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小调音阶阶fa有升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调号的产生及调式音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音阶和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大调音阶与自然小调音阶 - 基础乐理讲解_吉他进阶教程_歌谱收藏站
位置:&&>>&&>>&&>>&&>>&正文
大调音阶与自然小调音阶 - 基础乐理讲解
作者:佚名&&
来源:歌谱收藏站&&
更新日期:&&
浏览次数:
大调音阶与自然小调音阶 - 基础乐理讲解
第一讲:大调音阶与自然小调音阶
以下所讲是以"首调唱法"来讲解:
首先先介绍音阶结构:
先找出一个音,然后在这个音到两倍频率之间等分成12个半音,在这12个半音中再来选取7个音作 为音阶,以频率440的A为例,频率880就是高八度的A.
(稍等在来解释"高八度"这个名词)
音名原本正式的写法是用罗马字,一级音的记号是I,二级是II,三级是III... 以后以1234567i来表示比较方便,i代表高八度的1,也就是两倍频率.
1234567i的唱名固定对应Do,Re,Mi,Fa,Sol,La,Si,Do.
几度音的算法:
以前的人没有0的概念,所以规定1是1的一度音,2是1的二度音,3是1的三度音...所以i是1的八度 音.
各种类型的音阶1234567i之间的音程差各有不同的规定 以大调音阶为例,以2代表一个全音,1代表一个半音,()内为相对音名:
(1)-2-(2)-2-(3)-1-(4)-2-(5)-2-(6)-2-(7)-1-(i)
说明: 这个意思是说凡是音阶符合八个音之间的音程差是2-2-1-2-2-2-1的都叫做大调音阶.
绝对音以英文字表示:
CDEFGAB 每一个英文字都代表一个固定数字的频率,是绝对固定不变的,并且CDEFGABC八度之间的音程差是
遵守大调规定为2-2-1-2-2-2-1的. 没有原因,这一项是规定.
而所谓的C大调音阶,就是指1被指定为C,并遵守大调音程规定时所产生的八个音. 所以C大调的组成音就是C,D,E,F,G,A,B,C
D大调的组成音就是D,E,F#,G,A,B,C#,D 其它大调的组成音请自行推导. 这也就是转调时会有升降记号的原因.
接下来再看自然小调音阶:
他的1234567i之间音程差的规定是:
(1)-2-(2)-1-(3)-2-(4)-2-(5)-1-(6)-2-(7)-2-(i)
小调一共有四种,今暂时只论自然小调,自然小调为常用的小调,若不特别说是什么小调,那么小调 一般就是指自然小调.
那么我们把1指定A,放入规定,就得到A小调的组成音:
刚好和C大调音阶所使用的音相同,因此称A小调是C大调的对应小调,或称附属小调.("所使用的音 相同"的意思是指没有升降记号,但是1234567i所对应的绝对音仍然不同.)
风格与比较,直接举实例来说比较清楚,也可暂时不用说明根音,导音等等: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栏 目 导 航C大调音阶&——区分大调与小调
需要再看看。
在音乐中,要表现音乐思想、塑造音乐形象仅仅依靠一个孤立的音、和弦或多个彼此毫无关系的音,是难以实现的。
在音乐中,按照一定的关系连结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 [调式中音的分类]
在调式体系中,起着支柱作用并给人以稳定感的音,叫做稳定音。给人以不稳定感的音叫做不稳定音。
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特性,这种特性就叫做倾向。不稳定根据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这叫做解决。
音的稳定与不稳定是相对的。我们常见的某一个音(或和弦)在某一调式体系中是稳定的,但在另一调式体系中可能变得不稳定,即便在同一调式体系中,因为和声处理的不同,某些稳定音也可能暂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
& [调式的分类]
调式分为大调式和小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调式叫大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小调式也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的色彩。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小调式的色彩。在大小调体系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Ⅰ、Ⅲ、Ⅴ级。这三个稳定音级的稳定程度是不同的,第Ⅰ级最稳定,而第Ⅲ级和第Ⅴ级的稳定性较差。三个稳定音和它们的稳定性只有和主音三和弦共响时才能表现出来,假使用其他非主音三和弦时,则不具有稳定性。第Ⅱ级、第Ⅳ级、第Ⅵ级、第Ⅶ级是不稳定音级,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显露出二度关系进行稳定音的倾向。
& (1)大调
依照十二平均律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半音(DO、#DO、RE、#RE、MI、FA、#FA、SOL、#SOL、LA、#LA、SI)开始,依照大调的音程排列次序来做出一个全新的大调,以C大调为例: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 A:主音、导音 :
每个大调都有七个音,您看到的罗马数字就是我们为这七个音排列的级数,第一个音为I级音做为整个大调最主要的音常常被称为"主音",而第七个音为VII级音作为引导整个音阶再度回到主音的VII级音常常被称为"导音"。
& B:大调的组成规则:
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大小,依序为『全-全-半-全-全-全-半』,这就是大调的组成规则,我们将整个音阶分成两部分:『DO、RE、MI、FA』
『SOL、LA、SI、DO』,称之为"音型",每个音型含四个音,其间的音程距离都是『全、全、半』,所以一个大调就是由两个『全、全、半』音型,中间以一个全音连接而成。
整个大调音阶组成的口决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 C:升级大调
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只剩下后面的SOL、LA、SI、DO部分,在后面再接一个"全全半"的音型,在两个音型之间加上一个全音连接,成为"RE、MI、#FA、SOL",其中的FA需要升半音来做成"全全半"音型,因此这个大调就是:
此大调的主音是SOL,所以调名就是G大调,调号是#FA
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RE、MI、#FA、SOL,会再得到一个新的音型LA、SI、#DO、RE:
&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RE,所以调名就是D大调,然后调号是#FA与#DO
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LA、SI、#DO、RE得到一个新的音型MI、#FA、#SOL、LA:
&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LA,所以调名就是A大调,调号是#FA、#DO与#SOL
由此三例继续做下去,我们会得到7个大调:G大调、D大调、A大调、E大调、B大调、#F大调、#C大调,而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再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FA、#DO、#SOL、#RE、#LA、#MI与#SI,列表如下:
B&& #F& #C
& D 降级大调
降级大调与升级大调相反,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在一开始去掉C大调上面的音型留下下面的DO、RE、MI、FA,然后下面再接一个音型,用一个全音连接起来得到FA、SOL、LA、降SI的音型:这个大调的主音是FA,所以调名就是F大调,调号是降SI
一样的方法,以C大调为基础,在一开始去掉C大调上面的音型,保留下面的音型,在向下接一个音型,得到一个新音型:降SI、DO、RE、降MI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降SI,所以调名就是降B大调,调号是降SI、降MI
依此类推,得到7个降级大调:F大调、降B大调、降E大调、降A大调、降D大调、降G大调、降C大调这7个大调,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降SI、降MI、降LA、降RE、降SOL、降DO、降FA,列表如下:
降A&& 降D&
& 注意:十二平均律中只有12个音,只能做出12个大调,可是您算一下,C大调 + 7个升级大调 +
7个降级大调总共有15个,怎么会多3个?原因很简单,其中一定有三个调是重复的,需要扣掉,但怎么有重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同音异名"造成的。
现将升级大调与降级大调的调名列出来哪3个调是重复的,一目了然。
& 1 2 3 4 5 6 7
& G D A E B #F #C (升级大调)
&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降级大调)
& 其中蓝色的调名表明这6个调互相是同音异名的调:
& B大调(5个升记号) 同 降C大调(7个降记号)
& #F大调(6个升记号) 同 降G大调(6个降记号)
& #C大调(7个升记号) 同 降D大调(5个降记号)
其中(B/降C)、(#F/降G)、(#C/降D)根本就是同一个音,既然主音相同,那音阶自然就完全一样了,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 (2)小调
小调与大调相比可就简单多了,每一个大调都有一个附属的小调,而且这个附属小调所用的调号是共用该大调的调号,我们可以将小调看成是"寄生"于大调的另一种音阶。将该大调的主音向下移小三度就可以找到小调的主音了,
& 以C大调为例,其附属小调就是a小调了:
本例中下面那一行就是C大调的附属小调a小调,确定了主音是LA后,向上排7个自然音上去,因为C大调没有任何的升降记号,所以a小调也就没有任何的升降记号。
本例是二个升记号的D大调,附属小调就是b小调,其他的音往上推,因为调号都写在前面了,所以不用去想哪个音要升或要降了。这种小调称为自然小音阶,在作曲中并不常用。
& 小调的分类
& 小调分"自然小音阶"、"和声小音阶"、"旋律小音阶"、"现代小音阶"四种,比较如下:
本图中自上而下分别是"自然小音阶"、"和声小音阶"、"旋律小音阶"、"现代小音阶",其区别是:
& a 自然小音阶:
& 除了调号之外,完全不加任何临时记号。
& b 和声小音阶:
因为和声学导音的概念,导音应该和主音相差半音,所以除了调号之外,将自然小音阶的七级音升高半音,就成为和声小音阶。
& c. 旋律小音阶:
除了调号之外,由于和声小音阶将七级音升高半音,六级音和七级音就会相差增二度(三个半音)了,为了方便旋律的发挥,所以在音阶上行时将六级音也升半音,却给人以大调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在音阶下行时将六级音和七级音还原,成自然小音阶的样子,称为旋律小音阶。
& d. 现代小音阶:
除了调号之外,在现代的和声中,技术不断进步,大小调的调性也不再是很重要的事了,作曲家需要新音阶,现代小音阶就出现了,和旋律小音阶不同的是,现代小音阶在下行的时候是不将六级音和七级音还原的。
& 参考资料:
& 第十一讲 调式
什么是调式呢,就是众多的的音,有一个是主音,其它的根据这个主音按一定音程关系,排列起来,这样一个体系叫做调式。
调式的种类繁多,不仅仅是构成调式的音的关系不同,连数目也有区别,下面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世界各国遍用的大调式、小调式和我国的中国调式。
& 第一节 大调式
大调式的简称叫做“大调”,也可以称呼“大音阶”。大调是由七个音构成的,它的主音与第三级音之间的关系是大三度关系,它的稳定音构成一个大三和弦,这就是大调式,大调式的色彩是明朗的和辉煌的,很开。这就是大调式的特征。
大调式一共有三种,自然大调,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下面我们看一下最常用的自然大调。自然大调是由七个音来构成的,它的音程关系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这样七个自然音阶,这样的音程关系也是由两组相同的四声音阶结合而构成的,然后中间用一个大二度分开。
这样看来,不管是由什么音开始,只要是主音,(开始的Ⅰ级音)到高八度的主音内,第Ⅲ级音到第Ⅳ级音是小二度(半音),第Ⅶ级音到第一级音是小二度(半音),其余几级相邻的音都是大二度(全音),只要符合这种结构的音阶,都是属于这同一声调式,从D开始做主音的,叫D自然大调音阶,从G开始做主音的叫G自然大调音阶。在调式音阶里,主音(Ⅰ级音)下属音(Ⅳ级音)和属音(Ⅴ级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也称他们为“正音级”,(其它ⅡⅢⅥⅦ都称副音级),在这些音级里ⅠⅢⅤ级音是稳定音,其中Ⅰ级音也就是主音最为稳定。
& 下面简单介绍什么是“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
& 和声大调:把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半个音,即是“和声大调”。 C和声大调音阶:
&&&&&&&&&&&&
Ⅲ&& Ⅳ&
Ⅵ&& Ⅶ Ⅰ
&&&&&&&&&&&
主音 上主音 中音 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 主音
& 旋律大调:把自然大调的第Ⅵ级,第Ⅶ级音都降低半个音,这就叫做“旋律大调”。
C旋律大调音阶
&&&&&&&&&&
Ⅲ&& Ⅳ&
Ⅵ&& Ⅶ& Ⅰ
&&&&&&&&&&
主音 上主音 中音 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 主音
& 第二节 小调式
小调式简称也叫“小调”,也可以称呼“小音阶”,同样也是由七个音来构成的。小调的主音与Ⅲ级音之间的关系是小三度,因此小调的调性有一种柔和的感觉并带一些暗淡的色彩。这是小调的特征。
& 同大调一样,有三种调式,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及旋律小调。
& 自然小调与自然大调一样,同样在一个八度之内的每一个音都可以构成自然小调。
自然小调是由自然大调式转化而来的。但它是完全独立的调式,同样是由七个音组成,由LA做主音,上面分别是si do re mi Fa so
la,它的音程结构是这样的,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它的Ⅰ Ⅲ
Ⅴ级音也都是稳定音,但是它的Ⅲ级音到主音,也就是导音到主音不是半音关系,由此也与大调有所区别。
& a自然小调音阶
&&&&&&&&&&
Ⅰ&& Ⅱ&
Ⅲ&& Ⅳ&
Ⅶ&& Ⅰ
主音 上主音 中音 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 主音
& 和声小调:把自然小调的Ⅶ级音升高半音,叫做“和声小调”它的音程结构是这样的。
& a和声小调
&&&&&&&&&&
Ⅰ& Ⅱ&&
Ⅶ&& Ⅰ
&&&&&&&&&&
主音 上主音 中音 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 主音
& 旋律小调:把自然小调的第Ⅵ Ⅶ 级都升高半音,叫做“旋律小调”它的音程结构是这样的:
& a旋律小调(上行音阶)
&&&&&&&&&&&&
Ⅱ&& Ⅲ&
Ⅳ& Ⅴ&
Ⅶ&& Ⅰ
&&&&&&&&&&&&
主音 上主音 中音 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 主音
旋律小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在下行音阶时第ⅥⅦ级音都要还原。这是它与其它小调不同的地方。
& 第三节 五声调式
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叫作五声调式。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也可以称为民族调式。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徴、商、羽、角。
& 将这五个音移在一个八度内,它们名称的顺序是:宫、商、角、徴、羽。
& 五声调式有下面几种:
& (一) 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宫调式”。
& (二) 以商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商调式”。
& (三) 以角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角调式”。
& (四) 以徴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徴调式”。
& (五) 以羽音为主音的调式为“羽调式”。
在五声音阶里,每一个音都可以成为主音,因此在每个调式的前面必须把主音的音高位置标出来,比如:以A做主音的宫调式,称为“A宫调”,F做主音的角调式称为“F角调”,D做主音的羽调式称为“D羽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为什么音阶顺序 do、re、mi、fa、so、la、ti 对应的标志是 CDEFGAB 而不是 ABCDEFG?
按投票排序
最早,音乐都是用拉丁语作标识,爱尔兰民歌又是小调的,他们不知道什么ABC,那是英文,不是拉丁文。这个音阶的定义是传入英国后被定义的一个顺序,ABCDEFG。这也就是十二平均律音乐定律方法中说的基准音符,就是“比中央C高的最近的那个A”=440Hz
外部链接:
(没有中央A叫法,所以 ╮(╯_╰)╭)后来,传入其他地区,很多都以唱大调为主,就变成了CDEFGAB。.................................有文章表明,Do Re Mi 的音階是意大利語,由音乐理论学大师桂多发明。十一世纪的桂多(995-1050)。他在修道院里看到当时学习歌唱的困难,于是仔细的量化歌唱音阶,定出Do、Re、Mi、Fa、Sol、La六个音阶,并且将音符写在「四线谱」上,后来被称为「音乐教育之父」,从此学音乐的人,不完全要靠老师的口传,自己也可以研读乐谱。...............................注:A小调:A B C D E F #G
A大调:A B #C D E #F #G,如果使用键盘乐器,会有3个黑键,不如C大调容易上手。
C大调:C D E F G A B,唯一一个音阶全部都是白键上,最容易上手。
这题已经有这么多人回答了么?好吧,那我只在这里放一个链接,这是大师级的讨论过程和答案,楼主可以参考参考。相信我们都能从中学习很多。这是上交的杨宁先生和豆瓣网友们讨论的结果。很详细也很有思考价值,请朋友们参考。
.只不过大调音阶是CDEFGAB罢了,ABCDEFG也是音阶啊,只不过是小调音阶。国际标准音都是以A=440为基础来确定的, 可见A才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开头。
CDEF.....是音名——音级名 ,
do re mi ......叫唱名——演唱的时候用的名字。他俩概念是不一样的,音名是独一无二的,C就是C 就是在键盘上 两个黑键左边的那个音,以此类推。但是唱名可以是任意的,C 这个音可以唱成DO 也可以唱成RE,MI ......
。音阶是跟调式调性相联系的概念,主音到主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排列的音级,组成音阶。音阶有很多种,你说的CDEFGABC 只是C自然大调的音阶,而abcdefga 是a自然小调的音阶,它至代表两个音阶,而不是所有的音阶都是这几个音,但是自然大调 都唱作 do re mi fa sol la xi
而自然小调都唱作la xi dou re mi fa sol。结合之前的几个概念你就知道都有什么音阶了!
do, re, mi, fa, so 是唱名,实际上你完全可以按do =& A, re =& B, mi =& C# 这样来唱。(为啥要#这个是大小调规律,我觉得和问题无关就不说了)就是说你可以用任意调来唱出这do, re, mi,乐理上这称为移调唱名法,其实是乐器并不会发出do, re, mi,只是人把do, re, mi映射到从某位置开始的一个音阶。一般简单的旋律会用C大调来映射do, re, mi,这样最容易被人们接受,完全是文化习惯而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调音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