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十丞为一亩,一丞约合64平方米换算亩。

  几年来游走全国很多地方,只是没有学会在网上发帖子,没能和网友共同分享旅途快乐,现在慢慢学,把自已去过的地方,奉献给各位,希望各位网友多指教。
  为便于网友阅览《我的旅行记忆——古城镇、古村落》的内容,把古城镇、古村落的内容按所发顺序编发出来,请查阅。以后有新的内容,再后续。
  天津意风区
天津古文化街 …………………………………………………………… 1
  天津五大道
木渎古镇 ………………………………………………………………… 2
  平遥古城
台儿庄古城
宣化古城 …… 3
  大同古城
旧广武古城
天下第一城
  遵义古城
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 ……………………………………………………… 4
  阳朔古城
  正定古城
窑湾古镇 ……………… 5
  沙家浜古镇
达坂城古镇
喜洲白族古镇
  淮北古茶镇
杨柳青古镇
新疆禾木图瓦村
  北极村 …………………………………………………………………………………… 6
  爨底下村
南靖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
蒲家庄古村落 ………… 7
  马牧池常山古村
于家石头村
  微山湖渔村
东巴谷生态民族村
云南白族银都——新华村
霞给藏族文化村
  海岛村金梭岛
阿沛民俗文化村
维吾尔古村
丁村民居 ……………… 8
  户部山古民居
  孔子故里 ………………………………………………………………………………… 9
  孟子故里
皂河古镇…………………………………………………………………… 10
楼主发言:979次 发图:
  今天先发一组天津历史建筑风貌图片。  天津地区在商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但作为城市则形成较晚。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位于运河北部、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渐重要,运河与"五河尾闾"(今海河)在今市区三岔河口交汇,天津便以"三会海口"名于史册。   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由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全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天津城市建设在20世纪初期就颇具规模,在今天的解放北路、五大道附近建成了许多西洋风格建筑,如汇丰银行旧址、孙殿英故居等名人故居。历史风貌建筑和文化遗产好像一面颇具匠心的多棱镜,映照出“南北交融,中西荟萃”的天津文化底蕴,折射出百年华夏风云!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独特的城市资源,全力保护、合理利用历史风貌建筑已成为天津社会各界的共识。几年来,按照保护规划,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陆续开展了五大道、解放北路、一宫花同、泰安道等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明显改善了保护区的整体环境。同时整修了文庙、静园、原英国俱乐部、原大清邮政津局、饮冰室、曹禺旧居等一批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风貌建筑,有些已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区对外开放。
  天津法国工部局  天津法国工部局大楼是天津法租界的工部局大楼,工部局是在租界内逐渐形成的行使政府职能的机构。法国工部局大楼建于1934年,选址在天津法租界的主要街道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34-36号)。原为法租界董事会下属工部局中的警察部,后改组为工部局,实为法租界的警察局。该建筑为四层混和结构楼房,清水墙。立面较为简洁,强调三段式古典构图,大门的建筑很有特色。        原法国工部局
  原美丰洋行  原美丰洋行位于和平区解放北路22-26号,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现为办公用房。美丰洋行有限公司为1922年成立的美商公司,总部设在华盛顿,1925年5月成立天津分公司,专营进出口汽车、汽车零配件、汽车修理等业务。该建筑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混合结构三层楼房,内部用于办公兼有居住功能,装饰简洁。沿街立面大部分为混水墙面,其余立面均为红砖清水墙面。沿街立面一层为骑楼,二、三楼顶部出牛腿支撑,装饰以精美花饰,三楼设阳台,设有宝瓶、铁艺两种栏杆。建筑设计尺度适宜,构图和谐,具有折中主义建筑特征。    
  法国俱乐部  法国俱乐部坐落于天津法租界的主要街道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29号),为天津历史风貌建筑。兴建于1931年,由法国公议局出资建设的法国侨民娱乐场所,内设酒吧、剧场、舞厅、台球厅、地球厅等,建筑后院原有小花园广场,露天舞台等。当时法国商会也在此驻扎,因此这里也是法国商人聚会的场所。该建筑面积2941平方米,为半地下室一层砖混结构,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镂空花饰金属门建于临街转角处,两侧设附壁灯柱。外檐简明,局部装饰。一楼内部为八角形大厅,屋顶中央设有彩色玻璃窗,是一座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法式建筑。曾为天津青年宫,现为中国金融博物馆。    
  新华信托银行大楼  新华信托银行大楼位于和平区解放北路10号,原为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在天津法租界建造的分行大楼,现为天津百货公司办公楼。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现为办公用房。新华信托储蓄银行由中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于1919年联合创办,原名新华储蓄银行,1931年改组后更名为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正门设于解放北路与滨江道转角处,营业大厅贯通一、二两层。主体六层,局部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檐石材饰面,建筑造型庄重挺拔,强调竖向构图,整体感很强,是二十世纪诞生的现代建筑的典型代表。    
  裕中饭店  天津裕中饭店是中国最早的外资酒店,它由法国人出资兴办,原名“帝国饭店”,现在叫做帝豪大酒店。建于1922年,坐落于天津法租界的主要街道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2号),作为天津租界时代留存下来的重要建筑之一,该建筑目前是一般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裕中饭店由英商同和工程公司爱迪克生和达拉斯设计,有150个房间。主入口处设有塔司干式圆柱和牛腿承托拱形雨厦,建筑顶部中央设有断檐折叠式拱形山花和三角形山花。是一座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酒店式建筑。
      裕中饭店
  百福大楼  百福大楼建于1926年,由比商义品公司法籍工程师孟德尔松设计的,原为集商业、办公、公寓式住宅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建筑建成之后,百福大楼作为当时天津法租界的综合写字楼,曾出租于英商卜内门洋行和美商亨茂汽车行等洋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福大楼曾为天津市第二电子仪器厂办公楼。唐山大地震中,百福大楼临海河一侧屋顶塔楼的旗杆被震毁。2007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对该建筑进行整修,对百福大楼进行了全面的查勘,同时查阅了历史图纸和照片并依据《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图则》,恢复百福大楼屋顶塔楼的设计方案。目前,百福大楼经过整修后,现为津湾广场的易宴餐厅。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      
  国民酒店  天津速8酒店国民店地处天津市繁华的购物观光中心——和平路步行街,毗邻风景优美的海河公园,环境幽美,交通便利。酒店紧邻CBD商务区,邻近天津火车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民速8酒店的原址历经80多年的沧桑洗礼,已成为天津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并被列为国家文物一级保护单位。酒店拥有商务大床房、大床房、豪华大床房等97间客房,装饰温馨舒适,风格独特。  
    国民酒店
  天津劝业场  天津劝业场始建于1928年。创始人高星桥(),江苏南京人,铁匠出身,自幼聪颖好学。20世纪初曾任直隶井陉煤矿司磅员,深受该矿主管德国人汉纳根的赏识,后任该矿津保售煤处经理,连任十年,渐有积蓄,先在河东旺道庄盖平房千间,继在北门里办华昌金店,1920年又办起天津商场。 随着天津商业重心的逐渐南移,高星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选中了法租界21号路的一片空地。当时,这片空地的两个角已经盖起了楼房,北面是1925年落成的浙江兴业银行;南面是1926年落成的惠中饭店;东西两面散落着几间低矮的平房;中间是天祥叫卖行的存货场,堆放着废旧木料、家具及沙石类的建筑材料。高星桥独具慧眼,料定此处将来必大有发展,便以雄心和魄力,斥巨资十万四千两白银从英国先农公司手中买得了这块面积为五亩二分的地皮。购置地皮的合同签订之后,经法国工部局介绍,高星桥又花白银一万两聘请了“永和公司”的法国工程师阿布雷负责大楼的设计工作,另有一位上海工程师辅佐。  按设计图纸初步估算,建此商场资金需百万大洋以上,以高星桥当时的财力,存在困难,经再三考虑,他决定成立股份公司集股兴建。高星桥辗转托人,费尽周折,说服了庆亲王载振成为了劝业场的二股东,加入三股,即三十万元,载振给商场起名为“天津劝业场”,因“劝业”二字的含义顺应了当时社会提倡的“实业救国”潮流,高星桥对“劝业”之名相当满意。      日,天津梨栈大街楼高7层、场地宽阔的劝业场开幕,人群熙攘,轰动整个津门。英国驻军军乐队吹吹打打前来助兴,法国领事也到场祝贺。劝业场4言联句高悬,"劝吾胞与,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各取其第一字,刚好组成"劝业场"。天津劝业场,全称天津劝业商场,位于法租界21号路,即梨栈大街。中德合办井陉煤矿的买办高星桥在梨栈大街以10.4万两银元,从英商先农公司手里购得一块5亩2分的地皮,仿照上海大世界的规模,建造了这座津门最大的娱乐商场。劝业场主要股东除高星桥外,还有清庆亲王载振、日本正金银行买办魏信臣、天津钱业公会会长叶兰舫等。
  浙江兴业银行  浙江兴业银行天津分行成立于日(旧历九月十六),初称支行,行址设于宫北大街,首任经理潘履园。1925年,天津支行改为分行,行址迁到法租界21号路(今和平路滨江道口)新楼营业,顾逸农接任经理。1927年1月,顾逸农调总办事处,天津分行经理仍请潘履园接任。1928年11月,潘履园离行休养,汪卜桑暂代经理。1929年1月,陈聘丞(世璋)正式接任经理。1931年6月,陈聘丞调总行,副经理张杆民升任经理,除承做各种存放款、汇兑业务外,发行带有天津地名的兑换券。1932年12月,张杆民调总行,朱振之升任经理。1947年6月,朱振之辞职,朱跃如(文龙)升任经理。1949年4月,朱跃如因病辞职,王百先升任经理,直至公私合营。1951年9月,浙江兴业银行天津分行参加公私合营,成为公私合营银行。日,该行随同天津市其他银行合并成立公私合营银行天津分行,该行正式结束。  
  瓷房子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瓷房子本是一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法式建筑,年久失修,闲置十余年。天津粤唯鲜集团董事长张连志在此基础上,耗费了及古瓷器将其装修成了瓷房子。 瓷房子主楼分上下5层,其身后有一栋4层的条形楼房,两边还各有一座200多平米的耳房,总计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为装饰这座瓷房子,用掉四亿多片古瓷片、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和二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以及近百只瓷猫枕,三百多个年代不等、大小不一的石狮子等。在瓷房子所用瓷器和瓷片年代从汉代一直跨越到清代,窑址除五大名窑外还有龙泉窑、耀州窑等,中国所有官窑、民窑瓷的种类几乎都可以在这里看到。灿若繁星的东方中国古典艺术品与西洋建筑的完美结合都显露出设计者的宏大构思与精心策划,堪称一绝。 瓷房子顶部用数十万块古瓷片镶贴成一条长达768米的巨龙浮雕,最显眼的是其中刻意拼出的“China”醒目图案,旁边还有用水晶粘贴的“爱我中华”、红色五角星等图形,其他由水晶和汉白玉石拼贴的装饰物也随处可见。屋内墙上挂着的,是工匠师傅们用古瓷片拼贴成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字画,如唐代《五牛图》、宋代《古木怪石图》、元代《鹰松图》等,每层楼都有四至五幅不等,从米芾到徐悲鸿,从《捣练图》到《蒙娜丽莎》,不一而足。瓷房子的围墙被称之为“平安墙”,“平”取谐音“瓶”而来,因为这围墙是由整整635个民国和晚清时期的古瓷瓶垒砌串联而成的。      
  张学良旧宅  张学良旧宅位于和平区赤峰道78号,是1921年张作霖以五姨太张寿懿的名义购自法国驻天津领事馆。1925年至1932年,张学良在此生活七年。张学良旧宅有前后两幢砖木结构楼房,前楼建于1921年,为三层带地下室;后楼为二层,建于1926年。两幢共有楼房42间,建筑面积1270.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01.6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495市亩。该所建筑造型豪华、美观、大方。前楼正面二、三层设有屋顶平台;室内宽大考究,内部楼梯、地板、门窗等均采用菲律宾木料;卫生设备具全,院内广植草坪。1949年后张寿懿去香港,由其子张学铨出租管理。1956年以后,交由国家经营,1960年改按公产掌管。现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        
  瑞蚨祥世家  “瑞蚨祥世家”品牌是由瑞蚨祥创始人孟雒川第五代孙孟子第73代孙,孟(庆)钢先生继承祖辈遗志创办而成,专业从事高档的丝绸文化产品、收藏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多年以来一直开发高档的丝绸文化产品, 提供专业的传统系列女士旗袍、礼服;  
  元隆孙旧宅  元隆孙旧宅位于和平区新华路120号,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办公用房。“元隆孙”系指元隆绸布店创始者与经营者孙氏家族,代表人物为孙烺轩及孙仲凯父子。孙烺轩,天津人,原为益泰昌布店学徒,后升任经理,1896年与人合资开设元隆绸布店,1915年又合资开办晋丰银号,元裕及元聚纱布庄,死后由次子孙仲凯接任。孙仲凯(),名祥琪。初在银号学徒,1921年接任元隆绸布店经理,开办庆生棉纱庄,包销裕元纱厂棉纱,同时投资其他棉纱庄,以及银号、米面庄等,后在劝业场和小白楼增设“元隆”新店,是民国天津商界“新八大家”之一。    旧宅建于1933年,由孙仲凯及其族人居住。该建筑占地面积约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中国工程司建筑师阎子亨设计,为砖混结构二层楼房,多坡屋顶,清水砖墙。建筑整体感较强,具有古典主义建筑特征。
  张公撝旧居  张公撝是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之婿,天津英租界华人董事,曾任中国驻美国檀香山总领事,后加入美国籍。该住宅东沿花园路,南抵新华路,西临赤峰道,北临辽宁路。占地面积591平方米,建筑面积754平方米。为一座三层西式楼房,由意大利著名建筑设计师鲍乃弟(BONETTI)设计。主体二层,外檐水泥饰面。入口设于楼房夹角处,设坡顶式门厅,上设弧形阳台。楼房中间内卧,两侧突出,顶层设八角坡顶凉亭,两侧设露天平台。楼房外形高低错落,层次分明,造型精巧别致,富于美感。楼内设客厅、花厅、餐厅、衣帽间和卧室等,功能齐全,装修考究,是当年法租界内一座具有英国风格的别墅式私人住宅。  
  李吉甫旧宅  李吉甫旧宅位于和平区花园路12号,为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建于1918年。乐利工程司瑞士建筑师陆甫设计。李吉甫(?~1927),天津人,英商仁记洋行买办,李氏家族是天津本帮(北帮)买办的典型代表,世称“仁记李”。“仁记李”第一代李辅臣(?~1910),曾在天津仁记洋行做佣工,1895年后任该行帮办、买办。为方便农畜产品出口,在全国各地设有行庄仓库,就地加工羊毛,驼绒,皮张,以及猪鬃、马尾、棉花、青麻、桃仁、杏仁、草帽辫等,几至包揽了原产地的收购,以此称雄天津出口市场。李辅臣死后,仁记买办一职由其子李吉甫充任,李吉甫死后由弟李志年接办,父子相继三十余年,积累大量财富。该建筑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设有地下室),是中式四合院布局的西洋建筑楼群,有两组由回廊相连的楼房构成,回廊由20 根塔什干式柱支撑。建筑造型对称稳重,立面变化丰富,室内外细部以古典雕饰为主,造型各异。    
  李鸣钟旧宅  李鸣钟旧宅位于花园路11号,是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的办公地。李鸣钟()字晓东,原籍河南省沈丘县(现项城市官会镇)蔡庄人。西北军著名将领,冯玉祥的“五虎将”之一;曾任国民政府北京警卫总司令、29路军总指挥、豫鄂皖边区绥靖督办、河南省政府委员、河南省赈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顾问、花园口堵口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48年2月被任命为南京政府行宪第一届监察委员;同年7月,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参议院上将参议。日在上海病逝。  
  庄乐峰旧宅  庄乐峰旧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花园路10号,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庄乐峰(),名仁松,号乐峰,江苏丹阳人。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曾任天津英租界华人纳税会董事长多年。经他提议,从1927年开始,提取英租界华人纳税款的18%,创办了租界内第一所华人学校——天津公学,后改名为耀华学校。该建筑建于1926年,由德国建筑师毕伦特设计。建筑为混合结构三层楼房,设有地下室。建筑造型以古典复兴为主,但依据地形布局,不强调对称;建筑主入口及正立面设简化的罗马柱廊,柱间栏杆均有镂空花饰;采用法国曼塞尔式屋顶;外檐墙面以混水墙和清水红砖墙搭配。    
  章瑞庭旧宅  章瑞庭旧宅位于和平区花园路9号,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现为天津市工商业联和会。该建筑建于1922年,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奥地利建筑师盖苓设计,砖木结构三层楼房(设有地下室和阁楼),混水墙面。首层前廊入口处为半圆形花厅,上设透明玻璃顶,玻璃窗采用彩色玻璃拼镶成风景图画,厅内设喷水池,设施豪华;屋顶为红色孟莎式,造型独特,外型虚实对比;外檐的古典柱式和宝瓶栏杆精美得当;具有古典主义建筑特征。      章瑞庭(),天津人,著名实业家。因得小站练兵军官资助,开办恒记德军衣庄,专为小站供应军需,继而为各派系军阀承办军衣,如东北军服装即全由恒记德承做。继而以雄厚的资金,开办恒源帆布工厂、恒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并接办北洋纱厂。曾资助南开学校教育基金十万元,该校礼堂特命名为瑞庭礼堂。
  吉鸿昌旧宅  吉鸿昌旧宅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花园路4号。是一座欧洲式红色2层小楼,也称"红楼"。1932年冬,已是中国共产党员的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由上海来津在此居住,并从事革命活动,这里即成为中共党组织抗日武装的重要活动地点。日吉鸿昌在天津被捕,24日在北平英勇就义。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自幼家境贫寒,早年从军,屡立战功,曾为西北军高级将领。后深入革命,反对内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13年开始军旅生涯。1932年到天津寓居,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32年冬,受中共中央指示举家来津,为组织抗日武装,联络旧部,团结抗日力量而活动。红楼成为党在津的抗日秘密联络点和武器储备中转站。1934年吉鸿昌和宣侠父、南汉宸发起成立“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在红楼秘密编印《民族战旗》、《长城》、《华北烽火》等抗日刊物。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等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李鸿昌任北路前敌总指挥。后在天津从事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34年在国民饭店被捕,被国民党特务转至北平杀害。
    吉鸿昌塑像
  照片不错。很,美的地方哦。
  @小白菜是我88 25楼
15:12:43  照片不错。很,美的地方哦。  -----------------------------  谢谢,还需继续努力.
  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多数是一些单位和私人住宅,很少有对外开放的,发的照片也基本是建筑的外貌。
  解放桥  天津解放桥又称万国桥,是目前海河跨桥中仅剩的唯一一座可开启的桥,连接着河北区的世纪钟广场与和平区的解放北路,位于天津火车站与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建于1927年。桥长97.64米,桥面总宽19.5米。它不仅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连接河北、河东、和平三区,沟通天津站地区的枢纽桥梁。解放桥附近原有一座老龙头桥,是法租界当局要求清政府于1902年修建的。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于1923年筹建新桥,1927年正式建成后,将老桥拆除。解放桥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南通紫竹林租界地。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等9国租界,故得此名。而此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当时天津民众称它为法国桥。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以蒋介石的名字命名此桥,叫做中正桥。    
  天津世纪钟  天津世纪钟是天津市人民政府为迎接二十一世纪于1999年建立的大型城市雕塑,坐落于河北区解放桥桥头。天津世纪钟由全金属材料构筑而成,建筑高四十米,重一百七十余吨,在钟表面的外环和内环之间镶嵌着十二星座的青铜浮雕。  
  鼓楼  鼓楼是旧时天津"三宗宝"之一,位于天津老城中心,高三层,楼底的一层,是用砖砌成的一座方台,下宽上窄,辟有四个拱形门洞,通行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在这座台子上,修建了两层楼。第一层供奉观音大士,天后圣母,和关羽岳飞等。楼的第二层,悬有重三百斤的铁钟一口。楼前有清代天津诗人梅小树撰写的木板对联:"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清末的另一位天津诗人周楚良在一首竹枝词里写鼓楼撞钟的景况说:"本是钟楼号鼓楼,晨昏两度代更筹。声敲一百单零八,迟速锅腰有准头。"原来守鼓楼的是一位驼背的老人(俗称驼背为"锅腰"),他每日早晚两次敲钟,每次各敲五十四响,作为城门晨昏启闭的信号。 光绪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城墙被拆除,独独留下了鼓楼幸存。不久,楼为消防队占用,作为瞭望台。民国十年,直隶省长曹锐,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照原样重建,楼顶大梁上改复绿瓦,较前更为美观。 重建后,把鼓楼四个城门的名称"镇东","定南","安西","拱北",书法家华世奎书写,并重书了梅小树的对联。这座鼓楼,碧瓦丹楹,焕然一新重新成为津门一景。        
  格格府  格格府坐落于天津鼓楼南街的格格府博物馆,占地1.9亩,由两进四合院组成,四合院之间由箭道连接,是典型的晚清时期天津风貌民宅建筑。因其曾是清光绪年间和硕格格在天津的居所,故名格格府。格格府由天津出生的香港商人臧秀云女士投资修建的天津格格府私人博物馆。    和硕格格本名裕德龄,1886年生于武昌,其父裕庚为清庭驻日、法使臣,其母为法国人。裕德龄自幼随父旅居国外,精通八国外语及外交礼节。1903年,17岁的德龄随父回到北京,不久和妹妹容龄一起作为御前女官为慈禧太后做翻译工作,由于深得慈禧喜爱也因为外交需要,裕德龄被封为和硕格格。1907年,裕德龄与美国驻沪领事馆副领事撒迪厄斯?怀特结婚,并随夫去美国,从事写作,笔名德龄公主。代表作有《紫禁城两年》、《清末政局回忆录》等。抗战期间,裕德龄追随宋庆龄在海外从事爱国救亡运动,为给抗日军民筹集经费和物资做出了贡献。日,裕德龄在加拿大死于车祸,享年58岁。
  鼓楼商业街  鼓楼商业街座落于具有600年历史的天津老城厢,地理位置优越,其东接古文化街、新安购物广场;北临大胡同商业中心;南望食品街、旅馆街、服装街,西接东方商厦、天津商厦,毗邻西站,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重建的新鼓楼成为天津新的标志性建筑。全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典戏楼一广东会馆,全国仅存的县庙、府庙并建一处的学府一文庙,华北地区第一所华人教堂一仓门口教堂等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环绕于鼓楼商业街周围。    
      鼓楼商业街
  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位于南开区南门里大街。广东旅津人士(以商人为主)设立的集会、寄寓机构。由当时任天津海关道的唐绍仪(广东中山县人)倡建,馆址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月正式落成。建筑宏大,岭南营造风格,由门厅、正房、配房、戏楼和跨院、套房组成,占地面积约1.5公顷,是天津市现存规模最大、装修最精丽的清代会馆建筑。主体建筑为戏楼,设计独特;看台分楼上下二层:坐席分散座、茶座和包厢三种;戏台为伸出式,无木柱,观众可从三面观看演出;藻井高悬在戏台正上方,重约10吨,外方内圆,圆心用变形斗拱堆砌接榫,螺旋而上,不仅造型别致,还起到音箱效应。 天幕正中镶嵌"天官赐福"镂空彩色木雕:天官、仙童立于祥云之上,群猴嬉戏于松柏灵芝之间,四角浮雕口衔仙桃的蝙蝠,构图精巧匀称。戏台四周的华板楣子和悬空垂莲柱,以浮雕龙凤彩云或圆雕狮子绣球装饰,包厢栏板和隔扇门窗亦雕刻凤穿牡丹、松鼠葡萄、四季花卉等图案,刀法精细,栩栩如生。后台亦两层,楼上为化妆室。院内四周有铺房、住房三百数十间,其间栽花种树,清新幽雅。辛亥革命后,该馆是多次重大爱国进步活动的主要场所。建国后,四周房舍改建中学,其余殿宇、戏楼于1986年辟为天津市戏剧博物馆,成为兼有陈列展览和演出等多种功能的文化场所。    
        广东会馆(天津市戏剧博物馆)
      广东会馆
  仓门口教堂  仓门口教堂是天津市一所历史悠久的重要基督教新教教堂。该堂位于天津旧城中央的鼓楼东侧,鼓楼东大街上。仓门口堂最初在1860年代由美国公理会创立。1900年被义和团烧毁,事后重建。1910年,天津五大新教公会(美国公理会、美以美会,英国圣道堂、伦敦会、圣公会)所属七处会堂的华人牧师和信徒百余人,决意脱离外国差会成立自立会,于是买下公理会的仓门口教堂,10月19日正式献堂。1932年,由于信徒增加,在还清公理会的房款后,改建新堂,1934年7月举行献堂礼拜。楼上下共可容400余人。1958年,天津基督教合并于四处聚会(滨江道堂、仓门口教堂、浙江路堂及冈纬路教堂)。由旧城厢一带的九处堂会并入仓门口堂的联合礼拜,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聚会人数极少,且讲道内容受到很大限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仓门口堂被砸,牧师被揪斗,教堂房屋被占用,直到16年之后的日才恢复聚会。1987年,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老城博物馆  天津老城博物馆坐落在老城厢东门里大街的徐家大院,原为英麦加利银行买办徐朴庵的家宅,建于民国年间,建筑面积二千四百平方米。这套传统民居的三道院西厢房已复原为老天津卫人的居室,再现当年居住在老城里人们的生活场景。博物馆2000年正式筹建,2004年 12月23日天津设卫筑城600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以纪念天津建城600周年。老城博物馆现存的3600余件文物,再现了天津600年的城市发展。      
  天津文庙  天津文庙位于天津市城市中心地区的南开区东马路东门里1号。天津文庙是明清两代天津地方官员祭祀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学创始人孔子的庙宇,也是天津学宫所在。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1986年设立天津文庙保管所,1991年更名为天津文庙博物馆。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并列的府、县两庙及明伦堂组成,是天津市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主要建筑有过街牌坊、万仞宫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这些建筑基本呈对称排列,分别贯穿在南北中轴线上,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现有基本陈列《大成殿复原陈列展》及祭孔乐器舞具的展出,并不定期地举办临时性展览。    
  天津文庙博物馆    
  去文庙时,正值文庙博物馆搞百姓生活老物件展,展览设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都是实物,拍了几张照片,请欣赏.          部分展品
  还有一些是现场表演,已失去的、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天津马可波罗广场  天津马可波罗广场是近代中国惟一的一个意租界,也是意大利曾经在境外的唯一一处租界。日开辟。马可波罗广场是原意租界(现意式风情区)的中心建筑,占地2200平方米,是随着上世纪初意租界规划开辟而形成的。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6月,意大利公使嘎里纳与天津海关道唐绍仪签订协议,从1908年至1916年历时八年建成一个完美,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马可波罗广场意式花园别墅住宅建筑群。    和平女神雕塑位于广场中心,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建,由意大利著名雕塑家朱塞佩?博尼设计,建成后由意大利途经上海运至天津,广场由和平女神雕塑和6座典型的意大利南部地中海风格别墅组成,主体雕塑包括喷泉水池、基座、罗马柱、和平女神像,高13.6米,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材,其中基座上部装饰了4个欧式人物雕像,柱顶为展翅飞翔的和平女神铜像,手拿一枝橄榄枝,象征着"友谊和平"这一永恒的主题。光建设以暖色调为主,明暗搭配,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含蓄、温馨、休闲、安静、舒适的感觉。
  发一组意大利风情区的照片    
            意大利风情区
  安吉里精品街      意大利风情区
  意风区  意风区全称为天津市意式风情区,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由河北区五经路、河北区博爱道、河北区胜利路、河北区建国道这四条河北区的道路合围起来的四方形地区就是原意大利租界,内含进步道、民族路、民主道、民生路、自由道、光复道、光明道等多条道路。      目前保存完好原汁原味有着百年历史的意大利建筑将近200余栋,是意大利本土以外最大的意式风格建筑群,内有梁启超、曹禺、张廷谔、曹锟、袁世凯、冯国璋、李叔同、易兆云、张鸣岐、靳云鹏、龚心湛等等多处中国的名人故居更留下了一代伟人民族英雄蔡锷将军的足迹,蔡锷将军与梁启超先生曾在这里商讨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大计,是意大利本土以外最大的意式风格建筑群,该区域的由来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对天津市进行了割地赔款,1901年在天津河北区直隶总督府任职的李鸿章代表当时的清政府签定了庚子条约时的特殊历史产物,由于该区域建筑风格独特,广场与联排欧洲建筑在天津独一无二,且保留完整,在2004年初由天津市海河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出资开发建设,现已初具规模。    许多影视剧如《非常完美》《建国大业》《白银帝国》《风声》《辛亥革命1911》《梅兰芳》《金粉世家》《大上海》《毒战》等等都是在意风区拍摄,很多年轻人也纷纷来这里拍婚纱照,不仅因为这里很美,而且这里是有历史的地方。    
  天津意式风情区          
  意式风情区          
  意式风情区          
  意式风情区    
  天津易精品奢华酒店  天津易精品奢华酒店为英国Small Luxury Hotels旗下的一家精品酒店,坐落于天津市河北区意式风情区内,地理位置优越,异域风情浓厚,天津易精品奢华酒店由百年历史风貌建筑易兆云故居改建而成,共有11间设施奢华的客房,英女王御用HYPNOS许普诺床垫,FRETTE芙蕾特床品,FERRAGAMO菲拉格慕卫浴套装,DURAVIT杜拉维特卫浴设施及LUTRON灯控系统等,令您的居停彰显品位与专属。    荷意会馆   位于天津市意式风情街60号。荷意会馆是一所以藏品交流鉴赏为主要功能的古玩文化交流平台,在供收藏人士驻足观摩的同时,还可以品茗论道,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荷意会馆是一座装饰古朴的私人会馆,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各类题材的国画,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古筝、奇石也是比比皆是,中国风味浓郁的设计将其中的中式韵味完全发挥了出来。据这里的负责人介绍,荷意品藏会馆除了会为收藏爱好者提供空间展示或出售自己心爱的古玩,也会定期组织专家进行与收藏有关的讲座,会馆内部回廊式的设计也是为了方便打造微缩礼堂式的格局,不仅方便圈内人一起在此学习和交流,而且也欢迎所有市民朋友来此聆听,丰富市民的艺术生活。  
  上组照片文字介绍颠倒了
  意式风情区          
  意式风情区          
  意式风情区        
  孟氏旧宅  孟氏旧宅,通常被称为孟氏家庙。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博爱道,建于1912年,是现今保留最完整的中西合璧建筑。这里曾是谦祥益创始人祭祖的地方。该建筑目前为河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孟家是山东邹县孟轲的后裔,后迁居章丘县旧军镇。孟家为当地首富,人们通称孟家为“堂号家”,即三怒堂、其怒堂、容怒堂、矜怒堂、进修堂、慎思堂。孟家这几家“堂号”于清朝末年分居,商号也分开各自经营。瑞蚨祥属于矜怒堂一支,谦祥益、益和祥、隆祥属于进修堂一支,瑞生祥属于其怒堂一支,瑞增祥属于容怒堂一支,庆祥属于三怒堂一支,瑞林祥属于慎思堂一支。孟家所开设的绸缎店名称都带“祥”字,瑞蚨祥、谦祥益、益和祥、隆祥、瑞生祥、瑞增祥、庆祥、瑞林祥,通称为“八大祥”。  孟养轩(),名广宧,1917年独资经营天津谦祥益绸布店,先后在估衣街设保记谦祥益绸布店,在滨江道设辰记谦祥益绸布店,其经营的谦祥益绸布店享名海内外。
  回力球场  原回力球场位于河北区民族路47号,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现为商业用房。回力球场由意商富马加里创办,是借回力球运动赌博的场所,内设赛场、餐厅、休息室等,是当时华北地区最大的室内游乐场。1942年,球场改由瑞士人李亚溥经营,改名为海莱运动场,抗日战争胜利后停业。该建筑建于1934年,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400平方米,意大利建筑师鲍乃弟和瑞士人凯思乐设计,孟特劳克公司施工。新中国成立后,由关颂坚和凯思乐重新设计改建为工人文化宫。建筑为钢混结构楼房,立面设计强调竖向构图,具有现代建筑特征。角部塔楼在1976年地震中损毁,2008年恢复。    
  易兆云旧居  易兆云旧居是原浙江当督军、浙江省督军署军需处处长易兆云在天津意租界的旧居,坐落于民族路90号至92号,该建筑目前为河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目前是一般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易兆云旧居建于民国初年,总建筑面积为2300多平方米,其中,民族路92号的建筑平面为L型,建筑主体为两层带地下室,建筑外檐的福寿雕饰和中式门窗都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建筑顶部设有凉亭,凉亭原有两层高,1976年,唐山地震后损毁一部分。民族路90号的建筑为两层意式建筑,建筑面积为500多平方米。    
  袁氏旧宅  位于海河东路39号的这幢袁氏旧宅,是袁世海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不久,以低价从奥租界购得,委托德国和英国建筑师设计建造的,据说此地“贵不可言、风水极佳”。该建筑于年建成,建筑落成后,袁世凯已经去世两年了,与其说是袁氏不如说是“袁氏后人”更为准确。      也有人说,袁氏宅邸是袁世凯的族侄袁乃宽的寓所,此人不仅与袁世凯有族系关系,也是袁世凯政治上的亲信。1910年后,他历任天津知县、拱卫军军需总长、镶红旗蒙古副都统、筹备煤油矿主办。1915年积极为袁世凯称帝进行活动,袁世凯死后,他闭门深居。1923年任高凌蔚内阁农商总长,1924年去职,在天津作寓公。
  冯国璋旧宅  冯国璋旧宅位于河北区民主道50-54号,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现为铃兰1915公馆,是一家中西合璧的餐厅,中餐主要是以创意菜为主,西餐主要是以法国菜为主。  该建筑建于1912年,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由奥地利建筑师布吕纳设计建造,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呈对称布局,中央盔顶部分为视觉中心,两端三角山花又加强了这种构图形式。建筑体量适宜、舒展,色彩搭配协调统一。      冯国璋(),字华甫,河北河间人,直系军阀首领,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辛亥革命后出任直隶都督、江苏都督。1916年当选为副总统,1917年任代理大总统,1918年去职,寓居天津、北京。曾在天津投资金融、工业、矿业及房地产。  
  奥国领事馆  奥国领事馆始设于清同治八年七月(1869年8月),但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奥匈帝国驻天津领事一直由英国驻天津领事兼任。从1900年起,奥匈帝国才开始派出首任驻天津领事。1902年,天津奥租界划定后,租界政府于1908年修建该建筑并作为领事馆使用。  1917年8月,民国政府对奥匈帝国宣战,中国军警进驻天津奥租界。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该建筑被民国政府收回。在此期间,奥匈帝国共派驻天津领事4任。1949年初,纪锦斋后人以“锦润堂”名义将全部房地产卖到永义公司名下并在院内两座西式建筑之间砌墙一道,又在海河边辟门,从此形成两个院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房产陆续归公。      原奥匈帝国驻天津领事馆建筑面积为1200余平方米,院落占地7.093亩,为奥地利民居风格带花园式庭园的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局部为三层,建筑主入口由方柱支撑形成门廊,门廊之上设有内嵌阳台。建筑外檐为混水墙面,砂浆水泥罩面、断块墙身,房顶设计为坡状鱼鳞石片小万瓦顶青石瓦屋面。建筑内部楼梯为悬挑式楼梯,由石材砌筑而成、每一凳为一块整石料,楼梯在有外力时受力均匀,并通过每凳楼梯的联接点逐级传递,最终传至地面。建筑主楼和侧楼之间由走廊连接。一层设有两个会议室,二楼为办公用房。  
  解放天津会师纪念地  金汤桥作为解放天津会师纪念地,日,在桥畔建纪念碑一座,由此该桥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金汤桥是具有文物价值和历史纪念意义的桥梁,始建于1906年。在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在金汤桥上会师,故其成为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性建筑。  
  为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在金汤桥经过整修并恢复开启功能后,根据海河综合开发改造整体规划和作为人行桥的特点,又在该桥东西两岸兴建了主题性公园。2006年中央军委捐赠两辆退役的军用坦克、大炮,每辆自重35吨,这两辆军用坦克将永久停放在会师园内,感受解放天津胜利会师的历史时刻。      
  天津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系商业步行街。现在属津门十景之一。漫步这条古老街道时,总要情不自禁地寻觅历史的踪迹,体会一下古味、中国味、天津味和文化味,而且非寻不能出情趣。“故里寻踪”一名由此而来。1985年,市政府决定将宫南大街、宫北大街修成古文化街,同时修复“天后宫”。修复后的古文化街全长580米,有近百家店铺以典雅多变、步移景换的建筑风格,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去处。    古文化街的南、北口,各有一座大牌楼。南口的楼匾写有“津门故里”4字,寓示着今日天津市区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而逐渐开发的而且在六、七百年间这里始终是商业繁华地段,常会使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北口的楼匾写有“沽上艺苑”4字,寓示着这里的街貌、店铺、商品,都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尤其是古玩、字画、碑贴、文房四宝和天津民间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足可使人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这两座耸立在街口的大牌楼,以精致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和朴实无华的楼匾题词,扣响游人的心扉,升腾起从历史遐想憧憬美好未来的感情。      街上的近百家店铺门面,皆为清代风格,一律青砖砌体、磨砖对缝,有坡顶、飞椽廊柱的楼阁,也有冰盘檐、挂落板、朝天栏杆的平顶小轩。举目望去,高低相间,起伏有致,各具特色。而到了古文化街中心的“天后宫”前,过街戏楼雄伟壮丽,桅杆旗幡直插云天,宫前广场宽阔豁亮,周围的建筑物也突然高大,使游人的观感从不断变化中形成高潮。    
  天津古文化街经营店铺          
  天后宫  天后宫原名叫“天妃宫”,这座古庙是海神庙,它所供奉的海神娘娘,在史书和传说中都真有其人。史书记载着她姓林,是宋代福建莆田湄州岛人,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卒于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因出生后一段时间不会哭,故起名林默。她生在海岛,娴于水性,遂有一个美丽传说流传在民间:“能乘席渡海,云游岛屿间,人呼神女,又曰龙女”。在宋代,我国的航海事业虽有较大发展,但在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条件下,海上安全无保障是严酷的事实。广大从业者幻想有一种超人力量,来保佑他们平安地飘洋过海,林默的一些传说,便很自然地被选中作为超人力量的偶像,成了他们心目中的“保护神”。"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这是天津人对城市发展的通俗而生动的说法。天后宫是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它和古文化街一样,也是天津民俗文化的发祥地与摇篮。          现在的天后宫内设有天津民俗博物馆,在庙内两侧厢房陈列,介绍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和变迁,陈列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及各种民俗造型(婚礼仪仗、服饰等)、清代水机等文物。  
  天后宫戏楼  戏楼为过街楼式建筑,坐东朝西,楼下为低矮的通道,西向宫前小广场,东连宫前大街,前行可通海河。戏楼前脸两侧是明柱,台口设护栏。天幕正中的位置镶六角形透窗,上悬“乐奏钧天”四字横匾。北侧有上场门,横额“扬风”,南侧有下场门,横额“扢雅”。  
  玉皇阁  玉皇阁位于南开区玉皇阁大街,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原为一所道观。原建筑群体包括山门、牌坊、大殿、配殿、钟鼓楼、六角亭、清虚阁。现仅存其主体建筑清虚阁。清虚阁也叫玉皇阁,阁东西阔五间,进深四间,分上下两层,上层周围有回廊环抱,可登临凭栏远眺。阁顶前檐下悬有康熙辛巳秋月(1701年)恭亲王书“清虚阁”匾额一方。阁的二层楼内有玉皇铜像一尊。阁顶为九脊歇山式,中心用黄琉璃瓦,边侧用绿琉璃瓦,在红色栋额之上,绿衣仙子簇立,龙凤走兽飞腾,显得宏伟壮观,别具风采。  
  通庆里  通庆里位于宫北大街东侧,是一条青砖灰瓦的小巷,若不留意会将它忽略过去。已近百年的昔日民居通庆里,是在古街再次“升级”时恢复重建的。这条里巷虽然不算深长,却是眼下天津最具规模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里巷。小巷两头各有一座过街的三层小楼,给穿行于巷中的人几分幽深之感。这里的徽式风格与津味特色加上西洋建筑的构式,形成了一处感受旧时津卫“中西合璧、南北交融”风貌的地方之一。        
  楼主辛苦,愿同你分享。
  @快乐的猫M 71楼
14:22:44.0  楼主辛苦,愿同你分享。  -----------------------------  谢谢,我会把我去过的地方陆续发出来,与广大网友共享祖国的美好河山和人文景观。  最近去了天津的一些地方先发出来,以后把其他省市区的一些照片按照时间顺续陆续刋发
  北安桥  北安桥始建于1973年,全桥三跨,跨经为93米,桥跨为24.8米,改造后原桥抬升1.5米,原桥两侧各加宽9米,在原桥台两侧各加跨4米的亲水平台,改造后的北安桥体现了古典式建筑风格,设计造型高贵典雅,婀娜多姿,别具特色,桥头雕塑采用西洋古典表现形式,吸取中国传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桥墩雕像为青铜正面装饰盘龙,桥栏柱基上为四尊舞姿各异的乐女、金光闪闪,造型高贵典雅。手中分别抱着不同的乐器,琵琶、笙、萧。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路面为花岗岩铺装、宝瓶式石材栏杆,改造后的北安桥是古典与时尚的完美结合体,以其特有的风格,成为海河上的又一亮点。      
  狮子林桥  狮子林桥是中国天津市连接南开区与河北区的一座桥梁建筑。始建于1954年,长96.6米,宽39.8米,是中国公路桥梁建设上最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技术的一座桥梁。狮子林桥因河北区的狮子林大街而得名,桥身外形秉承了天津河北区的整体欧洲风格,与桥头的河北区的望海楼法国教堂以及河北区的法桐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是游泳爱好者的乐园。      
  望海楼教堂  望海楼教堂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坐落在河北区狮子林大街海河北岸,旧称圣母得胜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遗址。  天津望海楼教堂由法国天主教会所建。1870年6月,因法国天主教会拐骗残害儿童,教堂被天津人民烧毁,这就是民间传说的“火烧望海楼”,是一次以反洋教为中心的反帝斗争,史称“天津教案”.事件发生后,清政府却杀害了16名爱国群众,赔银40万两。1897年法国天主教会重建教堂。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教堂第二次被焚。1904年第二次修复。原建的教堂系仿巴黎圣母院形式,为砖木结构哥特式建筑,正面有3个塔楼,呈笔架形状,中间为钟楼。天津望海楼教堂是一座具有哥特风格的建筑,为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青砖墙面,尖拱式门窗,入口两侧设有扶壁,内部有三道通廊,中廊稍高,侧廊次之,属巴西利卡型。另有平顶的塔楼,后来又在礼拜堂四角设立了小角楼。      
  华世奎故居  华世奎故居位于胜利路389号。建于民国初年,是一座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砖木结构意式风格楼房,是当年意租界16座尖顶形建筑之一,楼顶为瓦楞板结构,坡式瓦顶,上筑阁楼开老虎窗,气势蔚为壮观。华世奎为津门书法八大家之一,清末宫拜三品衔军机领班、内阁丞,袁世凯任总理大臣时升正二品。民国成立后,同严修组崇化学会,主其事。退隐天津居住,购得此楼,日军占领天津后,搬到意租界的这座小楼里,常居二楼北房,在大间书房内书写了大宗书法珍品,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手书的"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字大1米,苍劲雄伟,可谓其代表作。书法作品小至蝇头小楷,大至径尺以上榜书,结构都很凝重舒放,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阎家琦旧居  阎家琦旧居位于胜利路沿街东侧, 欧洲古典风格建筑,二层带地下室。2007年修复。阎家琦直隶临榆人,1937年天津沦陷后,任伪天津警察局局长。开国少将解方是其女婿,与张学良的胞弟张学铭同窗,1930年任天津保安总队队长参与平息天津便衣队暴乱,曾一度居此宅,并获阎家琦掩护。    
  卢鹤绂故居  卢鹤绂故居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由其父卢景贵建造的,两层局部三层带地下室,临街的三楼上设有其书房,卢鹤绂故居位于天津胜利路403号,该建筑目前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卢鹤绂是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有“中国核能之父”称号。    
  程克旧宅  程克是原中华民国内务部参议、总统府咨议、内务部长、原天津市市长。程克旧宅建于1912年,是程克在天津意租界的旧居,坐落于河北区进步道80号至82号,该建筑目前为一般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程克旧宅总建筑面积为1727.9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三层意大利田园住宅带地下室。建筑楼顶部饰有欧式浮雕,建筑于2006年被修复。      
  梁启超旧居、饮冰室书斋  梁启超旧居、“饮冰室”书斋位于河北区民族路44-46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现为纪念馆,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和学者,清末与康有为共同发动“公车上书”,主张维新。辛亥革命后先后出任司法总长、财政部长等职。1915年定居天津。他反对袁世凯称帝,并与云南督军蔡锷在天津共同策划反袁武装起义;在五四运动中倡导“诗界革命”、“小说革命”和白话文。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旧居位于河北区民族路44号,建于1914年,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设有地下室),设有开敞柱廊,东侧转角处的八角形角楼成为最主要的竖向构图。          
  “饮冰室”书斋位于民族路46号,建于1924年,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设有地下室)。建筑平面布局为“凹”字型,强调对称构图,装饰较多且造型复杂。建筑体量厚重敦实,带有古典主义色彩。首层为其书房,二楼做卧室和会客。梁启超后期著述均于此完成。        
          饮冰室书斋
  从今天起介绍五大道风情区
  五大道风情区  五大道地区是天津小洋楼的聚集地,这些小洋楼大多已有百年历史。五大道是指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长方形区域,共有22条路,总长度17公里。依照沿东西向南到北分布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等统称为“五大道”地区。这里拥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花园式洋房2000多幢,其中风貌建筑和名人故居300多处,被誉为的“万国建筑博览馆”,“五大道”已成为天津小洋楼的代名词。        成都道风貌建筑
  成都道风貌建筑      
  重庆道风貌建筑        
  重庆道风貌建筑      
  常德道风貌建筑      
  常德道历史风貌建筑      
  很早没有发帖子了,接着再发一组天津五大道的风貌建筑。
  很早没有发帖子了,接着再发一组天津五大道的风貌建筑。
  常德道历史风貌建筑        
  常德道历史风貌建筑    
  大理道历史风貌建筑  大理道是天津市和平区的一条景观道路,东北到新华南路,西南到西康路,全长1745米,南北两侧分别与睦南道和常德道平行。大理道属于著名的五大道地区。  大理道原名新加坡道,属于天津英租界,修筑于1929年。大理道所在地域原是一片沼泽洼地,英租界工部局在1903年获得这片土地后,于1919年至1926年结合海河清淤工程,进行填筑,使之成为适合城市建设的用地。1929年修建此路。此后,两侧迅速形成大片高级住宅区,绿化良好,建筑风格属于各种不同的欧洲式样。中国政府接收天津英租界后,将其改为大理道。    
  大理道历史风貌建筑        
  大理道历史风貌建筑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方米换算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