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省级跨区域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pdf保护条例

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博弈分析环境,博弈,分析,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博弈分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博弈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读“我国行政区域局部图”,完成14~15题.14.图中字母所在的省区,跨经度最广的是(  )15.④省级行_百度知道
该省区的简称是黑,行政中心是哈尔滨.故选读图可得,④是黑龙江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国跨经度最广和跨纬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分别是_百度知道
我国跨经度最广和跨纬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分别是
我有更好的答案
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海南;
经度:内蒙古,纬度:琼
内蒙古。新疆
内蒙古:琼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经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选择题85-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选择题85-2
二.多选题;1.环境污染侵害的免责事由一般包括(ACD);A.不可抗力B.意外事件C.第三人过错D.受害人;D.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E.行为人;一、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1、行为的违法性(构成行政责任必要条件);某些违反治安处罚条例损害环境的行为,也可以追究行;2、行为人的过错;A.向作出处分的机关要求复议B.向上级领导机关提;4.以下不属于环境
二.多选题1.环境污染侵害的免责事由一般包括( ACD
)A.不可抗力
B.意外事件
C.第三人过错
D.受害人过错
E.紧急避险 2.以下属于环境行政责任必须的构成要件的是( AB
) A.行为的违法
B.行为人的过错
C.行为的危害后果D.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E.行为人必须为个人一、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作为构成行政责任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如下四种:1、行为的违法性(构成行政责任必要条件)。即行为人实施了法律禁止的行为或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义务。某些违反治安处罚条例损害环境的行为,也可以追究行政责任。2、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也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3、行为的危害后果(不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4、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3.对行政处分不服的救济方式有( AB )A.向作出处分的机关要求复议
B.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申诉 C.行政复议
D.行政诉讼
E.国家赔偿4.以下不属于环境民事责任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的有( ABCD ) A.行为的违法性
B.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C.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D.行为的危害后果
E.侵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二、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传统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1、主观上有过错;2、行为的违法性;3、损害结果;4、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其构成要件上表现出特殊性,主观上的过错和行为的违法性不再是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而更加强调致害行为、损害结果、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5.环境民事诉讼与一般的民事诉讼相比程序上突出的特点是( BCDE
)A以行政调节为解决纠纷的必经程序
B.起诉资格的放宽
C.举证责任的转移 D.采取因果关系推定
E.特殊的诉讼时效 6.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包括( ACDE )A.警告
E.开除 1、行政处分的种类:对国家工作人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
对企业职工: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留用察看、开除。“企业职工”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全体职工,也包括国家机关任命在这些企业工作的行政人员。 2、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环境保护法》规定了:警告;罚款;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停业、关闭五种。行政处罚中,使用最多的是罚款。可以同其他行政处罚形式合并使用。 7.《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措施包括( ABE
B.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
C.责令缴纳排污费
D.吊销许可证
E.责令停业、关闭8.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的不同之处包括( ABCDE )A.实施处罚的机关不同
B.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
C.处罚的对象不同 D.处罚的形式不同
E.救济的方式不同9.以下有关环境诉讼时效的说法,正确的有( ABDE )A.最长实效20年从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B.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就丧失了胜诉权 C.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就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D.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E.超过诉讼时效。权利人丧失的只是胜诉权,而不是实体权利本身 10.下列有关破坏环境与资源罪的叙述,正确的有( ABD )A.破坏环境与资源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
B.破坏环境与资源罪侵害的是复杂客体C.我国的破坏环境与资源罪既包括结果犯,又包括行为犯和危险犯D.破坏环境与资源的犯罪主观方面多为故意,而污染环境的犯罪主观方面多为过失 E.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侵害的客体既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又包括生态权益 11.行政处罚的“罚款”和民事责任的“赔偿金”有什么区别( ABCD
)A.罚款带有惩罚性,赔偿金不具有惩罚性B.罚款可以高于损失额,赔偿金不能高于损失额 C.罚款可以针对“未遂”的违法行为,赔偿金必须针对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D.罚款要上缴国库,赔偿金则支付受害人E.罚款不能列入生产成本,赔偿金能列入生产成本 行政“罚款”,不同于刑事责任中的“罚金”和民事责任中的“赔偿金”。它们之间有如下区别:①性质不同。罚款是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罚金是刑罚的一种形式,二者都带有惩罚性,而赔偿金则是对受害人的损失的一种补偿方式。②罚金和罚款不一定同不法行为造成的损失等额,就是说可以高于损失额,而赔偿金是等额的,不能高于损失额。③处以罚金或罚款可以是犯罪或违法的“未遂”,即只实施了犯罪或违法行为,尚未造成实际危害后果;民事赔偿则必须是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④罚金和罚款按照法律规定,一般是上缴国库的,赔偿金则要支付给受害人。⑤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对法人科处的罚金或罚款是不能列入生产成本的,只有在无过错的情况下支付的赔偿金,才可以列入生产成本。 12.环境行政诉讼的范围包括( ABE
)A.司法审查之诉
B.请求履行职责之诉
C.环境公益诉讼 D.请求追究行政责任之诉
E.请求行政侵权赔偿之诉 环境行政诉讼的范围
1、司法审查之诉。这是环境行政相对人认为环保部门的行政行为不合法或显失公正而要求法院进行审查的诉讼。 2、请求履行职责之诉。是指环境行政相对人为要求环境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其法定职责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这里包括环保部门拒发各种环保许可证和执照的行为或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其他法定应该改选的职责。3、请求行政侵权赔偿之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时要求赔偿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第十二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 一.单选题1.公害一词最早出现于( B )A.中国
D.美国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专门法律的是( A
)A.《水土保持法》
B.《海洋环境保护法》C.《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D.《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3.在我国环境立法中“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这种表述源于( A
)A.1978年《宪法》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1982年《宪法》
D.1989年《环境保护法》我国现行环境立法对环境污染一词并没有统一的用语,其较完整的表述是“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这种表述形式源于1978年《宪法》第11条的规定。4.根据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介入环境要素的不同,可以将污染分为(C)A.第一环境污染和第二环境污染
B.生物污染危害、化学污染危害、物理污染危害 C.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海洋环境污染、土壤(土地)污染及放射污染等D.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以及振动危害、噪声危害(妨害)和电磁波辐射危害等《环境保护法》第24条所列举的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如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都是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在污染类型上,根据以上主要物质和因素介入环境要素的不同,可分为大气、水质、海洋、土壤(土地)污染等。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可以分为生物、化学、物理、放射污染等。根据这些物质和因素的形态,又可以分为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振动、噪声、电磁波辐射危害等。5.根据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的不同,可以将污染分为( B
) A.生物污染危害、化学污染危害、物理污染危害、放射污染等B.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以及振动危害、噪声危害(妨害)和电磁波辐射危害等C.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海洋环境污染、土壤(土地)污染等放射污染等 D.第一环境污染和第二环境污染.6.对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直接的防治方法是( C
) A.用经济的方法对工业实行控制
B.工业技术控制C.污染源的行政管理控制
D.用市场的方法对工业生产实行控制 7.用环境要素保护来划分各部门的优点主要在于( A )A.便于在科学研究上对该类部门的整理
B.便于分清各个不同的法律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C.便于行政机关执法
D.便于保护受害人利益8.在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的预防、治理和救济等各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引、预测、评价、警示、教育和管理等作用的防治方法是( B )A.技术的方法
B.法律的方法
C.行政的方法
D.经济的方法 9.下列关于“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表述错误的是( C )A.该表述源于1978年《宪法》第十一条 B.该表述形式的主要内涵是指“环境污染“ C.其他公害特指生态破坏指环境污染
D.与欧美环境立法中“环境污染”和日本的公害意义不完全相同 二.多选题1.在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的预防、治理和救济等各个过程中法律气得作用有( ABCDE
E.教育和管理 2.中国现行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 ABCDE )A.大气污染防治法
B.水污染防治法
C.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环境污染防治行政与其他行政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BCDE )A.强制性
C.依赖市场方法
D.积极的预防性
D.强烈的计划性
环境污染防治行政较之于其他行政而言具有强烈的计划性、指导性、依赖市场方法的特性,并且更具有积极的预防性。 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B)A.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是特定的,因此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本不是污染物质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B.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的防治方法和间接的防治方法,目前后者已经成为主要的控制方法C.根据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的形态,可以将污染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以及振动危害(妨害)和电磁波辐射危害等 D环境污染损害在立法上作为一种特殊侵权行为来对待E.环境保护行政是国家实施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以及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5.属于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法的是(ABCDE)A.《海洋环境保护法》
B.《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C.《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D.《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E.《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7.下列关于“环境污染”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ACD) A.环境污染一定与人类的生产或生活活动有关B.环境污染就是对人类健康、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现象C.环境污染不仅包括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而且还包括了诸如噪声、振动、热辐射以及放射性物质D.那些被利用的物质或能量妨害了环境的美学价值,也可以被认为是污染物E.出于预防原则的考虑,只要是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能量进入了环境都应该作为环境污染物来加以控制8.下列表述属于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的特征的有(ABD)A.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并且这些活动的大多数通常是在生产、生活中进行的 B.均以环境质量的改变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为媒介影响和危害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 C.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所致
D.都是损害的结果
E.都是损害的过程特征:⑴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并且这些活动的大多数通常是在生产生活活动中进行的。⑵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以环境质量的改变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为媒介影响和危害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⑶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都是损害的结果。 第十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法 一.单选题1.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大气环境条件主要是在大气层的哪一层中形成的(A) A.对流层
D.热层 2.目前我国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C)A.水力
D.可再生能源 3.下列选项中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技术性措施的是(D)A.宣传教育
B.环境规划
C.经济刺激
D.改变燃料的构成4.主要污染物为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和铅的大气污染属于(B) A.煤炭型污染
B.石油型污染
C.恶臭型污染
D.粉尘型污染 按照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将大气污染分为:1、煤烟型污染。(由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引起)2、石油型污染。(由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铅引起。) 3、特殊型污染。(废气或粉尘)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还可以将大气分为低空、高空、全球污染。 5.《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设备(D)A.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
B.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治产生污染 C.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D.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6.《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违反该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 A.征收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排污费
B.征收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排污费 C.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D.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7.《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违反该法规定,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A )A.责令关闭
B.责令限期治理
C.征收煤炭附加税
D.征收煤炭附加费8.下列选项不属于均质层的是(D)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处于均质层,而热层、外层处于非均质层之中。A.对流层
D.热层9.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构是(D)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乡镇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环境行政保护主管部门在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 10.下列选项不属于一次污染物的是(C)A.悬浮颗粒物
B.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一次污染物(原发性污染物),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大气污染物。如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次污染物(继发性污染物),指排放进大气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大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如光化学氧化剂、硫酸雾、硝酸雾等。11.从对大气污染实施控制的措施和方法上看,目前主要可以将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分为(A) A.技术性措施和非技术性措施
B.经济性措施和政治性措施 C.污染前措施和污染后措施
D.政治、经济、法律措施12.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大气污染防治作出原则性规定的是(A)A.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B.1987年《大气污染防治法》C.1995年修改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
D.2000年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1979年,在我国制定的首部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法(试行)》中,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13.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行的管理体制是(A)A.人民政府领导、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按职权划分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与部门分工负责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B.环保总局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工合作的行政管理体制 C.人民政府与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 D.各级人大监督、人民政府统一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14.下列关于大气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A.对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但如果其达标排放即无须限期治理 B.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实行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C.对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而不考虑其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超标 D.对设立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的并且在《大气污染防治法》实行前排污单位已经建成的设施,如果其污染物的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则无论其是否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都要实行限期治理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严格禁止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B.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然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防尘污染处理C.控制扬尘污染已经成为保护和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的一个紧迫问题D.国家鼓励、支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的生产和使用,逐步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产量,直至停止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16.下列选项的表述不属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报告主要内容的是(C)A.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
B.主要污染物的种类C.污染物的来源
D.污染危害程度 17.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中,最先规定“达标排放、超标违法”制度的是(B)A.《水污染防治法》
B.《大气污染防治法》
C.《噪声污染防治法》
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二、多项选择题1.影响大气污染形成的因素有(ABCDE)A.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B.排放源的高度
C.气象条件D.地形
E.大气污染物
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主要受排放总量的影响,除此以外还与排放源的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2.下列大气污染物中属于二次污染的有(CDE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光化学氧化剂
E.硝酸雾 3.导致酸雨形成的大气污染物是(BCD)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
E.铅 4.目前已出现的大气污染的危害有(ABCDE)A.损害人体健康
B.影响植物生长
C.产生温室效应
D.破坏臭氧层
E.腐蚀古建筑 5.《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作出了明确得规定,其中包括(ABCE)A.制定大气环境保护计划与防治大气污染规划
B.制定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得经济、技术政策C.决定企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
D.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治理大气污染所需贷款提供担保E.采取强制性紧急措施6.大气的主要组成包括(ACD )A.恒定的部分
C.可变的部分
D.不定的部分
E.平流层7.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应当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的有(ABCDE) A.北京市
E.杭州市 8.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可将大气污染分为(ADE)A.低空污染
B.煤烟型污染
C.特殊性污染
D.全球污染
E.高空污染 9.下列关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政管理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有(ABDE)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使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B.国家采取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相关的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 D.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建立大气污染监测制度,组织监测网络、制定统一的监测方法E.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渔业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机动车船污染大气实施监督管理10.下列哪些地方需要执行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BDE)A.居住区
B.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C.特定的工业区
E.农村地区目前,我国适用的国家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该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2、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3、特定工业区。11.我们通常所说的“两控区”指的是(AD)A.二氧化硫控制区 B.粉尘控制区 C.二氧化碳控制区 D.酸雨控制区 E.氮氧化物控制区 12.下列选项属于《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防治粉尘污染的规定使(ABCE) A.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粉尘 B.城市政府应当采取绿化责任制C.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人口集中的地区焚烧沥青等D.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防护的规定 E.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露天焚烧落叶等产生烟尘的物质 第十四章 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 一.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的第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制定于(B)A.1964
D.1982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的第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制定于1974年,国务院批准发布的《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中,也有一些条款就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污染防治作了原则性规定。1982年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第一部保护海洋环境的综合性专门法律。 2.中国的领海宽度为(C)A.3海里
D.200海里3.《海洋倾废管理条例》规定,倾废未列入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低毒或无毒的废弃物、应当事先获得(C)A.紧急许可证
B.特别许可证
C.普通许可证
D.临时许可证 4.《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境外的非危险性废弃物(A) A.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
B.不得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输 C.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的应当事先获得特别许可证 D.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的应当事先获得紧急许可证5.《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拟定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报下列哪个部门批准(C)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
D.国土资源部 6.《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对于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和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A) A.禁止向海域排放
B.严格限制向海域排放
C.限制向海洋排放
D.可以向海域排放7.《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依据的风险承担原则是(C)A.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船东承担
B.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货主承担 C.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D.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船东、货主和受害者共同承担8.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负有监视海上污染义务的船舶包括(D) A.除军舰以外的船舶
B.国有船舶C.公务船舶
D.所有船舶9.《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民用航空器发现海上排污或者污染事件的(A)A.必须及时向就近的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报告
B.必须及时向就近的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在着陆后必须立即向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D.在着陆后必须立即向国家环保总局报告第七十二条
所有船舶均有监视海上污染的义务,在发现海上污染事故或者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时,必须立即向就近的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报告。民用航空器发现海上排污或者污染事件,必须及时向就近的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报告。接到报告的单位,应当立即向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通报。 10.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和海水构成地球总水量的比例分别为(C) A.51%,90%
B.33%,80%
C.71%,97%
D.97%,71% 11.中国第一部保护海洋环境的综合性专门法律是(B)A.《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1974)B.《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C.《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1988)D.《防止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12.下列有权协商解决有关跨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是(A)A.沿海地方人民政府或上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上级人民政府以及该级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第八条
跨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由有关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跨部门的重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协调未能解决的,由国务院作出决定。13.下列关于海洋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表述、正确的是(C) A.完全开放
B.可有计划的进行适度开发活动 C.除经相关部门批准进行调查观测和科研活动外,禁止其他一切可能对保护区造成危害或不良影响的活动D.经相关部门批准,可在限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适当进行渔业生产15.关于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的禁止性规定,错误的是(D)A.禁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废弃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倾倒
B.禁止在海上焚烧废弃物C.禁止在海上处置放射性废弃物或其他放射性物质
D.禁止向我国领海倾倒任何废弃物 16.有权批准入海排污口的是(B)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第三十条
入海排污口位置的选择,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有关规定,经科学论证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设置入海排污口之前,必须征求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在海洋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海滨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新建排污口。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将排污口深海设置,实行离岸排放。设置陆源污染物深海离岸排放排污口,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海底工程设施的有关情况确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二.多选题1.中国已经加入了一些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国际公约,其中包括(ABCDE) A.《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B.《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 C.《防止因倾倒废物及其其他物质而引起海洋污染的公约》 D.《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
E.《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加入了一些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国际公约,如:《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防止因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而引起海洋污染的公约》、《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 2.《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ABCDE)A.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
B.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C.维护生态平衡
D.保障人体健康
E.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规定不得设置拆船厂的地点包括(ABCDE) A.饮用水源地
B.海水淡化取水点
D.海水浴场
E.风景名胜区 4.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有(ACDE)A.污染物种类多
B.容易治理
C.污染危害持续时间长D.污染扩散范围大
E.往往会超越国境5.下列选项中属于海岸工程的有(ABCDE)A.潮汐发电工程
B.跨海桥梁
C.海堤工程
D.围海造田
E.滩涂固体废弃物处置场 6.海洋环境包括了(ABCDE)A.海水
D.海面上一定范围的大气
E.生活在海洋中的一切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7.《海洋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主要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的对象有(ABCDE)A.海岸工程
B.海洋石油勘探开发
C.陆源污染物D.船舶
E.倾倒废弃物 8.《海洋环境保护法》适用范围包括(ABCDE)A.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
C.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
E.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架 9.海洋功能区划包括(ABCDE)A.开发利用区
B.治理保护区
C.自然保护区
D.特殊功能区
E保留区 10.编制海洋功能区划的原则包括(ABCDE)A.按照海域的区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自然属性,科学确定海域功能 B.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各有关行业用海C.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海域可持续利用,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D.保障海上交通安全
E.保障国防安全,保证军事用海需要11.海洋自然保护区可根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状况和保护需要划为(CDE) A.中心区
E.试验区 12.海洋自然保护区可根据不同对象规定(AE)A.绝对保护期
B.长保护区
C.中保护期
D.短保护期
E.相对保护期 13.海洋倾倒区分为(ABCDE)A.一类倾倒区
B.二类倾倒区
C.三类倾倒区
D.试验倾倒区
E.临时倾倒区《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七条 海洋倾倒区分为一、二、三类倾倒区,试验倾倒区和临时倾倒区。 一、二、三类倾倒区是为处置一、二、三类废弃物而相应确定的,其中一类倾倒区是为紧急处置一类废弃物而确定的。试验倾倒区是为倾倒试验而确定的(使用期不超过两年)。临时倾倒区是因工程需要等特殊原因而划定的一次性专用倾倒区。14.《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海洋生态的保护主要从几个方面作了规定,包括(AB) A.特殊海洋区域保护
B.对海洋生态有影响的行为的管制C.海洋污染防治
D.一般海洋区域保护
E.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的管制 15.对海洋生态有影响的行为的管制措施包括(ABCDE)A.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应当进行科学论证,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B.开发海岛及周围海域的资源,应当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不得造成海岛地形、岸滩、植被以及海岛周围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C.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建设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对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地区进行综合治理D.国家鼓励发展生态渔业建设,推广多种生态渔业生产方式,改善海洋生态状况 E.禁止毁坏海岸防护设施、沿海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 第十五章
水污染防治法 一.单选题1.《水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下列哪种水体的污染防治(B) A.江河
D.水库2.国务院发布的,我国就主要水系的水污染防治制定的第一个专门行政法规是(B) A.《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B.《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C.《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D.《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3.已经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A) A.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排放着可以自由选择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或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C.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或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D.在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国家污染排放标准对同一项目有不同规定时应当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4.城市污水的最佳处理方法是(C)A.排放出城区
B.各排污单位建造处理设施C.集中处理
D.回灌入地下水层 5.下列对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有(C)A.人类不能利用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B.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无限的 C.进入某水体的污染物超过该水体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水污染的发生 D.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与水污染的发生无关6.《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的包括(A) A.一切单位和个人
B.一切单位和年满16周岁的公民 C.一切单位和年满18周岁的公民
D.国有企业和执法机关7.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B)A.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的意见
B.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C.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居民的意见
D.可以附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8.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当事人对水污染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期限为(D)A.5天
D.15天9.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的水质量标准是(D) A.Ⅱ类
D.Ⅴ类10.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水利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政府编制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水污染防治规划要修订,修订的批准机关是(A)A.省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C.国务院
D.国家环保总局经批准的水污染防治规划是防治水污染的基本依据,规划的修订须经原批准机关的批准。 11.率先规定在污染防治方面实行总量控制制度的法律是(C)A.《大气污染防治法》
B.《海洋污染防治法》C.《水污染防治法》
D.《噪声污染防治法》1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审核本行政区域内向该水体排污的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对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发给单位(D)A.排污许可证
B.特殊排污许可证
C.普通排污许可证
D.临时排污许可证《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审核本行政区域内向该水体排污的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对不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发给排污许可证;对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发给临时排污许可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制定。13、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是(A)A.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
B.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 C.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
D.各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交通主管部门的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农业、渔业等部门以及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按照国家规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服务是(D) A.完全无偿的
B.部分无偿,由该城市政府与排污者共同分担C.部分无偿,由国家环境行政保护部门与排污者共同分担 D.有偿的,要收取污水处理费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防治实施细则》(2000年)的相关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必须将《排污申报登记表》提交给(A)A.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
B.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所在地的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
D.所在地的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第四条 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企业事业单位超过国家规定的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时,还应当写明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因及限期治理措施。 16.对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保护区、鱼虾产卵水域适用(B)A.《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B.《渔业水质标准》C.《海水水质标准》
D.《农田灌溉水质标准》17.有权批准人工回灌补给地下饮用水的水质的是哪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A)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省级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污水防治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 人工回灌补给地下饮用水的水质,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二.多项选择题1.《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ACDE)A.油类
B.含热废水
C.工业废渣
D.城市垃圾
E.放射性固体废弃物2.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有(ABD) A.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 B.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是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地质矿产、市政管理等部门对水污染防治有建议权,但不能直接采取管理措施D.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结合自身的职责,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E.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单独对本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3.可以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有(AB)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
E.县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划定;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务院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其他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协商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协商不成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同级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4.可以导致水污染的物质有(ABCDE)A.病原体污染物
B.石油污染物
C.放射性污染物
D.有毒化学物质污染E.盐类污染物 5.下列关于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和适用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 A.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B.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国务院环保部门备案C.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并报国务院环保部门备案D.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E.当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存时,应当优先执行国家标准 6.在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从事(ACDE)A.利用污水灌溉
B.挖井用于个人饮用
C.利用含有毒污染物的污泥作废料 D.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E.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等 《污水防治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内从事下列活动:(一)利用污水灌溉;(二)利用含有毒污染物的污泥作肥料;(三)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 (四)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等。 7.属于《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范围包括(ABCDE)A.我国领海内的江河
B.我国领域内的湖泊
C.我国领域内的运河 D.我国领域内的地下水
E.我国领域内的渠道、水库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海洋污染防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8.对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纠纷,解决的方式正确的有(AE)A.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
B.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的环境行政保护部门协商解决 C.均有国务院协商解决
D.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的环境行政部门协商解决 E. 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第二十八条 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纠纷,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9.排污者在下列哪些情形下,无需对水污染的损失承担责任(ABCD) A.水污染损失由第三方故意引起的
B.水污染损失由第三方过失引起的 C.水污染损失由于受害者自身的责任引起的D.完全由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水污染损失的 E.水污染损失是由于意外事件引起的在三种情况下可免予承担:①由于不可抗力造成并且行为人及时采取合理措施;②受害者自身造成的;③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10.环境保护部门和海事、渔政管理机构进行现场检查时,根据需要可以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ABCDE)A.污染物排放情况
B.限期治理进展情况
C.污染物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操作和管理情况 D.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和监测记录
E.与污染有关的生产工艺、原材料使用的资料《污水防治实施细则》第十八条 环境保护部门和海事、渔政管理机构进行现场检查时,根据需要,可以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下列情况和资料:(一)污染物排放情况;
(二)污染物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操作和管理情况;(三)监测仪器、仪表、设备的型号和规格以及检定、校验情况; (四)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和监测记录;(五)限期治理进展情况;
(六)事故情况及有关记录;
(七)与污染有关的生产工艺、原材料使用的资料;(八)与水污染防治有关的其他情况和资料。11.总量控制制度中的总量控制计划应当包括的内容有(ABCDE)A.总量控制区域
B.重点污染物的种类
C.重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D.需要消减的排污量
E.消减的时限《污水防治实施细则》第七条 总量控制计划应当包括总量控制区域、重点污染物的种类及排放总量、需要削减的排污量及削减时限。 第十六章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一.单选题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居住、文教区适用的声环境质量标准为(D ) A.昼间70分贝,夜间60分贝
B.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C.昼间55分贝,夜间40分贝
D.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将城市区域的类别划分为0―4五类,其中,0类标准(昼间50dB,夜间40 dB)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并且规定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dB执行。1类标准(昼间55dB,夜间45 dB)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该类标准执行。2类标准(昼间60dB,夜间50 d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昼间65dB,夜间55 dB)工业区4类标准(昼间70dB,夜间55 dB)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道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另外,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超过标准值15 dB.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C) A.5分贝
D.20分贝 3.《环境噪声防治法》不适用于(B)A.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
B.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 C.航空噪声污染的防治
D.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 4.环境噪声不具有的特点是(A)A.持久性
D.危害性5.《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A) A.必须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 B.必须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排放噪声者应当向社会公告C.必须事先向当地环境保护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当地环境保护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D.必须事先向当地环境保护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排放噪声者应当向社会公告 6.《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这里所说的“夜间”是指(D) A.晚21:00-晨6:00
B.晚21:00―晨7:00 C.晚22:00―晨7:00
D.晚22:00―晨6:00 7.下列噪声呈线装传播的是(D)A.工业噪声
B.施工噪声
C.社会生活噪声
D.交通噪声8.我国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方面颁布的第一个综合性环境噪声质量标准是(A)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B.《城市港口及江河两岸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C.《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D.《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1979年颁布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是首次对工业噪声的控制所作出的具体规定。1982年,我国发布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是我国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方面颁布的第一个综合性环境噪声标准。1996,我国制定通过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建立。9.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适用(B) A.0类标准
D.3类标准 10.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当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器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施工单位必须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等情况的期限是(B)A.工程开工以前5日之内 B.工程开工以前15日以内C.工程开工以后5日之内 D.工程开工以后15日以内11.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哪个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B)A.省级人民政府
B.当地公安机关
C.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12.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有权对在噪声敏感建筑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机关是(A)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当地公安机关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部门13.有权制定环境噪声质量标准的机关是(C)A.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14.根据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警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救护车等机动车安装、使用警报器,必须要符合哪个部门的规定(C)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B.国务院C.国务院公安部门
D.国务院交通部第三十四条 机动车辆在城市市区范围内行驶,机动船舶在城市市区的内河航道航行,铁路机车驶经或者进入城市市区、疗养区时,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警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救护车等机动车辆安装、使用警报器,必须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的规定;在执行非紧急任务时,禁止使用警报器。15.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界定区分“环境噪声”和“环境噪声污染”的标准是(A)A.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最高限值
B.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最低限值C.国家制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最高限值 D.国家制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最低限值16.在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乡村生活区域,其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参照执行1993年发布的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的(B)A.0类标准值
B.1类标准值
C.2类标准值
D.3类标准值 二.多选题1.属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有(BC)A.火车站
C.文教科研区
E.商业区 2.属于社会生活噪声的有(BC)A.建筑施工发出的噪声
B.商店用高音喇叭招揽顾客
C.歌舞厅发出的噪声
D.火车鸣笛
E.飞机起降3.《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可以例外的情况是(AE)A.抢修、抢险作业
B.建筑计划改变、工期缩短
C.外商投资项目的建设 D.高新技术项目的建设
E.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 4.按生产环境噪声机能可将环境噪声污染划分为(ACE)A.机械性噪声
B.社会生活噪声
C.空气动力性噪声
D.稳态噪声
E.电磁性噪声 5.按时间变化可将环境噪声污染划分为(BE)A.电磁噪声
B.稳态噪声
C.自然噪声
D.社会生活噪声
E.非稳态噪声 6.按污染源的种类可将环境噪声污染划分为(ABCDE)A.工业噪声
B.交通噪声
C.施工噪声
D.社会生活噪声
E.自然噪声 环境噪声源的分类与环境噪声的评价量(1)按污染源的种类,可分为:工业、交通、施工、社会生活、自然噪声。 (2)按产生环境噪声的机能,划分为:机械性、空气动力性、电磁性噪声。 (3)按时间变化,划分为:稳定、非稳定噪声。工业、施工、社会生活噪声,其传播影响范围通常呈面状; 交通噪声的传播影响范围通常沿着道路呈线状。由于A声级能够较好的反映出人们对噪声吵闹的主观感,它几乎成为一切噪声评价的基本值。 7.下列属于环境噪声特点的是(ABE)A.无形性和多发性
B.局限性、分散性和暂时性
C.集中性和永久性 D.易扩散性
E.危害性及其危害的不易评估性8.下列关于环境噪声和环境噪声污染的表述正确的是(BC)A.有环境噪声就一定有环境噪声污染
B.有环境噪声,未必就有环境噪声污染C.有环境噪声污染,就一定有环境噪声D.有环境噪声污染,未必有环境噪声
E.两者是等同的9.下列可以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有(ABDE)A.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B.建筑施工污染防治
C.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D.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
E.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10.下列行为符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是(ACE) A.警车在执行非常紧急的任务时,使用了警报器
B.某商场在城市市区内某医院旁使用高音广播喇叭C.环境噪声监测机构按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报送了环境噪声监测结果D.征收的超标排污费挪作投资建设
E.小王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某工厂进行了检举11.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律的规定,暂不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的污染源包括(ABC) A.机动车
D.建筑施工的噪声
E.铁路机车 第十七章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一.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颁布于(C) A.1993
D.19962.建设项目中需要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未建成或者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C)A.1万元以下的罚款
B.3万元以下的罚款
C.10万元以下的罚款
D.1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我国法律规定,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的行为(B) A.实行审批制度
B.加以禁止
C.征收一定的费用
D.进行监视 4.实行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根本措施是(A )A.实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B.抑制消费
C.征收高额排污费
D.增加商品的进口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规定,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A)A.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报告,并经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许可B.向固体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报告C.经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许可D.经固体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许可,并报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备案 6.《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规定,违反该法规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的,由海关责令退运该危险废物,可以并处的罚款数额为(D)A.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的,由海关责令退运该危险废物,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7.《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规定,受到固体废物污染损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依法赔偿损失。关于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的解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保行政部门或者其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只能由环保部门或其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职权调解处理 C.当事人只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D.当事人一旦选择了由环保部门或其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职权调解处理,就不能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按照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可以分为(D)A.固态废物和半固态废物
B.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C.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
D.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照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无机废物。按照他们的形状,可分为:固态废物(颗粒状、粉状、块状废物等)和半固态废物(如泥状废物、污泥等)。按照它们的危害程度,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从管理的角度,还可以将它们按来源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9.最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新增的理念是(A)A.循环经济
B.可持续发展
C.协调经济发展
D.改善生态环境 10.我国固体废物的法律控制监督管理体制是(D) A.政府统一监督管理
B.各行政部门分工合作C.环保部门统一管理
D.各级政府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与其他各部门分别负责相结合 11.为防止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由下列哪个部门组织制定有关产品包装的标准(B) A.国家环保部门
B.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12. 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下列哪个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C)A.国务院环保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D.各级人民政府第五十七条 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从事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13.贮存危险废物的期限为(B)A.6个月
B.不超过1年
D.不超过3年 14.对违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规定,造成固体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后被责令限期治理。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下列哪个部门决定其停业或者关闭(B)A.上级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政府
C.上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D. 本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15.下列哪种情形需要一次性征收固体废物排污费(B) A.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B.无专用贮存或处置设施和专用贮存或处置设施达不到环保标准的C.无专用贮存或处置设施的
D.专用贮存或处置设施达不到环保标准的 二.多选题1.《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不适用(ABDE)A.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
B.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C.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的污染防治D.排入水体的废水的污染防治
E.排入大气的废气的污染防治 2.《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了一些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管理原则,其中包括(ABC)A.对固体废物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简称“三化”B.对固体废物实行全过程管理原则
C.对固体废物实行分类管路原则 D.对固体废物实行就地处置原则
E.对固体废物实行异地处置原则3.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限期淘汰的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落后设备,在限期到达后禁止(ABCDE )A.生产
E.转让 4.固体废物危险的特性主要表现在(ABCDE )A.毒害性
B.易燃、易爆性
E.反应性危险特性:主要是指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疾病性、放射性等。5.《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要控制和防治产生污染的固体废物包括的类型有(ACE) A.工业固体废物
B.放射性废水
C.城市生活垃圾
D.固体核废料
E.危险废物 对固体废物实行分类管理: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该法所要管制的固体废物采取了概括性的规定,该法主要列举和规定:防治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危险废物三类固体废物造成环境的污染。其中对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环境防治采取一般性的管理措施,而对危险废物则规定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此外,该法还将液态废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的污染防治,也列为防治对象。 6.2004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哪些方面重新作了规定(ABDE)A.循环经济
B.工业固体废物
C.有机废物
D.固体废物进出口
E.生活垃圾 7.对固体废物实行的“三化”原则是指(BCD )A.再生化
E.有效化8.从事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哪些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AB) A.国务院环保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D.各级人民政府
E.各级人名政府环保部门第五十七条 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从事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9.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应当(ABCD) A.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B.通报有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C.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报告
D.向其他相关部门报告
E.向省级政府报告10.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要执行下列哪些制度(ABCDE)A.排污收费
B.限期治理
C.污染事故报告和处理
D.产品及其包装物的管理
E.控制转移11.与一般固体废物相比,危险废物要执行下列哪些特别的管理制度(BCD)A.清洁生产制度 B.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标识制度C.经营许可证制度
D.转移管制制度
E.计划生产制度12.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依法应当承担污染防治责任的主体包括(ABCE)A.生产者
E.使用者 第十八章
放射性污染防治和其他危险物质管理的规定 一.单选题1.民用核设施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必须贯彻的方针是(B) A.确保投资效益
B.安全第一
C.安全和效益相统一
D.自力更生 2.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农副产品(A)A.禁止销售
B.在销售时应当表明其农药残留量,提醒购买者注意C.经过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批准才能销售
D.只能作为畜用饲料销售 3.放射性污染防治立法所要控制的对象是(B)A.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
B.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以及从事放射性活动的认为活动C.天然放射源及其物质
D.从事放射性活动的认为活动 4.对放射性废物的管理,首先应当(B)A.无害化
D.当量化实现了减量化就相应实现了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实现减量化必须以资源化为依托,资源化可以促进减量化、无害化的实现,无害化又可以实现和达到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的。 5.国内首次生产的农药和首次进口的农药登记的三个阶段,不包括(B) A.田间试验阶段
B.预先登记阶段
C.临时登记阶段
D.正是登记阶段 6.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管理的是(A)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国家检疫部门
D.国家安全部门二.多选题1.剧毒、高度农药不得用于(ABCDE)A.防治卫生害虫
E.中草药材 2.假农药是指(ABC)A.以非农药冒充农药
B.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C.所含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不符的 D.过期农药
E.土制农药3.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所谓“危险化学品”,是指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规定的分类标准中所列的(ABCDE) A.爆炸品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氧化剂和遇湿易燃物品 D. 易燃液体、易燃固体
E.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所谓“化学危险物品”,系指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规定的分类类中所列的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共分七大类。 4.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ACD)A.电磁波辐射
C.放射性物质
D.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E.受污染的土地5.《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规定,凡申请许可、登记的放射工作单位,必须具备(ABCD)A.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及防护知识和健康条件并提供相应的证明资料 B.具有与从事的放射工作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设备,并提供相应的资料C.有专职、兼职放射防护管理机构的人员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并提交人员名单和设备清单D.提交严格的有关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的文件
E.具有法人资格 第八条 凡申请许可、登记的放射工作单位,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具有与所从事的放射工作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装备,并提供相应的资料;(二)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适应的专业及防护知识和健康条件,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三)有专职、兼职放射防护管理机构或者人员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并提交人员名单和设备清单;(四)提交严格的有关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的文件。 6.对核设施的管理,主要包括(ABCDE)A.营运方面
B.进口方面
C.规划限制方面
D.安全管理方面
E.核事故措施方面 第十九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 一. 单选题1.以下自然资源中属于非耗竭性自然资源的是(C ) A.土地资源
B.生物资源
D.水资源 2.耗竭性资源又称(C)A.可更新资源
B.再生性资源
C.有限资源
D.不可更新资源 3.耗竭性资源按其是否可更新或再生可分为(C)A.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
B.可重复利用的资源和不可重复利用的资源 C.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
D.恒定性资源和亚恒定性资源 按照自然资源的分布量和被人类利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即可以更新再被利用的,如土壤、淡水、动物、植物等。人类利用可更新资源的数量和速度,不能超过资源本身的更新速度,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枯竭而不能永续利用; 不可更新资源:指数量有限又不可再生,终究会被用尽的资源,如煤、石油、各种金属与非金属矿藏等。无限资源:指用之不竭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海水等。 4.以下自然资源中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A)A.土地资源
B.消耗性金属
C.非消耗性金属
D.核能 5.以下自然属于不可更新的资源是(B)A.土地资源
B.非消耗性金属
C.生物资源
D.水资源 6.以下自然资源中属于恒定性资源的是(D)A.风能
B.非消耗性金属
D.太阳能 二.多选题1.自然资源可分为(AC)A.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
B.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C.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D.恒定性资源和亚恒定性资源
E.可重复利用资源和不可重复利用资源 2.自然资源的特征包括(ABCDE)A.可实用性
E.有限性 3.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ABCDE )A.规范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
B.防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C.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D.改善与增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E.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自然资源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ABDE)A.资源权属关系
B.资源流转关系
C.资源保护关系
D.资源管理关系E.涉及自然资源的其他经济关系第二十章
土地资源保护法 一.单选题1.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承包期限为(C)A.10年
D.50年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D) A.50%以上
B.60%以上
C.70%以上
D.80%以上 3.经有权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A)A.必须严格执行
B.必须参照执行
C.可以参照执行
D.没有强制执行力 4.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A)经 A.不予批准
B.应当加倍征收有关费用C.当地土地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土地资源的状况决定是否批准 D.当地土地管理机关可以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批准5.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和个人连续多少年弃耕荒地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B)A.1年
D.4年6.《土地管理法》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所有者包括(D)A.国家、个人
B.国家、国有企业法人
C.国家、国有企业法人、个人
D.国家7.《土地管理法》规定,再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A)A.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统一,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B.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C.经村民会议二分之一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D.经村民会议二分之一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8.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哪个部门批准(C)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划主管部门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9.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由哪个部门批准(B)A.源批准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
B.原批准机关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10.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个人连续多少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B)A.1年
D.半年11.土地的不同用途是由哪种规划规定的( C )A.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
B.国土整治规划
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D.土地供给规划 12.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哪个部门批准执行(A)A.国务院
B.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C.国务院计划主管部门
D.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批准机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计划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国务院批准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经同级计划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13.为了防止非农业建设导致耕地减少,国家实行何种制度(B)A.耕地总量不减少
B.占用耕地补偿
C.基本农田保护
D.节约使用土地 14.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的审批权限在于(C)A.村民委员会
B.乡镇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 15.土地复垦的责任原则是(D)A.谁收益,谁复垦
B.谁开发,谁复垦
C.谁生产,谁复垦
D.谁破坏,谁复垦 二.多选题1.下列征用土地情况中,需要由国务院批准的有(ABCE)A.征用基本农田5公顷
B.征用基本农田10公顷
C.征用基本农田15公顷 D.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20公顷
E.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50公顷 2.土地资源具有如下特征(ABCD)A.位置固定
B.具有生物生产能力
C.数量有限
D.不可替代
E.能够独立存在 土地资源既不同于其他种类的资源,也不同于土地本身。它具有其固有的特征:(1)土地资源具有固定性。(2)土地资源具有整体性。(3)土地资源具有生产性。 (4)土地资源具有有限性。(5)土地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3.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的有(ABCD)A.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条件优越
B.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
C.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
D.薄地多,好地少
E.开发利用早,后备耕地多 我国的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土地资源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条件优越;(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3)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4)薄地多,好地少;(5)开发利用早,后备耕地少。 4.下列选项中属于农用地的有(ABCDE)A.耕地
D.农田水利用地
E.养殖水面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5.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包括(ABCDE ) A.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B.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C.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
D.蔬菜生产基地
E.农业科研、教学实验田按照规定,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和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高产、稳产田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以及经过治理、改造和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中的中低产田,蔬菜生产基地,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以及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6.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ABCDE )A.水体流失严重
B.土地的盐渍化
C.土壤污染和酸化D.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E.大量毁坏和占用耕地7.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BCD)A.城市用地
C.建设用地
D.未利用地
E.乡村地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是(ABCDE)A.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B.提高土地利用率
C.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D.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E.占用耕地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⑴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⑵提高土地利用率;
⑶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⑷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⑸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土地违法犯罪的最明有(ABE) A.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B.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 C.非法变更土地用途罪
D.非法出租土地罪
E.非法占用耕地罪 10.在确认使用权时不适用《土地管理法》的有(BCDE) A.荒山
E.滩涂11.下列哪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报国务院批准(ABCDE )A.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所在地的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D.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选择题85等内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选择题汇总1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谨慎原则)所针对的是科学存在不确定性 土地复垦的责任原则是――...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 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管理除了遵循国家管理的一般性...  2013年10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试题及答案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全国 2013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228 请考生按规定用...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习题集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选择题汇总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在东欧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一般称为――自然保护法 在 20 世纪 ...  环境资源保护法习题及答案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环境资源保护法习题及答案 第1 页共 47 页 环境资源保护法试题(一)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环境资源保护法试题_法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环境资源保护法试题本资料由山之韵教育市场整理提供 更多课程请访问
第七章 国际环境法 一...  一、 《环境保护法》模拟试题(一) (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10 分) 1、环境法上的环境概念包括(A) A 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B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C 工业环境...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及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全国 2012 年 1 月高等教育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28 一、单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