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漫画家用什么软件要具备什么?

& 新闻客户端 &
插画家眼里的现代人:我们真需要那么多社交?(2)
文/浅仓@TOPYS
“前段时间家附近的咖啡店突然挂出了一块牌子:对不起,本店没有WiFi,请和你身边的人多多交流。瞬间击中内心,觉得真棒,早该这样干了。今天老友来看我,就带她去这个咖啡店坐坐,心想没WiFi终于可以好好维系维系感情,到了的时候一看,靠,倒闭了。”
来自最近在电梯里天天听到的一个段子。
忙着拍照、在朋友圈分享,却忽略眼前真正的美好——这是一个已经不算新鲜但却越来越严重的现象,是一种不知不觉形成令大部分现代人感到无力改变的习惯。就好比你每天知道自己缺乏运动、作息乱套,却仍旧日复一日,躺着度过每个早晨,坐着度过每个白天。
法国艺术家Jean Jullien用插画的形式揭露讽刺了现代人的这一系列通病,仔细看看画的是不是你呢?
1. 虽然和另一半一起坐在沙发上,两人却各做各的事,玩着现在正流行的各种社群软件
2. 和朋友外出用餐,所有人都忙着拍照、滑手机
3. 以后除了低头看手机,或许还会演变成低头看智慧手表
4. 吃饭前一定要先拍到一张完美的照片才开动
5. 无时无刻都要自拍
6. 误以为只要有手机在身边,就算是夜晚也不寂寞
7. 身边的每个人都在使用Apple产品,把苹果当成美的象征
8. 现代人谈恋爱的方式好像有手机就够了
9. 自动化的时代,人的工作都将被机器取代
10. 看表演的时候,好像有没有拍到照才是此行目的
11. 每天的生活都充斥着一堆等待你去开启的邮件
12. 网路上的一切其实都是金钱操纵的游戏
13. 工作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玩乐
14. &跟风的社会,假日想吃什么都要大排长龙
15. It’s Friday
16. 其实自由的生活只要你放下手机就能获得,但你却无法克制自己
最后,借用友人的一段话收个尾:
“我觉得这种时代肯定会过去,你问我为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坚信人类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对道德和情感有更好的追求。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能够不忘初心,认真生活。”
法国插画家jean jullien作品: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社交?(1)
(本文来源:TOPYS
没有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俞敏洪:一个真正企业家应该具备的四种素质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商务进行时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5;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你家孩子真的不需要太聪明!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4;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孩子聪明是每个妈妈都希望的事情,但有时孩子具备高EQ潜力,父母的育儿方法却漏洞百出,这样宝贝有再高的EQ也是白搭。如何养育一个孩子,有太多 太多的话题可以探讨和研究,这无疑是门复杂的学科!今天分享下面49条简短的育儿道理,虽不能说句句精辟,但仔细品味,都有它的道理,粑粑麻麻们快收藏实践吧!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的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瞎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忌讳像唐僧。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1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时候,也没必要太担心,能力范围内稍微注意下,比如选家干净的饭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绿色食品等,就没必要太担心了。  13、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不讲究,不刻意。  15、穿的和妈妈差不多多。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9、不给孩子经常,动辄吃小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v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vc的水果。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灌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  21、感冒发烧去医院的话,尽量要求验血。  22、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小病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辩证地想,得一次感冒相当于打了一针预防针。对这种宏观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  23、玩不怕脏。  24、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  25、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  26、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  27、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不直接告诉结果;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败。  28、教孩子学会等待。  29、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0、教孩子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  31、睡觉尽量陪孩子入睡。  32、注意保护孩子的和兴趣。  33、寒冷训练。  34、社会上很多&&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信奉宁缺勿滥,过犹不及。  35、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唯一。  36、不要过多纠缠在自己育儿细节上的为什么,理论依据。做就做了,既成事实,没那么多讲究。  37、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  38、每天想办法让孩子大笑狂笑若干次。  39, 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个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当一个70分的妈妈;不对自己严格要求,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我毕竟也是第一次当妈啊。  41、教孩子直面失败,我可以不服,但是我输得起,我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再次冲击,但是我不能在对手面前大哭。  42、有小朋友进攻,学会审时度势,先正告一次,然后的基本原则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在的时候,可以大叫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43、不先出手打人。  44、无论谁先动手,你都不可以第一个哭。  45、你对自己的东西有决定的权利。  46、计划3岁以后,我会给孩子引入每周零用钱的机制----要开始学有限的钱来办自己最想做的事,学开源,学节流。  47、常带孩子去远足,去郊外,不惧怕风雨。  48、争取每年都能回一次乡下老家,过不一样的生活。  49、不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
| 14人有用 | 9人有用 | 3人回答 | 0人回答 | 1人回复 | 2人回复
| 173人有用 | 31人有用 | 29人有用 | 63人有用 | 5人有用 | 3人有用
| 0人回答 | 5人回答 | 7人回答 | 2人回答 | 1人回答 | 1人回答 | 1人回答
| 6人回复 | 0人回复 | 0人回复 | 10人回复 | 11人回复 | 2人回复 | 5人回复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生个孩子掉颗牙”,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其实,不止在我国...
近日,上海一产妇因“捂月子”而中暑身亡,如何坐月子再次成为人...
尽管你每天刷翻朋友圈,却还是发现很多事情慢了半拍,追根溯源,原来他们都是从微博里长出来的!肿木办?幸好,有摇篮全新推出的【强势“微”观】!摇小蜜替你搜集每日微博里最新的火爆、奇葩、...
尽管你每天刷翻朋友圈,却还是发现很多事情慢了半拍,追根溯源,原来他们都是从微博里长出来的!肿木办?幸好,有摇篮全新推出的【强势“微”观】!摇小蜜替你搜集每日微博里最新的火爆、奇葩、...
尽管你每天刷翻朋友圈,却还是发现很多事情慢了半拍,追根溯源,原来他们都是从微博里长出来的!肿木办?幸好,有摇篮全新推出的【强势“微”观】!摇小蜜替你搜集每日微博里最新的火爆、奇葩、...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8;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5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京公网安备:82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010-您好,欢迎访问博宝艺术网!
客服热线:010-
也谈人品与画品 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要做人有标准
共计次阅读 来源:中国经济网
&<em id="num_num_
古人云,“人品即画品”。这也是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
“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但是,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人“不咋地”。
有位画家,很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业内口碑却不好。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记者采访回来后,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头就走。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所以,“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
在美术界,还会听到“作画先做人”、“心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美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答。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不齿。“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主席、院长之类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员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比起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这可是省事多了。这样的“做人”,与真正的艺术创作之间,有什么本质联系?“人品即画品”便仅仅是一句空谈。
若从这些现象看,“人品即画品”在现实中便成了一个可疑的命题。人品就是人品,画品就是画品,常常被分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
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作品是否达到了艺术基本品位,它的艺术价值如何?作品在社会领域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为社会文化艺术综合方面所认知?作品是否经得起历史的鉴证,不要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就算是在当代的位置又如何?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练,风格和个性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
打开美术史,都是由无数名作和艺术思想发展而组成的。历史上画得好的画家很多,人品好的画家也很多,美术史不会将其全然割裂。“人品即画品”的道理,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我只想提醒,在鱼龙混杂、浮嚣躁动的社会现实中,若有人还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千万别当真。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要做人有标准,从艺有高度,惟德艺双馨方能遗泽后代。
推荐艺术家
徐小稀(徐芳),云南昆明人,98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
观书赏画,品茗论道,何其美哉?由华夏易名书画院举办《笔歌墨舞——华夏易名书画院名家作品邀请展》第三期开幕了 本次展览集中...
在很长时间里,每当翻开画册,隐约感觉有一个声音在这热闹喧哗的展览背后,有一种被忽略、遗忘、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你是否有自...
8月31日下午3点,人民喜爱的艺术家系列邀请展第五季开幕式在北京琉璃厂西街融宝汇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融宝汇美术馆和中...
无边·界--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首展将于9月26号在郑州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我们邀请的画家可谓精彩纷呈,涵盖全面写意,人...
据调查分析,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许多家庭愿意购置一些书画作品用于家居装饰,以提升生活品质,也有许多书画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画家靠什么赚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