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人,写下征夫

当前位置:>> >>
关山月?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关山月》由创作,被选入《》。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而&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又与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同步。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解】: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围困七日。
①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②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
③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④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
⑤戍客:驻守边疆的战士。边邑:也有作&边色&。&边邑&在古代泛指边境地区。
⑥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翻译】:
  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韵译】:
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升起,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玉门关早被风沙层层封闭。
白登道那里汉军旌旗林立,青海湾却是胡人窥视之地。
自古来这征战厮杀的场所,参战者从来不见有生还的。
守卫边陲的征夫面对现实,哪个不愁眉苦脸思归故里?
今夜高楼上思夫的妻子们,又该是当窗不眠叹息不已。
【讲解】: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天宝初年入长安,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U聘为幕僚。U起兵,事败,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
  唐代虽然国力强盛,但边尘战事却从未曾停息过,李白的这首《关山月》就是一首反映当时无数戍边将士及其后方思妇愁苦的力作。作品从描绘边塞特有的风光写起,描述了战事的残酷及征夫与思妇两地相思的愁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向往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景象都是西北边塞特有的,诗人就是抓住了这些特有的景象开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苍茫、辽阔的边塞风月图。&天山&,&明月&升于其上,穿行于云海之间;&玉门关&,&长风&跨越几万里,几度吹过之所。特定的景物,界定了诗人起笔的立足点,是在西北边塞;界定了时间,是在边关的夜晚。但凡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玉门关以西,历朝历代都是边关要塞,都是外邦与中原之间的征战之地,因此说那里早已经就成了人们意识深处&边关&的代名词了。非&明月&难以照到,非&长风&不能&吹度&,那成千上万的戍边征人远离家乡,征战于这边塞沙漠深处,能见到的只有绵绵天山之上穿行于苍茫云海之中的明月,能感受到的也只有从遥远的内地吹来的漫卷着狂沙的万里长风。试想一下,在这离家万里的边关要塞,置身于苍茫、荒凉的沙海之中,那些戍守边关的人,怎能不勾起深切的怀乡思归之情呢?因此说,从表面上看,诗人是在以戍边将士的感官凝望和感受边塞的天山明月、玉门长风这一苍茫辽阔的边塞图景,而字里行间则深深地蕴含着戍边战士与其家人无限的愁苦与凄凉。
  诗人在作品开篇如此描绘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描绘一幅辽阔的征战背景,为后边写望月引起的情思作充分的渲染和铺垫。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四句诗,从内容方面看,诗人重笔描写战争;从结构作用方面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将所写内容由前四句的写景过渡到本四句的描写战争的残酷。&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说的是战争的漫长。&下&,指出兵。当年汉高祖刘邦领兵征讨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就告诉人们这里自汉代以来,战争从未休止过。&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描写的是战争的残酷,也就是说,自古至今,奔赴疆场的戍边征人没有活着回去的。这些都是从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中迭印出来的残酷的征战景象。可见是诗人在前四句中浓墨写景的真正意图所在。
  &戍客望边色(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戍客望边色,&即戍边战士们望着边关月夜的景色,进而引发思归之愁苦;&高楼当此夜,&即推想此刻闺阁中的妻子一定也在因思念丈夫而不停的叹息。这四句诗,从内容方面看,写的是&戍客&及妻子的两地相思之愁苦;从结构作用方面看,&戍客望边色&与&高楼当此夜&是对开篇写景的照应,&思归多苦颜&与&叹息未应闲&则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这首《关山月》从大处看,诗人把征人的思归之情放在广阔苍茫的边塞背景之中,气势雄浑、悲壮。从细微处看,语言淳朴自然,保持了浓郁的民歌韵味。
【评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象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象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的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明代胡应麟评论说:&浑雄之中,多少闲雅。&如果把&闲雅&理解为不局促于一时一事,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那么,他的评语是很恰当的。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lǐ b&i),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并称为&李杜&,(与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U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历代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李白生前就有诗名。贺知章一见就称他&谪仙人&。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F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到元白时期,开始扬杜抑李。说:&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杜甫曾对李白有过这样的评价&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英汉对照】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THE MOON AT THE FORTIFIED PASS
The bright moon lifts from the Mountain of Heaven
In an infinite haze of cloud and sea,
And the wind, that has come a thousand miles,
Beats at the Jade Pass battlements....
China marches its men down Baideng Road
While Tartar troops peer across blue waters of the bay....
And since not one battle famous in history
Sent all its fighters back again,
The soldiers turn round, looking toward the border,
And think of home, with wistful eyes,
And of those tonight in the upper chambers
Who toss and sigh and cannot rest.
------分隔线----------------------------
唐诗三百首相关文章
《贼退示官吏?并序》是一首斥责统治者横征暴敛的诗。诗序交代了历史背景。全诗揭露了...
《宿王昌龄隐居》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
这首诗在山水景物的描写中,融入游子飘泊之感。由于心情孤寂,山水也不免染上一层凄凉...
 Copyright &
习古堂国学网() 版权所有谚语、对联、诗歌、民歌等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其中,阳关位于哪个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谚语、对联、诗歌、民歌等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其中,阳关位于哪个
谚语、对联、诗歌、民歌等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其中,阳关位于哪个省?当时&&& 发展成古城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A、甘肃 军事 B、甘肃 交通 C、新疆 军事 D、新疆 交通
2、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反映的人文景观所在的省&&& 级行政区分别是
A、四川、福建 B、河北、河南 C、北京、河南 D、山西、安徽
3、“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描述的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A、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1、A2、B3、C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名句默写(二)
2011年山东省
2011年山东省济南市
2011年山东省青岛市
(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8分)
2.必做题:请将唐代诗人杨炯的《从军行》一诗补充完整。(4分)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
3.选做题:请任意选取4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4道小题。(4分)
& 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真挚而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 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
,&&&&&&&&&&&&&&&&&&&&&&
③&&&&&&&&&&&&&&&&&&&&&&
,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曹刿论战》)
④&&&&&&&&&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 ⑤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
(何其芳《秋天》)
⑥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2.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3.①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②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③吾视其辙乱&
④鸡声茅店月& ⑤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⑥凭君传语报平安
& (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10分】
& 2.必做题:请将下面两首诗歌补充完整。(4分)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 3.选做题:请任意选取6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6道小题。(6分)
①长篇乐府民歌《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
战斗生活画面的句子是:&&&&&&&&&&&&&&&&&&
,&&&&&&&&&&&&&&&&&&
②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表达对农家生活留恋与向往的诗句是:&&&&
&&&&&&&&&&&&&&,&&&&&&&&&&&&&&&&&&
③&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 部张十八员外》)
④&&&&&&&&&&&&&&&&&&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夜久语声绝,&&&&&&&&&&&&&&&&&&
。&&&&&&&&&&&&&&&&&&
,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十则》)
⑦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⑧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无限山河泪&
谁言天地宽
3.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②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④零落成泥碾作尘&
⑤如闻泣幽咽&
天明髓前途⑥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⑦独怆然而涕下
⑧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2011年山东省菏泽市
(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
&1.默写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4分)
&&&&&&&&&&&&&&&&,&&&&
&&&&&&&&&&&&&&&&&&。
&&&&&&&&&&&&&&&&&
&&&&&&&&,&&&&&
&&&&&&&&&&&&&&&&&。
2.依据课文填空。(4分)
①&&&&&&&&&&&&&&&&&&&&&&&&&&
,则不复也。&&&&&
(《孔孟论学习》)
②&&&&&&&&&&&&&&&&&&&&&&&&&&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尓来二十又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3.根据提示默写。(4分)
①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哲理的句子:
&&&&&&&&&&&&&&&&&&&&,&&&&&&&&&&&&&&&&&&&&&&&&&&&
②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写鱼儿自由游弋,江水清澈见底的句子:
&&&&&&&&&&&&&&&&&&&&&&&&&&
,&&&&&&&&&&&&&&&&&&&&&&&&&&&
1.答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评分:每空1分,共4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2.答案:①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③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评分:每空1分,共4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3.答案: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由于版本不同,答“只缘”也对)&②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评分:每空1分,共4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2011年山东省淄博市
1&&&&&&&&&&&&
2&&&&&&&&&&&&
& &&&&&&&&&&&&&&&&&&
&&&&&&&&&&&&
&&&&&&&&&&&&
2011年山东省东营市
①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
”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心里矛盾。
②陈与义《登岳阳楼》中的诗句“&&&&&&&&&
,&&&&&&&&&
”从时空跨度上叙事状态,抒写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强烈的愤懑和万般的无奈。
③李清照《武陵春》中“&&&&&&&&&
,&&&&&&&&&
”这两句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沉重。
④“&&&&&&&&&
“&&&&&&&&&
”,《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以”所作的这两种回答,可以让我们领悟到什么是文学的审美特征。
⑤有的家长寒暑假让孩子出去打工,正如《醉翁亭记》中所谓“&&&&&&&&&
,&&&&&&&&
”,目的大多不是他们“挣钱”,而是要他们去体验和感悟。
5.答案: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②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③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⑤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评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题不得分,共5分。
2011年山东省烟台市
1.背诵默写。(8分)
(1)山气日夕佳,&&
&&&&&&&&&&&&&&&&&&&&。(《饮酒》)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渔家傲秋思》)
(3)&&&&&&&&&&&&&&&&&&&&&&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4)僵卧孤村不自哀,&&&&&&&&&&&&&&&&&&&&&&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
(6)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则》)
(7)&&&&&&&&&&&&&&&&&&&&&&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8)&&&&&&&&&&&&&&&&&&&&&&
,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中国说》)
2.根据提示,填写句子。(4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
,&&&&&&&&&&&&
”的政治情怀,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把它作为座右铭,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福。
(2)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守本真、洁身自好,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的那样,要“&&&&&&&&&&&&&&&&
,&&&&&&&&&&&&&&&&&
&1.(1)飞鸟相与还&&&
(2)长烟落日孤城闭&&&
(3)何当共剪两窗烛&&&&&&
(4)尚思为国戍轮台&&&
(5)为有源头活水来&&&
(6)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以中有足乐者&&&
(8)故今日之责任(评分:8分。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评分:4分。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
6.请在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名句、作者或作品题目。(8分)((1)-(4)小题全做,(5)(6)只能选做一个)
(1)己所不欲,&&&&&&&&&&&&
。(《论语·卫灵公》)
(2)&&&&&&&&&&&&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3)&&&&&&&&&&&&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5)月亮与诗人有着不解的情缘。李白在《&&&&
&&&&&&&&》中浪漫地“举杯邀明月,&&&&&&&&&&&&
”,&&&&&&&&&&&&
在《望月有感》中表达了“&&&&&&&&&&&&
,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感受。
(6)山河破碎时,中国优秀文人的爱国忠愤喷涌而出:岳飞“&&&&&&&&&&&&
,笑谈渴饮匈奴血”(《&&&&&&&&&&&&
》);&&&&&&&&&&&&
“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6.(1)勿施于人 (2)天时不如地利 (3)鸡声茅店月
(4)人比黄花瘦(5)月下独酌 对影成三人 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 (6)壮志饥餐胡虏肉 满江红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2011年山东省济宁市
2.按要求填空。(6分)
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
”,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孟子》中的“&&&&&&&&&&&&&&&&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②古诗给我们以人生启迪。杜甫在《望岳》中抒发了“&&&&&&&&&&&&&&&&&
,”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发出来“持节云中,&&&&&&&&&&&&&&&&&&&
”的浩然长叹。
③请写出古代诗人以“月”来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连续两句)的句子。  &&&
    ,  &&&&
    。
2.①思而不学则罔&
入则无法家拂士& ②会当凌绝顶&
何日遣冯唐&
③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6分)&&
2011年山东省泰安市
26.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名句是:&&&&&&&&&&
,&&&&&&&&&&&&&&&
②王安石的《等飞来峰》一诗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③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感伤时事、书法离别之情的诗句是:&&&&&&&&&
,&&&&&&&&&&&
④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独辟蹊径,用&&&&&&&&&&
,&&&&&&&&&&&&&&&
这两个句子使无形的愁绪有了重量。
⑤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朱自清《春》)
六.(5分)26.【答案】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或:只)缘身在最高层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④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⑤红的像火,纷的像霞,白的像雪
【评分】每小题1分,共5分。出现错字、别字、漏字该题不得分。
3.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从下列题目中任选4题作答,8分)
①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业书怀》)
②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
③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写鸟儿快乐忙碌的生活来展现早春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诗歌百姓,常泪湿单衣,杜老永难老;已住草堂,愿民栖广厦,甫心乃赤心。”其下联中所蕴含的杜甫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011年山东省滨州市
4.默写。(7分)
 ①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_______,_______。(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
 ②子曰:“岁寒,____________。”(《论语》)
 ③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____________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⑤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⑥寡助之至,_______。多助之至,______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⑦《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①明朗& 坚固而蓬勃生春&
②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
⑤长烟落日孤城闭& ⑥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 ⑦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春燕啄春泥
评分:共7分 。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小题不得分。
2011年山东省德州市
6.填空。(5分)
①&&&&&&&&&&&&&&&&&&&
,风正一帆悬。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钟表现游子漂泊在外思想悲情的句子是:&&&&&
&&&&&&&&&&&,
&&&&&&&&&&&&&&&&&&&&&&
⑤写出一个带“云”字的古诗名句。&&&&&&&&&&&&&&&&&&&&&&&&&&&&&&&&&&&&&&&&&&&
6、答案:①潮平两岸阔②野渡无人舟自横③似曾相识燕归来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⑤示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评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题不得分,共5分。&
2011年山东省聊城市
4.按要求填空。(14分)
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艾青《我爱着土地》)
②母亲啊!&&&&&&&&&&&&&
,&&&&&&&&&&&&&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我,谁是我在无遮拦下的荫蔽?(冰心《荷叶·母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⑤子曰:“岁寒,&&&&&&&&&&&&&
。”(《&论语&十则》)
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⑦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与曹操的“&&&&&&
,”意境相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⑧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品质的句子是:“&&&&
⑨温家宝总理提出:“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我们期盼在不久的将来,不再有人呼喊:“&&&&&&&&&
,&&&&&&&&&&
!”(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回答)
⑩写出古诗词中从嗅觉角度进行描写的句子。(连续的两句)
4.①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②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⑤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⑥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⑦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⑧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⑨安得广厦千万间&&&&&&&⑩示例: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2011年山东省临沂市
4.古诗文默写(8分)
⑴《&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⑵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句是:&&&&&&&&&&
,&&&&&&&&&&&&
⑶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写鸟儿快乐忙碌的生活来展现早春景色的句子是:&&&&&&&&&&
,&&&&&&&&&&&&
⑷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诗歌百姓,常泪湿单衣,杜老永难老;已住草堂,愿民栖广厦,甫心乃赤心。”其下联中所蕴含的杜甫诗句是:&&&&&&&&&&
,&&&&&&&&&&&&
⑸读诗既可陶冶情操,启人智慧,又可感悟哲理,引人深思。请你默写出四句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4分)
①&&&&&&&&&&
,&&&&&&&&&&&&
。(&&& )
②&&&&&&&&&&
,&&&&&&&&&&&&
。(&&& )
③&&&&&&&&&&
,&&&&&&&&&&&&
。(&&& )
④&&&&&&&&&&
,&&&&&&&&&&&&
。(&&& )
4.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⑸示例:①问渠哪得清如?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④神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⑤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011年山东省莱芜市
2011年山东省日照市
3.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⑤李白在《行路难》里充分发挥浪漫主义的大胆想象并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希望重新被朝廷起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在《观刈麦》中,白居易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人深深自责,发出了这样的自问自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案: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
③绝胜烟柳满皇都&
④人不知而不愠&&
⑤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评分:每小题1分,共6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2011年山东省枣庄市
6.古诗文默写。(9分)
(1)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举杯邀明月,&&&
&&&&&&&&&&。(《月下独酌》)
(4)&&&&&&&&&&&&&&&
,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5)予谓菊,&&&&&&&&&&&&&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爱莲说》)
(6)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她在丛中笑。(《卜算子&&
(7)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
,&&&&&&&&&&&&
6.(1)长河落日圆&
(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对影成三人(4)气蒸云梦泽(5)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君子者也(6)待到山花烂漫时(7)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共9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则该空不得分)
2011年四川省
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②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答:&&&&&&&&&&&&&&&&&&&&&&&&&&&&&&&&&&&&&&&&&&&&&&&&&&&&&&&&&&&&&&&&&
8.(6分)(1)(2分)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不汲汲于富贵
③燕然未勒归无计&& (2)(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每填对一空计1分,如有错字、漏字、添字之一者,该空不计分)&
2011年四川省自贡市&
201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 &
8.古诗(词)默写。(7分,每空1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8.(7分,每空l分,有错、漏、添字的情况则该句不得分)&&&
(1)却话巴山夜雨时(2)各领风骚数百年(3)会当凌绝顶(4)沉舟侧畔千帆过&&&&
(5)不尽长江滚滚流(6) 关关雎鸠君子好逑
2011年四川省泸州市
一、古诗文默写(10分)
1. 请按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10分)
(1)&&&&&&&&&&&&&&&&&&&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3)&&&&&&&&&&&&&&&&&&&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
,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5)角色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6)人恒过,然后能改;&&&&&&&&&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岳阳楼记》中&&&&&&&&&&&&&&&&&&&&
&,&&&&&&&&&&&&&&&&&&&
两句话体现了范仲淹为官几十年所坚持的政治信念,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境界。
(8)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用&&
&&&&&&&&&&&&&&,&&&&&&&&&&&&&&
& ”形象地写出了因战乱与亲人离散的游子在外漂泊,只能对影自怜的孤独寂寞。
一、古诗文默写(共10分,每空1分,见错包) 1.(1)此夜曲中闻折柳&&&&&&&&&&
(2)各领风骚数百年&&&&&&&&
(3)天街小雨润如酥&&&
(4)池上碧苔三四点&&&&&&&&&&
(5)塞上燕脂凝夜紫&&&&&&&&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2011年四川省德阳市&
2011年四川省绵阳市&
四、(10分)
12.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2)今当远离,&&&&&&&&&&&&&
,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3)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4)&&&&&&&&&&&&&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5)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6)&&&&&&&&&&&&&
,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7)&&&&&&&&&&
,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8)我挥一挥衣袖,&&&&&&&&&&&&&
。(徐志摩《再别康桥》)
(9)古代的通信极不方便,寄出一封信往往要长时间对方才能收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
?&&&&&&&&&&&&&
”就表达了这样的苦恼和无奈。
(10)当人生陷入困境时,请不要轻言放弃,机会其实就在不远处,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就曾说:“&&&&&&&&&&&&&
,&&&&&&&&&&&&&
12.(1)思而不学则殆(2)临表涕零(3)欲辨已忘言(4)山随平野尽(5)蜡炬成灰泪始干(6)百废具兴(7)昨夜雨疏风骤(8)不带走一片云彩(9)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0)山重水复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每小题1分,书写错误该句不得分)
2011年四川省广元市
2011年四川省遂宁市
9.古诗文积累。(每空1分,共计10分)
(1)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醉花阴》)
(2)&&&&&&&&&&&&&&&&&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3)《岳阳楼记》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语句是:&&&&&&&&&
,&&&&&&&&&
(4)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李煜的“
&&&&&&&&&&&&&&&&&&”(《相见欢》)借梧桐表达了国亡被囚的深深寂寞;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则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天涯游子的孤独凄凉之情。
(5)王维在《汉江临眺》中的“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描写出了“水”的气势,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的诗句是:&&&&&&&&&&&&&
&&&&&&&&&&&&&&&&&&
&9.古诗文积累(10分)(1)瑞脑消金兽&&&&&&&&&&&&&&&&&&&&&&
(2)能谤讥于市朝&&
(3)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4)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小桥流水人家&&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评分建议:所填诗文句中凡出现错字、多字、少字、语序错误,该句不计分;每空1分,共计10分。)&
2011年四川省内江市
9.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6空作答)。  
(1)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二章》)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5)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思亲人、盼音讯心情的名句是:&&&&&&&&&&&&&
,&&&&&&&&&
(6)古诗常以景寄情。同是秋景,刘禹锡笔下的“自古逢秋悲寂寥,&&&&&&&&&&&&&
”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而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
”,却流露着淡淡忧伤之感。  
(二)9.(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天涯若比邻&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零落成泥碾作尘&&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我言秋日胜春潮 &衡阳雁去无留意&
(本题6分,多作评前6空。每空1分,多、漏、错一处不给分。)  
2011年四川省乐山市&
11. 在横线上默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12分)
①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④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⑤临溪而渔,&&&&&&&&&&&&&&&
,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两句诗是:&&&&&&&&&&&&&&&&&&&&&
,&&&&&&&&&&&&&&&&&&&
默写。(12分,①—④每填正确一句给2分,凡有错该小题不得分;⑤—⑥每根横线上的诗句1分,凡有错该横线上的诗句不得分。)&&&
①举杯消愁愁更愁&&
②赢得生前身后名& ③平沙莽莽黄入天&
④惟吾德馨
⑤溪深而鱼肥&
泉香而酒洌&&&
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011年四川省南充市&
2、名句积累(6分)
(1)&&&&&&&&&&&&&&&&&&&&&&&&&&&&&&&&&&&&&&&&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2)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3)春冬之时,则&&&&&&&&&&&&&&&&&&&&&&&&&&&&&&&&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4)月光淡淡,&&&&&&&&&&&&&&&&&
。白云团团,&&&&&&&&&&&&&&&
。(郭沫若《静夜》)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名句是&&&&&&&&&&&&&&&&&&&&&&
,&&&&&&&&&&&&&&&&&&&&&&&&&&&&&
(6)“酒”是古往今来诗人吟咏的一种特殊的意象。请从你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一句与“酒”有关的完整诗句&&&&&&&&&&&&&&&&&&&&&&&&&&&&&&&&&&&&&&&&&&&&&&&&&&
(课内外均可)。
2、名句积累(6分)(1)物是人非事事休(1分)(2)为有源头活水来(1分)(3)素湍绿潭(1分)(4)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漏出了几点疏星(1分)(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分)(6)示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分)
2011年四川省宜宾市
1.古诗文名句填空。(内容8分,共10分)
提示(1)—(8)任选6小题完成(如果多选,则只选择所做答案的前6个作为评分凭据),(9)—(10)小题必做。请将答案用正楷字体规范地填空写在相应的方格内或横线上。
(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
&,是知也。”(《论语·为政》)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4)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5)但愿意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6)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化作春泥巴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星汉灿烂的中国诗歌,有许多富有妙理哲思的语句,这些诗句如一把把智慧的钥匙,开启我们的人生之门。你能仿示例写出两句上下相边的富有人生哲理的古诗名句吗?(课内外均可)
示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10)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将离别的景与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
,&&&&&&&&&&&
有异曲同工之妙。
&1.(10分)每小题1分,整体书写2分)(1)知之间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乱花浅欲迷人眼(3)濯清涟而不妖(4)恨别鸟惊心(5)千里共婵娟(6)佳木秀而繁阴(7)落红不是无情物(8)天涯若比邻
(9)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示例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前8题任选6小题,如果多填则只选择所作答案的前6个作为评分凭据)
2011年四川省广安市
11.诗文默写(8分)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4)&&&&&&&&&&&&&&&&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5)《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快速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
(6)《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
,&&&&&&&&&&&&&&&&&
11.(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君子好逑&
(4)山随平野尽&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11年四川省达州市
1. 古诗词原文填空。(4分,每小题1分。)
(1)共看明月应垂泪,&&&&&&&&&&&&&&&&&&&
。(白居易·《望月有感》)
(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春、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常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如“&&&&&&&&&&&&&&&&&
,&&&&&&&&&&&&&&&&&
”就给人以乐观积极的力量。(王湾·《次北固山下》)
(4)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
,&&&&&&&&&&&&&&&&&
”。(李清照·《武陵春》)
(4分,每小题1分)&(1)一夜乡心五处同。(2)落红不是无情物。(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每小题1分,错、添、漏等不给分)
2011年四川省眉山市
13.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4分)
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③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
④请写出古诗文中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诗句,要求写出连续的两句:
          &&&&&
,           &&&&&&
13.(1)影入平羌江水流;(2)苔痕上阶绿;(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示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每题1分,有错该题不得分)。
2011年四川省雅安市
27.补写句子
①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1分)
②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所以直到鲁庄公说出“&&&&&&&&&&&&&&&
,&&&&&&&&&&&&&&&&&
,必以情”之后曹刿才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2分
27.①叶底黄鹂一两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3分,1空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2011年四川省巴中市
2011年四川省资阳市
7.默写。(6分,①—④题,每小题1分,⑤题任选填两空,每空1分)
⑴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⑵&&&&&&&&&&&&&&&&&&&&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⑶书山有路勤为径,&&&&&&&&&&&&&&&&&&&&&&&&&&&&&&&&
⑷刘禹锡在《陋室铬》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⑸古代先贤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学精品。学习它,不仅能吸取文学营养,而且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当我们徜徉于三岔湖畔时,就会自然吟唱范仲淹的“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当我们登临峨眉金顶,极目远眺时,就会有杜甫“会当临绝顶,&&&&&&&&&
”的感慨;当我们遭遇人生挫折时,诗仙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会激励我们奋进;当我们在“生”与“义”之间徘徊时,孟子的“&&&&&&&&&
&&&&&”会为我们做出正确抉择。
7.⑴上有黄鹂深树鸣&
⑵绿树村边合& ⑶学海无涯苦作舟&
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⑸锦鳞游泳&
一览众山小& 直挂云帆济沧海&
舍身而取义(6分,①—④题,每小题1分,⑤题任选填两空,每空1分,所填句子如有错字、添字、漏字该题不得分。)
2011年四川省阿坝州
2011年四川省甘孜州
2011年四川省凉山州
12.根据提示,填写名句或文学常识。(任选5小题填写)(5分)&
(1)《湖心亭看雪》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学家&&&
的山水游记。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诸葛亮《出师表》)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
写的《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两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
(7)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窦宪刻石记功的典故表明了词人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的一句诗是&&&&&&&&
12.(5分)(1)张岱&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八百里分麾下炙(4)千树万树梨花开(5)醉翁之意不在酒(6)柳宗元(7)燕然未勒归无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