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米食东京食尸鬼呗先生纹身做一首诗

《蒙山文化研究》总第25期(2013年第3期)
3《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  《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
《蒙山文化研究》总第25期(2013年第3期)
蒙山文化研究会《蒙山文化研究》编辑部&& 编辑&& 彭殿龙&& 林清伟中医文化专辑
回忆我和张寄庵先生的一段交往
1984年后,我调白彦工作,和张寄庵老人有过一段密切交往,直到他1990年去世。他那朴实的外表,渊博的学识,对中医界老人的深厚感情,对卫生工作的极大关心,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以及他研究学问锲而不舍、死而后已的精神,使我终生难忘,至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
1984年秋,卫生系统乡镇医院班子进行调整,组织调我和姜培彬同志去白彦医院工作,分别担任正、副院长。这时张寄庵先生听说后,专门来拜访我们。我和他是老乡,又有表亲关系,我称呼他为表大爷。虽然和他多年没见面,而对他的情况也略有耳闻,知他因德高望重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并因文化底蕴深厚而被聘为省文史馆馆员。他是著名书法家王学仲的老表哥,经常去天津表弟处做学问,这次会面就是他刚从天津回来后。我见到先生时,虽已过古稀之年,但仍然身板硬朗,精神矍烁,说话声音洪亮,底气很足。先生对我们来白彦当院长很高兴,鼓励我俩人好好工作,为山区人民服务。他热情亲切,从天津给我们带来于谦的一幅群虾争食图和著名书法家王学仲写的一幅字画。
1986年的一天,他又来到医院,对白彦的卫生工作特别是中医药工作开展的情况很关心,问这问那,我们都一一给他汇报。他对我们的工作很满意,很高兴,写了一首诗对我们进行鼓励。诗的题目是《赠白彦医院刘继彬、姜培彬两院长》,其诗为:“医院竟然有二彬,炎黄胄裔共情亲。天边巧合星联耀,池内分光月映人。有质有文君子度,同声同气圣贤身。向期九转丹成后,携手蓬莱看海尘”。对诗的内容当时我们看不太明白,先生讲解后我们觉得对我们评价太高,有点名不副实,但是细细想来,这是表现了关心后学的心情,对我们寄予了无限的希望,要求我们以古代圣贤为榜样,按有质有文的君子为标准,做廉洁清正的好干部。
1987年,白彦医院根据上级关于做好史志编写工作的指示,组织人员搜集资料,编写《白彦镇卫生志》。先生对本区的中医药发展情况很熟悉,特别对建国前的老中医如数家珍,如徐学深、薛瑞昌、刘永春、刘振邦、夏德运、满玉玲等老中医多有交往,提供了不少资料,并先后写成了徐学深、薛瑞昌、刘振邦、夏德运等人的传记。《卫生志》初稿写完后,先生读罢,感到心情振奋,挥笔写诗两首以做纪念。第一首为:“人民医院为人民,本草中含万古春。今日一编看在手,卫生业绩焕然新。”第二首为:“白手起家足自豪,西才三昧技精操,发明创造赶先进,开拓人才步步高”。词意浅显明白,文笔清新秀丽。
1989年,白彦医院建起了门诊楼,装饰一新,气派威严,在当时的白彦镇盖大楼还是件新鲜事,引来很多人参观。先生闻讯前来,我领他楼上楼下一一参观诸科室,先生对大楼夸赞有加,说完挥笔写下两幅楹联,为大楼落成志贺。第一幅,上联为“愿天下人民,同登寿域”;下联为“融中西科技,配合灵丹”。第二幅上联为“风景趁青山,鸳瓦齐云仁者寿”;下联为“星光连碧海,麟州献露气如春”。可谓对仗工整,寓意深刻。
先生每到冬天都要去天津表弟王学仲处过冬,因王是全国著名的书法家,求其题辞者甚多。因先生学识渊博,深谙古诗词,故常帮助其撰文。先生从天津回来,常来医院做客,并带来他一些新的诗词。如《南京太平天国历史纪念馆联》:“篝火效鸣狐,上帝起身,崛起金田摧鞑虏;雄风嘶战马,大江飞渡,永留宝册话天京”。如《闻一多纪念馆联》:“骂贼常山拼一死,文豪白水订 三生”。如《剑阁山摩崖通车题辞》:“蚕丛开国事茫然,剑阁嶙峋插日边,蜀道而今成乐土,更无人说上青天”。1989年的春天,他还赠给我对联一首:“桃花春满天台洞,藜火光分太乙仙”,这些显示出寄庵先生深厚的古文底蕴和渊博的历史知识。
在此期间,我也曾到先生家去过,家中摆设非常简陋,没有书架,没有藏书,只有一个一米多长的小木箱,他打开小木箱让我看,里面都是他的文章的底稿和字画、笔墨、宣纸。我问先生:“你没有藏书吗?”,他说:“我的藏书都在脑子里,要什么取什么,藏一些书有什么用处。”说完自己就哈哈大笑起来,我想这可能不是实话,先生那么渊博的历史知识,不读很多的书是不可能的。他的书籍有可能在“文革”中大部散失。他每年去天津待一段时间,估计在那里可能专心读书或搜集整理资料也未可知。但先生对古籍经文的熟悉和很强的记忆力,确令人惊叹不已。
1990年农历三月四日,先生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谈到他感觉身体不适,想到医院检查一下,信的内容如下:
近来很忙吧?问你好!
十天左右了。我的身体不太舒适,想到贵院进行透视检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考虑到怕你们同志现在工作紧张,我打算本月农历初六上午八点来院,请同志们给治疗一下。这样你看行不行?希望你向去的孙家民说明,带回信来,我好做准备。
专此,即候
1990年农历三月四日
三月初六,先生来院检查,因这次是吃饭后来的,B超和钡餐透视都不能做,因此没有发现身体有大的问题。考虑可能为胃脘不适及肝气郁结之症,于是开了两剂疏肝理气的中草药,让先生回家服后看看效果,再来院复查,于是取药两剂回家,到三月初八,先生又来信,内容如下:
蒙你枉驾诊治,至为感谢!
所处之方,取药两剂,七日服完,效果很好。但是胸膈间仍作凄凉之痛,吃饭不甜,我请问你院内有透视镜于否?很想到贵院进行一次全面细密的检查,望你告知,近期即来。
专此,顺候
1990年农历三月初八日
我接信后即派车把先生从家中接到医院,给他做了全面检查, B超发现先生患的是肝癌,立即办手续住院治疗,但是病情逐渐加剧,肝区疼痛,并出现了黄疸。请县人民医院的内、外科大夫做了会诊,其诊断结果为肝癌晚期,只能用内科支持疗法,延长时日,病情已无力回天。先生的病越来越重了,体力渐渐衰弱,神识也时有模糊,在这生命垂危弥留之际,他把我喊到病床边,还送了我一幅对联。因声音嘶哑,已很难听清楚,先生持笔歪歪斜斜的写出:“天禄青藜光照夜,淮王丹鼎妙生春”。并写出注解:“汉刘向校书于天禄间,有太乙老人以青藜为杖,吹火照明,协助他工作,淮南王好炼丹,精心炼制,成功了,服用金丹后可长生不老。上联是说要勤学苦练,下联是说要医道高明”。先生艰难地写完这些话,就躺在床上,头脑时清时昏迷,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到下午4点钟就与世长辞了。
先生就这样走了,病情发展很快,从确诊住院到病故,只有9天的时间,使人难以预料。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满腹经纶的学问家、诗词家,中医界失去一位可敬的良师益友,每当我回忆起这段和张寄庵先生的交往,感到内心异常的悲痛。
(刘继彬系平邑县中医院原工会主席、主任中医师、名中医药专家)
小蓬壶山馆主人撰名老中医传记
张寄庵(1904年—1990年),山东平邑县人,中共党员。爱好文学、古典文学及诗词。建国初期,先后在徐州市文教局、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江苏文管会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先后任过平邑县人大代表、平邑县政协一、二届常委,1986年聘任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晚年居白彦金斗庄家中,号小蓬壶山馆主人。生前关心卫生事业,特别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尤为关注,曾提过不少有益的建议,与平邑南部地区的名老中医交往很深,先后撰有徐学深、薛瑞昌、刘振邦等人的传记。从这些传记不但可研讨名老中医的生平、学术思想,而且从中可见先生扎实的古文学功底,文笔流畅,用典恰当,无异读篇古代优美的散文,现选登于下,以飨读者。
徐学深,字道源,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老林后村人。父徐荣光,母张氏。昆仲四,学深为长。徐为东海望族,明之季有名“勋”者,仕至都指挥,没葬于里南,嗣是子孙繁衍,因名所居为林后村,或称老林后,以示不忘祖德。学深生于清同治十二年壬甲(公元1872年)农历正月初七日,卒于民国28年已卯(公元1939年)亦农历正月初七日,大奇,享年68岁。
幼颖悟,入塾读书,遍诵四书五经,文选及通鉴辑览,为文操笔立就。继而从关阳恩贡生李家声子骏学,为入室弟子。屡应童子试不售,纳资为太学生。目击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遂绝意进取。弃贴括业而研医,冒然太息曰:“吾智不足以救国,犹堪以活人”,日悬壶于市,大署其门:“岐黄事业,清白家风”。清白家风用南朝名医徐勉语,盖自况也。费县儒学教谕,平原人拔贡刘宝鼎雅知学深。为书“宝生堂”匾额揭之齐楣,用嵌字法自作联云:“宝瓮常流梅子雨,生香不断杏林花”。雅切可喜,识者知为徐君自己写照。于是精益求精,取《黄帝内经·素问》、张仲景《伤寒论》,概唐、宋、元、明、清医学界之光辉著作沉潜玩味,穿穴条贯,扬长舍短,吸其精华,施之于临床,无不沉疴立起,以故终日门庭若市,纤悉应付,各满其意以去。凡穷巷之孤嫠,弱子愈困厄者救之愈切。而感其惠者亦愈众,名声溢于遐迩。
早岁通经、史、工诗、古文辞,然而不轻作。素不满于当时政治的黑暗,往往发为浩歌,以吐其磊落不平之气。前有凌霄一株,蟠屈天娇,为数十年物。花时,手唐诗或通鉴一册吟哦其下。名其室曰:“苕华馆主”寄慨遥深。(诗:苕之华,陨其黄矣,心之忧矣。诗人伤时之辞,凌霄,即苕也)。
身长不愈中人,而眉目疏朗,精神四射,倜傥风流。抵掌谈天下事,口沫喷珠,滔滔不绝。南北统一初期,贵州赤水廖萧来尹费县,耳其名,下车伊始,即召赴县政府参加会议。既接洽,廖垂询地方名胜与施政方针,学深于是口述山川形势、历史古迹、金石遗物、风俗习惯,洋洋达千百言。廖竦听嗟赏曰:“徐公,吾龙丘苌也”。时蒙山抱犊崮间土匪蔓延,盘根错节,不可爬梳。学深为廖面陈堵剿机宜,兴利除弊,廖激赏采纳。遂吁请当局派军并动员地方武装进行堵击,取得邻邑密切联防,匪氛渐残,闾净稍苏。人以是知学深非果于忘世才,特不逢时耳。
抗日战争第二年秋,婴疾。越明年正月病重,谓友人曰:“帝国主义列强侵暴我中国达于顶点,必将激起民众的坚决抵抗,吾炎黄神胄必有兴者,惜予不得见”。语不及私,溘然而逝,及会葬,素车白马宾客数千人。
子子仪,孙思稚,曾孙孝臣,皆能承其医学,不坠家声。
书薛公瑞昌
甲子岁年八月十二日薛君庆穆来访,坐甫定,肃容告予曰:“先父毕生业医,没葬老山腰,现已十八年。兹者,我县卫生部门征其事迹,以备医志资料,惜曩时无所纂记,先父早日曾蒙赠‘河东妙誉饮三凤,江左名医爱一瓢’之句,至今犹悬壁间。君与吾家两世有雅故,传记之文仍以谋诸君。”
予曰:“鄙人久客外方,乡党戚里事举不熟悉,令尊始末如何?尔其为我言之。”
庆穆曰:“先父讳瑞昌,水泉沟薛氏。清中叶徙今南哨村。父邦有,母张氏。生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卒于公元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寿八十三岁。幼时,绩学十余寒暑,好医,以为医道泽于物者普而且速。费县关阳司张维藩价人者,名秀才也,精于医,设‘泰和药店’,先父往从之学,医技日进。地方宿儒晃凤池琴山亟赏之,先父以刀圭战病魔,以生生为职志,获救者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垂六十余载,因此以医闻于时。
抗日战争爆发,先父借行医为革命人员进行治疗及掩护工作,殚智竭虑,务期达到安全目的。在革命发生困难时,疗与养兼顾,毫无德色,引为自己分内事。而爱憎分明,界线若‘鸿沟’。刺探日伪消息,辄用白毛巾为信号,及时向我军政人员透根,俾予为之防或采取适当措施。借先父药铺‘利仁堂’为落脚点者,终日络绎不绝,达十年之久。
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先父任乡长一年余,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旋调任县参议员。一九五一年加入联合诊所及医协会组织,区长燕成之与先父最相契,多所帮助。
一九四零年秋,陈光师长率部堵击日伪反动军队进攻解放区,住我家四十五日。先父每陪师长共吃红薯及南瓜,先父曰:‘吾啬口腹,以饷前方将士,为国杀贼,胜食鱼肉多矣。’陈师长啧啧叹美!既而大军移桃峪,临行,先父以花瓷碗貯饭菜为赠。未几,师部王炳璋同志公干顺道将瓷碗璧还,似此军民鱼水情前史所未有也。如陈师长之高风亮节,虽‘胡威之清,又何加焉!’”
予聆庆穆所述,质而实,详而该,心怦怦然动也。确凿可信,胜“行状”一篇矣,故书之。
人民白衣战士刘振邦
毛主席之论白求恩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今於吾乡人民白衣战士刘君振邦见之矣。
刘君振邦字兴华,平邑县白彦区黄坡乡西南庄人。父讳永健,母左氏,民国五年(公元一九一六)生,现年六十八岁。君少时,处境坎坷,就舅家读书,性慧敏,理解辄中肯綮,耆宿惊异之,谓其远至。民国二十二年(公元一九三三年)诣费县职业学校进修,为贫所窘,中途辍学。君仲父名永春者精岐黄术,君从永春问医道,大感兴趣。常诵范希文“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之言以自勖。凡关于中医经典名著必骈罗而研讨之,纠其奥秘,施之于临床,奏起死回生之效。以迫于生计,全家五口嗷嗷待哺,乃赴大涝泉村开设“同德药房”,以救燃眉之急并酬素志。君处方酌情变化,不蹈旧辙、教条,对患者深思体会,辨析毫芒,能呼其肺腑而与之语,旦夕扣门乞诊断者屡相接而声相续也。君益自喜,应付傍午,至废寝食,必呻吟者转危为安而后已。遇穷人子不索值,或倾囊助之,其仁民爱物之忱盖根于天性。在学术思想方面力倡中西结合,扬长避短,师古而不泥古,破除畛域,吸收菁华,高瞻远瞩,别具慧眼,以此律已,以亦以此诲人,凡经指引着咸能独立工作,妙手回春,青年医生受其律逮者甚众。以故邹、滕、费、泗、平邑之间染疾疫者皆呼君为“救主”,其医道之盛行可以想见。
抗战时期,君投入革命阵营,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医学更进一步认识。我党抗日路南游击队武装部长樊诚,工作人员李乐园、李贵彬、李锦、吴功吉等同志均与交情深密,磋商机宜,多所献纳,不独以医显也。解放后,李乐园调北京公安部工作,一九五四年在庆祝建国五周年时,致函邀君前往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瞻仰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朱总司令革命领袖及国际友邦领导人,君每引以为荣幸。
党发起治沭号召时,君积极献身于工程活动,昼夜频频,罔顾疲劳,圆满完成导沭医务工作。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时,君以强烈心情,运用各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及“除四害”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收到良好效果,上级给予表扬。
自平邑建县,君历任一、二、三、四、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同德药房”经理转为山阴卫生所中医门诊大夫,继任中医教师,并选为区管委会成员之一。从山阴卫生所到临涧医院前后工作20余年后, 1976年从临涧卫生院退休,优荐林泉,享家庭天伦之乐者达十余载。君长身、鹤立、浓眉、方颐,声音朗澈,与人言,蔼然若春风,见年老与贫困者必驻足温语移时乃去。其体贴群众如此,人称其厚。配邢夫人,生子女七。长继彬,任临涧区卫生院院长;次继林,任职部队(转业在地方工作);三继忠,任平邑县公安局股长;四继良,白彦区卫生院医师;五继东,平邑县城关镇武装部部长;六继国,平邑县委秘书室职员;女继霞,任职平邑县轻工业局,兰玉森森,云蒸霞蔚,山川清淑之气萃于一门,可谓得天独厚。然君平素之所型于家,亦加人一等矣。
余简陋无文,辱承公子等谆谆垂诿,义不能辞,爰摄其嘉言懿行荦荦大者,唐昌黎传何蕃,宋东坡传方山子意,为叙次之如此。
道教文化与中医养生
蒙山层峦叠障,巍峨壮美,自古就是一座文化名山、宗教名山,为道教最早的发源地。境内古迹、庙宇、石碑、石刻林林总总,素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峰”之称。轩辕帝时有蒙山老人,后有羡门子、鬼谷子、老莱子等在蒙山修身养性,魏晋时紫阳真人周义山在蒙山炼丹成仙,五代时贺亢修真于蒙山得道不死。山上万寿宫、清虚观、玉皇庙、凌云宫、禹王庙等处道事活动频繁,香火盛行,既出现了道荣、贾成、周守先、杨希真、张演浩、高仁峒等道教名师,又出现过皇希全、徐一朗、周来吉、尹成遂等精通医药的道士,因此蒙山具有丰厚的道教文化底蕴,研究道教文化,特别是与中医学有关的养生文化是蒙山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道教文化与祖国医学都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教自创立之日起,就与医学结下不解之缘。一方面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可能对早期医学的形成有所影响和渗透;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道教在创始发展中奉行的是一条以医传教,借医弘道的立宗创教模式,祖国医学思想和医疗技术都曾发挥过“助教宣道”的作用。如中医始祖黄帝和老子并列,称为黄老之学;晋代医学家葛洪,既是名医又是一个擅长炼丹的道士,他写的《抱朴子内篇》总结了当时的炼丹经验;被称为“山中宰相”的梁代陶弘景既是有名的文学家、药学家,又是一位擅长养生的道教大师;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亦医亦道,被民间称为“药王”,他精于养生之道,活了100多岁,死后宋徽宗追封为“妙应真人”。生于今临沂地区的泰山南城(平邑)人羊欣,琅琊东莞(沂水)的徐熙、徐文伯、徐之才、徐秋夫等名医都富有道教色彩。
道教与中国医学结合程度之深,关系之密切,在世界宗教发展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正因《黄帝内经》等古老医著在早期道教教义形成中发挥过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道教文化总是和中医的理论、医疗实践、养生长寿等领域息息相关,并与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长生信仰是道教思想体系的核心,成仙是道教信徒追求的最高宗旨,羽化成仙而长生不死当然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为实现这个虚无飘渺的目标,道教徒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做了巨大的努力,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养生长寿经验,如炼丹术奠定了道家的药物化学基础;节欲、吐纳、导引和气功孕育了道教的养生学,并创立了蛰龙、僻谷等道家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这些养生理论和方法,大多受到《黄帝内经》的影响和指导,是道教文化和祖国医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结果。研究和揭示道教文化和祖国医学之间的联系,探讨道教养生的源渊,确立中医养生理论的指导地位,对发展和丰富中医养生理论和实践将具有重大意义。
一、道家的炼丹与中医延缓衰老养生术
道家的炼丹术来源于长生不老的幻想,是从寻求长生不老药开始的。古代帝王梦想找到一种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服用后能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光,以永享荣华富贵,于是就有了方士寻找仙药的传说。到秦始皇时期寻仙求药之风大盛,但尽管方士们为寻找仙药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在动植物中并没有找到长生不死的仙药,帝王们未达长寿,便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留下只是美妙的传说和永久的遗憾。
西汉以后,受到冶金术的启发,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冶炼矿物药方面来。晋代葛洪就开始认识到寻找长生不死的草木之药,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他认为“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免于死也”,只有服食外炼的金丹才能“令人神仙度世,与天地相毕,与日月同光”。炼丹术正式开始于西汉,汉武帝特别信奉神仙,更助长了民间炼丹的热潮。到东汉炼丹术就由道士掌握了,场所多选在名山幽谷,这些地方后来都成了道教圣地。魏晋时炼丹术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200多种丹法道书,到隋唐炼丹术发展到鼎盛时期,据史书记载丹药多达98种。
宋元以后,面对外炼金丹求长生的屡屡失败,不少道门中人认识到通过外炼金丹追求成仙难以实现,于是将长生的希望寄托在炼内丹上来。他们认为要达长生应该重视自身内在心性的修练,人体内本身就存有“长生大药”,这就是元精、元气、元神,称之为“三宝”。在意念导引下,使之在人体内循环烹炼,经过筑基、炼精化气、炼神还虚等步骤,就能凝结为“圣胎”的内丹。
综观道家追求成仙而达长生不死的全过程,虽然这是条不切实际的幻想之路,但对中医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却是一个大的促进。在最初寻找仙草仙药的过程中,虽未找到长生不老之药,却找到了一些确有疗效的抗衰老中草药,如黄芪、黄精、人参、茯苓、何首乌、玉竹、淫羊藿、肉苁蓉等,这些药大都载入《神农本草经》,成为滋补药的上品。道家在外丹炼制中,虽没有炼出使人羽化成仙的“金丹妙药”,但在炼丹过程中却发现了具有价值的化合物和矿物药,至今中医外科普遍使用的“降丹”、“升丹”都是古代炼丹过程中得到的成果。古老的炼丹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公元2世纪中国早期的炼丹术经商人传入亚历山大,3世纪再次经印度、波斯传入西班牙,到7世纪阿拉伯才盛行炼丹,现代“化学”一词的拉丁文,便是从阿拉伯文“炼丹术”一词演变过来的,后来炼丹术又由阿拉伯传到欧洲,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化学制药工业产生了质的飞跃,到今天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化学药物,但是它的来源在于中国的炼丹术,它是制药化学的基石。道教修仙途径由外炼向内修转换是道教修仙思想的一次重大转折,炼内丹以中医的气血津液、经络和脏腑理论为基础,以人体内的精气神为修炼对象,通过意守丹田、冲督通任、意念导引、心理暗示等手段,使人体气血畅通、精力充沛,达到长寿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道家的内修过程中,既可减慢生化反应,又可激发某些功能,从而起到恢复青春、开发潜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与道家期望和追求的长生不老相反,人总是要渐渐变老,发生生理性老化,即使在非疾病状态下机体过程也必然出现各种老化现象,衰老不可抗拒,但可以延缓,延缓衰老是中医养生学的核心内容,中医延缓衰老养生法和道家追求的长生不老既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两者都是为实现健康长寿这个美好愿望,为实现这个愿望都在不断寻求抗衰老的药物和方法,都非常注意补益脾肾功能和珍惜精气神三宝;但两者又有许多不同点,道家追求的目标是“羽化成仙”、“得道不死”,而在祖国医学典籍中,除受道教影响,有时提到“圣人”、“至人”“寿命无穷,与天地终”外,其一致的目标是“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而且中医的抗衰老措施远比道家要全面得多,还包括顺应自然、协调阴阳、动静适度、调节饮食、慎于起居、祛病除邪、辅助用药等多种原则和措施。
中医延缓衰老养生法十分注重人体的精气神,认为是最宝贵的东西,而精耗、气衰、神伤是衰老的根本原因。精是构成人体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基础,精能化气生神;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为生化之根;而神包括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在内,为生命主宰,三者相互资生,都是维系生命的关键。精充、气盛、神旺才能延缓衰老。
中医延缓衰老养生法特别注意补肾补脾,既补先天,又补后天,并把补肾视为重中之重。在历代为数众多的老年医学文献中,补肾药在延年益寿药物中占重要地位。据对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1892种药物初步分析,发现明确载有“耐老”、“不老”、“延年”、“增年”作用的药物共177种左右,补益药约占50种,其中补肾药28种,比重最大。对历代13部有代表性的方书初步分析,发现载有“生长”、“不老”、“耐老”、“延寿”的方剂124首,其中温补肾阳为主的有87首,约占87.2%,以滋补肾阴为主的有28首。在对清代宫廷医药档案的研究中,也发现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常用的延寿医方龟灵集等,以及慈禧、光绪所常用的延寿医方益寿膏、保元益寿丹等多属于补肾方。
祖国医学在延缓衰老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上世纪50年代起对数百首抗老延寿方剂进行挖掘整理,近十余年来对清宫寿桃丸、清宫八仙糕、清宫长春丹和复方西洋参口服液、康宝口服液、春回胶囊、还精煎、至宝三鞭丸、寿尔康、龟灵集等一批复方制剂进行较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现代老年人保健提供了新药。对人参、黄芪、黄精、何首乌、枸杞子、巴戟天、仙灵脾等药在延缓衰老方面的作用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针灸、气功和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在老年保健和老年病的防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深受中外人士的重视和欢迎。
二、道家的清静无为与中医的恬淡虚无养生法
道家思想非常全面丰富,无为论是道家的基本理论之一。首为道祖老子所创,后经过庄子的发挥,关尹、杨朱、列御寇等的补充,渐臻完善。老子主张“归真返朴”、“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一方面要求人们顺乎万物之自然,遵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反对人为的干扰,征服和破坏,这就是无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对自然因势利导,因性任物,因民随俗,给万物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自然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完成,因此无为实际上又是一种合乎自然法则的有为,即老子所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的无为论开创了传统养生的先河。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主张顺其自然,反对人为的自益其生。其认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因此必须寡情少欲,清静无为,“去甚去奢去泰”,减少不良精神刺激,防止过度的情志波动。“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超脱。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养生思想,以“顺物自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和“同于大通”为基本出发点,进一步强调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和自由,通过“心斋”、“坐忘”排除心中杂念,使心志统一,物我两泯,内外俱忘,神归虚寂,达到与道为偶的境地。
《黄帝内经》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为守,病安从来”,这种恬淡虚无的养生方法是以老庄为代表的清静无为道家思想的体现,是道家文化对医学的影响和渗透,这种养生法要求人们寡欲安神,思想要安静,心情要舒畅,排除杂念,摒弃妄想,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刺激。《寿世专编》一书指出“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怒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生之法也”。这确为学习恬淡虚无养生法的经验之谈。《千金翼方》中指出“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为“养老之要”,这就进一步强调了恬淡虚无调神方法是中医养生之道的精髓,只有长年坚持,使内心恬静,精神乐观,情绪稳定,方获高寿。
老子的无为论为气功疗法中静功的源渊。《黄帝内经》指出“肾有久病者,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这些记载与道家“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导引神气以养形魂”之方法相仿,是气功发生发展的基础。气功疗法的要领是通过“气调”、“身松”、“意守”使思想入静,在这方面古代的医家和道家创造了许多帮助入静的方法,如“止观法”、“数息法”、“默念法”,这样以一念代万念,使思维活动尽量减少,然后进入高度的“空无境界”,几乎把自己的身体忘掉,把周围的一切都忘了,即庄子谓之的“坐忘”,进入脑子高度入静,既虚空又清醒的状态。在人体这种静状态下,能促进经气运行,纠其偏胜使之匀平,通其阻滞而使其舒畅,以神机之静调动气机之动,动静结合以达养生目的。
《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即神宜静,不宜躁。在现实生活中,有条件练静功的人毕竟是少数,于是许多养生家倡导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静养”。古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发现龟是喜欢静伏,活动最少的动物,鹤爱独处,飞行动作也很轻柔,然它们的生命都很长,故有“龟龄鹤寿”的说法。许多名人不仅事业辉煌,而且在修身养性方面往往有独特建树,从而延年益寿,为后人留下无数的养生佳话,“静养”就是他们极为喜爱的养身法宝。
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总揽朝政达50年之久,但却一直耳聪目明,思路敏捷,究其因,这与她在感业寺当了3年尼姑,潜心钻研“盘膝静坐”不无关系,晚年的武则天朝政之余,经常身居深宫,瞑目静坐,纵然国事千头万绪,只要静坐练功,就会身心不动,神智明清,从而81岁而终,算得上是寿星皇帝。
苏东坡,每天天刚亮,他立即起身,面向东或南,盘腿而坐,叩齿、梳发、捏鼻几百次,长期不懈。他认为只要“心静”,不胡思乱想,自然心平气和.他在一文中写道:“此法甚效,初不甚觉,但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每日静坐后自觉全身充满活力。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宋代,他能活到66岁,确也算是长寿了。
郭沫若,这位现代文学巨匠,享年86岁,便是得益于“静养”。1914年初,他东渡日本,由于急躁和用脑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心悸、乏力、睡眠不宁。后来,他偶然在东京旧书店里买到了一本《王文成公全集》,读到王阳明以“静坐”法养病健身故事后,便开始试着学起来。每天早晨起床静坐30分钟,临睡时也静坐30分钟,不到半个月,奇迹发生了,他的睡眠大有好转,胃口也恢复如常,尤其是精神上彻悟了一个奇异的世界。以后“静坐”一直陪伴他度过漫长而又曲折的一生。“静坐”使郭老从弱者变为强者,并赢得了高寿。
《老子养生要诀》说:“体欲小劳,但莫大疲”,《内经》也指出:“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都是要求人们要有劳有逸,劳逸结合,注意休息。生理学家发现人在静养的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跳、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积累效应,自然使生命相对延长。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肝炎、溃疡病、肿瘤等在静养的辅助下,疗效得以提高。那些终生以“静养”为主,很少做剧烈活动的人,如作家、书画家、科学家、花农等,他们中的长寿者则不乏其人。
道家主张的“清静”,《内经》主张的“恬淡虚无”以及养生家所提倡的“静养”都不是绝对的,并不反对有氧运动。祖国医学历来主张有劳有逸,劳逸适度,反对过劳过逸,将劳逸失度视为养生大忌。祖国医学小劳适度,勿至大疲的养生观点,与《保生要录》之说相通,《保生要录》:“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疲,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宜稍缓,即是小劳之术也”。那么现代人应如何掌握运动的强度呢?有人以脉博即心跳频率做为运动量的指标,如果运动量大,心率及脉率就快,一般认为正常成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心率或脉率增加到140次为宜,老年人的运动量每分钟增加至120次为宜。正常健康的老年人运动后最高心率不要超过170次减年龄。譬如年龄为60岁,则运动后最高心率应掌握在每分钟110次的水平,而且在1小时内能恢复正常。据专家测算,1小时的轻快散步,可消耗400—500卡的热量,每天散步40分钟左右即可达到小量运动的目的。有研究人员通过对1.3万人进行8年的观察研究发现心脏病、癌证和其它疾病死亡率最低的不是那些经常进行剧烈活动的运动健将,而是从事小量有氧运动的人群。
三、道教戒律与中医的养性节欲养生法
道教是止恶扬善的宗教,它要求道众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教风,并制定有严格的戒律。道教的主要戒律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岩大戒规、智慧上品大戒、三坛大戒、三洞众成文等,戒规十分繁杂,其中老君五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础和根本,其内容为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老君五戒在维持社会道德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普遍性,道教五戒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所有的道德戒律。另外,如“十善十恶”、“中极三百大戒”、“天仙大戒”等都是老君明示的道德大戒,包括了世人道德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教内外人士都要遵守的道德守则。道祖言“欲成天仙,要做一千三百善”的功德,这和孔子“仁者寿”、“大德必有大寿”的观点十分符合,这些道德规范,既保障道众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够生静开慧,与时俱进,成就道业,也是怡养天年、养生长寿的保证。
道祖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在道教戒律中有许多戒色、戒贪、戒酒、戒妄等节欲的内容。祖国医学对养性节欲十分重视,提出要惜命须先惜精的观点。精,包括人体的五脏之精,它是人体始生的基础,生命活动的根本,机体寿夭的关键。著名的医学家朱丹溪认为,人体的阴精难以生成而容易亏损,正常的房事为精盈而泻,不会影响到阴精的亏损,如纵欲而不加节制,而致脑髓空虚,脑转耳鸣,甚则脏腑之精亏乏,就会损害健康,人就不能长寿了。
祖国医学认为,情欲不仅指两性情欲,而是多方面的,故养性节欲也是全面的。《医学入门》指出:“善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驻颜于百年,何者是也?一曰薄名利,二曰戒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嫉妒”,指出了节欲的内容及情欲对养生的影响。欲是情之因,情为欲之果,贪欲膨胀不仅直接导致情绪亢奋,造成生理机能紊乱,而且常因贪欲难以实现而产生痛苦、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而造成疾病。人不可能没有情欲,但也不能随心所欲,人们的需求只能在自然及社会规律和各种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下获得满足,因此每个具有真知灼见的学者无不反对肆情纵欲和一切不合实际的妄想。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内伤七情的致病因素,并把和悦情志做为祛病的重要手段。《黄帝内经》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过激的人易患各种疾病,如经常发怒,脾气暴躁的人会引起心率失常,胃溃疡等;长期郁郁寡欢者会使机体免疫水平下降;经常受到惊吓的人会导致血压升高、头痛、失眠等症;思虑过度不能自拔者,又会有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等症情;紧张或忧郁悲伤还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自古以来由七情过极而致病或致死的事例屡见不鲜。如《儒林外史》中过喜而迷乱心神的范进;《红楼梦》中郁郁寡欢,以泪洗面的林黛玉;《三国演义》中心胸狭窄,被气死的东吴大都督周瑜和被诸葛亮在阵前骂死的王朗等等皆是。
制怒、抑哀、广思、怡乐常见于道家戒律,更是中医养性节欲养生法的重要内容。孙思邈的 《千金方》和道家经典《小有经》都载有“十二少,十二多”之说:“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好则情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宁,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其中对情绪的调摄占了绝大部分,这也说明了调摄七情在养生之道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不顺心的事很多,如加工资、晋职称、发奖金、评先进、失恋、丧亲、事业不顺等等,都会引起情志上喜怒哀乐的变化,如果不能排解,终日沉浸于这些情绪之中,或整天愁眉苦脸,或常常哀声叹气,或不时无名火起,就会成为不良刺激,成为致病因素,因此养生学家主张遇事要平静,在逆境中善于自我排解,许多名人淡薄名利,养性节欲,事迹动人,值得效法。如孙思邈一生中多次拒绝朝廷召他为官的邀请,隐居山林,潜心医学研究,传授子弟,百岁高龄仍能跋山涉水为百姓采药治病;当代著名的书法家苏局先,毕生醉心书法艺术,抛开名利和地位,把自己溶于书法艺海之中,在百岁之龄,依然铁划银钩,笔力苍劲;著名画家刘海粟当年在90多岁时仍能登上黄山,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从中吸取艺术养料,使绘画艺术达到最高境界;上海的昆剧泰斗俞振飞老人当时年已过90岁,登台唱戏,仍嗓音清亮,吐字清晰,运腔婉转流畅。一个人长寿健康当然是多方面的作用,但从这些寿星的生活来看,如水的心情、高尚的情操、宽阔的胸襟、平静的处事,无不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道家吐纳与中医练息导引养生法
“吐纳”是指呼吸运动,吐为呼气,纳为吸气,呼吸又称为“息”,故吐纳炼息是指道家以呼吸锻炼为主要形式的一类功法。其中“六字气诀法”是一系列吐字吸气法组成的功法,为道家炼气所常用。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如《老子》的“或嘘,或吹”,庄子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等,为六字气诀之类功法的早期雏形。南北朝道家陶宏景的《养生延命录》谓:“纳气有一,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嘻、呵、嘘、泗,皆出气也”,这是六气诀最早的记述。另外,本类功法还包括食气法、服气法、调气法、行气法,以及吐纳的最高境界“胎息法”。
道家的炼气关键是“内气”的聚集和储存,途径为“调息”,即通过调整呼吸逐步形成深慢细匀的腹式呼吸,频率随着练功中放松入静的程度加深而逐渐变慢,呼吸可由每分钟18次减少到每分钟4—5次左右,这样就会逐渐形成一开一合的“丹田”呼吸。如呼吸频率进一步减慢,就会逐步形成“胎息”,是气功练到一定程度进入高度入静时自然形成的“鼻息微微,若有若无”,似胎儿在母腹中舒适的内呼吸。
祖国医学认为,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司呼吸,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才能经肺的肃降而下纳于肾,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只有不断调息练气,才能使气下潜丹田或下气海,只有通过锻炼,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吸收,才能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以扩大肺活量,促进气体代谢和血液代谢和血液循环。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呼吸形式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胸式呼吸时只有肺的上半部分肺泡在工作,占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叶的肺泡却在“休息”,中下肺叶得不到锻炼,长期废用,易使肺叶老化,弹性减退,呼吸功能差,因此不能获得充足的氧,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人易发肺炎和肺的退行性变。
腹式呼吸则是健肺的好方法,不仅弥补了胸式呼吸的缺陷,而且可使中下肺叶的肺泡在换气中得到锻炼,延缓老化,保持良好的弹性,防止肺的纤维化。腹式呼吸运动,可使机体获得充足的氧,随血液运动散布全身,并能满足大脑对氧的需求,使人精力充沛。腹式呼吸对胃肠是极好的调节,能促进胃肠蠕动,利于消化,加快粪便的排出,预防老人习惯性便秘。从中医练息养生法及道家倡导的“吐纳”、“龟息”等功法,给我们以启示,现代人必须有意识地多进行腹式呼吸,吐故纳新,才能保持健康的心肺功能。
导引,是古代医学家和道家提倡的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体育方法。《庄子》云:“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就是指的此法。《吕氏春秋》也指出:“舞以宣导之”,在出土的彩陶盆上就绘有秦朝以前已出现的多种形式的外功。1973年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载有40多种导引功式,大多模仿动物的神态和动作而画成,至东汉则有名医华佗推出的五禽戏。两晋南北朝时期著名道家葛洪的《抱朴子外方》、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以及道教文库《道藏》,其中都包含了许多导引的内容,道教的导引逐步形成许多有效的医疗体育疗法,如运动形体、调济精神、舒心畅志的多种舞蹈;呼吸与导引相结合的太极拳;能行气活血,舒筋健骨的八段锦、易筋经以及为医学所广泛应用的推拿按摩等疗法都是在道家导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健身方法。
五、道家的“蛰龙术”与中医的睡眠养生法
“蛰龙术”为道家睡功,又称“锁鼻术”,是道家特别是内丹家所达到的一种高深境界的养生睡眠术。这些道家模仿冬后蛰伏的龟蛇类动物,常常数日不起,不饮不食,鼻息脉博似有似无,但面部潮红,各项生命体征存在,这种“蛰龙术”常见于一些著名道士的传说。蒙山道家的鼻祖鬼谷子王禅就擅蛰龙之术,有流传的歌谣说:“彭祖活到八百八,不如王禅一梦呵”。陈抟宋初道士,曾修道于华山云台观,陈抟睡觉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山堂肆考》说他大睡三十载,小睡十八春。《坚瓠集续》中有个故事,陈抟在华山修道,每每闭门独睡,一睡就累月不起。周世宗听说他很有学问,又能睡觉,想看个究竟,就派人把他锁在一间屋子里,一个多月后,开门看时陈抟仍在酣睡,周世宗知他是个有道之士,召见他问话,他对周世宗作歌道:“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酣睡。闲想张良,闷思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放开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日西坠”,这些都是民间传说的故事。蛰龙术的有无我们也无须深考,现代人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数月数年的去蛰伏,但我们从中想到的是充足的睡眠确实有益于养生。睡眠能最有效的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是最重要的休息方式;又是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稳定神经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所以半山翁诗云:“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乡中度过的,从某种角度上讲,人的生命过程就象一支不断燃烧的蜡烛,若要使生命之火燃烧得更久长,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减慢其燃烧过程,而睡眠就是有效的措施。所以自古以来的医学家、养生学家都把睡眠做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养生方法。
有句名言,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古时候被称为“智慧之神”的诸葛亮,他的养生之道就是枕上枕头,一觉睡去,不顾“窗外日迟迟”,睡得足足的,他睡大觉在当时是出了名的。《三国演义》上写道“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却碰上他“昼寝未醒”,张飞等得不耐烦,甚至想去屋后放一把火烧起来,诸葛亮醒后吟诗一首,其中有“草堂春睡足”之句,可见他对睡眠是很重视的。
现代医学家也认为,睡眠有保护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神经细胞不能再生,长期得不到休息,营养物质得不到补偿,神经细胞就会死亡。世界上并没有永不睡眠的人,常见的却是因种种原因缺少睡眠的人。缺觉的人由于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得不到及时的清除,总是疲劳不堪,久之神经调节失灵,生理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极易导致疾病。道家的蛰龙之术符合现代医学的机理,睡眠除了保护大脑以外,对身体其他系统也有益处。睡眠时呼吸减弱,心率减慢,血压和体温下降,肌肉的反射运动和紧张度减弱,嗅觉、听觉、视觉及触觉等感觉器官的功能下降,瞳孔缩小、尿量减少,代谢率降低,身体一切器官的低效能状态是一种休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机体得到消除疲劳和重新积累能量的机会,所以休眠状态能延长人的生命。
为保证较好的睡眠,古代医学家、养生家和道家都总结了不少诀窍。如孔子说:“寝不言”、“寐不尸”,就是要保持安静的睡眠环境与柔和舒适的睡眠姿势;“早晚以时”,就是要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形成固定的生物钟;《睡诀》说:“先睡心,后睡眼”,这就要求睡前要思想安定,情绪平和,不看惊险和刺激性强烈的小说、电视等,避免大脑兴奋而难以入睡;《内经》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和睡眠之间应隔一段时间,晚上进食喝水都不要太多,晚餐食物宜清淡,少进油腻,少用烟酒,不要饮用浓茶和咖啡;上床前用温水浴洗双足,道家称为“浴足”,不仅能使双足舒适干净,且能引血气下行,使心宁神安而入睡;道家还主张“卧如弓”即向左侧卧,双腿微曲,全身放松,人就很容易入睡,因睡眠姿势是否正确,能直接影响到睡眠的效果。
中医睡眠养生法,对睡眠还有许多具体要求,如睡眠时不可以被掩面,以免吸入不洁之气;睡眠时不可张口,以免病邪从口而入;睡眠时不宜开灯,以免扰乱心神;睡眠时不可当风,以免风邪乘虚而入侵形成痺症;睡眠时不可双脚高悬,以免损伤肾气;夏季不可贪凉露宿,以免寒湿入犯。
对于失眠,中医睡眠养生法中也有许多诱导入睡的对策,特别有些老年人常常失眠,十分痛苦,对此《老老恒言》中提出:“寐有操纵二法。操者如贯想头顶,默数鼻息,反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着,乃不分弛,庶可获寐;纵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联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以上说法可资借鉴。
六、道家的“僻谷”与中医的膳食养生法
“僻谷”之术是道家传统的有效养生方法,“僻谷”也即节食,每年一段时间少吃粮食,或由一日三餐减为一二餐,兼吃一些辅助食品,如核桃、栗子、松子、黄精、蜂蜜等。人们认为长年以五谷为主食,肠内渣滓积留太多,必须进行“断谷清肠”以“清除体内垃圾”,通过“僻谷”达到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蒙山道家实行“断谷清肠”以养生健体取得效果的代有其人。周代楚国高士老莱子,携父母隐居于蒙山之阳的孝义村,“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支木为床,蓍艾为席”,其饮食不过“饮水食菽”即渴时喝泉水,饿时吃一点豆类,这是我区有记载的最早的长寿老人。隋开皇初(582年左右)道荣道士“凡符水禁咒,阴阳律数无不通解,隐于琅琊山辟,谷饵松术,以求长生之秘。”“谷饵松术”即辅助食用一些松子、菌类等食品。北宋乔仝患麻风病,“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恶疾堕眉须,红颜白发惊妻孥,览镜自嫌欲弃躯”,后进蒙山学道,习养生之术,行“僻谷”之法,过着渴饮泉水,饥啖松腴的生活。由于道家恬淡虚无的养生之道,一个病情险恶的瘤型麻风,“尔来八十胸垂胡,上山如飞嗔人扶”,渐渐向愈,变成两轮朱黑,胸垂美髯,步履如飞的健壮老人。蒙山道士张演浩,山东新泰人,大明天启三年(1623年)始创白云岩清虚观,“期间饥谨之年,徒众散亡,而其独守空山,累日不粒,不改厥修近五十年”,由于擅长僻谷养生,于康熙四十七年仙逝于白云岩祠堂,寿高113岁。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脾胃功能,提倡限食养生,以为饮食过饱,易增加肠胃负担,会引起消化不良,胸腹胀满等证,所以《素问·痺论》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如果经常饮食过量,不仅导致消化不良,而且还使血液流通失常,筋脉郁滞,致下利、痔疮等证。《素问·生气通天论》还说:“膏梁之变,足生大丁”,多食肥甘厚味,令人内热,会引发痈疽疮毒。
我国古代也有节食能长寿的论述,苏东坡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可能受道家的影响,主张养生要少食、素食、食有节制,“已饥方食,未饱先止”,这样可以“宽胃以养气”。祖籍费县的书法家颜真卿十分赞赏这种养生方法,指出“道经仙方,服伺断谷,延年却老”;明代的《东谷赘言》中也认为多食有五患:一者大便多,二者小便频,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可重负,五者多食易患不消化。清代袁枚也留有:“多寿只缘餐饭少,不饱真是祛病方”的诗句。民间流传的谚语有“每餐留一口,能活九十九”,更通俗地说明了限食养生的意义。
少吃点为什么能长寿,其主要原因是限食能减轻肠胃负担,人体过多摄取蛋白质和脂肪,使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导致消化不良,这样未被消化的食物长时间滞留在肠道里,会产生许多毒素和致癌物质,这些毒素和致癌物质不但易使人患胃肠道疾病,还会被肠道吸收通过心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使人衰老。人们呼吸时吸收的氧气有2%被氧化酶催化形成活性氧即自由基。自由基是对人体极其有害的物质,能导致细胞损伤,动脉血管硬化,引发疾病和衰老,甚至导致死亡。人吃得越饱,产生的自由基就越多,人老化的程度也就越快,而限食以减少自由基,使细胞免受其害,从而延缓衰老。同时长期饱食会使人肥胖,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痛证等一系列疾患,吃得过饱还容易诱发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
目前,我国社会生活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保健知识教育相对缺乏,人们往往陷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的误区,造成饮食方面热量过剩和营养缺乏(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并存。我们现在的生活远比古人高多了,不但有精米白面吃,还有大鱼大肉吃,特别一些单位领导、企业干部,今天参观检查,明天迎来送往,餐餐山珍,顿顿海味,吃得红光满面,吃得大腹便便,孰不知美酒佳肴的后面便是疾病和短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研究古人“僻谷”养生之法,提倡每顿少吃点,适当地“断谷清肠”或“断肉清肠”,对于延年益寿,增进健康将会大有禅益。
道家的“僻谷术”属于中医限食养生的范畴,它是中医膳食养生的一部分。《灵枢、五味篇》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饥而不食,则精气乏竭,势必影响身体,这里指出道家“僻谷”的局限性,中医的膳食养生法要比道家“僻谷”全面科学得多。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这种以五谷杂粮为主,辅以肉菜瓜果的饮食谱,是最早提出的较为合理,行之有效的膳食方案。
按照这个饮食谱,要求人们多食以五谷杂粮为主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白面精米虽然好吃,但营养成分不全面,还要粗细搭配。如玉米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常吃玉米可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玉米油中不饱和酸的含量达到85%以上,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好的食用油;小米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均高于大米,能除湿健脾、镇静安眠;荞麦和燕麦能降血压、降血脂。是高血压高血脂老人良好的保健品;红薯、山药、土豆这类食物能吸收水分,滑润肠道,起到预防结肠癌、直肠癌的作用,又吸收脂类糖类、预防肥胖病及糖尿病。
按照《内经》制定的饮食谱,膳食还必须配搭蔬菜瓜果类食物。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提供其他食物中缺少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蔬菜中含有一些挥发油、芳香酸、有机酸等调味物质,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减肥和滑润肠道的作用,另外蔬菜有抗氧化的作用,能消除体内的自由基,所以有抗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有延年益寿,防止衰老的作用。
按照中医膳食养生要求的饭菜,就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粗茶淡饭,正是这些极普通的饭菜,成分全面,营养丰富,是最有益于养生的。古往今来,许多圣贤哲人、专家学者都提出这种清茶淡饭最有益于养生。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枕,乐趣也就在其中了,不义的富贵好象天上的浮云似的,对身心毫无益处。孔子活了73岁,这在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当时,也算高寿。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详述了中西饮食现象差异后说:“中国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蔬菜豆腐。此等食料为今日卫生家考得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常得上寿”,他的结论是清茶淡饭最有益于养生。我国著名学者钟敬文,寿高100岁,他所用的通常饭菜主食为面粉与杂粮,副食为蔬菜和蛋羹。他在《百岁自省》一首诗中写道:“宏思竣想终何补,素衣粗食分自甘”,正道出了其长寿的奥秘。
我沂蒙山区历来为长寿之乡,最早记载的长寿老人是老莱子及其父母,从此以后历代都拥有一批又一批的长寿老人,他们的存在是养生之地,福寿蒙山的佐证,他们的生活经历也说明了清茶淡饭是最有益于养生的道理。笔者在编撰《卫生志》时曾调查过近百位百岁老人,他们都有着规律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膳食结构,他们的主食以杂粮为主,粗粮细作,并辅以薯类蔬菜瓜果,这种膳食脂肪少,膳食纤维多,营养全面丰富,脂肪以植物来源为主,间或吃些动物脂肪,当地特产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其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并常食豆类、新鲜的野菜山果。几千年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合理的膳食原则,即谷物为主,副食杂进,粗粮为主,细粮为辅,有荤有素,素食为主,生熟互补,寒热适当,干稀搭配,有菜有汤。沂蒙山区的长寿老人说得好:“我们祖祖辈辈生在山区,长在山区,靠种田营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沾不上任何灵丹妙药,有的只是布衣杂食,粗茶淡饭”,这几句话正道出了长寿的奥秘,进一步证明了孙中山先生“清茶淡饭最有益于养生”及“穷乡僻壤之人常得上寿”的结论。
在沂蒙山区多年来流传着许多关于清茶淡饭有益养生的谚语悝言,比如“要吃还是家常饭,要穿还是粗布衣”,“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过了九月九,大夫袖了手,家家吃萝卜,疾病何从有?”这些有益的卫生格言,既是群众的切身体会,也是许多长寿老人养生经验的总结。沂蒙山区有清新的空气,甘美的泉水,有历史悠久又经过科学培植的蒙山茶,有四季飘香的五谷杂粮,新鲜的蔬菜,甜美多汁的各种山果,满山遍野的野生植物和中草药,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是人们养生长寿的重要条件。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特别是随着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着健康,盼望着长寿,希望能“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这些愿望和道家追求长生的目标是一致的。当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生活节奏快速而紧张,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人们往往担负着沉重的思想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道教文化,挖掘其养生长寿的奥秘,丰富中医养生学的内容,使人们动中取静,在紧张的社会生活中知常达变,处之泰然,这不仅能增进健康、延长寿命,而且对社会安定,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自然养生的最高境界
——规律生活
庞宪清 庞朝轩
什么是养生,现代医家张其成先生有一句话可以概括,他说:“养生就是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养生的最早记载可见于《黄帝内经》,经后人不断实践,不断发挥,才有顺应四时之养生、五脏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动静结合养生等等。今天在这里我们共同讨论的话题是自然养生、规律生活,即古人所说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憺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古今中外,健康长寿者的养生之道千差万别,但有规律的生活,却是共同的。世界卫生组织把原来的四大健康基石补充修改为:“规律生活,心理平衡,适当运动,合理膳食,科学饮水,戒烟限酒”六大基石,规律生活为什么会被列为健康基石之首呢?这是因为人体内有一个“预定时刻表”即“生物钟”在支配着生命正常运转的节律。人的一生有100多个生物钟构成了生物钟之网,在严肃、准确、连续的工作着。如果人的生物钟的运转与大自然的节律合拍,就能实现“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的目的,这就叫生物钟养生。国际上称生物钟养生为最佳养生法,是自然养生的最高境界。
一、生物钟养生的特点与效果
生物钟养生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居于领导地位,其他健康基石都要在它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这是由以下特点决定的。
1、节律性:生物钟的运转是生命的节奏,巴甫洛夫说:“在生命的奥秘中,没有比节奏更伟大的了”。
2、综合性:400多种抗衰老延寿学说的共同特点都是“单因子”观,而生物钟养生则采取综合措施长期进行养生。
3、内因性:古今中外的人们采取延寿方法都是从外因着手的,远不能过百岁大关。而生物钟养生则是从人体内部的运动规律着手,使人能活到百岁以上。而且还可达到大健康——健、寿、智、乐、美、德六字人生最佳境界。
4、可调性:当生物钟出现微偏或磨损时,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使生物钟恢复正常运转。
5、自觉性:就是自觉地、彻底地运用生物钟原理顺应保养、维修生物钟。所以生物钟养生是寿命建设中最有效的自我投资,比任何药物、补品都来得有效、长久。既不用花钱,又不用花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养生,“积蓄”健康。长期进行生物钟养生,便会在有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大脑的动力定型,形成规律生活。到了某一时刻,大脑便会自动的指挥体内的生理功能作规律性的变化,这时,人体的生理代谢最平衡,并且耗能最少、最节约能量。身体各组织器官都同度规律化、自动化。心理、生理都处于和谐状态,在生活中对外界就有了预见性和适应性。所以规律生活既是生存的基本要求,又是健康长寿的基础,前提和有效保证。
二、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
规律生活要求把每天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按生物钟的运转规律达到几个定时,逐日如此便成为习惯。它是人类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核心内容,所以有些养生学家提出:“不在习惯中永生,便在习惯中衰亡”,“好习惯是健康的银行,坏习惯是健康的监狱”。现把逐日养生的“定时”项目列出供参考:
1、定时觉醒与起床:早晨5点30分至6点30分(按季节调整)生物钟处于上升时期,肾上腺分泌功能强,激素形成旺盛,此时觉醒说明睡眠已充足。睡眠比吃饭更重要,而定时觉醒比睡眠还重要。所以有“养生睡觉先”,“睡眠胜似医疗”等说法。睡眠充足是益智、强体、抵御疾病的最基本手段。为了完成生物钟由睡到醒的转换,醒后还要“赖床五分钟”舒畅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然后还可进行揉腹、叩齿、咽津、提肛等活动,让人体节律平稳完成由卧到立起的过渡。起床后,主动饮水,可起到内洗涤作用,促进大肠蠕动;定时排便,可最有效的排毒,防止便秘;定时晨练,可在室内活动,如梳头、搓脸、转睛、挺腹、按摩等,早晨运动不宜剧烈。
2、定时饮水与三餐:水是生命之源,可活命、强体,用量最好每天不少于毫升以上,据生物钟学说研究,一天中最佳喝水时间有四个:早晨起床后喝300毫升;上午10时左右与下午3—4时左右各喝500—700毫升;睡觉前1—2小时左右喝300毫升,可降低血粘度,但喝水要因人因时而异。定时定量进餐,会使消化腺按时自动分泌,保持食欲与消化能力。一般来说:“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早餐7点为宜,以牛奶、豆浆、鸡蛋、面包、蔬菜、水果,可保证体内和大脑营养素的供给,降低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午餐以12点为宜,此时消化腺分泌加强,可以吃饱;晚餐以18点为宜,要少吃。要讲究食品卫生,养成慢食、节食、杂食、淡食、鲜食、软食、稀食等饮食习惯,每天吃20多种以上食物,不要偏食,以素为主,适当荤食。七八成饱为度,食后20分钟再散步活动,促进消化,加速血液循环。
3、定时用脑与午睡:生命质量的高低,在于头脑健康程度。脑子越用越灵,每个人的用脑最佳时间不同,要根据经验自己找。一般人有四个学习记忆高潮,即早晨起床后,上午8—10点、下午6—8点、睡前1小时、能顺应大脑节律,学习是大脑细胞的体操,重视劳逸结合的脑营养可达到用脑、护脑、健脑的“三重效应”,从而有利于健康长寿。午睡是生物钟内在的固有要求,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其好处是:使人体处于很高的合成代谢状态,可帮助消化和排毒,使人的精力更充沛,也可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可使夜间睡眠“正点”,以避免某些疾病的发生。
4、经常运动与定时静养:俗云:“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要遵循“运动三原则”:即养成习惯、适量适度、脑体并动。每天至少进行3—4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步行被称为“百练之祖”、“运动之王”。静养除了练形,更要注意练心,包括静坐、静立、各种静功。做到心神专一,心静则产生安静性健康波,对人体有利。
要按时休息,春、秋、冬以晚上9点为宜,夏天可10点,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三、生活无序对健康不利
生活不规律,经常使生物钟“错点”,是病弱、早衰的根源。世界卫生组织向世界宣称:“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生活方式病”。据专家估计,目前因此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在发达国家已占总死亡人数的70—80%,在发展中国家也占40—50%,生活方式病的实质便是生活的习惯病。
以上规律生活的定时,基本保证了生物钟的运转。著名医学家吴阶平说:“有意识地培养有利于健康的好习惯,下决心戒除不健康的坏习惯,这是最好、最有效的养生之道。”
苏轼与蒙山
——兼论苏东坡的养生思想
古老的蒙山文化总是和历史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北宋文学家苏轼就是其中一个。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传说在蒙山“得道不死”的后晋水部员外郎贺亢的弟子乔仝,时年80岁,西去汴京,访翰林学士兼侍读苏轼,自言他和师傅贺亢在明年正月十五有约于蒙山。并提到他的师傅贺亢曾于密州常山道上与苏轼相遇相识,贺亢对他很有好感。故苏轼写下了《送乔仝寄贺君六首》相赠。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蒙山风景的想往,对蒙山道教的推崇,对蒙山道家内丹的迷恋,较真实地反映了苏轼晚年的思想变化和其超然的生活态度,较全面的阐明了其养生观点,很值得我们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苏诗中流露出的情绪和他坎坷跌宕一生经历是分不开的。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他早年中进土,以文章知名,宋仁宗末年,他曾经向朝廷上制策,提出改革弊政的主张。后来政治思想日趋保守,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并因此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历“乌台诗案”后,被控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宋继位,召还为翰林学士,又受到旧党的打击,出知杭、颖等州,后新党再度当权,再次被贬惠州和儋州。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苏东坡一生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导,但经历“乌台诗案”的劫难之后,明显转向佛道,力图通过道家的“炼息”、“坐忘”,解脱人生烦恼,他一生精通养生之道,著有《上张安道养生诀论》、《问养生》等,晚年又将儒、释、道及中医的养生观点融为一体,使自己年过花甲仍保持旺盛的精力。
这组诗总的题目叫《送乔仝寄贺君六首》。作者的思想变化,信仰的转变,其信奉的养生观点,在这六首诗中都有所寄托和流露。作者在诗前写了一个较长的序言,说到了与蒙山道家贺亢有关的两件事,一是天圣初年贺派弟子喻澄“诣阙佛道象,值数千金,张公安道与澄游,咸得其事”。考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即公元1036年),宋仁宗天圣元年为公元1023年,当时苏轼尚未出世,故乃苏轼听传闻之说;二是贺亢的再传弟子乔仝,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来到京师,住十余日,与苏轼有所交往,并告诉苏轼“吾师尝游密州,识君于常山道上,意若喜君者”。乔仝的话使苏轼深深感动,乔仝的经历使他感到神奇,于是作诗一首以送乔仝,并作五首绝句以遥寄贺亢。
在送乔仝的诗中,苏轼记述了乔仝患麻风病的病情及治疗经过,从而大力喧染了道家的养生功法及“莲花出泥塗”的神奇作用。苏轼在诗序中写道:“又有乔仝者,少得大风疾,几死,贺使学道,今年八十益盛壮”,诗中先描述了乔仝患麻风病的病情,“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恶疾堕眉须。红颜白发惊妻孥,览镜自嫌欲弃躯”。后来进蒙山学道,一个病情险恶的瘤型麻风病患者,竟然渐渐向愈,“尔来八十胸垂胡,上山如飞嗔人扶”,变成了胸垂美髯,步履如飞的健壮老人。
“觉知此功了非吾,炯然莲花出泥塗”,如此严重的麻风病为何取得如此神奇的疗效呢?在苏轼看来,主要由于“贺使学道”,“人无复见贺者而仝数见之”。对乔仝的修道过程,诗中作了讲述:“结第穷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庐。方瞳照野清而癯,再拜未起烦一呼”,这种道家恬淡虚无的养生之道,渴饮泉水,饥啖松腴的“僻谷”生活,是疾病向愈的重要条件。另外,其治疗过程和道家的炼丹有关,一是可能施之某些丹药的治疗,有些含轻粉的丹药,对皮肤病有独特的疗效,这主要指外丹。二是可能与道家炼“内丹”有关。诗中有一句“得枣如瓜分我无”。这里苏轼是以秦代方士安期生比喻贺亢。安期生,琅琊人,相传是神仙,曾要人往蓬莱山下去找他。方士李少君也说:“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如瓜。”在道教中,“枣”也常用来指代“内丹”,如苏轼诗《留别骞道士拱辰》中说:“黑月在油水,何曾不清明,寸田满荆棘,枣梨无从生”。这里“枣梨”是内丹名词。“枣梨”即“火枣交梨”,原指神仙所服丹药,后成为内丹术语。石泰《还原论》中说:“火枣原无核,交梨岂有渣,终朝行火侯,神水灌金花”。因此从苏诗“得枣如瓜”句,可以想见在乔仝大风病的治疗中,还有一个炼内丹的过程。
寄贺君的第一首诗说:“生长兵间早脱身,晚为元祐太平人,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在这里苏轼赞扬了贺亢在苍海变桑田之世事多变的社会动乱之际,还能悠闲地来龟、蒙山一带观看漏泽湖的春光(指修道蒙山)的高尚情操。
一方面受到了道家所谓“处变不惊”的启发,认为这正是道家的“静养”和中医“恬淡虚无”的养生方法。苏轼不仅在文学上独领风骚,登峰造极,在经历了一场官场磨难后,在修身养性方面也颇多体会。孙思邈提出“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为“养生之要”。他认为只有“不惊”才能“心静”,只要不胡思乱想,自然心气平和。他每天黎明即起,面向东或南,盘腿而坐,练习气功,并叩齿、梳头、捏鼻几百次,并深有体会地写道:“此法甚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每次练功之后,自觉精力充沛,体轻身健。
同时也反映了苏轼擅于利用大自然陶治情操的养生方法。漏泽湖位于蒙山脚下,是以回龙庙村为中心的低洼地带。古代为湖泊,约有四五万亩水域,此处风光奇特,为龟蒙一大景观。清代朱泽潭《漏泽记》云:“夏至,水来自商山,有挐舟而往者,有入水而渔者,其穴不胜数。冬至后,一夕哄然而竭,泽中之穴,怪石嶙峋,外险中虚,容数十百人,余穴不见”。对此奇异景观,苏轼可能不仅耳闻,而且亲眼目睹。人生多苦闷,古人所谓“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他多次遭眨,辗转流离,还受诬入狱,几被处死,但他即使在最不得志的时候,也从不甘寂寞,或泛舟,或登山,尽情领略山川古迹风光,努力从苦闷中解脱,给自己开拓出一片辽阔天地。事实正是如此,阅历名山大川,观赏古迹风景,不仅可以怀古陶冶情操,而且通过观景,人们可以借此抛开工作的烦恼,通过回归自然,缓解压力,放松自己。人们登高远眺,高喊几声,呼出的胸中浊气,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将大有好处。
寄贺君的第二首诗说:“曾谒东封玉辂尘,幅衣短褐亦逡巡。行宫夜奏空名姓,怅望云霞缥渺人。”这首诗中充分体现了苏东坡的崇道情节。清帝爱新觉罗·弘历曾写过“升仙传贺亢,躬稼忆承宫”的诗句。贺亢在蒙山“得道不死”,并曾拜谒宋真宗的故事,应该早在宋朝就流传着,苏轼把此事记入诗序中说:“旧闻靖长官贺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章圣皇帝东封有谒于道左者,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已而阅谒,见之大惊,物色求之不可得”。对于贺亢升仙,得道不死,苏轼坚信不移。在诗中重现了此情景,幅衣短褐的仙人,逡巡于道旁,望着东封途中皇家车队的烟尘,遥遥拜谒。苏轼笃信人可修炼成仙,可得道不死,这与他的坎坷经历有关。苏东坡原来的思想以儒家主道,但经过“乌台诗案”的劫难之后,明显转向佛道,力图解脱人生的烦恼。但现实是残酷的,羽化升仙的人又可望而不可及,道家成仙的目标,又是那样“缥渺”,因此他感到心情矛盾,万分愁怅,因此发出了“怅望云霞缥渺人”的感慨。
寄贺君第三首诗说:“垂老区区岂为身,微言一发重千钧。始知不见高皇帝,正似商山四老人”。这里苏轼引用汉朝“四皓”隐居商山的故事,在赞扬贺亢不侍后晋高祖石敬瑭而隐居蒙山的同时,用以表达自己的情怀。汉高祖时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公四位老人隐居商山,高祖多次招聘不出。后刘邦欲废太子而立赵王,张良与吕后密议,召商山四老人出山,力劝刘邦改变了主意。虽然看起来是说贺亢不见章圣皇帝的事,抒发了苏轼虽晚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但仍不忘国事,欲为朝廷谋策的矛盾心理。1079年他因所作诗文语涉讪谤,被逮下狱,备经严勘,几至死地,次年被贬黄州,过着半犯人的生活。他在黄州所作的诗中,曾经痛楚地描写过此时的困苦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政治斗争的沉重打击和直接刺激,晚年的苏轼逐渐淡薄了仕途挫折和政治倾轧带来的内心烦恼,形成了超然的风格。苏辙在《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中说:“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毛竹而居之,日啖茶芋,而华屋玉石之念不存于心中”。但是淡薄不是完全遗忘,超然不是颓废,如苏轼的《定风波》词中说:“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梅岺香,试问岺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充满着怡然自乐,绝非寂灭的情节。“垂老区区岂为身,微言一发重千钧”,垂暮之年仍牵挂着国家,仍想着为当权者划策,这种心情就不难理解了。
寄贺君第四首诗云:“旧闻父老晋郎官,已作飞腾变化看。闻道东蒙有居处,愿供薪水看烧丹”。在诗中充分体现了苏轼对蒙山道教的向往和对炼丹术的迷恋,揭示了贺亢等蒙山道土从肉体凡人,通过炼丹而“飞腾变化”升仙的奥秘。这里苏轼提出愿意打柴提水而帮助贺亢他们炼丹的愿望。“烧丹”即炼丹,道家烧炼金石药物而成丹。到东汉炼丹术由道土们掌握,场所多选在名山幽谷,这些地方后来都成了道教圣地,当年的蒙山就是其中之一。这里不是外炼的丹药,而是道家的“内丹”。长生信仰是道教思想体系的核心,成仙是道教徒追求的最高宗旨,羽化成仙而长生不死当然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为实现这样一个虚无飘渺的目标,道教徒门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因而以求成仙为目的的炼丹术伴随着道教的创立就开始了。苏轼所处的北宋,正是道教徒从外炼转向内修的重要阶段,面对外炼金丹求长生的屡屡失败,不少道门中人,如华山道士陈博等认识到通过外炼金丹求长生成仙难以实现,于是将长生的希望寄托在炼内丹上来。他们认为要达长生应该重视内在心性的修炼,人体内本身就存有“长生大药”,这就是元精、元气、元神,称之为“三宝”。在意念引导下,使之在人体内循环烹炼,经过筑基、炼精化气、炼神还虚等步骤,就能凝结为“圣胎”的内丹。蒙山道教属于全真道华山派,故北宋时期蒙山道士的“烧丹”主要以炼内丹为主。
苏东坡对烧“内丹”达到迷恋的程度。他经常“闭息”、“炼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在他的《上张安道养生诀论》中说:“闭息最是道家要妙处,先须闭神却虑,扫灭座相,使神澄甚,诸念不起,自觉出入息调匀,即闭定口鼻也。内视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可见其闭息,澄神内视之功已不逊于道家。
苏轼对道家炼内丹中的龙虎说体会颇深,对内丹家“龙从火中出,虎向水边生”有过详细的阐述。他在《龙虎铅汞说寄子由》一文中云:“水火合则火不炎而水自上,则所谓‘龙从火中出’也。龙出于火则龙不飞而汞不干。旬日之外,脑满而腰足轻。方闭息时,常卷舌而上,以舐悬雍,虽不能到而意到焉,久则能到也。如是不已,则水下入口,方调息时,则漱而烹之,须满口而后咽。若未满且留口中,俟后次也,仍以空气送至下丹田,常以意养之,久则化以为铅,此所谓‘虎向水中生也’”。对炼内丹,苏东坡研究颇深,故苏诗中“愿供薪水看烧丹”句,当指炼内丹而言。在蒙山白云岩清虚观的山门两旁的高峻石壁上,分别刻有“龙”、“虎”两个摩崖大字,字迹规整秀美,一阴一阳,直径约50厘米。“龙”与“虎”为道教内丹的名词,有时也以“铅”和“汞”代之,“龙从火中出”,“虎向水边生”,汞铅互化,阴阳融合,水火既济,故能得道长寿。从苏诗中对蒙山道士炼内丹的崇尚程度,可见蒙山道家的炼丹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寄贺君第五首诗说:“千古风流贺季真,最怜嗜酒谪仙人。狂饮醉舞知无益,粟饭藜羹问养神。”意思是说,被称为四明狂客的唐代诗人贺知章,可称得起千古风流人物,但人们最喜欢的还是醉酒诗百篇的“谪仙人”李白。而象李白那样狂吟醉舞对身体健康实在没有益处,只有你们道家提倡的粟饭藜羹,才应该是最能补益精神的吧。这里带有询问和探讨的语气,但作者的确阐述了一种观点,即只有家常便饭,常食粟饭藜羹才最有益于养生。“粟饭”即五谷杂粮为主的食物,古人把灰菜称为“藜”,毛豆的叶子称为“藿”,“藜藿”或“藜羹”常用以指各种蔬菜和菜粥,“粟饭藜羹”即老百姓赖以生活的清茶淡饭,或称粗茶淡饭,正是这些极普通的饭菜,所含成份全面,营养丰富,是最有益于养生的。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这种以五谷杂粮为主,辅以肉菜瓜果的饮食谱,是古人最早提出的较为合理,行之有效的膳食方案,这和苏东坡“粟饭藜羹”能养神的观点是一致的。
按照苏轼这种饮食要求,既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食以五谷杂粮为主的食物,白面精米虽然好吃,但营养成份不全面,还要粗细搭配。他的具体做法是少食、素食、食有节制。东坡常常是“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他认为这样可以宽胃以养气,且已饥方食,即使粗茶淡饭,其味亦美于八珍。东坡平时吃饭不过“一餐一肉”,从不暴饮暴食。他所谓的素食,并非指油腻点滴不沾,仅指少食油腻,以素食为主而已。
按照苏轼的膳食观点,饮食还必须配搭瓜果蔬菜类食物。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提供其他食物中缺少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蔬菜中含有一些挥发油、芳香酸、有机酸等调味物质,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减肥和滑润肠道的作用。另外蔬菜有抗氧化的作用,能消除体内的自由基,所以有抗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有延年益寿、防止衰老的作用。
苏东坡十分重视多食蔬菜以养生,在苏诗中有一些记述他自己做菜羹以疗疾的情景。“我昔在田间,寒疱有珍烹。常友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象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东坡把自煮的菜羹,自名为“东坡羹”。其法以菘菜(白菜)、蔓青、芥菜等,洗净后下菜汤中,加入生米为糁,放入少量生姜,煮烂可食。不用鱼肉五味,而自然甘美可口,并能发表祛痰,温经散寒。
苏轼提倡食用“藜羹”,结合苏东坡所处的年代分析,主要是倡导常喝菜粥,因为粥的营养和美味为古代文人们传颂不已,粥在苏轼所在的宋朝被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大诗人陆游极力推荐食粥养生,认为粥能延年益寿,还写过一首著名的《食粥诗》。苏东坡深知“粟饭藜羹”的好处,“劝人每日食粥”,并深有体会地说:“夜饥甚,食白粥,能推陈致新,益肠利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苏轼在品尝豆浆中加入无锡贡米熬煮的粥后,写下了“身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的诗句,大力赞叹了粥的美味。粥确实名不虚传,它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吸收,还能补脾养胃,去浊升清,加入一些药粉后,更能治疗一些慢性病,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
芡实为平补肺肾之品,苏轼养生提倡常食芡实。用芡实煮粥,古代医书记载很多。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芡实粉粥,固精气,明耳目”;本书又称:“糯米合芡实做粥食,益精强志,聪耳明目,通五脏,好颜色。”传说苏东坡有一个养生之道,就是日日含吃芡实。据说他在每天闲暇之时都会将刚煮熟的芡实米,入口缓缓含食,直到满口唾津,再鼓淑几遍,方徐徐咽下。所以有人问苏轼:“唐宋八大家,你们苏家就占了三位,究竟有何秘方?”苏轼笑曰:“家传益智强身之法,日嚼芡实一枚,后缓缓咽下”,这个传说故事,可做为苏轼重视膳食养生的佐证。
苏轼在注意膳食养生的同时,对饮茶养生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论茶》中曰:“除烦去腻,不可无茶”。他十分注意口腔卫生,在牙膏、牙刷尚未问世的年代,他就以自己的远见,提出食后用茶淑口的养生法。并指出:“每食已,以浓茶淑口,烦腻可除,令牙齿更坚密”。
这六首诗中所涉及的苏轼的养生观点,主要是以静为主的道家养生观。另外苏轼受儒家体动神静、动静结合养生观的影响也很深,在养生方面他还有许多值得效法的养生方法。如他认为劳逸结合是长寿的保证,东坡有早寝、散步的习惯,他常谓“安步以当车”、“早寝以为富”,饭后散步,可令腹空空,有助消化。在作诗填词的间隙,悠然地踱上几步,不但能驱散冥思苦想带来的疲倦,还能诱发灵感,东坡不少脍灸人口的诗作,就是在漫不经心的散步中构思的。
苏轼主张经常“梳头”和“擦脚”。古代养生家都主张“发宜多梳”,因为人体的十二经络大多汇于头部,经常梳头按摩,刺激身体穴脉,可以通畅经气,改善血液循环,起到滋养头发,减轻疲劳的作用。苏东坡除习惯以梳发健身,并把“擦脚”当做一项重要的健身法宝。他每天早晚都要盘腿坐在床上,双目紧闭,用力按摩脚心,左右脚各200次左右。如今科学研究证明,常按摩脚掌,对许多疾病,如贫血、糖尿病、阳痿、痛经及肾功能紊乱等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东坡还认为宁心寡欲是长寿的另一重要因素。他认为养生“难在去欲”。他生性豁达,常常以“安分以养福”、“无事以自贵”为勉,置金钱名誉于度外,这也是他一生颠沛坎坷,仍享高年的原因。
抱竹轩修龄要览六则
庞宪清 庞朝轩
(一)神补与养生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就是说神补不但客观存在,而且不可缺少。祖国医学就十分强调“七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为“百病生于气”。“七情”不调,就会引起体内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失调,从而造成内伤性疾病。所以历代名医都很重视养神,认为稳定的精神情绪,对人体脏腑气血可起到良好的影响,而神志反常、喜怒无度、杂虑太多,都会伤神,故有“得神者昌”的说法。所谓神补,就是以不损精神,搞好七情调摄为主要内容的养生之道。
医学心理学强调神补,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心理学名词则叫心理平衡。所谓身心疾病,就是说一个病人除患有机体疾病外,还有心理上的疾病,治疗时不仅要对症下药,同时还应针对病因作心理治疗。人的心理状态如何,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乐观的情绪是“神补”的秘诀,它不仅可以帮助病人战胜疾病,而且可使人健康长寿。相反,悲观、忧虑和愤怒,能使强壮的身体变成衰弱而多病。最易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颓丧、惧怕、贪求、怯弱、忌妒和憎恨等等。
(二)平舒气韵寿自高
“三寸气在千般计,一旦无常万事休。”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它贯穿全身。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经常存在,如微生物、寄生虫、病毒、环境中的不利因素等,但在多数情况下,人体的防御机能都能有效地防止侵害,这种能力,中医学认为是气的作用。
一位生理学家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了。由此分析认为“人生气会耗费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更具毒性,因此,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很多人其实是气死的。”
诸葛亮三气周瑜,次数不多,就把一位年轻杰出将领的命给要了,生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确实极大。
知道生气的危害,就要加强涵养,肚量放大些。遇上不顺心、惹人动气的事,要把清代光绪年间东阁大学士敬铭的《不气歌》,反复背诵并加以体会,扩展自己的心胸。那首歌道“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把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就不气。”
明代名医龚廷贤寿高92岁,他有一首《摄养诗》,讲的是吃喝玩乐的科学规律,也包含对于“气”的妥善处置。该诗为:“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三)浅谈以“静”养生
静坐、静养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养生方法。在《大学》一书中,孔子曰:“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说,入静在学习创作、开发智力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郭沫若在《静坐的功夫》一文中指出:“静坐这项功夫,在宋、明诸儒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而来,但我觉得,当渊源于颜回。〈庄子〉上有颜回‘坐忘’之说,这怕是我国静坐的起源。”颜回的静坐外忘其形,内超其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它表明静坐可以达到的高超境界。
静坐、静养中还可“冥思遐想”。以自己的意志与疾病作斗争是理想的心理疗法,也是松弛思想的一种运动体操,冥想时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想象绮丽的风光、美妙的鸟语、灿烂的星光,壮丽的山川……,这些对健脑提神大有好处。
一般老年人肌肉弹性降低、骨质日益疏松,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增加,所以应在静养中适当运动,动静结合才更有助于益寿延年。
(四)节食与长寿
人们谋求延缓衰老的方法,往往注重应该吃什么好?其实,吃固然重要,可是吃多了,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少吃、节食是健康长寿的良策。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养生学家就提出了节食有益于延年益寿的理论。《管子》说:“起居时,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黄帝内经》更把节食提到了养生的第一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以后,历代养生学家都强调“食无求饱”的意见。
节食为什么可以延缓衰老?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欲想长生肠中清,欲想无疾腹无粪”。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馕脏腑,精神虚奂。安能保全太和,以臻遐龄”。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说:“所食愈少,心开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现在认为,各种各样延缓衰老和提高寿命的方法中,只有两种方法能够重复成功,那就是限制热量摄入和降低中枢体温,降低体温最实际的办法就是节食。
(五)书法 ,健身益寿之道
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年高九十,还精神焕发,挥毫自如。有人问他长寿有什么诀窍?他说:“我的长寿秘诀无他,不过是写写画画而已。”上海百岁书翁苏局仙在谈及书法与健康长寿时也曾说道:“练习书法,只要持之以恒,的确能强身延寿。”可见,老年人学习书法大有裨益。
老年人的大半生,或挥戈跃马,南征百战;或公务繁忙,生产紧张,到了晚年生活节奏变了,心理节奏也相应改变,但精神上仍要寻求寄托,情志也要有所抒发。而书法是一种高尚的艺术活动,能陶冶情操、抒发感情,因此老年人学习书法,能使晚年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临池学书历来强调摒除杂念,精神专一,要求“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可使老年人忘却忧愁烦恼,从而气血和畅、五脏安宁,达到“内外调和,邪不能害”之目的。
练习书法也是一种体育锻炼,挥毫泼墨离不开运腕、运脏,还要指、臂、肩、背、腰及全身的配合。古人云:“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集一身之力而送之”。这种象气功、太极拳样的运动,动静结合,寓动于静中,尤其适合老年人开展。
(六)健身话养鸟
养鸟能陶冶人的情操,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兴趣,很喜欢养鸟。因为鸟的千姿百态、婉转柔和的歌声、驯服的情感,十分有趣。如八哥鸟,它能模仿人的简单语言,客人一来,它就叫:“请坐,请坐”,客人一去,它就叫“再见,再见”。历史悠久的名鸟画眉,为眉鸟之王。它叫声悠扬,犹如悦耳的歌声,使人心情舒畅。鸟通过驯化饲养后,能通人性,它的主人可用动作、语言、哨声指挥它的行动,甚至可以揭开笼门放它出去,唤它回笼,听从主人摆弄。
养鸟对健康也十分有益。为因鸟主人为了让鸟长得健壮,并使其能歌善战,他就必须早起床,步入树木密盛的环境,以早上的日曦来培养鸟,使它叫声宏亮,旺盛欲斗。养鸟者也借此爬山、散步、吸收新鲜空气,再加上打打太极拳等一些有益的活动,就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减少疾病。
】 【】 【】
Copyright (C) 2008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平邑县委、平邑县人民政府主办 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维护 鲁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指的诗 十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