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的小孩偷我手机丢掉坏了家长总是讲别人家小孩要赔吗

小孩偷东西她家长来了可以喊家长赔钱吗_百度宝宝知道家长课堂:如何帮孩子改掉偷摸坏习惯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家长课堂:如何帮孩子改掉偷摸坏习惯
  城市晚报讯 昨日,长春市民蒋女士遇到了一个让她很纠结的问题,蒋女士8岁的儿子把最心爱的溜溜球弄丢了,孩子偷偷地从家里拿拿走了29元钱,被蒋女发现了,蒋女士正要教训儿子时孩子跑了,看到儿子恐惧的神情,蒋女士迷茫了,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狠狠地教训儿子一顿,还是应该用其它的方法来进行教育。
  孩子&&&
  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
  蒋女士的儿子小斌今年8岁,读小学二年级。性格开朗、生活自立、学习也好,但就是有一个坏毛病――喜欢小偷小摸,这令蒋女士十分头疼,面对儿子的坏习惯,蒋女士是没少教训儿子,但小斌还是屡教不改。
  小斌从六七岁时就出现了小偷小摸的情况,最近这种情况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情节也比较严重。蒋女士回忆说,今年11月末,蒋女士带儿子去超市购物,小斌从超市里偷了2块糖,回家被蒋女士发现了,蒋女士把小斌狠狠地揍了一顿。可没几天,小斌又把同学的小镜子拿回了家,这次蒋女士改变了教育方法,没有对小斌进行“武力”教育,而是对小斌进行了说服教育。
  为了更好地教育小斌,蒋女士什么方法都用上了,但小斌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看着不争气的儿子蒋女士火冒三丈,蒋女士说,自己打儿子的次数已经记不清了,前不久她特意去书店购买了有关教育学方面的书,和丈夫一起学习研究怎么教育儿子。为了能教育好小斌,蒋女士跟婆婆长谈了一次,让婆婆配合着自己教育小斌,全家人都按照蒋女士的教育计划进行着,本以为小斌能吸取教训,但令蒋女士一家人没想到的是,小斌反而偷起了家里的钱。&
  母亲&&&
  想寻找一个合适的教育方法
  蒋女士说:“孩子特别喜欢的溜溜球丢了,当时是花29元钱买的,孩子就偷偷从家里拿了29元打算再买一个,后来被我发现了把钱翻了出来。我对他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也试过说服教育,可他还是一再犯错误。我现在也不知该怎么办了,我把钱没收了,你说这个溜溜球该不该给他买?”
  万分纠结的蒋女士做起了自我检讨,蒋女士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小斌为什么会偷钱?”蒋女士也考虑了自身的因素,蒋女士说:“我性格特别急,儿子做什么事都是慢慢悠悠的,我看着特别着急,所以他的事情我几乎都包办了。”蒋女士还分析了家庭因素,小斌在一个有爷爷奶奶、姑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里,家里一共有10口人,每次蒋女士教训小斌,家里人都会埋怨蒋女士。
  除了这一点因素,蒋女士说自己家里经营着一间小超市,有时候小斌会自己拿零食吃,或者拿小玩具玩。小斌有时会跟蒋女士打招呼,但有时蒋女士不同意,小斌拿完就跑,蒋女士说:“看着他那么小,淘气也是应该的,所以我也就没怎么管他,可是现在他越来越不听话,还偷起了家里的钱,我是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心理学家
  多给孩子做正确引导
  针对蒋女士的情况,记者咨询了长春市聪慧健康心理咨询中心的张主任,张主任表示,小斌的经常拿同学东西的行为,在大人的世界里来看属于偷盗,但在孩子的世界,他不认为是偷,孩子只是喜欢,所以就拿去玩。对于小斌经常拿别人的东西的问题,家长应该多陪陪孩子,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
  至于29元钱的溜溜球,蒋女士是应该买给小斌,还是拒绝小斌,张主任说:“家长不能用偷窃这样的字眼刺激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应该把孩子的行为往正确上引导,全家人要一起配合,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会形成自发的行为,让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
  身为家长的蒋女士应该怎么做,张主任给了一些建议,张主任说:“溜溜球可以买,但是不能马上就买,孩子经常拿别人的东西,比如说一周会出现5个错误,家长跟孩子讲,如果一周的时间内犯错误的次数减少就给孩子积累5元钱,这样坚持3―5周,就凑够了买溜溜球的钱。”
  最后,张主任建议,家长们不要在孩子犯错误时用武力解决问题,要经常陪伴孩子,增强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外,更要多跟孩子沟通,掌握孩子的情况,这样才能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记者 刘晓宇 实习生 郭瑞娜/报道)
&&& 更多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关于&&的新闻
  08:16:37
  11:02:19
  10:47:40
  10:57:37
  11:17:52
  15:38:29
  13:57:16mx3被锁了我手机被人家小孩偷拿去玩,然后他们输入密码错了五次,结果就要我输入flyme的密码,可_百度宝宝知道家长如何管教高中学生 孩子偷偷玩手机 接触学习不好 思想复杂的孩子 应该怎么办_百度知道
家长如何管教高中学生 孩子偷偷玩手机 接触学习不好 思想复杂的孩子 应该怎么办
看您和孩子平时的沟通怎么样。孩子玩手机其实属于很正常的现象,青春期到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家里要有规矩,但是有条件,然后了解他的想法。对于孩子只能多沟通,还有要言之有理,贪玩不爱学习,孩子宁可上网和网友倾诉也不愿意和父母说真心话,最后谈话不了了之,不要说不到三句父母和孩子就吵了起来,不是让您溺爱他什么都顺着他,你不管,大一点孩子懂事了明白手机的害处也还好,您做事要有道理,班里也是一种氛围。不要没有任何理由的去阻止他或者警告他不许做某事,不要在孩子面前成为一个不讲理的家长。好好交流,自控能力极差,但是只要成绩下降。要在孩子面前有威信。那样的家长是没有威信的,比如成绩上升了或者保持了上次的成绩就可以继续带,就怕不懂事,到下次考试前就不许带。手机最好让他拿着,同学们都拿手机你不拿就会显得很那个
我是女孩 上高中入学成绩很好 高一也可以 就是高二开始成绩有点下降 我就找原因 果然有问题 开始玩手机了 上网 而且 和班上 很不好的同学 来往密切 这个同学不但成绩不好 思想道德也不好 跟孩子谈了 她也说要好好的
可是发现她 不是从内心 想改的
这次期中考试 还有作弊现象 我们家长真的没好办法了
我觉得您得观察她的行为,当然不要让她发现。光你说她是不会听的,我深有体会。虽然我不是家长,但是我和她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我同桌更是典型,她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物质生活丰富,但是她没什么特别好的朋友,她最好的朋友虽然不是什么坏学生,但是不爱学习,一周上六天能请五天假,我同桌现在差不多和她性质持平了。每天不学习,不学习算了,逃课,请假。在家里骗爸妈。在学校骗老师。我觉得不是很好解决,但是如果家里一直是那种很“民主”的氛围,家长尊重子女,你可以听听她的看法。切记不要她说什么就着急的反驳,我家里就是这样,我和爸爸妈妈沟通很少,差不多就是说几句他们就开始发飙,然后不了了之。虽然真的知道家长是为了子女好,但是人在气头上,如果有那么好的自制力这个问题从根儿上就不会发生。多聊天,多对她表达你们的爱。不要给她学习太多压力。可以陪她学习。手机这东西真的不是个好东西,好学生变坏有不少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交流,等到了适当的时机,就是你感觉她开始愿意和你们说心里话的时候再让她改,她大半会听。要信任她,给她信任,但是要明辨她是撒谎还是真实的。和老师交流也不要让她知道。说心里话,作为一个学生,这样第一感觉就是家长向老师告状,然后老师向家长告状。
跟孩子交流 的时候 她很明白 就是她自己不能 克制自己 谈完后 就忘了 就怕她自己 不能下决心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
而且 她们的思想也很复杂
据我了解 同学间
经常 谈些社会及家庭 琐事 所以就没有把心放在学习上 我认为学习 固然主要 但是 思想 德育 还是应该放在第一
我作为家长 现在真的很迷茫
我知道 怎么入手了
如果孩子明白道理 我觉得还是欠缺引导 她还不懂得分辨什么朋友值得交往 并不是其实坏孩子 只不过她这个年纪 正式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完善的时候 走入歧途 很有可能毁了终生。那些浪子回头毕竟是少数。她和你说心里话的时候你们不要站在家长的位置跳出来对她说你怎么能这样这样呢 这不好云云,你要站在朋友的角度,不能指责她,不然再不会有下次和你说心里话的时候了。我说的对她好也绝对不是溺爱。一定要做好区分。多找找你们的共同语言,如果没有,你可以试着了解她的爱好,然后你们交流,有了共同的爱好,交流就会多起来。我呢我是从初二就开始带手机,开始每天都很痴迷,发信息,聊qq。但是我现在三个月不用手机都可以。你要让她爱上身边的生活,让身边的一切都比信号电波里的那些话重要,问题就会好解决了。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继续追问。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一般情况下花费的流量也不会超过100KB,也让手机上网在学生当中流行开来。以登陆手机QQ为例。登陆WAP版手机网页,因为手机上网按使用流量收取费用,相比到网吧每小时2-3元的上网费则便宜了许多,登陆一次手机QQ,如果用第三方提供的手机浏览器,花去的流量一般不会超过100KB,而使用QQ聊天,512个汉字才花去1KB的流量,则能省下更多的流量。并且每月5到10元的手机上网流量包就可提供30M到50M的上网流量,并且使用起来手机上网在“程序上”也简单了此外,相对较低的价格
你他妈的什么答案
应该让他知道,学习不好有什么害处,不能逼迫他,要让他慢慢改正学习不专心的这种情况,这样孩子就会慢慢适应认真读书的状态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女孩被同学家长疑偷手机跳楼证清白 家长赔8万余
新闻热线:027-&&&
《12岁&傻丫头&跳下7楼证清白》追踪
涉事男子赔偿8万余元
被人怀疑&偷手机&,感觉很&丢脸&,不知怎样面对,12岁&傻丫头&跳下7楼证清白,摔成2级伤残。女孩家属与索要手机的李先生未达成调解,将其告上法庭(详见晨报4月23日报道)。近日,湖北大冶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李先生承担10%的赔偿责任。
法院认定,日,被告李先生的一款黑色苹果手机在家中丢失。同年3月29日,李先生的女儿告诉父亲发现其手机在同班同学小依手里。当天下午4点左右,李先生与女儿一同到小依家中索要手机,小依之母遂斥责小依,要求其找寻手机归还,小依说手机不知放哪里了。5分钟后,李先生单独一人来到小依家中,寻找手机仍未果,随后离开。几十分钟后,李先生在同村一男子陪同下,第三次到小依家中索要手机。而后,小依的奶奶要求小依去其家中寻找手机,小依一人下楼后,奶奶随后跟着下楼。下午5点左右,小依从奶奶居住的楼房房顶跳下摔伤,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小依父亲当天下午5点10分向公安机关报案,次日,公安机关在小依家中提取黑色iPhone 4手机一部。
法院认为,小依作为未成年人,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均未达到可以自我调控的程度。父母作为其监护人,应尽到监护人的监护义务。在李先生登门索要手机时,小依正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父母未能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反而斥责小依,进一步加剧了小依的恐惧心理,对小依的跳楼致残行为应承担主要的责任;李先生三次登门向小依索要手机的行为欠具合法性,该行为与小依跳楼致残的严重结果之间具有客观联系。鉴于李先生未能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其多次登门的不当行为导致小依产生恐惧心理,最终发生小依跳楼致残的严重结果,故法院认定,李先生的行为与小依的损害后果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李先生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综合案情,法院认定李先生承担10%的赔偿责任,赔偿8万余元,小依父母承担90%的赔偿责任。
责任编辑:梅雯倩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早恋家长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