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纲第七章介绍

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
本期閱覽次數:45761,訂閱總人數:11377&&人
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4期
《台灣學誌》第3期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5期
故宮學術季刊第28卷第3期
民俗曲藝第171期
福嚴佛學研究第6期
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2卷第2期
文化驛站第28期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1年第2期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1年第1期
東洋古典學研究第31集
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第39號
日本漢文學研究第6號
東洋文化研究第13號
中國學志第25號(无妄號)
百年中國的譜系敘述
張學良與趙一荻的清泉幽禁歲月
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
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
洛神賦圖與中國古代故事畫
研究二二八
慧思法華禪觀之研究--法華三昧與大乘四念處的互攝與開展
中華民國百年紀事
臺灣師大圖書館鎮館之寶:翁方綱《翁批杜詩》稿本校釋
部落.文化.產業發展:達觀村文化資源與觀光產業調查研究
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發展與皇民化運動——「皇國佛教」的歷史進程()
改變香港歷史的60篇文獻
傅正《自由中國》時期日記選編
書寫與詮釋:臺灣八○年代前後家國散文之書寫探勘
元遺山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增訂善本書目
北洋軍閥史
東宗的呼喚--2010賴鵬舉居士逝世周年及學術研討會
翻訳の文学ーー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文化の領域
ふたつの故宮博物院
毛澤東思想の全体像--本質と歷史.井崗山から核大國へ鷍_
チベット佛教美術とマンダラ
古代中世日本の內なる「禪」
古代宮廷文学論:中日文化交流史の視点から
雲南の多様な世界
台湾タイヤル族&#年:漂流する伝統、蛇行する近代、脱植民地化への道のり
平安時代識字層の漢字.漢語の受容についての研究
Women of the Conquest Dynasties: Gender and Identity in Liao and Jin China
The Empress and Mrs. Conger: The Uncommon Friendship of Two Women and Two Worlds
Neo-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Beyond Suffering: Recounting War in Modern China
Religion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East Asia
Confucian Role Ethics: A Vocabulary
Before and Beyond Divergence: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Change in China and Europe
&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4期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道家的自然體驗與冥契主義--神秘.悖論.自然.倫理(賴錫三)《釋名》聲訓所反映的聲母現象研究(李存智)骸骨與銘刻--論黃錦樹、郁達夫與流亡詩學(高嘉謙)泰山與太和山的香稅徵收、管理與運用(蔡泰彬)寓教於覽--戰後臺灣展覽活動與「臺灣省博覽會」()(廖文碩)關於臺灣客家建築的根源及其型態的特徵(黃蘭翔)從喬凡尼.卡斯蒂利歐內的舊約遷徙作品看17世紀古典繪畫理論(蔡敏玲)
&《台灣學誌》第3期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臺灣歌仔冊的本土化現象(臧汀生)《臺省民主歌》作者與腔調的探討(施炳華)日治時期啟蒙運動的再現:《滄溟行》、《荒村》的歷史敘事(林淑慧)朗唱の諸相——タイヤル(泰雅)族を例として(伊藤順子)書評:語言、文學與文化三部曲:杜建坊《歌仔冊起鼓》述評(姚榮松)研究紀要:十七世紀的諷刺文章:閻和赫立(Jan and Gerrit)兩個荷蘭人教師的對話(下) (賀安娟)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5期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漢唐長安的城內城外空間結構:古代城郊佈局的地理資訊系統(GIS)分析(貝克定,Timothy D. Baker Jr.)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羅麗馨)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的技術人力之招募:以土地調查事業為例(蔡龍保)成舍我的新聞教育實踐:從職訓報童到本科專業()(唐志宏、連慧珠)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青年遠征軍(聞黎明)
&故宮學術季刊第28卷第3期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張即之及其大字(傅申)串建歷史記憶、形塑家族傳承──以樓鑰及其族人的書畫文物蒐藏及書籍刊刻為例(黃寬重)從御製詩看乾隆皇帝典藏的汝窯(余佩瑾)南宋時期的出版市場與流通空間──從科舉用書及醫藥方書的出版談起(許媛婷)
&民俗曲藝第171期
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臺灣音樂的研究新動向專輯【論文】音樂作為一種離散社會空間:臺灣中和地區緬甸華僑的音景與族裔空間建構(呂新純)歌謠中的部落、歷史與生活:以三首馬蘭阿美族的現代歌謠為例(孫俊彥)戰後臺灣客家音樂的建制化歷程:以《中原(苗友)》月刊()的再現為例(許馨文)【研究資料報告】談《臺灣日日新報音樂資料彙編》對臺灣音樂史研究之價值:以明治時期為分析對象(陳峙維)【其他論文】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人物:馬六甲找鄭和(謝世忠)【其他研究資料報告】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出版刊物《臺灣地方戲劇》中的戲劇史料(林鋒雄)
&福嚴佛學研究第6期
新竹:福嚴佛學院
四念住如何是唯一之道──再探“ekāyana magga”之語意(溫宗堃)漢譯佛典校勘舉例──兼論印順導師與佛典校勘(蘇錦坤)略辨《大智度論》中「因中說果」、「果中說因」之義(釋宗證)回鶻文本「常啼菩薩求法故事」略探(釋長慈)由三善根開展人菩薩行(釋開仁)TheDevelopment of Insight: A Study of the U Ba Khin Vipassanā Meditation Tradition as Taught by S.N. Goenka in Comparison with Insight Teachings in the Early Discourses(Bhikkhu Analayo)觀智的開展──早期佛典與烏巴慶、葛印卡內觀法門的比較研究(Bhikkhu Analayo 著;施郁芬 譯)
&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2卷第2期
臺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兩岸衛生安全之挑戰與展望——以傳染病為例(邱亞文、黃靜宜、張雅貞)多國籍企業亞太區域空間分工類型之探究:以在台灣設立子公司之多國籍企業為例(翁良杰、賴薏筑)中國大陸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之研究——新制度理論的觀點(曹海濤)兩岸企業購併後整合與產品開發績效之探討:外部及內部整合之觀點(張永煬、陳基祥)
&文化驛站第28期
2010年12月
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專題】文物流轉.記憶接軌──跟著日本岩佐嘉親先生一起去旅行(楊政賢)「物件」森林──日本岩佐嘉親先生捐贈大洋洲文物的標本概況(王勁之)整飭「物語」--日本岩佐嘉親先生捐贈大洋洲文物的整飭雜談(潘佳育)【南科.卑南】南科、生活、變遷──籌建中的「南科考古館」(傅鳳琴)卑南文化公園二期計畫的規劃遠景(楊淑玲)卑南考古動態(葉長庚)出田野記──卑南考古趣(宋韻如)探巡卑南遺址植物遺留的樣貌(康芸甯)【南島.藝像】臺灣原住民創作「藝術」的概念:以排灣族為例(童春發)原始與熱情--淺談岩佐嘉親先生採集的萬那杜人像與面具雕繪文物(林建成)【世界.行腳】國境之南──菲律賓巴丹群島史前遺址踏勘紀要(李坤修)凝結的美洲龐貝城──荷雅迪賽倫(Joya de Ceren)(夏麗芳)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1年第2期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文獻研究】《鏡花緣》「海外異國」考論(沈文凡)賦學視閾下的《韻補》(蹤凡)《國語》所載成文述論(郝建杰)【出土文獻】也說《睡虎地秦墓竹簡》「夜草為灰」的「夜」字(趙久湘、張顯成)逨盤補釋(麻愛民)【人物研究】《全宋詞》劉褒小傳補正(鍾振振)朱熹門人馮椅小傳輯補(馮青)羅隱年譜及作品系年(陳鵬)殷芸交遊考(張莉)梁元帝蕭繹鎮荊州詩考略(許云和)北宋文人宋白著述概況及其詩文輯補(伍聯群)論段玉裁對「葉音說」的批判(劉冠才)【歷史與文化】戰國舍人(張彥修)吳起在楚變法之年代考辨--以「期年」之義為中心(王金濤)郭象之學的內部批判--以多元有機論的辨析為中心(劉思禾)論崔述古史考證中的經世思想(韋勇強)【博士論壇】《八千卷樓書目》考(石祥)趙子崧《朝野遺事》考佚(林日波)漢魏子書輯佚(尹玉珊)【學術綜述】二十世紀古文獻學研究史芻議(陳東輝)【新書推介】華鍾彥《中國歷史文選》(姚小鷗)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1年第1期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文獻研究】由《孔子家語》與《禮記》、《說苑》諸書的關系看其價值(王化平)選本、別集、賦話對先唐俗賦的保存與傳播(馬麗婭)張燧《千百年眼》因襲楊慎《升庵集》考論(朱志先)《張修府日記》手稿及其史料價值舉例(李青枝、胡政)【古籍輯佚】散曲輯佚(楊東甫)《明皇雜錄》佚文拾遺(王新芳、孫微)《全元文》失收墓志七篇補遺(崔瑞萍)《陳留耆舊傳》輯補(朱先林)【校點商榷】《全宋詞》點校補正(謝桃坊)《焦循詩文集》點校舉誤(黃強)《楚辭》所載漢人作品校證(二十五則)(王偉)【語言文字】兩周金文第一人稱代詞述論(武振玉)從簡帛文獻看漢語量詞系統建立的時代(李建平、張顯成)《說文》「總十二屬」正義(喬俊杰)甲骨卜辭之「正」和「又正」(鄧飛、唐建立)戴侗《六書故》考論(田耕漁)【文學與文化】曹丕文學史料三則(宋戰利)《詩經.魏風.汾沮洳》實乃「唐風」論(李建華)歷代正史《列女傳》四類守節事跡考略(劉天遙、方向東)中國神話早期研究的資料搜集與理論譯介(汪楠)【研究綜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版本學研究綜述(郝潤華、景雪敏)【新書推介】讀《中國古代俠義復仇史料萃編》有感(王立)《元朝別集珍本叢刊》首輯五種評介(曹亦冰、徐潛)
&東洋古典學研究第31集
廣島:廣島大學東洋古典學研究會
明代儒者の「静坐」論(中嶋隆藏)明治人の清代古文(2)卓然トシテ衆ニ顕ハレンコトヲ期ス(加藤國安)岡本韋庵「北地国防論」、「北地海防論」について(上)(有馬卓也)「朱子語類」巻一二六「釈氏」訳注(6)(野口善敬等 合譯)王畿「龍渓王先生会語」訳注(其の8)(吉田公平等 合譯)周易正義訓讀--文言傳(野間文史 譯)廣島大學所藏漢籍目錄:經部(赤迫照子)「廣島大學所藏漢籍目錄:經部」簡介(野間文史)
&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第39號
福岡:九州大學文學部東洋史研究會
光武帝期の官制改革とその影響(植松慎悟)北齊國家論序說--孝文体制と代体制(岡田和一郎)盧思道と「周齊興亡論」について(稻住哲朗)蘭秀山の亂と明初海運の展開--中國.朝鮮史料による東アジア海域世界の變動の再構築(陳波)清代北京における朝貢使節間の交流--朝鮮.琉球使節を例として(沈玉慧)清代鴨綠江流域の開發と國境管理(山本進)
&日本漢文學研究第6號
東京:二松學舍大學日本漢文教育研究Program
六臣注文選所引毛詩の訓読について(佐藤進)「弘決外典鈔」に関する諸問題--「論語義疏」の引用を中心に(高田宗平)「滄溟先生尺牘」の時代--古文辞派と漢文書簡(高山大毅)漢文教材の変遷と教科書調査--明治三十年代前半を中心として(木村淳)ベトナムの大学における古典(漢喃文献)教育について--前近代から現代に至るベトナムにおける漢文教育の概括(Nguyen Thi Oanh)日.朝知識人の日光に対する見方とその相違--朝鮮通信使と林羅山の日光詩を中心として(朴映美)明代雲南に残した日本人の漢詩(その2)--「滄海遺珠」所収日本人の漢詩の研究(王寶平)
&東洋文化研究第13號
東京:學習院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論說】朝鮮.世宗六年の定数寺刹指定とその意義--慶尚道地域の事例を中心として(安田純也)一九世紀末~二〇世紀初頭、ダライラマ政権の東チベット支配とデルゲ王国(徳格土司)(小林亮介)乾隆年間の天山北麓における土地と人々--環境史的視点からみた農業開発(張莉 撰;村松弘一 譯)政権移行チームという悪魔--韓国における制度記憶不活用の政治(大西裕)日本のADR(和解.調停)のアジアへの発信(草野芳郎)インドネシア法整備支援和解.調停制度強化支援プロジェクトの概要~現地滞在長期専門家の視点から(角田多真紀)【研究ノート】三.一独立運動における『独立宣言書』の展開とその意義--平壌における一事例より(佐藤正夫)【特別寄稿】三十五年ぶりの学習院訪問(李榮九)【特集1:韓国「準正規職」の法的問題】解説.最近の韓国労働法の発展と日本の非正規雇用法制の課題(橋本陽子)準正規職労働者の保護のための一試案(沈鐘斗 撰;金柾熟 譯)金融業における準正規職労働の現状と課題(文明順 撰;金柾熟 譯)不真正分離職群の雇用形態および労働法上の諸問題(朴秀根 撰;金柾熟 譯)【特集2:東アジア研究の新たなる視座:過去,現在,未来】はじめに(李正勳)衝突と和解:東アジアの歴史記憶(楊彪 撰;村上正和 譯)東アジアにおける知識人連携の重要性(SOHN Ho Min)大正期の「院外青年」運動に関する一考察--橋本徹馬と立憲青年党を中心に(伊東久智)近代台湾の新世代法律青年と政治青年の誕生(紀旭峰)朝鮮半島エネルギー開発機構(KEDO)後の非核化問題(李正勳)関与(engagement)からみる李明博政権の対北朝鮮政策(中戶佑夫)六カ国協議と東北アジア平和体制の構築(李虎男)経済力の投射:六者会談における日本の役割(OKANO-HEIJMANS Maaike)総合コメント(張華)【未公開資料:朝鮮總督府關係者錄音記錄(12)】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専売制度――塩業を中心に(宮田節子 監修,岡本真希子等 編集)【東洋文化講座「今新たに朝鮮半島を理解する」講演録】日韓併呑の桎梏史から生まれた交流の事例から未来を考える(李修京)金正日、正恩体制の形成と国際社会--経済発展と非核化の視座から(菱木一美)日本マスメディアの韓国報道の変遷と日本人の対韓意識(小針進)【論説】間接関与型使役表現のアスペクト的な意味--日本語とアムド.チベット語を対照して(扎西才讓)現代日本語の使役表現--「拡大文型」の試み(前田直子)
&中國學志第25號(无妄號)
2010年10月
大阪:大阪市立大學中國學會
本田濟先生追悼(西川靖二)少年中国から少年台湾へ——二十世紀中国語小説における青春想像と国家言説(梅家玲 撰;豊田周子 譯)新中国に生きる知識人——宗璞の初期作品を中心に(廣島直子)禮記注疏檀弓篇譯注(二十三)(禮記注疏研究班)上海の映画伝来とその興行状況について(張新民)宋代の茶詩——蘇軾を中心に(馮豔)中國語時間數量表現構造(梁淑珉)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と政治性の結合——スパイドラマ「潜伏」(南真理)中國語動作動詞の研究「扯」(淺田雅美、岩本真理)
&百年中國的譜系敘述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導言:從價值轉換到歷史還原一、脫貧與致富的悖謬──誰製造了三農問題?二、1945年以來台灣的文化譜系──一個大陸人的海外觀三、中國的民族╱國家主義焦慮——致海X外愛國華人四、一個血性思者的質文熔煉——u讀周劍岐五、史海神探,檮杌克星——胡志偉及其重審現代史的編著六、從傳統到現代的悲愴變奏——漫議李劼的歷史揚z和人文關懷
&張學良與趙一荻的清泉幽禁歲月
張閭蘅、張閭芝、陳海濱 編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本書是張學良、趙一荻於年在新竹清泉溫泉軟禁生活的紀錄,保存了許多不曾公開的珍貴照片及手稿,並根據張學良的日記、口述梳理編撰成冊,讓我們見證了一段時代的無情與捉弄,和一場愛情的永恆與絕美。作者簡介張閭蘅、張閭芝,張學良的兩個姪女,第五個弟弟張學森的女兒。由於張學良的子女都不在身邊,1967年以後,張閭蘅與妹妹張閭芝便成了張學良最親密的家人,兩人不僅協助照顧張學良與趙一荻晚年的生活,在他們過逝後,更負責整理保存他們留下來的大量珍貴文物及照片。
&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
游鑑明、胡纓、季家珍 編著
臺北:五南出版社
編者序:游鑑明導言:胡纓一、學術方法論:傾聽沉默,質疑內質1.曼素恩(Susan Mann):傳記史料中的言與不言2.賀蕭(Gail Hershatter):重獲新生:二十世紀五○年代陝西農村婦女勞動模範的產生二、傳記與教化3.錢南秀:「列女」與「賢媛」:中國婦女傳記書寫的兩種傳統4.盧葦菁:貞女傳記:禮儀論辯、道德批評和個人反思的平臺5.季家珍(Joan Judge):典範時間與世俗時間:魏息園的《繡像古今賢女傳》與晚清時刻6.胡纓:性別與現代殉身史:作為烈女、烈士或女烈士的秋瑾三、非傳統的傳記資料(一)碑銘及小說7.姚平:唐代女性墓誌綜覽8.柏文莉(Beverly Bossler):貞操的想像:從貞妓到節婦9.柯麗德(Katherine Carlitz):情婦、長舌婦、妖婦與良婦:明中期墓誌銘及小說中爭競的女性形象(二)史外線索10.伊沛霞(Patricia Ebrey):向皇后()及史傳以外的傳記資料11.王安(Ann Waltner):生命與書簡:對曇陽子之再思四、自己的聲音?12.伊維德(Wilt Idema):薄少君百首哭夫詩中的自傳與傳記性質13.魏愛蓮(Ellen Widmer):清代中期江南的女性傳記作家14.游鑑明:改寫人生之外:從三位女性口述戰爭經驗說起結語:如何閱讀中國女子傳記附錄1:正史列女傳統附錄2:《世說》賢媛傳統參考文獻
&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臺灣版前言再版前言導言第一章 家與國第二章 刑、法、律第三章 治亂之道第四章 《法經》與《十二表法》第五章 個人第六章 階級第七章 義利之辨第八章 無訟第九章 禮法文化第十章 禮與法:道德的法律化第十一章 禮與法:法律的道德化第十二章 自然法第十三章 轉捩點:過去與未來參考文獻索引後記
&洛神賦圖與中國古代故事畫
臺北:石頭出版社
本書為作者長期以來的研究成果,內容結合了結構分析、圖像比較、和相關的文獻資料,分別為存世的九卷《洛神賦圖》斷代,並建構它們之間的風格系譜;同時,也經由對這些《洛神賦圖》的研究,探討了故事畫中一些通則性的議題,包括:敘事技法、構圖方式、時間與空間的表現、和圖文轉譯與互動等問題;且藉由這些問題的處理,觀察漢代以降中國故事畫發展的情形。其內容主要包含五大部份:首先解析曹植所作(洛神賦)的美學特質和相關問題,包括它的句型結構、音韻變化、和賦文意涵等問題;其次,闡述遼寧本《洛神賦圖》如何在構圖上、圖像上、和圖文佈列及互動關係等圖像語言方面,轉譯原來文本中所具有的美學特質和意涵;又次、那些設計與表現在風格上與顧愷之有何關係?它們所反映的又是什麼時代的風格特色?再次,從墓室壁畫、敦煌壁畫、和傳世作品中觀察漢到六朝之間故事畫發展的情形,包括:敘事方法、構圖設計、時間和空間的表現法,以及人物與山水、圖像與文字如何佈列與互動的各種設計;又次,分析比較遼寧本、北京甲本、和弗利爾甲本等三本《洛神賦圖》在構圖、圖像細節、和繪畫風格方面的共同性和差異性;並推斷它們個別成畫的年代;最後,釐清傳世〈洛神賦〉故事畫的表現類型和風格系譜。作者以嚴謹的態度處理相關的文獻資料,並將作品進行細緻的風格分析和比較;且其行文流暢,論證清晰,深入淺出,使得全書輕鬆易讀。本書可謂是到目前為止,對《洛神賦圖》和中國古代故事畫的各種問題,最完整、最細緻、和最具創見的論著。
&研究二二八
臺北:博揚文化
內容簡介本書是作者近20年來研究二二八史之成果,其特色在:書中特別重視一手檔案史料之運用外,也謹守嚴格的史學方法,希望在二二八史研究上,能儘量保持史家應有的公平與客觀精神,不落入任何意識型態的紛爭之中;因為現實種種利害之爭都是短暫的,如過眼雲煙一般,而維護歷史真相的尊嚴,才是永恆的。身為專業史學研究者,釐清二二八歷史中的種種隱晦,是責無旁貸的「天職」,本書各章內容及附錄各文,即是為此目的而寫。甚麼才是真正的二二八歷史?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理解的方法與視角。作者簡介侯坤宏,1955年出生於嘉義太保,政治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1986年起,任職國史館,曾任助修、科長、薦任協修、簡任協修,現為纂修。目前主要從事戰後臺灣史、臺灣佛教史、中國近代佛教史等方面研究。著有《抗戰時期的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國史館,2000)、《印順法師年譜》(國史館,2008)、《真實與方便:印順思想研究》(法界,2009)、《研究二二八》(博揚文化,2011)。
&慧思法華禪觀之研究--法華三昧與大乘四念處的互攝與開展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佛教大乘經典的內容,常被界定為「哲理」,並由此角度來予以解讀。然而西方學者不但很早即開始思考為何許多佛教大乘經典皆以「三昧」為名,近年來更有學者提出大乘之起源,可能與甚深禪觀有關之理論。中國六世紀的南嶽慧思大師在其三部禪觀著作中,詳實地論述了他對《妙法蓮華經》禪觀之理解與修習重點,並以「法華三昧」為立足點,深化《摩訶般若波羅蜜 經》的「大乘四念處」禪觀。其論述不但凸顯了大乘三昧經典中所呈現的禪觀發展軌跡,並為大乘三昧經典形塑中國早期禪史獨特面貌與性格之過程,留下重要的歷史記錄。(典範集成.宗教4)
&中華民國百年紀事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本書是民國元年到民國一百年,每一年的大事紀。作者依據數百本資料,精心編纂本書,舉凡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教育、民生等,都做了精簡扼要的敘述,值得收藏、查詢。作者簡介馬全忠,退休新聞工作者,原籍河南,1923年生,畢業於南京國立政治大學,1948年到臺灣,1973年全家移居美國舊金山迄今。在臺期間曾服務於聯合報、中央通訊社,並參與圖書出版事業。退休前曾服務於美國世界日報、星島日報與少年中國晨報。著作尚有《印第安民族運動史》、《台灣紀事六十年》、《權把加州作汴州》、《加州地名辭典》、《橋樑工程專家楊裕球回憶錄》、《英文新聞及英文廣告》等。
&臺灣師大圖書館鎮館之寶:翁方綱《翁批杜詩》稿本校釋
賴貴三 校釋
臺北:里仁書局
內容簡介本書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鎮館三寶之一的翁方綱()手批、徐松()補批《杜詩》稿本,以及晚清夏勤邦過錄抄本《杜詩附記》為主,並以仇兆熬()《杜詩詳註》為斠讎底本,詳為比對,辨章考鏡。首編緒論,探討翁氏傳略、重要稿本、治學進路與此稿源流;次編分冊校釋,以溯源存真;未編結論,歸納翁氏批注特色、書法風格與學術價值,觀善集成,貞定其學。附錄二種與參考文獻,以備稽考。本書精校詳注,開張翁氏《杜詩》學,具有返本開新的鑒證意義。作者簡介賴貴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曾任國際漢學研究所籌備處主任及所長,專業於經學、文獻學,而以易學為主,刊行專著多種。
&部落.文化.產業發展:達觀村文化資源與觀光產業調查研究
萊撒.阿給佑 著
2011年05月
臺北:秀威資訊
推薦序自序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研究起源第二節 研究理念第三節 研究目標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一、研究方法二、研究流程第二章 和平鄉達觀村現況介紹第一節 自然環境一、環境與地理位置二、部落主要河川概況三、氣候變化概況第二節 人文環境一、和平鄉達觀村部落沿革、遷徙及形成二、達觀村面積、人口數及戶數調查三、達觀村各部落開拓史及地名淵源四、達觀村各部落族群分佈概況簡述五、達觀村各部落先賢事蹟 23六、達觀村各部落居民之宗教或民間信仰七、達觀村各部落歲時習俗簡介八、達觀村各部落文化活動簡述第三節 觀光資源一、達觀村各部落建議旅遊路線二、達觀村各部落特色食品概述第四節 部落產業第五節 結語第三章 達觀村各部落人民團體概況第一節 社區發展協會基本資料第二節 部落自主性團體或民間社團基本資料第三節 結語第四章 部落發展過程中的議題思辯第一節 確認土地與自然資源第二節 部落的觀光衝擊﹝impacts﹞第三節 土地是不能給人的第四節 環境教育的建立第五章 結論第一節 部落與政府的反求諸己第二節 重新建構部落發展的意義與目的附 錄 台中縣和平鄉的行政一、行政劃分二、和平鄉公所行政組織職掌簡介參考書目
&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發展與皇民化運動——「皇國佛教」的歷史進程()
臺北:博揚文化
內容簡介本書嘗試從歷史脈絡的發展,以甲午戰爭(1894)、廈門事件(1900)、西來庵事件(1915)、九一八事變(1931)、七七事變(1937)、太平洋戰爭(1941)為縱向座標,以殖民政府相應政策、日本佛教與臺灣佛教互動為橫向座標,縱橫交錯處所展開的殖民佛教統治,以時期劃分為前期(:探索與結盟)、中期(:合作與開展)、後期(:皇化與改造),來觀察每一時期皆因歷史事件而展現不同的臺灣佛教殖民面貌。作者簡介闞正宗,1961年出生於臺灣嘉義,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佛光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研究主要集中在殖民時代以降至近現代臺灣佛教史、日臺佛教交涉等方面,著有《臺灣佛教一百年》(東大)、《重讀臺灣佛教》、《臺灣佛寺的信仰與文化》、《臺灣佛教史論》等書,綜合歷史文獻、田野調查與口述歷史的理論與方法。
&改變香港歷史的60篇文獻
區志堅、彭淑敏、蔡思行 著
香港:中華書局
內容簡介這是一部新穎翔實的香港歷史文獻讀本。所選的歷史文獻,諸如《南京條約》、《英皇制誥》、《省港罷工委員會命令》、《防止賄賂條例》、《中英聯合聲明》、《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等,都是對香港發展的進程曾產生過深遠影響的條約、政令和法例。然而,本書又絕不僅限於收錄官方文件,像《獅子山下》、《釣魚台戰歌》等歌曲,孫中山在香港大學的演講等民間文獻,也是編者所關注的。本書的另一大特點,是編者為每一篇文獻提供深度解讀,勾畫出該文獻特定的歷史背景及其對時代的影響和意義。作者簡介區志堅,現職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高級講師,獲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研究範圍包括近代及當代中國歷史、香港歷史文化教學及研究工作。著作包括《新視野通識教育(現代中國)》(合編)、《香港海關百年史記》(合編)、《The Perspectiv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合編)、《新視野中國歷史(地域與資源運用)》(編著)、《馬鞍山風物誌》(編著)等。彭淑敏,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哲學博士、哲學碩士及香港城市大學傳播與新媒體學文學碩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香港註冊導遊協會課程顧問及客席講師。研究興趣以近代中國史、基督教史、高等教育發展史、婦女與醫療教育和香港史為主。曾參與《地方社會文化與近代中西文化交流》、《閱讀香港:新時代的文化穿梭》等出版工作。蔡思行,香港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曾任職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兼職講師,負責現代中國歷史和東西文化的教學工作。研究範圍包括十九世紀廣東香港沿海貿易史、中國海關史、中國童子軍等。曾參與《香港海關百年史()》的研究工作,編寫《東西文化面面觀》等。
&傅正《自由中國》時期日記選編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傅正《自由中國》時期日記選編》,選錄整理傅正()在日至日之日記。本書是傅正親聞歷見的紀錄,對研究他個人這段時期的生命史、《自由中國》雜誌和1950年代的臺灣史,都是最基礎的史料之一。
&書寫與詮釋:臺灣八○年代前後家國散文之書寫探勘
臺北:文津出版社
內容簡介臺灣新文學在經日本殖民統治後,直到國民政府遷臺,兩岸政權分治使臺灣散文作家身份上可區分「外省作家」、「本省作家」、「原住民作家」與來臺的「馬華作家」,而類型上則有「回憶錄」、「國族史」與「家族史」等不同視角下家國散文的書寫。本書透過第一章導論、第二章作家身份論、第三章作品類型論與第四章結論,剖析臺灣八零年代前後歷史文化風潮下,家國散文書寫與詮釋的多樣風貌。作者簡介柯品文,國立成功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大學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文學、大陸現當代文學、文化思潮與文學理論研究。曾獲國科會博士論文撰寫獎助、國藝會出版獎助、高雄文化局創作出版獎助、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等。已出版小說集《異鄉人》、《漩渦》,國語文書《創意作文寫作魔法書(上、下)》,碩士論文《作品與儀式》與大學中文教材編撰《中文大學堂》。
&元遺山研究
臺北:文津出版社
內容簡介元遺山為雄視金源一代的文學泰斗,其歷史貢獻很值得深入探究。本書釐為四章。第一章〈《中州樂府》研究〉,旨在通過對這一詞集的關注,把握金源詞壇的基本風貌以及潛蘊其間的遺山精神。第二章〈遺山詞的多維向度〉,從「人生軌跡與詞風演進」、「清雄頓挫與雅潔明麗」、「厚古愛今與博收並蓄」、「鐘鼎山林與歧路彷徨」這四個層面,剖析遺山詞作的主體風格,捕捉特定時代裡遺山心態的轉折與審美追求。第三章〈史實與文獻〉,辨析了元遺山在「癸巳之變」中的真實表現,對後人所稱的元好問之闕題殘詩詳作考釋,糾正了自明瞿佑《歸田詩話》相沿至今的一大錯誤;對今人增補遺山詞的某些舛誤予以辨正,釐清著作權之歸屬;對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一書進行輯補,增出兩萬餘字。第四章〈傳播與接受〉,剖析了元遺山在「夫子刪詩」這一歷代聚訟不已的公案中的真實態度。同時,既就郝經詩歌對元遺山風格的承繼與發展作了有益探索,又對清代著名史家趙翼之所以推崇遺山詩風的原因給予深入探究,並闡析了近現代學者對元遺山的接受與詮釋。本書的撰著,與作者既往的學術追求一致,意在「熱中取冷」、「鬧中取靜」,不為求全之屑屑議論,而選擇研究相對薄弱之處下手,以點帶面,勾畫遺山心史,為遺山研究拾遺補闕。作者簡介趙興勤,1949年7月生,江蘇省沛縣人,徐州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戲劇戲曲學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元好問學會理事、中國《金瓶梅》研究會(籌)理事、江蘇省明清小說研究會副會長、常州市趙翼研究會副會長等職。已出版的學術著作有《古代小說與倫理》、《明清小說論稿》、《趙翼評傳》(南京大學版)、《中國古典戲曲小說考論》、《古代小說與傳統倫理》、《趙翼評傳》(江蘇人民版)、《理學思潮與世情小說》等13種,主編、參編(撰)《中國風俗大辭典》、《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鑑賞辭典》等30多種,在海峽兩岸發表論文150多篇。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增訂善本書目
周駿富 審訂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本書著錄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現藏中文古籍,依據經、史、子、集、叢分部類。本書目以時代為斷,清乾隆以前版刻,皆列入善本範圍。而乾隆以後版刻,其有特色者而顯著者,亦列入善本中,如嘉慶年間朱、墨套印本,即其一例。版本著錄次序:首朝代、元號、紀年,次刻者及處所,各項如有未具,且無法考知者則闕之。
&北洋軍閥史
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第一章 緒論一、北洋軍閥史的研究物件二、北洋軍閥史的劃階段問題三、近代軍閥的定義四、北洋軍閥集團的特點五、北洋軍閥集團歷史作用的估計六、五十年來的北洋軍閥史研究七、北洋軍閥史文獻述略八、未來的展望第二章 北洋軍閥集團的興起()第一節 十九世紀末期的清王朝”一、內外交困?形勢二、日趨腐朽的舊軍第二節 新建陸軍的建立一、編練新軍的呼聲二、編練新軍的實驗一一定武軍與自強軍三、袁世凱與北洋新軍的建立四、北洋三軍的來歷第三節 武衛右軍的組建一、袁世凱與戊戌變法二、武衛軍的組建三、武衛右軍的擴編第四節 從北洋常備軍到北洋六鎮一、北洋常備軍的組建二、清政府設立練兵處後記
&東宗的呼喚--2010賴鵬舉居士逝世周年及學術研討會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東宗的呼喚:2010賴鵬舉居士逝世周年學術研討會」之發起是為紀念賴鵬舉先生,他曾任東方宗教討論會的創立成員之一,對佛教藝術的研究不遺餘力。周伯勘教授、林安梧教授、陳清香教授、顏尚文教授及林保堯教授值賴居士逝世周年,特舉辦一場「東方宗教紀念研討會」。東方宗教研討會自1996年出版第五期之後,直到2010年又出版第六期。此次研討會共分為3個主題,分別為「賴鵬舉居士」、「東方宗教」、「語文與藝術」研究議題,共計26篇東方宗教和藝術相關論文發表,分別由釋惠敏、顏尚文、陳乾原、陳敏齡、賴文英、越建東、郭祐孟、蔣義斌、周伯勘、鄭志明、江燦騰、溫金柯、釋昭慧、賴賢宗、曹志成、林安梧、李豐楙、胡其德、王見川、謝聰輝、呂錘寬、宋光宇、釋依昱、龔詩文、陳清香、陳奕愷、林保堯、沙武田等教授與會並發表論文。
&翻訳の文学ーー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文化の領域
京都:世界思想社
文学の翻訳がもつ政治性や文化性を究明し、東アジア(韓国、日本、中国)の錯綜する多様な文学、文化状況を比較の目線から皮膚感覚で伝える。東アジアの三ヵ国に在住し、各言語をこなす著者ならではの文学論、文化論の核心をなす。
&ふたつの故宮博物院
野嶋剛 著
東京:新潮社
序章 故宮とは、文物とは第一章 民進党の見果てぬ夢――故宮改革第二章 文物大流出――失われたのか、与えたのか第三章 さまよえる文物第四章 文物、台湾へ第五章 ふたつの故宮の始まり第六章 中華復興の波――国宝回流第七章 故宮統一は成るのか
&毛澤東思想の全体像--本質と歷史.井崗山から核大國へ鷍_
東京:東洋出版
第1編 中国制覇までの毛沢東(ソ連によって育てられた国共両党――合作と敵対;井崗山と中華ソビエト共和国の恐怖政治;捏造の長征神話ほか)第2編 共産党独裁――軍事的超大国を目ざす毛沢東(中華人民共和国樹立と恐怖政治;朝鮮戦争――スターリンの狙い、毛の思惑;台湾海峡危機の演出と原爆取得ほか)第3編 毛沢東なき毛沢東思想(毛の死と同時に始まった権力闘争――鄧小平の復権と覇権;毛沢東思想を揚げる最高実力者;改革派と保守派――経済は改革、政治は保守の鄧小平ほか)
&チベット佛教美術とマンダラ
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
第1章 チベットの地理と歴史第2章 チベットの仏教美術概観第3章 インドにおけるマンダラの成立と展開第4章 ラダック地方アルチ寺三層堂のマンダラ第5章 ペンコル・チョルテン第五層の金剛界マンダラ第6章 マンダラ儀軌集成書「ヴァジュラーヴァリー」第7章 ゴル寺の 「ヴァジュラーヴァリー・マンダラ集」 とその周辺第8章 ボストン美術館所蔵 「カーラチャクラと諸尊図」第9章 ミトラヨーギンの 「アビサマヤ・ムクター・マーラー」第10章 集会樹に見られる宗教実践とイメージ第11章 「五百尊図像集」 に関する基本的問題第12章 解体されるマンダラ
&古代中世日本の內なる「禪」
西村美香 編
東京:勉誠出版
序文(西山美香)日本の禅宗にとっての中国四川省(菅原昭英)臨済宗の伝灯と文化(竹貫元勝)唐僧義空の来日(田中史生)達磨宗の展開と禅籍開版(中尾良信)【コラム】大和多武峰と宋仏教――達磨宗の受容をめぐって(横内裕人)鎌倉期の禅宗の坐禅について(舘隆志)「仏法大明録」と「真心要決」――「沙石集」、「徒然草」の禅宗的環境をめぐって(荒木浩)【コラム】円覚寺の創建と密教の祈序(西岡芳文)北条得宗家の禅宗信仰をめぐって――時頼・時宗を中心に(橋本雄)【コラム】五山文学概説(太田亨)虚堂智愚から南浦紹明へ(西尾賢隆)【コラム】清拙正澄ゆかりの摩利支天像をめぐって(織田顕行)等持院・真如寺と足利氏(細川武稔)足利義満の内なる宋朝皇帝――京都相国寺と開封大相国寺(西山美香)【コラム】室町後期における禅林の嗜好と謡曲(樹下文隆)牧溪の尊重(荏開津通彦)十年遊子は天涯に在り――明初雲南謫居日本僧の詩交(村井章介)雲南の日本僧、その後(榎本渉)江西龍派の農業知識(川本慎自)無外如大伝と千代野伝説の交流(山家浩樹)【コラム】禅宗寺院の彫像にみる中国風の受容と展開(浅見龍介)和刻本「十牛図」の展開(村木敬子)日本文化と禅僧たち――「禅文化」の成立と展開(吉田道興)博物館紹介駒澤大学禅文化歴史博物館(塚田博)花園大学歴史博物館 ZEN MUSEUM(志水一行)
&古代宮廷文学論:中日文化交流史の視点から
東京:勉誠出版
凡 例序 章――本書の問題意識と方法  一 なぜ、宮廷文学か――同時代的考察の可能性  二 遣唐使がもたらしたもの――歴史と文学のはざま  三 宮廷詩人と律令官人――ふたつの省試  四 「国風暗黒」の再検討  五 本書へのいざないⅠ 奈良朝天平期における風流の受容第一章 風流と遊宴――六朝から唐へ  一 風流の原義  二 史伝の人物評と風流  三 「世説新語」の風流  四 「風流子」と「風流座」  五 遊宴の風流第二章 風流と踏歌――天平宮廷文化の創出背景をめぐって  一 天平の風流  二 元宵の踏歌  三 踏歌と「梅花落」  四 盛唐の風流  五 風流と「あそび」Ⅱ 平安朝の宮廷文学と省試詩第三章 「経国集」の試帖詩考  一 唐代と平安朝   二 五言四韻の問題   三 桓武朝と文章生試   四 ふたつの「王昭君」   五 楽府詩と文章経国第四章 平安朝における唐代省試詩の受容――九世紀後半を中心に  一 課題の借用   二 侍宴詩題の類似   三 「冬日可愛詩」について   四 「未旦求衣賦」と「霜菊詩」第五章 菅原道真と省試詩――古体詩への道のり  一 菅詩と白詩  二 七排の問題  三 「折楊柳」のからくり   四 古体詩への目覚め  五 さらなる深化へ第六章 夕霧の学問――字の儀式から放島試へ  一 問題の所在   二 「浅葱」のなぞ   三 二条院と字の儀式   四 放島試の再検討   五 むすびにかえてⅢ 平安朝の宮廷文学と遣唐使第七章 重陽詩宴と遣唐使――中唐の視座から  一 「難き詩」と重陽宴   二 天武朝の重陽宴   三 九月九日と射礼   四 曲江亭の重陽宴   五 むすびにかえて第八章 嵯峨天皇と重陽詩宴――悲秋文学の成立へ  一 平安朝と中唐  二 重陽詩賦の製作年次  三 重陽詩宴と豊作――唐への志向  四 悲秋詠の成立――重陽詩宴と悲秋  五 隠逸の境地へ――むすびにかえて終章 唐代と平安朝の宮廷文学――宮帷の詩人たち―  一 太宗後宮の才媛たち   二 武才人の紅涙    三 上官婉児と宮廷の文学サロン   四 「後宮の佳麗三千人」の玄宗朝    五 徳宗朝の女官たち  六 嵯峨詩壇の女性たち
&雲南の多様な世界
東京:大修館書店
1 はじめに――雲南へのいざない2 雲南の世界とその風景3 雲南の歴史4 多様な少数民族の世界5 雲南スケッチ
&台湾タイヤル族&#年:漂流する伝統、蛇行する近代、脱植民地化への道のり
山路勝彥 著
東京:風響社
まえがき●第一部 ガガと贖罪──タイヤル族慣習法の世界第一章 日常の生活圏と人間の分類 第一節 日常の生活圏 第二節 周辺の地理的認識 第三節 人間の分類第二章 慣習法の意味論──ガガの社会・文化的秩序 第一節 ガガの語釈 第二節 先行する二つの研究──霧社と南澳の事例 第三節 鍵概念の検討 第四節 マトワル地方の慣行 第五節 ガガの崩壊と農耕儀礼の展開 第六節 展望のための比較 第七節 贖罪と個人第三章 親族儀礼と出産の穢れ 第一節 親族関係の概観 第二節 キョウダイ関係と禁忌の慣行 第三節 出産と穢れの観念 第四節 比較への展望第四章 病気の概念と癒し 第一節 病気の民俗概念 第二節 病気の種類と名称 第三節 病因についての考え方 第四節 呪術、占い、そして救済第五章 変化のなかのタイヤル族──一九八○年までの軌跡 第一節 日常生活の変貌 第二節 分配と平等 第三節 キリスト教と宗教観念の変化 第四節 変化、そして時間と歴史●第二部 植民地経験の民族誌第六章 植民地主義の誕生──明治七年の台湾出兵事件第七章 南庄事件と〈先住民〉問題──植民地台湾と土地権の帰趨 第一節 台湾と樟脳 第二節 南庄事件の原因と展開 第三節 植民地統治と土地権 第四節 保留地の過去と現在第八章 萬大村の昭和史──「須知簿」を読む 第一節 萬大村の成り立ち 第二節 タナー・トノフがやって来た 第三節 風俗習慣と「迷信」の記録 第四節 トウモク制度の擁立 第五節 支配の貫徹とガガの崩壊 第六節 未知なる外の世界へ第八章・附 絵葉書の民族誌、あるいは植民地の表情──皇民化時代、先覚者の描いた台湾ツォウ族の自画像●第三部 脱植民地化への道──現代を生きる第九章 部族?民族?──タイヤル族の分限、タロコ族とセデック族 第一節 近世文献にみる人間集団の記述 第二節 人間分類の開始──「種族」概念の登場 第三節 タイヤル族と「種族」、および「部族」 第四節 国家のなかのタイヤル族 第五節 伝統の模索 第六節 タイヤル族、セデック族、タロコ族第十章 蛇行する〈原住民工芸〉──タイヤル族の織布文化、脱植民地化とモダニティ 第一節 博物館での展示 第二節 「原始芸術」の発見 第三節 織布文化の流転 第四節 織布文化と民族認同 第五節 〈エスニック〉という次元からの飛翔 第六節 おわりにあとがき引用文献索引
&平安時代識字層の漢字.漢語の受容についての研究
淺野敏彥 著
大阪:和泉書院
第一章 漢字.漢語研究史と本書の方法第二章 平安時代識字層の漢語受容についての研究第三章 平安時代識字層の漢字使用と表語についての研究第四章 結語――本書の要旨と課題あとがき索引
&Women of the Conquest Dynasties: Gender and Identity in Liao and Jin China
Linda Cooke Johnson
June, 2011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China’s historical women warriors hailed from the northeast (Manchuria) during the Liao (907–1125) and Jin () dynasties. Celebrated in the Liao History, they were “unprecedented.” They rode horseback astride, were good at hunting and shooting, and took part in military battles. Several empresses—and one famous bandit chief—led armies against the enemy Song state. Women of the Conquest Dynasties represents a groundbreaking effort to survey the customs and lives of these women from the Kitan and Jurchen tribes who maintained their native traditions of horsemanship, militancy, and sexual independence while excelling in writing poetry and prose and earning praise for their Buddhist piety and Confucian ethics. Although much work has been devoted in the last few years to Chinese women of various periods, this is the first volume to incorporate rece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and information drawn from Liao and Jin paintings as well as literary sources and standard historical accounts.Conquest women combined agency and assertiveness drawn from steppe traditions with selected aspects of Chinese culture such as ethics and literacy. Empress Chengtian led Liao armies to victory against the Song, successfully ran the state for thirty years during her son’s reign, and enjoyed a lengthy and public liaison with her prime minister. Empress Yingtian, the wife of the Liao founder and his assistant in military affairs, famously refused to comply with the steppe custom of following one’ instead she cut off her right hand and placed it in the late emperor’s coffin as a promise to join him later. These confident and talented women were rarely submissive in matters of sexuality and spouse selection, but they were subject to the restrictions of marriage and the levirate if widowed.The women of the northeast stand in vivid contrast to their counterparts in the south, where female identity was molded by a millennia of Confucian ethics and women were increasingly sequestered in the home and constrained by concepts of virtue. Women of the Conquest Dynasties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history of steppe patterns of feminine behavior and will reveal new areas of comparative study.
&The Empress and Mrs. Conger: The Uncommon Friendship of Two Women and Two Worlds
Grant Hayter-Menzies
June, 2011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The story of two women from worlds that could not seem farther apart—imperial China and the American Midwest—who found common ground before and after one of the greatest clash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the fifty-five-day siege of the Beijing foreign legations known as the Boxer Uprising. Using diaries, letters and untapped sources, The Empress and Mrs. Conger traces the parallel lives of the Empress Dowager Cixi and American diplomat’s wife Sarah Pike Conger, which converged to alter their perspectives of each other and each other’s worlds.Grant Hayter-Menzies’s first book for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was "Imperial Masquerade: The Legend of Princess Der Ling". He is also the biographer of stage and screen stars Charlotte Greenwood and Billie Burke. He lives in Sidney, British Columbia, where he is working on a book about Pauline Benton, the American-born Chinese shadow theater master.
&Neo-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Barry C. Keen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Approximately fifteen hundred years after Confucius, his ideas reasserted themselves in the formulation of a sophisticated program of personal self-cultivation. Neo-Confucians argued that humans are endowed with empathy and goodness at birth, an assumption now confirmed by evolutionary biologists. By following the Great Learning—eight steps in the process of personal development—Neo-Confucians showed how this innate endowment could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living morally. Neo-Confucian students did not follow a single manual elaborating each step of the Great L instead they were exposed to age-appropriate texts, commentaries, and anthologies of Neo-Confucian thinkers, which gradually made clear the sequential process of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its connection to social order. Neo-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opens up in accessible prose the content of the eight-step process for today’s reader as it examines the source of mainstream Neo-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and its major crosscurrents from 1000 to 1900.
&Beyond Suffering: Recounting War in Modern China
James Flath & Norman Smith
April, 2011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List of IllustrationsPreface: Lisbon, Xuzhou, Auschwitz: Suffering as History / Timothy BrookIntroduction / James Flath and Norman SmithPart 1: Society at War1 Writing and Remembering the Battle against Opiates in Manchukuo / Norman Smith2 War, Schools, China, Hong Kong: 1937-49 / Bernard Hung-kay Luk3 Bombs Don’t Discriminate? Class, Gender, and Ethnicity in the Air-Raid-Shelter Experiences of the Wartime Chongqing Population / Chang Jui-te4 Militarization and Jinmen (Quemoy) Society, 1949-92 / Michael SzonyiPart 2: Institutional Engagement5 The Blagoveshchensk Massacre of 1900: The Sino-Russian War and Global Imperialism / Victor Zatsepine6 Victims and Victimizers: Warlord Soldiers and Mutinies in Republican China / Edward A. McCord7 Turning Bad Iron into Polished Steel: Whampoa and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Chinese Soldier / Colin Green8 Orphans in the Family: Family Reform and Children’s Citizenship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1937-45 / M. Colette PlumPart 3: Memory and Representation9 Controlling Soldiers: The Memory Scars of Late Imperial China / Alexander Woodside10 Chinese Savages and Chinese Saints: Russians and Chinese Remember and Forget the Boxer Uprising in 1920s China / Blaine Chiasson11 Setting Moon and Rising Nationalism: Lugou Bridge as Monument and Memory / James Flath12 War and Remembering: Memories of China at War / Diana LaryGlossarySelected BibliographyContributors
&Religion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East Asia
Thomas David DuBois
April, 201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 In the beginning: religion and history2. Ming China: the fourteenth-century’s New World Order3. The Buddha and the shogun in sixteenth-century Japan4. Opportunities lost: the failure of Christianity, 5. Buddhism: incarnations and reincarnations6. Apocalypse now7. Out of the twilight: religion and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8. Into the abyss: religion and the road to disaster during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9. Brave new world: religion in the reinvention of postwar Asia10. The globalization of Asian religion.
&Confucian Role Ethics: A Vocabulary
Roger T. Ames
April, 2011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Confucian Role Ethics is an exploration of what constitutes and how one becomes an authentic, moral human being as conceived in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The book establishes an interpretive context by exploring some of the cosm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through discussion of commentary on the Yijing (The Book of Chang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ese cosmology. The author proceeds to delineate the morals and ideals of a Confucian life and its foundation in feelings of familial intimacy and its human-centered religiousness. These ideas are contrasted with the principle and virtue based traditions of the Abrahamic religions as well as of the individualistic tradition beginning in ancient Greece. Lastly, Ames attempts to critically asses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onfucian role ethics as articulated in the early canonical texts, discussing both its return to prominence and feasibility as a system of ethical conduct for the present day.
&Before and Beyond Divergence: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Change in China and Europe
Jean-Laurent Rosenthal & R. Bin Wong
April, 2011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ina has reemerged as a powerhouse in the global economy, reviving a classic question in economic history: why di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arise in Europe rather than in China?Many favor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xplanations of the nineteenth-century economic divergence between Europe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is book, the product of over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takes a sharply different tack. It argues that political differences which crystallized well before 1800 were responsible both for China’s early and more recent prosperity and for Europe’s difficulties after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and during early industrialization.Rosenthal and Wong show that relative prices matter to
institutions can have a large effec and the spatial scale of polities can affect the choices of institutions in the long run. Their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institutional change has surprising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modern transformations in China and Europe and for future expectations. It also yields insights in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 essential to any larger social science account of modern world histor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