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的问你们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填写中秋佳节的古诗词名句名句好吗

查看: 1858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03
  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2、台城:也称苑城,在南京玄武湖边,原为六朝时城墙。
  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
  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
  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
  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04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
  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04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飞桥:高桥。
  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
  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
  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
  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诗的构思婉曲,意境若画,有景有情,趣味深远。蘅塘退士批注:“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话不无道理。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04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1、小廊句:指梦中所见景物。
  2、多情两句:指梦后所见。
  离别后梦里依稀来到谢家,
  徘徊在小回廊阑干畔底下。
  醒来只见庭前多情的明月,
  它还在临照离人临照落花。
  ??这是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诗的首句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二句写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三句写明月有情,伊人无义;四句写落花有恨,慰藉无人。前二句是表明自己思念之深;后两句是埋怨伊人无情,鱼沉雁杳。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真。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05
  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1、金陵:南京。
  2、津渡:渡口。
  3、瓜州:今江苏邗江县南边。
  在镇江附近金陵渡口的小山楼,
  我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忧愁。
  月光西斜的时候江潮刚刚退落,
  隔岸几点星火闪烁可能是瓜州?
  ??诗写偶见的江上清丽夜色。首句点题,次句抒发感慨;三、四句写因怀愁而难眠,推窗远望,斜月朦胧,江潮初落,隔江瓜州,星火闪烁。全诗画面清丽宜人,但却难免有孤寂之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至京求官不遂后所作,寄寓怀才不遇落拓失意之情。有人以为是写乡愁情思的。寄愁是真,但什么愁?愁什么?也确实难断。我们暂且欣赏这清美宁静的夜景吧。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05
  赠内人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巢。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1、禁门:宫门。
  2、红焰:指灯芯。
  暗淡的月光移过宫门和树木,
  明眸媚眼只看那宿鹭的巢窠。
  孤灯斜影看她偏头拔下玉钗,
  挑开烛芯的红焰救出了飞蛾。
  ??诗意在写宫女静夜的孤寂无聊;先写宫门森严,时光飞逝;次写丽质不宠,艳羡宿鹭;再写斜拔玉钗,丰姿袅娜;最后写剔焰救蛾,使其重生。虽是无意,却颇有情。有感于自身深锁宫禁,恰如飞蛾扑焰,大有怜蛾自怜的情感。全诗造意深曲,耐人寻味。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07
  集灵台·日光斜照集灵台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1、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时号太真,住内太真宫。
  旭日光辉斜照华清宫旁的集灵台,
  树上红花一朵朵地迎着朝露绽开。
  昨夜玄宗刚在这里为杨玉环授?,
  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
  ??这两首诗是讽刺杨玉环姊妹的专宠。第一首讽杨玉环的轻薄。杨玉环原系玄宗十八子寿王瑁的妃子,玄宗召入禁中为女官,号太真,后来大加宠幸,进而册封为贵妃。集灵台是清静祀神所在,诗人指出玄宗不该在这里行道教授给秘文仪式。并指出贵妃在这时“含笑”入内,自愿为女道士,配合默契,掩人耳目,足见其轻薄风骚。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08
  集灵台·虢国夫人承主恩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1、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姊的封号。
  2、平明:天刚亮时。
  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宠恩,
  大清早就骑马进入了宫门。
  只嫌脂粉会玷污她的美艳,
  淡描蛾眉就进去朝见至尊。
  ??第二首讽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姊,嫁给裴家,是当时名声极坏的人。她并非“后妃”,却“承主恩”,而且“骑马入宫”“朝至尊”。自恃美艳,不施脂粉,足见她的轻佻,也可见玄宗的昏庸。
  ??这两首诗语言颇为含蓄,看似是褒,实则是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09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09
  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陇西行:古代歌曲名。
  2、貂锦:这里指战士。
  3、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4、深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
  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的情人。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非战情绪。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10
  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1、著:吹入。
  2、等是:等于。
  3、杜鹃:鸟名,即子规。
  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
  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这是为什么呵,我却有家归去不得?
  杜鹃呵,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这是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之情的诗。意思是在说寒食、清明将到,客居不能返乡,却听得杜鹃悲泣,更为伤感,大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慨。诗的节奏独特,首两句节拍为“一、二、三”,然而却谐绝句平仄韵,这是绝句中少见的。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10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10
  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1、冰簟:喻竹席之凉。
  2、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内。
  银床竹席多凉爽,我却偏偏不能入梦;
  长空澄碧如水,夜里云絮轻轻地飘荡。
  远处传来几声雁叫,雁群飞过潇湘去;
  十二楼中夜已深,唯有明月洒着寒光。
  ??诗是写女子别离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诗所写的是梦不成之后之所感、所见、所闻的情景。全诗象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诗中虽无“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11
  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
  2.北斗、南斗:星宿名。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3.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
  4.新透:第一次透过。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这首诗写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构思新颖别致。诗人选取了静寂的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夜寒中显示出春天的暖意,从静寂中显示出生命的萌动,从几声虫叫引起人们对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月夜》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了“感觉”,可谓传神。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入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入。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
  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9 小时
金币:16957
<em id="authorposton14-4-9 11:12
  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金屋:原指汉武帝少时欲金屋藏阿娇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
  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
  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Powered by谁想应该是,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关于月亮的古代诗歌急求_百度知道
谁想应该是,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关于月亮的古代诗歌急求
提问者采纳
参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生存,而不是代替学生生存。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唐诗三百首3唐诗三百首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唐诗三百首3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集灵台二首
集灵台二首全诗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集灵台二首扩展阅读
《集灵台二首》 -
  【作品名称】《集灵台二首》   【创作年代】中唐   【作者姓名】张祜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集灵台二首》 -
  集灵台二首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集灵台二首》 -
注释   ⑴集灵台:即长生殿,在华清宫。   ⑵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时号太真,住内太真宫。   ⑶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姊的封号。   ⑷平明:天刚亮时。   
韵译   【其一】   旭日光辉斜照华清宫旁的集灵台,   树上红花一朵朵地迎着朝露绽开。   昨夜玄宗刚在这里为杨玉环授道,   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  【其二】   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宠恩,   大清早就骑马进入了宫门。   只嫌脂粉会玷污她的美艳,  淡描蛾眉就进去朝见至尊。
《集灵台二首》 -
  这两首诗是讽刺杨玉环姊妹的专宠。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太真有姊三人,皆有才貌,并封国夫人,大姨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第一首讽杨玉环的轻薄。杨玉环原系唐玄宗十八子寿王瑁的妃子,玄宗召入禁中为女官,号太真,后来大加宠幸,进而册封为贵妃。集灵台是清静祀神所在,诗人指出玄宗不该在这里行道教授给秘文仪式。并指出贵妃在这时“含笑”入内,自愿为女道士,配合默契,掩人耳目,足见其轻薄风骚。引   第二首讽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传说玄宗和虢国夫人间有暖昧关系。诗的首句开门见山,揭出一篇主旨。“承主恩”三字,似羡似讽,已将虢国夫人置于宠妃地位。以下即具体叙写“承主恩”的虢国夫人如何恃宠献媚的情状。但作者不去罗列铺叙他们之间的种种暖昧情事,而是集中笔墨专写虢国夫人朝见玄宗的情形,以一斑窥全豹。第二句“平明骑马入宫门”,表面上像是泛泛叙事,实际上却是生动的细节描写。平明时分,百官朝见皇帝的仪式已经结束,虢国夫人本来就不是官员,却要入宫朝见,而且是“骑马”直入,这正显示出虢国夫人享有自由出入宫禁的特权,而且像这样如入无人之地似的进入宫廷在她已经是家常便饭。宫禁的森严,朝廷的礼仪于她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虢国夫人的恃宠骄纵之态,也从侧面透露了玄宗的特殊宠幸和他们之间非比寻常的关系。“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三四两句又进一步集中笔墨,专写虢国夫人朝见玄宗时的妆饰。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说:“虢国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这记载很可能本自张祜这首诗,但“自炫美艳”四字倒是十分准确地道出了虢国夫人“素面朝天”的真实意图和心理状态。表面上看,虢国此举似乎表明她和那些浓妆艳抹、献媚邀宠的嫔妃、宫眷不同,不屑于与这些庸俗者为伍,实际上她之所以“淡扫蛾眉”却是因为怕脂粉污损了自己本来的天姿国色,以致出众的容貌达不到出众的效果,反而不为“至尊”所特别垂青。对她来说,不施脂粉、淡扫蛾眉乃是一种不妆饰的妆饰,一种比浓妆艳抹更加着意的献媚邀宠的举动。这个典型细节,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虢国夫人自诩美貌、刻意邀宠,但又极力加以掩饰的心理,揭示了这位贵妇人工于心计的性格和内在的轻佻,写得非常有个性。诗人描写这个人物,并没有明显的贬抑和讽刺,只是选取意味深长的细节,不动声色地加以叙写。其态度似乎相当客观,但内里却包含着入骨的讽刺。这种婉而多讽的写法,艺术效果往往比直露的冷嘲热讽更加入木三分。诗的深层,隐藏着对唐玄宗这位好色的“至尊”更为委婉的讽刺。虢国夫人的“承主恩”,不光是由于她的外戚身分,而且更由于她的“颜色”,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虢国的骑马入宫,不仅显示了她所受到的殊宠,而且暗透出她出入宫禁的频繁和不受约束;“淡扫蛾眉”而“朝至尊”,更把这位“占了情场,误了朝纲”的“至尊”所喜爱关注的东西和盘托出了。这首诗实际上是咏史诗和宫词的结合。王建的宫词,多写宫廷日常生活琐事,此篇在题材范围及细节描写方面类似这种宫词,但所咏的却是天宝年间的史事,而且带有讽戒意味,在这点上又接近咏史诗。这一类诗,在张祜诗集中占有相当的数量,在诗歌体制上是一种创造。它们不但描写细节,而且大多具有一定情节性,所歌咏的又多为宫廷生活的一些遗闻佚事。这几方面的因素,构成了这类作品很浓厚的小说气意味。   这两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含蓄。它似褒实贬,欲抑反扬,以极其恭维的语言进行着十分深刻的讽刺,艺术技巧是颇高超的。引
《集灵台二首》 -
  张祜 (约785—849后)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长庆(821-824)年间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等地,隐居以终。张祜纵情声色,流连诗酒,同时任侠尚义,喜谈兵剑,心存报国之志,希图效力朝廷,一展抱负。他因诗扬名,以酒会友,酬酢往业,结识了不少名流显官。然而由于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节度使,沦为下僚。张祜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其诗风沉静浑厚,有隐逸之气,但略显不够清新生动。诗集10卷468首至今保存完好。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古诗每日推荐
张祜诗全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情古诗词名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