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村无人居住住的岛,我们可以不花钱买可以住吗?

中国岛主联盟盟主林东:不可能形成购岛热
每经记者 李亚蝉 发自广州
每经记者 李亚蝉 发自广州拥有私人岛屿的梦想由来已久,尽管看起来遥远,但在《海岛保护法》出台之前,已经有人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桃花岛”,并在为数不多的“岛主”中形成特殊的圈子。林东是岛主圈子里的 “达人”——中国岛主联盟盟主,以拥有20多个岛屿著称。近日,在一家湖边茶餐厅,林东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林东是以玩为主的岛主,由于购买时间较早,大部门岛屿租金并不高。尽管他所“拥有”的岛屿中也有海岛,但林东主要玩的并不是海岛,而一个名叫“迦兰岛”的湖岛。在离水位2米远的地方,林东修了环岛路,在路边的50厘米远处种上了枫树。然而,湖区出现了五、六十年都没有过的涨水。两个多月后,初成规模的枫树环岛线连同道路一起被淹坏,连木屋脚都因淹水而出现了白蚁。几十万的投入付诸水流。“我今年8月份以后要开始重新打造迦兰岛。”林东总结。林东告诉记者,他偏爱湖岛,除了喜欢湖岛的宁静之外,海岛建设比湖岛要复杂得多。事实上,一名岛主认为,国家《海岛保护法》出台以后,大大提高了“纯玩”岛主进军无人岛的门槛,因为如果通过海洋局购买岛屿使用权,并取得海岛证,则意味着巨额的投资承诺,这对于“纯玩”岛主来说显然是不划算的。未来不会出现购岛热【广西海洋局无人岛使用权出让细则公布之后,“14元购岛”的传言一时甚嚣尘上。这让林东最近不断地需要向通过电话、QQ、微信的咨询者进行解释,接受本报专访时,他在回应一位朋友的电话咨询时更直言:“没有2亿元就不要想投资海岛”。】《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您第一次购岛是什么时候?林东:2006年,我开始主动投资岛屿。一是因为希望享有湖边的安静,有空去休闲。二是当时已经意识到岛屿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从经济角度来看,也是升值的。2009年,我购买岛屿最多,但主要是湖岛,只有两个海岛。NBD:这么多岛屿中,投入比较多的是哪个?大约投入多少?林东:我的大部分岛屿都没怎么投入,相对较大的是迦兰岛。其实我在岛上的投入不大,基本功能都放在湖边,包括两栋房子,另外租下以前村委会的大楼用作码头,有快艇和摩托艇。一个快艇就大约30多万元。NBD:广西海洋局无人岛使用权出让细则公布之后,“14元购岛”的传言很多。是不是购岛并不需要多少资金呢?林东:不是这样的,其实国家将无人岛使用定为七大功能,无人岛的使用方向是限定的,购岛要先提交方案,两年内没有按方案落实,使用权就会被收回。所以,实际购岛价格是不是最低标准,这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方案,就像房地产,买地不是问题,建设这栋楼才是问题。岛屿的管理比房地产还要严格,因此,购岛的话,两年内就要投资。没有大企业是玩不起的,相关管理部门也不会批准。NBD:如果仅做私人休闲,除了购岛投入之外,还需要多少投入?林东:海岛比湖岛还要更复杂。淡水、电力、码头、防台风、防腐蚀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海边盐碱度高,可能以为建筑物使用5年没问题,其实3年后全部烂了。成本要根据不同岛、不同地方、不同台风条件而定。即使只需要一个能居住的、具有最基本功能的海岛,没有5000万元“最低消费”,就不要搞了。除非搭个木屋住两天就走。NBD:现在大家都这么关注购岛问题,您认为,未来国内会形成购岛热吗?林东:不可能。地方政府出台细则引起民众、投资商对海岛资源的保护、开发的兴趣和热爱,有能力、有梦想的人可以尝试去学习,试探着和相关主管部门沟通,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投资渠道。但这其实是开启了一种需求,如果资金足够,用旅游用岛建设方案去申请,还是有一定修改权的。但只是供私人用,成本太高。往南的海岛投资机会大一些【毕竟海岛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开发“水清沙白”的海岛旅游似乎充满商机。对于无人岛旅游投资,林东说,由于在国内海域越往南可以开放的时间越长,因此想成功的话,他认为往南机会更大。但据他估计,目前投资无人岛旅游的有八成是失败的。】NBD:现在是不是已经有一些人在无人岛投资?情况怎么样?林东:岛屿利用的价值包括投资开发、保值、私人娱乐。投资开发就是按照国家规定的七种功能,投资旅游综合的大部分是不靠谱的,十个有八个亏的,要有资金准备,要有配套。单单投资一个岛很难盈利。比如有个福州的岛主,他以前找的是集体土地,建设别墅区,现在都烂尾了。NBD:投资海岛旅游的具体风险是什么?林东:海岛建起来,房屋设施维护就跟陆地上一样,但是承担的风险更大。拿灾害来说,做得比较好的放鸡岛在2008年遭遇一场台风,几千万元的投资就没有了。此外,从上海以北,每年能使用海岛的时间并不长,可能只有4个月的时间,5月份才通航,特别是辽宁,10月份冷了,半年时间都要维护。NBD:如果想投资岛屿,您有什么建议?林东:要投资岛屿的话,越往南,每年可以用的时间长,投资成功机会多。所以,主要还是海南那几个岛。另外,岛屿并不是一个系统,岛跟内陆配套起来才是系统。如果岛屿离大陆较近,费用就比较低,如果岛上有淡水就更简单,还有电,距离近的话可以拉电过去,此外,还有码头建设、配套设施等。比如要投资一个无人岛,基础设施就需要5亿元,再花1亿元建宾馆,可能一年就能挣1000万元。但假设投资有人岛,建沙滩和宾馆,1亿元就足够。因此,我认为,做娱乐旅游岛基本上会亏损,因为基础设施投入非常大,而且在建设过程中,比预算多了2倍以上,因此,投资海岛比投资陆地困难得多。
每经记者 李亚蝉 发自广州
每经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每日经济新闻
Copyright (C) 2015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无人岛民资第一人:计划投十几亿 发电烧6000万,中国南方最大的无人岛,中国应占领南沙无人岛礁,中国可以居住的无人海岛,广西无人海岛,无人海岛14元
无人岛民资第一人:计划投十几亿 发电烧6000万
时间: 00:37:5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无人岛民资第一人:计划投十几亿 发电烧6000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李亚蝉 发自广州  福建连江县洋屿岛海域,30万条黄鱼游弋水中,承载主人的开发海岛梦。  岛主名叫姚财明,2012年成为洋屿岛真正的主人,他同时也是2010年无人岛开发“破冰”后国内民间资本取得无人岛“海岛证”的第一人,其也创办了明岛实业有限公司。  一路走来,明岛实业常务副总经理费赵峰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自信地表示,公司项目肯定有希望。但对于升温的无人岛投资热,他提醒称,投资无人岛不是那么简单,应该谨慎。“要回收成本3亿多,必须达到3年左右。”费赵峰计算。  前期投资3亿多元/  姚财明是洋屿岛附近的渔民出身,年纪尚轻时,就组建了远洋捕捞船队,开始持续多年的远洋捕捞生涯。  然而,过度捕捞、海域污染,近海渔业资源趋于枯竭,沿海渔民不得不逐鹿远洋。在多年的远洋捕捞过程中,近海的鱼越来越少,姚财明的捕捞队越跑越远。  “他就想回老家进行生态保护,把鱼恢复起来,渔民就不用再跑那么远了。”费赵峰告诉记者,明岛实业的洋屿岛项目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3~5年时间,恢复到上世纪50、60年代的鱼的数量。  2009年1月,明岛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姚财明开始大手笔投资近海养殖。  2010年国家出台 《海岛保护法》,“岛主风”一时刮起。不过,中国岛主联盟盟主林东告诉记者,由于要取得无人岛的“房产证”,需要有非常详细的规划方案,投资动辄几亿元,因此,尽管当时“岛主风”热,却鲜有民资申领海岛证。  一名地方海洋局的海岛和海域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2010年至今,其所在省份无人岛咨询者众多,但多知难而退,几个定位综合旅游用途的无人岛至今尚未迎得“岛主”。  但对于明岛实业而言,这并不是难题。2011年底,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负责编制的《连江县洋屿岛保护和利用规划》正式通过专家组评审;2012年,姚财明获得福建连江洋屿岛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的使用权证。  费赵峰告诉记者,《海洋保护法》颁发后,姚财明是第一批申请海岛使用权手续的人。当时,福建颁发了约7本海岛证,明岛实业排名第三位,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都是国有企业。“我们是民营企业第一证,应该是福建省第一个,也是中国第一个。”  买下洋屿岛的资金为460多万元。不过“一证难求”的无人岛“房产证”并不是因为这笔资金而颁给姚财明。费赵峰告诉记者,姚财明用自有资金投资了3亿多元,主要投在了两个海坝上。  据悉,洋屿岛项目以投石筑坝的形式将岛东、西两山连接,围堵面积8万平方米水域,可抗台风、赤潮、高温等自然灾害。大坝采取梯形结构,底座宽96米、平均高度28米、顶层宽度9米、北面海堤长320米,南面海堤长215米。  费赵峰说,光建这个公司就花费了2亿多元。此外,到目前为止,岛上还没有通电,采用烧柴油方式发电,已经烧了近6000万元的柴油。  收回成本需3年以上/  洋屿岛位于海峡西岸福建省会福州市连江县的最东端、环马祖澳旅游圈东部,总占地面积约330亩,距陆地最近处仅1公里。该岛处于岷江入海口的洋屿岛,水质条件是国家一类海洋水质标准,有大量鱼群经过,同时该岛海域是暖流经过的地方,也没有赤潮经过。除此之外,该岛屿位于全球唯一的大黄鱼种群聚集地核心地带,在这一海域有200多斤重的天然大黄鱼。  费赵峰说,明岛实业正是依据这些条件为基础,决定以渔业作为突破口,以投入带动生产,以生产经营的效益促进后期发展的资金投入。  3亿多元投入后,明岛实业却在买鱼苗上资金紧张。  去年,姚财明以洋屿岛使用权作抵押,从民生银行福州分行获得8000万元信贷支持。“原来无居民海岛和农村流转土地是银行不认可的,没办法做贷款。我们做了国内的第一个突破。”费赵峰回忆。  不过,目前还仅是一个开始。据悉,明岛实业投资洋屿岛的全部规划分三期,第一期是天然大黄鱼种群的恢复性开发,第二期是洋屿岛“万亩海洋牧场”,第三期是无人岛的旅游休闲综合开发。三期计划总投资将达十几亿元。  在收益上,费赵峰介绍,此前明岛实业已经卖掉一批黄鱼,收入大约为两三千万元。目前还有30万条平均重约1斤半的黄鱼,市场价以每条600元保守估计,价值大概是1.8亿元。由于这批黄鱼到今年底才会大量销售,届时黄鱼还将长大,预计每条可以卖到800~1000元,所以初步估计届时的市场价值约有2.4亿元。  这批鱼要到2014年下半年才会有大量的销售额。“鱼苗投了约4000万元,再加上一些补充饵料,这两年的利润是1.5亿~1.8亿元,所以要回收成本3亿多,必须达到3年左右。”费赵峰计算。  对于再度升温的投资无人岛热,费赵峰直言:“千万不要瞎做,做得不好是要亏钱的,而且不是亏小钱,而是亏大钱。无人岛开发并不简单,首先要定位好以什么收回投资,要找一个突破口,是旅游,还是渔业资源开发?否则,贸然开发无人岛,是不合理的。”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也表示,当前无人岛的商业开发利用情况不容乐观,私人资金有限,而且开发模式不成熟。无人岛整体的开发水平较低,难以形成较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开放私人购岛保护无人岛的效果目前并不明显,困难主要是无人岛的建设、开发难度较大,同时无人岛开发所受到的限制也较多。  纯玩型岛主岛上建房成本奇高/  与姚财明进行的海岛开发不同,王越是“以玩为主”的岛主。2011年,王越买下位于浙江舟山市嵊泗县的虎啸蛇岛,定位是爬山休闲,王越说,决定租下一个岛屿是源于爬山和户外运动的爱好。  按照我国规定,无人岛属于国家,私人可租赁其50年内的开发经营权。王越最终以“不贵”的租金得到虎啸蛇岛。主要志在户外运动的王越没有重新盖房子,而是直接对已经坏掉的岛上营房进行修缮。  王越回忆,由于海岛本身是无人岛,不管什么建材都要从陆地上用船运过去。“本来买沙子没有多贵,但是搬到岛上,费用就高了。粗略计算,价值200元的沙子搬到岛上,成本就达到元。”王越总结。  在虎啸蛇岛,王越一共修了15间标间,主要用来邀请朋友。除了修建房屋外,他还修了路和码头,时至今日,他已经在岛上投入了几百万元。
本文相关推荐
14-06-0614-04-0114-03-2514-03-2414-02-0613-07-30在中国有哪些无人居住的海岛
在中国有哪些无人居住的海岛
有的。我家那有一个,小得很,没人住中国贫困地区的特征与贫困标准(一) 中国贫困地区的特征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基础方面分析,中国贫困地区具有如下共同特征:1、自然条件恶劣导致中国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诸多方面。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亚欧大陆,地势西高东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变。西部干旱少雨,南北气温和温度相差较大,跨越热带、亚热带和寒温带三个气候带。近海大陆多台风,内陆多寒潮,西北、华北多沙漠。南方雨多泥石流多,河流雨季洪水多。全国灾害气候多,旱、涝、冻、风、沙等灾害频繁不断。贫困地区多处于条件差的区域,主要在西北、西南,呈块状、片状分布在高原、山地、丘陵、沙漠、喀斯特等地区。这些地区或是干旱严重,降水量小又主要集中在夏季;或是地表水源不能利用,喀斯特地形地表水渗透严重;或是高寒阴冷,有效积温严重不足,不适合第一产业农业的耕作;或是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大多数地区降自然条件外,都较为偏僻,远离经济中心地区,交通受阻,地理位置十分不利,如果按发达地区的自然条件衡量,相当多地区都被认为是处于人娄不适合生存的环境。2、 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短缺。中国贫困地区大多缺水严重。80年代中期,全国农村有2.4亿人(占农村人口的27%)、1.5亿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有8000多万人、6000多万头牲畜常年缺水,分布在贫困地区的就有70%。-- 电力供应不足。1992年,全国有195年县的户通电率小于50%,有1389个县(占全国总县数的58%)户通电率低于95%,有28个无电县,有 1453个无电乡、63120个无电村、1.2亿农村人口没有用上电。28个无电县中,西藏21个、新疆6个、青海1个。1.2亿无电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陕甘宁、豫东皖西、本峡、贵州、滇桂、川青、西藏等。这些全部都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交通不便。贫困地区多数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我国最为落后的西部地区,虽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3以上,但铁路里程还不到全国的1/4。西藏至今还没有铁路,云南每平方公里只有铁路 4.5米,公路170米。广大边远贫困山区,尚有一半至2/3以上的乡村不通公路,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3、 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 与经济落后、增长缓慢相反,中国贫困地区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据统计,贵州自1949年至1987年的人口平均增长水平比全国高16.7%。河北省贫困山区1949年到1988年的人口增长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3%。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基本生存条件恶化,无法保证正常的营养供给,贫困地区群众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加上一些地区近亲结婚和水土条件造成的地方病,人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文化教育落后。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分散、偏僻,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加之贫困户生活困难,无力支持子女上学,适龄儿童失、辍学率较高,青、壮年文盲比例偏大。据1997年的统计,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指数仅达小学文化程度6.12年,其中文盲、半文盲劳动者比重高达21.9%,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1倍以上。--卫生保健水平低。按UNDP1994年统计,我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在全世界108位。最能反映卫生保健社会服务水平的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指标,前者全国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高出6-8倍,贫困地区则比发达地区高出20-30倍。后者中国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高出6-8倍,贫困地区则比发达国家高出20倍以上。4、 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1993年国定贫困县人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在耕地中机耕面积仅占36%,有效灌溉面积31%,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和20个百分点;旱涝保收耕地面积则更少,1993年人均仅0.36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5%。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还使用竹竿、木犁和简陋的铁制农具进行劳动、耕作,广种薄收,有些地方甚至仍然沿袭&刀耕火种&的古老生产方式。--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严重不足。1997年全国贫困县人均财政收入105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0%;国定贫困县累计财政补贴101亿元,县均1706万元。由于长期处于赤字状态,贫困县无力增加投入以改善贫困社区的公共设施、基础社会服务的低水平状态,形成恶性循环。(二) 贫困标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农村尤其不发达。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和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的贫困标准还只能是一个低水平的贫困标准。中国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1、 综合国际和国内最低限度的营养标准,中国采用2100大卡热量作为农村人口贫困的必须营养标准。2、 用最低收入农户的食品消费清单和食品价格确定达到人体最低营养标准所需的最低食物支出,作为食物贫困线。3、 假设靠牺牲基本食物需求获得的非食品需求是维持生存和正常活动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少的。并根据回归方法计算出收入正好等于食品贫困线的人口的非食物支出(包括最低的衣着、住房、燃料、交通等必需的非食品支出费用),作为非食品贫困线。4、 用食品贫困线(约60%)与非食品贫困线(40%)相加得到贫困人口的扶持标准。中国现行的农村贫困人口的标准,是1986年由国家统计局在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经测算算,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扶持标准206元,此后根据物价指数变动逐年调整。到1990年这一标准相当于300元,1999年为625元。中国的贫困标准是一个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费用标准,虽然这一标准与国际上通用的每人每天1美元的消费支出贫困标准有很大的差异。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实事求是、可以帮助绝大数贫困人口在2000年底达到的解决最基本生存的标准。
<span class="support" topicId="7ff47" followupId="7ffbb <span class="against" topicId="7ff47" followupId="7ffb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居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