么也会因为市场中的供应增多(多了中国这位竞争者),而使利润没有现在德日能够获得的这么大,中国也就不能买到足够的资源量来支持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那有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扩大全球市场。让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发展起来,就有更多国家消费高技术产品,那么就有了一个更大的市场使中国能够换取足够的外汇。所以我们看到了“一带一路”,看到了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建设。  二、用人民币直接结算。 如果用人民币结算,那中国就不需要费心在国际市场上挣美元了,产油国家为了获得人民币自然会与中国进行交易。而且这会形成中国用人民币买资源,资源出口国 拿人民币买中国的产品的货币循环,使得中国能够在一个更小的市场,拿到满足人民需求的资源。于是,近几年中国努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成立“金砖银行”、亚 投行,都在为人民币结算铺路。  但是,“人民币结算”会损害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元霸权。 而美元霸权是美国霸权最重要的基石,美国正是靠美元结算,才能用绿纸片换石油、换产品、换真金白银,在全世界收铸币税,通过印美元让全世界为美国分散金融 危机损失。所以,当年萨达姆想用欧元进行石油结算时,引来了美军攻打伊拉克;当年卡扎菲想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推行用黄金第纳尔结算石油后,利比亚遭到了 北约的空袭。  所以,随着中国崛起,美国的利益也很可能受损。  当然美国是不会坐以待毙的。那要怎么做呢,答案就是中国最大的软肋——资源。2014年,中国消耗的石油60%需要进口,而且中国85%的 石油都要走马六甲海峡,如果美国封锁了马六甲海峡对中国实行石油禁运,那么中国的经济别说实现经济增长,很可能出现经济衰退,而且衰退会提高失业率,大面 积失业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会导致中国的崩溃。所以我们看到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的美军基地增加军事部署。  下图就是中国的资源进口通道,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  那么美国为什么迟迟没有对中国进行封锁呢?除了如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这样的美国自身原因之外,中国方面的努力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改革开放以来,即使对资源的消费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的资源自给率也努力维持在90%以上(只有07、08、09三年自给率降到了89%);不断挖掘石油产能,保持石油产量稳中有升,减缓石油自给率的下降速度,即使石油的开采成本比进口石油还高也在所不辞(这是中国油价比美国高的一个原因);建设中缅油气管道、中俄油气管道、中国—中亚油气管道,减少对海上通道的依赖。  中国的目的就是,保证在美国在海上实行了对中国的封锁情况下,也能依靠自身的资源维持基本的经济运转而不至于崩溃。而且,美国要实行封锁 是需要付出极大成本的,还要面对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压力,所以一旦美国不能在短时间玩残中国,那么封锁就成了玩火。因为存在如此巨大的风险,美国就会知难而退,就不会使用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杀招了。这就是,通过加强我方的抗打击能力,来增加敌方的打击成本,从而达到降低敌方的打击意愿的战略目的。  但是,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不可能维持住如此高的资源自给率,自给率越低,中国留给美国的破绽就越大。既然破绽不可避免,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破坏美国的封锁能力。随着东风21d反舰导弹的服役,中国拥有了反介入的能力,美国对中国进行资源封锁的代价变得不可想象。自此,自给率不再是制约人民生活水平的瓶颈,中国终于能够在全球资源市场放手大干了。  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从海上运往中国,海上资源通道就成了国民经济的命脉,这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海军,把海军派往印度洋护航,在南海进行填岛以增大对南海航线和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力。或许再过几年时间,从印度洋经马六甲到南海的这条资源大动脉就将处在中国海军的保护之下。  所以,到现在美国的海上霸权也遭到了挑战。  而且,中国人太多了,如果我们每个人的石油消耗水平跟美国人一样,那么中国每年就要消耗35.35亿吨石油,这相当于2014年石油产量的84%;即使是向日本看齐,中国也要消耗2014年石油产量的50%。随着石油储量的减少,产量很可能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那么中国资源用的多了,其他发达国家的资源用量一定会减少。前文说过生活水平与资源消耗量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发达国家国民的生活水平就很可能出现下降。  也许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困境会被解决。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电动汽车会普及,国家对石油的需求就能够缓解,太阳能、风能这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也会大面积铺开,化石能源发电将退出历史舞台,生活水平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就不会像现在这么严重。那么,中国的发展就不会降低现在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而日本也就不用担心真的退回到江户时代。  但是,因为事关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资源这个问题上,政治家必须思考最坏的情况,防患于未然。所以,对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只要有机会把中国拉下马,他们是决对不会放过的。  这就是些西方发达国家不能接受中国的崛起的原因。---------------------------------  这个回答只是我一篇文章中间的一段,全文是,里面比上面的回答多了一些雾霾问题、新能源问题和教育问题的内容。  还有两篇文章是在这片文章之后,希望多了解一些国家博弈里面的秘密的读者可以看看。---------------------------------  评论区的一些比较有价值问题和回答:  评论区问“沙特能理解高,但是韩国怎么比日本德国高那么多”,在这贴上我的回答。  韩日资源极度稀缺,必须把一部分资源用在造用于出口的产品,而这部分用于出口的资源也算在人均资源消耗上了,这些国家的生活水平对应的资源是总的资源消耗量减去出口花去的资源,中国也是一样的道理。  评论区问“资源消耗量确实是和生活水平高低成正比吗?”,贴上我的回答。  不一定,只能说相关性很强,而资源是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具体原因看“”。
而且生活水平很不好衡量,每个人对生活水平的感觉有不一样,比如燃煤发电与供暖导致雾霾,空调、暖气与雾霾对生活水平的影响对于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且中国
1/3的煤用于产钢,1/10的煤用于产水泥,各种各样利用资源的方式对生活水平的影响又不一样。所以很难说。但是根据,越是穷的国家,资源与生活水平的相关性越高。  评论区问“美国攻打伊拉克那个是真的吗?
”、“还有北约袭击利比亚的那个,真的是这个理由么?”,贴上我的回答。  单独一个理由不能让一个国家发动战争,肯定是多方面权衡的结果。因为这个理由符合国家行为的逻辑,而且正是这篇文章所需要的,所以就把它写上去了。至于这
个理由到底在美国的战争决策中占据多大的权重,我就不知道了。这个世界是极端复杂的,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关于世界的剖面而已(甚至不是剖面,只是剖面里的一
条线)。而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种种细节,这篇文章是不可能写到的。
和 的两份答案让人食欲旺盛,所以,写一个呗,这可是所谓的责任哟。第一份意见将中国和德国做了比较,认为中国的复兴就意味着对现存国际秩序的撼动和改变,对于这个意见,我们必须梳理一下历史才能做出判断。鸦片战争前的东亚秩序处在两千年不变的朝贡体系中,即中国并不是以一个民族国家的身份来同英国打交道的,而是以一个天朝的高姿态同进贡的蛮夷来打交道的。这种对双边关系理解的差异导致了战争,我大清败了,但仍然没有在姿态上彻底屈服。也就是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人,仍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祭出了古典的华夷之辨,即中国面临着蛮族入侵。问题是,这个蛮族在制度和科技上比中国——更有效率,注意这四个字。所以本质上说他们并不是蛮族,因为蛮族仅仅在军事上有效率。这个矛盾导致了华夷之辨的衰败,这种衰败摧残着老一代士大夫,从曾国藩一直到王国维。后来,我大清灭了。在我大清灭亡的过程中,革命党人试图建立起民族国家,即排满复汉,但这个目标由于不符合 国家利益导致无法实现,最终取代南京政府的北京政府采取的是五族共和的旗帜,代表着以袁世凯为首的帝国官僚并不认同南方人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并且,他们占据了优势。占据了优势的北方官僚仍然是帝国遗老,他们素质极高,知道什么是错的。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所以遗老们的任务,就是固守道统直到灭亡。现在要注意,当北洋政府的五色旗飘扬起来时,北洋政府成了我大清的替代者,重新在境内实行华夷之辨和满蒙汉的共和,他们试图将满清遗产中有利的一面维持下去,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民族国家,也就是中华民族这个新概念,仍然处于孕育阶段。接下来到了大革命时期,南方国民政府祭出了来自苏联的新道统——革命。谁革命,谁推翻老旧的一切,谁就具备了合法性。但这个合法性仍然和民族国家的关系不大,为啥呢?因为革命和世界主义恰恰是超越国境线的,输出革命的苏联本来就是国际秩序的颠覆者之一。这导致了民族国家和民族认同发育的进一步不良。真正让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勉强落地的,是日本人的入侵。十四年抗战后,汉奸的概念已经覆盖了全中国和全民族(川岛芳子这个满人居然也是汉奸,这令人喷饭),华夏民族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模式完成了概念的扩大。但是必须要问,这个概念稳固了吗?答案是,没有。因为太祖建立的第一共和国是外向型的,试图在革命的大旗下某种程度上再现超越民族的华夏秩序(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标语现在还在城楼上)。为什么是外向型的呢?因为,殖民体系同样也不是承认民族国家和主权神圣的经典国际秩序!超越民族的革命叙事恰恰瓦解了另一种超越民族的殖民体系,两种逆反力的叠加,最终让国际秩序退回到承认国境线和主权神圣的经典模式中,即发源于西欧的威斯特法利亚体系。 这种倒退,体现在革命史上的,即全世界共运的退潮。在革命叙事不好用的情况下,太宗治下的第二共和国开始重新建设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概念,当然了,由于这个阶段晚了三十年,效果不太好。所以,从民族国家的观点来看,本朝的现状是承认经典国际秩序(主权神圣和民族国家)的后进国家,为了维持一个正常民族国家的基本利益,中国恰恰使用了超民族的革命方法,来颠覆了另一种超民族的殖民体系。而正是由于这种酷烈的手段,导致中国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较西方国家反而是落后和茫然的,我举几个例子。如何看待我大清和我大元?本朝的官方口径是,我大清是中国历史中的一部分,满人和汉人都是中华民族。但是不少汉人是反对这一点的,知乎上尤其多。为啥?因为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不够稳固。日本人带来的伤痛不够深刻。改开以来三十年的和平已经让许多人沉溺于文字游戏而失去了常识和警惕心。如何看待中国的历史和未来?历史虚无主义者称中国的历史本就是家天下和王朝史,和民族自豪没什么关系,战乱极多,人性没底线等,对天朝表示失望痛心。这本就是民族主义教育的大失败。当然,这种失败是可以在十几年前的前废帝胡搞边疆政策时就能想到的。而极端无脑的汉西斯则擅长编造和塑造民族英雄,这本质上仍然是对自己民族的历史缺乏底气和片面痛心。事实上,华夏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是上述各种偏见的叠加,但是,对这个概念国民缺乏认同。中华民族的概念提出,不过一百多年,中华民族真正团结奋战对外,不过十四年。之后太祖的三十年,革命压倒民族,第二共和国的三十年,经济建设压倒一切。好了,历史梳理完,对第一份意见的总评如下。现存的国际体系是经典欧洲秩序的全球版,即民族国家和主权神圣为根基的国家间关系。对于这个国际体系,中国从来没有挑战的意思,相反,捍卫主权和民族利益是中国第二共和国以来的外交口号。中国不可能出现恢复朝贡模式的企图,除非新中世纪(德国人搞出来的一种未来范式,希望公司的力量超越主权国家)成为现实。站高一点看,民族国家和主权神圣诞生于经济最发达的欧洲,并随着欧洲经济模式扩散到整个世界,并摧毁了还停留在帝国时代的中东,中亚和远东地区。这才是大航海时代以来最直观的一中描述,即松散的,低效率的帝国被新兴资本主义强国所摧毁或者改变。这个大趋势的巩固,是联合国公约的签订,妄图将过渡时代的殖民体系巩固下来,是犯了把手段当做目的的错误,而类似的错误也发生在试图将革命叙事长期化的论调之中。那么,如果我们把殖民体系当做永恒,认为这才是国际关系的常态,那么中国从太平天国开始,就展开了对该体系的冲击,直到该体系完蛋。该体系已经完蛋了。并且永远不会回来,因为独立浪潮是几十年前的事情。如果我们把二战后的国际秩序看做一种可以长期维持的国际体系,那么,中国非但不是这个体系的破坏者,相反,我们是这个体系的维护者。我们通过革命的手段淘汰了南京政府,并用枪杆子在朝鲜赢得了民族国家和主权神圣的地位。在这两个主要秩序之间,要看到一切历史的支流,比如美国试图维系的超民族民主体系,以及苏联和太祖试图维系的超民族革命体系。这只是民族国家之间斗争的手段,为手段所迷惑,你就输了。一句话总结:从国际秩序来讲,1630年以来的民族国家概念无疑是更先进和更有效率的,中国在这种新模式的扩张中勉强形成了民族国家,并快速进入到力量对等的博弈之中。所谓西方人来远东前,正常的中国地位,永远不可能恢复,中国人也没想过要这样做。目前的中国地位,恰恰是按照民族国家的游戏规则和国际秩序原则斗争而来的。所以,我们并不是德国,德国试图彻底摧毁欧洲的国境线,将神圣罗马帝国以来的腐朽道统推广开来,觉得中国会这么干的外国人,这是煽动中国威胁论的一种手段,而真这么认为的国人,请多读书。————偶尔认真的分割线————明天写第二份意见。在第二份意见中, 以美国的国际关系学派为例谈到了西方面对中国崛起的不同看法。详细而言,米尔斯海默认为中美存在结构性矛盾,即亚太地区的政治秩序维护者只能是一个大国,而美国不可能将这个地位让给中国,问题是,米尔斯海默目前是靠边站的。约瑟夫奈在其著名的《理解国际冲突》中反复强调了要在应该绥靖的时候选择绥靖,并骨子里反对一战时列国的冲动——诛心的话,是因为一战引发了整个西欧世界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如果我们把远东比作西欧,则中美日俄在远东的冲突会引发整个亚太地区的衰落和西欧的相对复兴。面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增强,美国的政策是以上两种意见的结合产物,并且,是偏向约瑟夫奈而不是米尔斯海默的产物。在另一个完全超越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范式的大师亨廷顿眼里,东亚儒教世界是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敌人,并将这种矛盾提升到末日决战的地步——难怪他混得不好,这就是先知的宿命。亨廷顿眼中的地缘文明断裂带恰恰出现在远东的外围岛链上,在这条岛链附近埋伏着必将到来的冲突。现在让我们回到美国面对中国时的态度,言辞上克里欢迎中国的崛起,这涉及到美国认为中国并非苏联,而是可以相互理解的大国,行动上加强了澳大利亚和日本的联系,并在以防万一的情况下埋下了东亚冲突后自己抽身走人隔岸牟利的伏笔。总的来说,美国人的态度近似于不可知论。其原因,却主要来自中国。中国在南海争议地区采取沉默推进的手段不断挤压美国的影响力,并在东海加强对争议地区的控制。美国并不确定中国最终想要拿到多少东西,南海某国也不确定目前我们在海上的强势会最终将他的势力范围挤压到什么地步。所以,总结一下,华夏世界以外的力量之所以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具备微词,因为,他们不熟悉中国主导的区域秩序,不知道一个崛起后的中国会给周围世界带来什么(别提汉唐,汉唐的属国都灭了)。中国从来没有对自己的核心国家利益(即值得动武的利益)作出绝对明确的表述(戴委员的那个内部争议很大,外部也没有得到良好效果,年底会议上还要重新讨论)。进一步讲,当中国处在衰败和分裂的时候,西方力量为了争夺这块肥肉而打破头,其实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如果有一个愿意和西方世界合作的强大中国,何乐不为?问题是,中国的复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世界是充满怀疑的。毕竟在汉唐明清的时代,这个世界并没有融为一体,没有人知道一个强大的中国和一个全球化时代如何共处,我也不知道。冷大提到,目前的国际环境允许中国通过非战争的方式来获得经济利益,这点我同意。但是这个目前会持续多久,我不知道。我说点我知道的。中东的乱世是西方秩序已经开始崩塌的产物,美国无力在伊拉克继续驻军,引发了反美力量的强势反弹,由于美国伊朗政策的愚昧,美国没有对未来的事态发展做好进一步准备,而如果产油地区持续动荡,西欧的经济,嘿嘿。乌克兰的碎裂是巧实力政策下的又一个产物,美国持续对欧亚世界的动荡无所作为,而是寄希望于盟友,这意味着一个不太好的事情,即苏联解体以来,由美国主导和推行的新秩序正在变成融化的冰激凌。正如冷大所说,中国经济的崛起,是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下快速完成的,但是现在,这个秩序正在一块一块地松动,这个秩序的松动并非是受到了中国的冲击,而是受累于美国自己的愚行。当美国进行了莫名其妙的十年反恐时,中国在这十年快速发展,而随着美国把力量用错了地方,本来相当稳固的中东拼图被美国自己摧毁了——流散开来的武装力量感染了巴基斯坦,阿富汗南部通道,中亚费尔干纳地区,叙利亚,伊拉克北部,以及未来更多的地方。金融危机的时候,以上的变故,是我最疯狂的畅想,现在这些畅想已经成为现实,新世界中,不再有一个超级大国维护着利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世界秩序,维护这个秩序让这个超级大国不堪重负,这就是克里和巧实力的背后动因,这也就是我们要面对的未来。关于“崛起”,我还要多说几句。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中国经济的腾飞不足以让他举足轻重,因为他还不具备输出价值观的能力。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什么叫价值观呢?教育蛮夷怎么做人。目前,谈中国崛起,我觉得,还是为时尚早。因为经济的现代化和社会组织的现代化之间,还具有不小的距离。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依赖外贸,但是热那亚和威尼斯的繁荣不足以让整个意大利半岛成为现代国家。内陆煤油丰富地区的开采和财富积累并不意味着当地的现代化,因为财富积累后并未进一步发展为煤碳加工业并带动就业,而是直接跳跃成为了金融借贷资本。这让我想到拿破仑战争后的法国,金融资本繁荣的背后,是法国内陆经济发展和社会组织现代化的滞后。这一步是戴高乐最终走完的,我不想中国在历经沧桑后才能最后走完这一步。(关于军事,虽然我们的军事装备方面,有了质的飞越,但是中国的人口结构和社会动员能力,却远远不如三十年前适合战争。所以说军事崛起,在没有能够超过越战和朝战的胜利时,我觉得,非常不谨慎。)社会组织的现代化是我发明的词汇,指在现代商业和工业化背景下,出现能够获得广泛认同的人才流动机制和区域经济循环,这一点,我们做的显然远远不够。在没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成熟现代组织和现代生活方式时,谈向外输出价值观,是不可能的。价值观的形成和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让普罗大众获得安宁和有指望的日常生活,而这种生活是具备超越民族的吸引力的。西欧北美吸引我的并不是他们的总统是如何选举的,而是他们的社区生活日常是如何组织安排的。经济发展和沿海地区的腾飞,这只是一个开始,这个开始导向什么样的结局,还是要看我们自己,这句人民日报的陈词滥调,还是足够遮掩哀家的用心了。喵喵,有木有觉得我很严肃哇`
从现实利益来说,中国的开放给西方带来了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但是中国要崛起,一定要产业升级,一定会打破原来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些都会冲击西方的利益。中国的天然优势在于大市场,产业升级的后果是国内企业崛起之后,规模庞大,将直接和国外企业竞争。高铁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利用后发优势,购买国外的技术
和专利,并进行改进。世行的研究报告发现,因为中国市场的庞大,中国生产高铁的成本最多只有国外的2/3。于是中国输出高铁和法国、日本等企业竞争。在其他一些行业,也有类似故事。最近西方一些报告纷纷感叹西方企业在华的日子没有以前好过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企业崛起之后的竞争。国际经济秩序也是。比如说中国要发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就直接冲击了亚行的利益,那么未来中国会不会还会冲击IMF和世行的地位呢?再比如说人民币的结算活跃了,美元的地位会不会受到冲击呢?中国的经济发展导致军费开支大幅上升,会不会带来安全问题呢?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说说意识形态。福山在《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之中就总结道,西方的自由Min/Zhu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这种观点在西方有着广泛的基础,也直接印证了“华盛顿共识”。但西方却担心,中国之崛起,挑战了这一共识。《经济学人》前段时间有一期的封面报道,讲述了Min/Zhu在20世纪下半叶大获成功,却在21世纪之初遭到
了滑铁卢。而最大(!)的威胁,就在于中国之崛起。虽然TG一直讲中国不输出价值观,但实际上一些后发国家已经或者打算走TG之路。中国的立场是,不承认所谓的“北京共识”,不承认狭义的“中国模式”。福山认为“中国模式”不可复制,这是自然的。林毅夫也认为“中国模式”不可复制,这就很有意思了。二者代表了一种理解上的分歧:西方认为“中国模式”目前的成功是独特而且暂时的,“华盛顿共识”依然正确。中国认为“华盛顿共识”也好,“北京共识”也好,并不适用所有国家,各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一种广义上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简单指政治上的集权+
经济上的自由,而是说适应于国情的发展道路。简单的说,实际上TG一直在淡化意识形态,强调现实主义。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的不是后者,而是前者。习前段时间对外访问时就说了,中国曾经走过西式各种道路,但失败了,现在走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言外之意,中国从来没有排斥过Min/Zhu,只是不适用罢了。但即使是这种模式,也是西方所排斥的,因为立场之所在。西方的基本准则是,对外事务可以灵活的采取现实主义,但一国政权的合法性不能建立在现实主义上。————————————————————————————————————————我个人的看法是,无论西方是否接受,中国的崛起是个大概率事件;无论TG是否接受,中国崛起之后的Min/Zhu化进程,是个较大概率事件。其中原因复杂,搁置不表。
突然想到小品 “奥运火炬手” 中,黑土中选,白云落选。白云哭了,黑土问,咋的了,宝贝。白云抽抽搭搭地说:
“你要是出了名,你不得像我以前欺负你似的欺负我啊!”
大家已经在理性的角度上提供了很多好答案。我想从感性上扯一扯。首先,嚼嚼字,说中国崛起是不太确切的。日本,德国,蒙古帝国之类,崛起的时候可以说是第一次大辉煌。假设今天, 曾经的罗马帝国再度辉煌,应该不应该叫崛起,应该叫复兴。以中国汉唐时代的辉煌,至少不会比罗马帝国差,叫中国复兴更为确切。如果说国家的概念涉及到很多现实之争。我们不妨换个视角,只谈人,不谈国家。把中国的复兴看成是13亿中国人的事业。这个问题就变成,世界各国人民如何看待这13亿人的所作所为。如果从中国人的视角,大部分人不是很急切的要去努力所谓的中国复兴。大家忙忙碌碌的根本原因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一点。其最终目标也不是要让中国到达什么高度,君临天下。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和现在的富裕国家一样的同工同酬。就是最终目标就是无论是在发达富裕的国家或者中国,干一样的活,拿差不多的收入。这样的目标的原始动力是如此的合情合理,天经地义。以至于,没有任何人能否定,13亿中国人的这种要改变自身处境的期望。无论在舆论上有什么口水,这种内在的动力是如此强大和合理,也几乎是势不可挡的。各种路线之争,都无所谓,只要这个动力还在,根本就在,这群人就有希望。假设这个目标真的接近,因为中国这样怪物一样的人口和资源量。对整个世界和各国人民的心灵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把中国换算成日本,鉴于中国的人口几乎是日本的十倍,保守一点,我们假设将来中国人的经济成就,总体上能做到5个日本的经济的水平。5个日本的量,将会对世界人民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感情上说,将会冲破两百年来东西方强弱对比。虽然,不少日本人自认西方,实际上,日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东方国家。这里的东西方,是指文化社会观念和宗教信仰等社会基本元素。但是即使日本经济比较强大,这个东方国家在西方眼里也不构成任何威胁。日本放到欧洲也就是跟德国差不多,一个美国足以降服日本,以日本的人口和资源,永远永远没有机会超过美国,西方社会自然认为,西方的还是最好的,西方的文化信仰依然是这个星球自高无上的,类似于清末人认为自己是天下最高贵的。非西方国家还是不足为惧的。但是,一旦5个日本的经济实力在这里,对西方来说,已经超过任何的一个单一的基督教国家。西方基督教文明已经不再是最好的,唯一的文化文明。这个冲击,跟自认为天朝上国,自认为天底下最为高贵的清末人,面对强于自己的西方人一样的感觉。西方人不再是做的最好的人群。来自东方的中国人人群同样能做的一样的好。如果中国人真的做到了和西方一样的水准,那么未来西方人开始熟悉孔子,班超,诸葛亮也是很有可能的。已经不再只是我们去熟悉凯萨,苏格拉底之类。西方人对我们的文化一无所知。我们东方文化,东方的社会价值观念,可能要影响到西方世界。按照人之常情,短时间内接受这些变化是有些困难的。放到谁身上都一样。以上是感情层面的。最为致命的是现实层面的。现实的说,中国人过去的三十年,就是一个走向正常社会的过程。就是,小孩子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各行各业的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种地的种地,能当官的当官,能做买卖的做买卖,人尽其才,忙忙碌碌。其实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从来的都没有这个环境,要么战乱,要么折腾。一旦走向一个正常的社会。中国人的力量就慢慢的展现出来。虽然,过去三十年,中国人对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依然是廉价商品和廉价劳动力。大体上,西方人还是在经济的上游。但是这不代表中国人的野心仅止于此。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各个方面,其实都是在一天天的改善,而不是恶化。尤其创新和创业欲望,现在的中国人明显比日本人强太多。现在的中国人,正在去抢全世界的饭碗道路上飞奔。更确切的说,无论是中国的外国的,只要是同行的饭碗,他都想抢,狼一样。更有像马云一样,疯狂的跨界抢饭碗的主。从其他国家的角度看,这13亿人最终是来抢饭碗的。所以,现在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上游位置的那些人来说,中国人就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潜在竞争者。其动力不在于中国政府怎么想,而在于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怎么想的,中国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一定的人才和技术,而且又是如此的饥渴和拼命努力。而一旦让其得逞,必然是对任何行业都是一个稀释的过程。三星有饭吃,诺基亚,西门子就没没饭吃。如果中国人永远甘于做廉价商品和劳动力,世界都会非常欢迎。如果对于既得利益,搞出这么多竞争者,真是巨讨厌无比的事情。更为讨厌的是,中国人还如此的拼命,中国人现在加班努力的程度确实非常惊人。即使既得利益有各种壁垒,知识产权,技术,商业规则等。但是,如此的拼命,天道酬勤,花一定的时间,有一定的操作规范,终有一天,所有这些壁垒也不足以挡住这些疯狂的加班者。就像老板说的,日本人也没做什么,按部就班的过日子,怎么觉得自己慢慢的变穷了?不就是这些疯狂的搅局者惹的祸。中国人如此的发展,消耗资源的胃口越来越大,那么欧美日还能按照以往的比例来消耗资源么?必然会让渡一部分资源出来。而一旦中国人抢食了一部分富裕国家的饭碗,那么以如此的人口基数。对于中国后面的国家追赶,再要来抢饭碗,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所以,中国人简单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做到跟富裕国家的国民一样。虽然,其间,和中国人做贸易能获利,但是从长远看,中国人做强,也是对各国人民的一个巨大挑战,这个星球的生存空间毕竟是有限的,人类又是如此的过度繁殖。如何不让人心生畏惧。要不是一些特殊壁垒,华为早已把爱立信斩于马下。谁又能保证未来不出现更多的华为,这些中国人到底要想怎么样?除非像韩国一样,经济几乎绑定和中国共起伏,共命运的国家。大部分国家从心里上是对中国的复兴有所保留,顾及,甚至不友善的。对于中国周边的国家来说,朝贡体系的终结也不过百年而已的事情,依然历历在目。归根结底,人类天生的虚荣心和嫉妒心会自然的反感那些曾经被自己轻视的势力变的和自己平起平坐。人类社会竞争的性质,让同行都成了冤家,对任何和自己争的人心存敌视。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正常化,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和改变,做到和富裕国家同工同酬,这样一个天经地义的愿望。同时戳中了某些人的这两部分神经,让各种口水纷至沓来。如果经常关注西方媒体,就会发现,这种调调遍地都是,媒体都是要赚钱的,做这些也是根据市场需求,无非就是迎合西方民众的某些情绪反应。这种口水来源也有一部分日本和港台的一些荒谬指责。虽然港台是中国复兴的得利者,但是虚荣心这关没那么好过。自认高富帅的对屌丝逆袭内心是非常的反感。遍地都是高富帅,高富帅就不值钱了。这些事情都是人之常情,跟国籍关系不大。所以,义和团式的反感外部势力和一些极端的仇中言论,表现形式迥异,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却可能相同,就是对快速变化社会的不适应。对自己的骄傲的东西失去,自己地位的威胁势力的自然而然的反应。这是不可能避免的,一定会是这样的!关于中国人抢饭碗的问题已经被说烂了,没有什么新鲜。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不谈国家概念,单是中国人的角度,这些进步和发展是合情合理,天经地义的事情。大部分中国人是靠着加班和努力来取得成绩,别人是没有理由仇视的。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只要是秉承勤奋努力的想要和富裕国家民众同工同酬这样的理念,而无一些邪念,根本没理由理会任何这种非议和口水脏水。是西方人自己没有能力适应时代变化,跟我们无关。另外,关于所谓的中国这个国家强大之后是否会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我想没有必要低估领导人的智商,中国作为国家未来的所作所为,必然不会恶劣于现在美国的所作所为。任何国家的作为都要根据当时世界的承受和理解能力来做,算计得失,而后行动。而不能任性为之。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理性社会,中国政府必然就是一个理性政府,不可能胡作非为。任何没有证据的,污蔑中国将来会如何的都是诽谤。因为没有证据的污蔑扣帽子就是诽谤。事实上,如果你有证据,说得通另当别论。反之,我倒觉得那些因为中国在国际舆论上没有发言权,而毫无根据的大肆的,任意对中国的指责,泼脏水的人很无耻。小人之心。
西方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不妨拿美国来说一说。在美国,既有希望(且接受)中国崛起的一派,又有不希望中国崛起的一派。希望中国崛起的人,其思路是这样的:经济发达就会文化开明,文化开明就必然选择自由民主,自由民主而文化开明的中国,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兴盛是一个重大的助益。从这个角度讲,他们希望中国崛起并加入到现有的国际秩序中,更可以进一步加强现有的国际秩序,还可以减轻美国在外国部署军事力量的负担。这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的一种视角。(本文中自由主义及现实主义,均为政治自由主义和政治现实主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主义等。)——————————————————————————————————从现实主义来讲,中国的崛起意味着未来中国将在东亚和东南亚构建自己的控制范围,这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就是他们影响力的衰退。世界政治版图就要重新划分。政治版图的下面,是经济利益。政治影响力的衰退,意味着经济利益的衰减。虽然对整个世界而言,崛起的中国可能会让世界更加繁荣,但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举个简单的例子。汽车产业现在比历史上都要繁荣昌盛,但是美国的汽车产业却因为新兴国家的竞争,而大幅度缩减了规模,底特律几乎沦陷。从这个角度讲,自然有人不希望中国崛起。——————————————————————————————————那么反过来说,同样有信奉自由主义的人不希望中国崛起。这是因为,中国目前的体制并不符合自由主义的口味,中国的崛起,虽然极有可能在未来使得中国民主化,但是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展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因此,这就造成了一种令一些西方自由主义者极为尴尬的局面:经济高速发展而尚未民主化的中国打破了一部分西方政治人物所营造的神话,并激起了很多后进国家的效仿之心。所谓神话,就是“华盛顿共识”。这个共识大致是说,自由市场与民主体制,是从落后走向发达的唯一道路。这是西方发达国家赖以将落后国家同化、纳入自身经济体系的一套话语。(然而,这套话语,其实西方学术界并不完全支持。)任何国家绝大多数国民都会希望自己国家繁荣昌盛,自己的生活富裕幸福。这种自发的追求富裕的心理,就会让这些国家更多地倾向于西方国家。中国现在的局面,已经把这个话语打破了一半。很多后进国家发现,即便政治并不完全开明、市场并不完全自由,也一样能实现很快的经济发展。这就在一些国家产生了吸引力。由此而来的所谓“北京共识”也就应运而生了。当然“北京共识”其实并不是中国人提出来,更不具有明确的内涵。但很明显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创造一个属于自身的成功故事,一套关于发展的话语体系。林毅夫的超越凯恩斯主义以及新的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都可以说是在向这一话语体系填充具体的经济学方面的内容。而在政治方面,虽然从“中国例外主义”来看,中国的政治格局并不一定能在外国实现,而从实践来看,中国也远没有改进到一个比较完整的、稳定的政治框架,但从大体上来说:非民主、政府深入管控市场、国有经济发达等等特征,都是与华盛顿共识完全对立的。不管中国未来是不是会与美国变得更相像,就目前来说,两者仍然有很大不同,而中国崛起的现实,正在把很多其他国家向着中国的方向拉。这意味着,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差异会更大,而不是更小。从自由主义的角度来看,这显然不是一个值得欣喜的局面。不难想象,一部分自由主义者不希望中国崛起。中国崩溃论为什么有市场?这也是原因之一。————————————————————————————————————陈芝(目前用户名为陈丹青)所引用的革命叙事问题,我觉得缺乏说服力。中国政府的核心合法性不在于革命叙事或挑战西方,而在于经济发展。它是否改弦更张,是否加入西方的行列,本身不会影响其执政合法性。所有的核心在于,要加入西方的行列,第一,需要民主化,这本身就已经超越了执政合法性的问题而直接上升到放弃政权的问题。其二,需要完全市场化,这至少在目前看来,并不能满足中国持续经济发展的需要。换言之,目前的中国,由于政府本身掌握政权的需要,以及到目前为止的经济发展经验,都使得中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变得符合西方的审美标准。而且就算中国变得符合西方的审美标准,是否会被西方接纳,恐怕也是未定之数。这固然符合自由主义者的胃口,但主导各国外交事务的,更多的还是现实主义思维。她引的文章认为,中国和西方的根本矛盾在于中国要改变国际秩序。对于大国来说,改造国际秩序永远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够持续地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如果国际秩序限制了本国获取经济利益,这才需要改造国际秩序。美国所主导的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秩序,其实到目前为止仍然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美国政客所讨论的,往往是如何把中国更多地拉入到当前的国际秩序中来。这就是说,要尽量让中国能在当前的国际秩序中赢得其所需的经济利益,从而使之对现有国际秩序没有很强的反对动力。一战前(甚至二战前)的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有着本质差异。其中两个最关键的差异在于:1. 民族主义以及自由主义政治观的崛起,使得对外征服不再是一个可行的选项。2. 经济全球化使得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完全和平的手段赢取充足的经济利益。就目前的社会而言,我们不妨这么讲,没有美国所建立的经济全球化体系,中国的崛起绝没有这么快。这个秩序助长了中国的发展,而不是相反。中国恐怕更多地想要维持这个体系,而不是相反。当然,中国崛起必然对政治秩序产生一波调整。这又被称为再平衡(rebalancing),这正如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对国际经济秩序产生了一波调整,而且还远未结束。国家经济实力的上升,必然带来政治、军事实力的变化,这必然导致世界政治、军事格局的再平衡。这种再平衡,并不是游戏规则上的改变,而是棋手实力与影响力的变化。
因为他们不想变成这样补一下出处:法国摄影师Benoit Cezard认为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所以他招呼了几个法国小伙伴拍摄了一组名为《中国2050》的作品,他说:“随着中国崛起,未来中国的农民工将由西方人取代,所以我们得提前适应一下!”说到底就是利益,什么意识形态权力结构,西方屌丝们根本不在乎的好吗
他们后来研究了中国史,发现入侵过中国的蛮夷都成中国的了。
提供个不一样的视角,作为一个地理决定论者,从地缘政治的观点来解析下这个问题。为什么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不能接受中国的崛起?简单来说这是海权大国对于陆权大国的压制,从大英帝国时代开始,这个命题就一直存在!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早在其所著的《大格局》一书中即指出:美国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依照长期的潮流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建立一个真正合作的全球大家庭。但与此同时,在欧亚大陆上不能出现能够统治欧亚大陆并能够对美国进行挑战的挑战者”------------------------------------------------------------------------------------------------------------------------------------------本文整理自:地缘看世界。与中国不同的是,因为欧洲文明是从海洋起家的,因此作为罗马海权思想的继承者——英国,并不愿意看到欧洲大陆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中国相对应的日本不存在这种力量)。于是我们在历史上,我们看不到这块欧亚大陆的“西边缘地区”形成一个完成的帝国。法德两国都希望自己成为这片地区的统制者。如果他们只面对东面占据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俄国,相信还是有机会整合成一股力量的。可惜英国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所以你会看到英国时而直接登陆(英法百年战争),时而挑动西欧洲内战(西班牙王位战争),时而又联合俄国剿灭德国人统一东西欧洲的企图(一、二战)。事实上在英国丧失了他在欧洲的所有领土之后,它的基本国策就是防止欧洲大陆上的任何一国坐大。地缘上的特点虽使英国不可能成为欧亚大陆的主人,但却让有机会他透过海洋将视线投向了一片更大的世界,成为一个海权强国(美英联盟就是这个海权强国的升级版)。马汉、麦金德、斯皮克曼三人的学说奠定了地缘学的基础。麦金德的理论是以欧亚大陆为出发点,重视的是陆权;而马汉的理论则是以海洋为出发点,突出的是海权。麦金德的“欧亚大陆枢纽”说影响甚大,可以说德国就是依照他的学说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两次联合了几乎所有的日耳曼人向占据东欧平原的斯拉夫人发动进攻,企图成为欧亚大陆的主人。在麦金德的理论出来之前,欧洲最起码还有一位伟大的战略家拿破仑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最终这三次努力(征服东欧大陆)都没有能成功。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日耳曼人不够强大,而是孤悬于欧洲大陆以外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了保证欧洲大陆的平衡而不愿意一个强大的欧洲陆权国出现。美国的全球战略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提出来了。美国基本是按照马汉的“海权论”在控制海洋的战略要点(冷战时期苏联的海军无法同美国对抗,就是因为这些要点大都在美国手里);另外斯皮克曼“边缘地带理论”则使得美国一方面将亚欧大陆的西边缘地带——西欧控制在手中【防止以德国为轴心的欧盟坐大】,另一方面封锁另一头的东边缘地带——中国。这样做就是防止出现一个与之对抗的世界强国。尽管麦金斯的理论显得有些过时,但美国还是花了45年的时间(1945——1990)将俄国的世界霸主梦彻底打破。1942年美国人斯皮克曼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 一、谁(以武力或是和平方式)统一或整合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边缘地带,谁就掌握了世界最有潜质的地区; 二、谁掌握了世界最具潜质的地区,谁就能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 三、谁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谁就会成为美国世界超强的挑战者。 马汉的海权论是海权国家的立国之本,其对战略要点和交通要道的控制论更多的是从军事角度,仅仅依照这个理论施行并不足以真的统治世界。美国人并非没有意识到单纯依靠这些战略要点并不足以控制世界,他需要找出潜在的对手合纵连横,以让事态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横据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俄国当仁不让的是第一对手。但对手只有俄国一个吗?当然不是。斯皮克曼适时的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在欧亚大陆两端为美国找出了两个潜在的对手,如果用现有的政治概念来给这两个对手贴标签的话,一个叫“欧盟”,一个叫“中国”。麦、马、斯这三位地缘政治奠基人的学说可以说从地缘的角度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多极世界的舞台。美、俄、欧、中就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可以说在过去的100年中,从一战、二战、冷战,到中美关系正常化,欧洲一体话,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等等,都是这四个国家(地区)之间在合纵连横,只不过前期的重点在欧亚大陆的西部,而后期的开始偏向东部。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地位,美国确定了“控制两洋,两面夹击”的战略指导方针。在亚洲以美日军事联盟为基础,推动美日条约“西进”;在欧洲则依托北约军事集团,推动北约“东扩”与“北约任务全球化”。这就是美国新的全球战略部署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展开。地缘看世界的作者提出了一种新世界岛理论,如下图:让我们先按照传统的观点,将视线放在北半球。在“新世界岛地缘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位置固然是处在中心位置,但也远离其他几个大陆。要控制整个海洋进而压制住欧亚大陆边缘地区,他必须在东西个寻找一个坚定的盟友。这样的国家必须是完全的海洋国家,换句话说必须是岛屿,半岛也不行(否则基于地理上的联系,很有可能变成“边缘地区”的一部分);另外这样的岛屿必须与大陆保持合适的距离,即不能太近,随时处于大陆的威协之下(如海南岛),又不能太远,使得他对大陆事务毫无兴趣(如印尼)。最后他们必须是海洋强国,并不是所有的岛国都有能力成为海上的强者。很幸运,版块的运动为美国造就了这两个天然盟友:英国和日本。如果说北美中心地区是新世界岛的中心地区的话,那么英国和日本就是世界岛的外围地区。依美国为参照物,英国属于“世界岛东外围地区”,用以控制“欧亚大陆西边缘地区”;日本属于“世界岛西外围地区”用以压制“欧亚大陆东边缘地区”。有了这两个桥头堡,美国余下所要做的就是防止“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与两个边缘地中的任何一个结盟,如果成功欧亚大陆就不可能积聚起足够的力量挑战美国的地位。应该说美国做得很好,运气也不错,西边缘地区被邀请来共同统制世界;而东边缘地区又是一个不甘于做小弟的角色,只是在他还很虚弱的时候短暂的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结盟,然后迅速成为一个孤立的地区。在这一地区出于自身的战略需要,开始向“新世界心脏地带”靠拢后,美国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俄国迅速的衰落了,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美国的中心位置让他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对欧亚大陆的4个有威协地区进行“连横”之策。但当主要的对手消失之后,防止他们之间的“合纵”形成更强大的对手又成为主要的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所谓的部分西方国家,应该是指的以美国为首的海权大国(美日英),对有威协的地区进行“连横”之策,被压制的应该也不止是中国,而是世界岛上面的几个陆权大国。谁威胁大,就纠集一帮小弟,压制谁!本文整理自:地缘看世界。 感谢 的指正。
因为中国在玩一个『我要用你的方式打爆你』的游戏。假如你是一个开川菜馆的,忽然间有一天来了个暴发户,直接在你门对面开了间一样的川菜馆,餐厅的装潢学的你,餐厅的菜品模仿的你,连服务员的穿着也和你的一模一样。这暴发户川菜馆还开风生水起,你能接受吗?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中国就是这样一个暴发户。
1945年,欧美开始掌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控制世界的主权金融秩序。但今年,中国召集57个国家创建了亚投行试图改变秩序;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但中国迅速在全球各地建立人民币结算中心,和31国家签订了2.9万亿货币互换协议,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挑战美元;1973年西方国家建立SWIFT银行结算系统,从此主导了全球银行的交易转账。去年10月,中国又推出独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进行竞争。历史的规律总是不断重演。世界头号强国崛起、称霸、然后衰落,在这个游戏剧本里面,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永远玩下去。罗马帝国统治欧洲一千多年,条条大路通罗马,直到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大英帝国全盛时期统治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号称日不落,直到二战后民族主义运动帝国土崩瓦解。没有一个强国能够逃脱衰落的命运,哪怕是美国。摩根大通就做过统计,每一个世界霸主的强盛时期大约都是100年,每隔一个世纪,世界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霸主:1450年,葡萄牙开启地理大发现,成为世界霸主;1530年,葡萄牙王位继承危机,腓力二世发起伊比里亚联盟,西班牙成为头号强国;1640年,伊比利亚联盟解体,西班牙陷入长达30年的收割者战争,荷兰海上马车夫称霸世界;172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衰落,法国崛起;1815年,拿破仑遭遇滑铁卢,英国发起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日不落帝国;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崛起成为世界霸主,至今已经过去95年。95年过去了,美国依然是世界头号强国。按照一个百年一个霸主的剧本,世界似乎又要出现下一个霸主。美国人坐在王座上芒刺在背,你认为他们不焦虑吗?他们当然焦虑,何况中国还在玩『我要用你的方式打爆你』游戏,现在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在学美国,试图以当年美国超越英国的方式超越美国。廉价产品渗透20世纪,英国制造的质量胜过于美国,但是美国的产品却击溃了英国的产品。为什么呢?美国发展出的美式消费资本主义,他们的产品定价更低,同时用广告和营销策略,把产品推到英国乃至欧洲迅速占据大量的销售渠道,给予渠道商的庞大的让利空间,很快就占据了市场。剃须设备、化妆品、面霜、香水、牙膏牙刷等产品逐渐渗透并且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习惯,最终影响了他们的观念。而中国现在正延续美国在几十年前的步伐。美国的产品在总体质量上胜于中国,但是中国的企业却能发挥出成本优势以及更高的协作水平,逐渐渗透击溃竞争对手。在美国,遍地都是“made in China”产品,联想的已经占据超过40%的高端pc市场份额。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几乎横扫全世界的电动客车市场。振华重工的港口机械占据接近全球80%的垄断份额,几乎没有像样的对手。然而有趣的的是,在20世纪初,美国产品进攻欧洲市场时,傲慢的欧洲人认为美国人的产品只是廉价庸俗化的产物,不足以和他们高贵而历史悠久的产品竞争。就像如今中国的产品在欧美备受轻视一样,他们认为这样的低端市场破坏者不足为虑。然而最终的结果我们今天都知道了,美国产品占领了欧洲大众市场,欧洲人在贬低美式消费资本主义的同时,不得不接受离不开美国产品的现实。大举放贷英国自1815年起一直是世界头号强国,但一战是个转折点,英国逐渐退出王座。美国在一战后从英国的债务国一举成为英国的债权国。一战后,英国的债务累计达12.85亿英镑,主要来自美国;二战英国变卖了四分之一的海外资产,国债增加了两倍高达37亿英镑,同样主要来自美国。美国在战后对英国进行大量借贷,英国直接又用借来的钱换回了美国的汽车、电器、快消品等,美国企业面对战后欧洲的庞大市场迅速发展迎来了黄金时代。而英国由于借债以及产品依赖,从此陷入了依附美国的地位。今天美国某种程度就像当年的英国,负债高达18.3万亿美元,其中主要来自中国。中国也和美国当年一样,借钱给美国,美国又反过来拿借来的钱买中国的产品,于是中国不仅收获大量外汇,还推动了一大批中国企业的成长,华为、联想等企业迎来了国际市场的黄金时代。几十年前那一幕仿佛在重演。争夺国际金融地位1872年,英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凭借高效的公共信用和货币体系,以及稳定汇率的金本位制度,英镑逐渐成为世界货币,而伦敦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英国的国际金融头号强国地位维持了近一个世纪。直到1944年,在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面对战后经济困难重重的西欧国家,美国大力推行马歇尔计划,把西欧国家纳入美元体系之内。此外,美国还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对外经济扩张的工具,操纵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完全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如今的中国一如美国当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美国提供大量的贷款,在全球各地建立人民币结算中心,推出独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援助非洲南美,把第三世界国家纳入人民币体系;建立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提升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控制。很显然,在国际金融地位的争夺上,中国也在延续当年美国的道路。-那西方国家是怎么看的呢?圣经马太福音第十章第24节有这么一句话:徒弟不能超越师傅,仆人不能大过主人现在中国却在玩『我要用你的方式打爆你』的游戏。你问西方人能不能接受?显然不能接受。
日了狗了,老子吃香喝辣压榨亚非拉,突然冒出15亿人跟我说要一起收保护费?我能同意吗?不仅我不能,亚非拉也不能同意这世界上突然多出5分之一人口的地主阶级啊!
你是村里的一个壕,搞经济作物贩卖生意的。每天和村里的殷老板熊老板以及村长书记乡镇市县的领导在一个饭桌上谈!笑!风!生!一面商量着怎么最大限度榨取全村人的劳动果实,一面笑话这些乡巴佬图样图森破。 有一天吃饭,村头那个体弱多病半辈子没娶媳妇吃着村里低保欠着一辈子还不清债的王二狗突然坐在了你对面。你皱了皱眉,村长拉着你的手语重心长的对你说:“二狗是村里的劳动模范,积极分子,我们要帮助后进,村子东面那一块苞谷米地就归他管了。”王二狗搓着牙花子,扣着脚趾对你说:“以前欠的债都不做数了,以后大家有钱一起赚!”你恨的牙痒痒,想要去他的苞谷米地里使坏,占他的地。但王二狗联合了村里其他几个一穷二白光棍汉和你甩开膀子硬干,一副不怕死的样子把你镇住了。后来二狗子把那块苞谷米地搞得还不错,在市领导的帮助下找到了出口渠道,生意越做越大,隐约和你有了平分天下的趋势。再后来王二狗出入有司机开着劳斯莱斯,你在看了看自己开了七八年的老款奔驰恨的牙痒痒。曾经被人们拿来做茶余饭后谈资的二狗子成了村里的大红人,腰板比以前挺了,手里拿着雪茄派头比你还足。身边那些小弟,见了二狗子也是狗哥长狗哥短,即使明知道你会不高兴,面子上还是依然点头哈腰。你们经常需要做到一个饭桌上吃饭,谈生意也好,应酬也罢。你看着曾经烂命一条躺在在村头捉虱子晒太阳见了你恨不得趴下为你拂去鞋上灰尘的王二狗,如今讨论起经济方针,国际形式也是一套一套的,身边的秘书肤白貌美,三围傲人,听说还是北大硕士生。二狗跟领导们谈笑风生,什么经济体,曾经家里连电灯都点不起的人谈起了什么互联网思维,b2b c2c,扬言要把苞谷米放到网络上去卖。对你指指点点,对那些小老板更是摆出一副长者面孔,好像他家十世都是地主一样,张嘴闭嘴年轻人 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tive,竟然隐隐有一股纯正伦敦腔,惹得饭桌上的女士们意乱神迷。你能不恨???
咱就说点眼巴前的事儿,要是中国崛起了,瞅这意思怎么也得把钓鱼岛拿回来吧。日本要是认可了钓鱼岛属于中国,那东海的划界就得按照现在中国的画法了,日本可以在海里采油采气的区域一下子就少了一大块。这么个形势下,至少作为西方国家之一的日本(虽然在东亚,但是作为七国集团之一也算是西方了吧)应该不希望中国崛起吧。当然要是中国崛起了还承认钓鱼岛是日本的,那可能日本还会接受——可是那样也算是崛起咩?
其实就西班牙民众来说,恐惧是因为不了解,是真真正正的不了解。曾经一个南西四线海滨小城的西班牙人严肃地问过我“阿尔梅里亚和北京哪个大?”,我说阿尔梅里亚大,他心满意足地笑了,我实在不忍戳破他的美梦,我和他都没开玩笑。。。突然想讲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宁静的小村庄,这里的人朝九晚五不加班,生活要什么有什么,突然有一天,有一个外乡人进来说,一万公里外有一个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东西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膨胀,随着越来越多类似的消息的到来,村民们分为两波,一波是好奇的,他们去调查了,喜欢的留下来,不喜欢的回来后一顿吐槽,另一种人没有好奇心,只有恐惧心理,他们怕这个大泡泡样的东西不停地膨胀直到吞噬自己,他们配合着讨厌这个大东西的人一起吐槽着。。。但不管这个大泡泡如何膨胀,那个小村庄的人依然自得地享受着自己的生活,毕竟还距离着9900公里呢,这个事情渐渐的也被人淡忘了,小村的报纸也不再报道,只是偶尔再吐槽一下,博取一下大家的眼球。。。可不巧,这个小报的一次吐槽被泡泡里的人知道了,整个泡泡沸腾了,他们开始讨论如何更快地膨胀来占领这个愚昧的村庄,来向这里的村民证明自己的实力。。。20年过去了,还剩8000公里,村人愉快地生活着,愉快地吐槽着。。。
西方发达国家 其实也不一样的心态只说对于欧洲的兄弟姐们的回答,他们已经习惯了过社会主义的生活,他们不希望再回到每天奋斗到深夜的生活。
哎,看了一下,发现小清新太多,对丛林法则,世界的残酷性没有清晰认识,被简简单单的官方场面话,类似“共赢”、“互利”、“普世价值”就唬得一愣一愣的。这是个只允许少数人活得自在的世界,我们现在的物质财富比之建国前不可谓不丰富,但不满足的人永远不会消失,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有金字塔上一定比例的人才能活的舒心,国家亦然。另外人会对不确定的东西、未知的东西感到恐惧,排斥,对于国家来说就是要将一切可能威胁自己地位进而威胁自己人民生活水准的可能抹杀,我不会为你不会威胁我进行验证,因为我不想承担另一个不讨喜的后果,那么自然要打压你。人做有利于自己利益,但可能不道德的事会拉大旗,说得冠冕堂皇,对于国家那就是宣传“自由皿煮”、“共产主义”,个人和国家最后可能自己都被自己说得信了,唉,不想说了,对世界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人说再多也没用,遭遇严重挫折幻想破灭也无法让他们看到半点血色,他们的世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和和睦睦相亲相爱组成世界美好大家庭,万恶的政府,愚蠢的自家国民,友善对自己真好的外国国民。。
其实美国崛起,英国也是不爽的。奈何打不过啊
按照维多利亚2的逻辑,中国开化必定直接列强(游戏里是八大列强,而无论ROC还是PRC,只要统一,自然就成为联合国五常),并迅速发展工业。首先,从经济上来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突然进入工业化,意味着对全球经济大洗牌,以往西方列强的一个广阔的工业品与原材料产地逐步消失,而大量的初级工业制成品充斥全球。(游戏里只要中国开化,除了几个列强以外,全球的开化国家工业几乎全部被挤破产)现实中,欧猪五国就是缺乏高级工业品,而初级工业品被中国冲击……其次,从军事上看,即使中国不开化,由于人口基数,军队数量就是全球第一,开化后军事现代化使得战斗值爆表。(游戏中可以怒草全球,现实中扣除美日俄三国也能怒草全球)一个在朝鲜竟然跟十来个发达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打得不相上下的国家可不可怕?再次,拥有经济与军事实力的国家自然会追求政治地位(游戏中列强可以拉势力范围),现实中也是如此,我就不一一列举我们亚非的小伙伴了。至于dd的一路一带,就是扩张势力范围的意思,而美国的重返亚太就是遏制咱呗。国际上,一直都是发达国家(开化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未开化国家)进行经济军事政治的利益获取,大国们玩的就是相互之间的势力圈争夺。而随着中国进入开化国家,原本一个被剥削的国家如今要站在了剥削的位置上,必然会引发僧多粥少的问题。一路一带,航母,亚投行,人民币国际化……一个曾经伟大的民族,必定会追求不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国家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