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传奇小说选哪个角色最好

您当前所在位置:
→ 西游传奇 v1.1.0128
游戏介绍游戏截图相关下载网友评论
相关版本下载
PC版Android版iPhone版Mac版iPad版
西游传奇 v1.1.0128 |  |  | 
您所在的位置: > 标签 > 角色
大小:0 Bytes
巫师物语是一款像素风格的消除类RPG游戏,消除、战斗、养成的传统RPG游戏元素都能在这个游戏体验到。关于地下城...
大小:36.5 MB
诸神战纪2:死神归来破解版是一款像素风格的角色游戏。游戏中数千种顶级装备,合成、附魔、镶嵌应有尽有,最惊心...
大小:36.5 MB
诸神战纪2:死神归来是一款像素风格的角色游戏。游戏中数千种顶级装备,合成、附魔、镶嵌应有尽有,最惊心动魄的...
大小:36.5 MB
诸神战纪2:死神归来电脑版是一款玩法非常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游戏中玩家只需要跟着故事剧情一步步的进行冒险就可以...
大小:105.04 MB
格斗龙珠iOS版是一款十分精彩刺激的格斗类手游。游戏改编自著名日本动漫《七龙珠》,真实还原原作中的炫酷技能,...
大小:105.04 MB
格斗龙珠带着几代人对龙珠的美好记忆降临手游,将重新带领众玩家走近那个神奇的龙珠世界,和Z战士们并肩作战,拯...
大小:105.04 MB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一款《格斗龙珠》,这是一款十分精彩刺激的格斗类手游。游戏改编自著名日本动漫《七龙珠》,...
大小:105.04 MB
格斗龙珠电脑版是一款十分精彩刺激的格斗类手游。游戏改编自著名日本动漫《七龙珠》,真实还原原作中的炫酷技能...
大小:134.51 MB
天天炫斗破解版是一款竞技格斗类手机游戏,以动作格斗为题材,加入了多个角色选择,酷炫的技能和打斗效果,无限...
大小:26.03 MB
《史上最牛的游戏3》中包含20多种紧张激烈的小游戏,挑战你的速度和智能。这一次,你甚至可以自己定义你自己...
大小:24.88 MB
史上最牛的游戏3电脑版是《史上最牛的游戏2》的续作,依然走在虐心的路上,具幽默、搞怪、虐心为一体的甩节操游...
大小:139.67 MB
神魔是2013年新出品的一款动作手机游戏,更有女神杨颖的倾情加盟,必将引爆13年手游市场,本站为你提供安卓版下...
大小:99.84 MB
《神魔》是一款由Angelababy代言的手游大作,游戏中开创了全方位无锁定角度,让玩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更有72变技能...
大小:1.05 MB
《奥奇传说》是集休闲、社交、娱乐为一体的,充满冒险、精灵养成与角色扮演的儿童游戏社区,不但兼容了主流的精...
大小:120.61 MB
吞噬星空2电脑版是一款根据国产网络小说改编的回合制RPG手游,游戏忠实原创,还原其背景,人物,剧情等设定,让...
大小:122.05 MB
吞噬星空2破解版是一款小说改编的角色扮演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可以体验到特殊女仆系统,卡牌元素结合。你需要保持...
大小:122.05 MB
吞噬星空2ios版将原著宏大壮丽的宇宙、魅力丰富的人物通过卡牌RPG游戏呈现给广大玩家。玩家将体验传奇的修行和冒...
大小:87.04 MB
《大圣归来》是触控游戏推出的西游题材2D策略卡牌手游,极致视觉效果呈现西游传奇,经典西游角色72变随心变身,...
大小:94.57 MB
大圣归来ios版一款以西游为背景的策略卡牌手机游戏,这一次将带玩家体验不一样的西游之旅,悟空为了女神紫霞依然...
大小:88.6 MB
大圣归来破解版是一款画面精美,人物代入感强烈,有趣好玩的角色扮演类手游。而[/B]此游戏已内购破解,玩家点击购买...
大小:36 MB
啪啪大乱斗是一款S级动作弹射手游,智者的冒险,告别脑残推图,次元乱入的英雄激斗,独特丰富的技能搭配。爽快淋...
大小:36 MB
《啪啪大乱斗》一款2D魔幻风格的弹射手游,高度清晰的画风,可跳跃可奔跑可射击的游戏方式,让你随心所欲的选择...
大小:36 MB
啪啪大乱斗是一款S级动作弹射手游,智者的冒险,告别脑残推图,次元乱入的英雄激斗,独特丰富的技能搭配。爽快淋...
大小:62 MB
霸王无双曹操传破解版是一款以三国为背景题材卡牌策略游戏,游戏采用3D技术制作,而且还加入了大量的爆笑元素,...下载地址: ed2k://|file|%5BYYTvO%5D06.02.05.%E8%89%BA%E6%9C%AF%E4%BA%BA%E7%94%9F%E7%89%B9%E5%88%AB%E7%8E%B0%E5%9C%BA.%E8%A5%BF%E6%B8%B8%E4%BC%A0%E5%A5%87.rmvb|4fe60b8cff14ef237402e|h=3pdwhm2kpujpxid3wgpzgtw7l2a3qwia|/
简介: 【影片原声】:国语【出品公司】:CCTV3【原始画面大小】: 480*360【电影类别】:访谈回顾【档案大小】:154+146MB【档案格式】:rmvb【栏目介绍】:《艺术人生》栏目以其“安静、大气、典雅”的风格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青睐。她全新的传播理念,平民化的独特视角,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跌宕起伏的环节设计,在每周五晚上使您与嘉宾一起分享人生的精彩时刻。 聚集国内外演艺明星
谈话与表演实况再现
观众与嘉宾倾情交流
运用全新电视传播理念塑造周末名牌栏目
创造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收视新热点 /program/ysrs//images/100557_liqiandatu.jpg 【往期节目】:换个活法——韩美林做客《艺术人生》 /program/ysrs//images/.jpg
随着福娃的面世,2005年岁末的媒体将焦点对准了韩美林。在策划准备《温暖2005》时,他自然成了我们名单上的重要年度人物之一。之前,我知道他是知名的画家,看过他的动物画;知道他是申奥标志“太极人”的创作者;还有就是福娃的创作者之一。
/program/ysrs//images/.jpg
为了《温暖2005》约韩老师采访,等了大概有一个星期。他的秘书小周总是回答他太忙,等等。直到录制前才回复说周末一早可以采访,采访时间早上8点。我采访过的嘉宾不少,要求早上8点见面的还是第一遭遇见。采访中得知,70岁的他,糖尿病与他相伴十几年;2001年因劳累型心肌梗死做了一次心脏搭桥手术,他得到了万分之一的生还机会;而现在每天早上6点多钟起床,一天18个小时以上的工作量,不管多忙每天都要坚持画画。如果不说,这些你一定很难相信是真的。还有一件事印象深刻:他好客,家里极为热闹,人来人往,朋友熟悉的不熟悉的,在我们采访的两个小时里,就来了四批,其间他还写了一幅字送人。
《温暖2005》因为是一个特别节目,只是聊了聊关于福娃创作的事。对韩美林的人生故事了解的越多越觉得传奇,我们开始约韩老师在年后做一期个人专辑,想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他。
他13岁当兵;15岁当小学美术老师;只上过三个月初中的他19岁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文革时做了四年零七个月的牢;1979年第一次开了自己的个人画展;他是画家从不卖画、涉猎领域广泛雕塑、陶瓷、标志设计等等,面对专业者的置疑,他笑称自己是“杂牌军”。经历四次婚姻,现在与小自己28岁的太太生活地幸福快乐,在她眼中韩美林只是一个“心直口快、到处惹祸的孩子。这个经历过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磨难的人,笑着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说要“换个活法”……
/program/ysrs//images/.jpg
福娃与凤凰
福娃从设计之初到最后成形展现在我们观众面前用了11个月。我们只从韩美林家拿了一本手稿,一页一页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一条龙画几百、上千的龙;为一个波浪鼓不知道画多少波浪鼓。熊猫,猴子都是上千只。直到一页一页福娃的出生、成长。
相比福娃,1988年韩美林和郑天石一起合作的国航标志火凤凰,知道是他们设计的人太少太少了,可能更少有人知道这个是根据稀罕青铜器手杖上的那个凤设计的。
/program/ysrs//images/.jpg
15岁的韩老师与他的学生
15岁的韩美林复员后到济南南城根小学教美术。当时的学生大部分跟韩美林差不了几岁,有的甚至比他高,年纪也比他大。第一天手上拿着个粉笔盒就去上课,一天喊起来就紧张地摔了个大跟头,满嘴是血。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韩美林说:“那学生哈哈笑,当时我看我怎么震着他,我说你不要看我小,咱们来两下子,我画两下去,只要你们画出来就不要笑我,你们要尊重我,我就是老师了,就上去这么画的。就画了一个圆就震着了。跟圆规画的似的。”
这些学生而今都是60、70岁的老人,很多人后来都从事了与绘画有关的工作。来到现场的一位女学生,12岁时曾与十五岁的韩美林的产生过朦胧的感情,回想起这段往事韩美林说“我才15、16岁,她小时候长得很秀气,瘦瘦的挺害臊的那种典型的,挺秀气的。反正我觉得她挺好玩的,我教她唱歌,她对我也挺好的。但是好是好就顶多眼睛亮一下子都没有这种情况下,就让人家抓住了,说你不能谈恋爱,校长把我叫了去把我熊了。把我们给治那么惨,后来弄到28岁还都不敢谈恋爱。”多年以后韩美林还特意写了一片110字的散文来纪念这段“初恋”。
/program/ysrs//images/.jpg
韩美林的绘画作品,以动物为主,既是继承提炼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又吸收了西方艺术的精髓,能把写实、夸张、抽象、写意、工笔、印象等诸多手法的东方、西方艺术巧妙的溶为一体,至今为止,画动物的作品没有人能够超过他。谈起画动物的起源,要追溯到文革期间。工厂杨师傅家养了一只小狗,韩美林常常给它肉皮吃,日子久了就成为了朋友。他回忆说:“我进窑它也跟着进窑,那个窑最冷却的时候还是180度呢,那小狗趴着不走也跟我走。后来我回上海,它撵着那个火车走。一次韩美林被拉着游街,“没想到这个时候人都怕,没想到这个狗出来以后见我亲得甭提了,这个小狗就在我这扒拉扒拉,那么亲,在我裤裆里面,裤腿这儿钻来钻去,他不知道这个朋友是个受罪的这么一个,就被人打了一棍子,把它腰给打断了,旁边这个人又一杠子,后来三杠子这个狗断了腰就出去了。”韩美林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两斤肉去看这个朋友,没想到它在那次挨打后的第三天已经死了。为了纪念这段与小狗的患难之情,韩美林画了一幅名为《患难小友》的作品。这也是他动物作品的开始。
/program/ysrs//images/.jpg
经历50年考验的朋友 在采访中发现韩美林的朋友特别多,我们的第一次策划会请来的就是大画家黄永厚老人。对他来回要坐将近2小时的车来参加我们的策划会,我们有些抱歉。
韩美林一段对“朋”的解释:“朋”这个字是说,这朋友里有一半是“歪的”,有一半是“正”的,这一撇说明你有难处时他撇下你就走,那一立刀说明你有不幸时他能两肋插刀。这告诉人们要小心交友,不然会泪洒胸怀,你没有看到那个“朋”字里面夹着那么多泪水吗? 迟来的花开 /program/ysrs//images/.jpg
冯远征是《艺术人生》春节之后邀请的第一个嘉宾,可以说是《艺术人生》的“开年大戏”,自从2002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热播之后,冯远征可以说的“骂名远扬”,直到那天在演播室外面候场的时候,观众见到他仍旧指点指点,窃窃私语,演坏人能演到这个程度也真的演艺术生涯中一种特别经历。
/program/ysrs//images/.jpg
说起艺术人生与冯远征的交情可以说的“源远流长”,《艺术人生》2004年制作的春节特别节目《特别现场—喜福会》的时候,冯远征与梁丹妮夫妇就是被邀请十对嘉宾之一,当时我们就与冯远征有了这期节目的约定,一向谦虚的冯远征老是觉得自己的资历不够,直到2004年的金鸡奖和2005年梅花奖之后,冯远征才接受了《艺术人生》的邀约,当2005年年底,人艺大戏焦菊隐版本的《茶馆》在北京上演引起了轰动的时候,我们才终于和冯远征坐在了他家附近的茶馆聊起了节目,然而好事多磨,就在节目即将录制的前三天,我们接到了冯远征的电话,昨天晚上,当他还在舞台演绎“松二爷”的时候,他的父亲竟然匆匆的离开了人间……1987年,冯远征第一次出演话剧《北京人》时,他就自己掏钱买了戏票,请父亲到剧院看他第一次在台上表演,他的父亲是解放军空军的一位高级首长,父亲最能夸他的一句话就是:“还不错,你还得继续努力。”2005年,冯远征的父亲病危......《艺术人生》岁末特别节目《温暖2005》 /program/ysrs//images/.jpg
岁末年初,人们总不忘对过去的一年进行总结和盘点,在回忆的行走中,总有一些过往的瞬间让我们再次驻足,总有一些温暖的感动让我们禁不住回望和铭记。在狗年即将来临之际,《艺术人生》栏目组再次进行主题策划,制作一档春节特别节目——《温暖2005》。据悉,本期节目将在1月28日晚间,即除夕之夜18:30分在中央三套准时播出,时长为90分钟,敬请关注。
《温暖2005》关键词之激情
谢晋:我们一直在努力
年过八旬的谢晋,首先出现在节目的录制现场,主持人的话题从健康开始,但谢老说得最多的还是他现在的工作,2005年,年届82岁的谢晋仍然没有停止工作,这一年,他还在办公司、拍电影,甚至还在筹拍电视剧。节目中他兴奋地提到他的新片《江湖祭》,也说起今后两年自己的工作计划。神情的矍铄和语气的昂扬让人丝毫察觉不出谢老的年龄,他说:“导演只要脑子没问题,坐在轮椅上照样可以叫预备、开始。”
《江湖祭》仍然是一个悲剧,问及为什么总拍悲剧的时候,谢导说:“作家、艺术家的生活跟作品有很大的关系。巴老年轻的时候为什么写《家春秋》呢?这个我觉得一点不奇怪,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拍悲剧,我说因为我们国家发生过悲剧,这个谁也不能否认。所以我的三部戏包括《天山传奇》、《牧马人》、《雍正》都是悲剧,现在已经被肯定了,过去经常这种戏不行,不能拍,现在都解决了,所以也说明我们时代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
说到2005年的温暖和感动,谢晋说:“我个人感觉我们国家,我们新的领导,对我们文艺工作者对我们比较温暖,我的观众对我非常温暖,我有时在飞机上、在火车上碰到一些观众,他们说‘我们是看你的电影长大的’。我觉得这是最好的表扬,最好的一种温暖。我觉得,我曾经讲过一句话,我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我自己觉得比较准确的一句话,后来得到很大观众的赞同。”
《温暖2005》关键词之挑战
金雅琴:挑战无极限
《我们俩》是84岁的金雅琴第一次担任主角的电影作品,她凭借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夺得了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和第十四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所以说到她的2005年,就不得不提到这部作品。她说她当时看完了剧本非常激动,一夜都没睡,因为那本子写得相当好,一片生活没有一句说教。只有两个人物,但是戏很重,而且包括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写得非常动人。
/program/ysrs//images/.jpg
金老说:“我看这本子好我就想下决心来接这个本子,当然对我来说拍摄困难还是很大的,因为我年龄大,眼睛不好,耳朵也不好,另外当时我肠胃也不好,实际上就是阑尾炎。但是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所以我就下决心接了。”为了克服耳背、眼花的困难,金老更是自备了一套拍戏方法,她说:“这问题我通过拍《马大姐》就把已经解决了,第一就是剧本要给我打大字,我拿放大镜看,第二就是我把对方的词也背下来,那么他说什么我都知道,交流起来也就不困难了。”
谈到电影中自己饰演的角色,金雅琴更是来了情绪,她说:“我跟她不一样,她清高,有文化,她跟一帮老太太没有共同语言,她看不起别人,因此她变得非常孤独。我性格比较开朗,我喜欢玩,喜欢人多、热闹。我们俩的性格差别很大,但是呢,刚强、要强、不怕困难这点我跟她有点像,我是迎着困难上,我就跟导演说,我说生命最可贵,金钱价更高,为了艺术事业二者皆可抛。
影片中另外一个主要角色的扮演者宫哲在拍摄中与金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个可爱、单纯的小女孩儿给金老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和感动。在节目中,金老说:“我们俩通过这个演戏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当我演完了戏才发现我不是肠胃病,是阑尾化脓了,大脓包,于是进行了大手术,手术之后,我一咳嗽这个伤口怕绷开就按着。宫哲上午来看我,拿着花,一看我插了好多管子,她就受不了了,就哭了,她心里难过,晚上就来陪我,结果夜里我就一宿在那咳咳,她就一直抱着我,整整一宿,孩子没吃没喝也没睡觉,回去她就病了,我真的特别感动。”
《温暖2005》关键词之回归
在去年,一批我们曾经熟悉的作家在久别之后,带着他的新作再次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很多导演也在用自己的声音和画面浅吟低唱着记忆深处的故事。于是,“回归”成了2005年文艺盘点的又一个关键词。节目中,主持人朱军、白岩松、张越纷纷说起了自己在2005年的回归之旅,他们在谈话中回归父子情,回归同学情,回归战友情,回归我们艺术创作的真情。
白岩松:最值得回归的东西我说就是情
今年我经历了两件大事:中学毕业二十周年,进大学校园二十周年,然后两个大聚会,第一个聚会我回到内蒙,我以为很多人已经彼此不太认识了,结果回去之后,我们似乎有五分钟的静场,然后马上就开始想起来,开始叫各自的外号,那三天我基本没醒过,我以为三天一结束我就醒了,我发现更长的时间就醒不过来了,一直记忆停留在那里,大家回到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班级,看到老师已经需要搀扶了。接着十一我们举行了大学相识二十年的聚会,我们聚会的名字叫“至少还有你”,我们聚会的第一个项目是回到了我们的教室,好多人带着孩子等着班主任来,那一瞬间我就突然觉得好像我们是在等待上课,但是惟一奇怪的事情是学校怎么来这么多孩子。我负责编晚会上的舞曲CD,我就做了两盘,把我们那四年里最流行的歌曲连在一起,我那时候愿意跳迪斯科,我就隔个四五首歌放一首迪斯科,为什么这么想,我怕这帮老胳膊老腿跳不动了,结果晚上挨骂了,嫌我放的迪斯科太少。
晚会上,我们哭、我们笑,然后互相劝,然后一个感触就出来了,友情已经变成亲情,我们在找什么、回归什么呢?我们回不到十八岁到二十二岁的这个时间了,而且那时候真那么好吗,每个人都一麻袋问题,这个失恋了,那个考试差点不及格,然后这个菜票不够了,我们那时候晚上买个馒头回去,留在晚上当夜宵,怕同宿舍的偷藏被子里,就这样每次回来馒头都不见了。但是当时间过去了二十年的时候你发现那一麻袋问题都不见了,连麻袋都不见了,好像剩下的全是美好的东西,我才知道我们回归什么,去找人和人这一辈子,陌生人这一辈子曾经最近的距离。没有任何杂念,全在谈梦想、理想,互相帮助,钱也不多,最乾净、最纯净、最值得回归的东西我说就是情。
张越:不要做一个没有记忆没有过去的人
前些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如果·爱》,我当时觉得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特别感动,我在想当我们面对自己内心的真感情,对生活做出了选择,日后很多年之后,我们就可以问心无愧地回忆我们今天的经历和今天的故事了。是,现实生活很重要,但是在追着生活的滚滚红尘往前跑的时候,别忘了回过头来看,有什么真正的东西被你失掉了,别忘了把这个遗憾弥补上,否则你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记忆没有过去的人。
/program/ysrs//images/.jpg
朱军:我始终没和我的战友走远
我经常会在夜里两三点钟接到骚扰电话,一看电话号码不是别人,一定是我这帮战友,而且经常会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收到短信,说过节了,咱是不是该准备个麻袋,再去厨房偷点鸡蛋吃。这是我跟我部队的那些战友,真是没走远,真没走远。
小白和朱军都是父亲的儿子,也都是儿子的父亲了。说道对父亲的理解和感受时他们说。
白岩松:离父亲越远,父亲在我心里越重。
在我这儿谈起来比较难,因为2006年是我父亲去世三十周年,之后我母亲一个人把我们带大,因此作为父亲的儿子我毫无经验,因为在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走了,你说能留下多少东西呢,所以父亲很长时间在我的脑海中基本上是pass掉的,就是一张照片而已,也因此我给儿子当父亲完全没前辈的经验可借鉴,只能自学成才。
但是给儿子当父亲当时间长了,慢慢自己的年龄接近父亲走的时候了,我突然意识到我在这个时候我还认为自己是年轻人,但是他那时候就走了,该有多恋恋不舍,当我现在孩子手指头扎一个刺,吃鱼的时候扎一个刺时,我直晕。我就想到他当初会是什么样的,所以我说他刚走的那些年我没有记忆,对父亲没感觉,反而是离父亲走得越久了,我会经常地去想他,我说父亲会在我心里头越来越重,而且越往后走就会越重,有的时候有形的幕何必去扫,是吗,越来越多地想起,并且去把自己这个父亲做好就好了。
我跟小白不一样,我只要有机会回到兰州的话,我一定会到父亲的墓上去,并且在那坐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当我站在父母合葬的墓前,发现我的名字被刻在墓碑上的时候,我知道父母亲是带走了我的一部分,尊严的爹带走了我的懦弱让我坚强,慈祥的娘带走了迷盲让我更有方向,他真是这样。对于父亲的记忆太多,其实凝结在一起让我现在说的话四个字,尊严,还有两个字就是还行。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记得我毕业之后开始工作,无论乾什么甚至到中央电视台,到我主持春节晚会,每次打电话回家问到父亲您觉得怎么样,他只说还行。现在想起来这句话这两个字太珍贵了,是那样一个尊严的爹说出了这样两个那么平实的字还行,每当我有点要飘的时候,脑海当中出来的,就是这两个字“还行”。
记得我儿子在九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在家里,我看见我爱人在那一个字一个字地给他教,这是杯子,这是牙签,这是碗,这是筷子,我那一瞬间真是躲回房间确实是泪如雨下,突然就觉得其实我们长这么大,我们一步步地走来,所有的一切,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世间万物最基础的东西都是爹娘给予的,都是爹娘一个字一个字教你的,都是爹娘把心捧出来换回去的。这就是我对爹的印象。
《温暖2005》关键词之青春
子尤:谁的青春有我“狂”
被纵隔肿瘤缠身却与命运完美抗争的15岁少年子尤是2005年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人们为他成长的勇气喝彩,更为这过程的乐观致敬。2005年9月,一本记录了他8岁到15岁成长过程的作品集《谁的青春有我狂》如约出版,在这本张扬而充满个性的青春宣言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坚强的花季,更记住了主人公子尤那激昂而非凡的快乐青春。节目中,子尤也同他的母亲来到了现场,为我们讲述他的故事。
子尤的乐观是惊人的,他曾在书中这样描述自己:一个大手术、两次胸穿,三次骨穿,四次化疗,五次转院,六次病危,七次吐血,八个月头顶空空,九死一生,十分快活。在被问及为什么会十分快活时,他说:“因为换作别人经过这一二三四五可能就已经痛苦得满床打滚了,但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我经常说疾病后的表现是看你疾病前的积累,我生病前就是这样的,爱集笑话爱乾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儿,把头发弄起来,或者是让我妈帮着画胡子等等,我这人是对各种跟笑有关系的东西都比较感兴趣,所以生病后我就还保持本色,过好每一天。”
对于很多人来说,子尤的青春是残酷的,甚至是悲惨的,但他却不这么看,他说:“我总说疾病是我的财富,就是他带给我很多东西,我觉得我应该把别人可能几辈子都感受不到的东西感受到了。因为这个曲折的人生是很能磨炼人的。我看到多味的人生,在病房,我们共同面对着生死的考验,那种感觉是很奇妙的,而且我还可以看到很多人,各种好心人,他们都来看我,那感觉就是,我可以拥抱很多别人不能拥抱的。所以我总是很理直气壮地说我过得多姿多彩。疾病也让我的思想和文笔,提高了一些,因为很多人在忙碌的时候没工夫停下来,但我每天躺在床上时就是一个很特殊的境况,这是别人无法感受到的,我也因此有了很多可写的。
“虽然我这个样子,但是我可以说我了无遗憾,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当各种生死的考验来的时候,我也充满了享受而毫无畏惧,我觉得我回看我的来路我过得很好,我没有遗憾,所谓的今天经常怨天尤人的人,抱怨的人他们会说过得不爽,但是是不是这样过得不爽你就不想活了,不是,他们其实更胆战,所以我想听到我这个话的人可以好好品味每一个时刻,珍惜每一个时刻。”
对于这样的青春,我们拥有的恐怕除了尊敬还是尊敬,也许因为这青春的壮烈,也或许正如子尤自己在诗中所说,是因为他在用“自己的颜色画天”。
《温暖2005》关键词之关爱
2005年,曾志伟召集演艺界人士为印尼海啸举行大型赈灾义演,全国明星阵容的“母亲水窖”的捐助和义演,成龙爱心新疆之旅,青年演员孙俪在《玉观音》的拍摄地,出资40万修安心希望小学,以及《天下无贼》的慈善首映礼都成为感恩与爱心的印证。娱乐人物纷纷出现公益活动的现场,在和谐,关爱的氛围中,我们看到了诚意与善良的笑容,关爱他人必然赢得心灵上的纯净与愉快。
关爱不应只是狭隘的理解和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和支持,它是用爱去建立人和人的关系,也是你向别人献出爱的过程,和接受别人给你爱的过程。在2005年,这样的爱不少,我们珍惜这样的关爱,也享受这其中的过程。
邰丽华: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program/ysrs//images/.jpg
2005年春节晚会,让亿万电视观众记住了那个全部由聋哑演员演绎的舞蹈《千手观音》,在不到六分钟的时间里,21位聋哑演员优雅的舞姿与音乐的完美融合,让人们很难相信她们是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特殊群体,而她们发自心灵深处关于爱和勇气的表达,将伴随着舞蹈《千手观音》,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节目中,这位美丽的“观音姐姐”也同她的手语老师一同来到了现场。她想以最真切的心感谢她的手语老师,还有那些默默关爱支持她的人们,她始终抱着一颗感恩而快乐的心态去面对现在和以后的生活。“谢谢”成了她当晚最动人的手势。
对于去年春晚的《千手观音》,邰丽华仍然记忆犹新,她用手语兴奋的“说”道:“那天我和我的伙伴们手机都被打爆了,信息特别多,看了一条来不及看下一条,因为下一条很快就进来了。我记得有一条信息是我的好朋友,那个朋友他从来不哭,因为他特别要强,他觉得这个社会太现实,他把很多心里的东西都藏在心里,让心底不被挖掘出来。看到我们演出之后,他把他心里最深的一个东西挖掘出来了,那一天他哭了,他发信息告诉我,‘是因为你们的表演,让他发现到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爱,他愿意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节目现场,我们还听到邰丽华用自己并不清晰的声音说道:“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虽然这声音听起来极其微弱而含混,但却赢得了现场全体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温暖2005》关键词之真诚
关于真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盘点2005年的真诚时,张越和朱军也各自给出了自己对真诚的认识。
张越:我愿意将真诚还原为诚实
我愿意把真诚还原成一个更加简单的词——诚实,因为我觉得我们诚实了就真诚了。诚实是一个特别简单的词但是要做到刚才你说的其实非常难。我愿意把诚实分成两类,一类是你面对这个世界面对他人的时候你是否能做到完全地诚实,我认为我没有完全做到,因为我有的时候撒谎。我相信很多人都像我这样,那么诚实还有他的另外一个层面,就是你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你有没有诚实。如果我面对别人的时候做不到百分之百的诚实,我要求自己在心里面对自己的时候,一定要诚实,因为当你自己跟自己心里诚实了,慢慢地你就会对别人诚实起来。
朱军:“李云龙”的率真赢得了观众
我觉得真诚还需要一个词率直,或者叫率真。比如说2005年有一个电视剧叫《亮剑》,这个电视剧的作者没写过小说,一部作品一鸣惊人,然后还使得电视剧当中的男主角一家伙成了大家都非常喜爱的明星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真诚,说得更直接就是率直,说得再狠点就是有点倔,有点傻,一根筋。其实有些时候这些词听起来都不是什么好词,但你真把它归拢到一起,用一种很善意的心态去理解它的话,它就成好词了。所以但愿这所有不好的词,我们都能在生活当中用我们自己的行动把它转换成一种好词。
/program/ysrs//images/.jpg
《温暖2005》关键词之支持
胡玫、陈宝国:我们共同的努力只为了一部好作品
在拍戏的过程中,《汉武大帝》剧组的摄制人员们也时常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但是终归有一条就是,他们经常会说这是个团队,特别是《汉武大帝》这个摄制组,它大于一般的摄制组,它应该是两个摄制组的编制,几百号人。胡导说:“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合作班子,一个团队,我们得益于这个合作。”
在拍摄的过程中,因为胡玫兼着《汉武大帝》的制片人,所以在拍陈宝国年轻的时候,就觉得越省越好。结果开始拍陈宝国的时候陈宝国就不高兴了,说“你们拍我就这么拍吗?灯在哪呢?”,胡导说“这不全都打着灯呢嘛”,他说“就这灯就拍我?那个灯得照着我的正面我要睁不开眼睛,我看着那灯,这才能把我汉武帝的形象拍得漂亮。”
这是个生动的例子,之所以在节目中提到这个例子,胡玫说:“我就想说,宝国非常地懂,他在这行里真的是一个方方面面知识都非常全面的人,他知道如果要是扮演一个年轻人,如果没有非常强的灯,那整个辐射包括这个亮点皮肤的质感提高的话就不可能。”
谈到剧组的合作,这对组合还说:“有的时候仗越难打人们越记得清楚,困难特别多,你就觉得更有成就感。这里面有一个互相支持的问题,像我们的摄像师池小宁身患绝症还坚持拍摄,并且尽心尽力,他是在支持着导演。同时他的那种行为,他默默无声的坚持,也是要把这个作品达到一个水准,至少是他摄影师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情他要做得很地道,这种东西对别人的影响也是传达了一种信息要坚持,我们互相支持,大家齐心协力来做一个我们心目当中,我们能力所能及的一个好的作品。”
《温暖2005》关键词之成长
2005年,我们看到青春偶像辈出的同时,也看到他们激流涌进般的成长,S.H.E发行专辑《不想长大》,郎朗,年仅22岁却已成为了世界顶级钢琴演奏家,韩寒成了赛车手,郭敬明出版了音乐小说,电影《世界》首次在中国上映……
徐静蕾2005年电影进行的并不顺利,博客倒是写得热火朝天。在现场播放的大屏幕短片中,她也将向我们讲述自己截然不同的2005年。
而章子怡也将在节目中通过短片与观众们交流她这一年里关于成长的感动和收获。
/program/ysrs//images/.jpg
张越:心里接受就会坦然
我觉得我成长中的愉快部分来自我看书,愉快的记忆来自这部分,不愉快的记忆来自于我自己的自卑感,我小的时候坚信我长得这么胖是一种罪恶,而且我一定会因为体育不及格而毕不了业的,这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所以那个成长中的不愉快大多来自这个情绪。但是长大之后,慢慢地你明白其实这是庸人自扰,这件事情跟别人没有什么关系,你自己心里接受就坦然了,你心里不接受就永远都不快乐。
朱军:成长和经验是搅和在一起的
成长跟一个词一定是搅和在一起的,那就是经验。十九岁那年,我被通知可以有机会提乾,并且有人告诉我你现在是众矢之的,你应该到厨房去帮厨,躲开这个地方,等这个命令下来之后你再回来。大概是一个多月以后,我被通知可以回来了,结果发现那纸命令上打的名字不是我,有一种上当的感觉。晚上睡在床上,边上是一墙,一拳能把那个水泥墙打几个坑出来,但是我特别感谢那段时间在那段时间我写过这样一句话,我说所谓经验不过就是一个跟头又一个跟头的积累,跌倒了,爬起来了便是经验,爬不起来就是灾难。这也许就是我所理解的成长。
白岩松:成长就是停顿的时候
我感觉成长不是奔跑的时候,是停顿的时候。我24岁那一年有连续四五个月的时间我是一分钟睡不着,天天琢磨着自杀,我那个女朋友当时就在我身边,我们俩就在身边的交流是用笔交流,不愿意说话,因为讨厌这个世界,但后来慢慢就像去壳一样,用了两年的时间,由睡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慢慢过来,回头一看那是我骨节特别重要的一次长大,突然你看淡了很多事情,因为身体给人的打击是最大。所以我特别看中的成长是停顿的那一下。
《温暖2005》关键词之守护
最近这三个月,对郭德纲的报道和采访都越来越多,这位“非着名相声演员”因为对传统相声的执着和坚守,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也让人们重新看到了相声艺术的希望和前景。在对2005年的文艺盘点中,《艺术人生》也将郭德纲请到了《温暖2005》的现场。让观众朋友一同分享他和相声的故事。
郭德纲:剧场演出是我的根
1995年,郭德纲第三次进北京,住大栅栏,最苦的时候身无分文,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和绝望过,他说:“我来的时候就很有自信,我打天津出来到北京发展之前仔细考虑过这些事,其实我在天津娶妻生子过日子可能也会挺幸福,虽没有大富大贵但也能很好地过一辈子,可有一天我真老了,我抱着孙子看电视,一指里面那演员,说‘你看见了吗,当初你爷爷要去北京比他要强。’孙子就得说‘你早乾吗去了’。是不是?所以说想来想去还得来一趟,当初有一句很难听的话,是条好狗也得上北京叫唤叫唤去。那会儿特别兴这个,全国各地的唱歌的、唱戏的、演电影的、说相声的、打板的、卖艺的、耍猴的、耍狗熊的都得到北京来发展,于是就趁着这股风来了,来之前我也想了我都能乾吗,我会说相声我会说评书,我会说单口相声,我会唱大鼓,我会唱戏,我能勾上脸,勒上头圈、穿靴子,直五直令的像评剧梆子可以唱个几十出,走个场面翻个跟头咱也会来。会这几样我估计到那还死不了,所以到北京之后冷静想了想怎么活,这几样倒是都用上了。”
“最初的时候,我曾经给一个人说过相声。场子里二三百座位就一个人。现在说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在当时是很辛酸的。我那会儿在后台定了一规矩,只要有人看,咱们就得说,能多留下一个观众就尽量留下一个,结果那天演出就真来了一个人,前后台都问我怎么样咱演不演,我说那就演吧,台底下坐一个人,开场的是我们一个老先生邢文朝先生,说单口,台上一个人台下一个人,说了一半台下这位手机还响了,台上就停下来看着他,他也不好意思,连说对不起。并且跟对方说‘我听相声一会儿再说’,他挂了。一直到我上场,我就说你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你太有钱了,你今天包场。但是不是我吓唬你,你要好好听,你要上厕所必须跟我打招呼知道吗,而且今天动手打起来你跑不了,后台好几十人呢,现在这一说大家都乐了,这当时很尴尬的一件事情。”
就是从一个听众说起,郭德纲的相声走到了今天,现在,很多的“纲丝”都会为了听郭德纲的相声提前几个月就开始订票。更有朋友建议他走进大剧场,走进电视。而对于此,郭德纲自有自己的认识:“我并不排斥其他形式的演出,但剧场演出是我的根,甭管是广德楼还是天桥,咱们哥儿几个还会坐那儿聊,永远不会改变,因为那是我的根,我是永远不会放弃的。”蓝天野:画、剧之间的选择 /program/ysrs//images/.jpg
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建院元老,蓝天野在话剧舞台上工作了一辈子,他的诸多影视作品也广为人知:《渴望》中的父亲王子涛,《末代皇帝》中的摄政王,《封神榜》中的姜子牙,但是蓦然回首76年的艺术人生,放弃了绘画却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蓝天野作客《艺术人生》,讲述他在绘画和表演之间不断选择、放弃、坚持的艺术之路。
/program/ysrs//images/.jpg
青年时代的蓝天野根据个人爱好考入北平艺专学习油画,但是大时代的召唤使不到20岁的蓝天野走上了话剧表演之路,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只能远远眺望自己挚爱的绘画。1952年他进入刚刚成立的北京人艺,成为建院后的第一批演员。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蓝天野主演过《北京人》、《王昭君》、《蔡文姬》等七十余部话剧。在节目中他回顾了北京人艺建院、命名的历史,当年在工厂农村体验生活、排演话剧的往事也历历在目。
/program/ysrs//images/.jpg
作为60年的老友,原北京人艺副院长苏民来到现场,谈笑风生间回忆了青年时代特立独行的蓝天野,而两位老友更谈起了改变濮存昕命运的一段往事。85年北京人艺排演话剧《秦皇父子》,蓝天野担任导演,考虑到角色的需要,他坚持向空政话剧院借用濮存昕饰演公子复苏,在剧院内引来许多非议。蓝天野的坚持使濮存昕最终能够饰演该角,而这次机会也使濮存昕的命运从此改变。节目中濮存昕、宋丹丹、冯远征等人艺小辈也在节目中讲述了他们和天野老师间的往事。
/program/ysrs//images/.jpg
耿直的性格也给蓝天野带来了许多坎坷,在10年特殊的年代中,他不得不远离舞台。在艺术和人生的低谷中,绘画又一次进入他的生活,他师从写意花鸟大家李苦禅先生,重新回到了自己挚爱的绘画上。
/program/ysrs//images/.jpg
80年代以后,蓝天野重返舞台,但由于常年专注于创作,他长期失眠,体力和精力让他在无法在舞台上自如地发挥和表现。于是蓝天野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角色,他转做话剧导演,导演了《吴王金戈越王剑》、《贵妇还乡》等十多出舞台剧。80年代后他也开始接触影视剧的拍摄,在《渴望》、《封神榜》、《记忆的证明》等剧中扮演的角色深入人心。但是人们被人们熟知的作品都不是他的得意之作,他是怎样被“绑”上了镜头?他对自己银幕形象的理解是什么?
/program/ysrs//images/.jpg
90年代之后蓝天野终于可以遵循自己的兴趣,潜心绘画。他几乎推掉了一切影视剧和话剧表演的邀请,沉浸在绘画的乐趣和自由中,他坚持“勤于笔墨、独辟蹊径”的创作思路,作品饱含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游传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