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西都作这首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沟通与表达技巧巧?

&&>&&>&&>&正文
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作者: 文章来源:会员上传
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散漫与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卷,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释】:
清都山水郎:在天上掌管山水的官员。清都,指与红尘相对的仙境。
疏狂:狂放,不受礼法约束。
玉楼金阙慵归去:不愿到那琼楼玉宇之中,表示作者不愿到朝廷里做官。
我是天宫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赋予我狂放不羁的性格,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我自由自在,吟诗万首不为过,喝酒千杯不会醉,王侯将相,哪儿能放在我的眼里?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里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阳城中。
【赏析】:
鹧鸪天·西都作—这首词作于西都,即洛阳,很具特色。是北宋末年脍炙人口的一首佳作,曾风行汴洛。词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词系作者从京师返回洛阳后所作,故题为“西都作”。该词是北宋末年脍炙人口的一首小令,曾风行汴洛。词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这是有深意的。据《宋史·文苑传》记载,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间,钦宗召他至京师,欲授以学官,他固辞道:“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终究拂衣还山。这首《鹧鸪天》,可以说是他前期词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态度和襟怀抱负的集中反映。
“疏狂”二字为此词之目。“疏狂”者,放任不羁之谓也。词人之性格如此,生活态度如此,故尔充分显现其性格与生活态度的这首词,艺术风格亦复如此。“我是清都山水郎!”出口便是“疏狂”之语“清都”本自《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即传说中天帝之宫阙者是。“山水郎”,顾名思义,当为天帝身边主管名山大川的侍从官。可以名正言顺地尽情受用如此至情至性的美差,真个是“天教分付与疏狂”!上片四句二十八字,本自陶渊明之所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田园居》五首其一)一意。陶渊明之后,隐逸诗人、山水诗人们各骋才力,所作名章隽语,即便不逾万数,也当以百千计,但像朱敦儒这样浪漫、超现实的奇妙构思却并不多见。
词的下片用独特笔法为读者塑造了李白之外的又一个“谪仙人”。他连天国的“玉楼金阙”都懒得归去呢,当然不肯拿正眼去看那尘世间的王侯权贵。
由此愈加清楚地见出,上片云云,与其说是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毋宁认作对玉皇大帝的狎弄。这倒也不难理解,感觉到人世的压抑、渴望到天国去寻求精神解脱的痴人固然所多有;而意识到天国无非是人世的翻版,不愿费偌大气力,换一个地方来受束缚的智者亦不算少。词人就是一个。他向何处去寄托身心呢?
山麓水湄而外,惟有诗境与醉乡了。于是有“诗万首,酒千觞”,有“且插梅花醉洛阳”。洛花以牡丹为最。宋周敦颐《爱莲说》云:“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词人志向高远自然不肯垂青于自唐以来,颇受推崇的牡丹,而宁取那“千林无伴,淡然独傲霜雪”(《念奴娇》)的梅花了。清人黄蓼园曰:“希真梅词最多,性之所近也。”(《蓼园词选》)故而词人不说“且插牡丹醉洛阳”,偏云“且插梅花醉洛阳”,盖另有寄托。作者选中梅花,是取其品性高洁以自比。“高洁”与“疏狂”,一体一用,一里一表,有机地统一词人身上。惟其品性“高洁”,不愿与世俗社会沆瀣,才有种种“疏狂”。
此词体现了词人鄙夷权贵、傲视王侯的风骨,读来令人感佩。无论从内容或艺术言之,这首词都堪称朱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首“天资旷远”,婉丽流畅的小令。全词清隽谐婉,自然流畅,而且前后呼应,章法谨严。上片第一句“天教懒慢带疏狂”,下片的“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和“且插梅花醉洛阳”,表现了词人的潇洒、狂放和卓尔不群,照应了“疏狂”:“玉楼金阙慵归去”则照应了“懒慢”。
【阅读训练】
1.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说明。(4分)
2.有人评价本词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①热爱自然,支露支风,留云借月;②傲视权贵,几曾着眼看侯王;③品行高洁。(“山水郎”暗示,“疏狂”明言,“梅花”象征)
2.①想象丰富,说自己是为天帝管理山水的官,且能支露、留云、借月;②夸张大胆,诗万首,酒千觞;③抒情强烈,几曾着眼看侯王,傲视权贵。(浪漫主义的基本特点:想象、夸张、抒情)</P[1]&&
文章录入:&&&&责任编辑:&
相 关 文 章(1)开放性题目,只要能够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有理有据则可。(3分)示例:①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水,散发着幽微的清香。②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开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通过这种动静结合方式,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③写景有声、有色、有得,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此外,还可以从炼字、修辞、寓情于景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有理有据则可)(2)词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凉出游时的所见所闻,从表面看,似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情绪。(意思对即可4分)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作浩叹。
(1)这首词的词牌是_________,词人即景感怀,抒发了_________。
&& (2)这首词在《东坡乐府》中极有艺术特色,请选其一点,作简要分析。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韩琦(宋)①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韩琦是北宋名相,他为官清廉正直,生活俭朴,不尚奢华,尤重保持晚节
18.从全诗看,首联有什么作用?
19.试简要分析颈联是如何写景抒情的?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韩琦(宋)①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韩琦是北宋名相,他为官清廉正直,生活俭朴,不尚奢华,尤重保持晚节
1.从全诗看,首联有什么作用?
2.试简要分析颈联是如何写景抒情的?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08年阜阳三中第一次摸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⑴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怀人之作,它的第一句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简要分析它是如何奠定全诗基调的?⑵本诗以虚寓实,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简要指出作者把哪些东西藏到了诗的背后。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蔡确(宋)①
&&&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 [注]①这是蔡确夏曰游车盖亭时所作的十首绝句中的一首,又题为《夏日登车盖亭》。车盖亭,位于北宋时安陆境
内,蔡确在哲宗元祜年间被贬到此地。
&&& ②蔡确,北宋人,神宗年间做了宰相。哲宗元祜二年(1087年)被罢,出知陈州,徙安州、邓州,又因《游车盖亭》诗语
涉讥讪朝廷而被追贬英州别驾、新州安置,后卒于贬所。
8.全诗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场景?请做具体分析。(4分)
9.《楚辞·渔父》中道:“渔父莞尔而笑,鼓桤而去,乃歌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
& 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言。”此诗中用到了其中两个典故,请指出并说说用典的艺术效果。(4分)《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阅读答案【小题1】描绘了一幅水天空阔,烟笼雾锁的色彩暗淡的画面;寓情于景,烘托词人和朋友分别之际的黯然与惆怅;为下文“江头未是风波恶”做铺垫。(3分)【小题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3分)
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高山埯埋了一半。蕴含了作者离别时的凄凉伤感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作者借景抒情,先写水天相埯埋了一半,而情感蕴含其中,真是含蓄不露,富有余韵。【小题2】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哀?聚会才使人欢乐吗?无论“离”,无论“合”毕竟都是个人间的事,它们只是“今古恨”的一种,言外之意是国家的分裂,人民的苦难,较之个人的悲欢离合,是更值得关注的事!下阙表达了这样两层新意:一是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千件万般,不止是只有生离死别,还有国家大事;二是作者以江头风波险恶突显人间行路之难,世事之险。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点评:阅读诗歌,把握其思想感情,要抓住标题。据标题“送人”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词(且题目中也提示:这首词以“送人”为题)。如果知道了这首词是送别词,那么词中所描写的“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等意象的含义就容易把握了,词人所表露的丰富、复杂的情感(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也就更加容易解读了。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如,要分析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蕴涵的思想感情,回答“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一问,我们只要抓住最后两句“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再结合全词来分析就可得出答案: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因为这首词的上片是描写句,寓情于景;下片是抒情句,它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引发提升的,直抒胸臆,是全诗的重心所在。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必修二全优指导语文粤教版 粤教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科目:高中语文
(2007江苏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涵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届山东省潍坊市光华中学高二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6分)鹧鸪天&#8226;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这是一首送别的词,但又不单纯表达送别之情,请结合本词中写景的句子,赏析词人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polymercat's Blog
字号:大 中 小
【词部?鹧鸪天】&
其实这个诗词笔记系列我应该一开始就从鹧鸪天这个词牌写起的――因为这是我最爱也是最熟悉的词牌。可是我却一直没有下笔来记――因为最爱,反而不知所措……前几天在豆瓣上搞了一个“每天一首古典诗词”小组,背诗的时候又背到了晏几道的那首“彩袖殷勤捧玉钟”――我永远记得第一次读这首词的时候那句轻轻的“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是如何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正是因为这首词,我爱上了鹧鸪天……于是乎还是记点什么吧,为这首我唯一背得到词谱的词牌……
说起来也好玩,诗词里面我最怕的就是七律,因为其严格的格律,让人难以下笔(迄今为止只尝试过一首……);而鹧鸪天这个词牌的定格是词里面最接近于七律的,音律极佳又比七律灵活,于是成了我拿来练手最多的词牌,呵呵……顺说,我感觉这个词牌里最精妙之处就是与七律不同的那两个三字句――七律格调虽然严谨却少了些变化,而此处两个三字句让整首词的节拍一下子变得灵动了许多~
一、 词牌来历&
据传鹧鸪天这个词牌来源于唐代郑返囊痪涫骸按河渭β谷以陴佯程臁薄H惶拼答佯呈畛雒娜词侵9龋小爸p佯场敝啤2还赜陴佯程煺飧龅髯樱坪跆萍拔宕⑽奕俗鳎壳澳懿榈降淖钤缣钫飧龅髯拥娜耸潜彼蔚乃纹睿鞘锥次鞔盏氖赘觥梆佯程臁蔽烁雒琅埂
鹧鸪是生长在南国的一种鸟,其叫声哀婉凄怨,很适合笛曲(虽然笛子不一定都吹怨曲,但在诗词里吹怨曲却是很出名的……),郑谷诗中便有“舞夜闻横笛,可堪吹鹧鸪”;元代马臻诗中也有“春回苜蓿地,笛怨鹧鸪天”。因此可以想见鹧鸪天的基调应是婉约的。然鹧鸪却喜欢向着太阳的方向飞翔,在晋人的笔记中,鹧鸪又叫“随阳鸟”,从这个方面说,若不考虑鹧鸪天真正的曲调,用这个词牌填些清雅的小词也未尝不可。
另外,鹧鸪天也是曲牌名。
二、 词牌别名&
《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等
-------------------
PS: 写到这里我要顺便提一下我曾经做过的一个诡异的梦……梦里有人写了首词送给我,词的内容是醒来后就不太记得了,但词牌名却记得很清楚,名曰“思佳客”。当时我还不知道“思佳客”这个词牌,于是去网上搜了一下。没想到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居然还真有词用的这个词牌,再一细读,这不就是鹧鸪天嘛……于是乎再搜鹧鸪天,果然发现词牌别名“思佳客”……好诡异啊……
三、词牌定格&
全词上下两片,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其定格与七律四种格体之一极为相近。&
常用格体:
正体:(《钦定词谱》 晏几道 体)
-----------------------------------------------------
中中中中中中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
(注意:上片最后两个七字句与下片开头两个三字句,最好对仗,以求工整。)
四、名篇欣赏&
鹧鸪天?别情
北宋?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北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G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时谪黄州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南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鹧鸪天?西都作
南宋?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
PS:以上几首鹧鸪天,从开头的哀愁婉约到中间的清丽闲雅再到最后的洒脱豪放,可见这个调子的适应面还真是广~尤其那两个三字句,从“寻好梦,梦难成”到“诗万首,酒千觞”,相同的节奏不同的内容,却都显得那么自然~这便是其精妙灵动之处!不过这个词牌还是以婉约词见多。如我前面所提,我最喜欢的也还是那首“从别后,忆相逢”……
五、相关歌曲&
邓丽君《有谁知我此时情》 (聂胜琼 词)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大 名:&&[]&&[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词鹧鸪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