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听你说爱我大编制,入门级拜亚是优选吗

[长篇大论说耳机]音频三部曲最后一弹,长篇大论说耳机,各个厂商大耳机推介,巨坑慎入。(2L更新至铁三角,下期预告:拜亚动力) - NGA玩家社区 - [2392][f334]
:: [长篇大论说耳机]音频三部曲最后一弹,长篇大论说耳机,各个厂商大耳机推介,巨坑慎入。(2L更新至铁三角,下期预告:拜亚动力) ::
[长篇大论说耳机]音频三部曲最后一弹,长篇大论说耳机,各个厂商大耳机推介,巨坑慎入。(2L更新至铁三角,下期预告:拜亚动力)
之前分别写了关于耳塞和前端播放器的帖子,现在应观众要求简单的谈一谈大耳机方面的东西。
[size=120%]耳塞帖请猛击[url]/read.php?tid=5081995[/url]
播放器帖请猛击[url]/read.php?tid=5084249&_fp=1[/url][/size]
[color=red][size=150%]欢迎加群 [/size][/color]
首先是音质。
就我个人而言 ,同价位情况下,大耳机的听感是要好于耳塞的。
虽然耳机单元尺寸不是决定音质的必要因素,但是在推力足够的情况下大单元毕竟可以提供更充分的乐感表达,更饱满的声音和更宽松自然的声场。尤其在中下盘频段的表现,大耳机具有巨大的优势。
其次是便携性。
即使是折叠型的耳机,其在便携方面还是一个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部分的大耳机音频线都在3米左右,想像一下你揣着3米长的线出街的感觉吧,别人会误认为你是中国电信的宽带维修员的。
最后是大耳机的特点。
相对于耳塞直接插入耳道的粗暴方式,大耳机可以提供更舒适的佩戴,营造一个美好的听音环境。
大部分的大耳都是半开放式,这样就避免了过于良好的隔音带来的麻烦。其实耳机和耳塞的区别就像是台式机和笔记本,其差距有可能会随着价格的提高而缩小。
但是两者本身的设计核心区别就在于“便携性”。
而大耳机对前端的要求往往比耳塞要大的多,所以每当有朋友让我推荐一款适合出街的大耳机的时候,我都由衷地感觉到痛苦。
这里面有一个悖论,至少在目前的大耳机市场上,外形好看而适合出街的耳机,往往在声音素质上不尽如人意,而声音素质上佳的耳机,外形却丑的一逼。
少数几款声音素质和外型都非常不错的耳机,比如那几个著名的木碗,或AKG家的两个701,却又不是随身设备可以推动的。
所以,你让我怎么推荐……感觉怎么推荐都是不负责任的。
而推荐耳机本身是一个很纠结的过程,我必须要综合对方的听音取向以及设备水平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可每个人对于声音的认知与要求都不一样,所以楼主每进行一次推荐都要受一次内心的折磨,生怕人接受了我的推荐买了却不喜欢……
所幸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喷楼主总是在胡说八道,这也让我有了继续写帖子的动力。毕竟能够在自己所知一二的部分帮助到别人,这种感觉是很美好的。
接下来按品牌以及价格来进行推荐介绍,建立在楼主听过或者曾经拥有过的基础上,同时不涉及二手,耳放,换线,等等情况。听感有区别,欢迎提出不同意见共同探讨,谢绝无脑喷或者品牌攻击。
[size=150%]森海塞尔PX100/PX200[/size]
[img]./mon_/334_fac9.png[/img]
我相信这款耳机是很多朋友,尤其女性朋友的首选森海耳机。小巧的折叠身形,以及还算过得去的外观设计,在多年的销售过程中积攒了大量的人气。
后端开放式设计,为移动设备进行了专门的调音优化,32欧易推,适合且仅适合摇滚,流行风格。
低频强劲,但强的略显过头,大而无当,略显轰头。甚至压过了中频表现,导致高频部分表现惨不忍睹。
不过作为一个便携式的折叠耳机,它还是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毕竟我们不能对它要求太多。
个人认为性价比略低,如果只卖个100~200的样子,倒是值得一战。 [size=130%] 森海塞尔HD449[/size]
750~780元。
[img]./mon_/334_78e.png[/img]
HD448的升级版,号称HD4字头最强。完美继承了森海HD系列丑到掉渣的设计,长的和HD448貌似没什么大的区别。
令人蛋疼的银色条状LOGO横穿耳机罩,全包式大尺寸全塑料,佩戴比较舒适,做工略显糙了点。
和所有全包式耳机一样,戴的时间长了有点捂痱子的感觉。
单边窄线,给人一种“我很好推”的直观感受,事实上它的确比较好推。至少在随身播放器上也不会太难听。
号称三频均衡,其实依旧是个偏下盘的耳机,低频表现能算的上有质量,且不会干扰其他频段,高频延伸较好,但是没有抓耳的感觉。是一款优点和缺点同样不明显的耳机。
不适合出街,能满足日常影音体验。
[size=150%]森海赛尔HD598[/size]
[img]./mon_/334_b44e9.png[/img]
HD595的换颜色版,多年来森海塞尔比较少见的良心之作。
继续继承了森海丑爆的外型特色,搭配米色+浅咖啡外观,初看之下很容易让人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就是说你很难从外观来判断这个家伙的声音取向。
但是无论是质感还是做工,都能够令人满意。
佩戴相当舒适,也许森海之所以采用如此丑陋的外形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佩戴的舒适程度。
半开放式设计,大音量下别人可以在你身边听见你现在是在听凤凰传奇还是在看泷泽罗拉。
完全定位直推,无论是手机,MP3,还是电脑,都能把它推的有声有色。真正可以谈得上三频均衡的调音,宽松且有张力,低频质感上佳,量感充足,中频凸出,高频自然而相当具有空气感。
听什么都没明显缺点,大部分的歌曲类型都表现的不错。解析略显逊色,但是那不重要。
当然很多评测把598定位为HIFI,愚蠢的楼主个人认为还是把它归在影音耳机一类比较合适。因为598在日常影音方面的表现极为良心。
最有意思的是,这货居然是可以换线的!!
目前水货价格已经跌到了1300左右,个人认为是这个价位区间非常值得购买的耳机。
[size=130%]森海塞尔HD650[/size]
[img]./mon_/334_3c.png[/img]
快看快看,
这个潮爆了的老太太!
[img]./mon_/334_4.png[/img]
这款耳机我认为完全体现了森海塞尔的特色,无论是声音还是外观。
扎实的用料以及深色外观,一看就到位的hifi风格设计,半透明耳机罩一眼就看到大尺寸单元,金属质感极强的大梁,天鹅绒耳罩外加双线。
别人凑过来问大哥您这是AKG还是拜亚啊?此时你就可以轻轻摘下耳机,点上一根骆驼牌香烟,深沉地说:“Sennheiser”。一口地道的德国汉诺威腔调,就两个字,专业!
以上是开玩笑。
事实上HD650是一款很有意思的耳机,之前说了不但外形风格继承了森海踏实稳重而不失大气的特色。
更重要的是声音也继承了森海“偏暗,厚重,稳定,凝练,大气”的特色。就像森海的耳塞,IE8之所以被封神,也是因为它继承了这样的特点。
我经常开玩笑说,如果拿女性来形容几大耳机厂商,那么歌德就是奔放的20岁西班牙女郎,拜亚就是稍显成熟内心却澎湃的30岁意大利少妇,AKG是风韵犹存气质显露的40岁法国贵妇,而森海就是6,70岁的英国女王……
我似乎又扯远了……
HD650经常被人拿来和拜亚的DT990作比,而事实上这两款耳机基本没有什么可比性。
我之前说了HD650声音偏暗,是表现在高频时的一种厚实。是的,厚实的高频,不通透,不明亮,但是就是这样雄浑的厚实,才是真正的森海。
低频极为饱满,注意,不是轰头的那种量大,而是拳拳到肉,能打到你胸腔开始共鸣的结实。
在能保证完全驱动的情况下,HD650表现交响乐等大编制音乐的时候,可谓气势磅礴,纵横捭阖。
愚蠢的楼主用650听现代战争2的原声,到《TF-141 Assaults the Gulag》这一首时,被毒的热血燃烧不能自已,眼前飞来飞去全部都是兰博,奎爷,乌瑞恩,地狱咆哮等等壮汉,怒上游戏调到最简单模式怒艹一遍才稍微缓解。
而HD650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不要妄想直推,而上放之后,受耳放的影响极大。所以当你购买了HD650,就意味着巨大的后续投入。总而言之,HD650是极具森海风格的优秀耳机。
嗯,森海的东西就到此告一段落,至于HD800那种权贵向的耳机,低端的楼主也只是试听过短短20分钟而已,所以不多做评论。 [size=150%] AKG系列[/size]
[size=130%]AKG K420/K430[/size]
270元~488元。
[img]./mon_/334_9a9.png[/img]
[img]./mon_/334_fcd.png[/img]
这两款耳机放在一起说完全是因为楼主偷懒。
事实上这两款耳机最大的差别在于外型和配色,而声音风格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
紧凑式小单元设计,均为塑料材质以及可折叠设计(有点夹头)。
420采用的黑蓝的民工配色,而430的白色则相对而言更漂亮一点。
相对于同等价位的森海PX而言,这两个牌子的缺点比较类似。
声音相对发闷,高频段略残废,低频和中频相对较浑浊,(430在这方面比420强点)最重要的是音染较重,不是非常耐听。
其亮点在于人声表现不错,结合相对突出的下盘氛围,使得420/430非常适合演绎流行等曲风,同时也继承了K字头耳机的特点——极为欠煲。
一般而言,一个使用了半年以上的420/430甚至下文会说到的450,和一个同型号新耳机的听感几乎是天差地别的感觉。
最重要的改善就是一开声时那种无法言语的闷得到了释放,所以在听一些女声和乐器时就能收获稍好一点的听感。
而个人认为420/430的做工是比森海PX100/200稍好一点的。对于入门的选择,我比较倾向于推荐这一款。
[size=150%]AKG K450[/size]
[img]./mon_/334_f13.png[/img]
700元左右。
有可能是千元以下最好的便携式耳机。
而我这个所谓的最好是建立在“便携”的基础上。
虽然依旧是蓝黑的民工配色,甚至外型都与基础型号相差无几(事实上你把耳机单元拆开会发现内部也基本一样),但是这多出来的几百块钱基本就多在了调音风格上。
就像所有评测里面说的那样,刚开声的K450会让人误以为买到了山寨魔声。
低频又多又残,轰头又堵胸。
但是K450几乎是每过100个小时都会让人产生一种“我草我是不是买了一个新耳机”的感觉。
而就是这种奇葩的过程,会让很多人等不及开声,就把K450归到了垃圾那一类,这是不公平的。
横梁重新设计,改善了夹头的问题,耳罩加厚了一圈,佩戴相对更加舒适。(开声之后)声音风格带有比较鲜明的AKG色彩,相对较为温暖但是不腻人,三频过度均匀,低频弹性很好,而通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高频从一开始的“没有”变成了抽丝状。
一个煲到位的K450和K550声音风格非常类似。
“温暖中的不动声色。”这就是我对K450的评价。
[color=orangered][size=130%]AKG K701/Q701[/size][/color]
[img]./mon_/334_f0.png[/img]
[img]./mon_/334_501391afb594b.png[/img]
当当当当~~~著名的两位701登场~~。
那我们先说K701.
一部岛国动画片,导致多少宅男宅女,节衣缩食,就是为了购买一个K701向自己心爱的动漫角色致敬。
可事实上就算你带上了K701,你也变不成秋山澪。就像真正给你一杆狙击,你也演不了兵临城下是一个道理。
这里先讲一个故事。
我认识的一个姑娘,攒了一个学期的钱买了K701,却突然发现这个耳机不能像动画片里面一样挂在脖子上——因为耳罩会卡住下半张脸
插在手机上音量开到最大,居然声音小的微不可闻。于是她暴怒着去找店家说理,认为自己买到了假货。
而经过我孜孜不倦地讲解诸如阻抗,以及K701没有假货之类的科普知识之后,我们成功地绝交了。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7_4fa52f018139f.gif[/img]
突破AKG风格的优美造型,闷骚到极点的白色外观以及灰色天鹅绒耳罩,骚而高贵的麂皮色头梁,外加秋山澪的广告效应,都让K701成为了ACG爱好者的首选。
而问题在于,K701好听吗?
答案是肯定是,好听,非常好听,,中正的声音,严谨的三频,细腻的素质。
但是下一句话就是,保守估计95%的人都没办法把它伺候的好听。
高达62欧的阻抗注定秒杀了一切随身设备,即使上放,也推不出个所以然来。
无数烧友把K701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上A1的,上SOLO的,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好听……
K701想要好听,唯一的归宿就是台式系统。
而当你花了几万块投资了台式系统,却又会发现,完美驱动了的K701所得到的声音,似乎不值得这个价钱。
呵呵,有意思吧。
如果你真的很喜欢秋山澪,超喜欢K701,愚蠢的楼主个人建议,想办法减肥并且拉长脖子,争取能把K701挂在脖子上,然后把插头放在包包里,什么也别接——愉悦地出街吧!
享受回头率吧,少女!
而Q701就好伺候多了。
有些人被K701的难伺候所吓到,人云亦云地号称Q701也是需要几万块的系统才能玩转。
虽然同样是62欧的阻抗,Q701相对偏流行风格的调音比K701更容易出好声。
甚至直连电脑都能收获不错的听感。
优化过的中低频在表现流行歌曲时也能相对容易的表现出歌曲应有的感觉。
但是想要充分驱动,也是得上耳放的货。(Q701换根线的提升非常大)
对于一般不想烧的人而言,因为喜欢这两款耳机而专门组建系统,是不值得的。
所以,我们还是在动画片里来欣赏它比较好。
[size=150%]AKG K550[/size]
[img]./mon_/334_fc0.png[/img]
霸气测漏的50MM振膜,耳罩直径与IPC长度相当。沉稳低调又不失华丽的外型,纯金属质感极强,宽度接近3cm的头梁设计,注定了它成为我最喜欢的AKG耳机。
海绵垫皮革材质耳罩,透气性相对较差。
可旋转式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携带与保存。
阻抗32欧,号称可直推。
但是顶级随身设备诸如C4,HIFIMAN801上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在PC系统上听感基本满意,相对而言已经是比较容易推动。
声音最大特点两个字,规矩。
换两字就是,中正。
无论男声还是女声,550都能充分且良好的表现出情感与特色。无论是张学友的深情款款,还是小提琴钢琴的扣人心弦,550都表现的恰到好处,不会过分渲染,也不会令人感到意犹未尽。
而他是不适合表现摇滚以及嘻哈风格的歌曲的,因为他的低频属于有质但量少的情况,比较适合听乐器。
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这个外型啊!外型!
[size=150%]歌德[/size]
在写歌德之前,我想抒发一下个人情感。
我经常想,我是们为了听歌而选择设备,还是单纯为了设备去听歌。
有人为了K701可以专门去组建一个系统。
也有人为了装X可以去买假魔声挂脖子上。
而真正好听的耳机,优秀的耳机,却经常因为外型而被人黑出屎来。
悲哉,我大歌德。
是的,歌德很难看,每一款耳机都很难看,从SR60直到RS1都很难看。
可是谁能看到那丑陋外形下满腔的良心和热血!
没错,歌德不HIFI,不监听,没有那么多的瞬息动态解析声场。
没有那么多的线材可换,更没有各种屌爆了的配色。
更没有其他厂商那多如牛毛的产品线。
歌德的特点只有两个字,好听。
单纯的好听而已。
[size=130%]歌德SR80I/爱丽丝M1[/size]
[img]./mon_/334_50139beac1591.png[/img]
其实我很纠结。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歌德,他的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
缺点在于丑陋的外型和渣一般的做工甚至连佩戴都不是非常舒服。
而优点在于个人认为所有厂商里面最好的乐感和天下无敌(抱歉我用这个词)的流行表现能力。
M1和SR80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两者只是在调音上有所不同。
SR80的高频比M1更加明亮,而M1的中低频段更加澎湃,能量感更强。
这里主要以SR80为例,
首先SR80非常干净,你能体会到低频的能量而不会让人产生厌烦。
高频延伸起来能充分体会到空气感。而两端的优秀导致了中频的略微疲软,这一点就不如M1对于流行演绎的充分。
所以SR80相对而言更适合表现摇滚乐器,而M1就更适合流行歌曲的演绎。
在流行歌曲方面,最直观的应该是可以充分体会到歌手的感情,尤其是当你本来就在听一位感情充沛的歌手演唱时,歌德就会把这种感情放大,直到把你感染。
事实上,在千元以下级别,如果你想听流行歌曲,我找不到比歌德SR80/M1更好的选择。
而歌德所有的耳机都非常好推,虽然线材又长又硬又粗,但是直连电脑的感觉非常令人满意。
你总不会把这么丑的耳机戴着出街吧……(价格更低的还有SR60,但是由于性价比问题未列入。) [size=150%] 歌德SR225I[/size]
[img]./mon_/334_e.png[/img]
看着是不是和SR80长的一样?
好吧,其实差别不大,我也没有配错图。
如果说SR80在某些频段还有欠缺的话,SR225就很好的弥补了这些缺点。
你可以拿他听流行,可以听摇滚,甚至可以听古典。
虽然在表现交响乐时气势稍显不足,但是论起杂食能力来,已经是非常牛逼的。
声音速度快,力度足。
音色温暖且浓郁,搭配流行风格的播放器能收获令人惊喜的听感。
他不如森海磅礴,不如AKG精确,不如拜亚灵动。
做工在几大厂商里面最烂,但是他偏偏拥有最好听最杂食的声音。
所以,如果你对耳机的要求是实用多过把玩,杂食多过偏科,那么我想歌德是你的首选。
[size=150%]索尼[/size]
壮哉我索尼大轮胎。 [size=130%] MDR-XB300/500/700/1000[/size]
210/380/560/1200
[img]./mon_/334_5013aefe6ab6b.png[/img]
之所以把索尼大轮胎系列放在索尼的第一个来讲,是因为……
是因为它们曾经给愚蠢的楼主留下了深刻至极的印象。
想当初试听的是XB700,楼主从一脸奸笑的朋友手里接过了这个大轮胎,把它戴在脑袋上的一瞬间,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脑浆搅拌器……
是的,我的脑浆被震荡的哗哗作响。
我这辈子听到最凶残最激烈的低频,由索尼大轮胎系列创造。
首先,作为DJ耳机,大轮胎很闷,但是闷的不算过头。
巨大的耳罩导致稍微戴久一点就会有汗流出来,捂痱子的功力相当到位。
冬天戴这玩意儿绝对保暖。
由这款耳机的定位而言,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它在表现DJ,摇滚,嘻哈,以及欧美风格流行风格上极佳的功力。
需要大书特书的就是它的低频实力,量极大,质极好,收放自如,弹性极好。
尤其是鼓声,当鼓槌落下去的一瞬间,你可以充分体会到声波在鼓面上激荡激荡激荡,然后鼓面不断的回弹颤动,带动你的脑浆一起随着鼓面一起颤动……
然后我带着XB700玩了几盘战地,没过多一会儿我就摘下来喘气,因为实在太震撼。
爆炸声,呼号声,以及各式枪械直接在耳边炸响,那种临场感和压迫感是别的耳机无法带来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低频中毒患者,一发大轮胎即可治愈。
而在ACG,弦乐方面,大轮胎的表现则暗淡无光,基本闷的没什么感觉了。
中频段人声表现尚可,但是也得分类型。
您要是指望这哥们来听王菲那绝对不爽,但是如果来听蕾哈娜就对位了。
所以当很多人在面前说BEATS的低频多么牛逼多么给力的时候,我默默地回想一下大轮胎,笑而不语。
[size=150%]索尼MDR-Z1000[/size]
[img]./mon_/334_f0.png[/img]
没错,作为和索尼旗舰耳塞EX1000同步推出的旗舰大耳,ZK采用的也是索尼奇葩的液!晶!振!膜!
这款监听级耳机有幸在西安某实体店听过一小时。
除耳罩外全金属架构,看起来好像很耐操的样子。
可换线设计,耳罩是椭圆形,佩戴非常贴耳舒适。
声音感觉无愧监听级名号,上面起码没有索尼家的音染。
亮点在于高音频段,轻松自如且通透明亮,和EXK保持一致,连感情缺失的毛病也是一致
这是拜索尼自家的液晶振膜所赐,ZK也不愧和EXK同门的兄弟,简直就是个齿音放大器,听梁静茹时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低频质量非常好,事实上这是索尼家耳机的一贯优点。量当然比XB要小,但是下潜极深,营造出完美的空间感。
索尼粉丝可以考虑购买。
[size=150%]
魔声BEATS[/size]
我必须先来讲解一下魔声和BEATS的关系。
魔声(Monster),又叫怪兽,线材(Monster Cable)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出高能影音器材连线的品牌,该公司由美籍华裔李美圣(Mr.Noel Lee)先生于1979年创立。在此之前,音响器材中尽管已出现了保真度很高、音质相当不错的密纹唱片唱机、Hi-end级的放大器和对音乐还原相当完美的高保真扬声器,但人们对这些器材的连接线一无所知,只是用普通的导线来传输高保真讯号。(百度百科)
看清楚魔声是干什么的之后,我们来看看BEATS。
Beats By Dre是由欧美著名歌手、说唱家与企业家Dr. Dre所一手创造的多媒体公司,目前它与Monster公司合作的系列产品Beats在音乐爱好者中享有相当高的声誉。一改许多人对于高端专业视听产品冷冰冰的印象。(百度百科)
合作关系对吗?
那么他们现在的关系是什么呢?
知名手机厂商HTC日前宣布,投资Beats51%股份并且宣布与其正式合作,但是不会干涉其业务。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HTC手机都有望搭载享誉全球的Beats音响系统。
所以说,现在魔声和BEATS关系已经不大了。
也就是说,某些以无脑黑魔声BEATS来显示自己优越感的朋友赶紧来做好功课。
以后黑BEATS可以把HTC拉起来一起A掉,不要让魔声躺着也中枪。
魔声本厂不做大耳机,只做耳塞,如铜涡轮,金涡轮,JAZZ等。
大耳机如SOLO,录音师Studio,PRO等,和魔声本厂关系不大。
那么BEATS到底好不好呢,容我们慢慢看。
[size=130%]BEATS SOLO/SOLO HD[/size]
[img]./mon_/334_acbd.png[/img]
1280元/1880元
很贵对吗?
但是也很漂亮对吧?
每一个BEATS耳机的外观都很出众,加上无与伦比的明星广告效应。
NBA的无数明星,DR.DRE为首的众多说唱明星,雷帝嘎嘎,小JB等等,利用他们的号召力为BEATS迅速打开了销路,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耳机销售模式。
而它的声音到底值不值1280元的价格呢?
结论是不值,以声论价大概就是个200来块不能再多了的样子。
可是账不能这么算,就像我们去西餐厅吃一份鹅肝酱不能只给一份菜市场鹅肝的价一样。
我们不能用音质来要求SOLO,因为它的定位就是一个新型消费耳机,更何况BEATS本身的定位就是节奏强烈的黑人嘻哈说唱音乐,大概可以勉强听一个摇滚。
高频疲软,中频黯淡,低频量大而散乱且轰头,三频混作一团。
夹头,质量差,头梁容易断。
而且他还卖1280。
看起来具备了一切被黑出屎的条件。
可它只是一个装饰品性质的玩具而已,某种程度上和IPHONE有点类似,卖的是生活态度,对吧。
所以BEATS本身是没有什么可黑的,需要黑的是那些攒了N久爹妈给的生活费,买了一个BEATS耳机,甚至是假冒的BEATS耳机,挂在脖子上整天炫耀这玩意儿有多贵,音质有多好的心理不健全儿童,一粉赛十黑,就是这个道理。(我永远忘不掉当时那个拿着假面条来嘲笑我W4R像助听器的大哥)
产品本身是无辜的。 [size=150%] Studio pro [/size]
[img]./mon_/334_cfef1.png[/img]
为什么没写studio,是因为它的声音实在太烂,不值得买。
而到了PRO这里,我觉得就不用太黑他的声音。
也许是BEATS本身也意识到了自己产品在音质上的巨大缺陷,所以在PRO调音上稍微下了点功夫。
在保证低频量大的基础上加强了质感,让低频的弹性更加,而不再像studio和SOLO那样混成一团带出一堆残响。
同时拉高了中高频的表现,尤其是高频,还有了几分特殊的味道。
所以在PRO的身上,它就不再是只能听嘻哈说唱的耳机,摇滚和欧美流行风格也能表现的有声有色。
当然,你拿他去听交响古典什么的,那纯属自讨没趣。
整机较重,长时间的佩戴会略感吃力。
而PRO在质量方面也有所改进,起码相比屎丢丢,那个头梁貌似坚固了一点。
所有BEATS产品的特点在于,非常容易驱动,搭配IPOD听感还算不错(懂了么?)
而至于BEATS的DETOX和MIXR,我只听过一耳朵DETOX,感觉音质还在PRO之上,但是距离同等价位的其他品牌耳机还是有较大距离。所以不多做评论。
[size=150%]铁三角[/size]
[size=130%]铁三角EW9[/size]
[img]./mon_/334_c.png[/img]
华丽的女王陛下,北海道樱花木制作,外型美到令人叹息。
秉承铁三角对于人声的完美演绎,在各个方面工作准备到位的情况下,声音还是比较可观。
这款耳机也是我送给前女友的第一个礼物。
当然现在她已经嫁人了,不知道她有没有把这个耳机丢掉=。=
最大的缺点在于由于特殊佩戴方式,EW9漏音相当严重,而这样的漏音造成听感上最大的影响就是……低频略少。
而且声音的层次感与声场方面都不太尽如人意。
但在人声演绎方面,还是继承了老铁家的优良传统,韵味十足。
我不太好形容老铁家对于人声的调音,大概类似于给咖啡里加奶,使得声音更细腻顺滑,更抓耳。
而EW9不是非常好伺候,也拜它的外号所赐,女王总是难伺候的。
至少手机是把EW9推不好的(我会说我前女友直接拿诺基亚的E71来推的么,唉
需要搭配合适的前端。
总而言之,EW9具有铁三角的声音特色,而美型至极的外观,也可以满足外型&音质的出街党的需求。
[size=150%]铁三角ES55[/size]
[img]./mon_/334_a64.png[/img]
铁三角转型之后销量比较大的一款耳机。
如果说老铁三角的声音属于低频略少,暖声慢速且女毒的类型,那么现在的铁三角更多的是走均衡发展的路线,甚至有时候在某些型号上显得人声略凹。
ES55单论声音应该是卡在新旧时期之间的的一款产品。
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姑娘们的相册里看见这款耳机,配合着长裙单反以及45度的忧伤一起出现。
甚至有些姑娘为了保持ES55的光洁度,会给耳机单元上贴膜=。=
而ES55从声音上来说适应面比较广,在保证老铁家中高频特色的基础上适度加强了低频的表现(强的有限)
令人惊喜的是这家伙在声场和空间感方面的营造也非常不错。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入门级选手,想体会老铁家的声音特色,ES55出色的声音表现和突出的性价比,都可以满足你。
呐,白色款的ES55确实很好看哇……
[size=130%]ESW9 [/size]
[img]./mon_/334_56f.png[/img]
本来不想写它,但是无奈这款耳机也算是保有量比较大的家伙。
其实ESW9是一款很尴尬的产品。
从外观上来说,它的做工用料和同价位的产品略有差距,骚包木头用的也是非洲的木材。
而从声音来说,在老铁家女毒的角度而言和EW9相差不大,可售价就差远了。
低频略残,表现男声和流行同价位会被歌德爆出翔,甚至连本家的ES7都不如。
好推但是不容易推好。
不少姑娘被ESW9漂亮的外观迷惑,但是我个人认为性价比太低,不推荐购买。
[img]./mon_/334_5016b0cec8c80.png[/img]
碉堡了的包装,
骚到催人尿下的樱花木耳机罩。
独特的支撑结构。
低频量稍少,中频人声稍微靠后,但是这都是建立在耳机本身表现令人满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
三频基本均衡,完美继承了铁家的韵味风格,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给人带来一种类似于怀旧感的独特体会。
中频相对突出,密度高,厚度扎实。
声场宽广雄厚,而在聆听弦乐和女声时,少了一点老铁的腻味,多了点清亮和细腻。
而在男声方面则比较平庸,没有出彩的地方,也没有明显败笔。
个人认为此物是老铁家将新旧风格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而优美大气之极的外观,已经充分构成了铁三角粉丝购买的理由。
(当初我都差点买一个来着……
希望楼主能推荐麦克风或者耳麦~~
哎,无底洞啊!先说大耳机,辛辛苦苦选好了大耳机,以为能有好的音乐尼玛,插在电脑上,都是电流声度娘,哦,声卡辛辛苦苦买来声卡插在声卡上,恩,提高不大呀,于是 论坛,什么耳机大家坛啊泡了几天后,恩,耳放辛辛苦苦几天后,决定上音源,买CD机,买来几天后,看到人家的电子管耳放真赞有辛辛苦苦几天。。。。。1个月后,插个200 的音箱继续电脑听歌,恩,轮回!改变的是这200的我换成了惠威。真心觉得,音道无底洞,慎入。
似乎是史老太太。
IPC直推HD598有压力么?
出街的话我觉得日系耳机不错,天龙或者铁三角…有音质,还好看。我用的es10就觉得不错
塞子已经到ES5了,下个目标就是年内搞定009套,,不折腾了。安心听音乐,
另外新蛋这几天的hd598特价1799.锦艺国行。外行大概在1400。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腰围也是八尺 ( 13:51):[/b]似乎是史老太太。[/quote]对的,杭州很热心的老太太,我的耳机就是跟她买的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qxs12-07-28 14:43):[/b]对的,杭州很热心的老太太,我的耳机就是跟她买的[/quote]史老太可是我的偶像之一啊,哈哈哈。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王者范尼 ( 13:51):[/b]IPC直推HD598有压力么?[/quote]还有的..我用IPC推跟电脑上推...区别很大的~~特别是高音掺不忍睹~~,不过我电脑上是独立声卡的~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王者范尼 ( 13:51):[/b]IPC直推HD598有压力么?[/quote]有,但是不大。高频段会暗哑一点。
老铁粉丝前来抗议。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chennovarg ( 15:52):[/b]老铁粉丝前来抗议。[/quote]别急…… [img]http://img.ngacn.cc/attachments/mon_/-7_4fa52ef46b530.gif[/img]
Ultrasone用户默默路过反正没人会关心....(墙角画圈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myk92 ( 16:03):[/b]Ultrasone用户默默路过反正没人会关心....(墙角画圈[/quote]极致确实没人关心,因为除了权贵没人买得起~ [img]/132/1324875/month_39ebadf.png[/img]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myk92 ( 16:03):[/b]Ultrasone用户默默路过反正没人会关心....(墙角画圈[/quote]屌丝表示木有听过这个牌子..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達爾文的旗幟 ( 16:05):[/b]极致确实没人关心,因为除了权贵没人买得起~ [img]/132/1324875/month_39ebadf.png[/img][/quote]直推党表示根本没扔多钱...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米迦列 ( 16:09):[/b]屌丝表示木有听过这个牌子..[/quote]权贵向耳机品牌,中文名极致,拥有S-Logic Plus专利技术,除了ED系列目前在德国本土手工制作外,其他产品线在台湾生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醉想听你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