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点四分音符唱几拍等于66,节拍器调多少

如果谱里面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我的节拍器该设几分之几呢?_百度知道
如果谱里面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我的节拍器该设几分之几呢?
提问者采纳
不用放谱啦。先要了解一下乐理。所说的二分四分八分都是指四拍的分法,1、一个圈(空心的)是全音符,也就是4拍。(类似于这个◎,我也没找到图片啊)2、一个圈(空心)加一个小尾巴(就是这样?,不过要注意的是,下方的小圆是空心的),是二分音符,也就是2拍,(也可以理解成把四拍分成l两份,也就是两分音符咯~)3、然后一个实心的圈加一个小尾巴(就是这样?),是四分音符,也就是1拍,(道理同上)4、接下来,一个实心圈,加一个小尾巴,小尾巴上连一个小拐。(这样的?,也可以写成这样?),是八分音符,也就是2/1拍。(道理同上)5、如果再在4所描述的音符上再加一个小拐,就是十六分音符?,也就是4/1拍。6、同理,还有三十二音符,就是8/1拍了。(然后,就找不到了哈…………真难找~~)7,如果说有六十四的话,那我就不知道有没有了,至少我没见过了,但是按理说是16/1拍了。钢琴技术还没那么高端了。。。然后讲节拍器,节拍器都没有几分之几的。节拍器哒哒哒的响,响一下就是一拍,同上述,二分音符是两拍的,那也就是说,二分音符的时值是节拍器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也就是那根指针从右到左又回到右的时间,干脆就说是节拍器从一次哒声开始,哒一声再到一声哒为止。而四分音符是一拍,那时值就是节拍器半次全振动,就是指针从右到左,或者从左到右经历的时间,也可以说是从一声哒开始到第二声哒结束所经历的时间。八分音符是2/1拍,就是节拍器指针从一声哒开始,振动到节拍器的中央所用的时间。如果你觉得不好计算,你可以把速度乘二。如果你所弹曲子的速度是60bpm,那你就调到120bpm。它每哒一下就是原来的半拍了…………你自己俯常碘端鄢得碉全冬户觉得那种好用就用哪种吧~再给你插张图片,希望你能理解吧,正儿八经的音符图片真不好找……如果还不懂的话,加我QQ………………
提问者评价
练习吉他独奏,要练到什么程度就可不使用节拍器辅助了?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你把谱图放上来看看吧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四分音符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一个小节有几拍就设几拍
如果不好对 乘二也可以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吉他:谱上的1=C 4/4 用节拍器 怎么知道设置多少速度啊?_百度知道
吉他:谱上的1=C 4/4 用节拍器 怎么知道设置多少速度啊?
比如 许巍的礼物 怎么知道设置多少速度的节拍啊? 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吗?
节拍器定速度有2个办法;4是拍号,在定速度练。刚开始练新曲子别定速度 把这个谱子熟悉了, 是指这首曲子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结4拍,不一定要非常精确1=C是调号 指这个曲子是C大调,只要弹出来觉得差不多,1是根据感觉看这首歌速度大概是多少, 4&#47。 2是在网上查这个曲子速度是多少,就可以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节拍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是4分音符为一拍的
那么也就是说 一分钟打120次
120这个数字应该在竖立的标尺上线可以找到对应的
推倒对应的数字即可
一般3分音符的就如此就可以了
有些画着2分音符=一个数字的时候 拍节应该是 2/2拍 也就是以二分音符为一拍的
主要来说 拉条表示每小节的得拍节总数
纵向标尺 对应曲子速度
(小孩子使用主要是稳定节奏的作用)
。面板中间竖刻有表示一分钟的拍速数字(由40次至208次,每摆一次表示一个四分音符)和速度术语。面板正中装有一根摆杆,可以左右摆动。摆杆上附有可以上下移动的金属小摆锤,摆锤位置越高摆速越慢,反之速度转快。摆锤平面所对上的数字和术语,表明摆杆的实际摆动速度,即每分钟摆动次数。右侧有上发条旋钮,其上安装调节节拍的杆尺,上面刻有0、2、4、6等数字(代表每小节的拍数),可以指示击出各种节拍中的强拍铃声。 此仪器于1816年为德国美尔什尔所创制,后经德人华倍奈登增设击节拍的小铃而更加完善。现有机械式、石英式及电子式拍节器等,结构造形也多种多样。 使用时,首先将右侧发条旋钮上紧,按自己所需要的节拍出示抨尺。然后,将摆锤按照乐曲上标记的速瘦定位,再将摆杆轻轻移出卡槽后向扛方摆动,i≥阡拍节器就开始了正常的进功,按自己听m要的肖拍、速变灰出商规律的“当”声(强拍)和“Ⅱ符”声(弱
节拍器的右侧下部有一个发条一样的开关,我数过,差不多拧十下就到底了。右侧发条上面还有一个节拍指示器可以往外拉,标着0、2、4、6,这是节拍数,曲子是二拍指示器拨到2,三拍的拨到3,同样的还有四拍和六拍。节拍器的正面标有刻度,每个刻度旁边的数字是说明每分钟有几拍,越往下数字越大,意味着指针的摆动也越快,弹琴速度当然也是越快。刻度的中间标有不同的英文单词,那是曲子所要表现的情绪,如柔和的、快板。。。等等。指针上有一个小滑块,可以上下移动,移动到你需要练习曲子的速度或曲子情绪要求。以上设置调好以后,把指针拨出顶部的钩子,你就可以听到曲子所要达到的速度和节奏。
节拍器的作用在于帮乐手稳定节奏,方便一个人练习的时候有稳定的乐感而不需要鼓手.
一般常用的节拍器都是以4分音符为标准的,意思是,当你调到120的时候,节拍器会在一分钟响120下,那么每响一下的时间就是半秒,这个就是4分音符的时间长度(半秒)
但不要认为4分音符就是=半秒,不同的乐曲他的4分音符的时值不一样,通常都有标记,
举例说明:
如一首歌的标记是四分音符=60,那么这首歌里每个4分音符的时值是1秒,2分音符就2秒,其他的类推,这样一首歌的快慢就出来了.
用节拍器你就能客观的跟着它的拍子走,例如你定的是120,他响一下你弹一下,你就知道了你在弹一个时值0.5秒的4分音符,如果他响一下你弹2下,那么你弹的是8分的音符,每响一下弹4下,弹的就是16分音符了.(120的时候,8分音符的时值是0.25,16分是0.125秒)具体的其他可以依此计算,那么你就能知道自己的速度了.
通常练习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先开慢的,比如60,响一下你弹一下,稳定了,觉得没有问题了就向前迈进,响一下弹2个音符,稳定了 再弹4个,稳定了再6个,一般都是练到6连音就好了,很少听说有人练习更多的连音,.然后你就可以把节拍器开快了,不短的升级,没有尽头,通常听速弹高手说自己去到240了或者更高,意思就是他可以在节拍器开到240的时候(每秒响4下)弹16分音符(每响一下弹4个音符)那么一秒就16个音了.
希望你看的懂,我一开始也象你一样搞不清楚,问了很多好心人才有了以上的见解,好好练习,玩的愉快!!
节拍器是利用摆的等时性控制节拍声来计时的仪器。
取下节拍器面板,就看到一个标度尺。它标出摆振动时每分钟发出的节拍声次数(n)中有一摆杆,摆杆上有一可上下移动的摆锤。摆锤位置所对标尺数,就表示该摆每分钟振动的节拍数(一次全振动有两次节拍数),由此可算出摆的振动周期(T)
T=(2×60)/n(秒)
改变摆锤的位置就可以改变它的振动周期。
为了便于报时,在节拍器木盒的下部装有振铃和调节拉杆,可使振铃每经过几个节拍响一次。记住振铃响一次的节拍数就可求出时间间隔(t)
t=T/2×R=60/(n/R)(秒)
R为振铃响一次的节拍数。调节拉杆的位置,就可以改变振铃发一次声的节拍数。如果不需要振铃声,只须将拉杆完全推进就行了。
使用时先上好发条,注意不要上得太紧。根据实验要求,调节好每分钟节拍数及振铃频率。节拍器应水平放置,摆的振幅不宜过大。使用完后,让发条放松,并注意保养。
使用时应从某一次振铃响开始计时。
节拍器的使用是有很多学问的。
首先现代的节拍器不管正品赝品,功能上都比较完善,使用上不存在养成坏习惯的危险。而且如ALAGO等是对琴谱(作品)要求速度的解释,要明白它的标示是一个范围,而另一种数字的刻度规范是很严格的。
弹琴:
慢练的时候,单音和节拍器的响声要整齐划一,要求只听到一个声音,是琴声盖住节拍器的声音,不能有两个音一先一后。否则达不到效果。
快的时候,演奏乐句,手上的重音要踩在节拍器的点上。单音效果大致同上。
调律的时候节拍器可以来测拍频,一般节拍器的高速度弹琴是用不到的,比如300,但是在另外的一些测试领域中有用。
如果没有这些一般的概念,那么在钢琴上就无法跨出从业余到专业的一步。
节拍器有很多种,机械的、电子的和软件的以及效果器上的鼓机等等。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一种。
用节拍器练习的方法开始先设置好需要的速度,比如60就是一分钟响60下,120就是一分钟响120下以此类推,初学者练习单音的时候调到60-80就好了。
然后调节好拍子,如3/4拍2/4拍等,根据谱子的拍号调成一致的就好了。
最后就可以跟节拍器进行练习了,开始可以进行简单音阶的一对一练习,即每响一个音弹一下,如果练熟了可以在进行一对二、一对四的练习。如果跟的上节奏就可以进行简单乐曲的练习了。
除节奏外,利用节拍器训练速度也是很好的方法。先调至可以轻松弹奏的速度,在慢慢一点点加快,这样弹奏的速度就会慢慢提升了。
希望大家练习的时候多多利用节拍器,他会是你练琴的好帮手。
节拍器是一种对乐曲速度进行指示并能打出精确拍子的小型机器。节拍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5年,它由德国的华格奈发明并改进,增加了能打多种节拍的小铃,让使用者得以更加准确的把握节拍与速度的关系。
机械型的节拍器通常呈等腰梯形,打开前盖,我们能看到有一个长的像小人脸一样的活动摆锤被安置在一个布满各种刻度的摆杆上。由于节拍器是依据机械原理制造的,所以使用之前必须先上紧发条。
上发条的时候请按顺时针方向由上往下拧动。拧到饱和即可,不要在拧不动的情况下再用力拧,否则容易损坏发条。拨开摆锤可以看到后面有个刻度表,数字由上到下越来越大,在开始弹奏之前只需将小锤上端的刻度线对准数字表,就能获得所需要的速度。细心的使用者一定会发现在刻度表中有一排诸如“Largo(40_60),Larghetto(60_66)……”等于速度有关的术语列表。
现在让我们来实际操作一下:假设乐曲对速度的要求是一个四分音符等于60,即每分钟演奏60个四分音符,那么把摆锤的顶端水平的对准“60”所在的刻度线即可完成设置。这意味着在弹奏时,节拍器每“嗒”一声,就对应着一个四分音符的时值。如果是一个四分附点音符等于40,那么节拍器每“嗒”一下,则对应着一个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对弹奏者而言,他必须在“嗒,嗒”两声之间精准的弹完一拍,而不论这个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是如何分配的――三个八分音符,还是6个16分音符……
在发条的上方有一个可以左右拖动的装置,上面标有2.3.4.6四个不同的数字,节拍器将根据这些数字加入铃声提醒弹奏者区别不同的节拍。这使得弹奏者在弹琴时不仅能够掌握稳定的速度,还能够清晰地分辨出两拍.三拍.四拍等节拍的变化。使用时通常将响铃的那一拍定为小节的第一拍,这样比较容易数出拍子。
一般情况下,音乐作品要么标有意大利语的速度术语,要么直接给出一个数字来标明作品对速度的要求。本曲给出是意大利语的速度术语Moderato(中速),相当于四分音符=108~120,弹奏者就要按照这个速度进行弹奏。此外,许多作品直接用数字来标注速度,这样方式能够准确地表达作曲家对演奏其作品的速度要求,确保他人对原作品准确.完美地诠释。
我们知道任何的练习,包括基本功、手脚配合、节奏型、独奏甚至歌曲,都需要节拍器来帮助我们一路平稳地前进――什么,你昨天才刚刚学会打单击?那更好,请按照我说的去做,这将会使你的练习效率得到提高。
首先是各种音符和节奏的练习,最好能跟着节拍器的打点来,无论是4分音符,8分音符,16分音符,还是3连音,前8后16,切分音等等等等。先调出你所要练习的音符或节奏,再跟住打点,响的时候你也打。我们举前8后16为例。把节拍器设定在前8后16,这时节拍器会发出“嘀―嘀嘀”的声音,然后你就跟着打“嗒―嗒嗒”,以这样的方式来练习前8后16。那么要练到什么程度呢?理论上来说,要练到你听不到节拍器的打点――你击打时值非常精准,完全跟节拍器的打点声重合在一起,倘若鼓声较大,那必然掩盖住了节拍器声,因而也就听不见节拍器的打点了――若你真能做到,那就很厉害了。
嗯?你干什么?急着拿鼓棒开始练习?――这位同学,我可只讲了1/3的内容而已,请淡定好吗?接下来,光是跟着打点练习还不够,你还需要设定节拍的重音或者是强弱,并且需要清楚地知道每一拍的起始。我们同样举前8后16和前16后8为例。在持续演奏的时候,你可能会把这两个节奏给混为一打,这是因为你没有抓住重音位置。而节拍器恰恰可以为你指明每一拍是从哪里开始,你就可以明确前8后16是从8分音符开始,而前16后8是从16分音符开始。
第三点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是回归到4分音符的打点上,也就是说,无论你打的是3连音4连音前附点后附点神马的,都要在4分音符的指引下演奏。因为在实际演奏中,各种时值和节奏往往是融合的,节拍器不可能从头到尾不停地变换打点――实际上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在4分音符的打点下去练习基本功、演奏乐曲。这就要求你在练熟了某一种节奏后,要试着把节拍器调回到4分音符,再进行同一种节奏的练习。虽然这个时候节拍器每拍只响一声,但是也要求击打准确、稳定,这样你才能继续进步。
好了,这个时候你可以坐在鼓上开始你的节拍之旅了,但是我相信没过多久你就会再跑来问我:“要从什么速度开始呢?”
一般我们的速度其实可以分为3种,一种叫练习速度,也就是你对谱子还不熟悉,要在慢速进行适应性练习时候的速度;一种叫演奏速度,也就是谱例或歌曲所表明的速度,你必须要在这个速度下演奏,才能跟得上其他人或伴奏;还有一种叫突破速度或者叫极限速度,意思是在比歌曲更快的速度下演奏,看自己能否达到一定的高速,这样子在实际演奏、演出、录音的时候你才能打得轻松自如,原理和一些体育运动员在练习时故意负重或者提高难度是一样的。
那我们在练习特别是基本功的练习时,老师会告诉你,先从60bpm(bpm指的是每分钟的拍子数)开始练起。这是因为在慢速练习,才能更好训练节拍的准确性,若是抢拍或拖拍,马上就能听得出来。而在快速演奏中,由于每一拍的时值较短,因此打点不准确也不一定能表现出来。所以,一开始还是从60起步。
至于提速,我认为当你在一个速度下击打准确、稳定、放松,并能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5分钟以上),应该就可以往上提。在中慢速下,提的幅度可以大一点,例如从60到70,甚至可以60跳到80;而在快速时,这个幅度就要小多了,特别是在160、170以上,通常都是+5的提速,也就是从160而165而170而175,千万不要妄想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
我学15年钢琴啦,根据个人经验来说,节拍器是必须的恩。刚学琴的时候练习哈农的时候用来控制节奏,让节奏均匀,手指力度平衡,这个对以后弹技巧性的曲子很重要哦~而且毕竟孩子的节奏感没有那么出色,节拍器当然是比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还有一点必须说一下,在我们学音乐的人看来,用脚打拍子是非常不礼貌也是非常不专业的表现,影响演奏的整体形象,而且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用脚打拍子的习惯。在不使用节拍器的时候可以教孩子用手划分拍子,这才是专业的~
个人觉得节拍器虽然是旨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但是泰太过于机械、死板。还会让学生形成依赖。建议一开始学琴能让老师或是陪练带唱并数出拍子,慢慢然学生自己养成对拍子“心里有数”、清楚。这样会更加稳定。当让如果学生和家长自己练习的时候,是在是不清楚拍子的话,还是可以依靠节拍器的。
节拍器是一种可以设定每分钟发出有规律的特定节拍的机械。一般节拍器可以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节拍器有个带有刻度的钟摆,刻度一般从每分钟40拍到208拍。电子节拍器是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节拍并以微型扬声器发声,节拍范围可以从38到250。现在,除了上述两种节拍器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软件式节拍器。  虽然Winkel早在19世纪早期就发明了第一部节拍器,但是梅尔策尔(Maelzel)却在1816年获得了专利并开设了一家工厂专门制作节拍器。日后,贝多芬开始在他的作品中以梅尔策尔节拍器为准标注速度,他还将自己的《第八交响曲》献给了梅尔策尔。  在教学中如何使用节拍器并没有一致的看法。比较通常的看法是,如果太频繁地使用节拍器,对学生内在的速度感觉的培养和发展是不利的。  节拍器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使用得当那么还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于“纯技能练习”。以下三种情况通常可以使用节拍器:1. 核对作品的速度。很多作曲家,上至贝多芬下到我们当代的作曲家,都在乐谱上注明了乐曲的参考速度,我们可以借助节拍器了解这些标注所指示的具体速度。2. 检查演奏过程是否严重偏离了速度要求。 3. 有助于促进和控制基本功的练习,比如音阶、琶音、乐曲的特定段落等,包括一些练习曲的练习和某些不排斥“呆板”节奏的现代作品。开始基本功练习时可以设定一个较慢的速度,然后逐渐加快,一直到目标速度。  如今,大多数音乐教育者的意见可以归纳为:在特定的情况下偶尔使用节拍器在教学上是有益的,特别是对于上述三种情况。无论如何,过度使用或者依赖节拍器都要严格避免。因此,需要讨论的不是是否要在教学中使用节拍器,而是如何科学地使用节拍器。   众多伟大的作曲家和著名的音乐教师对以节拍器作为教学工具持有对立的看法。肖邦在教学中使用节拍器,他视节拍器为“节拍疾病的医师”,但没有证据表明他过度依赖节拍器以及他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节拍器;巴克豪斯(Backhaus)、戈多斯基(Godowsky)等比较中立,他们认为只要学生需要就使用它(同样没有说如何使用)。拉赫马尼诺夫对经常使用它的人提出警告。科尔托不允许他的学生使用节拍器。德彪西认为节拍器只有测量它所代表的节拍的作用。贝多芬在一首歌曲的手稿上写道“按照Maelzel节拍器(每分钟)100,这个指示只对第一小节有效,‘情感的速度’是不能够完全以数字表示的。”后世有很多人认为贝多芬是节拍器最大的推崇者,实际上,他更多地只是将节拍器视为核对作品速度的工具。而傅雷老先生则非常青睐节拍器的使用,遗憾的是,我们并不知道他如何使用节拍器。  人们总是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量化,有个依据。因此,很多人都愿意给艺术标注上某些“刻度”,这些“刻度”赋予他们某种安全感。在乐曲中大量的使用节拍器或多或少也是基于这种潜意识。  节奏(rhythm)和速度(tempo)的概念并不同。节拍器可以规范演奏者的速度,但是却无法培养“正确的”节奏感。节奏感,之所以用到“感”字,更多的是强调它是一种感觉。比如说维也纳华尔兹、马祖卡、波罗乃兹、Zamba、Chacarera等节奏观念的形成,唯一可靠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多听。因为严格来说,这些节奏中的拍子时值并非完全相同。非洲、澳洲的土著音乐具有非常强烈鲜明的节奏感,他们的演奏家的节奏感训练当然不是靠节拍器得来的,而是祖祖辈辈的传承、潜移默化。同样的道理,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就要求老师多做示范(如果老师的示范是正确的话),或者让学生多听风格纯正的演奏,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节奏感。培养某种特定节奏的节奏感觉在一开始并不需要用到节拍器,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认为舒适的速度反复练习实践。当学生们的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地实现他们的节奏感觉的时候(在没有形成这种节奏感觉之前甚至没有必要上乐器练习,要知道,一节有意义的钢琴课或者吉他课有时候并不需要乐器)再让他们持续地演奏这种特定的节奏,比如,连续演奏8小节或者16小节的华尔兹节奏。如果学生不能以稳定的速度(而不是节奏感)演奏,这时候可以根据情况,就像巴克豪斯们所说的那样,对于该用(节拍器)的学生就让他们用一下来规范速度。特别要注意的是,没必要在16小节或者更长的的演奏中贯穿使用节拍器,正确的做法是当老师感觉到学生的速度不稳定的时候,打开节拍器将他们的速度稳定下来,通常只需要持续一两个小节即可。这样,学生就不会对节拍器形成依赖心理。  乐曲演奏中节拍器的用法和上述情况类似。一定要尽量避免从头至尾打开节拍器让学生弹奏乐曲。音乐如人的会话,我们说话的时候根据内容和语境的不同尚有轻重缓急,伴以不同的心律节奏,更何况更为高级的音乐感情的表达。无论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还是现代派音乐,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Rubato(自由节奏)的用法,这种相对自由的节奏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抒发。而节拍器却是rubato的终极杀手。需要注意的是,在“旋律Rubato”(melodic rubato)的情况下,有经验的老师会适当使用节拍器来帮助学生掌握。所谓旋律rubato是指节奏固定的情况下旋律相对自由演奏。我们可以在肖邦的作品或者现代爵士乐中听到很多这样的演奏。一些学生可能在旋律自由表达的同时让节奏趋于松散,因此可以通过节拍器来帮助他们。而结构性rubato(旋律和节奏一起自由发挥,有时候这两个元素是同步自由,有时候却是不同步的)的演奏基本上没有必要用到节拍器,此时如果用节拍器反倒会添乱。如果老师认定某个学生必须在乐曲练习中从头至尾使用节拍器,那么,也只能偶尔为之,如此才能培养学生内心的速度感觉。让学生经常性地贯穿使用节拍器,那么他们日后的演奏可能就会像机器一样的精确但是却毫无情趣可言。如果学生在演奏某一乐曲时速度极其不稳定,我认为老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学生是否能胜任这首乐曲?是什么原因造成他速度的不稳定,是技术的问题还是感觉的问题?我碰到的似乎以老师强迫学生弹奏难度过高的曲子而造成速度不稳定的情况居多。  有些老师可能会认为从头到尾贯穿使用节拍器有助于学生掌握乐曲的结构,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结构的本质是一种平衡,艺术的平衡,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呆板叠加。结构的平衡是无数“不平衡”和“不稳定”的高度统一,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还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认为巴洛克作品需要及其精确的节拍,否则无法将各个声部对应起来,这种认识恐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须知,巴洛克时期乃至古典时期的早期还没有发明节拍器,难道当时的演奏家演奏的时值都不稳定?  总之,节拍器决不是一件简单的工具,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我们不要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对它产生依赖。我们要一种慎重的态度来对待节拍器的使用,如何使用它,将折射出一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艺术取向。
钢琴练习中节拍器的使用
节拍器是一种可以设定每分钟发出有规律的特定节拍的机械,一般节拍器可以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节拍器有个带有刻度的钟摆,刻度一般从每分钟40拍到208拍。电子节拍器是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节拍并以微型扬声器发声,节拍范围可以从38到250。现在,除了上述两种节拍器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软件式节拍器。
节拍器不是一件简单的工具,而是在钢琴练习中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也不能对它产生依赖。所以在这里谈的不是是否要在钢琴练习中使用节拍器,而是如何科学地使用节拍器。
节拍器如果使用得当,对于钢琴的练习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对于基础技能性的练习。很多学琴的家庭都有这个工具,但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都不能够好好充分地使用。以至于成为钢琴上的摆设。
在学生初次接触节拍器时,先不着急让学生马上对应节拍器做琴键上的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熟悉了解节拍器,去感受节拍器不同速度的快慢,不同的拍子,边听节拍器,边大声数出拍子,或同时用手打出。教师可以伴随节拍器弹一些学生熟悉的小曲,从而使学生体会了解节拍器是如何工作、如何使用的。
当学生正式在练琴中使用节拍器时,笔者不主张把节拍器放在钢琴上方,或有可能干扰学生看谱的位置。建议老师和家长将节拍器放到学生看不到的地方。因为,节拍器是用耳朵来听的。很多学生一边弹琴一边用眼睛追着钟摆或显示灯看,往往不能协调一致。结果节拍器成了指挥棒,而不是辅助练琴的工具。
在开始使用节拍器练习的时候,先仔细听几个小节,当学生确定自己抓住节奏的感觉之后再开始,如果在弹奏中间和节拍器错位了,可以先停一下,再仔细的听,找到节奏的感觉再继续练习。熟能生巧,相信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自在,自然。
当我们逐渐地适应、学会使用节拍器后,就可以发挥它的辅助作用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规范演奏者的速度。在钢琴的练习中,指法联系和基本功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如音阶、琶音、乐曲的特定段落等,还包括一些练习曲的练习。开始基本功练习时可以设定一个较慢的速度,一个学生可以胜任的速度,用慢练的放大镜仔细将难点、重点一一攻克,然后逐渐加快提速、巩固,一直到目标速度。
注意:在学习中不要过多使用节拍器,如果节奏上没有问题就不要随着节拍器一起练习。长期这样练琴,会使你弹琴的节奏过于死板。 除非是节奏感不好为了培养正确的节奏感,否则一般是先让节拍器打出节奏后记住这个速度然后关了节拍器再练琴。
节拍器的作用―是一个在线免费学习平台、通过收集整理大量专业知识,职业资料、考试资料,考试复习指导,试题资料等给大家分享;同时提供学习互动交流;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是4分音符为一拍的
那么也就是说 一分钟打120次
120这个数字应该在竖立的标尺上线可以找到对应的
推倒对应的数字即可
一般3分音符的就如此就可以了
有些画着2分音符=一个数字的时候 拍节应该是 2/2拍 也就是以二分音符为一拍的
主要来说 拉条表示每小节的得拍节总数
纵向标尺 对应曲子速度
(小孩子使用主要是稳定节奏的作用)
。面板中间竖刻有表示一分钟的拍速数字(由40次至208次,每摆一次表示一个四分音符)和速度术语。面板正中装有一根摆杆,可以左右摆动。摆杆上附有可以上下移动的金属小摆锤,摆锤位置越高摆速越慢,反之速度转快。摆锤平面所对上的数字和术语,表明摆杆的实际摆动速度,即每分钟摆动次数。右侧有上发条旋钮,其上安装调节节拍的杆尺,上面刻有0、2、4、6等数字(代表每小节的拍数),可以指示击出各种节拍中的强拍铃声。 此仪器于1816年为德国美尔什尔所创制,后经德人华倍奈登增设击节拍的小铃而更加完善。现有机械式、石英式及电子式拍节器等,结构造形也多种多样。 使用时,首先将右侧发条旋钮上紧,按自己所需要的节拍出示抨尺。然后,将摆锤按照乐曲上标记的速瘦定位,再将摆杆轻轻移出卡槽后向扛方摆动,i≥阡拍节器就开始了正常的进功,按自己听m要的肖拍、速变灰出商规律的“当”声(强拍)和“Ⅱ符”声(弱
节拍器的右侧下部有一个发条一样的开关,我数过,差不多拧十下就到底了。右侧发条上面还有一个节拍指示器可以往外拉,标着0、2、4、6,这是节拍数,曲子是二拍指示器拨到2,三拍的拨到3,同样的还有四拍和六拍。节拍器的正面标有刻度,每个刻度旁边的数字是说明每分钟有几拍,越往下数字越大,意味着指针的摆动也越快,弹琴速度当然也是越快。刻度的中间标有不同的英文单词,那是曲子所要表现的情绪,如柔和的、快板。。。等等。指针上有一个小滑块,可以上下移动,移动到你需要练习曲子的速度或曲子情绪要求。以上设置调好以后,把指针拨出顶部的钩子,你就可以听到曲子所要达到的速度和节奏。
节拍器的作用在于帮乐手稳定节奏,方便一个人练习的时候有稳定的乐感而不需要鼓手.
一般常用的节拍器都是以4分音符为标准的,意思是,当你调到120的时候,节拍器会在一分钟响120下,那么每响一下的时间就是半秒,这个就是4分音符的时间长度(半秒)
但不要认为4分音符就是=半秒,不同的乐曲他的4分音符的时值不一样,通常都有标记,
举例说明:
如一首歌的标记是四分音符=60,那么这首歌里每个4分音符的时值是1秒,2分音符就2秒,其他的类推,这样一首歌的快慢就出来了.
用节拍器你就能客观的跟着它的拍子走,例如你定的是120,他响一下你弹一下,你就知道了你在弹一个时值0.5秒的4分音符,如果他响一下你弹2下,那么你弹的是8分的音符,每响一下弹4下,弹的就是16分音符了.(120的时候,8分音符的时值是0.25,16分是0.125秒)具体的其他可以依此计算,那么你就能知道自己的速度了.
通常练习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先开慢的,比如60,响一下你弹一下,稳定了,觉得没有问题了就向前迈进,响一下弹2个音符,稳定了 再弹4个,稳定了再6个,一般都是练到6连音就好了,很少听说有人练习更多的连音,.然后你就可以把节拍器开快了,不短的升级,没有尽头,通常听速弹高手说自己去到240了或者更高,意思就是他可以在节拍器开到240的时候(每秒响4下)弹16分音符(每响一下弹4个音符)那么一秒就16个音了.
希望你看的懂,我一开始也象你一样搞不清楚,问了很多好心人才有了以上的见解,好好练习,玩的愉快!!
节拍器是利用摆的等时性控制节拍声来计时的仪器。
取下节拍器面板,就看到一个标度尺。它标出摆振动时每分钟发出的节拍声次数(n)中有一摆杆,摆杆上有一可上下移动的摆锤。摆锤位置所对标尺数,就表示该摆每分钟振动的节拍数(一次全振动有两次节拍数),由此可算出摆的振动周期(T)
T=(2×60)/n(秒)
改变摆锤的位置就可以改变它的振动周期。
为了便于报时,在节拍器木盒的下部装有振铃和调节拉杆,可使振铃每经过几个节拍响一次。记住振铃响一次的节拍数就可求出时间间隔(t)
t=T/2×R=60/(n/R)(秒)
R为振铃响一次的节拍数。调节拉杆的位置,就可以改变振铃发一次声的节拍数。如果不需要振铃声,只须将拉杆完全推进就行了。
使用时先上好发条,注意不要上得太紧。根据实验要求,调节好每分钟节拍数及振铃频率。节拍器应水平放置,摆的振幅不宜过大。使用完后,让发条放松,并注意保养。
使用时应从某一次振铃响开始计时。
节拍器的使用是有很多学问的。
首先现代的节拍器不管正品赝品,功能上都比较完善,使用上不存在养成坏习惯的危险。而且如ALAGO等是对琴谱(作品)要求速度的解释,要明白它的标示是一个范围,而另一种数字的刻度规范是很严格的。
弹琴:
慢练的时候,单音和节拍器的响声要整齐划一,要求只听到一个声音,是琴声盖住节拍器的声音,不能有两个音一先一后。否则达不到效果。
快的时候,演奏乐句,手上的重音要踩在节拍器的点上。单音效果大致同上。
调律的时候节拍器可以来测拍频,一般节拍器的高速度弹琴是用不到的,比如300,但是在另外的一些测试领域中有用。
如果没有这些一般的概念,那么在钢琴上就无法跨出从业余到专业的一步。
节拍器有很多种,机械的、电子的和软件的以及效果器上的鼓机等等。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一种。
用节拍器练习的方法开始先设置好需要的速度,比如60就是一分钟响60下,120就是一分钟响120下以此类推,初学者练习单音的时候调到60-80就好了。
然后调节好拍子,如3/4拍2/4拍等,根据谱子的拍号调成一致的就好了。
最后就可以跟节拍器进行练习了,开始可以进行简单音阶的一对一练习,即每响一个音弹一下,如果练熟了可以在进行一对二、一对四的练习。如果跟的上节奏就可以进行简单乐曲的练习了。
除节奏外,利用节拍器训练速度也是很好的方法。先调至可以轻松弹奏的速度,在慢慢一点点加快,这样弹奏的速度就会慢慢提升了。
希望大家练习的时候多多利用节拍器,他会是你练琴的好帮手。
节拍器是一种对乐曲速度进行指示并能打出精确拍子的小型机器。节拍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5年,它由德国的华格奈发明并改进,增加了能打多种节拍的小铃,让使用者得以更加准确的把握节拍与速度的关系。
机械型的节拍器通常呈等腰梯形,打开前盖,我们能看到有一个长的像小人脸一样的活动摆锤被安置在一个布满各种刻度的摆杆上。由于节拍器是依据机械原理制造的,所以使用之前必须先上紧发条。
上发条的时候请按顺时针方向由上往下拧动。拧到饱和即可,不要在拧不动的情况下再用力拧,否则容易损坏发条。拨开摆锤可以看到后面有个刻度表,数字由上到下越来越大,在开始弹奏之前只需将小锤上端的刻度线对准数字表,就能获得所需要的速度。细心的使用者一定会发现在刻度表中有一排诸如“Largo(40_60),Larghetto(60_66)……”等于速度有关的术语列表。
现在让我们来实际操作一下:假设乐曲对速度的要求是一个四分音符等于60,即每分钟演奏60个四分音符,那么把摆锤的顶端水平的对准“60”所在的刻度线即可完成设置。这意味着在弹奏时,节拍器每“嗒”一声,就对应着一个四分音符的时值。如果是一个四分附点音符等于40,那么节拍器每“嗒”一下,则对应着一个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对弹奏者而言,他必须在“嗒,嗒”两声之间精准的弹完一拍,而不论这个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是如何分配的――三个八分音符,还是6个16分音符……
在发条的上方有一个可以左右拖动的装置,上面标有2.3.4.6四个不同的数字,节拍器将根据这些数字加入铃声提醒弹奏者区别不同的节拍。这使得弹奏者在弹琴时不仅能够掌握稳定的速度,还能够清晰地分辨出两拍.三拍.四拍等节拍的变化。使用时通常将响铃的那一拍定为小节的第一拍,这样比较容易数出拍子。
一般情况下,音乐作品要么标有意大利语的速度术语,要么直接给出一个数字来标明作品对速度的要求。本曲给出是意大利语的速度术语Moderato(中速),相当于四分音符=108~120,弹奏者就要按照这个速度进行弹奏。此外,许多作品直接用数字来标注速度,这样方式能够准确地表达作曲家对演奏其作品的速度要求,确保他人对原作品准确.完美地诠释。
我们知道任何的练习,包括基本功、手脚配合、节奏型、独奏甚至歌曲,都需要节拍器来帮助我们一路平稳地前进――什么,你昨天才刚刚学会打单击?那更好,请按照我说的去做,这将会使你的练习效率得到提高。
首先是各种音符和节奏的练习,最好能跟着节拍器的打点来,无论是4分音符,8分音符,16分音符,还是3连音,前8后16,切分音等等等等。先调出你所要练习的音符或节奏,再跟住打点,响的时候你也打。我们举前8后16为例。把节拍器设定在前8后16,这时节拍器会发出“嘀―嘀嘀”的声音,然后你就跟着打“嗒―嗒嗒”,以这样的方式来练习前8后16。那么要练到什么程度呢?理论上来说,要练到你听不到节拍器的打点――你击打时值非常精准,完全跟节拍器的打点声重合在一起,倘若鼓声较大,那必然掩盖住了节拍器声,因而也就听不见节拍器的打点了――若你真能做到,那就很厉害了。
嗯?你干什么?急着拿鼓棒开始练习?――这位同学,我可只讲了1/3的内容而已,请淡定好吗?接下来,光是跟着打点练习还不够,你还需要设定节拍的重音或者是强弱,并且需要清楚地知道每一拍的起始。我们同样举前8后16和前16后8为例。在持续演奏的时候,你可能会把这两个节奏给混为一打,这是因为你没有抓住重音位置。而节拍器恰恰可以为你指明每一拍是从哪里开始,你就可以明确前8后16是从8分音符开始,而前16后8是从16分音符开始。
第三点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是回归到4分音符的打点上,也就是说,无论你打的是3连音4连音前附点后附点神马的,都要在4分音符的指引下演奏。因为在实际演奏中,各种时值和节奏往往是融合的,节拍器不可能从头到尾不停地变换打点――实际上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在4分音符的打点下去练习基本功、演奏乐曲。这就要求你在练熟了某一种节奏后,要试着把节拍器调回到4分音符,再进行同一种节奏的练习。虽然这个时候节拍器每拍只响一声,但是也要求击打准确、稳定,这样你才能继续进步。
好了,这个时候你可以坐在鼓上开始你的节拍之旅了,但是我相信没过多久你就会再跑来问我:“要从什么速度开始呢?”
一般我们的速度其实可以分为3种,一种叫练习速度,也就是你对谱子还不熟悉,要在慢速进行适应性练习时候的速度;一种叫演奏速度,也就是谱例或歌曲所表明的速度,你必须要在这个速度下演奏,才能跟得上其他人或伴奏;还有一种叫突破速度或者叫极限速度,意思是在比歌曲更快的速度下演奏,看自己能否达到一定的高速,这样子在实际演奏、演出、录音的时候你才能打得轻松自如,原理和一些体育运动员在练习时故意负重或者提高难度是一样的。
那我们在练习特别是基本功的练习时,老师会告诉你,先从60bpm(bpm指的是每分钟的拍子数)开始练起。这是因为在慢速练习,才能更好训练节拍的准确性,若是抢拍或拖拍,马上就能听得出来。而在快速演奏中,由于每一拍的时值较短,因此打点不准确也不一定能表现出来。所以,一开始还是从60起步。
至于提速,我认为当你在一个速度下击打准确、稳定、放松,并能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5分钟以上),应该就可以往上提。在中慢速下,提的幅度可以大一点,例如从60到70,甚至可以60跳到80;而在快速时,这个幅度就要小多了,特别是在160、170以上,通常都是+5的提速,也就是从160而165而170而175,千万不要妄想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
我学15年钢琴啦,根据个人经验来说,节拍器是必须的恩。刚学琴的时候练习哈农的时候用来控制节奏,让节奏均匀,手指力度平衡,这个对以后弹技巧性的曲子很重要哦~而且毕竟孩子的节奏感没有那么出色,节拍器当然是比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还有一点必须说一下,在我们学音乐的人看来,用脚打拍子是非常不礼貌也是非常不专业的表现,影响演奏的整体形象,而且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用脚打拍子的习惯。在不使用节拍器的时候可以教孩子用手划分拍子,这才是专业的~
个人觉得节拍器虽然是旨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但是泰太过于机械、死板。还会让学生形成依赖。建议一开始学琴能让老师或是陪练带唱并数出拍子,慢慢然学生自己养成对拍子“心里有数”、清楚。这样会更加稳定。当让如果学生和家长自己练习的时候,是在是不清楚拍子的话,还是可以依靠节拍器的。
节拍器是一种可以设定每分钟发出有规律的特定节拍的机械。一般节拍器可以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节拍器有个带有刻度的钟摆,刻度一般从每分钟40拍到208拍。电子节拍器是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节拍并以微型扬声器发声,节拍范围可以从38到250。现在,除了上述两种节拍器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软件式节拍器。  虽然Winkel早在19世纪早期就发明了第一部节拍器,但是梅尔策尔(Maelzel)却在1816年获得了专利并开设了一家工厂专门制作节拍器。日后,贝多芬开始在他的作品中以梅尔策尔节拍器为准标注速度,他还将自己的《第八交响曲》献给了梅尔策尔。  在教学中如何使用节拍器并没有一致的看法。比较通常的看法是,如果太频繁地使用节拍器,对学生内在的速度感觉的培养和发展是不利的。  节拍器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使用得当那么还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于“纯技能练习”。以下三种情况通常可以使用节拍器:1. 核对作品的速度。很多作曲家,上至贝多芬下到我们当代的作曲家,都在乐谱上注明了乐曲的参考速度,我们可以借助节拍器了解这些标注所指示的具体速度。2. 检查演奏过程是否严重偏离了速度要求。 3. 有助于促进和控制基本功的练习,比如音阶、琶音、乐曲的特定段落等,包括一些练习曲的练习和某些不排斥“呆板”节奏的现代作品。开始基本功练习时可以设定一个较慢的速度,然后逐渐加快,一直到目标速度。  如今,大多数音乐教育者的意见可以归纳为:在特定的情况下偶尔使用节拍器在教学上是有益的,特别是对于上述三种情况。无论如何,过度使用或者依赖节拍器都要严格避免。因此,需要讨论的不是是否要在教学中使用节拍器,而是如何科学地使用节拍器。   众多伟大的作曲家和著名的音乐教师对以节拍器作为教学工具持有对立的看法。肖邦在教学中使用节拍器,他视节拍器为“节拍疾病的医师”,但没有证据表明他过度依赖节拍器以及他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节拍器;巴克豪斯(Backhaus)、戈多斯基(Godowsky)等比较中立,他们认为只要学生需要就使用它(同样没有说如何使用)。拉赫马尼诺夫对经常使用它的人提出警告。科尔托不允许他的学生使用节拍器。德彪西认为节拍器只有测量它所代表的节拍的作用。贝多芬在一首歌曲的手稿上写道“按照Maelzel节拍器(每分钟)100,这个指示只对第一小节有效,‘情感的速度’是不能够完全以数字表示的。”后世有很多人认为贝多芬是节拍器最大的推崇者,实际上,他更多地只是将节拍器视为核对作品速度的工具。而傅雷老先生则非常青睐节拍器的使用,遗憾的是,我们并不知道他如何使用节拍器。  人们总是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量化,有个依据。因此,很多人都愿意给艺术标注上某些“刻度”,这些“刻度”赋予他们某种安全感。在乐曲中大量的使用节拍器或多或少也是基于这种潜意识。  节奏(rhythm)和速度(tempo)的概念并不同。节拍器可以规范演奏者的速度,但是却无法培养“正确的”节奏感。节奏感,之所以用到“感”字,更多的是强调它是一种感觉。比如说维也纳华尔兹、马祖卡、波罗乃兹、Zamba、Chacarera等节奏观念的形成,唯一可靠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多听。因为严格来说,这些节奏中的拍子时值并非完全相同。非洲、澳洲的土著音乐具有非常强烈鲜明的节奏感,他们的演奏家的节奏感训练当然不是靠节拍器得来的,而是祖祖辈辈的传承、潜移默化。同样的道理,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就要求老师多做示范(如果老师的示范是正确的话),或者让学生多听风格纯正的演奏,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节奏感。培养某种特定节奏的节奏感觉在一开始并不需要用到节拍器,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认为舒适的速度反复练习实践。当学生们的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地实现他们的节奏感觉的时候(在没有形成这种节奏感觉之前甚至没有必要上乐器练习,要知道,一节有意义的钢琴课或者吉他课有时候并不需要乐器)再让他们持续地演奏这种特定的节奏,比如,连续演奏8小节或者16小节的华尔兹节奏。如果学生不能以稳定的速度(而不是节奏感)演奏,这时候可以根据情况,就像巴克豪斯们所说的那样,对于该用(节拍器)的学生就让他们用一下来规范速度。特别要注意的是,没必要在16小节或者更长的的演奏中贯穿使用节拍器,正确的做法是当老师感觉到学生的速度不稳定的时候,打开节拍器将他们的速度稳定下来,通常只需要持续一两个小节即可。这样,学生就不会对节拍器形成依赖心理。  乐曲演奏中节拍器的用法和上述情况类似。一定要尽量避免从头至尾打开节拍器让学生弹奏乐曲。音乐如人的会话,我们说话的时候根据内容和语境的不同尚有轻重缓急,伴以不同的心律节奏,更何况更为高级的音乐感情的表达。无论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还是现代派音乐,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Rubato(自由节奏)的用法,这种相对自由的节奏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抒发。而节拍器却是rubato的终极杀手。需要注意的是,在“旋律Rubato”(melodic rubato)的情况下,有经验的老师会适当使用节拍器来帮助学生掌握。所谓旋律rubato是指节奏固定的情况下旋律相对自由演奏。我们可以在肖邦的作品或者现代爵士乐中听到很多这样的演奏。一些学生可能在旋律自由表达的同时让节奏趋于松散,因此可以通过节拍器来帮助他们。而结构性rubato(旋律和节奏一起自由发挥,有时候这两个元素是同步自由,有时候却是不同步的)的演奏基本上没有必要用到节拍器,此时如果用节拍器反倒会添乱。如果老师认定某个学生必须在乐曲练习中从头至尾使用节拍器,那么,也只能偶尔为之,如此才能培养学生内心的速度感觉。让学生经常性地贯穿使用节拍器,那么他们日后的演奏可能就会像机器一样的精确但是却毫无情趣可言。如果学生在演奏某一乐曲时速度极其不稳定,我认为老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学生是否能胜任这首乐曲?是什么原因造成他速度的不稳定,是技术的问题还是感觉的问题?我碰到的似乎以老师强迫学生弹奏难度过高的曲子而造成速度不稳定的情况居多。  有些老师可能会认为从头到尾贯穿使用节拍器有助于学生掌握乐曲的结构,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结构的本质是一种平衡,艺术的平衡,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呆板叠加。结构的平衡是无数“不平衡”和“不稳定”的高度统一,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还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认为巴洛克作品需要及其精确的节拍,否则无法将各个声部对应起来,这种认识恐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须知,巴洛克时期乃至古典时期的早期还没有发明节拍器,难道当时的演奏家演奏的时值都不稳定?  总之,节拍器决不是一件简单的工具,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我们不要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对它产生依赖。我们要一种慎重的态度来对待节拍器的使用,如何使用它,将折射出一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艺术取向。
钢琴练习中节拍器的使用
节拍器是一种可以设定每分钟发出有规律的特定节拍的机械,一般节拍器可以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节拍器有个带有刻度的钟摆,刻度一般从每分钟40拍到208拍。电子节拍器是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节拍并以微型扬声器发声,节拍范围可以从38到250。现在,除了上述两种节拍器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软件式节拍器。
节拍器不是一件简单的工具,而是在钢琴练习中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也不能对它产生依赖。所以在这里谈的不是是否要在钢琴练习中使用节拍器,而是如何科学地使用节拍器。
节拍器如果使用得当,对于钢琴的练习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对于基础技能性的练习。很多学琴的家庭都有这个工具,但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都不能够好好充分地使用。以至于成为钢琴上的摆设。
在学生初次接触节拍器时,先不着急让学生马上对应节拍器做琴键上的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熟悉了解节拍器,去感受节拍器不同速度的快慢,不同的拍子,边听节拍器,边大声数出拍子,或同时用手打出。教师可以伴随节拍器弹一些学生熟悉的小曲,从而使学生体会了解节拍器是如何工作、如何使用的。
当学生正式在练琴中使用节拍器时,笔者不主张把节拍器放在钢琴上方,或有可能干扰学生看谱的位置。建议老师和家长将节拍器放到学生看不到的地方。因为,节拍器是用耳朵来听的。很多学生一边弹琴一边用眼睛追着钟摆或显示灯看,往往不能协调一致。结果节拍器成了指挥棒,而不是辅助练琴的工具。
在开始使用节拍器练习的时候,先仔细听几个小节,当学生确定自己抓住节奏的感觉之后再开始,如果在弹奏中间和节拍器错位了,可以先停一下,再仔细的听,找到节奏的感觉再继续练习。熟能生巧,相信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自在,自然。
当我们逐渐地适应、学会使用节拍器后,就可以发挥它的辅助作用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规范演奏者的速度。在钢琴的练习中,指法联系和基本功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如音阶、琶音、乐曲的特定段落等,还包括一些练习曲的练习。开始基本功练习时可以设定一个较慢的速度,一个学生可以胜任的速度,用慢练的放大镜仔细将难点、重点一一攻克,然后逐渐加快提速、巩固,一直到目标速度。
注意:在学习中不要过多使用节拍器,如果节奏上没有问题就不要随着节拍器一起练习。长期这样练琴,会使你弹琴的节奏过于死板。 除非是节奏感不好为了培养正确的节奏感,否则一般是先让节拍器打出节奏后记住这个速度然后关了节拍器再练琴。
节拍器的作用―是一个在线免费学习平台、通过收集整理大量专业知识,职业资料、考试资料,考试复习指导,试题资料等给大家分享;同时提供学习互动交流;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附点四分音符唱几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