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城市区位理论论进行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格式:doc&&&
贡献者:Monicapotter
上传时间: 18:23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第二章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407KB
所需积分:& 10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19基于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会展产业空间布局与功能优化研究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19基于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会展产业空间布局与功能优化研究
第26卷第3期2010年9月;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QingdaoUniversi;Vol.26,No.3Sep.2010;●城市发展研究;基于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会展产业空间布局与功;鲍华,常会丽○柴寿升,;(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摘要]近年来城市会展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服务行业;亟待整合优化;[关键
第26卷第3期2010年9月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Vol.26,No.3Sep.2010● 城市发展研究基于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会展产业空间布局与功能优化研究①鲍华,常会丽○ 柴寿升,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摘 要]近年来城市会展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服务行业发展迅猛,但也普遍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亟待整合优化。基于产业区位理论和空间结构理论,会展产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文化因素等,但展览、会议和节事三类业态各有侧重。通过定量评价,发现青岛各区市三类业态各具优势,由此需要进行空间功能整合布局,形成“一区四园多节点”的格局。[关键词]会展产业;空间布局;功能优化;青岛[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6A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optimization of urban MICE industry based onthe loca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theoryCHAI Shou-sheng,BAO Hua,CHANG Hui-li(Management College,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071, China)Abstract:As a new service industry,the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but many problems are also existed simultaneously,such as unreasonabl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o on. According to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and spatial structure theory,the functional supporting factors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include natural, soci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exhibition industry including exhibition, meeting and event have different functional supporting factors. With the different advantages of the various districts, Qingdao should integr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orm the pattern of one district, four gardens and multi-nodes.Key words:
f Qingdao会展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城市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直接推动了商贸、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一般认为,会展经济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直接和间接拉动效应可达1:9以上。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展产业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场馆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青岛会展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以空间布局问题尤为突出,既导致了市场混乱、产品趋同、竞争低效等不良后果,同时也反映出产业发展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实现会展资源空间布局的优化整合,促进会展产业的区域均衡发展,对城市会展产业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意义。①课题组组长:雷仲敏;课题组成员:石光明、蔡礼彬、柴寿升、胡萌、曲秋霞、王海玉、崔铁岩、王小兵、苏宝茹、杨有才等。[基金项目]青岛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专题研究项目(Hzgh125-1)[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柴寿升(1970-),男,山东胶南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一、会展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一)产业区位理论1.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由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共同构成。前者从成本最低的角度出发,在一系列的前提假设条件下,提出农业布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是运输成本,因此决定运费的距离就是布局中的关键因素。后者认为区位因子包括运费、劳动费和集聚力等要素,应将工业生产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同时还提出了运费指向论、劳动力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将影响布局的因素扩展到运费、劳动费和集聚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共同作用上。2.近代区位理论20世纪40年代以后,区位研究从静态向动态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研究者发现,最小生产成本并不能完全确定企业的最优区位,成本最低也不完全意味着利润最大化,市场因素对产品价格影响越来越大,区位分析也由生产扩展到市场,并且从单个厂商扩展到整个产业。3.现代区位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产业布局理论进入了多样化发展时期。现代区位理论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种立足于国民经济发展,以空间经济研究为特征,着眼于区域和城市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注重宏观动态平衡的崭新的产业布局理论[1]。产业区位理论经过了从单一因素到多因素、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从微观经济角度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角度的发展过程。至今,区位理论对区域产业布局优化仍具有诸多直接或间接指导价值。(二)空间结构理论该理论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在古典区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各种区位理论的综合,但其研究目标及着眼点与区位理论不同,它不是寻求单个经济客体的最佳区位,而是从各种经济客体在空间的集聚程度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中寻求各种经济客体在空间的最优组合与相对位置,并考证它们在相互作用中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见表1),对会展城市和会展经济带的布局发展和相互作用有着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2]。表1 空间结构理论体系中的相关理论和内容理论名称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空间均衡理论空间结构重组与演变理论空间集聚理论理论核心内容研究区位势能、空间极化与扩散机制、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以及要素流的变化和作用空间均衡是经济均衡在空间经济中的表现,这一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空间经济分析的各种场合,如城乡均衡、供应域与市场域的均衡等方面揭示空间结构变化的动力和演变的阶段特征和规律,如演变的基本过程是从“点”到“轴”到“面”,是极化与扩散及相应的非均衡与均衡过程的交替;演变的基本阶段是离散阶段―极化阶段―扩散阶段―成熟阶段解释在空间系统的动态过程中,某些区域吸引了来自其他区域的人口、资金而增长起来,相应的某些区域发生衰退的现象及其带来的影响解释空间系统的动态过程中,中心区域对周围区域的带动作用,主要包括增长极理论、梯度推进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圈层结构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等空间扩散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不同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为了生产、消空间一体化费、贸易等利益的获取,产生的市场一体化的过程,空理论间一体化理论主要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和流动所形成的经济集聚核心和扩散点研究包括社会空间、人居空间、资源空间、环境生态空空间可持续间、经济发展空间、技术空间在内的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以及各个子空间自身性质和各个子空间相互作用机理等二、会展产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分析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是指对产业活动布局具有影响作用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会展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构成部分,其经营方式不断创新,日益向着国际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其与常规第三产业或服务业产业布局的功能支撑因素存在着一定差别,这种差别决定着会展产业发展的区位导向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并更能凸显会展产业本身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总体而言,会展产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文化因素等等。但是不同的会展业态,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各自的功能支撑因素也不尽相同。目前,会展产业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展览、会议和节事活动,由于这三类会展业态对配套设施、环境承载力、文化背景等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空间布局的功能支撑因素方面也各有侧重。(一)展览业1.展览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构成分析展览业作为会展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同参与主体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对展览主办者来说,展览就是按照社会和市场需求,通过物品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直观展示来传递和交流信息,使参加者做出购销决定,进行投资决策,或者从中学习、受到教育的经济与社会服务活动;对于参展商而言,主要是通过物品的展示,吸引观众,与观众进行交流,以实现交易或宣传的目的;对观众来讲,主要是通过展览所透露的各种信息,实现购买或接受教育的目的。综合国际国内展览业目的地选择的标准,影响展览业空间布局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基础市场是任何展览选址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主要指参展商所提供展品(产品、技术、服务等)的主要生产及消费市场,良好的市场基础是保证展览成功举行的关键。考察一个地区的市场条件要全面考虑该地区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例,雄厚的经济基础是展览业得以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一般来说,如果展览业所依托的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雄厚、市场环境良好,展览业的运行也较好,综合效益也相对较高;反之,则会走向衰落。国内外展览业的发展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产业基础展览举办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推广和销售,各种各样的展览会作为会展产业中的产品同样应该适销对路,其中,展会目的地的产业基础是否符合展会发展的要求,目的地是否有强大的产业支撑是展览业目的地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3)场馆设施与会展业其他业态相比,展览业对场馆设施不论是从高度和还是从广度上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尽管只要天气和气候适宜,有些展会不但可以在室内举办,也可以在室外举办。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原有场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必须进行改建和扩建,或者新建更高层次的场馆。(4)配套设施与服务现代展览能够顺利举办,广阔的展览空间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先决条件,随着展览内容的丰富和展览产品的不断创新,各式各样的展览会在选址过程中既考虑空间要求,又更多地将目光放到配套设施和服务方面,如交通、信息技术水平及住宿、餐饮、娱乐等。与此同时,各展览目的地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争相推出各项附加服务,以招徕更多的客户。随着展览业展中有会、会中有展趋势的增强,大型展览在选址过程中首先要求展览场馆和会议场馆要同时具备;其次,拥有良好区位的展览目的地将成为展览组织者的首选,这将极大降低参展商成本并为展会参与人员带来便利;再次,场馆周边的道路交通设施等要一应俱全,展览与会议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展览不仅是人流更是物流的聚集,这就对与展览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交通等各个环节有更高要求。(5)特殊因素展览举办地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治安状况等都属于特殊因素的范畴,它们对展览的影响虽不明显,却也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展览组织者在选址时将之纳入考虑的因素中。综合以上各影响因素,无论是场馆、酒店、交通等最终都可归结到组展及参展成本问题上,因此成本是任何一个展览经营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展会的举办成本是相当复杂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场地租赁费用,除此之外还包括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以及为展览顺利进行而支付的其他费用。展览各项成本不仅与展览目的地的经济条件、物价水平和行业定价等有关,如果目的地在国外还会受到汇率等各方面间接因素的影响,因此,展览目的地选择是对各方面成本综合考虑的结果。2.展览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权重分析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课题组广泛征求了相关专家的意见,确定了展览业功能支撑因素的衡量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随即对每位专家对各项指标的打分求和,再用总和除以专家人数,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权重总和为1(见表2)。表2 展览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及权重衡量指标一级指标市场基础二级指标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场馆面积场馆设施设施水平(水、电、智能化)交通设施配套设施与服服务设施(酒店、餐务饮、购物、娱乐等)产业基础特殊因素文化背景社会治安0.70.00.00.0.50.272权重0.058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权重是对展览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总体评价的结果,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类型的展会在空间布局时对以上功能支撑因素的考虑会各有侧重,各因素的权重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举办专业重型机械展对交通、场馆的体量(如面积、层高等)和承重会有特殊要求,举办普通消费类展览如服装展、家电展时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尤其重要,举办高档奢侈品展览时高端客户群是重中之重。(二)会议业1.会议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构成分析虽然目前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是展中有会、展会结合,但会议业与展览业在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上有着显著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标准,会议可以被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但不论哪种会议,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一个合乎逻辑的出席群体以及适合这一活动的地点及场所,因此会议活动区位选择或者说选择会议目的地受到许多共性因素影响。(1)设施条件包括基础设施与相关配套设施。所有会议都是在特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不同规模的会议,因为参加人数不同,要求的会议场所面积和座位数也不同。同时,为保障会议的正常进行,水、电、空调、音响、多媒体等往往是基本的会议设施;如果是国际性会议,同声传译设备则必不可少。因此会议场所与设施是举办会议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会议参加者往往会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需求,如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所以是否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也是会议举办地选择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2)人文环境所有会议的举办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及与此相对应的举办方与参加者,而这往往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经济发达地区,大型公司及各种经济组织众多,各种会议包括发布会、订货会、企业年会等风起云涌;在政治中心,如首都、省会及各级政府所在地,政府间会议、全国及各级部门会议长年不断;在科研文化中心,高校、科研院所林立,各种学术会议、培训等也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3)可达性会议举办,往往是人流的集散,因此优越的区位条件及便捷的交通设施,也是会议举办方及参加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4)自然环境许多会议,尤其是一些奖励性、公关型、培训类的会议,在举办时往往把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旅游城市、景区、景点等作为首选,所以举办地的气候条件、自然和人文景观状况等也是选择会议举办地的重要条件。(5)目的地形象会议举办地的知名度、美誉度、社会治安状况等也是会议参加者要考虑的基本因素。综上所述,成本是任何一个会议组织者在选择会议地点时都必须考虑的,会议的成本包括会场、酒店、交通、娱乐、礼品等方面。当然,也并非成本越低越好,会议的类型、规模不同,所要求的场所、设施和服务各不相同,成本选择往往是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会议活动选址的过程中,如果说成本是出于会议举办者自身的因素考虑,观光、娱乐设施等因素则是为了更多地满足与会人员的各项需求标准而加以考虑和选择的要素,对这些要素的综合考虑决定了会议举办目的地的选择。2.会议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权重分析采用与展览业权重分析同样的方法对会议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衡量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各项指标及权重见表3。表3 会议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及权重衡量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基础设施(会议场所与设施水平)设施条件配套设施(住宿、餐饮、娱乐等)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环境政治、文化因素交通设施可达性区位条件气候状况自然环境自然与人文景观知名度目的地形象美誉度权重0.1800.2900.50.50.00.50.095(三)节事业1.节事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构成分析作为会展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节事活动兼具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地区文化现象和经济内容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种现代旅游节庆、商业演艺、体育赛事等等。影响节事活动目的地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背景以现代节庆活动为例,目前国内外节庆数不胜数,但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节庆,往往具有鲜明的表4 节事活动布局功能支撑因素及权重一级指标活动背景基础条件衡量指标二级指标文化背景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人口规模支付能力参与程度接待能力设施条件交通设施住宿、餐饮、娱乐等组织机构与专业人员组织水平权重0.00.00.50.80.文化背景与产业基础。如青岛国际啤酒节的成功举办,离不开青岛啤酒百年积淀的啤酒文化与产业基础;北宅樱桃节、崂山茶文化节、沙子口鲅鱼节、大泽山葡萄节等等都与当地的产业基础息息相关。另外,节事活动目的地要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背景,要想使局部的区域性的活动国际化,节事活动必须能够与当地风俗文化特色相结合,只有这样节事活动才能真正兼具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2)基础条件组织举办、申办现代节事活动,尤其是国际性的大型活动,如奥运会等等,需要有大量的先期投入,如申办费用等,同时需要具备基本的接待参与人员、举办活动的技术条件和硬件设施及与之相关联的场馆建设费用、接待设施配套费用等,这就要求举办方(承办方)必须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当然根据活动的规模和要求不同,各种条件也有不同的标准。(3)市场规模为了保证节事活动的人气,举办地的区域人口规模,居民的参与程度、热情、支付能力、欣赏水平,举办地的辐射范围等,是节事活动尤其是商业演艺、体育赛事等选址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4)活动场所任何节事活动都必须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举行,所以场所是保证节事活动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节事活动的场所与设施根据举办活动的性质、内容不同有不同的要求,可以是室内的,也可以是室外的,如剧院、体育场、广场、公园等。(5)配套设施成功的节事活动会吸引大量的人流,因此便捷畅通的交通条件、停车场所、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必不可少。(6)组织能力为保障节事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地除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较强的竞争实力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运作大型活动的能力。包括专门的组织机构、专业的人员队伍、较成熟的办节经验等。2.节事活动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衡量指标权重分析采用与前文相同的分析方法,节事活动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衡量指标及权重(见表4):评价活动场所配套设施组织能力市场规模0.0.80.097三、青岛会展产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总体根据表2、表3、表4中各类会展活动的功能支撑因素的衡量指标,在分析青岛各区市各类指标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以百分制对各区市的衡量指标进行打分,结果取整数,然后对各衡量指标进行加权求和,总分保留三位小数,并根据总分对各区市进行排名,分别得出青岛各区市展览目的地、会议目的地、节事活动目的地的衡量指标分析结果(见表5、表6、表7)。表5 青岛各区市展览目的地衡量指标分析结果表因素市场基础产业基础场馆设施配套设施与服务特殊因素总分排序地区区经人产业产业场馆设施交通服务文化社会位济口结构规模面积水平设施设施背景治安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平度市莱西市82.668.882.479.561.56.11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19基于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会展产业空间布局与功能优化研究等内容。 
 基于区位商的甘肃文化产业研究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庆阳市 文化产业优势集中体现在其民俗文化上, 以...广告业、演艺业、会展业、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文化产业...  本文基于区位理论的视角,对中国产业 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 二、区位理论回顾 区位理论是关于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和区位结构以及如何创造区位条件的理论,...  本文基于对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认识,分析了江西 区域空间基本类型,进而对江西物流业发展的总体布局进行探 讨。 1.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区域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  都市圈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研 究济南都市圈的产业状况, 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布局以及各城市的产业 定位。本文根据区位商理论及方法,对济南都市...  基于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 6页 1下载券 高三地理...更新以保持城市功能结构的 合理性,从而促进城市的...产业、 规划、 房地产、 环保等方方面面,必须要有...  《中国市场》赵佳琪,张玉智,基于市场区位理论的外资银行在华投资研究_经济/市场_...A 区位是人类活动包括社会交往、经济活动等在空间布局中的分布,它不是位 置的...  中国会展策划师(三级)职业资格鉴定技能、理论考试卷考题...城市的成功举办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部门变化的功能是(...A.时代因素 B.产业因素 C.区位因素 D.自身因素 ...  基于区位商的甘肃文化产业研究 摘要:本文站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大背景下,对甘肃省文化 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运用区位商方法, 对甘肃省各市(州) 的文化...  基于区位熵理论的中国资源型地区判定研究_军事/政治_...优势产业, 测算该地区资源性产业在该区 域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产业 布局、人口分布和基础...基于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会展产业空间布局与功能优化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基于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会展产业空间布局与功能优化研究
【摘要】:近年来城市会展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服务行业发展迅猛,但也普遍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亟待整合优化。基于产业区位理论和空间结构理论,会展产业空间布局功能支撑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文化因素等,但展览、会议和节事三类业态各有侧重。通过定量评价,发现青岛各区市三类业态各具优势,由此需要进行空间功能整合布局,形成"一区四园多节点"的格局。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F713.83【正文快照】:
会展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城市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直接推动了商贸、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一般认为,会展经济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直接和间接拉动效应可达1:9以上。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展产业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场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晨;;[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忠瑞;[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熊艳;[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甜;[D];四川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建林;艾春玲;;[J];城市规划;2008年10期
戴光全;陈欣;;[J];地理研究;2010年12期
王贤文;姜照华;;[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丁振新,施金亮;[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周静海;董艳霞;;[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戴光全;肖璐;;[J];人文地理;2012年04期
王静;;[J];榆林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吴巧生,王华;[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04期
吴乃平;;[J];科技资讯;2010年3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勤;[D];四川大学;2002年
刘华;[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小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柴国荣;[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张怀潮;[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房明;[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林航;[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张勇;[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田甜;[D];四川大学;2006年
张南良;[D];广州大学;2008年
李云;[D];浙江大学;2008年
王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娓;马珂;王渊;;[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王立科;;[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7期
熊艳;[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崔涛;陈克军;;[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张俊玲;刘芳宏;;[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4期
王祥荣;[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胡远东,许大为,缪丹;[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01期
Gary E.JOHNSON;Blaine D.EBBERTS;Ben D.ZELINSKY;;[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肖文军;徐春荣;;[J];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强健;梅强;;[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健民;[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张正国;[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筱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刘爱智;[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蒋莉莉;[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王亚南;[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王洪梅;[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舵;[J];北京工商;2003年06期
黄秦波,陆杰峰,阮连法;[J];商业研究;2003年13期
田甜;彭克;;[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杨梅;[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贾洁,范能船;[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熊艳;[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陈建斌;[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03期
许懋彦,张音玄,王晓欧;[J];城市规划;2003年09期
罗永泰;[J];城市;2002年04期
毛汉英,方创琳;[J];地理学报;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小民;[J];市场论坛;2004年08期
刘俊;马风华;;[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苏汝佳;;[J];改革与战略;2006年06期
戚能杰;;[J];经营管理者;2010年02期
程宏;[J];经济纵横;2001年09期
;[J];现代乡镇;2002年11期
刘宏伟;[J];投资北京;2003年12期
张小月;肖雄;;[J];北方经济;2006年18期
徐文;顾宝炎;徐淑英;;[J];商场现代化;2007年35期
王明华;[J];市场研究;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永凯;杜德斌;;[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周峻岗;李燕;;[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傅新;李小娟;韩荣青;;[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张贡生;;[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陈喆;戴俭;;[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黄建欢;柯善咨;;[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王佳玮;王德成;王志琴;;[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龙瀛;;[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王桂霞;李文欢;翟羽佳;;[A];《2009中国牛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孙耒;[N];国际商报;2004年
王屏;[N];国际商报;2001年
喻培元;[N];中国旅游报;2003年
包斯文;[N];中国冶金报;2004年
昌文;[N];市场报;2005年
郑明;[N];国际商报;2004年
冯淑芸;[N];中国贸易报;2004年
向国生;[N];湖南日报;2009年
彭海忠;[N];北京社会报;2006年
张则涛;[N];经理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立;[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苏重基;[D];四川大学;2002年
朱启荣;[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曹萍;[D];四川大学;2005年
唐燚;[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王成金;[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张得志;[D];中南大学;2006年
张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吴艳;[D];复旦大学;2007年
杨丰瑞;[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塬;[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黄善林;[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公晓晓;[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郑星;[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徐颖;[D];浙江大学;2006年
张丽青;[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李佳;[D];北京工商大学;2007年
尹琼;[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孔月红;[D];长安大学;2008年
张南良;[D];广州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