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和刺史哪种官更大

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同样制度的创新、调整与变革也是古代东西方的政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1)材料一中的“寡人”是谁?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看,请列举其贡献有哪些?
  材料二:元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秦汉以来,地力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客观上又容易被地方长官当做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任选一角度,试分析元代行省制度(可从制度创新、成因、特点及历史作用等角度,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相应赋分)。
  材料三: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段,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雅典民主政治中符合材料三描述的史实,并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材料四:近代英国崛起的动力之一毋庸置疑是其各领域的制度变革。但是,制度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恰当、适宜、一定质量和规模的制度变革才能最终导致一个大国的崛起。
——张旭东《从制度变革角度看近代英国的崛起》
  制度创新是创新之本,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民生银行行长董文标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证,言之成理,即可相应赋分)
( 15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学三舍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
【贡举法】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
材料二:德国是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宗教改革以后新教教派在德国占据优势并控制着德国的各级教育。各个封建邦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从16世纪起,特别是在十七八世纪竞相颁布强迫教育法令,并于1872年将6至14岁的八年初等教育定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萨克森学制计划》也称为萨克森法令(the Saxon Code),由梅兰克顿执笔、路德修订,是16世纪第一部学校法。《萨克森学制计划》以法律的形式要求萨克森地区实施世俗办学,为国家和教会培养具有新教信仰、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材。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所涉改革发生的主要原因。(4分)
(2)据材料分析宋代教育与宗教改革后德国教育的异同。(11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
材料二& 但是,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逆来顺受的情况,也是它们现在不得不改变以前政府制度的原因。当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是接连不断的伤天害理和强取豪夺的历史,这些暴行的唯一目标,就是想在这些州建立专制的暴政。
(1)根据材料一,概括《独立宣言》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6分)它是怎样论述政府与人民的关系的?(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宣言》发表的原因是什么?它具有什么历史作用?(7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年表
日出生于弗吉尼亚州。
1774年作为弗吉尼亚议会代表出席第一届大陆会议。
1775年就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独立战争。
1783年《巴黎和约》的通过,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2月23日递交辞呈,解甲归田。其后四年,专注于维农山庄的工作。
1787年主持召开费城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
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793年再度当选总统。
1796年发表“告剐词”,要求人们凡事以国家利益为重,同时表示不再出任总统。从而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
日逝世。被美国人民尊为“国父”。
——摘编自《华盛顿传》
材料二: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到三个月,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宣誓效忠共和,孙中山实现诺言,平静地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辛亥革命元老谭人凤在《石叟牌词》中评点当时历史人物,批评孙、黄(兴)此举是“放弃责任,一让总统,一辞留守,博功成身退之虚名,致令政变频乖,扰攘至今,而不能底定,不得谓非一大恨事也。”但他也肯定孙、黄“欲挽官僚窃权怙势之积习,准身作则,专为公家谋幸福,不为一己便私图”,“光明俊伟,敝屣尊荣,百折不挠,尽忠主义,求之世界人物,又岂多得者哉?”
——摘编自傅国涌《华盛顿与洪秀全》
(1)根据材料一概述华盛顿在美国建国过程中所作的重要贡献。(8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辞职对当时政局有何影响?孙中山和华盛顿的这一举动在精神品质上有何相同之处?(7分)本类热门热门群组
需要(段)太尉①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② 阅读答案有关文章,请加QQ群:
办公文秘1群
办公文秘2群
办公文秘3群
办公文秘4群
办公文秘5群
写作交流1群
写作交流2群
写作交流3群
中学生交流群
小学生交流群
教师交流1群
教师交流2群
48小时热门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阅读答案_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翻译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出自《段太尉逸事状》,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 />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出自《》,其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太尉逸事如右。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谨上史馆。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注释】
  (1)太尉:指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当时段太尉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见两唐书本传)。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764年(宗广德二年),因邠宁节度使白孝德的推荐,段秀实任泾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刺史。这里以段秀实死后追赠的官名称呼他,以示尊敬。
  (2)汾阳王:即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于762年(唐肃宗宝应元年)进封汾阳王。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正月,郭子仪以司徒(国家三公)兼中书令(宰相)的身份,充任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大使、河中节度观察使、河中尹、关内河东副元帅,出镇河中。蒲:州名,唐为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
  (3)王子晞句:郭晞,汾阳王郭子仪第三子,随父征伐,屡建战功。764年,吐蕃侵边,郭晞奉命率朔方军支援邠州。时任御史中丞,与马璘合势,大破吐蕃,以战功加御史大夫。又任朔方行营节度使。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去世,追赠兵部尚书。《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据《实录》,时晞官为左常侍,宗元云尚书,误也。&
  (4)领:兼任。节度使:主要掌军事。唐代开元年间(713年&741年)设置,原意在增加都察权力。安史乱后,愈设愈滥。
  (5)寓军:在辖区之外驻军。邠(bīn)州:指所在今陕西省邠县。
  (6)无赖:这里指横暴的意思。
  (7)货:财物,这里指贿赂。
  (8)嗛(qi&):通&慊&,满足,快意。
  (9)釜:锅。鬲(l&):一种像鼎一样的烹饪器。瓮(w&ng):盛酒的陶器。盎:腹大口小的容器。
  (10)白孝德:安西(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县)人,李光弼部将,764年(广德二年)任邠宁节度使。
  (11)状:一种陈述事实的文书。白:秉告。
  (12)生人:生民,百姓。理:治。唐代为避、讳而改。
  (13)都虞候:军队中的执法官。
  (14)躄(b&):跛脚。躄者:腿脚不灵便之人。
  (15)戢(j&):管束。不戢士:不管束的士兵。
  (16)晡(bū)食:晚餐。晡,申时,下午三至五时。假设:借备。草具:粗劣的食物。
  (17)柝(tu&):古代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18)太尉句:白孝德初任邠宁节度使时,以段秀实署置营田副使。唐制:诸军万人以上置营田副使一人,掌管军队屯垦。
  (19)巽(x&n):通&逊&,委婉,谦恭。
  (20)淮西:今河南省许昌、信阳一带。
  (21)野如赭(zhě):形容土地赤裸,寸草不生。赭:赤褐色。
  (22)及太尉句: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二月,段秀实自泾原节度使被召为司农卿。司农卿,为司农寺长官,掌国家储粮用粮之事。
  (23)岐:州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南。
  (24)朱泚(cǐ):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县)人。时为凤翔府尹。货币:物品和钱币。
  (25)识(zh&):标记。
  (26)&太尉&句:这是表示正文结束的话。
  (27)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元和是唐宪宗李纯年号(806年&&820年)。
  (28)永州句:当时柳宗元任永州(治所在今湖南零陵县)司马,这里是他官职地位的全称。史馆:国家修史机构。
  (29)出入:大抵,不外乎。
  (30)&宗元&句:柳宗元于794年(贞元十年)曾游历邠州一带。周:在岐山下,今陕西省郿县一带。斄(t&i):同&邰&,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
  (31)真定:不可考,或是&真宁&之误。真宁即今甘肃省正宁县。
  (32)马岭:山名,在今甘肃省庆阳县西北。
  (33)校:中下级军官。
  (34)姁(xǔ)姁:和善的样子。
  (35)色:脸色。物:此指人。
  (36)执事:即使从左右的人,这里指史官。
  【译文】
  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的时候,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驻扎在蒲州。汾阳王儿子郭晞担任尚书之职,兼任行营节度使,以客军名义驻于邠州,放纵士兵横行不法。邠州人中那些狡黠贪婪、强暴凶恶的家伙,纷纷用贿赂手段在军队中列上自己的名字,于是为所欲为,官吏都不敢去过问。他们天天成群结伙地在街市上强索财物,一不顺心,就用武力打断他人的手脚,用棍棒把各种瓦器砸得满街都是,然后裸露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还撞死怀孕的妇女。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的缘故,心中忧伤却不敢明说。
  段太尉从泾州用文书报告节度使府,表示愿意商量此事。到了白孝德府中,他就说:&天子把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到百姓受到残暴的伤害,却无动于衷。大乱将要发生,您怎么办?&白孝德说:&我愿意听您的指教。&段太尉说:&我担任泾州刺史,很空闲,事务不多;现在不忍心百姓没有外敌却惨遭杀害,来扰乱天子的边防。你假如真的任命我为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暴乱,使您的百姓不再遭到伤害。&白孝德说:&太好了!&就答应了段太尉的要求。
  段太尉代理都虞候职务一个月后,郭晞部下十七人进街市拿酒,又用兵器刺卖酒老头,砸坏酒器,酒流进沟中。段太尉布置士兵去抓获这十七人,全都砍头,把头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市门外。郭晞全军营都骚动起来,纷纷披上了盔甲。白孝德惊慌失措,把段太尉叫来问道,怎么办呢?&段太尉说:&没有关系!让我到郭晞军营中去说理。&白孝德派几十名士兵跟随太尉,太尉全都辞掉了。他解下佩刀,挑选了一个又老又跛的士兵牵马,来到郭晞门下。全副武装的士兵涌了出来,段太尉边笑边走进营门,说:&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呢?我顶着我的头颅来啦!&士兵们大惊。段太尉乘机劝说道:&郭尚书难道对不起你们吗?副元帅难道对不起你们吗?为什么要用暴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告诉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说话。&
  郭晞出来会见太尉。段太尉说:&副元帅的功勋充塞于天地之间,应该力求全始全终。现在您放纵士兵为非作歹,这样将造成变乱,扰乱天子边地,应该归罪于谁?罪将连累到副元帅身上。现在邠州那些坏家伙用贿赂在军队名册上挂上个名字,杀害百姓,像这样再不制止,还能有多少天不发生大乱?大乱从您这儿发生,人们都会说您是倚仗了副元帅的势力,不管束部下。那么郭家的功名,将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有说完,郭晞再拜道:&承蒙您用大道理开导我,恩情真大,我愿意率领部下听从您。&回头呵斥手下士兵说:&全都卸去武装,解散回到自己的队伍里去,谁敢闹事,格杀勿论!&段太尉说:&我还未吃晚饭,请为我代办点简单的食物。&吃完后,又说:&我的毛病又犯了,想留宿在您营中。&命令牵马的人回去,次日清早再来。于是就睡在营中。郭晞连衣服也不脱,命警卫敲打着梆子保卫段太尉。第二天一早,郭晞和段太尉一起来到白孝德那儿,道歉说自己实在无能,请求允许改正错误。邠州从此没有了祸乱。
  在此以前,段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副使。泾州大将焦令谌掠夺他人土地,自己强占了几十顷,租给农民,说:&到谷子成熟时,一半归我。&这年大旱,田野寸草不生,农民将灾情报告焦令谌。焦令谌说:&我只知道收入的数量,不知道旱不旱。&催逼更急,农民自己将要饿死,没有谷子偿还,只得去求告段太尉。
  段太尉写了份判决书,口气十分温和,派人求见并通知焦令谌。焦令谌大怒,叫来农民,说:&我怕姓段的吗?你怎敢去说我的坏话!&他把判决书铺在农民背上,用粗棍子重打二十下,打得奄奄一息,扛到太尉府上。太尉大哭道:&是我害苦了你!&马上自己动手取水洗去农民身上的血迹,撕下自己的衣服为他包扎伤口,亲自为他敷上良药,早晚自己先喂农民,然后自己再吃饭。并把自己骑的马卖掉,换来谷子代农民偿还,还叫农民不要让焦令谌知道。
  驻扎在邠州的淮西军主帅尹少荣是个刚直的人,他来求见焦令谌,大骂道:&你还是人吗?泾州赤地千里,百姓将要饿死;而你却一定要得到谷子,又用粗棍子重打无罪的人。段公是位有仁义讲信用的长者,你却不知敬重。现在段公只有一匹马,贱卖以后换成谷子交给你,你居然收下不知羞耻。大凡一个人不顾天灾、冒犯长者、重打无罪的人,又收下仁者的谷子,使主人出门没有马,你将怎样上对天、下对地,难道不为作为奴仆的而感到羞愧吗!&焦令谌虽然强横,但听了这番话后,却大为惭愧乃至流汗,不能进食,说道:&我以后没有脸可以去见段公了!&不消一晚,就自恨而死。
  等到段太尉从泾州任上被征召为司农卿,临行前他告诫后去的家人:&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会赠送钱物,千万不要收下。&经过时,朱泚执意要赠送三百匹大绫,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收,朱泚还是不同意。到了京城,段太尉发怒说:&竟然不听我的话!&韦晤谢罪说:&我地位卑贱,无法拒绝呀。&太尉说:&但终究不能把大绫放在我家里。&就把它送往司农的办公处,安放在屋梁上。朱泚谋反,段太尉遇害,官吏将这事报告了朱泚,朱泚取下一看,原来封存的标记还在。
  段太尉逸事如右。
  元和九年某月某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恭谨地献给史馆。现在称赞段太尉大节的人,大抵认为是武夫一时冲动而不怕死,从而取名于天下,不了解太尉立身处世就像上述的那样。我曾来往于岐、周、邠、斄之间,经过真定,北上马岭,游历了亭筑、障设、堡垒和戍所等各种军事建筑,喜欢访问年老和退伍将士,他们都能介绍段太尉的事迹。太尉为人谦和,常常低着头、拱着手走路,说话的声息低微,从来不用坏脸色待人;别人看他,完全是一个儒者。遇到不能赞同的事,一定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事迹决不是偶然的。适逢永州刺史崔能前来,他言而有信、行为正直,详细搜罗段太尉遗事,核对无误。我恐怕有的被遗逸,未能为史官采录,故斗胆将这篇逸事状私下呈送于您。谨为此状。
←上一篇  下一篇→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枢密使
C.②_百度知道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枢密使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枢密使&
提问者采纳
故①错误,每州设刺史一名,负责监察王侯和地方高官;枢密使是宋代负责军事的而机构: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试题分析,故②③符合题干要求,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是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故④错误,太尉是负责军事的机构,排除,故C项正确,排除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御史大夫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太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