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是什么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前期和后期分别是什么事件

[中考历史]2012届中考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课件[人..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考历史]2012届中考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课件[人教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当前位置:>>>>>>>>>>>>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邓小平的革命实践活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南方谈话,影响深远;“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这些内容介绍了不同时期的邓小平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和精辟的革命论断,从而说明邓小平不愧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是他使中国由落后的状态走向腾飞。本节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大,理论性强。与内容有关的图片、资料较为丰富,并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建议在教学中适当拓展,使学生在整体上对国情、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形成正确的认识,加深理解。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高度概括地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主要功绩。文字部分重点介绍改革开放时期的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率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旨在说明这位世纪伟人在20世纪后期改变了中国历史命运。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观察插图,然后向学生提问。问题一:通过阅读引言,观察插图,你能分析、概括出哪些要点?问题二:怎样具体理解邓小平怀着“坚定的信念”领导中国人民开始新的长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教材以邓小平在中国革命过程中“三落三起”为脉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后的三个阶段,介绍了邓小平的主要革命活动。整体上说明了邓小平能够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革命路线,同“左”倾错误路线作坚决的斗争。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能够从实际出发不断纠正由于经验不足所造成的失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邓小平
(2)文化大革命中的邓小平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由于建设经验不足,导致“左”的错误思想出现并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表现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邓小平等一批老干部经过调查研究,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赞同“包产到户”的主张,但是这些主张在后来的北戴河会议和八届十中全会上,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反映。1966年8月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将矛头直接指向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同志。1967年7月江青等人又策动对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等人的批斗。此后,邓小平被“打倒”并被送到江西南昌市郊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从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他在这里度过了3年多的艰难岁月。这是邓小平被作为“中国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第二次被打倒。
1973年邓小平戏剧性地突然露面,曾使中外惊讶,舆论关注。这就是邓小平的第二次复出。1975年1月,四届人大召开以后,周恩来病重住院治疗,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实际开始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他坚决同江青集团作斗争,努力抵制“左”的错误,坚持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由停滞、下降迅速转向回升。
(3)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后的邓小平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实际上是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从一开始,“四人帮”就猖狂反对这种整顿。毛泽东也不能容忍邓小平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做法,于是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刚刚稳定的形势又陷入混乱。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国各族人民无限悲痛。北京各地群众利用清明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悼念周恩来、痛斥“四人帮”的强大运动。其中,以首都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抗议活动声势最大。这就是“四五运动”。这场运动遭到“四人帮”的残酷镇压。邓小平被诬为“天安门事件”的后台,再次被打倒。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努力下,邓小平再次复出。1977年7月,在北京召开十届三中全会。全会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的决议。此后,针对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继续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路线,邓小平领导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由于本课涉及的史实较多,不可能补充更多内容,建议教师采取指导学生阅读本目教材,并按留学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过渡时期、全面建设时期、文革时期和文革结束后几个阶段,提炼邓小平的主要革命活动,列出表格,结合教材内容可以请同学阅读“历史纵横”的内容,以增强学生对伟大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感性认识。
第二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教材主要分两个阶段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领导下思想领域拨乱反正的过程。其一是邓小平同志领导进行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为后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二是在1981年召开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并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为什么要进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华国锋坚持“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两个凡是”错误方针,致使文化大革命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前后,邓小平、陈云等一大批老同志亲自宣传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于是,开始了党在思想、理论上规模巨大的拨乱反正工作。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文章鲜明地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从6月到11月,这篇文章在全党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展开。这场大讨论,促进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2)十一届六中全会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迅速展开。
1981年6月27―29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全会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建议教师把关于真理问题讨论的背景作为教学重点,可以运用讨论法,结合“学思之窗”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两个凡是’”?在此基础上加深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十一届六中全会的相关问题。
第三目“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材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核心,抓住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三个方面,介绍邓小平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邓小平新时期做出的又一历史性贡献。
(1)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亟待重建,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工作亟待恢复。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党和政府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邓小平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全会还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自此开始创立。
(2)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是我们从苏联借鉴过来的经济体制却严重束缚、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原有经济体制不能迅速推动科技进步,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改革经济体制也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
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概括起来分成两步走,其一是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从1985年开始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形式;其二是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3)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含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对外开放的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进一步拉大,为了少走弯路,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智力,有必要开放;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底子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后,资金不足问题大大束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引进国外充足的资金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强友好往来;派遣留学生;先后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经济特区,开放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和先后建立珠江三角洲等5个沿海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原因:首先,改革开放后,在引进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同时,外国的腐朽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进入我国;其次,极少数人想摆脱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想也浮出水面。对此邓小平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了保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这一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论性也较强。建议教师明确本目的基本要点,以要点为纲,采用组织学生讨论、列表格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史论结合。突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内容。
第四目“南方谈话,影响深远”
教材从背景、基本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介绍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突出强调了“南方谈话”的内容,反映出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胆识和魄力。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第一,东欧剧变。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社会制度发生改变;第二,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1989年,中国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强国之路怎样选择?改革还要不要进行下去?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到南方考察,在从武昌到深圳、珠海和上海的路上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本内容: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并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的论断;第三,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要警惕右,但是主要要防“左”。第四,提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第五,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第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这些谈话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影响极为深远。
建议教师采用讲授法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世界范围内遭受挫折,并正确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中国的政治风波。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内容,概括出南方谈话的基本观点。
第五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
教材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建立,但是祖国统一还没有最终完成。为此,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并在香港、澳门问题上成功加以运用。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含义:这一构想主要指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针对台湾和港澳地区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包括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他谈到用这一构想解决香港问题。后来,邓小平在一系列讲话中,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中,关于特别行政区的明确规定,它为实行“一国两制”提供了法律依据。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政策,这表明中国领导人的设想已成为一种国策而具有了法律效力。这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的历史、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成功运用:关于香港的回归。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揭开了两国关于香港前途问题谈判的序幕。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年通过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把“一国两制”的方案进一步具体化了。1985年5月,两国政府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终于获得解决。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了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也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
关于澳门的回归。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在北京签署了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告四百多年来遗留下的澳门问题得以解决。1999年12月20日凌晨,澳门交接仪式在澳门举行。继香港之后,澳门也回到祖国怀抱。
建议教师首先提问学生,明确:什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针对哪些情况提出?可以运用讨论法分析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据此加深理解教材内容。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第一目“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的教学。由于这一目主要叙述的是邓小平的革命活动,跨越的时间长,涉及的史实多,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抓住四个环节,即参加革命初期的邓小平和三次复出。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关于第二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对实事求是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关系的认识,即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正是革命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教师可以首先设问什么是实事求是?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进一步提出为什么要强调实事求是?解决“两个凡是”。那么怎样才能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此,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坚持实事求是的实际意义?最终纠正了“左”倾错误,正确地评价毛泽东思想。
关于第三目“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教师可以明确指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新的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社会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为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那么经济建设中束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有必要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关于第四目“南方谈话,影响深远”的教学。为了明确南方谈话的重要性,教师应重点讲清楚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明确什么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及我国发生在1989年的政治风波,然后请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本要点。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分析南方谈话的深远影响,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挫折的紧要关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有力地加快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影响极为深远。
关于第五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的教学。为了加深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政权交接的录像片,引导学生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前的政治状况,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哪些领土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和澳门为什么会回到祖国的怀抱?“一国两制”针对什么问题提出及其基本含义?我们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进而高度概括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讲到“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时,可以指导学生列表格。
案例二 讲到“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教师可以首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提问,(1)这首歌曲的名字?(2)为什么使用这个名字?(3)唱响的是哪一年的春天?进而加深理解开始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案例三 讲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之伟大构想时,播放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时,政权交接的录像,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设问这是香港回归的场面,我国还有哪些地方没有成为中国行政版图?展示1997年以前版中国行政区划地图,指导学生读图并请同学们指出。提问针对这些地区的回归,我国采取了什么方针?以此加深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解。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在已经被打倒的情况下,邓小平为什么仍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解题关键:邓小平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
思路引领: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答案提示:邓小平同志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具有为天下人谋永福的远大政治理想,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正像邓小平本人所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你怎样看待“两个凡是”的主张?
解题关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思路引领:这一观点错误在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答案提示: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拨乱反正的工作出现了徘徊,为全党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设置了重重障碍。事实上,“两个凡是”就是要延续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错误。
3.你认为“一国两制”是不是解决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解题关键:“一国两制”首先是一个国家,在一个国家内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思路引领:台湾、香港、澳门是历史遗留问题
答案提示:“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在中国国内可以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由宪法作出各方面的规定和保障。两制并存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充分考虑和照顾到了各方面的利益,有利于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和繁荣。“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一国两制”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和最佳方案。
4.对邓小平的谈话,你怎样理解?
解题关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思路引领: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提示:实践出真知,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才可能找到符合客观实际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反之,必然违背实际情况,导致工作的失误。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叙述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前期的主要活动
解题关键: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前期
思路引领:主要革命活动
答案提示:参照案例一。
2.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解题关键:邓小平同志规划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新时期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思路引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案提示: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地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82年,党的十三大上,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规划了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并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坚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路线。所以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继毛泽东之后最伟大的历史人物。邓小平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他果断地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实现党和国家历史的伟大转折,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功地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学习延伸
探究活动(略)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邓小平的用人原则
要提一下干部政策。总的是又红又专,红专结合,管工业的一定要专。一个令人高兴的情况是确有一批司局长和一些副部长比较强,并且懂得业务。省、市也有一批这样的干部。要把这些人放到企业(中小企业,不一定大企业)中去当两年厂长,然后再上来当部长、副部长。这样,我们就会有一批又红又专的强的领导骨干,我们的管理水平就会大大提高。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前途,在组织上要采取这个政策。
──《立足现实,瞻望前途》(1963年8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36页
有的人一头钻到科研里面埋头苦干,应当鼓励。如果这也成了一条罪状,那怎么行?他们可能有些缺点,领导工作者要经常同他们谈谈心,政治上思想上帮助带动。不要求全责备。毛泽东同志说过,要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态度。
──《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77年8月8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51页
毛泽东同志提倡知识分子又红又专,鼓励大家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表示他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按政治标准来说,就不能说他是白,而应该说是红了。我们的科学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这固然是专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红的表现。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2页
今后选拔干部要严格。对于那些搞打砸抢的、帮派思想严重的、出卖灵魂陷害同志的、连党的最关紧要的利益都不顾的人,决不能重用。对于看风使舵、找靠山、不讲党的原则的人,也不能轻易信任,要警惕,要教育,要促使他们改造世界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8页
用人的政治标准是什么?为人民造福,为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积极贡献,是主要的政治标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1页
选干部,标准有好多条,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拥护三中全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一条是讲党性,不搞派性。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2页
邓小平: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1975年3月5日)
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第一步到1980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到20世纪末,也就是说,从现在算起还有25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大局。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77年5月,邓小平在同王震等人的谈话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了。邓小平设想要在大力把科技搞上去的同时,必须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抓到中学、大学。他希望能在20年内大见成效。为此,邓小平大声疾呼: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
──苏杭编著:《走向辉煌──历史巨变与邓小平》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2.课文注释
早期的革命生涯
1920年10月,年仅十六岁的邓小平(学名邓希贤),满怀“工业救国”的热望,和八、九十位同学一起乘坐法国邮船“鸯特莱蓬”号,远渡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到法国后的所见所闻,与他原来出国留学时的愿望相反,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不得不花大部分时间去打工。他先后当过克鲁梭钢铁厂的轧钢工、巴黎比扬古雷诺工厂的钳工和哈金森橡胶厂的雇员,以及火车司炉、饭馆杂工,收入仅够糊口。后来邓小平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每天我能买得起一块羊角面包和一杯牛奶时,我总是感到很高兴。”仅有较短时间到巴耶中学、夏狄戎中学等学校读书。然而,就是在这种艰难而又紧张的环境中,他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走上革命道路。
当时的法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革命运动风起云涌,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思想广为传播。邓小平受赵世炎、周恩来等革命青年的影响,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各种政治宣传活动。1922年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来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青年团旅欧总支部的领导成员之一。在此期间,他参与编辑了油印杂志《赤光》(原名叫《少年》,是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组织的机关刊物),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以帮助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的中国留学生学习理论。邓小平既当编辑,又当作者,还负责刻蜡纸和油印。因为他刻写的字迹端正有力、落落大方和设计的版面精巧美观,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油印博士”。1925年,他受命出任里昂区党的特派员,负责领导该区的党团工作和华工运动。
后来由于法国当局对革命运动的破坏,旅欧各国的中国党团员有很多人分批离法转赴苏联学习。1926年1月,邓小平从巴黎经柏林到莫斯科,先进东方大学,不久转到新办的中山大学读书。这是一所以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学,专为中国革命培养输送人才,全称是“孙逸仙劳动大学”,简称中山大学。在第一期六百多名学员中,既有共产党人,也有国民党人。邓小平与当时只有15岁的蒋经国编在同一个班级,而且排队时两人时常站在一块儿。两人在中山大学同窗共读一年,关系十分密切。蒋经国时常称邓小平是“大哥”、“学长”。邓小平回忆道,蒋经国在中山大学里“学习得不错”。邓小平在莫斯科读书近一年,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善于用所学的马列原理解释中国革命问题。一些独到见解,常常赢得同学们的称赞。
──郝智慧著:《邓小平军事生涯》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冯玉祥曾召开过一次会议,在会上表示将要反共“清党”。这时,邓小平立即站出来连喊3声:“打倒蒋介石!打倒蒋介石!打倒蒋介石!”敢于这样做,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那时候,有谁能知道冯玉祥会怎样对付共产党?几十年后,邓小平回忆说:1927年蒋介石清党的时候,别人都在杀共产党,他(冯玉祥)对我们的态度还是比较缓和的,礼送出境。“礼送出境”的共产党员大约有240多人。冯玉祥将他们用一个闷罐车皮拉到武胜关,让他们下车,即算了事。邓小平没有同这些人一起行动,而是在6月底的某个时间离开了西安,经郑州到武汉寻找中共中央去了。
邓小平到达武汉即向中央军委报到。也是在这里,为了适应党的秘密工作需要,他开始使用“邓小平”这个名字。邓小平报到后,担任中央秘书工作。领导他的中央秘书长也姓邓,是邓中夏。邓小平到达武汉时,正是中国革命面临极大困难的转折关头。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于7月中旬即不再视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是五人常委:张国焘、周恩来、李维汉、李立三、张太雷。很快,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南昌起义。周恩来、李立三、邓中夏等相继到南昌去了。李维汉继任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则在李维汉的领导下工作。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作为中央秘书长,邓小平不仅要协助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等领导人处理中央日常工作,还要列席和参加中央各种会议,负责处理文件、电报、交通、经费、会议安排等。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需要不断地变换居住地点和姓名,住处一个月半个月就要更换一次。为了秘密工作的需要,中央领导人之间都互不知道别人的住地。掌握和安排所有中央负责人、各处中央秘密机关的地点以及联系办法等绝密情况的只有邓小平。为了工作方便,邓小平开过杂货铺,当过杂货铺老板,还当过古董店的老板。他时而西服革履,时而长袍马褂,去平民居住的地方就换上工人衣服,到上层人士公馆别墅就身着礼服像个官僚绅士。一年多的秘密工作,使邓小平养成了思维严谨、处事细密、当机立断、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邓小平做中央秘书长的一年多时间内,中共中央在上海的安全工作一直是很出色的,这无疑与邓小平的精明强干、机灵聪慧密不可分。
──苏杭编著:《走向辉煌──历史巨变与邓小平》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指挥渡江战役
淮海战役胜利后,邓小平和陈毅到西柏坡参加七届二中全会。会后,毛泽东对邓小平说:渡江战役就交给你指挥了。1949年4月20日20时,渡江战役按预定计划开始。在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东、中、西3路大军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的长江防线上全线出击,强渡长江,一举突破长江天险。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从南京总统府的旗杆上落下,代之以共产党那鲜艳的红旗。邓小平和陈毅走进总统府几十年后,邓小平的女儿毛毛问父亲:“你们在蒋介石的总统宝座上坐了坐吗?”邓小平微笑了:“总要坐一坐嘛!”南京解放之后,邓小平、陈毅指挥部队横扫江南,直通上海。5月27日,上海战役结束,歼敌15万人,上海获得了新生。
──苏杭编著:《走向辉煌──历史巨变与邓小平》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文革”中谪居江西
1969年10月的一天,南昌市郊的向塘机场,降落了一架飞机。汽车拖着舷梯靠近了机舱。邓小平、卓琳和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走下了舷梯。从此,他们开始了长达3年多的谪居生活。这是一段异常艰难的日子,但是,邓小平丝毫没有松懈自己的斗志。虽然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沉默中度过的,但他的大脑并没有停止思考,他在忧虑,在为中国今后的发展而忧虑。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在“文化大革命”艰难的岁月中,这个小厂却同20世纪中国的一位世纪伟人──邓小平,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邓小平在江西安顿下来之后,他和卓琳被指定在这个小工厂参加劳动。邓小平到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参加劳动,这是工厂的工人们根本没有想到的事。在邓小平还被冠以“党内第二号走资派”大帽子的情况下,这个小工厂的工人们对邓小平的到来,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尽管如此,工人们还是以他们那诚恳正直热情的态度迎接了这位遭受极不公正待遇的老人。
邓小平在劳动中赢得了工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的工人师傅们在那是非颠倒的岁月里,以自己所能尽的最大努力来使这位在党和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所谓“党内第二号走资派”减少痛苦,能够生活得安定一些。他们确实这样做了,并且做得还不坏。在邓小平到工厂劳动的前夕,工厂处理了厂里谁也惹不起的一个“造反派”。有一次开会,这个“造反派”带头呼口号,把“打倒刘”喊成了“打倒毛”。事出后,工人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将他调离了新建县。这无疑是有利于邓小平来劳动时保持厂区的平静的。
邓小平的沉默具有惊人的力量。毛泽东发现他这种性格后,曾说他是“绵里藏针”。确实,每一个了解邓小平的人都知道:邓小平的任何个人与家庭的痛苦,都难以从他的外表上看到点滴痕迹。邓小平具有超乎寻常的战胜困难与痛苦的毅力。然而,能够战胜困难与痛苦并不意味着他不曾感受到这些困难与痛苦,相反,他的心灵所感受到的比平常人要沉重得多。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所带来的不幸与巨痛,便在邓小平脑海中一幕幕闪现,使他难以入眠。个人的屈辱、家庭的不幸、国家的动乱、人民的灾难……一桩桩、一件件,不停地在他的脑海里出现。他为他所爱着的党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焦虑,为远离自己的儿女们担忧。但是,邓小平以坚强的毅力,顽强地支撑着、坚持着,怀着一颗永远不变的赤诚之心,默默地与困难和痛苦抗争着。而工人师傅们所给予他们夫妇俩的信任和关怀,向他们表示出的无价的友情,常常使他遭受创痛的心灵得到无限的慰藉。
──苏杭编著:《走向辉煌──历史巨变与邓小平》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公共食堂,是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产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当时被称为“共产主义的创举”。但邓小平恰恰是抓住了群众最不满意的公共食堂问题,开始了他在城镇农村的调查研究。1961年4月7日到21日,邓小平深入到京郊顺义县,亲身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到顺义后,首先抓住食堂问题了解情况,并采取办法着手解决。4月15日,邓小平在北小营召开了田上辇、北小营、仇家店等大队支书、生产队长参加的座谈会,反复询问干部:“公共食堂是吃好,还是不吃好?”当时多数人不敢说不吃好。随邓小平来调查的卓琳由于在上辇村孙旺家住了一个星期,了解实情,就告诉邓小平:“上辇吃食堂是假的,由食堂分粮食,社员自己回家做饭吃才是真的。”邓小平听后高兴地说:“你们村的干部对共产风、平调风顶得好,锅、碗、瓢、盆没有被刮跑,锁没有砸,门没有拆,是很好的事,而且你们村把生产搞上去了,粮食单产1959年达到540斤,比1958年提高60多斤,副业收入3万多元。社员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国家的贡献也大了。你们的好经验应该总结一下,推广下去。”他还指出:吃食堂光荣,不吃食堂也光荣,吃不吃食堂由群众决定。在牛山公社白庙村,邓小平看到食堂已经停火,只养着一头20多公斤重的小猪。在深入农户访问时,他看到一位老大娘养着羊,猪圈却空着,便问:“您养羊,为什么不养猪?”大娘说:“还养猪,人还没吃的呢!”
邓小平经过深入的考察了解,觉得问题严重。他在桑园村召开的社队干部会上明确说:“吃食堂是社会主义,不吃食堂也是社会主义。以前不管是中央哪个文件上说的,也不管是哪个领导说的,都以我现在说的为准。根据群众的意见,决定食堂的去留。”在公社、管理区、大队干部座谈会上,一些干部反映说,有些群众愿意办农忙季节食堂,冬季时自己回家做饭吃。邓小平说:“这样也可以,一年农忙6个月吃公共食堂,农闲时自己回家做饭吃,还可以解决社员冬天烧炕取暖的问题,能节省一些煤。”邓小平的指示像春风一样,很快吹散了干部群众心中的积云,吹到了千家万户。第二天,仅上辇村就有250多户退出了食堂,余下的也仅仅坚持了两个月。
──苏杭编著:《走向辉煌──历史巨变与邓小平》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指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是: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报告中强调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告诉我们,不打破思想僵化,不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可见,能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际上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党中央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这是对20多年来党的政治路线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也是建国以来党史上的重要转折。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一再指出: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现代化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他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作重点的转移,而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0年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始终贯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坚持两个基本点不动摇,因而取得伟大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
(3)开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早在1978年7―9月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工作务虚会上,李先念在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就提出了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对外开放的思路和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国务院经济工作务虚会精神和代表们的意见,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改革,做出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决策。这些决策以后逐步发展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改革开放,虽然在当时还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举措,人们的认识还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确实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4)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调整和加强中央领导机构,充实领导成员。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增选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增补黄克诚、宋任穷、胡乔木、习仲勋、王任重、黄火青、陈再道、韩光、周惠为中央委员,以后提请党的十二大予以追认。这是全国解放以来所没有过的临时措施,这一临时措施是根据当时实际情况的变化、工作的需要和许多与会代表的意见做出的。在这次会议上,虽然华国锋仍然是党中央主席,但就指导思想和路线政策的确立来说,邓小平实际上已成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
“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是一个错误的方针。它的内容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一错误方针是由华国锋提出来的,在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的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公布。当时,正是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随着揭发批判“四人帮”运动的开展,广大干部和群众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彻底查清和彻底摧毁“四人帮”的反革命帮派体系;对包括“天安门事件”在内的一大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希望在全党、全国享有崇高威望的邓小平同志和陈云同志尽快出来参加中央的领导工作。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两个凡是”,引起了广大干部特别是老干部的忧虑,如果按照“两个凡是”的方针办事,那么“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就不能克服,人民群众的希望就要落空。“两个凡是”之所以是错误的方针,这是因为:第一、它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第二、它背离了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和优良传统。第三、“两个凡是”的方针,实际上是借口“高举”,把毛泽东同志的只言片语当作不可移易的金科玉律,这本身就违背了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违背我们党所采取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立场。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实事求是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这对我们端正思想路线,完成拨乱反正,保证我们党的工作继续胜利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成为当时最为紧迫的任务。邓小平率先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支持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支持和领导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5月10日,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和《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逐渐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批判了一些人教条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本当作真理的标准,而不是真正理解他们思想中的精髓。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通过这场讨论,全党上下以及全国人民解放了思想,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2)发表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1978年12月13日,在为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强调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他说:“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这个讲话实际上是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正是这个讲话,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终在全党重新确立起来,因此,这一讲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邓小平离开深圳后,又分别到珠海、上海进行视察。他走到哪里,就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哪里。在南巡期间,为使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为廓清中国人民头脑中的迷雾,为反击“左”倾思潮对改革开放的攻击,他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谈话,鼓起了改革开放的东风。他认为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革命。他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他鼓励人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针对阻挠改革开放的“左”倾阴霾,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它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怎样判断改革开放出现的新鲜事物是姓“社”还是姓“资”,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标准: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关系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前途的重要论断,明确回答了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犹如和煦的春风,吹开了在中国上空飘浮着的“左”倾阴霾。
3.学术观点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有的同志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逻辑起点,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划分为形成主题、形成轮廓和形成体系三个阶段,对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但这种分期法有不妥之处,既把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定得过迟,又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看得过长了。我们认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从1975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可以划分为形成、成熟和发展三个时期,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也历经初步确立,正式确立和进一步确立三个阶段。(1)1975―1978年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由于邓小平理论在1978年底已经形成,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才在实际上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三中全会才能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胜利召开。这标志着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已深入人心,邓小平理论已被我们党所接受。(2)1978―1992年是邓小平理论的成熟时期,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初步确立邓小平理论在我们党的指导地位,为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成熟创造了重要条件。邓小平理论的成熟时期经过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大的理论论证、十二大至十三大的理论完善和十三大至十四大的理论体系化三个阶段。(3)1992―1997年是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时期,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四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正式写进党章,以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肯定下来,这反映了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既坚持又发展的科学态度。从邓小平理论形成、完善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正式宣告了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而且初步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这是一场对拨乱反正乃至对整个历史新时期都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国范围的思想解放运动。党史界对这场讨论同拨乱反正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其对于拨乱反正的促进作用等问题,有比较一致的看法。许多研究论著都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拨乱反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如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当事人之一杨西光几次撰文指出,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展开以前,当时《人民日报》和其他许多报纸以及社会舆论已经就教育上的“两个估计”问题,所谓“文艺黑线”问题,“走资派”与老干部问题,知识分子问题等,特别是天安门事件问题,强烈地提出了拨乱反正的要求。而当时有的人则阻止和妨碍这些问题的讨论,并且继续设置禁区。当时两条思想路线的争论,已经在相当范围内展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表的。王洪模等著的《改革开放的历程》一书还谈到:粉碎“四人帮”以后,华国锋等继续坚持“左”倾指导思想,推行“两个凡是”的方针,在思想理论上设禁区,严重阻碍着拨乱反正的进行。因此,批判“两个凡是”,就成为开展拨乱反正的前提条件。而批判“两个凡是”,主要的问题就是应确定检验和评判一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是非的根本标准。所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拨乱反正在触及到指导思想问题时必然要提出并解决的问题。党史界认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不仅对于拨乱反正的深入和成功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且还为后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现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这场讨论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它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大家在研究中还普遍感到,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和引导,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得以冲破阻力顺利展开并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如果不是邓小平和一批老一辈革命家对“两个凡是”的观点及时进行批评,及时提出并反复阐述实事求是的思想主张,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形成、开展并最终发展成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是难以想像的。
孙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拨乱反正的研究综述》,载《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2期
5.参考资料目录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郭大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朱育和主编:《中国革命史通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张岂之主编杨先材本卷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论──从遵义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盖军主编:《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八十年》,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关海庭:《“文化大革命”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朱佳木:《胡乔木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汪青松:《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标志和走向成熟的起点》,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