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在明朝杨廷和那些事里第几章?

《明朝那些事儿》对杨廷和的丑化
《明朝那些事儿》对杨廷和的丑化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书,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资深“明矾”公孙扬眉说:“《明朝那些事儿》注定会成为一个里程碑事件。这不在于明月的文学功底有多好,而在于这套书以足够有趣的笔法还原了历史原貌,吸引了像我这样每天追踪的读者。可以说,没有《明朝那些事儿》,‘明矾’对于那个朝代的印象,肯定还是电视剧里胡编乱造的片断。”
不过,当年明月对若干明朝历史人物的评价失去了学者的客观和严谨,被自己的个人好恶左右,历史的真实被肆意扭曲。其中一例是抬高孙承宗贬低袁崇焕。2009年凤凰网刊登了王者不臣的文章《涉嫌抄袭:当年明月也有一个疑似袁腾飞的谜团》,对此事进行了澄清。还有一个更严重的例子是抬高王守仁贬低杨廷和,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杨廷和(),字介夫,四川新都人,明朝著名政治家。12岁中举人,19岁成进士,是正德末期、嘉靖初年的内阁首辅。王世贞说:“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亦简畅有法。”(《嘉靖以来首辅传》杨廷和传)
对于杨廷和的历史贡献,《明史》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武宗时候,君王的行为越来越荒诞,宠幸小人。杨廷和当宰相,虽然改变不了皇帝的德行,然而流贼和藩王造反,国家却没有瓦解,都有赖于杨廷和的‘经济之远略’。‘至其诛大奸,决大策,扶危定倾,功在社稷,即周勃、韩琦殆无以过。’”(卷190杨廷和传)明代的焦竑说:“此真有宰相之才,虽姚崇何以过之?”
(《玉堂丛语》
杨廷和的才能品行,大致与李贤、李东阳相当。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这三个人却没有一碗水端平。他给予了杨廷和的特殊待遇,对其进行了出人意料的贬斥。当年明月说:“(此书)是以正史为主体的,不敢随便误人子弟。”(第三部第十二章)但是在杨廷和一事上,他违反了这一原则。
第一个指控,他说杨廷和收取朱宸濠的贿赂。这项指控对个人的操守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很吃惊,因为我印象中杨廷和不该这样。于是我重新翻阅了《明史》杨廷和传、朱宸濠传、武宗本纪和《明武宗实录》,都不见此条记载。可是,当年明月说了,有史料为证。
我再翻野史,先找到高岱的一句话:“始大学士杨廷和亦庇之(宁王)”。(《鸿猷录》)这说明不了杨廷和受贿。几经周折,我终于找到了证据的原始出处。霍韬在其私人笔记中记载:“宸濠未反时,多内交士夫,凡所馈皆有籍记。濠诛后,阅馈籍,惟厚斋梁公(梁储)、晋溪王公(王琼)无馈迹。”(《渭崖文集》)
看到这条记录,我又吃了一惊。这样的证据,当年明月也敢用,亏他是学法律的!我提出下列疑问,请明月君解答、分析一下。首先,霍韬是杨廷和的政治对手,说话的可信度值得怀疑。
其次,霍韬的证据来源自哪里?依照霍韬的经历和地位,他不可能亲眼看到宁王的行贿清单。而据当年明月的说法,王守仁恐怕名单惹事,一把火烧了。难道他在烧之前,先看了清单的内容?如果这样,他的胸怀连曹阿瞒都不如。继续分析下去,存在这种可能性:是王守仁告诉的霍韬。可是还有问题:王守仁的话语权多大呀,他怎么自己不说,非得借霍韬的口说出来?另外,王守仁与杨廷和也有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然他是“圣人”,他的证词也要打个折扣。
再次,霍韬的记载不符合常识。要证明梁储和王琼没有受贿,很简单,看一下名单,没有二人的名字就可以了。可是,霍韬要表达的是另外一层含义:只有这二人没受贿。意思是:除了这二人,别人都受贿了。如此推理下去,不仅杨廷和受贿,霍韬、王守仁也受贿了。李贽一看这可不行,霍韬的话不严谨,他改为:“夫满朝皆受宸濠赂,独晋溪公与梁公亡有也。”(《续藏书》),把受贿的对象限制在中央官员的范围内。
不过,这样仍然有问题。中央官员这么多,没有几千也有几百吧。你凭什么说:只有梁、王二人没受贿?看来,此人得左手拿着宁王的送礼名单,右手拿着官员花名册,一个个对。为了避免冤枉好人,官员花名册一定要准确,这只能问吏部要——可能吗?很显然,霍韬的记载不符合逻辑。说到底,没有证据表明杨廷和受贿了。
第二个指控,当年明月说杨廷和迎立幼主,有擅权的目的。事实究竟如何呢?按照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武宗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兄弟。他的两个伯伯早死无后,最年长的叔叔就是兴献王,其子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因此,杨廷和迎立嘉靖是最合理的选择。这里面没有个人私利。当年明月显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三个问题,当年明月在“大礼议”事件中存在严重误导。《公羊传》说:“为人后者为之子。” 按照封建礼法,孝宗-武宗这一支为大宗,作为旁支的嘉靖应为孝宗继嗣。于是,杨廷和主张嘉靖认孝宗为父有一定依据。当年明月没有分析大礼议之争的背景,简单地说:认自己的亲生父亲怎么不对?
现代人看大礼议之争,会觉得非常可笑。在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古代,礼教是多么的重要。北宋年间,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濮议”。比较两起事件,可以看出宋英宗比嘉靖理性、明智很多。宰相韩琦等主动奏请尊礼皇帝的生父濮安懿王,而英宗说等先帝大祥(死后两周年)后再议吧。反观嘉靖皇帝即位刚六天,就迫不及待下令拟定尊礼其生父兴献王的方案。此外,他对待张太后很不好,对大臣实施大规模的廷杖,都不如宋英宗做得好。
对于杨廷和退休的原因,当年明月没有说透。除了大礼议和盛极必衰的忧虑,还有嘉靖皇帝经常举行道教仪式、派官监督江南织造等行为。大礼议之争主要就是礼仪之争,有的学者非要说成是守旧派和维新派之争、程朱理学和新兴心学之争。当年明月没有接受这些不靠谱的说法。他认为王守仁虽未参与此事,却与此事有关。
当年明月极其推崇王守仁,认为他是整个明代的第一猛人、与孔子齐名的圣人。书中连带着赞美王守仁的恩人王琼,说他是“好人”兼“能人”。“能人”毫无疑问,“好人”很牵强。无论目的是什么,与江彬、钱宁这些奸佞之徒打得火热,终究是一大污点。
至于王守仁,其军事和思想成就卓越。但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不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嘛,非常空洞。他的军事成就与其思想也没有直接的联系。说到最后,当年明月贬低杨廷和,只有一个原因——为了证明自己提出的“明代官场第一魔咒: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去惹王守仁。”(第四部第一章),而杨廷和不幸是王琼和王守仁的敌人。
(甄鹏.《明朝那些事儿》对杨廷和的丑化[N].山东大学报,(C).)
[后记]网友“__逝去的阳光”说:
“我只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没看过别的史书,我一直把这个当正史看。甄鹏的文章有理有据,看来明月的书不能全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明朝那些事儿4
三 解脱_当年明月 小说在线阅读
&&位置:-&-&-&正文
  第二天,朱厚锌剂巳娣椿鳎鞔飞献畲蠊婺5耐⒄戎痪痛死蚰弧
  除了年纪太大的,官太高的,体质太差,一打就死的,当天在左顺们闹事的大臣全部被脱光了裤子,猛打了一顿屁股,此次打屁股可谓盛况空前,人数总计达到一百四十余人,虽然事先已经经过甄别,但仍有十六个人被打成重伤,抢救无效一命呜呼,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十二,怎一个惨字了得。
  但最惨的还不是这十几位兄弟,死了也就一了百了,另外几位仁兄却还要活受罪。比如杨慎先生,他作为反面典型,和其他的六个带头者被打了一顿回笼棍。
  棍子倒还在其次,问题在于行刑的时间,距离第一次打屁股仅仅十天之后,杨头目等人就挨了第二顿,这种杠上开花的打法,想来着实让人胆寒。
  毕竟是年轻人,身体素质过硬,第二次廷杖后,杨慎竟然还是活了下来,不过由于他在这次行动中表现过于突出,给朱厚辛粝铝斯稚羁痰挠∠螅实郾菹禄垢芳恿艘桓霾钩浯觥鞣拧
  杨慎的流放地是云南永昌,这里地广人稀,还尚未开化,实在不是适合居住之地,给他安排这么个地方,说明皇帝陛下对他是厌恶到了极点。
  从高干子弟到闹事头目、流放重犯,几乎是一夜之间,杨慎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他目前唯一要做的是收拾包袱,准备上路。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杨慎却没什么福气,两次廷杖没有打死他,皇帝没有杀掉他,但天下实在不缺想杀他的人,在他远行的路上,有一帮人早就设好了埋伏,准备让他彻底解脱。
  但这帮人并非皇帝的锦衣卫,也不是张璁的手下,实际上,他们和杨慎并不认识,也没有仇怨,之所以磨刀霍霍设下圈套,只是为了报复另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杨慎他爹杨廷和,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当年他做过的一件事情,给自己的儿子惹来了杀身之祸。
  杨廷和虽然有着种种缺点,却仍是一个为国操劳鞠躬尽瘁的人,他在主持朝政的时候,有一天和户部算帐,尚书告诉他今年亏了本(财政赤字),这样下去会有大麻烦,当年也没有什么扩大内需,增加出口,但杨廷和先生就是有水平,苦思冥想之下,他眼前一亮,想出了一个办法。
  增加赋税是不可行的,要把老百姓逼急了,无数个朱重八就会涌现出来,过一把造反的瘾,这个玩笑是不能开的。
  既然开源不行,就只能节流了,杨廷和动用了千百年来屡试不爽的招数――裁员。
  应该说,杨廷和先生精简机构的工作做得相当不错,很快他就裁掉了很多多余机构和多余人员,并将这些人张榜公布,以示公正,国家就此节省了大量资源,但这也为他惹来了麻烦。
  要知道,那年头要想在朝廷里面混个差事实在是不容易的,很快,他的这一举动就得到了一句著名的评语――终日想,想出一张杀人榜!
  虽然他得罪了很多人,但毕竟他还是朝廷的首辅,很多人只敢私下骂骂,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现在机会来了。
  由于杨廷和实在过于生猛,他退休之后人们也不敢找他麻烦,可杨慎不同,他刚得罪了皇帝,半路上黑了他估计也没人管,政④治影响也不大,此所谓不杀白不杀,杀了也白杀。
  此时杨慎身负重伤,行动不利,连马都不能骑,但朝廷官员不管这些,要他立刻上路,没办法,这位仁兄只能坐在马车里让人拉着走。
  看来杨先生是活到头了,他得罪了皇帝和权臣,失去了朝廷的支持,在前方,一帮亡命之徒正等着他,而他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只能一路趴着(没办法)去迎接阎王爷的召唤。
  但这次似乎连阎王爷都觉得自己庙小,容不下这位天下第一才子,最终也没敢收他,因为杨先生实在是太聪明了。
  自打他上路的那天起,他的车夫就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因为这位雇主实在太过奇怪,总是发出奇怪的指令,走走停停,而且完全没有章法,有时走得好好的却非要停下休息,有时候却快马加鞭一刻不停。
  直到顺利到达了云南,杨慎才向他们解开了这个谜团:要不是我,大家早就一起完蛋了!
  要知道杨先生被打的是屁股,不是脑袋,他的意识还是十分清醒的,早就料到有人要找他麻烦,路上虽然一直趴着,脑子里却一刻也没消停过,他派出自己的仆人探路,时刻通报消息,并凭借着良好的算术功底,根据对方的位置、与自己的距离、以及对方的行进方向变化来计算(确实相当复杂)自己的行进速度和日程安排。
  就这样,杀手们严防死守,东西南北绕了个遍,却是望穿秋水君不来,让杨慎溜了过去。
  虽说如此,顺利到达云南的杨慎毕竟也还是犯人,接下来等待着他的将是孤独与折磨。
  但这位仁兄实在太有本事了,人家流放痛苦不堪,他却是如鱼得水,杨先生一无权二无钱,刚去没多久,就和当地官员建立了深厚友谊(难以理解),开始称兄道弟,人家不但不管他,甚至还公然违反命令,允许他回四川老家探亲。其搞关系的能力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杨慎就这样在云南安下了家,开始吟诗作对,埋头著书,闲来无事还经常出去旅游,日子倒还过得不错,但在他心中的那个疑团,却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当年父亲为什么要主动退让,致仕(退休)回家呢?
  以当时的朝廷势力,如果坚持斗争下去,绝不会输得这么快,这么惨,作为官场浮沉数十年,老谋深算的内阁首辅,他必定清楚这一点,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放弃。
  杨慎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他实在无法明了其中的原由。
  直到五年后,他才最终找到了答案。
  嘉靖八年(1529),杨廷和在四川新都老家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这位历经三朝的风云人物终于得到了安息。
  杨慎是幸运的,他及时得到了消息,并参加了父亲的葬礼,在父亲的灵柩入土为安,就此终结的那一时刻,杨慎终于理解了父亲离去时那镇定从容的笑容。
  从年轻的编修官到老练的内阁首辅,从刘瑾、江彬再到张璁,他的一生一世都是在斗争中度过的,数十年的你争我夺,起起落落,这一切也该到头了。
  战胜了无数的敌人,最终却也逃不过被人击败的命运,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绝不会有永远的胜利者,所有的荣华富贵,恩怨宠辱,最终不过化为尘土,归于笑柄而已。
  想来你已经厌倦了吧!杨慎站在父亲的墓碑前,仰望着天空,他终于找到了最后的答案。
  留下一声叹息,杨慎飘然离去,解开了这个疑团,他已然了无牵挂。
  他回到了自己的流放地,此后三十余年,他游历于四川和云南之间,专心著书,研习学问,写就多本著作流传后世。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有三人最强,而后世学者大都认为,其中以杨慎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评价,因为另外两位仁兄的名声比他要大得多,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与他同一时代,但刚出生不久。
  已经去世的人就是《永乐大典》的总编,永乐第一才子解缙,而尚未出场的那位叫做徐渭,通常人们叫他徐文长。
  能够位居这两位仁兄之上,可见杨慎之厉害。其实读书读到这个份上,杨慎先生也有些迫不得已,毕竟他呆的那个地方,交通不便、语言不通,除了每天用心学习,天天向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事干。
  杨慎就这样在云南优哉游哉地过了几十年,也算平安无事,但他想不到的是,死亡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他。
  因为在朝廷里,还有一个人在惦记着他。
  朱厚衅蕉朔绮ǎ约旱母改刚昧嗣郑馕淮厦鞴返幕实郏坪醪⒉皇且桓龆每硭〉娜耍⒉淮蛩惴殴钍细缸诱舛栽┘摇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最终原谅了杨廷和,因为一次谈话。
  数年之后,频发天灾,粮食欠收,他十分担心,便问了内阁学士李时一个问题:
  “以往的余粮可以支撑下去吗?”
  李时胸有成竹地回答:
  “可以,太仓还有很多储粮。这都是陛下英明所致啊。”
  朱厚胁幻靼祝煤傻难酃饪醋爬钍薄
  李时不敢怠慢,立刻笑着回禀:
  “陛下忘了,当年登基之时,您曾经下过诏书裁减机构,分流人员,这些粮食才能省下来救急啊!”
  朱厚秀蹲×耍勒獾磊椋靼祝蹦昴舛ㄏ麓锩畹娜瞬⒉皇撬
  “你错了”,朱厚惺炙嗄碌鼗卮鸬溃罢馐茄钕壬墓停皇俏业摹!
  可皇帝终究是不能认错的,这是个面子问题,于是在他死后一年,杨廷和被正式恢复名誉,得到了应有的承认。
  朱厚欣斫饬搜钔⒑停词贾彰挥惺突澈退仿业难钌鳎栽诖撕蟮穆に暝吕铮彼欣次奘碌氖焙颍;嵛蚀蟪济且桓鑫侍猓
  “杨慎现在哪里,在干什么,过得如何?”
  朱厚形收飧鑫侍猓匀徊皇且纳蒲钌鞯拇觯绻来丝萄钕壬纳钭刺慌略缇吞鹄磁扇巳フ恫莩恕
  幸好杨慎的人缘相当不错,没当皇帝问起,大臣们都会摆出一幅苦瓜脸,倾诉杨慎的悲惨遭遇,说他十分后悔,每日以泪洗面。
  听到这里,皇帝陛下才会高兴地点点头,满意而去,但过段时间他就会重新发问,屡试不爽,真可谓恨比海深。
  但杨慎终究还是得到了善终,他活了七十二岁,比他爹还多活了一岁,嘉靖三十八年才安然去世,著作等身,名扬天下。
  但比他的著作和他本人更为出名的,还是他那首让人耳熟能详的词牌,这才是他一生感悟与智慧之所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古千年,是非荣辱,你争我夺,不过如此!
  嘉靖的心得
  我相信,杨慎先生已经大彻大悟了,但嘉靖先生还远远没有到达这个层次,很明显,他的思想尚不够先进。
  他曾经很天真地认为,做皇帝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就如同一头雄狮,只要大吼一声,所有动物都将对它俯首帖耳。但当他的指令被驳回,他的命令无人听从,他的制度无人执行时,他才发现: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能够信任的只有他自己。
  于是,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胜利者嘉靖得到了唯一的启示:只有权谋和暴力,才能征服所有的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要充分地利用身边的人,但又不能让任何人独揽大权,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就是他的智慧哲学。
  所以他需要的大臣不是助手、也不是秘书,而是木偶――可以供他操纵的木偶。
  在驱逐了杨廷和之后,他已经找到了第一个合适的木偶――张璁。
  张璁大概不能算是个坏人,当然了,也不是好人,实际上,他只是一个自卑的小人物,他前半生历经坎坷,学习成绩差,也不会拍上司马屁,好不容易借着“议礼”红了一把,还差点被人活活打死,算是倒霉到了家。
  经过艰苦奋斗,九死一生,他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杨廷和走了,杨慎也走了,本以为可以就此扬眉吐气的张璁却惊奇地发现,自己虽然是胜利者,却不是获益者。
  考虑到张璁同志的重大贡献,他本来应该进入内阁,实现多年前的梦想,可此时张先生才发现,他这条咸鱼虽然翻了身,却很难跳进龙门。
  这里介绍一下,要想进入内阁,一般有三个条件,首先这人应该进过翰林院,当过庶吉士,这是基本条件,相当于学历资本。其次,必须由朝中大臣会推,也就是所谓的民主推荐,当然了,自己推荐自己是不行的。最后,内阁列出名单,由皇帝拍板同意,这就算入阁了。
  我们把张璁同志的简历对比一下以上条件,就会发现他实在是不够格。
  学历就不用说了,他连翰林院的门卫都没干过,而要想让大臣们会推他,那就是痴人说梦,光是骂他的奏折就能把他活埋,对于这位仁兄,真可谓是全朝共讨之,群臣共诛之。
  于是张璁先生只剩下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皇帝同意。
  可光是老板同意是不够的,群众基础太差,没人推举,你总不好意思毛遂自荐吧。
  事情到这里就算僵住了,但其实张璁先生还是有指望的,因为皇帝陛下的手中还有一项特殊的权力,可以让他顺利入阁,这就是中旨。
  所谓中旨,就是皇帝不经过内阁讨论推举,直接下令任免人员或是颁布法令,可谓是一条捷径。但奇怪的是,一般情况下,皇帝很少使用中旨提拔大臣,而其中原因可谓让人大跌眼镜――皇帝愿意给,大臣不愿要。
  明代的官员确实有几把硬骨头,对于直接由皇帝任命的官员,他们是极其鄙视的,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有着广泛支持率的同志,才会得到他们的拥护,靠皇帝下旨升官的人,他们的统一评价是――不要脸。
  考虑到面子问题,很多人宁可不升官,也不愿意走中旨这条路。
  但你要以为张璁先生是碍于面子,才不靠中旨升官,那你就错了。张璁先生出身低微,且一直以来强烈要求进步,有没有脸都难说,至于要不要脸,那实在是一个很次要的问题。
  之所以不用中旨,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要怪只能怪张璁先生的名声太差了,皇帝还没有任命,内阁大臣和各部言官就已经放出话来,只要中旨一下,就立刻使用封驳权,把旨意退回去!
  事情搞成这样,就没什么意思了,会推不可能,中旨没指望,无奈之下,张璁开动脑筋,刻苦钻研,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虽说在朝中已经是人见人厌,处于彻底的狗不理状态,但张璁相信,他总能找到一个支持自己的人,经过逐个排查,他最终证实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那个可以帮助他入阁的人就是杨一清。
  杨一清可以算是张璁的忠实拥护者,当初他听说张璁议礼的时候,正躺在床上睡午觉,也没太在意这事儿,只是让人把张璁的奏章读给他听,结果听到一半,他就打消了瞌睡,精神抖擞地跳下了床,说出了一句可怕的断言:
  “即使圣人再生,也驳不倒张璁了!”
  虽然这话有点夸张,但事实证明杨一清是对的,之后他成为了张璁的忠实支持者,为议礼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到了入阁的关键时刻,张璁又一次想起了这位大人物,希望他出山再拉兄弟一把。
  杨一清答应了,对于这位久经考验的官场老手来说,重新入阁玩玩政④治倒也不失为退休前的一件乐事。
  怀着这种意愿,杨一清进入了内阁,再次投入了政④治的漩涡。事情果然如张璁等人预料,嘉靖皇帝一下中旨,弹劾的奏章如排山倒海般地压了过来,朝中骂声一片。
  但群众再激动,也抵不上领§导的一句话,在杨一清的安排下,皇帝的旨意顺利得到了执行,张璁终于实现了当年萧半仙的预言,顺利入阁成为了大学士。
  张璁终于心满意足了,他对杨一清先生自然是感恩戴德,而杨一清也十分欣慰,二十年前,张永帮了他,并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二十年后,他给了张璁同样的待遇,使这个小人物达成了最终的梦想。
  但是杨一清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并没有得到善意的回报,却使他的半生荣誉功名毁于一旦。
  张璁的诡计
  公正地讲,在议礼纷争的那些日子里,张璁还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他挺身而出,为孤立无助的少年天子说话,对抗权倾天下的杨廷和。应该说,这是一个勇敢的行为,虽说他是出于投机的目的,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做错什么。
  让人认自己的父母,有错吗?
  可是当他终于出人头地,成为朝中大官的时候,事情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的起因来源于张璁本人,这位老兄自打飞黄腾达之后,就患上了一种疾病。
  更麻烦的是,他得的不是简单的发烧感冒,而是一种治不好的绝症。事实上,这种病到今天都没法医,它的名字叫心理变态。
  而在张璁先生身上,具体临床表现为偏执、自私、多疑、看谁都不顺眼、见谁踩谁等等。
  说来不幸,张先生之所以染上这个毛病,都是被人骂出来的。
  自从他出道以来,就不断地被人骂,先被礼部的人欺负,连工作都不给安排,议礼之后他得到的骂声更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没有骂过他的人可谓是稀有动物,奏章上的口水就能把他淹死。
  张先生青年时代本来就有心理阴影,中年时又被无数人乱脚踩踏,在极度的压力和恐惧之下,他的心理终于被彻底扭曲。
  一个也不放过,一个也不饶恕。这就是张璁的座右铭。
  于是张先生就此开始了他的斗争生涯,但凡是不服他的,不听他的,不伺候他的,他统统给予了相同的待遇――恶整。不是让你穿小鞋,就是找机会罢你的官,不把你搞得半死不活绝不罢休。
  今天斗,明天斗,终于斗成了万人仇,无数官员表面上啥也不说,背后提到张璁这个名字,却无不咬牙切齿,捶胸顿足,甚至有人把他的画像挂在家里,回家就对着画骂一顿,且每日必骂,风雨无阻。
  可笑的是,张学士一点也没有自知之明,上班途中还经常主动热情地和同事们打招呼,自我感觉实在是相当地好。
  张璁先生的奋斗史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是怎么傻起来的。
  欺负下级也就罢了,随着病情的恶化,他又瞄准了一个更为强大的目标――杨一清。
  杨一清其实是个很好说话的人,平时也不怎么和张璁计较,但张璁是个说他胖就开始喘的人,越来越觉得杨一清碍事(杨一清是首辅),为了能够为所欲为,他决定铤而走险,弹劾自己的领§导。
  于是在嘉靖八年(1529),张璁突然发动了进攻,张先生果然不同凡响,一出手就是大阵仗,派出手下的所有主力言官上奏弹劾杨一清,
  而在奏章里,张璁还额外送给杨一清一个十分响亮的外号――奸人。
  张璁之所以敢这么干,是经过周密计算的,皇帝和自己关系好,朝中又有自己的一帮死党,杨一清虽是老干§部,初来乍到,根基不牢,要除掉他应该不成问题。
  这个打算本来应该是没错的,如无意外,皇帝一定会偏向他的忠实支持者张璁先生,但人生似乎总是充满了惊喜。
  很快,杨一清就得知自己被人告了,却毫不吃惊,这套把戏他见得多了,闭着眼睛也知道是谁干的,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大举反击,只是上了封奏折为自己辩护,顺便骂了几句张璁,然后郑重提出辞职。
  张璁很意外,在他看来,杨一清的这一举动无异于自掘坟墓。这是因为杨一清是他向皇上私下推荐,才得以顺利入阁的,而且据他所知,此人与嘉靖皇帝的关系一般,远远不如自己,提出主动辞职也威胁不了任何人。
  莫非杨一清已经看破红尘,大彻大悟?事情就这么完了?
  存在着如此天真的想法,充分说明张璁同志还没有开窍,要知道,杨一清先生成化八年(1472)中进士,一直在朝廷混,迄今为止已经干了57年,他的工龄和张璁的年龄差不多。如果翻开杨先生那份厚重的档案,数一数他曾经干掉过的敌人名单(如刘瑾、杨廷和等),然后再掂下自己的斤两,相信张璁会做出更加理智的判断。
  不久之后,结果出来了,皇帝陛下非但没有同意杨一清的辞呈,反而严厉斥责了张璁等人,要他们搞好自我批评。
  这下子张璁纳闷了,杨一清和嘉靖确实没有什么渊源,为何会如此维护他呢?
  这实在不能怪张璁,因为他不知道的事情确实太多。
  十多年前,当朱厚谢故歉鍪弧⒍甑纳倌辏诤卑猜降蓖敛浦鞯氖焙颍母盖仔讼淄踉锤炊运倒庋痪浠埃
  “若朝中有三个人在,必定国家兴旺、万民无忧!”
  朱厚欣卫蔚丶亲×烁盖椎幕埃布亲×苏馊鋈说拿郑豪疃簟⒘醮笙摹⒀钜磺濉
  在朱厚锌蠢矗钜磺寰褪撬呐枷瘢盆还歉龈啵嘞敫枷穸罚荒芩凳遣蛔粤苛Α
  于是在朱厚械姆锤纯仪笙拢罾细伞觳棵阄淠训厥栈亓舜侵靶牛硎敬蛩啦煌诵荩敢饧绦曳⒐夥⑷取
  张璁彻底没辙了,但他没有想到,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
  官员已经忍很久了,他们大都吃过张璁的亏,要不是因为此人正当红,估计早就去跟他玩命了,现在复仇的机会总算到了。
  很快又是一顿乱拳相交,口水横飞,张璁顶不住了,朱厚幸膊幌肴盟绦チ耍阕鞒隽艘桓鋈谜盆诵挠木龆ā峭恕
  而张璁也着实让皇帝大吃了一惊,他听到消息后没有死磨硬泡,也没痛哭流涕,却采取了一个意外的举动――拔腿就跑。
  张璁先生似乎失礼了,无论如何,也不用跑得这么快吧。
  跑得快?再不快跑就被人给打死了!
  事实上,张璁兄对自己的处境是有着清醒认识的,虽说那帮人现在看上去服服帖帖,一旦自己翻了船,他们必定会毫不犹豫地踏上一脚,再吐上口唾沫。
  于是他和桂萼连行李都没怎么收拾,就连夜逃了出去,速度之快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当张璁逃出京城的那一刻,他几乎已经完全绝望,经历了如此多的风波挫折,才坐到了今天的位置,而在这个狼狈的深夜,他将失去所有的一切。
  似乎太快了点吧!
  可能上天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并未抛弃张璁,这一次他不过是和张先生开了个小玩笑,不久之后张璁将拿回属于他的一切。他的辉煌仍将继续下去,直到他遇见那个宿命中真正的敌人。
  事实证明,张璁是一个很有效率的人,他八月份跑出去,可还不到一个月,他就跑了回来。当然,是皇帝陛下把他叫回来的。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竟然只是因为张璁的一个同党上书骂了杨一清。其实骂就骂了,没什么大不了,在那年头,上到皇帝,下到县官,没挨过骂的人扳着指头也能数出来,官员们的抗击打能力普遍很强,所以杨一清也并不在乎。
  但问题在于,皇帝在乎。
  他赶走张璁其实只是一时气愤,对于这位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仁兄,他还是很有感情的,并不想赶尽杀绝。冷静下来后,他决定收回自己的决定,让张璁继续去当他的内阁大臣。
  张璁就此官复原职,而与此同时,杨一清却又一次提出了退休申请。
  斗了几十年,实在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就此结束吧。
  但这只是杨一清的个人愿望,与张璁无关。经历了这次打击,他的心理疾病已经发展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对于杨一清,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其实皇帝不想让他的这位偶像走,也不打算批准他的辞呈,但这一次,张璁却用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赶走了杨一清。
  当许多言官顺风倒攻击杨一清,要求把他削职为民的时候,张璁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为杨一清求情。
  张先生求情的经典语句如下:
  “陛下请看在杨一清曾立有大功的份上,对他宽大处理吧!”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杨一清被张璁理所当然地定了罪,而和削职为民比起来,光荣退休实在是天恩浩荡,坦白从宽了。
  于是杨一清得到了皇帝的恩准,回到了家中,准备安度晚年。
  但这一次他没有如愿。
  在老家,杨一清先生还没来得及学会养鸟打太极,就得到了一道残酷的命令――削去官职,收回赏赐,等待处理。
  杨先生的罪名是贪污受贿,具体说来是收了不该收的钱,一个死人的钱――张永。
  据说在张永死后,杨一清收了张永家二百两黄金――不是白收的,无功不受禄,他给张永写了一首墓志铭。
  杨一清和张永是老朋友了,按说收点钱也算不了啥,但在张璁看来,这是一种变相行贿(反贪意识很强),就纠集手下狠狠地告了一状。
  杨一清确实收了二百两,但不是黄金,而是白银,以他的身份和书法,这个数目并不过分,但在政④治斗争中,方式手段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
  杨一清终于崩溃了,经历了无数年的风风雨雨,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却得到了这样一个下场。他发出了最后的哀叹,就此撒手而去:
  “拼搏一生,却为小人所害!”
  其实这样的感叹并没有什么意义,每一个参加这场残酷游戏的人,最终都将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算是一种解脱。
  张璁高兴了,他竟然斗倒了杨一清!胜利来得如此迅速,如此容易,再也没有人敢触碰他的权威!
  张璁得意地大笑着,在他看来,前途已是一片光明。
  但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好运已经走到了终点,一个敌人已出现在他的面前。
努努书坊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那些事儿有声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