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96唐级核潜艇那种潜艇被称为驼背鲸潜艇

查看: 2439|回复: 2
核潜艇引发“中美黄海事件”,一场中国悲剧就此开始
阅读权限110
1994年10月,为应对第一次朝鲜核危机,美国“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公然驶入黄海,在中国领海线以外巡弋。“小鹰”号发现一艘处于半潜状态下返航的中国核动力攻击潜艇403艇,于是,一场长达72小时的紧张“对峙”接踵而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中美黄海事件”。
5 M# A&&J& L" ]7 w$ X. z
关于此次事件有两个结局完全不同的版本,第一个版本:中国海军两架歼-7战机飞临事发海域,美海军军机“悻悻然离去”;第二个版本:中国海军出动歼-8Ⅱ战机2架,SU-27战机2架,在空中与美军战机激烈“对峙”,最终以中国战机驱离美战机而告结束。其中以第二个版本影响最大、传播也最为广泛——甚至有作者将此“对峙”过程作为素材,写成引人入胜的中篇军事故事,发表在一份很有名的故事刊物上。
( D$ R7 C&&?$ `# f
实际上,以上两个版本是同一个事件的前后两部分,只要把它们衔接起来就是一完整的“中美黄海事件”。至于为何第一个版本鲜为人知,而第二个版本却备受推崇,为何一个事件要分成各自独立的两个版本来叙述,为何两个版本都隐去了某些重要史实,原因不明。不妨还原事件真相如下:/ G7 }! a$ Q. @! a3 G# C2 \- X4 k
日,美“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发现中国核潜艇后,立即派出驱逐舰并起飞S-3B“北欧海盗”反潜机,向403艇投下反潜声纳浮标,对该艇进行“噪声频谱特征”的侦察、录音,并不断跟踪。中国潜艇一边进行下潜规避,一边用长波电台与青岛基地联系,请求支援。  & c/ Z5 I, ~&&c/ |& X- y* g/ R
“长鲸”回家不意被鳖咬住,无奈只能极力摆脱。“对方连续用主动声呐探测我艇,‘哒哒哒’的声音异常刺耳,企图迫使我艇浮出水面”——403艇艇员回忆道。由于迟迟不见中国军方的反应,得寸进尺、有恃无恐的“小鹰”号航母派出随行3艘驱逐舰及舰载反潜机,从左、右、上方包抄,全力追击403艇并一直闯入中国领海。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此时,毫无自卫能力的403艇陷入危难之中。
, Z&&b+ y$ [* x* \; C. }
在70多个小时的所谓“对峙”中,美军共对403艇进行过7次模拟攻击,这意味着,如果不是美军手下留情,该艇已被击沉过多次了,对于任何一位潜艇艇员来说,这无疑都是一种莫大的羞辱。在此期间,403艇曾多次失去踪迹。&&_2 E# z, k# g5 k1 ^4 @2 j
事件惊动中央军委,军委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29日下午,海军航空兵派出由特级飞行员张军生率领的2架歼-7战斗机,以10几分钟的航程赶到事发海域,此时已是事发的60个小时以后。他们是带着“往死里打”的命令呼啸而至的,至于到达现场后都看到了些什么,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不得而知,而媒体文字中也只有美国军机“悻悻然离去”的寥寥数字。由于歼-7战斗机受留空时间的限制,不久即奉命返航。
海航只派出2架战术性能已相对落伍的歼-7战斗机,本身就是一种不想打的姿态,潜台词就是:让你折腾了这么久总该罢手了吧?我已经做出反应了,希望你美国海军见好就收。所谓“往死里打”,实际上是一种对内的宣传策略,因为人们是既没有看到死人,更没有看到过打仗。
熟料美国海军并不领情,他们决意将中国军队的忍耐程度一试到底。海航2架歼-7战斗机一飞走,美海军的数艘驱逐舰和多架反潜机卷土重来,就像一群恶狗围住了一只脱兔,仗着人多势众,竟然风风火火地将中国核潜艇一路追杀到渤海湾。&&W- @&&A+ ^0 I/ U8 X% L
& m7 V) o&&S&&q- k6 Z
事已至此,中国军队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于是就有了第二个版本中的精彩情节,总而言之,后10小时的“对峙”相当紧张、激烈,也最有看点:北海舰队航空兵出动2架歼-8Ⅱ、2架SU-27战机紧急驰援中方潜艇。据称,中国军方“曾打算组成水面舰艇编队去解围,而济南军区空军战斗、强击机部队也随时待命”。
# o. [$ b# f, w. J+ H' S
“小鹰”号航母听到中国飞行员的警告后,不但装聋作哑,居然出动数架f14雄猫战机、S-3B反潜机和预警机与我战斗机进行空中对抗,双方剑拔弩张,海空冲突一触即发。美国佬的霸道行为最终激怒了中国飞行员,中国的一架SU-27以一个被称为“疯狂的伊凡”的高难战术动作,逼迫美国飞行员迅速逃离接触空域,美“小鹰”号航母战斗群也最终撤离并返航日本其母港。事后,美海军对该事件的描述是,“二战后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区域最具爆炸性的海上接触”。( E9 f- W) D% l! g1 Z
( _! s1 g$ N1 L. ^% H
几乎所有的媒体,皆对所谓“中美黄海事件”“对峙”的具体地点、尤其是空域闪烁其词,有的干脆说此次对峙发生在黄海(也就是公海)上空,其实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一直闯入中国领海”,“一路追杀到渤海湾”等关键性文字的表述,已经点明“对峙”并非在公海,而是发生在中国领空!" F/ @5 {: h) u( u0 u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且作为渤海、黄海分界的庙岛群岛以外12海里为中国领海,而渤海为中国内海。是美国海军战机军舰先闯入中国领海,再进至渤海湾,而后中国战机才前去“对峙”的,它们怎么可能再跑回到黄海的公海上空去呢?
事发多年后,张召忠将军在CCTV无意中为“对峙”的空域问题做了证实。张言之凿凿:“双方在我山东半岛领空进行了长时间的角逐,最终被我战斗机驱逐出境”。对此,张将军也不免耿耿于怀,他十分气愤地道:“你看,在美国人的眼里,哪有什么领海、领空这样的主权概念,更不用说什么专属经济区了。美国认为领海以外是公海,公海有自由航行权,军事行动完全自由,谁也管不着!”
1 P&&J. c2 W" a
将此事件定性为“对峙”,实际上是一种文字游戏,当时我核潜艇所处的险境、与“前有大河,后有追兵”时的窘迫没什么两样,“对峙”起码应两相照面,而一个在前面跑,一个在后面追,与“对峙”实在沾不上边。无论把它说成“对峙”还是“角逐”,也都无法掩盖中美两军战机的对抗其实是在中国领空的实质。毋庸置疑,美海军对我核潜艇的肆意羞辱、穷追猛打,本身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战争挑衅;而美国军舰闯入中国领海、美国战机在我山东半岛上空与中国战机的激烈“对峙”,本身就是一种明目张胆的入侵或对中国的侵略。
该事件对中国海军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而对中国军队则是悲剧性的,当然也有惊爆眼球的“拍案惊奇”,如文章《惊:中国空军在黄海差点一锅干掉小鹰号航母》等。“中国在该事件后,开始加紧对核潜艇的改进和对航母攻歼战术的研究”。“此后中国核潜艇部队都返回船厂,进行了漫长的大修及升级改造。一时间中国核潜艇在公海大洋上消失了,直到10年后的2004年……”+ I$ W. ?, X3 p
. `6 Z9 U1 F2 ]7 b
之所以说是灾难性的:在中国沿海几乎所有核潜艇必经的航道和海底,遍布美国的侦听设施和传感器,中国核潜艇的一举一动皆在美军的掌握之中。此次黄海事件把一个更严酷的现实摆在了中国面前——出门即可能被狗咬,而且咬了还白咬,那么中国核潜艇还想出门吗?还能出门吗?它的舞台本在大洋,而今却只能困守家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悲哀。* w, }: k. d1 t
& &之所以说是悲剧性的:中国费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二次核打击能力,竟然因此事件、仅仅经历72小时就顿然丧失,倘若这10年间发生战争,后果不堪设想。众所周知,在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2001年中国战机于南海高空被撞毁等震惊世界的大事件中,中国都未做出反应,尽管原因很多,但与中国已然丧失二次核打击能力的现状不无关系。
如果说,1992年的“银河号事件”是美国对中国应对海外危机能力的一次检验,而检验结果为零分的话,此次“中美黄海事件”则是对中国军队反抗能力的一次大探底。事实证明,无论是在中国的领海还是领空,只要入侵者不首先开枪,中国军队仍将恪守“绝对不打第一枪”的原则、并保持到最后。这也为后来发生的大使馆被炸事件、南海撞机事件埋下了伏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海事件是此后逐渐展开的一场中国悲剧的发端——自中美战机在中国山东半岛上空“对峙”的那一刻起,悲剧就开演了。
7 v, ~* t9 W8 d8 A
阅读权限120
发生危机不可怕,有处理危机的能力,才行啊。
阅读权限110
找机会报复美媒详述中国潜艇规模及战力:基洛级技术已吃透_新浪新闻
  参考消息网1月17日报道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1月8日发表题为《他们得到了,他们终于得到了》的报道称,最近,中国12艘基洛级潜艇之一(注:海军372潜艇)的艇长和艇员快速且有效地排除了故障,从而令自身和潜艇免遭灭顶之灾,当时的故障能够令潜艇陷入水压足以令其粉身碎骨的深海。这一事迹公开受到表彰。该事件的细节并没有被过多披露,但重要的一点是,该艇艇员采取的行动比前辈更有效。艇长和全体艇员的行动表示,中国花费的数十亿美元和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取得这一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作出决定,让所有舰船特别是潜艇在海里待更多的时间。
  基洛级潜艇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服役的。俄罗斯购买了24艘,出口则超过30艘。人们认为该艇设计十分成功,尤其是对出口客户而言。但是就在冷战于1991年结束前,苏联海军开始致力于拉达级潜艇的研发。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该项目由于缺乏资金而陷于停顿,但是在过去10年中得以恢复。俄罗斯拥有17艘现役基洛级潜艇(另有6艘处于预备状态),并订购了4艘升级版基洛级潜艇。
  与此同时,中国海军一直在设计和建造迅速发展的宋级(039型)柴电潜艇,该潜艇着重于静音性能。变化十分巨大,以至于4艘最近建成的宋级潜艇被认定为一种新型号,还被西方命名为元级(039A型或041型)潜艇。最初的设计(039型)出现在2001年,13艘宋级潜艇业已建成。039A型出现在2008年,其中2艘是在另外一个变型(有时候称作039B型)的2艘亮相前出现的。进化还在继续,中国现有13艘041型元级潜艇(其至少有3个不同的型号)。这些最新的型号似乎拥有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以及新的电子产品和其他内部改进。
  039型的快速演变似乎是中国将俄罗斯潜艇技术运用于本国设计理念和新技术的另一典范。自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建造潜艇以来,中国就一直在这么做。不过,最新版本的设计似乎是041型,它表明中国海军工程师变得更具创意了。2艘或更多的元级潜艇据信拥有AIP,从而使它们能够在水下巡航更长时间。西方AIP系统让潜艇能够在水下待2周或更长时间。中国的AIP的功率较小,可靠性也较差,并且性能看上去不如俄罗斯或西方的型号。但中国人将不断改善自己的AIP,就像他们对待其他军事技术那样。
  宋级潜艇看上去很像俄罗斯基洛级潜艇,这并非偶然。039型和041型在外观上相似,但041型显得比1800吨级的039型更大。两者都有60至70名艇员和6个鱼雷发射管。这与基洛级潜艇非常相似(基洛级要大一点)。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订购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然后其最新款的柴电设计就出现了。头2艘041型似乎是中前期基洛级(877型)的山寨版,之后的041型似乎复制了后期基洛级(636型)。最新的元级潜艇看上去仍跟基洛级很像,但也可能是演变的一部分:类似于俄罗斯后继的拉达级潜艇。039型是中国首批拥有水滴形艇体的潜艇。041型被认为是改进版的宋级潜艇,但细看一下,尤其是在俄罗斯人眼中,它看上去像是基洛级的克隆版。俄罗斯人现在认为,整个宋/元级潜艇项目是一个长期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成功地复制基洛级潜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该项目似乎取得了成功。
  中国目前有13艘宋级、12艘基洛级、13艘元级和18艘明级(改良版的苏联罗密欧级)潜艇。汉级核潜艇只有3艘,因为中国在潜艇核动力方面仍然有大量问题悬而未决。尽管如此,汉级潜艇正在出海,不过它们嘈音较大,容易被西方传感器探测到。有5艘汉级潜艇是在年之间建造的,目前有2艘已经退役。4艘较新的商级核潜艇已投入服役,但它们仍然相当嘈杂。宋/元级潜艇是为了取代较老的明级潜艇。4艘拉达级潜艇将给中国潜艇制造商提供一些想法和目标,以在未来打造该类型潜艇。(编译/洪漫)
  【延伸阅读】专家解读中国潜艇奇迹:击败深海潜艇杀手(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随着深海的奥秘不断被揭开、海底宝藏不断被发现,深深的海洋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由此拉开深海争夺的序幕。军事专家认为,深海战场在未来战争中,将具有极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极为重要的军事价值。因此,各国军队在关注陆战场、空战场、太空、电磁空间与海上战场的同时,开始将深海战场列为未来战争的“第六维”战场空间。
  新闻背景
  近一段时间以来,荣获“时代楷模”称号的海军372潜艇官兵群体的事迹经媒体广泛报道,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2014年初,该艇奉命执行任务时突遇险情,官兵在生死关头临危不惧,科学有效处置险情,成功避免艇毁人亡的重大灾难,克服困难完成战备远航任务,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
  本报邀请国防大学军事专家,从技术角度向读者详细解读潜艇“掉深”背后的故事,为什么一次和平时期的自救成功,会被全面解读为创造了“奇迹”?
  潜艇“掉深”事故并不鲜见
  372潜艇此次遭遇“掉深”后成功自救。什么是“掉深”呢?简单说,在深深的海洋中,不同区域的海水密度不同,造成海水的“浮力”也不同。“掉深”就是指潜艇在航行中遇到的海水区域密度突然减小,就像是海中“断崖”,由于浮力减小,造成了潜艇急剧下沉。如果潜艇急剧下沉不能得到控制,海底巨大的压力足以压扁潜艇,给潜艇带来灭顶之灾。因此,“掉深”被列为潜艇最怕遇到、最难处置的危险情形之首。
  世界范围内,很多可怕的灾难都与遭遇“掉深”相关。
  德国U型艇被海底“断崖”吞没 1937年的一天,一艘德国U型潜艇缓缓驶出海港。它的任务是阻击一切盟军船只,而且不用对任何人汇报去向。从它向总部发出的电报中,人们知道它击毁了将近20艘商船、5艘军舰。为此,全体艇员得到嘉奖。但就在之后的一次猎袭中,它意外地沉没了。让人惊奇的是,当时没有任何船只对它进行攻击。直到很多年以后,海洋学家指出,这艘潜艇是被海洋内波推进了海中“断崖”后,在巨大的水压下被摧毁的。
  美国“长尾鲨”号长眠深海 1963年4月的一天,当时美国海军最先进的核潜艇“长尾鲨”号进行深潜试验,潜艇救援船“云雀”号在水面上进行无线监听和组织意外营救。8时35分,距测试深度还有90米。潜艇内的空气不断排出,压载水舱徐徐进水,潜艇缓缓下沉。9时17分,“云雀”号收到“长尾鲨”号最后匆忙发出的电文:“核潜艇超过了测试深度”,随后,联络中断,“云雀”开始搜索。这时候,深海传来了一阵轰鸣声,艇上129名乘员最终全部遇难。潜艇专家根据相关数据,普遍认为该艇在水下遭遇了水下“断崖”,导致大幅“掉深”,之后被深海压力压爆。
  以色列“达喀尔”号潜艇藏身海底 1968年,以色列“达喀尔”号潜艇从英国起航后,在进入地中海后神秘失踪。直到1999年,搜救人员才在3000米的海底发现了早已成为残骸的“达喀尔”号。虽然此前以军提出包括埃及海军击沉说、潜艇质量不良说、阿拉伯间谍破坏说等理论,但目前看来,潜艇不慎进入跃变层“断崖”沉没的嫌疑同样不小。
  “噩梦”来临时该如何处置?
  深海潜航,凶险莫测,极其复杂多变的海洋水文环境,处处暗藏危机。“掉深”其实也是潜艇航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由于各处海水密度不一样,潜艇在航行过程中上下浮动10米很正常,加速、供气排水都可以解决“掉深”问题。
  然而,此次372潜艇“掉深”并不是潜艇航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而是遇到了水中“断崖”,就像人在山上走着,突然跌入悬崖一样,急剧下坠。这种潜艇“掉深”是世界海军的噩梦。有军事专家曾指出,二战以来,外军的潜艇部队还没有自救成功的。在遭遇“掉深”时关键的3分钟内,如果犹豫一两秒钟,或一个小动作做错,结果可能就是悲剧。
  重温那惊心动魄的3分钟:执行战备远航任务的372潜艇,深夜在海洋中悄无声息地潜航,突然遭遇水中“断崖”,出现“掉深”,艇体急速下沉。更大的危险接踵而至,由于压力陡然增大,主机舱一根管道突然破裂,大量海水瞬间喷入舱室。主机舱号称潜艇心脏,当主机舱管路爆裂那一刻,20多个大气压的海水像子弹一样喷射而出,舱内电器设备随时都可能因溅水短路,引发更大灾难。
  在潜艇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潜艇有三怕,一怕“掉深”,二怕进水,三怕起火。在已经形成“掉深”惯性、舱室进水、失去动力的情况下,两种最危险、最难处置的险情叠加,对潜艇官兵来说是一场生死考验。千钧一发之际,主机舱当班的3名战士与死神拼抢速度,依靠平时练就的娴熟技能,不到2分钟就关闭40多个阀门、关停14种电气设备。
  “管路断裂后,海水以几十个大气压力喷射而出,像砂粒一样打在身上,钻心地痛。”位于舱底的轮机兵朱召伟向媒体介绍,他拼尽全力“摸到”战位,将阀门关闭,阻止了海水继续涌入。在水雾弥漫、视线模糊的舱室里,电工班长摸索着关闭了大小阀门40多个,并成功向舱室供气建立反压力,延缓了进水速度&&在警报骤然响起后,不到10秒钟,潜艇应急供气阀门全部打开,所有水柜开始供气;一分钟内,上百个阀门关闭,数十种电气设备关停;两分钟后,全艇各舱室封舱完毕。
  372潜艇官兵们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与死神赛跑。大约3分钟后,在372潜艇即将下沉到极限工作深度时,“掉深”终于停止。紧接着,潜艇在悬停10余秒后,深度计指针缓慢回升,艇体终于开始上浮。“当时的情况可以说非常恐怖,比大片里演的还要恐怖,生死一线。”
  军事专家表示,“这是处置潜艇险情的经典范例,完全可以进入教案,使之成为海军潜艇部队一笔宝贵的财富。”
  延伸阅读
  海洋环境对水下航行安全影响大
  潜艇尚不能完全自动化应急操作
  现代潜艇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一个多世纪以来,潜艇一直是海战场中不可或缺的水下突击力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充分显露了其水下杀手的本色。但是,伴随着潜艇实战能力和威慑能力同时成长的是事故数量,各国海军都经历过潜艇事故惨剧。
  自1897年现代潜艇的鼻祖“霍兰”号潜艇问世起,潜艘事故屡见不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葬身大海。在过去的50多年里(年),美国、前苏联(俄罗斯)、英国、法国的核潜艇共发生主要事故达285起,其中美国就有147起,占51%;前苏联(俄罗斯)97起,占34%。可以说,潜艇安全,关系国际安全,关系人员安全,如何看重都不过分。
  潜艇在海洋中活动时,海洋和潜艇的相互作用是不可避免的。约占地球总面积71%的海洋受地球引力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造就了一个脾气古怪的海洋,即具有复杂的海洋环境。随着立体反潜武器装备的发展,现代潜艇在水面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安全性是潜艇水下航行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潜艇的生存。
  影响潜艇水下安全航行的海洋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海浪、海流、密度跃层、海洋内波和海底地形等5个方面。深海大洋中存在的海水跃层,也称“跃变层”,是指海水中某些水文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表明上下层海水性质不同。海水跃层主要有4种,即温度跃层、盐度跃层、密度跃层和声速跃层。
  如果海水跃层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就会形成“断崖”。潜艇突遇海水“断崖”,出现“掉深”,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下“掉”,有时还会伴随纵倾的急剧变化。如果不能迅速控制住下“掉”惯性,一旦达到潜艇的极限下潜深度,艇体或管路就会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破裂进水,最终会艇毁人亡。
  从世界潜艇装备技术发展来看,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潜艇能做到完全自动化的应急操作,人的因素始终是核心和关键,是否有灵活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措施至关重要。(李大光 翁永斌)
  ( 10:42:48)
  【延伸阅读】港媒关注中国研发096核潜艇 可打击美纵深目标
  参考消息网1月4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据称正在发展新一代的096型“唐”级战略核潜艇,可搭载24枚射程不低于1.1万公里的潜射弹道导弹,从中国近海发射可直接打到美国本土。
  据香港《南华早报》1月4日报道,战略核潜艇也称弹道导弹核潜艇,可携带打击距离超过1万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并配备具有多个分弹头的核导弹。战略核潜艇是检验一个大国是否具有战略核反击能力的重要指标。
  报道称,目前,中国正在服役的是第二代094型“晋”级核潜艇,与第一代092型“夏”级核潜艇相比,094型核潜艇在降噪系统、电子通讯系统、推进系统和武器系统等方面都有巨大改进。据一些外国媒体统计,中国目前有至少四艘094核潜艇,可携带至少48枚巨浪2型导弹和约200个核弹头,相当于中国核武库库存的35%左右。
  不过,有报道披露,巨浪2型导弹的射程只有8000公里,不足以打击美国境内纵深的目标。
  据俄罗斯军事观察网过去几日报道,中国为此在研制第三代更具威力的096型“唐”级战略核潜艇,能在己方舰队护卫下有效打击敌方纵深区域目标。
  报道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可以推测到了2020年,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中将拥有至少六艘094型和096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80枚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或250至300枚弹头,相当于俄罗斯现在的水平。
  报道还称,如果中国维持现有的发展速度,科技实力持续增长,那其战略核力量将能在最近几十年内具备及时施以核导弹还击的能力。
  中国官方一向对战略核潜艇的发展保密,也从未证实096型核潜艇的研制进展。网络资料显示,该舰长150米、宽20米,最大排水量1万6000吨,采用双壳体设计,最大航速可达32节,潜深可达600米,性能比094型先进许多。有美国情报专家指出,096型核潜艇还可能具备在极地冰层覆盖下发射导弹的能力。
  报道说,向来密切追踪中国军情动态的中国官媒环球网在转载该俄媒报道时称,中国正积极完善战略核力量,有望在未来阻止美国借助武装力量解决与中国争端的企图。
  不过,部分军事专家认为,相较于美国和俄罗斯,中国的战略核实力仍然微不足道。比如,美国已发展了陆、海、空三基一体的核力量,而中国目前只拥有陆、海两基的核能力。
  另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元旦前夕报道,中国海军造舰热潮持续,去年有六船厂建造40艘船舰。
  报道称,中国目前正在生产两种级别的驱逐舰,包括在测试第六艘052C型驱逐舰,以及装配第五艘052D型驱逐舰。也有消息指,一个位于大连的船厂近日启动生产线,建造另两艘052D型驱逐舰。
  052C型导弹驱逐舰是中国海军第一款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并采用垂直发射系统的战舰,也是中国自主建造的首款具有远程区域防空能力的驱逐舰,被外界称为“中华神盾”。
  052D则是中国继052C型之后研制的新款多用途驱逐舰,被称为“中华神盾”升级版,在整体设计、舰载相控阵雷达性能、作战指挥及武器系统等方面,均比052C有较大幅度提高。
  此外,中国据称正在装配五艘056型护卫舰。官媒《解放军报》前年2月在056级护卫舰首舰交付海军时报道指出,该型护卫舰具有隐身性能好、电磁兼容性强、先进技术应用广泛等特点,将主要担负巡逻警戒护航、单独或协同其他兵力执行反潜作战、对海作战等使命任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中国094核潜艇
  ( 11:28:25)
  【延伸阅读】美担忧中国在古巴建军事基地:潜艇开进加勒比海
  参考消息网12月26日报道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2月22日发表题为《随着美古关系解冻 美国须遏制中俄在古军事利益》的文章,作者为福克斯新闻网国家安全分析师K&T&麦克法兰,全文编译如下:
  奥巴马总统恢复与古巴关系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但并非出于他所给出的原因。
  美国不能允许我们的对手再次占领古巴。据我们所知,古巴的发展还严重停滞在上世纪50年代的水平,需要注入大量现金、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现代化。
  无论哪个大国先来一步,都将成为古巴这整整一个时代的主要赞助方,古巴将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和特权。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采取措施保证古巴不会沦为俄罗斯或中国的马前卒,防止它们在古巴建立军事存在,将古巴作为踏板来威胁美国安全。
  中国人和俄罗斯人深知这点,而且他们已经开始动手了。普京在今年7月访问了哈瓦那,并与古巴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其中包括开发古巴的海上石油储备、帮助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免除债务。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两年前访问了北京。中国国家主席今年也访问了古巴。
  目前,中国是古巴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去古巴并不是因为那里有大好的商业机会,而是因为古巴需要大量不图即时回报的外国投资。即便不是出于全部原因,至少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向古巴讨要一些回报。中国和俄罗斯目前在北美都没有重要军事存在。这一点,古巴可以给它们。
  我们的家门口不存在安全威胁,这一点是值得庆幸的。我们的南北两边都是友好邻邦,东西两侧紧邻大海。跟几乎所有其他国家不同,我们无需将主要资源投入到保家卫国之中。然而,如果远方的敌人在我们的家门口建立军事存在,威胁到我国安危的话,一切都将改变。
  如果中国成为开发古巴的头号大国,那么中国潜艇开到古巴的海岸线就不再是什么天方夜谭。
  如果袖手旁观我们的敌人与古巴这个离我们最近、同时也是关系最不融洽的周边国家建立稳固的双边、经贸或军事关系的话,那就是我们外交政策的重大失误了。
  自合众国建立之初,我们就坚定了一个立场,即我们会阻止任何国家在北美洲建立据点的企图。然而就在去年,美国国务卿克里出人意料地宣布,我们将推翻实行了200年的美国外交政策,门罗主义已死。这直接给俄罗斯和中国开了绿灯。
  我理解为何很多美国人对奥巴马恢复与古巴关系的决定持反对意见。
  他的做法奖励了卡斯特罗兄弟的共产主义独裁统治,而不会给古巴人民的权利以及走出困境带来一丝好处,仅仅是一个想扩张权力的总统又一次获取权力的单方面努力。
  但所有这些跟中国人或俄罗斯人占领与我们的海岸线咫尺之遥的古巴相比,都算不上什么。
  哪个国家帮助古巴实现现代化,哪个国家就会在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时代里在古巴拥有巨大的权利。而这个国家必须是我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俄设在古巴洛尔德斯的无线监听站设施(路透社)
  ( 10:40:32)  (原标题:美媒详述中国潜艇规模及战力:基洛级技术已吃透)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这本薄薄的只有148页的书,之所以最近深为岛叔看重,是因为里面确实“首次公布”了许多习近平关于反腐的“大白话”、“狠话”——换句话说,以前岛叔见到过的一些内部谈话,口语化的、脱稿的,现在都公开放出来了。
昨日,参考消息转载了一则外媒消息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并没有停止反腐的步伐,有穷追猛打之势,正将目标范围扩至与干部走得较近的文艺圈人员。”谨防文艺腐败是一个老话题,如果文艺反腐真的来了,这次目标会是谁?
中国人反感日本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可日本人有什么理由反感中国和中国人呢?可这是一个事实,前段时间《中国日报》报道,中日两国联合实施的一项舆论调查显示,日本人中对中国“没有好感”的比例达到93%,创下过去10年该调查的最糟糕的记录。
据调查,家庭年收入低于2万美元的人中有22%的人最期待成为富人,而在年收入10万以上的成年人中,有11%的人最期待成为富人。看起来最想成为富人的人有两种,一是穷人,穷则思变,越穷的人越期盼能一夜致富,改变自己生活的命运。二是较富裕的人,进了小康就想奔大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潜艇级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