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129师驻守那个地区

八路军115师在鲁南抱犊崮山区
发展壮大的调研与思考
内容提要:
&&&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在抱犊崮山区,正确执行党的军事路线,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浓与水的骨肉之情,与日本侵略者、土匪势力、伪军以及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灵活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收编了一些地方武装,创立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英勇不屈的抱犊崮山区人民、志士仁人,在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里,用山区人民纯朴和厚重胸怀,热情支持抗战,送军粮、做军鞋、抬单架,送子女参军参战,军民共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篇章。由此,一一五师在抱犊崮山区这片热土上生根开花,不断发展壮大。到1945年一一五师主力正规军部队扩编为8个师,12个警备旅和一个海军支队。仅开赴东北的警备部队人数达6万之多。本文着重记述一一五师的发展过程。
八路军115师是的前身是由344旅、特务团、黄河支队等部队组建的冀鲁豫支队,中间经过几次改编,于1948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第115师。抗战开始后,奉命东渡黄河,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等一系列对日作战的辉煌胜利,创建了晋察冀和晋西南抗日根据地。鲁南,是指蒙山以南,陇海路以北,津浦路以东,沂、沭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在这一地区的南部是抱犊崮山区,地形复杂,山势险要,向北连接天宝山山区,与沂蒙山遥遥相对,南北伸展,成为鲁南地区的脊骨,威胁枣庄,逼近徐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一、国内当时抗日局势和鲁南抱犊崮山区局面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8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辖第115、第120、第129师。9月25日,第115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一部,毙伤敌1700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1938年初,山东大部相继沦陷,中国军队在临沂、台儿庄和徐州与日军会战。大战以后,日军主力向南推进,在山东的兵力比较薄弱,我党发动群众,建立敌后人民抗日武装,得到迅速发展。到年底正式编成八路军山东纵队,人数达到2.45万人,并且初步开辟了鲁中、鲁南等抗日根据地。但是这些起义部队没有红军部队的基础,既缺乏经验,武器装备更是落后。中共要在山东独立自主地负担起抗战的责任,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迫切需要一支主力部队作为骨干。
为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中央决定115师向山东进军。时任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代师长陈光率领师部、直属队和三四三旅六八六团组成东进支队,于1938年冬冒着风雪严寒,跨过同蒲路,越过大绵山进入晋东南,翻过太行山,踏过河北大平原,经过3000里征程进入鲁西,拉开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序幕。1939年3月2日,115师抵达鲁西郓城,连续取得樊坝歼灭战、陆房突围战、梁山伏击战等重大战斗的胜利,迅速打开了津浦路以西、黄河以南的运(河)西和泰(安)西抗战的新局面。
当时的抱犊崮山区在行政区划上是临(沂)、郯(城)、费(县)、峄(县)四县边联地带。在历史上武装土匪孙美瑶、刘桂堂等曾长期盘踞在这一山区,历届反动政府对他们都无可奈何。当时以抱犊崮、天宝山为中心坚持和发展鲁南抗日根据地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但这一带非常贫困,土地稀少而又瘠薄,人民生活十分艰苦。在115师到达之前,这里虽有我党领导的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等地方武装坚持斗争,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在强大的敌人和顽固派面前,力量薄弱,困难很多。整个鲁南地区,除抱犊崮以东的大炉、车辋一带控制外,其余山区多为地方武装所盘踞,共有近万人,传称司令就有七十二个之多。他们的政治态度也不一致,多数是接受国民党政府委任,少数和日军勾结,也有和我党关系好积极抗日的。多数地方武装称霸一方,欺压百姓,鱼肉乡里。那时抢掠事件不断发生,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土匪猖獗,搞的乌烟瘴气,民不聊生。1939年春,国民党东北军的一个师又进入这个地区。日军的魔爪伸进鲁南以后,占据了所有的县城,逐步打通各县城的联系,并伙同汉奸,向山区侵入。他们还利用该区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妥协投降,极力扩大势力,并联合加紧反对和进攻我党我军。
抗战爆发后,鲁南抱犊崮山区燃起了抗日斗争的熊熊烈火,到处拉起了抗日武装组织。1938年台儿庄大战期间,整个山区成为中国军队的后方基地和数万民众避难场所。徐州会战后,中国军队撤走。5月下旬,在中共苏鲁豫皖特委领导下,由沛、滕、峄县三支抗日武装及上级党派遣的部分红军干部、爱国青年学生合编成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队长张光中,政委何一萍,政治部主任王见新,参谋长韩文一,总队1000余人。6月,在日伪顽势力的夹击下,抗日义勇总队进行了艰苦的反顽斗争,撤到抱犊崮山下的大炉村(今属苍山县),与临郯青年抗日义勇队和大炉万春圃领导的边联教导大队合编,建立了抱犊崮山区根据地。9月上旬,义勇总队以国共合作抗战的名义,在保持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领导的原则下,改称第五战区临沂专员公署保安司令部直辖四团。1939年4月又易名为保安2旅19团。我党领导的这支地方武装,不断受到抱犊崮山区周围日伪的“扫荡”和反共顽固势力的排挤,地方封建势力也在经济上对这块贫瘠的根据地进行围困和封锁,根据地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二、115师挺进鲁南抱犊崮山区
为支援鲁南人民抗日武装,创建扩大抗日根据地,1939年4月26日,罗荣桓政委在泰西古城召开115师干部会议,明确提出进军鲁南的任务。5月下旬,115师司令部参谋处长王秉璋、师政治部副主任黄励率领司政机关、直属队及冀鲁边七团首先进入费县西北地区。6月,日军2万人“扫荡”鲁中。6月21日,毛泽东致电八路军总部,指出:在日军“扫荡”后,鲁南的局面混乱,省府秦部及东北军损失很大,我应趁此机会将115师师部及686团和萧华(纵队)一部开赴鲁南,以巩固鲁南根据地,并应大放县长、区长,及在可能条件下下放专员,以争取政权。8月1日,新成立的八路军第一纵队致电115师,要求将第六八六团调往鲁南。686团立即由鲁西出发,过南阳湖,进入邹(县)滕(县)边界,9月初进入抱犊崮山区。8月上旬,由王秉璋、黄励率领的师部机关、直属队由费县南下,于9月1日到达抱犊崮山下的大炉。这一时期,日军进攻的重点在中国南方,山东地区只是在重要城镇和交通要道设立据点。鲁南抱犊崮山区周围,除我苏鲁支队以大炉为中心建立的小块根据地外,大部分区域为地主武装及惯匪刘桂堂的势力范围,随后又有东北军一个师占据,形成鲁南复杂混乱的局面。为坚持敌后抗战,站稳脚跟,东进支队与遭受日伪顽势力围困封锁的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胜利会师,在抱犊崮山区外围的峨山口、文王峪、上下石河等地与日军激烈战斗,扩展了根据地面积。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脱离国民党张里元部保安2旅19团的番号,正式改编为八路军115师苏鲁支队。抱犊崮山区成为115师到山东腹地后最先建立的立足点。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师刚进入这个地区时,工作极难开展。有些反动地主武装关闭围寨,封锁给养,殴打、抢劫我工作人员,捕杀我民运干部。为了迅速打开局面,尽快地创建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根据地,我广大指战员,不辞一切艰难,针对当时群众的思想情况,广泛宣传党的政策,采取了耐心说服教育的方法,特别注意以实际行动感化群众,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八路军115师是打日本、救中国的队伍,是老百姓自己的子弟兵。9月下旬,罗荣桓政委和陈光代师长率八路军115师师部、686团、随营学校及新编特务营插入抱犊崮山区,师司令部设在大炉村,开始了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15师司令部驻地在抱犊崮东北的上大炉村。罗荣桓政委、陈光代师长等住在大炉开明士绅万春圃宅中,时有房屋100多间。此前中共鲁南特委和鲁南抗日义勇总队也在这里驻扎。师直重要单位分别驻在抱犊崮山区的一些村庄:师直政治部驻地在大炉南面的曹家流井村,主任梁必业;师供给部设在河岸边的埠阳、西白山村、大泉村等,供给部部长邝任农;师民运部驻地下大炉,民运部长刘兴元;师直教导队驻地杨庄,队长胡大荣;师直政治大队驻地西河村。八路军和山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建立起抗击日寇的铜墙铁壁。10月27日,115师师部在大炉召开了直属队党的活动分子会议,罗荣桓作了《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指出:要加强党的建设,强化政治思想工作,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随之,萧华率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主力从冀鲁边到达鲁西,后萧华被任命为115师政治部主任,亦到鲁南师部驻地任职。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师主力进驻鲁南山区,罗荣桓制定了向北向西北联接大块山区,向南向东南发展大块平原,建立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构想。决定向南控制郯(城)马(头)平原,打通与华中区新四军的联系;向西与湖西区连接在一起;向北与鲁中沂蒙区打通联系,并东进向滨海地区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罗荣桓率领115师主力,首先向西与敌三次争夺交通要地白彦(今属费县),开辟了峄、滕、曲(阜)、泗(水)边区。115师东进支队、苏鲁支队和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东进临(沂)郯(城)边区,支援地方抗日武装,攻克马头、郯城,建立了以涌泉(今属苍山县)为中心的临郯边区抗日根据地,抗日烽火燃遍临郯平原。八路军主力在与日伪军、国民党顽军、地主武装、土匪势力斗争的极其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纵横驰骋、所向披靡,初步打开了抱犊崮山区的抗日局面,打下了把鲁南山区建设成为八路军独立抗日根据地的基础。
三、115师在鲁南抱犊崮山区的发展和统战工作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年1月6日,115师明确了鲁南统战工作所要采取的方针政策,并对建立地方政权、壮大抗日武装、宣传发动群众和党的组织工作等作了全面部署。这段时期,115师主力为建立由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坚决执行我党独立自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鲁南广大军民响应中共中央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政治口号,为争取时局好转与日伪顽等敌对势力进行了殊死的较量。
广泛发动民众,开展民运工作。<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师进驻抱犊崮山区,从部队抽调一百多名干部组成八路军民运工作团,分赴农村,深入群众,开辟工作,动员广大民众共同抗战。罗荣桓带队到临郯边区根据地调查研究,发动群众。各级成立了统一战线的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建立了自卫团、农抗会、青救会、儿童团等抗日救国的群众组织团体,从抱犊崮山区到沂河平原出现了“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的沸腾场面。许多青壮年慷慨高歌,奔向民族解放的战场,仅抱犊崮山区就有近千名青壮年报名参加八路军。西坞丘苦大仇深的傅建彬兄弟3人,争着报名,有的参加了主力部队,有的参加了地方武装。于沟一位年近六旬的“八路迷”,硬是把自己年方16岁的儿子送到部队上。大仲村河西18岁的宋传久要求参军,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他离别了父母和新婚的妻子,毅然走向抗日救国的战场。盘石沟青年林万祥,在入伍后的第一次战斗中就英勇牺牲了,他的哥哥林万松怀着强烈的复仇怒火,抬起担架,冲向前线。象这样“兄带弟,儿别娘,父送子,妻送朗,前呼后拥上战场,同心协力打东洋”的事迹,不胜枚举。面对日伪经常“扫荡”物质供应匮乏的极端困境,八路军干部战士和根据地人民同甘苦,共命运。1940年春荒,部队后勤供应困难,只能吃糠咽菜,山坡的野菜,甚至树叶、树皮都被部队用来充饥。根据地人民全力支援八路军,大炉的士绅万春圃献出全部家产支援部队。在日伪军“扫荡”时,民众为部队站岗放哨,掩护照顾伤病员,保护军人家属,筑成抗日的铜墙铁壁,敌人多次出兵对抱犊崮山区 “扫荡”,都未实现消灭八路军主力的图谋。
加强党的建设,建立民主政权。建立我党独立领导下的地方民主政权是抗日根据地建立的重要标志。在115师和山东分局的领导下,鲁南地区成立了以赵任书记的区党委和地、县、区委组织,在根据地和敌占区的村庄都有党的秘密组织活动,形成了共产党对地方抗日武装、群众救亡团体的领导体系。115师抽调部队干部,充实地方党委,筹备建立 “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府。115师民运部长潘振武被下放选为我党在鲁南独立领导的第一个县长—峄县县长。到1940年4月,八路军主力在山东建立了19个(冀鲁边在外)县政权。其中鲁南抗日根据地建有6个县级政权,19个区政权。通过采取民选,创造民主政权,颁布地方法令,初步的推行了民主政治。
扩充主力部队,发展地方武装。<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年6月,抱犊崮抗日根据地成立了以邝任农任政委、张光中任司令员的鲁南军区司令部;9月建立了罗荣桓任书记,赵任副书记的鲁南军政委员会,成为领导鲁南地区抗日斗争的最高领导机构,统一指挥苏鲁、鲁南、四县边联、峄县、铁道、沂河和运河等支队八路军武装的抗日斗争。1940年12月,遵照党中央地方武装正规化的指示,115师将地方武装编成5个教导旅。在鲁南抗日游击战争中,这支部队表现了机智灵活、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为巩固山东抗日根据地,赶走日本侵略军,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挑衅建立了卓越功勋。
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分裂。团结各方面力量,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实现抗战胜利的一大法宝。罗荣桓政委住在大炉,东面6公里的赵家石河(今属车辋镇),是国民党东北军112师师部驻地,同八路军的驻地犬牙交错。东北军参加西安事变,曾被蒋介石嫡系势力排斥。为团结友军抗日,防止摩擦,罗荣桓和东北军112师长霍守义建立了友好关系。在112师我党设有谷牧为书记的秘密工作委员会,罗荣桓直接领导工委工作。工委书记谷牧经常秘密到大炉向罗荣桓汇报112师的统战情况。该师667团由秘密共产党员万毅任团长,每个连队都有地下党员,抗日气氛十分浓厚。为联合社会各阶层进步力量,115师团结大炉万春圃,争取滕县孔昭同等地方士绅与共产党、八路军联合抗日;同时扫清了抱犊崮周围杜若堂、韩文先、王学礼、孙鹤龄、李以锦等破坏抗日的反动土顽势力;讨伐驱逐了制造“官里庄惨案”的国民党顽固派县长李长胜;拔除了盘踞在边联山区马庄、天宝山、白彦、桃峪等地的日伪据点,巩固发展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四、115师在鲁南抱犊崮山区的辉煌战绩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师主力在抗战的艰难岁月里,以抱犊崮抗日根据地为核心,立足鲁南,驰骋沂蒙,开辟滨海,支援苏北。配合和指挥山东纵队开辟和发展了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并与苏北新四军主力相互支持。八路军主力曾一度化整为零,组成一支支精干武装,全面展开敌后游击战争。山东各地方武装也在不懈地进行战斗,在冀鲁边、鲁西、胶东、鲁东、鲁中、鲁东南、湖西、苏皖边等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新的地区,英勇打击敌人,扩大了根据地规模。八年抗战期间,山东根据地正规部队发展到27万余人,地方武装和民兵达200万人,作战26000多次,歼灭日伪军53万人,解放了除济南、青岛等少数大城市之外的山东大片地区,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八路军主力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奋斗历程,罗荣桓在《血战敌后的115师》序言中写道:“千百次战斗中,给了敌人以重大伤亡与损失。平型关首次挫败敌人锐气,这是久已深印在全国人民心中的信念,成了街头巷尾、偏僻乡村的嘹亮歌声。广阳、井沟、午城的连战必胜,汾离公路三战三捷,樊坝、梁山的诱敌聚歼,泰西、陆房的顽抗破围,白彦、天宝山的反复争夺,抱犊崮、沂蒙山的粉碎“扫荡”,都显出我师的英勇战绩。而且在晋冀鲁豫的辽阔平原上,创造了自己没有过的经验。曾由我师的这些成就,迫使敌人不能自制地作出愚蠢的怒吼,要求与我会战,要挟我归还重炮。用复仇的口吻,宣泄出士气的颓丧,但终不能不承认我卓绝的战斗精神……”。在解放军开国将帅中,3名元帅、2名大将、400多名将军同来自八路军第115师。抗战八年,115师浴血征战3800次,歼敌18.2万余众,勇冠三军,名震天下,成为八路军中实力最强的传奇之师。
白彦战斗:为打击敌人扩大根据地,1940年初,115师集中686团、特务团和苏鲁支队等部,开始向北天宝山区发展,一举攻克重要集镇白彦。日军为重占白彦,控制鲁南山区,于3月7日从城后出动百余人,向白彦进犯。特务团一部将其击退。12日,日伪军又从城后、大平邑(今平邑县城)、梁丘等地出动700余人,分三路再次进犯白彦。第686团、特务团、苏鲁支队依托白彦周围山区有利地形分路进行阻击。由城后出动的日伪军被阻于柴山,大部被歼;由大平邑出动的日伪军在白彦以北遭打击后,于下午会同从梁丘出动的日伪军进占白彦。当夜,第686团趁日伪军立足未稳,袭入白彦,以短促火力和白刃格斗杀伤日伪军大部,日伪军残部于13日拂晓向西北方向溃逃。第686团、特务团各1个连追至南径,再歼其一部。3月19日,日伪军又出动2000余人,第3次向白彦进犯。从大平邑出动的日伪军1000余人,分两路进攻白彦西北的官庄和西南的太皇崮高地。第686团、苏鲁豫支队第1大队和特务团顽强阻击,予以大量杀伤。从滕县城出动的日伪军300余人进抵柴山,被苏鲁支队一部击退。20日,从费县城出动的日伪军500余人,行至白彦东南的魏庄、张家庄时,苏鲁支队进行伏击,歼其一部。21日晨,日伪军重占白彦和官庄。当晚,115师向白彦发起攻击。686团一营首先摸入白彦村内,将敌人的枪支和部分弹药搬走。敌惊醒后,发现枪支已失,赤手空拳,无以抵抗,只得四处逃窜。此时,686团、特务团、苏鲁豫支队一大队分别从村西北角、东南角冲入村内,激战至22日拂晓,残敌施放毒气后乘机侥幸逃走。历时15天的白彦争夺战,八路军共毙伤日伪800余人。
郯马平原战役。郯马平原是苏鲁边境上最富庶的地区,是联系山东和苏北、华中的枢纽。它控制沂、沭两条河流的中段,直接逼近陇海铁路。因此南下郯马对于巩固以抱犊崮为中心的山区根据地,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具有重要意义。当时郯马地区的形势是相当复杂的。日伪军为了在郯马一带站住脚跟,一面修筑临沂至郯城、郯城至马头两条公路,一面在郯城、马头、李家庄、傅庄、华岩寺等地设置据点,建立伪政权。这些据点多由伪“兴亚救国军”、伪保安队等占据。国民党顽固派梁仲亭、阎丽天之流,勾结敌伪,进攻我军,肆无忌惮地镇压人民抗日运动,致使人民苦难深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39年10月,我军配合山东纵队的陇海南进支队攻克了临郯公路上的伪军据点李家庄,接着于11月底又向顽固派所盘踞的马头镇进行反击。阵阵寒风袭击着行进的队伍,许多同志还没有穿上棉衣,但战士们抗日救国的热忱,打汉奸、解放老百姓的求战精神战胜了寒冷。经过急行军后,我们于拂晓时渡过了沂河。一过河就是马头镇,先头部队以猛烈的炮火压住敌人,机关枪吐着愤怒的火舌,地方武装也早已包抄了敌人的侧翼,在我军猛烈的打击下,敌人崩溃了,逃窜了。我军占领马头镇后,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工作,这时《鲁南时报》也油印出版了。民运工作干部配合地方党组织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提出了“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实行合理负担”的号召,群众的抗日情绪十分高涨。许多青壮年人踊跃报名参加八路军。许多知识青年纷纷参加了当时我军举办的“鲁迅艺术大队”。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燃起了抗日的烽火,唱起了抗日的战歌。反动派是不甘心失败的。他们经过处心积虑的策划之后,趁黑夜偷袭马头镇,我们早有准备,师直机关和地方武装手持武器进入战斗岗位,迎战来犯之敌。一支援军从湖西横跨南阳湖、越过津浦路,以急行军赶到郯马地区。这样进攻我们的敌人,又被我军包围,除部分被我军歼灭外,大部分逃散了。这支援军,是由我军685团一部所发展编成的苏鲁豫支队第四大队(大队长梁兴初)。他们赶到郯马地区以前,于1393年12月25日在费(县)滕(县)公路上之兑头沟伏击日军运输队,歼敌60余名。1940年1月,我军一度攻克了郯城,缴获了大量武器,武装了自己。
抱犊崮反“扫荡”作战。<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年4月10日,日寇纠集第32师团、第21师团、独立混成第六旅团、独立混成第十旅团各一部共8000余人,由邹县、滕县、枣庄、峄县、临沂等据点出动,分十路向抱犊崮山区根据地进行合围“扫荡”。这次“扫荡”,日寇吸取了以往教训,担心我军乘其“扫荡”,反攻其据点,因而大量增加了各据点的守备兵力,企图在青纱帐未起之前,一举歼灭八路军主力。各路敌人互相策应,步步为营,同时先对根据地边沿进行了一周的“扫荡”,以防八路军突围转移。从4月21日起,开始向大炉中心区合围,主要目标是115师的指挥中心。115师正在吴家沟召开全师政治工作会议。罗荣桓率师政治部机关、特务团配合边联支队坚持内线,陈光率师司令部和鲁南区党委分散活动,其他主力均置于外线拖住敌人。为缩小目标,罗荣桓仅带领师政治部机关和一个连,在抱犊崮群山之中与敌人周旋。115师主力与边联地方武装,运用罗荣桓制定的“翻边战术”,在抱犊崮外围地区展开反“扫荡”战斗,持续一个月,共进行大小战斗32次,毙伤敌军2200余人,俘虏伪军520人,保卫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翻边战术”是罗荣桓军事思想中对游击战争艺术的创造,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武装在反“扫荡”中主动打击敌人的经典战术。
三打孔庄。孔庄(今属下村乡)位于大炉南面10余里,是反动地主杜若堂武装控制的一个顽固封建堡垒。115师进驻大炉,也曾争取杜抗日,但杜不仅置若罔闻,不准我方人员在村外通行,袭击过路八路军队伍,镇压抗日群众,而且还从枣庄引来了100多名日军袭击八路军。一打孔庄。1939年11月10日,胡大荣指挥115师来到孔庄附近,部队按照预定计划进入指定位置,做好了战斗准备。该村周围有大青石围墙,并且构筑了层层碉堡岗楼。胡大荣司令员和宋子成政委决定派政治部的两位同志进寨谈判,只见去谈判的同志一瘸一拐,遍体鳞伤回来。胡大荣司令员等经过慎重研究,认为不打无准备之仗,便将部队撤回。二打孔庄。当晚军分区首长研究了二打孔庄的作战方案。11月11日拂晓,按照作战方案,部队便把孔庄包围得水泄不通。爆破组准备好炸药包,突击班上好了刺刀,后续部队也做好了攻击准备。七点时,军号吹响,杀声四起,爆破组越过壕沟,迅速炸开围墙,突击班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冲进寨内,后续部队呼喊着奔向前去。突然爆破口被敌人的火力封锁住,密集的子弹像雨点一样倾泄出来,后续部队遭到了土顽的强烈阻击,被压缩在一块开阔地上抬不起头来,欲进不能,欲退不肯。胡司令员心急如焚,虽多次命令部队强攻,均未奏效。当突击班进入围寨后,就受到土顽的前后夹击,战斗异常残酷,场面十分壮烈,突击班的同志全部壮烈牺牲。面对严峻的形势,胡大荣只好再次宣布撤出战斗。三打孔庄。11月12日,恰逢尚岩大集,后勤部门在集上买了上百只鸡,大炉的万春圃拿出台儿庄大战后收集的几桶汽油。晚上,部队悄悄地围住孔庄,每只鸡上都浇上汽油,半夜时分,将上百只鸡用柴把点着,一齐飞向村寨,刹时寨内浓烟滚滚,烈火熊熊,杜若堂家的粮仓、酒店先后起火。杜若堂被这熊熊大火烧的惊惶失措,他迅速命令土顽救火,八路军趁土顽混乱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进寨门,将土顽压缩在一个炮楼院内,活捉了杜若堂,土顽首领杜文燕自焚。缴获步枪百余支,机枪4挺。随后,115师又陆续拔除了盘踞在费南马庄、天宝山、桃峪、上下石河等地日伪据点,从而巩固和发展了以抱犊崮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
五、115师在鲁南抱犊崮山区抗战的重大贡献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抱犊崮山区是我党在山东敌后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是华北连接华中根据地的枢纽,是插在日本侵略者脊梁上的一把钢刀,被誉为“山东小延安”。115师主力在抗战的艰难岁月里,以抱犊崮抗日根据地为核心,立足鲁南,驰骋沂蒙,开辟滨海,支援苏北。配合和指挥山东纵队开辟和发展了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并与苏北新四军主力互为犄角之势,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英勇打击敌人,扩大了根据地规模。八年抗战期间,山东根据地正规部队发展到27万余人,地方武装和民兵达200万人,作战26000多次,歼灭日伪军53万人,解放了除济南、青岛等少数大城市之外的山东大片地区,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日抱犊崮,战争烽烟早已逝去。70多年来,抱犊崮抗日根据地的人民没有忘记历史,人们在传任何地方传诵着罗荣桓元帅和115师的英雄事迹,在诉说着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杀人放火的罪行,在讲述着军民团结打鬼子除汉奸的故事,每年的清明节人们来到抱犊崮寻找英雄的足迹缅怀先烈,为他们祈祷,让后人铭记八路军在鲁南浴血抗战的历史功勋。
(枣庄市区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1、《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 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2、《苏鲁支队》&&&&&&&&&&&&枣庄市委党史研究室
3、《抱犊壮歌》&&&&&&&&枣庄市区委党史研究室
4、《八路军115师挺进山东》&&&&&& 山东省情网
5、《八路军115师征战鲁南(一)》&&作者:大鹏展翅
6、《峥嵘岁月》&&&&&&&&&&& 枣庄市委党史办公室。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路军115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