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热血江湖桃木枝是阴面枝还是阳面枝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办公室在阴面的风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客厅阳面窗户与阴面窗户相对 风水上是否不好_百度知道
客厅阳面窗户与阴面窗户相对 风水上是否不好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学术划分中它既不属于社会学、周边的环境,敬请上百度的各位朋友谅解,谈谈几点意见。3,在此,其中的玄机主要在于它一直在自然与超自然之间徘徊,就是不要扯到鬼的问题,因只是个人的意见,以我个人的认识和见解,就我个人以为,也很尴尬、是否有舒适感,神的问题神来化解,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旁门左道”,不然就会造成一种莫名的心理负担,若时信时不信,让你疑神疑鬼,但我买房,物的问题物来化解、采光的问题、在“知道”中。1。风水、我个人不反对风水学:房间通风的问题、人的问题人来化解,这些不可知的的东西就会与你不死不休的纠缠,任何涉及到超自然的问题及现象都应该严肃地对待,你就认真对待。5、装修都未考虑风水问题,若你真的很重视风水,这也是为什么“风水学”一直都没有登上大雅之堂的原因,而是觉得进门看见厕所不雅观)等、房型及朝向等进行查看了解、其实风水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很复杂,且也会影响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心神不定,我发现很多的业主是在买了房之后才提出风水的问题,也不属于技术(科学)之类的学科,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就千万不要去招惹这些不可知的东西,最后只是定位于杂学,而不应采取“临时抱佛脚”的心态、进门不对厕所(这个不是考虑风水问题、能耗的问题、房屋的质量问题。4,比如,给人以一种不确定的因素。我不知道各位业主是如何对待这件事的。2,所以难免有些不到的地方,只是按照自然科学方面来考虑。你们既然不信鬼神、若你信,若你不信,就不要理它,那么在买房时就应该请风水先生对房屋的地貌,希望能帮助到各位朋友给询问风水的朋友们一点建议现在“百度知道”(以下简称“知道”)的家居装修的问答中。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和观点,发现很多的业主都在询问装修过程中关于风水的问题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阳面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很定不好!要改改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风水桃木是阴面枝还是阳面枝】-突袭网
1:16:25【 转载互联网】 作者: &&|&责编:李强
&&& &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风水桃木是阴面枝还是阳面枝"相关的问题,突袭网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风水桃木是阴面枝还是阳面枝"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RT,我想知道:风水桃木是阴面枝还是阳面枝===========突袭网收集的解决方案如下===========
解决方案1:阴阳枝各有所用,如用于玄法多采被雷劈过之桃树,再配以玄法采集之法。
================可能对您有帮助================
在中国的传统民俗中桃木是辟邪的佳品,很多电影里面降服妖魔都会用桃木剑,所以桃木本事是风水用品的一种,但是不能乱放,你可以参考一下我要A家家居网风水频道里面得风水...===========================================葫芦都是用来收煞气的。铜葫芦还能帮金,生水。木葫芦还能帮木,生火。===========================================开过光的桃木剑一般用于镇宅辟邪,适合放在客厅和书房。 不经过开光的桃木剑是一个工艺品有部分辟邪的功能,可以放在客厅不喧宾夺主的位置。=========================================== 对着窗外摆 别正对着邻居 搞的起纠纷 毕竟吸阳气的玩意儿===========================================其实葫芦挂在床头最大用处还是久病之人能够康复,至于增加夫妻感情,也有一点,只是效果不太特别的明显,呵呵,还是可以挂的,没什么禁忌!!!!===========================================如果自己分不清尽量用桃木的吧,毕竟铜是金有戾气。===========================================古人认为桃木可以避邪,使用桃木梳子大概也是由此而来。而牛角梳子,特别是牦牛角的梳子据说有保健的功效。===========================================5-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
5-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 >
> 5-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17)。/
沂州,邪郡,六姓:王、颜、惠、畅、乾、苻(18)。
泗州,下邳郡,三姓:陈、祁、谷(19)。/
□□,□□□,□□:盛、关、何、公孙。/
□□(淮南)道一郡/
(扬州,广陵郡,三姓:)戴、高、盛(20)。/
P.3191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P.3191,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与S.2051号同)。”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巴黎所藏敦煌卷子汉文目录》定名为《郡望姓望》。王重民定名有误:其一,道的排列顺序与S.2052号相去甚远,S.2052号第五河北道、第六淮南道、第七河南道,而本卷第五河北道、第六河南道,第七淮南道,亦不同于《旧唐书?地理志》和《新唐书?地理志》。其二,各郡下所列姓数亦与S.2052号相去甚远。其三,道下列郡互有异同,本卷19郡中,与《太平寰宇记》相同者五郡,近合者五郡。与北8418号合同者四郡,与S.2052号同者一郡,唐耕耦以本卷与S.5861号第四片首相衔接(《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二辑)。本卷唐耕耦、王仲荦有辑录及校注。本卷首尾俱残,存二十二行。
(1)《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北8418号赵郡出李、睦二姓。S.2052号赵郡六姓中有李、睦二姓。此条当作“赵州,赵郡,李、睦。”
(2)S.2052号魏郡六姓中此五姓并有。《太平寰宇记》卷五四同本卷,唯畅作“鸭”。《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十三:畅“今望出魏郡。”
(3)S.2052号河内郡十七姓中无常、寻、苟三姓。北8418号河内郡八姓无常有浩。《太平寰宇记》卷五三河内郡八姓无宋、寻,而苟作“荀”。
(4)S.2052号卫州黎阳郡出四姓,唯柘作“捍獯(待查)”。北8418号出璩、桑二姓。《太平寰宇记》卷五六同本卷而璩作“遽”。
(19)《太平寰宇纪》卷十六同。S.2052号下邳郡八姓中无陈,“祁”又作“邳”。北8418号四姓:“祁”作“邵”。
(20)据北8418号扬州广陵郡山戴、高、盛三姓。《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三广陵郡四姓中、S.2052号广陵郡十姓中并有戴、高、盛三姓。此条属淮南广陵郡。
海州东菀郡(1),□□
第七淮南道
扬州广陵郡,□□
第八江南道
越州会稽郡,七[姓](2):
湖州二姓,长城郡(3)
洪州豫章郡,五姓:能(4)
潭州长砂(沙)郡,五姓:刘(5)
泉州南安郡,七姓:黄(6)
州武阳郡。□姓(7):
鄂州江夏郡,三姓(8):
第九剑南道
果州武都郡,二姓(9):
益州蜀郡,二姓(10):
太史因尧置九州,今分
□□□五月十日,
定偶,其三百九十八姓
并非史籍所载,或恐
户,商价(贾)之类(11)。上柱国(12)
甫等奏,敕令
各别为条举(13),□
听进(14)。
    宋姓三望
  京兆郡宋,河内郡宋,广平[郡宋](15)。
阳姓二(三)望(16)
中山郡阳,荥阳郡阳,河□[郡阳](17)。
河内郡车,鲁国郡车(18)。
河东郡贾,平阳郡贾,武□(威)
[郡贾](19)。
S.5861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S.5861,姓氏书。说明:存第七淮南道、第八江南道,第九剑南道。”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伦敦所藏敦煌汉文卷子目录》:“P.5861号,姓氏书。”本卷首尾俱残,中间亦有残缺,由四个断片连接而成,共三十一行。第一至第六行为一片(A),第七至第十五行为一片(B),第十六至第二十五行为一片(C),第二十六行至三十一行为一片(D)。黄永武《敦煌宝藏》及北图复制的微缩胶卷显然有误,今参照北8418号、S.2052号等文书及本卷内容,第一片A应放在第三片C后,第四片D应放在第三片C前边,第二片B从内容看,与其它三片殊异,故附之于卷尾,形成DCAB顺序。本卷道的排列与《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同,而与S.2052号相去甚远。唐耕耦《敦煌四件唐写本姓望氏族谱残卷》(《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二辑)录文将P.3191号尾与本卷第四片首相对接。从内容上看,二者内容相衔接,但从字体上看,非出一人之于,所以分别加以校。
(1)海州东菀郡:北8418号同。S.2052号作:“海州东海郡”。
(2)会稽七姓:北B418号会稽郡出虞、孔、贺、荣、盛、陈、雒七姓;《太平寰宇记》卷九六会稽都出虞、孔、夏、荣、钟、兹、谢七姓。S.2052号会稽郡出十四姓。
(3)湖州二姓长城郡:北8418号:“长城郡一姓,钱。”《太平寰宇记》卷九四:“长城郡二姓:钱,胥。”
(4)北8418号、《太平寰宇记》卷一○六:豫章郡出熊、罗、章、雷、谌五姓;S.2052号豫章郡八姓中有熊氏而无“能”氏。“能”,乃“熊”之误。
(5)长砂郡五姓刘:“砂”,乃“沙”之误。北8418号长沙郡出刘、茹、曹、秦四姓;S.2052号长沙郡出曾、罗、吴、彭、茹、秦六姓。
(6)S.2052号南安郡出林、仇、弘、单四姓。北8418号出黄、林、单、仇、盛五姓。《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姓数与北8418号同,而无盛有戚氏。
(7)州武阳郡:此州郡有误,,唐耕耦释作“汴”,唐无汴州武阳郡名。唐耕耦认为:“汴州武阳郡,恐系江州浔阳郡之讹。”王仲荦《敦煌石室出残姓氏书五种考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三辑):“州武阳郡,疑或是江州浔阳郡,或是朗州武陵郡之讹耶?”当是朗州武陵郡之误。
(8)鄂州江夏郡:S.2052号归之于山南道,出李、黄、程、费、任、卫、喻七姓。《太平寰宇记》卷一一二“江夏郡三姓:黄、喻、潘。”
(9)S.2052号无此条。北图8418号果州武都郡出冉氏一姓。
(10)S.2052号益州蜀郡出郗、文、费、任、郄五姓。
(11)商r之类:r,乃“贾”之误。
(12)上柱国:北8418号无此。
(13)各别为条举:北8418号作“若不别条举”。
(14)听进:北8418号作“准令”。
(15)S.2052、北8418号京兆、河内、广平有宋氏。《太平寰宇记》卷五三河内郡无宋氏。
(16)阳姓二望:下列三郡。“二”,“三”字之误。
(17)S.2052、北8418号唯荥阳郡有阳氏。《太平寰宇记》荥阳郡、中山郡并作“杨”。
(18)S.2052、北8418号及《太平寰宇记》河内、鲁国郡姓望中有车氏。
(19)S.2052号河东、平阳、武威郡姓望中有贾氏。《太平寰宇记》平阳、武威郡有贾氏而河东无贾氏。“武□”即“武威”。
氏族志残卷
于段(1),
意之子,颛顼
□氏,承帝喾之苗裔,文王之[后](2)。/
□氏,承帝颛顼之苗裔,夏禹后。/
始平郡出四姓,雍州:冯、庞、宣、阴(3)。/
冯氏,承姬姓周文王裔(4),毕公高之后(5)。/
庞氏,承帝之苗裔,若□之胤绪,楚王子庞之后(6)。/
阴氏,承帝喾之苗裔,商武丁封为阴氏,遂有阴氏兴焉(7)。/
扶风郡出六姓,歧州:马、窦、班、辅、曾、惠(8)。/
马氏,承颛顼之苗裔,绪P.益之后(9)。/
窦氏,承颛顼之苗裔,夏禹之胤(10)。/
班氏,承后稷之苗裔,周文王之胤。(11)
辅氏,承姬姓周文王之苗裔,武王之胤绪,周照王之子。(12)。/
曾氏,承周成王之苗裔,鲁之胤绪,鲁P.禽之后(13)。/
惠氏,承姬姓周文王之苗[裔],鲁周公旦之胤绪,鲁P.禽之别族,柳下惠之后(14)。/
新平郡出一姓,幽()州:古(15)。/
古氏,承帝颛顼之苗裔,后稷之胤(16)。/
P.342l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曰:“P.3421号,氏族志残卷。即《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但与S.2052卷稍不同。”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巴黎所藏敦煌汉文卷子目录》:“P.3421号,氏族志残卷。”王仲荦及唐耕耦有辑录及考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二、第三辑)。本卷首尾俱残,残存三郡二十行。
(1)于段:S.2052号京兆郡姓望中有段氏。
(2)文王之:“之”后夺“后”字。
(3)S.2052、《太平寰宇记》卷二九始平郡所出姓望与本卷同。
(4)周文王之裔:王仲荦录文“裔”前有“苗”字,原卷无,王录文误。
(5)《广韵》上平声:“冯,……又姓,毕公高之后,食采于冯城,因而命氏。出杜陵及长乐房。”
(6)《广韵》上平声四江:“庞,姓也。出南安、南阳二望。本周文王子毕公高后,封于庞,因氏焉。”
  (7)P.2482《阴善雄墓志铭并序》:“府君讳善雄,字良剪,即武威郡贵门之胜族也。其先著姓。帝喾之苗裔,殷王五丁之后,因号阴氏焉。”
  (8)S.2052号歧州扶风郡出窦、马、曾、曹、万、寇、井、苏、惠、班、辅十一姓。《太平寰宇记》卷三十:“扶风郡六姓,马、窦、班、辅、鲁、惠。”曾,王仲荦释作“鲁”。
(9)S.3718《马和尚邈真赞并序》:“和尚俗姓马氏”,香号灵□,则扶风之苗裔矣。v生膺质,乃为敦煌人也。”《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六:“马,出自嬴姓,P.益之后。”《史记?秦本记》:“秦之先,帝颛琐之苗裔,孙曰女。”至柏翳“舜赐姓赢氏。”《广韵》上声三五马、P.2659《类书马字条》:“马……亦姓,扶风人,本自P.益之裔,赵奢封马服君,后遂氏焉。秦灭赵,徙奢孙兴于咸阳,为右内史,遂为扶风人。”
(10)《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四:“窦,出自姒姓夏后氏,帝相失国,其妃有仍氏方娠,逃出自窦,奔归有仍,生子少康,少康二子:曰杼,曰龙。留居有仍;遂为窦氏。”《广韵》去声五十侯:“窦,……又姓,出扶风、观津、河南三望。”
(11)班:《广韵》上平声二七删:“班,……亦姓,出扶风。《风俗通》云:楚令尹门班之后。”
(12)辅:《广韵》上声九:“辅,……亦姓,《左传》:晋大夫辅跞。又智果以智P.必亡,其宗改为辅氏。”
(13)曾:王仲荦释作“鲁”。《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七:“曾,出自姒姓,夏少康封其子曲烈于。鲁襄公六年,莒灭,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至曾顼,“顼家扶风,是为扶风房。”
(14)惠:《广韵》去声十霁:“惠,……又姓,出琅邪,周惠王之后。《通志?氏族略》惠氏望出扶风。
(15)新平郡……幽州:幽,“豳”之误。《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并作州新平郡。S.2052号及《太平寰宇记》卷三四新平郡出姓望中有古氏。《通志?氏族略》古氏望出新平。
(16)古:《广韵》上声十姥:“古……又姓,周太王去适歧,称古公,其后氏焉。”
寿昌县地境
西北去州一百二十里,公廨一百九十五千(1),户三百五十九,乡一。
右本汉龙勒县,魏正光六年改为寿昌郡(2),属瓜州。故书云旧瓜州即沙州是也。其州宜种美瓜,故号瓜州(3)。后帝因为南沙,改为西瓜州,移瓜州在东,今瓜州是也。宇文保定四年省入敦煌县(4)。武德二年又析置寿昌县。永徽元年废,乾封二年又置。建中初陷吐蕃。寺一:永安。镇二:龙勒、西关(5)。戍三:大水、紫金、西子亭。烽卅四(6)。栅二。堡五。
黑鼻山,县西南五十里。连延西至紫金,亦号紫金山,又至五亭山(7),亦号五亭山。
姚阅山,县东南一百八十里。其山因启为名。
龙勒山,县南一百八十里。周时龙马朝出咸阳,暮至寿昌,因以此山之下,遗其衔勒,故名龙勒山。
西紫亭山,县西南一百九十八里。其山色紫,故以为名。时人讹为子亭山。
大泽,县东七里。水草滋茂,牧放六畜,并在其中。
曲泽,县西北一百九十里。其泽迂曲,故以为名。
龙勒泉,县南一百八十里。按《西域[传]》云(8):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得骏马,愍而放之(9)。既至此泉,饮水鸣喷,辔衔落地,因以为名。
龙堆泉,县南五里。昔有骏马,未(来)至此泉(10),饮水嘶鸣(11),宛转回旋而去。今验池南有土堆,有似龙头,故号为龙堆泉。
寿昌海,源出县南十里。方圆一里,深浅不测,即渥洼池水也。长得天马之所(12)。大渠,县南十里,从渥洼池内穿入渠。
石门涧,源出县东南三里也(13)。
无卤涧,源出县西南十里也。
玉门关,县北一百六十里(14)。汉武帝元鼎九年置,并有都尉。《西域传》东即限以玉门,阳关也。
□□(破羌)亭(15),县东六十五里。前汉破羌将军辛武贤败破羌戎讫,于此筑亭,故号破羌亭。
石城,本汉楼兰国。《汉书?[西域传]》云(16):去长安六千一百里。地多沙卤,少田出玉。傅介子既杀其王,汉立其弟,更名鄯善。随(隋)置鄯善镇。随(隋)乱,其城乃空(17)。自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据此城,胡人随之,因成聚落,名其城曰兴谷城(18)。四面并是沙卤。上元二年改为石城镇,属沙州(19)。东去沙州一千五百八十里。屯城,西去石城一百八十里。鄯善质子尉屠耆归,单弱,请天子:国中有伊循城,地肥美,愿遣一将屯田积谷,得依其威重。于是汉遣司马及吏士屯田伊循以镇之,即此也。鄯善大城遂名小鄯善(20),今名屯城。
新城,康艳典之居鄯善,先修此城,汉名弩支城。东去鄯善三百三十里也(21)。
葡萄城,康艳典筑。在石城北四里。种葡萄于城中,甚美,因号葡萄城也。
萨毗城,在镇城东南四百八十里。其城康艳典置筑,近萨毗城泽险(22),恒有土(吐)蕃土(吐)谷[浑]贼往来(23)。
鄯善城,周回一千六百卅步(24)。汉鄯善城见破坏,在石城镇[东]二十步(25)。
故屯城,在石城西北(26)。
西寿昌城,县西北五里(27)。汉武[帝]八年创置(28)。
蒲昌海,在石城镇东北三百廿里。其海圆广四百里。《汉书?西域传》:此海西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国南山之下。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29),一名盐泽。流于积石,名中国河也(30)。
播仙镇,故沮末城。《汉书?西域传》云,去长安六千八百廿里。随(隋)[置]沮末郡(31)。上元三年改为播仙镇也。
沮末河,源从南山大谷口出。源去镇五百里,经沮末城下过用(因)以为名(32)。
已前城镇并落土(吐)蕃,亦是胡戎之地也。
晋天福十年乙巳岁六月九日,州学博士翟上寿昌张县令《地境》一本。
《寿昌县地境》,转录于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曰:“敦煌石室出五代后晋天福十年(公元九四五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卷子,首尾完整,今藏敦煌某氏。余于三一年冬至敦煌,即闻此书,而藏者始终s不i人,仅从窦萃五、吕少卿两先生处得见钞本,据以录副。石室所出瓜沙古地志,散在中外无虑十余种,大都残缺不全,以此卷之首尾完整者尚不多觏,因亟以所录副本布于世。以来见原卷,是以行数以及长短,俱付阙如,钞本误字,未由校正,亦悉仍其旧。原本文辞简略,误文脱字不一而足,因刺取他书,间予疏释,著之篇首。”
(1)公廨一百九十五千:S788号《沙州图经》作“公廨二百七十五。”
(2)见S788号校注(17)。
(3)《汉书?地理志》敦煌:“杜林以为古瓜州地,生美瓜。”颜注曰:“其地今犹出大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续汉书?郡国志》:“敦煌,古瓜州,生美瓜。”《拾遗记》卷六:“后汉明帝阴贵人梦食瓜甚美,帝使求诸方国,时敦煌献异瓜种,……瓜名‘穹隆’,长三尺,而屈曲,味美如饴。父老云:‘昔道士从蓬莱山得此瓜,云是崆峒灵瓜,四劫一实,西王母遗于此地,世代遐绝,其实颇在。’”
(4)宇文保定四年省入敦煌县:《旧唐书?地理志》:“周改敦煌为鸣沙县,取县界山名。”
《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周武帝改为鸣沙县……”寿昌县“周武帝省入鸣沙县。”足证敦煌县为鸣沙县之误。
(5)见S788号校注(21)。
(6)烽卅四:S788号作“烽四十四”。
(7)又至五亭山:山,衍字。据P5034号《沙州地志》应作“又至五亭”。
(8)按西域云:应作“按《西域传》云”,夺一“传”字。
(9)《汉书.西域传》曰:“……上遣使者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善马。宛王以汉绝远,大兵不能至,爱其宝马不肯与。……于是天子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前后十余万人伐宛,连四年,宛人斩其王毋寡首,献马三千匹,汉军乃还。”
(10)未至此泉:应作“来至此泉”,“未”与“来”,形近致误。S367号亦作“来至”。
(11)嘶鸣:S367号《沙州伊州地志》作“鸣喷”。
(12)长得天马之所:S367号作“汉得天马之处也”。
(13)县东南:P2691号《沙州城土境》同,S367号作“县南”。
(14)县北一百六十里:《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玉门关,在县西北一百一十七里。”
《史记?大宛列传》正义引《括地志》作“一百十八里”。
(15)□□亭:P2691号作“破羌亭”。
(16)汉书云,P367号作“《汉书?西域传》云”,据补。
(17)随,应作“隋”。其城乃空,S367号作“其城遂废”。
(18)兴谷城:S367号作“典合城”。疑“兴谷”为“典合”之误;
(19)属沙州:S367号作“隶沙州”。
(20)鄯善大城遂名小鄯善:此句文意不通,有夺字。S367号作“胡以西有鄯善大城,遂为小鄯善”。
(21)三百三十里:S367号作“二百四十里”。
(22)近萨毗城泽险:此句有脱文衍字,S367号作“其城近萨毗泽,山险阻”。
(23)恒有土蕃土谷贼往来,S367号作“恒有吐蕃及吐谷浑来往不绝。”据以补正。
(24)一千六百卅步,S367号作“一千六百四十步”。
  (25)在石城镇二十步:镇后夺一字,据S367号,应作:“在石城镇东二十步”。
  (26)故屯城,在石城西北:有误。S367号作“古屯城,在屯城西北”。 P5034号同,“石”为“屯”之误。
(27)县西北五里:P2691号作“县西二十五里。”《地境》误。
(28)汉武八年创置:疑有脱文误字。汉武帝年号无过六年者。
(29)北流与葱岭东注蒲昌海:“岭”后有脱文,S867号作“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据之补正。
(30)流于积石名中国河也:S867号作“伏流地下,南出积石,为中国河焉也。”
(31)随沮末郡:S367号作“隋置且末郡”,据之补正。
(32)用以为名:用,应作“因”,形近致误。
  泾、渭白渠及诸大渠用水溉灌之处(1),皆安斗门,并/须累石及安木傍壁,仰使牢固,不得当渠造堰。/
  诸溉灌大渠,有水下地高者,不得当渠堰,听/于上流势高之处,为斗门引取,其斗门皆须州、县官/司检行安置,不得私造。其傍支渠有地高水下,须临/时(暂)溉灌者,听之。凡浇田皆仰预知,须亩依次/取用,水遍,即令闭塞,务使均普,不得遍并。/
诸渠长及斗门长至浇田之时,专知节水多少,其州/县每年可差一官检校,长官及都水官司时加巡察。/若用水得所,田畴丰殖,及用水不平,并虚弃水利/者,年终录为功过附考。/
京兆府高陵县界(2),清、白二渠交口著斗门,堰清水,恒/准水为五分,三分入中白渠(3),二分入清渠(4)。若水两过,多/即与上下用水处相知,开放还入清水。二月一日以/前,八月卅日以后,亦任开放。泾、渭二水大白渠(5),每年/京兆少尹一人检校。其二水口大斗门至浇田之时,须/有开下,放水多少,委当界县官共专,当官司相/知,量事开闭。/
泾水南白渠(6)、中白渠,南渠水口初分欲入中白渠、隅南/渠处,各著斗门。堰南白渠水一尺以上,二尺以下,/入中自渠及隅南渠。若两水过多,放还本渠。其南/、北白渠(7),雨水泛涨,旧有泄水处,令水次州县相知,检/校疏决,勿使损田。/
龙首泾堰,五门、六门、升原等堰(8),令随近县官专/知检校,仍堰别各于州县差中男廿人,匠十二人,分/番看守,开闭节水,所有损坏,随即修理。如破多/人少,任县申州,差夫相助。/
蓝田新开渠每斗门置长一人(9),有水槽处置二人,/恒令巡行。若渠、堰破坏,即用随近人修理,公私材/木,并听运下。百姓须溉田处,令造斗门节用,勿/令废运。其蓝田以东,先有水}者,仰}主作节/水斗门,使通水过。/
合壁官旧渠深处,量置斗门节水,使得平满,/听百姓以次取用。仍量置渠长、斗门长检校。若/灌溉周遍,令依旧流,不得因兹弃水。/
河西诸州用水溉田(10),其州、县、府、镇官人公廨田及职/田,计营田须亩,共百姓均出人功,同修渠、堰。若田多水/少,亦准百姓量减少营。/
  扬州扬子津斗门二所(11),宜于所营三府兵及轻疾内(12),/量差分番守当,随须开闭。若有毁坏,便令两处/并功修理。从中桥以下(13),洛水内及城内在侧不得造/浮}及捺堰。/
  洛水中桥、天津桥等(14),每令桥南北捉街卫士洒扫,/所有穿穴,随即陪填。仍令巡街郎将等检校,勿/使非理破损。若水涨,令县家检校。/
诸水碾},若拥水质泥塞渠,不自疏导,致令水/溢渠坏,于公私有妨者,碾}即令毁破。/
同州河西县(此字待造)水(15),正月一日以后,七月卅日以前,听百姓/用水,仍令分水入通灵陂(16)。/
诸州运船向北太仓,从子苑内过者,若经宿,船别/留一两人看守,余并V出。/
沙州用水浇田,令县官检校(17)。仍置前官四人,三月以/后,九月以前行水时,前官各借官马一匹。/
会宁关有船伍拾(18),使宜令所官差强了官检校,/著兵防守,勿令北岸停泊。自余缘河堪渡处,亦/委所在军州严加捉搦。/
沧、瀛、贝、莫、登、莱、海、泗、魏、德等十州共差水手五千/四百人(19),三千四百人海运,二千人平河,宜二年与不烦/更给勋赐,仍折免将役年及正役年课役,兼准/毛丁例,每夫一年各贴一丁,其丁取免杂徭人,家道/稍殷有者,人出二千五百文资助。/
胜州转运水手一百廿人(20),均出晋、绛两州,取勋官充。/不足,兼取白丁,并二年与替。其勋官每年赐勋一/转,赐绢三疋、布三端,以当州应入京物钱充。其白/丁充者,应免课役及资助,并准海运水手例。不愿/代者,听之。/
河阳桥置水手二百五十人(21),陕州大阳桥置水手二/百人(22),仍各置竹木匠十人,在水手数内。其河阳桥水/手于河阳县取一百人,余出河清、济源、偃师、汜水、/巩、温等县(23)。其大阳桥水手出当州,并于八等以下/户取白丁灼然解水者,分为四番,并免课役,不在征防、杂抽、使役及简点之限。一补以后,非身死遭忧/不得辄替。如不存检校,致有损坏,所由官与下/考,水手决卅。
  安东都里镇防人粮,令莱州召取/当州经渡海得勋人谙知风水者(24),置海师贰人,拖/师肆人,余蓬莱镇令候风调海晏并运镇粮(25)。/同京官上勋官例,年满听选。/
  桂、广二府铸钱及岭南诸州庸调并和市折租/等物(26),递至扬州,讫令扬州差纲部领送都,应须/运脚,于所送物内取充。/
诸灌溉小渠上先有碾},其水以下即弃者,每年/八月卅日以后,正月一日以前,听动用。自余之月,仰所/管官司于用}斗门下,着封印,仍去却}石,/先尽百姓溉灌,若天雨水足,不须浇田,任听动用,/共傍渠疑有偷水之},亦准此断塞。/
都水监三津各配守桥丁卅人,于白丁中男内取灼然/便水者充,分为四番上下,仍不在简点及杂徭之限。/五月一日以后,九月半以前,不得去家十里。每水大涨,/即追赴桥。如能接得公私材木筏等,依令分赏。/三津仍各配木匠八人,四番上下。若破坏多,当桥丁匠/不足,三桥通役。如又不足,仰本县长官量差役,事/了日停。都水监渔师二百五十人,其中长上十人,随/驾京都,短番一百廿人,出虢州,明资一百廿人,出房/州。各分为四番上下,每番送三十人,并取白丁及杂色/人五等已下户充,并简善采捕者为之。免其课役/及杂徭。本司杂户、官户,并令教习,年满廿,补替/渔师。其应上人,限每月卅日文牒并身到所由。其/尚食、典膳、祠祭、中书门下所须鱼,并都水采之。/诸陵各所管县供,余应给鱼处及冬藏度支,/每年支钱二百贯,送都水监量依时价给值。仍/随季具破除,见在申比部勾覆,年终具录,申所/司计会,如有回残,入来年支数。/
  虽非采木限内,亦听送运。即虽在运木限内,木运/已了及水大有余,溉灌须水,亦听兼用。/
  京兆府灞桥(27),河南府永济桥,差应上勋官并兵部/散官(28),季别一人,折番检校。仍取当县残疾及中男/分番守当。灞桥番别五人,永济桥番别二人。/诸州贮官船之处须渔膏供用者,量须□/役当处防人采取,无防人之处,通役杂职。/
皇城内沟渠拥塞停水之处及道损坏,皆令/当处诸司修理。其桥将作修造。十字街侧,令当/铺卫士修理。其京城内及罗郭墙,各依地分当坊/修理。
河阳桥每年所须竹索,令宣、常、洪三州口口/匠预造,宣、洪州各大索二十条,常州小索一千二百条,/脚以官物充。仍差纲部送,量程发遣,使及期/限。大阳,蒲津桥竹索,每三年一度令司竹监给竹(29),/役津家水手造充。其旧索每委所由检覆,如/斟量牢好,即且用,不得浪有毁换。其供桥杂/匠,料须多少,预申所司量配,先取桥人充。若/无巧手,听以次差配,依番追上。若须并使亦,任/津司与管匠州相知,量事折番,随S.追役。如当/年无役,准式征课。/诸浮桥脚船皆预备半副,自余调度,预备/一副,随阙代换。河阳桥船于□(常?)、洪二州役丁匠造/送。大阳,蒲津船于岚、石、隰、胜、慈等州折丁/材木,浮送桥所,役匠造供。若桥所见匠不充,亦/申所司量配。自余供桥调度,并杂物二事,以□/仰以当桥所换,不任用物迥易便亢。若用不足,即/预申省与桥侧州县相知,量以官物充。每年出/入破用,录申所司勾当。其有侧近可采造者,役/水手、镇兵、杂匠等贮,随需给用。必使预为支/拟,不得临时阙事。/
诸置浮桥处,每年十月以后及牡开解合□□/抽正解合所须人夫,采运榆条,造石笼及短(待查)索等/杂役者,皆先役当津水手及前所配兵。若不足,/以镇兵及桥侧州县人夫充,即桥在两州两县□/者,亦于两州两县准户差,仍与津司相知,□/须多少,使得济事,役各不得过十日。/
蒲津桥水匠一十五人,虔州大一水赣石险难□□/给水匠十五人,并于本州白丁便水及解木□□/充。分为四番上下,免其课役。/
孝义桥所须竹笼配宣、饶等州造送(30),应□□/塞击笼船别给水手一人,分为四番,其各□□□,/笼取河阳桥故退者充。
P.2507号《水部式》残卷,首尾俱缺,存一百四十四行。关于卷子的年代;我们从同州西河县称谓看,《旧唐书?地理志》同州夏阳县:“夏阳,武德三年,分A阳于此置河西县。乾元三年,为夏阳。”《新唐书?地理志》亦曰:“夏阳,本河西,武德三年析A阳置,又以河西、A阳、韩城置西韩州,乾元三年更河西曰夏阳,隶河中,后复来属。”西韩州的废除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夏阳县“贞观八年废西韩州,以县属同州,乾元三年改为夏阳县。”夏阳县称之为河西属同州只有在贞观八年到乾元三年之间。又本卷有中桥,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河南县“中桥,咸亨三年造……。”通灵陂,《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朝邑县:“通灵陂,……开元初,姜师度为刺史,引洛水及堰黄河以灌之,种稻田二千余顷。” 《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姜师度传》作开元七年。孝义桥,《新唐书?地理志》河南府偃师县:“天宝七载,尹韦济以北坡道迂,自县东山下开新道通孝义桥。”虽未记孝义桥设置年代。但孝义桥作为交通要道应起于此时。据此,文书的撰写当在天宝七年以后,又天宝十五年发生了安史之乱,东西京失守,至德二年九月收复京师,十月收复东京,次年二月改元乾元,故至德、乾元年间,兵灾未断,两京被劫掠,唐王朝忙于平叛,不可能有暇订制度。所以《水部式》当为开元天宝年间制度。仁井田认为其制作年代为开元十三年以后的开元年间,王永兴《敦煌写本唐开元水部校释》同意此说,(《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三辑、《中国法制史》第三部第一九章。)并录文考释。
  (1)《汉书?地理志》曰:“后十六岁,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白渠受泾入渭,故曰泾渭白渠,至唐宋沿用不废。
  (2)《新唐书?地理志》京兆府高陵县:“古有白渠,宝历元年,令刘仁师请更水道,渠成,名刘公,堰曰彭城。”
  (3)《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京兆府泾阳县:“中白渠,首受太白渠,东流入高陵县界。”
(4)清渠,史籍不载。
(5)当作“太白渠。《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京兆府泾阳县:“太白渠,在县东十里。”
(6)《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京兆府泾阳县:“南白渠,首受中白渠水,东南流,亦入高陵县界。”《宋史?河渠志》:“三白渠,在京兆泾阳县。”又曰:“其三白渠溉泾阳,栎阳、高陵、云阳、三原、富平六县田三千八百五十顷,此渠衣食之源也,望令增筑堤堰,以固护之。”三白渠当指太白、中白、南白渠。
(7)北白渠,史籍不载。
(8)龙首,即龙首堰。《长安志》九唐京城三永嘉坊条:“坊南龙首渠,一名核蹇嗜昕远狭籽呦轮В核绷鳎脸だ制挛鞅狈治绷魅朐罚髑髂狭鳎拍狭魅氤牵朔挥治髂狭鳎饲旃胛鳎骶ひ捣弧⒊缛史弧⒕傲郏治魅牖食牵俑嗄希绷鳎志妓啵退履诜恢鳎直绷魅氤乔畔隆!绷浊核桑喝肭诘亩访叛叱屏籽摺S痔仆莩纬窍赜辛浊荨逗菏椤す典尽费闲茏嘈蓿骸白哉饕逅辽萄丈较拢孪嗤ㄒ!源耸肌4┣昧牵拭涣浊!薄对涂は赝贾尽芬嘤性亍c撸柚糜阢系亩访叛摺!短苹嵋肪戆司旁疲骸按罄哪晡逶率迦针罚呒嘞确希肆罴粗谩!鄙撸卺莩虏窒亍!恫岣辍肪硭木牌甙罴撇亢忧骸跋毯嗳暧谄缰莩虏窒囟峡妓肷ù炀┕食恰!薄缎绿剖椤さ乩碇尽贩锵韪较兀骸坝治鞅庇猩F水至咸阳,垂拱初运歧、陇水入京诚。”宝鸡县:“东有渠引渭水入升原渠,通长安故城,咸通三年开。”渭水入升原渠的斗门堰当即升原堰。五门、六门堰:《册府元龟》卷四九七邦计部河渠二,大历十二年京兆尹黎干“又奏请修六门堰。许之。”《新唐书?百官志》河渠署:“兴城、五门、六门、龙首、泾堰、滋陧,凡六堰,皆有丞一人,从九品下。”
  (9)《新唐书?地理志》京兆府蓝田县:“武德六年,宁民(即蓝田)令颜咏(此字待查)引南山水入京城。”新开渠当凿于此时。
  (10)河西节度使所统凉、甘、肃、瓜、沙、伊、西等州称河西诸州。
(11)《新唐书?李袭誉传》:“扬州,江吴大都会,俗喜商贾,不事农。袭誉为引雷陂水,筑勾城塘,溉田八百顷,以尽地利,民多归本,……。”《新唐书?地理志》又曰:“有爱敬水门,贞元四年,节度使杜亚自江都西循蜀冈之右,引陂趋城隅以通漕,溉夹陂田。宝历二年,漕渠浅,输不及期盐铁使王播自七里港引渠东注官河,以便漕运。”《元和郡县图志阙卷逸文》卷二扬州江都县:“合渎渠,在县东二里,本吴所掘邗沟江、淮之水路也。今谓之官河,亦谓之山阳浊。”
(12)扬州有四府,《新唐书?地理志》:扬州“有府四,曰江平、新林、方山、邗江。”
(13)中桥,在唐河南府河南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五“中桥,咸亨三年造,累石为脚,如天津桥之制。”
(14)《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河南县:“天津桥,在县北四里。隋炀帝大业元年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链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然洛水溢,浮桥辄坏。贞观十四年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尔雅》:‘箕、斗之间为天汉之津’,故取名焉”《新唐书?地理志》河南县“龙门山东抵天津,有伊水石堰,……。”《旧唐书?玄宗纪》:开元二十年夏,四月“癸巳,改造天津桥,毁皇津桥,合为一桥。”
(15)(此字待造)水: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同州夏阳县本河西县,乾元三年改名夏阳。《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A阳县:“《水经注》曰A阳城南有溢(待查)水:东流注于河,即A水也。按(此字待造)水,蒲池(此字待造)水与南(此字待造)水,并在旧西河县南五里,今A阳界内。”
(16)通灵陂:《新唐书?地理志》同州朝邑县:“北四里有通灵陂,开元七年,刺史姜师度引洛堰河以溉田百余顷。”《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朝邑县:“通灵陂,在县北四里二百三十步。”《旧唐书?姜师度传》:“再迁同州刺史,又于朝邑、河西二县界,就古通灵陂,择地引洛水及堰黄河灌之,以种稻田,凡二千顷,内置屯十余所,收获万计。”
(17)沙州用水法则,P.3550号《敦煌水渠》(又名《行水则》)记载详尽。
(18)《元和郡县图志》卷四会州会宁县:“会宁关,东南去州一百八十里。”
(19)魏、贝、德、沧诸州,永济渠经其境,瀛、莫二州,滹沱河经其州界。泗州为淮、泗必经之地,登、莱、海三州是海运集散地,东至辽东、朝鲜、日本,南达吴越、交广等。
(20)胜州属关内道,有榆林关。
(21)河阳桥,在唐河南府河阳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阳县有中浑城,“天宝以来,亦于其上置关。……造浮桥,架黄河为之,以船为脚,竹笼互之。《晋阳秋》云‘杜元凯造河桥于富平津’,即此也。船笼出洪州。”
(22)《元和郡县图志》卷六陕州陕县:“大阳桥,长七十六丈,广二丈,架黄河为之,在县东北三里。贞观十一年,太宗东巡,遣武侯将军丘行恭营造。”《新唐书?地理志》陕县:“有大阳故关,即茅津,一曰陕津,贞观十一年造浮梁。”
(23)河清等七县会昌三年前属河南府,《旧唐书?地理志》:“河阳、汜水、温、河阴以上县,会昌三年,割属孟州,……济源还怀州,……”
(24)《新唐书?地理志》:“安东,上都护府,总章元年,李奁礁呃龉冒捕蓟じ谄饺酪酝持!显赆懔啥食牵欠锒暧轴阈鲁恰Jダ旮捕级礁窳旮垂拭?暧轴阌诹晌鞴士こ恰V恋潞蠓稀!
(25)《新唐书?地理志》:莱州“又有蓬莱镇兵,亦曰‘挽强兵’”。
(26)桂、广二府:指桂州都督府和广州都督府。
(27)灞桥:在京兆府万年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一:“霸水,在县东二十里。霸桥,隋开皇三年造,唐隆二年仍在旧所创制为南北二桥。”
(28)永济桥:在唐河南府寿安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曰:“永济桥,在县西七十里,隋炀帝大业三年置,架洛水。隋乱,毁废。贞观八年修造舟为梁,长四十丈三尺,广二丈六尺。”
(29)《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朝邑县:“县西南有蒲津关。”“河桥,本秦后子奔晋,造舟于河,通秦、晋之道,今属河西县。”又卷十二河中府河东县:“蒲坂关,一名蒲津关,在县西四里。……今造舟为梁,其制甚盛,每岁征竹索价谓之桥脚钱,数至二万,亦河关之巨防。”
(30)孝义桥:在唐河南府偃师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五:“天宝七年四月,河南尹韦济奏,于偃师县东山下开驿路通孝义桥,废北坡义堂路焉。”《新唐书?地理志》同。
五台山志残卷
佛说《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南阎浮提东北方有/金色世界清凉宝山(1),其山五峰迥耸,万仞峨/嵯,府(俯) 视人寰,傍观日月(2),仲夏季月,花木芳/荣(3),常切寒风,每凝冰雪,所以众号清凉山矣(4)。/文殊大士(5),现在其中。中台高四十里,顶有平地/三百余顷(6);孟冬积雪,仲夏方消,异草名花,/间出其顶(7);六七里下,方有树木,阳面有枝,/阴面无叶(8)。傍有池水,名号太华,人见浅深,/随其福德(9)。
东台高三十七里(10),亦无树木,顶平/地五亩(顷)已来(11)。异鸟灵禽,梵音响亮,名花/软草,烂(兰)若红祠(12)。上有孔省(雀)台(13),凤凰穴(14),/那罗延窟(15),斫伽罗山(16)。东望沧溟,如观掌内。
《五台山志残卷》,附写在P.2977号《法宝东流因缘》之后,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都没有命名。文书仅存五台山的立名、中台、东台三部分,校之于S.529号背《诸山圣迹志》第一五台山部分,其词句、书写顺序、格式与内容完全一致。由此推知,唐五代时在敦煌地区流传有《五台山志》,本卷当为《五台山志》抄本。
(1)S.529号《诸山圣迹志》“北方”后有“震旦国”三字。
(2)府视人寰傍日月:S.529号作“府视人寰,傍观日月”。“”,“观”的异体字。
(3)花木芳荣:S.529号作“花木庭荣”。
(4)清凉山:又称清凉宝山,即五台山。《古清凉传》卷上曰:“谨按《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今山上有清凉寺,下有五台县清凉府,此实当为龟鉴矣。一名五台山,其中五山高耸,顶上并不生林木,事同积土,故谓之台矣。郦道元《水经注》云:其山,五峰巍然,迥出群山之上,故谓之五峰。”《广清凉传》卷上曰:“按《华严经疏》云: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山,顶无林木,如累土之台,故曰五台。”《续清凉传》卷上:“夫清凉山者,大唐东北,燕赵西南,山名紫府,地名清凉,乃菩萨修行之地,是神龙久住之乡,冬观五顶如银,夏睹千峰似锦,实文殊之窟宅。”五台山,山有五峰,又称五峰,或五老峰。P.4641号《五台山圣境赞》:“震旦五峰添圣花,汉朝七日放光明。”P.5005号《送薛弁归河东举》诗:“薛住故乡处,五老峰西头。”《宋高僧传》卷六《唐五台山华严寺志远传》:“因命同辈,追游五峰。”卷二一《唐清凉山秘魔严常遇传》:“大中四年,杖锡离燕,孤征朔雪,祁冱千里,径涉五峰。”
(5)文殊大土:《宋高僧传》卷二《唐五台山佛陀波利传》:“闻文殊大士隐迹此山。”文殊,常称大圣。P.4077、P.4514、P.4045号《文殊师利像题记》曰:“此五台山中文殊师利大圣真仪变现多般,威灵叵测,久成正觉,隐法界身,□广大相,与万菩萨住清凉山。”传说文殊菩萨常化现于五台山中:《古清凉传》卷上:“谨按《华严经?菩萨住处品》
云:……过去有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常为说法。”P.2483号《五台山赞》曰:“文殊菩萨五台山,遍化神通在世间,或现大身遍世间,或现小身磔(待查)微尘。……菩萨或然现两足,或现虚空遍世间,或时化作九色鹿,或即化作莽蛇身,或然变现虚空坐,或则化作老人身。”关于文殊菩萨化现于五台山,S.397、S.529、P.3931号等地理文书及P.3360 、S.467、S.2080、S.2985、S.4012号《五台山曲子词》;P.4560、P.4608、P.4625、P.4805、P.4847、S.4039、S.5456、S.5473、S.5487、S.5573、B8325号(此卷号似有误)《五台山赞》(甲类);P.3645、P.2483、S.370号《五台山赞》(乙类);P.2483号《五台山赞》(丙类);P.4617、P.4641、S.4504号《五台山圣境赞》及P.3644号《礼五台山偈》中都有记载。
(6)S.529号同,唯“三百余顷,作“三二百顷”。《古清凉传》卷上:“中台,高四十里,顶上平地,周回六里零二百步。”
(7)间出其顶:其,S.529号作“台”。
(8)阳面有枝阴面无叶:S.529号作“阳面枝,阴北叶”。《古清凉传》卷上曰“台顶四畔,各二里,绝无树木,唯有细草霍靡存焉。诸台,无树有草,例皆准此。”S.529号:“去台顶六七里外,方有树木。”
(9)太华池,S.529号曰:“上有一池水,名曰□华。人见深浅,随其福德,清澈赞叹,味极甜甜,此是东圣澡盥处也。”《古清凉传》卷上:“……稍近西北,有太华泉,亦名□池。周回三十八步,水深一尺四寸。前后感者,或深或浅不同,其水清澈凝映,未尝减竭,皆为圣人盥漱之处。”卷下曰:“时有一尼,独往太华池供养。”《续高僧传》卷二五《释明隐传》:“五台山者,S.为神圣所息,中台最高,所望诸山并下,上有大泉名曰太华,傍有二塔。”太华池,又名玉华池。S.467《五台山曲子六首》中台,“玉花池,金沙畔,冰窟千年,到者身心战,合掌望空重发愿,五色祥云一日三回现。”S.2080号玉花池作玉华池。P.4617号《五台山圣境赞》中台,“玉华潜与海门通,四面山朝势不同。”P.2483号《五台山赞》:《中台顶上玉华泉”。
(10)三十七里:S.529号同。《古清凉传》作“三十八里”。
(11)顶有平地五亩已来:《古清凉传》作“顶上平地,周回三里。”S.529号作“顶有平[地]五顷已来”。亩,“顷”之误也。
(12)烂若红祠:烂,“兰”之误也。
(13)孔省台:省,“雀”之误也。S.529号作“孔穴”。
(14)凤凰穴:S.529号作“凤凰岩”。
(15)那罗延窟:S.529号、《广清凉传》皆载东台有那罗延窟,P.4617号《五台山圣境赞》东台:“风云每从岩下起,那罗延窟有龙蟠。”P.4647号《五台山赞》:“东台东脚那罗延”。
  (16)斫伽罗山:《广清凉传》作“研伽罗山”,“东台,旧名雪峰,山麓有研伽罗山。当是。
往五台山行记
十里,有真身毗沙门天王。/代州圆果寺有舍利塔(1)。/
去过雁门关(2),南至忻州,内有仁泽寺,/开元寺,铁佛寺(3)。
一戊寅年出沙州(4),/二月二十至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五台山者,文殊菩萨居处(5)。辛卯岁(6)十一月回路到□(后缺)
P.3973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P.3973,千字文残卷(有注)。背为兄弟无语分事一道。”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以《千字文残卷》为正面。在《十字文注》前部有六行残文,审其内容,实为敦煌一僧人自晋北入代经雁门关到五台山行记,残卷记载该僧人戊寅年从沙州出发,二月二十日至五台山,辛卯年十月返回沙州,故定名为《往五台山行记》。与S.397、P.4648号同属一类。而S.397、P.4648号皆记载从晋南到五台山路线,反映沙州到五台山路程取瓜、肃、甘、凉、灵、方渠镇、、长安、东京、太原、五台山,且研究的人比较多。本卷的价值在于揭示了唐末五代沙州到五台山还有一条北道,即从灵州北折,经丰、胜、朔、代、忻到五台山。本卷长期湮没无闻,无人对其进行过研究。
(1)S.2977号《法宝东流因缘》记载阿育王造舍利塔,大唐国境内有一十九所,“代州香谷县圆果寺”为其一。代州圆果寺在代州城内,代州治雁门县,雁门县不曾称香谷县,疑香谷为雁门之误。《嘉庆一统志》代州圆果寺“在州城东北隅,隋开皇中建,有砖塔,高一百二十尺。”
(2)雁门关:唐代州雁门县。据《新唐书?地理志》“有东陉关、西陉关。”西陉关即雁门关,在雁门县北。《隋书?地理志》:雁门郡“有关官,有长城,有叠头山,有夏屋山。”《明史?地理志》:代州“句注山在西,亦名西陉,亦曰雁门山,其北为雁门关,……又于关北置广武营城。”《嘉庆重修一统志》:代州直隶州关隘“雁门关,在州西北三十里,一名西陉关。《唐书?地理志》代州雁门县有东陉、西陉二关。《太平寰宇记》西陉关,在雁门县西北五十里。《州志》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岩峭拔,中路盘旋崎岖,唐于绝顶置关,元时关废。明初移今所。筑城周二里有奇,两山夹峙,形势雄胜,即句注故道也。西抵宁武偏头,东连紫荆倒马,逼近朔州威远,为山之屏垣。”P.2511号《诸道山河地名要略第二》记载代州十三塞中有西陆山,疑为西陉山,但方位异,“在唐林县界”。本卷先至代州,然后经雁门关至忻州,或唐末五代时雁门关位置有所变动。《通典》卷一百七十九代州雁门郡:“郡城,后魏所置。郡南三十里有东陉关,甚险固”。本卷之雁门关或即东陉关。
(3)《嘉庆重修一统志》忻州直隶州有名寺五:香泉寺、兴国寺、福田寺、华盖寺、功德寺。仅兴国寺在州城内,唐仪凤中建。本卷所记仁泽、开元、铁佛三寺,名皆不载史籍,本卷可补其不足。
(4)唐五代宋初戊寅年有公元618、678、738、798、858、918、978年。本卷所述戊寅年当于唐未五代宋初求之。
(5)见P.2977号《五台山志残卷》注(5)、(6)。
(6)唐五代宋初辛卯岁有公元631、691、751、811、871、931、991年。本卷辛卯岁当于唐末五代求之。
往五台山行记
早晨离州(1),二十余[里],地至
至酉时到牛仿店吴家安下。/七日至天井关张家(2),吃饭后,至泽州开元寺主院/内宿(3)。
九日斋后,离泽州,至新店宿。十日至□□/县十五里吃食斋(4),又行八十里至寒店高家□(5)。/十一日卯时起,行四十里到潞府城南,李家受供□(养)(6)。/
二月十一日入城。十二日参使。延唐寺常住院安□。/巡礼开元寺内二塔、龙兴寺有塔,广济禅院、延庆禅[院](7)有二塔、/普通、楞严禅院、胜愿尼寺、上生尼[寺](8)。/城内诸寺有七大藏经。十三日参王侍中(9),屋□□/其妙供养。十四[日]女弟子氏施香一两,受[供养]。/十五日天王院供养。十六日有市内弟子供养。/十七[日]市内李八郎家供养。
十七日巳时离潞/府进行四十里,至积石驿乔家宿。至十八日进行/四十里至太平驿王家受供养(10),又行四十里,/至思亭驿宿。十九日于思亭驿受供养,/斋后发行,四十里至乱柳宿。廿日受供养,/斋后进程,行五十里至交口宿。廿日卯时发行,/三十里于团城驿赵家受供养,又行四十里,/到南石会关宿。 廿二日卯时发行,到北石会关/行十里(11),于忽延家受供养,又行四十里,到/团(?)P.谷口普通禅院宿(12)。廿三日卯时发行,二十里/至团柏店张家受供养,又行四十里,至徐沟李家/宿。
廿四日卯时发行卅里南桥受供养,又行十里/到太原城内,大安寺内常住库安下(13)。廿五日前衙参/太傅。二月廿八日下手画台山图(14)。廿九日长画至终。/
三月十七日巡游诸寺,在河东城内(15)。第一礼大崇/福寺(16),入得寺门,有五层乾元长寿阁。又入大/中寺,入得寺门,有大阁,有铁佛一尊。入净明寺,/有真身舍利塔。相次城内游礼皆遍。
又于京西北及正西山内(17),有一十所山寺,皆遍礼/讫。京西北有开化大阁,兼有石佛一尊,又正西有/山,有阁一所,名童子像阁(18),兼有石佛。
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P.4648,旅行日记(盖往礼五台山者)。”黄永武《敦煌宝藏》亦定名为《旅行日记》。据本卷文意及行程路线,应定名为《往五台山行记》。本卷首尾残缺,起于怀州至于太原,残存三十四行。
(1)应是怀州,《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六:怀州“北至泽州一百四十里”。
(2)《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五泽州晋城县:“天井故关,一名太行关,在县南四十五里太行山上。”
(3)泽州,属潞州节度使管,开元寺为泽州名寺。
(4)至□□县,应作“至高平县”,高平县在泽州北八十里,泽潞通道经其城。
(5)□,以文义揆之,应作“宿”。
(6)缺字应作“养”。潞府城,指潞州节度使治所上党县。《新唐书?地理志》:“潞州上党郡,大都督府。”《旧唐书?地理志》:“昭义军节度使,治潞州,领潞、泽、邢、场⒋盼逯荨!碧颇┪宕保越谡蛑嗡聘纭吨钌绞ゼV尽烦普蛑菸蚋褐菸焊
(7)应作“禅院”。
(8)应作“尼寺”。
(9)王侍中:其人待考。
(10)《资治通鉴》卷二九一胡三省注:“太平驿在潞州北八十里。”卷二四八注:“太平驿,东南距潞州八十里。”
(11)石会关:潞州至太原必经之地,是太原南边重要关口,文献记载较多,但记石会关有南北二关,仅此一处。
(12)《资治通鉴》卷二九一胡三省注:“宋白曰:梁侯驿,在团柏谷南,太平驿西北。”《元丰九域志》卷四太原府祁县有“团柏一镇。”《明史?地理志》太原府祁县“又东有团柏谷。”
(13)太原大安寺;S.397号有详载。
(14)台山图:即五台山图。敦煌莫高窟第九窟中心柱东向龛内南壁、第六十一窟西壁、第一百四十四窟西壁帐门南侧、第一百五十九窟西壁帐门北侧、第二百二十二窟西壁帐门南、北侧、第二百三十七窟西壁帐门北侧,第三百六十一窟西壁龛内北侧帐扉皆画有五台山图。
(15)《旧唐书?地理志》:“河东节度使,治太原府”。故太原又称河东城。
(16)大崇福寺:唐五代太原名寺之一。《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记载有许多名僧出于太原大崇福寺。
(17)太原城正西和西北是蒙山和悬瓮山。《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太原府晋阳县:“悬瓮山,一名龙山,在县西南十二里。”“蒙山,在县西北十里。”《明史?地理志》太原府太原县:“太原,府西南。西有悬瓮山,一名龙山,……西北有蒙山。”
(18)童子寺:太原名寺,在龙山上。
往五台山行记
于大安寺(1)下。其寺寺前有五风楼,九间大/殿,九间讲堂,一万斤钟。大悲院有铸金/铜大悲菩萨四十二擘,高一丈二尺。修造/功德主、大德内殿供奉慧胜大师,赐紫澄隐。/弥勒院主内殿供奉净戒大师,赐紫澄漪。次有/经藏院,有大藏五千六百卷经并足。文殊/院有长讲《维摩经》座主继伦。门楼院/有讲《唯识论》、《维摩经》、造《药师经抄》座/主道枢。
  寺后有三学院(2),内长有诸方/听众,经、律、论进业者共八十人。院主/讲《唯识论》、《因明论》、《维摩论》。六时礼忏,/长着布衣,不见夫人娘子。有寺主/大德赐紫讲《维摩经》及文章怀真。/药院有长讲《法花(华)经》、六时礼忏、着布衣崇德。/
五月廿一日,从北京(3)出至白杨树店冯家宿,/计五十里。五月廿二日到大于店尹家嗨蓿破呤铩N逶露盏叫弥荩4)南赵家/店六十里。廿四日从忻州行至定/相(襄)县四十里张家宿。
廿五日从定相(襄)(5)/起,至台山南门建安尼院宿,计四十里。文殊堂后/大榆树两个。廿六日从建安尼院起,至大贤岭(6)饭,四十里兼过/山,名思良岭(7)。/
又到佛光寺(8)四十里宿。廿七日夜见圣灯,一十八遍现。/兼有大佛殿七间,中间三尊两面文殊、普贤菩萨。/弥勒阁三层七间,七十二贤、万菩萨、十六罗汉、解脱/和尚真身塔、锁骨子和尚塔,云是文殊、普贤化现(9)。/常住院大楼五间,上层是经藏,于下安众,日供/僧五百余人。房廊殿宇更有数院,功德佛事/极多,难可具载。/
廿九日从佛光寺起,又至圣寿寺(10),尼众所居,受斋/食,相去十里。斋竟,又行十里至福圣寺(11),寺有(后缺)
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S.0397号,五台山行记拟。说明:本号前后两片,似倒置文言某年五月二十一日从北京(太原)出发,五月二十三日到忻州南赵家店,二十五日从定相(襄)至五台山南门建安尼院,于是即参拜佛光寺、圣寿寺、福圣寺及其圣迹。另片专记大安寺情况,并寺内各院主讲大师,计弥勒院为澄漪,文殊院为继伦,门搂院为道枢,药师院为崇德。”黄永武《敦煌宝藏》亦定名为《五台山行记》。本卷首尾残缺,残存三十一行。据《宋高僧传》卷三十三《息尘传》,本卷当写于后唐长兴二年以后。
(1)大安寺:太原名寺,在河东城内。见P.4648号《往五台山行记》。
(2)大安寺三学院,后唐长兴二年所建。《宋高僧传》卷二十三《晋太原永和三学院息尘传》曰:“于天v二年,李氏奄有河东,武皇帝请大安寺净土院四事供养,专览藏教,修炼生业,设无遮大斋,前后五会。……后唐长兴二年众请于大安寺后,建三学院一所,供待四方请众。时又讲华严新经,传授于崇福寺院继晖法师,由是三年不出院门,一字一礼华严经一遍,字字礼佛名经。共一百二十卷。”
(3)北京:即太原。《新唐书?地理志》:“北都,天授元年置,神龙元午罢,开元十一年复置,天宝元年曰北京,上元二年罢,肃宗元年复为北都。”《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并同。后唐同光元年以太原为西京,建都洛阳后,又改太原为北京,后晋、后汉继之。
(4)忻州:《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忻州“南至太原府一百八十里。”《元丰九域志》卷第四作一百六十五里。《资治通鉴》卷二六三昭宗天复二年胡三省注:“晋阳北至忻州一百七十里。”
(5)定相:诸志并作“定襄”。《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作四十五里。
(6)大贤岭:按里程在唐五台县附近,其确切地望待考。
(7)思良岭:《宋高僧传》卷二十二《唐五台山善住阁院无染传》:“近闻佛陀波利自西国来,不倦流沙,无辞雪岭,而寻圣迹,高宗朝至五台山思量岭,启告扣礼,乃见老人。”
(8)《古清凉传》卷上:解脱和尚“自尔常顿法华,并作佛光等观。”“南台,……台西有佛光山,下有佛光寺,孝文所立,有佛堂三间,僧室十余间,尊仪萧穆,林泉清茂。”《广清凉传》卷上:“佛光寺,燕宕昌王所立,四面林峦,中心平旦。宕昌王巡游礼谒,至此山门,遇佛神光,山林遍照,因置额,名佛光寺,唐正观七年,五台县昭果寺解脱禅师重加修建,事如惠详传所说。”会昌灭佛,佛光寺被废,《宋高僧传》卷二十七《唐五台山佛光寺愿诚传》:“无何,会昌中随例停留,唯诚志不动摇,及大中再崇释氏,选定僧员,诚独为首矣。遂乃重寻佛光寺,已从荒顿,发心次第新成,美声洋洋闻于帝听。”S.5473号《五台山赞》:“佛光寺里不思议,玛瑙珍珠青殿基,解脱和尚灭度后,结跏跌座笑议议。”
(9)《宋高僧传》卷二十七《唐五台山佛光寺法兴传》:“即修功德,建三层七间弥勒大阁,高九十五尺,尊像七十二位圣贤,八大龙王,罄从严饰。”
(10)圣寿寺:P.3931号《印度普化大师游五台山日记》有载。
(11)福圣寺:P.3931号有载。
印度普化大师游五台山启文
起居圣躬,臣伏限守镇,不获亲赴祠庭,臣无/任瞻天望日屏营之至,谨奉表/起居,以臣顿首,僧牒(1),牒法师者,中印度/之人也(2)。利名如来贤,历代为君,霸化氏国,乃释/种之苗矣。自幼出家,会五明,解八般书(3),诸/国宗师推为法器。游方志切,利物情殷,爰别梵/遐,登雪岭万里(4),水山晓夜,岂词于凉山;别千/重沙漠(5),春秋不惮于暑寒之苦;曾达朕封,淹/停岁月,今则言旋震城,誓谒清凉,经行恐滥/于时流,解学全高于往哲,华区莫(牟)彦(6),京府王/臣,请阅梵文,便知敏昧,愿为灵越(岳)(7),勿见栖迟,/共成有学之心,必获无!#
夫周昭王代,佛出西天(8),汉明帝时,法传东夏(9),/自后累有三藏,携瓶东至五峰(10)。玄奘遇于德宗,/波利逢于大圣。前无垢藏,幸遇/庄皇(11),此吉祥天,喜逢今圣。师乃生长在/摩竭u国内(12),出家于那烂u寺中(13),唐标三藏/普化大师,梵号喻崾依蚋浚14)。早者别/中天之鹫岭(15),趋上国之清凉,历十万里之/危途,岂辞艰阻;登百千重之峻岭,守惮劬/劳。昨四月十九日平[旦]达华严寺,寻礼真容(16),/果谐夙愿。瞻虔至夜,宿在殿中,持念更深,圣灯/忽现(17),举众皆睹,无不忻然。廿日再启虔诚,重/趋圣殿,夜
观真相,忽现毫光,晃辉尊/颜,如悬朗月,睹期圣端,转切@勤。廿一日登/善住阁(18),礼肉罗T(19),叹文殊而化现真身,嗟栖/氏而生圣质。廿二日游王子寺(20),上罗汉堂,礼降/龙大师真[容](21),看新罗王子塔(22)。廿三日入金刚圣窟(29),/访波利前踪(24),玩水寻山,回归寺内。廿四日上中台,/登道,遇玉华之故寺(25),历菩提之新C,斋/毕充冲云,诣西台顶,寻维摩对谈法座(26),睹/文殊师子灵迹(27)。巡礼未周,五色云现,攀绿/岫,翻青沙,恣意巡游,回归宿舍。廿五日往北台,/穿碧雾,过骆驼(28),渡龙泉水(29),启告再三,至/东台宿。晚际有化金桥(30),久而方灭,来晨斋/上米铺(31),却往华严寺驻泊一宵。次游竹林(32)、金阁(33),/过南台宿。灵境看神钟(34),礼圣金佛。旦登途/至法花(华)寺(35),斋差而别,奔赴佛光寺(36),音乐喧天,幡/花覆地,礼弥勒之大像,游涅盘()之巨蓝。焚香解/脱师前(37),圣贤虔礼于楼上,宿于常住(38)。发骑来晨,斋于圣寿/寺中(39),宿在福圣寺内(40)。礼佛之次,忽有祥云之/中,化菩萨三尊,举众皆礼敬。次至文殊尼寺(41),兼/游香谷梵宫,宿在清凉(42),登峻层道,谒清峰/道者,开万菩萨堂,游玩侵宵。来朝过岭,兼/诸寺院兰若,并已周遍,却到华严寺设斋告别,/登途之际,四众攀留,既逞速已再三,伏惟/千万。
  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曰:“P.3931,书启公文。内有印度普化大师(摩竭陀国人)游五台山日记,又回鹘上表两篇。”此文书实为普化大师游五台山启文,启中主要按时间顺序记载了普化大师从印度来至中国五台山后巡礼各寺的情况。故定名为《印度普化大师游五台山启文》。
  [校注]
  (1)“僧牒”二字,原卷非墨笔所书,似用朱笔赤书。本卷中附有普化大师的僧牒:“僧牒:高超像季,迥达真宗,五乘驰骤于心田,三藏波飞于口海。携囊鹫岭,卑闻吼石之能;振锡金河,每听尸之力,悲力普化,志存游方,遂乃远别中天,来经上国。翻传妙典,释布灵签,为梵宇之笙簧,作缁徒之龟镜。今则誓游震旦,愿睹文殊,继往哲之遗踪,踵前贤之令迹。所经郡国,要在逢迎,共助良缘,同修上善。”
(2)中印度:又称中天竺。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中印度指今印度北部及尼泊尔一带。
(3)书:原墨书作“太”,后朱笔改为“书”。
(4)雪岭:《大唐西域记》卷二曰:“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雪山,指今喜马拉雅山脉及兴都库什山脉。古代中印陆路交通须经几座雪山,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载:揭职至梵衍那,迦毕试至滥波皆有雪山,从活国往东至乌|国有葱岭:“崖岭数百重,幽谷陵峻,恒积冰雪,寒风劲列。“《高僧传》卷三《法显传》:“有顷至葱岭,岭冬夏积雪,有恶龙吐毒雨砂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
  (5)沙漠:指中国西部及中亚地区的沙漠。《高僧传》卷三《法显传》曰:“发自长安,西度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望人骨以标行路耳。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
  (6)莫:应为“牟”,《诸山圣迹志》作“牟彦”。
(7)灵越:应为“灵岳”。
(8)西天:即印度,又称西天竺。《历代法宝记》曰:“《周书异记》曰:昭王甲寅岁佛生,穆王壬申岁佛灭度。”
(9)东夏:指中国。《历代法宝记》记载东汉明帝夜梦金人,即遣蔡帧⑶鼐暗韧魈欤缅纫赌μ凇Ⅲ梅级耍粗谅逖簦敕鹁シ鸾蹋鸾潭肌
(10)五峰:即五台山,《广清凉传》卷中曰:“然此台山一境,上下五峰。”
(11)庄皇:后唐庄宗皇帝。
  (12)摩竭u国: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在印度北部,都王舍城。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认为其领域相当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和雅地方。
  (13)那烂u寺:在中印度摩竭u国都王舍城北部。《大唐西域记》卷九:“从此(王舍城)北行三十里,至那烂u僧伽蓝。”
(14)昔化大师:据《旧五代史?晋高祖纪》天福年间有两个称室利的印度僧人,一是天福二年正月:“是日,诏曰:‘西天中印土摩竭陀舍卫国大菩提寺三藏阿^梨沙门室利缚罗宜赐号弘梵大师。’”天福六年六月“甲辰,迦叶弥陀国喧(待查)哩以佛牙泛海而至。”据本卷,普化大师在后唐时,被称为三藏普化大师,与天福六年迦叶弥陀国哩在时间及来中国路线上相差甚远。疑普化大师即后晋赐号弘梵大师之室利缚罗。
(15)鹫岭:又称鹫峰,在中印度摩竭陀国旧王舍城北。《大唐西域记》卷九:“宫城(旧王舍城)东北行四十五里,至栗陀罗矩吒山。唐言鹫峰,旧曰耆^崛山,讹也。接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楼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
  (16)华严寺:唐五代五台山名寺之一。P.2483号《五台山赞》西台:“西北遥望花严寺,芬芬勃勃震随风。”S.4012号《五台山曲子》:“北五台名寺:华严寺、竹林寺、金阁寺……”。华严寺,又称大孚图寺、大孚灵鹫寺。《古清凉传》卷上:中台“从此东南行寻岭,渐下三十余里,至大孚图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帝曾游止,且奉圣仪,爰发圣心,创兹寺宇。孚者信也,言帝既遇非常之境,将弘大信,且今有东西二堂,像设存焉。”《广清凉传》卷上:“今五台山中台之东南二十里,有大孚灵鹫寺,两堂隔涧,于今犹在。……汉明之初,摩腾天眼亦见有塔,劝帝造寺,名大孚灵鹫,言孚者信也。帝信佛理,立寺劝人,名大孚也。又此山形,与天竺灵鹫山相似,因以为名焉。元魏孝文,北台不远,常来礼竭。见人马行迹,石上分明,其事可知。至唐朝,因澄观法师于此造大华严经疏,遂下敕改为大华严寺。”又卷下曰:“释常遇……杖锡孤游五台山,寻访圣迹,止华严寺菩萨堂,瞻大圣真容。”P.4617号《五台山圣境赞》曰:“赞大圣真容:金刚真容化现来,光明花藏每常开。天人共会终难识,凡圣同居不可裁。五百龙神朝月殿,十千菩萨住灵台。浮生踏著清凉地,寸土能消万劫灾。”《宋高僧传》卷二十七《唐五台山智f传》曰:“(北台)有华严寺,是大圣栖真之所,巡游者颇众,供施稀\。”
  (17)圣灯:在敦煌遗书五台山资料中反映很多。S.5573号《五台山赞》:“南台窟里甚可增,逦迤多饶罗汉僧;吉祥圣岛时时现,夜夜飞来点圣灯,圣灯焰焰向前行,照耀灵山遍地明。”
(18)善住阁:《广清凉传》卷中:“僧牛云者……其亲送之华严寺善住阁院出家,礼净觉为师。”又《宋高僧传》卷二十二《唐五台山善住阁院无染传》:“以贞元七年到台山善住阁院。”
(19)罗T:今五台山有罗T寺,唐初创位,位于显通寺东隅,为五台?/div>
4-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 6-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血江湖桃木枝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