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的那句布施饿鬼能够食物的经文怎么念?

长寿佛心咒 mp3下载 无量寿佛(长寿佛)
【长寿佛心咒】
长寿佛心咒 mp3下载
2.(台湾观音佛学会、寰宇多元文化教育慈善协会敬赠 妙音居士弹唱)
3.(阿旺同桑仁波切教念)
长寿佛心咒(注音) :嗡啊玛(日/阿)呐则义德意梭哈
(有些传承发音可能是 嗡啊玛(日/阿)呐则弯德意梭哈)
“阿弥陀佛”的梵文原意是“无量光”和“无量寿”两种意思,具有空间和时间两种性质,本来是阿弥陀佛一身所兼具的。但藏传佛教内却将两种含义分别作为两尊佛供奉。   
长寿佛(Amitayus),一头二臂,身红色,盘发成髻,戴五佛宝冠,上穿天衣,下著绸裙,身佩珍宝璎珞,具足一切报身佛的种种庄严,双手结定印于膝上,手上置长寿宝瓶,两足以金刚双跏趺安住于莲花月轮上长寿佛,为息增怀诛四事业空行母围绕,以勾召五大精华、寿命、福智等。   
勤修此法能延长寿命,增长福德智慧资粮。亦能摧灭非时横天,身中十恶四重五无间罪、一切罪障悉皆销尽。人身是无常的,出生于此世间当中,往生也是必然存在的。修持长寿佛,现生可消除疾病、延长寿命,善业善缘增长,恶业恶缘缩短,令世间法之事业长寿。当我们往生的时候,对我们有利益的只有佛法。命终亦可往生长寿佛净土。
无量寿佛(长寿佛)
无量寿佛(Amitayus Buddha) [长寿三尊(Three Buddhas of Longevity)] 这幅唐卡主尊是无量寿佛(Amitayus Buddha),又叫长寿佛,藏语音:“策帕各眉”。在藏传佛教,阿弥陀佛(Amita buddha)被视为无量寿佛(Amitayus Buddha)、无量光佛(Amitabha Buddha)两佛,无量寿佛是报身,而无量光佛则是应化身,阿弥陀佛为法身(Dharmakaya)。无量寿佛(Amitayus Buddha)一头二臂,身红色,盘发成髻,戴五佛宝冠,上穿天衣,下着绸裙,身佩珍宝璎珞,具足一切报身(Sambogakaya)佛的种种庄严,双手结定印于膝上,手上置长寿宝瓶,两足以金刚双跏趺安住于莲花月轮上。
◎功德利益总说
1.长寿佛又名无量寿佛,无量之意为不可计数、广大无边,乃是法身阿弥陀佛以报身佛呈显的另一种形相。主司众生所畏惧之魔障、死神,而护佑有情得自在,与白度母、尊胜佛母合称长寿三尊。
2.长寿佛法又称长寿百岁法,勤修此法能延长寿命,增长福德智慧资粮,亦能摧灭非时横天,身中十恶、四重、五无间罪、一切罪障悉皆销尽。
3.修持长寿佛心咒,能令福德寿命及智慧增长,更能息除障阻寿命之各种灾劫、恶疾、病灾,更不受一切传染病毒侵害,避免非时而死及夭折、意外身亡,消除无始劫一切罪业,证无死成就,命终顺利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等殊胜功德。
4.修持长寿佛,现生可消除疾病、延长寿命,善业善缘增长,恶业恶缘缩短,令世间法之事业长寿。
5.在西藏很多希求延年益寿的人都会参加长寿佛的法会,以求佛的加持,长寿健康。
--摘自海涛法师弘法讲义
长寿佛增福驱病修法
长寿佛又名无量寿佛,为法身阿弥陀佛之报身显F。
在佛教中长寿佛是不分显密都非常重要的本尊。
长寿佛亦是密教五方佛(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央主尊,金刚不动佛居东方,宝生佛居南方,阿弥陀佛居西方、不空成就佛居北方)中之西方主尊,於胎藏界名「无量寿」,金刚界名「阿弥陀」。
无量之意乃不可计数,广大无边也。
娑婆世界中诸佛菩萨示F百千种不同方式来利益众生,而长寿佛是诸佛的总集。
因世人若]有健康长寿,则无法成就其事业,修行人也无法AM修行。所以凼倜允廊嘶蛐扌腥硭刀际呛苤匾摹当寿命上出F:病痛、夭折、非死亡等等障碍时;只能依靠长寿佛此独一的长寿法门本尊来去除这方面障碍。针对众生在寿命及疾病障疑上的各种修法,如有「造命法」、「L寿替代身除障法」、「L命百岁法」,皆是以L寿佛的法T戆镏谏暗茏印
另外当事业上出F各种障碍时,t修「长寿聚财法」、「长寿佛荟供」,在长寿佛乔肮┭髦止┢K修法,除得令今生事业增长利、得长寿佛之殊偌映滞猓虺な俜鹩氚⒚滞臃鸨疚薅e之本尊,将砀芡鞣郊志煌痢
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 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长寿佛赞】
宗喀巴大师造
法尊法师译
犹如黄丹含曙色 可爱红黄光网覆
千莲蕊上月轮座 无量寿佛从舍出
身披五彩妙天衣 若赤宝山虹光绕
无量摩尼宝庄严 如是佛身我敬礼
两手犹如新藤条 其上托有无量器
无死甘露极充满 赐寿悉地我敬礼
发色绀青如蜂黑 髻饰顶上余长垂
细软彩绫为下裙 相好威炙我敬礼
凡以猛利信敬心 演出和雅可意语
赞咏如来胜功德 能赐众善我敬礼
智剑割断无知网 大悲恒悯含识类
荷度生担无疲乏 究竟归处我敬礼
称名能消诸横死 忆念即救三有怖
皈依便赐毕竟乐 于诸时处常敬礼
我今敬依离过尊 现前愿消诸灾障
究竟得往极乐界 莲花化生承事佛
犹如无量寿佛身 眷属寿量并世界
胜妙相好悉何若 愿我所得亦如是
【长寿佛修法仪轨】
「加持咒」(念诵三遍)
嗡 桑巴ra 桑巴ra 波玛纳萨ra
玛哈藏巴巴 帕德所哈
此咒其功德能使念诵增上一千万倍。
「皈依、发心」(念诵三遍)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四无量心」(念诵三遍)
愿诸有情具乐及乐因 愿诸有情离苦及苦因
愿有情不离无苦之乐 愿有情离亲疏悉平等
「祈请文」
救度众生主尊无量寿,遣除一切非时死亡尊,
无依而苦众生所依怙,致诚祈祷世尊长寿佛。
「长寿咒」
嗡阿玛日阿纳则闻德意所哈(随意念或108遍)
显现非时死亡征相时,立时明见世尊长寿佛,
即刻遣除死亡之魔力,并得无死持明之果位。
「回向偈」
此福已得一切智,催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麦彭仁波切极乐愿文」
导师无量光垂念, 如您所发菩提心,
我发无上胜觉心, 所造一切诸善根,
西方极乐刹土中, 生于胜王汝之前,
一切广大佛子行, 为欲圆满而回向,
此生命终于净土, 刹那化生极乐界,
导师弥陀授记已, 圆熟净德愿究竟,
祈祷如来无量光, 我发无上菩提心,
一切善根皆回向, 成就往生祈加持。
「成就所愿誓言」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 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成就所愿咒」
达雅塔 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长寿佛修法仪轨】
1. 《加持咒》 (三遍)、 《八圣吉祥颂》 (三遍)
2. 《皈依、发心》(三遍)、 《四无量心》(三遍)
3. 长寿佛祈请文:
世间救主无量寿
非时亡命诸解除
无助苦难救护者
顶礼佛陀无量寿
4. 长寿佛如来心咒: 嗡 啊嘛日a呢 则丸得耶 梭哈 (多念)
5. 回向偈: 《普贤行愿品》
◎长寿佛咒
嗡 那摩巴嘎瓦得 阿坝热 么大 阿耶加那
色波那 则大得昨 杂呀 达它嘎达亚
阿哈得 萨亚桑波达亚 达亚它 嗡
本耶本耶  吗哈本耶  阿坝热 么达本耶 阿坝热
么大本耶  加那桑吧  若巴子得 嗡萨日瓦  桑嘎
巴热西达 达日玛得 嘎嘎那  萨梦嘎得 桑巴瓦
波西得 吗哈那亚 巴热瓦锐 梭哈
※观想此等有情从生命畏惧中解脱,生生世世获得寿。
嗡 啊弥里打 得杰 哈喇
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此咒能诵十万遍满,得见阿弥陀如来,命终决定得生极乐。《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
噢(m)那莫巴嘎瓦得,阿坝热,么大,阿耶加那,色波讷,则大得昨,日(阿)杂呀,达它嘎达亚,阿哈得,萨(m)亚(k)桑,波达亚,达亚它,噢(m),本耶本耶,互哈本耶,阿坝热,么大本耶,阿坝热,么达本亚,加那桑吧,若巴子得,噢(m)萨日瓦,桑嘎日(阿),巴热西达,达日玛得,嘎嘎那,萨梦嘎得,桑巴瓦,波西德,马哈那亚,巴热瓦锐,梭哈.
这个咒语是长寿咒,如果在旁生耳边念诵,功德极大,此出自《无量寿智慧经》中。经中讲道:在旁生即飞禽走兽的耳畔念诵此咒,它们都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成正等觉。
放生时念完阿弥陀佛心咒后,再加念长寿咒。因为阿弥陀佛和长寿佛是一体的,他们也是无量寿佛。我们为这些动物念咒,希望它们平平安安,能够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不论是动物还是人,不到时候的死亡(指意外死亡)都是很痛苦的,也不正常,所以我们给它们加念长寿咒(希望它们和我们一样平安度过一生,最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摘自桑吉银登仁波切开示录
尊者世亲曾说:&杀处所引而放生,如此惠济诸生命,舍弃伤害诸众生,定获长寿之果报。&
长寿佛消灾延寿增福慧五色天马旗:长寿佛是法身阿弥陀佛以报身佛显现另一种形相。修佛习密信众修持长寿佛心咒,悬挂长寿佛天马旗,能令福德寿命及智慧增长,更能息除障阻寿命各种灾劫、恶疾、病灾除,更不受一切传染病毒侵害,避免非时而死及夭折、意外身亡,消除无始劫一切罪业,证无死成就,命终顺利往生西方极乐Q土等殊胜功德。
长寿佛灌顶开示
今天要给予的是简要的长寿佛灌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寿命得以延长,并且能消除各种寿命的障碍跟违缘。为了要得到长寿我们需要具备很多的顺缘、条件!我们不仅是需要一个好的身体,同时我们需要具备大的福气,而且也需要能排除各种的障碍和逆缘。而透过修持这个长寿佛的法门,最主要是帮助我们能够积聚福德资粮,并且帮助我们消除各种的障碍和逆缘,可以说透过这个法门来开展出我们心绪上所具备的无死力量。然而不仅仅是要长寿这就够了,因为就算是寿命非常的长,但是他如果不具备一个利他的心或者一种热忱善心的话,那也可能会做出很多伤害别人的事情,因此具备一个慈悲心的长寿,这才是重要的。
得到了这个灌顶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延长寿命呢?那还得看各自的修持而定!无论如何我们说今生为人,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要有一念心,尽力的减少伤害别人的行为,而且要尽力的去利益他人,随时要这样提醒自己具备这样的心这是很重要的。
今天,尤其是特别为了这个法门而来的法友们,我在这里真心的为各位祈请,也祝福各位,希望各位有一个具义的人生,而且是一个长寿的人生,在这样一个具义长寿的人生当中,能够修持广大的利他事业。接下来我带着这样的祝福,给予灌顶。
(法王给予灌顶.....)
各位已经得到了简要的长寿佛灌顶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将心中所想的各种的愿望付诸于行动。付诸于实行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人身难得,而难得的人身,其意义也是非凡的。所以各位在得到灌顶之后,要尽力的行善,尽力的守护、保护其他的生命,而且要尽力的断除透过自己身、口、意对众生所做的伤害,并且要尽力的带给他人快乐。这些善行可能我们没有办法马上实际的做到,但是我们要具备这一念善心,带着这念善心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子的来想、这样子来做的话,我们都会得到快乐的。
从我个人来讲,如果能帮助到了一个人或是让一个人开心了的话,在那一天中,自己也会觉得非常的快乐,也会觉得很充实,很有意义。但相反的,如果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没有帮助到任何人,也没有让任何人开心、快乐的话,也会觉得在那段日子里过得很空虚,也没有什么意义。
谈到人的一生是长还是短,一个人如果是开心的,那么生命自然会很充实,充满快乐的。相反的,如果一个人是不开心的,自然的,他的寿命也会短,而且其一生中也会充满了痛苦、害怕,如此也不会是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这是自然会产生的结果。
寿份无量---修持延寿本尊法门
修持延寿法门的方法
延寿法门的理论
依佛法的定义来说,人的生命分为两种,一种是平凡的身命,另一种是具备所有八种有暇及十种圆满的暇满身命。前者固然不易获取,但后者却是最为稀有宝贵的。既获取了一个具足暇满的身命,我们必须好好珍惜,善用生命。但不幸的是,人身及人生并不恒久,只能维持一段极短的几十年。在世界上,没有甚么东西或现像是久存不变的,人身亦然。要想长生不死当然是不可能的幻想。然而,在佛法中却有一些法门,能令修行者延长寿命。
对真正的佛法修持者而言,长寿而善用身命是修行道上的一种大助缘。依古印度及西藏传统,不少真正的行者都先修延寿法门,待得到成就征兆后就致力于开发智慧。这并不基于世俗贪生怕死的心态,而是为了要争取在具有这完美修行条件时好好修持。
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两大因素,第一是福德,第二是寿量。在二者其一开始衰落耗尽时,我们可以透过相应的修持令其增长,从而延长生命,争取更多的修持机会及时间。
死亡有三种情况,一是功德耗尽而寿量未完,二是功德未尽但寿量已完,最后一种是功德与寿量皆耗尽而终。
如果功德与寿量同时皆近乎耗尽,要想延寿是极为困难的。但如果只是二者其一近乎用尽,则可以透过相应法门令快将耗尽者增长,从而达到延寿的效果。
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因病或意外而陷入长年的昏迷状态,虽仍一息尚存,但却永不会醒转过来,这便是功德用尽了而寿量尚存的例子。若要增长功德,行者必须勤对师长及三宝供养,或作广大布施善行。
若要增长寿量,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戒杀及护生,亦可进行救生及放生、修持延寿本尊法门、求取服用长寿法药及修持气脉等。此外,食疗、服用调理生理机能的药物、养生运动等对长寿亦有辅助作用,故亦属增长寿量的范围。
如果没有有证量的大师或有经验的人代为观察,我们或许不易得知自己的福德或寿量是否充足坚固。故此,延寿的最稳当方法是长期在增长福德及寿量这两方面同时好好修持,同时要善用身命,在有生之年勤作善业,多修佛法。
如何增长功德
要令功德增长的方法有多方面,我们今天只能概略地说一说。增长功德主要分为供养福田及对众生布施两大类别的方法。
供养师长与三宝
我们的师长、双亲及佛、法、僧三宝是最殊胜的福田。甚么叫做「福田」呢?「福田」的意思是:我们可以透过对他们供养承侍而获得福德,就正如农夫透过对田地的料理与播种而得收成一样。世间上的田能种出五谷等,而福田则可种出福德。
对在家人来说,父母是最直接、最殊胜的福田,但大多人往往只懂往寺庙求福上香,从不好好侍奉父母,把这最易积累福德的途径忽略了。对出家人来说,剃度师、亲教师等是最殊胜的福田,透过承侍他们,便可轻易地积集功德。当然,出家人也一样要尊敬父母,在家人也可以透过承侍佛法上的师长而得福。
为甚么佛法上的师长是福田呢?佛经中有云:「佛于末法时,当现师长身」及「我(佛)于末法时,当现亲教身,住阿^黎相」等,亦即说于末法时期,佛陀以我们的师长之形相摄受我们。师长是现今作佛陀利生事业的代表。我们的解脱及成佛等未来成就,都源出于师长的慈悲教授。有些人以为自己看看佛经便可以成佛,这是绝不可能的大笑话,我们必须经过历代上师才能得诸佛之加持。以衲来作例:如果没有教字母的师长,衲只是一个文盲,如何能阅读佛经?如果没有剃度师,衲就不能出家;如果没有显法的师长,衲不可能懂得菩提道次第等佛法;如果没有恩师授予灌顶,衲就不可能修持殊胜的无上密法;如果衲有一天得到任何成就,这无不出于恩师的教授!我们今天有幸得到暇满身命,是过去布施及持戒之果。但我们在过去生中,又是如何会懂得持戒及布施呢?这亦源出于过往世中的师长之慈悲教授。如果在过去生中没有师长的教授,我们今天绝不可能得到暇满人身!
我们应如何供养师长福田呢?我们应以各种物品供养、为师长办事及依他们所教的去做。这三种供养,第三点之如教奉行是最主要的一点。
佛典中说:「于众生供养师长时,诸佛菩萨皆欣喜观视」。我们在供养诸佛时,能积献供的功德;但在供养尊敬师长的时候,我们既得献供的功德,更同时额外得到令诸佛欢喜的功德。
如果我们如法地供养及依止师长,不单只可以积集福德,更有许多其它的利益(注:有关敬师之教法,于法师著作《悉地本源》及《心生欢喜》中有详细开示)。
有些佛教徒认为,只有藏传佛教才注重敬师若佛的重要性,其它派别便不需敬师,甚至认为藏传佛教把师长过度神圣化了,这是一种极大的错误见解。在古印度,所有祖师无不对自己的师长至为尊重,多作供养承侍。在古代的汉地,历代大师一样对其师长承侍恭敬。在现今的南传佛教中,我们仍可见到小乘宗派对敬师之道的重视。我们不要以为承侍师长是修学佛法的代价,承侍师长本身就是在修持佛法,而且更是一切功德之源泉。宗喀巴祖师曾说:「任何功德都源自师长,如法地依止师长是修行的基础!」(注:出自《普善德根本》一论),这是大师在写作一部讲述整个成佛之道的论著中之首两句。
大家或许会听过常啼菩萨的名号。k为了求法及供养自己的恩师,不惜割肉洒血。正因为k的敬师修持极好,k得以顿时证得一般需经无数劫方能成就的八地境界。常啼的事迹出自藏、汉、显、密佛教共通的经典,由此可见敬师之概念并非藏传佛教自己发明的。
我们今天有幸得到暇满人身,有机会修持佛法,先决条件便是得到人间的转生,这正是父母的恩德。慈母不怕痛苦,忍苦十月及冒生命危险才把我们生下来。在我们出生后,她不怕污秽地为我们处理粪便,把我们视为珍宝。自从我们出生后,母亲便不再有私人的娱乐,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侍奉我们,这些恩德谁能与之相比呢?现今的西方社会,不少年青人憎恨自己的父母,把他们视作仇人,也有东方青年受了这种坏影响,产生叛逆的心态,这是很坏的一件事。对父母生_恨心,会感召很大的果报;对师长生_,也会带来无量的痛苦。在佛经中有说:「_师一x那,即坏一劫善;等量劫中受地狱等大苦!」,这是说即使对自己的恩师生出愤恨心只极短的时间,便会烧毁多劫中辛苦积累的功德,更要在很长时间中在地狱等恶道轮回。一「x那」是一次弹指时间的六十五份之一,大约是六十五份之一秒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对师长_恨只一弹指这么短的时间,便会毁去过往六十五劫所积善业,更要在六十五劫中受苦。在《金刚手灌顶经》中,大势至大士问佛陀:「世尊,如果有人轻视师长,会有甚么果报呢?」,佛陀却答说:「大势至,如果我如实地回答的话,一切天众、人等在听后都会因受不起惊吓而昏倒!」。由此可知,对师长生恨会有很严重的果报,对父母生恨亦然。这些痛苦的果报,并非上天给我们的惩罚,而是自然的因果定律。如果我们伤害一般的众生,已经会感召极痛苦的结果。师长及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极重,如果伤害他们,所召之果报则更加严重。在因果定律中,杀生的果报已极严重,但若杀害父母,则更属五无间罪之一种,与伤害佛陀等最重罪业并列。
要供养父母福田,我们可以以双亲喜爱的东西供赠,并为他们办事承侍。只要是不违反道德的事,我们应尽力满足父母的要求。在平时,我们应多关怀父母。如果并不同住,我们也可以多打电话与父母聊天。对天下的父母而言,最大的礼物莫过于子女成材,所以我们好好地做人也是一种好的供养。总之,我们应努力令父母欢喜快乐。这不但是为自己积集福德,也是报父母恩的表现。对在家人来说,这也是在积集自己的子女未来对我们有孝道的因缘。
即使父母已不在人世,我们仍有各种方法利益及供养他们。如果我们以受于父母的这个身体广作善行,尤其是礼佛及捐血等身体所作的善行,亦会直接令已往生的父母得益(注:有关报父母恩的开示,读者可参考法师著作《孝份无量》)。
除了对师长及父母供养侍奉外,我们亦可透过供养三宝而积累福德,例如在佛像前献供燃香、花、灯及水果等。佛像虽然并不是真的佛,但我们可以透过佛像而积聚向佛献供的功德。佛陀并不需要我们供上饮食,也不会因我们上供奉承而特别对我们慈爱,因为k们的悲心是平等的。在佛前供养,为的是我们自己积集福德,而并非诸佛有所需要。这情形犹如农夫对土地百般照顾,为的是自己收成,并非为了土地而做。我们亦可赞助印赠佛经、建造寺院、僧人教育、供僧及资助弘法活动等,这些都属于供养三宝的类别。
修持布施善行
单只给予他人东西并不是圆满的布施善行。布施之真义,在于施舍之心。布施是菩萨六度圆满之一种,能积不可思量之功德,且能令我们破除悭执,利益极大。
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及无畏布施三类。在家者应以财布施为主,出家者应以法布施为主,但这并非说出家人不准进行财布施,只是指出家众不应着重求财以施之意。在三种施舍中,最殊胜的是法布施,无畏布施次之,财布施再次之。
财布施并不狭指金钱的布施。但凡物质的施予,例如为贫者施财、为饿者送食、为渴者给水、为病者赠药,这些都属于财施的范围。
有一些东西是不适宜布施的,它们包括对受施对像并无益处的物质、僧人自己的法衣、师长特赐予自己的物品、毒药、兵器等都是不恰当的布施品。
我们除了以实物为利益众生而布施,同时亦应于观想中布施,这也一样可以得到福德,所以我们应二者并行。的确缺乏财资者,可多作观想布施;但有布施实物的能力者,不应只止于在观想中行施。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是大富人才可行施,即使对小虫施予一片树叶或对蚂蚁施予一匙糖粉,都可以生出很多福德,而且人人都有能力办到。我们若能把财布施变成每天的生活习惯,每天都作多多少少的布施,哪怕每次只施一颗饭粒予一蚁,将会为自己的未来及现世福乐带来很大的好处。衲认为大量的布施固然好,但却未必常常能做到;反而日积月累地每天作一点点小布施,细水长流地便能积下广大功德。
财布施不单能积功德,且有其它益处。如佛典中说:「由施遮止饿鬼趣,亦断一切贫困因」,这是说布施不单是长寿之因,且能断除今生与未来生贫困缺乏资财的业因,也息灭未来生堕饿鬼道中的恶因。因果是奇妙的定律,如果你布施越多,反而会得到越多。
我们虽说在家人以财布施为主,但并非说在家人不能行法布施。大家不要以为只有大法师登座说法才算是法布施。我们在每天读经、持佛号或诵咒时,可以观想天众、非人等来临听闻,这便是在观想中进行法布施。如果所在地刚巧有昆虫、猫、狗等听到,则是实际上的法布施。又如我们在与亲友来往时,依情况谈及一些令他们信仰佛法的内容,甚至不提及佛教名词,单单令他们的爱心、忍耐等善德得以增长了一分,也属于法布施,这些我们都能做得到。对身边的人,我们作法布施必须视乎情况,不应对不信佛法的人强行推销佛法,也不可能神经错乱似地对人日夜诵念佛经。我们大多人并无资格正式登坛说法,所以宜在生活对话中谈及慈悲、忍耐及爱心,这样的话对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有利益,既不会逆耳或令人反感,而且恐怕不易说错。此外,若我们以金钱资助弘法活动、僧人教育或印经等,虽并非直接的法布施,但却因间接与法布施有关连而能得法布施的功德。
无畏布施,是指令众生免于各种怖畏,例如在火场中救人、对面临被宰杀烹食的动物放生等等善行。这些善行也是我们有能力办得到的,譬如见一只飞虫掉在水中,我们只须弯身动一下指头,便能令他免于水难而得生,又如买回鱼、虾等水族而放生,这些无畏布施我们可以轻易办到。放生等无畏布施,既能令功德增长,也能令寿量增长,因为令众生脱难延生与自己的长寿有极为直接的因果关连。
衲经常提倡捐血、赠药及承诺临终捐赠器官等善行。这三种善行在布施物的角度来说,应归类为财布施;但因为它们能令他人免于死亡之怖畏,故亦可说是无畏布施。这三种善行同时可以积集财布施之功德、无畏布施之功德及因令众生延长了生命而令自己寿量增长的益处。此外,捐血及临终捐赠器官二者,所布施的正是本来源自父母身体的东西。这两种善行能令不论是在生与否的父母得益,故也可说是对父母福田的供养。有关布施善行,佛法中有不少开示,但今天因时间之限只能说这么多(注:有关布施的详细开示,可参考法师著作《福份无量》;有关捐血及捐赠器官之功德,可参考法师著作《孝份无量》)。
如何延长寿量
要延长寿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现在我们将会一一提到。
戒杀与不伤害众生
在各种具延寿作用的法门中,最有奇应的莫过于戒杀及不伤害众生之善行,它们是最直接能导致长寿及中断夭寿业因的方法。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自称为「三宝弟子」或「佛教徒」,但这些名词的定义是什么呢?如果不明白「佛教徒」的定义,单单自称为「佛教徒」是没有丝毫意义的。如果不具备一个「佛教徒」的基本条件,单单自称为「佛教徒」,不论你重复说多少次,也不会令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佛教徒」或「三宝弟子」的定义,不是指单单参加过一、两次皈依仪式,也不是说你天天上香膜拜泥造的像、口念佛号等。「佛教徒」或「三宝弟子」是指真正在心中对佛、法、僧生起觉受依止的众生。自称为「佛教徒」,就等于是在声称:「我是一个不伤害众生的人!」,因为不害众生是佛陀的最基本教示,也是法的最中心思想和一个佛教弟子的起码要求。佛教也称为「内道」,是内心的修持而非外在的改变。即使你对三藏佛法说得头头是道,著作等身,甚至能披着法衣吸引很多人依随,如果你的心中对三宝没有真正的依止觉受,也绝不能称为一个三宝弟子,你所做的任何事绝不可能成为成佛之因。反过来说,一位文盲老婆婆虽然目不识丁,也不可能懂太多的义理,但如果她心中对三宝有依止心,她就是一个完全名实相乎的三宝弟子。所谓对三宝的依止,并不指对佛像盲目地膜拜。三宝中以法宝为主要依止对像,而依止法宝是指依法奉行,法宝的最基本正是不害众生的精神。如果自称为「佛教徒」,却又伤害众生,这便等如自打嘴巴,因为伤害众生这行为正显示你连最基本的佛法也未曾依止奉行。
戒杀及不伤害众生,是皈依三宝的基本学处、十善业的首项及居士五戒的第一条,也是导致长寿的最直接因素。没有任何延寿方法比戒杀来得更有效、更见成果及更直接的了。如果一面修持长寿本尊等法门,又同时伤害生命,这等于是一面在努力积集长寿的因,同时却又在造强而有力的短寿之因,就似是一个笨商人每天辛苦地赚上十元,却天天把一张一张的一百元随便丢进垃圾桶同样的道理。如果这样地修,怎么修也不会见成效!
我们今天所说的戒杀,对像泛指一切六道中的生命乃至圣众的化现肉身,下至似乎微不足道的一只小蚂蚁,上至诸佛的应化身相。有些人认为畜牲并没有与我们类似的生命,或说他们与人类不同,所以便可以随便杀害,这是一种可笑的谎言。一尾鱼会呼吸,我们也会呼吸;一尾鱼需要食物,我们也需要饮食;在受伤时,我们会因痛而呻吟不已,一尾鱼也会在受伤时痛苦地挣扎;在这么多的共通点上,说畜牲在生命本质上与我们不同,是没有道理的,衲从未听过比这说法更无根据的谎言。也有人说鱼类并无与人类近似的感官,所以不会感到痛苦,这也是无真实性的想法。我们不可以说因为某种生物与我们不同,便可以肆意加害。也有人把钓鱼及打猎作为周末的娱乐;但在杀害另一个生命成为你的娱乐时,你的生命其实是可悲的,试问一个正常人的生命怎么可能会因另一个生命的结束而变得丰盛起来呢?也有人说:「我并不杀死鱼类,我只是以钓取他们为娱乐,捉到后我便会把他们放生,所以我并没有杀生!」,仿佛这种行为就十分慈悲似的。试想想:如果有一个人把你的子女以铁穿透身体,把他们吊起来肆意玩弄一下,再把他们放走,你会有甚么感受?这些动物与你的子女并无不同,他们也是在六道中求乐畏苦的生命,所不同的只是外相而已。你今天所打的鱼,也或许正是你去年死去的母亲,这有甚么不可能的呢?
我们各因个别情况,未必能茹素,但我们至少应戒除直接的杀生,包括钓鱼、打猎及去海鲜餐馆挑选活的水族而杀烹或由他人代杀等。
在杀生时,我们先有一个可杀的对像,心中生起一念:「这是一条美味的鱼!」,然后基于食欲(贪念)而起杀机,而自己操刀或命人代杀,最后这尾鱼死了,这杀生行为便是一个完整的杀业,会带来极大的果报。如果上述各条件并不完全具备,则并非一个完整的杀业,例如在意外地踏死了一条虫的情况下,心中既无认定对像,也没有基于贪、_、痴等烦恼而起杀心,所以并非一个完整的杀业。
一段完整的杀业,会带来四种可怕的果报:
异熟果 -- 未来一生或多次转世中都生于三恶道中;
因等流果 -- 由于曾作杀业,于未来生中堕恶道时,及已遍历生恶道中之异熟业报而转生善道中时,都会有重复造作同等业因的倾向。如果我们观察小孩子,便会看到在一些心性慈悲的家庭中,有些小孩却天生喜爱杀害小动物,或加以残害折磨,这便是过去生中杀生的因等流果;有些小孩天生就自然地爱护小生命,例如喜欢把掉在水中的飞虫救上来等行为作娱乐游戏,这便是过去生中爱护生命的因等流果,令他们在今生中仍有这种倾向;
果等流果 -- 由于曾令众生得被夺走生命之苦及被杀害之痛苦,于未来生在恶道中时及于已遍历生于恶道的异熟业报而转生善道时,会重复体验被夺走生命及被杀害之痛苦,例如被杀及短寿等因缘;
及增上果 -- 于未来生中,即使已遍历生于恶道之果报而转生人间,由于过往业力仍存,会投生于难得长寿之国度,例如生于战乱连年、人心喜爱暴力、饮食不足、缺乏医疗物品的地区。
以上的四种果报,全都会由一宗杀业而生,而且四种都必须承受,杀生者并非只会体验四者之一。果报的延续亦不只一生,可以延长多生。如果作的是重业,例如所杀的是自己师长或父母时,今生中便会开始遇上业报;在其它情况中,会在下一生中或再迟一点的未来生中开始体验苦果。在这四种果报中,异熟果的苦固然不用多说了,果等流及增上果也都不易承受,但因等流则更严重。我们可以因为一次杀生而得因等流果,而因为这种再次重复同类行为的倾向,我们会多次杀生,又再引发多套的四种果报,就此没完没了地尽未来生承受苦果,难以得脱,不要说求长寿,连再次做人的机会也近乎没有可能!有好些人妄言「一切皆空,业报等事也无非是心作,并不真正存在」一类的胡言,等到生于恶道中时,这些痛苦便会令他们知道自己的见解并不正确了,但那已是太迟了!
我们说的戒杀及不伤害生命,并不单是说没有杀生的行为。一个小孩或许并未杀生,但他却并非在进行戒杀善行或持不杀的戒。我们必须在心中生起不伤害众生的动机,这才构成戒杀的完整修持。就似一段杀业必须具备四种因素才说得上是完整的道理,我们要认知分别戒杀的对像,因悲心或畏惧杀生果报等基础而生起戒杀之动机,然后积极地防止杀生,最后生出不杀的决心,这才会成为具备了对像、动机、行为及完成这四种因素的一段完整戒杀善行。
完整的戒杀行为也有四种果报:
异熟果 -- 未来生中生于三善道;
因等流果 -- 自然有爱护生命的倾向;
果等流果 -- 长寿及健康;及
增上果 -- 生于和平、丰盛、人心良善及医疗充足的地区。
所以,戒杀不单会令今生长寿,且能令未来生都长寿健康及于危难时遇到救助。
要延寿的人,一边应积极戒杀及爱护一切生命,以得长寿之因及防止新的短寿业因产生,在另一方面对过去生及今生中已作之杀业忏净,以把已积之短寿业因消除。忏净的方法也有多种(有关忏罪法,可参考法师著作《本尊海会》及《心生欢喜》等),但其关键在于四个因素:
依止力 -- 生起依止的心;
忏悔力 -- 对曾作之业生悔;
对治力 -- 持咒、读经、礼佛等修持;及
誓愿力 -- 决心永不再作同等不善业。
如果能做到以上的事,要求得长寿并不难。此外,我们可以多作放生、施药及捐血等令其它生命得以延长的善举,这些都是爱护生命及戒杀的积极延伸行为,对增长自己寿量有很大的力量。
我们千万不要犯舍本逐末的错误。要想延寿而不戒杀害众生,纵使天天持亿遍无量寿佛的咒或天天跪在佛像前上香送礼,也绝不可能成就长寿。
修持放生善行
放生是戒杀及不伤害众生等概念的积极延伸,同时也是六度中的布施善行其中一种。刚才衲曾说过,布施是积集功德的其中一种方法,但放生这种布施却不单积集功德(延寿的其中一个因素),同时亦直接增长寿量(延寿之另一因素)。
放生的动机,必须基于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的心念。放生的对像,应该是面临马上要被杀害的生命,例如食用鱼等。有时我们见到有人买观赏鱼类放生,这虽然令他们得到自由,但却并非严格定义上的放生,因为他们并无被杀的危险 ,反而或许会因被放至陌生天然环境而致死。在购买放生对像时,最好不要预先订购,避免贩者因多接了订单而刻意多捕生命让我们来放生。在购买前,必须预先了解所放生对像之生活习性及来源地等,否则便会因胡乱地释放动物而导致他们更早死去的情况。汉人较常放生龟、鱼及鸟类,藏族则常常把牛只等放生,甚至在过往也有把死囚放生的先例。衲甚至还见过有人把猪放生!衲在年少时住在四川大藏寺,常常会往在附近居住的剃度师康萨仁宝哲处求教或拜访谒见,途中会经过一个小村落,村中有一头被放生的老猪留连,衲当年每次经过这小村都会看一看他。至今虽已事隔四十年,但衲却从未听说有把猪放生的其它例子。
理想的放生过程,并不是买几尾鱼丢回水中便算是完成。在放生前,我们宜对放生的对像念诵各种真言、诸佛之赞文及经文等,这能令他们与佛法结下因缘,令他们于未来生得遇佛法,我们同时亦种下了法布施的善因。最适用的咒是千手千眼观音大士之大悲咒、十一面八臂观音大士之大悲咒及观音六字大明咒等。此外,对被放生的动物诵念佛号、经文、宗喀巴大师咒、弥陀之报身或应化身之咒句等都甚为有益。总而言之,大家懂甚么咒或经文都可以为他们念诵,诵时应朗声令他们听到为宜。
有些佛教团体在放生前,会为被放动物授三皈依。在佛法定义上,如果不明皈依的内容及意义,就不可能构成真正的皈依。畜牲道中,除少数如龙族外,并无摄受佛法义理或明白人间语言的能力,所以并不可能在心中生起依止的觉受,无从皈依三宝。然而,上述的授三皈依仪式仍可被视为法布施的一种。虽然被放生的动物并不真正就成为了三宝弟子,但在仪式中起码曾令他们听闻佛号及皈依文,在他们的心识中种下了皈依的种子,这利益也是很大的。所以大家在放生时,不妨也为这些动物诵念皈依文。他们心中虽不明白佛法,也不知道我们在诵念甚么,但在听闻咒语、佛号或皈依文后,在他们的心识中会种下了一个善种子,这个种子将来决定成熟,令他们在未来生中遇上明师及佛法。在佛教历史上,曾有一位龙树祖师,他很喜欢大声诵读正在研究的经典,在他的居处恰巧常有一只鸽留连。这只鸽因为长期听到大师诵读佛典,心中种下了得遇明师及佛法的种子,后来在死后生为人身,更凭前世的记忆而找到龙树祖师,成为了大师的其中一位弟子,大师为他取名「龙觉」,这个弟子后来学识及证量都很高。我们大家也可能正是像龙觉一样,在过去某生中刚巧听闻了一句佛号,今生才得遇佛法,有机会去修持,所以大家千万勿小看为畜牲念一句咒语的功德!我们并不需要成为登坛说法的大法师才能作法布施,对别人说一句善语、为畜牲念一句佛号,这些都是法布施的一种,对授受双方皆能带来很大很大的好处,而且这正是我们天天可以轻易做到的善行!
在放生时,如果我们有观音甘露丸(mani rilbu)或同类法药,可以提早一晚把一颗放在热水中浸泡,在翌日把水洒在动物身上,或给他们饮用,又或混入食物中喂食一点,便会为他们带来说也说不完的好处。甘露丸并不太溶解于水中,所以在制用甘露水的水瓶底部,仍会见到整颗或已溶散的甘露丸残渣。如果我们常作放生或只有少许甘露丸,可以把瓶中的甘露水用作弹洒、喂食或直接喂喝,但留下瓶底有渣的水及尚未溶解的残余甘露丸又添入新的干净水,这样便可以利用一颗甘露丸做成很多甘露水,能利益更多众生。如果无法求得观音甘露丸,也可以自己持咒而吹气于水中加持,这样地加持的水一样能令被喂的众生得益。如果我们以悲心及爱心为动机,为将被放生的畜牲提供一餐适合的食物,令他们听闻佛号或咒语等,然后把他们释放在适合生存的地方,便是同时在作财布施(施予物质)、法布施(施予佛法)与无畏布施(令其免于死难之怖畏),这是十分殊胜的。我们在令他们寿命延长之善行中,同时亦在增长自己的寿量,这是很直接的因果循环关系。
修持延寿本尊法门
三世一切诸佛的体性其实是一味的,可是为了各别因缘不同的众生,k们便有不同的化现形像,显现出各别的特性,例如药师佛为消病殊胜的本尊、文殊为大智之代表、观音为大悲之化身等等。由究竟的角度来说,诸佛之间完全并无分别,诸佛中的任何一位都具备圆满的大智、大悲及力量。我们视观音为大悲的化身,并非说k并不具备圆满的大智及力量;同样地,大智文殊大士亦圆满具足最上的悲心及力量。所以,如果我们能修持至与任何一位佛陀或本尊相应,得到k的加持,便亦等于得到了所有本尊的相应。有人说:「有些人修一位本尊而得百位本尊之相应」,便正是这个道理。但若从世俗的角度来说,诸佛体性虽为一味,众生因缘却各有不同,故此诸佛之不同形相因此显得有各别不同之殊胜功德及功能作用。所谓延寿本尊,即其法门能令我们增长寿量的本尊,包括弥陀、药师八佛、白度母及尊胜母等。
要想透过延寿本尊而增长寿量,有多种层次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多去参与长寿本尊之随许法会(注:在汉地多依俗而误称为「灌顶」)或长寿灌顶,例如弥陀报身相、白度母、尊胜母及马头明王之长寿灌顶等。在这些灌顶或法会中,主持法师会依传统召请本尊加持,并授予受灌者一些加持过的长寿丸及长寿甘露等,服用它们能有一定的殊胜加持,能增延寿量。在这顺带一提,灌顶(Wangkur)并不同于汉传佛教之法会,不应不加选择地随便参与。在一个真正的灌顶中,主持法师与参加者建立起师徒关系,除此亦可能有一些其它的誓戒。欲参与正式灌顶的人,必须是信仰佛法的三宝弟子或信仰佛法而发心皈依三宝,并对主持灌顶的法师有所认识,心生敬重,愿意成为他的弟子。修法的人,并不限只能有一位师父,可以依止多位师长,但每一位师长都要尊重承侍,包括所有曾授予灌顶、授戒或授予皈依的师长。所以,我们应对主持灌顶的法师有一定的认识,心中有尊敬及愿奉为师的心,方可参加。现今末法时期,有些人把佛法当作商品,美其名慈悲广弘,随便举行各种灌顶,甚至包括摩诃无上瑜伽密灌顶等,而参加者则不理法师资格,在看到报纸广告后便一窝蜂地争相受灌,这种情况对师徒双方都不利,可说是授灌顶者及受灌者手共赴三恶道的「授记」仪式,因为这是不符合佛法的商业行为,并不是真正的弘法。如果师徒双方都具资格而举行如法的灌顶,其利益的确不可言尽;但如师者是为了赚利求名,徒者对法师又毫不信任,则灌顶只沦为买卖,别说没有其应有之利益功用,甚至还会带来不利的严重果报!
如果是随许法会(Jenang)或长寿灌顶(Tsewang),情况则与正式灌顶颇有不同。一般来说,参加者至少应对佛法及三宝敬信,对法师亦要有尊敬心,但受灌者条件并无严格限制。这类仪式适合广大民众集体参与,是一种公开性的法会,只要主持法师具备应有资格,大家可以放心参加。
不论是延寿本尊正式的灌顶、长寿灌顶或随许仪式,主会法师都会传予本尊的真言,大家在参与法会后若可一心每天诵持,可令寿量更为增长,利益远比单只参加法会为大。如果能修持该延寿本尊的仪轨,当然利益又更加比单只诵咒为多。
弥陀的报身相、白度母及尊胜母三位合称「长寿三尊」,他们对发愿增延寿量的众生尤其垂佑,大家不妨尽力持诵k们的真言或礼赞文。
弥陀的报身相之真言分为短咒及长咒。其短咒是:
阿玛兰尼 只温地易 疏哈
Om Amarani Sivandiye Soha
白度母咒是:
达里 度达里 度里 玛玛 阿育般耶 贾纳贝森 古路 疏哈
Om Tare Tuttare Ture Mama Ayupunye Jnanapunsam Kuru Soha
尊胜母的咒是:
 仲 疏哈  阿米烈他 阿育达地 疏哈
Om Dhrum Soha Om Amrita Ayur Dade Soha
以上这些真言,大家若能求得其本尊之灌顶、长寿灌顶或随许便可持诵,或只求得口传传承亦可。如果未有机缘求得,先行持诵,待未来寻得明师求受灌顶、随许或口传亦可。
一般而言,佛法中的咒语必须先求得传承方可修持,但上述这几种真言较为普遍,若未得口传等而持诵,虽并不能与已得传承而修诵之功德及效益相比,但亦并非绝对不可,而且亦有很大的利益。
此长寿三尊既有各别的礼赞文及仪轨多种,亦有三尊合修的礼赞文及仪轨。弥陀报身相的礼赞文为:
无量寿佛世间尊 灭除一切非时死
诸孤独苦依怙处 敬礼无量长寿佛
其与白度母及尊胜母合修之礼赞文为:
人天导师无量寿 平息病魔尊胜母
增广福寿白度母 敬礼三尊延寿佛
以上所授的只是长寿三尊各别及合修的礼赞之一种,此外还有无数其它版本可供修持,今天就不再教授其它版本了。以上赞文并不存在必须一定求受传承的问题,大家可以放心地修诵。在朝礼寺院时,如果见到这三尊佛像,我们亦可以念诵以上偈文作赞,这会为我们带来利益。佛像与真正的佛陀都不需要众生的礼赞或供养,我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自己与众生的利益,并非为了满足佛陀的需要或「巴结」k们。
此外,我们亦可供奉延寿本尊,以种种清净饮食、花、明灯及香料供养,这样也有延长寿量的利益及效用。我们亦可供僧而延请他们举行长寿法会。
不论对哪一尊佛作赞、供养或礼拜,都是在积累功德(延寿因素之一),但对延寿本尊作赞、供养及礼拜,则亦同时在增延寿量(延寿之另一种因素)。
以上所说各方法(除修延寿本尊仪轨外),严格说称不上是修持延寿本尊法门,只可说是与延寿本尊相关的行为。现在衲会讲述一种延寿本尊的正式修持法,如果持之以恒,肯定能达延寿的效果。历史上,很多修行者都依靠这法门延寿,大家不需怀疑它的功效。这法门由佛陀经历代祖师口耳相传下来,其间并未中断变质,所以其法之来源亦是毋需怀疑的。这法门即使未经口传、随许或灌顶,大家也可以去修持。
诸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及应化身三者。法身并无形相,亦无生灭之现像;报身的形相十分庄严,现化于因佛陀之功德所显现的庄严净土之中,凡夫并无因缘得见;应化身则随众生之因缘而显示出生及入灭,就正如二千多年前的释迦牟尼一样。现在要讲授的法门之本尊是阿弥陀佛的报身化相。
汉传佛教盛行极乐净土修持,亦即以阿弥陀佛为本尊的法门。在汉传及日本佛教中,阿弥陀佛主要以应化身相出现,极少见有其庄严报身的画像,但在藏传佛教中,则常常接触到阿弥陀佛的报身与应化身两种形相及法门。我们称阿弥陀佛的报身相为Tsapame(梵文为Amitayus,意为「无量寿命」),其应化身相为Opame(梵文为Amitabha,意为「无量光明」)。藏传佛教修净土法门者中,有不少以弥陀的应化身相为修持的主尊;在修延寿法门时,则观其报身相为本尊。在汉传佛教中,似乎以弥陀应化身同时作为延寿及净土法门的本尊,并不似藏地特别修持弥陀的报身相为延寿本尊。然而,弥陀的报身及应化身二者其实并无分别。修持净土的人,以弥陀应化身为本尊,在修延寿时观其报身相,仍然是修持同一个本尊,只是在修持不同法门时,所观之弥陀形相稍有分别而已。
在修这个法门时,我们先应诵持皈依偈三遍或更多次,主旨是要在心中生起真正依止三宝的心,尤其是对弥陀报身相的依止心。
我们首先在心中生起一念:「为了利益所有众生,我必须成佛,而成佛必须好好地积集福德及智慧资粮,现在我必须精进地修持这延寿法门,令自己有较长的寿量以进行福慧的积集!」。大家千万勿轻视发心的重要性,这才是修持的关键要诀!西藏人有一句老话:「初一错,乃至十五!」,这是说如果我们把一个月中的第一天算错了,顺推下去的话,后来的日子全部都会弄错。同样的道理,如果一座修行的初发心并没有好好地确立正确而清净的修持动机,整座下来的修持就白费心机。
在生起了上述的动机后,我们便念诵皈依文: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 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
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 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
在生起依止心后,我们便入到这座修持的主干了。
在佛法的本尊观想中,常见的观法是把本尊观在自己面前、头顶上或心中,此外亦有观自身便是本尊的传统。一般地说,如果该座修持以供养本尊为主,便多把k观在自己面前;如果主要观本尊以甘露加持自己,便多会观其坐于自己顶上。当然,这几种观法只是为了方便自己而已,互相之间并无分别。事实上,诸佛是无时无刻遍布一切的。在今天所教的法门中,我们要把主尊观在自己顶上。
这法门的本尊,刚才已经提及多次。这弥陀的报身相是怎样观呢?现在衲慢慢讲述。
弥陀报身相身红色,一面二臂,腿作跏趺盘座,坐在莲花的月座上。所谓「月座」,是一个月亮置于莲心中央如座垫般的情景。弥陀的双掌互迭作定印(见图),右掌在上,左掌在下,两掌心都向上而姆指头相触。在重迭的手掌上,托著称为「长寿瓶」的宝瓶,瓶内有一朵小莲花,莲心中又有一个小月座,月座中央立着一个红色的「舍」(Hri)字,这个字是弥陀的种子心字。在「舍」字的周围,亦即沿着瓶中莲心月座的边沿,有一句沿着月座边沿排列为圆形的咒N。「咒N」是一句咒排列成圆圈之状的意思。
弥陀报身相的咒是:
阿玛兰尼 只温地易 疏哈
Om Amarani Sivandiye Soha
咒中的「」字排在弥陀面对的方向,整句咒的字母一个接着一个,顺时针方向排列,最后一个字母刚巧连着咒句之首字「」。在咒N之图像表达中,都把咒字平写以显示清楚,但好些人都因此而观想错了。在正确的观想中,每一个咒字都是站立着的,并非平卧在月座上。每个字都面对瓶中月座中央的种子字「舍」。咒N与中央的「舍」字都由透彻的红色光所形成。我们最好能观想梵文或藏文咒字(见图),如实在无能力者,就只好观英文或汉文咒字代替。
我们观弥陀安坐月座及莲花上,整个组合在自己头顶上。弥陀并不直接压着我们的头顶,而宜观为在自己顶上数寸之虚空上。在观想本尊等在自己面前的法门中,我们会观本尊面向自己;但在这法门中观本尊在顶上时,本尊应观为面对我们前方。至于本尊的身相大小,我们可以观为适合自己集中精神观想的身量,但若观为身小则不应小于一姆指,若观较大的形相则勿观为大于一前臂之相。在历代祖师的经验教授中,认为把本尊观得较小会较利于专注,但大家宜视自己的需要而观为适合的大小便可。在初修时,当然不可能实时把本尊身相的个别细节一一观想清晰,但假以时日观想之形相便会越来越清楚实在。在初修时,我们也无法令自己的心专注地观想,心念在一x那后便会想到其它的地方去了,这是最自然不过的。我们只要尽力把本尊的大概形相刻划观想出来,慢慢一步一步提醒自己本尊身相的细节,例如其身饰、顶冠、瓶中咒字等等,当心念散乱跑了去其它事情上时,又再次观出顶上本尊,重新把心念带回原来之观想上便可,这也是一种修持禅定的锻练。事实上,诸佛是无处不在、遍布每一微尘中的。在我们一开始观想召请时,弥陀便已在自己顶上加持,只是我们因业力的原因而看不到而已。所以,大家不需担心因观想不清或不够专注便不会得到佛力加持,只要心中的确有坚决心念:「弥陀就正在我的顶上」而持之有恒地观想便可,进步是自然会慢慢地来的。即使现时未能观清,只要心中有「佛在顶上」的意念,这法门便会有效用,大家毋需怀疑这一点。
在观出顶上之弥陀后,我们便开始同时观想及持咒。持的咒便是刚才讲及咒N时的同一句咒:
阿玛兰尼 只温地易 疏哈
Om Amarani Sivandiye Soha
持咒时虽亦可在心中默念,但最好是发声诵念,这样可以同时利益到在周围的生命,例如小昆虫等,自己同时也积集了法布施的功德。如情况不方便,大家在心中默念亦可以。
在不断持咒时,我们观想顶上弥陀的心射出一条光束,照射k手上瓶中莲心月座中央的「舍」字,这「舍」字被佛的心光照射后便与咒N一起大放光明。这些由「舍」字及咒所放的光,下照六道一切生命,消除了所有众生的痛苦,变为众生各别所需的事物,例如对大热地狱中的生命这光便化为凉风,对寒冷地狱众生化为暖暖的日光,对饿鬼化为饮食,对贫者化为资财,对病者化为良药等等。光明同时亦上照十方世界诸净土的佛陀与其它圣众,变为种种妙供养,如花朵、涂香、天衣等等。诸佛圣众各别心中生起欢喜及悲心,便对我们加持,这些加持化为具体的形相,我们观为大大小小的弥陀报身相、大大小小的「舍」字及咒N与大大小小的长寿瓶等等,大者如山般巨大,小者如芝麻般小。它们外相为上述形相,但我们必须想它们的体性是诸佛的加持,它们全部如下雨般降下摄融于我们顶上本尊之瓶中「舍」字及咒N。「舍」字及咒N在吸收了诸佛的加持后,便渗流出甘露,甘露越增越多,充满了长寿瓶而溢流瓶外,直接往下倾注在我们头上而入于我们身中。我们观想自己的身体是空心的,头顶上有小孔,甘露便像填满一个玻璃瓶般充满了我们身体内部,把一切身语意罪障净化了,也净化了一切夭死之业因,增长了我们的功德与寿量,令我们得到佛之加持。我们一边持咒,一边作以上所述的观想,这样地持一段时间的咒,譬如说持一圈念珠的次数(108次)的时限,便完成了第一段观想。
然后我们作第二段观想。在这第二段修持中,我们仍在持同一句咒,观弥陀心光再一次照射瓶中「舍」字,「舍」字及咒N放光,照遍十方世界中所有的草药、矿物药类、动物药类乃至西药等,把它们的精华全部摄集回归瓶中「舍」字及咒N,然后「舍」字及咒N流出大量甘露,填满瓶而倾泻,倾注而入于我们身中,令我们得到所有良药的精华力量,恢复了健康,增长了寿量。在这段观想中,我们应把所有药物的力量观为种种不同色彩的光而被摄回瓶中咒字,而且要把各种类别的药物仔细在心念中观想,例如草药中分为种子、果实、叶、花、树皮、根部的药,其药性一一不同,这些全都要在意念中包括摄取,越仔细观想越佳。如果我们患某种病症,又可以特别加强想着尤其要吸取各种药类中能医此病的药类之力量及精华,这样观想会更加有效用,能加速身体的复原。在这段观想之尾声,我们必须心念:「现在我已吸取了一切良药的药性精华,把所有病患都医愈了!」。我们如果在第一段观修中以持咒一串念珠之时为限,在第二段中亦观修及持咒同等时间及数目,但若要延长或缩短亦无不可,只视乎自己的时间及需要,并没有硬性规定。
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空这五大元素所组成。在这五元素互相平衡的状态下,我们便有健康的身体;在它们不平衡时,我们便会生病。地大元素与身体中的骨骼、皮肤有直接关系。在地大不调、过强或不足时,我们便会有骨骼、皮肤等病症出现。同样的道理,水大元素与血液、尿、汗等体液分泌调节有关;火大与体温及消化系统有关;风大与气脉运行有关;空大与各大元素之协调平衡有关。以上所说的,只是给大家一个极为概略的认知。人体的状况当然并非如刚才所说那么简单,任何一病症也不会是单一元素之过强、不足或失调而已,例如火大元素之不足,并非一定是其本身缺乏,亦可能是水大元素之过盛。此外,任何一元素之异变亦牵引到整体的平衡状态失调。我们的外在世界,亦不外乎是外在的五大元素所组成。这外在的五元素与内在的五元素互相又存在着牵引关系,所以在季节上出现的外在五元素变化,也会影响我们内在元素之平衡。今天衲并非讲述医学,所以就不多谈这些细节了。如果大家对这方面有兴趣的话,衲可以在将来再讲(注:有关医学方面,可参考法师著作「西藏医学点滴」)。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健康及寿量受到内在五大元素之支配及影响,它们又受到外在的五大元素所牵引导致平衡、不调、过强或过弱,这情况是颇为被动的。在今天所教的第三段观修中,我们便主动地由外在世界摄取五元素之精华,以达到调整内在五大元素之不调、过强或不足之异常情况,从而达到补充不足之元素、降息过强的元素、调理元素间之不平衡及令身体回复天然的平衡状态的效果。
在第三段观修中,我们仍持同一句咒,观想亦与前两段大致相似,但这次瓶中咒字则放光照遍整世界,把外在世界的五大元素之力量逐一或同时吸取,令外在与内在的元素相互交流,而瓶中甘露倾注自己体内时,心中要想着:「现在我内在的元素已补充满足,回复了健康的平衡状况!」。
在观想顶上本尊之瓶中咒字放光而吸取外在元素时,我们要观各元素以不同形式被吸取。在吸取地大元素时,瓶中咒字所吸回的光是黄色的;在甘露倾流入自己体内时,要想:「现在我体内的地大元素已回复正常,不再有例如骨骼、皮肤及身体结构方面等的病患!」。在吸取水大元素时,咒字吸入的光白色;在甘露倾注入自己体内时,要想:「现在我体内的水大元素已回复正常,不再有血液循环及体液不调的病患!」。在吸取火大元素时,咒字吸入的光是红色的;在甘露入身时要想:「现在我体内的火大元素已回复正常,不再有体温及消化系统等病患!」。在吸取风大元素时,所吸的光是蓝色的;在甘露入身时要想着:「现在我体内的风大元素已回复正常,不再有呼吸系统及气脉不通等病患!」;在吸取空大元素时,气念中想着正在吸取外在的空大元素即可,它的能量并不观为有形或有色的状态;在甘露入身时,心中要想:「现在我体内的空大元素已回复正常,不再有各元素不调等病患!」。
以上所说的,并非单指由外吸取元素之能量,而是外在与内在元素的交流调整,这种观修对身体健康及寿量很有帮助。在修第三段观修时,我们可以分为五小段,逐一把外在与内在的各元素分开先后观想调整及吸取,也可以观想同时吸集外在的五大元素,即同时观想有各种色彩的光华被摄聚入于瓶内「舍」字及咒N。以衲的经验来说,大家最好是五种元素分段逐一观想,这样效果比较大。如果自己患某类病症,亦可特别加强该有关元素吸取之观修,譬如说消化不良者可以加强及延长观修吸取火大元素的部份、身体软弱无力者可多观吸取地大元素的部份等等。在持咒的次数及观修的时间方面,大家可自行视乎需要而决定,例如以持一圈念珠数目的诵咒时间观吸取某一元素,又或以持诵一圈之时限观修吸取所有五种元素亦可。
刚才已把三类的观想完整讲毕,大家应该大致明白了三段观修的内容了。这三段观想,若偶然时间不许可,同时观想亦可,即同时一边持咒,一边想着顶上本尊之瓶中咒字同时吸取诸佛加持、诸药之药性及诸大元素之能量,这是最简略的修法。在平时,衲仍然建议大家把三段分开修持,其中五大元素之吸取又再分别进行,这样能达到最佳效果。三段观想之时限并无规定,各以念诵一圈念珠之时限为准亦可,较长或较短时间也可以,个别环节增加或缩减亦可以,总之各人视自己的需要及时间许可而自行决定,但不要忘记修持是多劳多得的一件事,并无快捷方式可走。最重要的是,大家一旦发心作此延寿修持,便切忌一曝十寒。不理当天怎么累或怎样忙,亦至少要略修一段时间,不要在忙的时候便完全不修。事实上,即使把五大元素分开各修念咒一串念珠的时间,再加上召摄诸佛加持及吸集一切药物精华各持咒一串念珠的时间,亦不过是念咒七圈的时间而已。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难道抽出十分钟左右的空暇来修持延寿亦做不到吗?大家在忙碌或感到懒惰时,只要心中念及人身之珍贵、生死之无常及此法门的利益,便会生出精进的心,提起精神做这个法门的日常功课了。
在修完三段观想后,我们要想着自己身体已回复健康,寿量亦延长了,又得到了诸佛之加持,净化了罪障及短寿之业因,要专注于这个念头上一阵子,如入禅定中一般。最后便观想顶上之弥陀缩小而降入自己身体中,自己的身语意得到了k的身语意加持。在离座前,我们应回向发愿:「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愿我能得到长寿而好好地修持!」。
修以上的法门并不限地点及时间,即使我们在上班途中在车上也可以修,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都可以修持。我们既可以依传统双盘,面对佛坛坐着去修,也可以坐在椅上或床上观修,甚至在公共巴士上修亦可。如果在公共场合觉得不太好意思的话,也可以不用念珠计算,总之是同时持咒,同时观修便可以了,可说是十分简单。顺带一提,弥陀的报身相也有另外的一个长咒,但我们单修今天所教的短咒便可说足够了。
服用长寿法药
在藏传佛教中,一些大寺院及大修行者会为众生的利益而制造各种具加持力的小丸。这些殊胜的药丸,虽然成份大多有草药等珍贵药材在内,其力量主要却来自持咒及佛力的加持,与传统药物并不一样。在西藏,专业医师或药厂在制药时,也多有延请法师、僧众或自行诵咒的传统习惯,所以偶尔会有些人把西藏医学中的药丸与藏传佛教中的加持丸混淆,其实二者根本是两回事。
加持丸又分为多种性质,例如内供甘露丸是修持无上瑜伽密的行者专用的、事密部甘露丸用作加持事密修持中的甘露瓶水,这两种小丸并非我们所说的长寿法药。在加持丸中,有几种是用作送赠民众佩带、供奉、佛像入脏及直接服用的,例如以大明六字真言加持的小丸及以宗喀巴祖师咒所加持的小丸便属这类。佩带或供奉这类小丸,能得圣众加持、息除魔障、增长顺缘。如果直接服用它们或饮用浸着小丸的水,能促进健康及增长寿量。这类小丸各有名称,并不能一律称为「甘露丸」,也并不属于药物类别,我们姑且称它们为「法药」或「加持丸」比较贴切。
以观音丸为例(mani rilbu,又称「玛尼丸」及「如意摩尼丸」,亦俗称「观音甘露丸」),格律派各大寺多有制造,并十分愿意分赠施主等,要想求得少许并不太难。各寺制丸的传统大同小异,以大藏寺为例,制新丸时以少许旧丸磨粉合以多种珍贵圣物、舍利及草药,再加入青@粉及酥油等令其成形。在制成好几斤小丸后,僧人会把它们放在一个纯银的瓶中至半满,上覆以一块净布,然后全体僧人集合大殿中,把殿门锁上,再开始诵持观音六字大明咒。在大藏寺中,制丸传统十分严谨,一年只做一次,其间十数天僧人绝不能离开大殿,吃、睡都在大殿中进行,殿中设有洗手间及厨房以供此类闭关修持之用,僧人不需外出如厕或煮食。在这十几天中,银瓶供在方丈座前,僧人分批轮班诵咒,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内,最少僧人持诵的时段亦绝不会少于五十人,大部份时间都有数百位僧人声声不断地诵咒,所以整个关期内诵咒声永不中断。在闭关时限结束时,方丈便会把覆盖银瓶的净布掀开,如果小丸由本来的半满变多了,表示制丸圆满,每颗小丸都有殊胜的加持力。衲记得在年青的时候,往往不需等至闭关完结,小丸会神奇地增长变多至满泻出瓶口外,殿墙又会有不知来源的水渗出,这是小丸加持成功及附近龙族与非人等来临护关的兆像。这些小丸,凝聚了几百位持戒清净、在关期中修持认真的僧人集诵以亿万遍计算的咒力加持,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在制丸圆满后,僧人便会分发小丸,寺院一带的民众每人都会分到一些以作佩带护身盒内、供于家中或于重病时服用。佩带小丸者及服用者除能延长寿量外,亦得观音之加持,与观音大士及普陀净土结下殊胜之因缘,得于下一生中不堕三恶道的因缘。如果在家中干净的地方供奉这些小丸,它们仍会神奇地增长变多,就如圣人舍利子增生的现像。衲在西方弘法,有不少新的洋弟子都不能接受这种说法,但在自己供奉而亲身见证过这些小丸及舍利的增生现像后,他们也都无法解释。
以上乃以大藏寺制观音丸的传统而解说。大藏寺除一年制造一批观音丸外,亦另月制造宗喀巴祖师丸,其方法及利益与观音丸相近。在格律派其它寺院中,也有制造此类加持丸的传统,其修诵过程、成份及制造方法与大藏寺传统相去不远,其效果之分别则视乎寺中僧人的持戒是否清净、修持是否认真等因素而不一而定。在西藏其它派别的大寺中,也有类似的加持丸制造传统,细节上亦与我派大同小异。
衲刚才提过有关长寿灌顶的事。在长寿灌顶中,法师会召请本尊加持一些以食物造的小丸而分发。这些长寿丸的性质又与上述加持丸不同,其成份主要是食物,传统上以青@粉及酥油搓成,现今也有人索性以现成的西式糖果代替加持而成,其中并无药材成份,亦并非经众多僧人闭关诵咒加持,小丸不会自然增长变多。然而,如果法师具备灌顶资格,这类长寿丸当然亦有延长寿量之效益,但大家不可把这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混为一谈。
除了佛法中的延寿法门外,注重身体的外在生理健康亦对寿命有良性作用。如果忽略了身体的保养维护与食物方面的节制调整,单靠修持延寿本尊,亦难有健康的体魄。
在西方,人们流行往健身馆做运动,这是很好的训练。如果在户外大自然环境中锻练身体,则效果可能会更佳。在大自然中,除了空气较清新外,在高山上远眺欣赏风景亦能令身心愉快舒展,所以对寿量有良性的作用。
在亚洲国家,人们则习惯作各种较为传统的健身方法,例如近年来又重新流行的汉地气功等等。这些健身法有一定的延寿健体效用,但有些骗子把它们与佛法相提并论,却属一派胡言。这些健身及气脉修持方法,目的是延年益寿,绝对不属佛法范圈,也不会令我们成佛或利及未来世。在汉地的气功派别中,有些是修持气脉的方法,有些则是吸取外在之五大元素的方法,也有些根本是没有历史渊源的胡编。在藏传佛教中,也有修持气脉及吸取五大元素的法门,刚才也已教授了后者其中一种简便观修方法。藏传佛教中的气脉及摄取外在元素的法门,以本尊为媒介,例如自观为本尊而修气脉,或如刚才所教的以顶上本尊加持摄取外在元素,并不以凡夫的身相修气脉或摄集外在元素的能量。透过本尊的加持,方能最有效益地修持气脉及摄集外在世界的能量。此外,佛教中的延寿法门的动机是为令有更长时间善用人身修持,其最终目的是要成佛以利益众生;佛教中的气脉修持则直接是为了即身成佛。世俗上的气功之修持目的多是为延年益寿,让自己有健康的身心来享受世间福乐。所以,佛教的延寿法门与世俗上的气功一类,在方法上及动机上都有所不同。然而,若是为了令自己能有更长的寿命修持佛法及广作善业而修持世俗上的气功,这亦无不妥之处,它们亦的确对延年益寿有一定的作用,大家只要留心它们不是基于外道思想理论便可以了。修持佛法是主道,锻练身心只是辅助修持主道的旁支助缘,大家千万勿在以气功一类修持锻练身心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把其背后或许隐藏着的外道思想也吸收了,否则就变得本末倒置,断送了自己的慧命。世界上流行着好一些说及天人合一、成仙不死、特异功能乃至假装是佛法的气功及冥想门派,大家要提防一下。气功是气功,佛法是佛法,两者虽不至于互不相容,但却绝对不是同一回事。有不少气功之理论建基于外道思想(如道教、附佛外道及印度教等)上,佛教徒最好还是勿学为宜。
如果要锻练身体,大家其实可以多作大礼拜。大礼拜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对全身各部份都运用上,而且对气脉健康亦有十分好的作用。在锻练身体的同时,多作礼佛更可积集礼拜之功德,所以大礼拜的利益远远超于世俗的运动及气功等活动(注:有关礼拜修持,可参考法师著作《心生欢喜》及《孝份无量》)。
有关养生活动,衲还想谈一谈沐浴的方面。在每隔一段时间,如果能找个优质的天然矿物温泉,在附近住上三周,其间注意饮食营养,同时每晚泡温泉多次,每次只十多分钟至出汗即止,对身体的保健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对患女性病、关节炎等症的老年人更见奇效。泡温泉必须在晚间进行才有效果,但衲留意到大多数人却在日间进行,这是疗效不大的。
在每年七月左右的某天,由于天上星体的运行组合,日间不论在户外的湖、河、溪涧甚至露天泳池中浸浴,都会有保健强身的效果,这是因为当天星体的组合对外在五大元素的牵引作用而产生的,就如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对身体健康有所影响一样,其中并无神奇或迷信之处,与佛法亦并无关系。
西方人很注意卫生,很多西人习惯每天沐浴洗头一次,甚至有些更一天数次。东方人与西方人的体质不同,我们璺滦鞣降南肮摺W⒁馕郎娜范越】涤泻艽蟮陌镏灰鼙3稚硖迩褰啾阕愎涣耍恍杳刻煜匆淮瓮贰6阅承┨逯实娜死此担焯煦逶∠赐匪淙繁A宋郎赐币嗟贾路绱笫У鳎绮呒熬M吠吹炔≌住N颐瞧し羯系挠椭史置冢匦胗幸欢ㄖ柿坎拍芙】怠9得艿你逶〖跋赐罚不岬贾乱蚱し羧狈τ头置诙牟】觥4蠹以谧⒁馕郎耙侨菡嘀保惨酪恍┒揭窖У木椤c逶∠赐返拿芏纫阅鼙3治郎啾阕愎涣耍韫艿亟校悦夥绱笤厥У鞫次虏 R陨系慕ㄒ椋邱拇右蕉嗄甑氖导示樗茫蠹也环亮粢庋橹ひ幌拢南嘈藕喝讼八准昂阂窖弦啾囟ㄓ欣嗨频墓鄣恪
食疗及药物保健
在现今,西方医学及科学界与广大传媒常常发出消息,说吃某种东西便会利于健康,衲认为这种论点十分不真实。人体是十分微妙的多种因缘及因素的组合,由于生地、生活习惯、需要及体质的不同,每个人的适当食谱便有所不同。如果有十个人同时服用一种剧毒,当然会十个人都死亡。但食物却不是同一回事,十个人吃用同一种食品,身体的反应可以完全不同。所以,我们不能概括地说某种食品对任何人的健康都有利或有害,这种说法是并不正确的。衲举一个例子来说,常常有西方医师及科学家建议每天饮用八杯或以上的清水,但对某种体质的人来说,这不但不会导致健康,反而会伤害肾脏!
在西藏,老百姓主要分为牧民及农民两大类,医师在建议保健食疗时,必定会把他们的个别生活习惯和体质等因素考虑在内,绝不会只懂同一口径、千篇一律地把同一种饮食习惯套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否则不但没有保健作用,还会产生问题。西藏的牧民体质可以多吃奶酪、青@、酥油及肉类,这些食品普遍来说对他们的健康有利。如果建议他们多吃蔬菜,不但没有益处,反而会导致严重肚泻等问题。西藏的农民情况近乎相反,多吃用蔬菜会利于健康。如果叫他们多吃肉类等食品,会导致严重便秘等问题。由此可见,世上难说有某类食品是百份百利于任何人等的,我们必须视乎各别体质而决定,因人而异,这才是保健饮食的关键。
此外,在不同季节中,同一个人亦应有不同的相应饮食习惯。如果说同一份食谱可以一年四季都采用便会健康,这就只是对人体健康没有深入理解的幼稚理论。一般来说,夏季宜多吃「轻型」的饮食,要吃得略为清淡一点;冬季则应多吃「重型」的饮食品,例如浓汤及较多油份的食品。即便是日常的沐浴,在不同季节亦有不同的保健调整理论,何况是吃下肚子的东西呢!
衲也想在此谈一谈普遍通用而有利的饮食习惯。我们最好多吃所居地土产的蔬果,而且最好是吃天然的时令产物。现今农业科技十分发达,因为农家利用了各种现代方法种植,我们可以在夏天买到本应是冬天收成的水果或蔬菜。这种科技看来令我们的生活方便了许多,仿佛人类就能主宰大自然规律似的。其实在冬季吃在正常情况下应在夏天生长的蔬果,或在夏季吃应在冬季收成的蔬果,对健康的正面作用比不上吃用正常时令产物。所以,如果我们养成习惯,在冬季吃冬天生产的蔬果,夏天吃在正常大自然规律中应在夏季收成的蔬果,而且是我们居住当地所产的食品,这样会最有益处。
以人工培植、加入农药或在人工环境下生产的蔬果,所蕴藏的能量远比天然生长的为低。农药对人体的害处,衲恐怕不需多讲,大家想必亦十分清楚。即使不论农药的害处,在农场种植的蔬果,对健康的利益仍比野外生长的为小。二者味道或许差不远,但其能量的分别却有天渊之别,所以我们宜多吃野生的蔬果。
我们的身体,可追溯自父精母血(即父亲的精子及母亲的卵子),而父精及母血是双亲身体的一部份,受着他们的饮食习惯所影响,也可说是他们所食用的东西所产生形成的。在父精母血结合后(即受精卵),胚胎在母亲的肚所摄受的营养,亦是母亲的饮食品所直接产生的。故此,我们的身体由最初形成,甚至可说是还未形成以前,早已习惯了父母居住地区的水土及食品。一般来说,吃用我们父母习惯饮食的水及食物,对我们都比较有利,因为我们的身体正是同样的水土及饮食品所造的,我们早在胚胎期已习惯了它们。
西方人喜欢把蔬菜略以水冲一冲,便切碎生吃。但蔬菜的最佳食法,是至少以水煮一下,只吃菜而把煮菜的原水丢弃。这样做的原因并不单只是要洗去农药而已,还有很多其它因素牵涉在内。
此外,衲注意到汉人对汤水用料及季节性的汤水食谱很有心得。老人家多懂得夏季应熬甚么汤、秋季及冬季又适宜熬制甚么材料的汤,其用料及理论与衲所知的医学及保健知识完全符合。现在的年青汉人恐怕不太了解这些传统习俗,但它们却是历代相传下来的保健心得精华,大家不应小看它们。今天在座的年青人,不妨向家族中的老人家请教一下熬季节性保健汤水的学问。多饮这类汤水,对健康及寿量有莫大的好处。大家不要一味学西方人天天食用快餐食品,或盲目跟风服用西方保健药丸,而忽略了自己的传统中本来就具备的古老心得。
在生病时,如果不能单以改变饮食习惯或食疗医好,最好是采用古代相传下来的医疗方法。这些方法,在大部份文化中都存在已久,例如汉医学、西藏医学、印度传统医学、澳洲土著及美国原居民的医学等等。这些医学在文化、理论、实践及采用的药物上各有不同,但其共通点是采用大自然中的药物,而且它们都把人体健康视为一个整体的平衡,致力于以天然方法及大自然所产的药物令患病的身体回复自然平衡,不同于现代西方医学采用化学物品及只医疗病兆而不理整体平衡的手段。西方医学固然有很多可取之处,在某些地方它的确远比古代相传下来的各种疗法略胜一筹,例如外科手术及各种测量仪器科技等等。但在医学理论上而言,衲认为它忽略了很多重要的地方,例如人体的整体平衡组合、气脉经络的运作及内在与外在的五大元素互相牵引的微妙关系等等。这些学问在很多古老文化中早已存在,但在现代西方医学中却尚待发展承认。现今有很多人只懂盲目推崇现代西方医学,把各种古老文化的医学体系视为迷信和不可靠,这是十分令衲婉惜的现像。
至于以服用药物达到日常保健目的之方面,一般来说只要懂得保健饮食习惯,便不一定有这方面的必要。在西藏医学中,有几种珍贵药方倒是可以在平时定期服用保健的。藏药中的珍珠七十、大宝积、大宝寒玄及宝净月晶平时服用有去毒调理之效;大铁宝丸对眼睛及视觉系统有保养作用;古松石廿五对肝脏有保健作用(注:读者可参考法师之医学著作《西藏医学点滴》),它们全以天然药材制成,并无副作用。
控制自心及情绪
很多人以为身与心是两回事,认为二者并无关系,其实二者有很大的关连。我们的心态及情绪,直接地影响自己的健康及寿量。除了以上所说的种种方法,保持心境平静而开朗也是延寿的因素。在西藏医学上来说,暴怒、狂喜、悲哀及失落等情绪,对健康及寿量都有不良的影响。反过来说,如果能常常保持心境开朗豁达,擅于控制情绪和欲望,天天可以不论顺境逆境都乐观地面对生命,自然对寿量有帮助。
在顺境中,我们不要过度兴奋,要知道世间上的福乐并不恒久,一x那间便可能完全失去。
在面对困境时,我们要以安忍心对待,要知道愤怒、_恨或哀愁对事情无补于事。我们虽然不能改变眼前的逆境,但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如果事情可以解决,我们不必担忧;如果事情不能改变,我们再担忧也没用。
此外,定期抽时间到高山上远眺风景,也有助于心境开朗,可以舒展心胸,对健康也有十分大的利益。
我们现在已谈完各种增长功德及延长寿量的方法了。衲今天所讲的,除了依佛法而说的内容外,亦约略谈及了以西藏医学为基础的一些保健延寿知识。这些学问中,有些是衲的佛法上之师长所教授,有些则是衲在医学上的师长所说。
我们今天所说的是延寿法门,依传统不应谈及死亡,以免有不吉祥的缘起。但终究来说,不论延寿有成与否,我们最终难逃一死。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其长度,只在于其内涵。在有限的一生中,我们要以慈悲及爱心照亮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生命照亮这个世界。不论我们的生命是多么长或多么短,如果在有生之年能多作善行,便可说是不枉此生了。如果这个世界中有些生命,哪怕是只有一个生命因为你的存在而多了一分快乐,或少了一分痛苦,你的生命便是有意义的。我们修持善行,可说是与阎罗王在比赛斗快,看是他来得较早还是我们的修持善行来得较多及较快。死亡本身并无甚么可怕之处,最可怕的是在生与死之间并没有做过甚么有意义的事。
如果我们在一生中多作利益众生的事,多作佛法的修持,让这个世界多一分智慧或多一分爱心,我们就可说是善用了身命。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周遭的人都欢欣微笑迎接我们,唯独我们自己在哭。衲认为人生最大的成就指标是:在生命终结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因你的离开而哭,唯独你一人可以在满怀上路的信心中微笑告别,坦然地迎接新的一段生命历程。
最后,衲祝愿各位长寿健康,也策励各位善用身命。
佛教音乐?百度站内搜索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Copyrights reserved
愿此大悲音声,遍布世间,凡有闻者,悉不退转,究竟彼岸。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系列站点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
佛教音乐-MP3下载
中国佛教音乐试听网
金刚经专题
大藏经-在线阅读
心灵佛教桌面
佛教日历[佛历]
万世佛香 佛骨舍利
佛教艺术欣赏
天眼佛教网址大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菩萨肉身布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