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河曲县人民政府网的娘娘滩看看

刘喜才的《娘娘滩传奇》--忻州新闻网
忻州网群:
刘喜才的《娘娘滩传奇》
作者:窦占伟
滔滔黄河水,如一条长龙,从巴颜喀拉山脉蜿蜒一万余里,流经九省,最终在渤海找到自己的归宿。而河曲的娘娘滩,是这条长龙上唯一一个住人的河心小岛。河曲县图书馆馆长刘喜才数年来一直致力于对娘娘滩文化的研究,出版了长篇小说《娘娘滩传奇》,并在此基础上将之改编为26集电视文学剧本。
从后人的口中寻找薄太后的生活印迹
2004年,刘喜才是河曲县文史资料主任,干的是整理文史资料的工作。整天埋首于各项资料中,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那些浩如烟海的文字,刘喜才深深地感受到了河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自己的家乡有着这样深的文化底蕴,有着这样多的人文典故。尤其是关于河心小岛娘娘滩的传说故事,更是深深地吸引了他。
薄太后当年到底有没有来过娘娘滩避难呢?岛上现存的李姓人家真是飞将军的后代吗?刘喜才的心底产生了一种寻求答案的迫切渴望,他想要亲自去实地考察,将这一切弄个水落石出,给家乡父老一个清楚的答案。
一切工作都要从第一步开始。怀揣着满脑袋的传奇、典故,刘喜才来到了娘娘滩。
他遇到的第一个人是老船工李二顺。那时候,老李只有七十多岁,棹着一只尖尖的小船,在河上为游客摆渡。听说刘喜才来此考证薄太后的故事真实与否,老人抖着花白的胡须激动地说:“这事儿当然是真的!那还能有假?娘娘滩上的人哪个不知道?我们就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代!”老人的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让刘喜才对娘娘滩此行更多了几分信心。
上岸之后,刘喜才仔细地观察娘娘滩的地理环境,并与岛上人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让他意外的是,岛上所有的人家众口一词,一口肯定自己就是当年李广的后人,并且对薄太后在此避难的故事如数家珍,说得清楚明了。相比较而言,刘喜才这个抱着疑问而来的外人,倒像个想要推翻历史事实的坏人一般,引得了许多怀疑和不满的目光。刘喜才赶紧解释了自己来此考察的初衷,并请求得到岛上人的配合,这才赢得了大家的欢迎,也得到了更多口口相传的史料。
这样的寻访过程绝不是隔靴搔痒,也不能走马观花,刘喜才早有心理准备。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拜访娘娘滩,力求将每个资料都记录下来,然后彼此对照,加以印证。他不希望最终的结果依然雾里看花,让人半信半疑,而是期望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找到能够穿越历史的线索,揭开当年那些故事的面纱,还河曲人一个真实的娘娘滩。
就在这一次次的拜访中,刘喜才成了娘娘滩上的常客,并与岛上的一些老人成了莫逆之交。继老船工李二顺之后,李保云、李喜大汉、李四憨等老人也相继成为刘喜才一再拜访的对象。从他们的嘴里,他听到了许多自己以前不曾听过的久远的故事,还得到了许多启发和线索。
刘喜才还沿着薄太后当年走过的路线,分别到马栅、榆树湾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听说当年薄太后曾经在这里给当地百姓看过病,她的恩泽惠及乡邻,应该有线索可寻。经过一次次的寻找、采访,刘喜才果然从当地人那里证实了太后为此地百姓治病的传说。
从娘娘滩的遗迹里推断当年的历史事实
如果说只凭人们的口口相传,便断定历史上真有李广护送薄太后到河曲避难之事,那也未免显得太武断了些。刘喜才从来都不肯放弃心中的每一点疑惑,他对娘娘滩历史传说的追寻,可不仅限于口头资料。对于这个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故事,当年的“人证”当然早已作古,后代留下来的传说也有走形和杜撰之嫌,所以,他更注重了对“物证”的搜集和积累。
相传薄后在岛上居住的时候,曾经有过一首诗:“异乡休息最牵愁?独有黄河滩上楼。日暮北来唯有雁,地寒西去更无洲。”他不敢断定这首诗是否出自薄后之手,但明显是体现了当时薄后二次回宫后千头万绪的复杂心情。据史料记载,当年宫廷还为薄后母子在岛上修建了行宫,怕边塞敌人来犯,还派遣了“龙城飞将”李广来做娘娘的护卫。时过境迁,当年的行宫已无踪影。要想证明这段历史的存在,还真是要费一番心思!好在刘喜才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痴人”,他硬是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亲自挖掘,在娘娘滩上找到了当年行宫存在的“铁证”!
在娘娘滩上,曾经出土过几个大小不等的柱墩,其中大型柱墩底面直径达到了1 米之多。建筑学的专家们依此推断,当年薄太后的行宫规模应该是非常庞大的。除此之外,刘喜才还仔细观摩了岛上残留的碑座,体积也是不小。照往年黄河经常泛滥的情况来看,要想在河心小岛上建立一座安全可靠的行宫,所耗的人力、物力,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单靠民间之力,是万万不可能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的。
况且,那些碑座、柱墩、出水口雕刻有“龙头帽”,还有写着“万岁富贵”的汉朝瓦当,再加上宫殿飞檐挂钟、汉钱、铜爵等物事,这些带有皇家标志的东西也让人不得不信服:当年的确是有过皇族之人在此地居住。试想,这些东西民间能用吗?敢用吗?谁敢忤逆圣意,犯上作乱?那可是有灭九族的危险的呀!
岛上李氏人家说自己是李广的后代,但苦于没有证据。经过刘喜才的一再追问,终于有一位老人说祖先曾经有过一份家谱,就是不知道流落到了何方。有心人曾经四处寻找,却没有下落。后来,有人打听到家谱在内蒙一带,是被岛上一位先人走西口时带出去的。2009 年,岛上居民李保云等赶到内蒙四处打听,将凡是从河曲迁居的李姓人家全问遍了,最后终于在准格尔旗一个村庄里找到一张娘娘滩的旧家谱。这张家谱上清楚地写道,娘娘滩的祖先是李文,李文生下将军李广和李光。李广、李光的后代是李尚果、李尚永,再下一代是李彦将、李彦厚、李彦高、李彦宗。据说来娘娘滩最后定居的是李广的孙子辈李彦将兄弟四人。家谱上只记载了二十二代,传到现在是几代,还未考证清楚。但显而易见,娘娘滩上李氏村民系李广后人,已经千真万确了。那么,岛上出土的上朝用的笏板等物,也由此可以推断,该和李广等人有关了。
刘喜才还仔细阅读了娘娘滩上的那半块残壁,一千年前一位名叫赵汉的野史作者清楚地在墙壁上记载了薄太后在岛上避难的故事。除此之外,至今还被置放在庙旁的明代砂石碑帽与碑座,还有明万历25年重修过的圣母祠碑记、清乾隆55年的碑记及清同治年间的碑记无不真实地证明了薄后当年来此居住一事确凿无疑。
苦心孤诣,笔耕不辍,还河曲一个有血有肉的娘娘滩传奇
从初次到娘娘滩实地考察,到小说《娘娘滩传奇》问世,经历了六七年的光阴。他记不清自己沿着故事中的路线走了多少次,也记不清自己曾经拜访过多少户人家了,他只知道,光是娘娘滩,自己就去了数百次之多。
到了后来,刘喜才已经把写娘娘滩传奇当作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总觉得,自己虽然是一名河曲文化工作者,但还是没有深层次地去研读娘娘滩。娘娘滩的自然神奇、文化传奇,还没有多方面地挖掘出来,没有系统地交待给民众。他执拗地认为,娘娘滩文化不是表象上看见的肤浅的几个故事、几个典故,它已经是河曲历史文化的一种代表,对河曲人民有着一种非凡的象征意义。
因此,他总是一边整理资料,一边在脑海中构思着薄太后当年来娘娘滩避难的种种细节。渐渐的,刘喜才心中的人物形象变得越来越真实起来,薄太后、李广、太子刘恒……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似乎都在眼前不停地闪现。有时候,一觉醒来,他甚至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梦境了。刘喜才知道,下笔的时候到了。
为了给读者呈现出一个精彩绝伦的娘娘滩传奇故事,刘喜才如走火入魔一般时时刻刻都沉浸在自己的创作里。那时候,已到中年的他刚刚开始学着用电脑打字,心里揣着创作的热望,他笨拙地敲击着键盘,将自己脑海中的句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电脑。夜深了,妻子和孩子都睡着了,他还坐在电脑桌前,一会儿看看屏幕,一会儿看看键盘,吃力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从十点到凌晨一点,每晚雷打不动,坚持如是(后安装了电脑手写板)。可是,由于对电脑业务不熟练,有许多次竟然忘了保存,辛辛苦苦打了几个小时的文章一下子就丢了个无影无踪。后来,刘喜才不得不找了个助手,专门帮自己打字。于是,刘喜才改变了习惯,白天在脑海中构思,晚上回家用自己蜗牛一样的速度慢慢地修改稿子。
2009年刘喜才开始动笔写稿,经过1000多天的艰辛付出,八易其稿,终于将流传至今的岛上故事重新排序,如珍珠串联,接续成文,展示出2000多年前的胡汉情结。著名作家二月河看了此书之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欣然为之作序。
对刘喜才来说,这是完成自己心愿的第一部分,“总算是为河曲文化或多或少地做了点儿贡献了”。对于小说本身,他坦言,“三分史实,七分创作”。但汉文帝时期毕竟离我们历史太过久远,资料很不完整,更谈不上具体的生产与生活情景。刘喜才所依仗的,无非是自己对家乡的一腔热爱之情,自己的辛苦查访,还有他对《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汉书》等书籍的潜心研读罢了。但对于读者来说,能从小说中了解到当年的历史事件,并看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汉朝人物,何乐而不为呢?
《娘娘滩传奇》出版之后,在河曲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人读了以后都感慨地说,这是目前河曲最完整、最生动的娘娘滩故事了。不久之后,北京一些书店也开始将此书摆在架上对外出售。
近年来,关于黄河的电视题材渐渐多了,不少有识之士向刘喜才建议:“何不将《娘娘滩传奇》改编为电视剧本呢?”刘喜才听了,大为意动。征求了多方意见之后,他觉得此事可成,就邀请了河北省著名剧作家席满华,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共同将此书改编成了26集电视文学剧本。不久之后,作家二月河将在河南邀请全国知名作家及剧作家,召开关于电视剧本《娘娘滩传奇》的高端研讨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在荧屏上看到河曲的人,河曲的景,还有河曲的故事。
刘喜才与娘娘滩的不解之缘,似乎在此已经画上了一个短暂的句号。究其数年辛劳研究娘娘滩文化的原因,他只是神秘地一笑,说了一句:“我是河曲文化工作者!不写龙口峡谷,黄河不让;不写娘娘滩,河曲百姓不让。”这句话或可让我们管中窥豹,了解到其人的一颗赤子之心。
(作者分别为山西新闻网河曲视窗主编,河曲视窗记者)
编辑: 杨海光&&&&&&责任编辑: 杨海光
主管:中共忻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忻州市互联网新闻宣传中心&&&&联系电话: 3309576&&&&QQ:
地址:忻州市长征街21号市委大院&&&&邮编:034000&&&&邮箱:&&&&&&&&技术支持:黄河新闻网
本网由忻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晋新网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省河曲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