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政策落实时间的家了长,可以享受哪些政策?

我是再婚家庭,我老公带着一个孩子,我带着一个孩子,我们还能不能享受二胎政策?_百度知道
我是再婚家庭,我老公带着一个孩子,我带着一个孩子,我们还能不能享受二胎政策?
提问者采纳
应该不能,如果你们双方都是独生子女还有机会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所以不能享受国家二孩政策,不能再生二胎了。政策是放开二孩不是二胎,就是说第一胎是多胞胎就不能再享受二孩政策不能,你们已经有两个孩子了
可以的,我和你情况一样的
国家开放了吧?农村三胎不罚款了呢!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宝宝5岁深圳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
此前的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15年,全国多地“单独两孩”政策相继迎来实施一周年,可两孩申请并未出现公众预期的“井喷式”增长,引发外界极大关注。以上海为例,数据显示,目前上海进入婚育年龄的女性,有90%都符合双独或单独的政策,但是申请二孩的比例还不足5%。曾经的“众望所归”,如今却备受冷落。
此前,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曾发布报告,表示,中国的“人口红利”从2010年开始逐渐消失,即使执行了“单独二孩”政策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趋势。报告建议政府尽快从现有的“单独二孩”政策过渡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每年或新增人口300-800万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的政策推进,官方的解释是为了避免生育堆积,平稳突进政策。
人口学专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黄文政告诉澎湃新闻,“全面二孩”实施后可能在2017年出现生育高峰。他预测,“全面二孩”每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估计中值为500万。他的预测是基于人口普查和近年国家统计局数据,使用人口预测模型得出的。
但黄文政也从其他角度粗略地解释了他的估算。他提到,在1.5亿生育了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在0—15岁相关标签:
20:35:21来自 |
|宝宝5岁深圳市预测模型得出的。
但黄文政也从其他角度粗略地解释了他的估算。他提到,在1.5亿生育了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在0—15岁的家庭大约有7000万—8000万,这部分家庭应该是符合生育二孩政策并且年龄合适的生育主体。这其中,再除去符合“单独二孩”和农村“一孩半”政策的独生子女家庭,最后可能有6000万左右可能受益于“全面二孩”政策。
按照“单独二孩”第一年的申请比例和最终实际出生人口来判断,“全面二孩”后新增年出生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中值为500万。加上目前每年1700万左右的出生人口,2017年出生的总人口在2000万—2500万之间,中间值为2100万。(腾讯新闻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等报道)
学者:中国正面临“人口坑”
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称:“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让我们陷入一个‘人口坑’,要走出这个坑,当务之急就是调整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胎,取消社会抚养费。 20:35:58来自 |
|宝宝5岁深圳市今天,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备受关注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于晚间公布。公报中涉及十三五规划、人事调整等诸多万众瞩目的内容,尤其引发关注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已经引发民众热议的生育政策调整,也在公报中出现。
据新华社消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人口政策是国家的基本政策之一,关乎社会的健康发展,更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鲜有调整。30年来,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产生了什么深刻的影响,又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和消极制约,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计划生育国策是否如人们所批评的一样,滞后于历史发展进程,亟待改革?此次重大政策又将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就这些问题,探针专访了长期关注人口政策与经济发展关联问题的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教授。
“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让我们陷入一个‘人口坑’,要走出这个坑,当务之急就是调整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胎,取消社会抚养费。”周天勇说。 20:36:35来自 |
|宝宝5岁深圳市中国经济下行,学者们的探讨结果都不令人满意”
探针:之前在微博上看过您关于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章,为什么会从人口政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经济下行呢?
周天勇:这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一直下滑,关键是什么原因,我觉得学者们的探讨结果都不令人满意,说明不了为什么会下滑。
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刘世锦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应该进入中低速增长的阶段。他的理由主要是,我们(的人均GDP)也到了一万一千美元左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话;再一个,日韩台也到了中低速增长阶段;另外就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标准提高等等问题;规模基数也大了,应当进入中低速增长的阶段。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中低速将会常态化,暗含的意思是以后翻不回来了。
第二种观点是林毅夫主张的。他认为,中国这次经济下行主要是国际环境影响。08年的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的需求减少,影响中国,造成中国经济下行。国际经济周期的变化导致了中国经济下行,他的观点是,下行是外部因素造成。另外,中国国内城市化水平比较低,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所以,下行是暂时的,以后还能保持百分之八以上的增速十五年到二十年。
我觉得他们说的都不对。
中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论者认为,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按照其他先发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增速自然而然进入中低速发展阶段。欧洲和德国,亚洲的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区是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的。
我们比较了韩台等国家和地区同发展阶段的数据,这种看法对中国经济下行原因的解释可能过于简单和表面化。
首先,中国高增长的时间比韩台短了9到14年。如果从经济高增长年起,到增长速度跌到8%以下来看,韩国从1961年开始,到2002年结束,持续了42年;台湾高增长从1950年开始,到1997年结束,持续了48年。大陆从1979年开始计算,到20 20:37:44来自 |
|宝宝9个月天津市 20:43:22来自 |
|宝宝5岁深圳市首先,中国高增长的时间比韩台短了9到14年。如果从经济高增长年起,到增长速度跌到8%以下来看,韩国从1961年开始,到2002年结束,持续了42年;台湾高增长从1950年开始,到1997年结束,持续了48年。大陆从1979年开始计算,到2011年共33年,比台湾短了15年,比韩国短了9年。增长到了下行阶段论,并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大陆高增长的时间比韩台短了如此多年的时间。
按说不应该这时候掉下来。疑问就来了——我们剩下来这十到十五年,正好是冲刺高收入高增长的阶段。所以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在人均GDP5500美元的时候就进入了中低速增长阶段。没有说明白经济下行的根本内在原因是什么。
而第二种观点,就是中国经济下行是暂时性的观点同样存在问题。这种观点解释不了另一个问题,中国因人口问题引发的内需不足,也是全球下行重要原因,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是互相影响的。08年归咎于美国,今年呢,去年呢,由于中国钢铁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不行了,使得全球经济深受影响。
而寄希望于中国城市化水平提升拉动经济增长,同样是值得商榷的。城市化的流程和过程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是不一样的,不能简单类比。从1949年算起,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没有城市化,第二个阶段一直到现在,有暂住证和临时人口居留制度,但是户籍没有完全放开,还存在城乡户籍的分割。现在的城市化是有问题的,教育等公共服务始终不平等,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是有歧视的;疗和养老方面,不能接续;土地制度方面,农民没有产权,不能退出,不能卖,而且超生子女的罚款很重,农民在城镇创办小企业、买房子的支付能力很弱。
再一个,跟拉美和印度不一样,我们的城管太强,城郊随便搭个贫民窟的举家低成本的转移不可能。所以,我们的城市化跟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这种体制下,劳动人口外出推动的经济增长将会越来越有限。因为从2008年开始,计划生育的后果已经显现,农 20:48:36来自 |
|宝宝5岁深圳市家有两宝520 发表于
首先,中国高增长的时间比韩台短了9到14年。如果从经济高增长年起,到增长速度跌到8%以下来看,韩国从1961年开始,到2002年结束,持续了42年;台湾高增长从1950年开始,到1997年结束,持续了... 20:49:22来自 |
|宝宝5岁深圳市因为从2008年开始,计划生育的后果已经显现,农村没什么劳动力,劳动成本高了,制造业不行了。
我们的城市化特点可以概括为“青出老回”。跟台湾日本不一样,他们是进去就进去了,我们是青年出去,老年还回来。有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城里购房的务工者比例只有百分之一,在县城城镇购房的只有百分之十四左右。那就意味着,百分之八十五老了还是要回去的,所以这个城镇化是中断的。不像欧美的、日韩的城市化,人进去,住房进去,社保进去,户籍进去,公共服务进去,你这儿没有进去,还要出来,所以,这个城市化怎么能推动经济增长呢。
所以,第二个观点也是不对的。
“20年前的人口增长率将对现在的经济增长产生深刻影响”
探针:所以您提出了人口政策才是经济下行的原因?
周天勇:是的。为什么出现下行,最重要的原因,百分之五六十的原因就是人口原因。去年八月份我就猜测是人口问题,但没想到这么严重,研究了大量的曲线、大量的数据之后才发现。
探针:为什么会想到人口问题?
周天勇:第一,劳动力成本上升了,劳动力减少了,连续几年都是。第二,需求没了,考察了曲线后,就发现需求为什么这么快就没了:0-14岁的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2010年,减少了1.2亿。
经济学里有这样的观点,第一,青年人比老年人的消费率高;第二,青年有收入的人和老年有收入的人,他们的边际消费率,青年人的高;第三,人口增加、消费增加的时候,消费是有乘速推动作用和加速推动作用的,下行的时候,也有乘速和加速推动作用。老年人增加,消费是减少的,边际消费率低,特别是收入的边际消费率。
根据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的引起跟资产的更新和人口增长有关。但我们的经济学界研究里边,把人口增长看做一个可以忽略的变量,主要研究经济周期的原因第一是折旧和资产更新,第二是产业的调整、产业的寿命期,第三是消费结构变动。比如说,老东西不行了,新东西出现,老三 20:50:17来自 |
|宝宝5岁深圳市
20:51:15来自 |
|宝宝5岁深圳市根据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的引起跟资产的更新和人口增长有关。但我们的经济学界研究里边,把人口增长看做一个可以忽略的变量,主要研究经济周期的原因第一是折旧和资产更新,第二是产业的调整、产业的寿命期,第三是消费结构变动。比如说,老东西不行了,新东西出现,老三件,新三件,汽车等等。但我觉得有一个定理是,当人口替代率在2上下和增速在一个较稳定的状态下,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资产更新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等等引起的,但如果人口大起大落,经济的周期是和人口增长有关的。
探针:那具体到中国,人口问题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
周天勇:我从大量数据中发现了一个规律,20年前的中国人口增长率曲线,和20年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率曲线,高度正相关。也就是说,1974年到1994年的人口增长率曲线,跟1994年到2014年的经济增长率曲线,轨迹几乎一致,这说明,20年前的人口增长率将对现在的经济增长产生深刻影响。
什么原因呢,出生后20年就进入劳动年龄,他要获得收入,要支出,要买房成家,生孩子消费,所以曲线是一致的。现在的情况是,根据这样的推论,按照1995年到2010年的人口增长推算的经济增长率是这样的,持续下行,也就是在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可能马上滑落到3.5%左右,然后从3.5%滑落到十四五期间、十五五以后基本上就百分之一点几的增长率。
如果说没有其他的办法,就是这个曲线。问题非常严重。
计划生育使中国陷入“人口坑”
探针:这样的问题是自然形成的还是跟人口政策有关?
周天勇:基本上是由于我们实行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所致。因为实行了计划生育,1990年,我们的人口增长率就在10以下。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不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可能会是这样:按照自然规律,有一个上升的过程,到一定阶段之后,会到达峰值,然后会逐渐呈下降趋势,最后稳定在低增长的状态。
人口有一个自然滑落的过程,现 20:53:59来自 |
|宝宝5岁深圳市人口有一个自然滑落的过程,现在我们用了双重调节力量,一个是自然,另一个是计划,如果用曲线来呈现,纯粹自然的人口增长过程是一条抛物线,而双重调节强制控制人口增长就好比一条斜向下的曲线穿过抛物线的下方,在这条曲线和抛物线中间,形成了一个“人口坑”。
“人口坑”的问题在于,这部分人口的消费、买房子、上学没了,实际上,这部分本来应该有的人口,有可能会推动十到十五年的经济增长。如果这部分人口存在,我们就能够从五千五跨越到一万二了。如果是这样,我们现在还不会从8%的增速上面掉下来,也弥补上了少于韩国和台湾的十到十五年高速增长。
关于“人口坑”的具体分析,我还在做,这个曲线得拟合没有计划生育状态下的自然生育率,从国际上找数据,用积分的方法把这条线推算出来人口坑的规模,然后再推导它的增长推动的经济增长的年份,损失的消费和投资,以及影响的劳动力成本等等。
最重要的是“人口坑”是确实存在的。举个例子,本来经济发展的坡,不进行干预,也会一直斜着下来,但是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相当于一个“挖掘机”一下子刨了一个大坑,刨多了,一下子形成了一个“人口坑”。
我认为,只能用“人口坑”来解释,第一为什么我们高速增长的年数少了,第二为什么经济持续下行。
探针:控制人口会对经济产生这么大影响的话,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为什么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周天勇:那时候,没有人提出过这样的担忧,没有预见到会有这样的问题。
有一点很遗憾,我们当时引进的学说和国内主流的观点,包括马尔萨斯(英国经济学家,认为人口增长不可避免地要导致饥馑、战争和疾病,呼吁采取果断措施,遏制人口出生率)和马寅初(被誉为“中国人口学第一人”,主张“节育”)在内,都是倾向于控制人口,都是适度人口理论的套路。实际上,他们的学说实际上如果是农业社会条件下,会按照那个方向走,他们没有去考虑妇女的受教育水平、抚养成本和机会成本、人口流动可能带来 20:54:47来自 |
|宝宝5岁深圳市实际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有人研究英国人口转型的问题,五六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人口曲线实际上会从高生育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到工业社会初的高生育率低死亡率,爆炸一段时间后,后工业化时期就会呈现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稳定状态。但当时我们没有引进这些学说,当时,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没有进来,而且主流上老觉得应该控制人口,忽略了这些问题。
1988年,中文翻译了一本《人口理论史》,这些理论都有,但估计很多人没看。我前段时间专门从图书馆看了这本书,哎呀,当年要是大家看了这本书,那就不会实行计划生育这样的政策了。当时的想法一边倒。关键是我们没有对这个事情进行风险评估,而且还定为基本国策。
探针:没有评估,所以看不到风险,也就意识不到可能产生的“人口坑”?
周天勇:是的。计划生育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大家都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其实弄了个坑,短了十年。在经济发展上,没有“人口坑”,你还能从五千五跑到一万二,现在掉坑里了,跑着跑着跑不动了,相当于“未富先老,未强先衰”。
我做了一个表格,我们高速增长了33年,比人家短;其次,在增速掉下来那年,我们的人均GDP5500美元,人家是一万二、一万四;再次,掉下来那年的人口生育率,我们率高于韩国,低于台湾,人口增长率也是,人口中位数我们比人家还老一岁。另外,老龄化的程度也要更高。
未富先老,没到那个地儿停下来,人没了,后劲不足,如果没有“人口坑”,这十年就冲过去了,就是因为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没有消费,没有投资,你冲不过去了。
最近看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对我们的预测,今年六点八,明年六点三,继续下行。按照凯恩斯的周期理论,一般三到五年能从周期中恢复,我们已经下行七八年了,如果人口没出问题的话,没有这么久下行不恢复的。
“先把计划生育这台‘挖掘机’撤了,不能再挖了”
探针:如果按照自然的人口规律,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不实行计划生育 20:55:33来自 |
|宝宝5岁深圳市先把计划生育这台‘挖掘机’撤了,不能再挖了”
探针:如果按照自然的人口规律,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不实行计划生育能保证人口增长有朝一日会自然实现低增长吗?
周天勇:人口生育率的微观机制是,第一,你的支出的货币化程度影响了生育率的高地。如果说你在家里砍柴放羊,肥料都可以靠捡粪实现,自己种上东西,甚至自己织布,可以生五六个、六七个,因为多一个人口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情。但是如果说,他的支出越来越货币化,比如说要买化肥,要买煤,孩子上学要花钱,衣服不能靠自己织布,甚至说要自己买肉吃,不再养猪了,要买菜吃,就没法养六七个。
我把人口理论全部理了一遍,其实西方有非常成型的人口理论,微观上,贝克尔的家庭经济学,认为生孩子的成本在市场经济货币化的情况下,取决于预算的可能性,这是一。
第二,抚养成本和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说,如果你现在在工作一个月拿五千元,生孩子的话,这五千就没有了,经济学上叫放弃成本,也叫机会成本,这个成本很高的话,就不干了。
第三,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国外学者进行大量数据推算,文盲的生育率四点几,小学三点几,初中降下来,高中二点几,大学低于二。妇女受教育程度和生育率呈反比关系。
第四,人口越流动,生育率越低。
第五,城市化,家庭到城市以后,生育率马上就降低。
人口有自然的调节过程。所以,实际上你只要搞好这么几个事情:搞好妇女的受教育水平,加速人口流动,加快人口城市化。这既推动经济增长,又控制人口增长,没必要实行计划生育。
探针:现在也不断有人提出针对计生政策的质疑,怎么评价计划生育政策具体实行过程中的功过?
周天勇:计划生育最糟糕的是,罚款。比如说我在城里打工,我为了多生一个孩子,把打工所有的钱都罚掉,那就没有创业的钱,在城里买房子的钱也没了。而且,罚款的名目太多了,虽然符合二孩政策但没到间隔时间的,要罚;未婚先孕,要罚;生的时候没领证,要罚。计生罚 20:57:17来自 |
|宝宝5岁深圳市这是具体的问题,评价计划生育政策不要往政治上扯,那时候谁都看不清楚。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一个论文里也写过适度人口论,当年我想的也是那样,人口太多,毕竟那会儿接触到的人口理论有限。但这么些年没人管这个事儿,经济高速增长,谁都没想到会出问题,直到现在经济下行了,这个事情说不清楚了,最后一看,原来是这事儿,才发现这个问题。
探针:既然已经出现问题了,放开二胎、取消计划生育能挽救吗?
周天勇:我从去年开始一直呼吁全面放开,尤其是要废除社会抚养费征收。为什么要赶快放开?比如说,第一年生200万人,人口曲线会翘起来,稍微抬一些,好处在于,当年有微刺激,第二第三年有累积刺激,第二年400万,第三年600万,要是不让生,到第三年等于这600万人就没了。
如果说2016年开始放开,2036年开始,首先会缓解养老金压力,因为提取比例大了,关键是对经济上行有好处:微刺激加上累积刺激。放开生育的当年,玩具、奶粉、儿童相关产业,需求出来了。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他们会弥补劳动力的缺口,经济必然能够上行。
至于中间这二十年,只能想别的办法,慢慢往陷阱里面填,什么时候能上行,不好说,但如果明年全放开,2036年肯定高增长。这些年中,放开生育会抑制下行。
已经形成的“人口坑”无法填平,要爬出去,只有慢慢垫,形成缓坡上去,先把计划生育这台“挖掘机”撤了,不能再挖了。如果不撤,坑会越来越大,持续下行,甚至加速。
在周天勇看来,这次五中全会的人口政策调整,正是开了个好头,在这样的方向下,中国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58:33来自 |
访问手机版: & &
生活兴趣 &
&客户端下载关于我们友情链接查看:1450 | 回复:191
本帖最后由 心水清清 于
15:37 编辑
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了,这个消息在你看来,意味着什么?
夫妻关系融洽是愿意生二孩的决定因素,中等收入家庭更想生二胎。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据新华社消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 昨晚,全面放开二孩的新闻刷爆微博!有人感叹:“二孩放开,晚了!晚了!晚了!”也有人无奈:“想生,但生不出来了!” 乐观的网友称“一孩太孤单”, 悲观的网友称“养不起”。你们怎么看?
1.pn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09:39 上传
关于放开二胎政策的两方观点: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孤单是无法想象的。现在国家全面放开二胎了,其实最无奈的还是70后一代吧,毕竟年纪大了,基本上已经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所以70后会生的少了。再看看现在的80.90后,就如如今这个社会经济条件来看,养育一个孩子的花费都如此高,更别说养育两个娃娃了,除非你的家庭条件好,又有人帮忙带,否则只有自己辞职带,自己辞职带意味着家庭就少一份收入,再想想以后养育四个老人两个小孩子。面对这样的艰难诀择........生还是不生,成了两难。
网上之前不是流行一段话,如果你不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那么就别生二胎了。
第一必须有好相处的公婆
第二必须有能帮忙的爸妈
第三必须有靠得住的老公
第四必须要有懂事的老大
第五必须要有足够的假期
第六必须有足够任性的钱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全面开放二胎
你会如何选择,生还是不生?说说你的观点!
正方观点 (17)
要生,一个孩子太孤单了,二个宝宝以后相互有个照应。
反方观点 (27)
不生,养不起啊,经济压力太大了,又没人帮忙带。
回帖奖励 +50
我噼里啪啦打了半天字,居然一回复没有了
嘟妈支持生二娃!!
除了真的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很多粑粑麻麻都是因为自己的小私心剥夺了孩子有个玩伴的权利!
嘟妈家自从自己妈妈生病之后,全职在家带孩子,只有大胖一人上班开工资,大胖也是普通工人,经济上并不富裕,但是感觉陪孩子的时间多了,也能够跟孩子一起成长!
嘟妈本身是独生子女,小时候都是抱着娃娃说话,玩过家家!现在都是楼房,关起门来,孩子的世界太孤单了!
小胖现在出去找到玩伴,回家的时候都是哭着走的,因为家里太冷清!
很多粑粑麻麻手机不离手,如果有个二宝,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呢?
当然,bobo说的很重要,必须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再生二宝!
回帖奖励 +10
怎么说呢,在不考虑经济不考虑身体不考虑社会环境不考虑成长条件的情况下,我是支持二胎的。然并卵,不想多生只羊给别人吃,至少等我长成狼了,那个时候还能生的话可以生头狼
回帖奖励 +10
作为一个80后,我只想给大家说一段话,最近流行这样一个段子:“80后真是奇葩的一代,自己出生的时候,突然就独苗了,没有兄弟姐妹,打架都没人帮忙。好容易长大了,又鼓励多生孩子,要准备照顾四个老人,再养两个孩子,最后再帮两个孩子带四个孙子”就这样的情况,你觉得我们生得起么
回帖奖励 +10
生儿容易,育儿难
经济是一个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培养和教育~现在的孩纸聪明,傲娇,叛逆~~~教育好孩子真的要费老大劲了~
兄弟姐妹间相亲相爱是父母最高兴的,但如果因为金钱,赡养老人等问题闹出矛盾,艾玛,做大人的真的会后悔当初还不如只要一个
生一个,就竭尽所能给他好的,体验一个小生命茁壮成长的过程就足够了
生两个,如果还是让父母带,我觉得那还不如不生。毕竟父母已经辛苦地把我们拉扯大了,已经辛苦一辈子了,再让他们为我们的孩子辛苦。。还是一个算了
昨天晚上朋友圈就被二孩政策刷屏了!我只想说,那份心还是有的,只是真的养不起
昨天晚上就看到这个消息了,我也不知道生还是不生,现在肚子里这个还没生呢,也没时间和精力去考虑第二个,现在社会经济压力好大,生两个养育的花销还是很大,暂时不考虑吧!看以后情况再说。
晕,我嫂子在老家生了2娃才一年多,交了2.3W罚款
要是晚生一年,这不就遇上好政策了
好多正怀着二胎的人 开心了。。
不生,两个娃好累,而且我头胎是男娃,要是二胎再来个男娃,以后就要买两套房子给他们娶媳妇用,照以后的条件,说不定还得买车,想想就累。国家就是想靠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来改善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估计实现不了。因为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生二个,经济压力真的非常大,再加上中国社会现状,食品奶粉安全质量问题,就更困难了。
清清……推荐你关注一个 微信。。。抽空私你!
我觉得先把孩子养到2岁&&评估一下自己的身体和经历有没有能力~~
主要是身体。。。
全面放开二胎以后……
某学生在学校犯错误了,老师让其把家长叫来,学生说家长不在家,舅舅可以么?老师说行。
第二天,他背上刚满周岁的小舅奔向学校。
不生&&,不是不想生,实在生不起
网上找的图,这预算!确实生不起
二胎.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10:11 上传
清清……推荐你关注一个 微信。。。抽空私你!
我觉得先把孩子养到2岁&&评估一下自己的身体和经历有没有能 ...
嗯,但是吧我从来没想到要二宝,心累啊,经济压力太大了,BOBO想生么
手机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个孩子的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