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个文艺范网名点的名,像鹿九这样的

&b&因为“坚持不懈人定胜天”的寓意本来就是后人附会的。&/b&&br&&br&断章取义的行为都是耍流氓,愚公移山并不是单独的一篇文,而是道家经典《列子》(《冲虚至德真经》)第五卷《汤问》这篇文里的一段话,而《汤问》这篇文,通篇都是万事万物,有极无极,物之巨细修短同异的讨论,是相关道家哲学思想的思辨。而愚公移山这一段,是关于“以天地为一朝,亿代为瞬息。”的时间观之辩,压根和“坚持不懈”没有一丁点关系。&br&&br&看愚公这一段的上下文就知道了,愚公这一段的上文是商汤问夏革:事物的大小,长短,同异是如何体现的。夏革举了好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说事物的大小,先说了龙伯国人钓走了驮着海外仙岛的大鳌,造成员峤和岱舆两座仙山沉没于大海,亿万仙人流离失所,对比了僬侥和诤人非常小来说明大小之辩。接着讲了以五百岁为一季的冥灵和八千岁为一季的大椿树,对比朝生夕死的菌芝来说明时间的长短。然后讲了鲲和鹏本身的相互变化,对比因为观察者自身状态的变化而显得不同的焦螟来说明事物的同异。最后得出结论,事物有各自存在的状态,观察者局限于自身的状态而无法确切的知道其他事物的大小长短和同异。(“生皆全已,分皆足已。吾何以识其巨细?何以识其修短?何以识其同异哉?”《列子 汤问》)&br&&br&接下来就举了愚公移山的例子,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来说明时间观不同的人对于世界认知的不同。历来各家的注、训、解也都写得很明白,这段的实际含义是:愚公的时间观尺度很大,是一个“&b&以天地为一朝,亿代为瞬息&/b&,忘怀以造事,无心而为功”的合乎道的人(晋 张湛《列子注》中对愚公的注解,按照考据学的观点张湛是《列子》一书的实际作者),&b&这句话意为在愚公看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件事在夏革所言的“无极无尽”的宇宙里,只是一瞬间的事,&/b&即万亿代子孙来移走大山不过是一瞬息的事,而智叟是一个“期功于旦夕”(晋 张湛《列子注》),只能看到人的一生这样一个无比微小的时间尺度的俗士,其所见无异于朝生夕死的菌芝眼中的世界。以此对比体现出愚公契合于道,智叟累乎于形的道家思想。最终作为“天”的代表的“天帝”出面派神挪走大山,回归了道家“合于道,顺于天”的理念,“帝感其诚”的“诚”指的并不是被什么坚持不懈的精神的感动,而是指天帝对愚公合乎于道,不惑于物的时空观的赞赏:“去其有形之弊,帝感其诚者,造乎不形之妙。”(宋 政和,见《冲虚至德真经四解》)。&br&&br&&b&通篇和“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没有丝毫关系。&/b&之所以被误解显然是望文生义的结果。&br&(我谁都没黑别给我寄快递!)
因为“坚持不懈人定胜天”的寓意本来就是后人附会的。断章取义的行为都是耍流氓,愚公移山并不是单独的一篇文,而是道家经典《列子》(《冲虚至德真经》)第五卷《汤问》这篇文里的一段话,而《汤问》这篇文,通篇都是万事万物,有极无极,物之巨细修短同异…
&p&先把结论放上来,就一句话:&/p&&p&喝酒容易脸红是基因缺陷引起的,练酒量无法弥补基因缺陷。&/p&&br&&p&以下具体说说这个问题。&/p&&p&1. 虽然有很多人说过了,但还是先说一下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酒精,也就是乙醇,主要是在肝脏代谢,第一步是乙醇被代谢成乙醛,第二步是乙醛被代谢成乙酸,第三步是乙酸被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整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是第一步里面的乙醇脱氢酶(ADH)和第二步里面的乙醛脱氢酶(ALDH)。&/p&&p&所以说酒量是酶决定的,而酶又是基因产生的,因此问题的核心在于基因。知乎上很多回答都提到了ALDH变异,却忽略了ADH变异,这个稍后会提到。&/p&&br&&p&2. 说完了酒精代谢,那我们继续说说脸红是怎么回事。脸红并不是乙醛直接引起的,乙醛会刺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而这两个激素会引起面部潮红、心跳加快等症状。所以喝酒上脸和生气时脸红脖子粗,本质上其实是一致的。&/p&&br&&p&3. 现在说说为什么有的人千杯不倒,而有的人一杯啤酒就脸红。原因很简单,乙醛代谢缓慢,或者产生迅速,都可以导致喝酒容易脸红。&/p&&p&乙醛的产生依赖于ADH的作用,这时候我们就要提一提杜康基因了。杜康基因是ADH1B的一个变种,大约存在于70%的汉族人体内,而在酒量很好的毛子和蒙古大汗身上,极少出现这个基因。携带杜康基因的人,乙醇代谢速度是其他人的13倍左右,因此乙醛在体内迅速产生。如果这些乙醛没有被迅速代谢成乙酸,那么就容易在体内堆积,出现喝酒脸红的情况。&/p&&p&不幸的是,不少中国人都无法将乙醛迅速代谢掉。&/p&&p&这也是基因变异引起的,这个基因叫乙醛脱氢酶2变异体——ALDH2*2。&/p&&p&众所周知,人有一对等位基因,携带一个ALDH2*2 基因的人(杂合子),酶活性只有正常的6%左右;而两个基因全是ALDH2*2的人,酶活性几乎为零。对于后者来说,喝酒几乎是一杯倒的事情,因此这部分人一般滴酒不沾。容易出问题的是杂合子,这部分人也是最危险的饮酒者,虽然乙醛对他们的伤害很大,但由于体内仍然有一点酶活性,因此常常会没有自知之明地勉强自己去“练酒量”。&/p&&br&&p&携带ALDH2*2杂合子的人群,长期少量喝酒的话,食道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的8倍;而若是长期酗酒的话,这个发病率飙升至114倍。关于酒量能不能练这个问题,你们看看这个数据大概就知道了。&/p&&p&更不幸的是,中国人携带ALDH2*2的比率非常高,大约有18%的中国人携带这个基因,其中最高的是广东的汉族,高达31%,而在欧美白人里面,几乎没人携带这个基因。&/p&&br&&p&补充一点,ALDH2基因可用做研究人类迁徙的生物学标记。ALDH2*504Lys基因在几乎只在东亚人群上出现,携带一个该等位基因的人对乙醛的代谢能力就会大幅降低。下面这张图片表示人群中携带该基因的频率,从这张图片(Li et al, 2009.)可以看出中国东南部汉族人群是最高频的。实际上,闽南汉族人中有高达29%的人携带该基因。&/p&&img src=&/a2aecd685f9513_b.jpg& data-rawwidth=&619& data-rawheight=&5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9& data-original=&/a2aecd685f9513_r.jpg&&&p&(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ALDH2*504Lys
allele frequency)&/p&&br&&p&你不需要去医院做专门的基因检测,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自测方法:&/p&&p&第一个问题:你喝完一杯啤酒(大约180mL)后,会不会很快出现脸红?&/p&&p&第二个问题:在你开始喝酒后的头几年,你有没有问题一的情况?&/p&&p&如果这两个问题中的任意一个你的答案是“YES”,那么你就极有可能是ALDH2*2携带者。&/p&&p&中国和喝酒有关的两个关键基因都出现了变异,不上脸都难。所谓的天赋异禀,大概指的就是这么一回事。&/p&&br&&p&4. 最后一个问题:喝酒脸红的人,酒量到底能不能练?&/p&&p&答案是不能,你的大脑也许可以逐渐耐受喝酒所带来的各种反应,比如以前一杯倒,喝了十年之后可以坚持喝三瓶才吐,但是你的胃、食道、肝脏等诸多器官都在日复一日的遭受乙醛和乙醇的破坏,因为你的基因是无法改变的。你能不能喝酒,在你还没出生之前就已经被决定了。&/p&&br&&p&总之就一句话。&/p&&p&不行别逞能。&/p&&br&&p&参考文献:&/p&&p&Li, H., Mukherjee, N., Soundararajan, U.,
Tárnok, Z., Barta, C., Khaliq, S., ... & Kidd, K. K. (2007). Geographically
Separate Increases in the Frequency of the Derived& i& ADH1B*
47His&/i& Allele in Eastern and Western Asia. &i&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i&, &i&81&/i&(4), 842-846.&/p&&p&Li, H., Borinskaya, S., Yoshimura, K., Kal’ina,
N., Marusin, A., Stepanov, V. A., ... & Kidd, K. K. (2009). Refine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oriental ALDH2* 504Lys (nee 487Lys) variant.
Annals of human genetics, 73(3), 335-345.&/p&&p&Brooks, P. J., Enoch, M. A., Goldman, D., Li,
T. K., & Yokoyama, A. (2009). The alcohol flushing response: an
unrecognized risk factor for esophageal cancer from alcohol consumption. &i&PLoS medicine&/i&, &i&6&/i&(3), e1000050.&/p&
先把结论放上来,就一句话:喝酒容易脸红是基因缺陷引起的,练酒量无法弥补基因缺陷。以下具体说说这个问题。1. 虽然有很多人说过了,但还是先说一下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酒精,也就是乙醇,主要是在肝脏代谢,第一步是乙醇被代谢成乙醛,第二步是乙醛被…
首先,按照中国目前普遍的饮食水平和营养标准,印度养活的不是「十二亿人」,而是「一亿人口,十亿牲口」。&br&然后,下文可以看做是对
「为什么印度&b&没能&/b&用29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养活12亿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br&——————————————————&br&下文引自《大目标》。&br&&br&&blockquote&笔者还记得小时候,一到有什么比赛,大家就会吐槽:“中国有十亿人,为什么就拼不过那些只有几千万、几百万人口的国家?”&br&&br&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现代体育是工业化社会之间的游戏,农业社会的人口再多,比科技不算数,比体能也不算数。这里没有瞧不起人的意思,以前旧中国也参加过几次奥运会,连个名次都没拿过。现在的印度人口比中国少不了多少,2008 年奥运会只得了一块金牌。相比之下朝鲜还有两块。&br&&br&人的体能来源于肌肉,长肌肉需要蛋白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食。国家之间比体育,只有能吃到足够多肉的国民才能算作人口基数。肉是粮食变的,牲畜要吃饲料,饲料中大部分是玉米、豆粕、米糠、黑麦、大麦、糙米之类粗粮,没有多余的粮食就没有肉。&br&&br&比如刚才说到的印度,每年的人均粮食产量不到 200 公斤,最近几年更是下降到 180多公斤,比号称“饥荒”的朝鲜或者中国的“三年困难”时期还要少一大截(人均 210 公斤左右),顶多满足口粮需要,自然没有多少余粮养牲畜。&br&&br&当然印度也有人均 7 公斤的肉食量,实际上是几百万富人和一千多万中产阶级在吃肉,也就是印度能和我们拼肌肉的人口基数只有我们的几十分之一,所以我们奥运会上的金牌比印度多近 100 倍。 &br&&br&与我们三年困难时期想方设法进口粮食不同,印度在 2008 年以前一直是粮食出口大国,每年要出口上千万吨。笔者经常去中东,中东的所有超市里粮食区的货架有一多半摆满了印度大米,而且印度大米也是最便宜的。&br&&br&到 2007 年印度人均粮食产量跌破了 190 公斤以后,印度才颁布了粮食出口禁令。不过即便是有余粮出口的年景,印度的人均粮食产量也没有超过我们“三年困难”的时候。经过了三年禁而不止的粮食出口禁令管制之后,印度再次开始出售大米,随即恢复了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的地位,只不过这个冠军并不是什么荣耀。&br&&br&为了有余粮可卖,也为了保证百分之几的富人和中产阶级有肉吃,需要有 1 亿穷人被拐卖作地下奴隶,以便把口粮压缩到最少,另外还有上千万人要到中东去打工。&br&&br&粮食是地里长的,说起农业,中国人什么时候都忘不了说一句“人多地少”。印度的粮食安全问题要比中国严重得多,不过印度的地却并不比中国少。中国前几年说要保住 19亿亩耕地不动摇,这几年又说要保住 18 亿亩耕地不动摇,印度的耕地有 24 亿亩,人均耕地2 亩,比中国要多出一大半。但是现在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差不多 400 公斤,每亩地年产量350 公斤左右,印度的平均亩产却只有不到 100 公斤。&br&&br&单产低不是印度的水土或者气候不好。印度是热带国家,水稻一年三熟,印度全国的平均降雨量将近 1200 毫米,相当于中国最富庶的鱼米之乡。印度自称有 1/3 的国土是“干旱地区”,不过印度给“干旱地区”定的标准足够把我们气死——年均降水是 750 毫米,相当于我们淮河以南和江汉平原——还是鱼米之乡。&br&&br&笔者没去过印度,不过有几次坐飞机经过,不管走哪条航线,不管什么季节,只要天气好,放眼望去印度都是一片翠绿,其实不用坐飞机看,打开卫星地图就一目了然,印度是一片绿,中国是一片黄,巴基斯坦也是一片黄。而且印度人 70%是农民,其中一半是佃农。我们名义上只有一半农业人口,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还在城里打工,家里干活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印度用全世界最多的农业劳动力和全世界最大、全亚洲最好的一块地,自己却处在挨饿的边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关键原因在于化肥。&br&&br&粮食来源于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离不开养分,自然界提供的养分很有限,现代农业主要靠化肥人工补充。中国现在每年的化肥消耗量是 5000 万吨,每亩地要用将近 30公斤,印度只有 5 公斤不到,差出去 5 倍,印度的庄稼差了这么多养分,自然就打不了我们这么多粮食。&br&&br&除了化肥,现在农民种地靠农药、除草剂,灌溉靠水利、水泵,耕地、收割靠农业机械,育秧靠大棚、地膜。综合起来我们现在每年的粮食平均亩产是农业时代的 5 倍。&br&&br&1949 年 7 月 16 日的《人民日报》有一篇通讯,标题叫《迁安、抚宁、卢龙等小麦亩产百余斤 丰收的象征》,也就是说当时亩产百斤就叫丰收。1949 年中国人均耕地是 3 亩,人均粮食产量 207 公斤,亩产不到 70 公斤,这是算上每年套种的豆类、土豆、白薯之后的数字。&br&&br&现在我们拿豆子做点心,白薯当零食,土豆当蔬菜。如果把这些扣掉的话,当时我们的谷物产量只有不到 8000 万吨,人均只有 140 多公斤。而这个时候印度的谷物产量近 6000万吨,人均 160 多公斤。所以当时印度人均寿命是 41 岁,我们才 38 岁。其他社会发展水平也清晰地反映了这个差距:印度的城市化率是 17%,中国是 13%;印度人均 GDP 是 170 美元,我们才 100 美元;印度的发电量是 49 亿度,我们是 43 亿度。在这个数字的背后,印度当时的化肥产量是我们的 4 倍,当然 4 倍也没多少,才 2 万吨。我们当时只有两个化肥厂,使用的是最老的技术,年产量一共只有 5000 吨,肥效还不如一个大城市每年制造的大粪。&br&&br&除了化肥工业,印度还有英国留下的工业基础。钢产量是我们的 8 倍,生铁产量是我们的 7 倍,水泥产量是我们的 4 倍,铁矿产量是我们的 2.7 倍,石油产量是我们的 2 倍,铁路里程也是我们的 2 倍多。说实话,刚解放的时候我们对印度只有仰望的份。 &br&&br&和我们相比,印度的外部环境也好得多。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和东北亚,顾不上南亚,所以美苏在别处大搞军备竞赛,在印度大搞送礼竞赛。整个冷战期间,印度都是要啥有啥,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br&&br&全世界从来没有卖核潜艇的,俄罗斯却把核潜艇租给印度用。美国把战略空军当成心头肉,名字上带“战略”俩字的飞机很少外销,印度却能买到其中先进的 C-17 战略运输机,还是第一大海外用户。不光是美苏如此,德国的看家本事是造内燃机,其中最核心的是坦克发动机,美国都只能买成品,印度却能买到全套技术,只是买了技术也没造出合格的来。&br&&br&现在如此,以前更夸张,1957 年英国向印度提供了“风神”式喷气式战斗机的图纸,1961 年又为印度设计了“胜利”式主战坦克,都是当时相当先进的技术。当这一代英国武器落伍之后,苏联人又送来了更先进的 MIG-21 战机和 T-55 坦克,再之后是 MIG-23 和 T-62,MIG-29 和 T-72,SU-30 和 T-90。 &br&&br&我们解放初期,苏联曾经提供给我们 156 个大型工业项目,基本上都是国防工业和相关零部件、原材料配套工业。后来对印度,苏联也提供了 100 多个大型成套项目,也是引进苏制武器的配套产业,和给我们的东西相比先进很多代,总价值也比给我们的多近 10 倍。之所以项目总数比我们的少,是因为印度看不上苏联的钢铁、冶金、化工、汽车技术,这些行当都是买的西方设备。&br&&br&发达国家对印度的态度是“有钱的捧个钱场”,不发达国家也得“没钱的捧个人场”,别人不说,我们在 1962 年中印战争之前没少给印度帮忙,印度人不知好歹发动中印战争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一个巴基斯坦支持我们,其他穷国都在给印度捧场。教训了印度一顿之后,我们还是把军队撤回到了战前的位置,可谓仁至义尽。&br&&br&既然没有外部威胁,印度作为一个实行多党制的民主国家,自然会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这时候美国为了对抗苏联的“输出革命”政策,针锋相对地搞了一个“绿色革命”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通过让发展中国家购买美国的化肥、农药、优良品种、农业机械、灌溉设施等等,改善本国的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消除穷国爆发革命的土壤。&br&&br&印度当然不会错过这种好事, 20 世纪 50 年代,印度就靠美国贷款购买美国化肥、美国农药,搞起了“绿色革命”。一直到今天,印度仍然是美国化肥农药的最大海外客户之一,也是除美国之外,全世界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产地。&br&&br&20 世纪 60 年代初,印度靠美国的化肥农药把粮食亩产从 1950 年的 35 公斤左右提高到了近 50 公斤,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们这时候正好处于“三年困难时期”,连毛泽东都在吃红薯,还要忍着胃酸公开说好吃,此消彼长之下印度人便趁机挑起了中印战争。&br&&br&如果按照中国人几千年总结下来的历史经验来判断,1962 年的中印战争不管输赢,我们都已经陷入了一个死局。那个时代我们腹背受敌,全世界都在帮印度说话,北约华约两大集团直接送来了军火,第三世界全体打酱油,这说明冷战双方正在对我们进行最后的战略合围。&br&&br&但是很显然,我们没死,还把这个局走活了,一直走到今天这般光景。这其中的道理即便到了今天也还是有一大票人不能理解。不知道有多少知识精英一直纠结在 1960 年前后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之类的口水之中。&br&&br&天灾也好,人祸也好,反正我们走过来了,天也没塌下来,而且路越走越宽,就像上一章里说到中国这几年的高速增长同样让很多人没法理解一样。我不得不说,中国几千年来积累出的治国谋略、生存智慧很多都已经过时了,要不然中国近代也不会混那么惨。&br&&br&&b&大炮和黄油是工业化的一体两面&/b&&br&&br&中国、印度几千年都是农业社会,并没有形成适应工业化时代的思考方式。拿着农业时代的逻辑去理解工业化时代,制定生存发展的战略,必然是南辕北辙,搞不好就会作茧自缚,印度就是这样一个反面教材。&br&&br&1962 年印度看明白自己占了天时。在中国和美苏闹僵之后,印度已经成了美苏的座上客,如果能从中国身上刷出一场胜利来,自己就可以当第三世界的领袖了。当了领袖自然有当领袖的好处,将来代表第三世界和发达国家讨价还价,中间免不了可以捞不少油水,这就是封建社会包税人地主的典型想法。&br&&br&天时是敌人的,地利也不在我们这边,打个比方,藏南地区相当于印度家门口的一堵墙。虽然是高原,不过印度的公路直通山下,印军有多少人就可以上多少人,重炮可以直接拉上战场。印军派了一个军来爬墙头,后面调动的二三线部队更是多达十几万。我们隔着一个青藏高原,交通极为不便,旧中国,直到建国之初,中央政府派个官员去拉萨通常都是绕道印度。&br&&br&这样的交通条件换了一般国家只能得到一条结论:后勤无法支持作战,然后也就罢兵议和了。至少在抗齤日战争时期,西藏地方政府拒绝重庆国民政府订购的武器过境,国民政府就一点脾气没有,只有求美国人空运。&br&&br&解放军虽然忠勇能战,但也只能就地拢拢凑了 1 万边防部队,重武器只有少量无后坐力炮和迫击炮。1 万多边防军和敌方 1 个军辖十几个旅,五六万人的兵力对比在这摆着,地图上那点居高临下优势完全不值一提,更不要说印度后面还有多少部队可以随时增援。仗打到最后一个多月。我们才又调来一个师的援兵,只带来了几门榴弹炮和少量汽车。&br&&br&这并不是我们反应不够迅速,而是需要边行军边修路,实在是已经到了我们后勤能力的极限了。从战后的统计数据也能看出双方后勤补给能力的差距,我军打这一仗总共消耗了 2 万发炮弹和70 万发枪弹,缴获的炮弹倒有 8 万发,枪弹 400 多万发。&br&&br&印军打败仗,也不是因为士兵太烂,印军的主力第四师是参加过二战的王牌部队。二战中这个师在英军序列中从北非打到意大利,英国人每次有自己啃不动的骨头就让印度人上,自己顶不住的时候还是印度人上,以至英国人当年有句笑谈“不流尽最后一滴印度血,我大英绝不屈服”。这个师的锡克旅、旁遮普旅,几乎个个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廓尔喀联队则长于白刃突击这些印度部队作为英军的炮灰,在德军的千锤百炼之下,每个能活下来的都堪称精华中的精华。&br&&br&解放军的重火力和北非、意大利战场上的德军完全无法相比,轻武器比二战时候的德军强不了多少。但是几场战斗打下来,印军这些王牌军全交代了,参加战斗的 9 个旅被歼灭了 6 个,剩下 3 个重创,阵亡 5000 人,被俘 4000 人,我军只损失了 700 多人。&br&&br&为什么这样一场对印度来说本该顺风顺水的战争却打了个一塌糊涂?我军在打仗的时候发现,消灭印军一个旅部,就等于歼灭了一个整旅,打死一个班长,一个班就立即丧失战斗力,士兵顿时斗志全无,甚至乖乖坐在地上等着被俘。印度兵跟着英军打二战的时候就经常有英国军官被打死之后整支印度部队当场不知所措的战例,没了英国主子发号施令,印度部队不但不会继续进攻,也不会有组织的撤退,甚至连撒丫子溃逃都不会,就那么傻愣愣地在敌人的火力下等死或者束手就擒。&br&&br&这只能说印度人是当顺民当到家了,英国人统治了印度 200 多年,英国人以前,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建立的莫卧儿帝国还统治了 200 多年,再早还有一个德里苏丹国,也是中亚人建立的,再往前则是由更早到达印度的雅利安人统治,雅利安人为印度留下了种姓制度,自己是高等种姓,波罗门(僧侣、祭司)和刹帝利(武士、贵族)、原住民则是低等种姓。&br&&br&中国当了 100 年半殖民地,现在还有不少人为汪精卫叫屈,以上海租界里的“民国范”为荣。印度几千年都是殖民地,有点独立自主意识的人不被杀掉也会被气死。剩下的顺民畏惧主子甚于怕死,主子让打仗的时候,可以是最一往无前的炮灰,主子让干活也可以是最勤劳的奴隶。英国人在的时候,印度发展得比“老大中国”强得多,同时还能给大英帝国的世界霸权当地基。主子拍屁股一走,顺民就傻眼了。第一件事就是四处寻找新主子,所以二战之后的几十年里印度既亲苏又亲美,同时还保留着英联邦成员的身份,又当社会主义又当资本主义,对德法日和东欧各国也都笑脸相迎,把资源和市场拱手相让。&br&&br&在同一个时代,中美对立,中苏反目,中国的外援断绝,面对美苏两个虎视眈眈的超级大国,只能靠自己。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样板戏也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于是中国就有了两弹一星,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br&&br&在印度靠美国贷款和美国化肥、农药进行“绿色革命”的时候,一场“靠自己的绿色革命”也在中国悄无声息地发生了。1958 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了 2 亿吨,就算是1958 年有“放卫星”的嫌疑,之前几年中国的粮食产量也已经达到了 1.9 亿吨,但是直到中国爆发本土绿色革命之前,1969 年产量仍然只有 2.1 亿吨。&br&&br&即便那时候在农业上奉行的是“以粮为纲”的政策,把所有非必需的农副产品全都停掉,节约土地和人力来保障粮食生产,但是仅仅靠人的双手,从土里刨不出多少产量来。&br&&br&现在中国每亩化肥施用量近 30 公斤(纯养分),如果换算成养分相同的粪肥,至少需要 1 吨,那时候中国人均耕地 2 亩多,一个人一生产生的排泄物积成肥料也只有七八吨,每年平摊到每亩土地上不过相当于一捧化肥。&br&&br&所以,无论怎么努力,粮食产量必然会卡在这个水平,这不是经济学,只是生物学。 但是从 1970 年起,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开始以平均每年 2000 万吨的速度增加。1962 年我们的粮食总产量是 1.6 亿吨,到 1978 年实行农村承包制改革之前,粮食总产量已经突破3 亿吨,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超过 320 公斤。&br&&br&这个变化是在 1978 年以前发生的,显然不是靠积极性,也不可能是由于中国忽然找到了很多粪。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完全掌握了化肥、农药制造技术,开始大规模建设化肥厂。&br&&br&这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和过往的王朝兴衰相比,这一次中国的粮食产量开始稳定地超过人口增长,中国人从此永远告别饥饿,也将永远告别“一将成名万骨枯”的王朝周期率。&br&&br&现代化肥工业最重要的部分叫合成氨工业,合成氨工业生产氨,氨则是制造几乎所有氮肥、磷肥的基础原料。中国解放前留下两座合成氨工厂,20 世纪 50 年代又建了 4 座,20世纪 60 年代建了 20 多座,到 1970 年总产量也只有 200 万吨,不到现在化肥用量的 1/20。&br&&br&那时候中国人还在饿肚子,为什么不能多建点呢?不是我们不想建,那时候我们实在是没那个技术,想建也建不起来。欧洲人 19 世纪中期就发现了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但是真正建造出能够工业化生产的合成氨装置是 20 世纪。&br&&br&合成氨的原理是我们高中化学课本上的内容,到现在我只记得一个“高温高压”,高温是三四百度,高压是几十到几百个大气压,介于 19 世纪末的战列舰上用的高压汽轮机与 20 世纪的潜艇壳体之间。设备管路需要承受的压力更高,大约是炮管的 1/10,所用的原材料也是和炮管差不多的合金钢无缝管。&br&&br&所以 19 世纪末西方列强造了几十年巨舰大炮,到 20 世纪初就能造合成氨设备了。现在,哪些国家能独立设计建造下潜深度几百米的潜艇,哪些国家也就能建造年产几十万吨的大型合成氨设备,能得到吃不完的粮食。大炮和黄油在工业时代根本就是一回事。&br&&br&合成氨工业最初并不是用来做化肥的,而是做炸药,巨舰大炮就意味着一发炮弹几吨重,两条战列舰对打一个小时要消耗几百上千吨弹药,旧中国全部的合成氨产量也不够一场大海战消耗,列强们对炸药的巨大胃口为合成氨工业提供了一个必须出现的理由。中国在巨舰大炮时代是旁观者,自然也就错过了巨舰大炮时代的技术积累和产业积累。&br&&br&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最大的一条国产军舰是 2700 多吨的“平远”号,很多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材料还是进口的。当时日本最大的国产战舰是 4000 吨,关键零部件同样是进口的,那时候中日之间并没有多大差距。&br&&br&不过,甲午战争我们打败了,赔掉了 2 亿多两银子,曾经在战场上重创日军旗舰,自己中弹数百发,无一处被击穿的“平远”舰成了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绝唱。日本打赢了甲午战争,拿着我们赔的银子去建造新军舰、新大炮,开始积富积强。我们把银子赔光,再也造不起战舰。从此我们所失去的技术积累、产业积累就此成了日本人的发展空间。&br&&br&20 世纪 50 年代,我们从苏联得到了 156 个工业成套项目,其中就有制作炸齤药、大炮、潜艇的工厂,但是苏联人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用这些技术造一座化肥厂,我们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br&&br&经过十几年艰难的探索,到 1970 年,我们的“济南”号驱逐舰和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这两条主战舰艇都使用高性能汽轮机动力,与此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合成氨成套设备的建造技术,随后一口气建了几百套合成氨装置和上千个化肥厂。&br&&br&有了工厂就有化肥,从 1970 年之后,平均每年化肥产量增长 100 万吨, 1975 年之后每年增加 200 万吨,相当于 1970 年的化肥总产量。而在这之前,由于没有突破关键技术,我们建化肥厂还必须进口关键设备,20 世纪 60 年代我们的化肥产量平均每年只能增长 20 来万吨,对应的粮食产量起起伏伏,10 年只增长了 3000 万吨(按 1958 年算),印度同期靠买化肥,买设备造化肥,粮食产量也增长了 3000 万吨。&br&&br&数字是繁琐的,但把这些数字堆在一起,又一次无可争辩地表现出了一个指数增长态势。农业化社会并没有什么指数增长,所以用农业社会的思维做出的政策很难考虑到自己会被别人的工业化指数增长甩掉。&br&&br&农业社会只有一种指数增长:王朝更替的时候,流民的增加是指数式的,这个指数增长总是创造一些历史奇迹。所以我们在被逼无奈的时候,没有放弃努力,而是干脆懵懵懂懂地决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结果奇迹就降临在我们身上。&br&&br&印度几千年都没出过陈胜吴广,不知道啥叫指数增长,不知道啥叫滚雪球,自然就错过了和我们一起打开物质财富指数增长的阀门的机会。&br&&br&工业都是相通的,我们的农药工业、农机工业也按照和化肥工业差不多的路数发展起来。以指数式增长生产出化肥、农药、水泵、农业机械、地膜和塑料水管,保证了中国粮食亩产增长保持在平均每年 10 公斤以上,远远高于人口增长率。与此同时,印度的粮食亩产量平均每年增长不到 2 公斤,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产量增长速度逐渐开始低于人口增长速度,到了印度的 90 后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就算把裤腰带勒断,也不可能再勒出余粮用来出口了。这些数字说明,当我们开始积富积强的时候,印度开始积弱积贫。现在中国的粮食可以吃一半,另一半喂猪、喂牛、喂鸡,自己吃肉。每年吃的肉比印度人多 10 倍,奥运会金牌多得多。&/blockquote&
首先,按照中国目前普遍的饮食水平和营养标准,印度养活的不是「十二亿人」,而是「一亿人口,十亿牲口」。然后,下文可以看做是对
「为什么印度没能用29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养活12亿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下文引自《大…
我要你有什么用&br&&br&作者:周文慧&br&&br&傍晚一个人坐在楼下的烧烤摊子边撸串儿,对街杂货铺老王兴致正高,手里握着个不知哪儿捡来的麦克“咳咳”两声起了《最炫民族风》的调,烤串大哥一边跟着旋律油滋滋地翻肉串儿一边喝彩叫好,这本是一幅世事清和其乐融融的画面,谁知旁边桌上的一对儿情侣突然吵了起来。&br&&br&只见女生腾地站起来,指着男生,一字一顿咬牙切齿地说,你一不带我旅游二不让我享受三不给我花钱四不娶我,我要你有什么用?&br&&br&男生难为情地看了一眼四周,我连忙抓起杯子佯装喝酒,耳朵却支楞起来想要听他怎么逐一反驳。谁知他嗫嚅了半天,说了一句,这不是带你吃好吃的了么?&br&&br&他们面前放了一个托盘。绝大部分肉串都在女生这边。从穿着上看,两人应该也是一对刚毕业没多久的小情侣,工资都不高,发了工资只能在路边的烧烤摊子上改善一下生活。女生大约是厌倦这样的生活状态了,在她条理分明逻辑清晰的指控中男生羞愧地低下了头。一片尴尬的沉默,好在客人不多,大多像我一样佯装认真地撕扯着手里的鸡翅,就着热闹下酒。&br&&br&几天后我回鞍山,留宿在一家相识的家庭旅馆,早晨起来隔壁房间传来打骂声。女生一边骂一边打男生耳光,“我要你有什么用,一天天干啥啥不行,生病了也不知道关心,我要你有什么用!”反反复复就这两句,男生也不还手也不还嘴,只是嘤嘤地哭,这场景太凌乱我没敢往下听。后来跟朋友谈起,说两人已经大四,精力十足,每天晚上打游戏,白天打架,一双奇葩。女生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便是,我要你有什么用。&br&&br&我说,既然没用,还要干嘛?&br&&br&跟张先生吵架,也说过同样的话。彼时我们分别已久,只能靠食欲战胜思念。电话里我说我想吃火锅了。&br&&br&张先生说,那就去啊。&br&&br&我说,我不想一个人去。&br&&br&张先生说,那就找朋友一起去啊。&br&&br&我说,我想跟你一起去。&br&&br&张先生说,别扯淡,你到底是想吃火锅还是想跟我一起吃火锅?&br&&br&我说,想跟你一起吃火锅。&br&&br&张先生说,又扯淡,你到底是想跟我一起吃火锅,还是不愿意自己去吃火锅?&br&&br&我说,不愿意自己去吃火锅。别人都是有男朋友陪,会笑话我的。&br&&br&张先生说,那你是去吃火锅,还是去看别人笑话你的?&br&&br&我一想,也是。但是还是不服气,我说,那我既然可以一个人去吃火锅,去看电影,可以保护自己,可以强大到不需要你,那我要你干什么?&br&&br&张先生愣了一下,反问说,那没有我你就不能好好活着了?&br&&br&我顿时像被点了哑穴。&br&&br&等我已经完全学会打理一个人的生活,处理好闲暇时间,回头才要想一句,两个人谈恋爱,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因为这世界太凶险,一个人身单力薄,需要有一个人来为你打点一切,好让你的日子不至于太过艰难,还是说,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已经满足不了自己透支的消费欲,需要一个人来帮你刷卡付现。你需要一个人无微不至的关心,细致周到的呵护,需要他月月工资卡上交,自己分文不花,需要他惟命是从,必要时又能化身英雄,需要他带你旅行,一览世间繁华,需要他当牛做马,为你却能一掷千金。&br&&br&所以相爱,是因为需要对方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带来的双重安全感,是这样么?&br&&br&可是,凭什么呢?&br&&br&凭什么他要带你旅游带你享受,凭什么他要为你一掷千金当牛做马,凭什么他存在你身边的意义,仅仅变成了有用。原本对方没有义务做的,为你做了,是因为爱。可我们有什么权利将这些变成对方的义务呢?&br&&br&想不明白。&br&&br&带着一定的标准寻找爱情,带着不低的期望值与对方相处,脑海中已经有了对方应该怎样怎样的预想,当对方做不到的时候便要失望,问一句,要你有什么用。其实不过是将原本好好爱自己的义务转嫁给了别人,将原本应该两个人一同努力的责任推诿给了对方。两个本来应该独立前行的灵魂,因为遇见彼此,相互扶持,前行才更有力。而在质问对方有什么用之前何不问问自己,为这段感情,又做过什么事情。适当的示弱表示需要对方是两个人爱情的调和剂,而过分的要求与苛责是不是却成了自私的体现。两个人在一起,带着加倍的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总要好过一个人挂在另一个身上,成为难以前行的负累。如果自己都打点不好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资格要求对方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呢?&br&&br&我要你有什么用,大概是一个人时候过的也挺好,而你的出现,让两个人的世界更好玩儿了吧。
我要你有什么用作者:周文慧傍晚一个人坐在楼下的烧烤摊子边撸串儿,对街杂货铺老王兴致正高,手里握着个不知哪儿捡来的麦克“咳咳”两声起了《最炫民族风》的调,烤串大哥一边跟着旋律油滋滋地翻肉串儿一边喝彩叫好,这本是一幅世事清和其乐融融的画面,谁…
不反一切人类,反个别人类。&br&&br&我就是那个不懂感恩的个别人类,上铺、几个人住一个房间和没得选都让人挺难受。谁让我矫情呢,我就是矫情,我就矫情,不服你咬我啊!&br&-&br&我在某不知名985,四人间有空调阳台独卫,水电网不限,地理位置绝佳。我有心理准备面对宿舍,对学校没有意见。&br&但是难受就是难受啊…&br&(举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你冬天买件便宜短袖花几十块是值啊,商家也不坑你,他只卖短袖啊,全国都这样,他还加绒了,那你也冷啊…然后国外的说我羽绒服好几千你们还不知足…还有人说,我们以前穿背心你还不知足…)&br&没有给过选择权的便宜算不算耍流氓。我是觉得,国内学校常常喊要建设国际一流大学,那么学校再盖类似科学会堂或者发展高大上项目的时候,也让学生宿舍跟着发展一下,让学生体面一些也未尝不可。&br&&br&宿舍床太高了,不能放床垫,睡得全身疼,护栏就那么点高,多垫点东西很容易摔下床。床是什么东西啊,床就是你累了一天回来欢快颓废地往上一摔,不是想上厕所的时候哭丧着爬下来。即使放假我也时常想起爬床的恐惧,简直酷刑啊,行动笨拙不是我的本意啊。那个爬床的梯子(已经包过了),我觉得踩着超疼,感觉自己像傈僳族同胞上刀山一样。&br&不过床高有一点好处,就是冬天开空调,床上特别暖和。早上空调定时开,从此我就告别闹钟了。&br&那个床,只要我稍稍动一下就咯吱咯吱响,是的,有时候我会被自己翻身的声音吵醒。浴室在楼外还算宿舍一部分么,破败得可以,冬天去洗澡直接冻成冷鲜肉。浴室里没有花洒,欢快的水流直接从水管出来。遇到下雨天洗完澡就出来踩一脚泥。住在学校的时候,我真是惶惶不可终日。&br&男生的住宿条件要比女生好。我们学校让研究生住得不如本科生好像有点狠。可怜的学姐们。&br&&br&话说这学期我宿舍有烘干机了,好欣慰,从此告别黄梅天晾不干衣服的恐惧了。虽然有同学抱怨贵,但是矫情的我非常欣慰。起码有进步。&br&&br&我分配宿舍的运气已是极佳,从未遇见奇葩室友。但我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的确确存在其他寝室的同学有的养宠物,有的恋爱睡一张床影响室友休息,有的天天吵架就为了一个鞋架,有的偷东西,偷护肤品就算了,偷衣服什么心态啊,楼下贴满声讨偷衣贼的小纸条。有同学寝室女生开视频,室友脱了衣服去称体重,画面太美。让我先去笑一会。&br&&br&比如一个宿舍有人想早睡,有人想打游戏,有人想看书,有人想练口语,没有人有错啊。再多的包容和忍让也抵不过日以继夜的消磨。&br&&br&有时候是相处的问题,有时候大家“不一样”就是原罪。相爱的人一起都可能住出矛盾,何况一堆天南海北的陌生人。&br&&br&四个人一个小屋就是挤啊,空间有限杂物无限,这要是换了动物界搞不好已经开始残杀了。从人际关系和谐,到能愉快的住在一起,隔着一个天文单位呢。前排匿名用户说得特别到位。&br&&br&我对价格毫无异议。是划算。&br&但是我在国内上学就低人一等了么,必须选1200每年的这种,愿意加价的人又往哪加呢。你说国内高校不知道宿舍该如何吗?我看留学生公寓就挺不错的。&br&如果能有选择就好了,对二人间的需求肯定是存在的,出四人间两倍到十倍的价格,我觉得都值,至少我愿意出。&br&&br&我不是在怨天尤人,我很热爱生活的好嘛。&br&&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640& src=&/c118e271f2a9377fe93ade1cf6a9415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118e271f2a9377fe93ade1cf6a94150_r.jpg&&&br&我能铺地板革贴墙纸,但我不能改床,我只能帮自己到这了。学校要是同意,我愿意好好收拾一番造福学妹。&br&毕竟不是自己家,不能要求别人一样爱护它,我也只能维护自己那一角。&br&&br&你们说国外,那就说内地之外&br&&br&我在HK的宿舍是一千多港币每月,如此寸土寸金的地方,双人间,干净舒适面积足够。对比香港的租房市场,我都要感动流泪了。其实挺省得,free wifi,厨房,各种设施后勤,洗澡的钱摊进去,比内地宿舍能贵多少。&br&&im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src=&/cffcbefa0c733be4a088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cffcbefa0c733be4a088b_r.jpg&&&br&我在美帝类似学生宿舍的双人间,是私人开的学生宿舍,不是学校宿舍。我住的是一千多刀每月,含meal,一日三餐无限制自助,设施齐备。虽然贵,但是我能选一人,两人,三人,四人。(不否认幸遇到奇葩室友的话也倒霉,带男朋友,抽大麻,满地酒瓶。旁边寝室的韩国少女老是带黑哥哥回去…闹得鸡飞狗跳)&br&&img data-rawheight=&1536& data-rawwidth=&2048& src=&/41a56ff15fc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41a56ff15fcc_r.jpg&&我的要求多么简单,墙是干净的,床在地上,浴室在楼内。&br&&br&对美好的向往一刻也停不了。其实房子旧也无所谓,我住过最喜欢的反而是下图没空调的这个。住在这个宿舍的时候,真的觉得幸福极了,让我在这学到吐血都行啊。这世界上的常态是大家需求不一样,有人喜欢宿舍很正常,个别人就是不喜欢。不能改正取悦您,我不抱歉&br&&img data-rawheight=&1800& data-rawwidth=&1350& src=&/ccecb8fc66a757a8a44fb0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0& data-original=&/ccecb8fc66a757a8a44fb01_r.jpg&&国外大学边租房方便。学校周围有大量“针对学生”的住房选择。&br&“我个人”的体验就是出去住是“多事娇气搞特殊”“找房子很难”“一个人不安全”&br&我一直试图在我学校附近租房,周围都是老小区,一个人出去住不太安心。合租的也不好找,最后家长让我就算苦一点也要保证安全。&br&&br&想住学校的留学生公寓比换国籍还难。&br&&br&他们说价钱合适,没错,他们说和其他学校比已经不错了,没错,但是他们怎么说我都觉得住在那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br&&br&我不否认是穷造成了我的痛苦,我也是个易被环境左右的人,所以也不敢抱怨,只能盼毕业。说我出一千港币能在上海租到的请告诉我怎么租,真心实意感谢。只想说风凉话的,请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br&&br&题主在东北出去住很便宜,住宿费献给学校“搞建设”,就当省时间了,花钱买个开心。有一个自己的空间很重要。总是被宿舍环境所累,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不用听什么“你将来会怀念宿舍生活的”,你怀念的是自己的青春,不是那鸡飞狗跳的宿舍&br&&br&-----------------------------------------&br&这篇是我当时处于又要住学校一个学期而充满哀伤的时候写的,现在哀伤结束了心情好棒。我只是不喜欢学生受苦天经地义的论调。尤其什么学生是学习不是来享受的…我们是来学习又不是来遭罪的。为什么大学生就要过得苦呢,这些苦真的那么有必要吗?&br&&br&而且这学期宿舍有进步。我要买了一些东西来提高生活质量,居住体验有提高。我学校的的住宿条件确实在国内算好的,所以我可木有黑学校的意思。&br&&br&每次看到一些学校夏天热得让人上天台打地铺就觉得真是看着很惨。我学校当年不动声色地装空调,有人就说大学生娇气。这种人,真的很烦啊,要说也是学生的父母说。真是不懂什么怨什么仇…自己过不好,也不让见不得别人的生活有改善&br&&br&真是觉得居住环境变差之后,人的气质和精神状态都变差了,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被影响,我现在终于能理解一些人特别想拥有自己的房子即使当房奴也在所不惜的那种感觉了。有钱的同学根本不为这种事困扰,你们骂我也没意思,这些根本算不得肉糜,也不叫挥霍。如果学校改善环境,受益的是家境不够好的同学,我是真觉得有些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态看着捉急,大家都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不应该过得“屌丝”。尤其是年轻的时候,真的。&br&&br&说我娇惯的呢我也不反驳,我是挺娇气的。娇气就娇气呗,因为我从小有很多很多爱啊。&br&-----------------------
不反一切人类,反个别人类。我就是那个不懂感恩的个别人类,上铺、几个人住一个房间和没得选都让人挺难受。谁让我矫情呢,我就是矫情,我就矫情,不服你咬我啊!-我在某不知名985,四人间有空调阳台独卫,水电网不限,地理位置绝佳。我有心理准备面对宿舍,…
如果你没有格斗经验,也可以很好应对突发情况。以下给你一个我训练非格斗人员防身术的技术流程:&br&1、先练跑。保护自己避免冲突。这里的跑是城市巷战跑,不是跑步机,你需要结合上下楼梯等训练。&br&2、再练护。保护你的家人和女友,哪怕让自己受些轻伤,先保护你的女友、老人、孩子。这是男人应该做的。我的训练营有飞行道具攻击的保护技术,打击技保护技术,缠斗保护技术,双人组合攻击(其实当你和一个强者缠斗时,女友的一个杀招可以一击制胜,但是需要训练,我的训练当经常男女多人混合训练,可以体会到在技术运用得到前提下一男加一女可以比一个男人攻击力大出太多,而且女士攻击容易被轻敌忽视,往往攻击效果更好)等……&br&3、如果你不想训练时就打的鼻青脸肿,或者没有太多时间训练格斗技,比如速成的就是学习以色列防身术或军事格斗转置的民用版,短时间强化,防身没问题。&br&4、心理和语言压制。北京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和我是微博互粉,有时也谈论些暴力犯罪&br&过程中的心理控制与语言压制技术,同时在为北京特警总队授课中,我也从街头暴力案件中学到了很多这方面知识。很多情况下,良好的语言压制技术配合防身术控制技能取得不战而制止的目的。很多打斗,有人上去喊两嗓子,就不敢打了。&br&5、无论防狼喷雾还是其它防身工具,在合法的范围内(必须合法,用管制武器自卫很容易过当并吃官司,对方抓住你持有警方管制武器一点就使你在后续的庭审中吃尽苦头)。最好随环境抄武器,比如玻璃,钥匙,椅子(比如用椅子对抗刀棍等我的《实战以色列防身术》中有相应技法),利用墙壁,交通工具等进行反击。——切记,你的自卫工具一定要平时练过,哪怕速成的学习,否则你的神经肌肉没有条件反射,如果反击不当武器被对方抢走,你就倒霉了。
如果你没有格斗经验,也可以很好应对突发情况。以下给你一个我训练非格斗人员防身术的技术流程:1、先练跑。保护自己避免冲突。这里的跑是城市巷战跑,不是跑步机,你需要结合上下楼梯等训练。2、再练护。保护你的家人和女友,哪怕让自己受些轻伤,先保护你…
老谣言,最近几年跟不少人辟谣过。&br&&br&一句话:&u&只要不是过于暴力的操作,不论你用什么方式停车,都不会因此折损车的寿命。&/u&&br&&br&知乎上应该很少有人像我这样暴力对待变速箱了,以下这些操作我都玩过,有些还经常玩:&br&&ol&&li&在各种车速下,排档杆推入P挡&/li&&li&在各种车速下,排档杆推入R挡&/li&&li&以一定车速倒车时,排档杆推入D挡&/li&&/ol&结果呢,反正我从未因此弄坏过任何一台变速箱。&br&&br&正经说一下P挡驻车齿轮的敲击问题。&br&&br&流言的停车方式就是为了避免驻车齿轮敲击。在路面不平,或者停车时刹车刹得很猛的时候,推入P挡松刹车,确实会敲击一下驻车齿轮。因为齿轮有间隙,车子制动于一个非稳定状态,会滑一下,齿轮轻敲然后锁止。&br&&br&首先,这个齿轮不是用来传动的,行驶过程完全不使用,所以就算打坏一两个齿,车子也能正常行驶。然后这么点敲击就能打坏齿轮?请参见我前面的操作1。&br&&br&操作1的结果是:&br&&ul&&li&车速快的时候,这个驻车齿轮锁不住。于是能听见“咯噔咯噔”的敲击声。车速越快,感觉越不明显。&/li&&li&车速慢到一定程度,车能被锁住,能感觉到明显的敲击。&/li&&/ul&驻车齿轮需要多大的力可以锁住,是经过设计的。目的就是不论在任何时候,就算驾驶员犯2乱推排档杆,也不至于损毁车辆。&br&&br&还有,操作1虽然不会马上弄坏变速箱,但是终究是不好的,最好别用自己的车玩……
老谣言,最近几年跟不少人辟谣过。一句话:只要不是过于暴力的操作,不论你用什么方式停车,都不会因此折损车的寿命。知乎上应该很少有人像我这样暴力对待变速箱了,以下这些操作我都玩过,有些还经常玩:在各种车速下,排档杆推入P挡在各种车速下,排档杆…
大胸……【我是认真的
大胸……【我是认真的
真巧,世界上我最熟悉的人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年轻人。&br&我们前几天就工作问题狠狠争论了一番,但其实是我一直攻击她一直MISS。。。&br&我的这位朋友,似乎是个不需要交流的人。几乎不用QQ、微信,不玩微博等社交平台,现实中的社交更是基本为零。她选择留在十线县城,毕业后在家宅了半年终于考到一个事业编制,每月估计一千多块工资。与我同龄,从未有过感情经历,最近已经开始被安排无聊的相亲。接下来大概会找个“合适的人”结婚生子。&br&说到这里大概能看出她是一个非常庸常无为的人,价值观放到知乎估计能被挂出来示众然后喷死……&br&但其实哇,怎么说来着,这货心里有整个宇宙,这个宇宙似乎太浩瀚了,让她对我们沉溺的尘世的一切……毫不在意。不要说什么历尽繁华后返璞归真才是真释然真淡泊了,就跟一群暴发户、明星、社会名流开始学佛修心泡茶搞文化一样假。真的必须承认,&b&有些东西有些人就是不需要经历的&/b&。她不需要经历感情,就写出“&b&千里无姻缘,憔悴同谁老,何付红尘皆自扰&/b&”;她不需要涉足庸扰,就写出“&b&数度浅倦归荒垅,到老不作寻仙梦&/b&”;她不需要酒醉空奢意,就可以写“&b&茅柴黄封同杯饮,反调长歌难自赎&/b&”……简直是我认知中最有才情的人了耶。&br&对了我认识她的时候大概是12岁,她当时邮箱前缀就叫hebuweixin,“曷不委心”,而我到21岁才开始把“自以心为形役”挂签名……以及我至今认为她12岁时写的诗,我到120岁也写不出来。&br&&br&这个人的生活是没有希望的吗?以俗世的眼光来看,是的吧。她一直在一个省钱的穷逼模式,买到8元一件的衬衣非常得意,总是穿姑姑姨妈淘汰的衣服,会斤斤计较异地银行手续费而不取钱(取的话会抱怨半天= =),写小说总写成自娱自乐的小段子,写诗词总要少半阕,读到好玩的就改成耽美同人,还喜欢没事涂鸦出一些山山水水奇怪的东西,也许沉默是自嗨最好的掩饰吧。&br&在这里想贴一下 &a data-hash=&cdd003aee92c24d36ddec& href=&/people/cdd003aee92c24d36dde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石苏& data-tip=&p$b$cdd003aee92c24d36ddec&&@石苏&/a& 的这篇 &a href=&/xiliutang/& class=&internal&&人生第一大谎言:人需要工作 - 西流堂 - 知乎专栏&/a& ,摘一下:&br&&blockquote& 马太福音 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他。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br&《庄子》达生篇也有类似的叙述:“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blockquote&她那样自幼读庄老的人,大概真的是这么活着吧,不追求,不选择,不反抗。我会骂她懦弱,骂她不思进取,骂她极度懒散,但并非是怒其不争,纯属是出于私心:“你既然在哪儿都一样不思进取,为什么不过来陪我,这样你没什么损失,又对我有好处”。&br&比如我本身是一个不赞同这个&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a& 问句的人,但我的私心还是让我用这个帖子去攻击她了,请脑补我张牙舞爪喋喋不休借刀杀人但全部MISS的画面。。。&br&我那天甚至说出了:在一个微信附近的人都叫“随缘”“为爱而生”、签名“猪是的念来过倒”、放眼整个市找不到人说普通话、洗剪吹遍街的城乡结合部,不出五年,我们俩就没有话讲可以绝交了!!!&br&她回答:三年就差不多吧。&br&&br&…………………………………………………………………………………………………………&br&这事本来不了了之。刚才去她Q空间(没错这货是QQ空间忠实用户)翻前文诸散句时,看到了五年前一篇:&br&&b&大杀天方竟,归途亦别图。&/b&&br&&b&雪似昔日胜,天地无江湖。&/b&&br&&b&聚散能有期?渠言俱忘俗。&/b&&br&&b&不过同舟客,相逢醉当涂。&/b&&br&题目叫《赠同舟诸君》。&br&于是就突然明白,并不会没有话讲,她的世界太过天衣无缝,不会被外界左右——任何环境都不会让她变好,也不会让她变差,除非她自己决定走出来……但我们所追求的尘世种种万千繁荣,在她心里,实在是没什么分量——你鄙视别人没有希望,对方却不care啊。&br&最后简单贴一首,以一个奇怪的人做结论吧。&br&&br&&br&&p&&b&平地苍凉四顾生,&/b&&br&&/p&&p&&b&兜天罗致半幕星。&/b&&/p&&p&&b&兴味起时觉味浅,&/b&&/p&&p&&b&一醉侵喉一卮冰。&/b&&/p&&br&&br&&p&&b&评论里很多人觉得这种是理想主义坚守内心非常酷……去你妹的好嘛。&/b&&/p&整体回复下,请看清楚,不要再把人理想主义化了:&br&她一直是对世界“妥协”的,不是吗?她不在乎身边环境的恶劣,不在乎是不是要随便找一个人结婚,和三姑六婆一起抱孩子。你们觉得这样很可怜,但对她来说是无所谓的,因为她对锦衣玉食完美爱情也同样没有兴趣——无论好的坏的,它们同样影响不到她。&br&&b&这人绝对绝对不是一个文艺青年,请停止脑补好不好。&/b&她不仅不是所谓的理想主义,反而始终按照别人安排的路走,从来不努力,不爱学习,不求上进,没有野心,也没什么理想。&br&简单两个字就是“无为”。&br&&b&无为是住在桶里的第欧根尼,不是什么遗世独立的清高妙玉。&/b&&br&&br&&br&&br&&br&这是我在知乎唯一一次关闭评论。&br&因为实在受不了。&br&原因与下图一模一样:&br&&img src=&/1377169aafe724f5f047ad55799f28be_b.jpg&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1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1377169aafe724f5f047ad55799f28be_r.jpg&&
真巧,世界上我最熟悉的人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年轻人。我们前几天就工作问题狠狠争论了一番,但其实是我一直攻击她一直MISS。。。我的这位朋友,似乎是个不需要交流的人。几乎不用QQ、微信,不玩微博等社交平台,现实中的社交更是基本为零。她选择留在十线县…
最怕戏假情真,切莫交浅言深。
最怕戏假情真,切莫交浅言深。
&p&我觉得,&b&当前致力于保护方言的措施,大多本质上都是在毁灭方言&/b&。&/p&&p&方言的魅力在于它是多样的、没有标准的,随着地域连续变化的,以陕西为例,到了偏东,接近山西、河南的地方,会发现那里的方言接近山西、河南,到了靠西会发现那里的方言又接近甘肃。&/p&&p&有经验的人可以根据一个人的口音可以判断出他从哪里来的,可以具体到县,甚至村。&/p&&p&而当前的方言保护措施有哪些呢? 方言电视节目、方言报站台、方言词典、方言教学,&b&这些措施无一例外都为方言制定了一个内部标准,进而推行,说到底是在把方言变成一种省域的普通话而已。&/b&&/p&&br&&p&临潼的人会认可陕西电视台西安口音的电视节目么?宝鸡人会认可陕西电视台西安口音的节目么?&/p&&p&汉中的人会认可陕西电视台西安口音的电视节目么?延安人会认可陕西电视哎西安口音的节目么?&/p&&p&&b&换句话说,这种标准化的&方言&还能叫方言么?&/b&&/p&&p&方言的价值在于它忠实地刻录了一个人身上的地域信息,而千人一面的&方言&,承载了什么呢?&/p&&p&&b&用统一文化的方式保护文化多样性,能达到目的么?&/b&&/p&&br&&p&方言的最好传承方式就是口耳相传,我不喜欢“说普通话,做文明人”之类的口号,普通话只是一种沟通工具,和方言没有高下之分。&b&所以我认为保护方言的最好措施就是改变人的观念,给方言应有的空间,而不是把方言打造成另一种普通话。&/b&&/p&
我觉得,当前致力于保护方言的措施,大多本质上都是在毁灭方言。方言的魅力在于它是多样的、没有标准的,随着地域连续变化的,以陕西为例,到了偏东,接近山西、河南的地方,会发现那里的方言接近山西、河南,到了靠西会发现那里的方言又接近甘肃。有经验的…
&p&个人认为,如果你不是一个圈子的成功人士,就不要计划让孩子去实现自己在那个圈子的野心和梦想,因为很有可能你对那个圈子的了解来自你的幻想。&/p&&br&&p&我认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父母应该适当干预下孩子的志愿:&/p&&p&1.
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孩子天赋一般却执着于二三流大学的就业困难专业。&/p&&p&2.
家族在某一领域比较成功,孩子本身没有特别喜欢的专业。&/p&&br&&p&后面一种情况,比如我表弟,学习不是很好,对啥专业都不那么感兴趣,恰好他爹还有他爹的几个兄弟做建筑施工的,他爹就做主张让他学了土木。&/p&&br&&p&就你来说,如果你本人在金融圈混的很开,那么你的意见孩子还有参考价值,而且你的人脉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助力。而且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的话,我想你的孩子对金融感兴趣的可能性会很大。&/p&&p&如果你对金融的了解,仅限于道听途说,那么你的坚持很有可能会毁了你的孩子,也会毁了你们之间的亲情,下来的剧情很有可能是这样的:&/p&&p&孩子不喜欢金融,你强迫他学,你们吵架;&/p&&p&孩子在你的强迫下学了金融,成为了金融从业者,他从事的金融工作和你想象的金融工作不符合,你们还会吵架。&/p&
个人认为,如果你不是一个圈子的成功人士,就不要计划让孩子去实现自己在那个圈子的野心和梦想,因为很有可能你对那个圈子的了解来自你的幻想。我认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父母应该适当干预下孩子的志愿:1. 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孩子天赋一般却执着于二三流大…
其实很简单嘛,就是&b&匀称&/b&。&br&脸蛋清纯妩媚各有所爱,身材当然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的皆正的标准。&br&纤细苗条是美,肉感丰腴也是美,大家要博爱嘛。&br&匀称就是要符合审美比例,一眼看上去舒服,突兀的胸大腿长是不行的,人体的艺术跟绘画一样有着黄金比例,不是以为突出就好。&br&&img src=&/1a778d0ab56bab80d8cde8_b.jpg& data-rawwidth=&451& data-rawheight=&6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1& data-original=&/1a778d0ab56bab80d8cde8_r.jpg&&
其实很简单嘛,就是匀称。脸蛋清纯妩媚各有所爱,身材当然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的皆正的标准。纤细苗条是美,肉感丰腴也是美,大家要博爱嘛。匀称就是要符合审美比例,一眼看上去舒服,突兀的胸大腿长是不行的,人体的艺术跟绘画一样有着黄金比例,不是以为突…
&p&哈哈,刚好路过看到这题。一下子想到自己的减肥经历了。就来说说好了~&/p&&br&&p&寡人&b&最胖的时候是128斤&/b&,那个时候的腰间赘肉可谓“三圈环油”不忍直视,买衣服只敢选择深色大码(黑色显瘦真是百试不爽的试衣定律啊!),&b&经过小半年&/b&的努力后,成功&b&减到95斤&/b&。透漏下个人信息,寡人个儿不高,净身高只有1米62(穿鞋就不好说了……),减到95斤刚好是一个不胖不瘦的身材,所以自以为还算成功的。(*^__^*) &/p&&br&&p&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我的体重是属于忽上忽下型的,所以减的快,长得也不慢。寡人最胖时候体重128斤(没照片,快肥成猪的女人怎么可能有勇气拍全身照23333)&/p&&br&&p&知乎上已经有很多大牛分享很健康的健身减肥塑形方法,我在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哈。我想分享的是我的&i&&b&懒人减肥法,&/b&就是&/i&在少量运动的前提下,通过安排控制饮食,达到体重减轻的效果。&/p&&br&&p&贴张120斤时候的照片吧。。。防止你们会对我这种&b&&i&懒人减肥&/i&&/b&成果表示质疑。。。&/p&&img src=&/bf08c215f8f0b6dbcfedcbd_b.jpg& data-rawheight=&1002& data-rawwidth=&6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4& data-original=&/bf08c215f8f0b6dbcfedcbd_r.jpg&&&br&&br&&br&&p&-----------------------------------------------------正文由此开始----------------------------------------------------------&/p&&br&&p&一说到减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吃什么。其实减肥就是减肥,万万不能把减肥和绝食绑定在一起,它俩就像失散多年的亲兄妹,注定无法一起,硬要是绑一起那也只能快活一时,后面的苦只能别人看、自己尝了&b&&i&。#no zuo no die,you’ll be fine#&/i&&/b&所以,有句话说的好,不吃好哪来力气减肥呢?既然要减肥第一步就要学。会。吃。&/p&&br&&p& 胖子说白了都是吃出来,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胖子,你看肥姐女儿郑欣宜当年的身材和现在的身材,还好意思说胖子是遗传吗?&b&&i&#这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下狠心屌丝能变白富美#&/i&&/b&所以,当你下定决心减肥就要付诸行动,什么东西该吃什么东西不该吃就在于您的意志力了。这个时候&b&&i&#意念就是成功之母#。&/i&&/b&&/p&&br&&p&不信感受下↓&/p&&img src=&/0c18d537f9_b.jpg& data-rawheight=&340& data-rawwidth=&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0c18d537f9_r.jpg&&&br&&p&从128减到115其实不是难事。大多数胖都是水肿,去水肿最好的办法就是排水,所以吃的东西就要选在祛湿利水了。在这里就推荐各位煲芡实薏米粥,这两东西都是祛湿利尿的圣品,不管对于男性还是女性都是可以适当多吃,同时还能缓解风湿性关节炎。不过&b&脾胃不好的不建议多食&/b&。&/p&&br&&p&芡实薏米粥我吃了一个暑假,早晚都吃,同时里面放有桂圆红枣莲子之类,这个点子都归功于俺的母后大人,与其说是粥不如说是汤饭,特别厚实,绝对吃完一碗能过一晚。所以在减肥的日子里,早晚一碗芡实薏米桂圆红枣莲子粥,就够了,不需要再吃啥零食。在不追求口感的前提下,你,可以试试。
&/p&&br&&p&以下是我的效果↓&/p&&img src=&/53b40fbaeb59_b.jpg& data-rawheight=&335&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53b40fbaeb59_r.jpg&&&br&&p& 减肥期间,薯条、冰激凌,炸串儿之类的零食绝对是大忌,不管什么样的减肥秘方绝对不会和这类零食绝对打到半杆子关系。但是,适当的补充点坚果、水果既能果腹又能美容,比方说杏仁、腰果、苹果之类。如果能不吃的话尽量还是别吃,毕竟&b&&i&#吃进去的东西总会以另一种形式证明它已经属于你了#&/i&&/b&&/p&&br&&p& 排水工作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该瘦小肚子了,胃的大小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饭量,吃的多寡自然也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胖瘦,但是呢,这个世上就没有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食物变成流食。尽可能的避免需要咀嚼的食物,多喝就对了,即饱肚子又能避免营养的缺失。&/p&&p&对于&b&流食瘦腹法主要就是为了增加饱腹感&/b&,这个办法头三天会很艰辛,因为喝的快排的也快,不一会儿就饿了。这种饥饿感只能通过继续喝来解决,这时候的喝大有讲究,白开水肯定满足不了日常对营养的需要,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就多喝一些番茄牛肉汤啥的,不能因为减肥而把身子弄虚了哈~&/p&&br&&p& 在坚持流食减肥一周后,效果就很明显的出来了,肚子肯定是瘦了好几圈,体重也随之下降。如果同时配合运动那便是极好的了,不但防止皮肤松垮,人也变得很有精神。这个时候寡人体重已经控制在105左右了。而后面的肉之所以减掉了,主要归功于吃素和水果,不让油腻的肉进肚子就是遏制住了脂肪进攻。补充下, 我在家的时候,我爹每天至少会榨2次果汁作为我们一家三口的零食,通常会放≥5种果蔬。&/p&&br&&p&目前体重已经控制在两位数,同时配合去健身房进行无氧训练,增肌塑形。穿衣效果比以前要好,(比方说以前120的时候裤子只能穿28码,现在裤子穿26码)贴下上周拍的照片和你们分享下啦(*^__^*) &/p&&img src=&/3cdd39c3dfb023f8bc75_b.jpg& data-rawheight=&1280& data-rawwidth=&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cdd39c3dfb023f8bc75_r.jpg&&&img src=&/82feb3f4c26b10d35b64_b.jp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82feb3f4c26b10d35b64_r.jpg&&&br&&br&&p& 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这世上有几个人不是为了美而减肥?可是,谁又能保证瘦下来后就一定会得到所渴望的一切呢?絮絮叨叨说了减肥这么多,其实有些东西是你的永远都是你的,不是你的就算此刻属于你,那终究只是生命中的过客。不如一切随心,吃饱喝好,开开心心的念着健康就是福。&/p&&br&&p&--------------------------------------------------------------------------------------------------------------------------------&/p&&p&以上只是个人减肥心得想和各位朋友们分享下而已,有利有弊,大家酌情参考就好了,不必上纲上线。&/p&&br&&p&就酱,晚安,好梦。【End】&/p&
哈哈,刚好路过看到这题。一下子想到自己的减肥经历了。就来说说好了~寡人最胖的时候是128斤,那个时候的腰间赘肉可谓“三圈环油”不忍直视,买衣服只敢选择深色大码(黑色显瘦真是百试不爽的试衣定律啊!),经过小半年的努力后,成功减到95斤。透漏下个人…
被邀好久 决定还是来答一下&br&赶在最后的夕阳下山之前拍摄于古德寺&br&&img src=&/0b0378bcc52aabc853c464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0b0378bcc52aabc853c464_r.jpg&&&img src=&/bd103a318aa01d0e5ecc53bc26044c57_b.jp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bd103a318aa01d0e5ecc53bc26044c57_r.jpg&&&img src=&/22add5fa3e6ec98e4368_b.jp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22add5fa3e6ec98e4368_r.jpg&&&img src=&/ea25abaa72cb_b.jp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ea25abaa72cb_r.jpg&&&img src=&/41dccb2d_b.jp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41dccb2d_r.jpg&&
被邀好久 决定还是来答一下赶在最后的夕阳下山之前拍摄于古德寺
专注口袋妖怪生态二十年。&br&&br&皮卡丘发电原理为直流,输出亦为直流。发电和输出间有提高电压的机制,视乎升压原理,可能用到交流电。&br&&br&从结果看:&br&&br&动画中,十万伏特作用于人体时仅仅表现为焦黑电击伤,并没有出现交流电频率干扰神经系统和心肌所带来的致死性器官失常,如心脏骤停等(不然火箭队得死多少次了)。故皮卡丘输出为直流电。&br&&br&从原理看:&br&&br&在现实的生物界里,发电其实是特化的肌肉细胞,利用化学能移动细胞内的离子形成电势差,有点类似于神经细胞传递电脉冲信号的原理。通常一个细胞可以产生50~150毫伏的电压。细胞可以被视为一个个可充电小电池。&br&&br&以电鳗为例,电鳗的身体长度的2/3被这种放电器官塞满。发育期身体越长越长时,最大电压也随之上升。这从侧面可以证明其是直流电池串联的。&br&&br&这种放电原理可以直观地看出,需要有充电的过程才能放电。电鳗连续放电后电压会迅速减弱,短时休息后电压恢复正常,这和皮卡丘在动画中放电前蓄力、过度使用技能后疲劳的表现相似。&br&&br&鉴于皮卡丘的食谱在动画中仅表现为吃苹果,没有大量摄入铁质或者磁化物的表现,缺少产生交流电的磁性。同时旋转磁场得到交流电的话,并不会有这种迅速短时放电的特征,因为旋转会有惯性嘛,转起来停下来都不容易。我们基本可以排除皮卡丘发电是交流电的可能。&br&&br&这种串联机制中,电压与长度直接相关。发出10w伏特电压,即使所有细胞串联最大化电压,也需要.15=666667个细胞串联。假设细胞大小10微米,发电器官长度约为^-5=6.67m,大大超出皮卡丘的身长。且神经系统很难控制如此多的发电细胞同时张开离子通道释放电压(想想特斯拉汽车的电池管理难度吧)。所以皮卡丘必然有一个直流升压系统而非简单串联。直流升压原理不赘述,大抵会将直流电用振荡电路转换为交流电再升压,最后整流为直流。皮卡丘放电时两颊出现的电火花,表明其双颊很可能是振荡电路的电容所在。而振荡电路的电感可能由分布在头部神经纤维构成:神经纤维电阻低,位置靠近电容,且可以有类似面神经的神经由大脑直接控制升压幅度。&br&&br&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皮卡丘的放电器官很可能是从耳朵一直延伸到尾部的,沿脊柱分布,最大化发电器的长度。同时在头部串联入升压电路,直接由大脑控制电压。耳朵和尾部的形状也相当适合尖端放电。从耳朵到尾巴的回路自然地位于身体背面,与脚部绝缘,不会因为接地而失去电压。可灵活转向的耳朵和尾巴可以指向目标击穿空气形成离子通道,以达到使用十万伏特或者落雷这种的指向性高压技能,而不用像雷电兽那样必须使用雷电拳这种接触性电击技能。
专注口袋妖怪生态二十年。皮卡丘发电原理为直流,输出亦为直流。发电和输出间有提高电压的机制,视乎升压原理,可能用到交流电。从结果看:动画中,十万伏特作用于人体时仅仅表现为焦黑电击伤,并没有出现交流电频率干扰神经系统和心肌所带来的致死性器官失…
&img src=&/8b9d9ee5dac76bb08aa060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8b9d9ee5dac76bb08aa060_r.jpg&&上图,其实这么吃很好吃的,真的!五菜一汤!
上图,其实这么吃很好吃的,真的!五菜一汤!
这不科学,磁场不是包治百病的吗
这不科学,磁场不是包治百病的吗
呃……前晚临睡前开了下脑洞随手写的东西居然一天已经被顶成这样子了,完全意外+受宠若惊啊(捂脸逃)&br&&br&答主读的不是物理专业(恩,其实是码农……顺便辅修过机械- -),所以一些基本概念难免会有差错。以及基本只是定性估计而不是定量计算,故此出了一些bug。在此感谢提出反对意见的 @吳易易 @曾加 @张睿 和一个……呃……@匿名用户。虽然对某些建议持保留态度,但很感谢各位的建议,尤其感谢进行了计算的各位。&br&&br&下面的正文针对之前的部分bug做了一些修改及补充说明。修改之前的正文使用斜体。新增加的内容加下划线。讨论的前提是质量与地球相若的水球,其他条件不做约束。&br&&br&/****************************正文的分割线****************************************************/&br&&br&那么大的体积,还是那么重的呢?&br&&br&如果是和地球一样质量的一团水,在太空中体积会比地球大很多。但是,无论体积如何,当质量已经达到行星级别的时候,重力都会无情的重塑这一大摊水。&br&&br&无疑的,这一大团水会因为重力而达到静流体平衡,从而变成一个非常漂亮的球体。[注1]但这个球内部的结构不会是均匀的,而是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改变。&br&&br&如此巨大的一团水,半径无论如何都会有几千公里。这意味着,在这团水的核心部分,水压早已达到相当可怕的程度了。在这种状况下,水的物理形态会发生变化,&i&&br&&br&(熔点会因为高压变得非常高,从而使水在那种环境下凝固成冰。但不要觉得那些冰很冷什么的,由于高压,他们的温度可能会非常高--也许高过地球海平面上水的沸点。由于高压的影响,这些冰的特点已经和我们常见的冰不是那么一样了。如果这团水并不是那么纯净,而是有一些不可溶的固体杂质,这些杂质也有一定的可能逐渐沉积到这团水的中央,形成一个固体的核心。&br&&br&在高压冰之上的水,压力虽不至于让水凝固,但也不会让水安静的维持成水的样子。水的液相会在高压下消失,变成类似气体的超临界流体。这层流体的密度会随着深度的增加线性上升,而达到相当大的程度。这层超临界流体会相当厚,大约会占掉这团水的绝大部分体积。&br&&br&在这层超临界流体之上,会是一层大约20公里深的水。在这一层,虽然压力仍然可能很高,但已经不那么离谱了。故此区别不会和地球上的海洋有太大的区别。)&br&&br&&/i&&u&由于巨大的压力(以及可能很高的温度),水会突破临界点,从单纯的液体变为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超临界流体。[注2] 由于水的临界点高达647K(约373C°),可以想象这会是一团高温,危险而不友好的奇怪流体。由于超临界流体的物理特性对压力敏感,随着深度的下降,这层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会迅速上升。&br&&br&之前的正文中提到,在核心处,压力最高的地方,超临水可能会被进一步压缩成高压冰(冰VII)。之后,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当水突破临界点之后不可能再次被压缩成固体。确实如此么?有人给出了水的三相图作为例证。不过既然要讨论超过临界点以后的问题,至少也要拿出来超过临界点的三相图出来吧……&br&&br&如下图:[注3]&/u&&br&&img data-rawheight=&403& data-rawwidth=&500& src=&/ea282ba81bfa11c9b2aac8b3edaae62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a282ba81bfa11c9b2aac8b3edaae625_r.jpg&&&u&图中右上角的红点即为临界点。横轴是温度,纵轴是压力。蓝色的区域代表固体,绿色代表液体,土黄色,标记上Vapor的代表气态。临界点右上角没有标注的棕色区域为超临界流体。&br&&br&可以看到,即使突破了临界点,只要压力足够,水还是会被压缩成固体形式的。实际上,在现今的冰巨星结构模型中,就是在超临界流体下包含了一层高压冰作为核心(或者作为岩石核心的外层)。因此这种状况是可能发生的。&br&&br&但具体在这个大水球上会不会发生呢?不知道。因为需要考虑水球核心处的压力。&br&&br&曾加君和某匿名用户已经计算过,在水球的体积等于地球体积的情况下,核心处的压力不足以维持高压冰的存在。如果温度足够低的话,甚至可能不足以维持超临界流体的存在。至于本文讨论的,质量与地球相同的状况,因为地球的平均密度大约是水的5.5倍,故此质量和体积都会大很多。读者若有兴趣的话,可以帮忙算一下这种情况下水球核心处的压力,这样就可以估计高压冰是否可以形成了。在此感激不尽^_^&/u&&br&&br&最后到了这层水的表面。而这里的状态如何,要取决于这团水所在的位置,以及它初始时期的温度。&br&&br&如果这团水处于离恒星很近的地方,因为恒星的加温,水球表面的温度会很高,因此会维持液态。这样的话就与没有陆地的地球无异。一部分水会蒸发。&u&由于这个水球已经具有地球级别的质量,因此自身的引力已经足够将这些蒸发的水蒸气束缚在自己的周围,&i&从而形成由水蒸气构成的大气层&/i&。有人提出不具备磁场的水球,其大气会被太阳风吹走而不够稳定。如果这样的话,请参考金星、火星和土卫六--他们都没有全球磁场,但太阳风的力量或许会削弱他们的大气,却不能将他们完全剥夺。&/u&如果时间足够长的话,表面的水会慢慢光致分解,变成氢和氧进入大气层。[注4]由于氢很容易被太阳风带走,时间久了,这个水球的大气层里就会富含水蒸气和氧。会有正常的风、大气环流、洋流和云雨。如果他的位置处于恒星的宜居区,甚至会有孕育生命的环境。[注5]&br&&br&但如果他距离恒星太近,表面的水会进入沸腾的状态。于是你看到的这团水球的表面就会是一团开水。沸腾的水形成水蒸气的大气层,并迅速被太阳风带走。由于表面的高温,外层的液态水也会变成超临界流体。[注6]&br&&br&&img data-rawheight=&219& data-rawwidth=&175& src=&/ffda94a60ed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5&&&b&*热木星HD 209458b的想象图。星球表面的氢正在被太阳风吹走。如果这团水距离恒星足够近,看起来也会是这样的效果。不同的是,被太阳风吹走的将是水蒸气。&br&&br&&/b&反之,若这团水距离恒星太远,甚至漂浮在星际空间中流浪,它的表面将不会有足够高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表面的水将会凝固,变成厚厚的一层冰。&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600& src=&/263b71c35eee8e57cba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63b71c35eee8e57cbaa_r.jpg&&&b&*木卫二就是这种状况的一个典型例子。距离太阳遥远的木卫二,表面下上百公里都是水。但因为得不到阳光的加热,这层水的最外层都是凝固的冰,厚度可能达到10公里以上。&/b&&br&&br&不过,这样的前提是这团水被放到宇宙之中时,温度本就很低。因此内部的热能很小。但如果这团水在一开始已经有了足够高的温度呢?&br&&br&这种时候,这团水的表面就不会凝固了。来自水深处积累的热能,会慢慢的加热表面,使他在足够长的时间里维持液态。同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水球的内部也会逐渐释放出一些热能。这些热能足够表面的水维持液态非常长时间。&br&&br&同时,如处于宜居区的水球一样,表面的水也不会直接和真空的星际空间接触,而会有一部分挥发出来,形成水蒸气的大气层。由于缺少阳光的影响,这个大气层不会分化成分,而会一直维持这样的状态。&br&&br&实际上,这样的巨大水球并不是不存在的。宇宙里存在一种很类似他的星球,就是迷你海王星。&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776& src=&/85e23f6a6f6f5c40be0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6& data-original=&/85e23f6a6f6f5c40be06_r.jpg&&&b&*系外行星系外行星格里泽436b就是一个典型的迷你海王星。他的内部结构显示出了固体核心-&超临界流体(于图中是water compressed into solid层,代表因为高压而转换物态的冰(如果存在,谢吴易易君提醒)和超临界流体)-&水-&气体大气的典型结构。不同的是,他的成分并非单一的水,而还含有诸如氢、氦、氨等多种元素和化合物。&br&&br&/*******************************吐槽的分割线***************************/&br&其实严格讨论的话,题主给的起始条件仍然是不够的。比如这团水的初始温度是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水内部的结构分化。温度高和低会产生可能完全不同的结果。一般的行星质量体形成时都会因为构成自己的物质温度而具有自己的初始温度。但这样一团凭空冒出来的水……这温度是可以随意脑补的,您要是来了一盆1亿度的水蒸气(应该已经解体成氢氧的等离子体了),那这堆东西或许连稳定构成一个星体都是不可能的。&br&&br&此外还有初始角动量。这决定这个水球会不会有自传及自转的速度。当然没自转的话潮汐力也会让他转起来。但是如果自转很快的话,星体的赤道部分会因为离心力而拉长,这样的话又会影响到星体内部的压力。&br&&br&一开始想这个答案的时候,基本就是简单的按照流体静力平衡会形成球体作为前提,然后根据压力随深度增加,水的物态随之变化来分析的。同时参考了一下冰巨星的结构模型(毕竟现实中冰巨星最接近这个大脑洞了)。没有经过计算,因此不是很严谨。然后,欢迎讨论呀^_^&br&/*******************************注释的分割线***************************/&br&[注1]:体积足够大的星体,自会因为自身的引力收缩成球形。原理可以参看&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81%E4%BD%93%E9%9D%99%E5%8A%9B%E5%B9%B3%E8%A1%A1&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流體靜力平衡&i class=&icon-external&&&/i&&/a&&br&潮汐力的话,需要第三方天体的出现才会对星体的形状和内部对流产生影响,极端情况下,甚至会使星体变成卵形,或者直接解体(进入希洛极限)。而在地球轨道上,对应着太阳这么大的天体,潮汐力的影响真的可说是微乎其微,否则的话在潮汐力弄死我们之前,我们也早就变成人肉BBQ了……&br&&br&当然,如果你非要说这团水球起始的形状是个哑铃型……好吧,当我没说,咱们来聊聊世界和平吧。&br&[注2]:超临界流体是物质的一种高能物态,在这种状态下,流体的表现会同时具备液体和气体的一些特征。对气体和液体施以高压和高温,当温度突破临界温度,压力突破临界压力之后,就会变成超临界流体。具体的可以参见wiki上的说明:&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6%85%E8%87%A8%E7%95%8C%E6%B5%81%E9%AB%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超臨界流體&i class=&icon-external&&&/i&&/a&&br&[注3]:&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ergodic.ugr.es/termo/lecciones/water1.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hase diagram of water and ice&i class=&icon-external&&&/i&&/a&&br&[注4]:&/b&这里要说一句。虽然水的热稳定性很好,但是化学键这东西不是无敌一样的存在,光的能量(特别是紫外线)足够将它打破,使他还原成氢和氧。更不必说任何大气分布不均导致的局部特殊情况出现。当然这种分解速度会很缓慢,比起经过催化剂进行的化学反应慢得多。但是有一个前提:&b&如果时间足够长&/b&。在实验室里无聊的做一天实验也看不到几个分子分解,可是100万年过去,这种速度已经足够积累到让大气成分发生改变了。而对于地质年代来说,这只不过是一眨眼的事。&br&&b&[注5]:&/b&关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形成,这可以被认为是受热不均的巨大物体上为达成热平衡而自然发生的现象。&br&&br&直接借用下曾加君的图吧:&br&&img data-rawheight=&338& data-rawwidth=&600& src=&/0aad5c5f0af7f9af67ab2b9b84b64c0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aad5c5f0af7f9af67ab2b9b84b64c08_r.jpg&&如图所示,星体是一个球形,而热源(光)只来自一个方向。所以我们可以注意到,被阳光直射的部分温度显然会高,而接近昼夜分割点的位置温度会低。这样就构成了温度差。有了温度差会如何呢?当然是进行热交换来达到热平衡啊。&br&&br&如果这个星球是一个没有大气的固体星球,这样的热交换也就是通过地表传热来进行了。但如果是在由流体构成的星体上呢?&br&&br&不用问,一定是靠流体循环来实现热交换了。毕竟,流体和高比热容的话,效率可是要高很多了。&br&&br&而这样的流动(大气的流动和表面液态水的流动)就构成了大气环流和洋流。而且因为没有地球上的陆地做干扰,天气系统和洋流的形式会更简单,就大气环流来说,会比较类似气体巨星。如木星:&br&&br&&img data-rawheight=&771& data-rawwidth=&800& src=&/ea6a4328c6fcafdf5ee84e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ea6a4328c6fcafdf5ee84ea_r.jpg&&&b&[注6]:&/b&表面形成超临界流体的温度来自太阳的加热。当距离太阳非常近的时候,星体表面的温度可以被加热到非常高。如水星,表面温度可以达到700K(400C°以上)。在一些已知的系外行星上,温度甚至可以达到2000C°。&br&&br&而形成超临界流体的压力来自沸腾的水。原理类似锅炉。
呃……前晚临睡前开了下脑洞随手写的东西居然一天已经被顶成这样子了,完全意外+受宠若惊啊(捂脸逃)答主读的不是物理专业(恩,其实是码农……顺便辅修过机械- -),所以一些基本概念难免会有差错。以及基本只是定性估计而不是定量计算,故此出了一些bug…
311 人关注
1311 人关注
711 个回答
4937 人关注
423 个回答
9391 人关注
293 个回答
167 人关注
176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艺的名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