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事工作室负责人是专职吗

杭州评出1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字体:[][][]
姚国方,公交集团冷作钣金工技师,杭州十大职工创新成果获得者。
叶杭胜,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市餐饮业功勋个人、市首席技师。
  吴国英,服装设计人员高级技师,曾获英国戴维斯手工定制工艺奖等,拥有9项专利。
  杭州最近新评选出了1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至此,杭州已经拥有50位市级技能大师。
  第四批杭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单
  刘克敏焊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聂建明机修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付强汽车驾驶技能大师工作室
  章晓红高频焊管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姚国方冷作钣金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高金海机修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吴国英服装定制技能大师工作室
  伊建敏中式烹调技能大师工作室
  叶杭胜中式烹调技能大师工作室
  蒋玲霞中药调剂技能大师工作室
  身怀绝技绝活的手艺人,古时候被称“匠人”。从庖丁解牛到核舟记,从卖油翁到百步穿杨,真正的匠人,就是用专业精神专注地、精益求精地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并重新诠释“匠人精神”。快报采访了三位身怀绝活的新晋“大师”,看看这些能工巧匠如何做手艺,打造同行们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font color="#天敲了1万多记榔头 手都抬不起要老婆帮忙喂饭
  只要你租过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就一定看到过姚国方的名字。
  杭州的第一个公共自行车锁止器样机,就是姚国方用铁皮拿榔头一下下敲出来的。
  “花了3天时间,敲了1万多记榔头。回家后,发现两只手臂都抬不起了,碗不会捧筷子不会拿,那几餐饭都是我老婆喂我吃的,笑死人了!”姚师傅乐呵呵地说。
  姚师傅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归纳了“看、悟、听、调、改、创”六字先进操作法。
  “做一件钣金成品,从头到尾都是有技术含量的。就拿‘看’来说,瞄一眼就要知道铁皮的平面够不够标准,处于什么档次;‘听’呢,要练到只要敲一敲,听声音就能分辨这块板子或机件是空心还是实心,长短大概是多少,厚薄大概是多少。这些都是勤学苦练出来的。”他说。
  最近,姚师傅在琢磨公交新站牌,他说,已经打好了几个样子。接下来杭州分批更新旧站牌的时候,估计就能看到了。
  成功复原47道南宋宫廷菜肴
  “精湛的刀工是当好厨师的基本功,讲究‘快、准、稳’,轻重得宜,力度均衡。当年我1分32秒切完一斤肉丝,下垫的毛巾‘毫发无伤’。这个项目现在演变成气球上切肉丝了,其实是一个道理。
  “整鸡拆骨,是当年考一级厨师的必考项目。从鸡脖子这里下一刀,所有鸡骨都从这个口子取出,骨不带肉肉不带骨,鸡皮完整无痕——因为拆骨通常是为做八宝鸡这道菜做准备的,拆完后要填上糯米、虾仁、香菇、笋片、莲子等‘八宝馅’——整鸡拆骨练熟了不难,难的是速度和稳定度。”叶杭胜说。
  叶杭胜最令人瞩目的是复原了47道南宋宫廷菜肴。“南宋菜最大特点是南北烹饪技艺大融合,讲究一菜一味、原汁原味,轻油、轻酱与清淡,这也蛮符合现代养生理念的。”他说。
  叶杭胜复原的蟹酿橙这道菜,来历是这样的:北宋从开封迁都杭州后,看到杭州本地人爱吃蟹,蟹也确实很好吃,但北方人剥蟹很不在行。当时南方橙子多,厨师就创造了用一个个削盖取瓤的橙子作容器,内装剥好的蟹肉清蒸。酸甜的橙汁融进蟹肉,既清香又美味,是那时鼎鼎有名的一道菜。
  一个锁孔缝1.5小时 高级定制贵在哪里?
  杭州有家专门手工定制西装的“老合兴洋服”,看看蛮低调,进店的都是企业老总等事业成功人士。旗下品牌甚至把触角伸进了英国、俄罗斯等国家。
  吴国英就是这家中国顶尖的纯手工西服生产厂家的负责人。这几天,吴国英正在英国进修,老合兴的徐子纯经理为我们揭开了“服装定制”行业的神秘面纱。
  一件定制西服,价格最少五六千元,高的十几万元。和市面现售的成衣不同,高端手工定制强调专属感和个性化,尺码、规格精确而且有纠正身材缺陷的功能。
  在裁剪上,给客人量身后,要首先粗缝起“毛壳”服装,再请客人来试穿一次。裁缝师观察客人的举手投足,步伐的大小,坐姿甚至扭头、扭腰的角度,再精细修改“毛壳”的细节,比如衣领的服帖度,肩膀的饱满度,袖子、胸部、腰线的融合是不是恰到好处等。
  手工耗费的时间,也是考量高档定制服装工艺的一个标志。用机器缝制纽扣的锁孔,几秒钟就能缝好一个。而全手工缝一个锁孔起码要用1个半小时。
  由于每完成一个步骤,都要归拔烫(对平面衣片进行归缩造型)一次,一件定制西服的制作周期需要45天左右。
  虽然,吴国英服装定制技能大师工作室刚确定,但吴国英这些年已经带出很多徒弟了。这个行业的技艺只能靠手眼相传,徐经理说,从学习到上手,至少需要5年时间,而技艺精湛能独当一面的老师傅更是难得,在老合兴里,这样的老师傅平均年龄是50岁左右。传承,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为什么要评技能大师工作室?
  请身怀绝技绝活的技能大师们,来当行业带头人,带高徒、传绝技,为杭州培养高技能人才。着重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里挑选。
  目前有多少家?
  自2012年评定以来,共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0家,区(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0家。
  涉及焊工、机修钳工、维修电工、汽车修理工、镗工、发酵制药、中式烹调等30多个职业(工种),市区、县(市)全覆盖。
  带出了多少徒弟?
  从2013年杭州首批1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至今,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带徒750多人。
  培养高技能人才杭州有啥打算?
  杭州发展智慧(信息)经济,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趋势,带动了高技能人才需求。
  杭州将通过人才新政27条、技能大师(劳模)工作室等抓手,支持、帮助广大职工、企业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助力杭州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
责任编辑:李雪芹曹介梁名师工作室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 && &&&┊&&
曹介梁名师工作室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介梁名师工作室& & & & 经过一年的磨合摸索,工作室的运行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年头,几十位工作室成员在曹老师的带领下,在语文教学的探究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印。大家在一起思考、研讨、实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收获颇丰。回顾一个学期的工作,梳理总结,为着更好地前进。& & & & 一、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碰撞思维火花。& & & &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与别人交流有助于自己的思想的修养。"在工作室成员的心里,每月最期盼的事情莫过于参加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了,因为在教学研讨环的交流中总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学期伊始,工作室就早早安排好了每月两次的开课计划表。每次活动都由一位工作室成员走出自己学校到异校与该校的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每位接到上课任务的老师都会提前精心备课,在自己的课堂上,传达独特的教学思考,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两节风格迥异的课堂前后呈现,总是能激发听课老师的不少感悟和思考。课后听课老师们即时的评课交流,总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曹老师的总结指导,总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每次的研讨活动都如同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给每位成员的日常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 & & (一)中小衔接,激发初中语文教学的魅力。& & & & 3月13日,曹介梁工作室全体成员来到新北区泰山小学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此次课堂研讨的主题是"中小学文本解读差异性研究和教材处理的策略性选择",执教人分别为泰山小学的马丽芬老师和工作室成员市北实验的方希文老师,执教篇目为《夹竹桃》。马老师气质典雅,声音柔美动听,教学功底扎实,语言干净利落,课堂调控能力强,教学过程自然流畅。课堂重字词、重知识、重积累、重感悟、重朗读,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整节课就如散文般"优美精致"。方老师大气淡定,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在季羡林眼中--在季羡林笔下--在季羡林心中"这几个板块,板块间的过渡非常自然,不着痕迹。课堂重自主学习、重言语训练、重方法指导、重能力提升、重拓展延伸,对于学生的点评非常精彩,整节课就如潺潺流水般灵动。& & & & 课后,领衔人曹介梁老师告诉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初中语文课堂"朗读弱化"、"知识点泛化"、"课堂氛围漠化"这几种现象,同时要思考与之相对的解决策略。工作室成员还要进一步思考:如何保持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何使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发展?如何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曹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去细细研究。& & & & (二)当"菜单式"遇到"板块式",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 & & 4月10日,曹介梁工作室全体成员前往常州实验中学天宁分校开展了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天宁分校金燕青老师和工作室成员杨蓓丽老师分别开设了一节散文阅读课。& & & & 首先,实验中学天宁分校的金燕青老师执教的《珍珠鸟》这堂课采用"菜单式"学习机制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文本让学生运用丰富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揣摩心理品读文章,想象鸟之心语。课堂按照一定的教学流程为学生搭建平台:明确学习任务--设计展示平台--十分钟沉浸式学习--展示交流评价。这堂课让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正在不断探索新路。& & & & 随后,工作室成员杨蓓丽老师借班执教了《合欢树》,这堂课采用"板块式"教学,感知母亲形象--把握"我"的心路历程--解读"合欢树",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杨老师的课堂语言极具感染力,情深之处师生泪光点点,对于父母亲情,杨老师的一句课堂小结--"能见却不愿见,想见却不能见"令人动容。对于文本的解读深刻透彻,更能在课前做充分的预设,思考学情,以学定教,将课外资源适时的加入课堂环节,与文本有机结合,层层推进地引导学生解读"合欢树"。这堂课让我们感受到散文作为文体的一种,它和其他文体在教学时有何异同,即我们应该清楚散文教什么,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 & & 两节课后,在天宁分校教研组长朱苏兰老师的主持下,工作室与实验初中语文组进行了教学沙龙,实验初中的教研组长沈帆老师提出了明确散文"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重要性,更结合教学实践向大家解说了"自然风采"教学课题研究的内容,为我们打开了教学的思路。黄敖兴老师提出课后反思即猜想,其本质应为猜想学生的反应。工作室领衔人曹老师指出任务驱动式教学形式关键在于任务要达到三点:有(思维)含量、有意义(能促进学生发展)、有趣味(学生喜欢的课堂才算成功的课堂)。这些真知灼见既是我们理论学习的源泉,给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指明了道路。 & & & & (三)百花齐放,扎实开展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 & & 工作室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确定和语文教学有效性设计,同时工作室有一批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成员。利用工作室这一平台,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在不同文体,不同类型的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探索。& & & & 赵琪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告诉大家作文教学也可以从课文中找素材,从生活中找例子,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电脑话题,从学情出发,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姚振平老师教学的散文《柳叶儿》引发大家对散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教散文是尝试触摸作者的情思,教散文是体察作者陌生的经验,教散文是欣赏作者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教散文是获得你对生活的独特领悟。李蕴老师教学的小说《窗》告诉我们小说教学重在"培养思维、揣摩人物、发展想象、鉴赏语言",教学策略可以归纳为"思"与"析"。周涵老师的诗歌教学《再别康桥》以朗读为手段,以意象讲解为抓手指导学生把握重难点,启示我们指出诗歌教学应注重"意象美","情感美",关注学生年级......每次的研讨活动都如同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给每位成员的日常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 & & 二、讲座培训,专家引领提升教学品质。& & & & 工作室的活动经常会请进专家参与指导。在武进区运村实验学校的"送培上门"活动中,特级教师贺剑英老师、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员张立成老师与成员们畅谈了"体验感悟型"语文实践的策略和意义;在泰山小学进行的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研讨活动中,新北区徐春凤培育室徐春凤老师就中小学文本解读差异性研究和教材处理的策略性选择问题与成员们进行了探讨;在戚墅堰实验中学,特邀专家黄敖兴老师和戚墅堰教研室的专家老师们一起就小说教学和小说复习教学问题进行了讨论......每一次与专家的研讨沙龙都能有效地激发成员们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 & & 除此之外,工作室的成员还会抓住各种机会,走出去参加各类培训。"第三届初中作文创新教学展示暨高效课堂研修班活动"、 "港澳粤苏《桃花源记》同课异读活动",成员们从听课、研讨活动中取长补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 & & & 三、 联合研讨,多种平台拓宽影响辐射。& & & &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受邀与外校老师的同课异构已经成为了工作室的常规活动。每次活动都由一位工作室成员走出自己学校到异校与该校的老师进行同课异构。这一学期,工作室就走进了新闸中学、正衡中学天宁分校、戚墅堰实验中学等七所学校,开设了十四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这样的活动,一方面促进工作室成员走出自己的校园,走向不同学校,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一方面也受到各校的欢迎和一致好评,扩大了工作室的在各学校的影响力。& & & & 与武进区教师发展与研究中心(教研室)联合开展的武进区初中语文"送培上门"活动,工作室成员周涵老师和加盟成员徐锦珠老师执教的诗歌和散文引发大家围绕"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过程中多元化语文实践的策略研究"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此次活动架起了一座市区与武进之间的教研桥梁,使得两区老师利用这样的机会在教学领域互通有无,加强了联系、增进了友谊,更提升了教学研讨能力。"送培上门"活动很好地扩大了市教研的辐射面,有效地开启了我市学科教学研讨的新局面。& & & & 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工作室成员都积极参加了免费导学活动,不少成员还获得了"免费导学优秀教师"称号,体现了工作室成员的优秀素质。工作室全体成员在曹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参加的加的"名师在线导学"网络公益活动,被评为"最佳常老师在线专题",展现工作室成员们精湛的业务水平,扩大着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 & & &四、 读书写书,理论研究提高思想高度。& & & &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阅读优秀的书籍,就是和过去时代中最杰出的人们进行交谈,也就是和他们传播的优秀思想进行交流。"日常的教学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语文特级教师思想录》、《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中学语文》、《有效的教学技能》......都是工作室老师人手一本的专业书。曹老师鼓励工作室的成员们多读书,并且联系教学实践思考在,博客上用文字记载日常的教学所思所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论文写作,这一学期每位成员都有论文获奖或发表于各级各类期刊,硕果累累。& & & & 作文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工作室的成员们迎难而上,在曹老师的组织下,全员参与编写《初中写作指导》。从内容确定,到体例研究,再到具体专题的构思,成员们精心思考,认真撰写,保证所写内容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还在思考撰写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成员们对作文教学的理解。
& & & & 一路前行,我们在一次次活动中展现自我,未来的路上我们全体成员仍将以高昂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室工作,继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IP地址: 已记录
论坛快速跳转...
常州市高中物理本色课堂...
 活动通知
 公开教学
 交流研讨
 微课展示
 课程资源
 课题研究
 命题研究
 教研成果
 中期评估
常州市小学少先队工作研...
 默认版块
挂职中层博客群
 信息动态
 推荐博文
 最新大事件
 默认版块素质培养远重于技能培养
杨福家:素质培养远重于技能培养
著名教育家、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日前在上海一次高校负责人会议上再次呼吁:不能再让国人对中国的教育失望了!科学研究对研究型大学固然重要,但所有高等院校的根本在于育人,第一职责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引导每个学生树立好价值观、人生观,有理想、有信念,“点亮他们头脑中的火花”。对此大学应该“不惜工本”。
  “国民教育缺失是最大的国家安全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志明2007年发表观点:“国民教育的缺失是最大的国家安全问题。”给了中国高校“当头棒喝”。爱国、诚信、求真、勤劳等价值观的缺失,不仅造成社会风气日下,更会使国家与民族发展缺乏后劲。
  如今,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教育不上去,中国永远不可能真正超过日本、美国”。针对中国高校普遍热衷于搞科研、找经费的现状,杨福家再次疾呼:“我们的大学应该将学生培养放在第一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已公布,其核心思想“育人为本”,正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
  纵观世界名校,无一不将“育人”作为办校的头等大事。早在1828年,耶鲁大学阐明办学宗旨的报告中就这样写道:“一个人除了以职业来谋生以外就没有其他追求了么?难道他对他的家庭、对其他公民、对他的国家就没有责任了么?承担这些责任需要有各种深刻的知识素养。为了让学生完成本科教育,他的专业教育有可能会有所推迟,可是这种牺牲难道是不值得的么?它所换来的是全面教育与片面教育之间的巨大差别。”耶鲁的那个报告继续写道:“我们的国家活力充盈、国土辽阔、充满智慧、资源丰富,并且人口、国力、财富都在快速增长。因此,浅薄而平庸的教育不适合指导我国的发展。我国的壮丽河山注定了我们要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我们怎能容许我们的文化衰颓、贫乏和肤浅呢?”杨福家发问:人家在182年前写的这些话,是不是很适合中国的现况呢?不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吗?
&  “人的素质培养远比技能培养重要”
  “人的素质培养远比技能培养重要。”杨福家院士随口说出一连串的例子:哈佛大学要求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在以下每个领域都至少修一门一学期的课程:美学与阐释、文化与信仰、伦理思考、生命系统科学、物质世界科学、世界上的社会……耶鲁大学给本科生设计的课程,并不包含职业技能学习,因为它的教育目的并非传授某种职业技能,而是传授所有职业都需要的基础,本科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平衡发展、使学生具备开放与全面的视野,以及均衡发展的人格;斯坦福大学要求学生到大学第三年时再选择专业;日本要求各所大学推广“博雅教育”……
  关于“博雅教育”,“耶鲁1828报告”中有详细阐述:“博”指广博,既要学文,也要学理;“雅”指素养,培养出的学生要有修养。它的核心是让学生能够回答“人何以为人”,它培养的是才智,发展的是思考和理解能力。
  一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在耶鲁大学任教的华裔教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杨福家,花一年时间阅读各种文化经典,“是我大学生涯中最精彩的部分”。此举帮助学生们认识了“做人第一、修业第二”的道理。
  要“不惜工本”地整肃校规
  中国的高等教育能否迅速改观?杨福家认为,完全可以做到,但要“不惜工本”。“耶鲁大学投入1.5亿美元,正在建造第13个住宿学院。”而住宿学院的形式,使得欧美一流大学能把博雅教育落到实处。“我们如果也这么做,成本要低得多;问题是想不想做,是不是只想建造不符合教育需要的标志性建筑?”
  杨福家说,在保证大学教师“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无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应当要求他们全心全意为育人尽心尽责。在住宿学院中,两三百名学生与导师同院而居、同桌而食,能经常听到不同领域的精彩讲座,随时能与名师讨论任何问题。
  “住宿学院的首席导师家里,往往有个巨大的冰箱,可放几百份三明治,这是为了方便经常登门的学生。”杨福家说,有深厚学养的导师每天与学生零距离交流,引导年轻人发现自我,找到头脑中的火种,并使不同火种碰撞,“润物细无声”地培育高素质的国民,以及充满好奇心、愿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的人才。1993年,杨福家出任复旦大学校长后立即提出“名教授要给学生上基础课”,用意正在于此。
中国的大学,除了“不惜工本”地育人,还要在整肃校规上“不惜工本”。“哈佛大学入学手册中写明:不准剽窃。误用别人观点,就应离校!”杨福家说,学术造假引发的诚信危机,已深深困扰着国内大学,相对于我们这儿常见的“法不责众”、“下不为例”,世界名校显然更注重诚信为本:麻省理工学院的招办主任因在28年前假造学历而退职;波士顿大学某系主任因在讲座上引用他人60字的观点而未说明出处,被告发后即离职;某校一历史系教授因在自己的经历中造假,立刻被开除。世界一流大学不是没有造假,但都“有严格的制度,能不惜工本地清除造假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工作动态2013年第581期:月民政技能人才工作和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大事记()(大事记系列之10)发布
7月1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网发布信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民政部制定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民政部令48号)、《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民政部令49号)于 日正式实施。从此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有了法律的依据。
7月1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召开纪念建党92周年大会暨期末总结大会,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再次荣获年度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杨根来同志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魏兵同志荣获优秀党员称号。
7月2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官方微信正式开通。微信号为mzbjdzx,手机号为。
7月4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布了《关于同意山西省民政厅组织开展2013年第1次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复函》(民职鉴办〔2013〕72号),同意并指导山西开展首次灾害信息员鉴定工作。
7月4日,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发布大事纪要(2012年至2013年6月),回顾了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成立一年以来的大事迹。 7月4日,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联合发布《关于举办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资格鉴定暨师资认证班的通知》(收养字〔2013〕18号)文件,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共同举办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资格鉴定暨师资认证班,以加强孤残儿童护理员队伍建设,提高孤残儿童护理员服务水平。
7月5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布《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关于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中使用最新法律法规进行教学和考试的通知》(民职鉴函〔2013〕2号),对国家题库民政行业分题库的与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资格考试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修改,并在新修订的教材中体现。从此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中将使用最新法律法规进行教学和考试。
7月6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布《第三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国家职业标准和培训教材参考书目》的通知(民职赛组发〔2013〕25号),为即将进行的第三届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7月7日,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在党委会议室召开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和原则通过了杨根来主任的工作报告、人事等四项制度、机构设置等方案。
7月8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布《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冠名、赞助办法(试行)》的通知(民职赛组发〔2013〕26号),以此来规范民政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和联合主办的国家二类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竞赛冠名、赞助”活动。
7月10日,2013年民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在京举行,鉴定导引和基础标准即将纳入行业标准化体系。
7月11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布《关于表彰2012年度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优秀工作者”、“优秀考评员”和“优秀质量督导员”的决定》(民职鉴函〔2013〕3号),对2012年度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成绩突出的61名“优秀工作者”、46名“优秀考评员”和27名“优秀质量督导员”予以通报表彰,分别授予“优秀工作者”、“优秀考评员”和“质量督导员”称号,颁发荣誉证书。以此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充分带动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鉴定事业的有序发展。
7月11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布关于表彰2012年度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优秀培训工作者”、“优秀教务员”和“优秀师资”的决定》(民职鉴函〔2013〕4号),对2012年度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31名“优秀工作者”、17名“优秀教务员”和43名“优秀师资”予以表彰,以此来带动进一步加强民政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民政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管理水平,推动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7月11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通报表彰民政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第056站(承建单位浙江省社会捐赠工作站)在2012年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再次取得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工作佳绩,并奖励人民币两万元奖金。
7月11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通报表彰“北京市民政教育管理学院”在2012年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奖励奖金人民币一万元。
7月12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经报部人事司同意,发布关于2012年民政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站年检情况的通报》(民职鉴发〔2013〕12号),通报民政行业92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含筹备鉴定站)进行的年检情况。其中年检优秀单位(17个,进入“红榜”)、年检合格单位(58个)、年检不合格单位(17个,进入“黑榜”)。
7月12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经报部人事司同意,发布《关于2012年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年检情况的通报》(民职鉴发〔2013〕13号),通报民政行业113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机构(含2008年民政部首批公布的41家鉴定培训基地和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2012年公布备案的鉴定培训基地)的年检结果:“年检优秀( 5A或者 4A)培训基地(18个)、年检合格( 3A)培训基地(50个)、年检不合格( 2A或者 1A)培训基地(19个)、考培不分,拟取消资格的培训基地(18个)、新申请的培训基地(9个)”。
7月13日,2013年鉴定站站长、质量督导员资格认证班暨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和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在吉林省延吉市举行。
7月14日,养老护理员远程教育培训开发研讨会在京举行。
7月18日,四川省2013年第四期养老护理员技能鉴定于 7月18日举行,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派督导员进行全程督导。
7月22日,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国际研讨会在人社部社保能力建设中心召开。中心副主任杨根来教授专门委派办公室副主任孙钰林参会学习,积极建言献策,为以养老护理员队伍为主体的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提供政策建议。
7月22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申报四项行业标准化立项工作,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标准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7月26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王杰秀在副主任杨根来等的陪同下到河南、湖北调研人才教育培训、鉴定工作和基层能力建设等情况,走基层、接地气、解民意、把实情。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才教育培训、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和基层能力建设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7月31日,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文件《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就业培训与技术指导中心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正式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此为依据开展预赛活动。
8月1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承担研究的课题《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探索性研究》作为论文成果提交在2013年民政论坛征文活动中成果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给予颁发优秀奖。
8月1日,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2013年8月公开招聘公告发布,计划招聘3名工作人员,技术培训部、业务发展部、宣传科研部各1名工作人员。
8月2日,养老护理员(初级)课程资源研讨会在京召开,王杰秀、张晓峰、杨根来、张福顺等出席。
8月5日,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表彰2012年至2013年度中心先进部门和优秀个人:宣传科研部(标准命题和竞赛部)、业务发展部(鉴定和质量管理部)为2012年度先进部门,赵永、冯翠平、徐源、孙华超等4人为2012年度优秀个人。这是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首次联合发文。
&8月7日,民政部技能人才与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平台开通“在线辅导”栏目。本着“为民政技能人才服务”的宗旨,为方便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各职业考生、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各职业参赛选手学习,,欢迎广大考生、大赛选手参加在线练习,祝大家考出优异成绩。
8月8日,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根据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发布《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民职鉴发〔2013〕11号)的有关要求,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发布了《关于做好第三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首届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收养字〔2013〕19号),以规范第三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首届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的竞赛名称、组织实施、参赛人员数量及资质、竞赛内容、竞赛要求、联系方式等事项。
8月9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持的《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修订工作审定会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职业能力建设中心、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北京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等审定专家对北京中青家政、北京市爱侬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夏中青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富平家政服务中心等机构起草专家的《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提出了具体的修订意见,有关方面的人员近20人参加了会议。
8月15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王杰秀教授,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副院长王婴等一行5人,按照中央和民政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来到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社会救助管理站、社会捐助站和殡葬管理所等基层单位围绕基层民政人才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等问题展开调研。
8月17日,2013年呼伦贝尔市民政系统殡葬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暨兴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揭牌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举行,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理事长王杰秀教授出席第一个地市级——“呼伦贝尔兴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揭牌仪式并发表讲话。
8月19日,为落实中央和民政部党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安排,民政部人事司副司长、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甄炳亮、民政部人事司人才工作处副处长刘建华在看望“第22期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师资资格认证班”学员之际,专程来到人事司联系单位——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就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听取了中心的工作汇报,进行分析研究。
8月20日,人社部大典修订办公室、民政部在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共同研究《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工作。根据大典修订办公室专家意见,此次民政部承担的17个职业和参与的3个职业,新开发的10余个职业(主要有:失智老人照护师、婚姻介绍师、婚礼策划师、婚礼主持人、社区事务员、社会救助核查员、会员管理师、劝募师、殡葬礼仪师、骨灰管理员、英烈讲解员)亦将纳入新版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8月23日,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3年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3〕70号)和《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民职鉴发〔2013〕11号)等文件的有关要求,,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布了制定了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职业能力展示比赛规则,以规范第三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职业能力展示赛事活动。 &
8月25日,2013年民政行业特有职业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资质认证班评审答辩会在京举行,民政部人事司副司长甄炳亮莅临评审会现场,作为评审领导组成员参加此次技师、高级技师评审会。经过为期5天的2013年第一期民政行业(殡葬、假肢类、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共21人参加鉴定,经过理论考核、实操考核和综合评审,18人鉴定成绩合格,1人拟晋升为技师资格、17人拟晋升为高级技师资格。
8月28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第一次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统一鉴定考务工作安排的通知》(民职鉴办〔2013〕87号),加强规范化管理,保证鉴定质量,促进统考工作顺利进行。
8月28日,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实施第二批民政部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通知》(民办函〔2013〕94号),经专家评审,拟确定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刘瑞安、无锡市殡仪馆余廷、上海市龙华殡仪馆王刚、襄阳市殡仪馆刘琳、江苏省伤残人康复中心张伟智、河北省优抚医院王晓磊、沈阳佳奥假肢矫形康复中心葛红晶、福建省假肢中心张孝超、广东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张雪英、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李静等10人为第二批民政部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人选。
8月30日,由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副院长袁德,社工研究所所长邹学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孙钰林,中心技术和培训指导部主任助理仝伟等一行四人组成的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验收组来到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合作单位北京吉利大学进行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验收。
8月31日,民政部假肢和矫形器师执业资格考试技术委员会换届大会 日在京召开。新组成第三届民政部假肢和矫形器师执业资格考试技术委员会(共31人,其中11位是上届的委员,20位是新的委员)。主任1人,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王素英兼任。副主任4人:分别是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巡视员、中国康复辅具协会会长陆颖;人事司副司长、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甄炳亮;中国康复辅具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卫义;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杨根来。
9月4日,关于老龄化课题的第二次中日专家会议在京召开。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王素英到会致辞,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老年人福利处处长王辉博士就“中国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做主题演讲,受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袁德教授和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杨根来委派,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兼标准命题和竞赛管理部主任孙钰林全程参会,并就“中国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部门合作机制”发言。
9月6日,第三届民政行业职业(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专题会议在民政部人事司会议室召开,民政部人事司副司长甄炳亮、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副主任刘有学、民政部人事司人才工作处处长杨凤欣、民政部人事司人才工作处副处长刘建华参加会议,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兼标准和竞赛部主任孙钰林受中心领导委派参加了会议。
9月5日,民政部办公厅发布《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民政行业统一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工作的通知》(民办函〔号),规定鉴定职业和等级、鉴定内容、鉴定申报条件、鉴定申报程序、统一鉴定时间等有关要求,以此来规范2013年民政行业统一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工作。
9月9日, 第25期民政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认证班在中心举办,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民政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副院长袁德教授出席并讲话,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是十分严肃的国家级考试,其资格认证工作需要专业化作支撑。需要职业技能鉴定的规范化和保密性来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认证的质量和效果。
9月9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民政部职业技能指导中心挂牌4周年(-)。中心在学院挂牌成立短短的4年时间里,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遍地开花、职业技能竞赛有序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培训基地数量逐步增加等成绩显著,在学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和大力支持下,办公条件逐步改善和中心人员队伍不断壮大。
9月12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民政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王杰秀在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第29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事业有效拓展。
9月13日,民政职业技能鉴定网发布信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荐第十二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和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候选单位候选个人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60号),民政部可推荐1—2名中华技能大奖候选人、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1—2名(其中1名为后备人选)、可推荐1—2家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候选单位、原则上可推荐1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候选人。
9月18日,民政部技能人才与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平台再次改版上线,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副理事长袁德教授在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副理事长兼主任杨根来教授的陪同下点击开通,标志着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在加速发展效果显著。
9月22日,据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办公室获悉,《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3》正式出版,截止2012年底,全国共有社会服务机构136.7万个,比上年增长5.6%,职工总数1144.7万人(其中全国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者共计84126人、各类社会服务职业技能人员共计89696人)。这也是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自从2007年试点,2008年开始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暨开展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来,第一次以《统计年鉴》形式发布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人数,具有重要意义。
9月23日,“养老护理员(初级)课程资源建设评审会”在民政部培训中心、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举行。王杰秀主任和有关负责人、相关专家共同在会议上对养老护理员(初级)远程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课程进行了审定,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养老护理员(初级)职业技能远程课程即将开通并投入使用。
9月24日,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3年度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使用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际需要,民政部委派11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督导员于 日-29日对民政行业17家鉴定站的鉴定进行现场督导与指导,确保鉴定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确保鉴定质量。
&& &(图文:张超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作室负责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