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打报告除了戴笠还有谁能直接进总统府蒋介石谋杀了戴笠办公室

股票/基金&
蒋介石办公室仅三十余平米 所用家具极普通
作者:徐滇庆
  核心提示:蒋介石的办公室只有三十多平米,靠墙几个文件柜,一张办公桌,几把椅子,所用家具极为普通,远没有当前一些企业董事长的办公室阔气。蒋介石上班的“子超楼”办公楼只有一部老掉牙的电梯,嘎嘎作响,恐怕很少有人敢乘坐。
本文摘自:《万里山川万卷书》,作者:,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你能完全相信历史教科书吗?在看到一面之后,还有必要来看看另外一面。
  太平天国起义,前半段英雄辈出,气壮山河,后半段教训深刻,葬送在腐败之中。
  代表资产阶级的孙中山和蒋介石是那么俭朴,代表农民的洪秀全是那么腐败奢侈。
  在总统府大门插上红旗的士兵不久前还是国军,立下头等大功的部队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蒋介石的办公室只有三十多平米
  我是江苏人,对南京城里城外的名胜古迹了若指掌,却有一个地方可望不可进,那就是总统府。“文化大革命”前,总统府门前挂着“国家第二档案馆”的牌子,大门紧闭。后来,江苏在里面办公。看到守卫荷枪实弹,哪个游客还敢上前?有一次,南京大学的朋友答应找个内部的人带我进去看看,没等他安排好,我已离开了南京。
  2008年夏,我应邀去南京讲学,曾问及能不能安排去看看总统府。主人一口答应,很爽快。总统府早已对外开放,买张门票就可以进去。
  我到南京时,恰逢台风,大雨倾盆。第二天早上依然下个不停。我有点担心,怕去不成总统府。朋友说,没问题,总统府里有回廊连接,连雨伞都用不着。
  老南京都知道,总统府在汉府街。如今,门牌号码是长江路292号。
  环顾四周,许多高楼拔地而起,今非昔比,几乎认不得了。好在道旁的林荫树还保存完好。总统府的西式正门依然故我,对于国人来说,即使没来过南京也绝不陌生。使万里河山万卷书它闻名中外的是一张拍摄于日的照片,总统府门楼上站着一群解放军战士,红旗在蓝天下飘扬。翻开毛泽东诗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如配有照片,必定是这张。大门上“总统府”几个字在20世纪60年代被铲掉了,如今又补了回去。
  虽然还在下雨,在售票处还有不少游客在排队。
  总统府就是有魅力。
  别看这个中西合璧的建筑貌似寻常,里面有太多的历史沉淀。
  明朝开国时,这里曾是归德侯府。
  明成祖朱棣封他二儿子朱高煦为汉王,把这里改为汉王府。
  200年后,清朝在这里设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在此大动土木,兴建超级豪华的天王府。11年后,清军攻破南京,天王府被付之一炬。
  1870年清廷重建两江总督署。大名鼎鼎的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先后以两江总督身份在这里办公视事。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次年元旦,孙中山在这里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四个月后,临时政府结束,黄兴在这里主持南京留守府。袁世凯窃国之后,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这里曾是讨袁军总司令部。
  1913年至1927年,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程德全、张勋、李纯、齐燮元、卢永祥、冯国璋、孙传芳、杨宇霆、张宗昌等人在这里轮番登场。门前的招牌五花八门: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
  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主持的国民政府以及下属的行政院、参谋本部和主计处在这里办公。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第16师团部盘踞于此。汪精卫伪政权的行政院、立法院、监察院和考试院等都设在院内。
  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国民政府居于大院中路;东花园里有社会部、地政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西花园有主计处、军令部、总统府军务局、首都卫戍总司令部。这么多机构挤在这个院子里,一方面说明院子很大,另一方面说明当时的机构比较精简,吃皇粮的官员不多。如今政府机构臃肿,恐怕连其中的一个机构也放不下。
  日,蒋介石、李宗仁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这座建筑被历史定格为“总统府”。从此以后,无论地名如何变迁,“总统府”变不了。
  说这座建筑见证了中国近代史,当之无愧。
  可是,你能完全相信历史教科书吗?在看到一面之后,还有必要来看看另外的一面。
  众所周知,总统府里住过三位总统。第一个是孙中山,海峡两岸都承认孙中山为“国父”。第二个是蒋介石,第三个是代总统李宗仁。其实,还有林森、谭延]、胡汉民等人担任过国家首脑,不过他们的官衔叫做国民政府主席,不叫总统。
  参观过总统府的人都会有同感,相当简朴。
  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和秘书处设在原来清朝两江总督府的西花园里面。西花园东北侧有座“中山堂”,是孙中山先生的卧室、餐室和浴室,楼下是警卫人员的住房。他在这里开会、办公、接待来访民众。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91天,平易近人,为国操劳,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的办公地点和卧室都异常简单,毫无奢华的装饰。孙中山被百姓称为平民大总统,名至实归。
  走进总统府大门,眼前是数十米的笔直走廊,两侧有礼堂、外宾接待室、总统休息厅及参事处、文官处等。走廊尽头,后院里有栋西式楼房,以林森的号命名为“子超楼”。别看貌不起眼,当年是国民政府的中枢,总统办公室就在楼内。
  蒋介石的办公室在二楼119,副总统李宗仁在对面118房间办公。据说,李宗仁看见蒋介石就躲,极少来上班,而蒋委员长则天天报到,从不缺席。1949年蒋介石下野之后,李代总统才经常来总统府,依然在老屋子里上班,从来没有坐进蒋介石的办公室去。蒋介石的办公室只有三十多平米,靠墙几个文件柜,一张办公桌,几把椅子,所用家具极为普通,远没有当前一些企业董事长的办公室阔气。蒋介石上班的“子超楼”办公楼只有一部老掉牙的电梯,嘎嘎作响,恐怕很少有人敢乘坐。20世纪40年代末期,上海国际饭店的电梯已经相当先进了。据说,蒋介石从来不坐电梯,走上走下。电梯是给来访的老先生们准备的。也许是这个原因,侍卫长懒得更新电梯。
  三楼会议厅,在这里召开过许多次重要的国务会议。会议桌上摆放着普通的兰花茶杯,墙上挂着孙中山写的横幅“推心置腹”。蒋介石部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知道在这里开会的人是否看过这个条幅?
  在大会议室,墙上交叉挂着国民党的党旗。孙中山先生的照片下,挂着他老人家手书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是孙中山毕生的理想,可是,国民党在大陆执政几十年,离开这个理想越来越远。
  在人们的思维定式中,国民党四大家族贪赃枉法几成定论。只要提到蒋介石政权,头脑中第一个印象就是贪污腐败,铺张浪费。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人民公敌,吸血鬼,没有一个好东西。看到蒋介石的办公室之后,这一指责有点站不住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谁家有钱,谁家没钱,一目了然,想骗也骗不下去。总不能有钱假装没钱,一装五十年吧?
  常委会议室内“推心置腹”
  蒋经国去世以后,他在台北的故居已经对外开放。设备家具之简陋令所有参观者感动。现在,蒋家第四代已经完全退出政坛,他们需靠自己努力工作才能谋生。对于蒋家的一些孤寡老人,台湾政府不得不定期给予一些补贴。蒋介石活着的时候,不喝酒,不抽烟,连茶都不喝。很多人认为是作秀。随着时间消逝,指责蒋介石本人贪污腐败的声音已经不大听得到了。
  四大家族中的“陈”是陈立夫、陈果夫兄弟。他们主持国民党的党务和特务情报,是CC派的头。20世纪90年代初,我访问台北时见到了陈立夫先生。我自报家门,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陈老先生笑着说:“我们是校友啊!”
  陈立夫先生1917年考入北洋大学,1925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采矿专业硕士。算起来,这位学长比我早了65年。
  他开玩笑说:“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本家把我列入四大家族(四大家族这个名词是陈伯达发明的)。如果我那么有钱,还用得着到纽泽西养鸡吗?”
  1951年,为了放手让蒋经国整顿台湾吏治,老蒋赶走了一批元老重臣。陈立夫找孔祥熙借了两万美金,在纽泽西州办了一个养鸡场。夫妻俩自己动手,喂食、捡蛋、清理鸡粪。还学会了给鸡喂药、打针。陈立夫在家中自制皮蛋、咸蛋、豆腐乳、粽子,亲自为唐人街的中餐馆供货。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火灾几乎烧光了他全部的劳动成果。陈立夫毫不气馁,重头再来。他一面养鸡,一面研究传统道德,著书立说,四处宣传中医中药,直到1969年才再度回到台湾。
  出水才看两腿泥。如此看来,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宋家和孔家有钱,而蒋家和陈家没钱。笼统地说四大家族搜刮民脂民膏,似乎依据不足。基层腐败,并不表示高层全都腐败。反过来,即使高层有些官员很廉洁,也未必能杜绝基层官员贪赃枉法。
  总统办公室的俭朴似乎再度证实了这个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戴笠手下 有哪些特工_百度知道
戴笠手下 有哪些特工
可以看戴雨农和他的同志这本书,,一、神秘人物戴笠戴笠常被人认为行动飘忽,神出鬼没,恐怕除了蒋介石以外,从未有人获悉他的行踪。他从不公开露面,不让记者采访,几乎不让人给他拍照,使用许多化名,如江汉清、江海涛、龙泽深、洪淼、金水等。戴笠本人竭力保持孤僻和神秘,在人们眼里就变得更加诡秘。他的威慑力还来自于他那无所不在的耳目和爪:牙,正是他们让人感觉死神既遥远又近在咫尺。据说,就连罗斯福总统当年在开罗会议上见到蒋介石时,也曾提出要当面见识—下这位“中国的希姆莱”。在大陆,戴笠就是恶魔的化身,而在台湾的一些前军统特工却说:“戴雨农先生者,当世之英雄也。”甚至说:“戴先生不死,也许不会失掉大陆。”那么,如此神秘的戴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二、戴笠的发迹史一从”跑单干”到拥有“衙门”戴笠,字雨农,族名春风,学名徵兰,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县保安镇。由于他的生辰八字,根据阴阳先生的说法五行缺水,于是在他30岁报考黄埔军校第六期骑兵科时,改名戴笠,字雨农。他的父亲戴士富,不务正业,嫖赌放荡,在戴幼年时就死去。戴笠靠其母戴蓝氏抚养长大,戴在后来得势后,也对他的母亲十分孝敬。?岁时戴蓝氏为他延师课读;11岁时人仙霞小学,14岁考上文溪高小。1914年他17岁时进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3个月后被校方开除。一段时间,他曾人浙军第一师潘国纲部当兵,但为时短暂。从19岁到30岁的这些年间,戴经常来往于宁波、上海、杭州和江山家乡之间“打流”,在此期间,他当过保镖,在赌场里干过跑堂,曾失业流浪于黄埔滩上,没钱住旅馆就睡在其表弟张冠夫家的地板上。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一批流氓,他在杭州的秘密帮会师傅还把他介绍给上海青帮头子黄金荣。戴笠自己还喜欢向他的部下谈到他在上海“打流”期间认识蒋介石、戴季陶、陈果夫等人的经过。1926年10月,戴笠进入黄埔军校第六期骑兵科。一进黄埔,戴笠就少说多听,善于观察,大肆收集信息。忠义救国军的一位参谋长罗子实曾对军统大特务文强说过:“戴先生在黄埔入伍不到半个月,从官到兵他都熟悉。他不吸烟,却随身有烟有火柴。他能喝酒,常请人喝,兰花豆、花生米、西瓜子也是随身带,这些都是他的交际品。”当年在黄埔六期骑兵科当过骑术教官的许振亚说:“这位比烈马还难驯服的学生,他学骑兵,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就请假往上跑,自习时就写信,大家很怀疑他,怎么那么多信要写?以后才了解他是跑上头,通天到校长(指蒋介石)那里,写信也是送校长,来头大,谁敢惹!”戴笠在黄埔六期混了一个时候,但没有毕业。1929年经蒋介石的随从副官胡靖安介绍,戴笠在蒋介石身边做诗卫随从,借助失业的黄埔生为蒋收集情报,通过蒋的警卫、厨师,代为报告。在逐渐取得信任后,蒋介石才准许经其机要秘书毛庆祥转送情报。此前戴笠收集情报都是他一个人“跑单干”,通常是拦着蒋介石的车子或到蒋介石的办公室及公馆把情报送给蒋,后来蒋认为他的情报有些价值后,就给他一些括动经费。1930年,戴笠在南京纠集王天木、唐纵、张炎元、徐为彬、胡千秋、周伟龙、黄雍、马策、郑锡麟等人,成立了第一个特务组织“调查通讯小组”,号称“十人团”,戴笠为组长。1932年“一·二八”事齤变发生后,滕杰、贺衷寒、潘佑强、酆悌、桂永清、邓文仪、萧赞育、干国勋、戴笠等黄埔系学生发起成立“力行社”,以蒋介石为社长,后又逐渐发展其外围组织“革齤命军人同志会”、“革齤命青年同志会”和“复兴社”。“力行社”刚成立时就设有特务处,开始由桂永清任处长,但桂任职仅一周便由戴笠接任。日,特务处正式成立,戴笠择定南京鸡鹅巷53号作为他办公兼住宿的地方。1934年夏天发生南昌机场纵火案,由于南昌行营调查科事先未能防范,事后又没有破案,蒋介石下令将调查科科长邓文仪撤职。戴笠马上接收了调查科,邓手下的一批特务骨干如张严佛、李国谌、王新衡、谢力公等都转人了戴的特务系统。在调查课归并前,特务处全部工作人员共有670余人。归并之后,达1700余人。这次归并在戴笠的事业中可谓是一件大事。1934年4月、,蒋介石把陈立夫和戴笠两个特务体系予以合并,成立了“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以陈立夫为局长,陈焯为副局长。下辖三个处,第一处即国齤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处,由徐恩曾任处长;第二处即军委会特务处,戴笠任处长;第三处由丁默邮任处长,负责邮电检查等,后改为特检处。抗战爆发后,1938年3月,在第一处基础上成立于“中统局”;在第二处的基础上成立了“军统局”,由贺耀祖、钱大钧、林蔚文先后兼任局长,戴笠以副局长负实责。特务组织一成立,戴笠即着手于人员的训练与组织的扩充。4月成立特务处,6月即在南京洪公祠办南京特训班,对外以外语补习学校为掩护。1932年,戴笠以中央政治特派员的名义控制了浙江省警官学校,并以浙警校名义作掩护成立杭州特训班。抗战爆发后,戴笠举办训练班,比较重要的有临澧训练班、黔阳训练班、息烽训练班、兰州训练班、东南训练班、重庆训练班等,特务组织更是迅速膨胀。当时军统有多少单位,有多少特务,主管组织人事的人事处长龚仙舫的确不能随时拿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来。戴笠常常骂军统局本部内勤各单位的大特务:“你们现在已经和张宗昌一样,有多少人、多少单位都弄不清,有多少钱、多少财产也不知道,看你们怎么得了!”虽然他这样骂,但也很高兴看到这种“人兴财旺”的景象。收藏已收藏收藏成功!点击查看网络繁忙,请稍后再试!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姜毅英,叶霞翟都是女的,前面个还是将军
戴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博客等级:
博客访问:70,131,034
蒋介石当年为何很少在总统府办公?
经济学家徐滇庆写历史,说他看了南京总统府的蒋介石办公室后,感慨:蒋介石没传说中那么腐败。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的南京总统府,现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明朝开国时,这里曾是归德侯府。明成祖朱棣封他二儿子朱高煦为汉王,把这里改为汉王府。清朝在这里设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在此大动土木,建造了超级豪华的天王府。11年后,清军攻破南京,天王府被付之一炬。1870年,清廷在此重建两江总督署。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这里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蒋介石主持的国民政府在这里办公。蒋介石的办公室在总统府二楼119,只有三十多平米。
于是徐滇庆就得出结论:蒋介石是个很朴素的清官,腐败是别人强加给他的。
蒸馒头的就是蒸馒头的,无法与之探讨菜肴味道。同样,经济学家谈历史,往往也是隔靴搔痒。
历史真相是蒋介石很少在这个总统府里办公,其主要办公处乃是他的官邸——黄埔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今南京军区司令部大院)内的憩庐。
憩庐是一幢红色的两层楼小洋房,楼下是客厅,楼上是卧室。蒋介石主要在北楼办公,他经常在那里召集有关人员开会、训话、处理文件等。憩庐之豪华在这里就不赘述了,鲜为人知的是,蒋介石在南京还有两座自己的官邸:东郊美龄宫、汤山陶庐。
美龄宫算得上是南京最富丽堂皇的官邸,其造价高达36万银洋,占地120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四周花木隐映,鸟语花香。陶庐现在则被称为“蒋介石温泉别墅”。
蒋介石为何很少在南京总统府办公呢?是因为其另一处办公场所憩庐更为安全。
关于黄埔军校校长人选,最初定为程潜,而以蒋介石、李济深为副校长。1925年,蒋介石处心积虑,耍弄各种手腕,经一波三折后,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深秋的某日,蒋介石从广州北校场军校入伍生总队队部乘坐小轿车返回军校。不料汽车在途中出了故障,他便离开这辆插着国民党党旗的车子,换乘了另一辆没有插旗的小车。谁知插着旗子的小车在东坡楼附近遭到伏击,车上两人被当场打死。显然,这是一起针对蒋介石的未遂行刺案。更让他吃惊的是,此事之后没几天,他的卫士又捉住两个企图行刺他的刺客。蒋介石受惊之余,下令严加防范,并提出了设立两处办公室的方案,以混淆视听,达到狡兔三窟之效。后来定都南京之后,已成国民党政府当家人的蒋介石特地把另一处办公地点设在自己位于军校内的官邸。这里不仅豪华,而且十分安全。这样一来,总统府内的办公室他就很少去了。
笔者知道的一位十年前的县委书记,其在县委楼里的办公室很小。但实际上很少有人在这里能找到他。因为他在县里的两所豪华宾馆有长年的包房,平时都在那里办公会客。这个老兄的办公室,如果有幸让经济学家徐滇庆看到了,估计经济学家也会惊呼:太清廉了!真是人民的好书记!
真相,往往是残酷的。(刘继兴)
刘继兴之毛泽东系列:&&&&
刘继兴文化文章:&&&&&
&&&&&&&&&&
刘继兴精品文章之历史牛人系列:&&&&&
&&&&&&&&&&&&
&&&&&&&&&&&&
&&&&&&&&&&
&&&&&&&&&&&&&
&&&&&&&&&&&&&
博主还写了
20:17:04 21:53:19 19:05:49 10:36:21 16:06:27 16:16: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谋杀了戴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