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菲律宾货币兑换人民币手机售后工作工资大概是多少人民币

10元人民币购买力变迁史:曾是半月工资可买百斤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上世纪80年代,10元差不多可以买整套《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2012年10元只能够买一本《中国记者》杂志。2010年考进国家公务员的他,现在单位包吃住,平常踢踢球、买买饮料,一个月的花销也得1500元,出去买条普通的休闲裤也得差不多200元,而2009年同样牌子也就100元左右。
上世纪80年代,10元差不多可以买整套《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2012年10元只能够买一本《中国记者》杂志。来源:南方日报
本文摘自新华网,作者:陶然、刘利荷、黄文波,原题为:《10元购买力变迁史:曾是半月工资可买百斤米》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林道藩到北京西绒线菜市场进行调研,发现用10元可买到21个鸡蛋、或5根黄瓜、或3个苹果、或5张地铁票、或7个番茄,引发了各地晒物价的热潮。10元晒物价之风也吹到江门,在江门,10元都能买到什么?10元购买力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何改变?许多市民反映,现在10元钱&买不到什么东西&。
只够在饭堂吃两顿
&现在学校饭堂的饭菜升价了,10元吃两顿饭都不知道够不够。&刘同学是来自五邑大学管理学院大一的学生,说起物价,她忍不住抱怨饭堂的饭菜升价了,&饭堂的饭菜从上个学期开始涨价,涨幅大概从0.5元到1元,一个猪肉炒西兰花以前是3元,现在是3.5元,平均一顿饭要比以前贵1到2元,一顿饭就要五六元。&
为此,刘同学和她的舍友开始计划着在宿舍自己煮饭,&只要周末有空,我们宿舍4个人一起煮面,放点青菜,吃点从家里蹭来的腊肠腊肉,这样算起来都不用10元,就够我们吃了&。
由于经常自己DIY,刘同学和她的舍友甚至对周边市场的肉菜价格了如指掌,&丰乐市场比较便宜又方便,横岭市场相对比较贵,如果有时间可以去水街,那里最便宜&。刘同学说,这样一个月生活费四五百元就可以应付得来了。
去年从中山来到江门读大学的阿霞提起10元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刚好够钱回家。因为在江门旧车站买一张回中山小榄的车票要8元,到了小榄再转一次公交车要2元,可见10元也只是能走个单程。&现在的钱越来越不经用了,以前读小学的时候,拿着10元就去赶集,可以买很多东西,我记得以前经常带着10来块去市集上买参考书,剩下的钱还可以买些零食和发夹。&
家里现在每个月会给阿霞四五百元生活费,但是阿霞表示,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如果单靠这几百块,生活就变得很紧了,所以她在周末的时候就做一些兼职,帮补&家用&,但即使每天做足8个小时也只是赚到70元左右,一个小时大概才能赚10块钱。
差不多是一天的交通费
&现在的10元,就相当于我初中时的2元。初中的时候,口袋里有10元就觉得自己很富有。&25岁的胡小姐在棠下一家大型企业担任文字工作。她表示,在企业吃饭,三餐都是免费的,住宿舍也只需象征性地交40元,但这40元还会以水电费补助的方式返还,所以基本上食宿都不需花钱,仅是平日去小卖部买点酸奶、零食,有点小花销。
即使吃住支出不多,胡小姐都深感,如果口袋里只有10元,根本不敢出门。&我们出去要搭沙坪的公交车,一上车就要4元,来回都8元了,所以10元只够我们出市区一次的车费。&她说,自己平日也常去市区,主要是去看电影、买日用品,如果采购,大约每次花费200元,除此之外每月网购衣鞋、化妆品也要500多元,完全就是月光族。但她表示,自己还没有结婚,吃住也都是在公司,所以对物价上涨并没有很具体的感受,只是明显感觉到现在的钱不及以前经用了。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一碗兰州拉面才四五元,前几天我去了一次,吃了一碗,加个蛋就差不多10元了,真是恍如隔世啊!&阿秋现在在鹤山某金融机构工作,由于家里离单位远,坐公交车来回要一个小时左右,&出去外面吃又贵,回家吃一顿饭,来回坐公交车一趟就要4元了,这样算,10元差不多一天的交通费而已。&
阿秋坦诚,自己目前的工资到手的只有2000多元,为了多存点积蓄,才刚刚工作一年就养成了带午饭上班的习惯。每天晚上做饭时顺便做多点,留一点做第二天的午餐,这几乎是阿秋每天心里都在嘀咕的事情。她说,&富人有富人的过法,穷人也有穷人的活法,别人可以用10元买一瓶矿泉水,我的10元可以解决两天的午餐了。&
勉强解决一天伙食
蔡伯是江门白沙街道一名独居老人。当笔者看见他的时候,他刚刚从市场买菜回来。他指着手上的菜对笔者说:&2元的菠菜,一斤左右,鱼青5元,要吃一天了。&他感叹说,现在青菜平均都要2元以上,自己是好不容易才找到2元/斤的菜,5元的鱼青只有小孩子拳头那么大,要分两餐吃。
&早餐吃个斋肠都要两元,2元的青菜,5元的肉,油盐1元,还不算水电,10元只是勉强够我撑一天。&蔡伯给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他说,每月拿430元低保金过日子,面对物价日益上涨,&肯定不能大鱼大肉,只好能省则省,反正钱就这么多了&。
吃清炒土豆丝都不够钱
&近几年能够明显感觉人民币的购买力在下降,现在10元只能吃半顿饭,普通饭馆清炒土豆丝都要12元,没有个200元都不敢出去吃饭。&谈到现在的物价,刚步入公务员行列不久的高先生告诉笔者,2008年他在山东科技大学读书时,那时候一大碗小米饭才5角,一个加肉的菜才3元,10元能吃一天半,一个月生活费300元完全过得去。
2010年考进国家公务员的他,现在单位包吃住,平常踢踢球、买买饮料,一个月的花销也得1500元,出去买条普通的休闲裤也得差不多200元,而2009年同样牌子也就100元左右。
10元购买力变迁史
众多市民说起现在的10元都禁不住感叹不值钱。过去,10元是否像现在这样不值钱?10元能买到什么东西呢?笔者在江门广泛走访,发现原来10元甚至曾经能买到20斤菜心、近100斤米、11本书等,许多市民回忆起&当年的10元&都感触良多,且让我们来借着他们的回忆,看看这10元购买力的变迁。
就是部队半个月工资
听到笔者跟街坊在谈10元购买力,在旁边坐着的李叔忍不住插嘴说:&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伙食一个月不足6元就是困难户了,现在10元刚好一顿早餐。&李叔回忆以前的物价,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上等米是每斤一毛四分六,现在30斤装的大米就100多元,以前工资最多也就是30来块,但是可以用很久,现在有几千元,一下就花没了。
强伯有一个收藏旧书的习惯,家里的书架摆满了各种各类的黄页书,谈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10元的购买力,强伯从书架上捧了一叠发黄的书下来,&这些书大概就10块钱左右,你信不信&。笔者算了一下,这一堆书单价从四毛到一块五不等,出版时间在1967年到1973年之间,11本书一共才9.65元。强伯说,这些书都是上世纪四五十年前的,当时什么都便宜,他当兵在部队一个月20元工资,伙食花一个月6元,&一个月买两本书一两块,现在给孙子买三个软皮抄也要10块钱了&。
可买近100斤米
&30年前10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双回力鞋了。&在体育场打球的李先生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回力鞋可是全国名牌,他一直钟情于回力鞋,到现在,只要一运动就会穿。&现在我脚上的这双要50多块呢,但已经变成了人家眼中的便宜货了。&李先生笑称,自己以前花10块钱买名牌,现在花50块钱却买的是地摊货。
有人说,现在的1000元相当于30年前的30元。在鹤山国泰广场卖大米的惠姨对这个说法一点都不惊讶,&以前一斤大米平均一毛二分,上等米一毛四分六,10块钱可以买到差不多100斤米了。&惠姨说,现在好一点的大米平均要两三元一斤,&不要说那么远了,早10年,那些外来工每次来买米都是买10元左右,刚好十斤,现在真没有人来买10元米了。&
笔者还发现,30年前10元能买到很多书,如1985年版的上中下三册《红楼梦》、两册《三国演义》当年一共才卖10.4元。在五邑大学图书馆中,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写的《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上下两册共2600多页售价共11.75元,这在如今只够买一本《中国记者》杂志。
能买20斤菜心
&我在1992年、1993年的时候开始卖菜,那时五六毛钱的菜心我都卖过,10块钱可以买20斤菜心,可以吃半个月了,但现在10块钱只可以买两斤左右。&何阿姨在城建新街市场买菜已经20多年了,在这20年间,见证了菜心从五六毛钱一斤到四五块钱一斤的&稳步上升&过程。
&上世纪90年的时候,我们单位去聚餐,当时饭店10块钱就一大盘鹅肉,小菜两三块钱一个,现在10块钱连一只鹅腿都买不到。&温先生现在是江门某电化厂的员工,看着饭桌上90元的半只烧鹅,他说时代真的变了,&以前我的工资才每个月155块,10块钱的概念就相当于现在差不多两百块了,当时为了买一件夹克,我每个月存10块钱,存了一年才够钱买。&
够吃半个月早餐
&现在10块钱可以买3个大包,10年前就可以买6个,10年前的10块钱比现在起码买到多一倍的东西。&说起10元的购买力,陈叔显得有点激动。陈叔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是一名退伍军人,说起人民币购买力的变化,陈叔心中还真有一本经。他说现在距离10年前并不遥远,但是物价涨了差不多一倍,特别是农副产品。
通姨在丹井里卖菜已经10多年了,说起以前的物价,通姨可谓深有感触。&以前西红柿一块钱一斤,现在好的就两块钱,以前10块钱有菜又有肉了,现在10块钱买青菜都不够。&虽然菜卖贵了,但是通姨坦言,自己的生活却不比10年前好,&我卖的菜贵,别人卖给我的米也贵啊。&
说起10元,在鹤山长大的刘小姐印象深刻:&10年前,我还在上小学五年级,偷了妈妈10块钱去买保险,被她发现了,差点把我的手指都砍了。以前的10块钱的分量比现在重多了,早上妈妈都只是给5毛钱我买包子,10块钱够我吃半个月的早餐了。现在如果我妈的钱包少了一百块,她都未必会发现。&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尤丽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股票/基金&
越南最低工资15年增16倍 每月最高达人民币889元(1)
作者:李国章
  参考消息网11月21日报道  日媒称,政府日前作出决定,2015年越南的法定最低工资将比14年平均增加约15%。越南总理几乎照原案通过了国家工资委员会提交的最低工资调整方案,将从日开始实施。如此一来,越南的法定最低工资在15年内增长了16倍。越南要求改善待遇的罢工在各地相继发生,有可能对外企进入越南产生不良影响。  据经济新闻11月21日报道,河内市和胡志明市的城市地区等越南一线地区的最低工资将比2014年增加14.8%,增至(每月)310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889元);上述城市的郊区等二线地区将增加14.6%,增至275万越南盾;三线地区和四线地区将分别增加14.3%和13.2%,增至240万越南盾和215万越南盾。  与8月越南国家工资委员会向总理提交的方案相比,三、四线地区工资的涨幅降低了2万~5万越南盾。原方案中三、四线地区的增长率都超过了15%。虽然只压低了一部分,但降低涨工资幅度也体现出越南政府顾及外资企业的态度。  越南日本商工会等在越日本企业方面因越南的通货膨胀率稳定在年5%左右,希望阮晋勇能将最低工资的涨幅控制在10%以下。但最后希望落空,导致以制造业为中心,失望的情绪蔓延。  大多数日企提供的工资都高于法定最低工资。但如果最低工资上涨的话,可能会被作为劳资谈判的材料。河内近郊的电子零件工厂的厂长唉声叹气地说,“为了留住人才,本来人力成本就在上升……”  越南商会的推算认为“到2020年越南一线地区的最低工资将达到现在的1.9倍,增至499万越南盾”。这与2012年中国青岛、马尼拉和新德里的工人处于同一工资水平。作为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正在减弱,这有可能对不断从海外获得订单和投资的越南IT和纺织工业等带来不良影响。  在越南要求改善待遇的罢工不断发生。据越南《青年报(Tuoi Tre)》报道,11月12日在海防市的制鞋工厂,1000名劳动者要求提高工资和奖金,举行了罢工。10月下旬韩资公司在胡志明市等3个工厂内,4000名劳动者举行了罢工……  越南不论是作为商品生产的基地,还是作为拥有9000万人口的消费市场,都受到世界关注。进入越南市场的中小企业正在增加,因此日本住友商事在越南分块出售的工业区内,面积为原来十分之一以下的“租用工业区”正在不断增加。  延伸阅读最低工资调升至128美元  中国经济网11月14日讯(记者李国章)据当地媒体报道,柬埔寨劳工部长伊森兴宣布,全国劳工咨询委员会对政府、厂商和工会提出的三项加薪方案进行投票表决,最终政府123美元方案获得通过。  政府又决定增加5美元,因此明年工人的最低工资,将由现在的100美元,调升至128美元。另外伊森兴强调指出,工人原有福利补助都必须得到保留和执行(其中包括全勤奖金10美元,交通和住宿补贴7美元,加班伙食补贴0.5美元,工龄津贴(2-11年) 2-11美元),最终正式工人每月的收入至少达到147.5美元。  伊森兴透露,三个方案在全国劳工咨询委员会总共25票的表决结果分别为:工会140美元加薪方案只获得2票,资方110美元方案获得7票,政府123美元方案获得16票。  提出110美元方案的柬埔寨成衣厂商会代表虽感到遗憾但表示将尊重政府的决定,而工会代表则表示失望,并扬言不排除发动新一轮罢工行动。  伊森兴指出,在不到两年内,柬埔寨成衣和制鞋工人最低工资的增幅已超过1倍,一旦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柬埔寨每年总值50亿美元的成衣工业,将失去在本地区的竞争力。  伊森兴最后警告说,工会勿煽动工人罢工抗议,一旦发生非法罢工,政府将依法追究。  延伸阅读中国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美媒:或影响就业  参考消息网10月29日报道  美媒称,研究显示,中国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能会使就业受到不利影响。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0月29日发表题为《中国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但就业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的报道称,最低工资标准是经济学中长期以来的一个争论话题。一方认为,若成本提高,用人单位就会减少用人数量,这意味着最低工资标准使低技能劳动者的处境愈发艰难。另一方认为,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工资而又不影响其就业前景是可以做到的。  报道认为,在中国,前一种论点似乎更具说服力。  在研究最低工资时,经济学家们自古以来着重于发达国家,然而,一份新的工作文件使引起关注,焦点是中国。结论是什么?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似乎会导致就业人数减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文件显示,在中国,最低工资标准每上升10%,就业率便下降1%。低工资就业岗位的这个效应更为明显。研究人员将中国的企业按平均收入水平划分成10类。在收入最低的一类中,最低工资上升10%会使就业率下降约1.8%,而收入最高的一类企业是0.6%。  报道称,这种效应非常显著,但与发达世界的情况一致。例如在美国,国会预算局今年早些时候估计,最低工资标准从每小时7.75美元提高到10.10美元会导致美国“低工资”劳动者的就业率下降1.5%。  IMF研究人员承认:“要甄别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的影响很困难。”这是因为,就业率可能会以完全与工资无关的种种原因或升或降。研究人员采用了由美国经济学家戴维?卡德和艾伦?克鲁格首创的方法来其分析结论的分量。  在1994年发表一篇论文中,卡德和克鲁格想分析新泽西州最低工资标准从每小时4.25美元提高到5.05美元带来的影响。为了兼顾有可能影响就业的其他因素,他们做了一个天然的试验:将新泽西州快餐店的就业变化与东部宾夕法尼亚州快餐店的就业变化进行对比,后者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变。  IMF研究人员在中国也做了这种试验,将最低工资标准变化幅度迥异的县两两对比。他们的研究结果令担忧,因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增加国内消费和减轻不平等现象的举措之一。在过去几年里,工资已经大幅上涨,而政府在2012年宣布到2020年要让城乡收入翻倍。  研究显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简单政策无助于实现这个目标而不首先伤及就业水平。(编译/何金娥)  延伸阅读评论:提高最低工资只能南辕北辙  导读:面对提高最低工资的呼声,MarketWatch首席经济学家凯尔纳(IRWIN KELLNER)指出,其实经济学家们早已发现,提高最低工资只能减少就业机会,使得领取最低工资的人们日子更加难过。  以下即凯尔纳的评论文章全文:  其实,我们的惯常思维并不见得正确,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实并不会改善劳动者的整体收入情况。  经济学家们其实一直都相信,当我们提高最低工资,经济就会因此损失就业机会。可是,我们一旦走出学术研究的象牙塔,就会发现,外间几乎没有谁买这一最基本的经济规则的账―当然,不买账的人也都有各自的原因。  无党派的国会预算办公室今年2月发布过一分研究报告,结论是,如果将最低工资标准从当前的7.25美元提高到传言中的10.10美元,美国将损失掉50万个就业机会。  在我看来,这实在没什么值得惊奇的。企业付给员工这么多工资,是因为他们觉得后者就值这么多钱。从企业的立场考虑,这就是市场工资,他们愿意付给相应的技能和经验的价格。  如果企业被迫付高过市场工资的价钱―提高最低工资就是这样一回事―他们就会少雇人手,甚至裁员,于是,失业率自然就会升高。  对联邦政府劳动力数据的观察也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根据劳工,最低工资的主要领取人群,即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无论处在怎样的经济周期当中,其失业率一般都会相当于全国整体水平的三倍。  换言之,由于这些年轻人拿到的工资超过了他们作为劳动力的价值,无论经济是景气还是不景气,提供给他们的工作机会都减少了。  当然,提高最低工资是有其好处的。那些不会因此而失业的年轻人会发现自己拥有了更强大的购买力―因为他们的工资按照规定增加了。众所周知,这些在收入金字塔最底层的人,他们会花掉自己赚来的每一分钱。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会推动一系列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而这就会带动就业,带动更多需求产生。  这确实是美如画,但是我们首先必须面对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这些额外的钱来自哪里?既然我们说的是工资,那么合乎逻辑的回答自然是,当然来自企业。  第二个,也是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如果更高的最低工资标准对经济如此美好,为什么企业自己不去提升工资,创造出更大的总需求,帮助我们的经济迎来大繁荣?  正如我前面说过的,企业付这么多,是因为劳动力就值这么多。在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提升的情况下,命令企业多掏腰包,实际上只能减少企业对那些拿最低工资的劳动力的需求。  所以,提高最低工资,最后伤到的,还是劳动者自己。(子衿)  延伸阅读美国一商厦横跨两市 最低工资不同致员工“迁徙”  中新网8月29日电&据美国中文网28日报道,美国加州一家名为Westfield Valley Fair Mall的商厦所选择的建造地点非常独特,该商厦一部分位于加州圣克拉拉市,不过只要往商场里走几步,人们就能会来到圣何塞市。2012年,圣何塞提高该市的最低工资水平,从而导致了同一商厦内,不同店面的员工拿到手的工资却不一样。  据报道,2012年,圣何塞市选民投票通过将该市的最低工资水平从原来的8美元/小时提高到10美元/小时。虽然工资差距只有两美元,但却在该商厦内引发了一场“员工迁徙”。  一家在该商圈内卖鞋的店家表示,最低收入一上涨,一半员工都辞职跑到了商圈另外一侧。虽然跑过去的雇员得到了工资上涨的甜头,但商店老板却得为因增加最低工资而提高支出而烦恼。  一家脆饼店的老板表示,经她计算,她的店面每两周要多卖250至300份脆饼,才能填平工资上涨的缺口,但是最低工资上涨并没有增加脆饼的销量。而另一种办法则是裁员。不过裁员短期内效果很好,但长期看来会损失销量。
(责任编辑:HN666)
11/13 20:4311/09 14:0311/02 09:1810/29 00:0010/28 01:5210/27 18:4210/26 11:0310/18 09:13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菲律宾比索兑换人民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