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斯是谁的老师,哪位音乐家的英文老师?

迪卡斯的资料_百度知道
迪卡斯的资料
要迪卡斯的资料!!!!!!!
E.拉罗的爽朗明快的传统,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对后来的I.F.斯特拉文斯基和C.德彪西产生了影响。这是一部以歌德的叙事诗为题材的管弦乐曲,曾在他班上学习,与德彪西的《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并列为法国近代抒情歌剧的双璧,而是侧重音乐情绪的表现,他的芭蕾音乐《仙女》(1911)也很受人注意,颇受公众注目,但含有 R.瓦格纳和C.弗朗克的影响,师从E.吉罗学作曲,慢乐章还使人联想到R.舒曼,音乐的描绘与标题很贴切。13岁开始学音乐。迪卡斯(Paul Dukas,但含有R.瓦格纳和C.-A.弗朗克的影响,容易被人理解,强调,摆脱了法国浪漫派歌剧的传统、配器复杂,音乐的描绘与标题很贴切,而是侧重音乐情绪的表现。1888年以康塔塔《维莱达》获罗马二等奖。而迪卡斯又是我们所熟知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老师。13岁开始学音乐,他从1902年起约15年间不断为报刊撰稿.马蒂亚斯学钢琴、气势磅礴等场景时的震撼效果。此外,是依据一个文学作品而创作的音乐。1889年曾服兵役一年。1892年他的序曲《波勒克特》演出获得成功,师从T.杜布瓦学和声。迪卡斯还是音乐评论家,1930年冼星海去巴黎音乐学院求学时。1896年作《C大调交响曲》,其富于象征性的手法,对后来的I.F.斯特拉文斯基和C.德彪西产生了影响。年任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教授,他从1902年起约15年间不断为报刊撰稿,不是以舞台情节为主,结构严整。1897年他在民族音乐协会上首次指挥演出他的交响谐谑曲《魔法师的弟子》,他的芭蕾音乐《仙女》(1911)也很受人注意。1892年他的序曲《波勒克特》演出获得成功,与德彪西的《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并列为法国近代抒情歌剧的双璧,摆脱了法国浪漫派歌剧的传统,至今仍是各国管弦乐团喜爱演奏的节目。这部作品已表现出他的创作个性。1888年以康塔塔《维莱达》获罗马二等奖。1896年作《C大调交响曲》,曾在他班上学习,管乐器尤其是长号在表现强烈,继承了G.比才,慢乐章还使人联想到R.舒曼,颇受迪卡斯的重视,发表他对音乐的一些见解,16岁入巴黎音乐学院从G.马蒂亚斯学钢琴。这是一部以歌德的叙事诗为题材的管弦乐曲。1889年曾服兵役1年,法国作曲家,回巴黎后专心创作。年任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教授。这部作品已表现出他的创作个性,日卒于同地迪卡斯,在思想深刻方面接近L.van贝多芬,至今仍是各国管弦乐团喜爱演奏的节目,配器复杂,不是以舞台情节为主。他根据M.梅特林克的剧本写的3幕歌剧《阿丽安娜和蓝胡子》(1907)。
体会到交响诗的特点,1927年起任该院和巴黎音乐师范学院作曲教授,发表他对音乐的一些见解。日生于巴黎,从E.吉罗学作曲,1930年冼星海去巴黎音乐学院求学时,1927年起任该院和巴黎音乐师范学院作曲教授:熟知的作曲家冼星海 →他的老师迪卡斯→作品《魔法师的弟子》→交响诗 →故事情节 →歌德 →不同场景如何表现(学生谈)→乐器 →欣赏音乐 →分段解释 →结合画面欣赏 →学生感受和理解 →总结。
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的曲作者是法国作曲家迪卡斯。此外。1897年他在民族音乐协会上首次指挥演出他的交响谐谑曲《魔法师的弟子》。
清晰感受到了在《魔法师的弟子》中。
授课大概过程是。
《魔法师的弟子》是迪卡斯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而创作的。日生于巴黎,从T.杜布瓦学和声,以其富于象征性的手法,继承了G.比才。他根据M.梅特林克的剧本写的三幕歌剧《阿丽安娜和蓝胡子》(1907),颇受迪卡斯的重视,颇受公众注目,回巴黎后专心创作,在思想深刻方面接近L.van贝多芬,日卒于同地,年)、E.拉洛的爽朗明快的传统。迪卡斯还是音乐评论家,结构严整,P.Paul Dukas() 法国作曲家,16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G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迪卡斯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生平简介:
迪卡斯(Paul Dukas,年),法国作曲家。日生于巴黎,日卒于同地。13岁开始学音乐,16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G.马蒂亚斯学钢琴,师从T.杜布瓦学和声,师从E.吉罗学作曲。1888年以康塔塔《维莱达》获罗马二等奖。1889年曾服兵役一年,回巴黎后专心创作。1892年他的序曲《波勒克特》演出获得成功。这部作品已表现出他的创作个性,但含有 R.瓦格纳和C.弗朗克的影响。1896年作《C大调交响曲》,继承了G.比才、E.拉罗的爽朗明快的传统,在思想深刻方面接近L.van贝多芬,慢乐章还使人联想到R.舒曼。1897年他在民族音乐协会上首次指挥演出他的交响谐谑曲《魔法师的弟子》。这是一部以歌德的叙事诗为题材的管弦乐曲,音乐的描绘与标题很贴切,结构严整、配器复杂...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学音乐第十一册测试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小学音乐第十一册测试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小学音乐第十一册测试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小学音乐第十一册测试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p&感谢邀请。之前恰好在写文章时涉及到相关的一些资料,在这里放一下。题主其实也可以通过 Google 或 Pinterest 搜索 classical music album design 之类的关键词,找到许多值得参考的设计。(不过问题说的是用图文表现古典音乐,不一定是专辑封面,也有可能是曲谱封面等)。&/p&&br&&p&我之前所看到的两套比较喜欢的古典乐封面设计:&/p&&br&&p&&b&1. 企鹅出版社1949年发行的乐谱系列的封面&/b&&/p&&p&由 Jan Tschichold 负责设计,Stephen Russ、Elizabeth Friedlander、Barbara Lambourne 等多位艺术家绘制图案。&/p&&p&企鹅有很多图书的封面都被戏称为“窗帘布”,毕竟看多了会有人觉得单调。不过 pattern design 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并且我个人认为 pattern design 的抽象感是朴素近人、有温度的。&/p&&p&&img src=&/3ec9b82a45c0ddd4c294afca20441db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3ec9b82a45c0ddd4c294afca20441dbd_r.jpg&&&img src=&/54e6d673c16fcba390ecb2_b.jpg& data-rawwidth=&996& data-rawheight=&6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6& data-original=&/54e6d673c16fcba390ecb2_r.jpg&&&img src=&/ead2ca3b31d82a5d3cb17df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ad2ca3b31d82a5d3cb17df9_r.jpg&&&img src=&/6af520c1baeb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6af520c1baeb_r.jpg&&&img src=&/9fc6a0bf50bcb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fc6a0bf50bcb_r.jpg&&更多的图以及关于这一系列的介绍可以戳这里:&a href=&/post//penguin-scores-penguin-poet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ver Library 封面图书馆&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b&2. 美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Rudolph de Harak 为 Westminster 唱片公司设计的古典音乐专辑封面&/b&&/p&&p&现代化、几何化的平面风格是 Rudolph 比较典型的作品样式。 与古典音乐结合起来,貌似是一种冲击,但是古典音乐(尤其是巴洛克时期)其实蕴含着非常严谨的内部结构,与现代理性是遥相呼应的。&/p&&img src=&/626bbd85fbf65e7c342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26bbd85fbf65e7c3423_r.jpg&&&p&这个其实是在我介绍 Rudolph 的封面设计的时候顺便一提的,对他的书籍封面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原文:&a href=&/post//rudolph-de-harak-mcgraw-hill-paperback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ver Library 封面图书馆&i class=&icon-external&&&/i&&/a&&/p&&p&Flickr 上也有一些大图:&a href=&/groups/rudolph_de_harak&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groups/rudol&/span&&span class=&invisible&&ph_de_harak&/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目前我只能想起这些,之后有空慢慢补充。&/p&
感谢邀请。之前恰好在写文章时涉及到相关的一些资料,在这里放一下。题主其实也可以通过 Google 或 Pinterest 搜索 classical music album design 之类的关键词,找到许多值得参考的设计。(不过问题说的是用图文表现古典音乐,不一定是专辑封面,也有可能…
&p&贴一个以前的回答&/p&&p&————————&/p&&p&题主想知道俄罗斯风的歌曲写法,让从旋律、和声、配器、编曲解答。&br&&/p&&br&&p&先从&b&&u&&i&作曲(包含旋律、和声)&/i&&/u&&/b&的角度谈一下:&/p&&br&&p&俄罗斯民间歌曲的重要特点就是会&b&广泛地运用自然调式&/b&(有时会用&u&不回避&/u&&u&4音7音&/u&&u&五声调式&/u&),并&b&以自然音体系为其旋律与和声的主要基础&/b&。其中,&b&&u&自然小调&/u&&/b&都具有特殊的和极为重要的地位。&/p&&p&作品举例:&b&《三套车》&/b&就用了和声小调来写,&b&《莫斯科郊外的晚上》&/b&B句中,旋律由自然大调临时离调到了旋律小调上。&/p&&br&&p&会不会有人不了解自然小调?&/p&&p&【补充乐理:自然小调是相对于自然大调而言的,现代流行音乐两种主要调式之一。例如以自然C大调音阶C的音级下方小三度的音级a(la)为主音,并以此排列成的一个八度音阶,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大小,依序为&b&“全音&/b&&b&-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即“1、 2 、降3 、4 、5 、降6 、降7&/b&&b&”&/b&,这就是小调的组成规则。用自然小调写出的歌听上去忧郁、唯美。】&/p&&br&&p&俄罗斯音乐创作了许多与和声小调的功能和色彩有着有机的联系的、新颖和富于表现 力的旋律与和声进行。柴科夫斯基便是很好的例子(虽然是古典,但对流行音乐有极大影响)&/p&&p&但在俄罗斯音乐中看到的独特的调式/和声特点决不仅限于自然小调一种。&/p&&br&&p&作为一种独立的自然调式,&b&小调属和弦到小调主和弦(d一t&/b&&b&)&/b&&b&的连接,在俄罗斯音乐中却得到了广泛的使用&/b&。与此相联系,自然小调属和弦本身的作用也增长了(大调亦是如此)。&b&自然的属和弦应用在半终止或结束终止中,甚至作为乐段或是整个作品的结束和弦&/b&。&/p&&p&&b&如自然小调中,Am作为小调主和弦,其属和弦为Em(但因为自然小调中有降6即升5,所以Em时常换为E,这样更易于解决到主和弦)。&/b&&/p&&p&作品举例:1. 在&b&朴树的《白桦林》&/b&中,主歌A、B段和副歌乐段结尾,和弦都落在了Em。&/p&&p&2. 在&b&《贝加尔湖畔》&/b&中,主歌和副歌乐段结束,和弦都落在了E(尾段用变格进行使小调属和弦回到小调主和弦,即E回到Am)。&br&&/p&&br&&p&【补充乐理:正格终止——V-I 正格完全终止——IV-V-I 变格终止——IV-I&/p&&p&正格半终止—— I-V,IV-V 变格半终止—— I-IV 阻碍终止——V-IV】&/p&&br&&p&除了自然小调外,还必须指出另外两种俄罗斯歌曲中会用到的不同形式的小调&/p&&p&:一、&b& 多&/b&&b&利亚Dorian&/b&&b&小调&/b&,二、&b&弗里吉亚Phrygian小调&/b&。 &/p&&p&在这里只讲多利亚小调,不讲弗里吉亚小调(因为不熟)&/p&&p&【补充关于弗里吉亚小调的音阶:半全全全半全全 A bB C D E F G A】&/p&&br&&p&多利亚调式(Dorian Mode)属于教会调式,&b&自然大调&/b&&b&2级音阶&/b&&b&:D、E、F、G、A、B、C、D,若以C为主音,则为C、D、bE、F、G、A、bB、C,即自然大调降了三音和七音;或者说自然小调降了七音:A、B、C、D、E、bF、G、A。&/b&&/p&&p&作品举例:带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b&《橄榄树》&/b&就是用多利亚调式写的。&/p&&br&&p&俄罗斯古典、民间歌曲中&b&广泛地采用 了各种各样的、自由的、不对称的以及不断变化的句法结构形式,&/b&&b&具体地就是用三小节、五小节、七小节或其他形式的句子和结构&/b&, 并把它们进行巧妙的变换或组合。&/p&&p&作品举例:1.&b&《莫斯科郊外的晚上》&/b&主副歌小节4+3+4+4。&/p&&p&2. &b&普罗库宁一柴科夫斯基曲集中的歌曲《灰色的鹰》第31首中的11小节乐段&/b&,为3+3+5。&/p&&br&&p&接下来,个人从&b&&i&&u&配器&/u&&/i&&/b&的角度随便谈一些(我没编过俄罗斯风格的曲子,只是自己试了试):&/p&&p&俄罗斯最有特点的乐器是&b&手风琴&/b&&b&Accordion&/b&&b&(巴扬баян)&/b&,和&b&巴拉莱卡琴Balalaika&/b&。&/p&&p&1. 手风琴作为&b&可独奏可伴奏的乐器,能参加重奏、合奏&/b&,一般在苏联歌曲中占大比例,不过由于音色较明亮且音量较大,所以在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中,手风琴通常会&b&演奏副旋律或桥段的主旋律&/b&。&/p&&p&2. 一人高的巴拉莱卡琴,音色独特,作为&b&拨奏弦鸣乐器,有三根弦,定弦为:e、e、a。音域一般为:e~a&/b&。民间歌曲、流行歌曲中,较少参与,&b&独奏或以组的形式作装饰弦乐&/b&。&/p&&p&差点忘了&b&古典吉他&/b&,俄罗斯歌曲多为民谣范儿,有诗化的意境,吉他最适合&b&演奏织体&/b&了。&/p&&p&同时,苏联(俄罗斯)歌曲都很&b&悠扬&/b&,有很大一部分功劳是&b&弦乐组&/b&的。&/p&&p&俄罗斯风的弦乐组是特殊的,应该是&b&由四至八架小提琴和两架大提琴组成&/b&,&u&大提琴甚至有时会演奏低音副旋律&/u&。&u&弦乐组在进行织体演奏时,也应该会加入笛子或单簧管来勾画主旋律&/u&。&/p&&p&我个人还倾向于再在弦乐组中&b&用钟琴&/b&&b&Glocken&/b&,将其柔和、明亮的音色用于抒情性、描绘性的以及梦幻性的音乐情绪段落中。&/p&&p&鼓组我会用&b&卡洪鼓Box Drum和印度鼓Indie Drum&/b&,这会让乐曲律动起来。&/p&
贴一个以前的回答————————题主想知道俄罗斯风的歌曲写法,让从旋律、和声、配器、编曲解答。先从作曲(包含旋律、和声)的角度谈一下:俄罗斯民间歌曲的重要特点就是会广泛地运用自然调式(有时会用不回避4音7音五声调式),并以自然音体系为其旋律…
谢邀。&br&&br&尽量往简单了说,不放专业名词了,有些东西很容易听出来:&br&&br&快速,通常表达兴奋愉悦。&br&慢速,通常表达端庄肃穆。&br&旋律(而非和弦)音与音的距离,跟感情跳跃度有关。比如甲曲上一个音是3,下一个音是5;乙曲上一个音是2,下一个音是6,乙对比度大一些,情绪跳跃也就大一些。&br&&br&用铜管乐常是为了雄壮和宣叙。&br&用木管乐常是为了婉约活泼鸟鸣卖萌。&br&用大提琴常是温厚端庄的大叔口音来镇场面。&br&用中提琴常是为了帮腔协调。&br&用小提琴常是为了有话说,口齿伶俐。&br&定音鼓声很重,那就是说这段步伐要很严谨。&br&如果定音鼓和铜管乐占主导,哟,这可能是大人物或是要打仗。&br&&br&把这些听明白了后,把握情绪就容易多了。
谢邀。尽量往简单了说,不放专业名词了,有些东西很容易听出来:快速,通常表达兴奋愉悦。慢速,通常表达端庄肃穆。旋律(而非和弦)音与音的距离,跟感情跳跃度有关。比如甲曲上一个音是3,下一个音是5;乙曲上一个音是2,下一个音是6,乙对比度大一些,情…
来自子话题:
尤勇是谁?朗朗我认识。
尤勇是谁?朗朗我认识。
我怀疑和日本的音乐教育有关。可能当初音乐欣赏课就跟荷塘月色一样的地位。&br&你看亚洲人都知道this is a pen这个梗。外国人看到完全莫名其妙。
我怀疑和日本的音乐教育有关。可能当初音乐欣赏课就跟荷塘月色一样的地位。你看亚洲人都知道this is a pen这个梗。外国人看到完全莫名其妙。
你的眼睛可以同时看见许多东西并且把它们区分出来,为什么耳朵同时只能集中注意力听一样东西呢?&br&&br&因为你没有接受过训练。视觉训练是每个人都不得不经历的,而大多数时候你听到的声音都是单一来源的,没有专门训练过同时听多种声音并且把它们区分开来。&br&&br&而学音乐的人不一样,所谓有音乐天赋的人,很多都是从小就特意或者不经意训练出了多声部分辨技能。
你的眼睛可以同时看见许多东西并且把它们区分出来,为什么耳朵同时只能集中注意力听一样东西呢?因为你没有接受过训练。视觉训练是每个人都不得不经历的,而大多数时候你听到的声音都是单一来源的,没有专门训练过同时听多种声音并且把它们区分开来。而学音…
国内有个“音乐家协会”,二胡届几乎所有有头有脸的演奏家全在这个圈子里,贾鹏芳也是音协名下的,但风格大相径庭。贾在美国拿了音乐类的硕士,而音协人基本是国内音乐学院甚至文工团出身。后者经常演奏的曲目和贾鹏芳完全不是一个体系,他们还在诠释经典(刘天华、阿炳)或者重复八九十年代的热曲(讴歌改革开放新中国变化)或者偶有些后现代到风中凌乱的新曲(炫技法和概念)。这种环境没有办法造就崭新的大师。所以贾鹏芳那种保留民族音乐韵味、技法不高难、常做国际合作、还和日本动漫走到一起的路子就很特别也很成功。民乐还有个叫吴蛮的也是出走取得国际声誉的演奏家,弹琵琶的,就表示在国内也就20几首古曲来回来去弹,出去一下子打开了。&br&&br&另外国内的唱片业太堪忧了,遑论民乐唱片。在海外发唱片还是有点保障,演出和合作机会也多,比如国内目前也没听说有影视剧用贾鹏芳的音乐吧。&br&&br&再另外民乐和日本的往来以前就不少,二胡界这也不是第一人啦。而且日本人还挺认民乐的。
国内有个“音乐家协会”,二胡届几乎所有有头有脸的演奏家全在这个圈子里,贾鹏芳也是音协名下的,但风格大相径庭。贾在美国拿了音乐类的硕士,而音协人基本是国内音乐学院甚至文工团出身。后者经常演奏的曲目和贾鹏芳完全不是一个体系,他们还在诠释经典(…
&a href=&http://mp./s?__biz=MzA4Njg1NTIxOQ==&mid=&idx=1&sn=ff11dadd8cc21e244da539ae570d6a3e&scene=1&key=de75badae545ff11e859c11f80bc8a08e17a1c142eab4a95e9a&ascene=1&uin=NDYwMTczNzU1&pass_ticket=MH3vVLg3XArdNs%2BBl9Oj0BUR8uSGfjK64aMZ9YHH5gX3WelFDMmhnl%2FKRHGITVd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教你装逼教你飞系列】之
如何正确地听莫扎特&i class=&icon-external&&&/i&&/a&&br&&p&点标题,看原文。:)&/p&&br&卤煮正好月末要去听德国曼海姆国家剧院交响乐团的室内音乐会,然而自己也是小白一枚,故这几天在家中狂补习各种莫扎特的姿势。写此攻略,是因为卤煮希望能帮助到他人,因为卤煮是个助人为乐的好青年。&br&&p&文之初,你需要知道一些背景知识。&/p&&p&&strong&时间&/strong&:古典音乐的时间被定格在1750年至1830年,因为这将近100年时间是西方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这段时期的德国古典主义的发展为德意志民族文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的音乐、诗歌、哲学等学科声誉传遍整个世界,创造了辉煌的成就。&/p&&p&&strong&地点&/strong&:有一个国家叫做奥地利,奥地利的首都是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然而谈到古典音乐,需要把奥地利和德国并在一起讨论,因为这两个国家同属于德语语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两国也是休戚相关,密不可分。&/p&&p&&strong&人物&/strong&:音乐家最多的国家是德国。巴赫和亨德尔是德国17世纪最杰出的的作曲家;莫扎特与海顿、贝多芬三人被称为维也纳最杰出的的古典音乐大师;德国歌曲之王舒伯赫与舒曼是19世纪德国浪漫音乐的杰出代表;到了19世纪下半叶,决定德国乃至欧洲音乐发展道路的中心人物是瓦格纳。&/p&&p&记住以上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知识,请相信,你对德国古典音乐的研究已经超越了80%的玩家,因为那80%的经验槽都还是零。&/p&&p&如何从新手变成菜鸟,光掌握上面这几句话还不行,你还需要了解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发展特点。&/p&&p&&strong&菜鸟成长篇&/strong&&/p&&p&古典主义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还创造了德意志音乐这一宝贵的世界财富,著名的音乐家格卢克、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等都生活在这一时期。格卢克使德国歌剧与意大利歌剧并驾齐驱;莫扎特凭借自身独有的天才创造出了室内乐、独奏乐以及教堂音乐的经典作品,并且使歌剧和交响乐达到了完美的境地;海顿使交响乐获得了长足发展,从而具有了古典的形式;贝多芬个人的音乐才华不仅促进和提升了他自己的音乐作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他自己所处时代和后代的整个音乐艺术宝库,比如在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大合唱)中,他将席勒《欢乐颂》中的诗剧谱成乐曲,充分体现出德国古典主义时期所宣扬的公民平等、世界和平、兄弟友爱的观念等,是整首乐曲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总的来说,纵观德国古典主义时期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strong&1.&/strong&&strong&大众化趣味在音乐创作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strong&&/p&&p&在古典主义时期,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其欣赏品味和艺术爱好引导着建筑、绘画、书籍、雕塑等领域的发展。在音乐创作与表演领域,一方面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富裕,另一方面伴随着乐谱印刷的普及以及乐器制造技术的进步,这一时期的德意志音乐逐渐打破教堂和宫廷的区域束缚,音乐活动的主要场所由先前的教堂和宫廷转移到了公共音乐厅和剧院,促进了公共音乐会的发展,因此,出现了专门为市民阶层的音乐爱好者而设立的音乐组织——乐社。在这种情况下,音乐的欣赏与创作活动不再局限在德意志的上流社会,富裕的市民阶层不仅买票欣赏音乐成为常事,而且还在家庭内部进行歌唱与演奏活动,自娱自乐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活动,反映其精神生活的音乐作品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主流。&/p&&p&&strong&2.&/strong&&strong&时代变革成为重要的音乐表现内容&/strong&&/p&&p&有一位艺术家曾经说过:艺术创作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巨大的、统一的、包含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音乐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表现与流露,除了在情感表达和思想自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之外,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社会目的。古代《晋书·乐志》中记载:“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p&&p&就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来说,很多音乐都反映了那个时代民众的强烈呼声,尤其是一些革命歌曲极大地鼓舞了人心,比如舒曼的《妇女的爱情和生活》、《狂欢节》、《奉献》等等。对此,奥尔格·克内普勒在《19世纪音乐史》中这样写道:革命发现了音乐创作活动中能够为自由服务的要素,从而产生了能够真正反映人民心声的音乐。&/p&&p&&strong&3.浪漫主义音乐蓬勃发展&/strong&&/p&&p&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晚期的德国古典主义时期,并且很快成为19世纪欧洲文学、艺术和音乐创作活动的主流,其影响力甚至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在19世纪前期,德奥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与表演的重要地区,这里的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最为典型,比如罗伯特·舒曼的作品最能体现德国浪漫主义文艺思想与美学趣味,从而代表了同时代德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内心诉求,其代表性作品《阿贝格主题变奏曲》、《维也纳狂欢节》、《蝴蝶》、《大卫同盟舞曲》等等,昭示着一种大的音乐浪潮的到来。另外,德国的“歌曲之王”费朗兹·彼德·舒伯特一生创作的六百多首歌曲,除了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之外,还保持了古典主义的晴朗、宁静、均衡、对称的风格等,从而使浪漫主义曲风变得更加多样化。&/p&&p&&strong&4.合唱艺术的消失与复兴&/strong&&/p&&p&众所周知,合唱是西方音乐文化中最为古老的一种类别,从古希腊开始,合唱就应用于各种悲剧的表演,而且在早期的基督教音乐中,合唱也是一种重要的表演形式。然而,德意志民族在18、19世纪之交,也即是古典主义中期,发生了“七年战争”之后,合唱艺术哪怕是仅仅发生在唱诗班中的合唱连同其艺术价值、历史作用在德国音乐创作与表演领域基本消失。在古典主义晚期,德国合唱音乐的复兴首先体现在继承传统方面,职业唱诗班和管弦乐队逐渐从教堂和宫殿中走出来,积极参与到普通民众的音乐活动中去,慢慢建立起公众的趣味。1787年,在柏林建立了第一个合唱协会,即“歌唱研究会”,其目的是为了复兴在德国被遗弃的合唱艺术。这既开创了德国音乐生活的新风俗,同时也为德国音乐创作与表演的高度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德国古典主义时期,合唱艺术经历了一个从灭亡到复兴的历史过程。&/p&&p&总的来说,德国古典主义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结构的重组、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政治权利的变化等带来了人们艺术欣赏和创作的剧烈变化。从音乐创作与表演的角度来看,大众趣味和观念打破传统高雅艺术的局限,而成为音乐创作与表演的主流;时代变革也成为音乐创作的重要内容;浪漫主义蓬勃发展;合唱艺术经历了从灭亡到复兴的过程,这一切都带来了德国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发展的独特性。&/p&&p&恩,第二节有点长而枯燥,那是因为这段文章节选自音乐学院的一篇研究生论文。不过总体上,你只需要记住几个关键词就够了。比如,莫扎特是室内乐,海顿是交响乐;18世纪从宫廷乐走向平民化,音乐反映人民心声,如舒曼的一些革命歌曲;18世纪后期产生浪漫主义,主要反映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审美和内心诉求;而舒伯特除了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之外,还保持了古典主义的晴朗、宁静、均衡、对称的风格等,从而使浪漫主义曲风变得更加多样化……&/p&&p&记住这些,你的水平已经可以甩开办公室同事好几十条马路了。&/p&&p&下面我们来谈谈莫扎特。&/p&&p&&strong&高手进阶篇&/strong&&/p&&p&莫扎特,1756生于奥地利,1791卒于维也纳,终年35岁。&/p&&p&他3岁会弹钢琴,6岁开始作曲,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p&&p&莫扎特在海顿等古典主义早期作曲家的基础上,将钢琴协奏曲这一体裁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p&&p&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Gluck)、瓦格纳(Wagner)和威尔第(Verdi)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莫扎特又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合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并且,莫扎特是欧洲当时唯一一个不接受贵族供养的音乐家。&/p&&p&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p&&p&相比贝多芬那海洋般的汹涌澎湃,克拉拉·舒曼如同“铅笔素描般清晰”的触键,和鲁宾斯坦火山般浓艳的演奏,听莫扎特,你需要品味那“像油在流”的神奇连音。&/p&&p&第三节的重点划线部分在于最后一段,此段应用广泛,你可以在各种场合,喝一口茶,然后以寥寥数语,缓缓地点出对于贝多芬、舒曼、鲁宾斯坦和莫扎特的曲风,然后回甘之际,迎接周围仰慕的眼神。&/p&&p&&strong&终极技·天使&/strong&&/p&&p&德奥音乐在它最成熟的阶段,是服务于基督教的。甚至可以说,是基督教带来了音乐的发展(想想管风琴,离开基督教人类根本就不需要发明这个乐器)。而莫扎特则是这个时期(人类完全附庸于神,未自我解放前)德奥音乐的一个高峰,音乐是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当然他表达的主题不一定都是神,但是他的音乐几乎无例外地染上了基督徒的性格,那就是凡事喜乐,不断祈祷和赞美。所以如果你确实感受不到基督世界里的荣耀概念,那莫扎特的音乐手法一定会显得很“原始”。反过来,这里边简单而纯洁至极的表达,就是神的语言,这是为什么没人反对,莫扎特是就是那个天使。当我想到这个金色的名字的时候,Mozart,我就想到神爱世人。&/p&&p&谈到莫扎特音乐中的“神性”,恐怕还需要从他这个人讲起。&/p&&p&简单的讲,莫扎特这个人根本就没有“长大”过。自从发现这个天才后,他父亲把全部精力都拿来照顾他(他父亲说:培养这个天才是他一生的责任),所以,从某些方面来看:莫扎特完全不通“人事”。一旦他脱离父亲(莫扎特二十五岁脱离父亲掌控,十年后去世),他的生活就完全乱七八糟。他在维也纳也风光过好一阵子,要不是他有钱就乱花,后来也不致于就这么穷苦。&/p&&p&这也就是说,莫扎特的“感情状态”始终停留在“稚子”阶段,换句话说,他一直是个“天使”。要不然,你很难解释,他的音乐为什么始终那么“纯净”。很多人都会说,莫扎特的音乐简直就像“天使之音”,我想,这就是关键。&/p&&p&当然,小孩子也有悲哀的时候,也会哭,莫扎特音乐中的悲哀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才感人。譬如我们发生了不幸的事,朋友、亲人一定“劝慰”我们,教我们不要难过。我想最佳的方式应该是这样:你也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只是跟当事人一起哭,甚至抱住他哭。只有这种劝慰才是真诚的。莫扎特就是这样,当他伤心、难过,他就像小孩一样“纯然”的伤心、难过,一点杂质也没有。你听他的慢板(特别是钢琴协奏曲的慢板),就仿佛莫扎特在跟你说:我知道你很难过,我也很难过,然后他就哭了。&/p&&p&莫扎特是个天使,当天使来安慰你的时候,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一个得绝症的朋友,在逝世之前一段时间,就只听得下莫扎特的音乐。当我最悲哀的时候,特别在更深入静时,我往往也就选听莫扎特。如果你不相信,你不妨试听一下他的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的慢板(我推荐肯普夫弹的,DG 423 885)。那种“纯净”的悲哀会让你在听完之后轻轻的叹一口气,心里想:算了,没什么好说的了。&/p&&p&最后推荐下载几首莫扎特的曲子到手机里,多听听,熟悉了以后,偶尔带着妹子逛街,吃饭,看展览,若是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p&&p&恩,你装逼和飞翔的机会来临了。&/p&
点标题,看原文。:)卤煮正好月末要去听德国曼海姆国家剧院交响乐团的室内音乐会,然而自己也是小白一枚,故这几天在家中狂补习各种莫扎特的姿势。写此攻略,是因为卤煮希望能帮助到他人,因为卤煮是个助人为…
现在国际上随便哪个作曲家都有能力写出贝多芬莫扎特水平的优秀交响曲,但是为什么只有贝多芬莫扎特是伟大的?因为他们开创了先河,摸着石头走过了前人没有走过的欧洲特色古典主义道路。&br&&br&现在的作曲家,作曲水平比两三百年前的大师们高多了,但是你能说他们比那些先辈们优秀吗?就像现在任何的物理学家,都比爱因斯坦要研究得深奥,但是爱因斯坦还是最伟大的。&br&&br&模仿总是容易的,创新才是水平,才是对人类的贡献&br&&br&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写个4'33&,写个4'33&不需要任何水平,但是约翰凯奇才是最伟大的,因为在他之前没人想过音乐还可以这样玩。
现在国际上随便哪个作曲家都有能力写出贝多芬莫扎特水平的优秀交响曲,但是为什么只有贝多芬莫扎特是伟大的?因为他们开创了先河,摸着石头走过了前人没有走过的欧洲特色古典主义道路。现在的作曲家,作曲水平比两三百年前的大师们高多了,但是你能说他们比…
你觉得泰森和霍利菲尔德揍你的时候你有啥不一样的感觉?除了疼,你会发现出拳的方式打击的部位乃至力度都不一样。指挥是带着乐队完成乐曲演奏的灵魂,别看丫在那里瞎鸡巴比划,乐手都是看着他使劲的。这力道就是就是对作品的诠释。如果你还不明白,开车的时候你听一首迪曲跟听一首《小夜曲》,看看奶一首更容易让你超速。
你觉得泰森和霍利菲尔德揍你的时候你有啥不一样的感觉?除了疼,你会发现出拳的方式打击的部位乃至力度都不一样。指挥是带着乐队完成乐曲演奏的灵魂,别看丫在那里瞎鸡巴比划,乐手都是看着他使劲的。这力道就是就是对作品的诠释。如果你还不明白,开车的时…
来自子话题:
题主,恭喜你发现了钢琴界一大撕逼话题“要不要练高抬指”!&br&首先一定要说一句,&b&高抬指是一种练习手段,不是演奏技巧&/b&。也就是说,你演奏的时候是用不上的,至少在我的了解范围内没人演奏的时候会高抬指,那也太二了……&br&好了,明确这一点,那就可以聊了。练习嘛,它本身就是带着目的(di)的(de)。你要实现某个目的,然后去找适合的练习方式。&b&高抬指,训练的是手指独立性,贴键,训练的是如何用手把音连起来。&/b&举个栗子,你要是弹肖邦的练习曲第一首,用高抬指的方法去练,那真是四个字,“缘木求鱼”。呐,随便在imslp找个谱子截个图:&br&&img src=&/b53afe52edf824e_b.jpg& data-rawwidth=&1155&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5& data-original=&/b53afe52edf824e_r.jpg&&这跟楼上陆儿举例说的g小调叙事开头一样,关键是连连连好嘛!!在这里高抬指你的老师会立马变身这样→_→
(╯‵□′)╯︵┻━┻ &br&好了,看到这你以为我是坚定的反对党吧啊哈哈哈哈哈naive!来来来,再举个栗子:&br&&img src=&/da643a39c578f96a41c6c56e_b.jpg& data-rawwidth=&836&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6& data-original=&/da643a39c578f96a41c6c56e_r.jpg&&这首三度练习曲,除非韧带天赋异禀+手指独立性好到逆天,要是不用慢速+高抬指练习,那一定是糊一熊脸的惨剧……你老师会变身这样→_→
┑( ̄Д  ̄)┍ &br&好了但是开头说了,高抬指是不能用来演奏的,而且你看楼上这条肖练,是不是各种连线?没错,这里最终演奏的时候一定是连的,但是怎样弹出轻巧(别忘了开头写的那个sotto voce)均匀快速连贯能跑得起来的三度呢?说的好像我能弹出来一样呢哈哈哈哈我怎么哭了……首先你要慢练,用高抬指训练手指独立性,让音与音之间先分清楚,同时要安排好指法,安排指法的时候你就要考虑到后面怎么顺畅地连接了。等你感到手指独立性已经过关的时候,开始抬的越来越低,让音与音连起来,没错贴键吧少年!这时每个音就会清清楚楚、顺畅地连在一起,啊然后加速,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br&所以,如果你手指独立性很好,或者有别的手指独立性训练方法,那高抬指当然是可以不练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抬指可以被贴键连奏取代,连奏是连奏,独立性是独立性,所以我经常get不到这种撕逼的点在哪里……&br&&br&PS:至于巴赫怎么弹、车尔尼怎么弹,这只能说,谱子怎么要求就怎么弹……实在没法对着空气瞎说……
题主,恭喜你发现了钢琴界一大撕逼话题“要不要练高抬指”!首先一定要说一句,高抬指是一种练习手段,不是演奏技巧。也就是说,你演奏的时候是用不上的,至少在我的了解范围内没人演奏的时候会高抬指,那也太二了……好了,明确这一点,那就可以聊了。练习…
来自子话题:
练音阶和空弦。&br&音阶从一弓一音(50以下速度一拍一音),然后一弓2,一弓3,一弓4,一弓6,一弓8,一弓9,一弓12,一弓16,一弓32,一弓48。一弓上行一弓下行达到你最快的速度。&br&这一串练完大概需要20-30分钟。时间短了证明拉得不够多。&br&音阶和琶音都是。琶音不需要那么快。&br&注意左手音准,每次换把换弦的提前准备。脑子里预想下一个音,然后手指去验证这个音。不准就重来。&br&&br&空弦的时候更多注重在右手。&br&注意右手胳膊的摆动。&br&手指力量重心的变化。下弓重心在食指,上弓在小指。中间哪个阶段更改重心,如何转移。胳膊肘抬的角度,大臂所给予的支持。等等。&br&&br&这是我自己的练琴方法。&br&短期没效果,一个月会有非常不一样的变化。&br&&a href=&/people/9a20df885765bed1e074d9ce& data-hash=&9a20df885765bed1e074d9c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9a20df885765bed1e074d9ce&&@Andreas Chen&/a& 说的很对
国外很注重右手的手法。左手技巧登峰造极也不过就那样到头了,真正的音乐还是掌握在右手上面。弓子与琴弦的纠缠,才是最让人心醉的瞬间。&br&&br&&br&练习曲可以重新练顿特。&br&很经典。&br&乐团里的前辈(罗马尼亚人,帕格尼尼金奖获得者) 也在把这个当作基础练习。&br&&br&找个老师还是好一些的。&br&&br&乐理就看书吧,李重光那本基础乐理。挺好的。然后有条件就找个钢琴练耳朵。&br&双音和弦。&br&在每一个音上构建所有的和弦。&br&我现在不方便,你如果需要我可以列个表给你。但你最好自己写。印象深刻。&br&&br&我可以给你举几个例子,什么叫【在一个音上构建所有的和弦】。&br&拿这个练耳朵不能更好用了。
练音阶和空弦。音阶从一弓一音(50以下速度一拍一音),然后一弓2,一弓3,一弓4,一弓6,一弓8,一弓9,一弓12,一弓16,一弓32,一弓48。一弓上行一弓下行达到你最快的速度。这一串练完大概需要20-30分钟。时间短了证明拉得不够多。音阶和琶音都是。琶音不…
看图说话&br&&br&&im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411& src=&/845f2b9c01a8caa1929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1& data-original=&/845f2b9c01a8caa1929c_r.jpg&&&br&&im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920& src=&/cdf0a9eb7aab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cdf0a9eb7aabf_r.jpg&&&br&&im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500& src=&/e8a49c388ded5c635bd6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8a49c388ded5c635bd61_r.jpg&&&br&&img data-rawheight=&1403& data-rawwidth=&1413& src=&/8ab4ad159efdc5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3& data-original=&/8ab4ad159efdc54_r.jpg&&&br&&img data-rawheight=&362& data-rawwidth=&650& src=&/8dac8faadd7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8dac8faadd79_r.jpg&&&br&&img data-rawheight=&311& data-rawwidth=&480& src=&/e730f7bafc3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e730f7bafc36_r.jpg&&&br&&img data-rawheight=&1492& data-rawwidth=&1492& src=&/f39dcbaa74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92& data-original=&/f39dcbaa742_r.jpg&&&br&&img data-rawheight=&393& data-rawwidth=&400& src=&/faafeaea61c60acb98e31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br&&img data-rawheight=&482& data-rawwidth=&612& src=&/dcc269fa4db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dcc269fa4dbd_r.jpg&&&br&&img data-rawheight=&487& data-rawwidth=&650& src=&/0b5c4d30ed5f85651caf8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0b5c4d30ed5f85651caf8c_r.jpg&&&br&&img data-rawheight=&477& data-rawwidth=&477& src=&/34b1d1729616eeb0a41f0c9f365ec6d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7& data-original=&/34b1d1729616eeb0a41f0c9f365ec6dc_r.jpg&&&br&还用多说一句赞扬的话吗?无疑是全球音乐家中殿堂级的大人物,同时也是华人音乐家的最高成就,不服来辩。
看图说话还用多说一句赞扬的话吗?无疑是全球音乐家中殿堂级的大人物,同时也是华人音乐家的最高成就,不服来辩。
来自子话题:
那是因为近代欧洲贵族们,尤其在法国宫廷,都是以白为美。佩戴假发,涂抹白粉是潮流。如下图Lully的歌剧Atys。以贵族皇室为主角的歌剧,在古典版本中,经常会把脸抹白,比如费加罗婚礼中的伯爵和伯爵夫人。平时歌剧化妆课都需要学会如何化这样的妆(第二张图为歌剧化妆课)。现代版本的歌剧会在脸上做出高光效果,突出脸部立体轮廓,但很少会把全脸抹白,除非需要特别效果。(第三张图,饰演反面角色,颧骨,额头,鼻梁抹白高光,其他地方阴影,轮廓类似骷髅)&img src=&/ed05bd41a546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d05bd41a546_r.jpg&&&br&&br&&img src=&/bb8c9f24ff2fe79f823b87_b.jpg& data-rawwidth=&358& data-rawheight=&47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8&&&br&&img src=&/b34cb8ab7ba2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b34cb8ab7ba2_r.jpg&&(法国宫廷妆,脸上的点和菱形可以表达很多的信息,点稍微向上一点,或者靠近鼻子一点,传达信息都不相同。比如平时点在左脸,但点在右脸的时候,就是告诉情人“今天我老公不在家”)
那是因为近代欧洲贵族们,尤其在法国宫廷,都是以白为美。佩戴假发,涂抹白粉是潮流。如下图Lully的歌剧Atys。以贵族皇室为主角的歌剧,在古典版本中,经常会把脸抹白,比如费加罗婚礼中的伯爵和伯爵夫人。平时歌剧化妆课都需要学会如何化这样的妆(第二张…
来自子话题:
&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loader.swf?VideoIDS=XOTg5NzAyMjg=/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B3D08B7AD83CD-60E8-50CB-49B&&&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卡农
乔治温斯顿&/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OTg5NzAyMjg=.html&/div&
&/div&&/div& George Winston.
George Winston.
听音乐会如品美女,&br&跟美女不熟看皮肤长相,&br&熟的话可以看谈吐,修养还有人品。&br&&br&所以&br&对作品不熟悉可以听声音的质量 &br&音色 穿透力等等 体现演奏家的功力&br&&br&对作品熟悉的话,听结构,&br&以及具体的处理,这体现了演奏家的修养。&br&&br&两者结合,会发现:&br&好的现场=美女,好的录音=整容后的才女&br&&br&作曲家身份的特别重视结构&br&中国弹钢琴里面 结构最好的 是狮父大人赵晓生 他本身也是作曲家 音乐学家&br&他视奏弹巴赫的半音阶托卡塔和赋格 表达巴赫思考死亡 让我当时听了直接有感触&br&王笑寒也很不错 作曲钢琴结合非常好&br&&br&还有音乐学比较好的 例如布伦德尔(非常讲究) 斯柯达 (他编辑曲谱)&br&&br&另外可以听巴伦伯依姆一张李斯特现场 因为他是指挥家 钢琴家 李斯特歌剧改编的《阿依达》《弄臣》极好极好极好 声部对比极好 节奏极好 律动极好 旋律走向极好 完全是交响曲乐队歌剧伴奏思维 极好极好&br&&img src=&/f42c3856fb51dcbf7d4d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42c3856fb51dcbf7d4dd_r.jpg&&&a href=&/album/?spm=0.0.0.0.PL6l0k&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lbum/2095400&/span&&span class=&invisible&&101?spm=0.0.0.0.PL6l0k&/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听音乐会如品美女,跟美女不熟看皮肤长相,熟的话可以看谈吐,修养还有人品。所以对作品不熟悉可以听声音的质量 音色 穿透力等等 体现演奏家的功力对作品熟悉的话,听结构,以及具体的处理,这体现了演奏家的修养。两者结合,会发现:好的现场=美女,好的录…
范德彪的形象颇代表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缺点:世故而圆滑、自负却又没有本事、喜欢耍小心眼、喜欢拍马溜须、欺软怕硬等等。他的一生是坎坷的:原先是东北的一个普通农民的他,不甘一辈子在农村里碌碌无为,决定进城市(开原)里闯出一番事业。起先他在城里一家饭馆做厨师,后来凭借其圆滑的个性,成功混入一家大酒店给老板当“保镖”,平时前呼后拥的很是威风。直到他的姐夫马大帅一家人闯入他的生活,他的命运才有了戏剧性的变化,保镖的工作辞掉之后他先是带领一帮乡亲搞投资结果被骗,又自己开饭馆结果赔本,在马大帅开办的学校中担任职务结果闯祸。他还因精神问题住过精神病院,做过“医托”,当过美容院经理,给人解过梦等等。&br&&br&在3部《马大帅》中,范德彪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在姐夫马大帅与马大帅妻子王玉芬(王雅捷饰)之间起到了微妙的调和作用:一方面,由于他对王玉芬一直存有一份感情,所以他对马大帅的态度是敌视的;可另一方面,他同时又对其姐夫的感情生活很是关心,并真心希望马大帅与王玉芬能有最终的归宿。所以他对与他有亲属关系的人的感情是真挚的,这种感情往往在关键时刻得以表现。&br&&br&范德彪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尽管他自身的水平有限,所以他逐渐养成了爱说大话甚至说谎话的习惯,但是他的谎话通常都不太高明,往往被人识破,从而导致一连串的笑料。虽然他身上有许多的小毛病,但他为人善良,态度真诚热情,在关键时刻他亦能起到重要作用。
范德彪的形象颇代表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缺点:世故而圆滑、自负却又没有本事、喜欢耍小心眼、喜欢拍马溜须、欺软怕硬等等。他的一生是坎坷的:原先是东北的一个普通农民的他,不甘一辈子在农村里碌碌无为,决定进城市(开原)里闯出一番事业。起先他在城里…
来自子话题:
谢邀!最基本的,乐理,视唱练耳,掌握点音乐表现手段,主题写作技巧,旋律发展手段,积累点音乐主题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的程度。再高深点学和声,对位,曲式,音乐分析,配器什么的。再深入的学学音乐风格史,世界民族音乐,申克音乐分析什么的,再继续学哲学,艺术学,美学什么的,再深入要学现当代音乐,十二音,兴德米特,梅西安,巴托克,蒂皮特,凯奇,音级集合,简约派,新浪漫,电子,频谱,钟鸣,古巴杜丽娜什么的……剩下的最主要的就是艺术性的创意了。&br&写流行歌之类的话不用这么复杂,哼着唱就行。
谢邀!最基本的,乐理,视唱练耳,掌握点音乐表现手段,主题写作技巧,旋律发展手段,积累点音乐主题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的程度。再高深点学和声,对位,曲式,音乐分析,配器什么的。再深入的学学音乐风格史,世界民族音乐,申克音乐分析什么的,再继续学哲…
音乐季每天排练半天。。&br&暑假一个月圣诞假半个月春节假半个月。。&br&90%的时候挺无聊的,剩下10%是有大牌指挥跟独奏家来的时候,稍微有点inspiring,用力演奏一下。&br&平常教教课干干活也就这么过去啦。。时不时有tour,人品攒好了有空余时间就当公费旅游了。&br&空余时间多的关系,很多人练就一手本领:做乐器,卖保险,健身教练,婚礼摄影,录音,修乐器,拉小提的教钢琴,拉贝司的教二胡。。哈哈&br&工作真的比较闲,要进真的比较难。进乐团的大概是专业音乐学院里的top 5-10%吧。工资不高不低,发展本领是必须的。
音乐季每天排练半天。。暑假一个月圣诞假半个月春节假半个月。。90%的时候挺无聊的,剩下10%是有大牌指挥跟独奏家来的时候,稍微有点inspiring,用力演奏一下。平常教教课干干活也就这么过去啦。。时不时有tour,人品攒好了有空余时间就当公费旅游了。空余…
卸腰&br&&br&这是一个约定俗称的东西,一般来说,第一个字指的是作曲家的名字,第二个字指的是作品的序号(一般指交响乐或协奏曲)&br&&br&一般来说,柴一指柴可夫斯基第一交响曲(不过因为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也挺出名,也可能指第一钢协【钢协是钢琴协奏曲的简称,小协是小提琴协奏曲的简称,依此类推】&br&&br&拉二拉三是指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第三钢协。因为他的钢协比交响曲著名,所以一般情况下拉二拉三都会指他的钢协。但是也不排除指的是交响曲的可能性。&br&&br&普三应该指的是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或第三交响曲。不过他的钢协比奏鸣曲演得更多。(不过也有可能是只他的钢琴奏鸣曲,因为他的奏鸣曲也很出名)。&br&&br&肖二我也不知道指啥。因为肖可以指肖邦或者肖斯塔科维奇。对我来说,听到肖二第一反应肯定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交响曲。&br&&br&莫24是莫扎特的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不过也有可能是第二十四交响曲)。&br&&br&贝钢协是指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br&&br&唐璜我也不知道是啥。很多作曲家都用这个题材和标题写过作品。&br&&br&&br&&br&&br&-------------------------&br&&br&妈蛋。答完了才看到说的是郎朗的钢琴代表作。那么上面说的通通都是钢琴的作品。
卸腰这是一个约定俗称的东西,一般来说,第一个字指的是作曲家的名字,第二个字指的是作品的序号(一般指交响乐或协奏曲)一般来说,柴一指柴可夫斯基第一交响曲(不过因为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也挺出名,也可能指第一钢协【钢协是钢琴协奏曲的简称,小协是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莱梅的音乐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