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深圳成为第五个直辖市市

  把洛阳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的基本构想是:把现在归河南省所辖的洛阳市、南阳市、平顶山市、焦作市、三门峡市、济源市、巩义市和登封市划出来,再把现在归山西省所辖的运城市、晋城市和归陕西省所辖的商洛市划出来,成立一个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4个中央直辖市并列的洛阳市。要使洛阳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的构想成为现实,洛阳市当前应做的重点工作是: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可能进行的国家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洛阳市学术理论界积极开展洛阳市应对国家行政区划调整的学术研究;争取全国人大代表的支持,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洛阳升格为中央直辖市的议案;高标准高起点大视野搞好洛阳市的城市建设。
  直辖市就是直属于中央,地位可比之省、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我国目前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北京、天津地处华北,上海地处华东,重庆地处西南,所以我国没有直辖市的地方有东北、西北、华中、华南。华南有两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其实香港和澳门也是中国的直辖市,应该说是直辖市的直辖市,自主权比直辖市还多。所以我国没有直辖市的只有华中、西北、东北。
中央设立直辖市就是为了拉动、辐射一方经济的发展(北京市特殊点是我国的首都),如天津直辖市的设立是为了拉动辐射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上海直辖市的设立是为了拉动辐射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重庆设立直辖市是为了拉动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香港、澳门的特别行政区的成立就是为了快速拉动华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直辖市的最终目的就是“快速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的区域发展平衡”。  我国的每个直辖市都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如北京在元、明、清和北洋军阀时期就一直是我国的首都,天津在清朝时期被设置为天津卫(就是拱卫首府),是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在清朝末年已经成为远东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重庆在民国的时候是国家的陪都(地位仅次于首都南京),是西南的经济、文化中心。香港在民国时期已经是亚洲的经济中心之一了,1937年香港的人口已经超百万,之后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更是锐不可当,经济快速发展一直延伸到九十年代中期,香港也成为了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上海以前属于江苏省管辖、天津属于河北省的管辖、重庆属于四川省管辖、香港以前归广东省管辖,他们之所以能够直辖是因为他们在省的位置已经超过首府,并且在全国的位置举足轻重。北京和香港能成为直辖市主要是历史的原因,所以要想成为直辖市就要具备悠久的历史、超强的经济、文化、人口实力,良好的地理位置。目前想成为我国的下一个直辖市的城市有广州、深圳、苏州、大连、青岛、宁波、武汉、南京、西安、洛阳、开封等一大批。
广州、西安、武汉、南京虽具备了悠久的历史、超强的经济、文化、人口实力,但是地理位置不行,广州、武汉、西安、南京地处一个省的中间位置、如果直辖的话广东、湖北、陕西、江苏的版图将变得非常难看。而且广州、南京、武汉、西安在其省的经济地位一枝独大(尤其是武汉、西安),所以广州、南京、武汉、西安想直辖,除了除了 本市几个市民愿意外,没有几个广东人、江苏人、湖北人和陕西人愿意让它们直辖,况且它们还是一个省的省会。苏州、大连、青岛、宁波具备悠久的历史、超强的经济实力,但是地理位置也不行,前面说了,我国设立直辖市主要是拉动辐射一方经济的发展,苏州、大连、青岛、宁波都处于我国最发达的地区,而且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所以让他们成为直辖市只是锦上添花,不会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而深圳的户籍人口稀少(2009年深圳的户籍人口236万),建市才三十年,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所以想成为直辖市可能还要等几十年。开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但是其经济和人口不行(2008年开封全市经济生产总值才689.37亿元,人口才480万),所以开封可以直接排除。最后剩下一个洛阳了。
  洛阳地处中原,交通十分便利,拥有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立体交通优势。洛阳有每天飞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昆明等国内航班,已开通洛阳经香港至东京、汉城等多条国际航线;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洛界、洛开、洛三、连霍、太澳高速境内穿行,G310、G207两条国道穿境而过。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集中,是洛阳的一大特色。现有5000多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6大支柱产业和东方红拖拉机、洛阳浮法玻璃、大阳摩托、HJD04程控交换机、白马棉纱、牡丹铜材等一大批国际国内名牌产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14个。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投资100亿元,正在全力实施16户企业、48个项目的“1648”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发展石油化纤、煤电铝一体化、电子信息3大新兴优势产业。“十五”末全市工业销售收入可达1000亿元左右。 洛阳科技实力雄厚。拖研所、轴研所、耐研所、014中心、石化工程公司等14个部属科研所每年都推出众多的高科技成果。现有“两院”院士5名,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0%。九五”期间全市科技成果1280项,其中国家级43项,“省部级483项,技术交易额年均3亿元以上。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级软件园各1个,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企业美国卡博陶粒公司等487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已入驻创业。全市被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6个,高新技术产品295种。
  “十五”时期,全市按照“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应发展”的城市布局,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掀起了以新区开发和现有城区改造为重点的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老市区各项建设顺利推进。以“两创”为重点,现有城区改造先后投资174亿元,实施了6批共194个项目。王城大道纵贯市区南北,城市出入口交通便捷通畅;周山、龙门山、小浪底、上清宫等四大森林公园作为“天然氧吧”在日夜不停地为城市供氧;16公里长的洛浦公园宛如一条五彩飘逸的丝带在河洛大地上飘扬;经过治理的洛河、伊河、涧河、中州渠变得水清、路畅、岸绿、灯明。新区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截止2005年底,新区已累计完成投资180亿元。市政道路累计开工48条、75公里,竣工35条、47公里,并配套建设了水、电、热、气、通讯等设施。新区园林绿化面积达210万平方米。房建工程累计开工605栋487万平方米,竣工323栋234万平方米。近年来,洛阳相继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这是对洛阳城市建设最恰如其分的肯定。 更重要的是,洛阳位于我国的中部、河南省的西部,是我国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市2009年的总人口是657万,生产总值是2075亿,居河南省第2位,中部第五位,并且处于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所以洛阳的条件基本符合成为中国的下一个直辖市。如果国家把洛阳设为直辖市,那我国就形成了东有上海,南有香港、澳门,西有重庆,北有天津(北京是首都可以不算),中有洛阳的科学布局。当然,以后东北、西北地区也要设立一个直辖市,这样中国的经济和城市布局才是最科学、合理的。  很多城市想成为中国的直辖市都怀有私心,尤其是深圳、苏州、大连、青岛、宁波、武汉。它们谋求成为直辖市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自主权、扔掉沉重的发展包袱(落后地区),所以国家的一再强调:“设立直辖市是为了快速带动和动辐一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广州、深圳、苏州、大连、青岛、宁波、武汉、南京和西安想成为中国的直辖市机会还是不大(至少目前是这样)。  所以中国的下一个直辖市应该在华中、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是我最看好的是河南的“洛阳”。
楼主发言:6次 发图:0张
  照你这个划分方法,干脆取消河南省算了。河南省直接改为洛阳市。
  @struggle乌拉 1楼
18:36:00  照你这个划分方法,干脆取消河南省算了。河南省直接改为洛阳市。  -----------------------------  河南一词.来自洛阳
  与郑州相比,洛阳还有一段距离。如果郑州升格为直辖市的话,洛阳倒可能成为新省会城市。
  呵呵,洛阳要直辖了,你让几百万郑州市民情何以堪!你让省leaders情何以堪!  洛阳要直辖了,你让首都迁都南阳襄阳的计划情何以堪!
  做白日梦去吧,哈哈···洛阳在全国不过一个四流以后的城市罢了!
  曾经看过全国城市的划分,洛阳貌似是四线城市吧,北京上海什么的都是一线。不过其实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好,我是洛阳人,洛阳真的挺美,很舒服的小城市!
  我可不想距离直辖市那么近,被直辖市把各种经济资源都吸走,我还要活……
  为何都想直辖?无非是争取些政策罢了。还是埋头苦干、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点实事为好。  再说城市过大,有啥好处?房价贵、交通堵、空气污染,不舒服呀。
  @struggle乌拉
18:36:00  照你这个划分方法,干脆取消河南省算了。河南省直接改为洛阳市。  -----------------------------  @洛浦风雪 2楼
20:03:00  河南一词.来自洛阳  -----------------------------  河南河南,黄河以南····第一次听说来自洛阳  洛阳太乱,不宜。
  痴人说梦,意淫一下就好,千万别出来吓人!
  @struggle乌拉
18:36:00  照你这个划分方法,干脆取消河南省算了。河南省直接改为洛阳市。  -----------------------------  @洛浦风雪 2楼
20:03:00  河南一词.来自洛阳  -----------------------------  河南因河南省大部在黄河以南而得名,跟洛河之南有什么关系?????????
  @hxxx584 13楼
13:32:00  河南河南,黄河以南····第一次听说来自洛阳  -----------------------------  +1
  楼主,其它不用分析,光从战略上判断,成都会成为首选,毕竟它辐射新疆、西藏。
  直辖市?洛阳?!!  绝对不可能!特么我能说我前段时间在那里遇上咋骗团伙了吗?完全的陷阱加诈骗!还把哥弄进去住了十几天
  楼主该吃药了
  想法很美好啊,把省里有钱的省份都划走,你让河南以后还怎么混
  噗噗、、、、、
  2009年的“两会”,“中部崛起”成为提案的热点,有政协委员提出:可把中部六省的若干中心城市设置成“直辖市”。在3月6日的“中部崛起”提案办理现场,国家民政部副部长陈杰昌当场表态:短期内没有可能。   陈杰昌解释,促进中部崛起,划个直辖市出来有积极的意义,但设立直辖市很复杂,其候选对象要么是规模比较大、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高,辐射力非常强的非省会中心城市。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部六省中除了省会城市外,还没有够得上当“直辖市”资格的非省会中心城市。中部各省会城市都不具备设直辖市的条件,洛阳和徐州可作为重点培养,2010年后视两市的发展情况再设立直辖市。只是这2个城市都是经济拖了后腿。如果经济发展上去,其中一个城市就有可能。  不过,陈杰昌说,国家民政部对中部六省设置“省直管县”、撤乡并镇态度是积极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增设更多的直辖市。”按照已经“基本定好”的改革方案,条件许可的地方可能实行地方分治,并考虑增设直辖市的数量;直辖市将分中央直辖和省辖两种,同时,拟增设副省级直辖市。一批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提出了申请。他们希望在走向“直辖”的过程中扩大区划范围。
  @struggle乌拉
18:36:00  照你这个划分方法,干脆取消河南省算了。河南省直接改为洛阳市。  -----------------------------  @洛浦风雪
20:03:00  河南一词.来自洛阳  -----------------------------  @今天送礼 15楼
14:06:00  河南因河南省大部在黄河以南而得名,跟洛河之南有什么关系?????????  -----------------------------  河南河北以漳河为界。不要以为漳河小了就贬低它的价值。
  -----------------------------  @洛浦风雪
20:03:00  河南一词.来自洛阳  -----------------------------  @今天送礼
14:06:00  河南因河南省大部在黄河以南而得名,跟洛河之南有什么关系?????????  -----------------------------  @断肠小人 24楼
09:05:00  河南河北以漳河为界。不要以为漳河小了就贬低它的价值。  -----------------------------  您的意思是说,河南的命名是因为处在漳河以南??  也说得过去,但是并不为人所知,不为大多数人认可  不知道漳河就贬低了它的价值?  好吧,我贬低了太多山川河流的价值,罪过啊
  @struggle乌拉
18:36:00  照你这个划分方法,干脆取消河南省算了。河南省直接改为洛阳市。  -----------------------------  @洛浦风雪 2楼
20:03:00  河南一词.来自洛阳  -----------------------------  头回听说河南一词来源于洛阳,看来是孤陋寡闻了,早几年有郑州要设立直辖市的传闻,也就传了几年后来就没音了,现在洛阳又开始了。
  好帖必须要顶  
  好像看了些专家说的,省会城市不会弄成直辖市的,搬迁太麻烦,  
  洛阳直辖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中部崛起、减少河南人口压力及振兴华夏河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对于中部崛起的意义:洛阳是中部地区惟一有直辖可能的城市,不给洛阳机会很可能中部地区永远会与直辖无缘。给洛阳机会才能给一片空白,又无优惠政策,经济发展状况在三大区域中最不理想的中部地区雪中送炭,洛阳的地理位置又在中部地区较为靠中之处。所以选择洛阳会带动与之相邻的数省,大片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因此洛阳直辖将会对中部崛起有巨大意。  二:战略位置上的优势: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具有全国顶级的战略地位,这是洛阳从夏商周到民国,中国的绝大多数朝代均为首都或陪都,长达一千五百年的时间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最重要原因,这样的战略地位远不是一般的非省会城市所能相比的。洛阳与现有的几个直辖市及香港这样的经济中心的距离均超过八百公里,而国家有明确规定新设直辖市要远离原有的直辖市,所以洛阳所处的位置对于国家的战略来说可谓极为优越。  三:对于减少河南人口压力及振兴河南的意义:河南省的人口就将超过一亿,过于沉重的人口压力让河南只能背负着极大的负担前行,因为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只有十个,这就意味着河南省人口几乎可以世界第十人口大国相当,这时的河南省就将与2002年的四川情况非常类似,被拆分将成大势所趋,无法避免的事。洛阳直辖对河南省来说也可以说是双赢的方案,不仅是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河南省的人口压力问题,而且对于河南的振兴也有着重大意义,曾经在中华文明的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四千多年的辉煌的河南处于落后的状况,会在中原地区出现两个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由此带动中原在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将大大提高。  四:复兴民族文化的意义:洛阳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极其巨大,可以这样说:没有洛阳,就没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坐视创造象征着自己民族数千年文明的圣地衰落,民族文化的根文化没落而熟视无睹,这样的民族都是绝不会有复兴的可能的。洛阳直辖对中华文明的复兴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而洛阳是中华民族的龙兴之地,自古以来与中华文明有着共兴共衰的命运,因此复兴洛阳对于复兴中华有着极强的象征性作用。  
  19楼,说说你的经历呗?长点见识!!
  囊括这么大地方 不太可能吧 还不若简装些   支持洛阳 期待洛阳的中兴
  作者脑袋被驴子踢的不轻,划出来的地方全他妈大山窝子,想做直辖市想疯了吧?要交通没交通,连个平原地方都没有!我那个去,写文章的真脑残!
  @洛浦风雪   @沙醴汉子 33楼
21:11:00  作者脑袋被驴子踢的不轻,划出来的地方全他妈大山窝子,想做直辖市想疯了吧?要交通没交通,连个平原地方都没有!我那个去,写文章的真脑残!  -----------------------------  把北京,上海,廣州,香港都劃歸洛陽轄下,應該就有資格升格為直轄市了!
  近年来,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在努力挖掘自己历史上的光辉,然后把一点点蜡烛光努力吹成太阳光。什么‘县籍’城市都敢自称是古都,连哈尔滨的阿城也敢自称是古都,真可谓夜郎自大(阿城是金朝第一个首都,完颜阿骨打登基的地方)。那些稍有历史的城市则纷纷掘地三尺,把什么破烂农民起义的政权也算成一个朝代,好增加自己N朝古都的份量(比如南京,居然把太平天国当个正经的王朝,凑成了十朝古都)。在我看来,中国的古都只有四个: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和杭州固然重要,但仅仅两宋一朝建都于此,实在难以与这四个城市并驾齐驱。本文纯属意识流,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若不知所云请不要见怪。 中国的首都史以宋朝为界:宋以前,中国的政治中心在长安、洛阳,呈东西横向分布;宋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由中原逐渐移至北京,同时南京作为南方政治中心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大有南北分庭抗礼之势(当然南京基本上是抗不过北京的)。究其原因,还在四个字上:天子守边。  中国历代王朝素有天子守边的传统。明成祖迁都北京时就有一条重要的理由:天子守边。让京城靠近边境,难道中国的皇帝都很勇猛,不怕蛮夷入侵吗?非也,中国皇帝文弱的居多,除了每个朝代的太祖太宗,很少有人打过仗。那么,原因何在?  因为一旦把京城定在靠近边境的地方,皇帝们就可以以保卫国家这个最最正统的名义将全国最优势的人力、物力、兵力集中到京城来,实现他们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这就是为什么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皇帝始终能保持权力最大的原因。一个典型的例子,初唐全国有600多个兵府,长安有200多个,洛阳有100多个,扬州只有6个,所以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不过几十天就败了。  我一直认为洛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周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特殊的王朝。虽然在很长的时间里,周天子都只是国家的象征而没有实际的权力,但中国人总讲究一个名分。于是,五百年王都的洛阳也就被赋予了别样的意味——华夏的中心。25年,汉皇室后裔刘秀在洛阳登基,建立了东汉。  刘秀为什么选择洛阳作为首都?这就引出了中国定都原理的又一条定律。当年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变,杀了侄子建文帝当了皇帝,但在南京总觉得不舒服,因为南京是朱元璋的首都,建文帝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继承人,所以南京集中了太多反对他的势力。相比之下,他受封燕王,坐镇北京,北京是他的势力范围,所以才有了迁都北京之举。同样的,刘秀是南阳人,他登基靠的也是南阳乡党的支持。选择首都,自然要选一个和南阳近一点的了。而且关中经过连年混战,早已不堪居住,所以他选择了洛阳。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洛阳因为过于残破,失去了首都的地位。同样,长安也成了一堆废墟。于是许昌和邺城脱颖而出,一个成了汉献帝的挂名朝廷的首都,一个成了曹操的正牌朝廷的所在。220年,曹丕篡汉,把首都迁到了洛阳。这时的洛阳经过曹操几十年的治理和恢复已经旧貌换新颜了,属于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曹丕为什么不把首都留在邺城?因为和洛阳比起来,邺城更像个暴发户,皇帝们都需要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安家。洛阳经过东周和东汉的经营,早已在人们心目中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且,曹魏的中枢集团多是河南、河东(山西南部、东部)世族,所以洛阳是最适合他们的地方。  同样的原因,出身于河南温县,得到河东、河南世族支持的司马炎也选择了洛阳。经过汉、魏、晋三代近300年的经营,洛阳已经成为了中华帝国当之无愧的首都,更是汉族文化的核心。  所以,311年永嘉之乱给广大汉族同胞造成的心理打击是沉重的。洛阳的陷落不仅标志着司马氏晋朝的衰落(尽管他们后来在建康重建社稷),而且象征着中原汉族文明被野蛮的匈奴人征服(其实是没有征服的,但是当时大家不知道华夏文化这么强大)。也正是因为洛阳在中华文化史上的这个特殊地位,北魏孝文帝才会在494年迁都洛阳。  孝文帝的嫡祖母(爷爷的正妻)文明太后冯氏是鲜卑族北魏的第一位汉族皇后。冯太后统治北魏20多年,给这个鲜卑族政权打上了深深的汉族烙印。被她一手带大的孝文帝自然也倾慕汉族文化。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和迁都洛阳并不仅仅是出于个人喜好。北魏固然强大,但南朝(当时是南齐)也不弱。更重要的是,南朝自诩为中华文化的最正统继承人(因为晋元帝在建康重建了晋朝,宋齐梁陈继承的都是东晋的衣钵),对广大的汉族人有着很强的号召力。一个在人口上远远少于汉族的民族,怎样才能长久地维护自己的统治,甚至一统山河?只有靠文化。可鲜卑人有文化吗?显然没有,所以只能选择融入更强势的汉族文化。  孝文帝改革历来在教科书上享有极高的评价,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孝文帝迁都后不过30年,北魏就陷入了崩溃。在洛阳,温言软语的中原雅音和柔媚多情的汉女迅速地磨掉了鲜卑人嗜血的狼性。528年河阴之变,北魏在实际上已经灭亡了,随之逝去的还有洛阳的首都地位。  洛阳的一个黄金时代始于604年隋炀帝登基。隋炀帝的兴建洛阳、大运河、三下江南,在教科书上都被说成是他为了满足个人私欲的荒淫无道之举,但这背后却隐含着深刻的政治目的。589年,隋灭陈,中国再次统一,但领土的统一不代表国家的统一。自311年永嘉之乱,中国经历了近280年的分裂,猛然统一了,很多人在观念上仍然转变不过来,更不用说三大世族之间还互看不爽。以武川军人集团为基础的关陇世族集团是隋朝的统治基础,中原的山东世族集团效忠于北魏和北齐,南方的江南华族效忠于南朝。山东世族和江南华族认为关陇世族是一群赳赳武夫,除了会杀人什么也不懂,往上数三代,估计还是在塞外放马的蛮子,连是不是汉人都不清楚。关陇世族和山东世族认为江南华族是南蛮子,虽然继承了晋朝的中原雅音,但在南方瘴疠横行之地呆久了,就被南蛮子污染了。江南华族认为山东世族在文化上已经接受了胡人的一部分文化,早就不是纯粹的华夏衣冠了,凭什么牛气冲天?关陇世族认为山东世族是一群只会清谈、不懂国事的人,不配跟他们一起上朝议事。三大世族的对立,其实代表了关中、中原和南方三个地区的对立;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有可能会造成国家的分裂。而洛阳,作为汉人心目中的文化中心,就被隋炀帝推了出来,作为新王朝打造统一文化的基地和象征。  兴建大运河、三下江南,这些其实是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同时也能让南方迅速融入统一王朝的文化之中。只不过隋炀帝玩得过火了,把他老爹留给他的那点家底子全玩完了。唐太宗也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但他听得进劝,所以只是稍稍修了一下洛阳。到了高宗时期,洛阳的政治地位开始飙升。其一是因为,高宗从660年就“苦于风疾”,洛阳的气候温和,比长安更适于他养病。其二是因为,从咸亨元年(670年)起,关中屡屡发生水旱灾害。加上唐朝关中人口膨胀,耕地减少,每逢灾害,吃饭成了朝廷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洛阳经济繁荣,物产丰富,处于天下中心地位,又有大运河连接江南,可以把江南的稻米运到洛阳来。所以,高宗后期,政府班子频频前往洛阳,解决吃饭问题。  高宗的病给了武则天揽权的机会。在接连除掉2个儿子后,武则天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了。682年,她怂恿高宗再次前往洛阳,转而把太子李显和宰相裴炎、薛元超、刘仁轨留在长安,美其名曰留守京都,自己跑到洛阳组建她的小朝廷去了。683年,高宗在洛阳去世,武则天在洛阳临朝称制。就这样,洛阳伴随着这位神州大地上绝无仅有的女皇帝,一道冉冉升起。  武则天之所以选择洛阳作为她武周王朝的首都,是因为李唐皇室在长安已经经营了三代,那里势力错综复杂盘根错节,遍布李唐皇室的支持者。高宗一旦驾崩,所有潜伏的反对者都会趁机蠢蠢欲动;如果她呆在长安,难免被束缚住了手脚。洛阳虽然享有极高的文化和经济地位,但一直被李唐皇室排斥在中枢政治之外。武则天因此可以在洛阳培植起自己的势力。武则天统治的21年间(15年女皇6年太后),洛阳宫完成了兴建工程,可惜这一切如今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只能从日本的京都捕捉当年神都洛阳的风采了(日本的京都原名平安京,完全仿照洛阳所建,连街道的名称都一模一样)。  705年,武则天的时代徐徐落下帷幕,洛阳的光辉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从那以后,它完全成为了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枢的地位却不复存在。虽然在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后唐选择了洛阳作为首都,但那只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宋的时代是开封和杭州的时代,洛阳老城随着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一起被掩埋在废墟之中,今天的洛阳,是在宋、金、元时代新建的新城。----洛阳,也是座悲情的城市,因为凡是在这里建都的王朝没有一个享国年久。南北之争早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命题。早在春秋时,中原诸侯就对楚国非常看不起,称其为“南蛮”,原因就是黄河流域的文明对长江流域的文明有着严重的歧视。因上古时期中国的王朝都兴起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文明故而受到打压。南北之争吵了几千年,至今仍有咖啡和大蒜之辩。  [发帖际遇]:玉人 发帖时在路边捡
  回复楼主,@洛浦风雪  把洛阳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的基本构想是:把现在归河南省所辖的洛阳市、南阳市、平顶山市、焦作市、三门峡市、济源市、巩义市和登封市划出来,再把现在归山西省所辖的运城市、晋城市和归陕西省所辖的商洛市划出来,成立一个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4个中央直辖市并列的洛阳市。要使洛阳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的构想成为现实,洛阳市当前应做的重点工作是: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可能进行的国家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洛阳市学术理论界积极开展洛阳市应对国家行政区划调整的学术研究;争取全国人大代表的支持,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洛阳升格为中央直辖市的议案;高标准高起点大视野搞好洛阳市的城市建设。   直辖市就是直属于中央,地位可比之省、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我国目前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北京、天津地处华北,上海地处华东,重庆地处西南,所以我国没有直辖市的地方有东北、西北、华中、华南。华南有两特...  -----------------------------  河南狗又意新  
  回复楼主,@洛浦风雪  把洛阳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的基本构想是:把现在归河南省所辖的洛阳市、南阳市、平顶山市、焦作市、三门峡市、济源市、巩义市和登封市划出来,再把现在归山西省所辖的运城市、晋城市和归陕西省所辖的商洛市划出来,成立一个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4个中央直辖市并列的洛阳市。要使洛阳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的构想成为现实,洛阳市当前应做的重点工作是: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可能进行的国家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洛阳市学术理论界积极开展洛阳市应对国家行政区划调整的学术研究;争取全国人大代表的支持,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洛阳升格为中央直辖市的议案;高标准高起点大视野搞好洛阳市的城市建设。   直辖市就是直属于中央,地位可比之省、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我国目前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北京、天津地处华北,上海地处华东,重庆地处西南,所以我国没有直辖市的地方有东北、西北、华中、华南。华南有两特...  -----------------------------  河南狗别YY了好伐  
  我都不明白为什么咱洛阳人在宣传洛阳的时候非要提到长安,好像历史上洛阳的光芒都是靠长安,你看看人家西安人在宣传西安的时候什么时候提到过洛阳!即使是提到洛阳也是在贬低洛阳的历史地位!  中国历史上做陪都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是西安:  【东汉】首都洛阳,陪都长安。  【曹魏】首都洛阳,陪都长安。  【西晋】首都洛阳,陪都长安。  【后赵】首都邺城,陪都长安。  【西夏】首都银川,陪都长安。  【武周】首都洛阳,陪都长安。  【后唐】首都洛阳,陪都长安。  【民国】首都南京,陪都长安。  西安人也承认自己的陪都的地位。  【西安晚报】:古都西安的陪都岁月。
  郑汴一体化后,成为直辖吧,洛阳?算了吧
  这种构想,我实在想不出来,可以参考,但根本实现不了!
  每隔一段时间这个论调就会发作一次。
  支持一个!
  洛阳地处“天下之中”,是最早的中国,《史记?货殖列传》《史记?封禅书》《史记?刘敬传》都有确切记载。
东汉班固《两都赋》称光武帝建都洛阳为“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他又称洛阳“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奏”。
宋代李格非说:“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魏赵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因“成周雒邑”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土或土中,这也应该是后来河南省地区称中州或中原的由来。
河南正式作为行政区划,应该始于汉代河南郡。战国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秦于河洛地区置三川郡(以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而得名),郡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即汉魏洛阳故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汉高祖刘邦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雒阳,辖雒阳、河南(汉置县)、偃师、缑氏、巩、成皋、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县,范围大体相当于古河南地,即河洛地区(关于河洛地区的范围,一般指西到潼关、华阴,东到郑州、开封,南到汝州、禹州,北到济源、晋南这一区域)中东部一带。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改河南郡为河南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一词的最初含义,在地域上原本指洛阳一带。
中国一词,曾见于《尚书?周书?梓材》《诗?大雅?民劳》《诗?小雅?六月序》中,还有其他早期典籍。但中国一词,最早而又可靠的应是见于1963年陕西省宝鸡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其文中有“余其宅兹中国,自之?民”等语。
何尊为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铭的青铜器,系名“何”者作于周成王五年。由全文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国指周王朝疆域的中心地区,即成周,也即今洛阳一带。
洛阳地处天下之中,是最早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中心。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而中原的核心则在河洛地区,在洛阳。这种以洛阳为中心的观念或情结,对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对国家的稳定、巩固和统一,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 推荐:
  一厢情愿,天方夜谭……西至西安,东至开封,南至安阳,北至太原都可以划给洛阳……还可以考虑北京,乌鲁木齐,徐州,……
  拉倒吧
  我只想说,呵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第五个直辖市诞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