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想是,在古代,为什么作词家三李、作曲家很少?谢谢了

当然有很著名的词曲作者比如林夕啊,但是乐坛这么大,歌星这么容易出名,却没多少人关心这些歌都谁写的。我们常常说某人的歌很有深度很发人深省什么或者旋律很精彩,但是旋律是作曲者的功劳,深度是词作者的功劳,照理来说没演绎者什么事啊。。。
从制作难度来说,古典作曲技法比流行音乐技法更加复杂和需要强大的乐理基础,在古典音乐时代,也有不少写喜歌剧或者轻歌剧的,他们的名字很少留传下来,他们类似于今天的流行音乐作曲家。那人类总是有保存精美复杂艺术品的冲动和需要。你说,那些配器不会超过十多种,音域不会跨出三个八度,开头结尾一个调性,加起来时间不会超过三分钟的流行歌曲,能算什么呢?这样的曲子,搁在贝多芬时代,也就是不小心掉了一便士,但那一便士的回旋曲,复杂度也够可以的了。(Rondo a capriccio, Op.129)。而当时的名歌手如今也一个不剩的没有姓名留下了,一个重要原因是录音技术太后面才发明。这样,才有了卡拉斯。上述内容,好像有歧视流行音乐的倾向,请各位带批判眼光看,于我来说,不说说那些嗯嗯啊啊流行歌曲的坏话,实难消心头之恨。
我给出我个人的看法。胡先生、李先生的看法中关于流行的部分都是很棒的见解,但上述回答,Doriscafe女士的看法,我比较赞成一些,接近音乐本质一些。我想讲讲我的看法。主要多讲些古典。1,古典音乐是高度个人化的。作曲家作为创作者,在时间纵轴上具备高度且贯穿的体系化。在流行音乐中,更多社会化因素,更多市场影响,更多团队创作,因此,作曲家角度体系化不明显,演唱者反而是 更好的身份标识。古典音乐高度个人化,属于纯粹的艺术创造。音乐跟作曲家本人的心境历程思想非常密切。且这样的思想感情,不是浮于水面,而是深处的本性的东西。莫扎特不会写出贝多芬的音乐,而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语言也一定是和肖邦迥异的。这属于灵魂气质的东西,非智械机巧可以人为改变。因此,以作曲家为单位,更有区分度。同时,古典音乐作曲家在时间轴上可以看出体系化。作曲家有稚嫩期、成熟期、巅峰期。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中期的作品和晚期的作品,反映了作曲家一生不同的变化。我举例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的低潮,到第三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的高峰,到第七交响曲境界大开,第九交响曲的宇宙精神般的境界。这些交响曲,随意置换位置都是不可能,因为本身就是作曲家的心路发展。不仅贝多芬,这个情况仅就交响曲,在马勒、布鲁克纳、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作曲家中也很明显。2,古典音乐是庞大系统。作曲家作为特定时代、文化下的产物,在地理上的文化区域横轴上亦具备高度指向。流行音乐中,地域性因素明显,但亦不如古典音乐如此此明显。古典音乐中,作曲家在地理上的文化定位,也深深成为作曲家个性化的某种标识。当我们提到“捷克民族音乐家德沃夏克”时,和现在提到捷克某某歌手,意义更为迥异。当听到捷克的斯梅塔那、德沃夏克的音乐,很容易与德奥音乐、俄罗斯音乐区分开来。因为民间的因素、民族的审美、音乐发展的阶段,都成为作曲家深深的烙印。因此,引用约翰多恩的一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当提到巴赫的时候,巴赫的语言、巴赫的家族、巴赫的生活、巴赫的国籍,都深深的成为作曲家的某种定位。这种定位,审美取向的追求,探索的面和路径,都深深成为某个定点中的个性化发挥,所谓“时代精神”下的自我。相比流行音乐,这种情况少多了。因为古典音乐面向心灵和自身,流行音乐很多面向一时的情绪。(无贬义)3,古典音乐演绎具备更小的诠释自由。流行音乐具备更多的个性化诠释。因此,古典音乐中作曲家地位更高,流行音乐中演唱者更重要。古典音乐的版本之间差异也是巨大的。但多数演奏者,倾向于挖掘音乐自身,挖掘作品自身的魅力。虽然有些演绎者标新立异(比如摇滚巴赫),颠覆作品,但在古典音乐演绎中,这种价值取向是极少数。在流行音乐中,更多的是把演绎者个人魅力和作品融合。但在古典中,则是如何通过演绎挖掘出作品的内涵或本身味道。
这个问题非常棒,也是我疑惑了好久的。目前先说两点,如果想到别的我再补充:1. 古典音乐作曲家当时其实是演奏家如果在19世纪欧洲说起李斯特,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他魔鬼般的钢琴技艺,然后才会想起他写了不少钢琴作品。帕格尼尼也是这样,相比于他写的小提琴协奏曲,24首随想曲,当时的人更好奇的是他的琴技。顺便说一句,帕格尼尼练琴时高度保密,严禁外人偷窥,保密工作堪比乔帮主。即便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这样有史以来空前绝后的,最伟大的作曲大师(恕我狂用赞美之词),当时也是以超凡的管风琴演奏技艺为名于世。我们所知道的“作曲大师巴赫”,是直到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发掘出他的作品后才真正为人所知。之前尽管有莫扎特,贝多芬这样的顶级大作曲家的高度赞扬,巴赫的作曲家身份依旧默默无闻。流行音乐界会唱又会写的音乐人也有不少。周杰伦也常作曲作词,但大家都先想到他是歌手。好像连S.H.E.都试过作曲(如果我早年的记忆没错的话),但大概没人记得他们的作品是哪一首歌。鲍勃·迪伦都拿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我们总是先想到他的嗓音,再想到他是个伟大的词作家。因此,可以说自古以来,作品演绎者这个“身份”更容易在当世出名。现在歌星红于作曲家作词者也不是特别奇怪。2. 录音技术消灭了曲谱的神秘感如今的歌迷,可以完全不用认识五线谱就能欣赏到音乐,高品质录音俯首皆是。但在古代,记录音乐只能靠曲谱。一个经过训练的音乐家拿着谱子读一遍便知道这是否是杰作,这相对于现在听一下录音来判断门槛要高很多。门槛高,意味着价值高,那么作曲家的地位也就高。作曲家的作品流传后世百年,后人只见其谱,不见其人,神秘感倍增,自然心怀敬意,读谱演奏时如诠释《圣经》一般虔诚。那么,把自己演奏的作品的作者地位抬高,就等于抬高自己的工作价值。当世流行音乐,曲谱既不神秘,也不重要。歌迷演绎(哼唱)时无需看谱,只需听歌手的声音。同样的道理,歌迷追捧歌手,就是为自己唱他歌的行为加分。曲谱的神秘感被现代录音技术给摧毁,被歌手的演唱所取代,必然导致原本作曲家的地位转移到歌手身上。
正在构思一个关于超弦或圈量子的插图版童话欢乐颂的作词家和作曲家分别是谁????谁能告诉我,急需!!谢谢!_百度知道
欢乐颂的作词家和作曲家分别是谁????谁能告诉我,急需!!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欢乐颂》,又称《快乐颂》(德语为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
词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曲调是有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谱曲。。
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欢乐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欢乐颂的作词家和作曲家分别是谁????谁能告诉我,急需!!谢谢!
欢乐颂的作词家和作曲家分别是谁????谁能告诉我,急需!!谢谢!
词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曲调是有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谱曲。。
其他回答 (2)
《欢乐颂》,又称《快乐颂》(德语为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
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音乐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当然有很著名的词曲作者比如林夕啊,但是乐坛这么大,歌星这么容易出名,却没多少人关心这些歌都谁写的。我们常常说某人的歌很有深度很发人深省什么或者旋律很精彩,但是旋律是作曲者的功劳,深度是词作者的功劳,照理来说没演绎者什么事啊。。。
这是一个只讲究速度地时代,人们只关注现象,很少去挖掘实质。歌手是把歌直接传人我们耳朵的的桥梁,所以我们只会关注这桥的外观,外行人很少去关注这桥是谁设计的,又是哪个公司建造的。有时候快,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少了思考。
我给出我个人的看法。胡先生、李先生的看法中关于流行的部分都是很棒的见解,但上述回答,Doriscafe女士的看法,我比较赞成一些,接近音乐本质一些。我想讲讲我的看法。主要多讲些古典。1,古典音乐是高度个人化的。作曲家作为创作者,在时间纵轴上具备高度且贯穿的体系化。在流行音乐中,更多社会化因素,更多市场影响,更多团队创作,因此,作曲家角度体系化不明显,演唱者反而是 更好的身份标识。古典音乐高度个人化,属于纯粹的艺术创造。音乐跟作曲家本人的心境历程思想非常密切。且这样的思想感情,不是浮于水面,而是深处的本性的东西。莫扎特不会写出贝多芬的音乐,而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语言也一定是和肖邦迥异的。这属于灵魂气质的东西,非智械机巧可以人为改变。因此,以作曲家为单位,更有区分度。同时,古典音乐作曲家在时间轴上可以看出体系化。作曲家有稚嫩期、成熟期、巅峰期。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中期的作品和晚期的作品,反映了作曲家一生不同的变化。我举例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的低潮,到第三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的高峰,到第七交响曲境界大开,第九交响曲的宇宙精神般的境界。这些交响曲,随意置换位置都是不可能,因为本身就是作曲家的心路发展。不仅贝多芬,这个情况仅就交响曲,在马勒、布鲁克纳、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作曲家中也很明显。2,古典音乐是庞大系统。作曲家作为特定时代、文化下的产物,在地理上的文化区域横轴上亦具备高度指向。流行音乐中,地域性因素明显,但亦不如古典音乐如此此明显。古典音乐中,作曲家在地理上的文化定位,也深深成为作曲家个性化的某种标识。当我们提到“捷克民族音乐家德沃夏克”时,和现在提到捷克某某歌手,意义更为迥异。当听到捷克的斯梅塔那、德沃夏克的音乐,很容易与德奥音乐、俄罗斯音乐区分开来。因为民间的因素、民族的审美、音乐发展的阶段,都成为作曲家深深的烙印。因此,引用约翰多恩的一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当提到巴赫的时候,巴赫的语言、巴赫的家族、巴赫的生活、巴赫的国籍,都深深的成为作曲家的某种定位。这种定位,审美取向的追求,探索的面和路径,都深深成为某个定点中的个性化发挥,所谓“时代精神”下的自我。相比流行音乐,这种情况少多了。因为古典音乐面向心灵和自身,流行音乐很多面向一时的情绪。(无贬义)3,古典音乐演绎具备更小的诠释自由。流行音乐具备更多的个性化诠释。因此,古典音乐中作曲家地位更高,流行音乐中演唱者更重要。古典音乐的版本之间差异也是巨大的。但多数演奏者,倾向于挖掘音乐自身,挖掘作品自身的魅力。虽然有些演绎者标新立异(比如摇滚巴赫),颠覆作品,但在古典音乐演绎中,这种价值取向是极少数。在流行音乐中,更多的是把演绎者个人魅力和作品融合。但在古典中,则是如何通过演绎挖掘出作品的内涵或本身味道。
这个问题非常棒,也是我疑惑了好久的。目前先说两点,如果想到别的我再补充:1. 古典音乐作曲家当时其实是演奏家如果在19世纪欧洲说起李斯特,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他魔鬼般的钢琴技艺,然后才会想起他写了不少钢琴作品。帕格尼尼也是这样,相比于他写的小提琴协奏曲,24首随想曲,当时的人更好奇的是他的琴技。顺便说一句,帕格尼尼练琴时高度保密,严禁外人偷窥,保密工作堪比乔帮主。即便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这样有史以来空前绝后的,最伟大的作曲大师(恕我狂用赞美之词),当时也是以超凡的管风琴演奏技艺为名于世。我们所知道的“作曲大师巴赫”,是直到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发掘出他的作品后才真正为人所知。之前尽管有莫扎特,贝多芬这样的顶级大作曲家的高度赞扬,巴赫的作曲家身份依旧默默无闻。流行音乐界会唱又会写的音乐人也有不少。周杰伦也常作曲作词,但大家都先想到他是歌手。好像连S.H.E.都试过作曲(如果我早年的记忆没错的话),但大概没人记得他们的作品是哪一首歌。鲍勃·迪伦都拿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我们总是先想到他的嗓音,再想到他是个伟大的词作家。因此,可以说自古以来,作品演绎者这个“身份”更容易在当世出名。现在歌星红于作曲家作词者也不是特别奇怪。2. 录音技术消灭了曲谱的神秘感如今的歌迷,可以完全不用认识五线谱就能欣赏到音乐,高品质录音俯首皆是。但在古代,记录音乐只能靠曲谱。一个经过训练的音乐家拿着谱子读一遍便知道这是否是杰作,这相对于现在听一下录音来判断门槛要高很多。门槛高,意味着价值高,那么作曲家的地位也就高。作曲家的作品流传后世百年,后人只见其谱,不见其人,神秘感倍增,自然心怀敬意,读谱演奏时如诠释《圣经》一般虔诚。那么,把自己演奏的作品的作者地位抬高,就等于抬高自己的工作价值。当世流行音乐,曲谱既不神秘,也不重要。歌迷演绎(哼唱)时无需看谱,只需听歌手的声音。同样的道理,歌迷追捧歌手,就是为自己唱他歌的行为加分。曲谱的神秘感被现代录音技术给摧毁,被歌手的演唱所取代,必然导致原本作曲家的地位转移到歌手身上。
成为最好的自己为什么在古典音乐的领域我们记住的都是作曲家,而在流行音乐里却只记得演唱者?
当然有很著名的词曲作者比如林夕啊,但是乐坛这么大,歌星这么容易出名,却没多少人关心这些歌都谁写的。我们常常说某人的歌很有深度很发人深省什么或者旋律很精彩,但是旋律是作曲者的功劳,深度是词作者的功劳,照理来说没演绎者什么事啊。。。
按投票排序
我给出我个人的看法。胡先生、李先生的看法中关于流行的部分都是很棒的见解,但上述回答,Doriscafe女士的看法,我比较赞成一些,接近音乐本质一些。我想讲讲我的看法。主要多讲些古典。1,古典音乐是高度个人化的。作曲家作为创作者,在时间纵轴上具备高度且贯穿的体系化。在流行音乐中,更多社会化因素,更多市场影响,更多团队创作,因此,作曲家角度体系化不明显,演唱者反而是 更好的身份标识。古典音乐高度个人化,属于纯粹的艺术创造。音乐跟作曲家本人的心境历程思想非常密切。且这样的思想感情,不是浮于水面,而是深处的本性的东西。莫扎特不会写出贝多芬的音乐,而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语言也一定是和肖邦迥异的。这属于灵魂气质的东西,非智械机巧可以人为改变。因此,以作曲家为单位,更有区分度。同时,古典音乐作曲家在时间轴上可以看出体系化。作曲家有稚嫩期、成熟期、巅峰期。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中期的作品和晚期的作品,反映了作曲家一生不同的变化。我举例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的低潮,到第三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的高峰,到第七交响曲境界大开,第九交响曲的宇宙精神般的境界。这些交响曲,随意置换位置都是不可能,因为本身就是作曲家的心路发展。不仅贝多芬,这个情况仅就交响曲,在马勒、布鲁克纳、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作曲家中也很明显。2,古典音乐是庞大系统。作曲家作为特定时代、文化下的产物,在地理上的文化区域横轴上亦具备高度指向。流行音乐中,地域性因素明显,但亦不如古典音乐如此此明显。古典音乐中,作曲家在地理上的文化定位,也深深成为作曲家个性化的某种标识。当我们提到“捷克民族音乐家德沃夏克”时,和现在提到捷克某某歌手,意义更为迥异。当听到捷克的斯梅塔那、德沃夏克的音乐,很容易与德奥音乐、俄罗斯音乐区分开来。因为民间的因素、民族的审美、音乐发展的阶段,都成为作曲家深深的烙印。因此,引用约翰多恩的一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当提到巴赫的时候,巴赫的语言、巴赫的家族、巴赫的生活、巴赫的国籍,都深深的成为作曲家的某种定位。这种定位,审美取向的追求,探索的面和路径,都深深成为某个定点中的个性化发挥,所谓“时代精神”下的自我。相比流行音乐,这种情况少多了。因为古典音乐面向心灵和自身,流行音乐很多面向一时的情绪。(无贬义)3,古典音乐演绎具备更小的诠释自由。流行音乐具备更多的个性化诠释。因此,古典音乐中作曲家地位更高,流行音乐中演唱者更重要。古典音乐的版本之间差异也是巨大的。但多数演奏者,倾向于挖掘音乐自身,挖掘作品自身的魅力。虽然有些演绎者标新立异(比如摇滚巴赫),颠覆作品,但在古典音乐演绎中,这种价值取向是极少数。在流行音乐中,更多的是把演绎者个人魅力和作品融合。但在古典中,则是如何通过演绎挖掘出作品的内涵或本身味道。
这个问题非常棒,也是我疑惑了好久的。目前先说两点,如果想到别的我再补充:1. 古典音乐作曲家当时其实是演奏家如果在19世纪欧洲说起李斯特,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他魔鬼般的钢琴技艺,然后才会想起他写了不少钢琴作品。帕格尼尼也是这样,相比于他写的小提琴协奏曲,24首随想曲,当时的人更好奇的是他的琴技。顺便说一句,帕格尼尼练琴时高度保密,严禁外人偷窥,保密工作堪比乔帮主。即便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这样有史以来空前绝后的,最伟大的作曲大师(恕我狂用赞美之词),当时也是以超凡的管风琴演奏技艺为名于世。我们所知道的“作曲大师巴赫”,是直到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发掘出他的作品后才真正为人所知。之前尽管有莫扎特,贝多芬这样的顶级大作曲家的高度赞扬,巴赫的作曲家身份依旧默默无闻。流行音乐界会唱又会写的音乐人也有不少。周杰伦也常作曲作词,但大家都先想到他是歌手。好像连S.H.E.都试过作曲(如果我早年的记忆没错的话),但大概没人记得他们的作品是哪一首歌。鲍勃·迪伦都拿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我们总是先想到他的嗓音,再想到他是个伟大的词作家。因此,可以说自古以来,作品演绎者这个“身份”更容易在当世出名。现在歌星红于作曲家作词者也不是特别奇怪。2. 录音技术消灭了曲谱的神秘感如今的歌迷,可以完全不用认识五线谱就能欣赏到音乐,高品质录音俯首皆是。但在古代,记录音乐只能靠曲谱。一个经过训练的音乐家拿着谱子读一遍便知道这是否是杰作,这相对于现在听一下录音来判断门槛要高很多。门槛高,意味着价值高,那么作曲家的地位也就高。作曲家的作品流传后世百年,后人只见其谱,不见其人,神秘感倍增,自然心怀敬意,读谱演奏时如诠释《圣经》一般虔诚。那么,把自己演奏的作品的作者地位抬高,就等于抬高自己的工作价值。当世流行音乐,曲谱既不神秘,也不重要。歌迷演绎(哼唱)时无需看谱,只需听歌手的声音。同样的道理,歌迷追捧歌手,就是为自己唱他歌的行为加分。曲谱的神秘感被现代录音技术给摧毁,被歌手的演唱所取代,必然导致原本作曲家的地位转移到歌手身上。
真是個好問題,不過問題中的陳述不完全正確。如果留意一下如今的古典音樂演出海報和唱片封面,會發現通常演奏家的名字印得比作曲家大。有些演出海報甚至連演出曲目都不印,只有演奏者和樂團的名字。又比如我們會說:今年九月小澤征爾要來上海哦。至於他來演些什麼,很多人並不關心。為什麼?因為人們需要偶像呀。作曲家那麼不潮的物種,要樹成偶像難度實在有點大。Anne-Sophie Mutter 的香肩、李雲迪的正太腔調、王羽佳的御姐氣質,這些才最方便人們去膜拜。欣賞作曲家需要學習,欣賞演奏家的門檻低多了。以上說的是近十多年的現象。再往前,古典音樂聽眾一向有「比較版本」的愛好。甚至在很多所謂資深樂迷看來,版本比較是古典音樂欣賞最「正確」、「專業」和「高級」的方式。考慮到古典音樂的曲庫是有限的,這好像也無可厚非。但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實在是被樂迷誇大了。流行音樂拜偶像自然更明顯,我這裡是想說明,其實在這一點上,古典音樂並不例外。如今大部分的古典音樂欣賞實踐跟流行音樂欣賞實踐一樣,跟音樂本身關係不大。
从制作难度来说,古典作曲技法比流行音乐技法更加复杂和需要强大的乐理基础,在古典音乐时代,也有不少写喜歌剧或者轻歌剧的,他们的名字很少留传下来,他们类似于今天的流行音乐作曲家。那人类总是有保存精美复杂艺术品的冲动和需要。你说,那些配器不会超过十多种,音域不会跨出三个八度,开头结尾一个调性,加起来时间不会超过三分钟的流行歌曲,能算什么呢?这样的曲子,搁在贝多芬时代,也就是不小心掉了一便士,但那一便士的回旋曲,复杂度也够可以的了。(Rondo a capriccio, Op.129)。而当时的名歌手如今也一个不剩的没有姓名留下了,一个重要原因是录音技术太后面才发明。这样,才有了卡拉斯。上述内容,好像有歧视流行音乐的倾向,请各位带批判眼光看,于我来说,不说说那些嗯嗯啊啊流行歌曲的坏话,实难消心头之恨。
高票答案有一定道理,但是我总感觉乃们强行把这个问题复杂化了。前面还有人说“因为古典的没人声,流行的都带歌词”,简直略井蛙了……古典里明明有带人声的体裁(大到歌剧、小到艺术歌曲);流行倒是大部分带歌词不假,可是世上还有一大堆不带歌词没有人声的后摇、电音、Jazz-rap等等,为何这些体裁大部分人也是主要记其表演者?应该不是一个带不带歌词就能解释的。我觉得题主的问题可以这样回答:古典音乐方面,如果你在硬盘上收藏保存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你的文件夹很有可能是这样:注:图中形式为:[厂牌] 演奏者看明白了吗?仅仅这同一部作品,就有好多演奏者重复演奏。这些唱片的共同点:都是同一作曲家的作品(甚至是同一首作品)。换句话说,大部分古典唱片就是以某作曲家的一首或几首作品为主要线索来集结发行的。但是,你可见过下面这样的?虽然这画面很美,但是流行乐界鲜有这种……(有,但极少)大部分流行(甚至外扩到很多其它风格的音乐)唱片都是以某演出者来集结发行的。如何非要总结原因,我觉得主要可能是:-1- 古典乐大多是作曲家为自己而作;流行乐大多是作曲家为演出者而作。(也有自作自唱的所谓“唱作人”,最后也仍可归于“为演出者自己创作”)-2- 现今大多数情况下,古典乐都是由后世不同演奏者重复演奏相对稳定的经典曲目库;流行乐则在日新月异不断地增大体量,不同演出者各自的曲目库极少交叠。综上两点,被重复演奏的古典作曲者成为较好的归类线索,而以演出者为标志核心的流行乐界更多选择演出者作为归类线索。(以上分析亦可扩展对其他非古典风格的类似情况进行解释)================两翼对称的分割线================补充说下,其实即使是流行乐坛,如果一个词曲作者极其有名,其实也是有以词曲作者为归类线索的例子的,比如题主你所说的林夕,就有《林夕字传》这类专辑发行。当然以我个人观点来讲,我是觉得作曲者、编曲者在一首好歌中的重要性超过词作者和歌者。因为惯常所说的“这首歌太好了”,主要缘于创造性的好曲,而词和歌者演绎大多数情况仅作锦上添花之用。(个人之见,展开来讨论又是一大篇幅了,不说了,有不同意见请轻吐……)
Hail to 董舒婷、Lawrence。看到两年之前的问题,当成一次脑筋急转弯来做,想了十分钟之后看评论,和董小姐观点很一致。1.
从作品本身的特点看。古典音乐高度风格化,作曲家以创造为主要目的而并非以市场接受程度作为首要考量。作曲家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丰富和深刻的个人色彩,作品的辨识度高。流行音乐作为现代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高度市场化,歌手通过经纪人和策划规定的歌路从不同作曲人手中选择合适的歌曲演唱编制成专辑,作词人作曲人的风格趋向统一,辨识度小。2.
从产业来看,古典音乐通过作曲人创造到乐团演奏,流程短小简单,1对1。流行音乐或者说音乐工业有着庞大的从业者,几百名作词作曲人,几百名歌手,几千录音棚和调音等工作人员,互相交叉,互相影响。有经验的观众可能从著名乐团演奏曲目的节奏、格式、风格、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等大致判断出作曲家的风格流派甚至就是作曲家本人。而对于流行音乐除了本身歌手的声线这一直观要素,其他个性化的特征都已经被标准化的工业生产变的模糊。难以识别的产品标示自然不会被受众当成标签来记忆。3.
从时代性来看,古典音乐盛行的时代MTV和网络视频还未脱胎。从乐器的奏鸣中得到审美享受是中产阶级及以上受众才会去享受的高雅审美。类比于一部小说的成功主要评价标准在于作者的水平而不是出版社,古典音乐受众在感叹乐手技艺精湛之余对未曾谋面但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作曲家会更含有敬意。作曲家是灵魂这是一种出于智识和审美上的膜拜和自我陶醉。流行音乐和MTV脱离不了联系,流行音乐是混合了秀容貌、舞蹈和声音的娱乐。歌手们的外貌、舞姿甚至各种绯闻都怎么样更能吸引低龄化的消费者。流行音乐的商业价值集中在歌手身上,以商业目的为出发点的造星运动和刻意的风格捆绑让消费者将歌和歌手绑在一起,听一首歌获得的是审美歌手和审美歌声的双重体验,歌曲是配角。作曲者更是。
上面各种大神。。我最直观的感觉是,古典乐没人唱而流行歌曲有人声- -
古典音乐就是从前的流行音乐,经过数百年的沉淀能够流传至今,就变成了古典(古代的经典),古典音乐之所以能够流芳千古是因为曲子本身,不是演奏它的人。况且演奏过的人已经数不胜数,能记住的只有作曲家了。如果上面的论述靠谱的话,可以推论现如今的流行音乐,有很小的部分也会成为将来的古典音乐,几百年后谭咏麟王菲唱的歌也可能已经有无数的人唱过,留下来的就只有旋律和歌词了,可能没人会在意当年有红得发紫的谭咏麟和王菲(就这么一说,谭咏麟和王菲的歌现在只能说是经典,是否能成为古典,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考验)再举个两个例子,舒伯特生前不出名,穷得响叮当,靠微薄的稿费为生,是当时出版商残酷剥削的对象,但他创作的“流行歌曲”现在大都成为了经典,永远为世人传唱。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夕现在已经比舒伯特好多了 :-)拉赫玛尼诺夫生前就是一个杰出的演奏家和指挥家,经常指挥演奏自己创作的曲子(现在还有他的录音),但我惊奇的发现很多人只知道他的作品。古典音乐追求的是永恒,只有创作它的人才享有这个荣耀。另外,我个人不太赞同音乐的好坏和音乐的复杂性有某种联系,很多经典的音乐都是很简单的。
偶像,任何时代都有。之所以古典音乐主要是作曲家,流行音乐主要是歌手,我觉得原因没那么复杂,其实就是偶像人数不能太多而已。人们喜欢一样东西,就会从中选择可以记忆的偶像,不光是音乐如此,体育也是,任何带有娱乐性质的活动都是如此。正常情况下,抛头露面的肯定容易被奉为偶像,但前提是不能太多。黄河大合唱谁唱的,你肯定记不住,你只能选择记住作者冼星海,英雄交响曲谁演奏的,足足一个乐队,你能记住谁?最后也就是贝多芬代表了,古典音乐中虽也有独奏,但往往作曲家本身就是第一个独奏的人,当然也被记住,像帕格尼尼这样的。相反,流行音乐的歌手往往就1个或者几个人,很容易被记住,作为表演者,就优先被认定为偶像,被记住,一旦他被记住,就不再有其他作曲等偶像存在的空间了。其实不光古典音乐,百老汇的音乐剧,歌剧魅影、猫、万世巨星耶稣基督、悲惨世界等等,虽然能记住几个突出的歌手,大部分还不是被遗忘(你能说出每一个唱过冉阿让的人吗?),但只要看过,大部分都会记住韦伯,一样的道理。
你记住了谁,取决于你的关注点在哪里。古典音乐我完全不听,流行音乐我比较常听的几个歌手身后主要的创作人,我几乎都能记得住。有时候会根据这些创作人来找歌。比如陈光荣、陈辉阳、林振强、林夕、黄伟文、李思菘、李伟菘、包小松、包小柏、顾嘉辉、郑国江、C.Y.Kong。
咦,居然没人提乐谱。西方古典音乐独有的记谱法,很大程度提升了作曲家的地位,相较而言,中国乃至很多别的地方,音乐创作即兴成分较大,对乐谱也没有严格统一的要求,都是口耳相传,所以说其他国家的音乐地位始终来得不如西方,更像是民间活动。同理现代音乐,一样的即兴成分较大,对乐谱没那么大依赖(你应该很少见到摇滚乐团的各位拿着谱演奏吧,好傻的),从而也减少了作曲者的影响力。啊,第一次在知乎回答问题,轻拍。
古典音乐领域我们记住的有作曲家,这只是基本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奏还要根据指挥、演奏的乐团,如果是录音,还要区分具体的版本。古典音乐演奏的内容集中在过去的作品,听众对作曲家很熟悉了,更看重的是演奏本身的特点,所以指挥和乐团是非常重要的。没人会因为“有场贝九的演出”就去欣赏,而某某名乐团演出会吸引很多爱好者,即使不是自己最爱的曲子,也会因为乐团的出色前去欣赏。流行音乐追逐的是潮流,作曲家太不潮了,不少流行音乐的亮点往往只在歌手本身,作曲家本身不为流行音乐的受众所关注,深度这个东西,大部分流行乐迷并不关心。
我的理解,流行音乐中人声是最大的乐器,包含音乐的主要信息,所以大多数流行歌曲清唱也可以听,单纯听伴奏却感觉没啥内容。歌手的演绎对流行音乐至关重要。而古典音乐更注重器乐,自然作曲家更重要
斗胆回答一下,有什么错误还请海涵。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几方面原因吧。首先,作曲家和演奏家本身并不矛盾。古典作曲家写得出天外来音弹几首自然也是拿得出手的。但是在那些个没有录音技术的年代,他们身后留下的也只能是曲谱,也就更以作曲家的身份为大家所熟知了。我们现在也时常耳闻莫扎特的神童之赋,贝多芬月光曲的传世佳话,但是语言显然是不能表达出演奏本身的魅力。其次,古典音乐主要以交响曲,多声部的宗教音乐为主。很显然,演奏者如果想在一个团队中脱颖而出,会难很多。并且,古典音乐主要以乐器演奏,差异总有,但人们对流行歌手的嗓音差别更为敏感,也就放大了演唱者在曲子中的价值。最后,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这个社会的立场。我们有了微博,娱乐新闻,歌迷见面会,歌手不仅仅是以音乐人出现,更以娱乐明星的身份示人。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使表演者有了更多与听者接触的机会,而也许大家最初是因为音乐认识到他们,渐渐难免演化成对个人的喜爱。听众只是选择了他们所接受到的最直接的东西,对演唱者的喜爱也就合情合理了。再说两句,楼主说人们常说“某人的歌很有深度很发人深省什么或者旋律很精彩”,但其实我觉得人们可能只是用某人来更直观地指到那些歌,本质上还是在说那些歌曲本身吧。虽然流行歌曲和古典音乐在艺术价值上差距很大,但是作为音乐,听众只是潜意识地选择了用那些他们更直观的可以代表那些旋律的人来指代那些曲子。不喜勿喷。
首先说明我对音乐造诣不深,但是也不烦碍我自己的理解,呵呵,我自己的理解是:1. 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古典音乐是没有lyrics的,而且是由很多的人一起演奏,我们在听古典音乐的需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因为我们需要等待这些伟大的works重见天日。所以我的感觉是如果古典音乐你要去记住他的演奏者很难,因为人太多了嘛,呵呵;而且,古典音乐是精确的重现前人的伟大巨作,不是说演奏者不重要,而是说,音乐有多伟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作曲家;换个演奏队伍,他依然伟大;2. 但是流行音乐就不一样了,太多的需要演唱者去发挥的地方,包括包装情感包括唱功;举个例子,周杰伦的歌如果不是他唱的,我真觉得....自己瞎说的,重在参与
因为古典音乐在今天是以唱片为媒介的作品文献的形式存在, 其休闲娱乐意义不大, 就和书籍一样, 我们看到某本书, 自然地会去想想它们的作者. 而流行音乐, 作为休闲娱乐, 需要互动, 包装, 炒作, 更为直接和直观, 而这种直观, 就是通过歌手来实现的, 不仅有听的享受, 也有视觉享受, 不能找长的丑的
古典音乐以曲动人,且都是经过时间淘洗之后的珍品,演绎家的录音流传时间和广度都及不上音乐本身的传播。古典音乐中也有作品靠着演绎家出名的例子,比如埃尔加的大小提琴协奏曲。我觉得现在的流行音乐如果能够流传几百年,他们的作曲作词也会很有名的。其实古典音乐界的演绎家出名的也很多,比如卡拉扬、富特文格勒、托斯卡尼尼之流也都是世界巨星的级别,对于未接触古典音乐的人来说也许不知道,一旦入门,如雷贯耳。有些东西,在不在圈内,会大不一样。
这是一个只讲究速度地时代,人们只关注现象,很少去挖掘实质。歌手是把歌直接传人我们耳朵的的桥梁,所以我们只会关注这桥的外观,外行人很少去关注这桥是谁设计的,又是哪个公司建造的。有时候快,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少了思考。
抛开音乐专业的回答,希望有意义。广播等媒体的出现,才使演唱者能被记录流行音乐借助了电视、广播、网络等可以向不特定地域、大量受众传播的媒体——也就是说一次演奏可以让60亿人听到,这是演唱者可能走红的基础。想象下在古代只能通过现场听到歌曲的时候,北京的歌手要在纽约走红基本不可能;而明朝的人要崇拜宋朝的戏剧演员...在古典音乐流行的时代,对话、文字、图案应该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个人以为乐谱或者说创作者的签名代替了”听得到的歌曲“成为人们唯一可以传播讨论的主题,因此古典音乐中能被记住的是作曲家——当时的演奏者或者演唱者无法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传播,无法被记录,因为客观上限制了他们被记住的可能。关于现在流行音乐中为什么只记得演唱者,请读读Lawrence Li的答案。补充一些个人的看法,考察下从业人数的问题,或许词曲作者与演唱者的成名比例差距并不大。而考虑到词曲作者虽然只能被少数人记住,但其职业寿命应该远长于台前的演唱者,或许2者的职业生涯差异就没那么大了。
原因各种各样。1、记者大多只采访歌手,大多只关心歌手的私生活。不知道古典时代有没有娱记?得请杨幂穿越过去看看情况才知道。2、影视公司只请歌手拍影视,电视台大多只请歌手上节目。古典时代没有影视公司没有电视台,所以古典时代歌手只是歌手。3、在当代,“表演”是一个广义的词,延伸到舞台以外的传媒。因此歌手的影响力更大。古典时代,歌唱家离开了舞台,他/她的表演技能就没有用武之地了。4、当代作曲家、作词家不参与表演,缺乏与受众交互的机会,因此即使有名也不如歌手的影响力广泛。古典时代的作曲家、作词家由于可以通过纸质文档传播其作品,因此影响范围反而比歌唱家要远。5、当代观众崇拜舞台上的光鲜形象,向往聚光灯下的明星效应,崇尚名利,所以主观上接受歌手而不是幕后英雄。我猜想古典时代的歌唱家的社会地位没有作曲家作词家高,所以古典时代的群众更崇拜创作者。6、现代技术,使得逼真的影像记录资料得以保存,为当代歌手的影响力提供了一个时间上的延续。古典时代,创作者的作品可以留于纸上,而歌唱家的作品随生命而逝。世界各地的粉丝通过看谱读书就能体验作曲家作词家的作品,而歌唱家的歌声你只能去现场听。6、以及等等。总之,歌手的各种形象被放大。当代的很多幕后英雄其实论技术水平并不比歌手差,比如很多制作人、音乐教练,他们自己就是非常优秀的创作者和表演者,水平超过歌手一大截,但是因为工作角色的关系,观众不认识他们而已。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词家有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