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txt换市界任用,每周回家能否用公车接送?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公车带标识上路能否扼制公车滥用?
公车带标识上路能否扼制公车滥用?
文/熙缘斋物语
据报道,为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车辆运行费用,保定市规定该市各级党政机关、市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事业单位、省直管部门,乡(科)级(含股级)以上单位的所有公务车辆,政法系统所有冀O牌照的公务车,都必须张贴“公务用车”标识。
“标识”由该市纪委、监察局统一制作,张贴在公务车辆前挡风玻璃右上方,每两年审核更换一次。对拒不张贴标识,瞒报公务车辆,蓄意损坏、销毁“公务用车”标识的单位和人员,一经查实,要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并予以通报和公开曝光,同时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追究单位一把手的责任。
什么是公车滥用,就是公车用于非公事用途,什么是公事呢?简单理解就是与单位利益相关的事情,或者说是与单位工作相关的事情算是公事。公车滥用是说车辆的用途与公事无关,但与个人私事有关,比如用公车接送孩子或办私事、参加婚嫁、学习驾车、出入营业性娱乐场所、旅游、外借个人。
关于如何使用公车,如何管理公车,如果监督公车使用问题,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已经老到什么程度呢?这个问题已经老到没人注意和关心的程度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保定市委市政府又想起了这个问题,然后煞有介事的发了这么一纸公文。关于公车私用问题,中央在许多年前就有明文规定,各地也为此制定了许多地方性的管理规定,时常也会有媒体对公车私用的问题进行曝光,但对于公车私用问题或者对于违规使用公车问题,大家大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人那么较真,也没多少人真对这个事情如何如何。在老百姓心中,这不过是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年年禁止公车滥用,可公车滥用问题可曾被真的制止了?每次不过雷声大、雨点小,风声大时,大家收敛点儿,风声一过,该怎样还怎样,你规定你的,我用我的。
前些日子大学开学,被媒体曝光了许多公车送孩子上学,似乎这是一个问题,这似乎又不是一个问题,想一想似乎又觉得可以理解。能调动公车送孩子到北京或者到外地上学的,估计肯定是某个公权部门的领导,领导用车这公和私能区分开吗?按照中国目前的公车制度,县处级以上的单位基本上都有公车,而县处级(含)以上的领导就可以配车了,厅局干部基本上可以配专车和专职司机,当然发达富裕地区要远远超过这个标准,贫困地区可能会低于这个标准。且不说标准是否合理,总之能配车的基本上都是领导干部,对于专车和专职司机来说,公事和私事如何区别呢?又如何监督呢?制度好定,公文好发,关键是如何执行,更重要的是如何监督。我们知道,领导的专车往往是不会编在某个单位车辆调度手中的,也就是多数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或办公部门以及为领导直接服务的部门是无权调动领导的专车的,也基本上无权干涉领导专车的用途,在这种情况下,监督机制无异于形同虚设,这种现象屡禁不止也就不奇怪了。
公车带标识上路,其初衷是好的,但是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公车滥用与腐败,我们不得而知。大家知道全国的警车都使用字母O做为标识,一看什么京O、津O、冀O等等,我们就知道这些车是警用车辆。可是,如今在路上警用车辆,还有那些挂了标识的车,如,新闻专用车、政府专用车、政协、人大......,这些车辆要么是在车前风档玻璃上有标识,要么就是在车身上有标志,这些车几乎都成了特权车,霸权车,什么乱停车、不遵守交通规章,这样的车辆比比皆是。再加上这些公车的司机本身素质就不高,开公车多少还有那么点狗仗人势的味道,开起车更加不管不顾,姿意妄为。而交警呢,往往对这些带有标识的车辆睁一眼、闭一眼,有事儿没事儿都当没看见,如果车上没有标识倒还管一管,车上有了标识干脆就不闻不问了。当然,偶尔也会出现交警对警车呀,什么特权车开个罚单什么的,但终罚单的结果却不知道是怎样,到底是违章人自己埋了单还是用单位或纳税人的钱埋的单就不得而知了。
凡事呢,有好就有坏,有优点就有不足。一项好的制度,基本根本不在制定上,而是切实的实施,有力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落实到位。另外,对于公务车辆的查处也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情,特别对于衙门越大的单位就越难查处,“一经查实”说说容易,做起来,未毕就是那么回事儿,到时候就怕许多问题都查不实了。如果不能事事查实,不过是一场作秀,或者属于一阵风的制度,过些日子也就不了了之了。博主对于公车带标识上路是赞成的,但这项制度到底能收到什么效果,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新闻回放:
据报道,为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车辆运行费用,保定市纪委、财政局、监察局于2009年9月印发了《关于对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统一张贴“公务用车”标识的通知》,明确规定该市各级党政机关、市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事业单位、省直管部门,乡(科)级(含股级)以上单位的所有公务车辆,政法系统所有冀O牌照的公务车,都必须张贴“公务用车”标识。
  据介绍,“标识”由该市纪委、监察局统一制作,张贴在公务车辆前挡风玻璃右上方,每两年审核更换一次。标识正面印有国徽和公务用车、监督电话、编号等字样,背面印有不准酒后驾车、不准用公车接送孩子或办私事、不准用公车参加婚嫁等私人喜庆事宜、不准用公车学习驾驶、不准公车停放和出入营业性娱乐场所、不准用公车旅游、不准公车外借个人、不准损毁公务用车标识及单位、车牌号等文字。
  该市纪检监察部门还规定,对拒不张贴标识,瞒报公务车辆,蓄意损坏、销毁“公务用车”标识的单位和人员,一经查实,要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并予以通报和公开曝光,同时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追究单位一把手的责任。财政部门取消该单位该车的维修费、保险费、燃油费等项经费的拨付。(完)
以下是从网上选的公车标识图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单位公车每天接送单位一把手上下班,是不是公车私用呢?
TA的每日心情难过 06:30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UID
主题帖子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1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1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6 积分
&&&&金币&&&&1573
&&&&存款&&&&14
现在是汽车时代;一个车接车送是很正常的事了,看看百姓大庆每个家庭没有车?普通百姓上下班都开车,钻井队、采油工、那个工人不车接车送?(单位通勤车)都为了工作有意义吗?还是如何把工作干好上下功夫吧,比如一个大队长配备一个公车、(规定公车不准私用)要下班了把车停在单位和工人一起做通勤车回家,没有到家呢单位有急事需要一把手回去处理,难道大家都跟着回去吗?配备公车的目的就是方便工作、及时方便,处理单位的很多问题,难道领导就不回家吗?回家就不能开车吗???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20:59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UID
主题帖子积分一目了然
&&&&金币&&&&4202
&&&&存款&&&&71
2.jpg (44.44 KB, 下载次数: 1)
10:34 上传
滚滚红尘如水而逝,斑斑岁月白驹过隙。红尘淡泊了太多的承诺,茫茫人海,我只是一匆匆过客。
TA的每日心情慵懒 09:07签到天数: 3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5]常住居民IUID
主题帖子积分
&&&&金币&&&&2197
&&&&存款&&&&14
车接车送即为专车,而什么级别才能有专车呢,想想吧?
该死的羊驼,别逼我喊你小名儿!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45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UID
主题帖子积分
&&&&金币&&&&3109
&&&&存款&&&&7
bawdlc 发表于
现在是汽车时代;一个车接车送是很正常的事了,看看百姓大庆每个家庭没有车?普通百姓上下班都开车,钻井队 ...
??有点意思
中国特色:民勤,税重!政奢,官贪!
习总来了,中国有希望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45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UID
主题帖子积分
&&&&金币&&&&3109
&&&&存款&&&&7
很多人奴性十足啊,把官员多贪多占看成了很正常现象.中国社会之所以贪官污吏横行,就和这原因有关!公平正义的社会,离我们那么遥远,不是因为别的!
中国特色:民勤,税重!政奢,官贪!
习总来了,中国有希望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45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UID
主题帖子积分
&&&&金币&&&&3109
&&&&存款&&&&7
bawdlc 发表于
现在是汽车时代;一个车接车送是很正常的事了,看看百姓大庆每个家庭没有车?普通百姓上下班都开车,钻井队 ...
很多人奴性十足啊,把官员多贪多占看成了很正常现象.中国社会之所以贪官污吏横行,就和这原因有关!公平正义的社会,离我们那么遥远,不是因为别的!
中国特色:民勤,税重!政奢,官贪!
习总来了,中国有希望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45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UID
主题帖子积分
&&&&金币&&&&3109
&&&&存款&&&&7
信缘 发表于
一边拿着高额的公车补助,一边享受公车;当领导多好啊!
很多人奴性十足啊,把官员多贪多占看成了很正常现象.中国社会之所以贪官污吏横行,就和这原因有关!公平正义的社会,离我们那么遥远,不是因为别的!
中国特色:民勤,税重!政奢,官贪!
习总来了,中国有希望了!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21:32签到天数: 1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3]偶尔看看IIUID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9 积分
&&&&金币&&&&233
&&&&存款&&&&0
领导的优势就在于他的特权
TA的每日心情擦汗 06:21签到天数: 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UID
主题帖子积分
&&&&金币&&&&2794
&&&&存款&&&&11
&&很多现实中不如意的人就喜欢上网发帖啊& & 啧啧
Powered by淮网客户端领导上下班能否用公车 今年年内将出台明确细化规定
发帖人:天涯倦客1
本报讯(记者张欣)昨日,本报报道了&商务局纪检组组长公车接送上下班被质疑公车私用&一事引起广泛关注,宝鸡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宝鸡公务用车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启动,将细化领导干部使用公车等问题的规定。
该负责人介绍,201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为了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2011年5月,宝鸡市成立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公车治理办&),针对超标超编等车辆进行登记自查、审查核实、纠正处理等工作,治理工作于2013年9月结束,共拍卖超标车辆36辆。
为了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宝鸡市&公车治理办&于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严禁公车参与婚丧喜庆、探亲访友、休闲旅游、学习驾驶、接送子女上学、接送亲友办私事等私人活动,在公休日、节假日,除各单位值班使用的车辆外,其余公务用车辆必须停放于各单位规定的车库或停车场。
此外,还对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加强廉洁自律和法纪法规教育,防止发生违规违纪问题。对于违反规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市公车治理办将联合有关部门对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
今年1月29日,陕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明确贯彻落实陕政办发【2013】91号文件有关事项的通知》,为了便于开展公务用车管理改革工作,建立健全联络协调机制,各市(区)应该明确统一的公务用车管理机构,负责本级公务用车管理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
公车治理办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宝鸡市启动了关于公务用车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年内将成立相关机构,届时,关于领导干部使用公车等问题的细化规定和措施或将明确。对于能否使用公务用车接送领导干部上下班,该负责人表示,涉及到的这些细节问题应该会在公务车改革中明确。
■市民评论
无规之规揭示了什么?
昨天报道的宝鸡市商务局纪检组长惠某上下班公车接送的消息一经披露就引起轩然大波。
官员上下班该不该公车接送?合不合理?这是什么时候、哪一级的规定?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再说几句:
首先说规矩。公车接送官员上下班,特别是大多数单位领导,此现象已成为常态和惯例,但媒体采访有关部门时,他们又说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规定。既然&没有规定&,为什么不接送普通公务人员,而是单位的领导?既然&没有规定&,公车接送又依何规?
其次说惯例。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句俗语叫&首长骑马,工作需要&,在和平年代的现在,它却成了某些人贪图享受的&理论根据&。有些官员为一己私利,弃中央各种明文规定于不顾。
第三说道理。既然是&接送上下班&,那就是工作之外的事情,工作之外出门与回家还要浪费公共财力,还要让人伺候,这又是何理?
第四说实情。
官员们真的需要每天接送吗?我们每天早晨都可以在官员聚居区域看到很多的司机擦亮车辆,预热机器&等候领导上班&。宠坏了思想,也惯坏了身体。健身步行,既为自己锻炼了身体,也为公家节省了钱财,岂不是好事一桩。
第五说自信。其实接送上下班的官员不仅是享乐主义作风,更重要的是为给人摆谱、扎势。这些人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是一种极不自信的心理作怪。
群众路线教育的第二阶段已经开始,只要我们放下身段、调整心理、提高素养、仰视群众,做到&三严三实&,前面就是一条宽阔的路,头顶就是一片明朗的天。 子鉴
网友声音&&
网友&chrdw561128&:这样的事情多了,哪个单位不是这样的,公车若不改革,就是为这些人服务的。
网友&siweiyy&:这种情况多了去了,我们局所有领导都是这样,每人一辆专车,配专用司机开车接送上下班。每个处也有一台车,很多挂靠在下属事业单位企业。
网友&破小4&:其实我也有车接送,而且司机怕接不到我,就多派了几辆,每五分钟一趟,固定站牌等候。 本报记者 张欣整理
西安雁塔区中层副职上下班不得派车接送
本报2004年8月报道了西安市雁塔区《中层副职上下班不得派车接送》一文,西安市雁塔区规定:全区车辆除配备的专职驾驶员外任何人不得私自驾驶,全区中层副职不得安排车辆接送上下班;全区所有车辆原则每日22时前返回单位统一停放,并进行登记;因公不能回来的要请假。双休日车辆必须回单位停放。有关负责人表示,实行此公车使用规定后,公车私用现象大大减少。
杨凌模式:自购公助、私车公用
从1998年开始,杨凌就开始进行公车改革,当时&公车自己花钱买,领导给下属当司机&,这种现象在杨凌并不新鲜,杨凌成为了陕西省公车改革的第一个试验田。杨凌自创的&自购公助、私车公用&车改操作方式,或将成为我国公车改革中可借鉴的&杨凌模式&。
本报记者 张欣整理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当好一把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