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人口岭口新闻岭口村村貌情况有改变了。

岭口村“第一书记”创新制度狠抓项目--宁海新闻网
新闻热线:0
新闻传真:0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固堡垒强基础 抓项目推发展
岭口村“第一书记”创新制度狠抓项目
  宁海新闻网  
日 08:27:53
  宁海新闻网讯(记者黄浓珍通讯员徐红燕)天刚蒙蒙亮,西店镇岭口村的“第一书记”陈金辉就赶往牌门舒自然村的老舒家,这是他第3次上门做征迁动员工作。“其他村干部和我一样,重点工作一来,‘白加黑’、‘5+2’都不够用。”担任“第一书记”4个多月来,陈金辉对起早摸黑的工作节奏已经习以为常。
  西店新城围填海工程料场项目、篆畦园(阆风先生舒岳祥故居)二期复建工程、村综合楼建设工程、五市溪下游左岸道路建设工程……作为一个全面小康村,岭口村的重大项目很多。陈金辉到村后和村两委会班子一起,拿出了一个个“实招”。
  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陈金辉制定了《岭口村重点实事工程项目建设责任分工表》,对全村13个重点项目明确了进度时间表,每个项目均有一名两委会成员带领两名党员负责,县重大项目由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牵头负责,确保责任直接落实到人。
  为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岭口村出台“周例会、月总结”制度,每周对在建项目进行巡查督查,发现问题当场书面告知施工单位予以整改,并在下周进行回头看,同时,对施工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召开两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对一些需要上级配合支持的,则由“第一书记”汇总梳理后向镇领导汇报。
  在多项制度的严格执行下,岭口村重大项目快速高效推进。五市溪下游左岸道路建设工程顺利完工,原定于7月底完工的村大楼提早一个月竣工,计划年底完工的生态河道整治工程和篆畦园(阆风先生舒岳祥故居)二期复建工程目前已完成总工程的85%以上。
  最近,岭口村又根据西店镇的征收政策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林地征收价格,采用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方法,集中精力入户签字,不到半个月就全面完成了征迁任务,保障了西店新城围填海工程石料的顺利开采。
  “下一步还要做好新城围填海石料运输的便道征收土地工作。”陈金辉笑着说,这条长4.5公里、宽10米、近70亩面积的运输便道将成为岭口村的致富大道。
&&责任编辑:
&&新闻推荐:
&&图片推荐:
《今日宁海》速览黄山市政府新闻办主办
<a href=".cn/web/hssgs/index.html" title="国家利益至上
<a href=".cn/web/hssgs/index.html" title="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利益至上
<a href=".cn/web/hssgs/index.html" title="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
倾情关注民生
构建幸福黄山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黄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图)歙县街口镇前山美好乡村建设见成效
青山绿水(吴建平/摄)
  黄山新闻网7月14日讯(黄燕 海萍)街口镇前山中心村位于安徽歙县南大门,与浙江接壤,是名副其实的安徽南大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具有特殊地理位置的前山村从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入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建模式。
徽派民居(吴建平/摄)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看到,新建的“武新前”公路穿村而过,一直通到与浙江交界处,一幢幢徽派民居坐落在公路两旁,与青山绿水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村民们因地制宜在门前栽种了兰花、金桔等绿植,从村头到村尾,每隔几米就有摆放一个垃圾桶。特别是在皖浙交界处,200米长的生态景观带上依山就势栽种的樟树、柳树、桂花树等,江边还建起了观光步道、休息亭,使得经前山村进入安徽境内的游人眼睛一亮,豁然开朗。
  前山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根据中心村建设“11+4”规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前山村先后抓住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改徽建徽、农村危房改造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及交通、移民、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机机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村庄环境整治方面,村里配备了5名保洁员,完善了保洁制度,与保洁员签订了“保洁员”协议、与农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形成了一套村容村貌监督管理机制,保证了农村保洁的常态化运行。
  前山村是移民村,原先大多数村民从事渔业生产,在新安江综合治理中,村民响应政府号召,网箱退养,转型发展,争取从养鱼大村转型成生态旅游示范村。在网箱养鱼退养后,前山村注重做好后期产业扶持,利用“三口柑桔”、“街口名优茶”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改良品种、改进技术、创立品牌,生产出优质的绿色农产品。同时结合实际谋划集体经济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如今年村集体经济项目―“街口冷冻保鲜库”通过了上级批准实施 ,旅游接待量也逐年增加,一个环境优美,生态休闲美好乡村正在向我们走来。
[责任编辑:文潮] 标签:
皖网宣备07002号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
黄山新闻网
关注我们:岭口村召开2015年度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动员会
您当前位置:&&
岭口村召开2015年度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动员会
】&&&【时间:】&&&【稿源:岭口村】
&&& 1月14日下午,岭口村2015年度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动员会在岭口村小学召开。绍濂乡政府联村领导、常务副乡长毕顺金,联村干部黄睿,市体育局选派干部、岭口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许荪敏及岭口村全体在村党员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岭口村党总支书记方建峻主持。&&& 会议学习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报了《岭口村关于开展2015年度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日程安排,通报了当日上午乡流动党委会的召开情况和村中近期重点工作。同时,会议还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征求了广大党员的意见。&&& 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增强了岭口村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和责任意识,标志着岭口村2015年度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正式启动。
主办单位:歙县绍濂乡岭口村村委会 协办单位:黄山市气象局农网中心您现在的位置:
缙云县舒洪镇岭口村美丽乡村建设侧记
日期: 16:46
来源:浙江农业信息网
点击次数:0
下载文件:&&
  山水隐村落,村落连山水。
  舒洪镇岭口村,面向丘陵,背靠群山,因山而美,因水而秀。看生态防洪堤雕栏玉砌,堤坝边绿树草地、亭台楼阁,栩栩如生的文化墙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听汩汩溪水拍打堤岸,萧萧车马轰鸣,蓬勃生机扑面而来。行走在平整洁净的村道上,感受着村庄的动静相宜,诗画乡村似珍珠洒落般揉进在这缱绻的自然景色之中。
  2014年以来,岭口村以市级中心村建设为主载体,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舒洪镇岭口村由岭口、江沿、田寮、下周4个自然村组成。黄平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1142户,2868人口。山林面积11304亩,耕地面积1199亩。全村外出从事养殖业的农民有200多户,外出务工的村民有六七百人,留守的村民大多在村里从事效益农业。全村有板栗600多亩,茶叶园1000多亩,油茶园1400多亩、黄花菜160多亩。
  近年来,依山傍水的岭口村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2013年5月,岭口村投资80余万元,历时一年,建成了占地200多平方米的三层村综合办公大楼。办公大楼建成后,集村便民服务中心、图书室、老年活动室为一体。
  2013年12月,岭口村防洪堤工程开始建设,目前已投入700余万元,完成了1500米长的防洪堤砌造、9道拦水坝建设、河岸两边亲水平台建设共计1800米。
  2014年9月,投资40万元的岭口村文化礼堂投入使用。文化礼堂成了村里承办晚会或开各种会议的最佳场所。礼堂内建有文化长廊,专门介绍岭口村的村史及日新月异的变化历程。“除了文艺演出,村民们还喜欢到文化礼堂打打羽毛球、排球咧。”岭口村村干部陈支云说。2014年11月,文化礼堂内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又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江沿自然村还投入130余万元开展市级美丽乡村创建,现正等待验收。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江沿自然村投入80余万元完成道路硬化500米;投入35余万元,完成岸边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种植桂花、紫荆、三角梅、云南黄馨、麦冬等苗木1500余株;投入15万元,安装路灯60盏。目前活水进村项目及外墙粉刷工程正在进行中。
  创业增收富裕农民
  集聚人气,发展产业是岭口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点。为达到创业增收生活美的要求,岭口村积极发展该村特色农业产业。
  岭口村是个效益农业村,板栗、茶叶、油茶、黄花菜等效益农业优势明显。近年来,岭口村村民自筹资金建起了5个冷库,并成立了岭口村板栗专业合作社。同时,岭口村依托千亩茶叶基地,成立了舒洪镇岭口村江沿茶叶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岭口村农产品的一条专业、规模产业链。
  与此同时,岭口村以市级中心村建设为总抓手,以建设县级天然游泳点为优势,以开发白水山景点为契机,大手笔规划,从细微处入手,依托山水之势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开发露天泳池水上娱乐项目、农家乐等,全力发展旅游业。
  特别是2013年8月,岭口村被纳入市级中心村培育以来,如火如荼地开展村庄硬件建设,为村庄的创业增收夯实硬件基础。据了解,岭口村计划建设道路硬化7000多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墙体外立面改造80幢,1.5万平方米,如今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防洪堤两岸亮化工程已安装路灯60盏;绿化2000平方米也正在进行中。
  “江沿自然村以前也称杏梅村,2015年伊始,我们将计划栽种杏树2万多株,让江沿自然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杏梅村,着力将岭口村打造成为“一村一品”的特色村庄。”岭口村村官刘莉芬介绍道。
  自2011年8月全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岭口村加大宣传力度,狠抓工作落实,着力解决农村环境的脏、乱、差问题。
  如今,岭口村保洁员的队伍逐渐扩大。各自然村均配有保洁员,实行垃圾清扫与清运分开制度。仅岭口自然村就有3位保洁员,对村里的大小路面、公厕等进行全天候保洁,全村卫生状况明显好转。
  特别是2013年4月份缙云县开展“双清”行动以来,岭口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以张贴宣传标语、广播宣传等形式,积极开展了村历史遗留垃圾的清扫清运工作。“那时,我们村一次性清理垃圾四五天,光拖拉机就运了200多车咧。”岭口村的村会计吴子登告诉记者,“通过‘双清’行动,村里的卫生状况大有改观,村庄变得清爽干净了。”
  岭口村村庄的清爽干净,得益于各自然村组成的一支“卫生死角清理突击队”。自2012年五六月开始,岭口自然村就组织人员开展每月一次的清扫村卫生死角行动,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其他自然村也在2013年9月份相继开展了这项清扫活动。这支由村民组成的‘卫生死角清理突击队’,让村庄洁净建设得到了常态化。
  岭口村还加大了保洁员的考核力度。保洁员与村签订保洁合同,明确了奖罚事宜。如连续三次被镇检查组检查到环境卫生排名最差,要扣罚保洁员工资;若被县里检查组查到不合格扣分的,保洁人员也要相应扣罚。当然,如果保洁员打扫到位,年终给予一定的奖励。
  同时,村内双重监督,也是岭口村开展洁净乡村建设的一大高招。岭口村不仅设有专员每月监督村里的卫生,村双委干部也以不定期的形式,实时开展卫生监督。
  尤其是“五水共治”活动开展以来,针对贞溪岭口村河段的垃圾河,镇、村两级干部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带头清理整治村内河道,积极参与义务清理,并带动全村村民养成清理自家房前屋后河道垃圾、垃圾不往水中倾倒的良好习惯,着力营造出全民关心、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浓厚治水氛围。通过清理、清淤、疏浚、整理河道内杂树等措施,消灭了大量堆积在溪中的垃圾,使得原先的“垃圾河”变成了现在的“游泳圣地”。
  现在,岭口村村民的保洁意识更是不断跟进,垃圾入箱已成为“举手之劳”。
  敬老爱幼、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简便的办事流程等等,让岭口村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自2013年岭口村的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业务咨询、各类申请、出具证明、申报手续等等都能在家口门完成,给村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岭口村便民服务中心还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如便民服务中办事指南、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文化广场活动点管理制度、信息资源共享室管理制度等等。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2014年11月,岭口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投入使用,为老人们悠闲惬意的生活添加了温馨的一笔。中心每天提供中餐,每次皆有六七十位老人同时就餐。村里年龄在60至69岁之间的老人,每餐只需交纳3元;年龄在70至89岁之间的老人,每餐交纳2元;9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中餐,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中心的志愿者更是送餐上门。
  “快下棋、快下棋。”在岭口村老年活动中心,今年63岁的丁大爷正兴致勃勃地和老友对弈。老人说,村里现在越变越漂亮了,他们看着很欣慰。村里的文化娱乐活动又多姿多彩,令人心里舒坦。
  “去年,我们岭口村自办了一台村民自编自演的晚会,晚会上,小品、相声、唱歌、舞蹈等节目一应俱全,台上演得起劲、台下村民看得过瘾。”村干部陈支云说,平日里,村民会在文化礼堂打打球、排练文艺节目。每天晚上,广场舞悠扬的歌声准时响起,村里的妇女们伴随音乐舞动快乐的生活。
  这几天,岭口村的溪边公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九曲廊亭不日完工,弘扬社会公德内容的文化墙工程也在紧张施工中。
  “我们还要将岭口中心村建设为绿化示范村,同时大力发展农家乐产业,开发旅游业,带动村域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村官刘莉芬坦言。
  “岭口村这几年的发展日新月异,接下来镇党委、政府要引导该村以中心村建设为基础,依托美丽乡村建设这一主平台,以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通过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将岭口村打造成宜人、宜居、宜业、宜游、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江南秀美新农村。同时以点带面,带动周边等村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做到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点上出彩,线上开花。”舒洪镇党委书记谢晓华如是说。
  舒洪镇岭口村由岭口、江沿、田寮、下周4个自然村组成。黄平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1142户,2868人口。山林面积11304亩,耕地面积1199亩。全村外出从事养殖业的农民有200多户,外出务工的村民有六七百人,留守的村民大多在村里从事效益农业。全村有板栗600多亩,茶叶园1000多亩,油茶园1400多亩、黄花菜160多亩。
  近年来,依山傍水的岭口村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2013年5月,岭口村投资80余万元,历时一年,建成了占地200多平方米的三层村综合办公大楼。办公大楼建成后,集村便民服务中心、图书室、老年活动室为一体。
  2013年12月,岭口村防洪堤工程开始建设,目前已投入700余万元,完成了1500米长的防洪堤砌造、9道拦水坝建设、河岸两边亲水平台建设共计1800米。
  2014年9月,投资40万元的岭口村文化礼堂投入使用。文化礼堂成了村里承办晚会或开各种会议的最佳场所。礼堂内建有文化长廊,专门介绍岭口村的村史及日新月异的变化历程。“除了文艺演出,村民们还喜欢到文化礼堂打打羽毛球、排球咧。”岭口村村干部陈支云说。2014年11月,文化礼堂内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又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江沿自然村还投入130余万元开展市级美丽乡村创建,现正等待验收。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江沿自然村投入80余万元完成道路硬化500米;投入35余万元,完成岸边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种植桂花、紫荆、三角梅、云南黄馨、麦冬等苗木1500余株;投入15万元,安装路灯60盏。目前活水进村项目及外墙粉刷工程正在进行中。
  创业增收富裕农民
  集聚人气,发展产业是岭口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点。为达到创业增收生活美的要求,岭口村积极发展该村特色农业产业。
  岭口村是个效益农业村,板栗、茶叶、油茶、黄花菜等效益农业优势明显。近年来,岭口村村民自筹资金建起了5个冷库,并成立了岭口村板栗专业合作社。同时,岭口村依托千亩茶叶基地,成立了舒洪镇岭口村江沿茶叶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岭口村农产品的一条专业、规模产业链。
  与此同时,岭口村以市级中心村建设为总抓手,以建设县级天然游泳点为优势,以开发白水山景点为契机,大手笔规划,从细微处入手,依托山水之势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开发露天泳池水上娱乐项目、农家乐等,全力发展旅游业。
  特别是2013年8月,岭口村被纳入市级中心村培育以来,如火如荼地开展村庄硬件建设,为村庄的创业增收夯实硬件基础。据了解,岭口村计划建设道路硬化7000多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墙体外立面改造80幢,1.5万平方米,如今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防洪堤两岸亮化工程已安装路灯60盏;绿化2000平方米也正在进行中。
  “江沿自然村以前也称杏梅村,2015年伊始,我们将计划栽种杏树2万多株,让江沿自然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杏梅村,着力将岭口村打造成为“一村一品”的特色村庄。”岭口村村官刘莉芬介绍道。
  自2011年8月全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岭口村加大宣传力度,狠抓工作落实,着力解决农村环境的脏、乱、差问题。
  如今,岭口村保洁员的队伍逐渐扩大。各自然村均配有保洁员,实行垃圾清扫与清运分开制度。仅岭口自然村就有3位保洁员,对村里的大小路面、公厕等进行全天候保洁,全村卫生状况明显好转。
  特别是2013年4月份缙云县开展“双清”行动以来,岭口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以张贴宣传标语、广播宣传等形式,积极开展了村历史遗留垃圾的清扫清运工作。“那时,我们村一次性清理垃圾四五天,光拖拉机就运了200多车咧。”岭口村的村会计吴子登告诉记者,“通过‘双清’行动,村里的卫生状况大有改观,村庄变得清爽干净了。”
  岭口村村庄的清爽干净,得益于各自然村组成的一支“卫生死角清理突击队”。自2012年五六月开始,岭口自然村就组织人员开展每月一次的清扫村卫生死角行动,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其他自然村也在2013年9月份相继开展了这项清扫活动。这支由村民组成的‘卫生死角清理突击队’,让村庄洁净建设得到了常态化。
  岭口村还加大了保洁员的考核力度。保洁员与村签订保洁合同,明确了奖罚事宜。如连续三次被镇检查组检查到环境卫生排名最差,要扣罚保洁员工资;若被县里检查组查到不合格扣分的,保洁人员也要相应扣罚。当然,如果保洁员打扫到位,年终给予一定的奖励。
  同时,村内双重监督,也是岭口村开展洁净乡村建设的一大高招。岭口村不仅设有专员每月监督村里的卫生,村双委干部也以不定期的形式,实时开展卫生监督。
  尤其是“五水共治”活动开展以来,针对贞溪岭口村河段的垃圾河,镇、村两级干部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带头清理整治村内河道,积极参与义务清理,并带动全村村民养成清理自家房前屋后河道垃圾、垃圾不往水中倾倒的良好习惯,着力营造出全民关心、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浓厚治水氛围。通过清理、清淤、疏浚、整理河道内杂树等措施,消灭了大量堆积在溪中的垃圾,使得原先的“垃圾河”变成了现在的“游泳圣地”。
  现在,岭口村村民的保洁意识更是不断跟进,垃圾入箱已成为“举手之劳”。
  敬老爱幼、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简便的办事流程等等,让岭口村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自2013年岭口村的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业务咨询、各类申请、出具证明、申报手续等等都能在家口门完成,给村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岭口村便民服务中心还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如便民服务中办事指南、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文化广场活动点管理制度、信息资源共享室管理制度等等。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2014年11月,岭口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投入使用,为老人们悠闲惬意的生活添加了温馨的一笔。中心每天提供中餐,每次皆有六七十位老人同时就餐。村里年龄在60至69岁之间的老人,每餐只需交纳3元;年龄在70至89岁之间的老人,每餐交纳2元;9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中餐,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中心的志愿者更是送餐上门。
  “快下棋、快下棋。”在岭口村老年活动中心,今年63岁的丁大爷正兴致勃勃地和老友对弈。老人说,村里现在越变越漂亮了,他们看着很欣慰。村里的文化娱乐活动又多姿多彩,令人心里舒坦。
  “去年,我们岭口村自办了一台村民自编自演的晚会,晚会上,小品、相声、唱歌、舞蹈等节目一应俱全,台上演得起劲、台下村民看得过瘾。”村干部陈支云说,平日里,村民会在文化礼堂打打球、排练文艺节目。每天晚上,广场舞悠扬的歌声准时响起,村里的妇女们伴随音乐舞动快乐的生活。
  这几天,岭口村的溪边公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九曲廊亭不日完工,弘扬社会公德内容的文化墙工程也在紧张施工中。
  “我们还要将岭口中心村建设为绿化示范村,同时大力发展农家乐产业,开发旅游业,带动村域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村官刘莉芬坦言。
  “岭口村这几年的发展日新月异,接下来镇党委、政府要引导该村以中心村建设为基础,依托美丽乡村建设这一主平台,以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通过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将岭口村打造成宜人、宜居、宜业、宜游、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江南秀美新农村。同时以点带面,带动周边等村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做到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点上出彩,线上开花。”舒洪镇党委书记谢晓华如是说。
字体:&&&&
您最近浏览的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岭口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