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编造虚假计税依据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对社会没有造成伤害的,会判刑吗

律师观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可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黑龙江频道--人民网
律师观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可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来源:&&&&&
人民网哈尔滨2月10日电(杨海全)“鸡西矿总医院医生因H7N9死亡,参与抢救的医生被隔离,鸡西已经有多人被感染。”“双城市发现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近日,黑龙江地区一些市民在QQ上和微信朋友圈中都看到过类似消息。记者经多方核实,确认两则消息为谣言。黑龙江省卫生部门证实,目前该省还没有发现H7N9病例。黑龙江银龙律师事务所董律师表示,编造、故意散布虚假H7N9疫情,不仅会威胁公众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将面临5年以上有期徒刑。
董律师说,编造、故意散布虚假H7N9疫情,会引起当地社会公众的心理恐慌,属于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尚未达成情节严重的,传播范围有限的行为人将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行政拘留。如果情节严重,则涉嫌构成《刑法》所规定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警方应对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
而对于刑事后果,董律师说,编造、故意散布H7N9疫情的刑事后果比较严重,根据我国刑法第291条规定,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据了解,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而虚假疫情则属于生物威胁恐怖信息。
(责编:丁洋、夏彬彬)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更多法律知识
  核心内容:最高法发布有关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其规定了加重处罚情形,其具体包括哪些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国第291条之一规定,&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中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标准没有做出具体规定,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有关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第三条明确规定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应当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围内酌情从重处罚的五种情形:
  1、致使航班备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车、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中断运行的。
  2、多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
  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
  4、造成乡镇、街道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5、具有其他酌情从重处罚情节的。
  另外,&虚假恐怖信息&是指以发生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劫持航空器威胁、重大灾情、重大疫情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为内容,可能引起社会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机的不真实信息。
  推荐阅读:
【2个回复】
【6个回复】
【2个回复】
【1个回复】
【1个回复】
网站声明:法律快车网刊载各类法律性内容是以学习交流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内容,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将问题与链接反馈给我们,核实后会尽快给予处理。
频道热门知识排行
频道热门法规推荐
微信法律咨询
扫一扫 随时随地为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认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应注意的两个问题——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认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可构成犯罪
】编辑: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管理员&&来源: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 &&时间: 09:42:07&&浏览
&&&& &&&&&&& 近年来,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威胁社会正常秩序的案件多发,特别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安全的案件,不仅严重影响民航正常的运营秩序和广大乘客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而且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 新闻背景 &&&&&&& 5月15日上午,因曾经多次犯罪被司法机关打击处理,因而仇视社会,意图报复的王某先后6次拨打西安、兰州、南京等地机场电话,谎称飞机上有炸弹,致使深圳、东方、吉祥3家航空公司共计5架次航班返航、备降或推迟起飞。 &&&&&&& 16日凌晨3时15分,犯罪嫌疑人王某被抓获。经审讯,王某交代,其此举的原因是其曾经多次犯罪被司法机关打击处理,因而仇视社会,意图报复。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被深圳警方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 5月17日,犯罪嫌疑人季某相继给北京、重庆等地110报警服务台打电话,谎称北京飞往上海、重庆飞往上海、广州飞往上海等客机上有炸弹。经江苏省公安机关快速查证,此为虚假恐怖信息,43岁的江苏盐城籍犯罪嫌疑人季某随后被警方抓获。 当天,一名醉酒旅客龚某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首都机场)T2航站楼,向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扬言要带着炸弹上飞机,机场警方依法对龚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 1月29日,因朋友与东莞某歌剧院的保安发生争执,男子李某为报复东莞某歌剧院的保安,报警谎称该歌剧院有炸弹。公安机关接报后立即出动警力约71人、警犬8条、排爆车一辆,于当日16时23分至23时对该歌剧院现场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并封锁检查,歌剧院为此不得不停业一天。6月8日,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对李某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一案开庭审理,李某当庭认罪。 &&&&&&& 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刑法修正案(三)》增设的罪名。”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张平告诉记者,我国《刑法》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条规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张平认为,背景新闻中的王某、季某、龚某、李某4人,主观上都是出于故意,且实施了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已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 明确区分“编造行为”和“故意传播行为” &&&&&&& 张平检察官说,应该明确区分“编造行为”和“故意传播行为”。编造出来的虚假恐怖信息,必须经过传播,让公众知道,才能制造恐怖气氛,引起恐慌,进而扰乱社会秩序。只有编造行为,如果未传播出去,则不能构成本罪。编造了恐怖信息,然后自行加以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出恐怖信息,有意让他人知道,他人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予传播,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的,编造者、传播者均构成本罪。对编造者应以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治罪,对传播者则以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治罪。编造者编造之后又指使他人传播,他人明知的,则编造者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他人则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确实不知是虚假的恐怖信息而传播的,则不构成本罪。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行为缘何时有发生 &&&&&&& 在多起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出发点往往是恶作剧,或者是对社会不满进行报复,甚至还有旅客因为赶不上飞机便造谣说机上有炸弹的,殊不知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这些犯罪嫌疑人大多属于初犯、偶犯。 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王基告诉记者,实践中对一些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行为的处罚远小于该犯罪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引发的公众恐慌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危害。目前我国已有的威胁航空器安全的判决案例中,最高的判刑只有4年,所处的罚金也只是1000元到2000元。由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行为本身不具备任何技术含量,犯罪成本低,不足以威慑潜在的犯罪者,因此导致这类犯罪屡禁不止。 &&&&&&& 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 &&&&&&& 如何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王基建议,在司法工作中要明确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中“编造行为”和“故意传播行为”的关系,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厉打击。 &&&&&&& 王基说,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出《关于依法严厉打击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飞行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院坚决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飞行安全犯罪,维护民航运营秩序,保障民航飞行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王基表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的危害十分严重,以航班“诈弹”事件为例,公安机关、航空公司和机场为保障航班安全进行的应急处置,会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机场因为飞机返航、备降、二次安检,也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时还会引起次生危害。此外还会造成旅客乘坐飞机的心理恐慌。王基认为,社会公众应深刻认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增强公共安全责任意识。
Copyright - 2011 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郑州市博颂路18号 联系电话:0 豫ICP备号
技术支持:山谷网络播放:loading...
网友评论:
免责声明:本视频、文字仅代表作者,嘉宾个人观点,与第一视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其中陈述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视频、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
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