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三十呢感觉人家这份工作不做可以做其它的,而说说我自己己只有死待在这里工作为什

红楼梦考据
正文 一、曹霑即曹溶
  1、曹溶书信上的署名。
  曹雪芹其实是学富五车的浙江大才子曹溶,不是什么八旗包衣奴才,要为大文豪曹雪芹正名。许多红学家都认为《红楼梦》具有民族主义观念,其作者应当是明末清初带有遗民气味的像吴梅村那样的人物,曹寅孙子晚出,必然不是此书的作者。
  曹雪芹不是曹寅的孙子,因为康熙南巡时曹寅的孙子还没有生出来,当然也不可能以亲身经历去写省亲南巡。并且曹寅家也无女子入宫为皇妃。据甲戌本第十六回回前总批云:“借省亲写南巡,出脱多少忆昔感今。”据庚辰本第六回脂批云:“非身临其境者不知。”庚辰本第十八回元春与贾母对泣一段的脂批云:“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庚辰本第七十七回脂批云:“此亦是余旧日目睹亲闻、作者身历之现成文字,非搜造而成者。”靖本第四十三回“正经社日别忘了”句下脂批云:“批书人已忘了作者竟未忘。”据本人长期考证,这曹雪芹其实是金陵美女柳如是的老相好江南才子曹溶。曹溶年轻时便以才名名满天下。前一辈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红楼梦是写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的,那么本人在陈寅恪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定曹溶改写此书的创作主旨是为了使自己“亲历亲闻”的一群“异样女子”柳如是、董小宛等红颜“闺阁昭传”;防止与自己一并灭失,《红楼梦》一书闺阁故事的创作素材来源正是这些;此书的主要艺术特色就是大旨言情,写梦写幻。作者一直以“情痴”、“情种”自居,“开辟鸿蒙,谁为情种?”旧考证学搞了近百年仍然弄不出曹雪芹和某某女子的感情故事,这就让人不能信服了,也许再弄一百年仍然弄不出什么名堂来,这就无法向后人交待了。又按曹寅孙子“四十年华”来推算,其写书事只有二十来岁,正的青春好时侯何来半生潦倒的感慨呢?
  本人曹溶改书说有三大证,其中第一大证据就是曹溶在自己的书信中称自己为“芹”。
  曹溶著作《倦圃曹先生尺牍》(含晖阁藏板)中第13页与吴伯成的信中,在结尾处署名为:“羾野之人之芹”。
  该书下册第56页与汪柯庭的信中,也署名为“不腼芹敬用”。这些证据说明了曹溶的别号中带有“芹”字,即为曹雪芹。
  第二大证据是清初诗人王士祯送给曹溶的扇子上刻了“芹溪尊兄大人正之。”还刻了“粤东有贝多树,他年谁续羊城志,今二十余年。”等句。这说明王士祯在顺治年间曾去过广东,而当时曹溶是广东布政使。而王士祯死时的1711年,曹寅孙子还没有生出来。扇子上还刻了王士祯学生林松亭的字:“松亭作于拾石竹。”这个林松亭乃是曹溶的浙江嘉兴老乡。此扇最早见于1979年第8期《人民画报》上吴恩裕同志的文章,三十多年后咱们把这东西拿出来,这说明咱的学说的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的,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王士祯和曹溶相交又有王士祯《池北偶记》卷十六中云:“秀水曹侍郎秋岳好收宋元人文集,尝见其静惕堂书所载。”以及顺治十四年{1657年),王士祯在大明湖畔集名士举秋柳社作《秋柳》诗四首,曹溶、朱彝尊等人并有和作。(见于2005年5月《北大学报》蒋寅文章)。又有清人蒋景祁在《陈检讨词钞序》中云:“其年先生幼工诗歌,自济南王阮亭先生官扬州,倡倚声之学,其上有吴梅村、龚芝麓、曹秋岳著先生主持之。”至于王士祯岭南之行又有王士祯《衍波词》中所写的《东粤竹枝词》为证:“珠娘十无嫁珠儿,住近珠江江水媚。江水有情还照妾,江花无计可留伊。”“零丁洋里布帆行,别日春潮带雪生。昨上高楼望晴色,素馨花满玉羊城。”(《四库全书》续编集部1721册)王士祯和红楼梦石头记的关系有王士祯诗:“一夜西风满石头。”王士祯词《忆秦娥》:“秦淮水,红楼一带波如琦。”为证。王士祯写了如许多和红楼梦有关的诗词,无怪后来乾隆会把他这个前朝刑部尚书的著作全部禁掉,这也是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但是乾隆。和绅等人编的《四库全书》存目却又收录了曹溶的诗集,这说明乾隆对曹溶的印象还算不错,也许是乾隆喜欢书法《快雪初晴贴》的源故吧!所以《红楼梦》一书在乾隆晚年才得以刊印。若换了是吴梅村等写的,乾隆才不会让其刊印呢!这也是吴梅村不可能的红楼梦一书作者的主要原因。《四库全书》存目中不收钱谦益、吴梅村、冒襄、陈其年等人著作,甚至连前朝大员梁清标、王士祯、钱良择。张英、李天馥的诗文都不收,却对曹溶网开一面,其中原由费思量?
  第三大证据是曹溶朋友李玉的著作《天宝曲史》上题署了“芹溪处士编校”。此书刊印时曹寅孙子还没有生出来,这李玉也是红楼梦书中《一捧雪》的作者。有人说此《天宝曲史》是孙郁写的,但并无实证。
  曹雪芹不是曹寅的孙子,曹寅的孙子叫曹天佑,不可能用乾隆皇子永琏的名字给书中人物命名。红楼梦语出于抗清人物陈子龙的诗,曹寅的孙子不可能用抗清人物的诗句来写书,所以曹雪芹是陈子龙的朋友曹溶。红楼梦书中凡例中所说的“绳床”是江南的床,俗称棕绑,北方人睡炕的。所以本人靠考证在悼红轩中改书的曹雪芹是浙江文人曹溶,曹溶诗词有:“何如且、孤啸绳床,野鸥同卧黄月。”“绳床写恨满青衫”为证据。“雪晴”就是“溶”的意思。袁枚说过曹雪芹是距他一百年前的人物,所以曹雪芹是清初浙江文人曹溶,其人善写古体诗和填词,具备了改写红楼梦的水平。
  又有曹溶红楼词为证:“看楚云飞,吴烟远,良约都因春误。红楼听雨罢,又悤悤无定,意如飘絮。幔锁荷香,梁招乳燕,知是怀人深处。填词付歌管,正陈隋旧梦,寓情琼树。恨三幅江帆,一双山屐,撰成离绪。沉沉丝雨暮。乱流急、翘首迷前渡。且近觅、投簪狂客,负局先生,解征衣、酒边同住。自古谁豪举,身与世、总成羁旅。更休叠、阳关句。浮樽相属,西子夜来传语,停舟镜湖待汝。
  醇酒何为,司马曾言,信陵与游。苦浸*过量,药翻成病,解排寡效,恩易招尤。纵诞形骸,消磨岁月,从古哺糟少俊流。逃名事,尽辞稽放阮,伶妇堪谋。
  长安风雪红楼,笑贳去行装乏轻裘。况进前妖女,痴心搔痒,突逢俗客,狂语冲喉。老子如今,绝交书就,封爵何劳署醉侯。书无据,且三杯两盏,权取忘忧。"
  但曹溶只是改书人,《石头记》原作者是曹溶同一时代的石头城中的秦淮女子董小宛,有清代诗人范淑为证:“情里夺来南董笔,梦中吟醒石头记。”以及钱谦益诗:“梦中泣忍作琼瑰,留得胡僧度劫灰”为证。曹溶悼红就是怀念董小宛等红颜,有曹溶悼亡词为证据。曹溶家族参与过浙江海盐修海塘的事,并且曹溶是当地巨富,有过富贵经历。20世纪红学研究错把曹雪芹认为是曹寅的孙子,是不正确的。
  清代人裕瑞《枣窗闲笔》有云:“闻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乃以近时之人情谚语夹写而润色之,借以抒其寄托。”
  书中第一回虽然没有直接说曹雪芹是哪里人,但前面一句提到了“梅溪”二字,这“梅溪”和“雪芹”是有联系的,含“踏雪寻梅”的意思。书中有写东鲁孔梅溪,却没有写明“通州曹雪芹”或“香山曹雪芹”,既然没有明写那么后人就可以好好研究一番。当然书中也没有明写是“梅溪曹雪芹”,如果书中写明了是“梅溪曹雪芹”,那么也论不到本人来考证了。谁都知道“梅溪”是浙江嘉兴的地名,有嘉兴梅里诗人作诗描写梅溪边的风光为证:“溪上梅花舍后开,市南新酒发新醅”;“乘舟横出梅溪市,曲岸藤花咫尺迷”。那么曹溶作为浙江梅里词派的领军人物,前人早就会想到曹雪芹就是曹溶,还用我在两百年之后再来发表长篇大论。又因为乾隆年间曹溶被打倒了,著作被禁掉了,所以红楼梦书中不方便讲曹溶改书,如果这样讲了,此书便无法刊印出版。当然袁枚也不敢讲曹溶改书,如果他讲了那他的书也要被禁掉,所以只能说是雪芹公子,是曹练亭的儿子,还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曹练亭就是曹寅。袁枚是在打马虎眼,所谓“江宁织造”的“织造”二字其实就是编造故事的意思,“江宁”二字在江南话中就是江南人的意思,所以“江宁织造”就是江南人编造故事的意思。袁枚还说雪芹公子年轻的时候就很有才华,很出名,这显然和曹寅的儿子不符,反倒和曹溶年少成名相符。袁枚和明义都只说曹雪芹是江宁织造的后人,没有明说是曹寅的后人,所以不能简单的把江宁织造和曹寅等同起来。并且清代主要的官方史料《清史稿》等都没有讲曹寅接驾的事。一般来说接驾是封疆大吏江苏巡抚干的事,应该论不到小官曹寅,否则哪些封疆大吏岂不是很没面子,还怎么混呢?
  由此可见曹溶诗文中所云:“错红楼泪洒,和美人别。”“一枕江南梦未成。”“孤啸绳床”“敢以身涉宝玉之地”“绳床写恨满青衫”“蝶戏湘裙带,花衔宝髻绒。深深妆阁乍相逢,眉黛为谁浓。”这些句子都说明了曹溶就是改书人曹雪芹。
  又据本人多年考证认为:“芹溪”二字其实乃是曹溶老家浙江秀水的一个地名,是一条小溪的名字,也就是秀水的一条小溪。据康熙年间编的《嘉兴府志》记载:浙江秀水有芝溪、茜溪、松溪、梅溪、清溪、双溪,自然也有芹溪。当年出版人程伟元在序言中讲的:“雪芹曹先生。”他把“雪芹”二字放在“曹先生”之前,这说明“雪芹”二字乃是一个地名。程伟元为什么不说是:“梅溪曹先生”,或“秀水曹先生”呢?因为当时曹溶的作品被禁掉了,不方便明说,否则无发刊印,只好打马虎眼。那么现在就应当还原历史真相,给后人一个交代。让后人知道咱们这个时代的考证水平远远高于一百年前胡适那个时代,脸上有光。
  根据耶鲁大学某教授考证:柳如是当年有《送曹鉴躬奉使楚藩》七律二首。曹鉴躬即曹溶,浙江秀水人,生於一六一三年,比柳如是长五岁,而小陈子龙五岁。奉使楚藩,事在他中进士(一六三七年,和陈子龙同科)后。柳诗第一首起句“纷纷玄意领群姿,寂寞遥闻向楚时”、第二首结句“顾吾相逢增意气,如今无事只遥吟”,却隐示在曹溶奉使楚藩之前,柳如是早便和他有过密切的关系,只是曹溶地位较高,无法和柳如是成亲。
  曹溶晚年归隐乡间,是个“甄士隐”,怀念年轻时的那写红颜知己,便在悼红轩中改写《风月宝鉴》,而成《红楼梦》一书。
  “红学始于浙西”一说,乃是当代著名红学家徐恭先生提出来的。此人亦是浙西之人。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从浙江乍浦港运往日本的九部红楼梦乃是红楼梦从中国流传海外的最早记录。戚廖生、周春、舒元炜、袁枚、俞樾等人也都是浙西人。 
正文 二、棠村乃是梁清标
  研究《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甲戌《脂评本》的第一回朱眉批到:“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乃因之。”这“棠村”经本人考据就是康熙时大臣梁清标。本人最近又从海内孤本《棠村乐府》中看到“三生石”的出处是《棠村乐府》中的北曲。红楼梦书中云:“西方灵河岸边上三生石畔,”而《棠村乐府》中有云:“三生石上岂偶然。”
  梁清标号棠村,有著作:《棠村词》、《棠村随笔》、《棠村乐府》,还写过一首《咏柏棠诗》;他还刻过一个印,上刻“棠村”二字。棠村是梁清标老家河北真定府西北六里一个的村落。清代词人陈维崧著作《陈检讨四六卷》中有云:“尚书昔载,暂卧棠村。”
  还有康熙王朝有位大臣名叫宋牧仲(字荦,号漫堂,有燕京十子之称),河南商丘人;曾任江宁巡抚十二年,康熙四十五年升迁为吏部尚书,四十七年还乡,四十九年七十七岁时去世。他自编的《漫堂年谱》康熙二十一年记载:“自官郎署来,更奉教梁真定棠村先生博考详辨,摩挲金题玉躞,颇得此中三昧。”
  又有人在一本老版的《长生殿》剧本中,于此书的例言中,发现了“棠村”这个名字。
  书中写道:“棠村(梁清标)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世以为知言。予自惟文采不逮临川,而恪守韵调,罔敢稍有逾越。盖姑苏徐灵昭氏(名麟)为今之周郎,尝论撰《九宫新谱》,予与之审音协律,无一字不慎也。”例言共有700多字,落款是“洪昇昉思父识”。
  由上证据可知为《风月宝鉴》写序的“棠村”就是比曹溶小8岁的梁清标。由于梁清标死时曹寅的孙子还没生出来,还差了二十多年。已经死了二十多年的梁清标不可能从棺材里爬出来为曹寅孙子写序;就像已死了几十年的胡适也不可能从棺材里爬出来反驳我的论点。
  梁清标(年),字玉立,号棠村、蕉林、苍岩,直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清顺治元年补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宏文院编修、国史院侍讲学、詹事府詹事、礼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职。著有《蕉林诗集》、《棠村词》等。
  梁清标诗词:“「蕉林书屋绝句」淡烟晴日满帘栊,春色依依上小红。客为看花频载酒,海棠开否问东风。「发真定」喜见还伤别,依然传舍过。繁霜驱小队,晓日渡滹沱。仆御催人急,渔樵入梦多。渐看三径远,其奈菊花何?、「南乡子·柳村」近郭遍青畴。深柳孤村杜若洲。菡萏自开还自落,悠悠。野水闲云泛白鸥。斜卧绿阴稠。瓜种东陵觅故侯。小阮柴扃留夕照,飕飕。蝉咽西风遍地愁。
  「减字木兰花·秋夜露坐」秋宵惊乍。淡月疏星清露下。剪剪风来。茉莉当檐几枝开。竹篱绿满。往事追寻人已远。帘影霏微。叶底流萤自在飞。”
  《画眉》绿窗唤醒梦于于,清昼雕笼婉转呼。淡扫偏嫌螺黛染,晓妆偷取远山图。合德入宫为薄眉,号"远山黛"。不须好句驯鹦鹉,绝胜佳人唱《鹧鸪》。想像当年京兆笔,赵家姊妹妒还无。 
正文 三、棠村和秋岳
  至于“棠村”梁清标和曹溶的交往则有清代文人陈延焯的话为证,在他的著作《词坛丛话》中将道:“国初诸老之词,论不胜论。而最著者,除吴、王、朱、陈外,莫名棠村、秋岳、南溪云云”。这里的棠村就是梁清标,秋岳就是曹溶。可见在清初梁清标是和曹溶齐名的词人。
  曹溶诗集《静惕堂集》卷四十三有诗为:《宴梁氏园》、《真定城濠荷花甚盛车过赋之》。这些诗都是曹溶和梁清标交往的证据。
  梁清标和曹溶不但是齐名的词人,还是两大齐名的收藏家。在今天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宋代米芾作品《多景楼诗册》上有这二人的收藏印为证。
  还有清代卞永誉著作《式古堂书话汇考》中记载:“其时孙退谷、梁苍岩、曹秋岳之者先辈负博物之望。”
  又有清代大臣宋荦诗云:“昭代鉴赏谁第一,棠村已殁推江村。”
  梁清标《棠村词》集的抄本上有脂研的朱印,还有词云:“红楼高处说,说甚当年,”以及一首《诉衷情》词云:“三更幽梦,千里风烟,何处红楼。”
  附梁清标诗文选:李园行
  西直门外清泉流,李园钜丽甲皇州。苑内潺湲疏碧沼,天际窈窕开朱楼。锦堂绣幕列钟鼎,曲房密室鸣箜篌。戚畹生当全盛世,张筵招客多贵游。十五妖姬伺后阁,千金騕褭罗前头。珠履称觞金凿落,牙樯载酒木兰舟。胜赏四时欢不改,花落花开春常在。已分风月为主人,岂料桑田变沧海。予来系马门前树,寂寂池塘锁烟雾。不见当年歌舞人,春雨秋霜自朝暮。画栋欹斜落燕巢,芰荷零乱眠鸥鹭。殷勤但见白发翁,自言少小居园中。主人华贵拥金穴,为园钜万泥沙同。奇石移来俨幽壑,飞桥夭矫如长虹。芙蕖香满槐庭月,水阁凉生杨柳风。行乐几时宾客散,往事欻忽云烟空。池不种荷惟种稻,年年输税归王宫。吁嗟老翁何愚蒙,盛衰自昔犹转蓬。君不见石家金谷谁为主,丞相平泉亦尘土。李君李君昔何雄,慷慨相看泪如雨。
  蕉林书室歌
  主人疏放麋鹿性,小筑茆茨爱幽靓。地偏偶结陶潜庐,客至暂开蒋诩径。种蕉阴阴如绿天,北窗长日疑小年。攒茎抽叶布清影,赤日障蔽空堂寒。倚槛数竿竹,仿佛潇湘浦。秋晚畦流漠漠云,夜凉帘卷声声雨。主人乐此长闭关,檐花如绮图书闲。当门不种钩衣草,入室频移幽谷兰。车马九衢任杂遝,坐拥万卷心悠然。焚香偃仰复何事,萧飒志在沧洲间。尘壒纷纷安所极,独上元龙楼百尺。自笑平生与世违,且对蕉林共晨夕。出门波涛滚滚来,仰视浮云兴太息。
  初夏斋中
  轻阴细雨响庭柯,开径唯应二仲过。蕉影上窗新筍直,蛛丝垂户落花多。焚香自信无机事,退食宁能废啸歌。门外尽教尘十丈,坐销白日似山阿。
  题新安刘孝子卷
  上谷节义乡,异人称辈出。容城有两贤,高名掩白日。流风今未衰,闾巷多可述。忆昔过范阳,懿德喧街术。烈女动鬼神,庭葩改素质。臧获护主丧,万里有始卒。稚儿牵母裳,风雨来々。今复闻刘子,孝诚何专一。举刃血沾濡,忘身疗母疾。避人嫌钓名,天地为萧瑟。奇行虽不经,至性岂恒匹。古远俗日偷,畴能全天秩。卓矣追前贤,后先并崒嵂。垂范千万年,炳烺良史笔。
  渔阳老将行
  渔阳重镇临边隅,将军燕颔赤虬须。少小结发事行阵,弯弓自请当单于。军中行酒青油幕,马上穿杨金仆姑。养士家财能立散,摧锋遍体无完肤。将军胆略古无两,逐北直取封侯赏。大小身经数百战,九边形势如指掌。报主濒死沙场中,论功欲绘凌烟上。岂知岁月空蹉跎,将军已老双鬓皤。内外一家方罢战,毳帐满地驱明驼。边备不修闲士马,归来小猎南山阿。猿臂无力射猛虎,雄心卧看浮云过。宝刀既卖宾客散,柴门反闭张雀罗。幽州健儿夜吹角,梦魂犹绕白狼河。
  绿窗唤醒梦于于,清昼雕笼婉转呼。淡扫偏嫌螺黛染,晓妆偷取远山图。合德入宫为薄眉,号"远山黛"。不须好句驯鹦鹉,绝胜佳人唱《鹧鸪》。想像当年京兆笔,赵家姊妹妒还无。
  过顺德感怀郡故赵国,有婴、臼、豫让遗迹。沙河县,北宋文贞公墓在焉,余少时曾过此。
  名城犹忆少年游,此日寒烟朔雁秋。桑柘依然怜故苑,河山无恙壮邢州。一身生死孤儿在,千古艰难国士酬。唐相丰碑遥可望,西风萧瑟起松楸。
  彭蠡湖
  彭蠡湖边落照低,大孤山下草凄凄。烟峦庐岳新飞瀑,庙貌康郎旧鼓鼙。皎月影翻鸿雁阵,黄芦寒听鹧鸪啼。云帆一片风催客,何处东林问虎溪。
  游飞来寺黄帝二子居此,又有归猿洞、定心泉。
  帝子云栖去不回,短筇今见石堂开。虚岩鸣磬潮音回,客路凭阑暮景催。风雨光中珠殿出,藤萝阴里玉环来。定心泉水悬千尺,为乞清泠露一杯。
  汤阴拜武穆祠
  万古悲凉地,徘徊夕照中。河山余涕泪,寝庙动秋风。夜雨旌旗出,晴沙战垒空。白头诸父老,指点说英雄。
  过椒山先生墓
  曾读遗书叹直臣,遥阡极望更沾巾。一身生死留天地,两疏淋漓泣鬼神。鸟集墓门名不恭,鹤归华表恨如新。行行立马秋风急,杯酒何年荐涧蘋。
  送宝臣舅氏之任临洮
  寒风猎猎木棉裘,燕领书生赋远游。歧路一尊河朔泪,夕阳万里陇云愁。函关夜雪鸣鸡度,洮水春冰绕塞流。惜别酒杯须更进,男儿壮事在吴钩。
  寄德滋弟
  行行牛角挂农书,雨后村田晚自锄。客至一樽秋露下,烹葵剥枣事何如。
  数椽十亩更何求,酒满樽罍月满楼。庑下妻孥频举案,西风人醉稻花秋。
  徐河桥
  解鞍忆昔坐桥头,数见徐河清浅流。今日重过双鬓白,澹烟疏柳一天秋。
  梦中家岫碧于簪,儿女团圞话正酣。津吏唤人斜月落,不知身在古淮南。
  寄赠维扬萧灵曦
  墙东避世卧江村,隐几翛然对酒樽。邗上荷衣今散客,兰陵华胄旧王孙。烟云自绕沧洲笔,车辙多停薜荔门。为写蕉林惊绝技,安能把臂与同论。
  维扬宗梅岑寄余诗扇赋此寄谢
  修竹东原澹夕晖,阳春独唱和偏希。风流先代名才子,落拓淮南有布衣。好我远投青玉案,避人长掩白云扉。通家十载劳魂梦,缩地何由问钓矶。梅岑为方城先生后人。
  岁岁登高处,凭阑此复同。客情秋色里,世事乱云中。坛影连残照,汀沙起断鸿。天南频极目,燧火至今红。
  蓟门道中
  晨驱清客思,春墅峭寒时。雨气涵危岭,花梢媚短篱。绕田村水活,隔岸柳阴移。不断山云出,徘徊马去迟。
  棠村梁清标初评石头记新考所谓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那么初评者何人?经本人考据乃是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梁清标也。甲戌本前“凡例”的作者何人?亦是棠村梁清标也。
  脂砚斋其实是梁清标的学生张英家族的一些人,有张英、张廷玉、张廷瑑等人。张英是在梁清标死后才接受评改《石头记》的。本人偶然从海内孤本《棠村乐府》中找到大量和红楼梦书中的散曲相类似的北曲,全是梁清标的手笔。其中有曲为:交似水真情种,趁青春当自省。梦迷离为忆卿卿,梦迷离为忆卿卿。唤名儿何曾住,声淡相思两鬓星。
  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作者创造了贾宝玉作为“情种”的典型。这个人物,根据脂砚斋之一张廷玉的说法:“其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会亲睹者。”
  梁清标和曹雪芹(曹溶的)交往是通过一个叫孙承泽的文人。
  孙承泽(),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一号退谷逸叟、退谷老人、退翁、退道人,山东益都人,世隶顺天府上林苑(今河北大兴)。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明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清顺治元年(1644)被起用,历任吏科给事中、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富收藏,精鉴别书、画。著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庚子消夏记》、《九州山水考》、《溯洄集》、《研山斋集》等四十余种,多传于世。卒年八十五。其故宅即今后孙公园25号,寓号“研山堂”,内有“万卷楼”。
  清初爱国史学家谈迁来到北京,一天去拜访曹溶太仆,曹给他看了孙承泽写的《崇祯事迹》一书,谈迁在他的《北游录》中写道:“侍郎辑《崇祯事迹》若干卷,不轻示人。”
  孙承泽在北京有好几个住处,如金鱼池、樱桃沟等,都是人们熟悉的名胜。但他主要住在前门外臧家桥西,通常叫做“孙公园”。这里藏书很多,建有“万卷楼”,上下共14间,存放他费心收集来的书籍。万卷楼的对面,越过花木扶疏的庭院,有一大厅,即“研山堂”,是孙承泽会客写书的地方。中间有一大戏楼,那是从前他宴客演戏的地方。经过几百年的变迁,现在这些建筑都已变成了居民住宅,面目全非,只有后来改建成为安徽会馆的大戏台至今还存在,现在是北京椿树整流器厂的仓库,楼栏建筑还保存完好,可以看出这是当年富贵人家办堂会的好地方。墙壁上偶尔还能看到明末清初建筑留下的月亮门洞和花墙,这些就是孙公园遗留到现在的痕迹。晚清时期,孙公园分为前孙公园、后孙公园两地。孙公园自孙承泽以后,住过很多名人。康熙年间洪升的《长生殿传奇》写成后,曾在这里举行过盛大的演出,主持演出的是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乾隆三十七年,后来成为大学士的翁方纲曾在这儿住过。道光年间藏书家和篆刻家刘位坦也住在这里。著名的甲戌本脂批《红楼梦》就是刘位坦的藏书,经他的子孙拿到琉璃厂出售流失出去的。刘位坦的曾孙、著名篆刻家刘博琴先生幼年时代就住在这里。
  清诗人王士祯在所著《池北偶谈》中,记载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孝经图》,褚河南之法书为“故明大内物,后归孙北海侍郎承泽家”。宋荦在跋王维(传)画《济南伏生像》时说:“不知何时取入大内,鼎革时散落人间,为孙侍郎退谷先生所得。”
  孙承泽鉴赏书画,在当时已经颇负重名,不仅古董商人持画来售,朋友们来往也多以古书画相赠。在《庚子销夏记》中,记有王诜《设色山水》卷:“曹秋岳(即曹溶)赠余一卷,布景不多,悠然有海阔天空之妙。”沈石田(即沈周)《江山一览图》卷:“在开封王半庵惟俭家,张孝廉民表购以赠余,今相依三十余年矣。”
  孙承泽的收藏活动,是与他的宦海生涯并行的。早在退居以前,政务之余,就开始收集和研究书画。他所藏书画作品,有的在明朝灭亡后得自于故明大内,有的为朋友相赠,大多数为自己所购求。
  孙承泽同时也是一个史学家,又有专门的史学著作。因而,孙承泽在鉴赏书画的时候,除了注意其真伪、艺术价值及书画家本身的问题以外,特别注意以书画实物来补充史料记载之漏,纠正其记载之误,这是孙承泽独具的对书画功能的新看法。
  他在记载阎立本《十八学士图》时道:“沈存中跋学士图谓,图称房玄龄字乔年,薛庄字元敬,陆元朗字得明,姚柬字思廉。而唐书称姚思廉字柬之;房乔年,字元龄,以字行;陆德明、薛元敬即其名也。”以是证史之误。
  海内孤本《棠村乐府》中还有北曲云:“温柔好上燕子楼。”“三生石上岂偶然。”“燕子楼头青春如旧。”“看破茫茫宦海。”
  “三生石上曾相订。”“人面桃花堪亚玉。”等等都和红楼梦中的曲子相似。
正文 四、棠村和张英
  棠村梁清标还有一个门生叫张英的,在今天河北真定的梁清标墓碑上有张英写的墓志铭,上面刻道:“张英顿首拜书丹。”
  张英(),字敦复,号圃翁,又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康熙三十八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之子张廷玉子承父业,继任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后加太保。因父子二人同任清朝相国之高位,且高风亮节,著书立说,均有建树,成为康雍乾时期的名臣。而这位张英则是正定梁清标(棠村)的门人,他与同榜翰林一甲的缪彤、董讷,二三甲的夏沅、卢琦、丁蕙、储振均以门人身份整编出版梁清标的《蕉林诗集》;另外以门人身份参与《蕉林诗集》整编出版的还有山东曲阜复圣后裔颜光敏(修来)、著名扬州词人汪懋麟(蛟门)、江都词人徐釚(电发)以及诸多梁氏侄孙辈后人。在这些门人中,张英成就最高,更因父子共为相国而显赫当朝。四库全书收入张英《易经衷论》《书经衷论》《文端集》,以及他与王士祯、叶方蔼合编的著作。由此知道张英不仅官运显赫,且富有著作,无愧为文华殿大学士。
  张英十分敬仰梁清标,他在《文端集》中留下了多篇与梁清标以及梁氏家族相关联的诗文,如《上真定梁公》《大司农梁公出画蝶扇命题二首》《大司农梁公继夫人挽诗六章即次司农公悼亡诗原韵》《为梁承笃题柳邨渔乐图四首》等诗作;在《文端集》卷十四他以《投座师大宗伯真定梁公二十韵》的诗题作文,直呼‘座师’‘宗伯’,足见敬重有加,诗中写道:“仰止宗工久,熙朝盛羽仪。文昌符象纬,海嶽毓灵奇。---壮猷元老籍,邦代重臣资。经畫安桑土,勳名勒鼎碑。---弓旌诚重典,衡鑑籍无私。”由诗文知道,张英对梁清标的评价达到‘高山仰止’‘邦代重臣’‘勳名勒鼎’‘衡籍无私’这样的高度,可见梁清标在康熙朝后辈人的眼里形象高大,品行服人,令人尊敬,堪为楷模。
  张英作为梁清标的门人,对蕉林书屋更是称颂不已,《文端集》卷六有诗《蕉林书屋图(为真定梁公题)》写道:
  种蕉盈数亩,碧色亦何深。
  书屋三两间,结构当空林。
  云影无朝暮,澹荡成秋隂。
  微雨易为响,时向书牀侵。
  尘氛不可到,凉风披素襟。
  空翠满四壁,茶烟乍浮沉。
  此境邈难即,画里犹堪寻。
  吾师退食时,高斋横古今。
  数幅蕉林图,常伴朱絃琴。
  布置随笔墨,取意皆萧森。
  短歌或长句,磊落存古今。
  披图顿寥廓,俨若空山岑。
  焉知拥书者,独抱苍生心。
  张英在诗中用饱满高昂的情感赞美蕉林书屋,“此境邈难即,画里犹堪寻。吾师退食时,高斋横古今。”将梁清标这位具有相国之才的读书人所追求和拥有的书屋以及独有的境遇,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境界;同时预估,这位出生于达观显贵豪门家族的师尊,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特殊的情趣追求,特殊的建国功勋,以及特殊的人生结局和众多敬仰他的门人,知其定能代代相传,‘高斋横古今’。
正文 五、空空道人就是傅山
  有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红楼梦之迷关键在解“空空道人”之迷。旧红学考证不提空空道人为何人,实属不全。经本人考据认为空空道人就是朱衣道人傅山。傅山又号:“石道人”,“丹崖翁”等,是山西人。曹溶悼红轩轩和傅山霜红龛是相互呼应的关系。傅山诗集《霜红龛》中提到的“天龙山,天龙禅寺”就是顺治隐居的山西五台山清凉寺。傅山在山中看到石头记,有傅山诗:“绕砌搜文石,巡崖觅古书”为证。还有傅山《沾玉碑》诗;以及《霜红龛》书上的批语:“天姿国色虽粗衣不掩。”这就是写董小宛的。
  傅山《霜红龛诗抄》中的附录中还写道:“书之于崖石木叶之间,闲人既难见,见亦不辩,闲有好事者录而藏之,又有红罗梦语。”
  曹溶和傅山的交往又有曹溶诗《怀傅青主》为证,诗中写道:“饮酒无少年,藏山属布衣”等等。在顺治年间的“朱衣道人”案中,曹溶等人曾参于营救傅山。康熙初年,曹溶到山西当官又和傅山等人在外找石刻碑文,“由凤山登天龙山访金石刻文字”;以及曹溶诗《留别傅青主》、《送傅青主恭偈孔林》为证。
又有曹溶词:
南乡子(访傅青主)
“ 泪点为诠红,曾踏天街柳絮风。执手松庄春恨晚,冥蒙,倦向河山数晋宫。
逃世转情浓,破衲闲披觱篥中。说是道人终不信,豪雄,白发难令酒榼空。 ”
  傅山生平()明清之际思想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山西太原人。明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
  五台山清凉寺,位于中台南瓦厂村东北的清凉谷,距台怀镇约15千米,寺内因有著名的文殊圣迹“清凉石”而得名。西有山谓清凉。山有五峰平整如台,或曰五台山。中台翠岩峰南十余里有清凉谷,谷口有牌楼书:清凉胜境。佛家道:山形似文殊灵鹫仙境,有文殊演法所遗清凉石,夏卧其上,冰寒彻骨。故曰清凉山;围石而建清凉寺。
  清初诗人吴梅村写下《清凉山赞佛诗》,记载顺治与董小宛的故事。诗曰:“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台,台上明月池,千叶金莲开。花花相映发,叶叶同根栽,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汉主坐法宫,一见光徘徊,结以同心盒,授以九子钗,翠装雕玉辇,丹髹沈音斋,护置琉璃屏,立在文石阶,长恐乘风去,舍我归蓬莱。从猎往上林,小队城南隈,雪膺异凡羽,果马殊群材。言过乐游苑,进及长杨街,张宴奏丝桐,新同穿宫槐。携手忽太息,乐极生微哀,千秋终寂寞,此日谁追陪?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披香淖博士,侧听私惊猜,今日乐方乐,斯语胡为哉?待诏东方生,执戟前诙谐,熏炉佛黼帐,白露零苍苔,吾王慎玉体,对酒毋伤怀!伤怀惊凉风,深宫鸣蟋蟀,严霜被琼树,芙蓉凋素质,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孔雀蒲桃锦,亲自红女织,殊方初云献,知破万家室;瑟瑟大秦珠,珊瑚高八尺,割之施精蓝,千佛庄严饰;持来付一炬,泉路谁能识?红颜尚焦土,百万无容惜。小臣助长号,赐衣或一袭,只愁许史辈,急泪难时得。”        
正文 霜红龛和丹枫阁
  又有傅山咏《清凉石》诗云:“无情熏不热,有骨踏难柔。”这里傅山完全把五台山的石头拟人化了。
  还有后来随康熙巡五台山的大臣张英诗《赐五台山新春贡香菌萝赋》诗云:“九重石英遥自白,云对某某某某某。君恩分得名山味,身到清凉第一峰。”此诗刊刻时虽被涂改了五个字,但仍说明了五台山乃是清凉之地。
  张英可是本人红学理论中的重要人物,在张英的文集《文端集》中第二卷还有云:“世祖皇帝御笔散佛大字石碣幸。”以及诗云:“御书苍劲迥无梼,悬向千峰最上头。奎曜常同云汉丽,日华高映海天秋。”此诗即写张英随康熙巡五台山时看见世祖顺治在五台山山石刻写的《石头记》。张英还云:“先皇曾驻翠云旗鼎湖弓剑存遗,山殿松筠覆古碑千载,宸幸看勒石。”
  读者莫以为本人是在梁羽生小说《七剑下天山》之后编故事,梁羽生小说中的傅青主的确是本人所说的傅山,但梁羽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梁羽生没有看过傅山的霜红龛诗集,傅山的诗抄都藏在十分神秘的地方,梁羽生不知道傅山诗中讲董小宛后来还活着。当然梁羽生讲董小宛入宫,冒襄的后人也没有去找梁羽生的麻烦。
  至于这种在山石、山崖上刻字的佛家之法,在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如泰山东南麓龙泉山谷中的石坪上,就有中国空前绝后的摩崖鸿篇巨制《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刻,其将书法艺术纳入了宗教的境界。又如广东肇庆七星岩也有许多石崖石刻,等等。
  傅山霜红龛中这“红龛”二字又是指红与龙合,即指红颜董小宛和皇帝顺治之合。傅山另有代表书法《丹枫阁记》传世。
  这《丹枫阁记》是公元1660年,也是清顺治十七年时。满清入主中原已近二十年。国内大规模的起义都被镇压,但反抗的种子一直保存在对汉族衣冠文物念念不忘的人心里。祁县人戴廷栻就是其中一个。那年九月,他做了一个梦,梦中和一些身着“古冠裳”(意即明朝服饰)的人在一个小阁楼中聚会,阁名“丹枫”。醒来后,就依梦中所记,修建了丹枫阁,并写了一篇《丹枫阁记》以记其事。
  丹枫阁建成后,山西和全国的许多硕学大儒、反清志士常在此集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傅山、顾炎武、白孕彩、薛宗周、阎若璩等。后来,戴廷栻请傅山书写了楼匾和《丹枫阁记》文章,傅山又为《丹枫阁》作了跋。一匾、一记、一跋共同构筑了明朝遗民们不灭的反清复明乃至保有华夏文化的梦。
  《丹枫阁记》释文
  庚子九月,梦与古冠裳者数人,步屦昭余郭外。忽忽变易,回顾无复平壤,所至崖障合沓,枫林殷积,飞泉乱落其间,如委紫练,侧睇青壁,千仞如削,目致为穷也。其上长松密举,而松末拥一阁,摇摇如一巢焉,颜曰丹枫,非篆非隶,嵌空一窗,亿当阁径,而蛛丝荒织,扃若终古矣。俄尔风水合住,块然偃卧。遂经始阁材,构如其梦。庄生之言曰: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戴生缀之曰:觉苟非觉,梦其奚灵?有大梦而后知其大觉也。闻戴生之言者曰:是犹愁寐语也。是其言也,梦车马而喜,梦酒肉而喜,梦粪秽而喜者,若觉而失之,窈窈焉幸其梦之兆,窃而不敢以为魄祟之颠倒者也。之入也,不可以入鼎彝、藏茶、藏酒,以待人之能入吾梦者。如其人之足梦,即不入吾之梦,吾当入其梦,又安知彼之不梦我之入其梦也。苟精诚之不通,超无有而独存,戴生之梦不复堪此寥廓矣。
  昭余戴廷记,松侨老人真山书。
  枫仲因梦而有阁,因阁而有记,阁肖其梦,记肖其阁,谁实契之,总之皆梦。记成后属老夫书之。老人顾能说梦者也。尝论世间极奇之人、之事、之物、之境、之变化,无过于梦,而文人之笔,即极幽妙幻霍,不能形容万一。然文章妙境亦若梦而不可思议矣,枫仲实甚好文,老夫不能为文,而能为梦。时时与枫仲论文,辄行入梦中,两人,随复醒而忘之。我尚记忆一二,枫仲径坐忘不留。此由我是说梦者也,枫仲听梦者也。说梦听梦,大有径庭哉。幸而枫仲忘之,若稍留于心,是老夫引枫仲向黑洞洞地,终无觉时矣。
正文 丹枫阁的流传故事
  关于丹枫阁的流传故事:李自成献宝甲申之变,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李自成自立为新朝皇帝,匆匆提审前明旧官,并以廷仗、流放、斩首和复用处理这些人,当提审到户部员外郎戴运昌时,李自成忽然若有所悟地问他还在何处任过何职,戴运昌立即回答说曾任过河南尉氏知县。李自成顿时喜出望外,马上“优礼相待”。原来闯王逐鹿中原时,风闻戴知县“政声载道”,庶民拥戴,曾起念让他归顺义军,不料他被调回京城当了户部员外郎。闯王想让他辅助新朝,可戴运昌却以年老体弱为由提出要回家,闯王只好恩准。没想新朝好景不长,闯王很快就被清兵打败,逃到祁县时忽然想起戴运昌,于是改道麓台山专程探望。戴运昌得知夷族入主中原,当即鼓励他东山再起推翻满清,闯王想把金银财宝送给他,以免被清军抢去,运昌不受,但闯王刻意奉送,运昌只好答应代为保存。于是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宝被埋藏于县城戴家群体联院底下,未留图纸,仅留一句歌谣“九坳十八窖,窖窖有通道,不为戴家用,单等闯王到。”(传说闯王被清兵追赶,路过山西赠金于戴家,藏在戴家的祖坟地之下,入口暗设在一副空棺材中,戴俊与明月起事抗清失败,一起逃亡到家族墓地,两人决定同生共死,一起自绝于家族墓地,却在棺材中发现藏金秘道,掩护明月逃离山西之后,戴俊重返家中隐名埋姓,用这笔金子重建龙昌票号,明为满清之内务府做事,为清兵提供钱粮,暗为南方抗清军队之内应,是为山西第一票号龙票之由来。)
  戴廷栻建阁闯王一去不还,运昌却把反清复明的宏图传给儿子戴廷栻,据说,廷栻做了一个梦,梦见几个身着古服的人在县城行走,忽然,平地变成悬崖,崖上长满枫树和青松,梦境奇特。林中有一阁楼,匾写“丹枫”二字。枫乃红叶,廷栻的表字“枫仲”中也有一枫,丹乃赤红,与枫同色,而朱明王朝的朱也有红色之意,三字意思相通,岂不是为了缅怀明朝?再者,平地变悬崖,正好象征国事艰难,此时适逢反清斗争勃起,廷栻认为梦境乃好兆头,于是顺治十七年(1660年),他遵照梦中之景在县城南街处建造起一座三间四层木阁楼。这座阁楼,阁体重彩朱红大漆,远远望去,红光满天,势比通天烈火,名曰神梦仙境,实际上寄托了戴廷栻反清复明的宏图大志。
正文 傅山的《丹枫阁记》
  傅山题匾红阁大楼诱来不少志士,影响最大者首推傅山和顾炎武。傅山为太原阳曲县人,是有名的学者、医圣、书法家。青年时期曾和戴廷栻是太原三立书院同窗,明亡之后他身披红衣游历名山大川,自称红衣道士会文友。游至祁县大受感慨,视丹枫阁为归宿,亲笔书写匾额“丹枫阁”。傅山还书《丹枫阁记》(真迹本每页七行,藏山西博物馆),详尽地解释反清复明宗旨,给建筑物大增光彩,许多志士闻名而来,终使丹枫阁成为反清的联络据点。
  顾炎武走镖顾炎武,江苏昆山人。清兵南下时,他曾举兵抵抗,失败后遍游诸省,考察山川形势,图谋东山再起。他慕名入阁之后,为网络天下志士,亲自创办“炎枫镖局”,以走镖为由招募武林高手,在他的感召下,300多名英雄云集祁县,声望高者有心意拳宗师姬龙风和明末总兵郑万元。郑总兵曾率军同清兵浴血奋战,在敌众我寡、郑总兵准备自尽的紧急关头,姬龙风独枪闯阵杀透重围救出郑总兵。而后龙风潜入少林寺研习心意拳法,后听丹枫阁举事,方才出山入社投入反清斗争。姬、郑入阁如虎添翼,此时,丹枫阁人才济济,与江苏如皋县的“水绘园”遥相呼应,成为大江南北反清斗争的营垒,康熙帝曾说“南有水绘园,北有丹枫阁,朕之心腹大患也。”
  分水岭立擂炎枫镖局很少为商旅保镖,而是专门招募武林高手,隐居在麓台山里*练兵马,总营却设往小韩村。为避免官兵袭击,村里挖了四通八达的暗道,危急之时可容纳万人留宿和作战。戴、顾、傅、姬、郑为赞通军务之“五虎”,五虎为侦探清兵实力,曾在祁县城和清兵军营前的分水岭立过两次擂,“五虎”亲自坐镇,林中豹戴环和林中虎戴玖两兄弟主擂,结果连败清兵6名千总和总兵官,大大鼓舞了义军的士气。清军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攻坚战,始终没有攻克麓台山。因而丹枫阁反清斗争能够延续17年之久。
  丹枫阁结局反清复明风起云涌,康熙皇帝为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在全国范围大施怀柔政策,拉走了不少反清人士。丹枫阁里的名秀也出仕清庭,紧接着清军又出兵网剿,派出“血滴子”血洗营寨。血滴子是形似头盔的铁器,上足发条就可以在空中旋飞,此兵器闻声而降,口大如盆,速度奇快,专割头颅,结果反清斗争被彻底摧毁。丹枫阁楼被焚烧殆尽,只有牌匾压在废墟中没被烧掉(现存于乔家大院),顾炎武、姬龙风、郑万元隐居深山再不出世。戴运昌含恨故去。戴廷栻被*任曲沃教喻,洒泪赴任。康熙三十一年卒于闻喜官舍。
正文 三十六宫都是春
  纵上所述,曹溶就是曹雪芹,有曹溶书信为证;空空道人就是朱衣道人傅山,林黛玉就是董小宛,贾宝玉就是石兄就是顺治皇帝,吴玉峰一般来说就是吴梅村,另一说吴乔待考;孔梅溪就是孔尚任。《石头记》是傅山从五台山的石崖上抄录下来的,又命名为《情僧录》。
  董小宛入宫之说又有冒襄怀念董小宛的诗《忆宛姬》诗中的一句诗为证,那句诗为:“三十六宫都是春。”这“三十六宫”并非是单指攴卦算命,否则冒襄干嘛不写“三十六卦都是春。”这“三十六宫”经本人考据是有出处的,出于唐代李贺诗《金铜仙人辞汉歌》,诗中云:“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这“三十六宫”是指皇宫。
  晚明文人冒襄,董小宛等受李商隐影响很大,明代后期复古主义领头人王世贞为当时文坛领袖,王士贞有云:“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李商隐又受李贺的影响,诗风深奥。有人讲曹雪芹的诗像李贺,其实钱谦益、冒襄、曹寅等人的诗也写的像李贺一般多用典故而难懂。
  这“三十六宫”还有一个出处为宋代周邦彦词《青房并蒂莲》(怀扬怀古)。词中曰:“空今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这里的“三十六宫”也是指皇宫,五湖则指范蠡故事。
  还有汉代班固《西都赋》中云:“离宫别馆,三十六所。”此亦泛指宫殿。
  还有康熙时随康熙出巡的大臣江南文人钱良择所写的史书《出塞纪略》中诗云:“艳色还疑出汉家。三十六宫春欲去,”此诗就是写董小宛董鄂妃的;和冒襄一唱一和也。
  又有曹溶好友龚鼎孳六言绝句诗云:“三十六宫明月,有人不愁蛾眉。”这里的“三十六宫”也是指皇宫。
  又有冒襄同一时代的江南文人沈谦作品《柳烟曲》中云:“三十六宫天一抹,蛾眉满堂谁目成。”
  可见冒襄诗是一语双关,隐写董小宛入宫。
  还有康熙时随康熙出巡的大臣江南文人钱良择所写的史书《出塞紀略》中诗云:“艳色还疑出汉家。三十六宫春欲去,”此诗就是写董小宛董鄂妃的;和冒襄一唱一和也。
  还有冒襄著作《同人集》中还有冒襄晚年和一些好友在水绘园中的诗词唱和,那时《石头记》书已经成书了。有一个冒襄好友吴琦在词《一剪梅》中写道:“美人夙世是花神,返得香魂,返的愁魂。”这便是写《石头记》中林黛玉(董小宛)的。
  冒襄另一个好友顾道合,又有词云:“湘妃忽变尹邢妆”,这也是写林黛玉的。
  冒襄生平:(1611-1693),江苏如皋人。明崇祯十五年(一**二)副榜,用台州推官不就。家有水绘园,四方名士毕集,风流文采映照一时。为明季四公子之一。四公子者:桐城方以智,阳羡陈贞慧,归德侯方域与襄也。十岁能赋诗,善书,师事董其昌,擘窠大字特妙。间作山水花卉,书卷之气盎然。有水绘园集。卒年八十三。忽必烈第九子镇南王脱欢的后裔[1],出生于文学世家,后游学董其昌之门,苦学钟繇、王羲之、李邕、颜真卿、米芾笔法,娶秦淮名妓董小宛为妾。顺治三年(1646年),建水绘庵[2],读书酬唱以终。六十九岁那年遇水绘园的“染香阁”与“降云楼”大火,致使所藏鼎彝书画皆化为灰烬[3]。治诗文,笔调秀逸,王铎赞他早年书法“遒媚圆动、笔笔褚河南(褚遂良)”。陈名夏《重订朴巢诗文集序》称:“笔锋墨秀,玄旨微情。俱在有意无意、可想不可到之境。”晚年多病,双眼近乎失明[4]。著有《巢民诗集》、《文集》、《影梅庵忆语》。有子冒谷梁、冒青若。 
正文 冒襄和曹溶
  清康熙二十一年,年逾古稀的冒辟疆在《答和曹秋岳先生相遇海陵寓馆,别后寄赠十首原韵》之八中写到:“至今望秦海,鬼妾不曾归”。“秦海”是盐官的别称,并无歧义;至于“鬼妾”,一般认为当指董小宛,因为冒辟疆一生虽有一妻数妾,但“秦溪蒙难”时冒氏才35岁,身边只有发妻苏元芳和刚纳两年的董小宛一妾,其余姬妾都是在他50岁以后纳的。
  又据专家实地考证,旧时如城南龙游河畔的彭家荡确有一董小宛墓,但前些年进行文物考古挖掘时,里面随葬物有之,却不见骨殖,原来是一个‘衣冠冢’”。这句话并非无稽之谈更不是造谣惑众,其主要依据是出自缪依杭先生《名妓董小宛的下落如何?》一文中所指出的:“现如皋城南中学南面,龙游河边彭家荡旧时确实有个董小宛墓.笔者至如皋调查与冒襄有关的戏曲史料时,在冒襄别业水绘园中听得一位高龄的张老先生说,发掘董小宛墓时,穴中随葬之物有之,却不见骨殖,言之凿凿.”(原载1985年学林出版社《中国文化之谜》)。注:缪依杭(年),南通人,民盟盟员,中共党员。曾任《上海戏剧》编辑,上海曲艺剧团(后易名上海滑稽剧团)编剧、艺术室主任、团长、艺术指导等职;兼任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曲艺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治学态度严谨,参与了《辞海》、《中国文化辞典》、《中国戏曲曲艺辞典》有关条目的撰写以及承担《中国戏曲志·上海卷》、《中国曲艺志·上海卷》、《上海滑稽戏志》等志书的撰写、修订、编纂工作,撰写条目近10万字。国务院颁发“文化事业突出贡献”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表彰他的功绩。
  又有曹寅诗句:“露霭霏肌骨冷。扫眉才子闲抬笔,”写董小宛写书。这里的“扫眉才子”是用女校书薛涛的典故指代董小宛。典出于胡曾诗《寄薛涛》:“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知。”
  又有吴梅村诗《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中诗句:“欲吊薛涛怜梦断,”在这里吴梅村和曹寅一唱一和都把董小宛比作女校书薛涛;而曹寅的母亲孙氏又是康熙的奶妈,和董鄂妃是同一时代的人,她在宫中必然知道一些宫中秘事,所以曹寅闲来无事便把这些宫中秘事写在诗中,发泄一番。
正文 孔尚任和曹溶
  另有孔尚任诗云:“雪公遗相挂山空,讲座真难接旧风。”这里的“雪公”经本人考证就是曹雪芹。还有曹寅诗《送雪公北上》。红楼梦书中不提孔尚任的《桃花扇》这说明了红楼梦成书于《桃花扇》之前,曹雪芹死得比孔尚任早。孔尚任为写《桃花扇》又和冒襄、曹溶等前明遗老广范交往过。“桃花扇”三字语出于曹溶诗:“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孔尚任的诗集中第二页自署了“康熙二十七年某日梅西堂”几字,可确定孔尚任就是书中第一回中提到的“孔梅溪”。
  首先应当搞清楚曹寅是什么人,孔尚任是什么人。曹寅此人乃是一个目空一切的狂人,他曾经说他的书法比王羲之还好,王羲之还怕见到他。像曹寅这样一个狂人既然尊称某人为“曹公”,那么此人决非泛泛之辈,定是文坛巨宿。那孔尚任也是孔子之后,康熙面前的红人,他尊称某人为“雪公”,可见此人的份量。由此可见这“曹公”决非是一个普通人,就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曹溶。曹溶《静惕堂集》的序言中讲:“倦圃先生以诗名噪宇内者近百年。”可见曹溶当时的知名度。
  还要搞清楚是《红楼梦》影响了《桃花扇》的创作,还是《桃花扇》影响了《红楼梦》的创作。此二书有其相似之处,皆写金陵美女。《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唐多令》中提到“燕子楼”,《桃花扇》中也提到了“燕子楼”,如“燕子楼中人卧病”,“留着他燕子楼中昼闭门”等。由此可见此二书的相互关联性。那么《红楼梦》中只提《长生殿》,不提《桃花扇》,这说明曹雪芹在改写红楼梦时,《桃花扇》还没有问世。这和袁枚所说曹雪芹是他一百年前的人的话是吻合的。也和孔尚任、曹寅诗中所讲的那个“雪公”是吻合的;从而确定了红楼梦成书于康熙年间的结论。
  曹溶红楼词赏析:巫山一段云(偶咏)
  蝶戏湘裙带,花衔宝髻绒。深深妆阁乍相逢,眉黛为谁浓。
  婉步疑生月,娇歌不耐风。寄情摇曳玉光中,休更托春葱。
  曹溶红楼诗赏析:“花发红楼见舞衣,夜凉筝柱鹰初飞。
  平生不信陈王赋,那得无媒遇洛妃。”
  这“鹰”字有误,可能是其它字,古刻本上看不清了。
  曹溶红楼词赏析:“懒上燕台,续吴吟锦囊,刚贮凉雪。极目沙场,征马控弦齐发。更送清砧一片,带晚景、乱鸦飞绝。香篝小、花梦床寒,山中贪鋉愁骨。
  欢娱半生竟歇。错红楼泪洒,和美人别。欲浣萧骚,杯外总是余物。珍重填词丽掌,定载得、如钩轻袜。相逢再、料理浮家,隔江吹起虹月。”
正文 曹寅咏红诗
  既然袁枚说曹雪芹是他一百年之前的人,那么这一百年中肯定有其他文人看过《红楼梦》,并写过咏红诗。很简单只要把这些咏红诗找出来,那么旧考证红学就无存在的必要。这里为了更有说服力,先暂时把曹寅的咏红诗拿出来考据一番。
  正所谓曹寅咏红诗横空出世之日,就是旧考证红学灰飞烟灭之时。那么曹寅咏红诗是讲什么的呢?经本人长期考据,又结合其他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初步认为曹寅咏红诗是讲董小宛入宫行刺顺治皇帝的。曹寅咏红诗中写道:“弹筝银甲染,刺背某某园。莲匣鱼肠跃,龙沙汗马盘。相思南国满,凝作赤城仙。”此诗在刊刻时被涂改过,某某二字当为水绘。曹寅《楝亭诗钞》的所有版本都空缺了这两个字,又找不到曹寅原稿,或手抄本;但是此诗在刊刻时故意挖掉了这两个字,必然有其奥妙。“刺背”二字用的是岳飞抗金的典故,“鱼肠”又是春秋时刺客的典故,“龙沙”是满清的发源地,从曹寅那个时代来看必是指顺治皇帝。“赤城仙”则是道教仙山,则是指空空道人之抄录石头记。所谓“弹筝银甲染”当指女子,男人染什么指甲。
  曹寅此诗又和钱谦益的《漏月》诗一唱一和,皆是讲董小宛入宫行刺顺治的。钱谦益《漏月》诗中云:“十指琴心传漏月”,“漏月歌声起暮鸦”。这“漏月”的典故据另一个国学大师陈寅恪考证,是讲荆轲刺杀秦始皇的典故,荆轲刺秦始皇时,秦始皇身边有一个弹琴的宫女叫作漏月。
  曹寅比曹雪芹小了四十几岁,又比袁枚大了五十几岁,他恰是曹雪芹和袁枚当中的一个人。曹寅为何要写这样的诗,是因为曹寅此人十分狂妄自负,觉得康熙没有重用他,所以心中不满,故而发泄一番。曹寅家族乃是多尔衮余党,早靠边站了,怎么可能被重用,所以综观曹寅诗词中有许多怀念前明的诗文,故其身后被抄家也绝非偶然。
  至于董小宛后来和顺治隐居山西五台山清凉寺,又有山西文人朱衣道人傅山《宛在》诗为证:“宛在明明家,盈盈不胜遐。”“佳人爱幽静老友吟流风。石冷支机稳,秋明云锦空。”
  另外明义所说的:“曹子雪芹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也是有出处的。曹溶的好友龚鼎孳在诗中数次称曹溶为“曹子”,其诗为:“顾向曹子相徘徊。”“曹子乃是江海人。”等等。由此可知明义所说的“曹子”乃是尊称,就是指曹溶。明义诗中还说:“惭愧当年石季伦”这说明曹雪芹比西晋富豪石崇还要富有,这和大收藏家曹溶的身份是相符的。虽然一般读者不熟悉曹溶此人,但在收藏圈里曹溶可是个大人物,王羲之的真迹上有他的藏章,这可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这便是铁证。
正文 永忠的咏红楼梦诗
  本人曹溶改书说的另一证据就是宗室子弟永忠的咏红楼梦诗,诗中讲:“几回掩卷哭曹候。”
  可见曹雪芹是一个候爷,而曹寅孙子并没有当过候爷,曹溶则当过广东的封疆大吏,所以可称曹候。书中37回提到鲜荔枝,北方哪有什么鲜荔枝,只有在广东一代生活过的人才会吃鲜荔枝。可见其他诸人都不可能是此书的改写者。
  又有曹溶诗《三月初食荔枝》诗为证:“炎果由来重,丹房璨早春”。
  旗人敦诚的诗中讲:“当时虎门数晨夕。”这“虎门”是广东的虎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谁都知道吧!曹溶在广东作官,当然到过虎门。书中所讲的外国轮船都是广州一带的,大清当时的通商口岸是在广州,要到鸦片战争之后才开放南京的,曹寅孙子不可能穿越到鸦片战争之后写红楼梦的。
  敦诚诗中:“不如著书黄叶村。”这黄叶村是在江南,一般的树叶都是绿的,只有浙江特产的银杏树叶才是黄的,香山红叶,为何不叫红叶村呢?所以黄叶村必在浙江,还有苏东坡的诗为证:“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曾独往,何有解作挂猿枝。”
  第一回脂批中讲葫芦庙失火是为了:“写出南直招祸之实病。”这“南直”是指以曹溶,龚鼎孳为代表的南党在顺治十二年因为陈名夏案被牵连而外放;这讲的是顺治年间的南北党争。书中后面还写贾政外放江西粮道,却没有和家眷同往,这不符合乾隆年间放外官的制度风俗。却和顺治年间放外官的制度一致,比如吴三桂去云南当平西王,其子和孙留在京城中。那么书中北静王水溶穿白蟒袍,就说明了他是前明遗臣。显而易见,曹霑就是秀水曹溶,“霑”字就是水溶,曹溶就是北静王,其在浙北,家有静惕堂,由此可知曹霑就是曹溶,曹倦圃就是曹芹圃。
  由此可见,曹雪芹不是八旗包衣奴才曹寅的孙子,而是浙江嘉兴的大才子,大诗人,大书法家,大收藏家,大文艺评论家曹溶。曹溶有四千多首诗传世,其实是清代第一诗人,最为擅长歌行,而曹寅孙子留下的两句垃圾诗和曹溶的四千首诗,没有任何可比性,曹溶和曹寅孙子不是同一级别的文人,并无PK之悬念。清代文人陈之遴说曹溶:“才大如斗,体包公妙。”
  曹溶还写过《崇祯五十宰相传》,这说明他改写红楼梦也是为闺阁昭传。
  另外清代人陆陇其在《三鱼堂日记》中记载说,他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寓浙江嘉兴藏书家曹溶家园,曹溶次子曹彦恒对他说,家中“昔有宋版书一大橱,俱为成德取去”。成德是纳兰性德的原名,一般史书上讲性德扈驾南巡至苏州、无锡北返,未入浙地一步。他曾入浙取走宋版书,可见康熙南巡到过曹溶家,曹溶有接驾的经历。只不过史书上没有讲而已。
正文 绳床在南方
  再次回到一开头所说的“绳床”二字上。清代另一个浙江文人黄宗羲也有诗云:
  《蚤发东明禅院同芝儿》钟声破山霭,绳床卷余梦。
  雾交猿路迥,泉乱鱼心纵。
  断虹方斗日,春禽有剩弄。
  灰暖梯水田,树广贫居栋。
  世乱才息心,何免泉石讽。”
  从这首诗中可知道这“绳床”乃是江南一带人用的床,不可能跑到北方去。
  第一回脂批中讲葫芦庙失火是为了:“写出南直招祸之实病。”这“南直”是指以曹溶,龚鼎孳为代表的南党在顺治十二年因为陈名夏案被牵连而外放;这讲的是顺治年间的南北党争。书中后面还写贾政外放江西粮道,却没有和家眷同往,这不符合乾隆年间放外官的制度风俗。却和顺治年间放外官的制度一致,比如吴三桂去云南当平西王,其子和孙留在京城中。那么书中北静王水溶穿白蟒袍,就说明了他是前明遗臣。显而易见,曹霑就是秀水曹溶,“霑”字就是水溶,曹溶就是北静王,其在浙北,家有静惕堂,由此可知曹霑就是曹溶,曹倦圃就是曹芹圃。
  陈子龙的红楼诗证:“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
  “青青庭草上人衣,柳絮随波更不飞。绿野好风吹踯躅,红楼幽雨泣蔷薇。”
  《浣溪沙·五更》“半枕轻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时愁,角声初到小红楼。风动残灯摇绣幕,花笼微月淡帘钩,陡然旧恨上心头。”
  曹溶红楼词赏析:“懒上燕台,续吴吟锦囊,刚贮凉雪。极目沙场,征马控弦齐发。更送清砧一片,带晚景、乱鸦飞绝。香篝小、花梦床寒,山中贪鋉愁骨。
  欢娱半生竟歇。错红楼泪洒,和美人别。欲浣萧骚,杯外总是余物。珍重填词丽掌,定载得、如钩轻袜。相逢再、料理浮家,隔江吹起虹月。”
  秦淮八艳和红楼之关系有袁枚《随园诗话》中讲到的一个叫碧梧的人写了一首诗《李香君媚香楼》为证,诗中写到:“香君生长貌无双,新筑红楼唤媚香。”
  曹溶和秦淮八艳的关系有柳如是诗《送曹鉴躬奉使之楚藩》为证。
  另外清代人陆陇其在《三鱼堂日记》中记载说,他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寓浙江嘉兴藏书家曹溶家园,曹溶次子曹彦恒对他说,家中“昔有宋版书一大橱,俱为成德取去”。成德是纳兰性德的原名,一般史书上讲性德扈驾南巡至苏州、无锡北返,未入浙地一步。他曾入浙取走宋版书,可见康熙南巡到过曹溶家,曹溶有接驾的经历。只不过史书上没有讲而已。
旗人敦诚的诗中讲:“当时虎门数晨夕。”这“虎门”是广东的虎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谁都知道吧!曹溶在广东作官,当然到过虎门。书中所讲的外国轮船都是广州一带的,大清当时的通商口岸是在广州,要到鸦片战争之后才开放南京的,曹寅孙子不可能穿越到鸦片战争之后写红楼梦的。
本人曹溶改书说的另一证据就是宗室子弟永忠的咏红楼梦诗,诗中讲:“几回掩卷哭曹候。”
可见曹雪芹是一个候爷,而曹寅孙子并没有当过候爷,曹溶则当过广东的封疆大吏,所以可称曹候。书中37回提到鲜荔枝,北方哪有什么鲜荔枝,只有在广东一代生活过的人才会吃鲜荔枝。可见其他诸人都不可能是此书的改写者。
又有曹溶诗《三月初食荔枝》诗为证:“炎果由来重,丹房璨早春”。&
戚序本第四回的“护官符”下注薛家的身份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库帑银行商。”
这“行商”二字是专指广州的十三行而言。梁嘉彬著有《广东十三行考》专门研究这些“行商”。
又有曹溶诗《三月初食荔枝》诗为证:“炎果由来重,丹房璨早春”。&
                        
正文 贾雨村就是龚鼎孳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曹溶就是甄士隐,贾雨村就是龚鼎孳。此二人合称“龚曹”。
  曹溶和龚鼎孳交往又有曹溶词:《虞美人》(同龚芝麓沈止岳席上观伎)
  “翠眉初荡情波转,午夜觥筹暖。一身重叠好风吹,谁念客肠离恨却千回。歌阑恼杀邻鸡报,尘暗长安道。明朝还约卧花茵,无奈今宵已瘦看花人。”
  以及曹溶词:《浪淘沙》(夜思同芝麓作)
  “清月唤愁心,酒罢空吟。隔墙斜堕海棠阴。故国千门难锁梦,归路沉沉。莺啭旧时音,芳树成林。自从离后损瑶琴。欲寄青山添黛色,莫待春深。”
  为证。
  第一回回目应为曹秋岳梦幻识通灵龚鼎孳风尘怀闺秀。
  龚鼎孳诗选:上巳将过金陵倚槛春愁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消。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百嘉村见梅花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生辰曲琉璃为箧贮冰霜,谏草琳琅粉泽香。哭泣牛衣儿女态,独将慷慨对王章。晓发万安口号急流喷沫斗雷霆,险过江平响亦停。任说波涛千万送,能移孤上巳将过金陵倚槛春愁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消。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百嘉村见梅花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生辰曲琉璃为箧贮冰霜,谏草琳琅粉泽香。哭泣牛衣儿女态,独将慷慨对王章。晓发万安口号急流喷沫斗雷霆,险过江平响亦停。任说波涛千万送,能移孤嶂插天青?
  赠歌者南归长恨飘零入雊身,相看憔悴掩罗巾。**花落肠应断,也是陈宫失路人。嶂插天青?赠歌者南归长恨飘零入雊身,相看憔悴掩罗巾。**花落肠应断,也是陈宫失路人。
  龚鼎孳后来当过兵部尚书,和书中的“大司马”是相同的;其又和秦淮八艳中顾眉有关系。书中第二十九回《满床笏》的作者就是龚鼎孳的门客范希哲为龚鼎孳夫人顾媚贺寿而创作的戏曲。龚鼎孳在乾隆年间被打倒了,所以曹寅孙子根本不可能看过此剧,也不可能写入书中。
  龚鼎孳生平:(1615年-1673年),字孝升,号芝麓,祖籍江西临川,后迁安徽合肥,明末清初诗人。少年早慧,能做八股文,诗文并工,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年)十八岁中进士,筮得湖广蕲水(今湖北浠水)知县,“蕲人德之,立生祠祀焉”,十四年(1641)秋,龚鼎孳以“大计卓异”返京,隔年授兵科给事中,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尝有“一月书凡十七上”;崇祯十五年,娶顾横波。不久因“冒昧无当”罪下狱,崇祯十七年二月,始出狱。明亡后,先降李自成[,后降清,以原官任,升吏科右给事中,又升礼科都给事中,迁太常寺少卿,升左都御史,孙垍龄严劾他“明朝罪人,流贼御史……饮酒醉歌,俳优角逐,前在江南用千金置名妓顾眉生……*纵之状,哄笑长安,已置其父母妻孥于度外。及闻父讣,而歌饮流连,依然如故,亏行灭伦,独冀邀非分之典,夸耀乡里,欲大肆其武断把持之焰。”,多尔衮更是认为“此等人只宜缩颈静坐,何得侈口论人”。清世祖称之“真才子”,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龚鼎孳因与冯铨、刘正宗争门户,降十一级,补上林苑蕃育署署丞。冯铨指责龚鼎孳曾接受李自成的北城御史之职。摄政王问龚鼎孳这是否属实,龚鼎孳补充说:“岂鼎孳一人,何人不曾归顺?魏征亦曾归顺太宗。”多尔衮告诉龚鼎孳说:“人果自立忠贞,然后可以责人。鼎孳自行不正,何得侈口论人?”吴伟业称赞龚鼎孳为官“唯尽心于所事,庶援手乎斯民”。生前好交友,惜才爱士,“穷交则倾囊橐以恤之,知己则出气力以授之”,身后萧然。著有《定山堂集》等等。《清史稿》列入《文苑传》。 
正文 龚鼎孳与顾眉
  顾眉即顾媚生,南京上元人。据《板桥杂记》载:“顾眉字媚生,又名眉,号横波,晚号善持君,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须,弓变纤小,腰肢轻亚。通文史,善画兰,追步马守真,而姿容胜之,时人推为南曲第一。”可见她不但有着仕女的娉婷娇姿,更具文才艺技(顾眉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中。马守真即明神宗时期的马湘兰,也是秦淮八艳之一,明代知名女画家,尤善画兰,至今在日本博物馆中还收藏有她的一幅“墨兰图”。南曲,泛指卖艺不卖身的江南名妓。)顾眉的社会交往能力强,办事精明圆通,很早就在桃叶渡口拥有了自己的产业——“眉楼”,不做红牌而做老鸨,在江南声色场中混得如鱼得水,是江南有名的一掷千金的“青楼阔少”。他天生丽质,风度闲雅,既能放浪,也能端庄,万种风情迷倒了无数男人。尤其一双眉眼,如秋水盈盈,似乎晃动一下都会满得漾了出来,男人们一看到她的眼睛,魂便给勾住了。多事者都说;“此非眉楼,乃迷楼也!”当年隋炀帝曾在扬州起“迷楼”,用作藏娇之所,此用其意。
  当时北方战事紧急,江南则依旧醉生梦死,高官名士日夕以诗酒歌妓为乐。其时秦淮名士设宴,没有顾眉到会则不算高雅。顾眉极会享受,长袖善舞而生财有道,她家中养有江南最好的厨子。当时的江南士绅都以到眉楼设宴会客为风流高雅,柳敬亭、冒襄等名人都曾在眉楼赴过宴,眉楼因此而日进千金,名扬海内。显然,顾眉是个极为现实的人,她十分明白自己想过什么样的日子。顾眉个性豪爽不羁,有男儿风,在秦淮八艳中与柳如是较像,被人称为“眉兄”,颇似柳如是之自称为“弟”,但与柳如是相比,又多了几分任性嫉俗。据传当时的理学家黄道周曾经以“目中有妓,心中无妓”自诩,东林诸生为了试探他是否真有柳下惠的本事,故意将他灌醉,然后请顾眉去衣与之共榻。这个传闻未必尽实,却反映出时人眼中顾眉不以世俗礼教为意的做派。她的这种我行我素,毫不在乎世人眼光的作风,恐怕是她后来能与江左才子龚鼎孳缘定三生比翼齐飞的重要原因,然而她的备受争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个性招来的恶果。
  顾眉才貌双绝,有“南曲第一”之称,自然广受风流名士们的青睐。著名文人余怀曾经与顾眉情谊甚笃。后人追踪秦淮八艳的故事,大多是从明末清初的文人余怀的《板桥杂记》(板桥旧为秦淮河上的桥)中知道的。顾眉艳帜高张时,无数人为她一掷千金,许多人就算为她争风惹祸亦再所不惜。当时有一伧父与一词客为顾眉争风,伧父仰仗其叔为南少司马,竟与一孝廉密谋,诬蔑词客偷盗,官司直打到衙门里。后来是余怀见义勇为,写了一篇檄文讨伐伧父仗势欺人,引得舆论一片声讨,那伧父的叔叔见状急忙骂了伧父一顿,把状子撤了,词客这才免去一场无妄之灾。余怀因此赢得顾眉青眼有加但后来顾眉又与刘芳约为夫妇。刘芳是南京城里的名门公子,已经与顾眉交往了三年。
  就在这个时候,龚鼎孳出现了。后人总拿柳如是跟顾眉相提并论,两人除了出身一样外,还都很有眼光,都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不过这两大美女却有不同的抱负和理想,所以择人的标准自然就很不一样,以致后来的生活方式也大有不同。那时龚鼎孳刚刚中进士不久,时任兵科给事中,年轻英俊,风华正茂,前程似锦,南下金陵办理公务的过程,听说顾眉大名,特意前去拜访。龚鼎孳来到眉楼,一见到明眸如水、眉目合情的顾眉,立刻为之倾倒不已;还特地为她画了一幅“佳人倚栏图”的画像,题上一首诗:腰妒垂杨发妒云,断魂莺语夜深闻;秦楼应被东风误,未遣罗敷嫁使君。龚鼎孳长顾眉四岁,其人轻才好士,视金玉如粪土,豪雄之誉远播,性情与顾眉十分相似。顾眉见龚鼎孳气度儒雅,谈吐不俗,诗句中溢满了怜爱,也明显地表露了相求之意,不禁芳心暗动。两人虽然一见倾心,不过龚鼎孳当时尚且是一种逢场作戏、玩狎而已的心态,并没有想到要和一位欢场女子结订终身之约。直到回至北京,他才发现自己对这个风尘女子情根深种,魂牵梦系,已经割舍不下了。龚鼎孳对顾眉情难自已,顾眉对龚鼎孳也是一见钟情。就在这个时候,龚鼎孳忽然收到顾眉托人带来的书信一封,表明了相守终生的愿望。龚鼎孳虽是仕途中人,更是性情中人,既然佳人有情,才子也便所然从命,两人的相知相许水到渠成。于是龚鼎孳为顾眉脱籍。
  崇祯十五年的中秋,顾眉不顾中原遍地烽火,江南江北盗贼四起,毅然抛下金陵的温柔故乡和眉楼的千种繁华,启程北上,欲到北京与龚鼎孳团聚。当时明朝“大局”已经相当不堪,明军在和清军、农民军交锋的两个战场都遭惨败,京师地区的安危已经成疑,许多前往北京为官的官员已经不带眷属赴任,龚鼎孳的元配夫人也留在了合肥老家。顾眉的勇气和情意由此可见一斑。风尘劳苦,不须多言。顾眉行至河北沧州,却因兵燹纵横,道路阻绝,不能再进,被迫流寓淮河沿岸的清江浦,次年春复渡江返泊于京口。入秋,复北上,辗转徙倚,直到崇祯十六年中秋始抵。有情人众成眷属,总算不妄南北相思,万里颠沛,“尽畴昔、罗裙画簟,无数销魂,见面都已。”
正文 龚鼎孳诗:
  曹溶和龚鼎孳的交往有曹溶诗句云:“海内有龚曹之目,”以及诗《寿芝赞》云:“四海龚曹虽并称。”和《戏赠》诗十首等。乾隆年间将龚等人说成是贰臣,实为错案。明亡是因为其腐败无能,清取而代之有何不可!龚等人为民族大融合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龚鼎孳诗:&
岭南喜晤曹秋岳作歌
琳宫飞阁冬残月,斜阳罢酒骊驹发。梅花腊尽海云边,恰停万里江门船。经岁风波怨离索,胶漆看颜豁飘泊。人言命驾似嵇吕,天遣扁舟同李郭。杂坐篷窗夜始半,疏镫细语心零乱。番舶鸡人筹屡更,银河敛色长天旦。是日星前锦席张,春风火树翻球场。清歌玉瑟杂羌拍,军城鼓罢仍笙簧。官斋玉浮图书府,笑披台牒多如雨。画永名香伴鸲鹆,帘开琼雪调鹦鹉。广南珠璧愁凋枯,西园刻印金模糊。酒垆□□□狼藉,高楼大市欢鍪弧。一饭生民泪如霰,至尊旰食明光殿。薄海弄兵皆赤子,荒疆几日犹酣战。季主行藏卜贾生,一归身已私柴荆。轻帆落日五湖客,醉眠何处长安城。长安城夹风云高,朱门轩盖如牛毛。南箕北斗漫指日,九天铩翮纷鸾刀。同时丹笔含元仗,重瞳造膝亲嗟赏。修蛾申詈起须臾,玉阶芳草生尘网。孟博登车空贾祸,黄门录牒悬钩党。天关詄荡敞白日,主圣心能容倔强。江海一麾交戟下,颐指难承甘蹈藉。诸生幡正举阳城,狂奴态尚轻侯霸。逡巡浃月君留邸,摇落穷冬吾报罢。一斥犹存去国名,群贤未谓工弹射。亡何骢马蹶霜蹄,我曹失路偏连鸡。野沙急滚阴风入,高城呵殿惊云泥。茅檐炙冰晨不暖,冻禽未叫肩相齐。九重霆怒岂及夕,至今心骨寒诃诋。春水扬舲别津树,觚棱回首飘烟雾。市虎谗才雪拾糜,同文簿又沾厨顾。青眼全经枫陛晓,黄扉已返榆关戍。江天徙倚鹤归来,携手云山非晓暮。即今海角挽君衣,铜柱功名志未违。壮夫抽身计亦得,不尔强食还翻飞。
  为赵友沂题所藏杨龙友画册和钱牧斋先生韵
南渡谁秉国钧者,当时争指贵阳马。皖江老狐据当道,清流喋血盈朝野。金盘火齐高如山,斜封墨敕畴封还。葛岭闲堂格天阁,锦装大轴连云间。一夕延秋六军散,白衣红袖徒悲叹。相府图书等告身,沟渠纸墨残花乱。龙友笔墨殊萧然,鲭盘游戏还仙仙。解衣兴至一挥洒,千岩万壑生秋烟。黄骢袴褶驰南陆,愤作虎头飞食肉。铁戟沙迷战鼓沈,枥马惊星地翻轴。丹青纵横久更新,荆关董巨流传真。苍茫古色照金石,贵阳亦有风流人。赵生意气深相取,晴窗还并孤松抚。此物携持应有神,九疑落月三湘雨。    
 蠲租行追同元次山舂陵行韵(辛丑年作)&
    皇帝将改元,制书诏所司。方春重民事,王政务急施。水旱兼资贼,人气诚伤悲。万方惟正供,悉索亦已疲。新饷五百万,剜肉疗饥羸。国计在本根,毛附先存皮。民困必失所,拯溺焉能迟?丞相下郡国,一切蠲除之。先是加赋意,岂不哀穷黎?水衡算金钱,桥陵方告期。滇闽各用兵,军行粮辄随。朝廷尚恭俭,大事须藉资。痌瘝上帝心,四海宁尽知。况复州邑吏,鞭挞到孑遗。御史大夫陛下真圣慈。元元乐宽大,生息理可为。民贫不独富,斯义古所持。流离与死亡,号呼欲向谁。固知非得已,久大难权宜。我皇本尧舜,天听顷刻移。谏行膏泽下,千载明良时。煌煌社稷寄,辅导良不亏,君仁则臣直,拜手陈古辞。(以文为诗,不加追琢。和次山韵,即神似次山。少陵亦有此体。)&
    岁暮行(用少陵韵)&
    天寒鼓柁生悲风,残年白头高浪中。地经江徼饱焚掠,夜夜防贼弯长弓。荒村哀哀寡妇哭,山田瘦尽无耕农。男逃女窜迫兵火,千墟万落仓箱空。昨夜少府下争牒,军兴无策宽蜚鸿。新粮旧税同立限,入不及格书驽庸。有司累累罪贬削,缗钱难铸山非铜。朝廷宽大重生息,群公固合哀愚蒙。揭竿扶杖尽赤子,休兵薄敛恩须终&
    姑山草堂歌(用少陵韵)&
    上书不踏金华省,苍头瘦马冲沙冷。拔剑不割金门肉,老寺残僧铛折足。姑山草堂天下重,松菊东篱阅晋宋。园宅全因宾客荒,才名未逐风尘用。嵚寄历落谁能嗤,烟波五湖足钓丝。秦淮垂柳楚州雪,病夫吟眺恒相期。重逢酒楼下,色定还惊疑。浩荡江海人,何意来京师。门巷疏花掩深酌,高城鼓角寒星落。总教世事属青云,但爱吾徒有丹壑。拂袖长辞骠骑府,脱粟安用公孙阁,卢龙叶堕边霜来,江南林涧还秋苔。知裘日暮何为哉,芒鞋竹杖无氛埃。留君不住羡君去,萧萧易水挥残杯。&
    樟树行(用少陵韵)&
    古樟轮囷异枯柏,植根江岸无水石。风霜盘亘不计年,枝干扶疏讵论尺。望中转柁愁易过,道旁掉臂真可惜。其下萧瑟枫林青,其侧参差茅宇白。十年跃马桑乾东,双松诘曲慈仁宫。紫鸽翔舞避偃蹇,苍龙蜒蜿回虚空。今来荒野忽有此,数亩阴雪争天风。当时万幕驻金甲,大树飒沓开神功。勿言将压烦榱栋,傲睨高原川谷重。寒翠宁因晚岁雕,孤撑不畏狂澜送。地近军城耀水犀,天开阿阁巢云凤。自古全生贵不材,樟乎匠石忧终用。(合肥时用杜韵,而能以意驱役,绝无趁韵之迹,所以高于众人。)&
    飞来峡&
    浈水沿江曲,双崖浪欲吞。石欹崩峡口,云涌荡天门。地截蛟龙断,山埋日月昏。楼船飞渡后,惘惘失空村。&
    癸未十月初七日以言事下狱&
    社稷关元老,忧天语信狂。九重容折槛,万死待浮湘。鹿马人犹眩,龙蛇道已荒。贾生年少哭,终是岁岩廓。(此崇祯时下狱也,亦为弹劾权贵,旋赦出。)&
    吴郎南征赋别&
    一剑朱云得,今看出匣锋。饭难忘巨鹿,人不异卢龙。国士知弓治,家声薄鼎钟。击奸兼破贼,吾欲卷书从。&
    感事和王子云韵&
    江潭摇落自行歌,威凤惊闻有罻罗。三黜风雷天意定,百年环玦主恩多。贾生岂爱投荒去,张禹终如折槛何。去国未收忧国泪,苍生十载望岩阿。&
    登晴川阁小饮&
    大别山前落照迟,丹梯百尺正逶迤。天连江汉迷烟艓,人傍星辰倒玉卮。岁晚不消芳草梦,路遥难约旅鸿期。寒风乍卷涛如雪,却忆淮南八月时。&
    登高风物郁苍苍,何处寒花发战场。吴蜀健儿犹裹甲,汉江游女自褰裳。中洲鹦鹉萋芳草,隔岸楼台受夕阳。满眼昆明消一醉,烽烟真不上渔航。&
    初归居巢感怀&
    失路人归故国秋,飘零不敢吊巢由。书因入洛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明月可怜销画角,花枝莫遣近高楼。台城一片歌钟起,散入南云万点愁。(六语用少陵意,何禁蕴藉。)&
    秦淮社集白孟新有诗纪事和韵&
    放船烟水色苍然,尽谢朱门酒肉膻。落日凤台邀李白,离宫花谱泣伶玄。十年兰艾天难问,诸子膺滂事可怜。虎豹于今尽萧索,吞声还似九关前。(时逆案既定后,大奸已除,而正士犹罹文网,故有此叹。)&
    雪航侍御还朝&
    青霜一夕起鸳班,有客乘骢万里还。苜蓿夜肥西极马,葡萄秋入玉门关。盛名博望槎同远,往事朱游槛独攀。长为膺滂生意气,盈廷卿相已摧颜。&
    留别彦远(自注:归自淮阴,为予停帆五日。)&
    子夜吴趋锦瑟弹,人归江海各风湍。谁怜纵酒嵇中散,不异挥锄管幼安。名重尔偏藏著述,路穷吾转讳饥寒。西山薇蕨东山屐,输与时贤白眼看。&
    慰朱蒿庵都谏以言事谪官&
    掖垣封事朝朝下,谁并朱云折槛名。断狱已无于定国,上书空累窦游平。批鳞君肯谋妻子,引手吾终愧友生。一斥未须悲仗马,从来骐骥惯长鸣。(愧己不能援引,而终望其不改直节,是古人心事。)&
    蒿庵都谏谪官建宁&
    乍闻鸣凤下丹霄,捧檄重惊去路遥。当殿人谁同庆忌,谪官天许对皋陶。风霆正足旌狂直,禄秩将无点圣朝。到日岛门烽燧息,蕉红榕绿引轻桡。(引用古典,天然队仗,是此老本领。)&
    丘曙戒侍讲谪倅琼州&
    南武山川一叶舟,行看蜃气吐危楼。无天有海原奇境,挝鼓回帆亦壮游。地*崖门春涨黑,啸清帘阁战旗收。相逢泷吏多嘲笑,笑汝如弦愧曲钩。即“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意。&
    寄彭禹峰方伯&
    得时鹰隼岂卑栖,行省威名播狄鞮。屐折围棋千帐静,檄成横槊万山低。军中转粟青天上,使者论功大夏西。柔远古惟恩信重,年来象马倦霜蹄。&
    生辰曲(自注:时余在狱中)&
    琉璃为箧贮冰霜,谏草琳琅粉泽香。哭泣牛衣儿女态,独将慷慨对王章。(庆夫人生辰也。芗泽之中,自有风骨。后日不受一品封诰,有自来矣。)&
    上元词和善持君韵&
    紫雾晴开凤阙初,五侯弦管碧油车。芳闺此夕残灯火,独照孤臣《谏猎书》。&
    赠歌者南归&
    长恨飘零入洛身,相看憔悴掩罗巾。*花落肠应断,也是陈宫失路人。&
    百嘉村见梅花&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脱去梅花窠臼,清绝超绝。)&
    上巳将过金陵&
    倚槛春愁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销。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自是佳句。)&
    题绛雪吴君画册&
    卖珠补屋意高闲,万叠烟霞拥玉颜。想像乱峰睛雪里,自临眉黛写青山。(其人品高洁可知,林下之风,不止闺房之秀。)&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说我自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