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抗战侦察兵兵有情况是不是便衣执行任务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对越作战侦察兵为获情报先得连续喝两个多月烈酒
主题帖子积分
, 积分 81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5 积分
, 积分 81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5 积分
& && && && &对越作战侦察兵为获情报先得连续喝两个多月烈酒& && && && && && && && &&&凤凰卫视
& &核心提示:臧雷原本滴酒不沾,现在任务需要,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喝酒,先让卫生员把输液的葡萄糖吊瓶和架子都准备好,自己就着一盘花生米开始喝,喝的是一种叫做芭蕉芋的薯类酿的烈酒,喝起来又辣又上头,喝的打嗝甩头,直到翻白眼不行了马上输液,输上再来,经过两个半月的“酒精考验”,臧雷酒量大增,喝到了八两还可以正常交流。& &本文摘自凤凰卫视6月15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陈晓楠:1984年的除夕,对于刚刚入伍一个月的王建川来说,注定是个不眠之夜,白点的训练夜晚的巡逻,并没有让这位刚满19岁的壮族小伙子感到疲惫,午夜过后,新年的钟声敲响,他在日记本里写下了给母亲的诗句,“当巡逻的脚步送走除夕,妈妈我送给你这本日记,战士的决心早已溶进枪膛里,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此时此刻王建川并不能预见,30年之后他的诗句会被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引用,而他也不会知道89天之后,在400多公里之外的中越边境的一座山峰,无数像他一样年轻的生命将会在那里终结。&&解说:中国和越南两个有着太多历史纠葛的国家,它们之间也有着一条上千公里的并不平静的陆上边境线。上个世纪50年代后,中越进入“同志加兄弟”的蜜月期,两国边境虽发生过一些纠纷甚至冲突,但总体还是比较和平安定的,通过这条边界,中国还对越南抗法,抗美战争给予了慷慨援助,为了见证两国的友谊,中国把边境上著名的“镇南关”改为“睦南关”,最后干脆改为“友谊关”。然而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国与国的关系也是瞬息万变,越南在1975年结束抗美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后出动武装部队侵犯中国领土,由此引发了日至3月16日的中越战争,中国边防部队在17天的自卫还击作战中,曾突入越南军队防御纵深20至40公里,攻占越南北部四个省的部分地区和战略要地,给越南的侵略野心以严厉打击,同时摧毁越南当局在边境地区针对中国构筑的大量军事设施,1979年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建议与越南政府举行边界,协商解决两国争端,越南表面同意改善中越关系,却暗中将精锐部队调到北方边境,并且派兵占领了边境线上的一些重要骑线点。&&张云生(老山主攻围剿副参谋长):中越边境呢最明显呢就是界碑看不见,隔一段距离有个界碑,就是在这个界碑沿着这个山脊线,这个山顶啊,山脊线挖了一米宽的一个巡逻道,旁边草也铲掉了,树也砍掉了,可以在沿着这个巡逻道可以来回的走动。&&解说:按照国际惯例,相邻两国边界两侧各15公里内禁止屯兵和进行军事演习,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骑线点双方互不占领,否则就视为敌对行为。因此在1979年,中越兵戎相见之后,为了表达最大的善意,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撤回国内,并没有占领边境上的骑线点,越军尾随而来,蚕食了老山主峰及边界线附近的几个重要山头。&&张云生:那个时候没有必要驻扎军队,因为老山了嘛,它这个山顶上呢森林比较茂密,山坡比较陡峭,它周围呢这几个村子你比如小坪寨,马嘿南岸了嘛,都是在它那个半山腰上,都有它自己的田,都有它自己的地,是越南主动,主动先占领,占领了以后控制了我们老山的这一面了嘛。&&解说:从1979年3月开始,越军陆续侵占老山,八里河东山,者阴山,法卡山,扣林山及罗家坪大山,中越边境的重要骑线制高点几乎全落入越军手中,居高临下的越军有恃无恐,经常越境到中方境内构筑工事,埋设地雷,安插竹签,并开枪开炮,击毁边境多个村寨,打死打伤中国许多边境居民,据中方统计1979年至1984年5年间,越军向中国境内发射各种炮弹4万多发。&&臧雷(老山主攻团三营营长):那就分别是扣林山,老山,662.6高地,八十年代上甘岭,八里河东山,这一线的都是要点,全部被敌人占领,而且是它二军区的主力313师占领了,我们的任务就把它搞清楚,把这个敌人搞清楚,将来把它吃掉,把这个收复。&&解说:越军的入侵挑衅和袭扰破坏,让中国忍无可忍,为了取得边境斗争的主动权,一场新一轮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正在酝酿之中,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战斗,驻扎在云南的某军开始组织精锐力量,对边境越军的驻防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侦察,某军某师成立侦察大队,下辖两个中队,后来成为老山主攻团团长的刘永新任2中队中队长,驻扎在猛洞地区,主要任务是对扣林山11号界碑东侧3个高地的地形和越军兵力部署情况,进行侦察。&&刘永新(老山主攻团团长):那么第一次我们去现地勘察的话呢是由师里边组织营团干部,因为要保密嘛,都穿着便衣,单从保密角度来讲的话,不便于穿军装,那么当时去了以后只是对周围的民情社情了解了一下。&&解说:兵马未动,侦察先行,这是中国军队的传统,侦察兵一直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必须具有过人的军事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与一般作战部队相比,侦察兵的行动更为迅速、灵活,对单兵的体能敏捷度和综合作战意识都有较高的要求,可以说装备精良的侦察兵是常规部队中的“特种部队”。&&臧雷:我们这种侦察兵他的全称是浅近纵深的战术武装侦察兵,这么长的名字,观察与记录呢就是说你要把你每天,每时每刻每秒甚至观察到的有价值的敌情,要准确地记录下来,你比如说三号公路,于16时06分一辆南京牌卡车带篷布,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哪里开来,从哪里开来,在某某位置停留多少分钟,卸下了什么或者是人或者是货,每天都要这样记,每天都要记,一个月分析一次。&&解说:在此期间,某军事多次组织各级指挥员和作战参谋前往中越边境勘察地形,侦察敌情,在侦察分队中,很多战士的职责就是报混这些干部完成绘图,标点和勘探路线等任务,为了保密,每次出发前都不提前打招呼,跟着部队走就是了,如果与越南人遭遇,必须不惜代价把这些人保护好,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情报拿回来。&&王海山(某军某师侦察连七班副班长):在人家境内啊要被发现了你肯定来说你要有伤亡,有伤亡了咋办?绝对有一条就是不能当俘虏,不能当俘虏,要自杀,绝对要开枪自杀,用手榴弹炸,还要有手榴弹,还要会用。&&解说:1979年10月和12日,某师侦察连两次在马关地区执行任务时与越军遭遇,双方激烈交火互有伤亡,这几次侦察获得的情报在后来一举拿下扣林山时发挥不少作用,面对越军的频频挑衅,中国边防部队奋起还击,1980年12月,云南省边防部队经过三个半小时的战斗,一举收复罗家坪大山,揭开了10年边境拔点作战的序幕。&&陈晓楠:号,广西军区边防部队收复了法卡山,两天之后经过8个小时的苦战,又收复了扣林山,接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仍在越军手中的老山、八里河东山、者阴山等要点,越军也加紧了构筑工事,准备应对中国军队的进攻,这个时候中国军队突然沉寂下来,直到三年之后才有所动作,这段时间,某军侦察的重点都放在了老山地区,两军在边境线上斗智斗勇,暗战不断。&&1981年5月,中方收复了扣林山之后,昆明军区立刻组建了老山地区侦察大队,某军某师的副师长刘昌友兼任侦察大队的大队长,3个步兵团以特务连为基础,各组织了一个侦察蓝,加上师侦察连共计4个连,也称中队,1981年秋天,侦察大队奔赴老山战区开始侦察敌情,他们住在老山脚下的天保农场,先后在里头债,雷打山,627.0标高点偏马等地开设长期观察哨,并且秘密开通了多处抵近观察点,对越军的一举一动随时观察,详细记录,每个月来进行一次当面的敌情分析。&&解说:每个侦察连只有70人左右,每次行动最小规模3人,最大规模15人,主要任务是对老山越军前沿阵地情况以及未来穿插作战路线,地方人员活动规律等进行侦查。他们还化妆成边民,深入边境村寨或进入越南境内,发展内线搜集情报,对那些出卖我方情报的边民“灰色人物”进行教育,训诫直至逮捕处置。&&刘永新:我当时的话带上我们的侦察分队的话,从西边就是当时说的1426高地是右边,老山主峰中间这个沟,这个沟的话呢从这边出境,出到越南去了。&&解说:一中队即老山主攻团团侦察连,指导员是人称“臧老虎”的臧雷,他这是第二次上战场,1979年25岁的排长臧雷在执行任务时受重伤,昏迷六天六夜,半身瘫痪,失忆三个月,成了一级伤残军人。恢复记忆后他从坐、站、走重新学起,1小时走8米,咬着牙坚持下来,会走后,又去学游泳,学骑马,1982年伤愈的臧雷主动请缨,二赴战场。&&臧雷:我和连长带了13个侦察兵,我们一共15个人,这是比较大规模的侦察队了,凌晨秘密越境,带着向导,当地这个向导很难讲,因为当地呢是边民,边民呢他是有很多是少数民族,它这个两国啊通婚,所以我记得我们侦察队到达前线以后,大队政委跟我们讲了一课,他说俗话说八路军是鱼老百姓是水,鱼离不开水,但是我告诉你们同志们,这里的水是混水,原因40%的亲戚关系和敌方。&&解说:中越边境民情十分复杂,两国陆疆接壤的边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早些年两边友好时常有通婚,来回串亲戚的事情常有发生,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可以说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臧雷:我们毙了一个人,毙了一个人,三次警告都不听,对方也有我们的人,情报是能够回来的,只是晚一点,这次他又说了什么,我们要求这部分人,你过去串亲戚,人家把你提溜过去说情况,你只能说我们让你说的情况,但是你没有叫你说的你看到的你可不能说啊。&&解说:对臧雷来说,最大的障碍不是身体素质问题,而是酒量,边境地区民风豪爽,要想当侦察兵没有大酒量很难同当地老百姓尤其是发展的“内线”打成一片,也就是说不和人家喝到位,交上朋友,就搞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臧雷:但是搞这个工作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要会喝酒,它这个喝酒是这样的,见面三碗,它那个坛碗是这样端着的坛碗,老土碗见面就三碗,喝的高兴的他都跟你讲,祖宗八代的陈糠烂谷子都可以对你讲,视你为朋友啊。&&解说:臧雷原本滴酒不沾,现在任务需要,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喝酒,先让卫生员把输液的葡萄糖吊瓶和架子都准备好,自己就着一盘花生米开始喝,喝的是一种叫做芭蕉芋的薯类酿的烈酒,喝起来又辣又上头,喝的打嗝甩头,直到翻白眼不行了马上输液,输上再来,经过两个半月的“酒精考验”,臧雷酒量大增,喝到了八两还可以正常交流。&&1979年10月,中国边防部队进行一次军事行动,因情报泄露,越军早已撤离,事后分析,有越南边民到国内来赶集,看见部队调动了。&&王海山:当时下午4点多,就是说我所在侦察连就抽调一个排,把这个所有出境的入口要全部封锁,结果正在封锁路口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妇女已经急匆匆在我们这个连前面,已经开始往国境线上走了,过了山梁就是人家的地盘了。&&解说:在200米的距离上,王海山把枪栓打开,大声喊话,再不站住我就开枪了,这个妇女吓得站那儿一动不敢动,被几个战士当场抓住。&&王海山:这个妇女为俺那连里面提供了相当大的情报,就是包括我在那儿几个月的越南对方这个部队调动,她都提供了,这对俺是有很大的好处的。&&陈晓楠:1980年过了年,王海山所在的侦察连撤退,把这个妇女交给当地的公安边防部队,每次以赶集的名义提供情报之后,就给她几块布、大米等等日用品,不能给的太多,容易引起越方的怀疑,很到中越边境的边民就这样在两军对峙的夹缝当中求生存。&&为了尽可能深入全面地了解敌情,越境侦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任务呢既艰苦又未免,有的老兵概括说,越境有“三怕”一是怕冷枪冷炮,二怕地雷,三怕反潜伏,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而且每次越境都是选在最恶劣的气象条件下进行的,好在老山地区长年云雾缭绕,给侦察兵的行动带来了不少便利。&&张云生:到了我感受最深的也就这个,至今都忘不了那就是过去的时候心里面是跳的,随时,随时在跳动,咚咚咚咚没有停止过,一直是非常紧张,处于高度紧张,这个呢身临其境,哪怕你无数次的越境侦察,都有这种感觉,都不会变,永远不会变,不是说我已经轻车熟路了,我已经走了多少次了,第一次还没有那么害怕,第二次更害怕,第三次更害怕,因为我每次走过这个路很容易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来,被越南特工发现,发现他就会设伏,一设伏就把我们割断了。&&解说:中国侦察兵越境之后,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准备应对任何出现的紧急情况,尤其是需要处理一些痕迹,这是为了掩盖侦察意图,也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他们的对手是实战经验丰富的越军特工,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敌人的圈套。&&张云生:然后吃的时候撬开了罐头撬了吃完了都要挖个坑埋起来,上面再覆上浮草把那个罐头盒,要求呢就是抽烟呢就是有字那头先给它点着抽掉,剩下的没有字呢这一头抽完了抽不动了嘛,再挖个坑给它埋掉,不能把春城这两个字,干花这两个字还带着地图,还在上面草图画那个略图,简略的略图,标注这些道路敌情情况,然后就一步一步往后退。&&解说:侦察反对同越军遭遇,不到万不得已尽量避免开枪,有时不得不绕个大圈子避开敌人,一旦被越军发现,采取的对策就是快速先敌人纵深前进,越纵深越好,让敌人去边境上封堵,然后再隐蔽撤回。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臧雷的小分队不慎进入了恐怖的雷区。&&臧雷:在我后面又排掉一颗,到那个工兵的面前是第三颗,就说我们两个已经进入雷场15公尺没有踩响,这个很幸运,我说消灭痕迹,消灭痕迹,那个工兵已经有点脸色发白,退回去,像没有人来过一样地退回来,记下来整个标记下来,这是个雷场标记下来,绕行。&&解说:为了掌握更准确的情况,有时还要深入敌境,抓捕越军俘虏,按照臧雷的说法,抓俘虏绝非靠匹夫之勇,而是很精细的工作,首先要观察,摸到敌人的活动规律然后在选择的最佳点上设伏抓俘或袭击抓俘,抓了就走。俘虏不是随便抓,而是抓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抓,抓什么职别,什么兵种的人都有讲究,抓住以后交给上级,通过审讯来印证情报的准确程度,臧雷所在的侦察分队经过多次艰险的尝试,最后成功擒获了2名越军。&&臧雷:发现他这是个偶然出现的情况,他怎么会跃进到了这个位置在那里坐在那里,我们就观察判断,判断什么?主要判断他是不是诱饵,如果是诱饵的话那就要吃亏了,我们是居高临下,而上面敌人不便发扬火力,那么他在那里就应当是我们便于捕俘的对象,临时起意,三个侦察兵上去,秘密上去,一个猛虎扑食一下就逮住了,就送交上级我们不管,送交上级,上级军区去审查他要他的口供。&&解说:老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极端恶劣的,终年潮湿多雨,高温能达到40多度,人热的裤子穿不住,只能穿裤衩,加上杂草丛生,毒虫遍地,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对于很多侦察兵来说,真是地狱般的经历。&&张云生:气候特别热相当热,热能热到四十一,四十二度,但是呢这个裤衩两边大腿全部是那个生那个疹子,各个都生了,湿疹,痱子还有那个小虻虫,看也看不见,比蚊子还小,一叮上就是一个包包,你不脱掉衣服呢太热,脱掉了就被这些攻击。&&解说:每次执行完任务回来,一越过国境线中国侦察兵们高度紧张的神经才真正松驰下来。在这一刹那心跳也恢复了正常,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所有的人都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从山坡上跑着下来了。& &臧 雷:当我们回到境内的时候,全部瘫倒在国境线上,国境线不方一侧全部瘫倒在那儿,睡了15分钟再回来,心情愉快,不准吭声更不能唱歌,秘密地接应回去,然后呢进入营地以后因为我们有人出去以后,部队都要展开训练,热火朝天在那个地方搞,要让潜伏在周围的敌人发现我们没有动作没有走人,他也搞不清楚我们多少人。&&陈晓楠:老山这一仗打响之前,中越双方都使用了各种手段来进行侦察与反侦察,中国空军还出动了飞机来进行航拍,在这场秘而不宣的暗战当中,中国侦察兵和越南特工直接交手的机会不多,双方都在想方设法地获取情报,这场较量在当时还看不出胜负,只有即将打响的战斗才能检验一切。& && & 转自&凤凰卫视”
军魂网老兵家园
主题帖子积分
, 积分 47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3 积分
, 积分 47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3 积分
老山之战是中国近期战争史上的经典之作了,老山精神永恒!
谢谢老梁第一时间回帖关注!问好!&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为老山之战喝彩!
55军164师491团三营八连‘攻占谅山先锋营’持步枪挺进的兵。
主题帖子积分
, 积分 81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5 积分
, 积分 81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5 积分
龙之吻发表于半小时前谢谢顶帖,问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
主题帖子积分
, 积分 81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5 积分
, 积分 81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5 积分
关木戈发表于3分钟前为老山之战喝彩!谢谢老关战友顶帖关注,祝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
主题帖子积分
, 积分 53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6 积分
, 积分 53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6 积分
为老兵老山点赞!
谢谢战友的顶贴关注,远握!&
主题帖子积分
, 积分 33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9 积分
, 积分 33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9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 积分 81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5 积分
, 积分 81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5 积分
越战伤残军人发表于8小时前谢谢战友顶帖,问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
主题帖子积分
, 积分 4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 积分
, 积分 4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 积分
老山精神永存!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参战纪念章
授予所有参战老兵。★获取方式:发贴简短说明自己参战战役。★面向对象:军魂网全体参战老兵 ★保留期限:永久
站长推荐 /3
不会电脑打字?只要你有一部智能手机,能上网,不开电脑, 你也能及时从手机上关注到军魂网的讯息啦。
添加方式1:用微信上的“扫一扫”功能,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点击“关注”。
想下载军魂网手机客户端,先打开微信的“扫一扫”,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会提示有军魂网APP文件下载、安装;
登录后,你会发现手机客户端的版面干净无广告,发帖回帖更简单。
此激励措施在没有公告取消前长期有效,半年为一个计算周期,奖励兑现期为每年的1月和7月份。奖励范围涉及三项:原创图文、转帖“搬运”、积分换礼。如有两项达标的,选其中一个奖项。令敌人胆战心惊的侦察兵罗会廉
令敌人胆战心惊的侦察兵罗会廉
罗会廉在抗日战争中,以其机智勇敢的英雄胆魄在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创建了情报工作网,为新四军四师的战斗胜利屡建奇功,深得我军将士的敬佩,更令敌伪顽匪心惊。
  参加学生运动
  罗会廉,日出生在贵州省普安县楼下河畔一个乡绅之家。他聪颖好学,15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兴义县中学。那时正是军阀混战、灾难不断的动乱年代,罗会廉亲眼目睹到一个年龄较大的同学为抵制抓丁派款被枪杀的惨景。他怒火满腔,愤愤不平,在心底埋下了对罪恶社会的仇恨。
  1929年,全国各地革命力量不断增长,革命活动异常活跃。罗会廉在兴义中学一些进步人士的宣传影响下,开始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思索,反抗情绪不断增长。这年7月下旬,罗会廉与刘仁安等人带领100多名同学走上街头游行宣传,反对外国教士用教义来奴化中国人民,要求提高教师的待遇。学潮持续进行了四五天,遭到反动当局的镇压,刘仁安被逮捕。在这种情况下,罗会廉广泛争取社会开明人士和进步教师的同情和支持。在一片舆论声中,几经“交涉”,这次学潮在反动当局作出了增加学校教师的薪金、驱逐外国教士、释放被捕学生刘仁安的决定后宣告结束。
  1932年,罗会廉在同族兄长的资助下入昆明市昆华中学高中部读书。在高中读书时,罗会廉学习研究了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建国方略》等论著和一些进步书刊,思想境界显著提高,救国救民之情时时溢于言表。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秋,罗会廉考入暨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在大学里,他受到中共地下党组织和进步人士的影响和启迪,读了大量进步书刊,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
  1936年秋,罗会廉于暨南大学肄业,到淮南铁路工程处任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罗会廉看到国民党反动政府长期以来置国家、人民于不顾,对外妥协退让,对内残酷压迫。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英勇抗敌的事迹令其十分敬仰。
  在这国家存亡关头,人民备受生死煎熬的时刻,罗会廉毅然抛弃了优厚的生活和安逸的工作环境,只身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革命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在抗大毕业后,又被选送到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二局参谋训练班接受短期培训。
  游击支队侦察参谋
  1939年,罗会廉被派往豫皖苏边区任新四军游击支队侦察参谋。
  在敌后艰苦的斗争环境里,他积极开展侦察工作,建立起情报网络,为培养更多的侦察人员,罗会廉经常到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抗大四分校给学生讲授侦察知识,为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做出特殊贡献。
  在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的初创阶级,新四军游击支队处于敌伪顽匪的军事围困、经济封锁之中,环境恶劣,战斗频繁,侦察任务异常艰巨繁重,而侦察人员却又少得很。罗会廉总是时而化装成商人,时而化装成农民,时而乔扮为敌军,深入虎穴,每次都较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任务,为我军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减少兵员损失提供了大量的情报,
  豫皖苏边区一支侦察队伍在罗会廉的培训下迅速地成长起来。张震将军在回忆罗会廉时说:“他化装什么人就像什么人,……他带领的侦察队有时穿便衣化装商人深入徐州、宿县、蚌埠等敌伪据点侦察取得第一手材料。在战斗前总是他率领侦察队或骑兵连预先详细了解情况,为建立根据地、歼灭敌伪军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
  策反国民党一个团
  “皖南事变”后,罗会廉任新四军四师(原新四军第六支队)四科代理科长。这时,国民党军队已形成对新四军四师的军事包围,为避免“皖南事变”的悲剧在皖北重演,罗会廉接受了策反国民党九十二军一四二师四二五团的艰巨任务。
  新四军四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涡河为防线的,所以涡河南北往来都要经过严格盘查。在这剑拔弩张的非常时刻,国民党顽军对涡河的封锁更为严密。当时,国民党四二五团驻守在涡河南岸。罗会廉打扮成商人,巧妙地穿过顽军的道道封锁线,两次找国民党四二五团团长兼第五总队指挥官陈锐霆(中共地下党员)商讨起义之事。
  陈锐霆回忆起他与罗会廉第一次会面时的情景时说:“我俩相处虽然只有两日夜,但谈的问题很多。他敦厚稳重、朴实无华,有渊博的知识,对马列主义革命理论、时事政治、党的政策了解得既多又很深透,他的风度俨然是一个学者。他不避艰险、英勇机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一下子就感染征服了我,使我有相见恨晚之感。”
  后在两军交战时,罗会廉再次几经周折,冒着炮火找到陈锐霆商议起义事宜,终于在新四军四师战斗失利时促成国民党四二五团作出了提前起义的决定。罗会廉将这一消息迅速地向彭雪枫师长作了汇报,为提高我军的士气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彭师长和中央领导人对国民党四二五团的起义作出指示后,罗会廉又一次将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首长的指示电文和彭师长的具体安排意见转达给陈锐霆。陈锐霆看了中央首长的指示电文“为了政治上打击蒋介石反共,军事上迟滞李仙洲援战,同意陈团在‘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反对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口号下光荣起义”后,更坚定了立即起义的决心。
  第二天,陈锐霆率部举起义旗,使这支部队成为抗敌反顽的人民军队。
  罗会廉对上级交给的任务不管多么艰巨,总是无条件地执行,出色地完成,多次受到上级首长的赞扬。平日里,他与侦察员们一起学文化,练擒拿,总结化装经验,学习各地方言,经常给侦察员上政治理论课,关心他们的生活,深得同志们的爱戴。在执行任务时,他总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给侦察员讲解“遇事要胆大,办事心要细”的道理和具体的侦察方法。若遇有特殊情况,他则身先士卒,亲自担当起最危险的任务。
  1942年7月,罗会廉任四师二科副科长,1943年提升为科长。
  壮烈牺牲
  新四军第四师于1944年8月奉命进军津浦路西,进行了小朱庄、八里庄、保安山等多次战斗,狠狠地打击了敌人,把日伪军赶出了豫皖苏边区,国民党反动军队也退到了涡河以南。
  罗会廉随部队返回津浦路西后,即奔忙于各地,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就把豫皖苏边情报网络恢复建立起来,为每次战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情报。
  日,罗会廉带领6名侦察员受命到萧县执行任务,当晚住宿在永涡县石弓集南高楼庄。这一消息不料被伪保长、匪首高仲法获知,密告了驻在临涣集的日伪军。
  拂晓前,日军一个大队及伪军共300余人包围了高楼庄。罗会廉发现敌情后,立即指挥侦察员们占领有利位置,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打死日伪军10余人。战斗持续一个多小时,敌人越来越多,罗会廉他们数次突围均未成功,终因敌我力量悬殊甚大而全部伤亡,罗会廉壮烈牺牲。
  罗会廉牺牲后,新四军第四师和当地民众隆重地召开了追悼会。罗会廉烈士被安葬在新四军第四师师部驻地—宿蒙县坛城乡王楼村(今属蒙城县)。为铭记烈士业绩,新四军第四师首长、司令部和政治部及当地民众敬立了墓碑。
  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韦国清(彭雪枫师长已牺牲,暂无师长)、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吴芝圃共立的墓碑上镌刻着:
  八稔岁月专精参谋业务讵料功绩甫著胜利在望身先死
  卅一年华献身革命战争孰意壮烈牺牲赍志以殁事堪哀
  经几次整修,如今的烈士墓墓前建造了花坛,四周遍植了青松。浓郁的青松四时翠绿,盛开的鲜花飘着芬芳。每至清明,少先队员们列队来到烈士墓前敬献花圈,静默志哀。当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离去时,你就会听到那怀念罗会廉烈士的歌声在大地上回荡:
  皖北的平原上野花飘香,
  罗会廉烈士长眠在大道旁。
  起伏的松涛是他均匀的呼吸,
  万里蓝天是他广阔的胸膛。
  我们少先队员来到烈士墓前,
  红领巾映照着金色的阳光,
  留下了皖北人民的真挚敬意,
  带走了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摘自《亳州党史人物风云录》)
(罗会清录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是侦察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