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关,关爱福利院老人院

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21名青少年的暖心之旅_民生关注_百姓声音_新闻中心_新疆网
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21名青少年的暖心之旅
核心提示:
14日,在南山白杨沟风景区,市儿童福利院儿童福利中心的21名孩子开启了一段亲近自然的旅程。
新疆网讯(记者白帆)14日,在南山白杨沟风景区,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儿童福利中心的21名孩子开启了一段亲近自然的旅程。
当日10时许,西域国旅的五名工作人员带着21名孩子和7名爱心父母,从位于南湖的市儿童福利院儿童福利中心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一行人员来到距市区50公里的白杨沟风景区,大家乘坐电瓶车进入景区,经过十几分钟车程,孩子们沿着木栈道一路向上,在一处落差40米、宽约2米的瀑布下停下脚步。瀑布急泻而下,孩子们站在岩石上拍照,躲闪着水花、嬉戏着。
当天有5名爱心妈妈带着孩子来到这里,大家以峻峭的群山和挺拔的云杉为背景,用相机定格了美丽的瞬间。
中心医务部负责人高爱华介绍,目前中心有27名孩子,其中约80%都是残障儿童,中心以家庭的模式照顾孩子,每个家庭里有爱心妈妈。
这些孩子小小的年纪就承受着因意外失去父母或被父母抛弃的创伤,&感谢能有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爱心人士、大自然的美好。&高爱华说。
&&&&法律声明:新疆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大众,并不代表新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务必在相关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进行,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责任编辑:杨澄苇
点此进入发表评论市福利院开展消防演练
来源:茂名日报 作者:
昨日,茂名消防部门联合市民政局在市社会福利院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培训及灭火逃生演练,进一步提升该单位火灾防控和人员自救能力。
昨日,茂名消防部门联合市民政局在市社会福利院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培训及灭火逃生演练,进一步提升该单位火灾防控和人员自救能力。
当日,消防人员首先结合前期检查中发现该院消防器材和设施短失、电源线路部分老化、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重点对该院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器材、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消防安全制度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检查。
检查结束后,消防人员组织开展消防演练。火灾假设福利院儿童部三楼一房间因电线短路突然起火,火势迅速向相邻房间蔓延。工作人员发现火灾后,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单位组织义务消防队利用室内消防设施进行自救,并疏散各楼层儿童和老人。因火势蔓延迅速,有1名工作人员和2名儿童被困。119指挥中心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调派特勤消防中队1个灭火编队和1个抢险救援编队前往现场扑救。演练中,灭火救援组、警戒组、供水组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开展救援。10分钟后,强攻进入楼内搜救的官兵将3名被困人员成功救出,15分钟后大火被彻底扑灭。
为了加强福利院工作人员的灭火、自救能力,消防部门组织该院全体人员开展了消防安全培训。培训中结合该院的特点,详细讲解了如何报警、灭火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何处置初期火灾、如何正确组织疏散被困人员及火场上如何自救和逃生等。最后,让部分工作人员运用干粉灭火器开展&真枪实弹&的灭火实操训练,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面对灾情时的防救能力。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有话要说
资讯&Top 10
图片资讯&Photo
互动&TOP 8
图片欣赏&Photo独居老人认为去福利院给孩子脸上抹黑 养老遇挑战
来源: 作者:
刘杰夫妇70&多岁了,想去福利院养老,可是福利院只收“三无”&人员,因为他们有孩子;张德老人&84&岁
&&& 刘杰夫妇70 多岁了,想去福利院养老,可是福利院只收&三无& 人员,因为他们有孩子;张德老人 84 岁,无妻儿,属于典型的&三无& 人员,可他就是不愿去福利院养老。为何有的想去去不了,符合条件的又不愿去呢?归结起来还是社会养老的问题。
社会养老模式的架构
刘杰夫妇从石油公司退休,两位老人经济还算宽裕,退休10 来年了,两人都是自己照顾自己,但是最近老伴儿生病了,刘杰担心万一有个意外,自己也没有能力照顾老伴儿,所以他决定和老伴儿去福利院养老。但无奈的是,源城区社会福利院从去年开始已经不再接纳社会养老人员,只有三无老人才可以去福利院养老。工作人员解释,福利院床位已满。
据了解,源城区福利院有床位 350 张,供养的人员包括老人、孤儿、伤残军人。老人包括三无老人和面向社会的托管老人,但是福利院主要的供养对象还是三无老人,托管老人很少。据市民政局福利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当下河源市的社会养老还不够完善,五县一区各有一个敬老院,部分镇也有相关的养老机构,都是三院合一的模式,但是这些养老机构还是以接纳保障性人员为主,面向社会养老人士的还不多。承担社会养老的还是政府机构,私人出资办养老院在河源还是空白。该负责人表示,一个健全的社会养老模式不仅需要政府资金的介入,更需要社会资金的参与,甚至要以社会资金办养老院为社会养老的支撑。
社会养老观念难转变
张德老人与刘杰相反,他不愿去福利院养老。虽然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做过很多工作,但老人坚持不去福利院。老人说:&我一个人很好,去那些地方不习惯。一个人自由自在,想干嘛干嘛。&源城区新江街道办卫星社区书记谢志坤表示,张德老人是&三无&人员,现在 84 岁了,行动都不方便,本可以去福利院安享晚年,但老人就是不愿意去。他分析,可能是老人观念比较传统,总感觉去福利院或者养老院不好,&我们社区有很多独居老人,对于去福利院养老,他们都是抵触心理。&
据介绍,不少独居老人的观念很传统,认为去福利院给孩子脸上抹黑。自古都是养儿防老,哪有有儿子还去养老院的?这是深植于他们脑海里的养老观念。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空巢老人出现并面临着一些问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应该变化了,除却养儿防老外,社会养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社会养老路有多远
根据去年底河源市老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河源60-100 岁以上的老人500373 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3.9%,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10%的老龄化标准。光靠现有的社会养老机构,远远解决不了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单靠社区定期的走访慰问关心也远远达不到老人颐养天年的标准。面对老龄化的压力,社会养老成了一个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到底社会养老还有多远的路需要走呢?
对此,市民政局福利科相关负责人指出,健全的社会养老需要政府出资,更需要社会资金的介入。不仅如此,从&养儿防老&到&社会养老&的养老观念的转变也是构架健全社会养老模式的关键。只有观念转变了,老人们才能真正接受社会养老。立足本地,相信随着老龄化压力的加剧,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都会对社会养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河源的社会养老也会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路。
本报记者 杨建芳
九旬老人赡养难题解决
日前,源城区新江街道办卫星社区来了一位97 岁的老人求助。老人说,自己有5 个儿女,但现在大家都不愿接纳自己,希望社区领导能够帮帮她。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与老人的5 个儿女进行协商。最后,老人的儿女答应轮流负责老人的食宿。
老人现年97 岁,有5 个孩子,2 个儿子,3 个女儿。一直以来,老人吃住都在大儿子家,但 60 多岁的大儿子前不久查出来患有结肠癌,如今躺在床上已经不能动弹,老人吃住都成问题。去其他孩子家,他们谁也不愿接纳老人。老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向社区求助。
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分别走访了老人的5 个儿女,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要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并向他们表明了不赡养母亲要追究责任。最后老人的5 个儿女达成协议,老人住在小儿子家,去 5 个孩子家轮流吃饭。社区书记谢志坤说:&其实老人要的并不多,一口饭,一张床而已,做儿女的不要让父母寒心。&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有话要说
资讯&Top 10
图片资讯&Photo
互动&TOP 8
图片欣赏&Photo婴儿被弃街头广场 韶关民警送其到福利院
来源: 作者:    
12日凌晨5时许,韶关市浈江区公安分局东河派出所接到110转来警情:一位热心男子唐某打电话报称在东河启明北健身广场发现一名被人遗弃的婴儿。&
12日凌晨5时许,韶关市浈江区公安分局东河派出所接到110转来警情:一位热心男子唐某打电话报称在东河启明北健身广场发现一名被人遗弃的婴儿。
接到警情后,值班民警陈雪亮会同一名辅警迅速驾车前往处置。到达现场后,发现一名出生仅9天的女婴,被无情的父母忍心抛弃在东河启明北健身广场的篮球场旁边的椅子上,正闭着双眼在不停地哭叫,其身上只穿着两件衣服,外裹一张红毛毯,身旁放着一个红色塑料薄膜袋,里面装有一罐婴儿奶粉、一封200元的利是及一张写有该婴儿出生日期的红纸。
出生才9天的女婴似乎懂人性,待民警到来后就停止了哭叫,不停地在咀着小嘴,已为人父的民警陈雪亮见到此情此景,立即熟练地抱起该名女婴并将其抱回派出所。
回到派出所,值班副所长朱炜雄立即联系韶关市福利院,由于办理相关手续的原因,该名弃婴还一时不能送院,朱炜雄副所长和民警陈雪亮两人就将该弃婴安置在办公室的皮沙发上睡着,两人尽情细心地轮流呵护在其身旁。
12日上午,东河派出所办理好相关手续后将该名弃婴送到了韶关市福利院进行收养。
我有话要说
热门资讯&Top 10
图片资讯&Photo
互动&TOP 8
图片欣赏&Phot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爱福利院儿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