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徒最多的少数民族预科班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 > 人口、民族
安龙县民族
安龙县是一个多民族县,除汉族外,还有布依族、苗族、彝族、回族、仡佬族、瑶族、壮族、侗族、水族、黎族、满族、土家族。因资料缺乏,本章仅记述布依族、苗族、回族、彝族和回族。
第一节 布依族
一、来源 
布依族很早生活在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族来源于古代百越人的骆越一支。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骆越人属牂牁国的臣民,今桂西北和黔西南即古骆越地。
布依族至今仍保存古骆越人的许多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今县境南盘江河谷和平乐、龙山、戈塘、龙广、木咱等地的布依族聚居区,仍沿袭古骆越人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即今所称&吊脚楼&及其演变的&地楼&、&半边楼&。布依族喜爱铜鼓,也是古骆越人的文化特征。布依语同骆越语相近,据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载:&骆越人称母亲为&米囊&(Me33na:
TJ2),布依语称母亲为&乜&(Me33);骆越人称岳母为&Ti53&,布依语称为&Ta:i53&。许多布依村寨或附近的山坡、田地名称,均古骆越语的委、平、洛、坝、纳、浪、板、巧、岜、冗、者、央、内、打等语音为词头命名。
布依族的族称,秦以前称濮越,两汉六朝称濮僚,唐宋元代被称为蛮、番;明清至民国末年被称为仲家。自《元史》首称&仲家&后,明清有的史籍称布依族为&仲苗&、&仲蛮&和&古仲&;民国年间,布依族还被称为&夷家&、&夷族&、&水家&、&水户&、&土人&、&土边&等。但布依族始终按照古老的族称自称为&濮越&(依)、&濮僚&(饶)(第一、二土语区)和&濮俚&(夷)(第三土语区),这些自称保留有&族&&人&的意思,含有民族自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尊重民族意愿,在1953年冬召开的布依族代表人士协商统一民族名称的会议上,取消了&仲家&、&水户&、&夷家&、&土边&等不是布依族自称的称谓,根据布依族自称的历史,以&濮&与&布&、&越&&俚&与&依&读音相近,统一用&布依&为本民族的族称,正本清源,恢复了布依族族称的本来面目。
在布依族的形成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历史上形成民族迁徙与融合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战争、移民、贸易、避难等。据史料记载,自春秋战国以来,县境有十余次规模较大的移民,其中,北宋至清末移民最多,明初&调北征南&、&调北填南&,乾隆、嘉庆年间招民垦荒,咸丰同治之后开通商路等,江南、湖广及四川等地迁来居民不少,这些移民中,有一些人与当地土著通婚,而后成为布依族。
2010年,全县常住人口中的布依族人口 人,主要分布在新安、木咱、龙山、龙广、普坪、钱相、洒雨、戈塘、万峰湖、德卧、笃山、平乐、兴隆、坡脚等乡镇,布依族聚居的村寨主要有:
新安镇:巧洞、坝歪、尖山、下寨、金碑、王先坝、沙锅山、坡角、科索、坡敖、江纳、坡陆、小庄、大庄、巧勤、科力、刷把寨、陇西、杨家庄、黄泥寨、纳绅、法统、白石岩、烹魁、冗若、白秧坪、阿扎、纳庄、洞洒、坡燕、板磨、冗绕、舍寨、板江、八角、张湾、吴家庄。
木咱镇:哪黑、所冉、者磨、上木咱、榜纳、坝歪、响乐、学庄、官屯、者要、者央、坡告、纳磨、管或、者达、坝力、坡寨、磨洋、哪坡、牛角山、鲁贡。
德卧镇:德卧、八光、坡告、坝甲、冗若、纳腊、者棉、冗桑、钠背、坝福、坡贡、坡外、洗革、比武、那盖、冗桑、停西、孔度、纳浪、扁占、灰老、郎行、纳堂、拉腰、力坪、按岩、坡薅、纳冉、甘河、纳英、纳夺、纳尾、尾蒋、拉达。
坡脚乡:三道沟、科丰、八坎、乐欢、尾列、者孔、打坐、者贵、者干、纳河、岩怀、平寨、石头寨。
龙广镇:纳桃、纳兰、板拉、科力、大寨、纳东、坡燕、纳早、播落、桐柏、佳皂、老寨、红坎、纳西、科汪、永革、柘仑。
万峰湖镇:板告、坡央、尾降、弄袍、坡阴、弄号、永桑、尾旦、花显、播蒙、坝盘、纳亚、大湾、岜皓、六身小、马鞍营、纳赖、纳坡
新桥镇:洒垤、坡革、洞上、巧烂、木科、皮桶寨、过档、风洞。
洒雨镇:大寨、纳堡、堵瓦、免底。
普坪镇:弄力、总科、纳沙、纳汪、麻卧、冉井、廷必、纳咱。
戈塘镇:纳利、纳磨、磨角、鲁沟、秧地、香车河、巧洞、科发。
龙山镇:坡界、顶平、郎利、纳赖、立度、纳坡、纳基、纳麻、纳炎、纳利、拉岂、坡们、竹林、拉先、江纳、过坡、坡基、利娥、纳或、坡江、平央、坡桥、江纳、纳院、纳桑、纳岭、坡利、坡福、纳舵、纳东、巧达、科花、巧岭、纳亚、翁奶、板朗、讲埂、董埂、纳林、纳逢、纳介、纳力、纳建、丫薅、科然、上坛、下坛、花障、岜秧、长田、纳汪、纳冉、纳定、柘哈、科教、板磨、者告、坡维、纳黑、者讲、纳荣、纳老。
笃山乡:梨树、八达、洪泥、龙老、坡歪、拉坡、拉林、聋桑、坛平、卡障。
兴隆镇:西海、东播、坡荒、坝桥、纳马、东岩、巧播、纳香、抱鹅、坡告、补冗、木拉、李枣、坡汪、郎打、纳闹、打牙、花杵、纳窑、排冗、大寨、石板寨、冗讲、善马。
平乐乡:顶庙、坡凡、阿能、乐坝、乐央、小寨、索汪、鱼浪、板垮、定头。
三、语言文字
布依族自古以来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布依语分3个土语区,县境布依族属第一土语区。
布依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1956年,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创造了用拉丁字母拼写的布依文,经国家民族委员会批准试验推行。1981年对布依文方案进行了修改,省民族委员会颁发《布依文方案修改草案》在各土语区试行,1985年最后修定。
布依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有其规律性,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语音
布依语的语音对应比较整齐,各地土语存在微小的差异。《布依文方案(修订案)》以布依语第一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谟县复兴镇语为标准音。布依文共有26个字母,32个声母,87个韵母;布依语有8个声调,即6个舒声调和2个促声调。
布依语的声调表示:舒声调用l、z、c、x、s、n分别表示1、2、3、4、5、6调;促声调第7调用t表示,第8调不标调号;现代汉语借词用y、f、j、q分别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二)词汇
布依语词汇丰富,构词独特。按音节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按词义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分单音节、多音节两种:
单音节单纯词如:mbenl(天)、wee(云)、fiz(火)、ndunx(吞)、gvds(过)。
多音节单纯词有:双声,ndoulndis(星星);叠韵,ndilriz(羡慕);叠音,nausnaus(永远,永久)。
合成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并列式:gaailxex(买卖),rihndz(田地),haauxbragt(饭菜)。
主从式:bilmos(明年),rinlbanz(磨石),rdmxdal(眼泪)。
动宾式:voxnac(认识),dohsel(读书)。
主谓式:basnqgt(寡言),ainldamh(踏板),nohwaanl(肉香)。
补充式:ninzndagt(睡着了),daausmal(回来)。
通称加专称式:faixlux(柳树),hoaxmeh(麦子)。
附加式:名词加前缀的如niagfongz(手指),legraz(芝麻);数词加前缀的如dazhac(第五);形容词加后缀的如ndingldoongc(红彤彤)。
汉语借词有音义全借、借音另排、全借加注、半借音半译音等。
布依语的词汇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布依语的句子结构有主谓、主谓宾、主谓宾定状补等各式。
布依语声母表
注:表中带&※&的声母一般只用来拼写现代汉语借词,(sl)(hr)供部分地区拼写方言词。
布依语韵母表
注:表内最末一行9个韵母专供拼写现代汉语借词。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盆坝丘陵地区和低热河谷地带。盆坝地区的布依族村寨多背依青山,房屋建筑沿山层叠而上,面对平敞开阔、阡陌交错、溪河纵横的田坝,寨内及其周围都护蓄树木、竹木。一个寨子多为一个姓氏或数个姓氏聚族而居,一般几十户,多的有百余户,很少与其他民族杂居。在旧社会,为抵御外来侵略,布依族村寨一般都修有寨墙或栅栏,建有寨门,在村后山顶筑有营盘。
布依族住房盛行&干栏&式建筑。《北史&南僚传》载,古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唐代,干栏建筑有进一步发展,有楼有梯,人居楼上。自宋以后,干栏成为&人栖其上,牛羊犬豚畜其下&的建筑。今南盘江畔的&吊脚楼&,平乐、龙山、戈塘、龙广等地的&半边楼&、&地楼&,仍保留干栏的特点。吊脚楼一般分为3层,底层用木棒围栏,饲养牲畜或堆放农具、柴草;中层用楼板铺就,四周及间隔装上壁板或编上竹篱,供人居住;上层储存粮食及家用物品。在楼前或房屋挡头,一般都用蛮竹搭起一个凉台,供乘凉、晒粮或妇女挑花刺绣。半边楼前一半为3层,后一半为两层,各层功用与吊脚楼大同小异。地楼也分3层,底层用石块砌围饲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为储藏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龙中心地区的布依族吸收汉族住房的建筑形式,逐渐将干栏式建筑改为了平房建筑,后来偏远的农村地区,特别是2009年至2010年在全县农村危房&整县推进&中,全县布依族居民住房基本上改为了平房建筑,但在平房建筑中仍然保留有&干栏&痕迹。正中一间的前壁向内吞进3尺~4尺,称为&院窝&,室内布置大多保质干栏形式。富裕人家,有修三合院或四合院的,称正房左右的房屋为&厢房&,正房面对的一栋为&对厅&,不建对厅的,则有朝门。正房中间的一间作为堂屋,在堂屋后壁正中设家神;其余房间分别作卧室、客房、储藏室、厨房、火堂等。
布依人家一般有简单、朴素、喜洁净的特点,平时经常打扫房前屋后和室内的卫生,喜在房周栽种果树和竹木。
布依人家的主食为大米、包谷,喜爱的食品主要有:
灰棕粑 每年春节时制作,加工方法是:先将芝麻杆、糯谷草芯烧成灰、筛滤后与糯米搅拌搓揉簸尽;取香香料草果十余枚烘烤碾成细末,将灰糯米倒入锅中,用猪油、腊肉条和草果粉、食盐炒透冷却,再用粽粑叶包裹,约3厘米一个,灰粽粑香气浓郁,味道独特。
五色花糯米饭 布依族过三月三、清明节和六月六等节日时制作,作祭品或走亲访友的礼物。先将糯米淘净,滤干后分成5份,分别用红籽刺根皮煨水染成红色、紫荆藤皮煨水染成紫色、枫香树叶煨水染成黑色、糯米花煨水染成黄色,留一份不染色为白色,滤干后蒸于甑中,即成五色花糯米饭。其色泽艳丽,香味特别,存放多天也不变质。
狗肉 布依族中一部分人喜吃狗肉,一些村寨过六月六要打狗祭扫田坝,有贵客来要杀狗招待。狗肉炖火巴后切片醮辣椒水吃,香辣可口,味道鲜美。
米酒 布依族爱饮酒,喜庆节日尤甚,用糯米、粘米酿的米酒,酒精度数不高,醇香适口,回味绵长。
酸辣豆 酸是布依人喜爱的调味品之一,既可增进食欲,又能去热解暑,砍酸辣椒时,将洗净的黄豆倒入坛内,以酸辣椒覆盖其上,月余即成酸辣豆。酸辣豆富有营养,酸辣可口。
据文献记载,自唐至明,布依族男装上衣前襟是向左掩(左衽),挽着椎形的头发、不戴帽子(椎髻、科头),喜爱青布短衣,打赤脚(衣尚青,徒跣)。到明末清初才用帕子包头、穿麻、葛做的草鞋或单底鞋。&改土归流&后,流官强制剃发、布依男子普遍剃发,以青帕缠头。民国时期,青年入学渐多,他们蓄短发,穿学生服,一些社会青年也跟着学,中青年人多大襟或对襟短衣。老年人将发辫剪短披向脑后,穿大襟短衣或长衫,走亲访友时多穿长衫。解放后,中青年人服饰变化很大,理中山式、运动式、青年式发型,穿青年装、中山装、夹克装、西装,也有穿对襟短衣的,布料多用机制布或自织土布。
妇女服饰,清乾隆《南笼府志》载,布依妇女&椎髻长簪,银环贯耳,项挂银圈,以多为荣,衣短裙长,衣色为青兰,红绿花绣为缘饰。裙以青布十余幅为细褶,,镶边,委地数寸。腰以宽长带数围结于后,带垂若翅。&此种服饰一直延续到民国中期才陆续改变。解放后,南盘江沿岸一带,布依族妇女好穿青色土布,中老年妇女穿大袖短衣,袖、襟镶边图案,称为&栏干&,下穿吊裆直筒裤;女青年则穿小袖短衣,下着长裤,腰系绣花飘带短围腰;妇女皆包长约6尺的短帕。平乐一带,中青年妇女喜包盘盘头,帕长数丈,亦有包角头的,上穿小袖短衣,下穿吊裆直筒裤;老年妇女包角头,头大袖短衣,系长围腰,穿吊裆直筒裤;头帕、衣服多白色,裤子多青蓝色。龙山、鲁沟一带,头饰、衣服及色调与平乐一带基本相同,惟不包角帕,青年妇女穿大裤脚,裤口尺许,但不吊裆,整体看去衣短裤长;中老年妇女包短帕,穿大袖短衣,着吊裆裤,县城附近地区的布依妇女同当地汉族妇女服饰大体相同,但布料多为自织土布,未婚女青年腰系挑花围腰,已婚妇女则多系长围腰。头饰:未婚女青年长辨,裹于头帕中;生育小孩后的妇女则将头发在脑头挽成头髻,套上发网,插上簪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县城附近地区,抑或是偏远的少数民族乡村,传统的&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被彻底打破,农村劳动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多数劳动力或长年外出务工或季节性外出务工,男女青年不再纺纱织布,其穿着服饰多从商店购置,民族传统服饰仅有少数中老年人尚在穿着,布依族传统的手工制作服饰逐渐被国际化、大众化机制服饰所取代。
布依族童装以童帽最具特色,一般有仿猫、狮、兔头面缝制的动物头面帽,有仿古代武士头盔和文官乌纱制作的包耳帽,帽前钉上一排银质或玉石制作的罗汉,或钉有&长命百岁&字样的玉扣,帽后吊有彩色缨须和几个银、铜质小铃铛。
七、风俗习惯
(一)婚俗
据文献史料记载,明代布依族的婚姻缔结是自由选择与媒人说合两种方式并存。清代,富有人家&聘用牛,以姿色定聘资,多至三五十头&(见《兴义府志》)。清末,汉文化深入到布依族地区,一些布依族儒生倡导礼仪依次汉族,婚姻由媒人说合的越来越多,并逐步吸收汉族的一些婚姻习俗,随后演变成大多数由父母包办的婚姻,聘资由用牛马改为牛、银并用,但数量要少得多。民国年间,聘资则一律改为银元。解放以后,随着《婚姻法》的贯彻执行,父母包办婚姻逐渐被男女自由择偶所取代,聘资则一律使用人民币。
近代以来,布依族婚姻缔结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
自由择偶。男女青年经过&浪哨&互相认识了解,然后议婚。&浪哨&译为汉意,即谈恋爱。一般在节日、赶场吃酒或走亲访友时进行。先由男方请征求女方意见,如得到同意,即到女方指定地点见面,相会地点多选择在他人能看见而又听不到双方对话的地方,先朴素问答,然后以歌传情。若双方有意,则相约第二次见面,否则从此分手。经过多次&浪哨&后,情投意合,互赠信物;发展到山盟海誓的程度,就互赠自己初次穿过的衣服,称为&丢聘&,然后请媒人提婚。
&带走路糖&。男家请媒人带上几斤蔗糖到女家求婚,称&带走路糖&。女方父母一般要征求女儿的意见,其次征求族中长辈和舅家意见;也有不顾女儿反对由父母包办的,此类情况现在越来越少,几乎已经完全杜绝。一些男女青年生死要成婚配,女子就设法说服父母,甚至主动&吃糖&。女家如不同意,即将&走路糖&交给媒人送还男家;如果应允,就将&走路糖&收下,请族中数人陪媒人宴饮,表示婚约已成,以&吃糖&为证。不过,女家一般即使同意,也不会一次就应允,为表明自己的女儿珍贵,同时要对男方家庭进行一番调查,女家往往婉言拒绝,媒人得带上&走路糖&往返多次才能成功,称为&三回九转&。
吃鸡酒。女家同意亲事后,男家即择定吉日,请男性6~12人带上雄鸡两只和红纸条腰封的酒、肉、红糖、粑粑、聘金及香蜡纸烛到女家进行订婚仪式,布依语叫&哽醪盖&,意即&吃鸡酒&。女家以烹调好的雄鸡酒礼供奉祖宗后,即摆宴招待客人,由族中长辈和舅家长辈作陪。客人告别时,女家要回赠自织土布等礼品。
要八字。订婚后,男家要到女家要八字,布依语称为&拜熬诗明&,去时要带上礼品,并带鸾书套一个及香纸鞭炮等,女家祭祖之后开始给八字,才入宴饮酒,去要八字的人必须当天赶回。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地方将要八字与吃鸡酒合并一次进行。
结婚。过去,男家请人去迎亲,一般三四十人,花轿1乘,押礼先生骑马,富有人家则五马三轿,男家还请有八仙乐队。新中国成立后,轿子逐渐废除,迎亲大都是步行或乘车。迎亲礼物有酒、肉、糖、香蜡纸烛和给新娘的衣服首饰,另有8个红封给新娘的外祖父、堂伯、裁缝、厨师及开坛、上轿、谢祖和梳妆者,此外还送1壶酒、1块肉和一些粑粑给新娘的同伴做夜宵。
当迎亲队伍到达新娘家的寨门或其院外时,新娘童年的伙伴及寨中儿童即组成一道&人墙&,将迎亲队伍拦在外面,用事先准备好的粘草籽(野生草本植物籽,粘性强)向迎亲队伍投掷,使迎亲者很难前进。这时,押礼先生将小粑粑和硬币向人群抛撒,乘姑娘、孩童们在欢声笑语中&抢夺&之际,突破&防线&到达新娘家。新娘的外公或舅舅主持开盒祭祖,说四言八句吉利语,放鞭炮,通称&烧纸&,然后摆宴席招待宾客亲友。
第二天清晨&发亲&,姑娘要哭嫁。在发亲调的唢呐声中,新娘由送亲婆扶出,拜别亲人和长辈后,进行&踩斗&,然后由兄弟背出大门,由伴娘陪伴,到达男家时,在院子里举行&回车马&仪式,意为驱除邪气,期望夫妻百年偕老。之后,新娘新郎拜堂,再进入洞房。新娘备有蜡染床单、土布、布鞋等礼品,赠给夫家长辈和兄弟姐妹,结婚当晚到三天回门期间,新郎新娘不同宿,新娘由两位伴娘伴宿。
回门。婚后第三天,新郎带上礼品,在寨中伙伴陪同下送新娘回娘家。回门后,新郎即在娘家过着不落夫家(即不&坐家&)的生活。不落夫家习俗的形成,是解放前多数地区实行早婚,新娘年纪小,需留在娘家学习针线纺织,今后到夫家能从事繁重的劳动;同时过早住夫家会被同伴耻笑。到十七八岁后,或节日或农忙,丈夫的母亲都要带上礼物将媳妇接回去住一段时间,接的次数多了,女方也就在夫家住下了。解放后,随着《婚姻法》的贯彻实施,布依族青年逐渐按照法定婚龄结婚,虽然还遵行&不落夫家&的习惯,但时间多则一年,不则半载,没有过去那么长了。20世纪80年代后,此风俗习惯逐渐消亡。
在布依族中,寡妇改嫁自由,招婿入赘自然,只是招赘所生子女随母姓,要过三代之后才随父姓,称为&转祖&。布依族历来把离婚视为不吉利、不光彩的事,离婚率很低。离婚一般由寨老、亲朋调解,现在多经政府调解,调解失败后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丧俗
古代,人死后盛行二次葬,&葬以伞盖墓,期年而火化之,祭以枯鱼。&(明郭子章《黔记&仲家》)&丧则屠牛招亲友,以大瓮贮酒,执牛角遍饮。主人不食肉,只食鱼虾,习阴阳家言,葬用棺,以伞盖棺上,期年而火之,不上冢&。(康熙《贵州通志》
近代以来,正常死亡的治丧和安葬,大体要经历报丧、沐浴、小殓、大殓、堂祭、开路、出殡、安葬等过程,第一过程都有诸多礼俗。
报丧。老人寿终,要吹牛角,或鸣枪,放鞭炮向乡邻、亲友报丧,丧家要请人去通知亲戚来吊唁。如亡故的是女性,要赶往舅家讣告,要派人到女婿、儿媳妇、侄女婿和侄儿媳妇家报丧。
沐浴。用香汤给死者沐浴;男性要剃发、修面、剪指甲,女性要梳妆。
小殓。为死者沐浴后,即为其穿寿衣裤鞋袜,包寿帕。如死者父母或两老之一尚健在,还要为死者穿孝衣包孝帕,然后将死者停在用门板搭起的停尸床。
大殓。请摩公测算时辰,等死者的儿女到齐后举行。若死者为女性,则要等她的亲兄弟到来,谚云:&爹死抬去埋,妈死要等外家来。&大殓前,由摩公念经&扫棺&,然后用布覆盖,最后将死者生前心爱的首饰入棺殉葬,又击铜鼓、鸣鞭炮、盖棺封棺、停于中堂。丧家要贴挽联,用白纸覆盖家神。
堂祭。为死者举行的祭奠仪式,在安葬前一天举行。富有的丧家杀猪宰牛,招待前来祭奠的亲友。一般亲友的祭品有香蜡纸烛鞭炮祭幛等,丧家要给下祭的亲友分发孝帕。下祭中,亲女婿和外婆家来祭奠较为隆重,女婿家请八仙乐队或舞狮队,一到寨外,便奏起哀乐,敲狮子锣,放地炮,打枪,放鞭炮。祭品有花幡、旗伞、钱乐、引调、灵房、纸马、纸轿、素荤两桌祭席和用糯米、麦面塑成的山、花、草、鱼、龙、果、鸟兽等动植物,用彩色涂绘,另有祭幛、全猪、全羊等。外家送的灵房(用竹编制的外型宫殿式的手工艺品)最为珍贵,由死者长子背到灵前供奉,然后由摩公或礼唱读舅家的祭文。
开路。由摩公主持,主要是追述死者生平、念摩经。开路时要击铜鼓,女婿要为死者&上粮&、&偷猪&。&偷猪&颇具戏剧性,其过程是:丧家用口袋装上一只十多斤重的小猪,捆紧袋口吊于灵前的猫梁上,妇女们有的手持响篙,有的手抹烟墨,守护被吊起的小猪。等摩公念到偷猪情节时,死者的女婿就去偷猪,早有准备的妇女们用响篙抽打他,用满手的锅烟往他脸上抹,待他&偷&到猪时,已被抹成大花脸,且弄得狼狈不堪,惹得在场的人捧腹大笑,此猪归偷猪的女婿所有。
出殡下葬。堂祭的第二天早晨举行。黎明前,一切祭奠结束,摩公带上徒弟,逐一念着死者祖宗迁徙的地址,走出门外挟倒幡杆,转身急入灵堂,一声号令,举剑砍翻油灯,众人一齐动手推倒灵前的祭坛,将棺材抬出户外。送葬时,一路鸣放鞭炮,墓穴早已掘好,灵柩入穴后,用石块、泥土垒丘为坟,最后由摩公用鸡、肉、酒祭祀死者,焚烧纸人纸马纸幡。
解斋。过去一些地方依汉俗,丧后守制3年。近代以来,解斋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在葬后即请摩公解斋,有的要居丧持斋,父斋29天,母斋33天。丧家3年内不挂红,不奏乐歌唱、不嫁娶,孝子外出不吃鸡头,逢年过节不能贴红纸对联等。
布依族丧俗较为复杂,浪费也相当大,且多迷信色彩。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许多地方的丧葬礼俗也在逐渐改进。
(三)信仰 禁忌 乡规民约
信仰 布依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宋史》载:僚人&疾病,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黔记》云:占卜&用茅或铜钱、鸡骨。&从事占卜和祭祀的人,清代以布依族语言音译为&报暮&,民国以来称为&老摩&或&摩公&。
将自然现象当作神崇拜的主要有:雷,称为雷公、雷神。过去,如有人或房屋遭雷击,便认为遭难者是不孝顺父母或践踏粮食和作恶多端而受到上天惩罚,遭难人家要备办雄鸡、酒肉、香纸等请摩公在院中祭祀雷神,充满因果报应色彩。龙,称为龙神。过去,久旱不雨,一些村寨要集资买猪、鸡、酒、香烛等,招到井边祭祀龙王,祈祷下雨;有些村寨不用祭品,而是将7个猪笼每隔5尺左右一个用绳索串起来,用木棒绑好,遍插柳枝做成&水龙&,由年轻人抬着、敲锣打鼓逐村去求龙王下雨,每到一家,主人及围观者用水泼龙,水越多越好。火,称为&火星神&。过去,认为发生火灾是得罪了火星神,如在夜晚看到殒星&落&在哪个寨子、彗星(称&扫把星&)从哪个寨子上空飞过,或黄牛进到堂屋,狗爬到灶上,都认为是火灾降临的预兆,全寨要买祭品在田坝中央祭祀,称为&送火星&。岩、洞、树,一些地方的布依族认为某些奇山怪石、深幽溶洞和大树古树有神灵依附,是神的住所而加以尊崇和供奉,如菩萨洞、神仙洞、娃娃洞、观音岩及神树等,对这些&神&的住所,不许任何人在附近吐痰、大小便和高声喧哗。
布依族崇拜自己的祖先,主要表现在供奉家神和其他一些祭祀活动中。每个家庭都设有神龛,作为祖宗神位,节日、嫁娶都要祭祀供奉。另外,在&三月三&、&六月六&活动中,要祭祀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和为布依族做过好事的历史人物,如幺塘一带祭祀清嘉庆初年布依族农民起义首领七绺须韦朝元、&三月三&祭祀汉族将官岑彭、马武等。
布依族信仰多神,表现在人们生病和遇到自然灾害时,就请摩公或&迷纳&(走阴婆)禳灾祈福、驱鬼解邪。这些活动都是原始宗教的残余,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是过去布依族地区生产力低下、科学知识缺医少药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这些迷信活动逐步在消失,有的已经绝迹。
禁忌 礼貌道德方面的禁忌。如与人交谈,忌讳使用&喂&、&你&等呼唤他人和同辈,忌直呼乳名。后生、晚辈在老人、长辈面前就坐,不能盘腿翘脚、吐痰,不能随意嘻闹。由信仰产生的禁忌。如在&官厅&、&神棚&、&土地庙&、&神树&等地方,不准放牧、吐痰、大小便、攀折等。&三月三&、&六月六&祭山,扫田坝,不外出,不劳动,不从外面拿东西进家,不准生人进寨。一些地方禁吃秧鸡肉和白牛肉。南盘江沿岸一带,禁止移动火堂的铁三角架,禁止踩灶。生活中的一般禁忌。妇女生小孩,7天内不准生人进入卧室;长辈、外人不准到下辈卧室内;有客来,夫妻不能同房,外来夫妻不得在家同宿等。
乡规民约 布依村寨的乡规民约,是古代的&家庭议事会&和&议榔制&演变而来的。新中国成立前,为处理好家族内部事务,抵御外来侵辱,维护本寨生产和生活正常秩序,保护本族或本地的公共利益和人身安全,便产生了家庭议事会,后来又发展到以地域为基础的数姓相邻的自然村寨组成的议榔制,选举产生榔首或榔头,制定榔规。这一组织形式在许多布依族聚居区一直保持到解放前夕。乡规民约分合族制定的族规和数姓或相邻数寨制定的乡规。族规多记载于各姓《族谱》中,内容有对婚丧节日祭祀道德等的具体规定;乡规多刻石立于寨内,内容有防盗拒匪、维护地方生产生活秩序,有的则是因田地界、水利等事情发生纠纷经政府调解的结果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村寨根据当地实际制定乡规民约,内容包括社会治安、科学种田、学习文化、讲道德文明、团结互助等,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四)传统节日
大年,即汉族的春节。除夕之夜,摆猪头、菜肴、酒礼祭祀祖先,放鞭炮,击铜鼓,合家吃年饭。入夜,点长香守夜,打糯米粑、煮灰粽粑。交更第二天后,姑娘、小伙子们点上香,拿着纸钱到水井边焚烧后挑&金水&、&银水&,先挑到的则认为新的一年将万事如意。除夕晚上还要将犁、锄、磨、纺车、织布机等打上&封皮&,半月内不能启封使用。初二三开始拜年活动,白天,青年男女开展丢花包、打键、转磨磨秋、浪哨等活动,晚上唱山歌、对歌、弹月琴、吹木叶、吹姊妹箫、八音坐唱、演布依戏等。青年小伙们舞狮、耍龙走村串寨,到布依人家拜年,如遇月明星稀,舞狮的小伙子还要搭台子踩斗,即用5~7张八仙桌叠摞起来搭成高台,上层一张四脚朝天为斗,由沙头逗着狮子踩着斗的四脚旋舞,最后由花脸在斗上翻筋斗、竖蜻蜓,惊险而有趣。近代以来,初五至初七还有许多布依族青年汇集到幺塘洞洒&赶神姑田&,进行对歌、浪哨活动。
三月三。是以村寨为单位祭祀山神、社神的传统节日。《南笼府志》云:&每岁三月初三宰猪、牛祭山,各寨分肉,男妇饮酒,食黄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这个节日并非一定在三月初三过,有的是在三月的第一个寅日过,祭山的天,寨内肃静,各户除一名男家长参加祭祀外,所有老幼都要带上花糯米饭等食物到野外去&躲山&,直到祭祀完毕鸣放鞭炮后才能回家。祭祀屠宰的猪、牛要毛色一致,祭祀中不能用汉语交谈,不会讲布依话的用手式;祭祀结束后,将供品煮来吃一顿,吃不完的平分各家吃。各条路口要挂上一把茅草拉起一根夹有纸人纸马的绳索,以示外寨人不得进入寨内,如有人撞寨踩山,要罚其购买雄鸡刀头酒品为该寨重新祭山。三月三毛杉树歌节,是一个崇拜和纪念古代英雄人物的传统节日,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举行。地点在德卧镇毛杉树村,前后3天。20世纪90年代后,不仅有对歌、寨歌活动,而且还开展舞狮、耍龙等民族传统文娱表演,场面十分壮观,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月六。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有的地方是六月的第一个寅日,有的地方则是第一个申日。节日期间,各地要宰猪杀牛祭祀&寨神&、&山神&&土地神&和&五谷神&,各家各户要祭青苗,在田坝打狗杀鸡,插纸人纸马祭田。
第二节 苗族
一、来源和分布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先民称&三苗&,居住黄酒中下游。经过漫长的历史,三苗的部分支系逐渐南移至江淮,以后又迁往洞庭湖入湖南中部。秦汉之际,三苗一部西迁,进入黔北、川南、滇东;一部南迁入湘西、黔东南、铜仁、松桃等地的&五溪&及广西大苗山。
安龙苗族主要支系有操黔东方言(自称黑本家,他称黑族、黑苗)和操川滇黔方言(自称白本家,他称白族、白苗)两支。此外有称青苗、花苗和歪梳苗(均为他称)者,也操川滇黔方言。
操黔东方言的苗族约在清乾隆年间及其以后陆续进入府亲辖境,大多数自称祖先来自省内黄平县的谷陇和重安地区,少数来自凯里的旁海地区及台江县和施秉县一带,迁徙原因主要是天灾和战乱。如清雍正十三年,包利、红银领导的黔东南苗族起义被残酷镇压后,不少苗族聚居地方十室九空,人民逃亡;乾嘉年间,黔东南旱灾频仍,多年歉收,石柳邓、吴八月发动苗族起义,清军血腥镇压起义后,强迫苗族人民迁徙;嘉庆二年清军镇压了南笼布依族起义后,清政府即招苗民前来租垦荒山,黔东南有少数苗族青年在清军中当兵,到过南笼,亲见这里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于是有田、杨、姜、王数姓率先迁来。聚居在龙头大山山麓,建草棚,开荒地,过起了日子,后又有龙、潘、吴、丁等姓氏搬迁而来,这支苗族将他们迁徙的原因和状况编成《迁徙歌》世代传唱至今,有云:&为着何事来?为啥要搬家?居住山坡上,吃的是杂粮,吃的是野蒿,年成旱象重,敌兵来干扰,天干三年整,旱象三春秋,农子若虫死,僵尸满地铺,妇女做无收,男人白干活,编对竹箩筐,挑着孩子走,挑着女儿逃。&
操川滇黔方言的苗族迁徙较为复杂。据有关资料记载,约在两晋时期,在&五溪&居住的苗族一部迁往川南、黔西北一带,明清时期又迁往滇西和滇西南,以后则从云南迁往兴义府。据木咱、普坪杨姓家谱(修于1880年)载,杨姓系嘉庆初年三春谷不熟而由川南綦江县迁往黔北真安州,又迁往普安州,再迁入府亲辖境的。另据新桥镇底西镇调查资料,谭、杨、莫、侯4姓,先由云南文山迁徙到兴义县黄泥河,再迁来府亲辖境,租佃底西土司领地的田地耕种,至今百余年历史。
历史上,苗族长期居无定所,迁徙频繁,生活贫困,谚云&老鸹无树桩,苗家无地方&,过着&吃千个水井,住万家屋基&的生活。
2012年,全县苗族人口 人。苗族的居住特点是小聚居、大杂居,主要分布在洒雨、戈塘、龙山、普坪、兴隆、新桥等乡镇。
操黔东方言苗族聚居的村寨主要是:
洒雨镇:科基、牛家寨、堵瓦、代家弯、田角田、旧屋基、板烟、科香、天桥、免底、花榜、箐脚、枫香、青龙台、转田、干沟、大箐、陇泥、上坝。
海子乡:坛子厂、田坝、红花林、大坝。
戈塘镇:鲁沟塘、纳利、新寨、龙路、田坝、冬瓜寨、者生、科发、纳贡、青杠林、箩柜田、平桥、白路山、四楞、洋头寨、普尔田、八坎。
三、语言文字
苗族自古使用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分湘西、黔东、川滇黔三个方言。以下记叙的是以黔东方言为基础,用拉丁字母拼写的苗族语言文字。
苗语声母较多,韵母较少,大部分地区有Mb(Mp)、nd(nt)、nz(nts)、nj(ntc)、ngg(nk)等复辅音声母和小塞音声母。能作尾韵的只有-n(-n)、-nj(n)。词根大多数是单音节的。构词附加成人多为前加成份。以词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名词、人称代词作领属性修饰语时的位置,数词、量词和名词组合的次序,都和汉语相同;名词作限制性修饰语,形容词、指示代词作修饰语时,都在被修饰词之后。句子的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补语在谓语动词之后。
苗族在新中国成立前没有自己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苗族人民的愿望,于1956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苗族方案(黔东方言),1983年编印《苗语课本》(初稿),1984年进行修改补充,1987年再次修改,在一些苗族聚居地区的学校推广双语教学。、
苗文(黔东方言)共26个字母,32个声母,26个韵母,8个声调。
声母:b、p、m、hm、f、hf、w、d、t、n、hn、dl、l、z、c、s、hs、r、j、q、x、hx、y、g、k、ng、v、hv、gh、kh、h、y;
韵母:i、e、a、o、u、ai、ee、ao、ei、en、ang、ong、ia、io、iu、ie、iee、iao、in、iang、iong、ui、ua、uai、un、uang;
声调符号:b、x、d、l、t、s、k、f。
声母中的&y&和韵母中的&ao、ee、iao、iee、ui、ua、uai、an&等都是用来拼写汉语借词的,在拼写汉语借词中韵母&i&与声母&z、c、s、r&相拼时,要读成(l)。
苗语词类分为名词、代词、指示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其句式主要有主谓宾句、主宾谓句、主谓补句、无主句、单词句等。
苗族多分布在边沿山区,喜聚族而居,有少数与其他民族杂居。多数人家住在山腰或山脚,一二十户或二三十户为一寨,多的也有数十户近百户一寨的。有的建有寨门。苗族喜种树木和竹,房前屋后种有杉、楸、苦楝和桃、李、花红等树,许多苗寨都有参天古树,竹木阴翳,环境宜人。
苗族住房以木结构瓦房为主,逐渐发展钢筋混凝土平房。苗族住房一般是3间,也有长5间的。正中一间为堂屋,左右两间隔为前后间,其中前半间供吃饭、休息和烤火,余下房间作卧室。楼房多为两层,上层作堆放粮食、杂物之用。有的人家另盖厢房作灶房,或搭偏厦饲养牲畜。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苗族传统的住房格式正在受到冲击,传统的瓦房正在消失,代之以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平房。
苗族主食包谷、大米、荞麦,肉食除家畜外,还有猎获的飞禽走兽等。苗族喜打猎,猎获的动物如斑鸠、野鸡、野兔、野猫及獾等,随着野生动物逐渐减少,苗族打猎也逐渐消失。苗族喜食酸菜,每家都有坛子菜和酸汤,坛子菜有细酸菜、酸辣椒、酸豇豆等。饮酒是苗族的嗜好,几乎家家都有自己酿造的包谷酒,喜庆节日更是少不了酒。
苗族因支系不同,其服饰样式、所用布料和花色图案各有差异。男子服饰,新中国成立前无论操何种方言的苗族差异不大,偏爱青、蓝色。中青年头包2~3米小土布青帕,上衣多为对襟布纽扣;老年人多穿长衫,下装为吊档筒裤。新中国成立后,苗族男青年亦多着学生装、青年装、中山装、布料有棉布、混纺布和化纤布,与汉族青年差异不大。
妇女服饰因支系不同而各具特色。操黔东方言的苗族妇女服饰比较统一,其头饰内用两块头巾包住长发,外用一块四方青布包头,呈平顶,额上头发呈半圆形,从两耳之上往后延伸,至托肩处呈三角形,方帕边缘垂吊着长约两寸的耍须。四方帕的里层为一块三角绣花帕,绣花帕的边缘钉有60颗纯银泡,排列为2~3行。右耳旁戴有银插头片,插片上外接3~5根长0.4米的银链,连接银蝴蝶从脑后绕过插于头顶;两耳叶面穿孔,垂吊银耳环。穿大领短衣,衣袖、背心和腰间均用红、蓝、白、绿丝线绣织的花纹图案镶嵌,桃花、绣花图案一般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有龙凤、犀牛和几何图形。老年人衣服后头片不绣花,多为自织提花图案,衣料染为深紫色,穿衣后再戴上5支银项圈和银手镯,下身着百褶长裙,裙罩有绿色花纹,裙脚面用彩色丝线绣织成一根根带子,裙的前后各系一块与裙长相同、精心绣织的提花围腰。
苗族的背带、童帽比较精美。背带远处不绣花、挑花和绣织提花,手工精细,色泽鲜艳。童帽有猫头帽、虎头帽等,帽上绣有花纹图案,配上花边,钉有十八罗汉等银饰品,后面再钉上银铃铛、耍须等。过去,银首饰的戴法是有规定的,特别是戒指。戒指一般戴在左手上,戴在食指上表示求婚、中指上表示已有恋人、无名指上表示已订婚或结婚、小指上表示仍为单身。20世纪80年代后,一般女青年配戴戒指只作为装饰,并不包含上述标志意义。
操川滇黔方言的苗族妇女服饰差异较大,一般称古装、时装。头饰:古装为束发髻于头顶,头包长5~7米的红色粗毛线帕,耳吊帐构式银耳环;时装为包大盘青布帕,布料为棉织小土布,宽约0.4米,长则1.2米左右,一般不戴耳环。上衣:古装为前胸开襟,无扣,衣短齐腰,红布缀高领;时装亦为前胸开襟,左胸襟上缀长13.3厘米、宽26.7厘米的绣花大反衽,无扣,大高绣花领,衣袖另套有绣花套。下装:古装为长百褶裙,用细麻布做成,裙脚镶一条宽约7厘米的红布,穿衣时,用一与裙长相同之围腰连接衣裙,戴铜、银质手镯、戒指;时装亦为长百褶裙,由裙腰、裙身、裙脚三部分缝合而成,布料为细白麻布,裙身为蜡染线条和几何图形、裙脚用彩色丝线绣方形图案组成的带状花纹。围腰长至离脚背7~10厘米,以青布为底,下两角和围腰心绣有鲜花图案;飘带为青、白、士林布做成,绣有鲜艳图形,飘带头系有长约3厘米的多串瓷珠,玻璃珠,盛妆时飘带有三四对垂于身后。
称为歪梳苗的苗族妇女头饰束发于头后,成年妇女发髻在前额上方成扇形,外铺一层青丝线使发髻平展,一般在发髻基部插一把花木梳。上衣为右开襟和尚领,衣略短,右胸钉一颗布纽扣,前胸、后背为绣有花边,手肘上部为绣套。下装穿裙,裙为青色布料,由裙腰、裙身两部分缝合而成,上部为蜡染花纹,宽20厘米左右,中间镶3~5条花边,下镶7厘米宽的绿色缎带;围腰、飘带与自称白本家的苗族妇女大同小异。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县境苗族服饰有较大改变,大部分人员已不再自己织布、做衣,穿着基本为购置的成衣,穿戴与城市汉族基本一致,只有在重大节日时,苗族群众才穿上自己做成的民族服装,以示隆重。
七、风俗习惯
(一)婚俗
操黔东方言的苗族的婚姻结缔,是自由恋爱和父母作主相结合。婚姻经过求婚、订婚、吃肉酒、收交礼金、结婚、回门诸过程。
求婚。青年男女通过&游方&情投意合后,须得到双方父母同意才能提亲,由男家请媒人带上一包糖至女家求婚,通过唱歌从侧面探问,一般需媒人跑几个对场13天才能有结果,俗称&三回九转&。女方父母同意后,再征求女儿意见,女儿如不同意就对媒人说:&这糖虽然甜又香,可惜命薄不敢尝,还是须亲带回去,另攀富贵寻高强&;如同意,姑娘就含羞带笑地对媒人说:&媒人真是好心人,带起香糖送上门,有糖不吃人骂憨,敬请老幼把手摊。&便把糖分给在场的人吃,若自由恋爱求婚遭到父母反对而失败,女方往往就跟男方到男家去自由结婚。
订婚。由男家请媒人和7~9个男性,带上大米20千克、酒10千克、猪肉7.5千克、雄鸡1只和烟叶等礼品到女家去订婚,女家需请舅父及族中长老作陪,大家宴饮歌唱,商定男家应交礼金数目,就算定了亲事。
吃肉酒。在男家或女家举行都可以,如在女家举行,男家就请7~9人带上大米60千克、糯米20千克、酒35千克以上、肉30千克以上、雄鸡1只及各种小菜、烟叶、茶叶等到女家,女家则请外公、外婆、舅父母和亲戚朋友作陪。如果女家到男家,女方则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三四十人,不带任何礼品,吃住三天均由男家负责招待。宾主同坐饮宴,唱酒歌、猜歌,往往通宵达旦。客人告别的天,人人都必须饮送亲酒才能出门,随后主人和族中人提着酒壶,端着酒杯,在院坝、房角、寨口、路边分别向客人敬送亲酒,有的说笑对唱送上三五里才依依不舍,最后以&飞歌&相送,直到看不见人影。吃肉酒的目的一是确定收交礼金的时间,二是让双方的亲友相互认识建立感情,对亲事进一步确认。
礼金。礼金可由男方到女方家去交或由女方到男方家去收,无论收或交,女方的舅父都必须在场。收礼金时,女方家请舅父去收,舅父带上一根长约66.7厘米用竹筒做的刻好礼金项目、数量的标尺,邀7~9人同行。男方家摆筵席招待,请女方的舅父上坐,当众将礼金一一点放在中堂,请舅父点收后才拿出竹筒标尺交给媒人,传给席上的亲友和男方父母看,项目、数量相符合后,再请媒人唱《礼金歌》&开据&,将竹筒剖为两半,左半交给男方作收据,右半由女方父母作存根。在整个收礼金的过程中,只有女方的舅父有说话的权力,其他人只是请求舅父让礼让情说好话。礼金主要是银饰品,有项圈、银链、插片、耳环、银泡泡、手镯、手圈、戒指等,其次有布料、舅父的外甥线、父母的辛苦银、折鸡鸭的钱等。
结婚。结婚前一天,男方家请3~5个男青年带上一只雄鸡和一条青布帕到女家接亲,晚上女家设宴,由送亲姑娘与接亲小伙子围绕那条青布帕子为题对歌,一问一答,待到小伙子们答不上了,才将青布帕子交给姑娘们,用作第二天捆新娘的嫁衣。此后,送亲姑娘要给接亲小伙用锅烟打花脸。次日早上,接亲的小伙挑着新娘的嫁衣新娘家打发的糯米饭、几斤肉和一只鸡,将新娘迎娶上路,步行到新郎家。新娘被扶进新娘家后,坐于中堂的中柱下,表示从今日起当家立志。随后,新娘由两个少女扶进洞房,其中一个少女即到水井中挑来半担水,新娘在院中接过挑进厨房倒入水缸,表示开始在夫家做家务。结婚之日至回门,新娘新郎不同房,新娘由伴娘陪宿。
回门。路程近的,结婚当天新娘就和送亲客一起回娘家;路程远的,结婚第三天回门。回门后新娘一般住在娘家,到次年二月初二以后才能到夫家。其间,只是在节日或农忙时,由婆婆去接媳妇来住几天。有的地方依然延续这一习俗,新婚夫妇要到次所二月初二以后才能过夫妻生活。
操川滇黔方言的苗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结合和父母包办的婚姻。
自由婚姻。男女青年通过亲友介绍或社交结识,情投意合后,便互赠衣物、头帕、手镯、围腰等信物,订下终身,经中间人作证,双方商定日期后,由新郎将新娘带回家中成婚。半月、一月或更长一段时间后,男方父母请族中两个长老带上酒肉与青年夫妇同行,到女方家去&认亲&。认亲时,男家要出一笔&奶米钱&,将带去的酒肉宴请女方的父母亲朋,就算开了亲。
由父母包办的婚姻,重视&亲上加亲&、&门当户对&,选择配偶优先在亲戚中进行。一般同姓不通婚,辈份不合不婚,20世纪80年代后,也有讲求生肖属相婚配的,一般要经过订婚、吃鸡酒、结婚3个过程。
订婚。子女尚孩童时代,父母即为之预订婚事,订得早的有&背带亲&,甚至有指腹为婚的。待到男女长大,男家即带鸡到女家,宰杀煮熟后&看鸡卦&,即看鸡翅与腿间的骨节上的小眼孔是否成双、平衡,鸡舌是否曲卷不歪。如符合,就认为男女有缘,可以结为夫妻;否则认为不吉利而解除婚约。
吃鸡酒。通过看鸡卦认为可以婚配后,男家即请两个媒人,一正一副,称为&讨媒&,另有族中一叔伯代表男方父母,正媒背把伞,副媒背毡包,带上酒肉(10~20千克)和叶子烟到女方家去求亲。进门、洗脸、洗脚,都要向女方父母唱《求亲歌》,若女方父母赞成,则请族中两人陪同讨媒去请女儿的舅父和有关亲友,讨媒到女方内亲家,也要唱《讨媒歌》,并敬奉几疋叶子烟,再告诉吃鸡酒的时间。在吃鸡酒的席上,讨媒与女方家的坐媒、舅父和族中长老共议男方应付的礼金数目、衣物等,让坐媒用竹笔削好缺口记录下来,拿给讨媒转交男方父母以作准备。吃鸡酒中宾主均以歌问答。
结婚。路程远的,结婚前两三天男家的接亲队伍就要带上礼物起程,有的地方是由女方组成送亲队伍将新娘送到男家。在婚礼上,要举行迎客仪式,敬酒、敬烟,唱酒歌。新娘由亲兄弟背出大门,在迎亲队伍的簇拥下向新郎家进发。根据习俗,迎亲、送亲的都要得到少量的&劳累钱&,接亲客由女方送给,送亲客由男家送给。新娘到达男家的当晚不进夫家,第二天早上才进家。三天后,新郎即送新娘回门,之后,新娘就坐家了。
夫妇不和,男女双方都可以提出离婚,一般是谁先提出离婚谁向对方赔钱赔礼。20世纪80年代后,离婚程序基本按《婚姻法》要求办理。
(二)丧俗
操黔东方言的苗族的丧葬,一般要经过报丧、小殓、大殓、开路、安葬、复三过程。
报丧。老人死后,鸣放鞭炮、火药枪,寨邻闻讯后即来看望,帮助料理丧事。丧家要请巫师来推算安葬的时间,并急派人向亲友报丧,邀请亲友参加葬礼。
小殓。由一个五十岁以上的男性拿3枚硬币到井中&买&几瓢水来给亡人洗身,男性要剃须发,然后为死者穿寿衣,每件衣服都要剪一个洞;女性要将其配戴的耳环、项圈等银饰取下,最后将尸体停放在中堂的木板上,用白纸把脸盖上。
大殓。如死者是女性,要待其外家的人到齐后才能入棺。儿媳要送2米白布给死者作垫尸布,按长幼顺序铺垫棺中;女儿女婿送的为蓝布,也按长幼顺序覆盖死者。无论垫、盖布,都须剪下一绺还给送的人。之后,剪两三小片银子放入死者口中,即盖棺。最后鸣枪放爆竹,大殓结束。
祭奠。孝男孝女披麻戴孝,孝男腰束白纸条缠的稻草绳,孝女耳环、项圈亦用白纸缠过。丧家自办伙食接待前来祭奠的客人,客人祭品有祭幛、孝对、蜡烛、香、纸钱、鞭炮等,女婿要请唢呐、狮子队来祭奠,外家要下祭,孝男要端酒到路口跪接。
安葬。在出殡前一天举行开路,由巫师念经,经念完后将灵柩称出屋外。次日上午,抬灵柩上山,由一男性老人手持点着火的葵花杆在灵前引路。墓穴事先掘好,巫师念经举行安葬仪式,即将棺木入圹,然后砌石垒土为坟。葬后120天内,丧家忌吃狗肉、鱼虾、葱蒜、椿芽、花椒等带刺激性的食物。解忌后全家杀狗吃。
操川滇黔方言的苗族的丧葬主要经过扫棺、入殓、祭奠、烧七和烧灵等过程。
老人去世后,要为其沐浴穿新衣,并请人去向死者的外家、女儿、媳妇家讣告。
扫棺。在入殓前举行,杀猪1只祭棺,称&断气猪&。而后芦笙吹着芦笙围绕棺木跳跃旋转,吹着芦笙卧于棺中,起来又跳跃,如此重复3次,意为驱除棺中邪恶,将灵魂引入棺内,之后大殓入棺,将一根麻绳的一头放在死者手中,另一头悬于棺外,然后盖棺。
祭奠。葬前三天举行,芦笙师吹芦笙为亡人&做夜&,丧家杀牛或猪,死者的女儿、女婿要牵一头牛或一头羊、猪来祭奠,也可用鸡鸭代替。每用六畜来祭,芦笙师就将祭物拉到门前,将拴住牲畜的绳索连在悬于棺外的麻绳上,然后吹奏芦笙,将牲畜宰杀宴请亲友。
烧七、烧灵。葬后,死者为男性12天、女性13天,要为其&烧七&,同时也可一并&烧灵&。烧灵是较为隆重的典礼,苗语称为&阿别&或&阿汪&。烧灵花费大,一些人家在葬后无力操办,只有等经济条件好后再办,因而有的几辈人后才进行烧灵,儿子儿孙合起来办。烧灵这天,要请芦笙师吹芦笙、打大鼓,所有内亲都要拿猪、羊、鸡、鸭、酒来祭奠,祭毕宰杀、宴请亲友,浪费极大。
(三)信仰 禁忌
信仰 苗族信仰多神。其信仰生产于生产力极低的原始社会,由对灵魂、灵物即万物皆有灵的崇拜,而产生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把自然现象中的风雨雷电看成是神的喜怒哀乐,具有无穷的威力。操川滇黔方言的苗族,每年都要进行&砍火星&祭祀活动,又称&锁雷&。农历7月20日或9月20日,由同宗家庭轮流举行,每年一家。每个参加&锁雷&的人,都要带上芭茅草叶(当成宝剑)和丝线(象征吉祥),太阳出山前,主办人砍来一根高约丈许的鸭脚木,将芭茅叶捆在木棒上,用碎布和丝线编成长布辫系在棒顶竖于院中,然后点燃布辫;一人腰鹎镰刀,一手提酒壶,一手拿彩线球,围着木杆跳驱邪舞,唱哄骗妖魔的歌,跳9圈后,就咬牙切齿地将木杆上的芭茅叶一刀两断,围观的人将穿有红辣椒的弓箭射向天空,大家唱起祈求的歌,舞蹈由强烈转为舒缓,跳9圈后,人群散开,仪式结束。
灵物崇拜。认为万物有灵,将大树、巨石、岩洞视为神灵。小孩多病,即将孩子拜寄神树神石。崇拜人造物有土地菩萨、水井、石凳、桥等,在一定时节要用酒肉和香烛供祭。
图腾崇拜。苗族远古时代的图腾物有蝴蝶、大鸟、枫木等。今天,许多地方的苗族对白枫木很重视,建寨前要先在寨旁种枫树,如果枫树长得根深叶茂,就认为寨址是幸福、清洁、吉祥的好地方。一些人家起房屋还用枫木作中柱,认为家庭会昌盛。蝴蝶在苗族中的心理影响很大,妇女的刺绣、挑花和蜡染都有各种蝴蝶的图案。在某些场合人们敬畏蝴蝶,如有的人家发生纠纷,凑巧有蝴蝶飞进房内,一切争吵便会立刻停止,认为这是祖先的一种责备。
灵魂、祖先崇拜。老人死后,要唱丧葬歌指引其灵魂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大小节日都要祭祀祖先,往往上溯3~7辈。
禁忌 苗族在生产、生活中有一些禁忌,如每年第一次打雷时,3天内不出外劳动;结婚遇到打雷则认为不吉;每年正月初一、十五两天忌挖粪、除粪;逢&戌日&、&破日&、&土王日&不下田、不动土。
(四)传统节日
春节。除夕之夜进行守岁,全家老幼在火塘边听老人摆古,传授《古歌》。初二凌晨,各家男子要到井边挑&圣水&,祈求风调雨顺。春节期间要开展踩鼓、跳芦笙、耍狮子等文体活动。
踩花坡。正月十三、十四两天,新桥镇底西苗寨的采花节,有成千上万的苗族男女青年来到这里。采花场设在山垭口的坡面上,花场中央有一棵松树作为&花杆&,树上系着新砍来的3棵金竹,挂着3支火枪和3把弩。采花节开始时,由寨老领着芦笙队、唢呐队、狮子队,在鞭炮、鼓乐声中吹舞进场,三声炮响,苗家姑娘们穿着艳丽的服装,随着芦笙的优美旋律,踩着节拍翩翩起舞,围着花杆娓娓对歌。集体舞结束后,人群逐渐散开,进行各种小型活动。采花坡是苗族青年谈情说爱,寻找知己的佳期。
敬桥节。农历二月初二日,是送接新媳妇、送伞送纺车和修桥补路的节日,许多人家煮鸡蛋,染成五颜六色,给孩子们用网兜背着,到桥边玩。
吃新节。农历六月、七月间,稻谷开始成熟时即过吃新节,以新米饭和酒肉等祭祀祖先。节日1~2天,男女青年在节日期间&游方&择偶。吃新节中,悠扬的情歌和芦笙曲激荡山谷,有的地方要将出嫁了的姑娘、姑妈等接回家来欢聚。晚上,田坝到处插上点燃的香,状如满天星斗,预示新谷进屋,喜获丰收。
第三节 彝族
一、来源分布
约公元二三世纪,滇东和黔西北的彝族一部逐步向黔西南迁徙。元代,在贵州西部彝族地区先后置宣抚司、宣慰司,彝族领主受封为世袭宣抚使、宣慰使,建立土司政权。明迄清,今安龙县境西北部之下四马,即鲁土营龙氏土司领地。
昔称彝族为&倮罗&。乾隆《南笼府志》载:&倮罗名虽一种,有黑白之分、贵贱之别。黑罗为大姓,为贵;白罗为小姓,为贱。一切婚嫁贵贱不相紊也。性鸷悍,尚气力,盘马射猎,挟镖试准,在昔云然。以开山种田、畜牧为主,俭朴成风,鲜有盗贼。&今聚居新桥镇阿科的彝族,明初居住在笼纳山(即龙头大山)一个彝语称为&涂土&的地方,后来才迁到阿科定居,为黑彝,自称为&马上人&。新中国成立前,有称彝族为夷人、夷边、黑夷、白夷、阿鲁普、果普、苏爱、诺苏、倮罗的,其中纳苏、诺苏是自称,其余均带有侮辱性。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彝族。
2012年,县境有彝族人口 人,主要分布在新桥镇阿科、阿卧、阿八、高普陇、丫竜、磨社,洒雨镇堵瓦、戛那、小扑所、堡山,戈塘镇老鹰岩,龙广镇簸箕寨及德卧镇都威等村寨。
二、语言文字
彝族自古有自己的语言。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在中国分为6个方言,县境彝语属东部方言盘县次方言中的盘南次土语。多数地区的元音分松紧,浊辅音较多,韵母一般由单元音构成,没有辅音尾韵,部分地区有鼻化韵。
彝语句式主要有:主宾谓结构,如汉语说&我家修平房&,彝语则说 &我家平房修&;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时置于被修饰词之前,如汉语说&新衣裳&、&两尾鱼&,彝语则说&衣裳新&、&鱼两尾&;状语一般在被修饰词之前,如汉语说&慢慢走&、&屋里坐&,彝语则说&走慢慢&、&坐屋里&;补语在动词、形容词谓语之后,如汉语说&说清楚&、&好得很&,彝语则说&清楚地说&、&很好得&。
彝语的语气助词多,有的地方不但有表示定、状、补的助词,还有表示主、宾语的助词;有些方言在部分动词用辅音清浊交替表示自动态和使动态。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彝族创造了自己的音节文字,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史称&爨文&或&韪书&。川滇黔三省的彝族在写法上略有不同,滇黔的彝族由左向右竖行书写。彝族有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民间文学、医药、农业技术及宗教经文等文献。彝文在县境的使用基本绝迹,只有少数彝族老摩用于占卜和巫术,现存的老摩经书均为汉字音译书写。县境彝族讲汉语,使用汉字。
三、居住 服饰
居住 彝族多聚居于山区丘陵地带,依山筑室。住房用石、土、木等材料构筑,用瓦或茅草盖顶。房屋一般有正房、耳房和厢房,正房三间,中间为堂屋,左右均分为前后两小间,前半间用作灶房或火塘,也有将火塘置于堂屋一角的,火塘是取暖、吃饭、摆家常和会客的地方;后半间为卧室。左右两间建楼、用竹或木板铺就,子女多住于楼上。有的人家还在正房两边山头各接一间耳房,作厨房或畜圈;有的在正房两侧修厢房,加上围墙、朝门,构成院落。厢房多作厨房、畜圈或存放粮食、柴草。许多人家喜在房前屋后和院中种植果木。
服饰 《南笼府志》载,境内彝族&男剃发,以白花布缠头,衣同仲苗,妇女长袍长裙,银环贯耳。&清中叶后,彝族服饰逐渐发生变化。男以3米有余之青布帕子缠头,上穿对襟短衣,衣领、托肩用白布缝制,袖口用13.3厘米宽的白布嵌接,吊匾用宽约7厘米的白布镶嵌;下装为青色灯笼短裤;腰束青布腰带,扎好后留一段拖吊于后;脚穿棕板草鞋,妇女通常是发盘髻、包青布帕,留一段自前额翻盖头顶至脑后;穿父母装,衣领、袖口、脚匾均用7色丝线绣棋盘花、蝴蝶花、凤穿牡丹花和龙凤呈祥等花纹图案,做工讲究,下身着长裤,外套裙子或系长围腰;脚穿大花鞋,鞋帮由两瓣合成,每瓣绣有花卉图案,鞋尖若鼻梁,又称尖尖鞋;盛妆时多配套各种银饰。20世纪80年代后,彝族男女服饰平常多与汉族、布依族差不多;节日或喜庆活动,妇女仍以民族服饰打扮。
四、风俗习惯
婚俗 新中国成立前,彝族婚姻禁例很多,实行氏族外婚及等级内婚。贵族、平民、奴隶之间,等级不同,不许恋爱结婚,否则将受到严厉惩处。此外,同姓同宗及有严重传染病者也不能通婚。彝族社会盛行姑舅婚,对人口素质产生不得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婚俗中的陋习由本民族自己革除。
彝族婚姻结缔,大体上要经历几个过程:
订婚。男女青年通过对歌、赶场、节日和走亲访友相互认识,多次交往有了感情,就互赠信物,俗称&丢聘&。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女方父母同意后,择定吉日订婚。媒人初次上门,要带有红线缠绕的酒一壶作见面礼,女家收下提亲酒后,宴请媒人及族中长老,称为&吃小酒&。
烧香。订婚后,男家择定日子,请媒人带领几个亲朋,挑起酒肉和雄鸡1只,带上礼金到女方家去烧香。在女家,先宰雄鸡祭祖,然后由媒人交礼金钱。吃鸡卦,捆鸡卦,即将祭祖用的雄鸡膊骨带回交给男家,同时向女家讨八字。礼金即聘金,旧时因女家贵贱不同差别较大,贵族女儿的聘金有多达千两白银的。平民女儿的聘金十来两到百两不等。聘金的多寡不在于女子的才貌,主要取决于她出身家庭的血统。
结婚。接亲之日,男方家请6~16个小伙子和4~8个妇女组成迎亲队伍,挑上礼物,吹吹打打到女方家迎亲。旧时接亲的人每人挑一对箩筐,内装米、肉、酒、蔬菜,簇拥新郎而行。到女家门前,新娘故意躲入邻家,女家紧闭大门,迎亲队伍中由一位能说会道者前去央求开门,女家则由歌手向新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新郎一一作答后,新娘家才打开大门。迎亲队伍一进庭院,便被一群男女青年用油灯打&花猫&,迎亲者只能躲避。新郎和同伴经过诸多磨折后,仍得不到女家的亲切接待,便取出自己带来的米、肉、酒、蔬菜,挑水劈柴,在新娘家厨房备办宴席。办好之后,新娘才从邻家归来。宾主宴饮,欢乐到深夜。次日清晨,女家备办丰盛早饭接待接亲客和众亲朋。之后,新郎同迎亲队伍即告辞回去,新娘不同往,仍住娘家。
几天后,新郎的母亲、姐妹去接新娘,牵一匹马供新娘骑坐,由其兄弟和三亲六戚陪送。新郎家大门紧闭,由新郎的姐妹守在屋内。新娘的兄弟背着新娘在送亲客的伴送下&破门而入&,进屋后,新娘的兄弟与新郎的姐妹对&四言八句&,然后为新娘换绣花,新娘入洞房。这时唢呐号筒齐奏,锣鼓爆竹齐鸣,进亲仪式结束。当晚,新娘由送亲女客陪伴,第二天才拜堂,拜堂后新娘随送亲的人返回娘家,称&回门&。几天后,新娘家才送新娘来夫家,此后即在夫家生活。
旧时,彝族有&转房&、&填房&婚俗。丧偶妇女再婚,其亡夫的同胞兄弟有优先权,次及亲房,再次及远亲。有女无子的人家可以招婿上门,其所生子女随母姓,招赘婿有财产继承权。
丧俗 古代,彝族尚火葬。《兴义府志》载,彝族丧俗&不葬而焚&,老人亡故后,亲族寨邻会集,制作瓮车,&高四丈,四隅各竖木为柱,覆之以草,若亭&&广二丈余长,&&中置尸及梯于上。瓮车之次又有一架鬼师,披虎皮坐其上,作法念咒,谓之作戛。&杀猪一只祭奠,早晚绕瓮车三匝。丧行前,吹长筒喇叭为号,至焚所,亲友毕集,&咸执火以来,至则弃火而聚,其余炬于一处,相与携手,吹芦笙歌唱达旦,谓之跳脚也。&焚时,鬼师祝告,椎牛以祭,然后聚柴为堆,抬尸其上,乃举火焚尸。
今彝族丧俗,老人落气进,杀&落气鸡&一只,亡者男性杀公鸡,女性杀母鸡,入棺亦按此杀鸡一只。到下葬前,丧家要斋戒,设灵堂摆香案供奉,子孙守灵,然后看地择葬期,请老摩来&打戛&,用彝语颂彝文经,一般3~5天。下葬前一天举行祭奠,所有亲友前来吊唁,有些姓氏于祭前一日将灵柩移出屋外,在空地搁置,以灵柩为中心扎灵房,举行站孝仪式;有的姓氏与此不同。下祭的校友牵着猪羊、捧着糖食果品、鸡鸭酒肉和糯米饭等祭品,到达寨口时,即吹唢呐、放鞭炮、鸣火炮,孝男女相率顶着酒走出灵房跪接。是夜,丧家举行&伴灵&仪式,击鼓唱歌。敬灵后即火化灵房,称为&烧灵&。次日安葬,灵柩抬到坟地,举行&转场&,用一头至数头黄牛围着灵柩左右转3圈,将牛绳连接于从棺中引出的麻绳上,然后立即砍下牛头以祭死者。垒土为墓后,即将亡人的&灵牌&送往祠堂或山洞中安放,孝家并在神龛背后板壁上为死者&安位&。彝家大都备有&祖宗箱&,送葬归来,用白色鸡一只和肉一块祭祀,请巫师念经,即用一束羊毛包着&魂纸&装入一节长约10~14厘米的芭茅竹筒内,按辈份安放入祖宗箱内,祖宗箱一般放在僻静处。新中国成立后,杀牛祭祀的习俗逐步改变。
信仰禁忌 彝族崇拜多神,崇拜祖宗。认为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水里有龙神、天上有雷神、地下有地脉龙神、房屋中柱有中柱龙神,水缸脚也有神。过去,病不延医,惟用巫,家有灾祸,便请巫师来禳灾祈福,跳神驱鬼,杀猪宰羊祭祀,宰鸡鸭占卜看卦,糜费钱财而又无济于事。彝族家家设有神龛,逢年过节要祭祀祖宗。在生产、生活中有诸多禁忌,如老人公在屋,儿媳不能上楼;不能对着北方吐痰、撒尿,不能从水井和灶上跨过,不能踩踏灶锅庄,打雷时不能动土、下种,卯日不能播种荞麦等。
传统节日 过年节。除夕称为&过旧年&,是夜各家祭祖,主人手持火把至屋外请祖先回家过年,绕房一周,回到堂屋点&神灯&,然后用酒肉饭供奉,称&献饭&。正月十二称为&大年节&,十四、十五称为&亮灯节&,要到祖墓上烧香化纸,点烛亮灯。
祭山节。一般在正月三十或二月的第一个申日举行,农历闰年正月三十不祭山。有的彝族寨祭山前三天要请巫师扫寨,先在寨中一块空地上摆设香火神案,插上纸人纸马,巫师立于寨前击大铜锣,颂彝文经,念毕即杀一黑狗一雄鸡,将狗血淋在纸人纸马和几根芭茅草绳上,然后带着数人挨家挨户地&扫&,每到一家,巫师在堂屋念经打卦,直到卜出吉卦才离开。主家则酬谢甜酒1碗、腊肉2片。扫完全寨,巫师便将&凶神恶煞&送到寨外焚烧。扫寨结束,全寨人吃扫寨饭,巫师及其随从吃鸡肉和甜酒。饭后,将淋有狗血的纸人纸马和草绳缠上白纸,悬于寨子东西南北各路口。尔后,过祭山节,不许生人进寨,节日的清早,由巫师和寨老到祭祀地敬神陪神;稍后,人们抬着一头纯黑毛猪,抱着一只大公鸡,挑上黎明前担业的第一挑水,到山神位前宰鸡杀猪,名曰请山神&领生&,煮熟后祭祀,名曰&领受&,然后将祭品拿回寨子分给各家各户吃,祭山节前后3天,青年男女和儿童穿着盛装赶&祭山场&青年人对歌,寻觅恋人。
牛王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牛王节,传说这天是牛的生日,家家户户打牛王粑,蒸糯米饭,将粑粑和糯米饭挂在牛角上,牵牛到井边饮水,让牛从井中看自己的影子,然后取也粑粑和饭喂牛。
第四节 回族
一、来源分布
元统治者进军云南,随军的回回人一部留在云南,后来有些回族人由滇迁黔,逐渐定居在今黔西南的普安、兴义、安龙、兴仁等地,清代又有一些回民从军或经商由外省迁入,县境回族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由云南迁徙而来。
2012年,县境回族人口  人,主要居住在县城及洒雨镇民族村、新桥镇高普陇和普坪镇新街一带。
二、语言文字
回族初入中国时,除使用28个字母的阿拉伯文外,兼用波斯文,县境回族目前一般交际使用汉语,宗教活动时用阿拉伯文的《古兰经》,部分专用术语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
一般专用语的语音、语种、语意如例:阿拉伯语称&伊马木&为教长,&塞了目&为您好,&穆斯林&为回族或伊斯兰教,&索姆&为斋戒,&尔墨礼&为追悼,&讨白&为忏悔,&墨特&为死者,&姑勒&为葬死者的坑,&卡幡&为裹死者的布,&滚白&为坟墓等;波斯语称&阿訇&为教长、学者,&把掳在&为斋戒,&饶伙尔丹&为吃饭等。回族经商有特殊的数字术语,如用&丁、假、元、吊、拐、劳、才、盘、砍、齐&10字依次代表1~10数字,如说&齐丁&,即代表11,也可作110或1100&&。还有一些生活用语,如米称&苦拎子&,油称&鲁安&,盐称&落水硝&,鸡称&木耳&,钱称&得览&,走称&勒呼梯&,好称&数&,坏称&及&等。称呼方面,称父亲为&大&,称祖父为&把&,称祖母为&奶&等。
三、风俗习惯
婚俗 新中国成立前,回族一般在本民族内婚配,不与其他民族通婚。少数其他民族与回族通婚者,必须经过入教仪式,信奉伊斯兰教。婚前男方要向未婚妻赠送聘礼,聘礼作为女方私产。新中国成立初期调查,回族青年结婚多系自愿,年龄一般在十八九岁至二十五六岁,血缘亲密不可婚,同姓同宗不能婚,姓氏音同字不同可婚。结婚的手续和礼节:择定婚期,婚前一日由阿訇宰牲,备以招待亲友;同日由男家具肉、米、糕、粑及衣物等先行送给女家。迎娶日,由新郎约集亲友前往女家迎新妇,下轿后即入洞房。入夜,阿訇于堂中作证婚人,念合婚经;之后以喜报投予新郎,同时众亲友亦向新房打喜果,投以瓜果、豆腐渣等物进行嬉戏。尔后,新郎捧喜果入洞房交给新娘,行交拜礼。次日,新郎率新娘向各长辈行相见礼,并赴团圆席。
新中国成立后,回族婚俗大体经过以下诸过程:
提亲,又称&提话&、&纳话&。不论是自由恋爱或经人介绍,都要由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取得女方父母同意后,选定日子,男家准备一两套衣料和糖、茶等礼品,请媒人送到女家,就算亲事提成。
过小礼,亦称&落一&。男家备办衣料、袜子,有资财的人家准备较多,请媒人送到女家,主要商讨过大礼及结婚期程的有关事项,相当于定婚,但不用糖、茶之类礼品。
过大礼,又称&发八字&。给女家的礼物除衣料比过小礼多外,还要鸡、鸭各1只,糖1捆,糯米1斗,盐、茶若干,鞋袜若干,另有&针线银子钱&(现称&礼金钱&)若干元。媒人及亲友将礼物送到女家,女家设宴招待。宴后,媒人将准备好的&庚书喜贴&请女方父母发给姑娘的&八字&。有的人家在提亲或过小礼时就已讨得了八字,过大礼就成了&过期单&。婚期决定后,双方各自准备办理结婚事宜。
结婚。旧时接亲用轿或马,现改为乘车或步行。接亲不用唢呐、鼓乐,送亲必是直系亲属。接亲是当天去当天回。新娘接到家后,不拜天地、祖宗即入洞房。当晚请阿訇主持结婚典礼,阿訇询问双方姓名、是否自愿结婚,并要双方今后互敬互爱;接着讲述《古兰经》上的有关教义;之后将喜果抛撒给新郎,新郎入洞房将喜果交给新娘;最后青年人闹新房。新郎、新娘在婚礼前要&大净&(即沐浴全身),新娘要穿上新郎送来的新装。新婚之夜后,第二天早上要早起&洗头&(即大净),以后每7天一次。婚礼三天后回门到娘家,回门后女方即在夫家组建新的家庭。
离婚被视为不光彩之事,先由亲友调解,若调解无效,便诉诸司法机关判决。男方提出离婚,除返还女方嫁奁外,还酌情付给女方及子女生活费;女方提出离婚,无生活费协议,亦不返还嫁奁事实,离异后各不相涉。
丧俗 人逝世称&归真&,死后禁止嚎哭,实行速葬、薄葬、俭葬。按照洗、穿、站、埋四项要求办理,基点是葬必从俭,入土为乐。列后,男的穿卡幡(俗称&毛衬&)3件;大卡幡、小卡幡、衬衣;女的再加盖头和裹胸。要为死者作&爱斯立&(即大净)。站&者那则&(殡礼)是亡人家属和众穆斯林为祈求真主赦免亡人而行的殡礼。速埋俭葬,葬不择时,故滞留时间不得超过3天。父母、老人死后,要请乡老或亲人为亡人大净,水要孝子到井里亲自担业使用,要求一次担到家,水可挑多挑少;作大净时,全体孝眷跪伏地上,进行哀悼。用白棉布做卡幡,将尸体裹好,放入&金匣&内,请阿訇和乡老来念《古兰经》的有关部分,孝眷、亲友行殡礼。送葬不择日期,不用锣鼓唢呐,不放鞭炮,庄严肃穆。用金匣将尸体抬到墓地,下葬后将金匣送归清真寺。葬前请人在墓地掘一个长约3米、宽约1米、深约1.7米的直土坑,在坑底西面往旁挖一个洞穴,大小能容纳尸体,一般为长2米、宽1米多,高度要够一人坐起的姿态,头恰恰顶着顶土,将尸体头枕北、脚朝南,面向西置于洞穴中,之后用石块封好洞穴,填平土坑,垒土为坟。安葬完毕,请阿訇念《古兰经》有关章节,为亡人祈祷,葬礼结束。县城郊有公墓地,为回族安葬死者场所。
居丧人家,人未安葬前不烧火,不办筵席,孝眷的食物,有的亲友送来,有的到亲友家去吃。葬后7天称&头七&,孝家请阿訇杀牛或宰羊念经,清贫者只做油香。追祭死者,并请帮忙的人吃饭,表示感谢。有的人家还做&二七&、&三七&、满月。但死后40天、100天和一周年时,都要和&头七&一样祭祀死者,亲眷要来祭奠,阿訇宰牲、念经。请来吃&念经饭&的亲友、族人,孝家不收他们的财礼,只收糖、茶、面条等食品和瓜果。一周年后,对死者祭祀只在其生日和忌日。
游坟 探望坟茔,历来为穆斯林所重视。每逢已故亲人的生日、忌日或有关节日,全家都要到坟茔探望和悼念。有的地方习惯称&游坟&为&走坟&。游坟不仅是请阿訇到坟地去念经,其主要意义是对已故亲人的悼念,求主给亡者饶恕,对人生思虑参想。反对借游坟操办筵席,大吃大喝;不许妇女在游坟时嚎哭。
服饰、住宅与饮食 服饰:民国以前,女子出门穿短服,戴白色或黑色面纱,披肩用丝绸做成,从头套下,盖住两耳,扣于额下。后来,这种服饰逐渐被淘汰。目前,男女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唯男人在礼拜时穿长衫,戴六角形白帽(有的也戴青帽);老人平时喜穿长衫,头包白色布帕。住宅:回族多与其他民族杂居,其住房同当地其他民族一样。回族对居住环境卫生十分重视,经常将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中堂喜挂经字画。喜爱食品:牛干巴,平时将老牛精心喂养肥胖,入冬后宰杀取其肉,用上等花椒和盐腌制,细揉慢搓,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后,取出晾干,晒几天后即成牛干巴。牛干巴香气浓郁,味道爽口,可蒸吃、炒吃,其他兄弟民族也很喜欢食用。油香,用糯米面或面粉加糖料做成,一种方法是揉合,一种是糖包心,揉好包好后下到菜油的锅内炸熟,即成油香。油香回族人民最好的食品,也是节日待客或馈赠亲友的最佳食品,其味香质脆酥口,富于营养。茶叶,回族人民喜好饮茶,不时不断,节日喜庆更是讲究。老年人对茶叶、沏茶都很内行,沏茶多用东川罐(俗称沙包罐),先将茶叶放入干罐内,用文火炒至闻到香味时,立即冲入开水,泡成较酽的茶卤,倒入杯中少许,再加开水至大半杯饮用。这样沏出的茶,清香回味,怡情沁脾。
礼俗 回族家中不安神龛,不贴门神。长辈对子女经常告诫;男女不得随便共席而坐,除了近亲,不能随便混杂相处;叔伯与妯娌间不能随便说话、注意回避;妇女外出要戴盖头,衣着朴实;婴儿出生后3~7天内,要请阿訇起经名;反对重男轻女;爱护子女,关心鳏寡孤独,青年或晚辈遇到老人、长辈、阿訇及有学识的人,首先问好,诸事请教。路上相遇,要谦恭礼让,让长者先行。重视民族间的感情,团结互助,解危济难,热心帮助他人的婚丧嫁娶。
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少数民族预科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