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少年》向我们介绍了中华的山―― ,中华的水―― ,中国四大名著青少年版下载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八宝山――中共历史的一个缩影
&&&&&&本期共收录文章13篇
  从北京天安门前的长安街西行15公里,石景山路北有一座古朴的门楼,门口有两尊石狮和四棵古柏,这就是著名的八宝山革命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原来名叫北京市革命公墓。1970年,周恩来提出:八宝山葬有全国的烈士和中央领导人,不仅仅属于北京市,批准更名为八宝山革命公墓。 中国论文网 /1/view-312404.htm     一      八宝山因盛产红土、青灰、马牙石等八种矿产得名,山南有一座明朝永乐初年建的褒忠护国寺,是明清两代太监养老的地方。1946年,国民党政府将之改建成忠烈祠,安葬抗战中牺牲的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38位国民党将领(解放后迁出)。1949年12月,周恩来建议筹建革命公墓。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到八宝山褒忠护国寺旧址察看,经北京市政府报政务院批准,组成公墓筹备组,从第四十八代住持手中买下寺院及150亩山地。1950年7月动工,到1965年4月,建成中央领导、省军级、地师级和县团级墓区,编号一、二、三墓区。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实行火葬,原褒忠护国寺第一、二进大殿及配殿改建成骨灰堂,划分为11个室。中一室存放有朱德、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陶铸、谭震林、廖承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骨灰,也有陈赓、谭政、王树声、许光达、罗瑞卿、萧劲光等大将的,有李宗仁、张治中、傅作义、陈明仁的,还有文化名人以及外国友人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有48座陵墓被严重破坏,不少墓石被“涂鸦”,被推倒。1984年,八宝山革命公墓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5年4月,扩征八宝山北面的260多亩山地,以墓园文化为核心,增设资料室、展览厅、影视厅和雕像区,集安葬、悼念、瞻仰、教育、文化旅游等多项功能为一体。      二      日,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因脑溢血在北京病逝。任弼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逝世的第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葬在刚动工的东北半坡上,成为八宝山的第一墓。墓修得很大,有墓碑、墓盖,前面还有300平方米的“庭院”,以后八宝山再也没有这么“豪华”的墓地了。“文化大革命”中,任弼时是少数几个没被“点名”的领导人,所以集体扫墓除了去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到任弼时墓前。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选举的“五大书记”中,另外四位都没有墓地。朱德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骨灰堂中一室。刘少奇、周恩来逝世后骨灰都没有留在八宝山。   日,周恩来逝世。关于后事,周恩来夫人邓颖超说:1956年,恩来和我就有约定,不保留骨灰。关于周恩来骨灰撒放地点,周恩来的副卫士长张树迎、卫士高振普和邓颖超的秘书赵炜专门到玉泉山、京密引水渠等几个地方,都没找到合适的地方。1月14日,在周恩来追悼会前一天,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政治局:(汪)东兴同志就总理骨灰撒放地点事,与邓大姐商议,据查玉泉山已无流水。他们商定改用安-2飞机撒在江河土地上。邓大姐本人只送到机场,由工作人员上机撒散,以上办法比较撒在某一固定地方好,拟予同意。东兴同志已按此准备。   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同意,1月15日,周恩来追悼会后撒放骨灰。为了不惊动北京市民,当晚7时,邓颖超护送周恩来骨灰,坐车从人民大会堂的地下通道出来,直奔通县机场。张树迎等乘坐安-2飞机,悄悄地升了空。第一把骨灰撒放在北京市上空。第二把骨灰撒放在周恩来生前选址的密云水库。第三把骨灰撒放在天津的海河入海口,这是周恩来少年读书、起步革命的地方,也是他与邓颖超相识相恋的地方。第四把骨灰撒放在山东滨州的黄河入海口,周恩来生前希望早日看到台湾回归祖国。   日,朱德在北京医院逝世。朱德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中一室,骨灰盒编号为101号。   日,毛泽东逝世,没有留下一个字的遗嘱。虽然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同意火葬的倡议书上签了字,但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保留毛泽东遗体,“墓地”选在天安门广场南侧。一声令下,全国各地送来最好的建筑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与天安门城楼相媲美的毛主席纪念堂,成为人们瞻仰的圣地。      三      在中央“五大书记”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骨灰安放比较曲折。196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二中全会决定: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日晚,因战备疏散,病重的刘少奇被抬上飞机,秘密押到河南开封。11月12日晨,刘少奇含冤逝世。当时,他的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被专案组以无业平民刘卫黄的名义送到开封火葬场火化,骨灰存放在三合板制的骨灰盒中,编号为123号。   1979年2月,中共中央责成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组织部复查刘少奇一案。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彻底为刘少奇平反、恢复名誉的决定。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为刘少奇恢复名誉的通知,同时由中央组织部牵头组成刘少奇治丧办公室。中共中央批准的刘少奇追悼大会方案包括三大活动:一、去河南接回刘少奇的骨灰;二、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万人追悼大会;三、根据刘少奇生前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入大海。关于后事,刘少奇早有安排。1956年4月,他对王光美说:我去世后遗体火化,不保留骨灰,像恩格斯一样把骨灰撒进大海。   日,中央委托刘澜涛、王首道陪同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和子女乘专机到郑州,接回刘少奇的骨灰。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都各界代表1万多人出席,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隆重的追悼会在《国际歌》声中结束,邓小平握着王光美的手说:是喜事,是胜利!   日上午8时,西郊机场举行了简短的送骨灰仪式。王光美和儿子刘源护送刘少奇骨灰到青岛。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从机场到海军码头,沿途组织20万群众迎送,全城下半旗志哀,青岛港船舶鸣笛。海军方面提出由旗舰撒放骨灰,四艘护卫舰和四架战机护航,启航时鸣礼炮21响,500名海军官兵在码头列队迎送。周恩来的骨灰是秘密撒放,这次党中央批准刘少奇的骨灰公开撒放,但规模也不能太大。海军方面则认为:旗舰出航,当然要有护卫舰、战机护航。青岛市委、市政府认为:这是国家元首级的丧事,郑州几万市民在道路两侧迎送少奇同志的骨灰,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多动员一些群众?接受教育嘛!而且已经通知,撤销了反而不好控制场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同意这样安排。   日,邓小平逝世。2月15日,邓小平夫人卓琳和子女致信江泽民并党中央:近来小平同志病重,他对生死向来达观,关于他的后事,近年他对我们多有交代。根据他的嘱托,我们提出如下意见: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二、追悼会在火化后举行。骨灰盒覆盖中国共产党党旗,上方悬挂体现小平同志精神的彩色照片。三、家中不设灵堂。四、捐献眼角膜,解剖遗体供医院研究。五、不留骨灰。根据小平同志的遗愿,把骨灰撒入大海。小平同志毫不保留地把毕生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我们希望,我们为小平同志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既能体现小平同志的精神本质,又能以最朴素和最庄严的方式表达我们的哀思。3月2日,中共中央委托胡锦涛等人,和邓小平夫人卓琳等乘专机将邓小平的骨灰撒入大海。周恩来曾说:八宝山不要搞论资排辈。邓小平也不止一次说:很多人想挤进八宝山,高高在上,却无形中与群众拉开了距离。这也许是邓小平等人不愿在逝世后葬进八宝山的一个理由吧。      四      任弼时墓前顺坡而下的甬路,将第一墓区分为东、西两区,东区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西区多为民主人士。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张澜逝世,葬在任弼时的墓右。日,瞿秋白烈士牺牲20周年,他的遗骨从福建长汀迁葬在任弼时的墓左,形成占地150亩的第一墓区主体。在这一墓区,墓主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陈云、李富春、彭真、姚依林、耿飚等,也有元帅罗荣桓、聂荣臻,大将黄克诚、徐海东,上将王平、萧华、杨得志、宋任穷、李克农、赖传珠等。他们有20世纪50年代初逝世的,也有改革开放之后逝世的。墓碑各不相同,有的只是一棵树或一块青石,但几乎涵盖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十大元帅中,罗荣桓第一个逝世。1963年12月,他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中一室。2003年,罗荣桓夫人林月琴逝世,罗家儿女将父母的骨灰合葬在第一墓区,并立了一块雕有父母半身塑像的大石碑。   日,贺龙在“监护”中逝世。专案组以王玉的名字将他的遗体悄悄火化,存放在老山骨灰堂普通骨灰盒寄存室的最底层。贺龙夫人薛明和子女贺捷生、贺鹏飞、贺晓明都不知道贺龙的骨灰存放在何处。1974年9月底,中共中央发出恢复贺龙名誉的通知。日,贺龙逝世6周年,中共中央批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贺龙骨灰安放仪式。落满灰尘的骨灰盒换成棕红色的楠木外罩,覆盖党旗,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中一室正面,遗像处是贺龙的一幅工作照。   日,陈毅逝世。1月10日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陈毅追悼会,毛泽东临时决定参加。在八宝山举办中央领导人的追悼会,这是第一次。陈毅的骨灰盒安放在骨灰堂中一室44号格子里。   日,一直被“监护”、深度昏迷两个多月的彭德怀在301医院逝世。按照彭德怀的遗愿,是想把骨灰埋在老家地下,上面种一棵果树。但专案组向中央报告后,将彭德怀的骨灰盒存放在成都东郊火葬场。周恩来指示:要精心保管,不准换盒,以备查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彭德怀恢复名誉。12月22日,中央军委办公厅出面,用专机把彭德怀的骨灰接到北京。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彭德怀追悼大会,邓小平致悼词。彭德怀的骨灰盒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中一室,骨灰盒编号为102号。   日,刘伯承逝世。10月16日,刘伯承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主持,胡耀邦致悼词。刘伯承夫人汪荣华给党中央写信,要求按刘伯承的遗嘱,把他的骨灰撒到他战斗过的地方。10月21日,刘伯承的长子太行、四女儿雁翎、幼子太迟乘坐专机,将父亲的骨灰撒向太行山、淮海大地、南京、重庆,以及他的老家重庆开县赵家场等地。   日,叶剑英逝世。追悼会后,中央领导人和家属护送灵车到八宝山火化。叶剑英的遗愿是回到59年前他和张太雷等领导的广州起义中牺牲的战友身边。10月31日,专机将叶剑英骨灰送往广州,暂时安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海内外十余万人前往吊唁。日,叶剑英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在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园举行叶剑英巨幅胸雕像和骨灰安放仪式。胸雕像座下端是邓小平题写的“叶剑英”三个大字。   日,徐向前逝世。11月1日,中央军委遵照他的遗嘱,指示中央军委办公厅和总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陪同徐向前亲属,乘专机飞往徐向前战斗过的太原、太谷、祁县、临汾、长治、涉县、武乡、左权县等地撒放骨灰。徐向前的骨灰盒和遗像安放在他的故乡山西五台县烈士陵园。   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逝世。遵照聂荣臻的遗嘱,他的部分骨灰撒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墓区的一棵桧柏树下,树旁竖立一块汉白玉碑石,正面刻着聂荣臻80岁时写的诗句“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背面刻着“聂荣臻骨灰撒放处”。他的另一部分骨灰安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      五      从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南大门进门后,是第二、三墓区。这两个墓区的白色花岗岩墓排列得比较整齐,墓主大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去世的人物,有烈士,有民主人士,有外国友人,也有普通人。像李克农的父亲李哲卿,掩护过老一辈中央领导人的夏娘娘(黄友梅)等,也获准葬在这里。夏娘娘,江苏常州人,1922年参加革命,日因肝癌在北京逝世。   邱蔚,湖南浏阳椒花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五军军长。他1929年参加红军,经历过长征,是人民解放军中有名的战将。日他在青岛疗养,钓鱼时不慎落水身亡。邱蔚是1955年授衔后逝世的第一位将军。   日,著名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毒打,投太平湖自尽。北京市文联出具了一张纸:我会舒舍予自绝于人民,特此证明。所以火葬场没有保留骨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老舍被平反,骨灰盒里放的是他用过的毛笔和眼镜。2005年骨灰盒入土时,又放入血衣残片和老舍爱喝的香片茶,以及干菊花。老舍儿子舒乙和家人用八个月的时间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墓碑,基座是墨绿色的花岗岩,右下角是老舍的雕像。两面汉白玉矮墙,荡着白色波纹,“水”中浮现老舍和夫人胡?青的签名和生平。老舍生前曾说: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这句话刻在白色的墓墙上。   八宝山革命公墓有三座高大的纪念碑,都是为了纪念20世纪50年代中国代表团出访时的飞机遇难者。其中一座由周恩来题写碑铭:参加亚非会议的死难烈士公墓。日,参加万隆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香港飞往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台湾特务在飞机上安放了定时炸弹。飞机飞到北婆罗洲沙捞越西北海面上空时爆炸坠毁,机上11人遇难。   第二座纪念碑是纪念中国访南美艺术团遇难同志的。日,中国艺术代表团访问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四国,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向南美各国展示中国的民族文化。11月24日回国途中,飞机在瑞士苏黎世上空失事,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第三座纪念碑是纪念著名作家、翻译家郑振铎等人的。日,郑振铎等人组成的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富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飞机上还有外交部、对外贸易部的出国人员6人。在从北京飞往莫斯科的途中,飞机因不可克服的气象原因而坠毁。   六   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里,还长眠着具有中国国籍或长期在中国工作的一些外国友人。部分介绍如下。   中国人民的朋友黄文欢,曾任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1979年,他因反对越南反华而受到迫害,辗转移居中国。日,黄文欢在北京病逝。   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日在伦敦病逝。1928年底史沫特莱来到中国。她是第一个向世界公正报道西安事变的人。1937年1月初,她借口战地救护访问延安,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共领导人多次交谈。1937年10月,史沫特莱到八路军总部,成为八路军中第一个随军外国记者。她的《中国红军在前进》、《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在反击》、《中国的战歌》等著作,向世界宣传了中国革命。在史沫特莱生命的最后,她完成了朱德的传记《伟大的道路》。她希望和死去的中国革命者同在。日,在北京为史沫特莱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和葬礼,将她的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墓区,大理石墓碑上是朱德题写的金字碑文:中国人民之友、美国革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之墓。   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进步女作家、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日因心脏病复发在北京逝世。1908年,斯特朗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战时期她两次到中国采访。在延安,毛泽东接见了她,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谈话。1958年,72岁的斯特朗第六次到中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外界封锁和误解的年代,她向世界如实报道中国的建设成就,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了解作出了重大贡献。斯特朗的骨灰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墓区,大理石墓碑上是郭沫若题写的金字碑文: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进步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之墓。   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医生马海德于日在北京逝世。他是第一个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外国人。马海德祖籍黎巴嫩。1933年,他毕业于日内瓦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10月,马海德到中国,1936年到陕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救治了大批八路军和解放军的伤员。1950年,马海德加入中国国籍,担任国家卫生部顾问,为发展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的朋友、白求恩式的内科医生汉斯?米勒,德国人,日因突发心肌梗死在北京逝世。汉斯?米勒于1939年获瑞士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到中国,为八路军救治了大批伤员。1950年他加入中国国籍,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汉斯?米勒任北京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医科大学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他领导研制出乙型肝炎疫苗,为防治肝炎作出了重大贡献。   ……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资料介绍:东方演艺集团歌舞诗《水墨中华―风》
东方演艺集团大型歌舞诗《水墨中华―风》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出品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大型歌舞诗《水墨中华―风》
日―9月9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所辖中国歌舞团将在北京展览馆上演最新原创大型歌舞诗《水墨中华―风》,向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献礼。作为文化部展演的代表剧目,晚会以独具匠心的构思,蕴含着浓郁的中华文化底蕴,立求展现中华文化的大格局、强化和谐奋进的时代精神,表现经过改革开放大潮洗礼的新面貌,以及展现各族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
1、晚会强大阵容: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是全国文艺团体综合实力最强的团队,有成熟的主创团队,具备国内顶尖的舞蹈阵容。优秀舞蹈演员枫叶曾多次参加全国舞蹈比赛,荣获多项大奖;舞蹈演员殷硕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独舞表演者(《丝路》)、大型民族原创舞剧《黄道婆》女主角扮演者;舞蹈演员胡娜曾在舞剧《马可波罗》饰演女主角蒙古公主;舞蹈演员曾明在舞剧《大围屋》饰演男主角;舞蹈演员张丝蕊曾在舞剧《风中少林》饰演女主角;此外还有全国著名歌唱家顾欣、崔京浩、张燕,西部歌王赵大地,四加一特色乐队等。一批享有盛名的主创团队、歌唱家、舞蹈家云集晚会,一展风采。
2、晚会定位:
整台晚会将以中国文化,民族风格,时代精神为支撑骨架,借用&水墨丹青&的写意方式展现。&水墨丹青&是自唐代传承至今的中国固有的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意象作为晚风主体风格,&中国符号,国际化语言&,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为打造中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品牌,我何力求、追寻、探索出一条新思路。使&水墨中华&民族文化&风&吹向全世界。
3、晚会宗旨:
把中国人独特气质的语言元素融会贯通晚会始终,把深刻的寓意,唯美的画面,动人的诗词,美妙的音乐旋律,展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带来的是一场听觉、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发掘中华文化底蕴的曼妙之旅。
4、晚会亮点:
在中国山水画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宝库中,晚会选择了&山&、&水&、&花&三个识别度最高的意象引导并贯穿始终。&山&、&水&、&花&是中国水墨画中最常出现的表现符号,中国人特有的思想情怀与人文感悟都寄托在&山&、&水&、&花&之间。
晚会开始在帷幕上印出淡淡的&山&、&水&、&花&,远处传来惟妙惟肖的中国特色的音乐,灯光透过帷幕露出景色怡人的山水荷塘,一群荷花仙子在荷塘中翩翩起舞,如一幅如痴如醉的美丽画卷。观众们随着荷花仙子的飘舞,情不自禁的闭上双眼&用心去聆听&
&山&――山的呐喊!山的回响!山的绵延!山的雄伟!山的直抵云端的高贵品质,勾勒出一幅壮美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水&――柔情似水,像是涟漪的银链,潺潺作响。时而温柔,时而雀跃,时而恬静,时而狂野。听水的美妙,似少女萌动心灵,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花&――多姿多彩的花向大地展示芬芳绚烂、幸福美好。花的品德、花的气质、花的情致、花的典雅在这里尽情展现。一阵清香的微风习习吹来,我们不由得驻足细细品味盛开的朵朵斑斓之花,让大地芬芳民风和谐。
《水墨中华―风》是多种文化原素的集合,蕴藏千百年中华文化的厚重感,是多民族万种风情的展现,是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热情歌颂。肢体语言是全世界通用的表达方式,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不仅为中国观众带来一场美轮美奂的表演,也将&水墨中华&所表现的文化底蕴和脉脉深情沁入全世界观众的心田,通过歌舞诗的形式,将中国文化介绍给五洲的朋友们。
(责编: pp)
/item.htm?id= 博主店铺:/ 以上文章转自网络,请转载时注明出处。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组诗《我的乡村》收入《放歌山海――中国国土资源诗歌
&组诗《我的乡村》收入
《放歌山海――中国国土资源诗歌60年》
《放歌山海――中国国土资源诗歌60年》
《行吟大地――中国国土资源散文60年》已出版。
附《放歌山海》目录:
序 六十年国土资源诗歌的一个轮廓&胡红拴(5)
帐篷文化圈纪事&常江(5)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郭小川(11)
故园九咏&流沙河(13)
巨大的根块&牛汉(17)
乡 愁&余光中(18)
陌上桑&邵燕祥(18)
巨石之变&洛夫(19)
乡 愁&昌耀(22)
雁&白荻(22)
在路上&方含(23)
北京古司天台下&任洪渊(24)
落叶与大地的对话&食指(25)
在西藏&蔡其乔(26)
黎明&何其芳(28)
垂直的泥土上&郑愁予(28)
家园&哑默(29)
红玉米(外一首)&痖弦(31)
上海郊外的宁静&张烨(33)
北方闲置的田野&多多(33)
乡村之夜&北岛(34)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35)
海滨晨曲&舒婷(36)
太阳和他的反光(组诗)&江河(38)
妻子的信(外一首)&小铁(49)
摇响生命之树(外一首)&马立华(51)
长江思絮(外一首)&王安雄(53)
地质世家(组诗)&王中云(56)
审图(外一首)&王承颜(58)
岩芯(外一首)&刘如春(60)
我们是五月的风景(外一首)&刘振龙(61)
察尔汗盐湖望月晕&杜连义(63)
山野的女儿(外一首)&李龙连(64)
山里的故事(外一首)&李振兴(66)
荒原(外一首)&周亚辉(68)
五月哟(外一首)&唐华(69)
流浪歌&常江(70)
山蕈(外一首)&康平(73)
大漠征服者(外一首)&廖骏(75)
心中,被祖国的富饶堆满(外一首)&魏青侠(77)
大地涅槃(外二首)&胡红拴(77)
中国农民之歌(节选)&曾金玉(77)
守望田垄(外二首)&杜朗朗(79)
葛藤坡(外一首)&陈宗华(81)
县城晴隆(外一首)&孙子兵(84)
内心的村庄(组诗)&新星(85)
雪山散章&向迅(87)
休渔季节(外一首)&孟夏(89)
河源&马也(91)
童年的那条河(外二首)&西水(91)
深入湿地(组诗)&陆国军(93)
乡村的疼痛(组诗)&张守刚(94)
红树林之歌&吴基军(97)
竭泽而渔(外三首)&周国忠(98)
乡村木匠(外一首)&牧风(101)
祁连意像:鹰翼下的注视(外一首)&牧子(102)
江南水镇(组诗)&陈华军(102)
群山毓芳(组诗)&孙世健(104)
写在行吟的岁月(四首)&章治萍(106)
铺上,幸亏不是一座城市(外一首)&鲍明江(110)
失语的土地&李萍(112)
又清明了,父亲&汤士超(113)
老屋&欧阳月亮(114)
遥想青海湖(外一首)&李景(115)
诗三首&菡淤(117)
牧歌里的村庄&赵汉成(119)
挑 战&王万兵(122)
为广袤的原野歌唱(节选)&肖会川(123)
疼(外二首)&陋岩(129)
翻开时间新的页码(外一首)&龙回仁(130)
吴东升诗五首&吴东升(132)
黄土地(外一首)&木木鱼(135)
我属于大山&阎世瑞(137)
母亲&贺斌(138)
泥土的女儿外二首 &余方(139)
生活在乡村(外二首)&杨玉贵(142)
半边山(组诗)&张之(144)
新农村规划&王文成(146)
三月(外一首)&陈术柏(147)
放歌社会主义新农村&赵福海(149)
另一种歌者&黄虹秀(150)
遇见你(外一首)&黄银宝(151)
岁月的心事(外三首)&李春生(153)
秋天,我的玉米成熟了&傅余梅(156)
土地恋曲(外一首)&程炜(157)
对我乡村的叙述(组诗)&姜维彬(159)
写在农历上的老家(组诗)&刘将成(162)
春日童子河(外一首)&王登学(165)
青海湖以西的石乃亥(外二首)&孔占伟(165)
大山深处的呼唤(外一首)&尘子(166)
地质队纪事:方向(外一首)&马行(172)
贞丰,我爱恋的姑娘&华野(173)
这幸福的白天和夜晚(外一首)&范宗胜(176)
地质锤(外二首)&梁攀峰(178)
汨罗祭(外一首)&范须顺(180)
母亲的棉花&张凡修(181)
目光&应勇华(182)
农民的儿子&风草(182)
石榴花(外二首)&杨徽(183)
国土(外一首)&夏国刚(185)
土地&吴小江(187)
我的路&刘章钰(188)
麦收(外二首)&冯旭红(189)
七月和一首歌(外一首)&杨传信(189)
珍惜土地&仲丛明(189)
地质情怀(组诗)&朱元松(189)
走进延安&田建国(189)
乡村的夜(外一首)&朱莉(197)
国土员(外一首)&曾玉仿(199)
国土卫士之歌(外一首)&何怀友(200)
寻海之水&李爱民(200)
乡村组诗(外二首)&白连春(202)
世界像一树黄花(外一首)&柯继红(205)
黑暗煤场&沈凤国(206)
一个人的村庄(组诗)&袁新(206)
黑色嵌在历史的扉页上&朱景敏(209)
夜雨春日&伙国森(210)
端午的花草(组诗)&鲍安顺(211)
田野(外一首)&景嵩颖(212)
厚重的乡土&刘荣立(214)
想起乡土&张春霞(214)
黑瓦罐(外一首)&邱兴玉(216)
睡在牛车上的孩子&李文奇(216)
呼喊的泥土&陈华荣(217)
那座村庄&张羊羊(218)
稻谷&张攀峰(219)
石油人的月亮&若水(219)
我的村庄&袁涛(220)
收割季节(外一首)&刘郁杰(222)
放生鱼在沙漠&刘虎(223)
秋天的声音&胡礼忠(225)
清晨的北国平原(外一首)&钱国宏(226)
北国之冬(外一首)&卞文志(227)
乡村的早晨&熊晓生(228)
老田埂&张小虎(228)
那时秋天被雁群抬得多高(外一首)&叶世斌(229)
半圆的思念(外一首)&路勇(230)
麦地(外一首)&蒋惠(232)
我在村庄以外的世界里(外一首)&程纲(233)
秋天的一隅&胡明宝(235)
母亲在乡下&刘荣立(236)
吃麦子长大的诗歌&熊明修(237)
谁用这么多的金子收买春天(组诗)&剑熔(239)
冬夜与故乡&刘清华(240)
山路弯弯&张胜华(241)
走在回乡的路上(外一首)&欧阳新献(242)
怕疼的黑土地(外一首)&王忠范(243)
我的乡村&支禄(245)
一粒粮食的重量&李玉国(247)
父亲(组诗)&古井(247)
怀念泥土&刘跃松(248)
梦里江南&邓成彬(249)
这一刻,麦子熟了(外一首)&杨世钦(250)
小河&冯立民(250)
石村之秋(外一首)&杨飞(251)
春夜 大地的声音&大风(252)
乡村往事(组诗)&丁济民(253)
运河怀古&王迩宾(254)
血脉乡村(外一首)&杨建华(255)
高山流水&陆诗秦(256)
千里莺啼绿映红(组诗)&屏子(257)
生命诗歌的大地本质(组诗)&马云飞(258)
大地的灯盏(组诗)&黑马(261)
一辆牛车把秋风带走&王文海(262)
江耶的诗&江耶(264)
关于中秋&柳喜峰(265)
等待风儿&谢小军(266)
乡村的母亲&胡坪(267)
明月照不见初秋的风&刘梅(268)
十月&杜李(269)
游子吟&峻岭(270)
一些雨水在深夜里穿过&明晓东(271)
在深秋的乡村走走&陶天真(272)
秋收&景寺(273)
近乡情怯(外一首)&华诚(274)
故乡(外一首)&王小程(276)
从一滴水开始&明晓东(277)
尘埃&胡弦(278)
在远方的冬天居住&张桂如(279)
篱笆&如月(280)
给远方的妹妹&吴鹏(280)
年夜饭&李笙清(281)
过年&王泳清(282)
是谁种植了这片风景&李浩(284)
春天组歌(四首)&吕颂文(285)
在时光的深深处绿着(外一首)&刘松林(287)
大卫的诗&大卫(288)
阳春的竖琴&张宗刚(290)
路过一挂水车(组诗)&漆宇勤(292)
幸福像一只鸟飞入心中&连勇(294)
父亲(外一首)&谢汝平(295)
小酒馆(外一首)&费城(297)
午后,我坐在青冈树下写诗&言子(298)
用二两寒风调笑江湖&黑马王子(299)
附《行吟大地》目录:
序言&吴晔4
鸟的天堂&巴金4
激情燃烧&常江6
长江源环保纪念碑文&常江8
完美的人生句号&黄世英8
西南中沙巡航日志&伊始11
永远的家园&李国文29
离太阳最近的树&毕淑敏30
说河流&阎连科32
农民不说孤独&阎连科33
亲人不哭,而我热泪盈眶&何建明34
融入野地&张炜36
我跋涉的莽野&张炜42
走进天堂&李木生46
不凋的激情&李木生54
新金顶寓意新时序&郭友钊57
临城的明堤与唐窑&郭友钊58
苍山白檀&刘扬正60
阳春三洞&胡红拴61
阔步英西行峰林&胡红拴63
恩泽&魏民65
沉积的情愫&魏民67
大青山上的映山红&段兰姣68
花魂&谭凯文69
涅瓦大街&万京民70
走进高高的雪原&郭大伟72
枕树而思&章治萍74
海南森林资源旅游札记(三篇)&章治萍75
腐叶土&肖会川78
我们也做主人公&李福亮79
疼爱耕地&石湾80
人与自然的和谐&李辉81
何处觅蓝天&弘之82
环保在你我身边&弘之82
河流是弯弯曲曲的&唐锡阳83
秋以为期&夏磊85
匡庐晚钟&夏磊87
沱江诗情逐水流&张建华90
畅游的清凉意味&张建华92
诺尔盖草原散记&刘超93
盐背子饭&张庆豫95
缀补大地&周伟苠97
关中村漫笔&尹庆民98
一个人的山顶&毕研波99
藏北三趣(外一篇)&郭传义101
两碗菜泡饭&郭传义103
黄山诗情雨纷纷&吴文峰105
闲坐雨读桥&吴文峰108
村里来了测绘队&王文成109
走进唐古拉山&阎世瑞111
黄河缘&秦锦丽112
土地生长我&
也生长我的文字&秦锦丽115
宁静致远纳孔布依古寨&李春生116
故乡的多依树&赵汉成118
一个农家子弟的读书往事&赵汉成121
海韵&叶延滨123
土地不生长塑料袋&肖复兴125
住进一粒粮食&宋长征126
与虫共舞&宋长征128
世纪末的斜阳&徐刚130
"守土有责"别解&缪俊杰132
在戈壁沙漠间行走&梁攀峰134
戈壁滩二题&梁攀峰135
山里的月光&刘耀136
野兔子头&刘耀137
麦场的月亮&陈树庆138
阳春三月野菜香&余方139
泸沽湖印象&付超140
苞谷熟了&张立新141
寻找稻田&李顺球142
月夜昙花开&李顺球144
犁&钟翔146
绿叶的光彩&刘章钰147
奔跑的冰雨&向阳148
天籁&喻红149
老姚其人&王成明153
听蝉&程炜153
怀念玉米&张海峰155
洋浦千年古盐田&杨沐156
醉卧沱江&宋宏建161
夜读周庄&宋宏建164
书石盆景皆怡情&赵腊平165
村口的老树&胡明宝167
清雅奇岫景忠山&李振兴168
梦回西藏&徐坚169
回龙洲&吴小江170
飞越秦岭&冯旭红172
死亡断想&尘子173
又是油菜花开时&王怀智175
春暖小雪花&杨荣科177
雨观泄愤崖瀑布&赵福海178
玉米(外一篇)&鲍明江179
秦淮古意&方益松179
怀念奶奶&陈术柏180
乐在丈量山水间&王升远182
择善而从&郑荣来183
又值金秋&徐城北184
最怕"嘿然不应"&袁鹰185
秋深华蓥山&李天明187
纯真的忠守是永恒的崇高&李天明189
泥土芬芳&高巧林190
我与你红尘相望&张梦婕191
渭河水&马科平193
踏着翠绿走近新邱&赵文楷194
难忘那畦"春韭"绿&景玉春196
七里镇寻古&袁赣湘197
故乡的空巢&曾玉仿199
翻动的土地&石少宏200
土地&张天福201
秋浦河随笔&程耀恺202
阳山&欧阳杏蓬205
山韵&欧阳月亮207
一帘飞瀑入梦来&黄劲松208
秋意浓浓&林敬龙209
今夜月儿圆&朱莉210
高山大谷走冰遗&凌赟212
神府勘煤杂记&马萌214
记忆中的热炕头&郭鹏莉215
在藏北踏勘的100天&龙回仁216
紫雾源记&龙回仁221
大漠,原谅我&王安雄223
黄河渡口&王安雄225
生命的奇迹&窦贤226
走过一条河&贾志红228
嫁给太白山的小花&贾志红229
走马观花琅琊山&金慧敏230
又是一年枣儿红&许忠芹232
打起行囊就出发&阎世瑞233
梦回西藏&徐坚234
青青石板街&彭梁心235
守望六月的麦田&王珊237
走进湿地&田建国238
秦岭之秋&田建国239
赏云 听风 品雨&黄银宝240
长啸三声绕昆仑&黄银宝245
天涯之旅&李诗言246
秦淮古意&方益松248
黄土地&陈希瑞249
坚守的魅力&李福亮252
重建"天人合一"观念&胡迎莹253
向日葵&杨泽253
摇篮摇&鲍尔吉·原野254
寻求寂静中的火焰&大卫255
冬天的土地&刘恩龙256
菜地记趣&余显健257
养地&鱼羊257
赤脚&小月258
家乡那片庄户地&梁良260
大茶园的春天&杨会昌260
身土不二&洪烛26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必读名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