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4有谁玩过?

&主题:有谁玩过漩涡散景?不知道富士这样的半幅机效果怎样?
泡网分: 0.096
注册: 2008年02月
很喜欢漩涡散景的焦外,但是不知道半幅机效果出不出得来,有谁玩过的请出来说说。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2206&&回帖:62 &&
泡网分: 0.096
注册: 2008年02月
windmanjaspar 发表于
gr8278兄,如果富士,你嘗試找一下半格機鏡頭,成像圈接近APSC, 可能會找到你所需
这个就真的涨知识了,我原来还真不知道有半幅的胶片机,我研究一下,非常感谢W君
泡网分: 2.696
帖子: 1389
注册: 2014年07月
gr8278 发表于
哦哦,我记得我试过,但是这镜头在富士上有很大的暗角gr8278兄,如果富士,你嘗試找一下半格機鏡頭,成像圈接近APSC, 可能會找到你所需
本帖最后由 windmanjaspar 于
11:28 编辑
泡网分: 0.096
注册: 2008年02月
windmanjaspar 发表于
gr8278兄,你在&某寶&搜尋--CCTV Len, 就可找到很容易就可拍到以下的散景效果
Windman Photography, on Flickr
Windman Photography, on Flickr
Windman Photography, on Flickr哦哦,我记得我试过,但是这镜头在富士上有很大的暗角
泡网分: 2.696
帖子: 1389
注册: 2014年07月
gr8278 发表于
这个是M43机拍的?用的什么镜头呢?gr8278兄,你在&某寶&搜尋--CCTV Len, 就可找到很容易就可拍到以下的散景效果
, on Flickr
, on Flickr
, on Flickr
泡网分: 0.096
注册: 2008年02月
windmanjaspar 发表于
M43都可做到類似散景,問題在於鏡頭
这个是M43机拍的?用的什么镜头呢?
泡网分: 2.696
帖子: 1389
注册: 2014年07月
gr8278 发表于
很喜欢漩涡散景的焦外,但是不知道半幅机效果出不出得来,有谁玩过的请出来说说。...
M43都可做到類似散景,問題在於鏡頭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164
帖子: 2142
注册: 2012年02月
gr8278 发表于
减焦环,这也是个办法呢嗯,个人觉得kipon的减焦环还是堪用的,不过要注意的是边角画质会衰减,大部分镜头无限远不合焦,如果觉得这两点都无所谓那么减焦环可以玩一玩
泡网分: 0.096
注册: 2008年02月
dennis0102 发表于
XT1+减焦环,搭配大多数老标头都能达到漩涡散景的效果,如takumar55、schneider xenon 50减焦环,这也是个办法呢
泡网分: 2.164
帖子: 2142
注册: 2012年02月
gr8278 发表于
请问这个是半幅拍的吗?用的什么镜头?XT1+减焦环,搭配大多数老标头都能达到漩涡散景的效果,如takumar55、schneider xenon 50
泡网分: 0.096
注册: 2008年02月
dennis0102 发表于
还是非常容易的
请问这个是半幅拍的吗?用的什么镜头?
泡网分: 2.164
帖子: 2142
注册: 2012年02月
zhbqyy 发表于
第一个观点不同意。漩涡散景,确实和镜头设计有关系。诚然镜头的光学结构几百年不变,但是,恰恰焦外转不转的变了:ZEISS的BIOMETAR是五片头,PLANAR是六片的;LEICA的SUMMITAR好像也是五片头,SUMMICRON是六片。五片转,六片不转& &海鸥4A原厂的三片柯克头转,换了4片的TESSAR转的没那么厉害了几乎不转。这还真不是镀膜的问题,是镜片设计中有没有考虑消除彗差。
后面的观点非常认同。MC的老头,甚至无膜的老头,拍出来自然真切,而且如果拍一卷黑白卷,可以非常明显看出无镀膜老头层次的过渡,是很多现代镜头无法匹及的。同意后者
就我用过的来说原福和同时代schneider层次真是很棒
泡网分: 2.164
帖子: 2142
注册: 2012年02月
还是非常容易的
泡网分: 0.096
注册: 2008年02月
玩F5的A9粉cnhawk 发表于
严重的口径蚀,呈现旋转焦外,也就是楼主所说的漩涡散景
小口径德系老镜头净是这个特色,尤其LEICA,其实算是早期镜头的常见缺陷吧
我是真心无法欣赏
 这种效果确实有点重口味,看来确实要个全幅才出效果
泡网分: 0.096
注册: 2008年02月
zhbqyy 发表于
第一个观点不同意。漩涡散景,确实和镜头设计有关系。诚然镜头的光学结构几百年不变,但是,恰恰焦外转不转的变了:ZEISS的BIOMETAR是五片头,PLANAR是六片的;LEICA的SUMMITAR好像也是五片头,SUMMICRON是六片。五片转,六片不转& &海鸥4A原厂的三片柯克头转,换了4片的TESSAR转的没那么厉害了几乎不转。这还真不是镀膜的问题,是镜片设计中有没有考虑消除彗差。
后面的观点非常认同。MC的老头,甚至无膜的老头,拍出来自然真切,而且如果拍一卷黑白卷,可以非常明显看出无镀膜老头层次的过渡,是很多现代镜头无法匹及的。你们太专业了
泡网分: 1.04
帖子: 1287
注册: 2005年04月
至于现在被炒的很热的卫斯理、CCTV这种头,那就别提了。同样转,成像画质要差个十万八千里了。也就是有点转可以玩玩。
泡网分: 1.04
帖子: 1287
注册: 2005年04月
sun671007 发表于
不懂就不要乱说!
1,蔡司现产的的镜头,基本上用的仍然是几十年甚至100多年前的结构,如蔡司现在生产的最好的标头,用的是Planar结构,这个结构在1896年由普兰纳(Planar)镜头发表。蔡司镜头镀膜出现了更替,但是在结构上没有太大变化。说蔡司以前的镜头结构渣,纯粹是胡说八道!
2,这些镜头现在廉价,不意味着当时廉价,这些镜头现在廉价的原因是,其一,这些镜头太老了,都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又列不进藏品的范围内。其二,这些镜头的卡口是dkl,m39,m42,p6等,用在现在的机器上,要用各种转接环,而且是完全的手动头。
以前的镜头镜片全部是光学玻璃生产的,现在的镜头的镜片很多是树脂,现在的镜头的很多新技术,不是说怎么样让一块光学玻璃有很好的表现,,而是为了让一块更轻更便宜的树脂片达到或者接近光学玻璃的水平。以前的镜头和现在的镜头比,不是结构差,而是镀膜差,或者压根没有镀膜,导致逆光时拍摄效果较差。
如果大家不拍逆光,尽可以去选那些早期的无膜或者单膜的镜头,这些镜头拍出来的真切与自然,是现在镜头怎么都拍不出来的。一个折衷的办法是用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镜头,这个时候的镜头多是用了mc的镀膜,抗眩光能力已经很不错了。
补充一点,千万 ...第一个观点不同意。漩涡散景,确实和镜头设计有关系。诚然镜头的光学结构几百年不变,但是,恰恰焦外转不转的变了:ZEISS的BIOMETAR是五片头,PLANAR是六片的;LEICA的SUMMITAR好像也是五片头,SUMMICRON是六片。五片转,六片不转& &海鸥4A原厂的三片柯克头转,换了4片的TESSAR转的没那么厉害了几乎不转。这还真不是镀膜的问题,是镜片设计中有没有考虑消除彗差。
后面的观点非常认同。MC的老头,甚至无膜的老头,拍出来自然真切,而且如果拍一卷黑白卷,可以非常明显看出无镀膜老头层次的过渡,是很多现代镜头无法匹及的。
泡网分: 7.652
注册: 2009年08月
没任何难度的,100多元的CCTV25/1.4 35/1.7就有这效果
泡网分: 11.777
帖子: 2641
注册: 2010年11月
如果楼主真的追求漩涡散景,最好弄个全幅机,越到边缘效果越强烈
泡网分: 11.777
帖子: 2641
注册: 2010年11月
严重的口径蚀,呈现旋转焦外,也就是楼主所说的漩涡散景
小口径德系老镜头净是这个特色,尤其LEICA,其实算是早期镜头的常见缺陷吧
我是真心无法欣赏
泡网分: 0.029
注册: 2014年09月
sun671007 发表于
不懂就不要乱说!
1,蔡司现产的的镜头,基本上用的仍然是几十年甚至100多年前的结构,如蔡司现在生产的最好的标头,用的是Planar结构,这个结构在1896年由普兰纳(Planar)镜头发表。蔡司镜头镀膜出现了更替,但是在结构上没有太大变化。说蔡司以前的镜头结构渣,纯粹是胡说八道!
2,这些镜头现在廉价,不意味着当时廉价,这些镜头现在廉价的原因是,其一,这些镜头太老了,都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又列不进藏品的范围内。其二,这些镜头的卡口是dkl,m39,m42,p6等,用在现在的机器上,要用各种转接环,而且是完全的手动头。
以前的镜头镜片全部是光学玻璃生产的,现在的镜头的镜片很多是树脂,现在的镜头的很多新技术,不是说怎么样让一块光学玻璃有很好的表现,,而是为了让一块更轻更便宜的树脂片达到或者接近光学玻璃的水平。以前的镜头和现在的镜头比,不是结构差,而是镀膜差,或者压根没有镀膜,导致逆光时拍摄效果较差。
如果大家不拍逆光,尽可以去选那些早期的无膜或者单膜的镜头,这些镜头拍出来的真切与自然,是现在镜头怎么都拍不出来的。一个折衷的办法是用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镜头,这个时候的镜头多是用了mc的镀膜,抗眩光能力已经很不错了。
补充一点,千万 ...树脂的光学性能很多情况下比光学玻璃要强很多,不懂别乱说,不仅仅是成本的原因,另外经典镜头结构也是有发展的,不要以为材料学和光学这几十年里都没有进步。埃尼阿克和你现在用的电脑都是冯氏结构的,性能一样吗?
还早期无膜或单膜镜头成像真切自然,真是笑掉大牙。
吹捧老镜头光学性能的多半是老镜贩子。
泡网分: 1.906
帖子: 1882
注册: 2014年08月
sun671007 发表于
不懂就不要乱说!
1,蔡司现产的的镜头,基本上用的仍然是几十年甚至100多年前的结构,如蔡司现在生产的最好的标头,用的是Planar结构,这个结构在1896年由普兰纳(Planar)镜头发表。蔡司镜头镀膜出现了更替,但是在结构上没有太大变化。说蔡司以前的镜头结构渣,纯粹是胡说八道!
2,这些镜头现在廉价,不意味着当时廉价,这些镜头现在廉价的原因是,其一,这些镜头太老了,都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又列不进藏品的范围内。其二,这些镜头的卡口是dkl,m39,m42,p6等,用在现在的机器上,要用各种转接环,而且是完全的手动头。
以前的镜头镜片全部是光学玻璃生产的,现在的镜头的镜片很多是树脂,现在的镜头的很多新技术,不是说怎么样让一块光学玻璃有很好的表现,,而是为了让一块更轻更便宜的树脂片达到或者接近光学玻璃的水平。以前的镜头和现在的镜头比,不是结构差,而是镀膜差,或者压根没有镀膜,导致逆光时拍摄效果较差。
如果大家不拍逆光,尽可以去选那些早期的无膜或者单膜的镜头,这些镜头拍出来的真切与自然,是现在镜头怎么都拍不出来的。一个折衷的办法是用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镜头,这个时候的镜头多是用了mc的镀膜,抗眩光能力已经很不错了。
补充一点,千万 ...说的不错。蔡司采用肖特玻璃的产品,基本两个特征,欧洲工厂生产(主要是德国),高价的高阶产品,摄影头起码数千欧,或者万欧为单位的电影头,这个价位的产品才是原厂出的蔡司。就如同徕卡,普遍价格贵,因为这才是光学特种玻璃(康宁胚,徕卡自家工厂打磨),同理高价位的施耐德(也是肖特玻璃)。
其余的三家认证,都是产地亚洲(日本,韩国,泰国等),sony产,松下产,三星产(估计三阳代工),富士产,宾得产(已停产),确善能产(涵盖当今的福伦达,f口蔡司,ef口蔡司)
泡网分: 24.922
帖子: 10267
注册: 2008年05月
一大把老头有这种效果。 头晕。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96
注册: 2008年02月
<font color="# 发表于
你在镜头前放个老花镜就这样不可能,求图
泡网分: 0.001
注册: 2014年01月
你在镜头前放个老花镜就这样
泡网分: 0.096
注册: 2008年02月
rack 发表于
主要还是看镜头,VM40/1.4在M4/3上也有明显的效果
嗯,还是有点漩的
泡网分: 0.406
注册: 2009年10月
我玩老镜头比现代数码镜头更多,刚开始也是很追求这个旋转精神效果;最为代表是蔡司大B 和 50/1.4 ,上面有兄弟说到半幅最容易达到,实际上全幅效果更明显。另外鱼鳞王1.2也是一代经典。
泡网分: 0.096
注册: 2008年02月
想不到引起这么大的争论,其实我就是想知道这些老镜头在半幅机上的焦外漩涡是否明显,有拍过的能不能发几张上来看看??谢了。
泡网分: 33.589
帖子: 4202
注册: 2007年07月
帅大叔 发表于
怎么什么你都能自己来定义,近模糊远清晰那是人家本来就对在清晰的部位,自己明明说的是漩涡后期出来的,打脸马上就改口其他后期,偏要装作自己很懂。
蔡司廉价老头带漩涡,昂贵新头没有漩涡,说明漩涡实质就是以前镜头结构渣导致的光学缺陷,《病梅馆记》读过没?正是这种以缺陷为美的心态。老头有漩涡缺陷无疑,只是之前的劣势如今视为一种艺术,新头做成这样要么节省成本,要么是病梅的心态故意为之不懂就不要乱说!
1,蔡司现产的的镜头,基本上用的仍然是几十年甚至100多年前的结构,如蔡司现在生产的最好的标头,用的是Planar结构,这个结构在1896年由普兰纳(Planar)镜头发表。蔡司镜头镀膜出现了更替,但是在结构上没有太大变化。说蔡司以前的镜头结构渣,纯粹是胡说八道!
2,这些镜头现在廉价,不意味着当时廉价,这些镜头现在廉价的原因是,其一,这些镜头太老了,都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又列不进藏品的范围内。其二,这些镜头的卡口是dkl,m39,m42,p6等,用在现在的机器上,要用各种转接环,而且是完全的手动头。
以前的镜头镜片全部是光学玻璃生产的,现在的镜头的镜片很多是树脂,现在的镜头的很多新技术,不是说怎么样让一块光学玻璃有很好的表现,,而是为了让一块更轻更便宜的树脂片达到或者接近光学玻璃的水平。以前的镜头和现在的镜头比,不是结构差,而是镀膜差,或者压根没有镀膜,导致逆光时拍摄效果较差。
如果大家不拍逆光,尽可以去选那些早期的无膜或者单膜的镜头,这些镜头拍出来的真切与自然,是现在镜头怎么都拍不出来的。一个折衷的办法是用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镜头,这个时候的镜头多是用了mc的镀膜,抗眩光能力已经很不错了。
补充一点,千万不要说老镜头廉价,老镜头尤其是蔡司的老镜头,很多采用的是肖特的光学玻璃,而现在的镜头,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树脂镜片,其性能和光学玻璃是不能比的。几十年前的镜头现在一样可以用,但是现在的镜头,几十年之后肯定是用不了,树脂镜片的特性决定的。
本帖最后由 sun671007 于
11:08 编辑
泡网分: 0.428
注册: 2014年02月
帅大叔 发表于
怎么什么你都能自己来定义,近模糊远清晰那是人家本来就对在清晰的部位,自己明明说的是漩涡后期出来的,打脸马上就改口其他后期,偏要装作自己很懂。
蔡司廉价老头带漩涡,昂贵新头没有漩涡,说明漩涡实质就是以前镜头结构渣导致的光学缺陷,《病梅馆记》读过没?正是这种以缺陷为美的心态。老头有漩涡缺陷无疑,只是之前的劣势如今视为一种艺术,新头做成这样要么节省成本,要么是病梅的心态故意为之说得好
泡网分: 1.989
帖子: 1177
注册: 2013年08月
雪丁哥 发表于
楼主第一张照片,主体清晰部位花朵的白边,后期的结果
楼主第二张照片,近的模糊,远的反而稍清晰,后期的结果
首先把中国话说明白...怎么什么你都能自己来定义,近模糊远清晰那是人家本来就对在清晰的部位,自己明明说的是漩涡后期出来的,打脸马上就改口其他后期,偏要装作自己很懂。
蔡司廉价老头带漩涡,昂贵新头没有漩涡,说明漩涡实质就是以前镜头结构渣导致的光学缺陷,《病梅馆记》读过没?正是这种以缺陷为美的心态。老头有漩涡缺陷无疑,只是之前的劣势如今视为一种艺术,新头做成这样要么节省成本,要么是病梅的心态故意为之
本帖由 iPhone 4S 客户端发布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4A4的玩法是什么?_百度知道
4A4的玩法是什么?
4A4的玩法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类似于麻将中的碰,任一家能叉(叉,否则算自动放弃、如果连续三家都Pass、首家出牌后,若你有一对跟此牌牌点相同。5,游戏就结束。如果玩家手中有 A44 或者双王没跑掉,那么此玩家剩余张数以 2 倍计算,则可以在五秒内勾,若你有牌点相同的这张牌,直到四家中有一人手中的牌全部打光为止,则你可以叉,或者一张未出。首家可以出任何一种合法牌型3。2、叉过后,54张,这时最后出牌的一家可以重新打出新的牌型。否则算自动放弃,另外三家也互相按照剩下牌的多少计算输 赢1、本游戏用一副牌。6、抓到红心 3 的玩家先出牌:任意一玩家出单牌后。4、当有一个人出完牌。如此继续,查其他人剩下的张数,查张数的时候除了第一个出完牌的人和剩余三家算分以外。)则可以在五秒内叉出
你回答得很仔细,谢了,你知道哪里可以玩这个吗?知道请告诉下。
提问者评价
太感谢了,真心有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什么好玩的单机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