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学历不够,无法升职,怎么办,你的爱走了我的心碎了了

银行升迁很困难么?
在北京,大家毕业大多都愿意去银行。但是也有人说银行不好混,关系重重,想听听业内人士聊聊。这碗饭到底是怎样的呢?
按投票排序
101 个回答
其实吧,我最初写这个答案,是回答“升迁是不是很难”,为什么到最后大家都问我。跳槽该如何选择。“难以升迁”不意味着“我一定要换工作,但是我换什么工作好呢求指点”银行系统里,即使升迁困难,但大部分时候钱还是能给到位的。既然钱给到位了,就接着干呗,如果说哪位连跳槽后的方向都没有,那他的问题就不是出在“银行升迁难”而是“对自己没有定位和估值”,那真不如就在银行系统里呆着。————————————————————————————————————————首先,让我点个匿名。
“升迁”的难易,取决于你能达到的天花板和你希望的天花板的差距。
在银行体系内想升迁,有三句话:
你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得行。
同意魏衡先生的观点,因为五年多从信用卡部临时工到二级支行行长,确实是未靠背景,靠自身努力,并且凤毛麟角有教育意义。
反对魏衡先生的观点,理由大家已经陈述足够。
我再说两条:1.五大行省分行的应届生到二级支行网点锻炼,名义上是柜员,职级上其实是二级支行副行长,魏衡先生努力了六年的成就,别人刚入行就完成了一半。2.以魏衡先生前六年的履历,连续两年的经济下滑就足以将他从二级支行行长位置上淘汰下来,并且永久退出初级管理序列。
“升迁”的概念太宽泛了,
如魏衡先生所说的“信用卡部临时工”——“二级支行行长”是升迁,
如各匿名所说“入职省分行”——“省分行正处级”也是升迁,
再如支行——省分——总行三部曲也是升迁。题主想问的究竟是哪一种呢?
一级一级说。
起点决定天花板,对校招应届生来说,本部好于网点,对公好于对私,营销好于后台。
二级支行柜员除非天赋异禀,否则是没有什么未来可言的,出柜做营销人员是大部分的出路,其中极少出身不好而愿意拼搏的人,可以从营销岗达到二级支行行长的岗位。肉眼可见的天花板是一级支行条线主管,否则调任省分行做远程授权或者业务经理就是极好的天花板了。而远程授权或者业务经理,是省分行出身的员工避之不及的两个岗位。
大部分二级支行行长来自于一级支行本部的公司部或者个金部,其中极少兢兢业业精于人情的人可以熬到一级支行副行长。
大部分一级支行副行长来自于分行条线。一级支行副行长就是副处级,就算是中级管理人员了。
一级支行副行长往上,则要看年龄。年轻的一级支行副行长,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做到分行部门老总或者跳到股份制一级支行行长都是比较好的出路。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年纪轻轻就当上一级支行副行长?
再来一遍:你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得行。
想达到这个标准有很多条路,但是“有能力,有意愿,有背景。”无疑是最为公开和多数的一条路。
例外总归是有的,重大风险爆发,肯定会引起人事变动,产生职位空缺。但是你不能为了自身的升迁,天天祈祷部门出现违规案件。
同样是部门老总,靠ACCA+CFA,给人的印象是“好厉害”;靠背景,给人的印象是“哦”。其中滋味,细细品尝。起点影响未来升迁的难易,背景影响毕业生入职的起点。所以,在相同的能力和努力下,背景好的人,升迁更容易。
从应届生能力上讲,入职基层网点柜员的新员工与省分行中后台新员工,能力其实差别不大,但是起点不同,两年的基层柜员经验,会极大的消耗人的经历与学习欲望,同时极大的收窄人的视野。所以,基层新员工和省行新员工的能力差距,会随着入职时间增长,而不可逆的加大。
比如说,柜员没有午休,就剥夺了员工下班后的学习充电的机会。此外,想要达到120%的成就,在省行只需要80%的努力,在基层需要120%的努力(有时候还要看队友,看风水,看年景)。
最后提供答主的建议:在国有银行,努力提高起点,入职后迅速摸清自己能达到的天花板,然后问自己,能否接受。
1 不满意,且无法达到天花板。立刻跳槽
2 不满意,但能够到达天花板。迅速干到天花板然后跳槽
3 满意,迅速干到天花板,而且在天花板职级的前一个职级担任几年基层管理岗位。
再次确认,我点了匿名。
年前和我们支行保安聊天,聊到我们支行最近房贷业务特别繁忙,个贷客户经理经常加班都忙不过来。保安哥和我说,那些个贷客户经理忙了也是瞎忙,没有任何意义,又不能创造利润,你做的一切对领导没有任何意义,支行最重要的是对公业务,其余的都是不创造利润的。当时我就觉得保安哥是银行版的扫地僧,居然对银行的事情了解得那么透彻。支行有一个大堂妹纸,营销能力超强,喝酒更是超级厉害,又能喝又能扯,领导每次与客户喝酒一定会带上她,但那又怎样?工资还是那么点,身份还是个派遣的员工。分行有个新进来的大学生,硕士毕业,人也很机灵,会来事,分行行长也很喜欢他。把他调去分行大客户最多的部门,但他没有管到一个大客户,就专门营销那些没有业务往来的小客户。说是以后能成为客户经理,但我们分行就是那么多存量客户,你没资源去外拓客户,就只能寄希望有一天某几个管了很多户辞职或做管理层,你才能打土豪分田地。我讲的这三个人物,他们都很努力,又都不是那种书呆子式的人,能力都不错,也很懂来事,也都得领导喜欢,但那又怎样呢?他们每天做的,都是不能马上创造利润的东西,对领导的升迁、业绩无影响,领导会用你,但不会重用你,更不会提拔你。一个新入职的大学生,三本院校的,但人家很漂亮又很聪明,关键她还是我们兄弟公司的老总的女儿,一进我们行就被分到同业部筹备组去,你要知道,一个新入职的大学生,还是三本院校的,被分到同业部,如果没有关系,如果没有我们分行正在筹备同业部这种时机,难道不是天方夜谭吗?有没有那种没关系,但又做得很不错的?当然有了。有一个大学生一点关系没有,人很努力,又很机灵,很会来事,深得分行行长和信管部老总喜欢,去了一个支行筹备组做客户经理,支行行长的户全给他做,他又做得不错,分行行领导已经许诺把他提拔为主管(注意,只是许诺要提拔,还没提哦。和他同一批进来的大学生,有一个家里有关系,能拉来大客户,早就被提拔为公司部主管了)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种命的。过了一年又招了批大学生,其中大部分都没资源,去做客户经理,没分到客户,要去自己拓展客户,结果那几个大学生都混得比较不好,基本上都转岗了,有的还被转去做房贷去了。但又过了一年,又招了批大学生,正好当时有几个客户经理去上级分行或辞职,留下一批户,就分给那些大学生,结果那些大学生就做得很好。工作这么多年,越发的明白,工作和学习不是一码事。学生时代,你的成绩是和你的付出、智商基本上是成正比的,两者之间是简单的投入产出关系。在这种简单的关系中,你无需考虑各种其他的因素。但工作不一样,工作上的成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的,付出与收获绝对不成正比,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是简简单单的“只要……就能……”因果逻辑就能概括得了的。在银行庞大的体系面前,我们真的很渺小,命运的因素、关系的因素,不是你个人努力就能替代得了的。我特别反对那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那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口气,我一看就知道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才会说出的话,工作那么多年,我真没见过哪些人是不努力,情商不高的。我们就像是大航海时代里的帆船,我们要小心翼翼地借助风浪的动力,在没有航海图的指引下,靠着船长的英明判断,才能达到新世界,但更多的帆船被风浪吞没或触礁搁浅。分割线———————————————第一次有那么多人同意实在是太意外了。看到评论区里有人持反对意见,我想补充一下。首先,我从来没有说努力不重要。有没有那种有关系,不努力,混不上去的?当然有了。有个同事,爸爸是别的分行行长,凭关系进了我们行,一开始想重点培养的,结果这人做事不认真,又不努力,就被一贬再贬。银行是看业绩说话的,你的关系再铁再硬,不能转化为业绩,你就是废人一个。其次,我见过绝大多数有关系的人都是很努力的。大家不要对富二代、官二代有什么偏见。我身边太多太多的二代,他们学习优良,知书达礼,为人谦虚,待人礼貌,工作认真,做事踏实,处事低调,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种屌丝所不具备的乐观、自信、优雅和良好的家教,有时你不得不承认--什么气质、素质,都是钱砸出来的,钱是人的胆。再次,我们应该正视关系、时机和运气,都是努力所无法代替的,甚至在一些关键时候,这些因素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睿智聪明的人,应该“让我们拥抱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最后,我写这东西的目的,其实不想讨论关系重要还是努力重要。我想告诉大家,人不能靠做感动自己的事来与社会与他人打交道。你不能因为自己做事情有多努力,觉得银行就应该对你如何如何,从来只有给成果的奖励,没有给努力的奖励。银行从来不缺这种每天累得要死,没资源没技术的表哥表姐和桂圆,说得难听些,少了这些这些人,银行还可以再招。每年想进银行的大学生很多,不缺人,而且银行招人还要那些长得让人赏心悦目的。最后想起年前一名桂圆和我的对话。这名桂圆累得要死,问我客户经理缺不缺人,我说不缺人,缺资源。
很难而且越来越难(特指股级以上职位升迁)。银行人事没有某几位答主说的那么黑暗,不至于连转岗对公都搞内定,资源型和技术型确实都各有上升空间(实际上纯资源型人才的玻璃天花板只到副处级)。但是银行升迁除了努力以外,还需要很多运气,更需要前几年银行机构扩张的大势带来的新位置。最遗憾现在三期叠加新常态,银行急剧扩张期已过,而领导们和储备干部们都还很年轻,给新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银行圈的中上层生态位已经被填满了,剩下的蛋糕太小,怎么分都很难轮到你。我不支持魏衡先生的答案,因为银行升迁难度越来越高,他的指引会给新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其中绝大部分不会实现。我对他回答里赵包包朋友的评论尤其感同身受。不客气地说,网点主任或者说二级支行行长职位并没有进入真正的管理层,卡中心的第三方出身和非核心业务条线履历也让他很难在体制内继续上升了,他的个人说明其实是玻璃天花板。他突破天花板难不难?业内懂的自然懂。我支持排名第一的匿名答案,新同行可以参照判断自己的可期望上升空间。银行上升过程中,出身确实非常重要,是不是官二代,是不是总行出身,是不是分行出身,哪个条线出身都决定了你的晋升速度与天花板高度上限。如果你不幸跟我一样没有客户资源,情商也不够高,只靠技术能力想要进步的话,你需要平时表现出做事靠谱的一面,多交朋友,顺势而为,切忌公开抱怨或过早投靠派系。即使做到这些成功学要求也未必成功,而你可能已经失去最宝贵的青春。我比较悲观地认为未来十年内股份制银行中层以上职位的大门正在迅速关闭,银行职业的性价比正在急剧降低,07-09黄金一代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有些朋友责备我说眼光太高,说就算柜员调会计主管也算升迁。如果目标限定在这样的话,我认为这并不需要特殊攻略,只需要靠个人努力和坚持,退休前就一定能达到,新同行不要被“我爸爸”“我叔叔”那几个答案误导——银行人从来都是成功能列出一百个自身优异素质,而失败只会归结于外部环境恶化的。但我还想说首先大部分基层(四大科级有审批权的支行长除外,主要对应国有小行)及以下员工的收入达不到S1标准一狗,定这么低的目标很难实现家庭的阶级跃升;其次我见过银行中年员工被勒令辞职,衣食无着也没有其他生存技能的惨景,至今心有余悸。即便以我的微小职权,要压制底层职级也很容易,我无法在余生里忍受这种人为刀俎的不安全感。我不提外资行晋升难度的原因是,在普通员工以上职级的待遇以及核心业务竞争力上,外资行远远不如本土银行,非主流不优秀;而网络金融和新民营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完全唔够秤,他们不是合适的对比对象。银行怪兽一样的体系吞噬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和青春,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走到较高的位置,大部分人都只能默默无闻。银行之于个人发展最大的劣势就在于空间有限而人才过剩,员工985起步,人人得到机会都能独当一面,你很难在竞争中给高层特殊印象脱颖而出。银行与政府一样,需要花5-10年的时间全力投入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个幸运儿。如果一直没有机会,等你老了也没有精力和能力重新选择。抬头看看你那些30、40多岁的普通同事,他们真的很差劲吗?职业生涯中的各种际遇巧合不是努力就能替代的。我曾经不小心毁掉了两位新员工的职业生涯,也有机会对一些人的升迁作出影响,但是焦躁不安地等待党委决定的时候,我还是感觉自己就是一颗借助大行星引力不断加速的渺小探测器,随时都会被撕碎,各种焦虑和求不得真是只能冷暖自知。归根到底,在体制面前我们都是灰尘,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
已更新。取消匿名只是为了骗粉,禁止一切转载,包括知乎日报。还有,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不求放之四海,但求提供一种视角。此外,有些没进银行的同学看了这个答案之后,感觉有些悲观,失望。如此,我有必要再补充一些内容,提供另一种视角,翻转!…………另一个视角…………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样是一份秋景,不同的人,感受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感慨。有一句话,被中国文青引滥了,叫每一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还不如说,每一个青少年心中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位仓老师。很多时候,我们说,求同存异,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罢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内心深处向往的朋友,还是认同自己的人。已经忘记了在那本书上看过,说人类的求知和阅读,只是强化自己的信念,而非改变自己得信念。当我们获取外部信息的时候,往往心中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一个答案,剩下的分析评估只是把自己的答案合理化而已,你看,那么多人认同我的观点!此处插一句,很多人热衷搞什么同学聚会,我总是不去,为什么?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能成为朋友的早成为朋友时常联系了,那些随着时间逐渐失联的,即使相逢,也不过平添一次感慨罢了。所以,回到,银行升迁这个问题上。高票答案之所以多人赞同,并不一定说的就是真理,只不过多数人打心眼里认为这应该是真理。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为自己的无法升迁找出一堆自身之外的理由,什么全靠拼爹啊,什么僧多粥少啊,什么领导不靠谱啊,不赏识啊,等等不一而足。实际情况怎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家都应该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松鼠说,会淹死的,老牛说,刚过脚面,哪个才是实际呢?小马自己下水一试,刚到膝盖。所以,实际的情况,可能是,既不像有些人说得那样,努力就好,也不想有些人说的那样,全靠关系。至于那样多一些,因人而异。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你永远无法触摸他人的世界。大体意思是,人与人的世界几乎是不交叉的,所以不要轻易相信什么普遍真理,也不要相信什么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对一百个人而言,有一百种体验,对唯一确定得你而言,只有一种体验。战场上,第一轮冲锋,总会有死去的,总会有活着的,根据敌方的火力强度和我方的冲锋布局甚至还能计算一下存活率大概是百分几,有可能这个概率还挺高,但说实话,对冲锋的个体而言,这个概率没有任何意义,碰上子弹只有0和百分之百,没有中间状态。所以,当各位没有进银行得同学们,看我们各种意见倾向回答的时候,就仿佛上文提到的概率,在中国大环境下,总会有一个大体情况,但对个体而言,我认为是没有意义的。进银行,存活,升迁;或者,无法升迁。无论那种结果,中间各种艰难困苦,但不到最后一刻,不到几年磨砺,你无法知道结果。对进银行奋斗的你而言,永远是无限向升迁靠拢。如果非要我举例子,那也有的是,没有背景,能力突出,迅速提拔。不是隔壁张三,就是楼上王五。正能量也好,负能量也罢,那都不是你的故事,也不是你的精彩,未来如何,靠一个概率就能左右吗?那不是笑话嘛,还能不能愉快得过日子了?你的未来,就在未知的、值得期待的明天。欢迎来银行!(以上是后来添加的,请根据心中隐隐的一个答案,选择性阅读,不谢!)…………取匿分割线…………楼上有人说,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关系。其实不然,按我的理解,大家都是先拼关系,再努力,连关系都没有,你拼个屁。不要跟我讲什么鸡汤,谁谁谁农村出来,大学毕业,入行三年,升了正处。这样的故事每一个时代都有,但肯定不是你,不是我,不是芸芸众生的大多数。大多数是什么概念?大多数是终其一生,还是个底层干活的,还是个销售员,还是个业务员,等到退休了,唯一值得炫耀的,只有年龄和见识,保不齐,这人还是清华北大毕业,或者是个海归。我没在小银行待过,在某大行总行,身边各个同事,论出身,论学历,论聪明才智,没觉得哪个更棒,或哪个更差,有伦敦毕业,有香港毕业,国内大学都是顶尖的,哪又如何?80年的,70年的,60年的,好多资深经理,大家一个层级,往上升,处级这个门槛,拦住了大多数。有人心里想着,这么多年过来,也该升了吧,回头瞅瞅业务能力也还可以的某领导子女,你也只能黯然神伤。我觉得吧,如此多优秀的青年就不该来大行,是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有问题,资源分配机制有问题,但现状如此,你又能如何?为什么一毕业就来银行?光鲜,靓丽!起薪还不错!并且平心而论,银行也算好工作了,自己创业,或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更是少上加少。这就像,很多人一边鄙视着公务员这个职业,一边前赴后继,纷纷如过江之鲫,其中的青年才俊,比银行业多得多,这又是为什么?肯定是因为,这是我国最好的工作,没有之一,当然,也是最浪费人才的行业,没有之一。再谈升迁问题,公务员与银行业也是极其相似的,尤其是国有银行业。一旦涌入人数过大,必然诞生一种极其低效的人才选拔机制,我把这种机制称为“资源集中、人才浪费”型,什么样的人上,拥有更多资源的人,而才华只是资源的点缀。就像知乎上有人问,把狗放在行长的位置上行不行,你觉得呢?一个人一出生,身上带着无数因果线,佛家是这样说的,但睁开一张功利眼,这也是资源线,长辈父母已经积累了一辈子的资源,不体现在子女身上,还体现在谁身上?哪些刚刚毕业的青葱学子们请排成一排,好,让我们看看你们的价值!这个英语八级?这个当过学生会主席?这个能拉来八亿存款?你选哪个?知乎上也曾有个问题,说既然很多人小学毕业都能创业当老板,哪还在招聘的时候设置学历门槛干嘛?因为这是最优的筛选机制。升迁也是这个道理,拍着自己的胸口问问,你如果是行领导,你选谁?这就是升迁难的由来。升迁难之所以口口相传,成为了大家都头疼的一个问题,必然是因为,你们都升不上去啊,你们都没有领导们喜爱的资源,你们是大多数啊!如果回答到此结束,也算完成任务,但我从来是以正能量为己任的。都是精英,都是人才,升不上去怎么办?人是千差万别的,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也就不同。如果你把升迁作为人生唯一乐趣,你也就没了乐趣,所以,你要有自己的爱好。世界其实很大,银行业的平台也很大,只要你努力,你可以把眼光投向海外,投向分行,投向同业。当人口都向北京集中的时候,北京也不堪重负,只能毫无底线得控制人口,人才会向外流动,把眼光放开一些,中国很大,世界很大。但知易行难,我身边的同事,也都算是精英了,面临无法升迁的瓶颈,大多都是抱怨一下,再日复一日,等待着新坑,等待着赏识。其实,大家应该向我学习,做好自己就好,赏识那是领导的事情。我在某大行总行,也算资深经理,业务骨干,领导是认可的,业务那是独挡N面的,甚至有时候也飘飘然,贵行在这个条线这个方面的事情,怎么可能是我一个人?好牛逼。但实际上,屁股决定脑袋,我又能决定多少事情呢?只是这个岗位而已。我干工作从不推诿,从不抱怨,像见了美女的色狼一样时刻从各种工作中汲取知识和经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万一我离开了这个岗位,我有什么价值?这是我的心态。如果没有资源,就只能让自己的能力成为一种资源,小人物要对自己有定位,说白了,你都是屌丝了,如果还没有个好心态,那那不得郁闷至死。这个时节是跳槽旺季,也有猎头来挖角,薪酬也开到了80、100,我没去。为什么,大牛呢,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不要随波逐流,让我为大行再贡献两年青春!嘤嘤,嘤嘤……可耻的取匿了。
第一名的回答挺振奋人心的,但是实际上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二级支行网点主任,事实上算不得银行核心系统员工,只是销售员罢了。其实不想说的太刻薄但是现实就是如此,如果35之前没有在省分提拔为副处,那后面就不要想更高的升迁了。对于绝大部分进入银行工作的人基本就是从柜员到客户经理这样做起来,到网点主任就到天花板了,想去一级支行或者省分基本没有可能,到了天花板之后剩下的职业生涯差不多就定型了,就是在各个银行练间随着待遇的变动来回跳而已,或者就跳出银行体系,这个不在讨论内。当然要额外说一句销售的收入上不封顶,如果做到出类拔萃傲视群伦N多大客户都离不开你就指着你一路升上去是可能的,当然这么牛逼的销售员如果不是背景帝的话就得是人中龙凤了。但是讨论升迁的话…以一省为例,一个省分差不多是会有一个副行长是从柜员起步一步步做完大部分岗位主要负责零售柜台业务的,但是这样的副行长只有一个,所有柜员起步的员工按部就班机遇能力缺一不可,然后就看到这顶了,这个过程里面无穷无尽的大坑小坑明争暗斗,还有年龄坎,学历坎,想脱颖而出我自己想想就觉得瘆的慌;然后全国省分的所有这些副行长中,会出现一个幸运儿进入总行担任一个部门一把手作为总行零售业务副行长的储备,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通常总行副行长里,比较少柜员出身。因为柜员是绝大部分银行员工的绕不开的出身所以专门说一下。银行系统内部,第一,看出身,也就是你进入银行之后第一个从事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上限(程序性的三个月到半年柜员不算),对于进银行就是柜员并且没有短时间内跳到核心岗位的的同学,就别想着升迁了。那么就来看这些可能上限比较高的出身岗位,实际上基本内部消化和推荐;第二,在这些岗位上的人,同样面对各种激烈的竞争,压力,还要看机遇,看领导,看能力看成绩,一样非常难。以上其实都是吐槽发泄负能量,各位看官见谅。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非常难的,能做起来的都只是一小波人而已,其实说到最后,在银行里,升迁这个事,就压根别想他,升到顶又怎么样,金融行当,还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一行三会,有几个中央委员?在这个行当别绞尽脑汁的升迁了,多赚钱早日财务自由退休享受生活是正理。没想到有这么多赞啊,谢谢诸君,以上回答我不打算修改了,就当是任性的吐槽了,但是看到了 的回答,觉得有必要加两句,因为我的回答着实对于提问者没有什么帮助太负能量了。对于在系统内打算长久工作并且没有更多助力的同学来说,努力是必要且必须的,只有努力的人才能有更多机会,也许下一个机会就轮到你了呢?但是希望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醒的认识,不要太把升迁与否当做评论自己职业生涯的首要标准,因为升迁与否外力太多。还是我答复中的最后一句话,在这个行当,别过多的考虑升迁,依托银行这个资金流动信息和风险配置信息都先人一步的平台,努力理财,想办法多赚钱早日财务自由是王道,与此同时,努力工作,努力思考对于多赚钱早日财务自由是有百里无一害的。语尽,谢观。
这是一个纯鸡汤答案,已删除,请后来者拨冗查看本问题其他答案。
其实什么事都是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包括升迁。1、体制:银行大都是体制内,基本都很官僚,但是如果boss比较强调公平公开公正,整个企业氛围还是可以的。2、关系背景:关系最好是客户关系,直接带来业绩的关系最实在,背景最好是比自己直系领导要大,进来工作不过是走个过场锻炼下,如果没有,其他关系只是混个照面,在没有利益冲突时候才用得上些许。3、能力: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你有能力让单位获利、让领导得利,而且立场坚定,没有理由领导不重用你,若你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再多背景关系只是让自己以后更难堪。4、机遇:这个很难说,跟大政策、小政策都有关系,但是机遇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平时细节积累很重要,你可能字写好点,报告写好点,微笑多一点,将来都会有人记得给你一次机遇,而若你有积累本领就往前走一步了。其实,银行现在也就是饿不死的行业,收入比普通人高一点,干活也比普通人累一点,但是毕竟是国家经济命脉,各种机遇也比普通人多一点,在这样的平台,肯付出都有机会,不一定要内部升迁,多积累客户,甚至可以转到同行的机构去,也许不要升迁,但有好的投资机会,一样会获得升迁一样的收益。
感觉透露了太多个人信息,还是匿了吧!12年大学毕业进省行营业部,柜员坐了一年,几次想转信贷科,一直向领导争取,终于拿到了信贷转岗考试资格,连续考了三次,每次成绩都是59(我确信自己能拿80以上),同考试的分行行长儿子,省行行长外甥在简答题都空白的情况下拿到80分顺利转岗。第二年,我转岗,终于不坐柜员,升级为理财经理,这时候也已经对银行这个机制无奈了,行长每天都在盯着你的存款余额,理财余额,只要客户多资源多,行长恨不得给你提鞋擦屁股。无力改变环境,也只能改变自己,开始准备出国,托福gmat申请,14年6月辞职,8月到达美帝,现在在读会计硕士。银行这个地方,如果没关系没资源,就不要抱太大梦想,也不要羡慕那些有关系有资源的,但单纯看薪资来说,银行确实是毕业生不错的选择,也是很好的跳板,但在这个平台上,最好还是赶紧磨练自己的专业技能,会计专业就赶紧考证去事务所,金融专业就赶紧去证券公司,银行是不需要技能的,只需要关系关系关系~
大过年的!邀我答这样的话题………我怎么感觉不到善意呢!看到这么多人都匿名了,就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敏感了。我就不匿名了,回答这样的问题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参考《朱镕基答记者问》。我来说下天朝银行体系的一些行业特点吧,读懂了这个你要是够聪明也就明白了在银行里升迁难不难和靠什么了。首先,在中国,银行普遍都是一个产权与治权分离的公有制企业。老板是国家或地方政府,董事长行长都是专业经理人而已,何况以下各级管理者。不是老板就没有老板的心态,在如何取得业绩和如何选人用人上就不一样。在各种考核指标和业绩压力下,寻求短期利益,急功近利,现实现用,都是必然的,那么用人也要现实现用了,最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几年才能培养出的好苗子和两亿存款的关系户,要你怎么选?第二,银行是大企业,有大企业的通病。什么叫大企业?大企业是去个人化的社会化生产机器,换句话说是不能依赖个人能力的,人就是颗螺丝钉,拧在哪里都得管用。为此大企业普遍是条线与分块管理相结合的网状金字塔管理模式,既有条线的领导掌控力又有区块的敏捷和灵活性。这种管理体制是由非常多的层级的,每一层的分工都很细,层层分权,层层分工。这种体制的好处是层级多,分工细,职位多,任何岗位很难形成个人或能力依赖,就是说任何岗位离开谁都照样运行,不会对企业的运行有影响。谁都能上,谁走都行,这叫健壮性,鲁棒性,云计算啊!那个狗都能当行长的笑话,你以为是骂人的吗?当然这个体制也有很多缺点,层级多,天然的传导机制就非常的长,那个反射弧啊,一线的事传导到总行,黄花菜都凉了。分工细,个人的能力就无法有效发挥,你就是乔布斯也只能在权责范围内做那么点点事情,极其浪费优秀人才。另一个就是效率低,缺乏创新能力。有个笑话说食人族在银行总部一天一个人连吃了一个月都没人发现,结果吃了清洁工立马就被发现了。工业化大生产能力要求不高,混日子的多也容易,话说不假。第三,银行用人是只上不下只进不退的,而且用人圈子并不大,这就是传说中的熬资历。银行里的层级多,是金字塔型用人结构,越往上位子越少,而且层级间等级森严,完全是工业化大生产的管理结构。下级得服从上级,官僚气息浓厚。在这个体系内绝大多数人到“处级”就很难了,这后来的再想上,就得有机会了,包括有空位,有资历,有能力,有关系,此外还得看运气的好不!跟政府一样,正处空了也就同部门同条线的年龄合适身体好资历够专业能力说得过去领导关系有个人口碑还行的副处有资格竞争,往往一个位子也就没几个合适人选,再有个生病的,有个搞小三的,有个群众口碑差的,那就你上了啊!另外一点,人一旦上去了就下不来了,银行内很难出现官往小里做的情况,可是越往上位子越少竞争越烈,如没有更上一层的机会,很多人就混吃等死,浑浑噩噩了。一个人卡位不动,下边一票人都动不了啊的说。这让下面的人怎么想呢?第四,银行是人才富集智力密集行业。再有关系,入行的学历学校要求都有吧!前面说了分工细化,所以是十分浪费人才。大家能力都很强,都很优秀,都有想法,让谁上都行,都能说的过去,那谁上谁不上就得看能力之外的东西了。关系重要吗?重要!但也只是评分计分卡中的一项而已,跟高考一样,并不是语文满分就能上清华的,你得总分够才行,还不能有挂科。具体来说领导用人得得心应手吧!得听话吧!得懂事吧!得靠得住吧!那么多办公室主任升级当领导,难道是偶然吗?想简单了吧!领导决定前程,你就得了解什么叫拍马屁,什么叫奴性文化,什么叫人身依附。还有一点,要知道站队跟人是什么意思。话说我早说过,在天朝这种体制下能当领导的一定是有货有料有资源有能力的。最后,说下企业文化吧!银行不是狼性文化,安稳,平静,波澜不惊。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直接利益冲突一般都是和和睦睦的。工资上吃不撑饿不死,工作上累也累闲也闲。换句话说,这里是煮青蛙的大锅。你要是能力超强,就得削足适履来适应这的酱缸文化;你要是能力不堪,也别想着拼爹,有太多比你起点高更比你爹硬的还比你努力呢!你看,我没说具体的银行怎么样!没说具体的升迁怎么样!也没说拼关系能怎么样!这种事放中石油国家电网和政府机关也是一样的。不要做短了一板的木桶,不要做走错方向的羔羊。运气,能力,出身,颜值………都是助力,但能走多远还得看路。另外补充一下,我看好民营银行,所有制决定了企业文化的不同。不同的绩效导向就有不同的用人选人方法。谢大家看这些唠叨!祝大家新年快乐!
看这么多业内人士匿名就明白了一些东西。
我就讲讲五大行关系党的情况吧。首先关系党们并不是说有多快的升迁速度,而是会在总行各个部门、省市分行的中后台部门。这些工作岗位是轻松安逸的,没有各种营销压力与指标。除却少数继承衣钵的孩子,就会在那里呆一辈子了。大腿们会倾向于把关键岗位给有能力的心腹而不是没有能力的关系户,毕竟在铁的关系也比不上自己的仕途。再讲两个人吧。其中一个是某国有股份行的客户经理,她刚从海外留学回来,是某个金融机构的领导的关系户,她的大腿拜托我们把一个项目的监管户放给她做,可以为她争取到两年以亿计的存款。但是她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最后找了别人做。另外一个是魔都某四大行的朋友,工作能力非常强但缺乏银行内上层领导的关系,ta工作四年提到了某大网点的副行长,但ta自己说支行的副处处长就是自己的天花板了,所以在刚提完网点行长(科级)后就跳槽了。利益相关:魔都投行狗,喵。
父母都是银行的员工,父亲在中国银行,母亲在信用社,姑姑在农业银行~先说母亲和姑姑,现在都50岁左右,还是柜员,还是要排班,这个春节老妈初二初六上班。不是她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捧回珠算点钞的第一,那是全国的信用社叫中国信合,还去过北京参加全国的比赛~姑姑也不差到哪里!再说父亲,他是一个传奇(至少我心目中的),高中毕业去保险公司,第二年去了中行。94年成立三产公司(不懂的去百度),当老总。2000年,政策原因三产公司清算,两年没发工资没有职务。2002年,资产保全科科员,那是中行忙着上市,清理不良资产。2008年,某支行行长。2010年至今,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公司贷款和其他急难险重的任务)。现在他的生活方式:5点半起床,踩单车爬山(我们共同探索的五公里极限道,有时他也去自己开发的百公里绿色蔬菜道,咳咳~跑题了),10点单位报到,11点半左右买菜回家做饭,下午和朋友喝茶,晚上基本没有应酬。就这样今年他们单点行的任务他已经完成一大半,2015年又不用上班了。~~~~~~~~~~~~~~~~~~~~~~~~~~~~~~~~~~~~~~能看出点什么呢,为什么同样是努力结果不同,是方向的原因!如果你现在是柜员,真的发展乏力,遇到不对头的行长还会分你任务……父亲说如果我去银行(本人有自己的事业),他一定会让我去公司业务部门!PS:银行最重要的是:你赚钱的能力!能拉存款吗,能放贷款吗,能办卡吗,会做同业吗……归根结底是你能赚钱吗!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官二代,因为能赚钱(社保、财政的钱分分钟到账);这就是为什么有富二代,因为能赚钱(要不家的1000万先存过来冲下业绩吧)……是不是很无奈,就是这么现实!奋斗吧,骚年!为了我们的2015年!@赵仙真的不好给你什么建议。只能可耻的讲故事了,如同我所说的一样,我并没有在银行发展!去年毕业算是你的师哥了,今年带团队20人左右。可以想象的到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直接进入社会的尴尬,也可以想象到一个年轻人面临年长的大哥时管理的尴尬,也可能你想不到在这种不上不下的中间位置的尴尬……许多人问我该怎样选择,我也不知道!感觉自己有点消极吧,觉得许多事情早已注定!虽然总是提早的不能再提早的做计划,可每到自己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总是出现问题。老爸说过人一辈子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很难,有他全力支持我,去年年底我打了辞职报告。虽然没有批下来,可我仍然尽自己的全力工作,昨天因为身体原因住了院。我想说的也是我之前看过的一句话,人的一生不会因为一次选择的失误而失败!所以,做一张表格,一面是利一面是弊,多问问长辈,做决定的时候自己多为自己想想,一旦做了决定就全力以赴!祝好~ps:解匿,希望很多的人看到~
以下是魏衡删掉的答案:银行升迁困难吗? 不是传说中的那么遥不可及。我在一家国有股份制银行工作,07年毕业,从信用卡中心的派遣临时工开始入行,工作5年半时间,现在是一家二级支行网点负责人。没有关系,屁民一个,不擅应酬,酒量一般,从来没有给任何领导送过礼物。父母总是按照他们年代的惯例想要叮嘱我,要给领导送礼,每当事业走到关键的时候,他们更是忧心忡忡的来讨论这个问题。我总是斩钉截铁的告诉他们,不送。 不是清高或是什么,而是,根本就不是我的性格,我可以去敲门告诉领导自己觉得哪个指标有问题值得商榷,但我真不知道怎么提着酒去敲领导的门。而且,这不是父母的那个时代,计划经济,一碗水端平,便算是领导,台面上的工资也不会比大家高多少,现在这个时代,领导和一般员工的工资差距是很大的,对于大部分领导来说,他们真心不在乎你那条烟那瓶酒,他们在乎的是什么,是业绩!是随着银行上市之后,盈利压力越来越大之后随时在上空旋绕的业绩压力,所以,他们最需要的,是能为他做事的人。何谓能做事,第一,你要有这个能力,让他觉得这件事交给你你摆得平,第二,更重要的,是你要让他觉得你是坚定的站在他身边为他的利益着想的。很多时候,第二点比第一点还更重要。至于说银行关系重重,诚然,银行关系户蛮多的,因为毕竟在普遍认知中,总觉得银行是个旱涝保收,撑不死也饿不死的地儿。但是,现在和以前的景象也不一样了,随着银行压力越来越大,真正关系通天的主儿,都奔公务员和中石油中石化去了,不愿来银行了。再者,就算是关系户,你如果做不出业绩,领导把你给硬生生提起来,影响自己的绩效考核,那你关系不硬,谁也不愿损己利人对吧。所以外界概念中的银行讲究关系,其实关系能不能起到作用,关键就看你的关系能不能产生生产力,比如你的关系在财政圈,你能拿来财政部门的存款,那,你肯定该牛了,如果你的关系不能产生生产力,那恐怕,要想突破自己能力格局上位,还是很困难的。总而言之,进入银行,没必要把所谓的关系户想得那么可怕和逆天,为人处世小心一点,少得罪人就是。把自己的内功练好,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然后,表现出自己能够胜任更高的挑战,并且用合适的方式出现在领导的视野,之后,就是等待机遇,抓住机遇,如此而已。
作为一名在国有银行省分行工作的普通员工,我表示一楼的回答太鸡汤!不要说升职了,就是去省分行前台部门做普通员工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国有银行人特别多,我所在的部门一百来人,论学历,部门招年轻人的门槛是名校海龟硕士以上,论资历,工作十多年还是普通员工的一抓一大把。想到做到副处级,绝对不是一楼所说的努力就可以的!而且省分行,不像支行一样自己去营销,大部分是管理岗位,有些岗位就是每天做各种各样表,就算你把报表做成一朵花,也就那样!
对于没有背景的银行人,转投互联网金融可能是一条出路
算是在银行大院长大的孩子。不过是曾经的信用合作社,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
只拿我看到的说,两种人比较容易升迁。一,有能力,每个月拉存款的业务都能超额完成。这也侧面说明他的客户网特别广,社交关系牛逼。二,有关系,不论是和董事长还是和人事部经理,只要和高层领导有一定的关系,自己的能力也不是特别差,从刚进去做实习生到二级支行行长,只需要两年。
我也曾亲眼见证一个刚实习的姑娘,三年时间做到办公室主任,级别相当于支行行长。至于她靠的是能力还是关系,我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在小城市的银行,升迁绝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中国的传统就是,讲人情,这在哪里都适用。
市行,在去年升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年龄40+,会计科班,父母生意人,家境殷实,从柜员一步步干起来,难不难不想说,就说几点怎么做,好好干是基础,做不到出类拔萃,也起码是单位里叫上名的好手,机灵,看事儿得看清楚,话不能瞎说,敢送,送礼送钱该出手时得出手,背景上,多走动,多攀关系,多投资,多利用,我这次升迁谋划了两年多,跑官铺路得有百万,领导子女前十年能量强,随着年龄递减,多年走过来,看到职位超过上一辈的领导子女,屈指可数,年轻人别有压力,好好干,一切看运气
本人深圳四大行之一的逃兵。第一名的答案太鸡汤了。就算是深圳这个地方也还是要拼关系的,但是拼关系是不够的。上头的风险部、审批部不仅有关系,而且年龄比你大2-3轮(年轻人可能不知道1轮=12岁),很多审批人老当益壮,逃兵很是佩服,他们就是比你强比你关系硬比你资历老;少数人,就是比你资历老。风险部只有一个小姑娘,不过是借调过去的,并非正式员工。本人做对公客户经理的时候,办公室里一个40岁的副行长带着30岁的老客户经理+1个毕业3年的优秀客户经理(每天工作到1点,或者3点,第二天8点半来上班,一大帅哥脸上全是老年斑),剩下的人为应届毕业生或者毕业1年的......估摸着爬到累不死的岗位之前会先累死,因此果断跑掉。不过跑掉以后有点后悔,把野心放下来,去去小微金融部等等非主流没权力无油水部门,由于住房公积金比较高,狠下心来啃个首付,买房还是不成问题,就算无老可啃,由于同事/客户中有钱人多,混得好借(凑)个首付也有机会;找个漂亮妹子机会也比较大(进银行的帅哥也比较多,本人也有点小帅),是可以过得比较轻松快乐的。刚进去的时候妹子们都要梳难看的职业发型,看上去都很普通,这几年眼光变毒辣了,后悔啊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总之进了银行就好好生活吧,张闻天/洛浦(or 王稼祥?)不是说过吗: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野心啥的先放后台吧,这是需要机会的。
哼ヽ(≧Д≦)ノ,还是让我这个在四大行当过柜员的娃先解释一下银行的职位吧!我自己外地人,考的是定向柜员网点:柜员——推销员(先森,您现在可以办个信用卡哦)个人业务顾问——大推销员(大姐,月底了您看您能不能……)对公客户经理——对象为企业的推销员(X总啊,最近……)主管——售后(哎呀,这个……那个……)网点的副行长——管推销员的总推销员(一般站在大厅,您把钱存我们这,我们有礼品……)网点行长——大大大推销员(同志们,我今天要去下XX企业,然后背着包不见咧)信贷部:信贷员——放贷款的推销员其他职位请代入网点………好吧,我承认我呆了一年呆不下去了,就考了公务员,考上后跳槽了,很多部门也不是很了解………总的来说,只要你有业务指标在,真正意义上你都算不上升迁,真正的领导都是下任务的,所以只有在机关上,我觉得才算是得到升迁。我所在的地方有两位哥哥(2X岁~35岁)跨入了机关大门,一位属于行二代,叔叔是别的地方一把手,另一位属于官二代,政府亲爹。还有一位我们当时觉得人家迟早跨进去的哥哥,自己研究生,而且努力,岳父厉害,不过,等我都跳槽了,还在当柜员……所以还是直系血亲靠谱…有时候在柜台上,遇到没人的时候,就大家谝闲传,了解到但凡升上去的都是有背景的,我们这里是个地级市,小地方更看重关系,知道后饿滴心是拔凉拔凉的,而且一想到自己成了五十岁老太还要在柜台上那种凄凉的场景,所以果断考了公务员,哼,伦家就是在个小乡镇上面凄凉也不让你看到⊙▽⊙银行收入很高,只是行内风气不太好,当然没有哪个职业风气好,因为业绩最重要…经常是没业绩不给排休假,或者休假中途把你打电话叫回来…跑题了…好吧,说说所在网点的两位行长…他们年纪都在40以上副行长是由客户经理提拔起来的,爸爸是行里的老人了,当了十年客户经理,原因是因为学历太低,我走之前才念了函授,之前是高中学历,人长得漂亮,我们私下都说,若不是学历低,有背景说不定升的更高正行长,算是官二代,从进行就没有办过业务,一直坐办公室,直到股改之后,被贬到网点儿来,因为正行长很正直,得罪了上面,至今也没有调到机关上…哎╯﹏╰,那个年代,都要这样背景才升得上去,想想现在,如何不心寒……让负能量来得更猛烈些吧,以前网点有个哥哥,做了四年柜员,提拔了对公客户经理,结果还不到三个月,因为一个网点儿缺人,又下放到网点当柜员,这个哥哥就是外地人,背景无,全是自己一手打拼…哎……现实的来说,题主问升迁意义不大为撒咧?四大行根本不傻,现在不是你有没有背景升迁的年代,现在是你有没有背景进去的年代,连进去都是要看背景的……接下来说下我为啥要匿名…那天去办离职手续,人资经理让我手写一份离职申请,结果我写坏了,刚好人资经理有事出去了一下,我去拿他电脑旁的打印纸,看到屏幕上写着:XXX(名字),银监会XXX科长之女XXX(名字),政府XXX打过招呼的XXX(名字),XX行长说XXX部门领导的儿子……诸如此类……一份名单,吓死我咧,当时觉得银行已经从源头开始发展自己的业务,我是好人,只扫了一眼,又因为是红字标注的,哎,把偶吓的,所以大家记得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一定要锁屏→_→
校园招聘进某国有银行,做柜员快两年了~依旧觉得升职希望渺茫~去年竞聘了一次客户经理,传闻早已内定了人选,后来公示出来果然是那么几个人~顿时觉得社会黑暗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心碎了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