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反恐行动y 9电子情报侦察机

帖子已删除
帖子已删除
帖子已删除当前特警队伍反恐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实战训练_中国国际警用装备网
当前特警队伍反恐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20:41 来源:cps警装网
作者:吴猛
公安特警队自组建以来,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处置突发事件和跨区执行任务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我国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公安特警队的建设即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新要求和新挑战,特别是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情况下,公安特警作为打击恐怖活动的重要力量,加强反恐训练,提高反恐能力,是党中央、公安部赋予公安特警队的新任务、新课题。
  公安特警队自组建以来,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处置突发事件和跨区执行任务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我国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公安特警队的建设即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新要求和新挑战,特别是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情况下,公安特警作为打击恐怖活动的重要力量,加强反恐训练,提高反恐能力,是党中央、公安部赋予公安特警队的新任务、新课题。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大力反恐训练,加强反恐力量建设,加强反恐理论研究,健全反恐行动体系,形成了应对恐怖活动的能力。将公安特警队建设成为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特殊工作队、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专业队、应急处突的突击队,真正成为&特别讲政治、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模范警队和公安尖兵。但从当前特警队反恐训练形势来看,还存在不少实际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当前反恐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的高度不够。对国内外恐怖形势、发展趋势及特点规律认识不足,对恐怖活动造成的严重后果估价不足,对反恐斗争的思想、装备、训练等方面准备不足,对反恐训练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训练动力不足。有的认为任务还不够明确,训练重点还不够突出,公安部虽专门下发了成套的反恐训练教材和器材,但在时间配置、质量指标上缺乏确切的落实举措和要求。有的认为装备落后、编制不全,训练不好搞,没有把反恐训练真正摆上特警训练的重要位置,有的单位只是把反恐训练当成口号喊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二)训练的强度不够。多数单位对反恐训练如何抓、抓什么,缺乏底数和头绪,&等、靠&思想严重,组织人员研究不够,反恐训练开展不深入。对新配发的反恐装备不能充分发挥其技术、战术性能,在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上需要下真功夫、苦功夫。训练中不能坚决贯彻&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的训练方针,不能正确处理训练与安全的关系,存在消极保安全的思想。反恐训练的针对性不强,体现不出&特种技能、特种战法、特种样式&的要求,反恐训练与担负任务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研练的深度不够。一些单位抓反恐训练停留在一般层面上,局限于一般性的执勤、处突要求,不注重对新情况、新任务、新特点、新规律的研究,满足一般,不思进取;反恐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反恐战法上,对如何科学部署并正确运用各种反恐力量、有针对性地使用武器装备还不甚明了;有的单位工作漂浮,训练中避实就虚,热衷于戴个大帽子,脱离实际和大纲要求,盲目求新求高求异,使反恐训练成了不切实际的&花拳绣腿&,&演习象演戏&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不起考核,更经不起实战的检验。
  (四)保障的力度不够。在反恐训练中,&谁来练&、&拿什么练&、&到哪儿练&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训练人才缺乏是制约训练上质量的&瓶颈&;激励机制不完善是训练动力不足的主要因素;装备落后、器(教)材短缺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已严重地制约了反恐训练的绩效;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还不够,训练保障不能满足实战环境需要,没有贴近实战行动规律,无法模拟实战实地场面。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
  反恐训练是公安工作的一项新任务、新课题,与执法办案和为民服务相比,有着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针对反恐训练存在的&四个不够&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反恐训练的质量,应注重在&四个贴近&上下功夫。
  (一)从训练观念上贴近,增强反恐训练的主动性。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反恐准备是新要求、新任务,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思想。为此,加强反恐训练,首先要摒弃以往训练的思维定势,确立新的训练观念。
  一是确立任务牵引观。形势决定任务,任务牵引训练。&特警要切实承担起处置重大恐怖事件的突击任务,承担起核心部位的攻击职能&,是党和国家赋予公安特特警队明确具体的任务。以&9.11&和俄罗斯人质事件为代表的恐怖事件阴影,笼罩着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内反恐形势也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几年来、近期以来的我国发生的事件,恐怖活动和反恐怖手段的复杂化、隐蔽化、突然化、高技术化和信息化特征愈来愈明显,给公安机关遂行任务的完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民警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清形势,清醒认识到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切实克服&与己无关&、&恐怖活动离我们还很遥远&、天下太平的麻痹意识,切实克服恐怖活动&防不胜防&、&无法阻止&被动应付的恐惧意识,牢固树立随时准备&上一线,打头阵&、&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心,切实增强抓好反恐训练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认真贯彻胡总书记关于做好反恐准备的指示精神,站在维护国家政局稳定,维护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国家民族形象和民心士气的政治高度来看待反恐训练。我们不能等待观望,既要勇于面对现实,强化积极应对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又要勇于知难而进,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以必胜的信念,坚定的信心,着力推进反恐训练的有效开展。
  确立整体转型观。当前,特警队伍建设的确立转型,导致了与以往公安执法为民的思想转变,要从作战思想、作战方式的重大变化入手,牵引特警训练的深刻变革。公安特警训练正处于全面改革尝试、创新发展的起步阶段,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只有主动变革,才能把握先机。要克服思想障碍,澄清模糊认识,消除畏难情绪,坚定转型决心。引导特警队员认清训练转型是新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要切实更新思想观念,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训练工作的特点规律,与时俱进地调整训练重心,使特警反恐训练与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步,与信息化建设协调,与担负反恐任务结合、与国家战略衔接。要强化&形势需求、任务牵引、专业精通、综合有力、奋发有为&的观念,正确看待当前反恐训练面临的一些矛盾和实际困难,在分析研究现代条件下反恐怖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确立反恐训练新思路,创新发展系统配套的训练内容,运用先进的组训形式和训练方法手段,把反恐针对性训练抓紧、抓实、抓好。
  确立训战一体观。&训&是对&战&的设计和预演,&战&是对&训&的应用和检验,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辩证统一于战斗力标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特战队员,都把训战一体当作训练的指导思想并坚决贯彻落实。美国警察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训练中,就强调以实战为标准,并提出了&按执行任务的方式训练,按训练的方式执行任务&的作训方针,以检验训练绩效。反恐训练必须明确任务,着眼实战,坚持&训练一体、训战一体&的原则,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把实战需要作为反恐训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标准,选准突破口,提高方向性,把握关键点,强化目的性,使训练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贴近反恐任务实际,只有这样,反恐训练才有针对性、实用性,才能有的放矢。要坚决纠正和克服消极保安全和&练为看&、&练为比&的错误倾向,坚决摒弃训练中的形式主义,敢于在艰苦、复杂、紧张、激烈的近似实战环境中全面锻炼和摔打特警队员,使反恐作战的要求与反恐训练的目标相一致,努力缩短训练与实战的差距。
  (二)从训练内容上贴近,增强反恐训练的针对性。反恐作战是针对性很强的联合作战,是实效性很强的信息作战,是政策性很强的心理作战。因此,组织反恐训练应按照&任务牵引、计划统揽、要素联动、分步实施、综合集成&的思路,以下发的反恐系列训练教材为依据,紧紧围绕&联得通、反应灵、控得严、查得清、靠得上、盯得住、排得了、突得进、打得准、防得好、救得下&等单元要素设置训练内容,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寻求突破。
  指挥控制要素训练。训练对象是各级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对核心区域突击实施正确有效的指挥,以及核心区域内部战斗单元间的协同指挥,是确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应重点围绕&反应灵,决策快,指挥活&展开训练,组织各级指挥员系统学习反恐作战知识、高新技术装备知识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战法、新技能等,抓重点、突弱项,在熟练各种反恐作战行动的组织指挥程序和方法上下功夫,在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指挥手段上下功夫,在提高谋略和指挥素养上下功夫。通过战术作业、实兵演练、网络对抗等训练,提高指挥员的快速反应、灵活应变、果断决策、高效指挥能力。
  情报信息要素训练。训练对象是各级情报侦察部门和侦察分队。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情况判断,正确的情况判断,来源于正确的情报信息。能否掌握反恐行动的主动权,关键在于信息灵不灵,情报准不准。应重点围绕&查得清,盯得住,传得回&展开训练,提高侦察谍报技能。主要内容分为情报获取、情报处理、综合演练三部分。情报获取训练主要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和各种侦察探测力量在各种复杂情况下获取情报信息的协作侦察训练。情报处理训练主要突出快速筛选、判读、整理、分析和多方式信息传输、自动化情报信息分发训练。综合演练主要突出情报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发集成训练。
  打击要素训练。训练对象是各作战单元中的射击能手、特种装备和分队训练。应重点围绕&反应快,打得准,防得好&,突出实投、实爆、实喷、实射训练。射击训练应以&快速准确、首发命中&为基点,特种装备和分队主要突出针对恐怖分子装备的物品、固定目标精确射击和发射特种弹训练;特等射手除具备扎实的射击理论功底,还应熟练掌握装备的各种轻武器的操作使用,突出应用射击训练,培养射手在多种环境、多种条件、多种情况下全面驾驭手中武器的能力,达到遇有情况能快速反应、快速出枪、快速识别、快速射击,首发命中,一枪毙敌。
  特警突击要素训练。训练对象是执行突击为主要任务的特警队员。应重点围绕&排得了,突得进,处置活&展开训练,排爆分队要按照&遇险能上,一排即除&的要求,重点设置搜爆排爆、破障排障、排险抢险、救援救生等训练内容;防化分队要遵循&防消结合,及时高效&的原则,重点设置观测、侦毒、救援、防护、洗消等训练内容;战斗分队要盯着&快速突进,全面制胜&的目标,突出战术、擒敌、体能、心理素质等训练,突出情况处置和战法研究,培养英勇果敢、快速应变、沉着应对的战斗素养。
  特种作战要素训练。训练对象是特种作战分队和反恐作战分队。应重点围绕&靠得上,救得下,打得赢&,按照&特殊队员、特殊装备、特殊教育训练&的标准,在&无所不会,无所不能&上下功夫,综合智能技能体能,增加难度险度强度,突出特种装备操作使用和特种作战技能应用训练。加强外语、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训练,丰富民情、风俗知识,提高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完成特种任务的能力。培养成反应迅速、行动果敢,能够出奇制胜、一锤定音的反恐特战力量。
  通信网电要素训练。训练对象是担负通信网络保障的部门及分队。应重点围绕&联得通,控得严&,突出通信网电在反恐行动中的应急训练、抢修训练和应用训练,重点设置机动作战指挥通信保障、无线远程通信、纵横指挥联络、捕捉对方信号、干扰对方信号等训练内容,实现在不同天候、不同环境、不同任务中,均能达到指挥顺畅、互联互通,提升信息化作战水平。
  &三战&能力要素训练。训练对象是各级机关、干部和分队的干部。部队的《政治工作条例》把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纳入了战时政治工作范畴,确立了&三战&在军事斗争中的重要地位。我们特警队也可借鉴,亦应重视抓好&三战&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重视抓好&三战&能力在反恐怖训练中的灵活运用,把&三战&训练纳入实战演习之中,使&三战&跟着任务走,深入现场做,在模拟实战的条件下锻炼特警队员的&三战&能力。
  综合保障要素训练。训练对象是交巡警、技侦、刑侦、警务督察、后勤等部门及有关分队。应重点围绕&实时化、精确化、动态化&的作战保障需求,突出专业训练和综合保障演练。专业训练主要围绕反恐作战中各自担负任务实际完成专业技能训练。综合保障演练主要结合反恐演习,进行交通管理、技术支持、刑事侦察、卫生勤务、物资供应、战场管理的综合实兵演练,实现作战保障、交通保障、技侦保障的综合集成。
  (三)从训练方法上贴近,增强反恐训练的创新性。反恐行动专业多、协同难度大、技战术特点十分鲜明,这就决定了反恐训练必须突破按部就班的常规组训模式,理清反恐专业训练和特警正常训练之间的关系,在训练时间、内容上分清主次,有所侧重,在全面提升队员综合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向提高专业和协同能力上转变,既要突得进,打得准,又要配合好,形成协调一致的动作,从而提高区域控制与攻击突破能力。
  自主式基础训练。由各建制队根据反恐训练任务和要求,采取自主设计的形式,制定本单位各类岗位人员反恐基础训练的具体内容和重点。在严格落实规定课目的基础上,以岗位练兵等方式组织自训,重点进行反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战术和基础课目训练,打牢各类人员反恐作战的基本素质。
  模块式应用训练。以训练基地或专业分队为依托,坚持精兵高效、科学编成的原则,以各作战要素为模块,着眼各作战要素在反恐行动中的运用,在全警范围内挑选骨干,按照高于、严于、强于全队的要求,采取实战演练等方式分期分批集中实施超常规训练,突出重点、难点课目的训练,提高训练层次,提升训练质量,强化模块功能。
  组合式课题训练。以使命课题为牵引,把相关的作战要素组合起来,采取自导自演、上导下演、平行作业等方式组织网上演习或实兵模拟仿真演练。根据课题需要,可采取逐个环节训练和要素集成训练。逐个环节训练,就是将单一作战要素按反恐行动流程和行动关节点合理划分若干训练环节,对每一个环节逐个进行训练,并用训练课题将各环节串起来,实施连贯训练。要素集成,就是按照整建制、全员额、全装备、全要素进行综合演练,主要解决作战要素之间的衔接、协调和融合问题。
  综合集成训练。就是在完成课题训练的基础上,加强与当地驻军、武警、其它党政机关的联络沟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情报信息,分析研究反恐斗争形势,根据反恐怖作战力量的主体结构和使用特点,在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与协调下,积极参加警、军、民一体,&防、救、打&一体,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法、练保障一体的协同训练。通过联训联演,把作战要素&统&起来,把训练课题&串&,把作战力量&合&起来,从而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四)从训练保障上贴近,增强反恐训练的指向性。反恐训练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支撑,应坚持做到训练保障与反恐任务相适应、与训练需求相适应、与公安工作实际相适应、与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为特警反恐作战训练提供可靠保障。
  努力拓展基地训练功能。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训练基地作用,搞好反恐训练。基地化训练是实现保障集约化和发挥规模效益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反恐能力的重要途径,建设反恐训练基地,是解决反恐训练保障矛盾,优化反恐训练环境的客观要求。尽管目前公安训练基地、培训学校建设已有了长足进步,但从功能上讲,多数训练基地还不能满足反恐训练的要求。各级应逐步加大对训练基地的投入,进一步完善训练设施,增加功能,从根本上提高反恐训练基地的规模效益,以满足反恐训练的需要。要建立形象的训练模拟分队,开展模拟作战对象训练,为反恐训练提供&靶子&。
  大力加强反恐人才队伍培养。当前,随着反恐力量建设的不断加强,各种高尖端武器装备开始陆续装备到队,要使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建立反恐力量的首要保证。为此,必须把培养反恐作战训练人才作为重点工程、系统工程来抓,要明确反恐作战对人才的需求。应根据反恐训练的需要,突出领导筹划人才、组训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要确立全新的与反恐作战训练相适应的人才观念,打破常规,起用新手段新措施,圈定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激励人才、重用人才。在反恐人才培养上,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强化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的培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制度,依靠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机制,促进反恐人才队伍的链条式发展。
  积极构建适应反恐训练需求的信息技术平台。要充分利用科技练兵成果,积极研制和开发科技含量较高的训练器材、训练软件,探索&虚拟现实&等高层次的模拟仿真训练方式,促进计算机模拟对抗训练的开展,以增强反恐训练效果。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搞好训练网络建设。切实将信息采集、传送、处理、存储和使用统一纳入指挥自动化系统中,使各级、各队能互通、共享信息,减小信息流程,加速信息流转,为反恐训练提供信息技术平台。
  尽快完善反恐作战训练所需装备器材。在立足现有装备器材的条件下,依据训练需求和现实基础,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潜力,理顺关系,努力探索多元化保障的路子,围绕急需、先进、实用的标准,积极完善反恐作战训练所需的装备器材。在配备、购置、研发新型训练装备器材的同时,要保障新装备、新器材能够真正训起来,尽快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形成反恐作战能力。
  作者简介:
  吴 猛& 男,扬州市公安局特警大队中队长,研究方向:特警训练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已有0位好友发表了看法
中国体育代表团成
15岁少女因父母离
小伙身绑氢气球在
女交警在暴雨中手
孟建柱会见老挝副
排爆机器人反恐演
英国小伙开车时偷
河南魏都区人武部
南宁警用装备与市
媒体盘点政治局委
热点频道导航巴基斯坦反恐行动初见成效
日前,巴基斯坦政府军在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采取行动打击非法武装分子。新华社发
自6月中旬巴基斯坦军方对西北部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发动&利剑行动&以来,400多名武装分子被击毙,近百个藏匿点被摧毁,战火也造成大量部落区居民逃离家园。不少逃离家园的居民表示,虽然来自不同的村落,却有着共同的心愿,希望战火赶快结束,军方能将恐怖分子赶走,尽早回到自己的家园。
&利剑行动&,志在彻底清剿恐怖分子
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部落区与阿富汗接壤,崇山峻岭,人烟稀少,生存条件恶劣,自治程度较高。在过去十多年来一直是武装分子的藏身之所,多国恐怖分子聚集于此,建立训练营,传播宗教极端思想,训练制造爆炸物和实施恐怖袭击,令巴政府颇为头疼。
随着安全局势的恶化和袭击的增多,巴军方于6月15日发起&利剑行动&和地面清剿,巴三军公关部负责人巴杰瓦将军表示,此次军事行动将消灭一切恐怖组织。一个多月来,400多名武装分子被军方击毙,近百个藏匿点被摧毁。
分析人士表示,不同于以往的定点打击,此次清剿行动规模浩大,是巴政府和军方经过商讨,联合发起的军事行动,采取的主要是围攻战略,意在对恐怖分子进行较为彻底的清剿。
阿兹玛特&维扎尔是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的一位居民,在卡拉奇做轮胎进口生意。7月23日,当他从西北部本努地区前往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时,遭到重重盘查,要求他下车,并证明自己的身份。而这一切,仅仅是源自他北瓦济里斯坦的身份证。回忆当时的场景,维扎尔依然不能自已:&我很愤怒,为什么在自己的土地上,被不停地盘查?究其根源,都是恐怖主义造的孽,希望政府尽快清剿这些恐怖分子!&
流离失所,大量居民因战火逃离家园
阿德南今年8岁,穿着破旧的墨绿色小巴袍,坐在白色的长布上,一边打量周围的路人,一边努力推销食品袋,希望换取一点零用钱,将生活维持下去。阿德南有时会吆喝两句,但更多的时候,他用棕褐色的眼睛看着远方,透出些许迷茫和无奈。
出售的食品袋,是阿德南的家人从分配点领回来的,他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会来到身边,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阿德南的颠沛生活始于6月中旬,巴基斯坦军方对西北部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发动&利剑行动&,清剿藏匿在当地的恐怖分子。在打击非法武装分子的同时,也造成大量部落区居民因战火逃离家园,生存状况堪忧。但不少流离失所的民众都表示,虽然清剿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但是他们表示理解,究其源头,这一切都是恐怖主义造的孽。
阿德南和父母只是近百万流离失所者中的代表,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村落,却有着共同的心愿,希望战争赶快结束,军方能将恐怖分子赶走,尽早回到自己的家园。
本努地区的公交车公司经理古拉&谢尔表示,自从&利剑行动&发起以来,公交车因为严格安检往往要延迟三四个小时,乘客数量明显减少。&不少恐怖分子伪装成普通民众出逃,试图鱼目混珠,造成秩序混乱。只有彻底消灭恐怖主义,百姓才能过上安稳日子。&
眼下天气炎热,生活设施缺乏,正是最难熬的时候。巴基斯坦地方各邦和边疆地区事务部副秘书萨纳&哈克对本报记者表示,截至7月23日,有近百万名登记的流离失所者急需援助和关怀。目前帐篷、食物和饮用水较为缺乏,巴联邦政府批准20亿卢比(1美元约合100卢比)用于赈灾救济,已向流离失所者发放近15亿卢比。不少国家和组织也向巴基斯坦伸出了援手。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席部长沙巴兹&谢里夫表示,将在北瓦济里斯坦地区援建医院,并建立学校,流离失所者的家庭将得到一定数额的补助。
中国帮助,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7月9日,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把500万卢比捐款转交巴基斯坦地方各邦和边疆地区事务部部长巴洛齐,用于安置&利剑行动&的流离失所者。
孙卫东表示,中国作为巴基斯坦的亲密朋友,对流离失所民众深表同情,在得知他们急需帮助后,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决定为其捐款,此次他代表驻巴使馆和所有在巴的中国外交官,捐款500万卢比,希望流离失所民众能够得到妥善安置。孙卫东还表示,中方一向坚定支持巴基斯坦政府根据本国国情实施和推进反恐安全战略,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巴政府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打击恐怖主义所做的努力。
巴基斯坦国防大学教授、反恐专家哈尤姆&汗对本报记者表示,巴中两国都面临恐怖主义威胁,应在反恐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从巴基斯坦目前的情况来看,大规模打击是最好的反恐方式,虽然可能招致恐怖分子报复,但会削弱恐怖组织的实力。巴基斯坦政府和军方会对恐怖分子的反击和报复加强戒备,有能力应对挑战。经过长期打击后,巴基斯坦打击恐怖主义的局势将迎来转机。
在中国驻巴使馆捐款半个月后,本报记者24日走访了巴基斯坦地方各邦和边疆地区事务部,萨纳&哈克说,&感谢中国一直以来对巴基斯坦方方面面的援助和对巴基斯坦反恐工作的支持。&
哈克说,中国是巴基斯坦最信任的朋友,看到中国人,就像看到亲人一样。没有中国一直以来的无私援助,难以想象巴基斯坦能够战胜重重困难。中国对于巴基斯坦的援助不光体现在资金和技术上,还体现在反恐方面,巴基斯坦离不开中国的支持。两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将反恐战役持续坚定地进行下去。
采访结束后,哈克将记者送出门时动情地说:&有了中国的帮助,部落区的流离失所者就有了希望,我相信,巴基斯坦未来的安全局势也会得到改善。&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9100.shtml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责任编辑:齐鲁青以血还血:揭秘苏联克格勃的反恐行动(图)
发表时间: 16:26:35
点击:9923
幻龙九封尽
请选择要设置的颜色:
使用该道具可将帖子置顶到:
时效:6小时
使用该道具可将帖子置顶到:
时效:30分钟
请输入楼层数:
请输入楼层数:
该道具可显示帖子内所有匿名用户,但仅使用者本人能看到:
该道具可将帖子内的匿名发言用户恢复为正常显示昵称,并以红色醒目显示,为匿名终结者,且所有人都可以看到!
幻灵九峰尽
请输入回复置顶区的楼层数:
请输入楼层数:
原标题:以血还血:揭秘苏联克格勃的反恐行动
苏联时期,反恐属克格勃的职责范围,主要由五局承担,一、二总局及三局亦担负各自领域的反恐任务,其余各单位有协同职责。克格勃情报、行动、决策“三位一体”机制比较完善,其特点是垂直领导,高度协调,有机统一。其中情报搜集和行动力量的统一是重中之重,统一基础上的协调是灵魂,这一机制使克格勃反恐成效显著,恐怖事件在苏联罕有发生。但对克格勃的过度依赖使苏联搁置了反恐根源性问题的解决,克格勃过度的思想钳制制度也为苏联末期各种极端主义思潮与运动的井喷埋下了隐患,过于强大的克格勃最终成为众矢之的,是苏联解体的一个因素。
苏联时期,反恐属克格勃的职责范围。据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全会通过的“苏联部长会议克格勃条例”,克格勃的功能一共9项,其第二项是,“打击间谍、颠覆、恐怖主义及其他爆炸活动”,第三项是“打击反苏维埃及民族主义因素的敌对活动”。克格勃部门繁多,职能全面,各部门均有协同反恐的责任。为预防威胁政权的现象出现,维护国家的稳定,克格勃对国内各种不稳定苗头进行了严密的监控与预防,由此带来了僵化的稳定。依据苏联刑法典第70条“反苏鼓动和宣传”及第190条对“传播诋毁苏维埃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显而易见的谎言”的处罚,对包括恐怖主义思想在内的各种非社会主流观点的散布进行有过之无不及的预防。尽管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为稳固政权有过血腥的斗争,但政权稳固后的苏联至解体前恐怖事件仅有零星发生,这与克格勃高效的工作机制、过度的社会控制有密切关系。俄罗斯是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现行俄罗斯反恐机制亦有对苏联反恐机制的延承,研究苏联反恐机制是我们理解现行俄罗斯反恐机制的出发点。
一 苏联克格勃反恐机构
日,苏联成立了形式上隶属于苏联部长会议,实际上由苏共中央政治局领导和苏共中央总书记直接控制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成立之初的克格勃,由对外侦察局、反侦察局、军事反侦察局、秘密政治局、经济局、运输局、监控局、加密解密总局、党和政府领导人保卫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指挥局、调查局、核工业特别处、业务技术应用处、提供密码工具与用于特殊目的的文件及文件与笔记检查处、无线电反侦察处、提供特殊技术处、政府通讯处、档案登记处、监狱处、人事局、教育机构局、总务局、计划财务处、动员处、会计科组成。
从成立之初,克格勃就是对国内外都负有情报任务,拥有技术、人力手段,涉及多种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集情报、安全、保卫于一身的多功能情报机构。苏联规定反侦察任务包括“发现、预防与清除间谍、恐怖主义、颠覆以及其他敌对组织、境内外资本主义国家思想中心与外国反苏组织的侦察行为”,因此,反恐任务在反侦察局及军事反侦察局均有承担,而对外情报局的“К”局(反侦察局)亦承担有防止恐怖分子入境的任务。苏联反恐任务主要由1967年成立的五局承担。
1967年6月,新任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在呈交给苏共中央的报告中汇报了国内反苏活动情况,认为这些活动旨在“建立地下反苏集团,为民族主义运动推波助澜”,是“进一步活跃教徒和宗教派别主义者的反动活动”。在安德罗波夫的建议下,1967 年 7 月克格勃专门成立了重点打击意识形态颠覆破坏活动的机构,即克格勃第五局。其基本任务是针对西方国家的思想渗透,对一些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的持不同政见者和苏联各地的犹太人、亚美尼亚、沿波罗的海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等表现出明显分离意识的非俄罗斯民族实行严格的监控,建立情报网,同时对要求移民的少数民族公民进行严格审查。
五局共有15个处,其中五、六、七、十一处有明确的反恐任务。五处给予地方克格勃机关帮助,防止出现大规模反社会现象;侦察匿名散发反国家传单者,或号召以暴力手段危害国家行为的人;预防恐怖主义倾向的检查和组织工作。1969年8月,在五处“反恐”组基础上成立了七处,职能是“揪出并检查出于反苏目的企图使用炸药和爆炸装置的人”,该处下设侦察实施恐怖袭击的匿名传单作者组、反犯罪组,在地区分局和处机关还有监督工作组[5]。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克格勃恐怖主义倾向、意向和行动的情报都归口于七处。1977年成立了十一处,职能是“为粉碎敌人和敌对分子在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的准备和进行期间的各种破坏活动而开展肃反工作”。在奥运会闭幕后,该处被责成对体育界、医疗卫生界和科研机构进行监视。据情报对外国公民的恐怖嫌疑的侦查由克格勃第二总局实施。1989年年末这项工作交由十一处担任,该处常与七处一起开展工作。反恐部门加入防止西欧恐怖主义渗透的任务。1982年,五局编制424人,123个州平均每州有200名谍报人员,总人数达到了25 000名,在国内形成了严密的监控网络,以“可靠地掌握国家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监视社会的精神状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始之后,1989年8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下令撤销了五局,在其人员和组织基础上建立了“宪法制度保卫局”,从而使戈尔巴乔夫“民主化”思想在克格勃体系部分得以体现,使克格勃的工作性质和职权范围发生了转变。
尽管克格勃具有极强的情报能力,但7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没有反恐行动部队,也造成了反恐行动的迟滞。为预防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出现慕尼黑奥运会类似惨案,同时应付苏联国内已经出现的恐怖主义苗头,1974年7月,安德罗波夫下令在克格勃系统内组建特种小分队,隶属于克格勃七局, 直接归总书记和克格勃主席领导, 任务是在国内外打击恐怖活动。这支反恐分队被定名为A小组,即后来的阿尔法小组。A小组的成立是苏联反恐机制的重要变化, 从此苏联形成了情报、决策和行动“三位一体”的反恐机制, 这种机制切合实情与实战需要, 保障了苏联时期反恐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30余年的调整后,至1991年八一九事件前,克格勃由以下单位组成:秘书处、直属克格勃主席的顾问组、公共关系中心、对外侦察局、反侦察局、军事反侦察局、保障交通设施安全反侦察局、保障经济安全反侦察局、监视局、加密—解密局、档案登记处、窃听电话与场所、为高级领导提供核避难局、电子侦察局、保卫局、宪法保卫局、打击有组织犯罪局、特种业务局、边防总局、分析局、检验局、技术业务局、调查处、政府通讯局、人事局、总务局、军事建设局、军医局、计划财务处、动员处、司法仲裁处。
八一九事件后,最后一任克格勃主席巴卡京效仿美国情报模式对克格勃进行了彻底改组:分离对外侦察局,成立苏联中央情报局;分离负责通信、密码破译及无线电侦察的部门成立了政府通信委员会;分离边防总局成立保卫苏联国家边界委员会的委员会;分离保卫局成立保卫总局,剩下的部门组合成苏联跨加盟共和国安全局。这五个机构彼此平级,各负其责,由总统直接领导,从整体上改变了只有一个中央集权情报机构,党政和军队两大情报系统并存以及情报与反情报合一的情报体制。
二 苏联时期反恐机制的运作
克格勃向苏共中央政治局负责,每任克格勃主席都是苏共政治局的正式成员,直接向总书记负责。其分析局处于情报系统的塔尖位置,汇总克格勃、
与军事情报单位情报。分析局局长向克格勃主席汇报情报,重要情报也可越过他直接向克格勃主席汇报,克格勃主席再向总书记每日汇报国内外大事。克格勃体系呈金字塔状,由总局向地区分局实施垂直管理,职能涉及国内各个领域,其强大的基座是无所不在的情报收集网络,通过线人与告密者对各种不稳定局势进行严密掌控。在机构设置方面,为预防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克格勃下属系统按职能进行细密的机构划分,各司其职。细密的职能划分也便于专家的培养,克格勃有完整的行动、技术、收集、分析等情报专家。集权式的领导体系职责分明,日常工作中,有不同职能部门在收集、分析、汇总情报,当突发事件出现时,决策部门有充分的权力协调克格勃系统内不同职能单位解决问题。在几十年的运作中,克格勃情报、行动、决策“三位一体”机制已渐瑧完善,其特点是垂直领导、高度协调、有机统一。其中情报搜集和行动力量的统一是重中之重,统一基础上的协调是灵魂。
在预防恐怖主义方面,克格勃十分强调预防性措施的采取。五局通过“对政治局势进行深刻分析,并作出尽可能准确的预测,遏制源自国外的意识形态扩张,形成一张强有力的盾牌”。五局七处十分重视侦察恐怖威胁匿名文件作者的工作。克格勃工作经验证明,实施恐怖活动前,恐怖分子往往会散布此类威胁信息。五局七处通过查找爆炸品也预防了大量恐怖事件。前克格勃五局局长菲利普&博布科夫(Филипп Бобков)披露,70年代的恐怖分子意图通过爆炸,造成无辜群众的死伤以挑起社会对政府的不满。五局存在的20年里制止了大量此类案件发生,其间仅发生5起爆炸事件。如1980年第22届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克格勃侦查到了大量恐怖威胁情报,据此在莫斯科郊区进行搜查,查获了多个爆炸物。克格勃据情报预防了1985年莫斯科国际青年大学生大会阿富汗圣战组织的恐怖活动[12]。预防方面各单位的协同也十分顺畅。如1988年里根第一次访问莫斯科,有线索称将有人混在6 000名记者中准备刺杀里根,通过一、二、五总局的协查,掌握了刺客身高、身份,最终在里根欢迎仪式前15分钟抓捕了刺客。同时,五局还与内务部联合监控枪支保管。
负责军队反恐的克格勃三局工作人员大都具有克格勃干部和军队指挥官的双重身份,除服从正规的管理体系,暗中又有一条操纵着他们的秘密系统,从而形成一张遍布全军的巨大情报网。当两个上级的命令发生冲突时,克格勃军官可以拒绝执行军队一般指挥官的命令。三局不仅揭露和调查武装部队人员的政治罪,还用各种“预防性方法”来防止这些犯罪的发生,包括在武装部队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以及派人深入部队与个人谈话。
据克格勃1989年的统计,当年因有恐怖主义倾向而被监控的苏联人有130名,预防了3起劫机事件,对被告发有劫机意向的140名公民进行了监视,有384名国际恐怖组织成员被拒绝入境,根据已获情报对899名外国人的入境进行了监控。日,时任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在接受《消息报》采访时首次披露,年代克格勃粉碎了多起制造恐怖事件的企图,涉案人数达1 500多人。因克格勃卓有成效的预防工作,苏联时期发生的恐怖活动寥寥无几。
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方面,克格勃的反应十分迅速、及时,并善于延伸办案。日莫斯科连续发生三起爆炸案,致死7人,伤37人。经过艰苦的调查,查明了犯罪嫌疑人,同时,调查人员设想,连续爆炸案应该还有其他爆炸点,最终在库尔斯克火车站发现同样的未爆炸装置。克格勃由于侦查手段齐全,各行专家众多,工作效率很高。如80年代末在莫斯科地铁发现两个自制爆炸装置,克格勃首先使它们失灵。其次,专家通过鉴定爆炸物上的植物确定了制造地点,从而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A小组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不仅善于处突反恐,也善于与恐怖分子谈判。苏联时期在历次执行反恐任务中总能取得不菲的战绩。1979年至1991年,阿尔法在国内共参与了16次反恐等解除危机活动,仅牺牲1名军官,均通过战斗或谈判解除了危机。在反国际恐怖主义方面,克格勃采用了严酷的打击手段,甚至不受信仰与道德约束。比较著名的案例是1985年黎巴嫩真主党对苏联驻贝鲁特大使馆4名外交人员的劫持案,克格勃随即抓捕了相关的真主党领导人并虐杀之,将其尸体送还恐怖组织,附加说明,“如果不释放其余3名苏联外交官,其他真主党领袖也将以同样方式结束生命”。此后,再未出现类似情况。
在惩治方面,苏联有驱逐出境、流放、监禁、关押进“特种精神病医院”、预防警告等不同等级的措施。据1975年克格勃的一份报告,当年有“25名积极参加犹太复国主义行动和煽动其他反苏行动者,被通过移民渠道驱逐出境”。年,政治犯达2 456人;年,政治犯达2 423人。L.姆列钦在其专著《被解密的历届克格勃主席命运》一书中披露:安德罗波夫等人“1967年给中央的一份报告令政治局委员们大为震惊……总之,精神病院不够用,因此没过多久,劳改营管理总局又增加了5所精神病院……直到1988年,政治精神病学才走到尽头。内务部把16所监狱精神病院移交给卫生部,有5所被取缔。约有80万人被匆忙摘掉了精神病患者的帽子……”。
“预防性警告”制度是汲取了斯大林时期肃反扩大化的教训而建立的预防性谈话机制。克格勃认为,恐怖活动是不良社会倾向的极端表现,比较危险的是境外思想中心、西方情报机构、北约等组织力图挑起苏联境内的恐怖活动。威胁性“预防警告”机制可以对不良社会倾向防微杜渐。“预防性警告”制度以广泛而深入的线人和告密者为其正常运作的前提,克格勃工作人员据情报威胁当事人不接受警告的严酷惩处,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压迫。如果受警告者不听警告的话,也确实会遭受严厉的惩处。预防警告过程会记录进克格勃档案,当事人自此列入档案登记处的黑名单,成为克格勃重点关注对象,这种关注提醒当事人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三 对苏联克格勃反恐机制的评估
1.苏联克格勃的反恐机制在操作层面上是行之有效的
60年代末,国际恐怖主义开始快速崛起,极端宗教派别在全世界传播教义。 年共发生913 起“国际性和跨国性恐怖主义事件”。在1985年苏联大使馆成员劫持事件前,已有诸多轰动性国际恐怖事件,如日美国驻贝鲁特大使馆工作人员被穆斯林圣战者杀害60人;同年12月,圣战者又袭击了美国海军陆战队驻贝鲁特机场的兵营,杀害241名美国军人;日穆斯林狙击手射杀贝鲁特美国大学校长;同年,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绑架并杀害了中央情报局驻贝鲁特领导人。国内方面,当今恐怖活动的根源在苏联时期亦有存在。民族问题从沙俄时期就已经存在,苏联时期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民族问题进一步尖锐。但克格勃存在的几十年里苏联社会一直保持稳定,轰动性的恐怖事件罕有发生,是其强有力的工作机制的成效。
苏联的反恐机制在克格勃体系下运作,克格勃主席每天向总书记汇报国内外重要情报,对总书记有极强的影响力。克格勃在职权范围内有高度的自主决策权,采用垂直管理体系,明确划分职责,在反恐方面掌握着情报、行动、技术全方位手段,有着完整的培训体系,专家专长,从而使其无论是防范性反恐,还是应急性处突,都应对裕如,从操作层面上来讲,它很好地履行了维护国家政治体制的工具职能。
2.对克格勃的过度依赖使苏联并未建立真正的全国反恐机制
克格勃自成系统,逐级向上负责,最后权力归于主席,由主席向总书记负责。它具有凌驾于各级国家机关和领导人之上的特殊职权,执行“秘密警察”的权力。苏联社会各层次认为克格勃被赋予了无所不能的职权,因此,地方政权机关在出现不稳定因素时表现出了怕担责任、掩盖问题的作风,从而留下极大隐患。如1973年莫斯科3起系列爆炸案的肇事者是亚美尼亚的秘密民族主义组织。但这桩案件仅在刑侦部门和法院履行完对罪犯的审理就结束了。亚美尼亚共和国政权向人民隐瞒了事件真相。该国第一书记指示,所有亚美尼亚文的报纸都不准报道这个事件。法院审判罪犯的纪录片仅限于党的高级干部观看。政权当局认为,“既然是契卡,就应该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既然已经发生,就让克格勃自己去解决。没有人愿意探究问题的本质,没有人愿意去理解这个问题——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说服动员工作,才能防止这样的悲剧的发生。甚至过了数年之后,当亚美尼亚国内的民族主义倾向已经很严重,民族党越来越活跃地传播自己的思想时,地方领导也没有予以反击。”[24]在博布科夫回忆录中反映出,类似民族问题在苏联诸多民族共和国都存在,产生的根源多种多样。但各地方政权采取的态度与亚美尼亚相似,回避、漠视,听之任之,“即使是最严重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会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强力手段只能解决事情本身,但事情发生的根源是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努力,逐渐消除的,地方政权的消极态度致使苏联的民族问题始终处于强力压制状态,一旦出现适当时机,必然爆发。
与此同时,中央领导机关对民族不稳定因素也未出台有效的策略,一直拖延问题的解决。“他们生活在某种无法理解的理想和谐梦境之中。大家都愿意看到绝对团结一致、各个民族和种族和谐统一的情景。他们把这样的梦境当成了现实,却把亟待解决的问题束之高阁”,但事实上“在苏联很难找到哪一个加盟共和国里没有会导致民族间冲突的民族问题。这就要求党认真对待”。“五局的困难在于,很多高级领导人都对现存的问题作壁上观。自然地方当局的领导们也就看他们的眼色行事,可以不负责任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苏联各地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民族冲突,假如中央能够及时、认真地对待,这些问题本来是能够解决的。但是他们除了高呼‘牢不可破的民族友谊’口号之外,并没有采取哪怕是微小的行动。结果民族间的冲突逐渐演变成了真正的国内战争。”“国家领导人只是一味地把问题压下去,尽量不让问题浮现到表面上来。他们尽量保持沉默,把民族的矛盾隐藏起来,并不关心将来如何解决。”[28]可以说,反恐在苏联一直是以克格勃为代表的强力部门在演独角戏,相应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措施并未跟上,以至于问题发展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3.思想钳制制度为苏联末期各种极端主义思潮与运动的井喷埋下了隐患
对不同政见者的严厉打击使苏联公民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状态,不少人出现了心理障碍和精神扭曲,社会氛围十分紧张。为改变这种状态,博得人民对改革的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以“公开性”为先导,他说,“实不实行公开性原则不是一个一般问题,而是原则性问题、政治问题,是改革不可逆转的保障”,“公开性就是让人民群众知道一切,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29]。戈尔巴乔夫特别强调指出,要相信已建设社会主义70年的苏联人民有鉴别是非的能力。公开化的措施还包括恢复“历史真相”和“历史公正”,为无辜受到镇压的党内外各界人士恢复名誉。1990年6月,《报刊和其他大众媒体法》通过,废除书报审查制度,1990年通过《良心自由和宗教组织法》,各种媒体成为激进民主党人的讲台,也成为对一些尖锐问题,以及在恢复“历史真相”、“历史公正”旗号下极端民族主义蔓延的平台,一些学术投机者和政客不惜任何代价调动起人民的民族情绪。在许多人失去了共产主义信仰和价值追求,精神空虚广泛蔓延时,极端民族主义以及之后由境外势力传入的极端宗教也乘虚而入,占领人们的精神世界。年间,在北高加索地区民族分离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基础得到确立,出现了许多带有极端民族主义色彩的社会运动,如巴尔卡尔人的“Ныгъыш”和“Бирлик”;卡巴尔达人的“Ашамаз”,“Адыгэ Хасэ”,克里木人的“Тенглик”和列兹金人的“Садвал”等等,80~90年代共出现了约90次这样的民族运动[30]。
4.克格勃被妖魔化,导致其在苏联末期解体,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
克格勃布设了“无处不在的居民监视系统,在各个领域组成了一支人数难以计算、拿报酬的秘密工作者大军”。安德罗波夫任克格勃主席的15年间极大地扩张了克格勃势力。至80年代末,克格勃分布在全世界的工作人员约9万,另有职员、警卫人员、边防部队和特种部队约40万人。所有高级官员都认为,他们的办公室和电话已被窃听,因此都非常谨慎。领导人之间基本上没有个人交往,彼此没什么好感,互不信任。公开化的舆论中,克格勃越来越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和目标,成为“斯大林主义恐怖和罪行”的主要责任者,反克格勃浪潮迭起。
克格勃的权力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达到顶峰。1990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首任苏联总统,任命了包括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在内的13名总统委员会成员。中央政治局失去权力,实权在握的克留奇科夫成了二号人物。“国家所有领导人,包括一号人物在内,实际上都掌握在克格勃手中,因为所有为一号人物服务的人归克格勃主席领导”。日,八一九事件爆发,幕后主使被认为是克留奇科夫。关键时刻,“阿尔法”拒绝执行攻占议会大厦的命令,此后,部分军队倒戈,政变失败。事件尚未平息,针对克格勃的清算就开始了,克格勃解体,分成五个平行的情报安全机构。从此,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集情报、安全、保卫职能于一身,各单位各司其职,但又高度协调统一的强力机构衰落,广布的线人网络或停止工作,或被暴露身份,情报与行动专家多被解散,苏联末期至俄罗斯前期向“民主化”过渡的漫长时期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力被严重削弱了。俄罗斯恐怖主义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良好的滋生环境。
发表时间: 16:26:35
回复置顶区
使用 ,可让您的回复出现在此区域
中国的特工叫什么
猜你也喜欢
财务密码:
楼主的其他的文章
猜你也喜欢
幻龙九封尽
请选择要设置的颜色:
使用该道具可将帖子置顶到:
时效:6小时
使用该道具可将帖子置顶到:
时效:30分钟
请输入楼层数:
请输入楼层数:
该道具可显示帖子内所有匿名用户,但仅使用者本人能看到:
该道具可将帖子内的匿名发言用户恢复为正常显示昵称,并以红色醒目显示,为匿名终结者,且所有人都可以看到!
幻灵九峰尽
请输入回复置顶区的楼层数:
请输入楼层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情报侦察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