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被抓感受没及时自首被抓了怎么处理?

我09年醉驾,驾照被扣押没去处理,请问现在怎么去处理,谢谢_百度知道
我09年醉驾,驾照被扣押没去处理,请问现在怎么去处理,谢谢
提问者采纳
你好!朋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我去问了警察说按09年处理,他叫我说个原因为什么这么久?及证据
不行呀,老哥,谢谢了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醉驾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现在去估计要罚款4到五万
要重新考了
这么久了,应该吊销了,得重新学过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你好律师,我想问醉驾没出事故119每百毫升会怎么判刑吗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待解决问题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你好律师,我想问醉驾没出事故119每百毫升会怎么判刑吗
江苏-苏州&07-26 17:50&&悬赏 0&&发布者:ask201…… & 回答:(1) 剩余时间:
你好律师,我想问醉驾没出事故119每百毫升会怎么判刑吗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私密留言:
[江苏-苏州]
电话:;;;
186205积分
回复时间:
一般是要判刑的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吉安推荐律师
江西景德镇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最佳律师解答
(何传标)()&
(凌爱军)()&
(黄险峰)()&
(田顺发)()&
最新回复律师
北京 海淀区
北京 朝阳区韩星刘世允酒驾后自首 既定行程被迫取消|刘世允|酒驾|自首_新浪娱乐_新浪网
韩星刘世允酒驾后自首 既定行程被迫取消
韩国艺人刘世允
  新浪娱乐讯 韩国艺人刘世允在28日晚酒驾后自己到警局自首而被不拘留立案,他正在出演的《广播明星》节目因这起事件而取消了原定29日进行的录制,不过《广播明星》节目组否认刘世允将离开该节目。
  据京畿道某地警署透露,刘世允于29日凌晨4点驾车来到该警署,称自己酒后开车从首尔到了京畿道。当时警方对刘世允进行了血液检查,结果酒精浓度达到了0.118%,随后警方以涉嫌违反道路交通法对刘世允立案,而刘世允在接受警方调查后于今天上午离开了警署。
  刘世允的经纪公司负责人透露,刘世允于28日晚与共同出演某节目的其他艺人一起喝酒,等散席后因刘世允喝了不少酒,经纪人还特别为他叫来了代理驾驶司机,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经纪公司不是很清楚。警方相关负责人透露,刘世允今天凌晨出现在警署时明显处于喝醉的状况。该负责人还表示,自己当了这么多年警察,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酒驾后自首。
  刘世允原定于今天参加MBC聊天秀节目《广播明星》的录制,但是节目录制因酒驾事件而被取消。《广播明星》节目组工作人员表示,今天只是取消了节目录制,并不等于刘世允离开《广播明星》。南安宇/文 版权所有Mydaily禁止转载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您当前位置:
法律咨询热线:400-676-8333
酒驾肇事逃逸后自首应当如何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逃逸后自首如何处罚?找法网小编告诉你答案。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处理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自首,是刑法总则规定的量刑制度,对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个罪符合自首条件的情形普遍适用。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依据这个规定,不论是不是,只要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就应当认定为自首,这一点法律上已经有明确规定,而不是《意见》作出的新规定。《意见》只能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对刑法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予以细化、明确和完善,而不能突破刑法的规定。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酒驾肇事后逃逸将处更重刑罚
  将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的情形认定为自首,会不会在客观上鼓励肇事人逃逸?特别是酒后驾车肇事的,肇事后对其最有利的选择是什么?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不难看出,刑法规定的精神并非鼓励肇事人逃逸,而是鼓励逃逸者积极投案。确切地说就是,在交通肇事后,首先鼓励肇事人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从而获得认定为自首并在较大程度上从宽处罚的&宽大处理&,这是法律给肇事人提供的第一次&机会&。
  如果肇事人逃逸,浪费了这次&机会&,法律就鼓励逃逸的肇事人自首,虽然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进行处罚,但仍可通过自首获得一定程度的&宽大处理&,这是法律提供的第二次&机会&。如果肇事人再次错失良机,仍没有自动投案,那么,在被查获归案后就没有&自首&这一法定从宽处罚情节;如果案件存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那等待肇事人的将是更严厉的惩罚。
  所以即便肇事人系酒后驾车,在肇事后最有利的选择仍是及时自首,而并非先逃逸、待酒精浓度下降到无法测出之后再自首,因为酒后驾车是酌定从重处罚情节,逃逸是法定加重处罚情节,酌定情节对量刑的影响一般小于法定情节,肇事人为了逃避&酒后驾车&的酌定从重情节而造成&逃逸&的法定加重情节,可谓&得不偿失&。况且,即便肇事人逃逸,仍可根据其他证据认定其为酒后驾车,这样一来,量刑时既要考虑逃逸情节,又要考虑酒后驾车情节,对肇事人自然会判处更重的刑罚。
  二、酒驾肇事逃逸后自首从宽幅度会从严掌握
  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两者的刑罚幅度是完全不同的。为了进一步规范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从宽处罚幅度,《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掌握,对于肇事人同时具有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从重情节的,在决定是否从宽处罚时更要从严掌握。
  酒精检测不是认定酒后驾车唯一证据
  酒精检测报告并不是认定酒后驾车的唯一证据。司法实践中,对于酒后驾车肇事后逃逸,一段时间后再投案自首,导致血液中无法检测出酒精的情形,如果有其他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肇事人系酒后驾车,例如,有多名证人证明肇事人曾在肇事前饮酒,或者发生交通肇事后现场目击证人或被害人证明肇事人身上有浓烈酒味,这些证人证言经庭审举证、质证后予以确认,那么,也能够认定肇事人系酒后驾车。
  酒后驾车一般是酌定从重处罚情节
  酒后驾车一般是酌定从重处罚情节,要依法从重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系酒后驾车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在此情形下,酒后驾车就成了决定是否构成犯罪的定罪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的规定,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法定刑幅度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如果尚未能解答您的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8333,专业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杰出律师推荐
交通事故频道
(人)|(个)|(条)
共有个相关咨询,
下一步您可以:
热门搜索:
免责声明:找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法律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
专家面对面
专业律师推荐
精彩内容推荐
按地区找交通事故律师
:人 :个 :条
Copyright@2003- 找法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醉驾自首指导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