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杰活佛多吉活佛在世是什么时候,哪个教派

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二位女活佛之——桑顶寺第十二世多吉帕姆活佛
三丹多杰帕姆和拉卜楞寺的贡日坎卓玛是西藏公认的仅有的两位女活佛。
在羊卓雍措湖旁边的一座山上,有一个香巴噶举派的殊胜修行道场——三丹寺,这座山叫三丹山(又译桑顶山),山顶的大岩上有一个大平台,是香巴噶举派第十五代根本传承上师卓依贡保的妹妹琛利杭姆修五金法六个月即身成就的地方。琛利杭姆成就以后大家就叫她“三丹多吉帕姆”,以后她多次转世,并修建了三丹寺。
(以下摘录的资料仅供参考)&
金刚亥母的人间化身女(活佛)源流和主要传承
桑顶·多吉帕姆·德庆曲珍,女,藏族,1942年12月生,西藏拉萨人,无党派,1955年5月参加工作,初中学历.
为西藏尼木县桑顶寺第十二世多吉帕姆活佛
在人类社会里,生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又各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很自然的。佛教传入吐蕃以后,在其藏土化的过程中,作为其传播媒介或实践载体的僧众或佛教尼僧,在选取择佛教为一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又形成了各自独特殊性的生活模式。当然,它要受到藏传佛教本身、藏族社会、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它根源于个人和群体的需要。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对藏地尼姑寺及尼僧的实地考察和田野调研,根据藏地尼僧的修行方式和不同的生存形式,将藏地尼僧划分为以下几种娄型:诸如女活佛、业印母、住寺尼僧、苦行尼僧、云游尼僧、群落尼僧和信家尼僧等。
第一节 藏传佛教女活佛源流及其主要传承体系
女活佛是藏传佛教尼僧中最高层次的出家女性,也是一方领袖的女高僧,享有较高的地位,为藏传佛教举世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就藏传佛教活佛转世而言,其理论学说来源于佛教“三身”之一的“化身”说及“灵魂不灭,生死轮回”等学说。“活佛”,是我国汉地对藏传佛教“朱古”(sprul sku)的称谓和汉译名。藏语“朱古”,意即“化身”,是藏传佛教对某道行高深之高僧大德赋予的“佛”之尊号。在藏族历史上,曾将吐蕃第二十七代藏王拉托托日年赞认作迦叶佛、地藏菩萨或普贤菩萨的化身,将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誉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将宗喀巴大师誉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把历代班禅大师誉为无量光佛的化身等等。
但它作为一种体系制度,始创于公元12世纪的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随之,藏传佛教各宗派也纷给建立起了各自的活佛转世体制,遂成为藏传佛教一个宠大的教法制度体系,在各宗派中传承,且源源不断。这是佛教“化身”理论,在藏传佛教中实践的结果。
藏传佛教女活佛体系,虽然也是建立在活佛转世体制的基础之上,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她是在被子奉为“空行母”化身的吐蕃女密宗大师益西措杰和藏传佛教觉域派创始人女密宗大师玛久拉仲等杰出女性的巨大影响下诞生的。同时也是藏传佛教密宗“空行母”化身说,付诸实践的结果。因此在世界宗教文化中独树一帜,且具有浓厚的雪域高原之文化特色。
当然,公从种类、级别或数字上看,为数不多的藏传佛教女性活佛与数不胜数的藏传佛教男性活佛相比,可谓凤毛麟角,寥若晨星。然后,藏传佛教女活佛,也并不像学术界和一些文人墨客所说的那样“多杰帕姆是藏传佛教惟一的女活佛”等等。借此,笔者要告诉大家,在藏传佛教史上,曾产生过许许多多空行母化身的女活佛,诸如,在“后弘期”初期,就产生守阿里世间空行母多杰热丹、前后藏四大空行母拉萨聂玛、玛久拉仲、聂堆的玛觉绛曲和后藏香姆嘉塘,以及空行母玛久夏玛、玛久桑杰日玛、沃尊嘎姆、那萨空行母等等,她们都被认为是证得殊胜成就的瑜伽行母和一方领袖的高僧尼师,并创造出各自的法系或宗派。
除此之外,在藏传佛教各宗派中,不仅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主持尼姑寺的女喇嘛,即女上师或女活佛,如女喇嘛洛桑贝增玛、香塞杰尊仁波齐、止贡乃乃空行母仁增群丹桑姆、达龙空行姆曲促玛丹增曲尼桑姆、女喇嘛托麦、噶洛乃萨止卓玛……今天也还有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贡日卡卓玛女活佛、德仲空行母女活佛、嘉叶空行母女活佛、达捃空行母女活化、达尤空行母女活、门措空行母女活佛等一批空行母化身的女活佛主持着各自的寺院
但值得说明的是,藏地的大多数女活佛或女喇嘛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女教皇、女牧师那样,依靠社会群体或女权力量去争得,而藏地的女喇嘛完全是通过自己的苦行和深厚的佛学造诣而赢得的。可是,遗憾的是这些曾推动佛教发展的著名空行母和女喇嘛,大多由于受社会历史、经济条件等诸因素的影响,未能形成转世体系,或者被男性承袭或传承,成为男性承袭活佛。但不可否认,这些女活佛或空行母的化身,由她们所创造的灿烂历史篇章,给藏传佛教文化增添了奇光异彩。下面笔者着重就至今仍在传承的藏传佛教几个宗派女活佛体系作具体论述,为世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藏传佛教女性活佛,开启一扇小小的窗口。
一 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传承
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产生于公元15世纪,在藏传佛教女活佛转世体系中,为较早形成的女活佛转世体系,是藏传佛教女活佛中承袭时间最长,转世体系已制度化的女活佛之一。
但是,目前在学术界,就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转世体制、多杰帕姆女活佛宗派归属等,各抒己见,有认为多杰帕姆女活佛归属香巴噶举之说,又有认为多杰帕姆女活佛归属博东派之说,都认为自己的观点“符合历史事实”。就此笔者依据藏文文献并结合第12世桑顶多杰帕姆·德钦确吉仲美等撰著的《历代桑顶多杰帕姆生平事迹及桑顶寺简志》等资料和实地考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要论述。
(一)多杰帕姆女活佛的解说
 多杰帕姆,为藏文音译,意即“金刚亥母”,是藏传佛教密宗修持的母体本尊之一。据传说她以身、语、意、业等之化身,出现在印度、尼泊尔和我国西藏雪域高原等地。公元8世纪,多杰帕姆佛母信仰开始传入吐蕃藏地,最早发“佛母”化身出现在吐蕃藏地。吐蕃藏王赤松德赞延请莲花生大师进藏传法时,莲花生大师将王妃卡钦萨措杰(益西措杰)认作多杰帕姆“语”之化身,王妃卡钦萨措杰由此成为藏传佛教史上,最早的多杰帕姆女佛母之化身和智慧空行母,也是出现在雪域高原的第一位“金刚亥母”之化身的吐蕃女性。
继她之后,吐蕃藏地又出现了多杰帕姆“业”之化身,即益西措杰的著名新近弟子、芒域王之女扎西吉珍,被莲花生大师认作多杰帕姆佛母“业”之化身,这是吐蕃藏地出现的又一位多杰帕姆佛母之化身。可以说,她们是藏传佛教尼僧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多杰帕姆佛母之化身,开启了藏地女性“空行母化身”之先河。特别是空行母益西措杰,成为后世藏传佛教空行母化身之母体,藏传佛教中的空行母或女活佛几乎都是从她转世承袭。可以说,她是藏传佛教多杰帕姆佛母转世女活佛的基石。
公元11世纪,藏传佛教噶举派达布噶举始祖玛尔巴·却吉洛哲大译师(1012~1097),从印度金刚座请来《多杰帕姆佛母贝叶经》并译成藏文,从此藏地出现了多杰帕姆佛母的修持法,且已集成《多杰帕姆佛母六法》传布很广。多杰帕姆佛母又作为藏传佛教密法《母续》的主要“本尊”之一,被各宗派所推崇。随之专门供奉多杰帕姆佛母的佛殿,遍布藏地,还产生了多杰帕姆佛母化身的护法女神。
据《止贡法嗣》记载:
那时,父亲名叫涅南巴觉活班,母亲名叫珍萨达坚二人从涅南来到止贡地方,在这里生下了金刚空行母的化身曲吉卓玛,在当地一时出名,而且现在亦很有名……(注释:止贡丹增白玛坚赞:《止贡法嗣》,藏文,第65页,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89。)
后来她从前藏来到康区依止宁玛派大瑜伽师阿美次成嘉措修持密法,故称阿齐曲吉卓玛。在康区传法布教,并携带诸弟子在丹堆普巴修行,获得共同与不共诸殊胜成就。公元12世经后期,其重孙仁钦贝从帕主噶举创立者帕木主巴得法后,于1179年,在今拉萨市墨竹贡卡县止贡地方建立止贡替寺,以此为根本道场,收徒传教,形成了噶举派八个分支系之一的止贡噶举,且将其祖母曲吉卓玛,又称阿齐曲吉卓玛,奉为止贡替寺的护法女神,简称止贡阿齐卓玛,由此阿齐曲吉卓玛,又成为噶举派中多杰帕姆佛母化身之护法女神,在噶举派教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公元12世纪,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创立活佛转世体制后,各种男性“佛”和“菩萨”的化身在藏传佛教各宗派中纷纷兴起。随之,妇性的“佛母”,和“女菩萨”的化身,亦渐而成为藏传佛教活佛转的内容之一,在各宗派中开始产生。故金刚亥母,即多杰帕姆佛母,便成为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女活佛转世化身,在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博东派等宗派中相继出现,而且形成女活佛转世体制之一,以维系各自宗派的女活佛体系。其中,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为迄今相沿承袭之多杰帕姆佛母女活佛的主要转世体系。
(二)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的早期传承与噶举派
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转切体制,实际上早在公元12世纪已开始形成,首先在噶举派中相继产生了空行母索南旃玛、空行母索南贝旃等多杰帕姆佛母的化身和转世女活佛,开始构筑多杰帕姆女活佛转世体系之根基。
据藏文史料记载,空行母索南旃玛,出生在康区昂旋一处茂密森林附近的村落花之富人家,三姐妹中最小,依止帕主噶举的创始人帕木主巴·多吉杰布,在其座前修得帕木主巴大师的所有教法,获得大成就,成为一名大瑜伽母。后来在为帕木主巴大师的近侍加持时,呈多杰帕佛母怒相示寂。空行母索南旃玛,被噶举派奉为多杰帕姆佛母转世化身,即噶举派第一世多杰帕姆女活佛。
空行母索南贝旃,在一些藏文资料中,把她奉为空行母索南旃玛的转世或多杰帕姆佛母“语”之化身。藏文史料《那曲历史文化》记载,空行母索南贝旃,出生在今拉萨当雄县娜玛炯一个叫扎西羌嘉的地方,父亲叫欧黎,母亲叫娜桑曲措,在四兄妹中最小,名空行母给高。后依止当地地方王之子仁钦贝持家并修持佛法,取名索南贝旃,又称空第母索南贝旃。
公元15世经,空行母索南贝旃在今那曲地区比汝县境内的亚阿地方,传说中的多杰帕姆佛母加持之地亚阿恰达地方,建立了亚阿恰达尼姑寺(ya a bya mdav mtsun
dgon),并在此收摄影弟子,传播巴戎噶举派和宁玛派等教法,誉满四方。据载,空行母索南贝旃去世时,多杰帕姆佛母呈红、白之二相显现,荼毗时出现许多舍利子,分别供养在止贡阿齐卓玛等的塑像内。
国外藏学家扎西次仁先生在其《空行母索南贝旃生平介绍》一文中说,空行母索南贝旃,后转世为桑顶多杰帕姆·杰增却吉仲美,认为第一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却吉仲美,认为第一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却吉仲美空行母索南贝旃转世。
又据《唐东杰布传》记载:
那时,多杰帕姆佛母之人间转世传承,在世间为众有情做利乐事业,空行母索南旃玛第三世、转生于藏地王室家族中,转世为杰增却吉仲美,她来到唐东杰大师座前敬献珍宝念珠等供奉物品求学佛法,大成就者唐东杰布大师授予她诸多教法和教授。(注释:久美德钦:《唐东杰布传》藏文,第281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
从以上记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多杰帕姆·杰增却吉仲美为空行母索南旃玛之第三世转世女活佛。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噶举派多杰帕姆女活佛转世之传承,即第一世为空行母索南旃玛女活佛,第二世为空行母索南贝旃活佛,第三世为杰增却吉仲美。而且这一观点,从笔者近来在桑顶寺的实地考察中,发现的壁画里可资证明,而且其中前二者即空行母索南旃玛和空行母索南贝旃,均为持家妇女。但她们同时又被视为益西措杰的转世。由此可以认为,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最早产生于噶举派,并在噶举派中传承。
杰增却吉仲美去世后,以演唱藏戏募捐,建筑铁索桥而闻名国内外的藏传佛教香巴噶举高僧大德唐东杰布(1385~1464),将五岁的杰增贡嘎桑姆认定为第三世多杰帕姆女活佛·杰增确吉促新之转世灵童,并为她剃度传戒,传授香巴噶举派教法。这就是最早形成于噶举派因史上的藏传佛教多杰帕姆转世女活佛体系,也就是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的早期传承。
值得称道的是,藏传佛教多杰帕姆女活佛在噶举派中得以承袭且形成女活佛转世体制,主要归功于藏族人民十分敬仰的高僧大德唐东杰布大师,他为藏传佛教营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桑顶寺及历代多杰帕姆女活佛的生平与所持教法
桑顶寺,位于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孜县境内,地处藏地四大神湖之一的羊卓雍湖西南一陡峭的山坡上,是历代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的驻锡地,也是藏传佛教女活佛主持的道场之一,始建于公元15世纪前半期,约公元15世纪前半期,约公元1440年,由一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却吉仲美女活佛创建,在藏族地区有着一定的影响。
据载,桑顶寺创建初期,为一座密宗修行院,寺院里只有多杰帕姆女活佛一位上师和六名僧众,从第二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贡嘎桑经时,桑顶寺得到很大发展,扩建了大经堂、佛殿、藏经殿和白宫等建筑,广摄徒众,佛法兴隆。第三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年扎桑姆在桑顶寺设立辩经场,修持显宗《五部大论》,即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律藏,成为显密兼修的寺院,且产生广泛影响。第五世桑顶多杰帕姆·卡觉贝姆进一步完善桑顶寺的法事仪轨,使教法仪轨体制化,至此,桑顶寺在佛、法、僧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从第六世桑顶多杰帕姆·丹增德钦赤列措姆起,桑顶寺在各级地方势力的支持下,香火日益旺盛,僧伽越百。1959年前,仅僧伽就有70余人,全寺有100余人。目前有僧众30余人。
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现已传至第十二世,在藏传佛教女活佛传承中,为历史比较悠久的女活佛体系之一。
第一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却吉仲美(约1424~1458),系吐蕃王朝四十三代赞普,即藏王朗达玛后裔吉德尼玛贡之后代。出生在阿里贡唐王室中,父亲为万户长赤拉旺坚赞,母名多德嘉姆,在兄妹三人中最小。多杰帕姆自幼闻思佛法,被认为是空行母索南旃玛之第三世转世。15岁时,受唐东杰布大师的授记而依止法王珀东·确列南杰大师,出家为尼,取法名贡确嘉姆。她随从珀东·确列南杰大师前往前、后藏各地,学修经、律、论三藏,并受授诸多灌顶、及秘诀等教授,成为珀乐·确列南杰大师的亲近心传弟子与珀东教法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珀东班钦传》中云:
在所有弟子中,最优秀、最殊胜、秉承护持珀东密库者,就是却吉仲美;她就是瑜伽母金刚亥母的变化身……(注释:释迦格尼班丹久美:《珀东班钦传》,藏文,第268页,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91。)
所有正觉生身之佛母,金刚亥母密库之持母,以作比丘尼著称于世,化身之舞密库作受持(注释:《珀东班钦传》,藏文,第259页。)
由此可见,第一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却吉仲美不仅是珀东·确列南杰大师的教法之主和珀东教法的主要传承者,而且也是当时著名的比丘尼和女佛学大师即女阿阇梨之一。从而进一步说明了藏传佛教史上曾有受持具足戒的比丘尼。
第一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却吉仲美联社为珀东·确列南杰大师的著名女弟子,同时她又从大成就者唐东杰布大师,获得证悟,成为一名女大成就者,并示现各种神通,享有盛誉。之后,依唐东杰布大师之道授记。携同近侍女弟子德勒曲仲等前往贡布地区,在唐杰布大师之道场贝乃赛(dpal gyi gnas gsar),收徒传法,建立僧伽组织,并扩建修缮曼姆岗等修行道场,传授密法,给贡布信众讲授佛法,为百姓施舍大布施,广做有情利乐事业,为僧众百般敬仰。
藏历第七绕迥金猴年,即1440年,杰增却吉仲美在羊卓万户长南卡坚赞的资助下,在今西藏山南浪卡孜县境内羊卓雍湖西南的白地地区,传说中的空行母聚集地,创建了桑顶寺(bsam grub chos
sdinga),意即如愿法台,又名三丹卡觉邓曲阔南杰林(bsa gtan mkhv spyod lding chos vkhor
rnam rgyal gling),意即静虑空行盘旋法轮遍胜洲,并主持桑顶寺传布珀东派与香巴噶举派教法,成为桑顶寺的第一任住持和第一世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据说,当时在寺内主供羊卓万户长出资修造的珀东·确列南杰身像和唐东杰布赐奉的蛇心檀香木瑜伽母像,为本寺主佛尊。此后,桑顶寺成为历代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的驻锡地和根本道场。杰增却吉仲美,大约天1458年,在杂工圆寂,享年34岁。著有《入地道法虔信之花》、《续部众神颂》与《愿品二义俱修》等论著。
第二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贡嘎桑姆(约1459~1533),生于贡布娘赤(今西藏林芝地区)地方。父亲为大成就者确丹多杰,母亲名觉姆卓玛,由大成就者唐东杰布认定为一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确吉仲美之转世灵童。
《唐东杰布传》记载:当杰增却吉仲美在贡布地区圆寂后,其近侍女弟子德勒曲仲来到唐东杰布尊前请示多杰帕是否会转世,唐东杰布授记道:杰增却吉仲美会很快乘愿再来人间。又记载道:
阴土兔年,即公元1459年,在贡布工区降生了到尊贡噶桑姆。德勒曲仲现次来到唐东杰布尊前,请他认定贡噶桑姆是否为杰增却吉仲美的转世灵童。唐东杰布认定贡噶桑姆为杰增却吉仲美的转世灵童。
于是贡嘎桑母成为桑顶寺的第二任住持和第二世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由此可见,在杰增却吉仲美的近侍女弟子德勒曲仲和香巴噶举派高僧唐东杰布大师的共同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多杰帕姆女活佛转世制度。
杰增贡嘎桑姆,从5岁始依止唐东杰布大师习文识字,修习噶举派教法,及新旧密宗教法。其后由班丹其麦珠巴增缘迎至桑顶寺修习珀东巴所传东派诸教授、秘诀等。杰增贡嘎桑姆先后师事唐乐杰布大师与班丹其麦珠巴大师,修习显密诸教法,获得大成就,并示现各种神通,备受信徒敬仰。据说,公元15世纪,上部蒙古兵入侵西藏时,贡嘎桑姆受唐东杰布之命,曾与班丹其麦珠巴师徒约20人,以幻述调伏上、下门域王,制伏蒙古兵,并传授真言经教,善恶正法等。
之后,贡嘎桑姆来到卫藏地区,由恰尔巴囊索·扎西达尔杰作施主,创建了恰尔曲德寺(byar chos sde)。在雅嘉领主、仁蚌巴、羊卓万户长等地方势力和各地施主的资助和扶持下,扩建了桑顶寺,将珀乐巴文集一、二卷,共120部,书写成金、银本(用金、银汁或粉书写,现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的《珀东巴文集金卷宗本》,不知是否为贡嘎桑姆所刻),并广做利乐事业。最后在今西藏昌都地区的类乌齐圆寂,享年44岁。
第三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年扎桑姆(约1054~1544),出生于今拉萨市当雄县境内的念中(gnyan grong ngam snying
grong)地方,父亲名巴沃伦珠,母亲名扎西巴贝尔。由一切知其麦班桑认定坐床,取法名年扎桑姆,并依止一切知其麦班桑和珀东巴的心传弟子嘎久巴·南卡白桑、堆布·坚参扎巴、克珠格勒白桑等诸善知识,学修《现观》、《因明》、《般若》、《中观》等显教经论,在桑顶寺创建辩经志,广收徒众,布道传教。著有《共同三士道次第》、《生圆次第和合七支导释》等论著,以讲、辩、著三业,声誉远播。其弟子遍及工布至阿里三部地区。杰增年扎桑姆在桑顶寺圆寂,享年40岁。在桑顶寺有其白银灵塔。
第四世桑顶多杰帕姆·乌金佐姆(约15451~554),生于康区索哇西地方,父中班波居丹,母名卡卓玛塔果,由嘉央丹增扎巴等认定坐床,年约10岁去世。
第五世桑顶多杰帕姆·卡觉贝姆(约1556~1610)生于贡域嘎玛中赛,从卓贡赤列南杰受沙弥尼戒。她在桑顶寺广泛传播珀东派显、密等教法,扩充密续修持法,建立各种法事仪轨,使桑顶寺的法事仪轨系统化和体制化。从卡觉贝姆以后,桑顶寺有了较为完善的教法体制,且延续不断。卡觉贝姆54岁圆寂,在桑顶寺有其金银灵塔。
第六世桑顶多杰帕姆·丹增德钦赤列措姆(约1611~1677),出生于羊卓万户之卓岗达隆地方。从觉拉一切知赤列嘉措大师剃度受戒,取法名丹增德钦赤列措姆,曾仪止卓贡多杰宁波等上师修习显密诸教法和珀乐巴秘诀等。主持寺庙,广作法事,弘传教法,教化徒众。享年66岁。在桑顶寺有其白银灵塔。
第七世桑顶多杰帕姆·确卓旺姆(约1678~1722),系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大臣吐米·桑布扎之后裔,出生于宁木同西地方,依止一切知赤列嘉措与卓班玛赤列等上师修习教法;她以神变幻术著称于世。
当时,在雪域高原各大寺院大肆抢劫,摧毁寺庙的准噶尔次旺热丹军兵,入侵桑顶寺时,杰增钦姆(即确卓旺姆)对徒众说:“众僧就近躲藏,我一人留此。”便在白宫寝室德钦颇章坐禅入定。当准噶尔军兵入至时,她变幻作一头恐怖凶猛的野猪,身上燃烧着熊熊烈火,示现各种幻术。当准噶尔兵来到护法神殿时,象鼻天神口喷鲜血,汇流成海,制伏众军,(准噶尔兵)遂供奉刀枪,铝甲及300余件兵器,盟誓不再侵害;护法神殿12柱间,不时显现畏怖幻术,(准噶尔兵)遂将从羊卓地区其他寺庙内搜劫的佛教法物和法器等供奉于此。“(注释:《西藏佛教》(藏文)1994年第2期,第39页。)
这一故事曾在藏区广泛流传,还传到了国外。印度藏学家达斯还记述道:1716年准噶尔人入侵西藏,来到浪卡孜。该军首领传话至桑顶寺:让多杰帕姆在他面前显一下形,让他看看她是否真有一个猪头佛母。遭到多杰帕姆回绝后,该首领大为恼怒,竟破寺而入,但进入殿堂后,寺中人迹全无,只有八十头公猪和同样数目的母猪在那里哼哼叫,率领它们的是一头大母猪。该首领无计可施,前倔而后恭,成了多杰帕姆的大施主,作了大量布施。(注释:《番僧派流考》,第25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由此可知,第七世桑顶多杰收据姆是一位具有无边法力和神通的大瑜伽母,她使桑顶寺的影响大大增强。确卓呈现姆44岁时,在桑顶寺中圆寂,在桑顶寺有其白银灵塔。
第八世桑顶多杰帕姆·格桑确丹德钦旺姆(约1723~1772),出生于香扎西孜地文,为六世班丹益希之侄女。由六世班禅灌顶,迎到桑顶寺。在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座前剃度受式,取法名格桑确丹德钦旺姆。在桑项寺依止一切知明久仁钦桑波和格勒坚赞修习珀东教法等。曾在札什伦布寺从六世班禅修习“大威德”等格鲁派教法,六世班禅班丹益希将格鲁派寺院江孜乃宁寺(位于今日喀则地区康马县境内)及所辖土地和庶民等赐予侄女多杰帕姆·格桑确丹德钦旺姆,以作桑顶寺的庄园。由此,桑顶寺不仅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一座寺院,而且成为拥有属寺的一座实力型寺院。据说,第八世多杰帕姆·格桑确丹德钦旺姆,曾受乾隆皇之邀到内地,被封为呼图克图,享有一定地位。在《番僧源流考》中被列为十小呼图克图。(注释:《番僧源流考》,第25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第八世多杰帕姆·格桑确丹德钦旺姆,49岁时圆寂。
第九世桑顶多杰帕姆·确央德钦措姆(?~1856)出生于拉萨拉鲁家族中,9岁时,从策墨林活佛阿旺绛贝次成剃度受戒,取法名杰增阿旺洛桑确央德钦措姆,在桑顶寺坐床。从无宗派之别的善知识赤列侨珠、仁增南嘉等修习名种教法,从绛央钦泽旺波修习宁玛派教法,并与其合著《珀东确列南杰赞》、《空行永驻》,以及至尊德钦旺姆的《本生祈请》等论著。从第九世多杰帕姆开始,桑顶寺广泛修持宁玛派密法,九世多杰帕姆女活佛不但撰有《伏藏班姆心髓加行正行》、《资满护摩》、《往生、风息、能断三密法》、《因、道、果理义导释》等论著,而且在雪山等地苦行修持,获共同和不共生起圆满二次第瑜伽成就。在噶伦谢扎瓦·顿珠多吉、七世班禅丹白尼玛等的资助下,还扩建修缮了桑顶寺殿宇和佛塔等,并摄受徒众,传法布道,广做利乐事业,著称于世。第九世多吉帕姆,大约于1856年在桑耶寺圆寂。
第十世桑顶多杰帕姆·阿旺仁青贡桑旺姆(约1857~1897),曾被授记为宁玛派掘藏师德钦林巴的伏藏《修心除障》之教主和传承者,此法已录入宁玛派法曲《伏藏宝典》中。第十世多杰帕姆·阿旺仁青贡桑旺姆在弘传珀东教法的同时,大力传播宁玛派伏藏,并潜心修持,获得大成就。圆寂于桑定寺的乃宁庄园。
第十一世桑顶多杰帕姆·阿旺贡桑士丹曲央贝姆(1898~1937),藏历第十五绕迥出生于堆龙芒吉康塞地方,父亲名南嘉多杰,母亲名绛曲卓玛。从十三世达赖喇嘛士丹嘉措剃度受戒,取法名杰增阿旺贡桑士丹曲央贝姆。依止格勒多杰、松丹巴沃旺秀等大师学得珀东巴所的教授和秘诀。
据传,1910年,十三世达赖喇嘛逃往印度时,“途经浪卡孜,来到桑顶寺,住了三日”;由此桑顶寺的影响大大增强。1912年,十三世达赖喇嘛从印度返回拉萨时,因拉萨战事尚未结束,又在桑顶寺逗留了近3个月。在桑顶寺停留期间,十一世多杰帕姆·阿旺贡桑土丹曲央贝姆与徒众从十三世达赖喇嘛接受诸多格鲁派灌顶和教授。十三世达赖喇嘛接受诸多杰帕姆·曲央贝姆为大呼图克图,从此,十一世多杰帕姆·阿旺贡桑土丹曲央贝姆出外时,可以随带举着马旗的骑骊仪仗队,享有很高的地位。十一世多杰帕姆·阿旺贡桑土丹曲央贝姆还曾在拉萨罗布大卡,格桑颇章举行过消灾回遮仪轨。1937年圆寂,享年48岁,在桑顶寺,有其金银灵塔。
第十二世桑顶多杰帕姆·德钦确吉卓美,1938年生于尼木同西吉汝地方,父名仁丹嘉波,母名索南卓玛,6岁时,从拉萨仓宫尼姑寺被认定为第十一世多杰帕姆转世灵童,迎请到桑顶寺。12岁时,从摄政王达扎活佛剃度受戒,取法名杰增阿旺谢珠德钦确吉卓美,受封为大呼图克图。依止阿旺久美堆丹南杰,学得珀东所有教法,先后从格鲁派高僧赤强仁波齐和十四世达赖喇嘛接受灌顶。1955年,曾作为西藏参观团成员,来内地参观。1957年,来北京参加中国佛教协会会议。1959年,途径不丹,得到了不丹王后阿西·白玛曲珍的宴请,并在沿途各寺庙进行“长寿灌顶”、“开光”、“诵经”等佛事活动。在印度得到了一些大施主的供养。后经阿富汗,原苏联到北京,参加国庆大典。(注释: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西藏文史资料选编》(二),第122页。)目前担任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人大副主任、佛协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通过以上历代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的简要介绍,不难看出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在藏传佛教史上享有很高地位。该传承在主要奉行珀东教法的同时,兼收并蓄其他诸如噶举派、宁玛派、格鲁派等宗派教法,体现了各宗派教法合流并存的特点,这从侧面反映了各宗派在当时社会历史中的影响。所以,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正因为如此,就桑顶寺及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的教派归属,除了说属珀东派外,有说属噶举派,还有说属宁玛派和属格鲁派的。这些说法并非毫无道理,至于有学者“认为归属香巴噶举之说纯系以讹……认为归属宁玛派和格鲁派之说也显牵强,难以成立”,这些观点都不大合理。按照佛教的戒律,皈依某一派别的上师并从他剃度受戒,便成为该上师的弟子和该派别的信徒。依照此意,可以说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最早产生于珀东派,第一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却吉仲美,为珀东派的创始人珀东·确度南杰大师剃度的心传弟子,同时又被噶举派奉为空行母索南旃玛之第三世转女活佛,由于受唐东杰布大师的授记而皈依珀东·确列南杰大师。因此,她依止珀东·确列南杰大师修习珀东教法外,又从香巴噶举派大成就者唐东杰布大师,修得噶举派教法,并从唐杰大师的道场贝吉乃赛,做佛事活动,最后在此去世。此外,第一世桑顶多杰的帕姆·杰增却吉仲美创建桑顶寺后,以珀东·乔来朗杰大师身像和唐东杰布赐奉的蛇心檀香木瑜伽母像为本寺主佛尊,并修持和传布珀东派与香巴噶举派教法。可以说第一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却吉仲美,同时兼修珀东派和香巴噶举派教法。第一世桑顶多杰帕姆·杰增却吉仲美圆寂后,香巴噶举派大成就者唐东杰布大师认定贡嘎桑姆为杰增却吉仲美的转世灵童,并剃度受戒,授受香巴噶举派教法,遂成为第二世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并兼修珀东派和香吧噶举派教法。从此以后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开始承袭。再者,珀东派的教法。珀东派的教法,是集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息解派、香巴噶举派等诸宗派教法之精要,故又称珀东噶举派。因此,有说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归属香巴噶举或噶举派(注释:香巴噶举为噶举派教法藏地另一传承,与噶举派祖师玛尔巴同一法源),这也是迄今将桑顶寺及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归属为噶举派的主要原因所在。
随着藏传佛教其他宗派的崛起和势力剧增,珀东派作为独立的宗派逐渐衰微,珀东派的教法只是作为藏传佛教一种学派而存在。因此,历代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由于在藏族社会历史和政法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从当初的兼修珀东派和噶举派教法,开始演变为兼修宁玛派、格鲁派等教法,并随历代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所皈依的上师之宗派而演化,诸如第八世桑顶多杰帕姆·格桑确丹德钦旺姆、第十一世多杰帕姆·阿旺贡桑土丹曲央贝姆等着重修持格鲁派教法,第九世多杰帕姆·确央德钦措姆、第十世多杰帕姆·阿旺仁青贡桑旺姆等以修持宁玛派教法为主,所以历史上曾出现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归属宁玛派和格鲁派之说。由于历代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修持各宗派教法,也有将桑顶寺及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归属为无派别之派系,即无宗派之别而兼修各宗派教法的派系。
(四)桑顶寺的组织形式主义与法事仪轨  
桑顶寺的组织形式主义比较特殊,是藏传佛教中具有自己特点的一个教团组织机构,她由多杰帕姆女活佛、即上师和众僧伽组成。该教团组织除了寺主多杰帕姆女活佛及其近侍女弟子外,住寺均为男性僧伽,是一个显、密兼修的教团组织。该教力的组织机构由拉章,即喇嘛和上师府邸、僧院即僧伽学院、吉巴,即管理财产的机构等构成,其中僧院里还设有各种僧职,诸如堪布、翁则、贵格等等,分别承担着寺院方方面面的事物。目前,桑顶寺有僧众30余人,住持为第十二世桑顶多杰帕姆·德钦确吉卓美女活佛,她除了参加地方的政府工作以外,还要主持寺院的各项佛事活动,这也是女活佛宗教生活的重要部分。
就桑顶寺而言,最重要的佛事活动是法事仪轨,该寺传统的法事仪轨,主要如下:
藏历正月初一至初二,由桑顶多杰帕姆主持“女神大供施”,全寺僧众随之举行新年庆典。
藏历正月初三,举行“焚香禳灾祭祀仪轨”,主要讽诵《焚香驱灾》、《众战神颂》、《事业十义等经》。
藏历正月初五至十二日,举行“白度母如意法轮长寿仪轨”与香巴噶举派大成就者唐东杰布之规的“长寿仪轨”,由众僧伽分别进行。
藏历正月十五日,举行“遍胜九神千供”。
藏历二月初五至十二日,举行“恶趣清净及宝瓶灌顶仪轨”。
藏历三月初十至十二日,举行“上师会供仪轨”,以纪念第十世桑顶多杰帕姆·阿旺仁青贡桑旺姆圆寂忌辰。期间进行“欢喜金刚宝瓶灌顶仪轨”、“多杰帕姆五佛母宝瓶灌顶及会供仪轨”等法事。
藏历三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举行“大威德四十九神宝瓶灌顶修供仪轨”,届是设坛城、供净水、供投灵器,念诵诸护法神总满愿经百遍,供投吉祥天女退敌女王等灵器,随之三天上午要跳羌姆神舞,晚上进行威猛增“火供仪轨”。
藏历三月三十日,举行“上师会供仪轨”,以纪念珀东·乔来朗杰大师圆寂忌辰。
藏历四月初八至十七日,进行九天的《大藏经甘尔珠部》咏诵会会。
藏历四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举行“上师会供仪轨”,以纪念第九世桑顶多杰帕姆·确央德钦措姆圆寂忌辰。
藏历六月初四日,举行“会供满愿仪轨”,进行“甚深法宝总集三要门”与“静怒了义心要”之会供满愿。
藏历六月十五日,举行“清净仪轨”,并受前夏安居,进行解制。其间每日只食午饭,历时近两个月。
藏历六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举行“上师会供仪轨”,以纪念第十一世桑顶多杰帕姆·阿旺贡桑土丹曲央贝姆圆寂忌辰。
藏历八月初一至初七,为7天的夏坐休沐期。
藏历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举行“恶趣清净仪轨及宝瓶灌顶仪轨”等。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五供节”,又称“燃灯节”法会,为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忌辰。期间在护法殿进行三天的欢喜金刚、大威德本尊及帐面护法神、二护法女神、财神多闻子、阎罗王、长寿、地方何护神等满愿仪轨。
藏历十一月初八至十七日,进行9天的《大藏经甘尔珠部》咏诵法会。
藏历十一月二十二日至三十日,举行9天的“大威德坛城仪轨”,期间供净水、设彩粉坛城、供施护法、六十食子回遮等,并进行威猛“火供仪轨”。随之3天上午在跳羌姆神舞。
藏历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九日,举行“大供施酬补仪轨”,期间供净水、并依二十九日金刚大威德食子,抛施护法酬补、焰口母黑、白、花三色等食子。其中,二十七日,受大威德自入灌顶,并举行两次“会供”法会。
藏历十二月三十日,举行珀东·乔来朗杰大师行施的“四百禳灾法”,一般会供欢喜金刚宝瓶灌顶曼陀曼,时而会供多杰帕姆五佛母宝瓶灌顶曼陀罗。
以上为按“年”排定的法事仪轨,除此之外,每年藏历二月十五日,进行“立宗辩经法会”;藏历九月十五日,在辩经场进行“因明讲说”法会。
每年从藏历十月十五日起,开始修持密法。
藏历每月还有如下法事仪轨:
每月初八、初九、诵《大般若经》;
每月初三、初十、十五日、二十五日,举行“焚香祭祀仪轨”法事;
每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举行“酬忏仪轨”;
每月三十日,诵《度母经》,及举行“上师会供仪轨”法事;
上述法事仪轨,是桑顶寺固定的佛事活动。从这些法事仪轨的内容和形式主义来看,它涵盖了茂传佛教举派、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派等主要宗派的教法仪轨,正可谓是“无派别之宗”,但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她是桑顶寺历史发展中的产物,体现了历代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与诸宗派的一种宗教关系。
然而,几百年传承相沿的这些法事仪轨,由于历史的原因,从1959年中断。当地政府在桑顶寺建立了乡人民政府,“文化大革命”期间桑顶寺全部被毁。1983年,第十二世桑顶多杰帕姆·德钦确吉卓美主持修复,现建有大经堂等主要建筑。迄今恢复或举行的法事仪轨有:
藏历正月,举行“恶趣清净仪轨及宝瓶灌顶仪轨”、“火供仪轨等。每月初十,十五日举行“上师会供仪轨”、“大威德宝瓶灌顶仪轨”和“护法酬补仪轨”等。其余时间主要修习佛法与其他文化知识。
其他参考链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玛多吉活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