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定而后谋辩论赛应不应该制服

搜集英语辩论赛资料,题目是“中国人应该更重视学英语吗?”Should Chinese people attach still more importance to learn English?没有决定是正方还是反方,希望两方辩词都有,最好是英语的资料._百度作业帮
搜集英语辩论赛资料,题目是“中国人应该更重视学英语吗?”Should Chinese people attach still more importance to learn English?没有决定是正方还是反方,希望两方辩词都有,最好是英语的资料.
搜集英语辩论赛资料,题目是“中国人应该更重视学英语吗?”Should Chinese people attach still more importance to learn English?没有决定是正方还是反方,希望两方辩词都有,最好是英语的资料.
Government:Chinese people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learning English. Opposition:Chinese people should not attach so much importance to learning English.
Moderator (主持人): Good afternoon, ladies and gentleman! Welcome to our “Katie cup” of oral English debating competition. The honoured guest who presents our debating competition is Miss Katie and our dear classmates. Welcome! Should our Chinese attach importance to English studying? We know that in Chinese, when a child is sensible, he or she begin to study English, from kindergarten to university, even master or doctor. English almost goes with us all over our whole life. And CET4 and 6 are also closely bound up to our studying and job. So in this debating competition, our case is” should our Chinese attach importance to English studying or not”. Government’s idea is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English studying. And Opposition’s idea is we should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English studying. Now, I proclaim the “Katie cup” of oral English debating competition begin!Firstly, please Prime Minister of the Government make a point on your idea. Prime Minister of the Government(正方一辩):Firstly, if you can speak English, you can do business with foreigners and earn more money.
Secondly, you can make more friends if you can speak English. That will bring you more happiness.
Thirdly, you can get high scores in your English exams if you learn English well, which will please your parents and English teacher.
Fourth, if you learn English well, you can go to study abroad. Then you’ll be able to gain more knowledge and learn about Western cultures and customs, and absorb the best of both Western and Chinese education, which will be of benefit to you in the future.
Finally, if you learn English well, you can get a better job and a higher salary. That means you can enjoy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 From the above points, you can see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English. Therefore, work hard at learning English. Moderator (主持人): And then, please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make a point on your idea.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反方一辩):First of all, I declare that I am not opposed to learning English.We are only
objected to the English compulsory education.English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all students take up too much valuable time. From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o university, English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riterias to measure student achievement.No matter in your test or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r a degree or looking for work, English seems to be the only criterion for measuring talent.As a result,everyone has to work hard to learn English.You can go to a university to see what are these God's favored doing.No matter what is your profession,even if you are major in Chinese,in order to pass English Test 4 and English Test 6,we devote so many time to English that our profession are abandoned.I want to ask our opposite friend,what can they do when then fact with their work.Our college students has devote so many time to English that they have not enough time to learn their profession.If you are a mother,would you deprive of your children’light to eat enough if your child have not learn how to use the western knife and fork. Moderator (主持人): Now, free debates begin. Please hold on your time.Member of the Government (正方二辨):I think It’s worthy for you to spend enough time to study English.Today English is most popular language.English communication is a basic ability when you are fiding a job .That’s why so many people study English.As a student ,If you really work hard ,not only your English but also your major course will be good.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反方一辩):Thank you for your suggestion,well,I declare that we are not not opposed to learning English.We are object that our country put so much attention to learning English.Yes,English is very helpful for our professional subjects.But we should only master a small amount of words,no need to have to reach the level of 4 or 6; Member of the Opposition (反方二辩):I do not agree with the view of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 If you study English very well,you will get a well paid job.The means you can enjoy the high quality of life.English is too important to me, I am sorry for my professional subject.Because of my time and energy is limited, as long as the specialized test to pass on the line.If you couldn’t pass your professional subject’s examination in the first time ,you can pass it through make-up examination.Graduation paper and graduation project can only go a mere formality. The college students are trained to understand more than a few English words by the cradle of Chinese talent - the higher education.These students cultivated from high college can only know mere English verbs.While the English verbs can be found from the dictionary. That is very funny and sad. Because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has not learned the real knowledge, but they can’t be suit for the job. Now, most student s get to college at their own expense.If your are parents,what do you feel if you spend so many money to learn only some English verb. Prime Minister of the Government (正方一辨):I said,
if you learn English well, you will get a very good job.But it doesn’t mean that we should give up learn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We learn English in order to better learn professional courses.:Moderator (主持人):Now both sides give summary for your cases.Member of the Government (正方二辨): Our side think we should learn English.Just like a person who speaks two languages is worth two people.Study English can improve your competion. In a word,if you can speak Chinese,you can communicate with Chinese,but if you speak English ,you can communicate with world.
So we think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s to English. Member of the Opposition (反方二辨):
At present,even if your professional ablity is strong or you have got much work achievement, if you want to get promotion,your English must be very well.English has become a huge rest of a malignant tumor! The country is engulfed in enormous wealth, and it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Therefore, we believe that Chinese people should not attach so much importance to learning English. Moderator (主持人):Thanks for every debater’s brilliant explanation and veracious argument. In this English debating competition, each of the debaters expresses himself forwardly and justifiable. No matter which idea we support, we should do our best to learn our class English well.Thanks for Miss Katie and my classmates attention to our English debating competition. Now, I proclaim 政府:人民要更加重视学习英语. 反对党:人民不应该如此重视学习英语.
主持人(主持人): 下午好,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我们的“凯蒂杯英语口语辩论比赛”.谁的上宾介绍我们的辩论比赛是凯蒂小姐和我们亲爱的同学.欢迎! 如果我们中国非常重视英语学习?我们知道,在中国,当一个孩子是明智的,他或她开始学习英语,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硕士或博士.英国几乎都在我们的整个生命和我们大家.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6也息息相关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所以在这个辩论比赛,我们的情况是“我们中应该重视英语学习或不”.政府的想法是,我们应该重视英语学习.和对立的想法是,我们不应该重视英语学习.现在,我宣布了“凯蒂英语口语辩论比赛开始杯”!首先,请总理政府部长就点你的想法. 总理的政府(正方一辩):首先,如果你能讲英语,你可以用外国人的企业和赚更多的钱. 其次,你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如果你能讲英语.这会为您带来更多的幸福. 第三,你可以在你的英语考试高分,如果你学好英语,这将请你的父母和英语教师. 第四,如果你学好英语,你可以去留学.然后,您就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了解西方文化和习俗,并吸收了西方和中国的教育,这将有利于在未来给您最好的. 最后,如果你学好英语,你可以得到更好的工作和较高的薪水.这意味着你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 从以上各点,你可以看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因此,在努力学习英语. 主持人(主持人): 然后,请与反对党领袖就点你的想法.反对党领袖的(反方一辩):首先,我声明,我并不反对学习英语.我们只是反对英国义务教育.英国对所有学生义务教育占用太多的宝贵时间.从初中到大学,英语是最重要的criterias之一,以衡量你的测试或高考或学位或正在寻找工作的学生achievement.No问题,英国似乎是衡量talent.As的唯一标准因此,每个人都努力学习英语.你可以去大学看看有哪些这些天之骄子做.不管是你的专业,即使你是中国主要的,为了通过英语等级考试4和英语测试6,我们花那么多时间来,我们的英语专业被遗弃.我想问,我们对面的朋友,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时,当时的事实与他们的work.Our大学生已经投入这么多时间,英语是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他们的专业.如果你是一个母亲,你会剥夺你的children'light不够吃,如果你的孩子有没有学会如何使用西方刀叉. 主持人(主持人): 现在,自由辩论开始.请保持您的时间.政府成员(正方二辨):我认为这是值得你花足够的时间研究English.Today英语是最流行的language.English沟通是一个基本的能力当您fiding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English.As学习的学生,如果你真的工作硬,不仅是你的英语,而且你的主要课程是好的.反对党领袖的(反方一辩):谢谢您的建议,那么,我宣布,我们并非不反对学习English.We的对象,我们国家有那么多注意学习English.Yes,英语是非常有用的专业subjects.But我们只应掌握1少量的话,没有必要必须达到4或6级; 反对派议员(反方二辩):我不同意反对党领袖的看法:如果你学习英语非常好,你会得到一个好支付job.The意味着你可以享受life.English高质量太重要了,我,我对不起我的专业subject.Because我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只要专业的测试就line.If通过你不能通过你的专业议题在第一次考试,你可以把它通过补考.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只能流于形式.大学生进行培训,了解了中文人才的摇篮,不少英语单词多-更高education.These高大学才知道,只有英国verbs.While英语动词培养学生可以从字典中找到的.这是非常有趣和悲伤.因为在大学的大学生没有了解真正的知识,但他们不能适合这份工作.现在,我们走到大多数学生在自己expense.If上大学是你的父母,你有什么感觉,如果你花那么多钱,只学习一些英语动词. 总理的政府(正方一辨):我说,如果你学好英语,你会得到一个非常好的job.But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学习专业课程.我们学习英语,以便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主持人(主持人):现在,双方都为您提供案件的摘要.政府成员(正方二辨):我方认为,我们应该学的就是谁的人讲两种语言English.Just值得一两个people.Study英国可以改善您的竞争.总之,如果你能讲中文,你可以与中国,但如果你说英语,你可以与世界沟通.所以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英语. 反对派议员(反方二辨):目前,即使您的专业能力是强大还是你又有了许多新的工作成绩,如果你想获得晋升,你的英语必须非常好,已成为一大毒瘤!该国正处于巨大的财富,而且将继续扩大.因此,我们认为,人民不应该如此重视学习英语. 主持人(主持人):感谢每一个辩论者的光辉解释,准确的论据.在这个中文辩论比赛,对每一个争论者表示自己在前方和合理的.无论是思想,我们的支持,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学习我们的类英语.(内容太多用工具翻译的,希望能帮到你,O(∩_∩)O)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2002全国大专辩论赛正其义当谋其利正其义不谋其利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1中小学课程 2视频辅导 3中小学课堂 大学生辩论赛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道不同不与之相谋的道和谋是什么意思
OK,要辩论我就喜欢了,我信奉道不同不与谋,但如果辩论抽中反方,我也能帮你提几个思维套路,跟打拳拆招一样。
从你发问知道你是辩论高手,正方反方对道和谋的含义是肯定不一样的,所以给出的含义要能针锋相对,知己知彼才行。
正方:道是原则,是世界观;谋是手段,是方法论。世界观错了,方法论不可能正确。(他这样说是绝对正确,不能硬碰去辩。突破口就如你说的,在定义上变)
反方:道是路,也就是路线;谋是交流,是沟通的方法。不在一条路上,也可以沟通交流。有谋,有观点交锋,有沟通,才能拓宽道路。
反方例子:看到一个人走在变坏的道路上,你坚持道不同不谋,不管不顾,任其毁灭?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道不同,不与谋,那我们就闭关锁国??
反方杀手锏(抽离了前提条件的诡辩):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道不同”了,但您拼命要“与我谋”,岂不自相矛盾。
这句话要有感情得说出,注意表情和动作,很容易激起对方情绪的(相当于说“让你闭嘴”),冲动是魔鬼,让敌人冲动你就赢了一半。
不过就事论事,道不同不与谋,在形而上学意义上肯定是对的,而用形而下的方式来考虑则不对,通常辩论都是形而下的容易胜利,因为人(包
OK,要辩论我就喜欢了,我信奉道不同不与谋,但如果辩论抽中反方,我也能帮你提几个思维套路,跟打拳拆招一样。
从你发问知道你是辩论高手,正方反方对道和谋的含义是肯定不一样的,所以给出的含义要能针锋相对,知己知彼才行。
正方:道是原则,是世界观;谋是手段,是方法论。世界观错了,方法论不可能正确。(他这样说是绝对正确,不能硬碰去辩。突破口就如你说的,在定义上变)
反方:道是路,也就是路线;谋是交流,是沟通的方法。不在一条路上,也可以沟通交流。有谋,有观点交锋,有沟通,才能拓宽道路。
反方例子:看到一个人走在变坏的道路上,你坚持道不同不谋,不管不顾,任其毁灭?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道不同,不与谋,那我们就闭关锁国??
反方杀手锏(抽离了前提条件的诡辩):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道不同”了,但您拼命要“与我谋”,岂不自相矛盾。
这句话要有感情得说出,注意表情和动作,很容易激起对方情绪的(相当于说“让你闭嘴”),冲动是魔鬼,让敌人冲动你就赢了一半。
不过就事论事,道不同不与谋,在形而上学意义上肯定是对的,而用形而下的方式来考虑则不对,通常辩论都是形而下的容易胜利,因为人(包括评委)不是完全理性的动物。
道不同可以谋的前提:不同的是小道,同的是大道,谋,是在大道同的基础上谋。求大同存小异,如果对方是法西斯,怎样谋,难道可以与虎谋皮?这是正方的杀手锏,进行了大与小的辩证法,没法硬碰,只能继续想法诡辩,尽量减少对方这个辩证观点的明确程度和影响。
先说这么多,祝你旗开得胜。若不幸落败,烦请告知我对方获胜的主要论点,谢谢。
狈为奸&,这该是个更广大的&谋&,是互相学习,互相驳难,互相进步的谋。如果从这点出发,将极有利于我方。
因此,我想立论应该从下面三步着手:
一。与道不同者谋,是发现愚昧的必由之路。
只与道同者谋,只是一群井底蛙在谈天说地而已。正是因为&道同&,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世界有多大。他们不会去&苟同&一个要跳出井的青蛙,反而嘲笑&竖子不足与谋&。
二。与道不同者谋,是寻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价值观的必由之路。只有不同世界观、人身原则之间的不断冲突与较量中,我们才能找到真善美的世界观,才能战胜假丑恶。
[例子很多,随便即可举出恶劣的学生经过老师的谆谆教诲就弃恶从善。事实上,很多弃恶从善的故事,都是道不同而谋的结果]
三。与道不同者谋,正是达到&天下大同&的必由之路。
以上三步应该是层层推进的。道不同而谋的最终结果正是&大同&,而道不同不相为谋是狭隘、自私、愚昧的&小同
楼主是反方,反驳&道不同不与之谋&。什么是&道&?什么是&与谋&。这个定义应该还是比较明确的,楼上诸兄都有阐述。
但我想,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谋,应该不是&狈为奸&,这该是个更广大的&谋&,是互相学习,互相驳难,互相进步的谋。如果从这点出发,将极有利于我方。
因此,我想立论应该从下面三步着手:
一。与道不同者谋,是发现愚昧的必由之路。
只与道同者谋,只是一群井底蛙在谈天说地而已。正是因为&道同&,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世界有多大。他们不会去&苟同&一个要跳出井的青蛙,反而嘲笑&竖子不足与谋&。
二。与道不同者谋,是寻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价值观的必由之路。只有不同世界观、人身原则之间的不断冲突与较量中,我们才能找到真善美的世界观,才能战胜假丑恶。
[例子很多,随便即可举出恶劣的学生经过老师的谆谆教诲就弃恶从善。事实上,很多弃恶从善的故事,都是道不同而谋的结果]
三。与道不同者谋,正是达到&天下大同&的必由之路。
以上三步应该是层层推进的。道不同而谋的最终结果正是&大同&,而道不同不相为谋是狭隘、自私、愚昧的&小同&。
从这个基本的观点出发展开论证,应该是比较好的。当然辩论赛很大要考虑的很多,光从自己考虑还远远不够。准备一场辩论赛也该要好几天的时间。
预祝顺利!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1.正如二楼所言,宪法已经规定&#034;一律平等&#034;,这本身就是肯定了妇女的地位
2.男性与女性在就业上并不存在明显的歧视,而是在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机会.比如机关文秘,...
大家还关注我的学院辩论队第一、第二次培训讲义
学院辩论队第一期培训
一、培训时间:日(星期四)晚上19:30
二、培训地点:C207
三、培训讲师:学院辩论队09级队员胡亘周
四、培训对象:学院辩论队10、11级队员(估计约20人)
五、培训教材:视频《辩论技巧与实战》第五讲,及自身拟定的辩题讲解
六、所需物品:视频第五讲讲义(20份),作为奖励的饮品,用于播视频的电脑
七、培训目标:
(一)让队员们逐渐去思考,辩论是一门学问,而不是哗众取宠;
(二)引导思考:关键词定义范围的大小,对比赛的影响;
(三)全过程讲解几种辩题破题方法(原定计划,已去除,下次培训进行);
(四)让队员们学会提炼、总结自己的破题方法,不断加以改进(原定计划,已去除,下次培训进行);
八、培训流程:
(一)开场白:大家好,我是09级队员胡亘周,来自法律系。像今天这样,认真去思考要给你们讲授什么,具体流程要如何进行的培训,还是第一次。所以,等会儿培训过后,我非常渴望听到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如若大家觉得这样的培训有收获,那么大四比较得空的我,也乐于为大家开展更多培训。
通过健康知识我们都知道,如若你等到口渴,才喝水,那是大错特错,水,是平日里我们要不断进补的,而辩论的知识也是如此。如果辩论队队员,尤其是学院辩论队队员,等到新生杯、思辨杯时,才打一两场比赛或是做评委,那也是不行的。你们当中有不少人,担任了系队的队长或是主力队员,也希望你们努力地将系内的培训进行下去,不论你能请到优秀的辩论专家,还是只弄到像我这样的顽劣师兄,都希望你们能将培训制度树立起来。
另外,还希望大家一起去思考一下,辩论到底是什么?辩论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当年我面试院队时,一位07级且曾为院队队长的师姐,喜欢问面试者,辩论是什么?我们提早就知道了这个问题一定会被问,于是便思考了很久,虽然大一的我们,并不懂师姐这样问的目的,但我们都给辩论下了各种各样官方、正式的定义。今天我才明白,师姐那样问的目的,其实不是想让我们背出百度百科式的官方定义,而是希望我们去思考,辩论对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我先告诉你们,辩论至少是一门学问,是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好好去研究探讨的学问。
(二)观看视频:《辩论技巧与实战第五讲:辩论立场的逻辑分析》
今天我主要为大家讲授的是,破题立论时对关键词的定义,因为本人自身水平十分有限,因此我们先看一个视频,来展开今天的培训。没错,就是之前队长让你们看并且写观后感的20集视频,这里有没有看到第五集的队员?举手来看看。(若举手者少,则对少数的已观看者奖励小饮品)
(播放视频中......)
(播至“非等同关系辩题:如【垃圾袋装化利大于弊】”时暂停)
这一段讲解,大家听听就好,如果过段时间,我自己对辩题的分类与破题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时,再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实际上,一些精英级的辩论赛都是由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级别的辩手参加的,他们将掌握更多辩论背后的各类理论知识,打出更有内涵和更精彩的辩论赛。因此,本科生阶段的我们,要结合自己所处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当然了,我希望大家明白这样一门学问,它并不是哗众取宠!下面我们继续看视频。
(继续播放视频......)
(播至“而内涵小,外延大,则易攻不易守。”时暂停,并发本部分资料)
相信大家都明白,对辩题关键词下定义时,只要自己能够自圆其说,那么就是本方队伍自由进行且被允许的。当然了,下定义也不是任意妄为的,我们先继续看。
(继续播放视频......)
(播至“反方则为外延小,内涵丰富,易守不易攻。”时暂停,并发资料)
法律系必开的一门专业课程叫《逻辑学》,当时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过什么是内涵,什么是外延,可惜当时的我爱逃课,所以至今为止,我也只记住了内涵和外延的基本定义,但有时候并不能分析出什么是内涵,什么是外延。因此,刚才视频说,此时反方则为外延小,内涵丰富,易守不易攻,我实在是分析不出为何如此。哪位看懂了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对答题者奖励一份小饮品)
我也不记得我一共买了多少礼物,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过程中,积极地发表你的观点,和大家一同分享你的收获。
如果还有下次培训,我会尽量去重新学习《逻辑学》的相关知识,并再详细地告诉大家什么是内涵,什么是外延。其实,逻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是本科生阶段的我们完全能够理解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说法律系辩论队善于打逻辑,其实只是我们喜欢去讲一个完整、详细的推导过程,但并不意味着就只有我们讲逻辑,而你们就不讲逻辑了。逻辑充满在整个世界当中,我们每讲的一段话,都有逻辑的存在。所以,若大家平日里有时间,也可以和我一同去学习下,逻辑学最基本的知识。
刚视频中提到的一点,还特别需要和大家讲解的是,在平日里,就有小朋友问过我,当我们打这样一种辩题,例如【XX是OO】时,是不是要去说明每一个XX,都是OO呢?当时我给这类辩题,自己下了一个定义,叫肯定性辩题。当然这个名称是我自己随意下的,大家千万不要记录。我当时说啊,肯定性辩题中也有比较性辩题的打法,我们不需要明说,但只需要证明大部分情况下,XX是OO即可。我自己学习了这视频后,才明白,噢,原来我要表述的就是“利弊型”判断的打法。看完这些视频,我自己大有收获,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这为数不多的辩论培训资料,好好学习。
(三)休息十分钟(若此时培训已进行30分钟,才休息)
刚刚我们还遗留了一个问题,下定义既然可以根据本方队伍需要自由进行,那是不是完全自由的?我们留着问题,先休息十分钟。
(四)对手若包辩题,我们该如何打?
(继续播放视频......)
(播至“约束施展许多辩论技巧的天地”时暂停)
这一点就是在等会儿的培训中,我要和大家讲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先把这句话记在脑海里!先继续看完最后几分钟的视频吧。
(继续播放视频,直至结束,并发放余下资料)
可以说啊,这种辩论赛就是我们评委最希望看到的,双方的定义不会偏离甚远,双方不会是在讲两个层面的东西,这样评委就可以更好地根据双方的具体论述、辩驳的表现,来评分。反之,拿上次我做评委看过的一场辩论赛来说,辩题是【做事应该知难而进/退】,在这场辩论赛中,反方所定义的“退”,意味兜一个圈,换另一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于是,正方每每批评反方,遇到挫折就缺乏一种激流勇进的精神,显得懦弱无能时,反方就会说,不,我们只是换一种方法,正方攻击无效,就无奈无比。
其实,评委并不喜欢看这样的辩论赛,交锋不够明显、激烈,也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去分析双方的攻击和防守,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正方是很难抓到反方的漏洞进行强硬攻击的。
当然了,如果你在场上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就不能打倒对手呢?
(提问并奖励)
也非绝对如此。这个时候,更需要你沉得住气,不要像我一样,曾经易情绪化,容易被惹怒。你完全可以理智气壮地站起来大声反驳,对方辩友,你们总是说,退就是换一个方向,那万一第二个方向,你们又遇到难题?是不是又换第三个方向呢?人生怎么可能没有一点难题,如果我们总是不肯迎难而上,像对方辩友那样总是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实际上,你永远不能领略波浪滔滔中的挑战,实际上你永远不能领略风雨后见彩虹的美丽!
这个批驳的方法,是我在做评委时就已想到,接下来不断完善其语言文字而总结出来的。为什么我在场上很难想到,而做评委时则较容易想到呢?因为我自己的求胜心很重,另外在主持、话剧表演、辩论等各种舞台表演时,我也容易进入角色,这一定程度上是一件好事,让你的话剧表演更生动,让你的主持风采更透露得淋漓尽致,但也可能让你辩手本身的冷静被抛到九霄云后,然后就打偏、打飞了,从而输了比赛。我第一年的思辨杯的第一场比赛,就是这样输给会计系的,希望大家在场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要冷静下来思考攻略战术,不要轻易情绪化。
(五)定义的一元化与多元化
现在回归正题,那场辩论赛打完后,正方的带队队员问我,师兄,反方这样定义,算不算包辩题啊?我是这样回答的,反方这样的定义,可以说有一点包辩题的嫌疑,但还达不到包辩题的程度,评委只能说对这样的战略不鼓励,但不做扣分处理。
本科阶段的我们,在思考辩题的时候,某时灵机一动,噢,我们对“退”可以这样定义,然后上场就以这样的定义来进行完美防守,特别是若正方没想到好的批驳方法的话。我们在场上就显得占尽优势。但实际上我们到底有没有对“退”,进行一种更科学更详细的阐述呢,我们只是说换一个方向,但什么时候换?如何换?具体表现为怎么做?我们都没有讲清楚。这样的辩论赛,真的能收获出题者在起初想让我们去思考的东西吗?真的能带动观众去思考吗?我认为不可取就是在于,这样模糊而又有些诡辩的一种技巧,不能实现辩论赛本身的目的,因为在如今,辩论对我自己而言,不仅仅是输赢,而是在破题、立论、辩驳的过程中,我的思考所得,能引导我自己在生活中去怎么做,能引导观众一起去思考。师姐问我,辩论是什么?我现在的答案大致上就是这样!
正是因为本科阶段的我们,缺乏辩题背后所涉及多门知识的深厚奠基,我们往往倾向于一种纯粹的逻辑推导,也就是说,我们往往在饭堂坐下来,想象出了这个观点,再去为它找理论与实例的依据,去完善它,而不是根据一些学科知识真正先总结出了这个观点。我们所想出来的这个观点往往缺乏可推敲性,这就是为什么在场上,我们似乎占尽优势,但评委一看,噢,其实一点也经不起推敲,细细品味起来显得不合理。
所以我才和大家说,要明确认识辩论是一门学问,而且是联系着更多学科知识的一门学问。像视频开头的那个关于跳槽的辩题,在研究生阶段,我们就很可能需要借助人力资源学的相关知识,而不仅仅是自己凭想象去推导。
刚刚视频中提到这么一句话,“无限扩大外延的结果将丧失许多本质特性,约束施展许多辩论技巧的天地。”以这么一个辩题为例,【相爱容易相处难/相处容易相爱难】,我们接到辩题时,啊,一样东西难,那肯定是缩小其范围为妙,一样东西容易,自然是其包含的范围越大越好,于是我们便出现了一种梯台式的定义,比如我是相爱容易相处难的一方,我会将相爱如下面这个大范围去进行定义,作为难的相处,在我方的定义中,则是这样的。在场上这样自然是更占优势,可如果是把这种定义方法做得极致过分了,将其变为一种金字塔形状了,那就有包辩题的嫌疑了,而且自己也只停留在一个表层的论述中,无法深入下去。
再举一个例子吧,上次增城学院辩论队对阵华商学院辩论队的比赛中,我们的辩题是这个,【亡羊补牢不如舍旧谋新】。我方是支持舍旧谋新的,那是不是我们将舍旧谋新的定义稍稍扩大更好呢?当然是的,但是我们增院的四名辩手,在讨论的过程中,觉得如若我们将舍旧谋新的范围过分扩大,在场上把什么例子,甚至细小到一些补衣服上的洞,都视为舍旧谋新的话,未免太绝对了,这样的辩论赛,没有直接交锋而显得太不好玩吧?于是,我们一致同意,主动退却一步,不要将舍旧谋新的范围定义得过大。但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华商学院的辩友们,他们好狠啊!他们将亡羊补牢的定义下得非常大,在场上的防守当然是略占优势。我们这边每次去攻击,舍旧谋新如何如何好!他们就会说,不,这其实是亡羊补牢。当时我们在场上特别无奈,也确实想不到好的攻击方法。因此当时担任四辩手的我,在总结陈词时,首先说了类似如下的这么一段话。亡羊补牢,它的本义是什么?这个寓言中的“补”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补助的行为。在辩论赛中,我们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立论,去修饰本义而得出自己的定义。但是,我们这样的修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否则就颠覆了亡羊补牢的固有寓意。同时,亡羊补牢的前提是亡羊,就是死了羊,受了损失。由此看来,对方辩友今天举的许多例子,强行将其定义为亡羊补牢,实在是有些勉强,其实这是舍旧谋新。那么,我方对舍旧谋新是这样定义的,我方的观点是这样的。说完这段话后,因为时间问题,就只抓出了一两个漏洞,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40秒总结做结尾。当然,上面这段话是事后经过艺术加工的,在场上的我肯定反应没这么好。但后来在我自己的总结中,之所以当场比赛我取得了优秀辩手的称号,也是因为最后这种回归辩题中心的总结。
以上讲的所有东西,涉及到接下来要和大家说的一元化定义与多元化定义。
(如若已讲解30分钟以上,休息十分钟)
我们以【以成败论英雄是/不是可取的】为例,首先要岔开话题,和大家点一点的是,本辩题和【高分是高能的体现】不同,高分的辩题要论述的是,此标准在内部推导中是否成立,高分与高能之间画上一个箭头,这个箭头是否存在?而“以成败论英雄”的辩题则不是如此,这里要论述的并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这个标准在内部是否成立,而是探讨这个标准在整个社会评价系统中能否适用,关键词也即辩题的题眼在于“可取”二字。
回到正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如何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为“成败”“英雄”二词下定义呢?假设我们是正方,即“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一方,我们怎么运用梯台型结构,来下定义呢?有哪位想来分享下你的观点?(视时间进度决定,进行提问,若培训时间已较长,此处提问取消)
我们看到这个辩题的第一反应,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会觉得,如果仅仅以平日里我们所定义的成败,来评判一个人是否是英雄,显得有些绝对化,在场上不易防守,我们会很敏锐地发现,如果我们将成败的范围稍稍扩大,则论述此标准可取,会更有利。因为我们若站在正方立场,要论述此标准可取,潜台词就是,我们提倡采用此标准,而对其他评判英雄的标准不予探讨甚至是不予采用,而在我方的立场,评判英雄的标准就是【一元化】的。那么为了让我方的立场,听起来更加科学、可信,则将“成败”与“英雄”二词【多元化】,更利于本方的立论。好,给大家一点时间消化下,我再来举例说明。
那么,我要如何将上述的两个词语多元化呢?我在场上便会这样说,我方今天所定义的成败,并不仅仅是说在人生道路上最后结果的胜负与否,具体到一场辩论赛上,也不是说,今晚我方赢了,就是成功,反之输了,就是失败。不!不是这样的!我方的定义是,成功是在人生道路上你通过自身的选择,在自己的生活获得了多少积极收获,并且你的行为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正面能量,就是成功。大至如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后,政权为奸贼所夺,后期的护法运动等革命也未取得优势,但他为引领民主时代的到来,做出了贡献和有利影响,我们就认为他是成功者。小至这场辩论赛,让我们四个队员去好好思考了,本辩题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也让观众去思考了,他们要如何去迎接人生的洗礼,达到最后的胜利。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另外,我们对“英雄”的定义,也并不是指高高在上而人数稀少的大人物,我们更提倡一种社会英雄的概念,我们评出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们向最美丽的妈妈学习,向路边打吊针依然坚持工作的民警致敬,给带来温暖的白芳礼老人献上掌声,对!他们都是英雄!他们都取得了人生的成功!他们有高地位吗?没有!他们有高收入吗?没有!他们在之前有很多人熟悉了解吗?不!但我们都认为他们是成功的英雄。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辩友难道还认为,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可取的吗?谢谢大家!
以上,只是我为了让大家去感受【多元化】定义的打法,因此我稍显啰嗦,在真正的辩论赛上,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对自己的定义进行详细地解说,但却也没必要在每个回击之时,都如此浪费时间地去解释。
反之,如果我们站在反方的角度,要如何下定义呢?视时间而定决定是否安排提问。没错,既然我们否定了以成败评判英雄的这种标准,我们认为这种标准不成立,也就是我们倡导其他可适用的标准。我们在潜台词中,将评判英雄的标准【多元化】了。我们既然要让“成败论英雄”的标准显得更不科学,好让我们去批驳它,去打倒它,从而树立我们己方的多元化标准,自然我们就需要将“成败”和“英雄”一元化,将这两个词语的范围缩小,从而让其显得更不可信。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我就不举例说明了。
其实我们对多元化的技巧使用得过度,而辩手的文笔、口才又不是特别好的时候,就会给在场的人留下一种诡辩的感觉,他们会认为,所有的人在你眼中都是成功的英雄,而不是英雄的人反倒成了金字塔塔尖的人物。此时,用广东话来说,就是“你讲晒啦”。因此,这种定义方法,一定需要注意,不要用得过度了。本科阶段的我们,本来就往往缺乏深层学科知识做基础,进行纯粹的想象式推导,如果我们这种推导更逾度而为,则显得更不合理,则为人所不喜。
刚刚的辩论视频中,也点到了这些知识,只不过是将其理论化了,对“内涵”和“外延”我自己也没完全摸懂,只是根据自己的一些贫乏经验,为大家作出更形象的解释。我们仔细去研读讲义,我们会发现当视频中的教授得出一些结论时,总带着“一般而言”“也非绝对”此类词语。因此,上述关于【一元化】及【多元化】的定义方法并不是我们需要绝对采用的,这样采用也并不是绝对能带来优势的。
好!我们现在重新当回正方!现在我给大家重新架设辩论格局,现在反方仍然是采用对评判标准多元化,而对“成败”“英雄”一元化的打法,但现在我要求正方不要将该二词组多元化,我就要求你们去用一元化的打法,你们要如何打?给大家一点时间思考,然后请队员们来回答!
(根据时间等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要安排提问)
我给大家随意立论下,当然,我今天晚上的所有假定立论,都是自己临时想出来的,只是为大家做个示范,但毕竟没有经过一个星期以上的推导,大家听听即可,不要直接引用。
我现在是正方!反方辩手刚才告诉我们,以单纯结果上的胜负来评判英雄,显得标准单一而不科学,他们说这样的标准对更多的英雄而言,太不公平。但我方为什么认为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呢?我们首先要来看看,英雄到底是什么?英雄一定要和“社会好人”划分开来。因为,英雄是像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一类站在时代顶尖,引领时代潮流的人!他们为这个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我们的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难道,这样的英雄,每一个人都能当吗?不!我们不能让英雄大众化,英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当的!我们将英雄的称号授予给某一个人,是因为他的特殊和他的伟大!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以结果上的成败来论英雄呢?李自成是英雄吗?洪秀全是英雄吗?蒋介石是英雄吗?李自成和洪秀全都是农民起义运动的优秀代表人物,蒋介石先生也在抗击日本侵略中有非常大的影响,但他们不是英雄,因为他们不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最终被时代之潮流打倒覆盖,他们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每个人都会犯下错误,孙中山、毛泽东式的英雄,也是如此。但李自成、洪秀全一类人物,未免其过错太大了一点,而这些缺点和不足就导致了他们最终的失败!因此,我们不能称之为英雄。我们必须要明确,英雄是伟大而至高的,英雄仅仅是少数人!正因为他们是少数人,因此以成败论英雄这种看似狭隘的标准,才是可取的!我方立论完毕,谢谢大家。
大家认为,我这样的立论,可以打下去吗?我自己认为是可以的。当然,我不否认这样的立论,会让大部分人乍一听之时,因为自己的本心,而觉得不妥,而觉得有太过绝对之处。但这种立论的方法,才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挑战,才对我们辩手的口才以及文笔,有更高要求。刚刚的假定立论是我写培训讲义的过程中,不假思索而想出来的,如果大家觉得仍有不合理之处,那一定是因为当年我打新生杯以及思辨杯的那一位担任一辩手的队友,她没来啊!我就是因为语句仍太罗嗦、论述不够全面,才当不了一辩手!因此,我这个例子只是让大家感受一下这种打法,大家就不要太放在心上啦!辩论赛是四个乃至更多的队友一起进行的,&这点也希望大家必须记住。
本来呢,在这次培训的初定计划中,我还希望为大家详细讲解几种破题方法,但一来我希望把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全面地铺陈开来,为诸位讲解清楚,二来也是当不了一辩手的我,说话实在太多啰嗦,所以因为时间关系,关于具体的破题方法,我们就留到下次再讲。
你们现在口渴了吗?还记得我开头告诉大家的,平日里一定要多喝水的那句话吗?我现在还想以一句关于水的话作为结束语,也即是我在辩论视频中看到的一句话。【如果你想给他人一杯水,那么你自己需要有一桶水】,作为师兄师姐的你们,为了更好地教小朋友,让辩论队一届一届更好的传承,希望你们自己能好好去研究辩论这门学问!
好啦,半桶水的我啰嗦了这么久,只喝了半杯水的你们快去补水吧!谢谢大家!
胡亘周于日02:37
学院辩论队第二期培训
培训时间:日(星期五)晚上19:30
培训地点:C202
培训讲师:学院辩论队09级队员胡亘周
培训对象:学院辩论队10、11级队员,及系队各年级队员(估计约30人)
&&&&&&&&&【估计数据严重有误,囧】
培训教材:以讲义为主
所需物品:作为奖励的饮品、糖果等
培训目标:
1.讲解自己的破题方法,因时间关系,重点讲解该方法中的有特色之处,称之为基础性破题;
2.强调拥有总结意识的重要性,督促他们总结自己的破题方法;
3.本期培训理论性不深,但间接中仍要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希望队员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门学问。
培训流程:
(约40分钟休息一次)
一、开场白(引入部分):
在座有没有哪位是这学期的三次培训都来了的?
有?好的!非常棒!(派礼物)
还记得上次我说的那句话吗?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最近啊,就在反省自己,面壁思过。为啥呢?我11月太颓废了,12月才把辩论队培训这事儿拉上日程,本来想着要至少给你们弄上三场培训,不达标,就拉上了小明。我的师兄师姐给了很多杯水给我,但很遗憾的是,我没有给多少你们。我并不知道今晚,会不会成为我的最后一次培训,因为本人的下学期规划还未确定。如果有机会的话,下学期我愿意在自己学习辩论的同时,继续给你们培训。
OK,上次我问过,有没有哪位队员看到第五集视频的?很遗憾,没有,这次考虑到你们要参加期末考试,我只问,有没有看到第三集视频的队员?
接下来还有一个有奖问答,那就是,不管你上次有没有了来听我的培训,你回去后有没有在群共享里,下载第一次培训讲义认真看的?
(一个都没有,让我感觉有些失望,就如同上课一样,上完课就忘掉,那我准备那么久的培训,便失去了意义)
有没有队员能用简洁的话语说出上次我培训的主要内容?
二、交待后事(对队员们的希冀)
上次培训过后呢,很多队员也向我提供了各种意见和建议,有人说例子太多的,有人说语速稍快的,有人说思维跨度太大的,也有人说例子不多能够吃透的。听课40分钟都觉得累,何况听培训一个半钟头呢。所以,如果你们说上次培训没吃透,我完全能理解你们,但这也是我写下全过程讲义的目的。只要找个稍微有空点的时间,静下心来去看看讲义,我相信上期培训内容是完完全全可以理解的。
上期培训的内容很简单,无非就是己方应该如何根据需要,确定大范围或者是小范围的定义,将带来何种优势,要注意把握何种限度,以及对方采取利于他方的定义时,我们要如何应战。
上次培训过后,如果你没能去好好总结下,那我也只能表示遗憾,培训对你而言,便失去了意义。
既然,一个关于定义范围的问题,都可以聊一个晚上,那按道理来说,接下来关于如何具体下定义、定标准、确定讨论范围、出论点、升华、上场的攻击、反驳等等,都可以聊无数个晚上。是的,我说过,辩论是一门学问,是需要你好好去探索研究的一门高深学问。即使是大四比较有空的我,最近看了不少资料,也只是刚跨过门槛,绝对不敢妄自称大。
那么,应对这门学问,你们要学一些什么东西?学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你们毕竟还有自己的学习、爱情、其他社团活动,本科阶段很难将辩论玩到一个非常高的境界。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更希望你们能重视每一场比赛,无论是思辨杯,还是平日的内部、外部交流赛,认真去对待,加强自己的实战经验。同时还要注意一点,就是不断总结好自己的路,等你成为师兄师姐后,有东西教给师弟师妹。本次培训也是这样,是希望你们能总结好自己的路,而不是我教你们怎么走路。
总而言之,我希望通过辩论,你们脑海中能比平常人想得更多、更深,加强自己的思维能力,比普通人说得更好、更畅快,锻炼自己的口才,同时写得比一般人更精、更棒,练习文笔功夫。完成这些任务以后,你们若还有时间、精力以及兴趣,希望你们可以多去看国际大专辩论会、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海峡杯辩论赛等精彩的比赛视频,多去看看黄执中、马薇薇、蒋昌建、夏惟桐等人写的文章,文章内容可能理论很深,但可以试着慢慢去吃透。
插一个问题啊,这里有没有哪位队员,知道任何一位著名辩手的名字以及他的任何特点或经历的?
另外,我最近也将视频前十集的讲义打好发到群共享,后十集也会加快脚步,希望你们寒假能静下心来好好看视频,录入讲义的目的,自然不是只要求你们简单地看一遍。
抱歉,我的说教可能又太多了。因为很多时候,师兄师姐并不见得就比你们更懂理论,教你们打比赛的时候,也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但我想大家都知道的是,不仅是辩论,任何一门学科知识,要想真正学好,都要进入理论学习阶段,最后能总结出自己的理论。说到底,师兄师姐也就比你们大1、2岁,我若能看得懂的理论知识,你们自然也能看得懂。
三、破题立论
(一)先破后立,切勿急进
&&&&接下来进入今晚的正题,破题立论!既然我们称此环节为破题立论,则必然是先破而后立,所以我希望你们,除非准备时间极其短暂,我希望你们不要急着去出具体的1&2&3点,而是将更多的东西想清楚了,再去总结出自己的观点。破题立论,切不可急!上次打松田交流赛的几位辩手,我看到了你们的优点,也看到了付出,你们的实力并不弱,为何在场上会被压着打?为何在场上没办法顺畅地说出己方的一辩稿?我想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你们一见到【智力扶贫比资金扶贫更重要】,马上就想到了“更深远”的这个点,然后就陷入纠结当中,就以为智力扶贫没其他优势了。要不是邹洁提醒你们,你们还真难清醒过来。由于这是你们想到的第一点,印象最深,而对辩题的基础性思考又不够,另外两点都是急急匆匆出的,而且还和我说,你们想得已经够久、够多了,于是就把剩下两点定了出来。所以一到场上,你们就只记得印象最深的一点,反复强调这一点,而把其它都抛弃了。这就是不破而急着立的坏处。
(二)拒绝百度,免受束缚
即使是在座大一的队员,也已经打完了新生杯,可以说已经度过了对辩论的适应期,那么接下来我希望你们,多试着自己去破,去立,而不要依赖百度或者是他人的观点了。我跟很多人说过,第一年我打思辨杯时,我们队伍是被师兄师姐寄予了夺冠厚望,结果第一场就5:0输了,那晚彻底崩溃,撕心裂肺。那一次的输,和很多因素有关,但其中不可否认的一个环节是,一位师姐向我们提供的帮助过多了,导致我们没有努力去形成自己的观点。大家都知道在场上难免会紧张或激动,这个时候,如果不是你自己的东西,那么就特别容易忘记,从而打偏。以后,请不要一接到辩题就百度就谷歌,也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找师兄师姐,希望能自己多静下心来多想。
问一问大家,在你所打的上一场比赛中,我不论输赢,也不论场上临阵发挥的表现,我只想问大家,有没有哪位队员认为自己是没有直接去找网上的观点,辅助性比较强的资料,而是自己有静下心来去思考这个题目的?不论思考所得,只想问有没有这样认真去思考?
(三)爆破前要定向,才不会迷路
由于今晚讲的是破题,涉及范围太广,理论太深,而时间不够,所以我今晚讲的理论也没办法太多,而且主要讲的是自己破题方法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也就是基础性破题,立论则讲得很少。等会儿若有时间,我会简单提一提法律系的主流破题方法。另外,开创学院辩论队的郑坚坚师姐,从增院毕业后,在华商学院做老师兼带辩论队带了很多年,现在在暨南大学工作。她的破题方法非常有特色,因为最近忙,她没来得及回复我的邮件,到时候若回复了,我也会把她的破题方法与大家一同分享。一句话概括,据华商另一位队员说,她是从正方双方同时入手,都进行基础性破题的。
我虽然达不到坚坚姐的那个高度,但华商那位朋友也说,我的方法中有那么一点,也是和坚坚姐相像,那便是在拿到辩题的第一刻,我不会去想自己的正方还是反方,纵使我非常想赢得比赛,我也不会先想从正方的角度出发,要怎么扩大或是缩小定义范围才会取得优势。这个时候的我,只会反复提醒自己,冷静,中立,别偏心。只有提醒自己做到这样,我认为自己能更理性地全面剖析问题,而不是像上次培训讲的内容一样,为了己方的优势,一开始就扩大己方的范围,而缩小对方的范围。
还是拿和华商学院的交流赛辩题,【亡羊补牢不如舍旧谋新】为例。拿到辩题的第二步,我想得问题是,评委为什么要立这个题目?评委希望我们能打出什么内容?由于在大二的时候,我对自己破题方法的总结还不够,当时我的队友,你们的肖映坤队长最反感我的一点就是,一拿到辩题就想升华点。实际上,当我自己的破题方法不断完善、成熟之后,我才明白,在这个时候我想的并不完全是升华点。升华点是你打这场辩论赛的意义所在,是在告诉观众,你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准备这场辩论赛?你希望他们能通过这场辩论赛收获什么?这是升华点的原本意义,只不过在实践过程中,在书面形式上,升华点象征着文绉绉,象征着华丽的辞藻,美丽的词句。我在这个时候想的当然不是文绉绉的东西,而是在想.....有没有哪位队员能说一说,你认为这个辩题的出题人,想要我们说些什么?
其实,在很多比较性辩题的讨论过程中,我们都没必要去辩成两者只要谁,而不要另一样,很多比较性问题都不是那么绝对的,特别是这类谈处事方法的辩题。没错,这里的两个词语就是代表两种处事方法,我们希望通过辩论要大家去明白,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更好,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更好,不是说在整个世界就永远舍旧谋新,只能用一种方法。
既然我个人猜想评委希望我去说这类东西,那么我要怎么说呢?既然我的前提是,不完全舍弃一者,又要说其中一种方法比另一种好,那就肯定要建立一个比较性的平台,提出一种范围或者是标准。这里说的范围和标准是不同的东西,在我自己看来,范围是指我们今天要集中在哪个区域里讨论,比如我今天只讨论在中国内各类问题的解决,比如我今天只讨论年轻人解决问题时适用的方法。而标准是所以会号称贯穿始终,特别重要,称之为评判的根本,是因为,标准是我们心中的一种执念,一提到这个问题我就马上想到这句标准,从而斩钉截铁充满自信地下自己的结论,再让论点围绕自己的标准进行。
(关于标准的这句话,是我的个人观点,没有去查证,而且我自己非常不擅长想标准,更别说培训标准,所以你们就别多想这句话了。)
那么,在我们队伍看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事方法,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习惯,即使舍旧谋新再好,也不能应用到一切领域,更别说要每一个单独的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了。因此集中论述一件事物的发展初期,如人的青少年时期,公司的成立初期等等,也是问题、弊端显露往往最多的时期。由于这个时期没有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与问题处理模式,因此最值得我们去讨论。好!我们就定下这个范围!那么一个模糊性的标准,就相应地可以提出来了,也就是应对这个范围内的所有问题,哪种方法能运用得更多、更好,那么就更好。当然,还不用急着去写标准,先把这个模糊的东西搁一边。
再举一个例子,我第二年参加思辨杯的冠军赛辩题是这个,【留学生不归国主要是社会问题/个人问题】,我方的观点是社会问题一方。这个辩题有瑕疵,你们不要细想,我这里也不安排提问了,听我说说就好。
第一、我们队伍决定将本次辩题讨论的范围,局限在中国。每个国家都有留学生,每个国家也都有不归国的留学生,但是,并不是每个国家不归国的留学生都造成了一种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很多时候,他们也就是一种寻常的现象。今天不同,今天我们要通过辩论去深入分析这种问题,那么就一定有值得我们分析的价值,如果我们的眼光还停留在去分析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留学生,视角肯定无法充分展开。相反,中国大量留学生都不归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流失等弊端,所以才值得我们讨论,因而我们定下了这样的范围。
当然,我刚刚也说过,大二下学期我的破题方法还没成熟,实际上,当时定下这样的范围,主要出发点在于,既然我方认为本现象是社会问题,那么当对方拿出个人决定个人行为等观点时,我们当然可以分析个人决定背后的社会内因,但也不免陷入被动,而事先说明本方立论范围,在场上更好防守。事实上,当艺术系屡屡提到美国的一些数据、现象时,我就会强调,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中国。冠军赛视频我录制下来了,队长那里也有,其实打得很差劲,但你们有时间的话,还是可以去看看的。
在当时的我们看来,这只是一种防守的方法,而不是在破题层面的主动性思考,只是现在看上去,刚好拥有一点合理性,因此就拿来做例子。这个范围,必须要定得合理,至少用你的文笔,将它修饰得看似合理。我举这么一个例子来给大家练一练,在上次法律系辩论队队内培训的时候,一个队员在台上做【当代社会,应该为性工作者正名】的开篇陈词时,他将性工作者局限在男性范围内,于是遭到台下队员们的纷纷攻击。当然,这不能怪他,因为是临场发挥。那我想请问各位的是,将性工作者局限为男性性工作者,肯定是不合理的,但如果,如果啊,在场上己方真的出现了这样的疏忽,你能不能用看似合理的语言,来弥补这个疏忽呢?
听清楚我的问题了吗?有时候己方的定义难免会有疏忽,而遭到对方的攻击,陷入不利的地位,这个时候你不可能直接承认己方的疏忽,也最好不要逃避问题,那么你能不能亡羊补牢,临时补一补?
(有位队员回答得不错,讲的内容和我想讲的都差不多,但是这个时候的弥补,可以通过煽情、幽默来更好地辅助,最好能转移话题。实际上,多看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话,你们就会发现,不是每一次的回答都要正面进行的,也可以偷偷地转移话题,特别是借用观众笑声、掌声的力量。)
也就是说,定出辩题范围这种技巧啊,可以用于猜测对方观点后的防守,用得好的话,也可以在场上弥补己方的一些漏洞。当然,除非你有充分理由说明,那么将性工作者局限为男性,还是欠缺了一点的合理性呢。
第二、我想问一下大家,什么是问题?当一个问题变成了社会或者个人问题的时候,我们要从哪几个方面去探讨?比如有一天,我们从新闻里看到,青少年早恋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然后你心里马上下了判断,哎呀,这不行啊,青少年怎么能早恋呢?哎哟,妈呀,你看看,都不务正业去了,还早恋,怎么学习啊?早恋的人这么多,不行,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当你心中下了这样的结论时,你认为,哪几个方面构成了问题。这里我们不分析青少年早恋现象,只是随意举的例子,哪位队员愿意来说说?如上次说的OO是XX,现在OO是社会问题,那么XX代表的社会问题,由哪些层面构成呢?
当初我拿到辩题的时候,我很确切地记得,我在饭堂一个人坐了很久,来想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社会问题?我觉得,评委出这个题目,不仅是想让我们从原因上去分析,不仅是想让我们得出到底是社会因素还是个人因素导致了留学生不归国这类现象。如果仅仅讨论构成问题的原因的话,未免太狭隘了一点。文字上来看,这个辩题说的是社会问题,也不单纯是社会原因。
这样想了下后,我逐渐形成了我自己的观点,基于对评委出题目的、辩题意义等多方面的猜测(注意,只是个人猜测,这里的揣度,很难得出客观的正确答案),我认为,今晚应该是要去讨论,某些社会性/个人性因素,引发了某种现象,某种现象存在社会性/个人性的弊端,造成不良的社会/个人影响,并且我们要通过社会/个人的方法去进行调控,因此,它构成了一个社会/个人问题。当然,当时的我,将调控方法这一板块是定性为升华点,而不是论点。现在观点则不同,解决方法是社会性的,或是个人性的,也构成了这个现象到底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问题的一个方面。在这个问题上,建议大家去看看93国际大专辩论会,那20集视频中也有提到的,蒋昌建和姜丰所打的其中一场比赛,【艾滋病是社会问题/医学问题】,去看看他们的一辩稿。其中一句是这么写的:
艾滋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远远超出了医学范围。艾滋病是在社会中发生,发展,必须用社会系统工程加以解决,因而是社会问题。
他们在论述艾滋病是社会问题的时候,同样用了三个方面去论述,发生原因、影响范围以及解决方法的性质。
我上次也将自己搜集到的一些国际大专辩论会的辩论词发给了队长,他也会很快与你们分享,我在那里面也说了,希望你们如何去运用这些辩论词,这里就不再啰嗦。
回到刚刚的话题,我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如果要从这三个方面去论述社会问题的话,有一定难度,当时我们的水平和能力,可能不足以我们去讨论这么大范围的内容。事实上,临上场的两天前,最后我的其中一位队友,提出了只论述原因的想法,并且由一开始的1:6,变成了6:1,吵架吵了两个钟头,最后我从队伍的和谐出发,屈服了。大三的时候,那位队友还开玩笑地说,要不是她临阵改观点,我们不一定会拿下冠军。呵呵,大家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我到现在观点还没变,还是这个。之所以会这样去看待这个问题,就是一开始我是这样去猜测评委心思和分析辩题意义的。
以上举的这个例子,也是想跟大家说明,在一开始你定下的范围,与之后的联系非常紧密,也非常重要。如果,如果你认为自己,目前尚没有那个能力去构建一个前提,一个限制性范围,或者你认为自己想得出来,但是写得不好,会被观众一听就觉得不妥,那么,你可以不将东西在辩论场上明确地提出来,但是在打比赛的时候,可以无形中具有一定倾向性,今晚我们主要讨论中国的留学生不归国现象云云。当然,这样不太好,对手容易抓住你方的漏洞进行攻击。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各位可以在拿到辩题之初,好好去思考些这些问题。
当然,辩题本身涉及太多范围,并不是每一个范围,我们都需要明确地去提。如【女大学生做全职太太是/不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女大学生的传统定义是包括专科生的,那包不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呢?是毕业之后马上做全职太太?还是毕业几年内工作不顺结果做了全职太太?还是结婚生子之后,或者是临近退休之前?要不要定范围?在我看来,这个时候,就没必要去划分范围,也没必要在讨论的时候纠结伤神太多了。同时,性工作者到底包不包括男性(鸭)?还是只包括女性(鸡),这个范围有没有必要去明确提出来,也要根据本方观点,好好思考下。
【视时间而定,是否要向队员提问,以及说自己的观点】
我刚刚讲的所有东西,你们认为是不是升华点?
现在看来,其实这些内容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于升华点,你们也不要从书面语言出发,认为升华点就是一些美好的语言,华丽的辞藻,啊,为了共和国的崛起,为了民主的阳光,公平的雨露,我们要......不!不!升华点当然不仅仅是这些。升华点除了向在座的其他人,展现你准备这场辩论赛的目的之外,实际上也是你内心自我问答的结果,你到底因为什么,来打这场辩论赛?评委希望你们打出什么东西,你是否顺着评委的意愿,打出来了?如果你想到了新的层面,可能和评委的想法有所不同,那么是为什么呢?另外,你通过这场比赛,思考与学习到了一些什么?你分享给观众了吗?
不要以为这些问题无关紧要,不要以为升华点就是华丽丽地博眼泪,这些问题就是爆破前的定向,与接下来的思考大有关联。我跟你们说了不要急着去出观点,要先进行基础性破题,在我看来,就可以多想想这些嘛!
(四)联想定义与发散性思维
思考完这些问题后,我们就要开始下定义。当然了,在下定义之前,我们还要找关键词,也就是找题眼,这一步本应单独列出,但时间关系,我也不过多地说了。实际上,如果你真的想好了辩题的方向和范围,你必然已经找到了关键词。
我的定义方法啊,就是充分运用你的发散性思维,联想更多。这里要事先说明,在这个部分,我自己脑海中想的很多东西,都只是为接下来的观点做奠基,不一定会在场上直接说出来,他们都单纯地构成我思维的一部分,让我看的视角更全面、更科学、更深入。
还是以【亡羊补牢不如舍旧谋新】为例,首先我们脑海中可以去想一些词汇的基本意思,然后可以去翻翻字典。刚刚说,希望你们不要去查百度,是希望你们不要去直接找他人的观点,或者是辅助性太强的资料,但一些词汇的定义,还是可以找的。当然,你能自己想,想得已经足够深入,已经没东西可想的前提下,再去找资料,我会更欣赏,这个时候可以借助科学化的概念,借助它的语言文字,写出你心中的想法。
我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都明白亡羊补牢这成语的意思,但放到辩论场上,你必须一个一个字地去拆开来想,来定义。亡?什么意思?死了,受了损失,什么受了损失?羊?羊是什么?代表着一定价值?这里的价值又和什么有关,对,价值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意义,我们要通过亡羊补牢来保住手中物品的价值,避免外来的伤害。OK,这时候我灵机一动,可能想到一个关键词是保住,保住持有的东西,先搁着,记在旁边。补?补可是一个关键性的东西啊!补单纯地代表什么意思?补救?对!补和救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要救?因为死了羊!导致羊死亡的原因就是我们要在生活中去解决的问题。用什么东西补?木质的羊圈能不能用钢铁去补?代表新事物的钢铁能不能与代表旧事物的木头完美切合?牢?牢是什么?牢是羊圈。羊圈代表什么?这就是初步爆破,当然,爆破前的定向告诉我们,这里不要去纠结过多的羊和羊圈,当然你可以将羊和羊圈拟定为一种象征物,而象征物和我们今天的行为有何关联。
这里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详细地展开。这时候我又突然想到,死了羊是前提,再去补,是不是有针对性?是不是速度很快?解决问题有效率?是的,非常好,这就是亡羊补牢的优点。不要因为我们支持舍旧谋新就完全否认掉亡羊补牢的优点,这一点你们一定要记得。不要为了体现己方观点的成立,而使用上期培训所说的金字塔式定义方法,完全否认掉对方,但又口口声声说不否认对方的什么什么,我说过,这种不是辩论,辩论不是完全否定!
好,那我们接下来去看看亡羊补牢的缺点,记得,我这个时候是中立的。死了羊,知道羊因为哪一个漏洞而补,是非常快地解决问题啊!但那是不是有些被动啊?确实挺被动的,羊圈烂之前,我们有没有说主动去检查羊圈中的漏洞?当然,我们可以去建立这样的检查机制,只是亡羊补牢的重心不在主动检查,查漏补缺那应该是舍旧谋新这伙计来做的啊!OK。那我们就可以说亡羊补牢是建立在损失发生以后,而显得有些被动。
同样,舍旧谋新也要一个字一个字拆开来定义。相比起亡羊补牢而言,舍旧谋新非常难定义。舍是舍弃、抛弃、放弃的意思吧?都和“弃”有关。那为什么要丢掉?丢掉这个行为的性质是什么?背后意味着什么?我父亲是古汉语教授,我当时还跑去问了,能否说舍不等于弃,不一定要丢掉?不能,舍就是舍,就一定要丢东西。但问题是,这里讨论的是一种处事方法啊,也就是问题出现了之后,我尝试怎么去做。尝试不一定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行为前的思想嘛。既然谋是一种思想,那么舍也可以是一种思想啊!我能不能定义成,我试图去舍旧谋新,但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不一定落实了舍弃这个行为呢?另外,可不可以划分为大舍和小舍呢?可不可以注入一种年轻人敢舍敢为敢做敢当的精神呢?谋?是不是普通民众听到舍和谋,就觉得是多大的工程?不,不一定,舍有小舍,谋自然也有谋定而后动的大谋,也有每天思考总结规划的小谋,睡前三分钟想一下今天有什么不足,吃了什么亏,明天要坚持什么方法,这些都是舍旧谋新。舍一定是舍物质性的东西吗?不一定,舍去旧的思想观念也是舍。对,就如同你要问自己,用什么来补牢一样,也要问下自己,旧和新具体可以体现为一些什么东西?
还有旧和新,是时间轴上的旧和新吗?不一定嘛!
同样,因为时间关系,我这里不深入展开,你们可以去看看我提供的一些资料。
似乎在这个辩题中,还不适合我发散性思维的全面展开。有没有哪位队员有不懂地方的?
【视时间决定,是否以全职太太为例子,继续展开?】
【女大学生做全职太太是不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除了定义其中的四个关键词,女大学生,全职太太,社会资源,浪费以外,实际上我还会去想很多东西。再次重复一句话,这些想到的东西我不一定会在场上实际地说出来,只是一种脑海内的思考。我看到女大学生,我会想大学生是什么?女大学生是对大学生的限定,那么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有什么区别?想到大学生,就想到改革开放恢复的高考制度,那时候的大学是什么?为什么一般定义下,大学生包括专科生,对,因为那时候教育资源匮乏,刚改革开放,专科生都是非常稀罕的东西。那么现在呢?现在的大学生多不多?多!好的,再从大学生想到大学,想到校园,想到教育理念,我们国家试图用资源去教育出怎样的人?这些也可以想象。
看到社会资源,先想资源是什么东西?记住,我要的不是词典式的定义,而是想问下你对资源的感悟是什么样的。OK,假设我现在想到,资源就是用来使用的财富。好的,财富这个关键词先记下来,等会儿去思考。使用财富,那么就一定有使用者。这里的使用者是社会,或者是国家,那么就一定和使用者的价值判断有关,使用者决定怎么使用这些财富。因此,最终又和社会画上了关系。社会?这里思考社会是什么,是不是太复杂了?师兄?真的和今天的辩题有必要吗?对!非常有必要。社会是什么?原始人类为什么聚居?以为要更好地活下去!生存下去!那么原始社会又怎么进一步地进行社会演变,制定出了一些行为规则,包括怎么分配资源和使用资源?为什么,为了人类更好地生活下去。那人类的生活追求和社会,以及和社会资源的使用,便大有关系,于是我们又可以联系上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无论是使用财富,还是判断使用有没有到位,是要和使用的项目——女大学生,使用背景——教育现状,使用目的——社会和人类的发展等密切相关的,这样,就全都连起来了。
这就是我的定义方法,充分展开,展开,再展开,我这人的思维跨度本身就很大,所以我可以充分地去联想,脑海中装满更多东西,然后再来正儿八经地具体破题。
【这里可能会有人看不懂,因为现场还要讲得啰嗦些,如果你们不懂我在说什么的话,再来问我吧】
我在这段时间,才模糊地认识到了这种充分展开的方法好处。我上次和你们说过,到了研究生阶段,肯定需要用更深的学科知识来为辩题做铺垫,比如讨论【跳槽有利于/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或者是【女大学生做全职太太是/不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就涉及到人力资源学的知识,如【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不利于城市发展】,就设计到城市发展、人口学等知识,另外,每一个辩题中,背后都涉及比较深的哲学知识。那20集视频也说过,辩论赛要注意知识的进补,大型比赛需要一个月时间来准备,准备时间用来做什么?我相信,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来进行知识的奠基。
但是我们呢?我们只有一个星期来准备比赛,我们平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读其他领域的著作,我学法律的,法律都学不好,基于业余兴趣,我也报过人力资源学的选修课,平时可能会去翻翻课本,哲学方面的话,上次给你们培训的小明,就挺喜欢看这些书,但总之,我们再勤奋,也不可能去进行全面的知识进补。另外,我也说过,往往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在饭堂里坐下想象出己方的观点,而不是基于学科知识来总结出己方观点,这个时候为了令我们想象出的观点听起来更合理,我们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想得更全面,更深。
因此,在打女大学生的辩题的时候,我可能没时间去看人力资源学,但是我可以去好好的想一想,社会资源到底是什么东西?我这里要想出的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而是自己对社会资源的看法。从实践中我自己所使用的社会资源出发,得出自己的理论。
小明很喜欢问队员们一个问题,笔到底是什么?参加过培训的人就会明白,无论你对笔给出怎么样的定义,小明都会找出其中的漏洞,从而用一个反例来击败你。同样,在辩论场上,你的定义是很可能有漏洞的,对方找到之后,你要如何去弥补。比如你对社会资源给出了一句定义,对方找到了其中的漏洞,你一下子没办法去进行直接的弥补的话。这个时候,你可以讲一下你心中对社会资源的看法,你说出来的话不是规范性的定义语言,但是你深深明白,社会资源是什么东西?甚至你有那个能力的话,你可以用一大堆排比句丢过去,社会资源是让我们追求幸福的工具!社会资源是让社会中的人更好生活的财富。。。云云
(五)确定标准
标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总是觉得它很难想?
培训那晚讲得不好,因此我把这一段删掉了。关于标准是什么,每个系队甚至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去查完资料以后,再通过QQ群或者是培训,来和你们分享。总之,我个人意见以为,非比较性辩题等非必须要想标准的辩题中,如果你弄不出一个好的标准,我建议就不要勉强去弄一个出来,很牵强,没用甚至会起反效果。
胡亘周于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性本善辩论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